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专业就业方向十篇农业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29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1

论文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农经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ontheDirectionof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practiceteachingSettingofCollegeagriculturaleconomicsprofessional

JianGJinqi,QiDiming

(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866)

abstractthefaceofrapidlychangingmarketdemandfortalentandthesevereemploymentpressure,asaveteranprofessionalbytheprofessionalfarmingfacessignificantquestionofhowtoregaincompetitivenessinthejobmarket.Combinedwiththeprofessional'sprofessionaldirectionofagriculturaldevelopmentandactualpracticeteachingsettings,analysisoftheproblemofthecurrentpracticeofteachingfarmingbytheprofessionaldirectionofprofessionalsettings,andthusgiveadjustment.

Keywords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direction;practiceteachingsetting;agriculturaleconomicsprofessional

1专业方向建设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使得很多高校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关系到该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面对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

对于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共同定位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统一性,用人需求的差异性则要求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统一和差异的对立。因此,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协调。从实践来看,利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来保证基本课程体系的统一,通过弹性专业方向建设及方向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的调整来适应差异性需求及需求变化,是实现矛盾协调的基本手段。②沈阳农业大学农经专业近些年也是在不断强化和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及方向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专业方向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构成

从学院就业办提供的数据来看,农经专业学生的毕业主要去向是读研、进入企业做管理或销售等,或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基于这种就业状况,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农经专业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创新型。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是个老方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增设了领导策略和艺术、企业文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自己创业,及学生到企业主要从事财务、市场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两项实践。

研究创新型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调整、凝练和培养定位的明确。它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农村公共管理是个新设方向,但也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农经老传统的延续。在实践环节,专业在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村统计学习要求的同时,辅以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2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在三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管理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在企业管理模拟实习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联系好实习企业后,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1周,这期间要求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熟悉企业管理岗位的职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

在研究创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较之以前,实践环节没有增加,实践形式还是采取原有的方式。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采取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文献搜集和阅读、选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工作。老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献,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及农经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要点。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通常是整合起来进行,同样也实行导师制。这两个实习是在课程前沿论文上的进一步深化,实践过程除增加要求学生在选题确定后自行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毕业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外,其余环节如课程论文。整个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熟悉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整个实践以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为主体,毕业调查及调查报告为辅。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是将方向的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吃住在农户家里,并在农户所在村庄及周围村庄完成自己感兴趣某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最终撰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毕业调查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其形式同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调查。

2.3存在的问题

(1)部分理论课程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专业的师资来源和构成来说,专业现有的教师除少部分人是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外,其余都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教师所学专业的集中虽然有利于提升整个农经专业的整体教学深度,但对于部分专业方向而言,它会影响有些理论课程的早期开课质量和效果。比如,在企业文化与CiS策划、农村公共管理等新开理论课程上,专业虽然能够安排教师去开课,但由于这些教师都是新接触课程,也没有在相关领域系统训练经历,他们在开课初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透彻,这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内容深度总体都不够好。

(2)现有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实践环节设置较薄弱。总体来说,在现有三个方向上,专业除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两个方向都未能新增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仍是专业传统的实践方式没有突破。在现有设置的实践环节,所有环节除企业管理模拟实习明确针对企业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实践基本都没有区分方向来进行。特别是针对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两个方向,没有设置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实践环节。也正是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专业方向给人的感觉是无特色。

(3)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各个方向建设,专业虽在依托实践来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业管理方向增加eRp实习,在研究创新型方向增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习和学年论文,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农村公共管理实习,但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再加上计划学时的总额约束,这些特色实践都没有条件开设,也没有教学时间开设;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实践要求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较长的从业经历、熟悉该领域的问题,专业现有师资限于所学专业限制没有能力承担起全部指导任务,因此无法开设。

(4)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调整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课时间衔接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计划调整,专业在课程衔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实践课时在四个学期的分配原则,仍有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要求是在学生学习完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等理论课后才开设,但目前该实习只有安排在投资项目评估课以前。从近两年的实习来看,这导致学生在创业计划书写作中无法将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写好。

3适应专业方向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思路

一是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方向教学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切实落实和保障这些新增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二是将现有实践课程按内容大类进行优化筛选,实践形式相同、实践内容相似的实践课程进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学和学时资源,提高实践效果。三是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学期安排,同时将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周次。比如在统筹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后,将涉农企业创业管理由当前的第六学期末最后两周调整为第七学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写。四是依托学院建设的科研平台,通过输出学生到这些机构帮助的形式来实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五是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外聘专家的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为各专业方向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在学生选专业方向时,按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要求协助老师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任务。通过此途径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机会。

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2011-114;2014-09),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GJX2013Z001)

注释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2-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具有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域优势,其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学校达到343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27%,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涉农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三类人才,即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人才。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的核心是农产品能否顺利通过流通领域向消费领域过渡,因此,加大培养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涉农经贸人才:本课题是指高职经贸类专业(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商务经纪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培养的人才,指在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毕业后主要在农村流通领域就业的这一群体。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就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347所高职院校,在这347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1所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仅占了8.93%。而在这31所高职学院中,其专业又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大类。虽然开设财经大类专业的学校很多,所占比例高达77.5%,但开设涉农经贸类专业很少,所占比例不到1%。全国供销系统院校“浙江经贸职院”、“广西经贸职院”、“安徽财贸职院”等以及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以培养农村流通领域人才为主的院校来说,开设与农业有关知识课程的专业也就只有连锁经营管理(生鲜食品连锁方向)、商务经纪与(农产品经纪人方向)、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方向)和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方向)等寥寥几个专业,且年报考人数都不多。而在农林牧渔大类中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通常也只开设了1-2门营销课程。涉农经贸类专业布点最多的是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和兽药生产与营销等三个专业,但也仅有4.03%、1.73%、1.15%。涉农专业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与工艺上。

二、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教育内容缺失,认识不足

在农村,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好的大学,离开农村这“贫困”的地方,去城市里发展。越是农村的学生对涉农专业越敏感,对报考涉农专业越有顾虑。据了解,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年下降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多家农业类院校中,近年来农村生源比例也持续下滑,出现农村学生生源减少现象。

因为在很多农村学生看来,考大学是为了跳出农村,所以许多农村考生对就读涉农专业并不“感冒”。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还只是把与农业有关的工作和低级的苦力劳动相结合,认为农业只是劳动型产业;去农村工作的待遇没有在城市的好;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不能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等。这使得教育内容充满了城市性和远离农村性,考上大学的学生不愿意选择涉农专业,更不会再回到农村,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愿务农。

(二)涉农经贸专业办学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办学影响力欠缺

首先,由于历史沿革,使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一些高职院校在涉农经贸类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创新,地方特色不突出,与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际相脱离。其次,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在专业师资、实验实训条件、设施设备数量等方面未达到一般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要求。涉农经贸专业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管理上操作粗放,服务水平低,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低下,也影响了办学权威性的树立。

(三)国家资助和免学费政策有待完善

自2009年起,全国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是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免学费资助标准1600元。从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来看力度并不很大。但即便是这样,高职院校还没有实施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经过搜索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也将可以免交学费。但并没有明确涉农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免交学费。

(四)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相关的配套机制尚未完善

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四项具体鼓励政策:第一,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第二,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第三,选聘招录优惠政策;第四,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由此可以看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政策方向是很明确的,但相关的配套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鼓励到农村就业的岗位局限于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数量有限,且农产品流通领域没有提及。

三、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贸类涉农人才培养现行制度无法满足需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经贸类涉农人才的开发建设。

(一)创新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开发培养机制

1培养涉农经贸人才,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推动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于涉农经贸类专业来说,必须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采取定向就业招生、专项奖学金等方式,牢固树立依托行业办学、服务行业办学的理念,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作为衡量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教书育人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毕业生在行业中的集聚度,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产品流通人才。

2政府在实施人才强农战略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农业职业教育和涉农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定位。教育培养费用应该卣政府部分或全部买单,以增强学农的吸引力。采取开放式办学,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接受涉农经贸专业教育的机会。为农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农民网络技术、商务技术、营销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知识水平,培养大量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人才。不断创新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快知识更新培训,注重实践培养锻炼,促使涉农经贸人才热爱农村、业务过硬、服务农民。

(二)完善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管理使用机制

1市、县、乡各级政府与当地高职院校可成立涉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工作,对涉农经贸人才的选拔、表彰、培训教育等工作通盘考虑,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分析、研究、总结工作情况,解决问题。改进人才的选拔使用,对优秀人才坚持用当适任,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竞争择优机制,力争把每个优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坚持用当尽才,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涉农经贸人才下基层,真正让高职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农村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流通大户、致富能人、农产品经纪人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推动作用,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2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完善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使涉农经贸人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通过定期开展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活动,加强农村流通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使农村流通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为农村流通人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平台。

(三)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运行高效有序的一系列措施。政府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为了保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必须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强化涉农经贸人才的资金投入制度。政府作为我国人才开发中起主导作用的一方,需要不断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资金能落到实处,真正为建设新农村流通人才队伍提供资金。把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纳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投人的总体规划,在保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的同时,保证农产品流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

2加大农村信息投入。涉农经贸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要利用和开发这些人才资源,国家应制定和提供各种有利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的政策和信息,促使人才资源在动态中实现合理配置和发展。通过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的预测监测、收集和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区内区外农产品需求、价格、数量、时间等市场信息,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和方便农副产品销售。

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机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业职业教育体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多元投人体系,注重现代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等,为建立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四、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政策思考

支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

(一)开展适用于农村的教育体系

1要制定出台政策解决涉农经贸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就业问题。通过政府减免学费或学校设立特别助学金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青年学生报考涉农经贸专业。同时采取定向委培、定点培养、定单培养等形式,帮助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到为农服务岗位工作。定向委培,即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定向招用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定点培养,即根据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单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或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动地走出校门,走到生产第一线上门进行教育培训或指导服务。定单培养,根据地方政府、村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经济部门的特殊需求,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短、平、快的优势而进行的针对性和时间性较强的培养方式,及时满足用人单位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迫切需求。

2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机制。通过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技术平台,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实现了服务“三农”工作与涉农经贸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选择适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培养的创业之道

创业致富是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希望。据调查,涉农经贸专业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涉农经贸专业实用性强,自主创业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涉农经贸类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更适合创业。创业需要投入,投入要有资金,刚毕业或毕业不久想创业的毕业生,缺乏创业资金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创业的毕业生,随着事业的发展,资金筹集仍很重要。政府虽然出台了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到基层很难兑现,因此,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增强刚性,增强透明度。

政府应该把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纳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制定一些有利于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创办经济实体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省级以上政府应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政策意见和制定支持个体私营企业融资的若干政策。

(三)为涉农经贸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人才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26-0021-04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迎春,黄祖辉.中国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4-16.

[2]吕立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非农化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3):221-223.

[3]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20-21.

[4]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5]史金善.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管理,2005(2):74-76.

[6]王守龙.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创新型人才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0-176.

[7]钟真,谭h琳,穆娜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研究――基于京郊农村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8):38-48.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意义;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9-0340-01

随着高职涉农专业生源趋于逐年萎缩和招生竞争愈演愈烈,涉农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合作项目中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1]。通过对省内外5所高职涉农院校和9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合作的意愿度、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因素,提出构建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议,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1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由于家长与广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偏见,一心想跳出“农门”,认为学习农业专业没前途,不愿读“农”字号专业,这是影响高职涉农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加之社会经济、宏观环境和不规范竞争等因素影响,使涉农专业招生困难,且生源素质急剧滑坡,办学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已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大中院校农业专业的教学与就业,譬如优惠农业专业学生学费等,但仍然难以扭转当前涉农相关专业招生困难、就业压力大等问题。据统计,全国每666.67hm2土地仅有0.8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666.67hm2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农业专业人员仅占人口总数的0.01%,而发达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0.3%~0.4%。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工作者的比例明显偏少。这便造成了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矛盾:即国家亟需农业人才,但学生大多不愿学习农科专业;农业方面工作人员短缺,但很多农科毕业生却面临就业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农村,发展农业,构建和谐新农村。因此,培养现代化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当前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迎合这一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改善农科专业遭受冷遇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其中,校企合作机制的科学构建就是一条保障高职涉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高职涉农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契合,在复杂的内外环境的共同影响下,高职教育也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2]。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差、科研技术转化水平低、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等[3-4]。培养企业文化,探索“教、学、做”一体化,联合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研究并改革各实践环节的实践方式及内容,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联合开发与多门课程相关联的实验实训及顶岗实习的实习标准、实训考核标准及实训指导手册等,突出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优化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符合我院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结合我院办学特色和秦巴区域社会经济及产业群和资源优势,合作区域骨干企业,对接产业,探索建立涉农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的有效机制,以优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能体现我院特色[5-8]。

2.1各部门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教学、就业等部门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高职涉农院校是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合作企业遴选方式。重点选择重视教育事业,并对培养专业人才有促进作用的相关企业,在校企合作进行过程中本着“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原则。学校与合作企业不定期地召开人才培养交流会,双方交换意见,真正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确定定向发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应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根据企业专家的指导,制定既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又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教学实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实训。企业和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努力培养有岗位经验的优秀农业科技青年学生,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9]。

2.2建设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一是积极引进企业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二是积极邀请著名的农业专家学者等来园区设立科技支持办事处;三是整合区域科研平台,与企业实现科研共享;四是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服务于校企合作的管理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相适应,使毕业生能力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制定新的课程体系与教材,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搭建符合农学结合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10],为学生农学结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互动、人才培养订单、校企文化对接、农学结合交替、顶岗实习轮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农业专业实践人才的定向培养。

2.3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工作。高职涉农院校应将服务地方农业作为科研创新的重点,培养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实践型技术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支持合作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派遣教师为企业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所具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企业共同开拓新的合作路径。

3参考文献

[1]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2-24.

[2]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56-58.

[3]徐建平.创新机制、建立机制、优化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探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2):48-50.

[4]傅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90-91.

[5]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6]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7-90.

[7]郭网红.高等院校农科专业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51-53.

[8]邱璐轶,袁建萍.后危机时代校企合作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继续教育,2011(5):22-24.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6

农业合作化完成以后,为了使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方面紧密结合,国务院将高等农业学校交由农业部领导,刘瑞龙作为当时主管农业的副部长,他的“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农业教育的职业性,具有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彰显“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瑞龙在高等农业学校转移领导关系会议上的发言中就指出:“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完成,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迫切要求把培养干部的工作同生产指导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加速农业生产发展。”在当时,我国培养农业干部的工作主要在于农业院校,而农业干部的培养最终是为了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随后,刘瑞龙又进一步指出:“今后从高等农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应首先分配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等基层生产单位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在劳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劳动观念”。在这里,刘瑞龙对于农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培养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合格的农业人才,这充分凸显了农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彰显了人才培养目标“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2.专业设置、教师配备遵循“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刘瑞龙的农业教育思想中,始终贯彻专业设置必须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对院系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43个单位(包括林学院)调整为30多个院校,将原有的182个系科调整为23种137个专业。”经过调整后的院系和专业,基本上体现了服务当地农村经济,照顾了农业的地区性,专业设置更好的体现了服务地区农业经济的基本思路。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刘瑞龙特别注重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兼任教师的重要性,他认为,“高等农业学校和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密切配合,可以适当吸收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部门的人员兼任教学工作,利用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实际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吸收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人员兼任教师,以此充实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在我国农业合作化完成之后,对于当时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开展科学研究和很好地培养干部,提高干部质量,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教育模式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模式上,刘瑞龙通过加强农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三者的紧密结合,以此践行“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刘瑞龙多次强调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要服务农业生产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认为,“学习了生产技术,反而不从事生产,害怕劳动,只愿搞科学研究、考博士、当专家,不愿到农村参加劳动、指导生产,不去做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者,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假如科学不为我国生产发展贡献力量,试问人民要科学做什么?”这也就是说,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来服务的。在教育方式上,刘瑞龙十分关注以实践为本位的教育方式,他指出:“要使学生不仅有基本科学知识,还要有实践知识;不仅要读好书本,做好室内试验,而且要深入田间,通过生产实习,把课堂讲授、实验研究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他们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就从目的和方式上确立了“以农为本”的价值取向,凸显了农业职业教育以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农业教育模式。

二、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如何使这种互动向互利双赢的方向转换,其中,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所具有的职业教育性与现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确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和区域化,在遵循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原则和方向下,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制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刘瑞龙“以农为本”农业教育思想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单一地就教育而论教育,而是把整个农业教育放在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全局中去把握,在发挥农业教育服务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和突出区域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对于当展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层面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基地则是各类农业职业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面向农村,以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为目的,搭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平台,实现学校发展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2.从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出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来调整专业设置

目前,“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求规模、数量发展转向求内涵、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开发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应该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对此,我们有必要吸取刘瑞龙“以农为本”的农业教育思想的有益经验,他认为,“为生产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是必需的,但必须注意到农业生产是一个整体……只能在一门专业中当状元,而对其他方面缺乏必要的常识,要想有效地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是困难的。”因此,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以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设置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些专业设置可以与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学生学完某门课程体系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从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长远角度来看,还必须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长线”专业,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农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如开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村家政服务以及小型农场管理等相关专业,从而使专业设置符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和发展。

3.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刘瑞龙指出:“农业生产,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是互相推动、互相发展的。”为此,在农业院校的工作中,他提出,“必须贯彻教育、生产、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方针”。由此可见,刘瑞龙早年对农业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就有所思考并付诸实践。今天,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我们更应该要求有条件的农业高职院校实施以学建产、以研兴产、以产促学的产学研模式。首先,建立自己校内的农业生产基地,将现实的农业生产环境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做后讲或边做边讲的教学方式;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注重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加大对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从生产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最后,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为出发点,将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使学校对农业生产需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农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可以适当聘请富有经验的农业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从而提高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业院校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农学类研究生综合素质,向社会输送高质量农业技术人才。然而,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生就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社会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研究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这两者决定了现阶段农学类研究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就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2010年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率

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类毕业研究生共计85名,其士毕业生9名,硕士毕业生76名。截止2010年12月15日,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29%。总的就业形式良好,并没有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从各专业来看,作物信息科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专业就业率偏低。

2、就业结构

9名博士毕业生,其中6名博士是委培或定向,全部选择了高校和科研院所。76名硕士毕业生中,33人到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及相关工作,5人攻读博士学位,2人出国工作,17人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15人到高校或科研院所就业。总体来说,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没有人考取国家或地方公务员,也没有个人创业或灵活就业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取向比较单一,就业视野不够开阔。

就国内工作的72名毕业研究生的工作单位地域分布而言,42人选择了在湖南工作,其中32人留在学校所在城市长沙;9人选择在西南省会城市就业,包括昆明、贵州、成都;2人选择了新疆和甘肃;其余选择在中东部城市就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流向较为合理,但也反映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主要把眼光锁定在学校所在地周边城市,范围比较局限,西部和中部城市很少有人选择就业。

3、就业途径

9名博士毕业研究生全部选择了高校任教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硕士毕业生中有2名毕业生经导师推荐出国工作;5名毕业生攻读博士;5人通过烟草系统招聘考试进入烟草局工作;4人通过用人单位到校园招聘就业;4名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工作;33人通过到目的地参加招聘求职;19人通过熟人介绍就业,其中朋友和亲人介绍就业11人;8人通过师兄师姐介绍到烟草公司上班。我校农学类研究生科研时间紧张,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和实验室忙于毕业论文,难以集中精力求职。找工作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自己参加招聘和投递简历,有时需要在好几个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参加各类型的考试和面试,或者现场招聘,

二、影响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我校农学类研究生就业中突显出来的各种问题,诸如某些专业就业率偏低,就业取向比较单一,就业途径不够拓宽,这些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种:

1、社会偏见制约农科类研究生的就业

目前,社会偏见对农学类研究生就业影响较大。社会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研究生自身对农业存在偏见。某些研究生专业的生源基本上为调剂生,立志从事与农业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生不多,即使是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研究生,也大多倾向于研究所、农业院校或与农相关而工资待遇都很不错的事业单位,一般不愿去农业生产第一线。其次,来自农业系统以外的社会偏见。不少用人单位一看到涉农院校或涉农专业的研究生简历,就以不符合招收条件而回绝。另外,地方农业院校相对于其他重点院校来说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有时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文凭的份量和学校的名气。其实,很多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虽然以“农”为主要研究方向,但通过三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使他们完全有能力适应不同工作。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人才需求;人才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27-03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需求”现状调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六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其中“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是摆在首要任务。“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是浙江省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模式,目前已在全省18个县(市、区)开展试点。“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是指把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组织联合在一起,组建合作协会,并以此为平台支撑,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型农村经济模式。这种形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一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从浙江的实践来看,人才已成为“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与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相应的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在浙江温州、台州等地7个试点县市的38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2份。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9份,供销合作社92份,信用合作社71份。

调查问卷中有“你认为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设中最紧缺的资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备选项目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政府支持五个选项,选择“人才”的比例较高。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仅次于“技术”选项,供销合作社比例为最高,信用合作社比例仅次于“资金”选项(见表1)。

问卷调查中“目前‘三位一体’中最缺哪方面的人才及学历要求”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需求状况。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较快发展和在“三位一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看,截至2007年6月底统计,浙江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608家,入社社员33.55万个,带动农户245.42万户。在“三位一体”结构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技术型高职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为87.2%,对技术型中职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为63.1%。这些技术型人才主要指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供销合作社人才需求状况。供销合作社是解决农业生产中市场的问题,供销合作社要担当起农产品市场与流通的任务。供销合作社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供销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表中数据可见,供销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为82.3%,是五个选项中比例最高的,而且对高职技术型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从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供销合作社不仅对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有需求,而且对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生物技术与应用等专业的人才需求比例较高。同时,对电子商务、计算机、国际贸易和应用英语等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有一定的比例。目前,供销合作社的“新网工程”建设又纳入了政府新农村建设工程之中,国家把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的神圣职责又一次赋予了供销合作社,从而对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就有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三)信用合作社人才需求状况。农村信用合作社是解决农业生产中资金的问题。信用合作社是“三位一体”结构中最关键的一环,信用合作社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协作,将农村金融贷款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本联系,使得信用合作社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在表一数据中已显示。同时,这一变化使得信用合作社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需要具有金融、财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方面专业的人才。

从我们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有思想、有创意的合作组织带头人。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供给”现状分析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人才供给分析。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的供给,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内部和部分来自外部。为此,我们又专门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在温州、台州市选择5个比较规范且年营业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对专业合作社179名社员的学历进行调查,了解专业合作社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总体素质。统计结果显示(见表3)。

从我们的访谈中还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不仅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学生努力通过高考离开家乡,到城市或外地读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农民孩子都不愿意回家乡,在外地找工作,那些头脑灵活、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年也往往是常年在外经商打工,很少在家务农。

(二)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人才供给分析。对于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人才供销,主要来自于对外的招聘。在我们的调查结果表二中显示,供销合作社最需要的是高职技术型人才。对技术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为82.6%;其次是本科、高职管理型人才。对管理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为40.2%,对管理型、高职及专科学历的需求比例为34.8%。信用合作社对管理型和技术型、本科及以上和高职及专科学历的人才需求比例较高,分别为40.2%、34.8%和38%、39.4%。说明无论是供销合作社还是信用合作社对高职和本科学历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都需要。

那么,对于供给方的大学生,是否会选择农村或基层经济组织工作呢?我们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意向、职业规划、就业选择取向等,专门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对本院2006级18个专业的756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关于“就业地区的意向选择”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在杭州”的占38.86%,“除杭州以外的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沿海地区”的占19.75%,“回家乡所在市县工作”的占23.79%,“去农村或基层”的只占2.58%。问卷设计中关于“如果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有很多的就业机会,你会”这一问题,其中选择“毫不犹豫选择去”的只占8.3%,选择“可能会选择去”的占14.6%,选择“要考虑一下再决定”的占17.9%,其余都是选择“不会去”的。选择毫不犹豫去、可能会选择去、考虑后再决定是否会去的三项合计占40.8%,还不到一半人数。问卷设计中关于“你希望选择的就业单位是”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外资企业”的占34.27%,选择“民企、国企”的分别占11.75%和16.51%,选择“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12.89%。

同时,我们在一所本科院校的9个分院对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19份,收回有效问卷312份。问卷中关于“就业地区和意向选择”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在杭州”的占76.3%,“除杭州以外的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沿海地区”占53.5%,“回家乡所在市县工作”的占7.9%,“去农村或基层”的只占6%,问卷中关于“你希望选择的就业单位是”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外资企业”的占68.6%,“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53.5%,“考研和出国”的占51%,“国有企业”的占38.5%,“事业单位”的占37.5%,“自主创业”的占20.5%。

从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可见,多数学生希望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职业的期望也较高。有调查表明,学生就业时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因素中,“家庭”、“父母意见”、“亲人期望”占比例较大。有很多父母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来培养教育子女,子女一旦上了大学自然就希望子女能够留在大城市,在政府机构或外企工作,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有一份较高的收入。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开发应对策略

作为需求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又因各种因素无法得到满足;作为供给方的大学生一方面面临就业难,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去农村或基层工作。其中,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供给方农民,因其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素质等因素又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解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才需求及开发,本项调查研究给我们提出了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教育目标多元化。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解决人才供给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你认为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其中179人中选择“对现有社员培训”的有77人,占43%;选择“招收本地的职工或农民工,通过短期培训”的有53人,占29.6%;选择“招收高职学历的大学生,有专业技能最好”的有49人,占27.4%。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角度看,更多地是想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

从调查结果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其人才的培养应该着眼于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原来一元化的教育目标,只会使农村教育与农民生产生活脱节,造成农村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农村教育的积极性。最终结果是农民素质偏低,懂专业技术的人才偏少,农村经济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就能更多地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热爱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意识,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从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一是更好地完成义务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等”;二是对高中阶段学制进行改革,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和技术学校,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不断扩大综合高中和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三是发展农村高职和本科教育,实施高层次科技文化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达到新型农民的水平。

(二)与高等教育建立互动平台,实现教育与培训相结合。

对于教育与培训方式,在问卷设计中有关于“如果要培训,你认为最理想的培训方式是:”这一问题,其中选择“在本地举办,把老师请进来”的有91人,占50.8%;选择“把职工送到培训中心,进行短期培训”的有57人,占31.8%;选择“把职工送到相关职业学校或高等院校,加强技能培训”的有31人,占17.3%。说明在加强培训的同时,也需要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依托浙江省供销社为行业背景的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所需人才,构建高等教育与新农村人才需求的互动体系,为浙江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大重要课题。一是合作教学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学院技术与人才等优势资源。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人才培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如我院采取的“送学式”、“菜单式”培训方式效果较好,受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民专业户的欢迎。考虑到农民合作社社员脱产集中培训相对困难,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而且面广量大,学院采取深入各乡镇巡回举办培训班的“送学式”培训方式,通过区分不同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组织“送课上门”、“送技能到家”,这样既节约培训费用,又能确保培训对象学习工作两不误。学院每年都会通过浙江省供销社给农民提供“菜单”,然后根据“点菜”要求,给农民送去需要的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与新农村建设所需专业人才全面对接,与“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对人才需求变化相适应。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要紧扣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产业结构、产业升级的联结点上,谋求专业和产业的全面对接;对于供销合作社要谋求专业与市场、流通、“新网工程”的全面对接;对于信用合作社要谋求专业与融资、信贷、资金的全面对接。

(三)帮助大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就业理念。

帮助大学生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实现社会的就业均衡,是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方向。一是高等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必然趋势。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迫切要求。积极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以规模化专业大户经营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这些都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而这个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的大学生。三是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个人的发展必然要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只有当个人目标与企业、社会目标相吻合,个人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与利用,才能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才能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四是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是实现就业均衡的内在要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人才迫切需求与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矛盾,体现出相对的不均衡状态。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或基层就业,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就业理念,可以从宏观上解决就业均衡问题。

参考文献:

[1]青连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J].科学社会主义,2006,(01).

[2]杨庆华.调整办学理念,服务新农村建设[J].中国技术教育,2008,(11).

[3]刘尧.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7,(01).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9

关键词:高职生;新农村建设;就业导向

一、引言

就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历来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温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指出: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志也谈到,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发展战略,强调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个“优先”,一个“更加突出”,不难体会出就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和份量,事实上它关系着发展和民生,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之大局,关系着党执政兴国之要务。因此,无论大学生还是高等学校都应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为国家为社会分忧解难,创新更多就业途径和模式。农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有强大优势:一是学生来源多自农村;二是专业设置可与农村需求对接,而且很多涉农专业也不影响学生在城市就业,所以只要做好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就业导向,就能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就业导向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关系国家现代化实现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高职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积极担当。到农村去寻找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当属利于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双赢之举。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可以通过自身才华的发挥从农村物质、精神、文化、制度等层面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因此,农业高职院校是否能做好学生就业的有效引导,能否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对于社会和大学生个人还有学校自身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为新农村建设准备一支后备军,推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核心,但同时也涉及到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农村基层民主、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一个过程没有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根本就没有办法推进和实现。当前农村人才资本净流出态势仍然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村普遍存在的人员老化现象严重,农技推广力量薄弱。虽然有些地方有些能人留在农村建设,有些地方还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组织,但由于文化知识的欠缺和视野的局限,不知道怎样管理和运营合作社,缺乏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营销人员,培训学习跟不上,直接影响合作社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大户和生产经营小区,经营者虽然初步掌握了一般的种植、养殖技术,但生产技术含量高的新品种、新模式等还缺乏技术和设施,种子生产技术和畜禽养殖疫病防控、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农村法治方面,整个乡村生态方面,政治民主的推进方面更是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急需掌握信息化、现代化的人才引领,这样的一支人才队伍正需要农业高职院校去孕育和培养。

(二)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业难,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的成员应当各有其职,各获其岗,享受工作的快乐和事业的美好。但就业难问题这么多年仍然没能很好解决。据2012年最新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教育部于2011年11月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表明国家的政策导向依然是将这些人力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教育部要求,各地要根据地方城乡建设需求,在城市社区及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积极设立地方项目。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因此,无论从就业形势,从农村的现实需求到国家的现行政策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实际,学校做好就业引导是其办学或者说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有利于大学生及早规划自己,以新农村为舞台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在农业高职院校经过系统专业学习的高职生将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新技术的推广者,现代信息的使用者,绿色家园的守护者,文化文明传播者;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主力军。比如当前农业耕作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下情况普遍存在,大学生则可以根据现代农业规模发展、集约发展的新情况,引进多种新型农业机械,通过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学业资源创业公司,大胆实践,比如传授新种植技术、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先进的农技知识。可成立小型读书室,将专家教授的总结和公司的实践结合,编写一些相关的指导书,供农民们借阅参考。通过推广技术,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农户充实规模化生产。

“生态良好”是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要求之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是全社会共有的建设理念。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中,需要一批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者。可以说,掌握先进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已经建立起了生态文明的新思维,构建了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文明进步方式等新理念。此外,在乡风文明,法治农村、民主农村方面大学生同样能展示才华以实现价值。

三、就业导向工作的路径及方法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未实现优质就业。从普遍情况看,大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理念。由于学校过分强调就业率,导致就业存在盲目性,短期性。表象是学生跳槽频繁,成为社会上的跳蚤族。这既对企业发展不利,也不能很好地保证学生就业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就农业高职院校来讲,为新农村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其应有的职责和使命,学校在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上应适应国家整体建设需要,特别考虑农村市场对大学生的广大需求,做好调研,为学生的当下生存和未来发展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全方位做好就业导向工作。

(一)就业导向工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领域实现全程化

1.入学就业方向教育。“去哪里?”,“干什么?”,这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问题,学院应就培养什么人才、人才层次、今后大致从事的领域,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等对学生全面阐释,让学生在进入大学第一时间就清楚明了。从对大学生的理想与事业教育、主体责任教育、献身理想教育、成功教育等多方面全程展开。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可借鉴美国。美国的机构多层且指导深入细致,其就业指导就是职业指导,机构包括职业生涯中心、学生生涯咨询辅导部,辅导部实行职业生涯一对一辅导。美国的就业指导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课,由受过专门培训的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的学生讲如何写简历、如何寻找工作机会,如何应对面试等,请杰出校友回校分享成功的经验,学生选修这门课还可以得学分;二是开展一对一的辅导,比如通过专门的软件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对于职业兴趣与所学专业相距甚远的,建议学生转系或转专业。对于高年级学生,除了帮助他们修改简历外,还提供模拟面试练习等。

3.人生价值实现教育。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主客观条件。从大学生自身看,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奋斗精神,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要有正确的奋斗目标。从客观条件看,就是要顺应社会需要,将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相结合,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和途径,激发学生从“小我”中跳出来追求“大我”价值的实现,做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4.新农村的情感养成教育。首先,让大学生思想扎根解决精神支柱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从家门到校门,缺乏对农村情况的深入了解,即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很多也没有参加农村生产劳动的经历。学校教育中要求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变化,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责任感,以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激励学生,催生出他们在农村就业的意识和情感。从现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扎根意识还相对淡薄,缺少对农村的热爱和对土地的深情。学校教育就要从学生对“三农”的认识和认同方面,唤起他们对乡村与土地、农业与农民的思考和关怀,促进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从而带着情感、带着热爱、带着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去;其次,进行比较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大学生了解农村、融入农村做好铺垫。社会上存在大量啃老族、校漂族、蚁族,在强大的物质社会面前,他们生存感不够,少有快乐,物质与精神方面容易感到窘迫与尴尬。如果让大学生在农村的实践中受到触动并展开思考,特别是利用一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成功案例加以激励,他们就会感受到在农村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和价值,如此情形,这种就业导向就发生了根本的意义。

(二)学校亟需加强的工作及可尝试的实践

1.改变现有狭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与做法。以美国等先进经验为借鉴,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改变过去为就业率而就业的思想和做法,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进行全方位指导,重视从学生自我认识、专业推荐、专业选择、职业准备到求职就业的各个环节,把社会职业教育和指导作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建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规划。

2.健全就业指导体系。许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相对滞后.就业指导不到位,不深入。虽然许多院校都已经为学生就业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并没有真正做到系统、合理安排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相对欠缺,不能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因此,今后农业高职院校应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就业经费、机构编制等方面给予保证。宽裕的经费能保证使用先进的信息和手段,人员配备方面,要有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和相当数量的兼职人员;还要建立起一支专家指导队伍,保证有专家定期指导教育,做好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引导和帮扶工作。

3.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依据,创新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学院应适应新农村现实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设置涉农专业,学校要和农村的用人单位一起参与这些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等教育管理,共同把握专业培养方向。改革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设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专业及专业选修课程,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如农村社会调解问题、农村民主管理问题、农村基层建设问题、农村计划生育问题和农村治安问题等,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量身定做一些专业和研究方向。

4.共建农村实践基地模式,建立长期定点的实践实习平台。高职院校强调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时应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地多跟新农村开展合作,或把校企合作点设在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新农村。让学生在这里实现就业意识、情感、职业能力的累积与提升,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就会水到渠成,一是学生就业质量发生根本改观;二是为其持续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让生态文明价值观扎根大学生思想[DB/oL].光明网,2011-12-11.

2.美国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课一对一辅导[DB/oL].中国新闻网,2007-07-24.

3.高凯.中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与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

4.沈延兵.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

农业专业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农业经营模式;农业经营方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501192

1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1.1农业经营模式面临的选择

要想使得农村的生产关系融入到整体的生产力发展之中,就要对农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而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方向就要顺从集约经营的发展趋势,向社会化、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根据前文得出,小农也将要走向专农、专大户的道路,精准农业也为农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指明方向。这样一来,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就一目了然即选择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

1.2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

方向为基于小农的适中性规模。受到我国农业制度的影响,小农的家庭经营方式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依然存在的。很多人也支持舒尔茨对于小农家庭经营的观点,并不否认小农家庭经营也存在一定的高效性(张德元,2004)。笔者却认为与小农家庭经营高效性相关的是对于土地的配置效率而并非资源,但要想确立经营规模是与资源的配置效率分不开的。小农家庭经营大多采用手工劳动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

1.3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

该种农业经营模式对集约、规模经营进行了有机统一。与其他形式的规模经营相比,集约化的规模经营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中所具有的潜力更大。从中国国情考虑,中国现如今也只能实现小农户在规定规模的土地上进行集约化的经营以此来加大土地的生产。

2农业经营模式趋向于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并存

农村在多方面较弱的水平决定了其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从而也就影响了农业经营模式逐渐趋向于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并存。但在实际中,具体情况还会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农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有关经济利益的问题。因此,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实现。不同的国家和区域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农业经营方式又大有不同,因此也就有了相应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前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目标为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该种农业经营模式顺应了市场经济、农业生产特征和我国国情。也接受和掺杂了其他的经营模式。由此一来,中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想基于专业农户的始终规模的精准农业发展,在以此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多种模式并存。

3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建议

3.1加大政府对其的扶持和调控

需要政府力量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的规划,借助国家法律法规督促好农民的工作,在财政等方面建立项目开发基金等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利用宏观调控将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等调节利于发展的水平。当前,利于该种农业经营模式发展的金融政策尚未实施,金融体系也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在金融方面很难满足农户的需求。

3.2加强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力度,健全市场机制

要想加大对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首先就要健全土地的承包关系。加强集体经济在服务方面的功能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想更好的完成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工作就要借助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的依靠力量。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形式放在促进农业经营产业化之上。此外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工作还要求我们加大一农业生产为主要形式的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同时接受多种经营模式的并存,积极探索利于农业发展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进程。

3.3加快农地流转,发展农业规模化和服务社会化

精准农业在适用性上覆盖范围较广,既涵盖了小规模的生产又不排斥大规模的生产。同时要想加大经营模式,可以健全、完善土地的流转制度。而对于土地流转制度来说,只有制定相关对于的制度,使得土地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才有利于土地流动,同时精准农业模式又要求土地规模要尽量合理的集中。要在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经营模式。同时要遵循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情况,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进程。

农业经营模式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经营方式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我国农业经营模式面临的主要选择就是基于专业农户的规模适中的精准农业。要想加大创新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力度要加大政府对其的扶持和宏观调控力度,注意加强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力度,健全市场机制,还要加快农地的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中国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