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十篇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十篇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52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1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在工业设计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科技创新可以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甚至可以说,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会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换言之,科学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思维如此重要,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强化和普及创新思维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思维模式的发展,提高设计师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工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如果缺乏科技创新思维,那么真正价值的工业设计产品也不会产生出来,人类文明的进程也会收到阻扰。

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工业设计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中科技创新思维发展形式不容乐观,设计观念相对落后。

二、限制工业设计教育中科技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

限制工业设计教育中科技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因素为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作用力,如固定思维模式、感性思维模式、依附思维模式等。

固定思维模式是指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具有明显的尚古倾向,传统的中国文人总是在古人既成的思维框架中再思维,因而其思维模式相对单一和固定。

感性思维模式是指认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对大自然的主观意识为形式的思维描述,这种思维方式是对客体的有限认知和表层结论所作出的判断,是对客观对象认知的一种初级阶段,具有模糊性、笼统性等特征。

依附思维模式:传统的依附思维方式有着超强的惯性和控制力量,同学们习惯作创作后的分析整理,而很少敢于摆脱前人的思维藩篱去独立思考。他们在前人的成就上注重继承和沿袭,少有创变。

三、如何培养科技创新思维

工业设计教育过程中的科技创新思维,是指新材料的引进,新外观的创造,新理念的介入,新功能的运用等。科技创新思维具有创造性、自由性、发散性等特点,具有科技创新思维的设计师更容易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将最新的科技元素应用于设计成果之中,给人们带来新颖、方便、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科技创新思维呢?

1.培养发散思维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同学们具有发散的、多元的、立体的理性思维模式,具有人机工程学、材料学、力学、美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向。

2.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方式从西方引介过来之后,在中国科技界被大量使用。许多设计师注重精细的论证、严密的推理,许多杰出的工业产品即是设计主体理性思维的体现。

3.培养创变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依附为主,限制了工业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设计自由性。中国的工艺设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冲破前人思想体系的樊篱,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追求,应当鼓励学生敢于冲破传统法度和秩序,甚至对前人的工业产品进行分离和解构。

综上所述,创新活动是一个具有动态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特征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探寻限制工业设计教育中科技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对于发展科技创新思维,改进工业设计绩效具有关键性作用,深入探索工业设计教育中科技创新思维的限制因素的形成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有效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素质和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大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成长的要求。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性培养,就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轻松自由的状态下,学生才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和创新的环境。为此,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中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在状态。要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轻松愉悦。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环境,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从教学问题入手,引领小学生创新行为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更要发掘创新性的教学问题,用创新性的教学问题引领学生的创新行为。教学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的主线,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的要求,合理的提出具有创新性要求的教学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这样就实现了创新性思考和创新的开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学生能不能够经历创新性思维关键就在于教师所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情境,能否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越困惑,就越想解决问题,学习气氛就越浓,学生思维还处于活跃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不仅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求异思维,实现学生的优质创新

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就是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逆向思维需要向权威发起挑战,所以在学生的心中要树立无权威、无止境的观点。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学生之所以能够实现创新就在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一个人创造性的高低是由他的发散思维的素质和具有的价值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创新,无非是想到了别人还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别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你的思维扩散到了。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尽管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火花。大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形成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4让小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教师一定要充分的进行利用,发挥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为此首先就要分析一下创新能力的组成。我们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和联想、重组能力。在这些内容中,我们发现小学科学的实验设计对于学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小学科学设计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开拓意识的创造性劳动。设计实验活动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让小学生主宰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创新思维;科学发展观;作用领导者

毫无疑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思维品格,是一切创新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干部由于其在社会管理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对于能否正确履行领导职能,垒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犹为重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干挑战。

1 创新思维重要性概述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把握其内涵。从非本原性的维度进行考察,创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要想真正把握创新理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离开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或思维模式,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固有思维模式会潜在地但却顽固地以原有理论为版型,把新理论的蓬勃鲜绿剪裁殆尽以把它纳入原有理论的旧框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产生的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来理解它的。他们说,讲生产力没有谁比马克思、恩格斯讲得深刻,讲文化没有谁比列宁讲得透彻,讲为人民服务没有谁比毛泽东讲得精到。言外之义就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创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无新意。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从深层原因分析,就是因为他们为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桎梏而无法触及新理论、新思想的内核,犹如乞丐想象皇帝的生活就是每顿都能吃到烧饼一样。当前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少数人也存在着类似状况。把“第一要义是发展”理解为“第一要义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为“核心是以人民为本”等等,不一而足。从表面上看,是这些同志对科学发展观意义的理解出现偏差,但是问题的症结却出在思维方式上,即没有能够掌握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创新思维方式,致使充满创新精神、富有新意的“新话”也被说成了老腔老调的“旧话”。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思维是能否理解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领导者来说,有无创新的思维方式,还是决定能否将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领导科学研究表明,同一项决策由不同的人来实施,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一项不完善的决策,若由富有创新精神、意志力坚强的人来实施,也能在实践中弥补其不足,进而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离不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这种思维的创新性至少反映在两个层面:制度和体制的创新,方法和措施的创新。比如,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在制度设计上妥善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怎样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等。在发展问题上,用何种方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如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选择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领导会作出不同的决策,拿出不同的举措。这些决策和举措在优劣的层次上有上、中、下之分,犹如棋手面对同样的棋局,有的走出的是令人惊叹的妙着,而有的下出的却是令人扼腕的臭棋。“棋差一着,蹩手蹩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领导者有无创新思维品格,会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领导者品格——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认识受主体、客体以及实践条件的限制,因而有受动性、滞后性的一面;但又因为人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又有能动性、超前性的一面,是人类对于未来实践活动状况及结果的一种前瞻性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三代表以及科学发展的延伸。

211 解放思想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势所支配。思维定势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势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势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科学探究创新思维整合思维发散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1]但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

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创造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2]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等。[3]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作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这些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作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地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地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地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地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地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地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另外,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不可忽视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要将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融于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发现新问题、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和思路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1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已任,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活动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就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要靠人才,只有培养出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限于学习运用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就只能步人后尘,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主要不是生产量的差距,而是创新原理、创新工艺和创新技术的差距,这恰恰体现在创新人才的匮乏上。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技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知识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在这里,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创新对于高等教育已不是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系国家的富强与民族兴旺的大事。

2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有高尚的情操志趣;要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除此之外,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往往还具有以下性格特征:①有高度的独立性。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惟书,不惟上,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束缚,善于思考,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坦然地对一些观点提出质疑。②有充分的自信心,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和必胜的信念,有不怕失败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③有强烈的冒险意识。勇于面对失败的风险,敢于正视创造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有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强烈欲望。这是创造性人才的典型性格。④有坚定的创造动机。活动始于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新活动越积极认真,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价值也就可能越大。⑤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一个创新能力强的人,能掌握创造思维方法,特别注意客观事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具有良好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3困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少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受教师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如教师本身的思维不发散,创造能力不强,也导致学生思维阻塞,缺少质疑的品质,也不会变通,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范围狭窄,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学目标上重视认知素质,忽视情感素质,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如在感知能力、想像能力、思维等认知方面的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忽视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4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

4.1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

①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创新的思想以及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现代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智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要使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的模式,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思想。②在课堂教学上创新。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形成大学生自主发现和创造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主体”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功能,转向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主的多功能教育;把以课堂教育为中心和应试教育为特征的封闭模式,向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型开放模式转换。以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中心,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定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③在教育模式上创新。改革和完善过时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以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大力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以“新颖、科学、合理”为原则,经过精选、组织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坚持灵活、多样、实用的原则,重视以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摸索、推敲、推导和论证,使之达到创造思维和能力的稳步增强。使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个性和提高创造能力。

4.2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者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首先获得强烈的、明快的、和谐的创新意识,进而使大脑中已有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信息,按最优化的科学思路,灵活地借助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因素,以渐进式和突变式,实现重新组合、匹配,脱颖和升华,从而达到科学创造的成功思维。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关键。

因此,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一两方面入手。其一,逻辑思维培养:增强记忆力;培养思维的推导性和敏捷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培养思维的周密性与论证性;培养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其二,非逻辑思维培养:培养良好的形象思维;培养敏锐的直觉思维;培养顿悟的灵感思维。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单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难以取得跳跃式的认识,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利用非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突破性的新知识。已在科技竞争中领先的发达国家,都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非常重视,后起的亚洲国家诸如韩国、新加坡等也已意识到已往教育“注重知识传输而轻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弊端,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努力改变现状,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否则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4.3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体现,环境启发人、环境教育人、环境造就人。我们要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之后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①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这是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逾越的条件,当前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的鼓励大学生融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了解国情,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学习和工作,将创新运用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施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到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中,使之制度化、模块化。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和和改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和环境,将创新能力融入到一种惯性的理性思维中,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④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奖励创新性人才,并使这种激励机制制度深入人心,促进和刺激创新能力的发展。④注重个性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实践环境。高等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个体的特殊需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必须包容个性化,才能更具有创造性。个性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实践环境中形成、发展与成长。只有形成一个既有正确导向,符合实际,而又无拘无束的实践环境,个性才可以得到主动、和谐、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并且展示出本身所固有的特色。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个体应有不同的引导、培养和形式。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尚能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对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教育来说,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课堂气氛,实践环境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爱国.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和思路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1时代呼唤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无论是科技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已任,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活动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就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要靠人才,只有培养出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限于学习运用国际上成熟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就只能步人后尘,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主要不是生产量的差距,而是创新原理、创新工艺和创新技术的差距,这恰恰体现在创新人才的匮乏上。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科技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知识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在这里,关键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创新对于高等教育已不是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系国家的富强与民族兴旺的大事。

2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有高尚的情操志趣;要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除此之外,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往往还具有以下性格特征:①有高度的独立性。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惟书,不惟上,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束缚,善于思考,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坦然地对一些观点提出质疑。②有充分的自信心,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和必胜的信念,有不怕失败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③有强烈的冒险意识。勇于面对失败的风险,敢于正视创造过程中出现的挫折,有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强烈欲望。这是创造性人才的典型性格。④有坚定的创造动机。活动始于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新活动越积极认真,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价值也就可能越大。⑤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一个创新能力强的人,能掌握创造思维方法,特别注意客观事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具有良好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3困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少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中,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受教师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如教师本身的思维不发散,创造能力不强,也导致学生思维阻塞,缺少质疑的品质,也不会变通,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范围狭窄,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学目标上重视认知素质,忽视情感素质,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如在感知能力、想像能力、思维等认知方面的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忽视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4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

4.1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

①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创新的思想以及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现代教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智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要使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的模式,树立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思想。②在课堂教学上创新。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形成大学生自主发现和创造为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主体”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功能,转向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主的多功能教育;把以课堂教育为中心和应试教育为特征的封闭模式,向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型开放模式转换。以创造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中心,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定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③在教育模式上创新。改革和完善过时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以多媒体技术为突破,大力提倡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以“新颖、科学、合理”为原则,经过精选、组织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坚持灵活、多样、实用的原则,重视以启发式、问题式、研讨式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摸索、推敲、推导和论证,使之达到创造思维和能力的稳步增强。使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造个性和提高创造能力。

4.2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既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者在最佳的心理构成和心理合力作用下,首先获得强烈的、明快的、和谐的创新意识,进而使大脑中已有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信息,按最优化的科学思路,灵活地借助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因素,以渐进式和突变式,实现重新组合、匹配,脱颖和升华,从而达到科学创造的成功思维。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关键。

因此,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从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一两方面入手。其一,逻辑思维培养:增强记忆力;培养思维的推导性和敏捷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培养思维的周密性与论证性;培养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其二,非逻辑思维培养:培养良好的形象思维;培养敏锐的直觉思维;培养顿悟的灵感思维。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单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难以取得跳跃式的认识,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利用非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突破性的新知识。已在科技竞争中领先的发达国家,都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非常重视,后起的亚洲国家诸如韩国、新加坡等也已意识到已往教育“注重知识传输而轻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弊端,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努力改变现状,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否则我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4.3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

环境是教育的生存场所和发展空间,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体现,环境启发人、环境教育人、环境造就人。我们要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之后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①加强社会实践环节,这是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逾越的条件,当前我们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的鼓励大学生融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了解国情,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学习和工作,将创新运用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所施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落实到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中,使之制度化、模块化。③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和和改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和环境,将创新能力融入到一种惯性的理性思维中,达到“约定俗成”的效果。④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奖励创新性人才,并使这种激励机制制度深入人心,促进和刺激创新能力的发展。④注重个性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实践环境。高等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个体的特殊需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创造性的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必须包容个性化,才能更具有创造性。个性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实践环境中形成、发展与成长。只有形成一个既有正确导向,符合实际,而又无拘无束的实践环境,个性才可以得到主动、和谐、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并且展示出本身所固有的特色。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个体应有不同的引导、培养和形式。古代教育学家孔子尚能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对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教育来说,注重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课堂气氛,实践环境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爱国.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7

1.科技创新思维的内涵

(1)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1]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作为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体现,它分为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创新思维(也称常识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和哲学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它与保守思维相对应,独创性和求异性是科技创新思维的根本特质。创新思维是指主体通过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逻辑规则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独创性和求异性的思维方式。“不难看出,创新只能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结果与原认识、原事物的比较中来判定。……凡是在具体思维活动中能够产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东西的思维方式,都可视为创新思维。或者说,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在具体思维活动中都可以归之于创新思维或保守思维”。

(3)科技创新思维是特指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维包括科学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思维,判断科技创新思维的标准是要看它的成果要物化在科学技术当中,具体表现在发明了新的定理和定律、了前人的定理和定律,或将科学领域中发现的成果应用于技术领域,发现新产品、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运用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科技创新思维”界定为人类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以独创性和求异性为根本特质的人类思维的一种相对高级形态的思维方式。”

2.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

(1)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它试图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收敛性思维是指主体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围绕既定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运用比较、排除、综合、概括等方法,最终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思维方式。

(2)求异性思维与求同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或超越,通过对事物共同本质的探究,找出事物特殊的运行规律与过程。求同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接受和认同,通过对已经认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行科学的归纳总结从而类推到认识事物一般的本质的思维方式。科技创新思维是在求异性思维和求同性思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3)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经验思维人运用生活的亲身感受、活动的直接体验以及习惯传统观念而进行的非规范化、非模式化的思维活动。其功能主要是认识和把握具体的事物、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理论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理论把握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发展态势,它可以透过现象把看本质,能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未来,显示出科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经验思维是理论思维的基础,经验思维有待于上升为理论思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4)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按着严格的逻辑规则进行,具有单一过程的严密性、不可逆性、确定性。非逻辑思维是指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直觉、灵感、想象等。这里要注意,所谓非逻辑思维并不是没规律的或不符合逻辑的,而是指它不能用传统的形式逻辑来解释和说明,非逻辑性并非“不逻辑”,它渗透着逻辑性,可以用以辩证法为基础的辩证逻辑来解释。科技创新思维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实在思维与虚拟思维、还原思维与生成思维、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等。

3.科技创新思维的特征

科技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独创性、求异性、怀疑性、批判性和超前性。

(1)独创性。所谓的独创性,含义有二:“一是独立于他人,二是,不论方法还是结果,没有雷同”。[4]科技创新思维就是人的个性在科技活动中的体现,是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标志。只有具有首创精神,才能在科技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求异性。求异性就是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它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法国哲学家艾米•查提尔说:“当你只有一个点子时,这个点子再危险不过了”。[5]求异求变,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干扰,以开放的心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人,坚持独立思考,才可能发掘新事物,发现新规律,提出新见解。

(3)怀疑性。怀疑不是对前人的成果简单地说“不”,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确信而怀疑,即把前人发现的真理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以便为人们继续探索真理寻找“阿基米德之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怀疑性又是批判性的必要条件。

(4)批判性。坚持批判性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对现状的不满、否定和超出,不受框框条条的惯性束缚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批判的头脑是科技工作人员的一个主要仪器。正是他们这种敢于批判的精神,使他们在科技领域有了一个又一个创新。

(5)超前性。超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大致情形进行的推断和估计,是对未来的一种瞻望。它可以对创新前景进行前瞻性思考。其特点是在科技实际变化之前,就考察其未来可能出现的主要趋势,状态和结果。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探析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指出:“科学的跃进往往取决于方法上的成就,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也仿佛升高一层,从那高处,我们就可以望见广阔的远景,望见许多先前望不见的事物。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他还说:“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

1.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是拓展创新思堆的基础。我国大学里的文理专业人为分科已经成为制约创新思堆的瓶颈因素,因此,要打破文理科人为设置的藩篱,融合文理知识,拓展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同时具备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力争做一个文理兼备的“通才”。具体来说,理工类的大学生要主动加强人文科学素养,弘扬人文科学精神,发展他们的想象、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以便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文科类的大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发展他们的定性、定量、推理、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精致性。这里要注意,兼备文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机械的拼凑,或者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知识板块的机械组合,而应当理解为对各种不同知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内化能力,表现为知识的融合性、渗透性。必须明确,学生知识整合、内化能力的培养,不是传统的“专业”叠加,即“专业+专业”,也不是狭义的专业再加局部的综合,即“专业+综合”。

2.更新教育理念,推行创新教育应试教育即使在大学教育中还大有市场,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考试疲于应付。由于这些传统教育的惰性思想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的头脑之中,从而成为应试教育能够存在的社会基础,而从本质上看应试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死敌,应试教育占据支配地位,便没有创新教育的立足之地。创造性教育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创造性思维才能有适于萌发、产生的土壤。“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替代,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终身化、个性化的趋势已成定局”。

3.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人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的各种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学校教育环境起着主导作用。我们全社会的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要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努力营造一个适于创新人才涌现的良好氛围。而在大学里,对创新思维培养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以各种智力竞赛为代表):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主导,以思想为导向,以娱乐互动为媒介的校园社团文化。这些社团不仅能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诸多培养和提高,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9]令人感到可喜的是,当前在大多数高校,第二课堂被提到较高的位置,成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发挥着潜在的教育功能;但尚需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打破科技竞赛往往成为少数拔尖大学生的“专利”,力争让每一个立志于科技创新的学生享受到创新带来的乐趣。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迫切地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然而,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对培养造就大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和举措都不够到位,致使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本科层次这类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在心理学界,创新和创造性或创造力被视为同义语。根据前人的研究基础,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三个内容。

(一)创新意识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大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激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2]。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时,应该具体把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几个方面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培养与发展。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力,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具体化和物质化[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及其学生认为,发散性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他指出发散性思维有三个特征:变通性(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流畅性(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念头)和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4]。由此可见,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时应注重对其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思维、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等进行培养,尤其是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三)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指一个人创新过程中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创新个性特质,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结构中的个性系统,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洞察力、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等。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中外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而且是一个特质培养。正如马斯洛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因此,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障碍

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必须先扫除几个摆在眼前的障碍。

(一)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

许多人一提到创新,就会把它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创造活动相联系,认为创新只存在于高科技等领域,并总将创新代表人物与学界、政界、商界的名人,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比尔盖茨等联系起来,这是缺乏对创新的大众化认识的一种表现。

其实,创新应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呼吁,人们不要将创造力当做少数人具有的特权,而应该将其视为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殊品格加以研究[5]。

(二)应试教育造成的标准化思维

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要参加成百上千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如此“身经百战”之后,习惯了凡事均按照标准答案思考和解答,原本有的一些灵感、悟性、想象力等都被消磨殆尽。学生思考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答案多样化、答案新颖性、求异心等均遭破坏。

根据岳晓东的研究,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大致会经历扼杀期―标准化期―非标准化期,扼杀期主要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期间形成,标准化期主要在中学教育期间形成,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一创造力下滑的局面开始有所回落,思维开始走向非标准化期[6]。由此可见,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摆脱标准化思维,重现创造力的重要时机,但由于前两个时期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将面临极大挑战,必须冲破思维标准化的障碍。

(三)所学知识的无活力

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7]。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组的概念”。与此相反,美国社会学家华尔德曾提出“有活力的知识”的概念,它强调实践效用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知识活力化的基础是提高知识的运用及其价值。

知识无活力化会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学生会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漠视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当学生吸收到的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感觉知识也毫无用途时,学生就会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四)重知识教育,轻人格塑造

人格是心理素质中最深的一个层次,它的形成是长期而复杂的。从教育层面分析,这与我们的教育一贯重知识教育而轻人格培养有很大关系。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的目标都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分数成了衡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课程开设与安排都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进行,鲜少有中小学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及思维训练等课程。许多学生参加奥数班、课外兴趣班等也都是从功利角度出发,为升学多添一份筹码。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途径

尽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面临各种障碍,但大学四年是重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时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担,必须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一些适当措施。综合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林崇德等人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8]给了很大启发。该理论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内在的学习动机,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相互之间要多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和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同时,要重视把所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中,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科技学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仅有课堂教学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还不够,我们应该开辟使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深化发展的园地,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补充、调整、完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科技学术活动都是学生课外活动中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活动。科技学术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其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目前,社会上经常开展诸如科技大赛、技能大赛、智力竞赛、语言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许多高校都在举办科技学术节、鼓励学生申报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如果组织学生集合专业特点和技能特长参与其中,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收到创新思维的影响和熏陶,而且可以从中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大学生,其创造力水平也高[9]。研究者们还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能改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些研究结果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全新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途径,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创新潜力的发挥。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具体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培养大学生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2(1).

[3]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4]Guilford.J.p.thenatureofhumanintelligence[m].newYork:mcGraw-Hill.1967.

[5]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6][7]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8]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1).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课程综合化;课程体系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早期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发散思维和实践两方面训练

近一段时间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是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对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能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观念的高度流畅性和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由思维科学的研究可知,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复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思维品质。

复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各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是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并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试图通过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答案。它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它包括: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夸张思维和脑风暴。由此可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对事物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而不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对事物的反应迅速;对事物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正如美国创新思维学家迪泊诺所言:“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求正确,而是求有效”。即发散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直觉思维,它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推理,而与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并与掌握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知,创新思维不等于复合思维,也不等于发散思维,而是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者辨证统一的结合体。前者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后者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两者相辅相成,交互发展,有机结合而构成了个体的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前者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后者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

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当然之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学生升入大学后一方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另一方面面对突如而来的大量课余时间又不知道如何支配,以至于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所侍从,更有甚者开始沉迷于小说、网络等不能自拔。因此对新入学大学生进行早期的指导教育显的致关重要。此阶段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学院应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形式竞赛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知识再次发现;一方面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就是对现有知识和相互渗透的学科知识以及新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再者是培养学生准备创造事物的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将想象转化为“产品”,从而检验创造性想象的正确性。同时,从培养实践能力的视角,又可以发现它对创新思维、创新想象以及创造力的激发训练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现阶段的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系统性的可迁移的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和实践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制定完善的独立学院科技创新体系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各种相关制度尚未完善,特别是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制度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而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独立学院应根据学院的规模、专业设置情况等,每学年定期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健全各种竞赛的奖励制度。有实验室的学院还应该平时将学院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严格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学院应该成立专门的题目审批小组,严格审批各种创新基金的申请,组织专业教师对申请题目进行审核,答辩,并定期对申请的题目进行检查,监督课题进行的进度,对不符和要求的题目进行淘汰,严格杜绝有名无实,浪费基金的现象发生。课题结束后对本学年的工作加以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反过来再对科技创新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逐年建立健全完善的独立学院科技创新体系。

我院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科技创新管理条理:首先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评审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书,组织项目筛选、培训和答辩,同时还要负责对科技项目基金的管理。其次,确定申请立项与审批程序。所申请项目必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在技术上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的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新发明或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等。评审小组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学生申请项目公开组织答辩和筛选。最后就是对审批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器件和资金管理制度。本条理至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知识面,健全知识结构,进行通才教育

课程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教育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的优化,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课程改革的理念理应与国际接轨,即要以人为本,进行通才教育,避免纯科学主义和专门职业化的教育。在课程体系的组织时,既要克服我国高校过去专业知识的职业化的倾向,又要避免高深学问的专门化带来的唯理性和无懈可击等单纯强调逻辑思维的作用的影响。适当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形象和直觉思维方面得到训练,弥补我国高校理工科教育中始终存在的偏重于原理学习、演绎的收敛性思维训练的缺陷。

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模式的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基础理论研究型、科技开发型和工程技术应用型。根据我校的“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全面素质,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我院课程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后效性,强化工科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同时注意结合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加速更新课程,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性人才。

在实施过程中,借学制改革调整之机,根据我院课程体系原本较注重理科基础知识教育的特点,将重点放在内容更新和课程综合化以及加强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综合化,它是实施通才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创新教育改变教育观念的基础,即高等教育的课程应是一个内容广泛并融成一体的基础知识体系,是以“导向性”观点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教学,是以理、智能力训练为取向的普通教育。

四、建立完善的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独立学院,我院首先是建立了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科技创新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14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80余万元,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设计;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了高性能的测试仪器及开发仪器,极大的满足学生创新设计的需要;实验室全年对选定学生免费开放。

其次,我院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保证大面积成才,强化优秀生的培养,促进拔尖生脱影而出的分层次培养方式。二是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影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协作精神和综合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参赛选手。

再次,设立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以实践教学为主,分层次设置,分阶段进行,通过一系列知识模块的综合运用达到培养电子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具体阶段分为:电子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电子测量原理及应用的训练;电子设计应用软件的训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训练;在系统可编程技术的训练;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训练。

最后,建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才选拔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提前对学生做一定的宣传与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竞赛的意识,端正对获奖的认识,鼓励学生参赛。受条件限制时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条件,如微机、场地等。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上的资源,尽可能的使用新器件,新软件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积极扩大知识面。我院有专门负责竞赛教师对报名参赛学生进行测试选拔,利用暑假时间对选中的学生集中培训,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器件选择,焊接电路,到测量调试,由简单电路到复杂电路,循序渐进。实验室每天对学生自由开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自从我院创新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申请项目参加2006年5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计划大赛获校级二等奖;我院与05、06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别获山东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成功参与奖一项,这在其他独立院校来说都是很少有的。

总之,现阶段的独立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就是应在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综合和优化,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创建一流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3]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上海高教研究,1997,(4).

[4]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

[5]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3).

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篇10

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目前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其实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刻不容缓的。多少年来,应试教育的桎梏严重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科技教育也总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即使搞一些科技活动也是依葫芦画瓢,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缺乏创意,更缺乏创造性。因此,必须探索一条科技创新之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打破模式,这是科技创新的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强国富民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因此,这就要广大教师改变陈腐的教育观念,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传统的科技教育模式方法陈旧,格式老套,训练单一,满足于纸上谈兵,搞搞小制作,即使搞点小发明,也缺乏新意,更谈不上创新。学生对科技的认识停留在自然常识课上灌输的肤浅的知识,致使学生头脑僵化,思维萎缩,操作实践能力低下,这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创新必须打破陈旧模式,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实现由灌输科技知识向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转化。

二、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创新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引发潜能的催化剂,是否有一块利于创新思维萌芽的土壤。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设育人的良好环境,学校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主力军,就必须努力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树立自信心开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现代教育心理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其智能将会发挥出无限的潜力。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坚信“我能行”。

2.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未来的创新人才都必须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中摸爬滚打,刻苦训练,将来才能进入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创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3.寓科技创新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举行形式多样,创新色彩浓郁的科技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他们参加科技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操作比赛,自己动脑动手做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教师要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让学生在各项科技活动中经受锻炼,陶冶情操,既增知识,又长才干。

三、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科技创新的根本

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直觉思维,灵活的发散思维,还要善于多向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在重视聚合性思维的基础上,更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开拓思维的空间,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向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深入生活,确立新视野。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科学道理,科学奥秘,还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求索。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观察自然,把学生的视野带出课堂,带出校门,带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探索奥秘,体验成功。

2.鼓励求异,构建新思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营造氛围,反复训练,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维和见解,要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异想天开”,发表不同的见解,积极引导他们自觉追求创造性思维,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同中求异,异中求新,从而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新思维模式,使学生真正进入到“科技创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