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十篇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十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57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

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起源于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要在人文关怀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进行一定的契合研究。

一、人文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首先,人文关怀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人本理念”,它的主要内容有:对人在精神传承以及文化传承中的客观存在价值进行承认;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支配作用以及核心作用承认;注重对人的主动性进行尊重,着重体现人的价值,满足人的具体需求;促进人的思想的进步、全面、自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是研究主体、核心参与者和最终归宿,高度关注“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依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绕不开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实现教育整体架构的完善,一方面要努力实现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1.思想政治教育诞生中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对西方统治思想的结合体现,因此在其思想发展中均不能对传统的哲学体系进行脱离。不管是制度的改革,还是萌发的新思想,均是在传统思想上所进行的发展,只有有效的树立人文意识,才能够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切实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之中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哲学思想的发展基石,其必须要对人的存在进行注重,才能够有效促进伟大思想的诞生。因此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就必须要对人的主体性进行注重,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体现人文关怀,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将人文关怀看成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同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对人文关怀的教育体现一定要十分的注重。

2.思想政治教育辩证法的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法体现的主要为各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联系,体现在发展和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人文关怀则就是指人和周围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尤其是一些重要人物,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人文关怀重要性则体现的更为明显。其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有对传统唯心主义的修正发展到人本关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样马克思主义这些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逐渐从质变向量变进行变化。其中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把人文关怀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层面,也仅有如此,才能够促进人文关怀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真正体现,才不会只停留在人文主义最为口号的思想观念。基于辩证法意义之上的人文关怀,其主要是从批判角度对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实施评价,其不能单纯的停留在消极否定之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未来方向,对其人文关怀进行体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其最鲜明的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加大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的弘扬,其中主要就是对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人文主义,实现其主观思想和新时期的结合发展。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也要积极弘扬爱国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在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人文主义精神进行充分发挥。

3.思想教育实践理论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其重要的实践经验全部都是通过生产劳动获取的。但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如果单纯的只是对实践进行注重,则无法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通常情况下哲学家们,也只是对人的重要性进行注重,却往往会对人必须要对客观规律注重忽视,想要尽快的确保事情的顺利解决,就必须要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并将其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体现。那么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则可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文关怀认识作为基础,即充分的对客观规律进行重视,同时加强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实现理论管理和实践管理的结合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将人文关怀的构建原则归属于实践,简而言之就是把人和现实通过实践进行透视,逐渐在日常生活之中将现代唯物主义进行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人文关怀在其作品中进行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博士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资本论》《巴黎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作品。不仅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尊严、权利、理想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为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2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握了“发展是什么,为什么发展及怎样发展”,继承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不懈探索,是一个不断促进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史。因此,研究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深人挖掘其理论的哲学基础,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发展作为哲学术语,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的核心,它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而是新事物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灭亡。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发展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发展是永恒的、普遍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绝对不动、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是特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前进运动,是由小到大,由旧到新,由落后到先进,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发展就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即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发展是有内部动力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运动和解决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来了,往复循环,事物才向前发展,事物是以矛盾发展为动力的。

第三,发展是具有规律的。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其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有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的。

当然,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给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要依据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事物”,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贯彻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回答了“发展是什么,为什么发展及怎样发展”的科学命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科学发展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握了“发展是什么,为什么发展及怎样发展”,结合时代特点、社会矛盾、现实任务不同,继承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从思想理论发展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更加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促进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思想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且继承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形成了“发展是关键、改革是手段、稳定是保证、共同富裕是目标”的科学发展思想,强调了走以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的关键。他坚持“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他指出,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要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

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促发展、促建设的思想。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体制、制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邓小平提出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只有顺应潮流,加快融人世界经济的步伐,才是唯一的出路。

3.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_2他指出,在中国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强调,只有把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全国人民才能形成高度的团结和统一,才能排除干扰,一心一意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在邓小平看来,稳定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它既是社会科学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

4.“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充分体现tx~4,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思想。针对日益突出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这些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_2]1“邓小平还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思想,即让条件较好的地区先富起来,以便示范、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均衡发展的和谐社会。他还坚持“两手抓”,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重、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兼顾、速度与效益协调等一系列关系的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规定了一条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道路。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设想了建立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继承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开辟了我国经济社会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的和谐社会建设道路。这些科学发展思想对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起到了并将永远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思想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肩负的新任务,继承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思想,提出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的科学发展思想。其主要观点有:

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初,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这个理论从“先进性”和“全面性”两个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蕴涵着实现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内在要求。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纲领的思想,关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推进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关系的思想,关于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思想等。

其二,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开拓了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由于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我们党把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得到初步改善的基础上,我们党及时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到重要地位。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设想了一个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更重要的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现实上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构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与和谐社会价值目标,使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更加明晰化。这说明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对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科学发展观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精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其基本理念有:其一,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用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突出了发展是推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动力,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崭新的指导思想。

其二,在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建设和谐世界可以说是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合理逻辑延伸。他认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并强调,只有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和坚持包容精神,才能构建和谐世界。

其三,秉承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他又提出了建设和谐地区的思想。这可以说是建设和谐世界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中一贯的理想与务实相结合的领导风格。认为同一地区和国家只有加强战略协作,巩固睦邻友好,深化和推动务实合作,不断给各成员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坚持开放合作的方针,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为本地区各个国家发展提供和谐、宽松的外部环境,逐步实现地区和谐。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教育课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校学生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理论教学方式来奠定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理论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特点和文化素质,推动高校学生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特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理论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最终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革命历史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正确、科学的指导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马克思主义立场、世界观、价值观等的主要理论表达。同时涉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潮的关系研究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得是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生展开关于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规范,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采用一定的层次性和计划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从而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时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革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侧重创新思路的教育;二是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点;三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四是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五是完善自我网络道德素养;六是构建法律思维实现法制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在于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需要。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能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的侵蚀。

2.符合建设师生共同思想的需要

共同思想是事物价值尺度的标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构建师生的共同思想和共同理想,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师生拥有一样的理想目标,坚持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3.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社会深入发展,要求高校学生拥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精神等能力的提高,培养自我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提供坚定的素质后盾。

4.符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在新时期中以创新探究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可持续发展思维等的作为发展的重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标准为主要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先进的经济政治理论、科学的哲学观点和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从而对高校学生发挥正确的人生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理论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规律,进行优化升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为指导,发展高校学生改革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以“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投身于社会事物的改革创新。三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矛盾”观点看待社会,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引领高校学生养成改革创新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学生在当前社会发展历程中,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点,抛弃阶级革命。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力量源泉,推动高校学生团结合作关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强调历史的不是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因而在高校学生在唯物历史观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抛弃英雄主义,实现师生、生生等的团结合作关系,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改革活动。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能够引导高校开展历史精神宣讲会,运用长征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等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维系整个社会精神的基础,使高校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丰富高校的文化氛围,增加高校文化生活等的创造活力,鼓励高校学生展开积极的社会活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思想为发展方向,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同时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思想为发展方向,能够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拥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新年,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点。因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观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校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为发展方面,创新改革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解放心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要求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问题,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当前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长久性、社会共同思想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时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推动高校学生能够养成唯物辨证观、唯物历史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点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推动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学习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朝着中级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张文富,屈彩霞.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5]李玲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D].中北大学,2014年.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4

一、文化建设战略传承

(一)从“文化战线是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战线”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是伟大的战略家。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认为无论是革命战争、社会改造,还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思想。解决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问题,将文化战线看作是革命和建设的一条重要战线。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2]创造性地提示了文化的本质及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内在关系,提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通过提示文化的本质,提升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能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基本观点。”[2]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为我党全面认识与把握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遗产。关于文化建设战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也把文化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应有之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立论基础。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站在社会发展走向的高度,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思想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基本内容、战略地位、主要任务、指导方针以及方法原则等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了从精神文明的视角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借鉴和学习中国文化精华,以“三个面向”为方针、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和繁荣各项文化事业的文化观。

(二)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代表”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把文化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高度,形成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方略,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阐述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党对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上,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3]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不仅科学地提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还深刻地提示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内在关系。它不仅是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行动指南,也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正是在科学揭示、深刻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起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突出贡献,是文化建设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

(三)从“三个代表”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新时期,在继承我党领导人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而进行了许多文化建设的重大创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系统论述了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提出了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思路,其中,“核心价值体系”是“软实力”的内核,“和谐文化”是“软实力”在共同体内部发挥凝聚功能的表现,“中华文化”是“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自我定位,“文化创新”是“软实力”在现代世界中产生影响力的动力源泉。明确提出,“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建设领域总结历史、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做出的重要论断,表明国家和政府正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从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加深,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文化建设纲领的传承

(一)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思想,明确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2]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文化建设战略思想,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贡献。

(二)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个代表”思想中的第二个代表,就先进文化建设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纲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组成部分。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出:“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4]

(三)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发展大局,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是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最突出的贡献。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5]

三、文化建设方向、方针的传承

(一)在文化方向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建设,建设先进文化代表当代先进的价值观。而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文化建设方向方针上,强调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双百”方针。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始终坚持的科学态度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6]同时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的精髓,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要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过程,从而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搞社会主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强调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基本要求,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面对市场经济活动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和世界范围的文化竞争,他强调要把在全社会建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武装起来。他高度重视提高民族凝聚力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作用,强调要把振奋民族精神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始终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7]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地位,不是“管理”地位,它是开放的体系,不是封闭的体系。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二)在文化方针上,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

在文化方针上,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文化的发展表明,“双百”方针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原动力。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8]“三个面向”既是针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方针,又是新时期整个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走向,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方针进一步提升为文化建设的方针,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性质规定和路径指引,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在文化功能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在文化的功能上,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是其文化观中最核心、最具有特征的部分。强调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强调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需求。在看来,只有人民才是文化价值的主体,因为,人民是创造文化价值的源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邓小平继承以人民为本位的文化价值观,主张文化新“二为”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文化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二为”方向,替代了此前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政策。社会主义文化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为此,邓小平强调要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尊重人、重视人、关心人,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落脚点和价值归宿。强调先进文化建设的功能,强调“四个同样重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人为本,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四、文化建设基本路径传承

(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强调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关系,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是有机整体,要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第一个代表和第二个代表是手段和途径,第三个是目的和价值归宿。强调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建设和谐文化,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四位本体。

(二)始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个面向”

在文化建设基本路径上,提出“双百”方针、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明确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发扬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三个面向”,培育“四有”新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6]这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也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怎样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上,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反对全盘西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之文化。在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7]在继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建设思想基础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强调指出,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发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问题上,邓小平紧紧抓住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这两方面基本问题,明确文化建设事业要依靠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来,表现为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根据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党的十五大把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纳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之中。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是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立论基石和战略重点,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在邓小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人们对科技和教育巨大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刻。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技术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关于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的文化思想,为我国在21世纪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起到了战略指导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5

【关键词】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

文化及其多元性

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阈可以有不同的界说,通常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文化,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一切“人化”的事物。它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二是中文化,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专指与经济、政治相对而言的观念体系,如思想、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三是小文化,专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它是中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概念就是在中文化这一层语义上表达使用的。

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文化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即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与特定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相呼应。

从纵向来看,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国家或民族,其文化的性质和形态也不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依次实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相适应,社会文化也经过了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都是对相应的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反映,并为其服务。

从横向来看,由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是多元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并存,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复杂,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也会有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文化共处并存,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这就是文化的多元性。比如,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就是多元的,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的存在,同时又有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意识在内的落后文化的存在。所以,不加区分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都具有先进性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比较落后而文化相对发达或者经济、政治比较发达而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都时有发生。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发展的平衡性与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当然,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下,落后的文化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起指导作用。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等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既包括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又包括其他非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存文化的总汇。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反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仅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脱胎于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二者即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但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即追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在此所使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即包括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文化是从封建社会文化,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手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经历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都一以贯之地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因此,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在从20世纪60、70年代到今天以及向未来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连续性方面。文化是多元的,这是由社会生活具有多元性决定的。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它是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它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它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它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必须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价值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本质的先进性

凡是能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者,都必然能在先进的理论或思想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引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根源于它的两个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而这两个基本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之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①这也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其先进性得以体现。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精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可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科学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反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其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并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政策环境等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已经具备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的本源所在。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社会主义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文化和封建制文化在内的阶级文化的腐朽性和对人性的摧残性。对于以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也给予了毫不留情的剖析和批判。随着物欲的膨胀和享乐主义的盛行,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与物关系的严重异化而造成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精神危机,都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文化根本不可能造福于全人类。②(下转211页)(上接19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最高追求符合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批判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社会主义文化是来自于、发展于、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并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无穷的生命力,也才能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彻底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属性的最根本体现。而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与彻底的科学性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时代,并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并科学界定其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社会主义文化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扬自己的内容,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凝聚,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民族是它的器官。”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示范作用,如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它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国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伟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世界文明中的一朵夺目奇葩。

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广泛吸收。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如仁义礼智信,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雷锋精神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也广泛吸取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以及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把爱国主义融于国际主义之中。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是具有博襟的融于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它能够包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近现代,特别是现代,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中国对国际上应该得到支持与援助的国家也做过无私的奉献。

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正是在这种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汇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显示出其开放性。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具有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然而,现实是社会文化是多元的,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侵蚀。

另外,现实的实践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威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挥其先进性作用,为社会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均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1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机制研究”和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科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GH13083、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312号)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3~19页。

②王江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第6期,第51~53页。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6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它们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源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衡量某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的标准只能是判断它是否适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邓小平特别强调了生产力观点,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荃础,离开了这一点就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个代表”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发展,凝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的根本标志与根本要求就是代表和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则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观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历史证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出:“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要求有先进的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看作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反复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需要先进文化的智力支持和文化依托,没有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知识、理论武装,就难以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有更大的作为。同样,先进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最新经济运行方式和新科技手段的介人,否则,文化发展就难以有更大的实力。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论述,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本质要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种坚持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它既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又高度重视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又是一种思想体系,作为思想体系的社会主义,是从批判资本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而来的,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因此,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其精神实质就在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在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方面,就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建设。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性

外来的文化要想在中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就必须要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被中国的民众所接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外来的文化想要与中华文明相融合不是件易事。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作为救亡图存的一条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国摆脱了西方列强的压迫,逐渐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也要充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当中,要吸收其精华和有用之处,使其不断向前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相统一起来,要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间产生碰撞,以促进二者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可以有效地调整我们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引导我们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合理调节人们的情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之间的相似之处

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具有相似之处。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大同社会的思想。孔子曾经在《礼记》中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孔子为我们描绘了他所认为的一个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人们彼此之间没有压迫和斗争,人们推选出贤能之士来治理国家,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公平、诚信、民主的氛围当中。康有为在其所著的《大同书》中也给人们构筑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化的社会。在他所认为的大同世界当中,私有制经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自觉分配。在书中康有为这样写道“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在他的思想当中,整个社会已经全面实现了公平,没有土地的兼并和买卖。私有制得到了废除,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商业、林业、渔业、牧业、金融、采矿等行业也都由国家统一来管理和经营。国家会兴办一系列的福利事业,保障人民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在这个大同社会当中,不论是国家生产还是分配制度,都会有计划地进行,能够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而这种大同社会又会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在这个社会当中,已经消除了阶级和等级,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人们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由国家赋予,完全平等。从上面的这些特征来看,我国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想要达到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的社会。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说里,把唯物主义和历史结合起来,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它为我们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为我们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消除私有制,最终走向整个社会的公平、平等和自由,实现共产主义,使人类能够真正的获得自由和解放。这一点与中国的大同思想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似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相似之处。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当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倡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了起来。马克思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论证,最终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方面面,也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倡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物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当中,也存在着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中国在很久以前就提倡要用客观辩证的眼光来认识世界。中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就体现在五行和阴阳学说里面。在中国的古典名著《易经》当中就提出了“易有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八卦又分为六十四卦,八卦是由两个基本符号排列而成的,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揭示自然间的客观规律,通过分析自然间事物的对立和统一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巨大,在《易经》当中极大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事物的变化,这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提倡的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量变与质变的思想都是具有相似之处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不断地融入中国的社会,适应了中国的发展需要,被中国人民所接受。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就有着民贵君轻的主张。这点主要体现在儒家的学说当中,孟子就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主张。黄宗曦也主张“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些思想对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中国古代的这些重民、爱民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的群众史思想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而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思想的吸收,也能够极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融入人民群众当中,引导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奋斗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利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许多地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都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也有许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利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这些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展。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中,具有极强的封建等级和礼法观念,这些思想与当今所提倡的民主观点是相悖的。中国的古代宗法思想当中,强调尊卑、长幼,强调人民必须要服从君主的领导,地位低的人必须要服从地位高的人的领导,民众如果犯上作乱那就是大不敬,这是不可被饶恕的。所以形成了中国长期“家天下”的局面。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还有着腐朽的思想,这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有着极大的关系。严重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由于是中国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产物,想要彻底根除也具有一定的困难。严重阻碍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8

关键词:新时期;文化观;演变;意义

中图分类号:B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1)04-0166-01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文化观”不同于“文化”,“文化观”是特定主体对文化的基本看法。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文化观的构建,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观,准确把握其历史演变及其要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文化观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文化观首先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考验,牢固树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始终是我党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根据“洋为中用”的基本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思想也是新时期文化观的指导思想。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的先进文化体系―新民主主义文化,并成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思想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质是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

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演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展,逐步形成了解决新时期矛盾与问题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并呈现出一些阶段性成果,具体表现为邓小平、、的文化观。

(一)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文化观

面对“”后在徘徊中前进的窘境,邓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推行改革,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有被葬送的危险。不言而喻,邓小平的文化观是以改革为前提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决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形式与程度。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缓和这种矛盾,就必须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发达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形成了科学的文化观,邓小平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成功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3]所以,先进文化建设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4]因此,邓小平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可基本概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文化观。

(二)以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的发展文化观

的发展文化观是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核之一。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5]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展文化观的精神支撑,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然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的,是发展文化观的核心内容。实践证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的,是发展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基本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三)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的创新文化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7]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进入新阶段总书记发展创新文化的理念是对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发展。并指出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8]强调“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9]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关于先进文化观建设的基础上,又提出建设和谐文化、道德文化和廉政文化,从而形成了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的创新文化观。

三、新时期文化观演变的现实意义

(一)这种文化观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列宁认为,“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10]在中国要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内化到大众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中,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这种文化观是贯彻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新时期文化观的演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三者的文化观有着共同的内在统一本质,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需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统一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中。

(三)这种文化观是落实当代中国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当代中国,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在现实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为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特定的思想文化和精神食粮,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时期要探索与其相适应的主流文化观。新时期文化观的演变适应了当代中国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文化观演变过程中更加稳妥地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70-1471.

[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41,25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6.

[6].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59~560.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9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的思想理论体系日臻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总结和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建设的新环境

思想建设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制约,因而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思想建设工作外部环境的改变,当前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正处于新的发展环境。

首先是国家总体教育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信息网络的快速繁荣、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等一系列现代性因素构成的大环境已经潜移默化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已经由注重知识的学习与技术的掌握,转向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不仅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结果,以及未来文化发展、知识创新的发展趋势。

其次是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变。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无一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以文化融合或文化侵略的方式在各个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相互渗透,传统的生存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接受教育、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传播思想的基本方式,新媒体工具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青少年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特别是在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思想建设必须面对新的严峻形势。但同时新媒体也为高校思想建设提供了新方法,促进了思想建设工作的转变,因而在高校思想建设中打造新媒体平台,推进新媒体应用势在必行。

二、高校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对象,但高校思想建设面对的主体不仅仅是大学生,还包括高校教师、管理工作者等。因而在高校开展思想工作既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又要围绕高校教育的具体任务开展其他方面的思想建设工作。当前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如下三点。

1.坚持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指导高校的党团组织发展。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放在思想建设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学习党的重要理论、思想并深入贯彻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广大师生的思想武装,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落实各项实际行动的指南,应用于指导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职能,以理论成果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是各级党团组织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团组织建设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必须坚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创造性地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在群众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秀党员的模范性和示范性作用,把思想建设的主线贯穿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高校工作者的具体教育实践中,以及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党建工作的普遍性和实效性。

2.发挥文化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建设的智库作用,促进知识与文化的创新发展。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且是高水平人才的集结地,同时也是知识与文化创新的制高点。高校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方面,除了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外,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集中精英人才的智慧力量,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理论创新、决策咨询、应用研究、政策建言等智库的作用。高校智库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研究基础等自身优势,可以有效的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可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能够直接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高校智库所形成的辐射作用,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工作中提供支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增?L的决策咨询需求,同时高校人才智库也是党的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人才思想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阵地,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库作用,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知识创新与社会进步。

3.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教育,承担教育青年的重要使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高校思想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引领高校教育工作,将思想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成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主力军,而高校则成为思想文化的主要集散地。根据青少年身心的成长特点,思想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容易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信念的教育,高校在履行教育青年的重要使命时,必须将文化育人与思想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思想的侵蚀,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武器,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思想体系,要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建设工作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理论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建设的灵魂。实践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以坚持基本信仰和基本理论不动摇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是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新、与时俱进、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高校教育者的使命是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思想,塑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路人,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水平。受教育者应先受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主导地位,自觉把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以丰富的文化知识、优良的师德师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鼓舞学生;把德育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坚守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文化阵地。在高校思想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建设的文化方向

推动文化建设发展是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和文化取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建设的理论核心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正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文化的指导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主要平台,而高校教育工作者是科学知识与先进思想文化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因此,必须着力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统领高校思想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既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改造优秀外来文化丰富文化生活,同时必须提高接受文化挑战的意识,抵御文化全球化导致的多样复杂的西方文化侵略。因而,在高校思想建设中,不仅需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建设过程中理论发展的基本文化方向,即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使高校思想建设符合党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理论工程。考察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基础

和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特点相结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以及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的结合属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中国历史传统和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则属于文化与文化的结合。因此,本文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时,把马克思主义直观地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它不等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中国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性部分,虽然经过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严厉批判,甚至有的被全盘否定,但延续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有底蕴,有其生命力顽强的一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化的民族成分没有丢,不等于西方文化,也不等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形式

“互动”是一个体现辨证过程的词语,互动的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补充。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形式体现在:

(一)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民族化的存在形式和实现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论化

马克思主义是起源于欧洲的,必须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社会心理和表达方式、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解释,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同时,中国民族文化还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提高理论水平。因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封建化”或“马克思主义儒家化”。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在内容上的衔接和补充

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同是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经验的总结,二者必有属于人类文明共性的可以实现衔接的相似相通之处,此外,还要用中国民族文化中进步的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来补充和丰富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中实现新发展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品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既有原则的继承性又有灵活的创造性,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新发展。

1、弘扬中国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传统,树立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保持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得以持续几千年的不竭动力和凝聚力,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即顾全大局,以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为重。在国难当头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鼓舞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解放中华民族和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为中国和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从此,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动力。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审时度势地组成统一战线并制定近期目标,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迈进稳健的步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20世纪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遭到重大挫折,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重新考察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力量,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21世纪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相当成就的前提下,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规划,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国内国际空前繁荣发展的当前提出了建设“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理论。

2、扬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本位特质,加强共产主义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虽然它某些方面有些过激,但其道德本位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中国化影响巨大。它强化了中国各族人民对国家的主体意识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中华民族能够摆脱屈辱的历史,走向繁荣,实现复兴。中国共产党扬弃传统道德本位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道德建设主张。在革命年代,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觉悟和高扬共产主义道德是现实的需要,十分注意党风建设,对革命人民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改造,加强统一战线建设,要求革命个体通过在革命实践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从而达到无产阶级的思想境界,树立共产主义道德思想,摈弃传统文化单纯依靠个体的道德内省来提升人格境界的思想路径。但在和平年代,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主题,社会的主要内容变为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在保持整体发展的前提下,还得遵从各个要素的个体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邓小平更是一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知道方针,将“依法治国”和“以得治国”结合起来共同治理国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形成新时期的人民群众理论。中国古代文化素有民本思想,从《尚书》记载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孔子的“仁政”学说,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唐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君民关系等,形成了中国古代较为系统的民本思想。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民本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安邦治国的政治哲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学说为理论基石,批判了古代民本主义“封建王权本位”思想的历史局限,发扬了进步的重民思想,行成了人民群众的理论,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重,使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功。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开展大规模的土地运动,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使农民的经济地位发生根本变化。邓小平重视民心向背,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满足人民的合理政治要求;坚定不移地促成国家统一,实现了广大人民民族情怀的热切期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了党和人民的情谊。关心弱势群体和实行新农村建设,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实现全体人民的利益愿望,加强了全社会人民的团结。

4、理性追求中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理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再由科学变为现实。自由平等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描绘了像“乌托邦”和“太阳城”式的理想王国。中国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礼记》中的《礼运篇》很精辟地描绘过大禹以前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清末康有为的《大同书》;伟大的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也题词“天下为公”。历史上的这些对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望只能是一种奢望,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把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变为现实。纵观中国的革命和斗争历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追求理想社会的执着精神为动力,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宏伟构想,一步一步实现华夏民族的社会理想。

(二)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现代价值体系

近代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境地,是民族自觉促使中国人找到了救国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其指导下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在紧张、残酷的战争环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世致用”传统的融合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因此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过于注重实用,而忽略了文化的全面整合交流要求,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影响了二者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都在理论层面上经过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验证和改造,它还是中国广大群众的科学信念、生活评标以及口头说辞,毋庸置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价值的主导,其价值指导作用已发挥得比较全面和深刻。

在21世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价值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要求它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还必须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和发展阶段,才能适应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来统领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这一特质决定了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指导,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保证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当然,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能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而没有个体的生动的百花齐放的内容,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有比资本主义更加多姿多彩的内容,尤其不能丢弃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我们能够本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待马克思主义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相信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黄景芳,刘景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封建化”吗?[J].高校理论战线,1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