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十篇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十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25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

文化思潮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下社会文化的思想潮流现状,是一种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的文化运动,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化、复杂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通常由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发端并推向社会一定层面。由改革开放为动力而推动的我国社会转型是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这种转型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出现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异彩纷呈,相互激荡的局面。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或精英的集中地,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带,也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及影响最大的地方。文化思潮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在大学校园则以其特有的形式体现出来,既活跃了学校的文化学术氛围,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思想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时期各种文化思潮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会发生冲突、产生对撞。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当代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应对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基本态度的变化,说明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所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功能。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文化思潮的冲突与对立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华大地激流涌动,以各种形式在大学校园中传播。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90年代后则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以及“后现代主义”;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的局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视角看,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不得不在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对撞中接受新的审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受到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及全球化的强大冲击,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论”的论调101也不绝于耳。各种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关于世界、社会、历史及人生观方面的观点差异决定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对撞。(一)非理性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冲突非理性主义思潮源起于欧洲19世纪中期,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象和工业化矛盾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以“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形式在高校引起一股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非理性主义极端夸大非理性的决定作用,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基本不同甚至对立的。如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认为“人们所面对的世界是没有解决的矛盾的错综纠结,它所走过的历史,也是杂乱无章的一片混乱。一切都是盲目的,只受偶然性的支配。人的理智无法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规律,无力给他周围的这种混乱带来理性的秩序,只能按照它本来的样子去接受它”。[1]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认为人的本能、情绪、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的本能即生命冲动和望,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创造源或原动力;情绪和直觉可以作为把握世界和判断真理的标准。在个人价值与社会、集体关系的认识上,认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不应该为什么权威、整体和更高的东西牺牲自己的利益。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社会是个人的结合,离开了个人就无所谓社会,反对为社会而限制个人,反对为整体牺牲个人。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发生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二)后现代主义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战后的西方社会,其实质在于否定传统,否定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在文化内容上,主要以仇恨、暴力和无政府主义为主要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是大众化、商品化的表达,呈现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精神特征,以感官快乐为人生目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文艺及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在大学生中风靡开来,在精神结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90年代初的“王朔热”,其作品所体现的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小说名称“玩的就是心跳”成为时代流行语;后现代诗歌、后现代系列影视剧“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历史观念作了调侃式的嘲讽。正是这种调侃既满足了大学生的政治无意识,又带来了一种挣脱了语言规范而获得解放的,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狂欢”,是大学生宣泄情绪的“窗口”。[2]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逐渐淡薄,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三)文化保守主义与历史唯物论的冲突保守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对立而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20世纪以来,保守主义经过修饰,从以前的维护封建主义转到了维护资本主义,“二战”后成为同自由主义并列的资本主义两大主流意识形态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于20世纪90年代悄然来到中国,形成了文化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保守的自由主义等不同派别。文化保守主义以复兴传统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儒学热”、“新儒学热”和“国学热”,90年代以来,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口号下,海内外“国学热”骤然兴起,在“传统与现代化”的历史课题面前,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表现出过分的钟爱,不少学者打出了“复兴儒学”和“大陆新儒家”的旗帜,宣称21世纪是儒学的世纪,认为儒学可以拯救世界。一股阅读、研究儒家经典的热潮首先出现,对佛经、易经、禅宗的研究在大学校园受到青睐。以文化观念解读历史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诉求,因此所谓文化史观、道德史观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对唯物史观造成巨大的冲击。#p#分页标题#e#(四)对革命历史观的否定后现代主义在历史学的体现以“告别革命”为招牌,否定和反对一切中国革命,导致思潮,其现实的理论形态并不是否定以往所有历史,而是从反对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出发,否定某一阶段或某几个阶段的历史。这种社会思潮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是一种违反历史事实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义思潮。以这种历史观为基础出现的书籍、影视作品等大量涌入文化市场,成为畅销产品,对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心理文化结构和世界观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它容易使青年学生缺失基本的是非观,滑向历史的虚无主义。又如,在后现代史学家看来,历史只不过是“那些稍纵即逝”没有内在联系的“事件”的堆积,通过“解构”宏大叙事,“碎化”历史,否定历史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否定社会历史的主体,近一两年流行的小说《明朝那些事》、《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历史的另类解读,使传统的革命史观点受到极大冲击。(五)多元文化思潮对一元文化的冲击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文化思潮的多样化局面逐渐在90年代后期呈现出来。各种观点粉墨登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国加入wto后的开放的进一步纵深扩展,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80后、90后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他们以各种简单、“快餐”的方式被各种文化包围着,既有在学校开设有西方哲学、文学、政治、经济等社会思潮的课程的系统学习,又有欧美影视大片的视觉冲击,再加上国内文化娱乐的市场化取向和通俗化、大众化诉求,使文化思潮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意识形态淡化、文化决定论等以各种形式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和态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观点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共产主义的信仰已逐渐淡出大学生的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半信半疑”。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已由我们党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向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变迁和转移,艰苦朴素的精神走向拜金主义。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各种文化思潮的对立和冲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改革开放30年间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主要表现是,青年学生对西方文化思潮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则缺少热情。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相当多的学生对它不感兴趣,甚至持怀疑态度”。[3]上世纪80年代始,理论界就一直不断地出现各种研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文章,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也作了很多努力去探索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新世纪后,新生代80后、90后开始进入大学,他们一出生就面对一个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互联网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他们是在一个观念解放远远超过60后、70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中成长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遇到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依然面对的是如何增加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问题,其难度比改革开放之初要大得多。为什么大学生对各种文化思潮充满了好奇和积极学习、主动吸纳的心态,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抱有完全相反的心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的思考或反思。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当代文化思潮的关系演变经历了由批判到吸收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我们对西方文化思想采取了完全批判的态度,冠之以资产阶级反动思想;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待西方文化思潮的基本原则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文化立场是一致的,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认真研究西方文化,既不全盘照搬也不一概排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思想文化成果的一贯态度。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完全排斥文化思潮的观点,对其不理不睬,依然我行我素,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现象,我们应采取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态度,既要看到各种文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各种文化思潮出现和发展的合理的一面。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各种文化思潮要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积极引入和介绍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科学分析和批判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各种文化思潮之所以引起大学生的阅读热情、了解热情及关注热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正处于求知阶段,对新的思想观点充满好奇;在中学学习期间,由于应试教育的禁锢,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书籍,思维的成熟度不够,比较深奥的观点也难于理解,进入大学后便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阅读中西名著,了解中西文化成为大学校园的文化热点;大学里也开设了各种人文知识课程,满足学生的人文知识学习热情,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现象。第二,从传播形式看,各种文化思潮以各种现代传播的形式出现,甚至有些欧美影视大片就直接体现与文化思潮一致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以非常直观的、现实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情,进而又引起对各种书籍的热情。与此现象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比如:在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内容有些和中学课本内容重复,基本知识点都在中学阶段学习过;教科书设计也缺乏新意,没有任何图片,没有任何案例,全是理论条目,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形式上,课堂教学为主要讲授形式,有些老师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无法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政治化的、理想化的、抽象化的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目的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要是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崇高的政治理想,道德上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人格,而现实生活的实际景象和各种现实问题,使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失去了现实依据,使各种理论观点流于形式;在媒体及舆论宣传上,远远无法和各种文化思潮的传播形式相比。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所受到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受到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也就成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认为,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利用多元的文化思潮互动提升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和介绍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面对各种文化现象,我们要积极主动在课堂中进行介绍和说明。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不能一概否定。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文化思潮,都有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即使是非理性主义思潮,虽然其本质是宣扬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其理论体系却是依据严格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因此不能视而不见。就理论知识体系来说,不同文化思潮是有其自身的内容体系的。就文化演变规律来说,文化思潮也必然经历引入、传播到形成某种文化热的局面,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冷却下来,但是,由于文化思想的传承性和发展性,依然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比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尼采热”,如今虽然这一思潮已退却,但由此引发的国内学者周国平的哲学散文集依然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也许没有几个学生能读懂和理解,但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理念已成为80后、90后大学生的多数选择;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反思也使得大学生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开始反思,而不是盲从和接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哲学或是思想的深奥,不是不喜欢政治或想逃避现实,不是不喜欢理想或是远离崇高。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时期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文化思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互动互补的,文化思潮中的一些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例,我们在讲授意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讲授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以扩大知识面;在认识论中,以前我们更多强调理性因素对认识的作用,而今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后现代主义从其本质上说是反传统的,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促使我们反思近代以来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反思现代化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态问题,其合理性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另外,对于文化保守主义,虽然过分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由其带来的“国学热”、“儒学热”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于纠正过去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实土壤。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下文化思潮的热点,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观点,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内容为主的同时,应主动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典籍,使学生在比较中丰富学习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回避或批判各种文化思潮。其次,科学分析和批判当代文化思潮的观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在引进和介绍各种文化思潮时,要进行分析和批判,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深化的一种教学探索。我们不能盲目引进和介绍,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区别分析。比如,对于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复古主义,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分析和批判,一方面要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意当今的某些打着“国学”热的旗号而推行文化复古主义的庸俗表现,是一种文化的倒退;对于后现代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历史假设论”、“否定革命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和批判,其实质是通过否定革命论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合法性,通过历史假设性来为中国走资本主义呐喊,根本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影视剧中的“皇帝热”,历史小说中的“那些事”、“那玩意”,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既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功效,又在这种分析和批判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多元文化思潮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巨大的,既有社会经济、政治的进步,更有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回顾30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中国培养新时期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国高校在建国后就一直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开放后,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在主要课程设置、基本内容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但其基本教育目的和基本理论原则是没有改变的,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交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得以扩充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和升华,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得以改变和创新,大学生的社会政治理想得以丰富和充实。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新世纪,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在校园文化领域,出现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汇与激荡,由一元论思想转向多元论形态的局面,从文化层面看,这是一种转型社会、开放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则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多元文化思潮的关系,为此,需要我们肯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高度。现时代,我国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各种挑战,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道路依然艰巨,青年一代的文化选择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5]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把大学生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接班人的历史使命。#p#分页标题#e#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思想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应当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也不排除有的学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责任意识缺乏、道德信念缺失等,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优势,要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指导下去把握、评析、调控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走向,使其变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体系相一致。所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担负的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对高校思政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研究主要从四个基本内涵方面进行界定:首先,马克思主义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郑建岚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学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教会学生识别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其次,要引领大学生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邱秀华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理想不仅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更是凝聚大学生的一面旗帜。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十七大报告从理想层面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然后,要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指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成为国家栋梁的必备素质。最后,当代大学生要有社会主义荣辱观。郑建岚认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作为引领大学生安身立命的目标。荣辱观是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是大学生安身立命的是非标准。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八荣八耻”教育中的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节俭教育尤为重要。

二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世界上的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当其在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时,它同时也在影响着其他事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实施会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贯彻和维护。目前学者也在这个方面有所研究。汤文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通过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从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施以影响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政教育之所以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途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拥有知识层面广博的教辅行政人员;可塑性强的学生群体;拥有复杂性低、学术性强的人文环境。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地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和维护。姜正国、张卫明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转化功能、凝聚功能和开发功能。鉴于此,我们应该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贯彻和维护。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它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多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针对怎样有效地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许多学者给出了观点和看法。纪玉超、林海涛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应对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扩张的需要,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需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价值观浸染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对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奠定了基础。刘长城、程样国则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我党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工作的现实需要。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再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关键环节。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融入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路径选择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达到一定的效果,我们不能纸上谈兵,而要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它的有效实施,我们不能只看形式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容的充实。以下是近年来学者们所选择的一些时效性路径:

1.融入课堂教学

黎开谊认为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和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衔接。高校要深入实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深入推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下大力气解决最为关键、最为根本也是最为困难的“进头脑”问题。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3

(一)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以“天人合一”为基础的“中”“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是中国人对天地最初的基本的思维,该思想认为人与天不是处于在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一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想后经董仲舒进一步继承后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成为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的重要观点。

(二)以“仁”“礼”为内核的伦理精神。孔子创建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其中,“仁”的思想的提出是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仁”以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为根基,“仁者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思想根源逐渐演变为社会的伦理原理与道德情感。同时,孔子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后来时期的荀子也很重视“礼”的观点,认为礼是节制人的欲望的最好办法。后来的儒家思想继承发展了先贤的观点,主张用礼来调节人的,成为了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三)以“修身”为根本的道德精神。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所在。从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学的精华在做人这方面体现的尤为重要。《论语》在学做人方面蕴含着很精髓的思想,其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的根本是在修身,而且从天子到庶人,所有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这就是儒学的根本精神。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学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价值的提升,而人的提升要靠自身修养的提升来实行,而不是靠一套规则的束缚来实现。

(四)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推人及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对推人及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述,其中《论语》中就记录着很多关于孔子推人及己的观点,“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该观点的体现。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够合符规范,一个社会或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后来的墨家的“兼爱”思想也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后世的儒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这一思想发扬光大形成了儒家处理伦理关系的重要原则之一。这种推己及人的伦理原则及其思维方式,在当今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也仍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与现代文化精神

(一)现代文化的含义。通常意义上提到的现代文化是指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优秀文化。这种现代文化传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精神而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二)现代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

1、现代科学精神。现代科学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之一。中国古代曾经有着灿烂繁荣的科学文化,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但是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中国渐渐在世界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落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形成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思想。而在现在我们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必然要求我们弘扬现代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决定今天,科技决定明天,教育决定后天,文化决定永远的科学观点。

2、现代民主精神。现代民主精神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所提倡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另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但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统治,使得中国长期与民主无缘。“五四”运动以后,被引进的西方民主观点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阶段的更替,后来到当代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最终形成现代民主精神。当今培育和践行“民主、自由、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也要求我们必须弘扬现代民主精神。

3、现代法治精神。现代法治精神的含义在于一是要求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二是要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国家(依法治国);三是公民自觉知法、守法;四是法治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民自由、平等的民利,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当今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逐步形成和强化“依法治国”理念。

三、结束语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4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思想,是和自发论相对立的观点,它回答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的工人运动的产物,而是理论家的创造。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所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人民群众中去。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灌输是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一种最基本方法,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通过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它的根本性质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主要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教育,让他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因此,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处在思想政治成长期的高中生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会对他们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和批判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容易诱发青少年的信仰危机和理想信念缺失。此外,青少年自身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所以,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等同于“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更不能理解为“党化教育”。把运用灌输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理解为“党化教育”,是一种完全错误的

言论。认为要把“党化教育”转变为“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提法,是把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同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进行的教育对立起来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化教育”的说法,是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党以及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同客观真理,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分割开来、对立起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把灌输论的原则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灌输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坚持灌输论,就是肯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同否定学习理论、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自发论相对立的。注入式是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即灌入式、填鸭式的方法。用注入式还是启发式,回答的不是要不要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灌输,而在于如何灌输。有些人把灌输论与注入式混同起来,以为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式就是不要灌输、不能灌输,或者以为坚持灌输论就是要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首先要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坚持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坚持灌输论原则,但同时要反对注入式方法,把灌输论原则和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自觉的灌输意识,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时时处处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人民的情感。同时,这种教育决不能是生硬的、强制性的、说教式的,不能是简单的笨拙的愚蠢的令人生厌的,而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灌输的方法,要精心设计,广泛收集,精心选择资料,例子,要灌输得巧妙、自然,适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辨别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对注入式方法,决不是取消或者削弱灌输,相反,正是为了更好地灌输。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方法,填鸭式的方法教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理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越是有自觉地的灌输意识,就越要精心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反对注入式的方法。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其次灌输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要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要防止不自觉地渗进错误思潮或不良倾向的影响。不能走偏,也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同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灌输的方法更要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类别采取最能使其接受的教育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抽象的教育内容形象化、形式多样化。

灌输的本义是指输送、注入的意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向工人和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理论最早是由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观点,列宁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实际,把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文献中的思想阐发出来,并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外面”灌输的含义,不仅仅指从工人群众的头脑外面更主要的是要人们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即从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上去考虑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思想,是和自发论相对立的观点,它回答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的工人运动的产物,而是理论家的创造。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人类

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所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人民群众中去。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灌输是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一种最基本方法,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通过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它的根本性质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主要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教育,让他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因此,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处在思想政治成长期的高中生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会对他们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和批判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容易诱发青少年的信仰危机和理想信念缺失。此外,青少年自身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所以,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等同于“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更不能理解为“党化教育”。把运用灌输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理解为“党化教育”,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言论。认为要把“党化教育”转变为“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提法,是把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同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进行的教育对立起来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化教育”的说法,是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党以及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同客观真理,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分割开来、对立起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把灌输论的原则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灌输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坚持灌输论,就是肯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同否定学习理论、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自发论相对立的。注入式是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即灌入式、填鸭式的方法。用注入式

还是启发式,回答的不是要不要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灌输,而在于如何灌输。有些人把灌输论与注入式混同起来,以为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式就是不要灌输、不能灌输,或者以为坚持灌输论就是要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其次灌输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要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要防止不自觉地渗进错误思潮或不良倾向的影响。不能走偏,也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同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灌输的方法更要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类别采取最能使其接受的教育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抽象的教育内容形象化、形式多样化。

灌输的本义是指输送、注入的意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向工人和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理论最早是由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观点,列宁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实际,把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文献中的思想阐发出来,并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外面”灌输的含义,不仅仅指从工人群众的头脑外面更主要的是要人们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即从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上去考虑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思想,是和自发论相对立的观点,它回答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的工人运动的产物,而是理论家的创造。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所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人民群众中去。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灌输是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一种最基本方法,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通过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它的根本性质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主要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教育,让他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因此,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处在思想政治成长期的高中生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

,会对他们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和批判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容易诱发青少年的信仰危机和理想信念缺失。此外,青少年自身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所以,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等同于“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更不能理解为“党化教育”。把运用灌输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理解为“党化教育”,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言论。认为要把“党化教育”转变为“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提法,是把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同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进行的教育对立起来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化教育”的说法,是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党以及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同客观真理,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分割开来、对立起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把灌输论的原则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灌输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坚持灌输论,就是肯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同否定学习理论、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自发论相对立的。注入式是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即灌入式、填鸭式的方法。用注入式还是启发式,回答的不是要不要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灌输,而在于如何灌输。有些人把灌输论与注入式混同起来,以为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式就是不要灌输、不能灌输,或者以为坚持灌输论就是要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其次灌输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要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要防止不自觉地渗进错误思潮或不良倾向的影响。不能走偏,也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同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灌输的方法更要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类别采取最能使其接受的教育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抽象的教育内容形象化、形式多样化。

灌输的本义是指输送、注入的意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向工人和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理论最早是由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观点,列宁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实际,把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文献中的思想阐发出来,并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外面”灌输的含义,不仅仅指从工人群众的头脑外面更主要的是要人们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即从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上去考虑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思想,是和自发论相对立的观点,它回答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的工人运动的产物,而是理论家的创造。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所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人民群众中去。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灌输是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一种最基本方法,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

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通过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它的根本性质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主要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教育,让他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因此,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处在思想政治成长期的高中生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会对他们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和批判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容易诱发青少年的信仰危机和理想信念缺失。此外,青少年自身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所以,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等同于“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更不能理解为“党化教育”。把运用灌输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理解为“党化教育”,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言论。认为要把“党化教育”转变为“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提法,是把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同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进行的教育对立起来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化教育”的说法,是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党以及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同客观真理,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分割开来、对立起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把灌输论的原则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灌输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坚持灌输论,就是肯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同否定学习理论、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自发论相对立的。注入式是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即灌入式、填鸭式的方法。用注入式还是启发式,回答的不是要不要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灌输,而在于如何灌输。有些人把灌输论与注入式混同起来,以为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式就是不要灌输、不能灌输,或者以为坚持灌输论就是要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首先要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坚持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坚持灌输论原则

,但同时要反对注入式方法,把灌输论原则和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自觉的灌输意识,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时时处处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人民的情感。同时,这种教育决不能是生硬的、强制性的、说教式的,不能是简单的笨拙的愚蠢的令人生厌的,而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灌输的方法,要精心设计,广泛收集,精心选择资料,例子,要灌输得巧妙、自然,适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辨别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对注入式方法,决不是取消或者削弱灌输,相反,正是为了更好地灌输。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方法,填鸭式的方法教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理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越是有自觉地的灌输意识,就越要精心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反对注入式的方法。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其次灌输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要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要防止不自觉地渗进错误思潮或不良倾向的影响。不能走偏,也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同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灌输的方法更要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类别采取最能使其接受的教育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抽象的教育内容形象化、形式多样化。

灌输的本义是指输送、注入的意思。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向工人和广大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灌输理论最早是由俄国革命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的观点,列宁在俄国革命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实际,把蕴含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文献中的思想阐发出来,并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先进的无产阶级意识;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从“外面”灌输的含义,不仅仅指从工人群众的头脑外面更主要的是要人们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即从无产阶级政治观点上去考虑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思想,是和自发论相对立的观点,它回答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自发的工人运动的产物,而是理论家的创造。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的,所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人民群众中去。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灌输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灌输是党的宣传工作中的一种最基本方法,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通过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但它的根本性质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阶段,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主要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思想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教育,让他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因此,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是高中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处在思想政治成长期的高中生需要大量精神上的养料,他们吸收思想养料的能力特别强,所以思想养料的质量如何,会对他们产生强有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和批判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容易诱发青少年的信仰危机和理想信念缺失。此外,青少年自身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所以,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将其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等同于“国民教育”、“公民教育”,更不能理解为“党化教育”。把运用灌输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理解为“党化教育”,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言论。认为要把“党化教育”转变为“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提法,是把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同依照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进行的教育对立起来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化教育”的说法,是用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党以及党和国家的关系,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同客观真理,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灌输论,不能把灌输论的原则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灌输论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的是要不要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问题。坚持灌输论,就是肯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同否定学习理论、进行教育的必要性的自发论相对立的。注入式是同启发式相对立的教学方法,即灌入式、填鸭式的方法。用注入式还是启发式,回答的不是要不要教育的问题,而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二者的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灌输,而在于如何灌输。有些人把灌输论与注入式混同起来,以为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式就是不要灌输、不能灌输,或者以为坚持灌输论就是要搞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灌输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首先要把坚持灌输论原则和坚持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坚持灌输论原则,但同时要反对注入式方法,把灌输论原则和启发式方法统一起来。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自觉的灌输意识,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时时处处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培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人民的情感。同时,这种教育决不能是生硬的、强制性的、说教式的,不能是简单的笨拙的愚蠢的令人生厌的,而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灌输的方法,要精心设计,广泛收集,精心选择资料,例子,要灌输得巧妙、自然,适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入眼、入耳、入脑。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辨别是非,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对注入式方法,决不是取消或者削弱灌输,相反,正是为了更好地灌输。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方法,填鸭式的方法教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理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热情、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越是有自觉地的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课程教学;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上所提出的,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它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当下我国全体人民都应当学习的战略思想。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未来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全体国民素质水平。因此,必须重视大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传播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校对于大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部分的安排,依然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很难从心理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导致很多大学生思想问题出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执行力度不够。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更多的高校将其关注点放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硬性指标之上。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将其作为一项软任务,相应的投入没有到位。另外,很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不够到位,一些关于这一方面的工作也只是应付表面。而极少一部分有充分认识的高校,在执行这一工作时,却又畏手畏脚,远远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实现其真正的价值。第二,没有稳定的教育队伍。在大学内,很多的思想政治教师其主修的课程都不是思想政治方面的,这就造成很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专业。再加上一些高校没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提供殷实的薪资保障,而造成教职工队伍在教学时不负责任和队伍流动性很大的问题。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脱离实际。任何一种思想的存在都最终服务于社会实践。如果一味的围绕课堂进行,或者是形而上学的教导,不仅会造成学生无法理解的思想理论,对于他们将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确立,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工作,也必须将这一价值观念植入到大学课堂当中。目前,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思想政治课途径

思想政治课堂是目前各大高校完成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相比较于其他途径,这一种方法更加的直观和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全体国民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的思政课堂理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当然,这一种思想的融合,还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思想政治课堂为媒介传播的切入点,具体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对应的内容就是“自由,平等,公正和法制”这四个方面。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上,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法律观念,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我国社会的法制体系。这对于大学生未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工作时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社会能力。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对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敏锐的嗅觉,同时还要求他们在遇到社会热点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解决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教师可以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怀。真正培养出一批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具有高尚爱国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总而言之,思想政治课堂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重视将这一理念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之间的有效融合,以最大程度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二)通过规范教师言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论是对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都是其重要的模仿对象和榜样。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带动作用。所以,任何一个教师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传播者。因此,在大学课程的日常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除了要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应当严于律己,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学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自己的课程中,将学科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潜移默化的方法,不断地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以帮助迷茫的大学生正确认识周边的社会状况。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做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一个科学的思想指导方案。而这也是帮助教师尽早发现大学生思想误区,为其提供帮助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通过高校文化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也造就了他们追求个性化和求异化的性格特点。这一性格特点的存在使得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最终造成大学生极端思想线性的出现。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大旗,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导航塔。而要想让“离经叛道”的大学生主动接受正确的思想,就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活动进行。

首先,举行体育竞技活动。我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有众多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一定的统计,然后安排一些受欢迎程度比较大众化的体育竞技比赛活动。这种体育性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达到锻炼学生体质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内在的拼搏精神,对于他们今后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可以摆出勇敢无畏姿态,具有很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优秀品格。其次,举办文艺汇演。文艺汇演相比较于体育竞技比赛,能够更大范围的容纳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大学生来讲,除了基本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如果不能够将学生的这些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很可能就会埋下学生被糟粕思想侵蚀的隐患。因此,学校和教师方面应当注意帮助学生利用这些零碎的时间,引导学生培养一个业余爱好,这对于帮助他们远离恶俗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帮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中,不仅课余时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且还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观他们生活态度的有效途径。

(四)通过社会实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思想文化的存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不例外。所以,高校在向大学生传播这一思想价值观念时,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如果只是一味的在课堂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免会给他们造成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因此,教师在完成基本的课程教学之外,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让他们不自觉的将书本的理论与亲身的实践进行相互的比较,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定向进行重新的考量。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的由理论化人才转向实干型人才。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实践的环节,能够转换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面对社会挑战的信心,对于其今后的社会职业选择也会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大学生成熟演讲能力的具备对于其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十分重要,它可以使大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时可以从容应答,在面对上司时可以语言清晰,在面对下属时可以一针见血。在训练演讲能力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品质性格和自我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有利于其面对社会的挑战,因此可以说成熟的演讲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解决复杂局面的有效手段,更为人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钦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36-138.

[2]颜晓燕,康树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2):63-65.

[3]向莉.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大学课程教学中传播[J].企业导报,2015(9):52-54.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6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2-0053-05

“马克思主义

二是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观念指导,政治路线是思想路线的现实反映。“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的思想路线反映在政治路线上,就是“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军事观点群众观点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在政治路线上的必然要求。“偏于军事观点”的同志,“在会议时候最厌烦的是讨论宣传和组织问题,在游击工作中发展单纯的军事影响而不去发展政治影响”。单纯的军事观点与形式主义一样,是唯心主义思想路线在政治路线上的体现。此外,“虚荣心、夸大、英雄思想等等腐败思想,都是以个人主义一个为头发出来的”。而“群众观点”的政治路线,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和必然要求,与“科学化、规律化”的思想路线是一致的,也是与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阶级属性和党的领导相适应的。

三是思想路线与指导路线。在信中,毛泽东还提到了“组织方面的”“指导路线”问题。他举例说,“两种不同的意见最显明的莫过于军委问题的争论。少数同志们硬是要一个军委,骨子里是要一个党的指导机关拿在他们的手里,以求伸张那久抑求伸的素志(即与历来指导路线不同的另一指导路线),然而表现出的理由仍然是冠冕堂皇的,可惜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罢了”。作为思想路线的现实反映,政治路线必须具体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指导路线,才能落到实处。关于“军委问题争论”的两种不同的意见,即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在具体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而少数坚持把“党的指导机关拿在他们的手里”的人则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枪指挥党”的错误的政治路线和指导路线。

综上所述,“思想路线”思想的理论精髓在于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倡导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破除当时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必要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

第二,思想路线与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密切相关。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思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整理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下述引文未注明的,均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77页。

②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111-115页。

④⑤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533、534页。

⑦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796、800-801页。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7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210

【原刊页号】13~16

【分类号】a3

【分类名】邓小平理论

【复印期号】200302

【标题】“三个代表”思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杨耕

【作者简介】杨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题】三个代表

【正文】

1

从创立者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脱离了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可是,我们又不能把马克思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所有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同样是打引号的马克思主义,即一种教条主义。按照这种标准,就连列宁主义都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因为列宁的确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突破了马克思的观点,并用一些新的观点代替了某些原有的观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植根于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以其远见卓识向人们宣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历史上众多思想学派都随着其创始人的逝世而逐渐走向没落。马克思主义不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依据新的实践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正如江泽民所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迄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了它的巨大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所创立、为他的后继者所发展的关于批判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2

按其本性和可能性来说,人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这是认识的至上性,即认识的无限性和绝对性;就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而言,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暴露的程度,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方面的限制,认识又是非至上的,即认识具有有限性和相对性。“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换言之,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条件所限制,不存在任何一个包罗万象的终极真理体系。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终极真理自诩的思想体系,如同希图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样,无一不走向没落,只能作为思想博物馆的标本陈列于世,而不能兴盛于世了。可见,马克思主义从其创立之初就关注变化中的实际,并及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创造新的理论。列宁深知这一点,所以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不能“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正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使列宁改变了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用列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如果马克思、恩格斯不以批判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理论,不断地修正、发展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就停留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如果没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会终止于19世纪。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很可能成为20世纪的遗产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

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实际,自觉地植根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找不到有关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这不能责怪马克思,要责怪的只能是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本性”的无知。如果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那么,创新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静止不变,就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教条。”我们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不固步自封,认为自己是终极真理的体系,包含着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自诩为包含一切问题答案的学说只能是神学,而不可能是科学。《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工作条件、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对我们党执政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这些重大变化和崭新课题,用新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苏联为什么解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苏联僵化体制的弊端已充分暴露时,前苏共就是不敢改革,不敢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后来又抛弃马克思主义,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而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风景这边独好”,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根据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答应、赞成、高兴。实践证明,只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生命力,只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只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说服力和战斗力。

3

“三个代表”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用新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对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的新概括。具体地说,“三个代表”思想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特征的规定。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按需分配,这恰恰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所以邓小平多次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共产主义的政治特征是最广泛、最彻底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主义运动一开始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共产主义的文化特征则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得到全面发展,而在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思想正是从这三个方面高度概括和精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和一系列重要思想,集中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三个代表’,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显然,“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指党建理论,而且包括“一系列重要思想”;不是一般的理论观点,而是“本、基、源”。这也就是说,“三个代表”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来思考和概括的。因此,“三个代表”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4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把这种理论原则转化为实践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的针对性,它是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来的。就新的历史任务而言,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中国在新世纪实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的设想:“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一设想,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经济发展速度为7%左右,GDp翻一番,达到2万亿美元,在第二个十年即到2020年,GDp再翻一番,达到4万亿美元,如果在2050年前能够再翻一番,达到8万亿美元,中国将最终完成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与梦想。因此,“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世纪,我们再次走到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党要承担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再造辉煌。

就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而言,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一些地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治国必先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其出发点和着眼点就在这里。”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讲”总结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把这一届党中央的任务概括为两条: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5

在分析和总结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任务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本身又是一个理论整体。从2000年2月的“广东讲话”到“七一”讲话,再到“五三一”讲话,江泽民同志从立论根据、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实现途径、重要意义等方面深入、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卓越的理论创造性,具有新的内涵。这一点,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刻理解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如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思想,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在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等等。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进一步探讨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从而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私人资本及其收入属性的新特点,从而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这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和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用新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说过,“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只有以新的思想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继承”并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同志说过,真正的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真正的理论”,它本身就是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不仅以高度精炼的表述概括了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而且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蕴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理论特征就在于,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党的建设学说融合为一个理论整体,是立党、执政和兴国三者统一的新的理论形态。因此,“三个代表”思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同时,又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6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的整体性问题,是其科学思想体系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对其认识和研究的科学态度问题。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从整体上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揭示其科学的属性,展示其理论品格,认识其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完整性

“大德育”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核心概念,反映其内在属性和重要特征。无论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内涵属性研究,还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的整体属性来认识,其核心概念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德育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德育实践相结合,指导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党的德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围绕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性地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德育领导、地位、目标、方针、任务、原则和育人实践等德育的重大问题,内在形成了发展性、指导性、整体性的科学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首先表现为“大德育观”思想。邓小平同志依据“两个大局”,从整体上设计了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对党的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总体布局。他说:“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1]306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特征,确立了他的政治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他运用唯物史观和政治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观。他再运用唯物史观、政治观和经济观,分析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际,确立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168的民主观。邓小平同志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运用其政治观、经济观和民主观,分析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归宿点,确立了“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1]64,“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63的社会观等。这就构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在这一完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内,当然也内含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他说:“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26这就科学表达了在新时期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时代特征下,党的德育思想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坚持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开创党的德育工作新局面。江泽民同志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他要求全党同志站在“四个认识”高度来认识党的德育工作,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他强调这是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方面的问题认识清楚了,处理好了,我们进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一个根本的切合实际的基础。”[5]76他还提出了“四人”的德育任务,“四信”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这就从治国的战略大局,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安邦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党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来谋划。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的事业。”[6]“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7]3正是在这样的大势大局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着眼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大局,阐述党的德育工作服务大局的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强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7]1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7]11-12这就强化了党的德育工作治国理政的全局理念,提升了党的德育工作对于打牢全党全社会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地位;彰显了进行理论武装的极端重要性,突显了开展共同理想教育、强大精神力量凝聚、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同志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从发展的历史观出发,把握时展的大势,深刻阐述党的德育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增强人民和国家的精神力量。他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特别强调作为党的德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说:“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重点提出了“两个巩固”的思想。充分表达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的德育工作的大局、大势和大事。同志在新常态下还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大德,他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这实际上就回答了以怎样的大德来治理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综上所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观是一种完整的大德育观。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道路、理论、制度作出了整体性的全面深刻阐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的德育思想,内在地也必然反映其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伟大实践的客观存在,必然反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全面性。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内在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反映了党的德育目的属性和本质,体现了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规格和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这也就是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穿到底。”[2]106-107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数以亿计的合格人才,一定要把我们的教育和科学技术搞上去。特别注重党的事业人才培养和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说:“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1]380这就明确回答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最根本的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28“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2]256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294“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647-648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际出发,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0]。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战略高度,科学地进一步回答了党的德育工作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人,培养“有梦想”、有担当、有本领、有大德、能实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就要求全党同志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领社会风尚。他说:“要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党,来引导我们前进。”[2]44“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1]112江泽民同志说:“中央一直强调,全党同志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1]他还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认识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这是党的德育工作一项根本任务,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论述了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坚持不懈地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用“四有”教育全党全国人民,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培养人。党的德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要切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接地气”,要“抓铁有痕”。这就针对性解决了怎样培养人、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育人思想的整体性,还体现在党的德育领导、方针、政策、目标、原则与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并通过一系列党的德育文献、文件和实施意见,直接指导着党的德育实践发展。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这些政策和文件规定着党的德育实践方向,指导着党的德育实践发展,体现了党的德育理论、德育政策与德育实践有机统一的整体性。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9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是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先后深刻阐述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再到党的十明确提出“三个倡导”,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在进一步深化。在当今社会,中学生明白如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了解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总结出认同特点,使中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升华,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成果。“三个倡导”一致体现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和希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觉与价值自信,是兴国之魂、立国之本与强国之基的有机统一,是党中央基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理论意义的战略决策。

从国家制度层面来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与价值层面的相互联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全方位的价值追求。四者的地位如下:富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价值;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

从社会集体层面来说: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描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追求地理想价值,也是我们党始终并且长期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中四者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由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价值。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证。

从公民个人层面来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的精华,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与价值理念的新发展。四者的地位在社会上具有重要作用;爱国是公民的社会美德敬业是公民的职业道德;诚信是人的基本德性;友善是人的善良和宽容凝聚的一种宽厚的德性。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是有机联系、内在统一、密不可分的逻辑整体。“三个倡导”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二、当代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我们可以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来讨论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如何使思政课堂生动有趣,课堂知识又深入学生的心中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如何在中学这个校园环境中更好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上需要做到三个阶段的合理安排。“内化”阶段时,教育者需要将社会所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规范输送给受教育者,这也是中学生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中学生只有充分的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内涵,才能使他们上升为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外化”阶段时,需要构建四维一体的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因此中学校团组织需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长效监管机制,切实提高各方面的服务能力。“反馈”阶段时,是中学生运用知识,反复实践的过程。两者共同检验教学的过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反馈到下一次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第一,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渗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同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也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特点。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特点;第二,需要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或者环境;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特点是要让中学生达到情感认同。

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要让中学生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中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认清引导体系和内化机制。因此,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结合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规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生中形成认同感。中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实践、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等活动来形成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整个内化过程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环节。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当代中学生获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帮助中学生增长实践的信心,引导中学生以积极、包容的心态看待生活、看待社会。只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认同,才会让中学生达到明理,明辨的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篇10

【关键词】相对主义认识论不彻底性研究状况创新

一、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1.庄子哲学是否为相对主义认识论,学界曾有过很大争议

(1)庄子不是相对主义者。杜志强认为庄子认识论只是具有相对性因素,但并不是相对主义,庄子并非历史倒退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他的思想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唯心主义。

(2)庄子具有相对主义思想。冯友兰认为庄子《齐物论》所体现的思想是典型的相对主义。童书业认为庄子哲学为绝对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者还认为庄子在相对主义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精神实体的“道”都采取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态度。

(3)庄子的相对主义具有不彻底性,主要体现在最终把道的认识归结为神秘主义。崔大华把庄子认识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具体事物,它具有相对性,庄子对其为相对主义认识论;第二层面上认识对象为“理”(“固然”、“常然”),它超出了相对主义而具有确定性与恒定性;第三个层次是对道的认识必须在精神修养领域而非认识论领域才能把握,表现出某种神秘主义。陈绍燕则将庄子的认识论分为两个层次,也就是对物的认识的“小知”即“俗知”和对道的认识的“大知”即“真知”,前者是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后者则为神秘主义。张岱年认为庄子有相对主义思想,但最后则归结为以“体道”为最高境界的神秘主义。

2.最近几年,大部分人都肯定庄子具有相对主义思想,关注的重点为对相对主义的评判和其与辩证法的关系上

(1)探讨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积极意义。曹大林认为其有助于反对僵化的教条主义思想,是推动人类认识继续向前发展的有力杠杆。胡化凯探讨了它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揭示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相对合理性及对现代科学的意义。安继民则认为庄子充满怀疑的相对主义思想对批判君主专制和加强自然保护都有重大意义。

(2)批判庄子相对主义的消极影响。郭艳认为会使人消极避世、世故圆滑,不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客观理性地看待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既批判其消极方面,又肯定其积极方面。冯契强调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庄子的相对主义:一方面打破了独断论,是哲学辩证法发展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否定了人们具有把握客观真理的能力,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转贴于

(二)国外研究状况

1.彻底的相对主义。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陈汉生(ChadHansen)、顾立雅(H.G.Creel)、里瓦·科诺尔(LiviaKnaul)、拉思·汉生(LarsHansen),他们把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极端化,认为其为怀疑主义认识论,认为相对主义思想彻底的贯穿于《庄子》文本中。

2.不完全的相对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葛瑞汉、黄大卫(Davidwong)、安东尼奥曹(antonioCua)。不完全的相对主义对庄子的相对主义采取温和的态度,既肯定其有相对主义的一面,又在触及道德行动问题时减弱评价了其相对性的一面。正如黄大卫在《道德相对主义》一文中指出在论述道德问题时可适当的暂时停止使用相对主义认识论。

3.既非相对主义又非绝对主义。这种主张具有模糊性,认为庄子的认识论既不是相对主义又不是绝对主义,这样虽然避免了将庄子认识论不是归于相对主义就是归于非相对主义的绝对化倾向,但却使人无法明晰的把握庄子的认识论。这种解释的代表是早期的葛瑞汉与格兰哈密·帕科斯(Grahamparkes)。葛瑞汉认为庄子似乎没有明确的立场和主张,因为他不断的修正和批判自己的观点,既不能称其为相对主义者又不能视其为非相对主义者。

4.折中的相对主义。此观点认为庄子既是相对主义又不是相对主义。这种观点全面把握了《庄子》原文的认识论特点,但只是粗浅的领略文本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把握其相对主义实质。如罗素·古德曼(RussellGoodman)力图通过这种折中的相对主义观点平衡《庄子》文本中确实存在的相对主义和非相对主义认识论,但他虽然看到了相对主义的怀疑论倾向,却没有对《庄子》文本做进一步解释。

5.不对称相对主义。目前只有美国哲学家爱莲心持有这种观点。他认为庄子相对主义与非相对主义论述在价值方面是非均等的,相对主义的观点仅适用于不醒或做梦的状态,此时所有的价值均相等;非相对主义的思想指醒的状态或处于这样状态的人,即圣人,价值层面较高;其相对主义只适用于无知的领域和状态,而在知的状态下则为非相对主义者。他虽然完全肯定《庄子》中具有相对主义思想但否定其为庄子的最终结论,它只是暂时的,其适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在醒着的心灵状态中既无相对主义又无绝对主义。

二、创新构想

(一)创新点

1.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庄子不彻底的相对主义思想紧密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的评判庄子不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2.把重点放在相对主义的不彻底性上,庄子在道与体道的问题上走向了神秘主义的绝对,超越了相对的观点,在真知上也是非相对主义。

3.在论述真知与俗知的关系问题上,以往都是从真知与俗知的对立上来考察,本文力图找出二者的贯通之处。

(二)创新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从总体上介绍庄子的生平和思想概况,并梳理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探讨了庄子不彻底相对主义认识论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原因如认识论根源、社会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状况,又有庄子自身的主观原因。笔者力图证明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不彻底性的特征并非凭空而生,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第三部分就庄子认识论上的相对性进行分析,指出庄子从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客体、主客体的关系、认识标准、认识手段等几方面阐明了他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用马克思主义相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了评析。

第四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思想来解读庄子认识论上绝对主义的表现及与相对主义的关系。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他的“道”的绝对性上,本部分由“道”生发出对真知与俗知的探讨,既论述了二者的区别与对立又分析了它们的贯通性。

第五部分从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两大方面来探讨了庄子不彻底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志强.庄子认识论新探—兼论庄子认识论并非相对主义[J].甘肃理论学刊,2006,(1).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少岩.庄子哲学思想研究略述[J].文史哲,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