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与科学技术十篇体育与科学技术十篇

体育与科学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9:09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竞技体育当中,正所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科学技术在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对竞技体育有着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们对这种负面的影响因素放任不管,将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上存在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对于竞技体育的更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竞技体育关系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经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竞技价值很高的运动,很多运动员希望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与此同时,竞技体育的赛事主办方也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好的促进竞技体育的开展,科学技术对于竞技体育不可避免的存在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将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存在影响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促进科学技术更好的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

一、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

(一)科学技术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

毫无疑问,伴随着人类运动潜能的不断开发,通过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竞技运动员整体实力相差不大时,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竞技运动员的竞争力有着明显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运动器材和服装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与普通观众的装束并无区别。运动取得成绩主要依靠自身的实力和临场的发挥状况。现在的竞技体育则与以前有着很大的变化。通过科学技术对运动员的装备和服饰进行改良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有很大的帮助。科学技术在运动器材中的应用也很多,例如将科学技术引进足球制造业当中,对于制造出更适合足球运动员的足球,有利于帮助足球运动员更好的控球;第二,科学技术能够帮助进行更科学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例如在足球领域,运动员通过穿戴一些高科技设备,在实际的训练中,这些设备能将运动员的各种信息反馈给教练和球员,便于球员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球员的成绩。

(二)科学技术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性

在很多领域,仅仅依靠裁判自身的经验和视觉判断,难免出现各种误差,然而通过高科技设备的配置,能够帮助裁判减少误判。科学技术也被应用到足球领域,来维持足球的公平。例如现在英格兰超级联赛引进的门线技术,裁判通过佩戴相关设备,当足球整体越过球门线时,该设备会发出讯号,这对减少足球中的误判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扩大了竞技体育的影响

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只能去现场进行观看。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竞技体育赛事能够被更多观众所欣赏,这也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例如,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已经成为全球球迷的节日,通过高科技技术对足球运动的转播,也为足球运动吸引了更多的球迷,提高了足球赛事的影响力,也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则积极的影响可能转化为负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绩有所帮助,不代表运动可以放弃自身的努力,只依靠高科技设备的帮助取得好成绩是行不通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竞技体育成绩的重视,从而加大了对竞技体育相关设备的开发研究,使得竞技体育成绩有越来越依赖科技设备的趋势,这也使竞技体育与最初的精神相违背,显然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甚至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然而,在目前竞技体育高度商业化的趋势下,很多竞技体育运动员为了获得良好的成绩,不惜铤而走险,利用一些非法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成绩。例如七届环法自行车冠军阿姆斯特丹被查出比赛时使用了兴奋剂,最后被赛事主办方取消了以往取得的冠军头衔。目前,随着竞技体育赛事的高度商业化,获得良好的竞技成绩对于运动员意味着金钱和事业的双丰收。这也让很多运动员陷入对成绩的过度追寻当中。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对运动员是否使用兴奋剂的检查极为严格,但是在各种新型兴奋剂层出不穷的趋势下,也有一些运动员逃过了相关的兴奋剂检查,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虽然科学技术并不是促使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主要原因,但兴奋剂却是利用高科技技术制造而成的,甚至在种种利益的冲击下,对于新型兴奋剂的科学技术研究也越演越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抵制竞技体育运动的不公平性,让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利用科技来扼杀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2

现代各国都在对体育运动进行研究与探测,并且涉及到了基因学、人体学、生物学、解剖学、经济学等重要的领域,通过对这些领域进行深层的研究,以更先进的发明来促进和提高运动效率。所以很多高科技、高水平的“运动衣”、“助跑鞋”相继出现。多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在准备前夕,我国就运用了一套先进的测试技术,将错误反馈出来,帮助运动员改正。后来,一些国家开始利用了生物技术,将运动员的包括血压、脉搏、血糖在内的多项指标输入计算机内,专业人士把他们的这些数据进行电脑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改造他们的细胞,激发他们的运动能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也出现了一批高科技的“运动器材”,这些运动器材能够增加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却不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过重的负担。事实证明,科技确实能够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苏联曾经一度是体育运动强国,原因就在于苏联掌握了体育运动的核心科技。到现在,人们不但能够控制运动细胞,甚至还能控制运动比赛的进度了。耐克公司曾经根据刘翔的身体数据,为他设计了特殊的跑鞋。这款鞋子比一般的鞋轻,而且能够减少奔跑时的阻力。游泳运动员也不甘示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出现的鲨鱼皮游泳衣帮助运动员获得了胜利。它的原理是借助鲨鱼游泳时候的动力而制成的,帮助运动员减少在水里的阻力,为运动员在水里的运动提供动力。但是也有人在怀疑,鲨鱼皮游泳衣内是否含有高科技的兴奋剂成分,或者“鲨鱼皮泳衣”的内层是否另有隐情?随着科学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不断发展,很多的问题也应运而生。运动会管理软件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规范了运动会的组织过程,是运动会秩序册的编写工作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前需要十几个人同时整理的工作有了它之后,只需要一到两个人导入计算机,很快就可以完成了;体育测量工具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运动的进步,以前投掷完远度的项目,需要找中心点,拉尺子来进行测量,尺子拉的力度大小也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造成不小的误差,而现在采用激光测距技术,简单快捷,找到点之后只需要一秒钟左右的时间来对光,成绩可以直接导入电脑管理系统,运动员成绩也可以直接显示在大屏幕上,让运动员和所有现场人员都能清楚看到,这在运动会比赛的公平公正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带来的误区

很多进行体育科研的人们只顾提高效率,认为比赛就是要比谁跳得更高、谁跑的更快,而并没有顾及到运动员的身体本身是否适合本项运动。更没有想到,自己所发明的产品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效率,但是如果长期如此,这些科学技术产品却能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很多的国家试图通过改变人体基因结构来提高运动效率,这项技术也是不符合人体自然生长规律的,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人的整体进化。运动界的丑闻近几年来不断,兴奋剂、作弊等,这些问题值得运动员深思。科技是用来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的,而不是用于控制运动员和运动员参与比赛的手段,而且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运动员的身体体质,千万不能盲目地依赖高端科技来提高运动员的锻炼强度。因此,人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体育与科技的关系。

三、总结与体会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1]。2009年12月教育部正式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列入2010年教育部工作重点,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高校试点工作,我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第二批试点高校。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学校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计算机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根据该标准拟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以知识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广西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丰富知识结构、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并在软件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中的一个方向具有特色,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开发能力。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软件项目或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2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两个办学特色、重点发展两个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4种能力。

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将其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提高办学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突出“校企合作”和“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坚持与国内知名软件企业以及嵌入式应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我院现有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软国际”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与江苏昆山花桥工业园区、上海杰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吉祥腾达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的合作,争取建设更多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广州达内、长沙蓝狐、国信蓝点、桂林优利特等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华为、3Com、品尼高等共建校企实验室,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进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通过科学研究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带动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班的规模和办学实际情况,重点发展嵌入式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特色方向。嵌入式技术方向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嵌入式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维护知识以及在信息家电、工业控制、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软件技术方向着力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知识,主流软件工具和软件开发环境知识,软件测试与维护知识及其在电子政务、数字产品、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四种能力包括计算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按照“四种能力”建设的需要,完善专业培养计划,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为抓手,以课程群组驱动,优化课程体系。

3以课程群组驱动,优化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高等学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在培养质量上追求卓越,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求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跟踪aCm和ieee-CS联合任务组的计算教程CC200X、欧洲形式化方法协会形式化方法教育研究分会Fme-Soe的研究报告,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依托我院承担的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方案研究”项目、广西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重点项目“计算机学科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众化高等教育下教学型高校适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等,探索和研究计算机学科的科学思维,即计算思维,进一步提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策略包括课程启动、课程组织和特色课程设置策略[3]。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设置采用了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和按合作企业的不同要求独立灵活地并行开设多门特色课程。

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法和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创新能力的构成以及课程体系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群、硬件课程群和软件课程群。基础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字逻辑、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硬件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课程群包括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两个专业特色方向课程群,即嵌入式技术和软件技术课程群。嵌入式课程群主要包括Unix/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C语言和C++、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eDa技术、解析Linux内核、Qt程序设计、嵌入式wince系统开发、企业自设课程Ⅰ-Ⅱ等。软件技术课程群主要包括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Javaee程序设计、UmL与系统分析设计、软件项目管理、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oRaCLe数据库技术、基于.net的开发技术、软件测试、企业自设课程Ⅰ-Ⅱ等。

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分为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基础实践环节是所有专业方向公共的综合性实验、企业认知实训和课程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计算机基本操作、个人软件开发等技术与技能方面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环节是具体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企业项目实训、企业项目综合开发和毕业设计,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尤其是到企业学习和现场实践,有助于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本质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综合开发,让学生在项目中分担研究、设计和管理等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适应环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将大学生创新性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等环节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意在培养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

4课程体系的特色

为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具有工程型人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应用型人才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上述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具有如下特色: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中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覆盖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实践环节课程培养方向明确。

(2)课程设置合理。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设置按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知识逐步向专业知识和实践环节过渡,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清晰。为了合理地安排教学学时数,保证每学期必修课程的总学时数在400以下,同一学期有先后顺序的两门课程,在教学计划制订时已标注分别安排在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授课。

(3)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除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外,单独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项目综合开发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达42学分,占除基本素质教育课以外总学分的29%。另外,专业基础课中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20%,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中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30%。对于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潜能的拔尖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创新性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

(4)与企业联合培养。强调企业类课程的学习、参加企业项目的实训和综合类实践项目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沟通、适应环境、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5)企业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灵活。培养计划中企业自设课程并没有指定具体的课程名称,旨在方便多个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生分组按不同应用方向并行开设教学内容不同的企业课程,也方便学生就业后的企业岗前培训。企业类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可以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指定,由学校教师授课,也可以由企业指派工程师到学校授课,还可以由学校教师带队到企业去学习,这主要由企业的规模、培训实力和工作条件等决定。

5结束语

按照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制订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已在合作企业对学生进行培训和项目指导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企业导师认为我校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勤学好问、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很受欢迎。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4

关键词:技本本科教育;跨界;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易丽,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18-03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批新建本科院校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的需求,提出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技术本科教育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并逐渐获得社会认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定位,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和完善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重点围绕如何科学定位技术本科教育,如何推进技术本科教育的特色发展,如何加强技术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一、技术本科教育是“跨界”的教育形态

技术本科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而我国则是近十年才开始关注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发展。由于技术本科教育是一种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双重特征的教育形态,它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如何定位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有代表提出,当前我国技术本科教育面临体制归属不清、体系衔接不顺、分类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社会协作不力等发展困境,这些困境与技术本科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位直接相关。上海电机学院夏建国教授基于教育分类和人才分类的研究首先抛出“技术本科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他认为,作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技术本科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形态,既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类型,并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沟通的“立交桥”。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石伟平教授赞同技术本科教育“跨界”的说法,他认为,“技术本科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这一观点无可争议,“技术本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层次”这一观点还比较新,在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思路中,技术本科教育是其中一部分,与专科高职衔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实际上包含技术教育,应将技术本科教育作为一个层次放入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在发表观点的同时,石伟平教授也指出了当前新升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他认为,目前许多从高职升入本科的院校不再提职业教育了,一味按照老本科的方向发展,脱离了发展的“正道”。

与会代表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进行分析和佐证,不仅有宏观层面的体系建构和微观层面的实践验证,还有中观层面的探讨。例如,辽宁科技学院温景文教授从社会认同的视角关注技术本科教育的定位,他认为,要使技术本科教育得到各方面的肯定,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给其应有的位置,人才类型要得到应有的社会名份,技术本科院校要按技术理念和规律办学。上海电机学院高教所刘晓保研究员则从学科分类的视角探讨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区别与联系,他认为,技术学科是一个在逻辑上相对完整和自成体系、目标指向技术活动领域(自然技术活动领域和社会技术活动领域)、所涵盖范围大小不等、主要由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术规则及相应的经验所集成的技术知识体系和组织方式;技术学科与工程学科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二者又存在互涉、跨界和交叉关系,并通过学科互涉不断产生新的工程学科和技术学科。这一观点从学科层面佐证了技术本科教育“跨界”的观点,并与之呼应。

二、技术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局限在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阶段还存在空白,职业技术教育没有向上发展的通道,成了“终结性教育”,严重阻碍了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次论坛在对技术本科教育的“跨界”特征达成共识之后,如何建构现代职教体系以及技术本科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成为与会代表争相探讨的另一热点。

关于是否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与会代表达成一致共识。他们认为,社会技术活动的日益复杂、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原有的以专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终结的职教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建构现代职教体系势在必行。关于是否将技术本科教育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夏建国教授认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初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当包括高职高专、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几个层次;技术本科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正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高端层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新升本的高职院校是否以技术本科命名这一问题,存在较多争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的黄秋明教授指出,目前新升本的一批院校大致存在四种不同称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技术本科院校、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专科升入本科之后不再自称职业技术本科,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谈到如何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与会代表从概念归属、人才分类、质量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各自观点。石伟平教授指出,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弄清楚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这是个基本问题,否则无法建构。他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的概念必须包含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中高职需要贯通;在我国大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建立联系。与此观点相似,常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张健教授认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要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二是要以各层次职业教育逐级衔接的方式展开。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徐涵教授强调了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系,她认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本科层面职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有利于技术本科教育长远发展,有利于完善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真正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技术本科教育改革逐步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系统化

从1999年到现在,我国新建了200多所本科院校,约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一。一部分新升本院校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的需求,相继提出培养技术型人才,走技术本科教育发展之路。这一趋势不仅扩大了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实施的规模,也推进了技术本科教育改革的开展。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新升本院校的关注由“走什么路”转变为“如何走好技术本科教育之路”。因此,除了定位问题之外,技术本科院校如何持续发展也是本次论坛的热点话题。

来自广东、辽宁、陕西、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高校校长和学者回顾了各自学校在升本时如何确立技术本科办学定位的历程,引起了广泛共鸣和热烈探讨。代表们提出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技术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必由之路。部分高校校长、专家学者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经验及改革措施,在深化技术本科教育改革方面提出诸多建议。代表们认为,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密切校企合作、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技术本科教育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代表对技术本科办学特色的探讨已经突破了口号式的呼吁,对特色的定位和理解也逐渐清晰。有代表认为,技术本科的办学特色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上形成特色;二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特色;三是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上形成特色。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顾永安教授认为,就形成特色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要经历特色确定、特色培育、特色稳定三个阶段;就提高质量来看,新建本科院校要经历提升综合实力,在特色推动和引领下提升办学水平,最终达到特色鲜明、质量著称三个阶段。

在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与会代表基本达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识。具体到各个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方式: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主要面向企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高级专门人才;二是面向行业和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优良、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三是坚持面向地方行业企业,面向基层,培养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四是为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从事技术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技术型人才,等等。虽然来自不同学校的代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但都关注到了技术型人才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技术本科教育服务区域经济、面向实践、强调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等特征。

关于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会代表提出了不少创新的途径。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的谢仁业教授指出,技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回答“谁来上学”、“谁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第一,技术教育的对象、生源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巨大变化,人才培养逐渐从大批量、固定专业、单一规格转向小批量、跨专业、多规格;第二,技术教育招生思路发生变化,从选拔学生转向研究产业、企业、社会转型对学生的需求,从“招学生”转向“找学生”;第三,技术教育的关注点发生变化,从关注学校、学科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职业发展。此外,谢教授还对“谁来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未来技术教育教师人才类型可分为国际技术前沿追赶人才、当前技术攻关人才、下一代技术储备人才、技术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四支队伍,由这四类组成教师共同体;在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使用模块课程,建立师生学术共同体,加强师生交流。江苏科技大学姚寿广教授认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与工业界紧密合作,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从指导原则上讲应把握“准确定位,顶层设计,资源整合”;从执行思路上讲应把握“目标设计,项目提炼,聚焦实践”;从操作层面上讲应把握“项目启动,培训先行,师资为先”。

在谈到如何提高技术本科教育质量时,与会代表更多地是从评价的角度考虑如何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他们认为,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本科院校存在“异质性”,技术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本质区别,现有的本科评估体系难以体现“异质性”特征,也不利于技术本科院校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保持特色发展。徐涵教授指出,建立技术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诉求,也是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和职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的诉求;技术本科教育质量取决于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效度以及评价的科学性;在学校内部,要建立教育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系统;在学校外部,要有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建立适合技术本科的评估指标及质量标准。

四、保持技术教育本色、克服“同质化”是新升本院校特色发展的关键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5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技教育;技术教育

abstract:themoderneducationofsciencehasalreadydevelopedintotheedu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educationareinalienable.thetechnologyedu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developingstudentsinnovation,scientificinquiryability.itisthecarriertodevelopstudentsscientificspirit,formscientificqualityandattitude,masterthescientificmethodandunderstandthescienceprocess.weshouldstrengthenthetechnologyeducationinbasiceducation,payattentiontotrainingstudentsdesignideasandtechnicalapplicationabilitiesintechnologycurriculuminthemiddleandprimaryschools.atthesametimeweshouldcarryonthereformofdisciplinecontentsofsciencecurriculum,integratescientificknowledgeandtechnologicalmeans,permeatethetechnologicalfactorintothescienceteachingmaterials,andpayattentiontotrainingtheteachersresourceintherespectiveoftechnologyeducation.

Keywords:scienceeducati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education;technologyeducation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高度紧密结合,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甚至走向融合。我国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内容标准的第五部分;[1]同时,专门将技术设计作为一个主题,指出:技术设计在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应渗透到各领域的内容之中。这说明我国的科学教育已非常重视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倡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的教育。我们要全面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对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拟对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作初步探索。

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久有争议的问题。[2]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scientia,意思是知识、求知,即有知识,而不是误解或无知。《辞海》中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学者们对科学的定义又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本身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J.D.Bernal,1901.1971)等人认为:科学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科学”的定义大致公认有以下三种界定: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规律的知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知识规律的体系;3.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实与规律。这三种定义帮助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认识科学:(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可检验的、可传达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2)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3)科学是一项通过认识客观世界而形成的社会活动的事业;(4)科学具有以下精神范畴:公有性、独创性、普遍性、无偏见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等。

技术一词源于希腊文,有技能、技艺、能力之意,是社会活动的工具和技能系统;是各类工具的发展、制造及其有意义的运用;是根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运用它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的过程。早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1713—1784)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的共同协作做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改造控制自然、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各种工具和方法”。[3]《辞海》中对技术的解释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技术与科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18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不直接相关,甚至分离,往往各自独立发挥作用。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才非常明显。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科学开始引导技术。科学走在技术的前面或导致新的技术产生,是以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同时,蒸汽机技术的改进,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化工技术的兴起,也是科学指导技术,是科学技术化的标志。科学对技术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造来源于科学理论和科学预见的物化;二是技术创造来源于科学实验的放大和扩展。

反之,技术对科学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19世纪的伟大科学成就:星云假说,地质演化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从原子分子论到元素周期表,等等,都是以技术为基础获得的。由此可以说明技术是科学的基础。“技术科学化”表明: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技术推动科学前进;技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研究手段,特别是科学实验的装备;技术为科学概括和分析提供资料的来源,提供经验认识源泉;技术实践可以检验科学认识的真理性,科学知识要经受技术的考验。

“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4]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不仅是科学的幸事,也是技术的幸事。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而技术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即把可能变成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研究。

可以看出,技术与科学是辩证的统一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包含着科学。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或“跨界线”的部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物质保障。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所以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

标志着科学教育的开始是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进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中,成为学校教育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在他的《什么是科学》一文中指出:科学教育是指灌输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它应当是指学会一种方法──可以用在遇到任何问题上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大量的事实。科学教育最后还意味着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在考察了近现代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后指出:“在19世纪中期以前,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就其科学知识而言,都是自学出来的。”[5]直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初等义务教育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普及,由于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科学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由被承认得到巩固。

技术教育的含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一种含义起始于18世纪,英、法等欧洲国家称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为技术教育,也就是说技术教育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概念。另一种含义起始于20世纪中叶,把培养技术型这种新型人才的教育称为技术教育,以区别于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明确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员和中级管理人才,也即技术型人才,这个注释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承认。[6]由于科学与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均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技术教育也如科学教育一样,逐渐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不再只局限于上述含义,而成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重视技术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三点:1.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得科学教育内涵包括技术因素:国际科学教育界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已将技术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并列囊括其中。2.当代国际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情景化:情景化的科学教育重视科学教育的内容与教学、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联系,强调关注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现实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因素的支撑。3.科学教育综合化的趋势也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受到重视的原因。

发达国家实施技术教育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独立的技术教育课程;二是在学科课程中渗透有关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英国自1988年起将科学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技术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技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与技术能力;同时,在科学各学科课程中将学科知识与技术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工艺技术手段的内容。

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相对薄弱,在中小学阶段虽然设有技术教育课程,但没有充分发挥技术教育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技术教育只是劳动技术课,没有发挥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的作用;2.技术教育课程的师资极为缺乏,技术教育课程的专职授课教师不多,很多学校由各学科课程教师兼任;3.学科课程中涉及技术教育的内容非常少,在学科教学中,我们提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而真实的问题往往涉及科学知识与技术因素,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相结合,无技术手段,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4.技术教育的一些理念,例如实验设计只在实验课中进行,而实验教学由于各种原因相对也比较薄弱。

三、技术教育对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科学教育是一种科学人文教育,其含义包括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和学习科学知识,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的教育。科学能力、科学意识、科学方法都在技术手段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实现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技术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科学教育中若缺乏技术教育,科学教育就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在科学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作用可表现为以下四点。

(一)技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促进作用

人的创造性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趋势,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发展趋势和创造性技术产品能力发展趋势。其中创造性物体应用能力、创造性产品改进能力、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技术产品能力与技术教育密切相关。科学要对社会产生影响,必须通过技术来实现。科学教育中的技术因素能让学生了解科学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的过程,认识到技术活动的巨大力量和开展技术活动的关键环节,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革新能力。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教育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最近对中国和英国青少年的创造性进行比较调查,发现在上述七个方面的调查中,中国学生只有“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一个指标高于英国学生,其他方面均远远落后于英国学生。究其原因,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差异外,技术教育的差异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科学教育对学生的技术设计的理念、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够,这就使学生大量的知识只在记忆与理解层面,很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因此中国学生要补创造性的课,必须重视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途径之一。

(二)技术手段在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当前实施的新课程的教育目标中,已将科学探究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为:①提出问题;②猜想、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共八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若缺乏技术手段,探究是无法完成的。科学的发展已表明,技术手段的先进与否已成为制约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科学与技术已紧密相连,无法分割。对学生实施科学教育,只有把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科学教育只有与技术教育结合,科学探究过程才是完整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才得以真正实现。

(三)技术教育使课程更加综合化

当代科学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科学时代──后现代(postmodernscience)时代,当代科学已不再是过去的“纯”科学了,传统科学的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这些交叉学科领域为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7]呈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态势。

进而言之,科学教育中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科学教育中的技术因素会促使科学教育各学科知识走向综合化。技术问题可能产生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综合的。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各种知识、理解与技能,并需要把它们融为一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有机地将各学科知识、技能联系在一起,因此重视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对于拓宽课程范围,加强课程综合化,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相关知识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8]

(四)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态度以技术教育为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一直把传授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放在首位,从科学的本质上看,这是片面的,没有反映科学的全貌。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美国的科学教育家拉费尔·e·马丁(Ralphemartin)指出:科学教育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科学知识(scienceknowledge)、科学过程能力(scienceprocessskill)和科学态度(scienceattitude)。[9]

技术教育对科学自然观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过程的了解都是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为载体才能完成的。科学方法包括技术手段,具体到实践过程就是技术手段的应用体现了科学方法的掌握过程。科学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项:科学领悟、科学探究、科学交流和科学思维习惯。从科学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可看出,科学探究过程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所以科学过程离不开技术手段。

技术教育不仅包括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过程,还包括解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哪一过程,学生都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挫折,最终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或设计出一种完美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态度教育是以技术教育为载体的。

综上所述,重视科学与技术教育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应注重:1.在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能力;2.对科学课程中的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将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教育相结合,将技术因素渗透在理科教材中,重视实验教学;3.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教育课程教师。

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对技术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真正领悟科学教育思想的内涵,具备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齐曼.J.刘君君,等,译.元科学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王宝儒.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特征和社会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3,(3):97—98.

[4]丁邦平.论国际理科教育的范式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6.

[5]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机械职业教育[J].2001,(10):3—4.

[7]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63―04

引言

南国农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技术学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本科专业224个,硕士点83个,博士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门槛,考试内容对人才的选拔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早在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初试从2007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需要按照教育学的招生考试方案,但是教育技术学具有不同与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因此在招生考试科目方案设置上,出现了分歧。[1]部分高校改变此前的自主命题方式,采用了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教育学综合考卷,学科门类为教育学(代码04),另外一部分高校仍然沿用自主命题方案,按理学(代码07)招生。从2007年至2009年,这种新的考试方案已经实施了三年,那么这两种方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育学综合的考试方案是否适应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的需要,这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1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变化情况

通过调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教育部主管)公布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对2007―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007年全国内地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共有85个(同一个学校不同院系的硕士点按不同单位计),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招生单位有40个,占总数的47.06%,自主命题的有45个,占总数的52.94%。2008年招生单位是84个,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6个,占总数的42.86%,自主命题的有48个,占总数的57.14%。2009年招生单位数量与2008年相同,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有34个,占总数的40.48%,自主命题的单位有50个,占总数的59.52%,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与自主命题单位数量之比约为3:5。整体趋势如图1显示,从2007年到2009年,采用教育学综合的单位数量减少,而自主命题单位的数量则在增加。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学综合考试方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2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对招生结果的影响

笔者统计了西北地区七所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高校2007-2009年的招生情况。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其中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是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从招生结果来看,如表2所示,2007-2009年间,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四所学校实际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没有满足招生计划,个别学校只能通过调剂争取一部分生源,有的学校实际招生人数甚至为零。而实行自主命题的三所学校,这三年间实际招生人数较为理想,有些学校甚至爆满,单从数据上看,实行自主命题的学校实际招生结果比实行教育学综合的学校普遍要好,这与招生考试科目设置方案改革前各高校基本都能招满计划,录取余地相对较大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诚然,招生数量受学校知名度、学科实力、导师团队能力、地理位置、就业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招生考试科目是筛选优秀学生的过滤器,也是影响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这两种考试方案产生的不同招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科目。

二教育学综合不适合作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原因分析

1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轨

教育技术学虽然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的前期研究工作,确定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八门主干课程,即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基础、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与教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技术项目实践,同时允许根据专业特色适当调整本科培养方案。[3]而教育学综合所考察的四个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技术学本科主干课程差异明显,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仅在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公共课开设,而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这两方面内容一般不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课程内容,教育学综合中基本没有体现教育技术本科的主干课程,与本科教学严重脱轨。

2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不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

由于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脱节,导致考生备考时,基本放弃了教育技术本科主干课程的学习,为了取得成功,从大三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教育学知识,这无疑是削弱了考生对本科知识的重视程度,也加大考生的应试难度。[4]而通过初试的考生,也无法从成绩上体现对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用说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了。因此,许多考生放弃考教育学综合,选择自主命题的硕士点报考,使生源在院校间出现了不均衡,还有一部分学生因无法适应教育学综合内容,直接放弃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深造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本专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十分不利。

3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制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通过对西北地区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网络访谈,发现有一大部分该专业的研究生来源于教育学或者其他社会科学专业,这一大部分考生基本上是应试型,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更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一点技术背景,而这些研究生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偏向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也基本是以计算机类为主的理工类课程,从本科到研究生,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差异明显,思维习惯并不一致,出现了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现象,部分学生,一直存在学习困难,无力完成导师分配的科研项目,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显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设置不仅要体现考生对本专业本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体现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基本能力,因此科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关系到研究生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从以上三个原因,可以看出使用教育学综合考卷难以选拔教育技术学优秀人才,迫切需要新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

三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选择方案

笔者对2007-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参考aeCt94定义中提出的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把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分为教育技术学本体理论研究,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教学应用,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艺术,教育信息管理与评价四个大方向,[5]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研究方向。然后对自主命题的学校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四大方向的具有一些公共的考试科目,笔者对自主命题学校所有招生方向和考试科目进行统计了解的基础上,依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命题原则,提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的两种考试方案,即:教育技术学统考或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两种方案。

1教育技术学统考方案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客观性,顺应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趋势,笔者认为部分交叉学科应该突破二级学科按照所属一级学科统考的试行模式,体现两个交叉学科的学科特点,采用部分交叉学科统一命题方式选拔人才。教育技术学可以按照本科主干课程设置统一考试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教育应用、电视节目制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这六门初试必考科目,自主考察的科目可以结合研究方向放入复试环节。这种统一命题方案使该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更具专业性,同时也能兼顾到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使通过教育技术学统考选的优秀人才更符合硕士研究生的能力要求。

2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

笔者将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归纳为四大类,依据现有自主命题单位考试科目设置情况,设置基于研究方向的自主命题方案,如图2所示,矩形框内的科目为必选科目,椭圆形内的科目为可选科目,招生学校可根据自己具体招生方向灵活选择初试科目。

其中教育技术本体理论研究方向,其必考科目包括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论则作为可选;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化教学应用方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应用基础,web及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和数学为必考科目,而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和教育传播学则为可选科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评价方向来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为必选科目,而教育传播,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则为可选;教育影视与数字传媒技术方向,电视编导,影视音乐制作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则为必考科目,而普通物理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三维建模三门则可作为选考科目;其它方向,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

小结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教育技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6],因此,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不仅要体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更应服务于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教育技术专业选拔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媛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汤苗苗,王琴,王良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构想[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10-12.

[3]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谈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0.

[4]张琪,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5-68.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7

关键词:院校分类;高等技术院校;办学定位

作者简介:刘晓保(1966-),男,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JDGC008)成果之一,主持人:夏建国;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XKJ05)成果之一,主持人:夏建国。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55-04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多样化。对所谓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依然是一个比较纠结的名词,因为“应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即使是“985”和“211”等高校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学科。面对这种纠结,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办学传统和现实条件的特色化之路,依然有许多开拓的空间。

本文试图对“高等技术院校”及其办学定位作个阐述和介绍,以期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提供一种借鉴。

一、人才分类、教育分类与学校分类的关系

人才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社会分工和职业分类确定由什么样的人才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以确保工作的专门化,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人才分类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本文选用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分类方式[1],主要是这种人才分类方式有利于揭示人才的专业属性,并能根据人才的专业属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分类主要是根据教育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形式的特征对教育实践所作的划分,由于划分标准不一,因此教育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如根据接受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种类型。在其中,中等教育还可以再分为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则又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按照教育实施场所或形式的不同,教育又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概括起来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化教育和非形式化教育。所谓形式化教育是指教育活动已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态,它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和比较规范的教育内容,如学校教育。所谓非形式化教育是指教育的活动和存在形式与社会生活、生产浑然一体的原始形态,没有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规范的教育内容,如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按实施主体的性质差异教育则可划分为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两种类型,等等。由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高等教育,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是其终级目标。据此,我们可以说人才类型直接影响教育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活动称之为科学教育(学术教育),把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活动称之为工程教育,把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活动称之为技术教育,而把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活动称之为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应当承认,人才类型直接影响教育类型并不意味着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因为,其一,人才形成的途径多种多样,除学校教育这条重要的途径之外,他还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形成,也可以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以经验积累的方式形成。其二,即使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由于教育的迁移性,一种人才类型也可以通过其他教育类型渠道形成,即一种教育类型也可以培养多种人才类型。人才类型直接影响教育类型说明人才类型是选择教育类型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我们知道,不同的人才类型其知识、态度和能力结构具有差异性,其呈现出的培养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只有实施针对性的培养才能提高教育效率,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的人才。

对高校分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学者和专门机构为了挑战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其中代表性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简称iSCeD)、卡内基大学分类法、我国高等教育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分类法及武书连的大学分类法等等。这些分类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孰优孰劣难以有定论,本文也无意对其进行评述,因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千丝万缕的关系始终难以理清。但笔者以为,“教育分类”与“大学分类”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首先,“教育分类”更多是从培养人的实践活动的视角来进行思考,而“大学分类”则更多是从办学实践活动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在现实中,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主要关注的是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以及达成目标、规格和要求应采取的措施和手段;而办学实践活动则涉及到办学主体、办学条件、办学途径、办学模式等多种因素。这也就是为何大学的分类与教育分类一样也是多种多样,如有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分;有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之分;以及综合型大学、多科性大学、专科性大学之分等等。其次,教育分类只是确定了教育的类型,至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则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即人才培养既可以通过制度化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非制度化形式来实现,而学校分类主要是对制度化形式的机构(学校)来进行分类,其范围有所差异。第三,不管是教育分类还是学校分类,两者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这使得教育分类与学校分类又是密切联系的。如对教育而言,制度化的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是高效、大面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对高等院校而言,既可以实施单一的教育类型,也可以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其学校类型主要取决于以哪种类型的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如以科学教育为主导,则可称之为科学型大学(也可称之为学术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如以工程教育为主导,则可称之为工程型大学;如以技术教育为主导,则可称之为技术型大学。一种教育类型占主导并不意味着一个院校不能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如果一所高校实施多种教育类型,并能均衡发展,则可称这类高校为综合型大学。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才类型决定教育类型,而教育类型又影响学校类型。

人才存在类型之间的差异和质量上的差异。人才类型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社会的需求,体现各种人才的社会价值。人才质量上的差异体现在同一种人才类型之间层次和水平的差异。因此,任何一种人才类型必然存在初级人才、中级人才和高级人才之间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类型只存在类型之间的差异,而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异,对单一教育类型而言其人才培养水平决定其教育质量,即任何教育类型都能通过学校教育的形式办出高水平,进而对高等院校而言,学校的类型差异体现的是社会需求的差异,而不是质量上的差异。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等院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985”、“211”高校,其中大部分是我国所谓的“一类本科”,对这类高校,国家是重点投入、重点照顾,其招生的要求也高,目的是希望在我国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这类高校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主;第二类是所谓的“二类本科”,主要是一些综合性或称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三类是所谓的“三类本科”,主要是一些独立学院和新建的民办高校。由于这种划分方式是以等级作为标准,所以不同的等级在杜会资源、教育资源等的获得方面大不相同。因此,对所有的高等院校来说,成为所谓的“一类本科”是其共同的目标,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我国高等院校“同质化”倾向十分显著,出现“千校一面,一学科千遍”的现象。由于高校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上的差异,使得我国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教育类型和高等院校多样化是与我国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既有一些地区大部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如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又有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中西部地区),因此,我们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既要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规划、技术开发和设计、决策管理的人才,也要有在生产一线从事解决具体问题和现场管理的人才,还要有直接从事生产的技能型人才。其次,在我国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今天,需要多样化的科学技术,既要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也要有相当数量的应用技术研究,更要有大量的推广现成技术的研究,高校的科研结构与产业结构要相适应,学校教育结构与社会生产结构要相适应。第三,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学生的成分,如专业兴趣、学习经历、能力素质、学习模式也日益多样化,因此,单一、“同质化”的高校体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需要多样化、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与之相适应。对具体的高校来说,必须根据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竞争发展的规律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国家也不需要同一模式的高等教育,每一所高校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其不可替代性越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就越强。

二、什么是高等技术院校

所谓高等技术院校是指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等院校,其培养目标主要以技术型人才为主体,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和产业结构元素。这种技术型人才包括了技术员、技术师、技术研发人员,甚至技术科学家等等。正因如此,高等技术院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技术员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专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体的专科学校;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师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普通高校;第三层次是以技术研发人员或技术科学家为主要培养目标,实施研究生层次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当然第二与第三层次除一些没有研究生教育的新生本科院校之外,基本上是两个层次都集中在一所高校中。目前也有学者把实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称之为“技术本科院校”,以区别于专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层次要求和规格标准,并对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称之为“在本科教育层次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是实施技术师基本训练的教育,其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与本科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同‘级’,但有‘类’差;与专科技术教育同‘类’,但有‘级’差的教育。”[2]对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界定,笔者认为反映了其基本特征,有利于把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区分开来,但如果仅仅以此就把实施该层次的高等院校就称之为“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理的表述上有待商榷。这是因为,尽管许多普通高校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但许多高校在一校之中存在三个层次:即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以“技术本科院校”来称这种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普通高校难以体现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称这类院校为高等技术院校可能更合适。一方面,普通高等院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他们可能有的只有两个层次,即专科和本科,但有的则同时包含了三个层次。另一方面,称之为高等技术院校体现了技术教育的高级化,它是技术教育的高等层次,反映了技术教育体系化的属性,也体现了技术教育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前后衔接,并体现了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化属性。

三、高等技术院校的定位

高等技术院校是相对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而言,因此,高等技术院校除了一般高等院校的共同特征之外,与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相比还有反映技术教育属性的基本特征,其主要体现在其定位上。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的定位一方面是指其宏观定位,另一方面是指微观定位。所谓宏观定位主要是指“高校自身的职能属性定位,它所要确定的是整体高校的责任和使命,所要回答的是高校是什么或做什么的问题。”[3]所谓微观定位主要是指高校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类型和服务面向等问题的确立,它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本文所说的高等技术院校的定位主要是指微观层面的定位。

(一)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目标定位是一所学校在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和条件,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内外部环境的特点,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的整体和理性思考,是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综合体现。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核心技术以及技术的储备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因此,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教育对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同层次的高等技术院校来说,现有的办学水平和条件以及将来可能获取的有关资源是决定其办学目标定位的关键因素,但不管怎样,作为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技术院校,既可以成为培养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改造、技术维护和技术管理的大众化技术型人才,也可以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型,甚至技术科学家等精英人才,进而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世界一流的技术科学大学。然而,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把高等技术院校与科学类大学和工程类大学相比,视其为二流大学或者三流大学,其实这种不同类型之间的横向比较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缺乏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殊不知,在现实中,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中也很自然地存在一流大学和二、三流大学之间的差异。可见,一流的大学不是科学类院校和工程类院校的专利,而二、三流大学也不是技术类大学的专利,大学办学水平的差异只存在于同类之间的纵向比较,而不存在异类之间的横向比较。决定高等技术院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遵循技术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办成一流的、高水平的技术科学大学也是必然的。

(二)办学类型定位

高等院校的类型定位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前提和条件。高等院校的类型定位一方面是依据高等院校所实施的教育类型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依据大学的职能。因此,“学校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高等院校所形成的种类,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教育类别办学主体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4]

高等技术院校主要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体,因此,其与科学类大学和工程类大学有本质的区别,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模式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教育类型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社会需求对各类人才之间的差异,它没有优劣之分,教育类型之间只是一种互补关系,一种类型是否存在决定于社会的需求,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但高等技术院校作为整个大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势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学这个途径,而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学科建设这条渠道,社会服务主要通过人才和科技成果回报社会。因此对任何一所高等技术院校来说,不管是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还是科学研究的职能都能为社会服务,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充实,人才培养的质量会受到影响,反之,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也是通过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才获得的。在高等技术院校中,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从事高水平技术科学的研究也是相互影响的。然而,受高等技术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和资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履行的职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一些办学基础和条件比较好的高等技术院校可能会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能履行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而大部分的高校可能只是通过培养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的方式为社会提供服务。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克尔所言,并不是所有的的高等院校必须履行所有的职能,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和侧重,“一些可能专注于某一套职能,而其它则着重于另一套职能”。[5]因此,根据高等技术院校所履行职能的结合度,高等技术院校也可以划分为这几种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院校等等。至于一所高等技术院校定位于哪种类型,主要依据的是学校所处的内外部办学条件,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技术院校也存在研究型大学的可能。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结构等等,其目标选择的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技术院校主要以本科层次以上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这种人才主要在生产与服务领域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职责,其目的是为现代技术发展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在具体的实践中,本科层次以上的技术型人才又可以分为技术师(包括工业技术师、工程技术师和服务技术师)、技术开发人员和技术科学家。技术师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才,这类技术人才通常运用各种科学技术理论,并结合技术实践的实际,进行技术规划、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在应用过程中组织完成技术任务,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技术开发人员主要从事新技术的开发与设计,技术科学家主要从事技术科学理论的研究。高等技术院校选择什么层次的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一方面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现代技术发展对不同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结构。

(四)服务面向定位

高等院校最根本的职能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其服务的面向定位必然涉及到服务的范畴、服务的途径和服务的形式,它解决的是高等院校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服务面向定位决定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是高等院校的立足点。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服务的范畴、服务的途径和服务的形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使同一类型的高校,由于其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所处区域经济的特点不同其服务的面向也不同。对高等技术院校来说,从服务的范畴来看,尽管目前打着高等技术院校大旗的学校多以地方性为主,但从长远来看,其服务的范畴依然包括全国性、区域性以及行业、产业性等领域,因此,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依然要有一种全国性和泛区域性的视角。从服务的途径来看,产学研是高等技术院校最基本的形式。由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限于企业专门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的劣势,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对高等技术院校来说既能了解现代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又能发挥高等技术院校的人才优势,更是高等技术院校的科学技术研究符合生产实际的需要,走出传统高校“象牙塔”的困境。而从服务的形式来看,高等技术院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各层次人才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从事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其服务的形式可以单一层次,也可以多层次;可以是高水平的技术科学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也可以通过技术服务的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甚至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关键在于学校的服务意识及条件,及其服务对象、内容等选择。

参考文献:

[1]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06).

[2]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17.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对体育硕士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1研究目的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否有效地识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成败。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的获得,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重视,为此,各大高校都把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之中,这在客观上为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但事实上,摆在研究生面前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当今这个富于竞争的社会,社会用人体制逐渐走向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社会不用庸才,不用书呆子,他们需要的是英才,是智商和情商的双“高型”人才,这样就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用人单位对已就业的研究生的满意度如何?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否完善,存在那些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本研究就基于以上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试图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三所高校的培养方式

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2.1.2八所大学对于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满意度及需求现状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长江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www.133229.Com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学科研究生就业与人才需求的研究文章和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6份,回收问卷132,有效回收率为90.4%,并对问卷进行检验,结果是有效的。

2.2.3访谈法

走访了8所高校体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共8人。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

3结果与分析

3.1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现状

体育课的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需求的调查发现,体育学科研究生进入高校,主要是教学与训练和科研两大部分。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承担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责任。而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仅影响学生的培养,更重要的影响学校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中体育硕士的比例与日俱增,但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却普遍不高。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进体育学科研究生非常满意的最多只占3%,比较满意最多的还不到整体的1/6,一般与不太满意两者相加最小值超过了50%,最大值竟然达到91%,而对于非常不满意占3%一5%。(见表1)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1)科研能力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精湛,不能做到一专多能,同时上几门不同的体育选修课;(2)缺乏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裁判能力;(3)缺乏组织校内外体育活动的经验。从调查中还得知,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硬件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2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

3.2.1体育院校专业技术课时数偏少,教师授课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的要求

专业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主要途径之一,专业课开设情况反映了学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业务素质的要求和重视层度。通常课时越多,授课质量越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得就越快。

表2的调查可以看到:大多存着专业技术课时数安排偏少的现象,这与目前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差而需提高的实际不相适应,也与社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趋高的实际不相适应,这是造成高校对研究生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由于学生的来源、职业和年龄等问题的差异,学校对研究生专业技术课时数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培养单位,或导师自行安排,这就要求学校、导师必须从根本上对专业技术课重视起来,加大课时量,提高教师授课质量,以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2.2专业技术培养方式五花八门,有待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方式

授课方式是否合理是能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研究生技术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自己练习、导师辅导、专业训练课、跟专选班上。(见下图)

但这四种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自己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和层次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技术,不受任何的约束,但其容易放任自流,会因为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以致技术提高慢、出现错误动作;导师辅导——避免了自己练习的不足,但一般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有限,不能形成班、队进行教学训练,缺乏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程度不同地影响提高的效果;专业训练课——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比较适合绝大多数研究生,但它不能系统地、全面地将以前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缺乏内容完整性;跟专选班上——较好的弥补了专业训练课的存在的问题,但上课的内容多、训练量大、人数多、教师无暇顾及、场地不足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研究生上课积极性不高,间接影响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次,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专门的技术训练课的内容和计划,这些都是阻碍研究生技术水平提高,导致学校对其满意度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因此,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方式是培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2.3对专业技术教学实践重视度不够,学生缺乏良好的授课能力

教学实践是研究生投入工作后具备良好授课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单位对教学实践的要求直接影响学生的授课能力,授课能力的差别将直接影响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表3中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时间主要集中在3、4、5学期,其中武汉体院和华中师大时间周期均为4—8周,且都没算入学分,而湖北大学的实践周期为36学时,且有2分学分。

可见体育院校对研究生专业技术实践重视度不够,实践周期短,实践学时没做具体安排,浮动性大,由于不占学分,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生自身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缺乏良好的授课能力,也是引起学校对研究生满意度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

3.2.4学校开设技术选修课总体意识不够,可供选择项目少,开设学时不足

技术选修课是培养体育学科研究生一专多能主要途径之一。高校不断发展,一专多能且全面的体育学科研究生,是日后培养高质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核心力量。

从表4中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院校对于选修课开设情况不一样,在调查的院校中,仅武汉体院开设了技术选修课,其余两所则没有开设选修课。武汉体院开设选修课主要在第3、4学期,由学校确定项目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每学期开始时选择本学期选修科目,最多可选2门,每门课开设学时大约为24学时左右。

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院校对于开设技术选修课的总体意识不够。已开设的院校基本能满足学生的意愿,但可供选择的项目少,开设的学时数不够。

4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及对策

4.1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

从产生的原因看,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体育院校为了改变社会对体育学科长期以来重术科、轻学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看法,导致了多数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和培养。其次,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很多跨专业考生,他们以前大多几乎从来未接触过体育,报考体育学科研究生完全由于自身对于某项体育运动的一种热爱,或者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相对较容易。因此这类考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而高校对于体育科学研究生的要求主要以教学训练为主,体育院校对于学生技术培养上的忽视,势必造成与社会需求无法顺利接轨。

从主观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方式的制定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培养单位对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简单,不系统。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忽略了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只流于形式,技术培养方式的滞后,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专业技术的提高。没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2)专业技术培养缺乏有效手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中,专业技术的培养在各个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方案中都被明确提出,并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调研中发现,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实施。由于教学时数、授课方式、授课质量等等的不足,导致对专业技术的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都未达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技术的渴望度。(3)忽视了体育这门学科自身独特的特征,加上专业技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自发组织或自己自觉练习的现象较少。而且大多研究生未意识到目前就业的困难,忽视了一专多能力对于日后就业的重要性。这些也是造成体育学科研究生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影响因素。

4.2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工作,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目前首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转变体育院校培养观念,将只注重研究生科研理论水平的培养,转变为科研水平与技术水平并重,加大对研究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力度;(2)培养院校应认真落实制订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方案;(3)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感,加大对学生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制订相应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为学生创造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4)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发训练的意识。

5结论

通过对体育学科研究生专业技术培养现状及对社会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发现,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9

关键词:学科教育;专业化教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94-03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师的发展成为体育教育界研究的方向和课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体育教师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高等师范体育院系,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就是师范教育的专业化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虽有一定进展,但没有质的变化。我国的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一直延续着重体育教师所教学科课程、轻体育学科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的不完善教育。导致体育学生普遍存在任教学科知识过硬,而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欠缺的现象。为解决这一带普遍性的问题,促进我国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进程,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

1高师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偏差

体育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体育的学科知识、任教学科的学术水平与体育学科的专业素养孰轻孰重,成为体育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由于师范教育在与其他专业教育相同的时间内,很难既达到同等的学术水平又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因而在现实中,师范性往往更容易成为强调学术性的牺牲品,不少人认为,只要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做教师,甚至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学科知识无关紧要。尽管体育学科借助其他学科已建立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理论系统,但从理论到可实践的原则,并能用来解决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问题还不甚严谨,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受重“学术性”、轻“师范性”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几十年来,一直延续着重教师所教学科课程、轻体育学科理论和专业技术课程的不完善教育。我国高等师范体育院系课程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主要是由三大方面构成的: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160学分左右。从课程结构上看,没有把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教育实习单独列出;从学分比重看,教育学科课程在整个课程中不成比例。可见,我国的体育教师课程的专业特征不明显,主要是仿照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模式建立的,有师范教育之名,无师范教育之实。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形成了以严谨的学科教育见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以所教学科知识见长的大量师资,对我国的中学普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师范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技能欠缺的弱点,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学习才能逐步成熟。在过去师资紧缺的年代,各用人学校没有关注这些不足,只要具有较高的学科知识水平就满足了,至于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欠缺问题,似乎注意不足。这是高师教育欠完善的必然结果,新体育教师靠个人从头开始探索与积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师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用人学校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只注重所教学科知识,到学科知识与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全面衡量。面对用人单位人才衡量标准的变化,目前不少师范体育院系并没有意识到,仍然是在加强专业学科教育上做文章,而对体育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师专业技术的培养重视不够。即使开设一点体育教学的专业性课程,也主要是以理论为主,以课堂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实践的机会极少,对学生专业技术的提高起不到多大作用,只不过是象征性的体现一下师范体育院系教育的特点而已。这样的教育导致了体育专业学生走上教育岗位后,普遍存在―面硬一面软的缺陷,即在所教学科知识方面大都能胜任教学工作,而在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技术、技能、技巧及艺术性方面严重欠缺。从做实习教师到趋于成熟的周期太长,大约在3-5年,有的甚至更长。在此期间体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一般较差,往往是以工作热情与勤奋做一些弥补,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往往是以繁重的课外体育活动负担作为代价。目前年轻体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宏观上看,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影响很大,是制约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改变,必然导致师范体育院系自身信誉的降低,丧失“教师摇篮”的优势地位。目前有的用人学校宁愿用退役运动员做教师,而不喜欢师范体育毕业生,其理由是高师毕业生与退役运动员相比没有多少优势,而且在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方面一般不如退役运动员。

2时展要求体育教师专业化,并为之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既然体育教学是一种专业,体育教师是专业人员,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也就需要专业化。首先,受教育者的需要是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专业化的前提。科学技术和文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教育更加专门化、系统化,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教育应运而生。如何把无限丰富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如何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创造能力等问题就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仅仅把体育教师作为―种职业、把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师职业定向或职业分配就已经远远不够了,当代青少年的培养需要的是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这就需要把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作为专业体育教育。其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和师范教育的专业化提供了可能。如果把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作为一种专业体育教育,该专业必须拥有特定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就是体育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两类学科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再次,教育的发展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提供了条件。我国普九任务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加快,师范教育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过去仅仅是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在数量上的需求,而现在开始有条件满足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需要。师范教育专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尽管我国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已经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体育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各级学校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体育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改革与发展师范体育院系教育,推进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3高师教育的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课程设置

体育学界专家、学者认为―个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根据这种认识,师范体育院系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所构成。普通文化课程也称之为人文学科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宽阔的普通文化基础,使学生对社会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学科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要教的内容,包含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体育学科课程的内容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全面理解体育教育原则、人的发展;体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指做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技能和技术,包括所教学科的体育教学方法、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设计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测量、信息技术等,其目的是帮助体育学生具有体育教学的特殊技能;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能力。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是体育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必备课程,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的标志性必备课程。一个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的知识结构才有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所以,无论采取开放还是封闭的体育教师培养体制,这五个方面的课程都是必须开设的。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比重可以设计如下:一般文化课程占20%,学科专业课程占40%,体育学科课程为20%,体育技能课程占10%,教育实践课程占10%,这样的课程结构可以保证师范教育的双专业性质,与普通大学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

4实行教师职业专业化教育的思路

师范体育院系要保持“体育教师摇篮”的优势地位,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教育理念。针对师范专业化教育中体育理论与技术欠缺问题,应该选择更为薄弱的体育教育技术作为突破口,必须要在体育、体育教学技术上独树一帜,它是师范体育院系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体现了师范体育院系教育的基本特色,是立足之本。我们可以从我国梨园行业的师徒传艺和国外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我国传统的梨园行业一些初出茅庐的演员一登场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戏剧学科知识的同时,都要接受系统的表演技术训练;一旦出徒就是地道的“科班出身”,走上舞台就能进行富有感染力的演出。如果体育教师能像演员一样善于表演,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技术与技巧艺术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像观看戏剧一样生动有趣,那样的学习肯定是充满激情和富有想象力,会使学生得到寓教于乐的美的享受。国外发达国家在教育观念上一直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注重实践技术的教育。如日本在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十分重视专业技术的教育。在日本,不管具备多高学历的毕业生,要走上教师岗位,必须经过系统的师范职业技术培训,达到规定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师范教育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新时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师范教育也必将走上专业化教育的轨道。

5实行体育教师专业化构想

本文针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存在的重学科课程轻专业化技术教育的倾向,借鉴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实践训练的办学理念和我国梨园行业师徒传艺的育人方式,提出了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实行体育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构想。旨在对师范体育院系教育传统模式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个以学科教育与专业化技术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与教学体系,即对师范体育专业学生按照体育教师职业要求进行专业化的系统训练与培养,包括体育、教学技术的素质、技能、技巧、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全方位的专业化技术教育。通过开展专业技术训练,提高师范体育专业学生从教的专业素质、能力,使其熟练掌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术、技能与技巧,使其在走出师范院校校门时,就具备一个合格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所应具备的技术与技能,将过去3-5年的成熟期缩短到1-2年,甚至更短。把体育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熟练、高素质、强适应能力的成熟合格的专业体育教师。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生动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方得体的教态与仪表;灵活、艺术的授课方法;娴熟的多媒体教学操作技术;规范整洁的板书与绘图技能;成熟的课程教学技术;想象丰富的创新性教育能力等。如果此构想得到落实并大面积推广,将彻底改变目前的师范体育院系受到普通高等院校激烈挑战的被动局面,使师范体育院系在社会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同时将对普通教育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实行体育教师专业化教育是一次深刻的观念变革。对师范体育专业实行专业化教育理论的建立,可以扭转我国师范体育院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教育轻专业化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师范体育院系教育走上以学科教育与专业化技术教育并重的轨道,推动师范体育院系教育朝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玉光.试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2,(7).

体育与科学技术篇10

目前提出了高职院校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发展理论,解决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学生继续教育出口问题,但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继续教育与出路问题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问题还很模糊,职教体系还需完善。如果从为人的发展(人们终身的教育需求)和经济发展(对产业层次的服务)都应该强调职业教育中等、高等、硕士、博士学位路径的形成,全面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刘延东指出,“十二五”期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着力构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还规定: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要实现这样的人力资源强国,没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等数量、层次、规格,提升人才培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国际视野的职业教育层次体系形成趋势

国际视野的职业教育层次体系形成趋势首先是从高职本科教育开始,高职本科教育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形式,这种教育形态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日本的技术科学大学、德国的技术科学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的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中国台湾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等,都以实施高职本科教育为主。1965年,英国开始了高等技术教育与普遍高等教育双轨运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创办本科水平的工程技术类学制,培养技术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促进,从1990—1999年十年间,德国FH学校总量从1990年得98所迅速跃升至1999年的152所;中国台湾地区高职本科院校(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总量也从1所快速升至47所;美国目前已有内华达、德克萨斯、华盛顿等17个州允许学院同时提供副学士和学士学位。学术型与应用型,更高层次如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美国有140种,美国有500个学科领域的可授予博士学位。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全民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已普遍。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本科已经取得与高等学术教育平行发展的地位。欧盟在其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发展欧洲资格框架中的6~8层次的职业教育,6、7、8层次分别指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教育。实施模式和路径分为:德国和瑞士为代表的双元制发展模式: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基于证书和资格认定;挪威的学术与教育融合发展模式。注重企业或雇主的参与课程开发,在培养目标和考核上注重工作实践和就业能力。

三、本土视野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层次路径探索

中国高职教育起点偏低,政策限制较多,高职本科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供应短缺。据联合国发展组织统计,中国的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五十九位。在技术工人方面,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中国技师和高级技工只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学科结构的失衡导致教育与经济结构脱节,制约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在经济深度转型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依托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与数量的双重发展,在上述国外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比较分析基础之上,中国高职本科教育发展应按照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特征,规划与调整中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

(一)整体布局,建立相对独立、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发

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在加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延伸,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的上移,着力构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完成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产业发展多层次学位和文凭证书体系;建立职教、产业、普教的互动,与本国产业特色的职教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层次:高科技服务业职教课程;逐渐建立应用型本科与专业硕士、博士的层次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互动的体系。

(二)从区域优势上,优先发展一批行业高职本科院校

从各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重点研发领域和方向出发,有重点地规划建设一批高职本科院校,以区域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促进高职本科院校与产业界的资源共享及交流合作。行业发展的需求,对技术层次的要求,还有人们对继续教育的要求都导致对职业教育层次的需求。行业可以成立行业协会,在此基础上可以与高等职业院校联手,创办独立的专业本科职业院校。积极与经济联动,开放的职教体系:职教与中等高等学校互动衔接;通过修度学分、考试等方式继续教育,以技能教育为本。课程体设置直接与市场对接,为产业,服务,专业、产业、行业结合。服务业和制造业人才尤为紧缺,成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增长需求。职业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适应这种发展变化,才能保持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同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强调所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应用技术创新为导向,培养与此相适应的各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直接面向经济生活,基于产业发展多层次学位和文凭证书体系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有效整合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

(三)以项目为依托,探索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体系,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建立横向学分互认体系

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为依托,以职业化作为课程整合的基本目标,保持课程与现代科技的同步发展。通过整合学术与职业课程、学校与企业课程,将工读交替模式与职业资格等级、工作岗位和学位证书等级进行有机衔接,实现课程的共同规划与研发,帮助学生形成技术创新素质及其关键能力。加强教学与产业的紧密联系,专业与经济衔接、招生衔接、学位体系的衔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有效整合地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例如: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求,还有行业某一领域的需求,例如LeD光电行业的需求,设立光电学院。我们正在探索以行业或某一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或技能作为课程整合的结合点的专业技术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工业训练交替,探索职业文化、应用研究、职业能力三者之间的均衡。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