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十篇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十篇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36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1

(一)现状分析

1.数据统计

2006年6月我们对全市初一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成绩进行抽样统计(总分100)

2.数据分析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①两级分化提前了;不及格中的低分学校以及低分学生数在增加。试问在未来重语数外高考形势下,这么多人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太可惜了。②全市初一学生在第一学年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已接近放弃的边缘。

(二)原因分析

1.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课程开设情况来看:由于各校师资力量不均衡,小学课时开设严重不足。

从师资队伍来看:小学英语教师学历达标不均衡,加之多数教师教龄短、缺乏教学经验,所以难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从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度来看:各地小升初语数外分值不均衡导致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均衡。

2.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现状分析

从教学条件上来看:小学、初中民办学校电教设备其全,小学小班化教育优势明显,家长重视并配合学校教育;而公办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家长素质偏低,不重视也不配合学校教育。

从学习时间上来看:住宿制学校安排早读和晚自习时间,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环境。公办初中为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按照规定课程设置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每天下午5点左右放学。细想一下,面对已失去学习英语兴趣的初中生,课上又无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后没有家长的配合,每天怎能完成10个左右生词记忆任务?英语学习的屡次失败,使学生渐渐地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长期下来,痛苦的学习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

3.新旧教材教法对比分析

新教材是对旧教材的改进。《牛津英语》教材语言好、理念新、有时代感,但对教学要求比以前高,例如:初一第一学期新教材要求掌握的词汇超过旧教材200多个。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只具备“教”教材的水平,而不具备“用”教材的能力。此外,英语教学评价标准也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分沉重。

(三)调查结果

公办小学、初中现状:①地区发展不平衡②师资力量薄③教学设备差④教法需改进⑤学法待研究⑥两级分化已提前⑦评价体系需构建⑧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要重视

二、具体对策

(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

1.加大投入开发资源

落后的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限制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与教改的热情。建议学校要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习的资源,如: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鼓励英语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制作直观教具,共享实物、挂图、图片、单词卡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聘请外教、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光盘资料、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加强管理多加指导

建议管理部门①督查各地区开足开全上好小学英语课。②调研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情况。③调研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情况。④检查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

3.重视起始年级教学

建议管理部门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重视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学。小学三年级要配备语音较好、教学能力强的英语骨干教师;对生源差的初一年级允许在初一第一学期多上英语课,这样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提兴趣、改习惯、会音标、懂学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能力。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不仅仅来自课本和录音,还来自教师的语言,如果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会使学生过早放弃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

2.加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建议教研和培训部门要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供和加强对课堂观摩的研究,使之系统化、经常化。培训内容可为: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三大教学技能①常规技能―教态、课堂管理、板书、课堂用语、简笔画、制作教具②专项技能―字母教学、语音教学、语汇教学、句型语法教学、课文教学③综合技能―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复习课。

3.建议人事部门在招聘小学英语教师时,增加教学技能考核;招聘中学英语教师时,增加语言运用考核。

4.建议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充电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

(三)优化教法指导学法

1.加强英语教学法研究

建议研究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小学研究出音、形、义相融的教学模式。

建议公办初中重点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是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我们要珍惜小学三年级起点公平,重视初一年级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分层次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在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学习探究、作业设置、测试练习等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充分挖掘其发展的潜能。

建议没有晚自习,周末不补课的初中重点研究自主学习模式。

建议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教学模式及课型研究。

2.加强英语学法指导

学必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预习、听课、作业、错题整理、课外学习方法以及复习方法进行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独立体验和思考的机会等。

(四)构建合理评价体系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1.建议重视形成性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会使学生主动积极性、自觉愉快地学习。其方法有:①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建立过程可分为:指导学习――准备档案袋――累积、搜集学习资料――将所搜集的作业、作品放入――反思、总结、评估――挑出最满意的作品――建立学习档案。②要求学生写学习周记。周记长短不限,但应注意要求学生每周尽量运用近阶段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反映师生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给予反馈。③访谈评价。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倡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方面进行评价。

3.构建合理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的评价,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导向、监控、反馈和激励作用。

建议小学三年级考试只有听力和口试部分。

建议小学英语竞赛只设口语比赛。

建议1―6年级英语考试题干部分用儿话语言。

建议小学英语试卷把写英文短语放到听力部分中。

建议小学英语考试要确保均分不低于80―85(100分制)。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2

关键词:《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实施

《路由协议与配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不但可以强化所学习的理论,而且可以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地到中小型企业、公司从事网络设计、组装、管理和维护工作。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构建一个恰当的实验教学模式极其重要。[1]

一、《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教学模式简介

《路由协议与配置》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达到懂、建、管、用的目的。通过《路由协议与配置》实现全过程的教学,即从质疑出的问题开始,经设计、实验、释疑或分析该实验现象和数据,写出报告的过程中,是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处理《路由协议与配置》问题时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路由协议与配置》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一技之长。

《路由协议与配置》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课程,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为基础。在观察和实验中,需要掌握基本程序和技能,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勤于思考、寻求规律的探索精神,以及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教学目标,需要恰当可行的实验教学模式,即“理论,实验,实训,设计”四位一体。理论,即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够用”即可;实验,即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下,学会检测某些《路由协议与配置》数据,学会使用基本的网络设备,能按一定的要求正确完成《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操作,分析和处理所得结果;实训,即与就业岗位紧密接轨的各种实验;设计,即以现有就业岗位为目标,推进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

二、《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教学实施

行动导向是一个教学论方案,它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在行动中学习”。教师是学的主导者和协调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所以主要的教学场所以实训室为中心,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主要教学方法为“理论,实验,实训,设计”四位一体。为了有效开展教学,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特点加强了网络实训环境的建设,我院组建了网络综合实训室,该实训室由5个网络实验工作台组成。这样的网络实验室可以模拟出各种真实的网络环境,满足大多数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要求。[3]

《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的教学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教学中,兴趣引导式教学是让学生获得对《路由协议与配置》的最直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在讲解静态路由这一知识点时,选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交通指示牌,既贴近生活,又易于理解。启发实验式教学应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设置相关较容易理解并具有一定灵活性的实验项目帮助学生们消化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其特点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学习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一般来说,启发式教学可分为置问、设置场景、解问、反馈与评价等几个环节。

《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项目的设置应以导出问题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理论知识为目的;简单的验证式的实验难以引发学生思考,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制定和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之前,应当首先确定教学的理论知识点的相应问题,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置问。此外,因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问题的确定也应当按照学生当前的基础水平来进行;合适的问题才能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机,释放出他们的活力。在兴趣引导式教学阶段从学生的表现可以大致了解他们当前具备的基础,可以由此进行问题的设置。完成了置问后,接着可以选择合适的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验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场景的设计应当直观易懂,并且为问题的提出完成顺理成章的铺垫,即具有目标导向性;另外,也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实验应当包含尽量多的因素,以适应较多变化,避免出现限制学生思维的消极影响,有弹性的实验场景也有助于学生提出创造性、研究性课题。在实验中,可以采取小组实验的形式。在一个小组中,不同学生将逐渐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对实验有深入了解的同学不只是自己正确就可以,还需要帮助其他同学共同完成,让“小先生”的角色功能最大化。通过互动,提高学生之间探讨问题的热情,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的进行学习。实验进行之前,可适当讲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不宜深入,更不能讲述完一个章节或几个章节之后再做实验,否则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实验进行完之后,在课堂上应按预先设置的问题和实验过程详细展开分层理论模型的讲述,在解释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讲述完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由实验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教师可根据指导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请有代表性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讲述本组实验体会和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作总结。教师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发扬教学民主并给出及时评价。最后教师针对各代表的报告情况,做出总结性讲评。

三、《路由协议与配置》实验教学模式评价

在实验教学模式评价中实行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评价标准开放化,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有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企业、行业的评价。实验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综合化,采用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4]

四、小结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我院以“外语强,技能硬,综合素质高”为培养目标,只有不断更新理念,加强对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办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文球,李长云,满君丰.以就业为导向的it人才培养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福建电脑,2008(11):24-25

[2]张进松.创新实训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J].科协论坛,2009(5)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节点评价指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长期以来都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以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这无疑对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应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体系并确立关键节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评价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已经从官方出台了一些评价工具,而且有些评价工具已经可以在线免费使用。国外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评价研究近几年文献数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国外在教育信息化这一研究领域本身比国内起步早,进入常态化教学的时间自然也较早。国外的研究相对比较关注课堂,研究比较细致,给出的评价指标比较详细,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支撑不足,国外多数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组织和机构出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其理论依据没有详细阐述[1,2]。但是不可否认,国外研究给出的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具体指标和指标内涵非常具有说明性,即能够把课堂内部的因素考虑得比较全面和细致,这些指标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关键节点的识别、分析、确认研究在国内外都鲜有报道,但关键节点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控制起到关键的作用,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从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出发,在研究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取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因素。以发展性评价理论、后现代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3],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 

为了便于表达,用a1表示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用a2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用a3表示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表识,满足的原则如下: 

1.0

2.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隶属于同一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隶属于同一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所有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之和为1。 

3.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它隶属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它隶属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该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识; 

要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合理、科学和全面的评价,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都应该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元评价是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主体定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 

对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结果计算:先为三级指标评分(学生评价×0.5+教师评价×0.3+教学管理者×0.2),二级指标得分由其下的每个三级指标得分乘以相应的权重,加权求和而得,一级指标得分与二级指标得分的获得方法是相同的,即一级指标下的每个二级指标乘以相应权重,加权求和而得。最后得出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按优秀5分、良4分、中3分、合格2分、不合格统计。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的确定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都比较全面,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信息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信息资源是基础,权重0.2;教学设计是前提,权重0.2;教学过程是关键,权重0.4;教学效果是验证,权重0.2。 

由上述指标和权重可以发现,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教学过程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信息化手段,权重0.3;学习互动,权重0.4;内容组织,权重0.3。相比较而言,学习互动这个过程更重要一点,因为教与学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互动又包括3个三级指标,分别为: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权重0.4;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交互,权重0.3;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权重0.3。相比较而言,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过程更重要一点,因为学生是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利完成“学”的过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经文献研究和专家评议,确定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及权重,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9项和三级指标21项。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评价指标中,评价的一级指标基本涵盖教学的基本环节。据权重值确定了关键节点,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过程是关键节点,其中学习互动在教学过程比较关键,在学习互动中学生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这一环节尤为关键。 

根据以上结果,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建议如下: 

1.在建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及评价体系时,要以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为依据,各项评价指标要含义清晰、科学准确,而且指标的采集、处理方便、科学。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教师从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中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反思和改进,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秋.从整合到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4

关键词:高职学院;教师评价;校企合作;政府机制;学校理念

一、序言

随着中国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需要教师们在各自岗位发挥最大效能。而对教师做出公正公平、客观有效的评价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潜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对高职教师的科学评价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关系到高职教师的能动性地发挥,关系到社会对高职教师的信任感。因此,加强高职教师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公正、合适的教师评价系统,成为研究的聚焦。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而现实情况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要求不相适应,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观念与时代化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不同步。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挖掘高职教师自身潜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职教师评价工作是学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建设。而健全完善科学的高职教师评价机制,发挥现有高职教师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也是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工作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目

前,中国的高职院校既有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也有行业主管、企业主管和民办高职等多种管理形式,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致使管理与准入制度不协调,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科学化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偏离了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轨道。

(二)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影响教师科学化评价体系构建的成效。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有关“教师评价”的概念认识仍局限于“学校、课堂上的评估格局”,这种典型的,近乎标准的概念认识总是从有意或无意地从教师的缺失和匹配性出发,忽视了教师评价对高级技能型实效性教育的能动发挥。

(三)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教师评价科学化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其主要表现:第一、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师评价不够重视。第二,对学生课程实习期间的教师评价重视不够。第三,缺少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第四,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不够。影响了教师评价的紧迫性。从评价方式上讲,当前高职评价方式较为简单,还是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论文等,轻教师的技能和素质评价;二是重教师的个人评价,轻教师作用的综合评价;三是重专业课程在学习安排评价,轻工学结合评价;四是重专业教学形式评价,轻专业技能能力评价。

(四)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向。一是教师评价主要聚焦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而忽视了教师评价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二是把教师评价的兴奋点主要放在教师教学工作水平高低结论的获得上,注重了评价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而对其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重视不够。

(五)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升。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指标在科学性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为了指标的全面,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内涵相互交叉;二是指标的权重赋予依据不充分,显得随意;三是指标设计的合理性难以确定。

(六)教师评价模式套用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不充分。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评价模式,除了在指标体系中增加部分职业教育的要求之外,整个评价模式与普通本科教育并无本质不同;二是在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上尚未真正构建起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

(七)评价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现有教师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上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一次教学事故定结论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访谈发现,有些时候主要以各类获奖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优劣的标准,少数情况下仅把论文情况作为标准衡量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二是有些教师评价活动未能在常态环境中进行,特别是对教师的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评价有些失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部署,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规范化建设工程。(1)建议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作为教育兴国、提升时代化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素质条件的抓手,列入省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并在有关政府文件中强化教师评价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内容。(2)建议在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时,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建设管理,作为一项不可逾越的重要条目专门列入。(3)建议将高职院校教师质量评估体系,把教师评价管理为评估指标的科目之一。(4)建议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保部门及行业部门共同合作制订教师评价制度,明确社会行业人士进行教师评价的合法化。(5)建议省教育厅和省社科院联合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研究的立项和评审,增强对教师评价的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偶合的研究力度,确保社会行业企业顺畅到高职院校参与教师评价。

(二)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管理共建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教师全方位的评价管理。(1)建立学校和企业的联姻制度,加强校企业互动。要努力探讨“专家指导委员会”模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式和“职教集团”模式,共同商定校企合作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目标,加强与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双向联系,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横向联系制度,把学校与企业职业技能教育差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学校教师评价管理。(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样既能开拓教师评价视野,又能结合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政府人保部门和人才市场的“牵线搭桥”,能够促使人们用职业的眼光来反思专业的选择,促使高职教师用专业的眼光分析社会、洞察社会潮流,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3)加强与科研部门的沟通。科研部门人员和技术开发型实用人才参与教师评价,能够为职业技能教育开阔视野,增加学校的教育研究力度。(4)加强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之间要利用地理位置相近,专业上的相关性便利,双师型教师的资源互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开展相关的合作,相互之间的成果展示,互相参观取经,建立由校际间领导参与的教师评价咨询评价委员会等。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努力形成名校特色模

式。(1)学院高层管理者要做高职教育的专家,树立科学的教师评价管理思想。要明确教师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性,根据高职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战略目标,制定与学院战略目标一致的教师评价体系,科学论证教师评价的标准,要把教师评价贯穿到日常工作中。(2)加强高职院校内涵教师评价管理。各高职院校由分管师资建设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和负责教学的校级领导一起“双管齐下”,按不同年段、专业类别制订教师评价的详细实施计划,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制度,既责任分明,又形成合力。学院有关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好教师岗位的工作分析,列出教师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构建全面客观符合学院实际的科学定量考评指标体系。(3)建立自身评价机制,拓展学院教师评价的途径。教师评价应充分尊重每位教师的特点,建议通过上级、下属、同事、自我、工作对象等不同考评主体进行360度考评。教师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同行、相关专家、用人单位、教师本人、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机构等。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评价与考评:一是可以通过学生测评打分考量;二是通过教师间相互评价、评分;三是通过所在系(部)对其教师的整体素质、现实表现来综合评分;四是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和评价来考量。(4)加强教师评价建设。一是要加强教师评价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素质的位置;二是要改善教师评价工作环境,提高教师评价的归属感;三是各高职院校要树立若干教师评价典型,通过楷模的作用,树立起责任心和责任感;四是提高教师评价工作人员的待遇,设置与同等岗位相近待遇规则,降低其不稳定性和不满足职位性要求;五是注重校园待遇对等优先原则。六是加强教师评价业绩档案建设,为教师评价管理提供科学化依据。(5)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师评价流程。首先,要加强教师考评的事前规划,新学期伊始,学院中层管理者(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要与教师共同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双方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后,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出承诺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其次,学院要建立一支公正公平的教师考评队伍,可以是教务处领导、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等构成,选出的代表要教师公认且工作认真严谨、打得开情面。再次,学院管理者不能“重结果,轻过程”,要发挥教师考评队伍的作用,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管理者要对考评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学期结束,管理者依据考评计划对教师的考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考评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最后,考评结果出来后,系领导或教研室负责人必须与教师进行面对面地反馈谈话,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在完成考评目标中遇到的困难,以请求上级的支持。人事处要充分将考评结果与职务的晋升、薪酬的发放、培训学习等相联系,以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6)质和量相结合。从教学工作来说,要从质量综合的角度评价教学工作量,将学生出勤率、听课率、学生和同行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工作量之间形成适当的权重分配关系,使评价重量更重质;从科研工作来说,要将学科建设的主要评价指标,如科技获奖、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等,融入评价体系,与量化的科研经费之间形成适当的权重分配关系,来综合评价科研工作量,则更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保质保量的研究。(7)建立校企合作共同督导的教师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办公室要督导校企合作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执行情况,将教师教学和实训等质量监控信息及时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反馈,不断完善和创新校内校企合作共同督导的教师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使整个评价体系能够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持续地改进。

参考文献: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5

1科学课程:“校园植物的分类与识别”

1.1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在介绍植物学分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校园植物为蓝本进行分类和识别,最后尝试编制植物分类检索表。

课程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分类的一般原理,识别校园中80%以上的植物,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分类思路,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1.2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表1)

1.3课程实施及评价建议

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植物学分类基础”和“校园植物的分类”两部分内容可交叉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开设之前,建议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成绩认定结合出勤情况、上课表现、课程作业和课程考试进行。课程考试内容为从校园中随机抽取10种常见植物,要求学生进行辨认,能准确辨认出8种或8种以上的为合格。

2文学课程:“校园植物与诗歌创作”

2.1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在认识校园植物和掌握诗歌鉴赏中的植物意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诗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最终能独立以校园植物为意象进行新诗的创作。

课程目标:了解校园中的植物种类,理解诗歌中的植物意象,掌握诗歌创作的构思和基本表现手法。

2.2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表2)

2.3课程实施及评价建议

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由语文教师和生物教师共同指导,利用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组织教学,保证教学的效果。在课程开设之前,建议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课程评价以学生的最终作品为主,建议将学生习作汇编成册。

3技术课程:“校园植物标本制作”

3.1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在认识校园植物的基础上,学习制作植物标本的技术,最终能独立以校园植物为对象制作标本。

课程目标:了解校园中的植物种类,掌握浸制植物标本和干制植物标本的制作技术。

3.2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表3)

3.3课程实施及评价建议

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可适当设计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用某种叶片制作叶脉书签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程开设之前,建议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在课程结束之后,可举办标本成果展。

4艺术课程:“校园植物摄影”

4.1设计思路及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在认识校园植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摄影技术,最终能独立以校园植物为主题进行摄影创作。

课程目标:了解校园中的植物种类,掌握植物摄影的基本技术。

4.2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表4)

4.3课程实施及评价建议

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由美术教师和生物教师共同指导,利用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组织教学,保证教学的效果。在课程开设之前,建议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课程评价以学生的最终作品为主,同时在课程结束之后,可举办摄影成果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汪劲武编著.种子植物分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陈学伦著.植物摄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吴佐建.校园植物资源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4,(5):9.

[5](日)市川桃子著.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余德予著.诗歌写作入门[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7]曾焕鹏著.当代文艺写作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8]刘芳著.诗歌意象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6

关键词:职业能力;教学基地;驱动;机制

作者简介:曹树华(1963-),男,江西鄱阳人,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53-04

从人力资源培养角度来看,国家三分之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是出自职业教育,因此,其地位不容忽视。为了提高高职学校人力资源培养水平,促进知识与技能并存、工作与学习并重的培养模式,必须重视高职学校教学基地建设和发展。

一、高职学校教学基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家人才战略层面:加强高职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国务院召开会议并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两个决定明确指出,我国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从劳动者素质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因此,如何培养,培养何种技术技能型人才,落脚点都在中等职业教育,这又对职业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1]。

(二)办学方针层面:以就业为导向

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已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思路,要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政策指挥棒,并引入市场因素,激活职业教育各方面资源。此外,要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实质性的发展,必须摆脱完全有政府管理的现状,转变为由政府介入引导,并积极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培训,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的提升意味着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高,也就为改变“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传统观点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究竟通过何种途径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呢?答案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质量提升的落脚点就在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各地区的教学基地提供了大规模的资助,主要集中于市场需求量大,效益突出的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中等职业院校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参加鉴定,通过鉴定后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如此一来,学生毕业时就可拥有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都指向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且无不与教学基地建设相关。因此,政策与方针的实施与落实,教学基地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高职学校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上饶地区的职业院校各具特色,这与地区的支持与学校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在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可否认,教学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重院校规模扩张,轻资源均衡分布

上饶市校内教学基地及校外教学基地建设普遍处于加快建设阶段,各学校间资源分布不平衡。目前,上饶市职业院校校内教学基地普遍处于加快建设阶段,资源分布还不平衡。笔者通过对上饶市几所职业院校的走访调查,发现:每一所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群或特色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这些特色专业群或特色专业基本都具有本专业的教学基地,且实训设备比较齐全,实训指导教师也相对其他非特色专业较充足。而非特色专业情况则大相径庭,不但实训条件较差,有的新建专业甚至没有本专业的教学基地,更谈不上实训设备,师资配备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更与职业教育本身具有的规律相悖[2]。

上饶某高职学校的教务主任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及招生人数的扩张,学校学生数由原来的1800人变成4200多名,翻了一倍还多,学校几乎把所有空置的房子整改后作为学生的教室与宿舍了。为了容纳这些学生,学校每年都会增设一些专业,但是却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建设教学基地及扩建学校规模。与此同时,教师的数量就这么多,为了满足教学的需求,每位教师每周的课时量不得不增加,达到至少16节/周”。另外,一些学生反映“实训课只是摆了一个空架子在那里,不但没有上过,更有甚者这些课被其他一些基础课老师占用掉,有点类似于初中、高中的教学模式。”

(二)资金来源重拨款,轻合作投资

目前,职业院校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为教学基地建设出资。因此,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来源较单一。就调查结果来看,现如今上饶地区职业院校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来源途径主要包括三种:自筹资金和专项拨款、校企共同出资、企业出资。大多数学校现在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和专项拨款来建设教学基地,即便有一部分教学基地是与企业共同出资或由企业单独出资建设,也是学校凭个人关系及感情维系,并没有通过法律或者经济手段来实现。正如上饶某汽车公司的老总说道:“目前,整个上饶地区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和我们签合同合作的学校也非常多,我们之所以选择**汽车学校,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该学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错,在企业稍加培训后即可上岗,节约了很大的培训成本;第二,我本人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对这所学校有着非常深的个人感情。”[3]

(三)重规模、数量,轻管理、效益

调查结果还显示,各职业院校教学基地、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极不平衡。某些特色专业尽管有较完善的教学基地及实验室,且设备都较新,从早到晚一直都有人使用。相比^而言,一些文科专业或陈旧专业的实训室设备,很少有老师及学生使用,即便有学生上实训课,所用的也只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设备。因此,大部分职业院校缺乏对教学基地运行机制及管理机制规范的建设。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反应,目前学校的教学基地及实验室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由管理员负责管理日常管理及维护。如果设备出现问题,自己能修的就修,如果不能修的设备,就放在一边,久而久之,能用的设备所剩无几。很难做到教学基地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及更新完善三责合一,这将会使得教学基地的服务功能大打折扣。此外,教学基地的功能仅仅停留在为全日制学生教学服务,没有完全开发教学基地的综合效益。应该在产教结合,技术开发,对外服务、社会培训等方面加强使用[4]。

三、基于职业能力建设教学基地动力机制

以上论述,表明职业院校教学基地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建立基于职业能力的教学基地势在必行。在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基地如何运行之前,首先来讨论一下该基地建设的动力机制源于哪里。经过对文献的整理、研究,发现存在两种驱动:教学需求驱动和就业导向驱动。

(一)教学需求驱动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谓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种能力: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及工作态度,即职业道德。

职业知识可以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传授,而专业技能、方法技能及职业道德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必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才能掌握。因此,必须强调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双重层次的训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出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

(二)就业导向驱动

众所周知,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更好的就业。要实现更好就业的目的,职业院校必须在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三方面下功夫。虽然职业知识是需要教师在教室内向学生传授,但是职业知识的正确与否都要在教学基地进行检验,而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必须在近似真实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基于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基地直接面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学生类型。如此以来,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就业办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发展,就业渠道畅通,学校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办学活力。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已经对这一点进行了充分的证明。除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外,还需要政府的积极主导,行业指导。

四、基于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基地评估机制

(一)评估目标

作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学基地的建设及管理水平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真实性、多样性”特征。通过评估提升基于职业能力教学基地的培养质量及服务能力,这对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乃至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评估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效、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转变职业教育模式,促进工学结合;使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优化学校课程建设及专业布局。

(二)基于职业能力教学基地的评估方法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教学基地评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情况下,对教学基地评估的划分是按其内容进行划分。按此标准可将教学基地评估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内在评估、外在评估、经济评估。所谓内在评估是指对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的评估中心集中于其建设目标与当前运行情况的匹配度。若当前教学基地建设与当初设计目标匹配度较高,则评估效果良好,反之,评估效果不好。外在评估主要是以教学基地建设的外在价值向度为标准,即教学基地对劳动力市场、经济、科学、文化等发展的价值;经济评估是指在教学基地运行过程中成本收益、设备利用率及学习者在教学基地培训过程中能力变化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评价方式。

2.根据评估手段不同,可以将教学基地评估分为同行评议、网络评议及第三方数据评议三种评估方式。同行评议。所谓同行评议是指聘请该领域及相关领域专家评价教学基地运行情况的评价方式。该方法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始终在科研基金的评审及分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可以追溯到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论坛》的创立。该评价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本行业专家的优势,利用他们的经验对教学基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修改之处,即评估的结果缺乏科学性、客观性。在评审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教学基地的评估,特别是处于中等水平的教学基地运行情况的评估,仅凭专家的个人经验、情感及其他因素给出评分。针对于同行专家评估法所存在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其他人为的补充措施予以规避,如在评审过程中设立统一标准,专家按照标准打出分数,最后计算总分。同时,还需要征求各位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但是评审标准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或者针对于某一问题,专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法,可以写在专家个人意见部分[6]。网上评估法。自1995年开始,各国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网络在评估中的作用。该方法最初是由美国能源部开始使用,其运用网络计算机采集与绩效数据。在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方面,计算机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而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快速的分析与查询,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网络评估法是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的方法。其操作流程如下:首先,由教育主管部门将教学基地评估的要求,上传网址、上传内容,上传时间等内容在网上公布;其次,高职学校按照要求对自身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类,并在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将材料上传至规定服务器;再次,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高职学校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意见归纳整合后在网上予以反馈。网络评估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的避免教学基地评估过程中出现的腐败情况。当然,这种评估方式也有其缺点,即所有材料都是经过人为加工过的,容易导致为了评估“做”材料的倾向。恰当运用网络评估法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方法可以用于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环节,以实现快速、有效的目的。第三方数据评估法。第三方数据评估既不是通过评估方,也不是通过被评估方,而是将该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权威机构来进行教学基地评估的方法。其评估流程如下:首先,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评估标准,评估时间等要求;其次,通过竞标或其他方式,产生第三方评估方,并将该任务委托给第三方评估方;再次,第三方评估方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对高职学校教学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将问题整理、归纳后反馈给被评估方。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评估过程非常客观,数据真实,保证评估资料的真实性。

总之,任何一种评估方法都具有其优势,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本研究建议,在对高职学校教学基地的评估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区分具体情况选择不同评估方法。在教学基地基本资料评估方面可以采用网络评估法,以快速、真实的收集到关于教学基地建设数据;关于教学基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则可以采用同行评议及第三方数据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以获得真实、客观的资料,从而得到更可靠的评估结果,促进教学基地建设与运行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伟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6):154-158.

[2]蔡新梅.基于Dea模型的高职生产性教学基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培训,2016(2):17-18.

[3]居珈璇.高职院校产学研教学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4-35.

[4]李洛,古凌岚,汪清明.“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12-15.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7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黄云志(1976-),女,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安徽合肥23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93-0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在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工程教育缺乏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人才培养定位不明,培养模式单一,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产学脱节使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等。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教育部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并依“国际实质等效性”原则制定了认证标准。截止到2012年,已经完成国内部分高校的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在工程教育的学历互认方面,目前国际上有三个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是1989年由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代表上述6国签订的国际性协议。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经过正式表决结果,同意接纳中国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将成为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航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其认证标准,认证标准依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准则建立,既是专业认证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制度实施的根本。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包括通用标准与专业补充标准两个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项一级指标。[3]

专业认证是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全体学生的表现;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培养目标是围绕着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内容设计是对学生进入工程专业领域的的预期,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必须有利于学生达成目标;强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基础是对常规教学活动进行的常态性评估与评价,效果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

二、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智能电网等都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1.毕业要求

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10条毕业要求。专业的培养规格一定要覆盖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培养规格确定后,建立毕业要求与专业教学过程的对应关系。通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的讲授,以及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训练、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及科技讲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保障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实现。具体实施中:第一,遵循“精减学时、整合资源、突出实践、构建平台、完善标准、交叉教学”的总原则制订培养方案。第二,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实践”的原则,加强通识教育,构建人文社科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公共基础教育平台;按学科大类构建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拓宽专业面向,形成宽口径专业培养计划。第三,“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原则,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设置个性化学分,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空间,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批判性、创新性学习思维。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课程体系建设

为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教学充分依托和利用科研优势与特色,以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优化基础理论,注重工程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依据专业认证标准对专业知识点的要求,按照工程基础知识、技术知识、能力模块三部分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等课程,以优化夯实为导向,整合和完善课程之间内容上的衔接和知识点上的更迭,实现整体的优化。对于专业课程,拓展两个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等课程;电机与电力电子方向“现代电源技术”、“电机设计基础”、“特种电机”等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对抽象出来的数学描述从工程实际需求引入,强调符合工程实际的参数选择等。对于专业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课程,要求在实验装置上调试而非单独的计算机上机仿真。同时结合科研优势与特色,将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柔性输电技术、现代电源技术等新能源利用方面的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践内容包含基础认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创新等三个层次。具体内容为认识实习、专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活动等环节,给出各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列出能力矩阵。

基础层次涵盖物理综合实验、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实验、基础课程设计和基础综合实验,以及工程训练、电子实习、eDa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侧重于基本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和初步工程概念培养,使学生认识专业,掌握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和综合实验/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初步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研究创新层次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计划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将教学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同时结合专业教师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科研成果,自行研制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条件建设。

针对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问题为引导”的课程教学,并结合认证标准,重新编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大纲,强调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知识点的掌握具体通过哪些教学目标的实施,课程过程规范等内容。

3.持续改进

专业认证通用标准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结合学院本科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研究,面向“基础学习、专业学习、实践训练”三个阶段的教学全过程,本专业建立“以质量监控为基础,以过程评价为核心,约束与激励结合,反馈与改进互补”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教学督导组为主体,全体师生参加,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管理中,过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过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对象、评级内容和评价主体三个基本要素。评价对象是全体教师,评价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包含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评价主体是学院的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及全体学生。评价体系是通过各种制度化的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来表现,按照评价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和量化评分标准。理论课程教学包括:讲稿及课件、督导及听课、学生评教、试题评价、试卷分析等。课程设计教学包括:培训过程的督导、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指导过程评价、答辩过程、报告及成绩评定评价等。毕业设计教学主要包括毕业设计选题及任务书评价、开题报告、中期进度检查评价、论文情况、答辩情况、指导答疑过程及毕业论文文档等评价。实习实训类课程主要包括培训过程的督导、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评价、报告及成绩评定评价。

面向理论教学全过程,建立了重过程、重平时的课程成绩评价方法。面向实践教学全过程,解决了传统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评价难的问题,切实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从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及课内外实训项目入手,例如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设计,采取精细化管理,按照多教师、小分组、一人一题,小组答辩的方式,督促学生改变过去课程设计相互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在综合实验环节发挥科研的优势,将科研中的问题抽取出来,作为设计性的实验。如“自动控制原理”中磁悬浮系统和倒立摆系统的设计;“现代电源技术”中开关电源负载实验;“继电保护与调度自动化综合实验”中负荷预测和状态估计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嵌入式设计应用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美新杯物联网大赛、中国大学生DSp设计大赛等。

本专业对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状况建立了持续的评价机制,对从各种途径获得的评价信息,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反馈信息,用于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三、小结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8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需求分析;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228

1社会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的《紧缺人才报告》中,汽修人才的缺口达10多万人,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已经进入社会总体需求前五名,且每年需要新增员工30多万;到2010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00万辆左右,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修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对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人才与技术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以上这些信息,表明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的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求。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据抽样调查,主要存在问题: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事故率高等。

2汽车维修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设置及结构状况:汽车机电维修、电子电器、钣金涂装等岗位数已占82%,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占主导,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岗位,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定位,汽车维修业已凸显职业岗位归纳并合重组的趋势。上述四大主体生产岗位的设立和形成就是重组和归纳的结果。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同时对从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该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行业

鉴于汽车的不断普及与应用,这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本市的4S店、汽车维修企业、大型汽车运输公司等。

4对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建议

4.1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汽车维修业发展,树立“以行业为先导、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依托校内汽车实训中心、汽车维修车间、校园网络平台等资源,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实践“一主多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深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学生顶岗实习,构建适应专业发展的“理实一体、学练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

4.2对课程体系设计的建议

一方面邀请专家召开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讨论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开设专业技能课。并围绕行业通用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

另一方面,从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参考国家有关标准开设公共基础课,同时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开设相关的兴趣类、能力拓展类、企业文化与管理类选修课。

4.3对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建议

教材开发应以专业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首先在内容上要以“适用、够用”为度,注重相关规律和经验的应用,其次在内容的组织形式上,要根据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开发项目化、任务式的教材;然后在内容的呈现方面,应尽可能以图片、动画、视频、实物等。根据企业岗位需求,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整合优势资源。

4.4对教学模式建构与教学方法应用的建议

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结合专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教研为先导,专业课教学全部采用以“项目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学训结合的方式,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通过完成项目,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4.5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逐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双师”结构优化和“双师”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培养一批集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能力于一身,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任教师;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校教学,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专业教师队伍。

4.6对校企合作的建议

(1)校企合作与机制创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为实践载体,搭建校、地、企合作办学平台。创建校、地、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体制,与企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密切型合作办学机制。

(2)校企共建实训、就业“双基地”。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应体现三个原则:一是能应用于专业见习,二是能应用于现场实训和现场实习,三是能应用于考证培训。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职业环境为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扩展、扩充、调整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功能齐全、装备先进的实训、就业“双基地”。

4.7对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建议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9

关键词:定向班;毕业生;质量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注明: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年制定向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为远郊广大农民服务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我院自2008年起承担定向班的临床教学任务,为了解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各类知识和技能进行自评,并对医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利于医院评估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院于2012年~2013年开展了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主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6.84%。为了便于调查,问卷设计成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此外,我们还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把问卷和收集到的资料输入计算机,用excel进行分类统计。

2主要调查内容

2.1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技能评价:计划对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科室主任、职能部门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采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技能评价,了解毕业生整体情况,评估教学质量。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都参加北京市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均未在本单位工作,而是进入到了北京市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轮转,无法进行科室主任和职能部门人员的问卷,所以只进行了毕业生本人的自评。

2.2临床阶段学习需求调查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工作实际,了解在医院学习期间有哪些需求,除课本知识外,哪些方面应该强化,为今后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3临床阶段教学建议根据对问卷及深度访谈的汇总,了解学生临床阶段教学管理、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为改进医院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2.4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客观评价教学质量。

3结果

3.1根据问卷汇总及访谈,调查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104人,其中有1人出国、4人从事医疗以外的职业、有4人读研未参与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95人。他们多数进入二级医院工作(82.76%),少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17.24%);均从事临床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65.5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符,17.24%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17.25%的学生认为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的问题,51.72%的学生回答是基础理论,27.59%的学生回答是临床技能,20.69%的学生回答是科研能力。

3.2在毕业生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中,85.61%的同学将人文社科知识、英语水平、动手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思想品德修养、事业心与责任感、身体素质等评价为"好",将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与整合能力、职业精神、团结协作、法制观念、心理素质评价为"较好",将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价为"一般"。从而看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均在较好以上,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3.3三届学生执业医师通过率分别为:2006级88.89%,2007级75.69%,2008级83.33%,差异较大,可能因为2007级为第一届必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工作压力加大有关。

3.4学生对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比较满意,对于教学安排、教学实施、质量监控、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集中为:增加实践机会、加强临床实习带教及监督、对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评价和质控等。

4讨论和建议

4.1毕业生思想道德及职业精神的培养得到肯定。定向班学生毕业后在远郊区县工作,自我评价对思想品德修养、事业心与责任感、职业精神、团结协作、法制观念等方面均为"好"或"较好",而且接受调查的学生100%服从各区县工作安排,说明定向班培养的"留得下、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是非常成功的。

4.2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仍待加强虽然毕业生对动手能力评价为"好",将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业务能力评价为"较好",但在建议中仍提出了增加实践机会,在访谈中发现,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生,与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比较,仍然感觉自己在知识、技能各方面存在差距。这虽然因为他们学历层次不同、入学成绩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说明在临床学习阶段对定向班学生应该进一步强化,突出他们将来在基层工作的特点,注重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尤其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不理想,应反思原因,不能过多强调客观原因,积极正面引导,加强督促学习,提高通过率。

4.3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多数学生将科研能力评价为"一般",虽然将创新能力评价为"较好",但在实际的访谈中发现,定向班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比较欠缺。他们大多数在区县医院工作,是区域最大的医院,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在临床教学的后半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指定导师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都是很好的途径。

4.4教学医院师资水平的提高是需要常抓不懈的。根据学生对医院的建议,对于带教老师的建议最多。医院作为教学医院时间不长,师资的能力和水平需要不断训练与强化,今后一段时间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进行师资培养,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毕业生质量调查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决策依据[1,2]。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使我们看到近年来我院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教学质量的提高永无止境。我们体会到本科生教学任重而道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要和必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为北京农村医药卫生战线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教学技能评价及建议篇1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山东省烟台市1984年就开始引入计算机教学的实验,这个年份现在听起来确实有一些遥远,您作为这一事件的见证者,能不能讲一下当时的状况?

樊志华:1984年,我市在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开始进行计算机教学实验,截止到1998年底,全市中小学已配备从苹果ii到奔腾ii各种型号微型计算机25439台,计算机教师队伍也从最初的2人壮大到1269人,57%的高中、66%的初中和部分小学开设了计算机选修课。

到了1998年12月,我们通过三级计算机教研网络对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基础情况作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县市区计算机教育设备配置及开课情况差异很大,课堂上4名学生共用1台计算机、教学内容单一或随意等情况非常普遍。

所以,为了使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发展有章可循,我们依据《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烟台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坚持以课程为核心、以教师为关键、以教学评价为机制的基本原则,首次明确了我市中小学计算机的“教学课程规范”、“教学评价规范”和“教学管理规范”。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是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在那个年代,要去为计算机课寻找规范之路,其实并非易事,希望您能够谈一谈您的经验,给同行们一些启示。

樊志华:专业引领—榜样示范—评价激励。这是在1999年5月18日召开的“烟台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上,烟台市教育局向各县市区明确的落实《规范》的工作思路。

1.专业引领

(1)常规教学引领。1999年8月,我市举办首次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师教学培训会议。会议对《规范》进行了重点解读,安排了“如何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坚持‘两主’原则,实现‘两个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文稿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网站《教育通讯》上发表),与会代表不仅提高了对课程的认识、明确了任务,也为会后即将举办的学科评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新技术引领。2000年7月,我们与烟台市电信局联合举办了首届烟台市“明天工程”青少年互联网知识夏令营。活动使各县市区代表在中小学尚不具备接入互联网条件的情况下,学习感受了网络基础应用。

(3)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家的引领。为获得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家的专业指导,避免自己能力所限造成工作方向上的失误,我们在2000年递交了加入“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区”的申请,并以制定《规范》展示的实力于年底获准成为第二批实验区中的一员。

2.搭建业绩展台,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

(1)举办学科竞赛。1999年10月,举办首届烟台市小学生计算机技能比赛。在“微机英文录入”、“LoGo绘图”和“图文并茂的电脑作文”三个比赛项目中,共有45名学生及其辅导教师获奖。

(2)举行统一考试。2000年7月,首次在初一、初二和高一年级进行了信息技术全市摸底考试,有9个县市区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在竞赛与考试中,某个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具有偶然性,但整个团队成员均取得优异成绩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教学。通过对优胜团队指导教师的表彰,既能够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效应,还有利于引导教师将活动倡导的“任务驱动”学习法、“作品考核”评价法和用计算机为学习生活服务的教育思想贯彻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来。

3.用优秀教师“资质认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999年11月举办了首届烟台市初中、高中计算机优质课评选活动,2000年11月举办了首届烟台市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活动。在首届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的38位教师,在之后的课程规范发展之路上发挥了积极的辐射作用,其中有3人已经成长为县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

小郑老师:2002年以后,您陆续负责了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研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这两个课题的产生背景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研究成果?

樊志华:其实截止到2001年底,能满足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学要求的微机配备在我市高中、初中和小学所占的比例仅为30%、28%和27%。装备不足,直接导致在每周仅1节课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难以探索用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2002年,烟台教科院旗帜鲜明地对各学科教研员提出“高点定位,争创一流”的工作要求。信息技术学科针对教学装备、课程资源及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将“课题先导,用评价促进课程均衡发展”确定为之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谈到课题,我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Fyb011583)的子课题(以下简称《评价》)。课题选择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初中学段为突破口,研发了能够有效促进课程规范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终结性考试”的评价系统方案。其主要成果一是2004年将信息技术成功纳入烟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目,二是用《初中信息技术练习与评价手册》承载课题为每一节课研发的优质课程资源,使全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同步出现较大幅度提升。

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是山东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04GZ28)。它延用了《评价》课题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选取教学力量比较薄弱的小学作为突破口,主要成果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六环节教学”模式和《小学信息技术练习与评价手册》。课题不仅解决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什么”、“怎样评”、“何时评”、“谁来评”的问题,还对网络环境下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给出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使课堂教学向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差异发展、自主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理想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得到师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小郑老师:您认为怎样的信息技术课是高效的?

樊志华:我认为,高效信息技术新课堂体现为学习目标达成用时少、单位时间效率高、师生主观体验积极主动;其本质是在重视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和谐、强调师生思维碰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2009年,我市构建信息技术新课堂迫切需要达成的三个和谐分别是“教学环境与教学实践间的和谐”、“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间的和谐”以及“教师素养与学生发展间的和谐”。

小郑老师:那么站在信息技术教研员的角度来讲,您是如何理解教育创新的,又是如何让教师们去进一步体会和实施这种创新的?

樊志华:我们将教学创新理解为:对已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评价等事物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改良建议或方案。为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创新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动态开发,我们试图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并在进行以下尝试。

1.将教学创新融入优质课评审

2006年起开始探索将学科课题攻坚、集体备课融入常规优质课评审活动之中。该制度在以往单纯评选年度优质课的基础上,不仅能同时收获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视频在内的一批优质课程资源,而且能引导教师自觉走进课题研究及网络教研。以2007年评优为例,①我们将初一上学期15个课题分成5组,每组3个连续课题;用自选与调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区县承担的课题,并于优质课评审前一年下发。②每个区县只承担1组课题;每组课题由2~3个区县承担;各区县要通过近一年的集体教研完成选题的同课异构,围绕承担的课题对“初一信息技术教学与小学有效衔接”展开深入的研究。③选手代表区县在优质课评审中展示小微课题研究成果,同一区县选手参评时讲课课题互不相同。④在优质课评价标准中增设教学创新指标,在活动方案中增加“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作业素材”的编写体例、格式、要求等内容。

这样的举措,迅速将教师带入与教学相关的小微课题研究之中,同时促进了网络平台上的集体备课。初一上学期从“学习准备”到“期末总评”在内的15个课题的课程资源得到动态更新(每个课题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作业素材”及“教学录像”等内容)。

至此,本年度市级优质课评审由原来单一的评优演变为各县市区课题研究成果的大展台。从2013年起,优质课程资源的评审也将纳入我市的学科评优体系。

2.建立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

自2010年起,我们在网络平台上搭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由荣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主持。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备课与教育科研。一般做法是:将本学期的课题提前分配到本室教师所在的各个学校,每个课题安排2~3所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每位教师每学期集中精力专攻一个课题的备课。课题承担者在教学进度前两周教案,其他教师在分享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对教案进行再加工。工作室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研讨会,每次会议展示交流两节典型课例,在展示中获得好评的教师可以优先参加优质课评审。网络工作室的工作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因工作室能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超大工作量减负且又增效,目前已经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

3.建立信息技术教学群

按小学200人、初中500人、高中200人的规模,在腾讯即时通讯平台上分别建立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群。“群共享”成为学科活动情报的新平台;群留言则为跨校、跨县市区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方便。教学群的使用在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工作“当家作主”幸福感的同时,还能转化为自觉行动。例如,海阳行村的孙学涛老师根据我市明年准备用Scratch取代小学LoGo的工作意向,成立了“Scratch群”,为自愿参加Scratch教学实验的老师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4.搭建烟台信息技术教研共享空间

该空间已经成为全市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共享的新平台,学科的优质课视频、同课异构的典型课视频、专题培训会议材料、每个年级每节课的作业素材等课程资源都可以从该平台下载,该平台的使用不仅对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资源支持,而且对学校网络配置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