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十篇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十篇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8:34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现状;掌握程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61-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了应对信息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各国都在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法国从1996年开始更新课程,新的课程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要真正整合到数学教学中去[1]。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率在逐步提高,许多学校还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然而,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水平仍然非常低,大多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本人结合自己实习的亲身经历,并对延吉市四所初级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初中数学教师对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感到非常困惑,如有的教师对Cai持怀疑态度,或由于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不愿意尝试,还有教学软件的缺乏、现有的教学软件质量不高等等因素。针对这样的状况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现行的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做出了最简洁、最全面的表述: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有的学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分类主要包括专业发展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媒体应用研究、学习资源研究、远程教育研究、新技术与新理论研究等内容[3]。本文中所指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上述第二种涵义。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深入地了解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找到适合培养本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为以后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在延吉市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顺利推广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故对延吉市的四所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共计68人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8份,每份问卷共计20道题。

(一)整体调查结果分析

整体分析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将问卷的总分定为100分,每道题5分。单选题按照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掌握、应用的程度由弱到强分别给分为2分、3分、4分、5分,多项选择题按照所选的个数给分,选择两个的给2分,选择三个的给3分,选择四个的给4分,选择五个或者五个以上的给5分。以这样的给分标准,对68份问卷进行了打分,其中50分以下的人没有,说明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准不是很差;50~60分(包含50分不包含60分)的人有19人,占整体的27.94%,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说明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还不是很深刻;60~70分的教师有18人,占整体的26.47%,说明初中数学教师有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观念,但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70~80的教师有26人,占整体的38.24%,说明1/3以上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师都认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频率并不高;80~90分的教师只有5人,占总体的7.35%,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正确并且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教师少之又少;统计结果显示90分以上的教师没有,说明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还没有达到能够熟练高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延吉市四所初级中学数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调查问卷的平均成绩是65.26分,从整体上看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掌握、应用等情况并不乐观,急待提高。

(二)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几个方面分析

对整体情况了解后,本人将问卷的20道题分了3个方面进行了归类:第一,教师个人因素方面;第二,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方面;第三,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方面。

1.教师个人因素分析:

通过对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的个人因素分析,发现其中现代教育素质优秀的占分类总选项的31.62%,良好的占分类总选项的28.09%,及格的占分类总选项的25.44%,不及的占分类总选项的14.85%。数据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态度较高的占的比重较大;认识良好和及格的教师所占的仅次于优秀的人数,说明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师个人因素来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及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速度来看,这个比例也是令人警醒的,说明有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层面不高且已明显地表现出落伍。

2.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程度分析:

通过对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分析,发现掌握情况优秀的占30.30%,说明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情况是没有问题的;良好的占22.35%,说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有很大的潜力能够提高;及格的占12.94%,说明有12.94%的教师站在了危险的边缘地带,稍不努力就会脱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及的占34.41%,超过了1/3,说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已经亮起了红灯,这也是导致整体掌握程度不高的一方面原因。

3.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优秀的占29.12%,说明有一小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是不错的;良好的占20.29%,说明20.29%的初中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待于提高;及格的占19.41%,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不及格的占到了31.18%,说明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初级中学数学教师还大有人在,同时不及格的人较多就会影响到初中数学教师整体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还是较深刻的,但是掌握程度和应用情况不是特别乐观。掌握程度不及格的教师较多,导致不会应用的教师也相对多;掌握程度优秀的教师次之,这样应用优秀的教师也次之,说明掌握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的好坏;掌握程度不及格与应用情况不及格的教师要比优秀的教师多出4.94%,并且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良好的和及格的人数比较接近,这也是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整体应用情况并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所在。但好在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都比较深刻,这为以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了原动力。

(三)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延吉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拟采取的策略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来讲,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如果想要推广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还需要各个方面的协作与努力。本人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延吉市初级中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几方面的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延吉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

1.学校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初级中学数学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信息化教学知识的缺乏;而且绝大多数的初中数学教师都非常想通过学校组织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因此从学校方面讲,首先,学校应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扩大资金的投入,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应用与开展提供一些基本的软硬条件;最后,针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定期考核,并且鼓励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针对那些抽象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和较难攻破的难点应多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解决。

2.教师方面。作为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首先应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同时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提高素材的收集意识,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其次,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关注应用中出现的各种倾向,主动独立地思考,不能一味地克隆别人的作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最后,初中数学教师应多在一起交流探讨,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哪些部分完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学生会理解得更好,哪些部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进行数学教学效果更好,应做到心中有数,应用自如。

3.外在条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的外在条件如管理者的思想、社会问题等都会影响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的社会在迅猛发展,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与时俱进的最佳表现。因此管理者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应该思考如何把这种应用发展成为一种办学的理念和教师教学的理论支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反映新时代对数学教育的要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四、结语

目前来看,延吉市的初中数学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再适应现代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有限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留下无限的知识,只有有效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才能将初中数学的抽象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从而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ColetteLaborde,孙连举,刘长明.法国数学教学中的技术整合――应用Cabri-geometry进行交互式动态几何教学的案例[J].数学教育学报,2002,(01).

[2]张丽梅.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2

【关键词】农村教育,初等教育状况,农村经济增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惊人的成就,现如今,中国已进入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国民的大国中,农村人口占据8亿之多,可见农村劳动力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又一个奇迹的主体,因此对农村问题的关注与有效解决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有效解决。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掀起了政界及学界对于农村整体教育状况的广泛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范畴,而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农村地区落后的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能够为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指明方向,向乡村振兴的美好目标努力。

二、研究现状

农村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王德文(2003)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出发,指出农村义务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作了分析。许丽英、袁桂林(2006)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并存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除此之外,教师收入保障的缺失、农村教育经费使用不当等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进程(孟庆瑜,2008)。王雪平等(2008)对全国各地的教育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与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因果关系,认为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应是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根本保证,从而真正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现阶段教育改革是农村工作的一大重点,在当前城镇化背景下教育改革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张帆等,2015)。

三、指标评价与理论分析框架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起至今,国务院制定颁布的有关农村教育或涉及农村教育的重大政策法规多达十几个,表明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建设重点放在初等教育领域。为对农村初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到以下指标:

(一)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及专任教师数量

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以及专任教师数量可以有效地反映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拥有的情况。多年来农村教育资源的变化情况可以直观反映出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化状况。

(二)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

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反映了在农村地区接受并完成初等教育的青少年数量的多少。农村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农村地区相比于城镇地区具有更高的辍学率,很多青少年不能完整地接受教育。因此,农村中小学招生数量对于反映农村教育发展状况意义不大,相比之下,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更具有代表性。

(三)农村居民人均文教活动总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文教活动总支出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农村居民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回馈情况。通过对农村居民人均文教活动总支出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农村居民对于农村教育的支付程度,从侧面反映了农村居民对于农村教育的认识程度以及重视程度。

(四)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农村教育经费及经费组成反映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一般地,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社会捐赠、学费收入以及其他教育经费。各部分教育经费的比重大小,能够反映各部分经费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由此也反映出社会的不同群体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

四、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1983年—2017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年度统计数据。

(二)方法

本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作图显示所选数据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用evies软件将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农村初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内在联系。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教育资源的变化

图1、图2分别反映了农村中小学学校的数量以及专任教师数量的变化趋势。1983年以来,农村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经历了先壮大后快速缩小的发展变化趋势。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起的十几年中,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量由1985年的139.5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68.2万人,增加了20.57%。农村初中专任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2005年之前减少缓慢,呈现平稳的状态,在此之后,农村初中专任教师的数量减少速度加快,到2016年底仅有197.5万人。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也一直减少,在各图中表现为一条趋势向下的曲线。这说明了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以及专任教师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进程,是近年来农村农村教育发展迟缓并依旧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的变化

图3、圖4分别反映的是农村小学毕业生数量和农村初中毕业生数量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都为减少的趋势。其中,农村小学毕业生数量呈现先缓慢增加后突然减少的变化情况,农村初中毕业生数量在缓慢减少和增加之后有大幅度减少的态势。造成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的变化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村学生选择到邻近的城镇中去接受教育,不在农村地区接受教育、完成学业,二是农村教育资源数量的减少使得相应的毕业生数量也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三)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与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与农村教育资源数量,即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以及农村专任教师数量存在因果关系。将数据在eviews软件中进行的回归结果如下,其中Y表示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X1表示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X2表示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的数量:

上图的回归结果中,X1前的参数符号为负,表明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与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与实际的经济意义并不符合。当作Y与单个变量X1和X2的回归时,结果显示Y与X1和X2都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回归结果的可决系数R2分别为0.5371和0.8924。经思考,农村中小学学校数量与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存在相关关系,认为模型出现了多重共线性。选择与Y相关系数较大的X2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后续分析。进行回归分析后,通过作出解释变量X2与残差的散点图初步认为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同时,B-p检验和Glejser检验均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性的修正。给予模型权重为resid的权重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经检验模型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已经不存在异方差性,最终的模型结果如下:

Y=254.26+3.80X2+m

该结果说明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与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且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量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农村中小学毕业生数量相应地会增加或减少3.80个单位。

(四)农村地区人均总产值与农村地区文教总支出的关系

将2002—2012年的农村地区人均总产值与农村地区文教总支出的统计数据导入evies软件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S表示农村地区人均总产值,Z1表示农村地区文教总支出:

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为0.9313,参数估计量的大小符合经济意义并且通过了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便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散点图以及其他相关检验显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等严重的计量经济模型问题,说明模型的估计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农村地区人均总产值受到农村地区文教总支出的影响,随着农村地区文教总支出的变化而变化,具体的模型形式为:

S=-4795.095+10.45Z1+m

此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初等教育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农村教育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这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方向。

(五)农村教育贡献情况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很大,各组织团体都为农村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从教育经费的角度来分析农村教育问题。eviews回归结果如下,其中Y表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X1、X2、X3、X4分别代表了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学生家庭以及其他组织团体对于农村教育所作的贡献: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中明显看出,X4变量前的参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t检验。单独作Y与X4的回归后发现Y与X4的关系不显著,由此认为X4是无关变量,应该从原模型中除去。重新进行回归后,resid与resid(-1)的散点图和偏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需要进行序列相关性的修正。通过D.w.值计算得ρ的值为0.6178,用广义差分法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最终模型为:

Y=124210+1.0060X1+0.7909X2+1.1017X3+m

结果表明国家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學生家庭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都有贡献,其中国家政府和学生家庭的贡献尤为突出,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3

某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张满意,ZHanGmanyi

苏州大学学生压抑感调查分析张莉华,吕晓俊,ZHanGLihua,LUXiaojun

涡阳县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张士兰

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因素的配对研究段佳丽,谢瑾,曹若湘,刘泽军

蚌埠市中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李杭建,乔国维,龚庆春

综合预防贫困地区儿童贫血状况的可行性研究张毅,黄河秋,吕继明,赵素强,李兆宏,楚亚光,陈贵贤

建筑专业大学生调查分析段信美,胡培基,刘景曾,于瑞龙

试论当代青少年性教育的要领胡虞志

某中学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状况调查陈晶琦,李宝光,孔艳秋,王冬梅,肖文平,王瑜

重庆市渝中区初中学生青春期卫生知识现状调查庞书,周祖训

谈在校学生对性骚扰的识别与预防廖皓磊

试论性心理卫生教育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之关系陈荣忠

医学生"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及应用朱锡莹,ZHUXiying

富源县学生常见病现状调查分析高光所

某卫校汉族与蒙古族学生个性特征测试分析高慧婷,杨占清,廖淑杰,安桂琴

长春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智商研究王桂香,王敏

巴里坤县儿童肠虫感染及防治效果分析鲁晓娟,娜娥玛

云南贫困地区小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苏雯,李文权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刘碧芳,沈雅忠

穆棱市中学生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赵健,李春梅,高敏

梅岭小学学生社交焦虑调查分析朱桂兰

开江县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效果评价周介湉,肖启玉,周小川,肖学军

中山医科大学女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颜君,陈志群

某医学院大专生考试焦虑状况分析赵民

青岛地区儿童少年眶距和眼球突出度的调查赵毅,王永江,于海涛,宫桂芳

中药治疗病毒性上感125例疗效观察储可迅

华容县洪涝期小学生健康状况调查李硕颀,王满英,李杏莉

襄樊铁路分局辖区青少年健康状况分析郭文敏

和平区学生1989年与1999年生长发育情况比较陈淼,关伟

武候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调查分析胡光明,陈静,刘云

音乐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时敏,于惠敏

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格影响初探伍业光,唐全胜

六合县农村与县城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比较孙光龙

台州师专新生引导性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沈启学

桂林与融安两地铁路小学生健康差异状况调查叶绍燕

小学生营养不良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石忠明

月经初潮年龄与骨龄和形态指标关系的研究张迪,程颖,白春玉

海淀区初中毕业生乙肝血清学调查报告杜江

青岛市大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分析李泽民,刘春,李跃勤

江阴市35年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动态分析方莉

1996~1999年辉县市高招体检结果分析尚福峰,何天有,宋天成,孙花荣,江莉

北京护校女生性知识和性观念调查程继军,张滨

凤台县中学生视力状况调查方严,赵长龙

医学院校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李颂,徐燕

在吸烟行为研究中问卷调查的可靠性评价张雅娟,马骁,佘玉群,李钋

大学新生体检静脉采血发生晕厥的处理潘冬香

一起高校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吴雅儿

西安市女生月经初潮的寿命表分析杨棉业,段小林,汪祖府

先天性心脏病对学龄期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柯雪琴,KeXueqin

道外区小学男生外生殖器检查结果分析韩兴仁,李德伟,陈文秀

单纯肥胖儿童肥胖程度与血压变化关系的研究萧黎,XiaoLi

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对策赵守松,朱丽红,高春明

中学生用眼卫生行为的心理因素调查陆志平

徐州市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相关因素分析李虎,吴步华,梁平,刘德成

嘉定区1994~1997年学生常见病防治分析张一英

广州市中专学校综合性卫生监督监测结果分析林国桢,杜琳,任亚琦,邓小冰,林琳

东坎地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杨健

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何健屯,王素琴,钟娅,盛利

上海南市区学校饮食卫生状况调查李君华,舒敏

浙江省3市眼镜经营行业基本情况调查倪胜,陈卫平,王文兰,孙嘉陵,陈慧萍,胡秋华,楼方贺

一起不洁饮食致菌痢爆发的调查薛淇美

怀远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李玉珍,刘淼

高校学生食用蔬菜携带蛔虫卵情况调查巴彩凤,徐新力

蚌埠市中小学厕所卫生学评价张杰

某校学生因病缺课调查分析卢利兰

儿童学习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综述)刘玲

浅谈健康教育与学生行为形成的关系董茜

儿童少年健康状况评价与常见病防制(二)陶芳标

南阳市宛城区小学生碘营养状况调查王安绪,徐志香,康伟

庆阳地区6202名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魏彩娥

乳山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姜素芹,肖军民

蛟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3年追踪观察南鄄玲,张瑞忠,夏艳萍,张欣,苏明义

1994~1997年石河子市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许风莲,秦蕾,张丽,秦克勤,黄安,朱文雅,李丽燕

那坡县壮族中小学生贫血情况陈栩生

一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小规模流行的调查夏际夫,舒仁平,金涛,王卫强

21世纪学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探讨韩炎照,范秀兰

卫校学生学习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汪为聪,李嗣生

海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肖少北

济宁医学院新生人格问卷分析吉峰,刘金国,杨洪峰,李晶,孙俊才,刘传新,李雪梅,刘健,刘根义

某校中专生心理苦恼问题与学习成绩关系探讨李玮

教师行为干预对学生健康教育的影响张劲松,王静

某中学学生SCL-90测查结果分析张厚橹

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建立和管理王东宇

大学生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陈文备

重庆市2000年高校招生军检情况分析吴萍,张春

曲阜师范大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蔡敏,薛玉荣

包头市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霍建勋,杨翠英,杨文杰

一起中专生急性结膜炎流行调查陈和生

1987~1999年云南省工业学校学生肺结核病防治及对策吴军

肥胖儿童a型行为及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家庭研究霍金芝,孙扣红,刘竞,柏品清,吴纯奕,赵晓宾

某医科大学在校学生焦虑状况黄娟,王静进,苏晓梅,王庆雄

行为问题儿童青少年外周血5-羟色胺浓度的测定郑素华,唐成和,刘风英

湛江市某中学学生体格监测结果分析钟振伟,陈观进

沈阳市皇姑区1991~2000年中专考生体检资料分析虞燕

吸烟对中专生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王梅花,高新凤,曹付群

西宁市中小学生35年生长发育变化趋势杜增茹

扬中市小学生20年来体格发育变化情况朱冠华,敏

小学生视力低下综合防治效果观察张晓利,郭斌,韩丽梅,闪志新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个体综合评估方法谭平,许东华,谭梦姣,郭丁兰,陈建军,李无为

全寄宿制学生骨折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吴卫辉,刘建平

某财经学校10届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唐茺波

同伴教育在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王瑛,王浩

学生眼保健操操作不规范情况调查熊日强,刘青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俞巧湘

厦门市1987~1998年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死亡分析陈美娟,荣飚,吴卡玲,廖静渊

降低农村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措施探讨林兴忠,陈晓耕,苏玲英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影响因素分析刘兴科

某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分析刘勇

儿童少年麻风病患者152例情况分析权启龙

毒鼠强中毒致儿童死亡案例分析陆军,彭会德,梁绍明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致学生食物中毒的调查孙隆富,姜兆勇

聊城市大中专学校鼠密度及防鼠设施情况杜桂英,耿月华,郭秀伟,李凯生

学校内设立卫生检查员的探讨徐勇,苏应雄

青岛市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情况分析纪玉杰,刘春,徐亚南

宝山区53件学校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分析及对策杨艰萍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学校卫生张丹红,张苏萌

某军校护理专业学生抑郁状况刘芳娥,化前珍,刘利兵,王安辉

黄浦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类型及相关原因袁加峰

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张道祥

艾灸自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治疗痛经30例李文君

铜山县高中男生心理控制源与吸烟、饮酒行为的关系褚猷模,杨廷忠,黄丽

光热疗法联合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柴惠霞

大学生皮肤科心身疾病患者48例精神卫生状况孟协诚

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中的困惑江俭平,杨惠萍

漳州农村与城市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曾天德,黄跃文

一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的调查邓丽娟

蚌埠医学院新生焦虑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齐玉龙,翟长平

某工科院校大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调查王宝玲,付莉,盖飞月

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马剑侠

维生素B6治疗痛经48例效果观察傅琴玲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学生1985年与2000年生长发育比较彭爱云,王永新,郭翠萍

河南大学学生生活方式调查张辉,任书阁,张平

鲁南地区青少年形态发育规律初探苑灿明,张咏梅,万广枫

2000年安徽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析祁红,曾广玉

山东省男性初高中毕业生入伍及就业体检资料分析王永新,杨育林,谢鸿

宁夏回族中小学生体围发育状况分析何仲义,王红燕,靳国华,马新伟

山东省学生视力低下情况分析于厚贤,刘兵,巍霞,于凤平,于善航

2000年韶关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状况杨继红,陈锡永,邓伟焕,杜韶女,付宏营

一起副溶血型弧菌食物中毒调查胡秀菊,马新民,高明中

呼和浩特市蒙汉族学生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庞淑珍,敖丽萍,刘菊香,范琤琦,石强

贵阳市7~18岁学生单纯性肥胖调查胡明丽

湘西地区不同民族学生视力状况田新姿

宝山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情况分析李有芳,杨卓敏,徐爱月

平凉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调查胡世芳,李志义,席国平,王转梅

五河县高氟区中小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郭佑平,李改梅

200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倪莉红,陈兆荣,麦锦城

怀远县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黄芬,张秀军,郝加虎,葛传远,陈文化,叶冬青

丽水山区学校麻疹爆发流行的因素与对策石观平,周永源,蒋东达

武汉高校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刘玲,何滨

柳州市3所院校伤寒、副伤寒爆发调查侯玲,吴才仰,黄全诚,王禹国

济南市城乡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分析王春美,王心清

角膜接触镜卫生管理初探徐卫良,杜金中,王雅琴,朱爱民

富阳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学调查陆江明,李欢龙,王肖峰

危机管理在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中的应用曹金英,顾佳升

国有和民营大中专院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郑迎军,张新民

宁波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卫生学调查冯碧君,李建莉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4

方面入手,调查研究广州市南武中学学生体质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南武中学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义,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为今后能更有效的促进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前言

在2013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该校体育教师对学校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结果不尽人意,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下降。作为一名基层的体育工作者,我进行了反思,通过对该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的分析,试图帮他们找出学生体质下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今后能更好有效的促进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该校六个年级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共2756名,其中男生1294名,女生1462名,作为研究对象。

1.2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各年级体质指数的情况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massindex,简称Bmi),Bmi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专家指出体重指数,男性、女性分别为:过轻:低于20,低于19;适中:20-25,19-24;过重:26-30,25-29;肥胖:30-35,29-34;非常肥胖:高于35,高于34。其中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通过表1可以看出初一肥胖学生最少,高三年级肥胖学生最多,而初二、初三、高一、高二肥胖学生的比例相对稳定,说明该学校学生肥胖情况稳中有降。该校学生体质肥胖检测率男生、女生分别为562%、250%和2012年全国学生体质肥胖检测率男生、女生分别为783%、378%相比下降了221%、128%。

2.2各年级男生、女生肺活量等级情况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它是反应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肺活量,譬如可以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坚持耐久跑、游泳、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像中长跑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因为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弹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机能。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该校学生的肺活量达标率离完全达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肺活量的重要性,并告知学生提高肺活量的常见方法,如:坚持耐久跑、游泳、打篮球等。

2.3各年级立定跳远等级情况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速度、灵巧类项目该校选择了立定跳远,从表3中看出学生立定跳远不及格率:初一144%、初二957%、初三1196%、高一2188%、高二1420%、高三1387%为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体育教师应利用多种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如:蹲跳起、单换跳、蛙跳、障碍跳、跳台阶等在进行腿部力量练习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定提高。

2.4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从表4中可以知道学生不及格率:初一级2435%、初二级3161%、初三级3195%、高一级2637%、高二级181%、高三级2848%,也就是初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这有6346%,优秀率仅为393%,高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优秀率仅为137%,要使学生都能达标我们还需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从2013年该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看出该校学生肥胖情况稳中有降,肺活量达标情况不理想,高一年级立定跳远项目不及格率都最高。

3.1.2.从2013年该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看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不高。初中只有6278%、高中稍稍好点也只有7570%。整个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较之前呈下降趋势。

3.2.建议

3.2.1.大力贯彻教育方针,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切实加强两个条例的贯彻实施和学校体育工作,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真正保证每一个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3.2.2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的分析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对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评价和监测。

3.2.3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既能启迪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更能培养学生个性、健全人格、提高体质健康和综合素质。

3.2.4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质健康促进模式。通过学校体育的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理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武中学)

参考文献

[1]耿培新.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全社会的责任[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2]李小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喜与忧[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编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7-61.

[4]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

[5]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3):

[6]魏有为.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5

关键词:体育中考;学生;体育健康;利弊作用;

【分类号】G633.96

近些年为了促进体育学科的改革,我国新增设了中考体育加试。中考体育加试实行的几年内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中学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的体育加试属于我国独特的体育教学质量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还不是十分完善,各个地区为了应对体育加试一般采用突进集训的方法,并没有达到中考体育加试最初的目的。

一、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消极影响

随着体育学科在中考的分数上升之后,有效地促进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也出现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功利性越来越强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体育锻炼功利化思想凸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完全依据考试的内容进行,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的情况。第二,初中体育课的内容单一枯燥,体育课缺少生机,缺乏应有的多样性。第三,初中生及家长的负担加重,很多学生为了获得体育课的分数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第四,由于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不是十分明确,不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定。

二、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中考对中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成长的特殊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高、体重、三维都会发生变化,是中学生形态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形态发育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具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将对中山市各年份初中毕业生的体育中考成绩进行对比进和研究,以深入分析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

1.体育中考对中学生体型发育水平的影响

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的调查得出学校内9.36%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中考可以最大程度上改变自身的体型,26.63%的学生认识对自身的体型改变有一定的帮助,53.64%的学生体育中考对学生的体型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在这种影响具有局限性。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体育中考对中学生体型发育水平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不是很明显。

2.体育中考对中学生饮食状态的的影响

初中阶段是中学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而营养状态是机体发展的关键指标。学生营养的来源是学生在日常中通过饮食来获得的,因此,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状态,这对改变学生的身体形态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饮食的教育,使学生定时定量进行饮食,全面摄取各种营养。通过校内对学生的体态和饮食状态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体育中考机制实行之后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科学的饮食状态,对饮食状态的保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保持科学的饮食状态,在加上有效的锻炼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体态。

(二)体育中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对个人体质情况的侧面反映,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的好坏对人体形态结构和身体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人健康水平的全面反映。因此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可以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使其能够较为精确的完成各项体育动作的要求,对新的锻炼方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使人们能够很好的完成艰巨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促进人们快乐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体育锻炼实现中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1.体育中考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外部身体素质和内部身体素质。外部的身体素质主要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遇到的一些情况的反映速度、力量情况、和灵敏度等。内部的身体素质主要指个人通过运动锻炼,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的学生的身体状况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通过参加体育中考的锻炼项目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自身的反应力、敏捷度、耐力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可以很明显的提高自身直观凸显转变情况,但是学生们对柔韧性和协调性的锻炼还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这些方面的训练,以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2.体育中考对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

运动能力指的是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如走、跑、跳投等。通过对中山纪念中学全体初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体育中考对自身的运动素质的影的感受情况可以通过表1来表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有超过35%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中考锻炼自身的投掷实心球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认为通过锻炼自身的立定跳远的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占23.6%,认为对自身引体向上能力有明显影响的学生的比例最少,只占总体的1.1%。通过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样结论:由于受到中考体育考查内容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教学重点引颈向上项目,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中考的重点考查项目投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项目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下一步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平衡学生的运动能力上。

(三)体育中考对中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

学生适应能力指的是学生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情况,通过自身体内的防御机制实现对外部影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中学阶段的学生适应能力主要指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中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本身的体质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体质会受到遗传因素、卫生因素、体育锻炼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学生体质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体育锻炼情况,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适应能力是处于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各个中学应该以体育的考试改革为契机,加大对学生的体育训练力度,积极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为初中毕业生进行接下来的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体育学科改革,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督导和评价

各学校要注意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的督导和评价规范,促进体育教育走向规范化。在重视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将学生平时的成绩表现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到中考体育学科的成绩中去,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科的积极性。在对体育教学成果的审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细化检测制度。

(二)利用体育中考,转变人们的体育观念和行为

体育中考是促使人们转变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催化剂”,以前的体育学科在初中的各学科中地位极低,很多学生和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放松的活动课。教师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测试也极为简单,并不能够提高增进学生体质的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利用这个契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发展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竞争精神。

(三)理清初中体育教、学、考的关系

要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必须理清教、学、考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和考是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手段,通过教学和考试来促进学生体育技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则是最终的目的。教和考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环节。所以,初中体育的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要围绕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来进行。运用学中考,考中学,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教学的目的性。

(四)合理调整体育中考项目的分值和评分标准

体育中考项目的分值和评分标准是对初中体育日常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的指导。相关考试部门要认真考察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适当调整各项内容的分值,并设置平时考核和毕业考核两种考核形式,按照不同比例确定分值。提高学生的危机感,在平时的体育课上进行自觉的锻炼,以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总结:在体育学科列入中考必考学科之后,体育学科已经被学校所重视,各个学校都加大了体育的教学力度,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同时在体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充分了解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育学科改革,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柳昭洋.浅析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育健康的利弊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v.6;no.15101:75-76.

[2]黄.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no.9808:87-90.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6

摘要:新疆喀什地区80%以上为维吾尔族人口,一市十二县有189所民、汉乡镇初中,田径教学状况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喀什地区初中体育课田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关键词:初中田径现状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层抽取喀什地区初中学生共计600人。

1.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利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和训练情况进行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6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100%。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部分中学体育组组长和调研员的访谈,筛选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有利于提高本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数理统计法:运用本方法对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本文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进行支撑。

文献资料法: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从媒体和网络中获得大量的最新信息,为本文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2.结果分析

2.1初中生上田径课的情况

在初中田径课是能够坚持开课的副课之一,喀什地区97.6%的初中生喜爱田径课96.7%的学生认为田径课"使能满足运动要求2.4%:的学生认为不喜欢田径课"使我喜欢田径课"反映了田径课在当地初中段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课堂的情感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表1:

通过调查发现,喀什初中生喜欢的田径项目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接力跑、跳远、800米。接力跑排在第一名的主要是因为接力跑为集体项目,同学之间可以共同参与,从而增进同学之间的信任和相互配合的能力,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接力项目体现班级团结,增进班级荣誉的具体表现。而跳远和800米是每年体育考试必不可少的项目。排在后3为的分别为3000米、跨栏、铁饼,3000米距离太长,围着操场跑7圈半,做同样的动作,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跨栏、铁饼技术动作相对初中生来说难度太高。

2.2初中生对田径课的认同情况

体育户外教学特点与初中生喜爱户外活动的天性相符,47.71%的学生认为田径课有趣。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兴欢喜,兴趣盎然,不知疲倦。田径教学对于发展和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和初中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培养既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及健康的心理特征具有良好的作用。它对于初中生生理,心理,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是其他体育课教学不能替代的。然而,传统的观念导致了人们对田径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是人们很自然地将田径教学与竞技性的田径运动联系到一起,而忽视了高校田径课与竞技性田径运动的区别。

喀什市47.7%的初中生认为田径课很有趣,29.3%的初中生认为体育课有趣,14.3%的初中生认为体育课比较有趣,6.7%的初中生认为体育课一般,2.0%的初中生认为体育课比较枯燥,

2.3初中生对田径课的了解和期望

喀什地区初中生家长对孩子期望高,对学生的运动需要认识程度低,除了在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外以社区或家庭为单位体育活动很少。学校安排的体育课里面的田径教学和效内课外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提高全面素质,是当地初中生"人人享有体育"的主要途径。初中生喜爱田径课,是基层体育教师工作的努力和动力。在喀什地区是的初中生认为田径课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初中生身体正处于发育期,活泼好动,适应体育锻炼的能力比较强,而且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广泛,有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另外,26%的初中生认为对身体健康没影响或者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对锻炼身体没兴趣或者教师威信和体育课吸引力不够等,见表3:

3.结论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经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喀什地区初中田径课开展情况良好,能够依照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二,喀什地区初中学生对田径课的开展十分认同,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田径课;第三,喀什地区田径课的上课内容较为丰富,在田径项目上还需进行更均匀的分配。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7

关键词: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32-002

一、前言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教育主管部们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在树立“健康第一”的前提下,认真执行“阳光体育运动”,认真做好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苏州作为经济和教育的发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更好的开展“阳关体育运动”,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合性文件。“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在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顺利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所以对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有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从苏州市直属中学(初中)18所样本学校学生中按整群抽样方式随机各抽取1个班级,共18个班级8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借助图书馆和期刊网搜集整理有关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根据。

2.2访谈法。对18所样本学校体育组组长和被调查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老师及学生,就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进行访谈。走访有关专家学者,听取专家学者们对本研究的意见,以及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研究对象选取的建议。认真记录访谈结果,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

2.3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问卷,并对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812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80%。

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谈论

1.学校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抓手作用,使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风气,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对18所学校体育教研组长就学校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情况进行访谈,结果显示:认为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视”和“重视”的有13个人,占72.2%;认为重视情况一般或不重视的有5人,占28.8%,调查表明总体上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对“阳光体育运动”是重视的。

2.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分析显示,影响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场地不足占40.46%,器材不足占43.38%,内容枯燥占11.70%,身体素质差占4.45%,内容枯燥占11.70%。

3.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发动情况

要广泛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使体育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通过调查问卷发现:选择“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9.92%和25.19%,有45.04%的学生对宣传口号“知道一点”,“不了解”的学生占到19.85%。说明很多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4.学校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经分析显示,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集中在球类运动、慢跑和其他运动。根据数据分析,总体上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参加锻炼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只局限球类、慢跑、其他运动。这样对阳光体育运动发展不利,学校应该多组织多样化、情趣性较高的体育运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

5.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仪器情况

所调查的18所学校均能完成体质健康测试,并上报教育部。对体质健康测试仪器的调查显示:体质健康测试仪器齐全的学校有6所,占33.3%;只有部分仪器的有10所,占55.6%;根本没有测试仪器的有2所,占11.1%。6所仪器齐全的学校中,有2所学校有2套测试仪器,4所学校有1套测试仪器;只有部分测试仪器的学校主要是缺少台阶试验仪器,测试选用耐力跑项目;没有仪器的学校,学生体质测试时从其他学校临时借用;所有学校中只有4所学校有专门的体质健康测试室。可见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条件还有待于加强。

四、结论

1.苏州市直属学校(初中)总体上对“阳光体育运动”是重视的,能利用校园媒介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宣传,并将“阳光体育运动”列入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

2.早操和课间操列入了课程表,正常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能够正常完成。

五、对策

1.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要坚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学校日常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的教育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2.建立和完善主管部门的监督机制,确保各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从发动宣传再到落实都能够持久、有序地进行,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真正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3.扎实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定法规,改变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被占用的状况,使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能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有序进行,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4.学校应在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器材的基础上,加大对“阳关体育运动”体育场地、器材、测试仪器等的资金投入,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明确“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

5.在施行绩效考核的大环境中,加大对体育教师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力度。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打造魅力课堂。

6.为了使学校“阳光体育运动”

开展的有声有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更好的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以健康的体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如“学生阳光体育节”、“趣味运动会”等。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研讨[J]体育学刊,2007,14(8):10―14.

[2]朱建红,刘成兵.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2):93-94

[3]曹伟平.浅析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背景及开展措施[J]运动与健康,2008,22(7):238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8

【关键词】城市化;初中;德育教育;策略

与既往教育不同的是,现阶段的初中德育教育实施,一定要充分结合各种背景、理念来完成,如果单纯实施理论上的教学,不仅无法得到理想的成果,还容易造成很大的阻碍,甚至是出现严重的缺失现象。城市化背景是不可转变的情况,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德育教育的可靠性、可行性方案,绝对不能单纯依靠主观想法来实施。

一、城市化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价值观使得初中德育教育非正常化

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而言,其本质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个人的成长上得到较多的帮助,减少固有的不足,从而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塑造。但是在城市化的背景当中,很多地方都对经济过分的关注,在初中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并不高,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初中德育教育走向了错误的道路。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过程中,各个区域学校都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理念上也得到了较大的革新,甚至是派遣学生、教师在城市参观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初中学生、教师,都特别的倾向于城市生活、教育等等,他们的这种心理上过分向往,导致自身的学习、工作等,都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更好体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对国家的未来进步而言,并不是特别好的举措。其次,城市化背景当中,初中德育教育的某些手段、方法,表现的非常极端,甚至完全是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手段来完成,表面上能够对初中学生做出良好的规范、引导,可实际上造成的内心想法冲突是非常严重的,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二)农村教育脱离自然环境,更为商业化

以目前的初中德育教育来看,农村教育脱离了自然环境,在商业化的表现上较为显著。相对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着初中德育教育进入到了缓冲的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化背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强大背景,其是国家支持发展的路线,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但是,城市化过程中,初中德育教育也会因此遭受到较大的波及,特别是在农村教育当中,必须要理性的面对商业化现象。例如,很多农村学校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完成自身的全面、持续建设。可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成为人才,或者是在城市中拥有体面工作后,很少会回到农村去支持建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村人口外流不断严重,农村区域的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教育层面上过分的对城市内容进行依赖,自身的先天优势无法更好的发挥出来,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出现了较大的隐患。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奠基石”。而初中是一个孩子学习生涯中的“中转站”,它对孩子的德育有着至关性的作用。就我国现状来看,我国初中学生年龄大概为13―16周岁,它正是还是成熟与懵懂相互碰撞的时期。因而,在这个时期,为孩子日后的学习会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学校应该全方位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使其在小学所学的知识有所近一步了解和灵活运用,除此之外,初中德育的好坏也影响着孩子高中的德育。根据我国的调查,部分孩子离开教育的“轨道”正是由初中毕业后开始。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孤立性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孤立的情况。一般而言,初中德育教育的落实,必须要采用综合化的手段来完成,但是有些地方仅仅是采用了非常传统的方法来完成,这就导致日常的德育目标难以实现,最终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突出。首先,初中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完成的,或者是对城市德育的教学经验完全照抄,在此种状况下,各个地方的教学趋向得不到良好的把控,而初中生本身又需要不断的发展,在教育矛盾的情况下,特别容易造成初中德育教育的恶行循环,甚至是出现强烈的矛盾,引起教育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其次,在孤立性的表现当中,城市化背景下的很多工作,都是从城市角度出发的,对农村的关注度不高,以至于初中德育教育的表面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按照最科学的手段来实施,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效率低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在成长的速度上是非常快的,无论是身体成长还是心理成长,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但是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而言,其在效率方面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提升,以至于很多德育内容、目标,都未得到良好的成绩。分析认为,初中德育教育的效率低问题,主要是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德育教育在落实的过程中,单纯依靠书本上的内容来完成,伴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他们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开始降低,师生之间的德育观点,没有办法达到统一,甚至在求同存异的目标上也无法积极的实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初中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第二,在实施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此并不是特别的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方面也特别的不及时,即便是初中生出现了问题,依然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明确分析,也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意外状况,给国家教育敲响了警钟。

四、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拓宽各个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渠道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化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育,既要对自身的优势充分了解,又必须在自身的不足上深入分析,应该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的拓宽各个学校的沟通渠道、交流渠道,促使大家在讨论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边倒的现象。现如今的城市化背景非常突出,很多学校都对城市著名院校过分的效仿,以至于初中德育教育走向了错误的道路。首先,各个学校在沟通的过程中,必须将初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有效设定,各个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德育的目标和具体手段。但是,在某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要深入的沟通的,特别是校园暴力问题,各个院校应该理清自身的矛盾,从而加强内部的梳理和外部的防护保障,避免造成校园暴力继续恶化的现象。其次,在学校的交流渠道当中,必须要与教育部门,相关的机构深入的联系。例如,部分初中院校的德育教育没有良好开展,出现了女生早孕情况,这对于教育发展是非常恶劣的事件,必须坚决杜绝。要求学校将学生的信息与相关的医疗机构等共同联系起来,在政府的作用下,促使学校对学生有个透彻的了解,将多方面的问题有效防备。

(二)政府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城市化背景当中,初中德育教育想要在将来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必须在教育经费上不断的投入,这就需要政府层面不断的努力。从既往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充足,甚至是出现了的现象。在城市化的大浪潮中,针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工作,必须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开展。第一,教育经费需要与投入的学校相互符合,不能再按照既往的两极化方向做出投入。第二,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重点的地方进行投入。例如,部分初中院校的基础设施不足,应该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然后将经费做出合理的花销,持续的改善基础设施不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向上级申请。第三,政府对于教育经费必须不断的分析,观察哪些地方需要继续投入,哪些地方需要缩减,这些都是要在日后工作中有效把控的。

总结

本文对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开展中,整体上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未出现严重的缺失和不足。日后,应该在初中德育教育方面开展深入的拓展,在教育体系上积极的健全,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的对城市化背景积极的利用,而不是完全的顺应。

【参考文献】

[1]黄志明.论初中德育教育活动的多样性[J].科技展望,2015(22):283

[2]罹吧,匡桂红.有关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周刊,2013(11):60

[3]王建媛,宋春光.初中德育教育的优势和必要性[J].学周刊,2013(11):61

[4]宋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3(11):67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9

关键词:定向运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质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2-02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出现持续下降,其降速具加剧趋势[1]。为此,2007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旨在发动相关力量,对青少年的体质现状给予大力的改善和促进。本研究把智趣的“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教学,替代单一枯燥的传统耐力锻炼,尝试能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体质状况,也为今后能深入探讨和研究“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提供初始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广州市铁路第一中学初一级学生(男:220人;女:20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东省2006年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测试指标和方法进行初一基础测试、初二及初三追踪测试;并用问卷调查就学生对传统耐力跑锻炼态度、对定向运动了解、态度及接受程度等进行调查。

2研究的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课堂“定向跑”各种不同的锻炼内容和负荷量(见表1),在实验期内作为主体教学内容或辅助内容穿插于教学中。

同时,根据教学目的和需要,按场地大小确定长短距离定向跑;跑的形式可照地图所示按顺序或不按顺序到访点标;可采用折返跑增加难度和距离。

3测试结果与分析

3.1基础测试状况

基础测试状况见表2,基础测试男女生体能状况从优秀的3.52%,上升至不及格的38.24%。其中耐力素质测试男子1000米从优秀的2.73%到不及格的73.64%,落差高达70.91%;女子800米从优秀的1.46%到不及格的57.28%,落差也达55.82%;50米速度力量测试显示:男子数据曲线存在负斜坡的发展趋势;女子则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曲线走向。

总体看:男女体能测试73%以上学生处于合格及以下水平;男女耐力素质测试90%以上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男女速度力量测试65%以上学生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

3.2追踪测试状况

对初二实验教学后进行追踪测试,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显示:男女体能测试达优、良、及格的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及格上升率19.58%,不及格减少率24.72%。

男女耐力素质达优、良、及格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男优、良升幅比女大,及格女比男大。男女共同点:(1)各上升等级中,及格升幅最大,其差值分别为15.43%和17.22%;(2)不及格率大幅下降,其差值分别为22.34%和19.38%。

男女速度力量素质达优、良、及格人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男良好的升幅比女大,女及格的升幅比男大。男女共同点:(1)及格升幅最大,其差值分别为4.05%和7.45%;(2)不及格率下降率大,其差值分别为11.19%和11.88%。

男女耐力素质达优、良、及格上升率为男11.18%、14.94%、15.34%;女0.95%、8.41%、23.37%,升幅初三大于初二,其差值分别为男7.39%、10.39%、-0.09%;女0.95%、6.20%、3.15%。不及格下降率男37.55%、女32.77%,降幅初三大于初二,其差值为男15.21%、女13.39%。

男女速度力量素质的优、良、及格上升率男7.55%、19.9%、2.16%;女5.04%、22.76%、8.97%,升幅除男子及格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均为初三大于初二,差值为男3.95%、16.27%、-1.89%,女1.43%、21.93%、1.52%。不及格下降率男29.53%、女18.82%,降幅初三大于初二,其差值为男18.43%、女6.94%。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经过二年实验教学,学生体能、耐力及速度力量等素质的总体水平均呈较大提高态势,实验时间越长,提高幅度越大,其实效性也越大。

3.3问卷调查分析

为全面掌握体育课教学情况,笔者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问卷调查结果为:68.9%的学生对传统耐力跑的教学手段感到枯燥、不想练;学生75.2%喜欢“定向运动”、95.3%愿意参加、63.2%相信此项运动可改善体能状况,该数据反映了学生对“定向运动”接受的主观态度,此情况与上述测试结果吻合,进一步确定“定向运动”实验教学具有实效性。

4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1)基础测试值反映:男女体能和速度力量素质有65%以上学生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耐力素质有90%以上处于及格及以下水平。

(2)通过2年实验教学,男女体能及各项身体素质均呈提高态势,升幅初三大于初二的结果表明,实验教学时间越长,提高幅度越大。

(3)75.2%学生对“定向运动”持喜欢和相信其可改善体能的态度,是接受“定向运动”的真实反映,也再次证明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社.

[2]广东省中小学体能素质评价标准.广东省教育厅,2006.

[3]庄海球.将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教学,2007,5.

[4]金兴华.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定向运动的分析研究[J].科教文汇,2007,6.

初中体育教学情况分析篇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以宿州市区中学武术课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系统查阅了“中国知识资源网”及宿州学院图书馆资料室中有关学校武术教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及博硕士论文,为该论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访谈法。我们走访了从事体育教学5至8年的老师10名及部分中学生50名,采用无结构的访问方法,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及提问。

3.问卷调查法。我们对宿州市区宿州一中、宿州二中、宿州三中、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宿州十一中等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需要,我们设计了“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课教学调查问卷”,一份为教师问卷,一份为学生问卷,将两份问卷的初稿征询了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后制定出最终问卷进行发放。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采用随机发放,对5所初级中学发放教师问卷30份,男教师23份,女教师7分。因初一年级学生入校时间不久,对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学了解不多,所以向初级中学初二、初三的学生发放,每所学校学生发放40份。共对2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的发放(见表1)表1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统计表■4.实地考察法。到5所中学察看中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内容。

5.数理统计法。本文采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

6.逻辑归纳法。本文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所取得的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宿州市区中学体武术教育师资队伍的研究

1.宿州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年龄、学历、所学专业的调查。表2体育教师年龄情况(n=27)■在所调查的27名教师中,宿州市初级中学40岁以下教师占到69%,40岁以上教师占到41%。总体而言宿州市区初级中学教师结构比较合理。

表3体育教师学历情况(n=27)■通过对体育教师学历情况的调查,目前宿州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以大专及本科学历为主,占所有比例的78%。这个比例适合新课改下初级中学对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

表4体育教师所学专业分布(n=27)■如表2、3、4可见:虽然教师年龄以及学历方面比较合理,但是在开设武术课程中,武术教学大部分都是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所占比例高达93%,武术专业老师所占的比例只有7%。以上数据说明当前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专业师资十分匮乏,严重地影响了初级中学武术活动的开展。

2.宿州市中学体育老师对武术的教学方法调查。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新课改下宿州市初级中学基本不上武术课,只有上级领导巡视的时候偶尔开设下。开设的内容也十分粗糙,不专业,大多只是让学生练习基本手法、步法及其组合,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高。宿州十一中和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有专业的武术老师,老师会在课堂上进行武术上的基本拳术的教学,而且偶尔还在学生面前做下表演,但由于学生对武术的接触非常少,学生看完只是对其很崇拜,没有实质性的亲身体验。

3.宿州市区中学体育老师对武术课的态度调查。表5体育老师对武术的价值的认识(n=27)■

表6是否应增加武术课在体育中的比例(n=27)■表7体育教师教学完成情况(n=27)■我们从表5、6、7中可以清晰了解到中学武术教师对武术的价值是表示肯定的,80%的老师认为应该增加武术课在体育课中的比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只有7%的教师能较好地完成武术课的教学工作。现在的中学生只知道武术是国粹,不了解武术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仅从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武术,因为目前很多学校都没有武术课。这完全背离了教育部在新课改中要求中小学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的规定。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1.宿州市中学生对武术认识的程度及途径的研究。表8学生对武术了解途径统计表(n=180)■目前宿州市区中学生对武术的了解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影电视、体育老师的传播、武侠小说等。

通过对180名学生了解武术途径的调查,通过电影电视的占到了60%。电影电视对中华武术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武侠影视的武打动作,大都和我们现实中的武术有很大的差别,武侠影视上面的武打动作增添了夸张的艺术渲染,导致人们对武术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看完武侠影视后,大多学生都以为学了武术就能像影视剧上面的武打明星一样“以一挡十,飞檐走壁”等。

作为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播的体育教师,理应承担起传播和继承中华武术的重要角色及新课改下对武术内容重视政策颁布的积极响应者。但是我们从体育教师方面了解到中华武术知识的仅占到了18%。这说明宿州市体育教师在新课改后对武术的传播意识还很薄弱。2.宿州市初级中学生对武术兴趣的研究。表9宿州市初级中学对武术兴趣的调查表(n=180)■通过对宿州市区180名中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学习武术之前有70%的学生对中华武术是很感兴趣的,这说明中华武术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给武术工作者提供了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的有力动力。

3.宿州市区中学生喜欢的武术内容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走访与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宿州市区的武术课开展情况十分不乐观,学生对武术的内容如刀术、剑术、散打等都了解得很少。一说到中华武术,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武侠电影里面渲染后的动作。他们对武术不是真正了解,所以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文字表述。

4.宿州市中学生对上过武术课后的效果分析。表10学习武术后对武术的喜欢情况(n=180)■通过调查接受过武术教学内容的学生,我们了解到他们对武术的兴趣不是很高。这与学习武术之前对武术课的兴趣产生了鲜明的对比。85%的学生上过武术课后对武术的兴趣明显下降。(三)学校领导对武术教学重视程度的研究1.开设武术项目的态度表11影响武术在中学开展的主要因素■宿州市初级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的顺利与否,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调查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93.5%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影响武术教学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导致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对武术教学很不重视。这使得在新课改下武术教学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学校领导的政策绝大部分倾向于文化课,形成了以学习文化课为中心、体育教学让位于文化课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体育老师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武术教学在中学的顺利开展。

2.学校武术场地与器材状况。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走访各调查学校,就笔者的观察与访谈,各调查学校基本没有专门的武术训练场地和器材。大多数的体育活动都在田径场地举行。遇到大风大雨天气,体育教学活动基本不能进行。这就阻碍了中学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宿州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比例适合初级中学对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但是武术专业师资非常匮乏,不能满足武术教学的需求,很不利于中学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2.武术课的开展率不高,课余武术活动组织很少,基本没有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课程建设。绝大部分学生上完武术课后对武术的兴趣下降。

3.宿州市区绝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对武术的健身、教育、自我调节、防身自卫等价值都表示肯定。

4.宿州市区体育老师认为影响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的前五大因素分别是:领导重视及支持、教师的能力、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资金问题、宣传力度等。

5.学校领导对武术课不够重视,武术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武术教学的需求。

6.中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影,电视和武侠小说,导致他们对武术了解得不真实。

(二)建议

1.学校领导应转变教育思想,重视武术教学。加大武术专业老师的引进,加强在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2.加大学校武术教学的场地建设及器材设施。

3.学校应加强武术的宣传力度,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

4.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优势,利用课堂对武术进行宣传,加强武德教育,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武术。

参考文献:

[1]熊坤.开封市区高级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5-16.

[2]闻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J].求是,2003(9):25.

[3]张金杰.新乡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28-30.

[4]周义义.温州市中学武术课教学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89.

[5]毛伟伟.江苏省苏南地区城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之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223.

基金支持:安徽省宿州市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JKY0914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