首页范文一般性货币政策十篇一般性货币政策十篇

一般性货币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26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1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结构效应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4-0111-05

中图分类号:F820.2

文献标识码:a

一、货币政策结构性的一般理论

(一)货币政策效应的结构性

从传统宏观经济理论和货币政策的最终作用来看,货币政策的确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总量经济政策。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的现实经济微观主体的异质性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存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无论是从实施还是产生的效应,或多或少都会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

这种结构性的存在,将随着经济微观主体异质性的大小,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程度,而对经济微观主体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积极或者负面的影响。深入研究和正确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有利于发挥和运用好货币政策对经济社会的调控作用。

货币政策效应的结构性是指,由于各货币层次与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差异,不同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和敏感程度,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等各方面,货币政策会产生明显的结构效应。

根据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特点和影响力,主要表现为货币政策的区域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等。

货币政策的区域结构效应是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各区域间在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上体现出不同的政策效果。

于则(2006)、刘飞(2007)等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由于一个大国内部在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必然存在区域性的差别,因而经济不完全同质,这种经济的异质性将使单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

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效应是指由于不同产业的发展阶段、规模报酬因子、技术水平、市场结构、产品的需求因素、资金密集度等不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不同产业影响的差异及对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有三个途径:

一是利率渠道。

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高,因而受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

二是信贷渠道。

不同的行业由于发展程度和资金需求特征不同,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能力也不一样,如钢铁、电力、汽车等重资产行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财务指标比较健全。可供抵质押的资产比较多,符合银行授信评估的要求,容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受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较小。

三是汇率渠道。

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产业部门往往比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产业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大。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的冲击,最明显的就是出口为主的纺织、电子等行业,而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反而获得较大的发展。

货币政策的消费结构效应是指,由于消费主体在资产结构差异、获得消费信用能力、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支出来源等不同,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对消费者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产生不同的变化。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

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还有对特殊经济领域发生作用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消费信贷控制、道义劝告等。

一般而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属于货币总量调节的工具,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但如果采取不同的操作方式,往往也会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性。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就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

(1)再贴现政策的结构性。

在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再贴现工具的结构性最为明显,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不仅能够影响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减,而且还可以调整信贷结构,达到经济结构调控的功能。

其途径有两种:

一是中央银行可以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二是对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如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票据按国家政策进行分组,对各组票据制订不同的再贴现率,从而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的再贴现数量,使货币供给结构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相符合。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结构性。

近年来,由于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困难以及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部分适用性和大量非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结构性也愈加明显。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存款范围的变化和不同存款种类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降低甚至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如1992年4月加拿大的金融市场法规,取消了所有2年以上期限存款的法定准备金要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取消了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并将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从12%降至10%。

二是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机构范围的变化。如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已完全取消了法定准备金要求。

三是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强化了这项政策的结构性。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结构性。

公开市场业务的市场性比较明显,其主动进行结构性调控的能力较差。但也正因为其市场性,导致其在实际操作中却会产生明显的区域结构性。

如我国各地区金融机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往往不如东部地区。

因此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很难成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级交易商,而且资金有限,参与的程度也比较低,间接地导致公开市场业务在操作上存在区域结构性。

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可在公开市场进行买卖的券种也越来越多,各国中央银行可以有选择地对某一种或某一类券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也可以主动实现其结构调整功能。

2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特殊市场的信用进行调节和影响,这些特殊市场是相对独立于整体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1)证券市场信贷。

中央银行通过规定信用交易、期货、期权等方式投资的保证金比例对用于证券交易的贷款进行限制,这一比例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随时调整,以控制

信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的规模,抑制过度的投机。

如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规定证券交易信用放款不能超过一定比例。如果美联储认为证券价格上涨已出现泡沫,危机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可以提高证券保证金比率,对于调控证券市场的泡沫膨胀起到积极的作用。

(2)消费信贷控制。

消费信贷控制是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买卖融资进行控制,从而对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能力施加影响。

例如,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金额、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及所购耐用消费品的种类等等。由于大部分消费信贷是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贷款支持的,它在增加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销售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在需求引导型通货膨胀的治理中,消费信贷控制,能起到抑制消费用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

(3)不动产信贷控制。

不动产信贷控制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最高限额做出规定,如对房地产贷款的最长期限、最高限额、第一次付款时最低金额及分摊还款的最低金额等信用施加控制。我国中央银行为抑制房地产投机,就频繁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首付比例、贷款最低利率进行了多次调整。

(4)优惠利率。

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优惠利率主要配合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使用,如对急需发展的基础产业、能源产业、新技术、新材料的生产,出口创汇企业和产品的生产等,制定较低的优惠利率,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实行优惠利率有两种方式:

一是中央银行对这些需要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企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执行。

二是中央银行对这些行业和企业的票据规定较低的再贴现率,引导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和投量。

(5)直接或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主要以行政等非市场的方式,其手段有利率上限、信用配给、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特种存款等。

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金融检查等办法,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表明自己的政策意图,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量和贷款方向、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目的。

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往往针对特定的金融机构,因此具有很强的结构性。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国际经验

(一)德国中央银行的实践经验

1 运用货币政策再融资工具的结构性,促进东、西德经济协调发展。

1990年7月1日东、西德货币统一后,一方面相当大的再融资额应立即提供给东德,而另一方面在西德为再融资而使用的传统工具(如商业票据和证券)在东德又不具备。为了支持东德经济发展,加大对东德银行系统的资金支持力度,德国联邦银行运用了再融资工具的结构调控功能:

一是降低东德银行进行再贴现窗口的门槛,联邦银行给予东德信贷机构进入传统再贴现窗口的权力,是通过贴现其自己银行签发的没有任何其他签字的期票进行的,而且以“再融资配额”的形式对每个银行再融资额度的限制,仅根据各个机构资产负债表总额确定。

二是提高对东德银行再融资限额。联邦银行在确定东德银行再融资限额时,把起点总额定在250亿马克,同西德银行相比,这是相当高的起点水平,联邦银行以设定的贴现率在这些再融资额度内购买东德的期票,如同在西德在再贴现额度内购买银行票据一样。

另外,德国联邦银行还在支持出口和阻止游资流入等方面运用了再融资工具的结构调控功能。

一是在1956年以前,德意志国家银行对国外和出口融资票据进行再贴现时,执行优惠的再贴现率。

二是在1973―1974年,为了阻止游资流入,联邦银行临时规定不允许银行全部使用其再贴现限额,只准使用其限额的某一比例。

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联邦德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造成外汇的大量流失时,联邦银行又大幅提高再贴现限额以稳定经济局势。

2 根据调控需要,区别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一是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机构的适用范围。原则上,所有的信贷机构均必须持有最低准备金。但从1965年起,德国联邦银行豁免了主要经营长期业务的信贷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义务,如房屋贷款办会。但随着房屋贷款协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类型的银行业务,1984年初,联邦银行又把这类信贷机构纳入存款准备金政策适用范围。

二是对不同存款类型执行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993年3月起,德国联邦银行对定期负债和储蓄存款的最低准备金比率统一为2%,从1994年3月起,对活期存款的最低准备金比率定为5%。此外,根据“扩展补偿规定”,信贷机构对非居民的外币债务很大部分被豁免了准备金要求。

三是对非居民的负债比对同类型的对居民的负债规定更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为了阻止国外的资金流入德同的银行,从1957年5月至1959年3月,联邦银行对非腊民的负债规定较高的最低准备金比率。

(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实践经验

1 再贴现政策的结构性操作实践。

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权最初是由各储备银行独立设定的。在美联储成立之初,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还比较大,尤其是金融发展状况各地区很不平衡,各储备银行为各自辖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根据自己所在储备区的银行和信贷状况,独立设定其贴现率。这一规定,对于当时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实行差额再贴现贷款的额外费用。基础贴现率适用于所有调节性信贷,但对于过分依赖调节性借款作为资金来源的较大机构,美联储有时收取高于基础贴现率的额外费用。例如,美联储在1980年初和1981年对拥有5亿或5亿以上美元存款的机构,当其借款频率越过必需时,收取2~4%的额外费用。额外收费往往促使这些机构更快调整其持有的资产。

三是设立不同功能的再贴现品种。美联储根据再贴现功能的不同,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是调节性信贷、季节性信贷和延期信贷。调节性信贷有助于存款机构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例如,一个正面临意外的大量提款的机构,可能要求隔夜的或数日的调节信贷,直到它找到其他的资金来源;季节性信贷帮助较小的机构管理其由于借款和存款的经常性、季节性波动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比如农业银行春播季节产生的需求;延期信贷可以提供给由于特殊情况而产生较长期流动性需求的存款机构。

2 发挥货币政策的窗口指导,促进社区发展。

根据《1977年社区再投资法》,美联储有义务鼓励银行和社区合作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每一个储备银行都有一个熟悉社区贷款需求的社区事务官员,他的职责包括促进银行机构、政府机构、社区组织之间的联系,通过业务通讯和其他出版物、研讨

会、专题会、大会等形式,美联储向银行或银行控股公司提供关于私营部门、社区发展融资、公私合营、联邦和州发展计划等经济动向方面的信息。社区事务官员也可直接与各个银行和社区发展代表一起工作,促进社区贷款。同时,美联储通过金融检查,审查银行为满足整个社区的信贷需求所做的努力,其中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例如,它检查各银行为社区住房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所提供的支持方案能到何种程度。美联储根据银行是否遵从社区再投资法对其分别进行评级,美联储还根据金融机构在社区再投资法下的工作绩效,来决定是否批准其收购、兼并或成立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

(三)日本中央银行的实践经验

1 积极发挥再贴现政策的结构调控作用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办理工业票据再贴现业务。工业票据是为支付购买原材料贷款企业开出的票据,用这种票据购买的商品需要加工票据期限比商业票据期限长,容易产生问题。但为了支援二战后生产的急速复兴,日本银行曾将这种票据也认定为再贴现合格票据。

二是开办盖章票据再贴现业务。厂商生产所需除购买原材料资金外,还有工资、运费、保险费、仓储费及其他各种费用。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只要显示购买原材料的证明资料,就可以得到贷款。其他各项资金,一般是没有证明资料的,但为了支持当时企业的发展,日本银行就采取询问的方法进行审查,并在认可的票据上盖上日本银行的印章。这样该票据不仅可以作为日本银行的再贴现资格票据,同时可以在市场上作为优良票据流通。

三是开设农业票据再贴现业务。每年9月份大米收购时,资金开始流入农村,为了以有价证券的形式提供这些买卖资金,很多企业开设了6个月的短期信用农业票据。它与商业票据不同,没有商品的担保,也称“空头票据”,所以,一开始日本银行对此票据的再贴现很消极。但由于二战后粮食生产不稳定,确保主要粮食生产是最重要的,因此日本银行为支持粮食生产,也认定农业票据为再贴现资格票据。

2 加大贷款政策和窗口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快速腾飞。

贷款政策是指日本银行向资金不足的商业银行贷款时变动贷款额度及利率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再贷款利率的变化将影响到银行、企业的筹集资本,进而影响经济活动。此外,也通过“告知效应”来干预经济活动。在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存在“超贷”现象,而公开市场不发达,日本银行就通过贷款政策来直接调控银行信用活动。如日本银行缩小再贷款额度时,商业银行就要从同业市场筹集资金,这样便给同业市场造成了压力,拆措利率等同业市场利率就会因此而上升,与其相对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却又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同业市场利率诱发拆借利率升高,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状况恶化,从而控制向企业、个人贷款。

与贷款政策并行,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有一个作用显著、经常运用的手段――“窗口指导”或称之为“贷款增加额规定”。它是日本银行以都市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为对象,把季度的贷款增加额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一手段不具有“法”的强制力,它是一种对自主协同合作的“道义规劝”,属个别指导。因此,从其作用性质上讲作为“窗口指导”对象的银行不一定要全面服从日本银行的这一指导。但实践证明,“窗口指导”作用是很有效的,它作为调节金融特别是紧缩银根的手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轨时期,经济社会中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货币政策不应只注重总量调控,还应致力于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控功能。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该说赋予了货币政策一定的结构调控目标。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控效果,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实施。

一是继续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目前,为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中小型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人民银行已开始对上述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下一步,应进一步丰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内容和操作方式,探索运用差别准备金政策的动态调整,要在原差别准备金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综合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以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更多体现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等的要求。

二是进一步发挥再贷款的结构调整功能。按照“区别对待、收放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再贷款的分类管理,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三农”和县域等薄弱环节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对于需要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倾斜力度,这样可以弥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中央银行统一货币供给调控时的不利地位。在再贷款条件上应区别对待,对于需要重点扶持的地区和产业,可以优先或者降低再贷款条件,同时可以在再贷款定价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2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引言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完全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产权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另外,传统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即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稳定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日益重要并且与消费价格水平相关的资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中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和中央银行的极大关注,这就使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以及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最后还包括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经历如下过程:当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一方面通过影响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直接使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利率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支出和总需求。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通道,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大企业以及原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才能获得资金的大量中小企业都能低成本地进入股市直接融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则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的、教科书式论述的是凯恩斯的理论,即央行的政策调整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再传导到长期利率,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实际经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社会信用规模和实际经济活动。财富效应,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费支出由居民的毕生财富决定,人的毕生财富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及金融财富组成,而金融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当股价上升时,金融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股价的短期爆发性上扬,对消费者而言只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荣是长期而稳定的,居民的金融财富将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此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股市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支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经济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带动股市持续上涨、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对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影响。一般地讲,升息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而减少投资需求。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价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时投资者从股市的回报率高于利息成本,这必然会削弱利率对消费和借债入市需求的影响。从这几年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来看,利率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已有所改变,表现在:一方面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以前,美联储调息对股市影响很大,当利率上调,股市价格通常是大跌;当利率下调时,股市价格上涨。而近几年从美国联储利率调整的影响力来看,股市投资者是透过利率的变动来预期美国经济走势而非利率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当利率上调时,股市也同时大涨(个别情况除外),因为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利率下调,其意味着经济的疲软,股市也随之下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经常要考虑股市走势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联储调整利率多少与股市的发展动向有关,尤其是考虑到调整前股市财富缩水对消费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联储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续下跌的股票价格、制造业疲软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促使联储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多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作为目标。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义上与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样),因为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股票价格的上升会改善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从而通过财富渠道带来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同时,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误导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决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还可能会促进企业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投资股市,助长股市泡沫。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的膨胀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因为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消费者花费他们的股票收益。即使在产品市场的买方条件下,股票价格的猛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膨胀没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也仍然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膨胀。因为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可能会促使公司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因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资本收益上下赌注。股票价格膨胀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它的高度波动性。这种高度的波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历史的经验证明,股票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越长,它爆破的声音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剧跌,则会使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从而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并大量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诱发信贷危机,这些情况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急剧下跌引起的通货紧缩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货紧缩。因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跌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将一般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股票价格的过度上升往往出现在一般价格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背离往往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局面。

四、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金融当局采纳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理论,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比如,每年增长6%~7%,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货膨胀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越来越令人不满意。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而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仅仅考虑的是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因而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全貌。从货币供给看,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在日益增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这三者行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的供需,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这三个工具都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结构的变化使再贴现、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开市场操作则以其更富弹性、更具市场化而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公开市场操作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结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对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Bernanke,B.,andm.Gertler,1995,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

micperspectives,Vol.9,no.4,Fall.

[2]Bernanke,BenandGertlermark,1999,monetarypolicyandassetpriceVolatility,i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

[J].KansasCity: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

[3]Bernanke,BenandGertlermark,2001,ShouldCentralBanksRespondtomovementsinassetpricesamericaneconomicRev

iew[J],may.

[4]戴有根.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研究,2000,(9).

[5]冯用富.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J].经济研究,2003,(1).

[6]李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3).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建议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概述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就有这样的经验:经济不景气时,扩张的货币政策难以使经济摆脱困境;经济过热时,紧缩的货币政策能有效地抑制通胀趋势。也就是货币政策在促使经济由萧条走向繁荣与在抑制过热回复正常时的作用截然不同,即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性。直接的实证支持则是在近10余年才出现。Cover(1992)对美国1951~1987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负的货币冲击(紧缩)对产出有显著作用,而正的冲击(扩张)没有显著影响。D.p.morgan(1993)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角度,运用了美国1963~1992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了Boschen&mill(1993)的Boschen-mill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对产出的影响很大且高度显著,而基金利率下降对产出的影响较小且不显著但不等于零。Karras(1993)对18个欧洲国家1953~199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存在。Kim&Ratti(1998)等人运用金融加速假说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货币政策对不同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不同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是紧缩的还是扩张的,再次证明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存在。Rhee6。Rich(1995)、Karras&Stocks(1999)等都陆续得到类似的结果。国内一些学者对此问题也予以了关注,赵进文闵捷(2005)采用LStR模型和Lm检验统计量的研究表明:在1993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2季度,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王解秋和徐涛(2001)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方面入手,指出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果方面,货币供给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陆军和舒元(2002)使用两步oLS方法研究了货币供应量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指出未预期到的正的货币冲击有正的影响,负的冲击有负的影响,但由于负的冲击系数大于正的冲击系数,所以,紧缩的效应大于扩张的效应。冯春平(2002)货币供给产出方程,陈德伟、徐琼(2003)预测方差分解法,刘金全、刘兆波(2003)GaRCH模型等,均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属性的存在。曹家和(2004)更是在货币政策非对称的基础上提出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各项经济制度、措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还相去甚远,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相关的实证研究从数据上支持了非对称性,但仍需从作用机理上给出解释,并验证一些经济理论在我国特定阶段的适用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的前提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一些经济学家主张货币政策无效论,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古典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将直接导致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化(mV=pY),货币呈中性,由此可以判断货币政策无效。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有效,长期里无效。同时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存在时滞问题,所以他们认为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无效,甚至有害,主张以单一的货币规则来实施货币政策保持固定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新古典经济学以经济的自发均衡和理性预期假说

为基本假设,认为在预料之外的货币政策有效,而预料之中的无效。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及政策工具

要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进行分析,就必须说清两个问题: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并运用各种措施调节货币信用量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它是货币政策的具体体现和归宿。在现代经济社会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表现为国门生产总值应当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物价稳定,表现为物价总水平在一定时期里不发生显著剧烈的变动。充分就业,即在一定工资水平下,凡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适当的工作。国际收支平衡,即一国的外汇收支基本平衡或略有顺差。此外,也有学者把金融安全作为货币政策的第五大目标。

在实现货币政策四大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内涵上的不同,各个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因此,中央银行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在不同的时期侧重不同的目标。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的制定是以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从1992年到1994年,我国经济中物价水平上涨较快,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但从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局面,同时,由于新一轮的国企大改革,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因此,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转向反通货紧缩与促进就业。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测和直接调控的并与最终目标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应考虑所选中介目标具有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适应性、抗干扰性,其中,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最为重要。

1.西方金融理论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主张把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能够为中央银行所监督和控制,同时又与实际经济运行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是最适合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正是受这种货币政策思想的影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用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英国的卡尔、多温特劳布和美国的本杰、莫尔伪的水平理论把“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该理论认为:一方面,把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是难以计量的,货币供给量的计量范围存在很大争议(是以m0、m1、m2或m3作为货币供给量呢?);另一发面,他们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关键,因为利率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利率下降,企业的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规模,货币需求相应增加;反之,货币需求相应减少。在这个意义上,调节了利率,也就调节了货币需求,进而调节了货币供给,这样,利率也就成为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有其前提的,那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高。近年来,在经历了货币供给量调控效果下降后,一些国家又重新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转向利率。美国从1993年以来,就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货币供给量转向利率。以银行信贷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了,在六七十年代,这一目标被人们所忽略,但是,80年代以后,新凯恩斯主义者强调银行信贷量是一个比较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他们认为,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一般对贷款对象采取配给行为,而这种配给行为往往使中央银行控制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效果为零或完全相反的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把汇率股票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大多数学者认为,利率不宜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是因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仍然是“官定利率”。汇率也不宜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是发生在小国开放经济和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正逐步弱化,贷款规模在1994年以前对调控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发挥了巨大的作业,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础正逐步弱化,政策效果也在降低。者也正是1998年政府有关部门正式取消贷款规模管制的重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最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学界一般把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贷、消费信贷、不动产信贷、优惠利率等。此外,还有诸如信用配给、利率限制、道义劝告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和金融形势进行选择,综合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不同,具体情况下面分析。

三、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分析:以中国1993年到2003为例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

(一)1993~1997年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从1993年开始,货币政策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并始终把稳定币值放在首位,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即紧缩性货币政策。针对1992年以来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速度和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1993年两次调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1994年,对专业银行实行了贷款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责比例管理,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信贷总量,将各项贷款均控制在固定资产贷款规模之内;1995年又上调贷款利率,并对金融机构开办特种存款和发行融资券,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1995年,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明显,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得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回落到较合理区间。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实行了软着陆。

在1993~1997年的货币政策实施中,国民经济在平稳回落中保持了适度增长,GDp分别增长了13.5%,12.6%,10.5%和9.7%;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Cpi到1995年12月回落到8.2%,1996年进一步回落到6.1%。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是相当成功的,它很快将过热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了下来,而且总体上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风险得到了控制和化解。

(二)1998~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受到较大打击,加上国内各项措施的影响(许多改革是消费者的预期发生改变,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例如:住房货币化,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等等),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局面。针对这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采取了扩张型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框架为以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抑制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采取了如下的政策措施。

1.利率政策

从1996~2002年,中央银行八次将息,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从8.82%降到了1.89%,再贴现利率(1年期)从10.98降到了3.24%,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利率(1年期)从9.18%降到了1.98%,并征收个人利息所得税;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从2.97%降到了0.72%,商业银行短期贷款利率(1年期)从10.98%降到了5.31%,中长期贷款利率(3年期)从13.14%降到了5.49%。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利率下调对银行贷款投资消费的影响并未达到刺激增长的预期目标,这也说明我国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很低。

2.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1998年5月,恢复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当年就净投放基础货币701亿元,1999年增加到1920亿元。1998年,进行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设立了单一的准备金帐户,并在1998年与1999年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现由13%下调到8%,后又下调到6%,相应增加银行的可用资金进8000亿元。1998年和1999年,中央银行四次下调再贴现利率;所有这些政策都是增加货币供给量的举措。从1998~2003年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在短期内又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外,中央银行还实行了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例如,放松信贷管制,发展货币市场,实行金融稳定计划,都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但从政策效果来讲都不明显。因此,在1997年以来的反通货紧缩中,中国政府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1993~1997年的反通货膨胀以及抑制经济过热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业并取得了较理想效果;但在1998~2003年的反通货紧缩的调控中效果并不理想,中国政府在1997年以后的反通货紧缩中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从实证发面说明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四、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原因

(一)预期效应

预期机制和方法的不同将导致经济的整体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促进货币政策作业方向和强度发生改变。如果企业和消费者在经济繁荣时刻的乐观情绪比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的悲观程度低,或者企业和消费者在经济萧条期间投资和消费更为谨慎,则可能产生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这些心里因素的形成可能归因为经济行为主体的风险态度,即大多数经济主体是风险厌恶者,而不是风险爱好者。而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是由于公众预期的非对称性造成的(2004,李国疆)。

(二)信贷约束效应

信贷约束与信贷需求之间相互作用,在经济繁荣时期,信贷需求旺盛,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水平,增强了对某些借款人的信贷约束,有效地限制了他们的支出水平,货币政策影响扩大;在经济萧条时期,虽然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市场利率、放松了信贷约束,但由于信贷需求减少,所以,并不一定引起贷款和支出的增加,因而,货币政策效应不明显。

(三)价格刚性

如果价格的下降时期比上升时期缺乏灵活性,货币政策将对实际产出形成非对称性影响,即价格刚性会造成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新凯恩斯主义者则从“菜单成本”,“工会垄断”等方面说明了价格在短期里存在价格刚性现象。

五、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启示

通过一些学者的分析研究以及对我国1993~2003年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说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反经济周期的货币调控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具体做法是:在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重用紧缩性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作为辅助;在反通货紧缩和促进经济增长时,重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运用货币政策时,要加大力度,微调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1]刘金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2.3

[2]楚尔鸣.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2.3

[3]范方志,赵明勋.当代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4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4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手段;金融工具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放缓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自2010年后,我国为缓解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而大量采取一系列激进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弊端性日行显现出来,出现了货币供给过量,市场货币流动出现混乱等情况,加上国内消费者购买水平指数(pmi)上升较快,出现了通货膨胀预期的现象,截止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0%;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2.1%。

一、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含义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运用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起到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的目的。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般在总需求和经济低迷的时期使用,其功能是通过提高货币增长速度来刺激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般在通胀严重和经济增长过快的时期使用,其功能是通过减少货币增长速度来降低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货币供应畸形增长,出现投资和消费过旺,生产过热等现象。我国一般采用居民消费指数(Cpi)作为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究其深层原因还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等因素。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市场上,居民主要生活用品和食品以及非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本次通胀的主要表现。其中,食品中包括大米、猪肉、蔬菜等商品价格上涨最具代表性。

货币流动性过剩是引发本轮全面通胀的根本原因。稳定物价水平、防止经济过热是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目标。2010年末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运用加息、上调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货币政策工具,对调节通胀预期压力、遏制物价进一步持续上涨起到一定松缓作用。

由上述图表数据可知,通胀率衡量指标Cpi几乎随着央行货币利率调整而呈正相关上下波动,根据SVaR模型,研究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得出结论:货币供给的增长会带来物价的上涨,并且滞后4个月后达到最大效应。

综上,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堵为主。其次,Cpi和ppi仍在高位徘徊,通胀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三、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综合治理。由于导致通货膨胀既有总需求膨胀的原因,有成本上升推动与结构失调方面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既要控制需求,防止收入超分配又要改善供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及能源等基础与瓶颈产业,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相互配合,因此,借此其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打破该行业背后的利益寡头。

动态监控。由于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和利率有很大关系,所以预期通胀对当期实际通胀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央行如能调整货币政策来改变通胀预期,则对控制通胀水平有很大帮助。由统计局数据统计可知,货币政策与导致的利率变化对最近的物价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以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应该得到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适度采取宽松政策,总体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主。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归因于外汇长期占款,如果此时政府过多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会造成利率提高,会减少投资,减少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所以政府因为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对相关企业降低门槛,环节整体趋势。

第二,放开金融管制。现在民间资本合法化成了国家金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间信贷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金融机构出于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体制不完善。所以国家在近两年应当在政府工作中提出完善民间金融市场的目标,降低金融机构的门槛国有银行为了资产的安全,对中小型企业不能提供支持,所以在2011年底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要完善民间金融市场,适度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增加政府鼓励和支持。

第三,加速产业改革和升级。在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当中,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缺乏新兴的可持续型企业和有广阔前景的朝阳行业,这导致了我国的经济质量水平较低,再加上我国上世纪的人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如果再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持续下去,会进一步加剧通胀水平,所以政府应引导企业对创新型和高科型企业进行投资。

第四,拓展其他资本市场。由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银行资产大幅扩张,而证券市场资产不断萎缩。长期倒挂的利率水平对证券行业影响巨大,政府应当适合考虑调息,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广大呼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证券市场和其他诸如民间信贷等资本市场。

四、结论

笔者认为,要创立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不仅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大基本经济因素上考虑,也需要从国家宏观和个体微观上的角度上进行考虑。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将利率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依据,将价格水平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人民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在央行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和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建立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经济目标、政府债务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力。随着我国财政收支以及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保持政府的预算平衡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保证了财政的预算约束,将政府赤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预算公开透明,才能避免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让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其在调控价格水平中的作用。(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徐静.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成因分析.[J].财会研究,2013(4).

[2]王勇.对运用货币政策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3(5).

[3]杨毅.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6)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5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财务科,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在当今各国经济中宏观调控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调控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无论对于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都是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工具;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94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内需不足,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刘尚希.中国消费率下滑引致的经济风险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6):4-10.

[3]孙光辉.关于财政融资创新之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9).

[4]李春顶,夏枫林.需求结构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及中国政策抉择[J].中国市场,2014(7).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6

一、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及其构成

1.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导致金融需求急剧加大,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包含内容有限,无法满足金融需求的与日俱增,这就为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一定的需求基础。

此外,我国的金融体制还未完全市场化,金融抑制现象普遍存在。就目前来看,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仍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又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政府对于金融资源的控制,造成银行无法成为名副其实的完全市场经济主体,信贷配置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影子银行作为连接民间资本的纽带应运而生,以较高的利率从民间吸收进来的存款以更高的利率贷给中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缺少对中小企业的相关金融服务,迫使中小企业投向民间借贷,加速了影子银行发展。

2.我国影子银行的基本构成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银行机构内部的影子银行。银行内部的影子银行活动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还包括银信合作、银证合作以及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这些活动虽处于现有的金融监管范围内,却没有直接受到银行监管约束和货币政策约束。

(2)监管机构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目前存在许多由监管机构批准成立的经营某些特定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通常不吸收公众存款,而要根据核准的业务范围进行经营,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此类机构的监管方式及政策还存在很多不足。

(3)政府相关部门核准或报备的专业性公司。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目标设立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机构,如典当行、青年互助与创业信贷、担保公司等。此类机构金融需求很大,发展速度也相当快,大多以直接或间接信贷业务为主,它们所受金融监管的约束比较少。

(4)民间金融。我国民间金融主要指经营非正规金融业务的金融组织,它包括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合会以及地下钱庄等。

二、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1.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影子银行的一系列活动,导致融资严重脱媒,利用各种形式包装、销售或转移贷款,定会降低货币信贷规模控制等数量型货币工具的作用效果。此外,从公开市场业务角度来看,影子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它们的出现以及价格的波动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那么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所发行的证券,也必将遭受某些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央行对利率期限结构的调控能力会相应削弱。

2.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首先,影子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扩大了社会总的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出现偏离,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而且影子银行的信贷供给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给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造成了极大干扰。此外,影子银行对利率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民间融资由各方按照单独的供需情况决定利率,利率高达20%―30%,是贷款利率的数倍;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也高于存款利率,且一般情况下理财资金发放的信托贷款的利率也高于一般贷款水平,实际利率高于央行水平。为了从传统的商业银行争取金融资源,影子银行确定的实际利率普遍要高出一般水平。影子银行的资金定价机制更能反映资金的需求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利率的半市场化,大大偏离了央行所确定的存款利率水平,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造成了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故本身的时滞性就具有不确定性。而影子银行的膨胀式发展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参与主体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金融机构和居民的投融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结构变得愈加复杂,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判断。

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保持物价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的梗阻和渗漏,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来看,影子银行体系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大量替代存款类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导致货币和金融资产之间替代性逐渐加大,货币统计更加困难,传统的货币供应量已经难以真实地体现流动性水平,影子银行所创造的流动性或许应当归入广义流动性的范畴。

三、相关建议与对策

1.优化货币政策工具。随着我国金融发展程度的逐渐提高,经济体系中的融资已经不仅限于银行信贷,但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却依然把商业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调控工具,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因此,央行和监管当局理应及时优化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侧重对银行信贷的调控,却又不仅限于此,扩大范围,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调控。此外,央行应以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主,以利率型货币政策工具为辅,同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能够真实反映资金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对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

2.实施统一监管。影子银行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分界线,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能够投入到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分散风险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利息外收入,这导致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分业监管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格局。因此,应当推动“一行三会”和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实行统一的“大监管”模式。

3.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影子银行一般都是规避金融监管的产物,有一定的隐蔽性,想要获得其数据和信息是极为困难的,给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客户等各方金融信息可以共享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7

关键词:泡沫货币稳定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稳定,即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类是金融稳定,即保持金融体系的健康。根据历史经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增长,但是不能确保金融稳定。近20多年来,物价稳定而资产价格频繁波动是许多国家遇到的一个新问题。资产价格泡沫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但是在泡沫产生-膨胀-破裂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其进行干预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资产价格泡沫中的货币政策干预问题分析

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泡沫进行干预的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持久性的争论。到目前为止,有一点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干预或者不干预的关键并不在于判断资产价格是否合理估值,而是取决于资产价格所包含的信息内涵,即价格中是否含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的信息。换句话来讲,就是要看资产价格是否能够作为经济预测的领先指标。如果资产价格中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的信息,那么货币政策就应当对泡沫进行干预。

目前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如果资产价格不包含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信息,那么货币政策是否仍旧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对于这一问题,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即使资产价格没有信息内涵,即不包含诸如通货膨胀或者产出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信息,货币政策仍然应当积极对泡沫进行干预,我们称之为“有为论”。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资产价格没有信息内涵,那么央行应当忽略泡沫的影响,不对其进行干预,我们将其简称为“无为论”。

(一)无为论

Bernanke,mishkin,Filardo以及Goodfriend等都是“无为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除非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到通货膨胀预期,否则货币政策不应该对泡沫进行干预。

BernankeandGertler(1999)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他们对BGG模型进行扩展,加入泡沫因素。通过对四种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泡沫从膨胀到破裂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即仅对通货膨胀反应的货币政策虽然不直接对泡沫做出反应,但是仍然能够取得最小的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波动,是四种候选货币政策中最好的一种。一些中央银行家也持有“无为论”的观点,如美联储前任主席Greenspan。Greenspan(1999)在众议员战略委员会提供证词时,对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如下论述:“尽管财产价值对经济至关重要,美联储必须对此认真监督和审查,但是其本身并不是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美国经济的最大可持续性增长,而不是资产具体的价格水平。”

(二)有为论

Cecchetti,Genberg以及wadhwani(2000)等学者明确主张中央银行应该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泡沫。他们认为,从理论上来讲,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即经济稳定)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泡沫崩溃往往会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所以,中央银行应该通过调控利率等手段,对泡沫进行干预。

持有为论的学者和中央银行家为数也不少,如Smets(1997)、KentandLowe(1997)以及GoodhartandHofmann(2000)等。他们并不是建议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损失函数,而是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的一项,即采取形如第四种情况的货币反应函数。也就是说,有为论并不是要求改变货币政策的损失函数,有为论与无为论之间的主要争论也在于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不同看法。

货币政策直接干预资产价格泡沫的局限性

尽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应对资产价格泡沫中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果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直接对泡沫进行干预,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央行必须准确判定资产价格泡沫是否存在以及合理评估泡沫程度大小。但是,要识别正在逐渐发展的泡沫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资产的基础价值本身是无法观测的,而且难以对其进行准确估算。实际上,相于私人部门而言,中央银行并不拥有信息优势以及更强的泡沫预测能力。Greenspan(1998)曾经说:“想通过市场干预来戳破股市泡沫,有个根本性的问题尚未解决,那就是你必须比市场本身更了解市场。”事实证明政府并不比市场知道更多信息。如果中央银行在不具备信息优势的情况下错误地对是否存在泡沫做出判断,那么就会导致错误的货币政策。

其次,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泡沫仅具有有限调节能力,许多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这表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控制资产价格的手段和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运用货币政策对泡沫进行调控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用时有一定的政策时滞。

第三,货币政策的成本也需要引起关注。运用货币政策抑制泡沫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比泡沫带来的危害更大。如果央行采取激进的措施,比如大幅度提高利率,即使有可能会成功地抑制泡沫,但是其后果是经济出现下滑,甚至陷入衰退。所以,即使可以识别泡沫,货币政策仍然很难在刺破泡沫的同时不损害实体经济。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BernankeandGertler(1999)提出了基于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干预方法:即使在资产价格泡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不应当直接对泡沫本身进行干预,而是应当对被影响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干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预测泡沫对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这在操作上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无论如何,货币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泡沫的产生。货币政策只能通过信贷的扩张与收缩,间接影响资产价格泡沫的变动。防治泡沫需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完善的会计制度、执行有效的法律体系,高效的监管构架以及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建立。货币政策对于金融稳定的作用也只能是治标,最后贷款人功能的发挥局限于事后的“救火”以及防止危机的扩散。

结论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梗阻中美对比

研究背景

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凯恩斯主义渐渐不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欧洲一些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紧缩政策。日本、巴西等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也是备受瞩目。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Qe1开始,经过一次降息后,于2010年4月结束。2010年11月,Qe2启动,至2011年6月结束。2012年9月,美联储采取扭曲操作,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Qe3正式推出。2012年12月12日,为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美联储宣布推出Qe4(也有人称之为Qe3二代),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进一步延长超低利率期限。当前世界很多国家认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迫使他们也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因为本币升值将给本国经济带来损失;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可能会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系再次带来通胀和资产价格的压力。可以说,美国的Qe1、Qe2、Qe3都牵动着世界各个国家的神经。

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货币政策的传导。因为货币政策一般是通过间接方式对经济产生作用的,传导过程直接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单从物价稳定这一最终目标来看,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直交替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通货膨胀,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货紧缩;此后十年又经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2003年开始出现局部通货膨胀,至今一直备受Cpi震荡运行的困扰。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不合理,从最近十多年情况来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是正确且及时的。1996-2002年间明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明显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都运用了多重工具,而且力度很大,但是都未能实现目标。原因只能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梗阻。

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弄清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机制,对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非常重要;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弄清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原因,对于我国实现对经济的有效调控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对比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央行以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必要的中介目标,再影响到最终目标。美国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是改变法定准备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传导工具,可直接影响储备基数和短期利率(传导目标),短期利率主要是联邦资金利率等。传导目标作用于间接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长短期利率等。间接目标最终对经济和金融产生影响,达到最终目标,最终目标中的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金融目标包括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等。从以上所述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重要的中介目标,依靠二者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单一路径的。

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可以称为短期目标,最终目标可以称为长期目标。中间目标一般维持一月左右,其中货币供应量可视为数量指标,利率则是价格指标。美联储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及时获取大量金融经济信息,重点监测两类中介指标,及时、灵活操作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长期货币政策目标。

美国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除了因为传导机制比较合理外,还因为美国有较为健全的约束机制。首先,美国对其金融机构有一套严格的、健全的、合理的监管体系。其次,美国有较为完善的法制环境,如有系统而完备的《金融法》。再次,美国货币政策是经科学民主决策后做出的。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遵循一套非常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还有,美国货币政策注重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紧密相连,当然应协调配合,除此以外,美国还注重与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等的协调配合。这些保证了美国货币政策传导不会或者很难发生梗阻。

(二)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

美国货币政策是通过间接方式进行的,而在我国,1998年以前,货币调控采用直接方式,直接以行政命令对信贷进行分配。1998年以后,开始采用间接方式调控货币,并宣布以货币供应量为唯一的中介目标。按照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观点,无论是以货币供应量还是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实际最终都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作用中枢。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跟美国一致,但是存在两个中介目标,并且两个中介目标各自指向一个调控对象,是一种并列传导模式(见图2)。其特点如下:

首先,利率没有成为中介目标。这是由盛松成、吴培新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证明了的。他们认为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对实体经济基本没有传导功能,按照市场化的规律,不同层次利率间难以形成传导链条,货币政策当然就不能靠利率渠道来进行传导。经过研究检验,我国国债回购利率、实际的同业拆借利率以及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等指标对宏观经济基本没有解释能力。因而利率没能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其次,货币供应量m2和信贷规模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美国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研究证实,信贷规模在1998年后,一直发挥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原因有:一是单纯依靠货币供应量难以有效调节我国实体经济运行,必须要有可控性更好的中介目标;二是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中介目标具有一定同质性,因而单独依靠货币供应量是难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的;三是大量的顺差及外汇占款导致我国基础货币大量被动发行,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需要依靠信贷规模指标来进行约束;四是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能力减弱,需要采取更为严厉的信贷规模控制做法。

再次,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对应于调控金融市场,信贷规模中介目标对应于调控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既相辅相成又各自分离。而且在我国目前未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还不够高,需要由不同的指标对两者发挥作用,进而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与美国对比,除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外,我国相关的配套制度设计也尚存缺陷。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原因探析

第一,在我国这一经济体中,货币政策传导存在两个中介目标、两个调控对象,将导致两者运行的目标产生不一致。很显然为了实现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调节,应该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段,以影响中介目标,这就导致两者的割裂,失去货币政策的整体性、协调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两条腿走路的作用方式正在失去有效性,因为我国改革将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走向成熟,最终与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趋同。

第二,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管理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在当前背景下,为实现较强的可控性,央行在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上采用了一些行政方式。而按照市场经济理论,行政方式不能长期使用。随着商业银行逐利动机的日益增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信贷规模调控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的做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央行会经征求各商业银行意见后,拟定每年的信贷规模总量,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后,央行还会采用窗口指导方式,必要时会发行惩罚性的差别准备金、央行票据、特种存款等控制信贷规模及放贷进度。一般情况下,央行会采取在价格上和数量上对信贷规模进行调整,对贷款的利率和数量进行控制,两者同时进行又适时有所侧重。

第三,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减弱。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是巨大的,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具有非常灵敏的影响;根据供给对价格影响的机制,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很大。货币供应量也可通过金融渠道流入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第四,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未完全市场化。美国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制度,因此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较明显。而我国处在未完全市场化的阶段,货币政策在此阶段表现得较不稳定。不管是采取什么中介目标,利率都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而我国非市场化的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

第五,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缺乏敏感性。由于我国众多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很不完善合理,经营缺乏理性,在经济偏热时一哄而上,在偏冷时消极等待,使央行抑制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提振过冷经济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得不到响应。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导体,但是因为商业银行是经营性单位,与央行的追求目标不一致,在利润的驱使和风险回避的态度下,商业银行可能未必能够严格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即使执行也可能在结构上不尽合理。所以,才出现求着大国企贷款,而中小企业却缺乏资金等问题。

第六,我国货币政策受到其他国家的严重干扰。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同时,使货币政策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扰。我国的大量外汇储备和世界汇率的波动已经深刻影响着我国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固然,通过放松资本管制和汇率自由浮动可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但也为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提供了便利,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两难局面。

建议和启示

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跟美国有较大差别,显然美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更有效,但不能就此否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

为此,必须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建立一个中介目标包含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改变目前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的并列传导模式;改进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尽量减少行政性手段,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有效应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使货币供应量等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推进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市场化运行,增强其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使货币政策能够顺畅作用于最终目标;在开放经济背景下,维护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少国外宏观经济等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杨培雷.美国货币政策与传导[J].特区与港澳经济月刊,1998(2)

2.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J].经济研究,2008(10)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9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央行票据再贴现率居民消费指数

我国Cpi调控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可知,自1995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稳定币值的核心是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即控制物价水平,使其在短期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使用货币政策时,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媒介,再通过一系列传导过程去实现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从而达到稳定币值这一终极目标。

Cpi是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反映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故是较受全社会关注的物价指数,也是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我国Cpi持续上涨是受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需求拉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近年来外汇流入过多,使央行投放基础货币量增加,进一步使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成本推动主要是指生产成本上升,尤其是劳动力价格上涨,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这两点都与货币相关,前者中货币供给是通胀的根源,需要紧缩货币;后者中货币是其他因素的传导环节,因此需要抓住此环节,仍需紧缩货币。故治理通胀较有用的工具是货币政策。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关键。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常用,且只在某些特定情况出现时选择性和针对性采用的,将其作为探究手段不能较好地对整个宏观经济影响实效性和预测性进行研究。故对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更有导向和预测意义,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再贴现率,又称为“三大法宝”。

相关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已有众多学者撰写文献进行剖析。杨春媛(2012)通过计量的方法对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笔者借鉴于此,在计量知识范围内通过多元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进行量化的实证性分析。根据程承坪、张旭(2012)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阶段国家经济的宏观背景及采取的相应对策,特别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方面。苏剑(2011)更深层次地剖析了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得出更准确的定性结论,为计量的数据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张静(2008)及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写的课题报告(2011)都是从宏观面上所进行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定性分析,基于此,本文从更细化的层面,即货币政策工具对Cpi调控作用这一角度进行量化分析,以期得出更有用的结论。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Cpi调控的理论基础

在此以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例进行表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Cpi进行调控的路径为:

第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商业银行贷款和投资规模缩小货币乘数降低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物价回落。

第二,央行卖出证券基础货币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物价回落;在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中,除现券交易、回购协议的证券买卖外,使用更加频繁和广泛的则是央行票据,主要用于弥补现券不足来进行的外汇占款对冲,它也有央行票据发行和到期两个方向,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例进行表述:发行央行票据因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物价回落。

第三,央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降低物价回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则与此方向相反。

由此可知,“三大法宝”对Cpi的调控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逻辑道理,这也是本文得以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对Cpi调控实效性计量分析

(一)样本和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2003-2011年数据进行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在2003年,我国才正式发行央行票据,现在已是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中较为重要的内容。第二,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经济逐渐走出周期的低谷期,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也是“随市而变”。总结如表1所示,由此表可看出从2003-2011年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均已用到,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有助于全面研究货币政策的实效性并对今后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2003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快速增长,超额的外汇储备资产引起外汇占款增加,央行被迫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这也使得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考虑到这种因素的存在,可以使货币政策的实效性研究更接近事实。

本文在实证研究中,选取的变量有:因变量为物价指数,在模型中用Y表示;自变量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发行量、再贴现率,在模型中分别用X1、X2、X3表示。各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三大法宝”2003-2011年的实施情况

由表1可知,2003-2005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为对冲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我国央行于2003年开始发行央行票据,并逐年增加发行量。同时,为稳定物价,这期间小幅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2006-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在出口带动下快速扩张,但由于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合理(主要由出口拉动),期间我国净出口额大幅上涨,持续增加的外汇占款迫使中央银行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为对冲此效应,央行大幅增加央行票据发行量,但对冲效率的低下使该种对策仍解决不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物价高涨的状况,央行则采用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严厉紧缩的货币政策,由此来稳定币值。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净出口额相对前几年大幅下滑,央行用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投放量有所下降,又由于前几年紧缩的货币政策仍显现其效果,我国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速下降明显。为实现保八目标,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央行2008年下半年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同时大幅减少央行票据的发行和正回购量。

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良好,但外部环境不稳,增长势头不牢固,为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及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央行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通胀预期压力加大,物价快速上涨,为抑制经济过快发展为过热,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调高再贴现率。

(三)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首先建立Cpi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发行量、再贴现率之间的线性模型:Y=C+αx1+βx2+γx3,其中C为常数,α、β、γ分别为Cpi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发行量、再贴现率的弹性系数。

通过对方程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可得出如表2所示结果,该结果的R值为0.87,说明该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从表中可看出只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Cpi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定性分析是相符的,而央行票据的发行与再贴现率则成正相关关系,这与定性分析相反,可能是由于央行票据的发行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而由于对冲有效性的不足,最终结果仍是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对于再贴现率,则不由央行完全掌控,而且调整再贴现率主要起告示作用,有时真实货币政策并不一定与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相符,最终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和效果。这也说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治理通货膨胀是最有用和实效性最强的。

再对Y、X1、X2、X3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该检验的原理是设立原假设即nullHypothesis:X1、X2、X3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如果通过eviews计算的F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X1、X2、X3是Y的格兰杰原因。在该例中以0.05为显著性水平,查表可知F的临界值为6.94。由表3可以看出,X1、X2、X3与Y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中,F值逐渐降低,即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再贴现率与Cpi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逐次递减,由此可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能较有效地达到所需实现的最终目标。而央行票据发行量和再贴现率的F统计量低于其临界值,与最终目标之间几乎不存在因果关系,说明其执行不能起到较大的实质性效果。

根据上面分析可知,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Cpi的调控效率最高,而再贴现率基本上无效,公开市场操作则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但是效果不明显。

结论

尽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效用是最高的,但其力度大而强,不适宜作为常用的货币政策,许多金融市场发达的西方国家已经基本上不用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是采用可灵活运用的公开市场操作。但由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还不成熟,只能用央行票据来弥补现券不足进行外汇占款的对冲,对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效果不大,故在工具选择上也是更多侧重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后会逐渐少用,而更多的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充分地开发利用债券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家经济实行“微调”,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现在我国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困难是短期国债需求不旺,无法满足公开市场操作的证券需求量,这就要求我国财政和货币当局创新国债新品种,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充分利用公开市场业务来增强货币政策调控Cpi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杨春媛.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当代经济,2012(1)

2.程承坪,张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证性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2(2)

3.苏剑.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经济学动态,2011(1)

一般性货币政策篇10

【关键词】货币资金政策金融

一、货币资金运行(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传导机制的角度看,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是否能够高效率地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促使最终支出和名义收入等最终目标逐步达到均衡,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顺畅。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后,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的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理论上,货币政策通过四条途径进行传导。下面就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方式分析其与宏观金融效率的关系。

利率途径一贯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凯恩斯主义者的重视。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流动性偏好下,货币冲击通过改变资产市场的均衡,来影响消费意愿和投资支出,最后影响整个经济的产出和价格。

凯恩斯认为金融市场的所有资产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货币,另一类是债券。人们在这两类资产之间进行资产组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打破两者之间的均衡,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率的相应变化使金融领域重归均衡;同时利率的变化会在真实领域里通过资本成本效应引致投资变化,再通过乘数效应导致社会总支出的更大变化,从而影响产出和价格。这一传导机制的核心就是流动性效应。

利率传导机制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会对宏观金融效率产生影响:

第一,利率传导渠道在经济萧条时期是低效率的。这主要是由于投资支出的利率弹性低下和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第二,利率传导效果的不确定性干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这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对利率的最初冲击效应和最终效应可能不一致。

第三,利率传导过程的推进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如经济主体的预期以及由此造成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异;市场上存在的闲置资源的状况等。

第四,利率信息的不充分性。

第五,利率管制会扭曲和切断利率传导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六,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制约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其传输的效率则取决于三个因素:

其一,现有资产数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其二,现有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总需求波动的影响程度。一般说来,资产价值的变动程度越高、融资消费比重越大、资产价值变动的持续预期越短,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于消费活动和总需求波动的影响就越大。

其三,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对总需求波动的影响程度。首先,资产收益率和市场利率的变动会改变不同形式的投资行为。一般地,长期投资比短期投资具有更高的利率弹性,私人投资比公共投资的利率弹性高,投资活动的外源融资比内源融资的利率弹性高。其次,资产收益率和市场利率的变动会改变资产持有者和资产发行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收入状况。

结合宏观金融效率可以看出,在资产市场上,如果融资消费大、长期投资、私人投资以外源融资所占比重较大,资产价值变动的持续预期短,货币政策通过财富渠道发挥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二、影响贷款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制约宏观金融效率的因素

1.金融中介体系的反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不能为金融中介体系所认同,那么,货币政策就未必会有效地影响到金融中介体系的贷款活动,如商业银行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抵消准备金调整等货币政策的效率。

2.社会信用供给总量的结构。即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和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首先,若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在整个社会信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于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则试图影响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货币政策必然是低效的。

其次,如果银行信用供给总量与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存在替代关系,则非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抵消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如果这种替代关系是完全充分的,则银行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动就不能影响社会信用供给总量的变化,从而使货币政策无效率。

3.资金需求者的行为。只有在相当比例的资金需求者依赖于银行贷款,同时在银行紧缩贷款时难以获得其他资金来源时,货币政策的效率才会较高。如果企业寻求其他资金来源的能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效率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传导,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特定的方式,影响到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从而影响到借款人的投资活动。影响资产负债表渠道发挥作用从而制约宏观金融效率的因素主要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格的波动。由于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内在风险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稳定形成威胁,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格外注意对风险的调节和防范。

三、货币政策时滞与宏观金融效率

在宏观金融政策的运行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确定调节目标、选择政策工具、筛选中介指标、调整政策工具等环节。这些环节的运行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这就是宏观金融政策的时滞。一般而言,政策时滞越短,宏观金融效率就越高。同时,货币政策效率的提高也必须以准确把握宏观金融政策时滞及其变动规律和趋势为前提。

1.时滞的多主体决策特征增大了货币政策的难度,决定时滞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等诸多主体,如果调控当局无法有效把握时滞的形成规律,则货币政策效率将受到影响。

2.时滞较长且多变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率。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宏观金融政策时滞长且易变,中央银行很难准确地预测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变化趋势、时滞变化趋势和政策效果。另一方面,影响时滞的诸多因素也多处于变化之中,这也会对时滞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金融政策效率。

3.不均匀、不确定的时滞分布制约了金融政策效率的提高。实际表明,金融政策时滞分布极不均匀,十分容易受到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对于宏观当局来讲,准确地掌握货币政策措施实施后在每一个政策时距内所产生的影响、影响的力度等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不仅难以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显然,宏观金融效率也无法提高。由此可见,尽可能缩短时滞,减少时滞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于宏观金融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