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十篇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十篇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38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双主体学习论;远程教育;知识管理;学习力

在新的时期,远程教育的定位已不限于学历补偿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还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最终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与模式转型,更体现了远程教育当下的新的历史使命:满足学习的多样化、不断延续的专业更新、技能提升等学习需求,并通过“学分积累”的“立交桥”建构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共建共享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共建机制。在新的知识经济背景下,远程学习者(学员)无论何时何地都面临一个不断学习的问题,都有不断学习的多样化需求,即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个体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分互换”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但在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比“学习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其竞争力”这一问题更紧迫、更深刻的问题是,学习者更需要在其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学习力。这种学习力,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是信息时代有效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说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二是远程教育的教学、学习、管理的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参与其中的教师、学员都需要进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获取、储存、交流、分享、运用、创新等教或学的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管理的行为。三是远程教育在建设其资源库的同时,要参与社会(公共)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这种共建共享活动可以看作是远程教育要进行社会的(教育教学类)知识管理库的建设。从这一意义来说,新时期的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其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个体与远程教育机构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开展远程教育,需要有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理论来指导,这是时代赋予远程教育的使命。

一、“双主体学习论”概念及其对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阐释

知识管理理论是一种关于学习知识的方法论。它既可以指导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可以指导个体的知识管理。正是这一方法论,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关系的认识才得以更加真切,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活动中。长期以来,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更多的被定位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推送功能,这就弱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也长期桎梏于传统教育的樊篱。在远程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教学交互,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交互,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建设课程资源,如何保证、评价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由于缺乏对知识管理这一方法论的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也使远程教育疲于“技术更新”,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变革重点集中在教学资源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与多媒体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同时,远程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教育投入导致基层教学支持的弱化,理念的不足与支持的不到位等使得远程教育中的自主学习效果欠佳,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也存在着重学历轻“学习力”的应试现象,等等。正是源于对远程教育发展危机的深刻认识,笔者才有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双主体学习论”思考和诉求。“双主体学习论”是笔者在借鉴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远程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在《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2012)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都是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先学’与‘后学’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目标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习力的过程。”对此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力,是“双主体学习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双主体学习论”对师生的共同要求: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并完成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的学,是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完成学习的任务,实现顺利完成学业的目标。第二,与传统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不同的是,“双主体学习论”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主体,而不是教的主导与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有一个教与学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双主体学习论”则把教学活动构建为知识的获取、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的交互的知识管理过程,师生是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的主体;传统教学活动强调“教”的权威、知识的权威,“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的是平等交互(共享、传播)下的创新与应用,尊重知识的权威,更看重基于知识与信息交互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第三,“双主体学习论”把教学活动阐释为师生共同进行的知识管理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活动,因此,它的基点是师生这个教学组织系统的知识管理活动。“双主体学习论”的提出,首先解决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认识与定位问题,即教师、学生都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来进行学习和知识管理的,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其知识管理的能力,即学习力。它认为远程教育不是简单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资源推送与学习支持(交互);它强调教师与学生要培养一种具有“知识管理”方法论意义的学习力,达到具有教学相长意义的互生共进效果,实现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行为的培养,同时也完成其各自的学习任务。其次,它对教师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新的角色定位———学习者(先行的),这就为教师的工作提出了知识管理的要求。即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既需要专业知识的深化学习与巩固,科研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还需要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方法论的认识深化。再次,“双主体学习论”既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审视,包括教学认识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一种尝试。交互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习支持服务,然而对交互本身的认识还局限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有限认识,如知识答疑、资源与方法支持、情感支持等。因此,在“双主体学习论”的视域下,远程教学的交互包括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内容与信息渠道的交互,以主体为中心的背景信息与学习的策略、方法的交互,以远程教学平台为中心的资源数据的存储与分析的交互,并共同构成师生知识管理活动的生态圈。最后,它把教师的教学行为,看作是一种先行的知识管理行为,虽然其理论、知识是显性的,但具体到教师个体,因其知识内化与外显的方式不一样而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特色),但通过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分解,就在内容与方法上都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这种突出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方法也是“可汗学院”课程(微课)的成功之处。当下许多大学的网上课程,不过是把教授上课的过程摄制下来,强调“教”的引导,而可汗的教学视频,则突出知识的转换与管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学习先行者的“分享模式”比传统的主客体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学习后行者)学习活动的内化理解。如果说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那么大学、继续教育阶段的远程教育,其重点则是培养师生掌握、管理、创新与应用知识的知识管理意识与方法。

二、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分析

“双主体学习论”是基于人们应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力”。如何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分析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管理呢?笔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探讨:一是教师层面,即学习先行者的学习;二是师生交互的层面,即对知识的“分享模式”;三是学生层面,即学习后行者的学习。1远程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管理远程教育的教师同样面临教师专业化建设、学科建设的问题。不同的是,远程教育的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由教育技术支撑的特殊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种能力的认识只限于其工具性层面,还没有达到方法论的层面,没有把这种利用工具的能力作为其学习工作的能力进行认真对待。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本质上也是知识分子,那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关键的生存能力的就是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即“双主体学习论”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首先是学习者,继而才是分享者。而教师这种学习力的培养,则涉及到其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见表1。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需要掌握的有新的知识点(包括在层次与范围上的突破),新个案的实践方式,或者是新的知识组合方式,新的信息技术,新的知识渠道,等等。不可否认,长期的教学实践会不断夯实其专业知识的基础,但要有一个质的提升往往需要一个新认识、新方法、新结构等的突破,而新时期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其学习的压力所在。教师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如教学内容的新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况反馈出来的新的教学需求等。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知识、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过程是一个合作活动,而了解合作者的研究背景信息则是开展项目研究合作的重要前提;科研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把握问题研究的现状与不足,通过理论借鉴、新方法实验寻求新的突破口。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过程:教师分为专业教师和管理岗位的兼职教师,因此其管理活动包括一般的课程教学管理和管理岗位的管理职责。管理效率的高低在于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其管理任务,提高管理效率就主要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上对教师四个活动类别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分析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而其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中的隐性知识,则需要通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合作交流、研究讨论等社会化活动进行强化。2远程教育中师生交互的“分享模式”知识管理并非单纯的关于知识学习的方法论,而是包括学习中的获取、储存、分享、交流、运用、创新的方法论,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方法论。通常我们认为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互,就是教学活动中的答疑互动、讨论互动、研究互动、信息互动等显互。而“双主体学习论”把师生放在学习的同一起点,通过对知识点的分享、讨论、创新来进行理解、掌握与发展应用知识。在这个分享的交互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双方的知识背景、理解角度和把握程度会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这个理解基础就是双方共识所在,只要双方共同达到了这一平衡点,关于知识的师生对话就更具建构性、创新性和持续性。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分享、交互除了专业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有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涉及到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信息的认识与把握方法,知识管理的原理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网络不断普及,使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相当的信息技术能力,但这些能力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整合与指导下,才能转化、培养成进行知识管理的学习力。具体来说,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师生交互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分享交流、基于专业课程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分享交流,与学习相关的重要信息及信息渠道的分享和学员的反馈(学习需求、学习效果、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甚至还包括师生共同开展课程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建构。3远程教育中学生的知识管理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动分享及其引导下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远程教育的第一目标。因此学生知识管理的内容,首先就是学习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模式。知识管理的知识,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首要部分,因此它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信息的学以致用,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也是远程学习的工具性知识。而当下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甚至没有专门的关于指导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课程,或者只有一般的针对远程学习平台的应用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所能获得的远程教学支持弱化了很多。再次,专业课程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不是所有的专业知识都需要进行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学生主要向学习的“先行者”学习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效果检验与选择,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形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力。远程教育中的学生,主要通过向教师的学习模式进行模仿借鉴、讨论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等交互活动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其学习力的培养。

三、远程教育知识管理模型的建构与思考

1建构

“双主体学习论”为我们明晰了远程教育活动的性质———知识管理,主体———教师与学生。即这两类学习主体之间存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个层面的知识管理活动。通过对远程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三个方面的知识管理论述,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双主体学习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远程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笔者提出了远程教育知识管理的模型,见图1。在这一模型中,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交互、传播、共享、创新与应用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知识与信息的分享交互活动中:a.教师知识管理平台、B.教学交互平台、C.学生交互平台(学生知识管理的实践平台)。这三个层面,两个学习群体(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并以其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学习任务与研究活动为实践载体来开展的。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活动本质,及其内在的方法策略。在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双主体学习论”中知识与方法的同一性关系:在学习知识中掌握知识管理的方法,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培养其学习力,以学习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开放教育的真正本质:远程教育的目的超越了继续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而这种超越就彰显在学习力的培养上,彰显在学习者的培养上,彰显在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者”所做出的贡献上。

2思考

在远程教育的知识管理模型框架下,我们对开展远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教学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等提出以下四点思考:(1)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促进远程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也是其发展的优势,因为相对传统教育的教师,远程教育的教师更具有知识管理的技术环境、工作环境。因此,无论是时展的需要,还是职业发展的需要,远程教育的教师首先就需要普及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强化基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及其学习能力。(2)强化远程教育中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管理理论一般有知识管理基础、个人知识管理,同时,对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也要进行重点指导,如知识管理的mindmanager、pKm2.0,知识获取的百度文库、百科、新浪共享,知识保存的evernote、麦库、有道笔记本,知识分享的Blog、twitter、微博、豆瓣、wiki,文件检索整理的everything、totalcommander。通过对知识管理的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实践练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同时,利用这些理念、方法,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引导,形成专业课程教学的由信息渠道、知识库、分享交流渠道等构成的知识管理分享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以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为基础,以知识管理的工具为技术支撑,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最终达到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提升其学习力,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目的。(3)对传统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平台进行系统的结构性调整。结构性调整的内容包括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教学交互平台,这两个平台以下面两个信息库为基础:教师信息库(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继续学习等信息)、学生信息库(包括学历背景、就业背景、专业课程背景、学习条件、学习时间等信息)。教师知识管理平台除了一般意义的知识管理,因为其涉及到教师最新的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研究信息等,也可以增加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的功能;教学交互平台也可以增加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的功能。当前,教学交互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内容建设)已经不是什么瓶颈问题,关键在于平台功能拓展、交互延伸与数据的储存分析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因此,这两个平台最重要的还应有一个知识库建设和分享交流的功能:教师知识管理平台的知识库包括专业理论前沿与热点、教学课件、教学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科研论文、科研模式与经验、典型或优秀案例分享,管理模式与经验、教学管理的程序性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政策性文件分享等;教学交互平台的知识库包括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分享,教师的重难点解析与学生的疑难点解答、课程案例分享,还有代表性的教学指导日志等。其中,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建构,可以根据实践需要进行再建构。(4)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双主体学习论”强调在分享知识中交互、创新,我们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就需要有分享的主题、解构的方法、创新的方向等。“双主体学习论”强调知识与方法的统一,这就为我们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独立性,即保持专业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不能因为分享交互而杂乱无章、毫无体系;二是以重难点知识的分享交互为载体,在分享、传播、创新的过程中融合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三是把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统一为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只有融合了师生“分享认识”的教学资源(知识素材)才更具有储存分享传播的价值,才更具有创新的潜质。

四、结束语

教与学的最高境界都是乐在其中。在“双主体学习论”视域下的远程教学,由于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介入,就会出现:当教师发现自己的学习理念、方法与学习模式可以供学生分享,平常的工作日志、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可被同事借鉴分享引用,或者从其他同事那共享来的日志、经验等也非常受用时,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学习方法的认识和学习目的,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如此受益,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建设了不小的知识库,还有不断建设积累下去的欲望时,基于对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师生就会把学习与交互的每一个环节转换成了对于知识的理解转换、存储编码、显性化分享和创新应用等可视化、可操作、充满惊奇与快乐的旅程,并乐此不疲。

作者:李兵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兵.远程教育的新视角:双主体学习论[J].继续教育,2012,(8).

[2]田志刚.你的知识需要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易凌峰,朱景琪.知识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2

(一)帮助学生形成法制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各种科学知识的教育,其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飞跃式的提高,但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当他们走出校园,参与工作时,其危机意识不足,难以意识到社会中的违法犯罪事件,甚至对于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现象无法识别。而一些企业单位正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一弱点,剥夺大学生应当获得的合法利益。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及时发现对自己合法权益不利的情况,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当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就应当担负起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而遵纪守法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而要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首先就要具备优良的法律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于违法犯罪事件视而不见,甚至是知法犯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当他们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就放弃了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守。为了改善这种现象,高校应当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明辨是非,杜绝违法犯罪行为,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

(三)从法治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的能力是否足够强,不仅仅要看其是否掌握了必备的专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中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重要内容。懂得法律知识,大学生才能够在保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同时,拒绝违法犯罪,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大学生具备了法律素质,才能够与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够利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企业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之事。法律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结合,才能够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对于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法治教育还未能进行有机地结合。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单位和工作者都对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着探索,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制约着法制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

(一)法治教育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

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一方面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接受就业指导。然而,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往往是在最后一年的时间才有机会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相关法律知识的机会非常少。而高校对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往往是防止其违法犯罪,却很少教育他们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高校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治教育不够重视,认为他们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够了,导致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不足。

(二)只是注重道德素质教育,而法律素质教育力度不够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而对于其法律知识的教育远远不够。即使是涉及到了法律知识,也只是一带而过,导致了法律知识未能与道德素质教育进行联系,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教师往往会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要遵守诺言等,也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但在很多情况下,道德素质不足以约束和保护大学生,需要有法律知识的帮助。由于法律教育的缺失,就业指导也就无法和法治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得不到提升,就容易在未来的就业中出现各种问题。

(三)法治教育与社会实际脱节

由于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不够重视,法治教育所占据的教育中的时间和精力就比较少,大学生所接收到的法律理论知识本来就不多,而实践活动更是几乎没有。缺少实践活动,仅仅依靠对于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难以使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律教育与社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文/袁珂(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合作经济与科技》no.2x2015工作实际产生紧密的联系,而当大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需要用到法律知识时,就会发现所学习到的法律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自己所遇到的情况,就会感到茫然无措。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会使大学生的权益得不到维护,做出违法的事来,更有可能失去对法律的信仰。

(四)法治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往往是在强调大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应该如何遵纪守法,违法犯罪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而对于大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的知识却涉及较少。高校教育者认为大学生在法律相关的课程中接受了法律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就没必要开设法律课程,这就导致了法治教育无法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进行结合,大学生对于就业相关的一些法律条文了解甚少,不利于工作后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五)造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工作问题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认为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就是为了应对就业中的一些问题,而并非是要将大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法律素质的人才。二是法治教育方法不恰当,未能让大学生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比较抵触,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教育者自身的法律素质不够高,难以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四是高校未能给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未掌握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优化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尤为重要。在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提升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遵循全面性发展的原则。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法律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法治教育应当使法律知识与就业能力、专业知识、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进行结合,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遵循法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我国所实施的是素质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课堂的理论教育上,而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使其有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其能够在未来就业中合理利用法律知识;三是遵循道德与法律结合式教育的原则。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从来不能完全分开。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法治教育工作中,也应当紧密结合道德教育的作用。使二者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不仅能够让大学生从思想上更容易接受法律知识,更能够大幅度提升法治教育的效率。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具体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制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思政工作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素质提升中需要重视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改变的就业背景下,高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制教育做出改革与优化:其一,从思想上重视就业指导中法制观念的培养。高校教育者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法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对法治教育重视起来,制定合理的法治教育体系。同时,将法律的重要意义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愿意自觉地接受法治教育。并且制定法律教育的明确目标,让法治教育能够朝着有利于大学生提升法律素质的方面而努力。其二,强化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力度。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让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进行熟悉的掌握,并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更重要的则是要强化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法律知识的机会比较少,那么教育者就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其三,创新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方法和载体。陈旧的法治教育方式与现如今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要求已经不相符,教育者应当积极地寻找新型的教育方式,将法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恰当的融合,并且运用高校报刊、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载体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其四,建设强大的就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法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当引进更多同时具备就业指导和法律知识的教师,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让教师多与律师、法律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强化自身的知识。另外,高校应当聘用具有先进思想和观念的年轻教师,才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其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法治教育实践平台。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实践,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案件分析、法庭模拟等方式,将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或者与当地行政机构等部门进行沟通,让大学生参与到他们的工作中,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其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法治教育。现如今的高校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也可以运用网络等方式来加强法制教育。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社会中真实的事件,能够更方便地将法律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到一起,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更为方便,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法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科学方法教育物理科学知识物理科学方法

大学物理科学知识背后隐藏着许多物理科学方法,从培养人才来看,学习科学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要求大学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只有实现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开展。

一、物理科学知识与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物理科学知识是物理科学方法的载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方法的培养。教育学指出,要将知识结构转变为认知结构,科学方法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如果说知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的是“鱼”的话,那么方法的学习就是给学生提供“渔”的过程。通过应用科学方法,学生不但“学会”了,而且“会学”了。物理科学知识中的概念、规律的建立常常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物理科学方法。这些物理科学方法对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使学习物理更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传统教育方式必须改变,需要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一个综合课题,主要包括弘扬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其中科学方法是主体。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极具生命力的课题,只要物理教育存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必然存在[1]。

二、制约大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因素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物理科学方法常常隐藏在物理科学知识背后,很难像知识那样形成框架与体系,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往往隐含在理论知识灌输里,使得科学方法教育成了知识传授过程的副产品。

2.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大学物理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绕理论知识进行的,加上受教学内容分量与课时矛盾的影响,大学物理教学基本就是单纯讲授概念、定律、原理。

3.学生重理论、轻方法。在大学许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试,看不到培养和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平时学习很被动,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方法学习。

三、大学物理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教育有机结合的举措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显化教学内容。定位物理科学方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方法的传授离不开以知识为载体,若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安排,方法教育恐怕难以落到实处;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教育的教学计划作指导,方法教育将具有较强的随意性[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科学方法向学生进行公开式宣讲,既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和体验。

2.通过物理科学知识教学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物理概念一般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入,通过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建立和发展;物理规律一般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演绎、类比、想象、假说等方法建立和发展;物理实验的设计、操作离不开分析、观察、实验、归纳、演绎和数学方法;在应用概念、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要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想象、理想化方法等。通过物理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是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培养的首要途径。

3.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物理科学方法。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重要的教学方式,实验开始时提出问题就运用到了假说方法,然后根据假说收集资料和数据并进行演绎推理,得到相应的结论。每个实验都要运用多种方法,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4.通过复习物理科学知识体验物理科学方法。习题是复习物理科学知识的首要方法,通过习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认真了解习题类型,通过分析归类,然后精选典型题,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师在分析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应充分展示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习题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物理科学方法的魅力。

此外,高等院校物理教育专业还应该开设“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选修课;教师培训应该开设“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研讨课;教材编写应该更系统地体现科学方法,体现教材不可替代的引领导向作用。

总之,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地训练。科学方法教育应该渗透在科学知识教育中,绝不能只讲授科学知识而忽略科学方法,也不能空谈科学方法而忽略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两者应该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创新素质;要求;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16-03

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教学水平、治学态度、文化素养等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保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保证。2002年9月8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个讲话为实现我国教师教育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由于受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甚至基础教育都存在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相应规模的、确有保障的、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必将失去保障”[1]。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

1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追求,不断进取,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自己。在教师教育中,高师教育是一种高难度的专业教育,是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前列的教育。因此,教师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必须更新,而这种更新则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教师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教师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以及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的关系[2]。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提升教师人格教育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的素质、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历、学位、学术水平,还反映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往往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教书育人的品格,而这也正是优秀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它将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提升高校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更好地体现教师人格教育的价值。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师要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及时进行在职学习或脱产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教育需要具有高度敬业精神、较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每个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终身学习。因此,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营造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除了提升教师人格教育价值外,还有许多途径和办法,如:经常组织教学研讨和学术研究活动,进行学术和教学方法的交流,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进行讲学,对国内外科学文化研究动态、科学前沿问题、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交流与研讨,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或教授的导师作用,对教师科研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以攻读学位或国内访问学者等形式,分期分批进行培训等。

二、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

1具有教育思想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有自我更新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能力,具有科学的教育哲学观,正确把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敏锐观察和准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以及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迅速捕捉和掌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信息,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处于时代的前沿。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教育思想,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知识经济要求的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挑战,首先是对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挑战。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片面强调专业化的学科知识的教育,无形中削弱了作为教师素质特点的教育思想、理念方面的教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往往偏重于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评价,而淡化对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思想、理念方面的评价,这都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如果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滞后,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真正扎根于教师心中,并内化为教师的素质,才能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动力之源。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师素质要求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培养教师的这种自我更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师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

2具有科学揭示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及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能力。创新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深入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教学的规律,即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进行研究。因为只有对人才成长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新特点,尤其是对自身的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的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及行为更具合理性、科学性,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由于任何人才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即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的产物,所以教师在对人才成长规律进行研究时,必须对人才成长的特定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和把握,才能对人才的素质及成长过程做出准确的定位。如同工业经济时代需要培养专业化人才一样,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且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的提高。创新人才既有普通人才的共性素质,又有创新的特殊品质。因此,必须对创新人才的素质特点进行认真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3具有良好的系统知识结构,并注重学生知识的整合与内化。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就是知识的综合性,这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所要求的拓展性知识,即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诸多学科的知识,占据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教师的系统知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建构起自己的系统知识结构以后,才能够不断吸纳新知识,并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从而不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知识的综合性实际上是对各种不同知识的一种整合能力、内化能力,也是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知识的整合、内化能力,是所有教师在知识层面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或狭义的学科知识传授的模式,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合、内化多种知识,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内化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其知识整合、内化能力,教师首先必须自觉地打破“专业壁垒”,实现知识的综合化。教师的培养模式必须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改革按专业化要求培养新教师的传统模式,提高新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在教师的职业培训、在职进修中,必须针对在职教师的专业缺陷,以及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跨学科的培训与进修,做到文、理互补,尽可能地提高知识融合、知识渗透以及知识整合的程度,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具有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创新的程度以及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能力,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要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课堂教学之中,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作为这一系统工程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而课堂教学效果则是教学创新理念、方法、程度的综合反映。

课堂教学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本质体现,在于学生大脑创新功能的开发程度及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索未知事物及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把思维科学、生命科学、脑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引入课堂,融入教学过程,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发学生大脑。我们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教育的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教育的能力,建构起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实施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于所有教师来说,努力提高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具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接触信息和数据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具有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使每个人都能利用信息,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信息技术带来了教育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如电脑、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已经走进课堂,进入教学领域。新技术的变化大大改变了教师的作用,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寻找、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首先适应信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为适应创新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教师除了需要继续提高学历层次、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应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能力。只有当教师把信息技术变成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的真正“工具”的时候,学生们才能获得信息社会里的知识,而这一点也正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6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教师都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进行研究和探索。没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就不可能胜任和完成创新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毫无疑问成为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9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现代教师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要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通过进行一定的教学实验和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现代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创新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必须担负起教学和科研两副担子,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在新的教育思想、法规、政策面前,如果缺乏研究和探索精神,就不能正确把握和解读,更不能正确贯彻和执行,培养创新人才就会成为空谈。因此,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对于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建构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只有积极从事教学实验与研究,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才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创造新的理论,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融进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科研新成果,将学生领进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

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高师院校学生即准教师的培养,一个是在职教师的培养。

准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是关系到未来教育发展的大问题,各类学校特别是高师院校负有主要责任。2001年11月上旬在南京召开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袁振国教授在其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教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时代向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具有科技与人文的综合素质、信息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更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因此,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除了建构创新课程体系,完善高师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模式。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则以接受知识为任务。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学生只追求知识量的积累,而没有形成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法成为一个适应创新教育的创新型教师。因此,应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束缚,重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些年来,人们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不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比如,教师要尽量使自己的讲授具有生动性、趣味性,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要使自己的讲授富有研究性,每一节课都要提出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留下一些问题,并及时向学生介绍有关信息、动态、资料及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索新领域。

2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师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要从事教学工作,那么,如何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胜任创新教育所要求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成为教师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必须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一方面要重视实践课的教学,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去实习,然后再进行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尽早进入教师角色;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实习,要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实习环境,通过实习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教育实习的实践活动中尽量展示学生教学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为将来正式走向讲台做准备。

3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制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试和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标志的教育,而适应创新教育的考试考核制度与办法,也必须具有考查学生创新素质的功能。因此,传统的考试考核办法中重记忆、重知识、重理论的倾向必须改革,代之以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理论的学习,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方面。为达此目的,单一形式的闭卷考试也必须代之以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查方式,如开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实际操作演示等。命题方式也应改变,在考题中应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开拓性的题目,使试题生动活泼,尽量减少或避免死记硬背性的题目,使学生从考试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把考试作为自己一展才华、进行创造性尝试的一个机会,并通过考试增加新知识,学习新东西。

另外,在职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师大多是适应工业经济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来的,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要进行创新教育,担当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尽快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分期分批由指定学校对他们进行脱产轮训,从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到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以及从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到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都是脱产轮训所要达到的目标。(2)鼓励在职教师进一步参加较高学历的学习,攻读学位,整体上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水平,改变教师队伍的师承关系,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3)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让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议,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进行学术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4)规定一些必读书目,订阅一些必要的报刊杂志,经常吸纳新思想、新知识,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适应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捷经验与启示:高师教育百年回眸[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62-66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法律方法;法学教育;法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80-02

一、法律方法概述

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职业者将抽象性理论应用于具体司法实践并作出正确解答的方法。目前有许多关于法律方法的论述与学说,每种学说也都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色,但是还是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法律方法是以法律适用(通常是法律裁判)为中心,将理论层面的成文法转换为实践层面的司法判决所运用的方法。

法律方法中既包含了法律方法的理论知识,也包括了将规范性理论转换为实践的法律技术,而这两者分别属于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层面的范畴。从这一角度来分析,法律方法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通过上述对于法律方法两个层面的分类,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将法律方法区分为两个方面,即关于法律方法的理论和学说与法律人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的能力。二者的关系表现为法律方法知识是获取法律技能的基础与必备前提;法律技能则是法律方法知识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和不断获取法律方法知识的源泉

所在。

二、法律方法与法学教育

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法学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认识逐渐丰满立体起来。原来的法学教育模式只专注于法学理论(规范性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育方式难免有些片面,法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司法实践,这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法律职业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逐渐将法律技能的培养同法学理论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于现代法治的发展带动司法实务的发展,注重实践的法律方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律方法在法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具体而言,在法学教育中,法律方法在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方法的教学本身就是法学教育体系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个完整的法学教育体系应是规范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的结合体。而当今我国法科学生的教育中,规范性知识具有绝对性优势。事实证明以规范性知识为主导的法学教育存在诸多弊端,这也就要求我们将注意力放到法学教育中的方法性

教育。

(二)法律方法的领悟与掌握是一名法律职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法律职业不仅需要专业化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将法律规则运用于实践的法律技能。引入法律方法教育,将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律适用的操作过程,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何种法律规定和原理。因此,法学教育目标的设定就不能不将法律方法即主观层次上的法律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目标。

(三)法律方法教育是贯穿于法学教育发展始终的焦点问题

如何才能实现训练学生法律技能的目标一直是困惑法学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各国法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技能之于法律职业的不可或缺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技能属于直接经验范畴,它形成于法律实践这一具体化的、情景化的语境之中。如何将法律方法系统地传授给法科学生并提高他们的司法实践能力,是当今法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四)在法学教育中的法律方法可以加强和提高法律的人才储备

法治国家的普遍经验之一就是具备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特别是对于法官队伍来说,原来低门槛的准入制度、来源的大众化使得很多法官并没有具备充分的法律知识,更不具备较高的法律思维,而更多的是依靠经验进行裁判。随着法治进程的深入,社会案件的复杂程度已经对原有的经验理性提出了巨大挑战。而在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强调法律方法,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进而为将来的法治实践提升人才的水平。

三、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如上所述,法律方法在法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不能简单地化约为一种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经验地学习和掌握,那么实践教学对于法学教育可以说占据重要甚至主导的地位。综观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的许多问题,可以说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脱节正是其症结所在,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是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的主要

任务。

(一)转变法学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注重法学教育中职业性与素质性教育

我国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育,注重法学理论教学,轻视甚至忽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这与法学本身的实践品格和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法学教育应当转变观念,重视法律方法知识教育及法律技能训练,将法律方法素养作为法科学生的必备素质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

(二)增加法律方法教学课程

在我国法学教育课程体系之中,还没有普遍应用法律方法这一课程。针对现状,我们应当增设法律方法、法律逻辑、律师实务、批判性思维等与法律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充分利用各个假期安排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锻炼,例如要求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进行短期见习、审判观摩甚至参与具体的法律事务工作。

(三)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法律方法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之中

传统法学教育只注重规范性理论教学,由此学生掌握的可能仅仅是法律知识,而对如何将抽象的法律规范具体地运用于个案的判决的能力则难以掌握。法学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在传授法律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同时,加强法学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探讨,广泛地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诊所式教学等

方法。

四、结语

总之,法学专业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必须注意教学中法律方法的教授与应用。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者,不仅需要熟悉各类法学理论与法律规范,更要具备将固式稳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灵活多变的现实生活中的能力,这样我国的法律人才能不断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英.论法律方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属性和意义――兼评我国法学实践教育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

[2]魏洪江.法学教育应重视法律方法的培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22-04

一、调查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要实现其改革目标,关键是如何让教师理解、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落实到行动中,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为了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状况,探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及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新要求,探究高等师范院校中文教育专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院校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新课程对接研究”课题组,深入山东省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中学,以问卷和座谈形式对山东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情况、中学语文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7份。通过调研,我们既发现了新课程改革之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整个素质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也窥测到改革给教师所带来的一些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现状。问卷调查显示,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一线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状况良好:参与问卷调研的中学语文教师学历达标状况良好,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94%,符合目前山东省中学教育教师学历层次的实际情况,他们的知识、能力现状以及对新课程的适应情况也反映出高等院校中文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调研的中学语文教师主要是26岁至40岁的青年教师,主要是中教一级和中教二级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参与占有效问卷调查教师总数的75%以上,是中学语文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是目前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调研问卷能够直接反映出山东省新课程实施与推进情况及效果。

2.知识结构现状。

(1)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目前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状况良好,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方面应该不存在突出问题。问卷与座谈结果是:中文专业的语言学、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语文教学论、写作、文艺学等专业课程学习,为语文教师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他们拥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较为系统的古汉语知识、逻辑学的基本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学知识、写作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的文体知识、较为系统的语文教育教学基本知识等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2)知识结构体系普遍存在欠缺。被调研的一线教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普遍不满意,对自己的知识缺陷都能坦然面对,1057份问卷中“知识结构的欠缺”选项率为100%。

(3)语文学科前沿知识的欠缺问题较为突出。对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欠缺方面的调查,借鉴国内教师教育研究成果,问卷设计了语文学科前沿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科研知识四个选项,调查结果是语文学科前沿知识的欠缺较为突出,其他依次为教育科研知识—人文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3.教育教学能力现状。

(1)比较重视现代教学能力的提升,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忽视语文教育科研能力。对于教师最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认知,虽然问卷的多项选择结果中包含最多的依次是:善于授人以渔—现代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织交际能力—文化判断能力,但是选择中排列在第一位的依次是:现代教学能力—善于授人以渔—教育科研能力—文化判断能力—组织交际能力,主要倾向集中在善于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占86.4%,而对促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选择仅占4.8%。

(2)语文课堂教学技巧和能力较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偏低,改革和创新能力不够。语文教师普遍重视阅读教学能力、写作教学能力和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这三大教学能力的加强和提高。46.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阅读教学能力最好,30.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写作教学能力最好,23.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最好。对普通话和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认知,近70%的教师认为一般情况与别人相比较差不多,只有23.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和口语表达能力很好,还有7.4%的教师感觉不好,在一般水平以下。与上述忽视语文教育科研能力相关,认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比较突出的方面,选择较多的是课堂教学技巧与能力,而选择较少的两项,一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选择人数175人,仅占被调研教师总数1057人的16.6%;二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选择人数201人,占19%。这反映出目前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淡漠,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普遍偏低。

(3)比较重视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能力。经常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与效果进行反思的教师在68%以上,有10.6%的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有19%的教师偶尔进行教学反思,也有2.2%的教师从不进行教学反思。

4.对《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适应现状。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7

素质是主体(个体、群体、人类整体)以先天秉性为基础,在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以自主活动为中介,在对人类文明接纳、加工、整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外化为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倾向于稳定特点。高等法学毕业生的素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从素质类型上分,高等法学毕业生的素质包括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学术素质。人文素质是与科学素质相对而言。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分科过早过细,理工科学生很少接触文史文化知识,虽然在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上取得很大成绩,但人文素质匮乏。法科学生尽管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法学专业,但由于专业分科过细的影响和法学专业的工具性特征等因素,人文素质也不容乐观。职业素质是法科学生的从业能力,包括知识储备、知识运用、职业伦理等内容,是一个社会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学术素质是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在何种职业岗位上,单纯技术性知识难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经历一定的学术训练和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是法律人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从素质教育方法上分,高等法学素质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也是持续加速,早期过窄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促使我们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与相邻学科专业知识的衔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通识教育。当然,这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日本教育界评论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业太专,把大学教育变成了职业培训,这种评论不无道理。专业教育是基于明确的职业定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一个毕业生可能进入社会的所有领域,或者说,哪里有法律调整,哪里就需要法律毕业生,但是,法学教育是有自己的专业领域的,有特定的学科结构和知识要素,有特定的人才培养任务和标准,不能因通识教育的加强而忽视专业教育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法学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

二、高等法学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1.在动态的教学程序方面,以教师主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从教学主体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来划分,教学模式分学生主动型、教师主动型、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达到个人学习的最佳效果。学生主动型教学模式虽然较为理想,但由于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实际上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全面推进。由于教学资源和条件所限以及教学传统的惯性,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学模式基本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占主动地位,学生被动接受,仅有部分院校和教师在有意识地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在动态的教学方式方面,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答疑为辅。根据教学实施的具体方式来划分,教学模式可分为教师讲授型、学生讨论型、问答解疑型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型即以教师为主导,单方面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讨论型即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基本还是属于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问答解疑型从理论上要求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在遇到问题和难题时由教师予以指导和释疑解惑,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钻研问题,但也容易出现放任自流情况,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基本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也在不断调整方式,尽量让学生参与,同时辅以讨论和答疑。

3.在静态的教学结构框架方面,以应试教学为主,职业训练为辅。高等法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应是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服务。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和高校学生获取毕业资格和升学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基本还是以忙于应付考试为主。在教学方式上,即使不是单纯地为学科考试而应付教学,也没有脱离学生考研、升学、参加司法考试等与考试相关的现实,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主要是围绕在考试中如何获取高分服务。考虑到教学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大部分要就业走向社会的实际需要,各高等法学院系也在不断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4.在静态的教学内容方面,以理论灌输为主,实习实践为辅。法学教育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法理的存在,这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有相同之处。专业不同,但学理相通。所以,高等教育中尤其是文科专业教育,特别注重理论灌输。在高等法学教育中,这一点尤为明显。高校法学教师一般都是学术科班出身,自身拥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知识储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其传授理论知识提供了天然条件,满堂灌输理论知识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法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实习实践环节基本是为完成教学培养方案的规定动作而已,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点缀,甚至为应付检查和督导出现走过场搞形式的不良现象。

三、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语境下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1.创建学生参与式学习课堂,融合人文教育、学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参与互动的教与学的过程,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理论灌输的高等法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能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提供良好的保障,迫切需要改革。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不能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和主动地位,只能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改革教学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创建学生参与式学习课堂是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之一。

2.提高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比重,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法学作为专业学科之一,理论教学环节不可缺少,这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的关系,合理分配好比例,并注重实习实践的实效性。据调查,大部分院校法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规定法学专业本科学分在170学分左右,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在25学分左右,实习实践教学比重明显偏低,十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保障学生拥有宽厚的知识视野和基础,确保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衔接。二是要加大实习实践环节比重,着重将高等法学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职业发展提供保障。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不断调整高等法学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认识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实习实践环节在教学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围绕如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

四、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视角构建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新模式

1.在教育教学结构方面,开设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培养人文素质。当前,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基本是以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为主要结构框架,这种结构本质上是以专业学科为轴心,围绕专业必修课展开,这对学生全面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是有益的,体现了专业课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面对日益市场化的社会需要,纯粹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它要求学生具有广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够与相关专业衔接。为适应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高等学校应该创造条件,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提供平台,在保障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广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课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对理工科学生是尤为必要。在教育方法上,鼓励采用通识教育,比如对于本科学生,在前两学年以通识教育为主,后两学年以专业教育为主,这样基本能够保障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开展体现职业人文特点的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

2.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学科理论知识讲授,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学术素质。高等法学作为专业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是重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完备的教学结构体系;其次要有科学的学科内容安排。由于法律学术素质是法科学生必备素质之一,是法律人在从业和工作过程中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保障,也是大学生继续深造发展的基础。在高等法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有意识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比例,并且要有良好的教学保障。一是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二是教师要跟踪理论前沿,熟悉学科知识理论动态,理论知识储备上做到与时俱进;三是教师要掌握学术训练的技巧,能够对理论知识娴熟地把握和运用,促进学生理解和吸收;四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法科学生进行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考钻研能力,激发学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和潜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质。

3.在教育教学方式方面,强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技能教育,培养职业素质。基于高等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法学素养及市场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性为主的高等法学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市场适应性的较好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目标追求上,通过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专业化的职业训练和培养,全面深刻掌握法律实务技能和技巧,提高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加强对法律职业道德领悟以及对法律制度的检验和理解。实践性高等法学教学模式是增强学生职业素质和市场适应力的有效教学模式,但并不是说可以对课堂理论教学及其他素质弃之不顾;相反,教师主导的理论教学和学术素质、职业素质等不容减弱,关键是合理处理它们的关系,实现相辅相成,最佳方式就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实践性教学为主,而有效辅以其他教学模式”,这才是实践性为主的高等法学教学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8

关键字:体育教师,能力

Discussionon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needsandabilitytraining

KuchecountyexperimentalmiddleschoolinXinjiangprovinceZhangwenke

abstract:thecultivationofabilityinthemiddleschoolphysicalteachersdirectlyrelatestotheimprovementofstudents'sportsability,thispaperfromtheabilityofthe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analysisandsummarizesthemultiteachingmethodsandexperiencesforyourreference.

Keyword:sportsteacher,ability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及课堂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前苏联“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主”的理论思想影响,即通过规范的动作技术的传授来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法的建设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的推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向知识结构合理,并具备较高能力的“智能型”过渡。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将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在转变更新体育观念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对不同项目的历史沿革不同学派、流派的论点和技术风格,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都要融洽贯通,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一、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1、“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再有老师指导动作,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必备能力之一。

2、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3、学科专业知识

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包含三方面的知识:(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树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3)应用科学理论包括数理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新”。

4、教育学科理论:分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教育理论包括高等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体育学科理论: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等。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若缺乏这类知识,要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是有困难的。

上述4个方面的知识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它们的关系是:第一方面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方面是结构的基础,它不仅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第三方面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体育教师能力结构

所谓能力结构,则是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结构属性。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组成:

1、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善于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力,正确示范、精练生动的语言表达,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组织竞赛、裁判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

2、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促进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推动校园文化的形成,给学生造成自觉地、科学地进行锻炼的气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3、训练能力。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包括:科学选材能力,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能力,管理训练和组织比赛能力,协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关系的能力。

4、思想教育能力。包括组织培养健全集体的能力,对学生思想发展分析及预测能力,对后进生疏导与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教育的能力等。

5、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掌握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能力,掌握运用基本科研方法的能力。

6、保健能力。包括对学生体质进行全面的测量、统计与技能评价的能力,医务监督的能力,一般运动创伤和疾病的预防与处理的能力等。

以上6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教学能力是核心,身体锻炼能力是重点,训练能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科研能力是体育本质与规律的重要环节,保健能力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身心健康水平的保障。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 法学 研究生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正式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法学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综合法律人才。法学研究生教育,作为后本科教育阶段,与本科法律教育存在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改革法学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培养拔尖创新法律人才的核心内容。

1当前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法治的不断发展,三十余年来,无论是法律职业教育还是普法教育,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尤其是在法律职业教育领域,法学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随着法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在研究生教学方式领域出现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检讨与改革。

首先,法学研究生教学返归本科生教育方式。法学本科阶段主要是法学基础知识积累阶段,而研究生教育则属于从本科知识学习阶段向自主科研过渡的重要阶段。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区别于本科生知识传授型教学,更应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践中,随着法学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长,法学硕士生教学逐渐向本科教学方式倾斜,依赖集体班级授课,教学资源配置不科学。

其次,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单项式讲授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尽快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问题,在法律入门阶段,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该方法因缺乏师生间互动以及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而被广为诟病。目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仍然是法学研究生教学中最主要的方式。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讲学方式,侧重于单方的知识灌输。针对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的缺点,有些教师将教学方式改变为学生讲授,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一方面无法控制学生讲课的质量,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因教师备课不足而疏于解惑。

再次,案例教学、诊所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尚未体系化。我国研究生法学专业教育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缺乏对研究生法律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诊所教学、实验教学是法学教育领域近年来探索使用的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国内学理界对上述教学方式本身存在的原理以及规律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亦即,上述教学方法尚未体系化、科学化。在实践教学中,案例通常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主观认识来选举,缺乏指引性标准,有些选举的案例过于陈旧而与实践脱节。诊所教学与实验教学往往由于研究生可利用的机会和频率过少而流于形式。

2研究生阶段法律科学教育的特质与导向

教学方法应该与学科性质相适应,否则会南辕北辙,与教学初衷相反。就其性质而言,法学主要归属于社会科学,但同时其知识体系又涉及自然科学与规范科学等。法学不仅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门技术,技术的主要成分则在于实用。①法学的学习,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获取,同时更多的在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法律科学教育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法学研究生教学应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本科教育阶段以法学主干课程教育为主,并未有细化的专业划分,教学内容以法学概念、特征以及法律规范介绍为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研究生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课程安排。法学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能够检索阅读相关文献。尤其是在比较法领域,因为涉及的领域具有开放性,所以需要教师以更科学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法学研究生教学应注重培养法律思维能力。法律思维,简而言之,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最基本的工作素养。本科教育阶段,法学知识的获取主要以理解和记忆为主,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法学知识。但在本科后教育阶段,学生对法学基础知识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应着重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目前,我国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依然以法律理论分析、法律规范阐释、以及法律体系的引介之上,缺乏对研究生法律思维的启发性培养。

法学研究生教学应注重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法学研究生教育,旨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法律科研人才和实务人才。法学研究生教学,应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在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这势必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无疑问,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研究生教学质量,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法学研究生教学,不仅应注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素养,同时,应注重培养研究生对法学的兴趣,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方法篇10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法的建设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的推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向知识结构合理,并具备较高能力的“智能型”过渡。面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将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在转变更新体育观念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对不同项目的历史沿革不同学派、流派的论点和技术风格,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都要融洽贯通,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一、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1、“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再有老师指导动作,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必备能力之一。

2、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3、学科专业知识

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包含三方面的知识:(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树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3)应用科学理论包括数理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新”。

4、教育学科理论:分教育理论和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教育理论包括高等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体育学科理论: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等。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若缺乏这类知识,要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是有困难的。

上述4个方面的知识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它们的关系是:第一方面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方面是结构的基础,它不仅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第三方面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体育教师能力结构

所谓能力结构,则是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来的系统结构属性。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组成:

1、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善于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力,正确示范、精练生动的语言表达,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组织竞赛、裁判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

2、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促进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推动校园文化的形成,给学生造成自觉地、科学地进行锻炼的气氛,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3、训练能力。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包括:科学选材能力,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能力,管理训练和组织比赛能力,协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关系的能力。

4、思想教育能力。包括组织培养健全集体的能力,对学生思想发展分析及预测能力,对后进生疏导与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教育的能力等。

5、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搜集整理文献,掌握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能力,掌握运用基本科研方法的能力。

6、保健能力。包括对学生体质进行全面的测量、统计与技能评价的能力,医务监督的能力,一般运动创伤和疾病的预防与处理的能力等。

以上6种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教学能力是核心,身体锻炼能力是重点,训练能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科研能力是体育本质与规律的重要环节,保健能力是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身心健康水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