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十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十篇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9:12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1

关键词:基层文化自觉创新文化研究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解决了根本的物质需求之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日益强烈。从大众化的角度来说精神文化生活的渠道比以往更加的丰富多彩,以传媒来讲,不仅仅是以往的报纸、书刊、电视以及广播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以电脑、手机等等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传媒手段也是普及度越来越高,我们可以更加方便、直接、快速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社会生活信息,也能够更加便捷的实现沟通与交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的解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所有需求,因此,基层精神文件建设就显得即为重要了。无论是以居住地域为单位还是以性别、年龄、职业等等为单位的基层文化活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人们以文化追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的志同道合的相同点为契机聚在一起,不仅仅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生活,也在这样的基层文化生活中提升了整体基层生活的文化修养。我们可以看到,在各个基层单位,人们不局限于固有的文化娱乐模式,群策群力,大胆创新,开创出了一系列的极富民族、地域、文化气息的基层文化新模式,这体现了自觉创新意识在基层文化中的普及和应用,反应了人们对追求精神文明的自主性,也为我国基层文化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一、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主要特点

开展基层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丰富人们的娱乐和精神生活,它更是基层劳动人民对于文化创造的一种精神诉求,反应了人们对于提高精神修养的本质需求。基层文化创新是相对于自发创新而形成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基层文化的自发创新是指人们在认识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创新规律的状态,是文化创新的开始阶段,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文化的自觉创新则是人们在掌握文化创新这一规律之后的一种创新活动,它充满了科学和理性的光芒,能够较好的把握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的发展目标。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具有一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主动与方向性

自觉创新反应了人们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创新规律之后,出于对更高的精神文化境界的追求而开展的文化创新活动,它首先体现了创新者们的主动性,即一种对于文化生活的高标准和高追求,其次,这样的自觉创新往往高产,而且极具特色,这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自觉创世市一中厚积薄发的文化创造力的爆发,是人们在某一精神生活领域的经验和诉求的集中体现,因此,它也具有极强的方向性。

2、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本色性

基层文化往往没有承载过多的精神诉求,而是人们在开展精神活动时对于现有的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种不满足,而自觉进行的文化探讨,因此,他首先是体现了自觉创新者们的精神文化的追求方向。其次在这样的文化积淀之中提炼出的文化精髓,则是直接体现出了文化植根地的人文特色,不改本色。

3、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可融合性

基层文化往往具有极高的生命力,历经时间长河而经久不衰,往往还能在新时代爆发出更强的时代感。我们从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改进中可以窥见端倪,正是由于基层文化的这种强烈的大众情怀和草根情节,使得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也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特征,在于其他的文化载体的融合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可塑性。

二、基层文化创新的发展建议

正是由于基层文化创新的具有以上这么多的发展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大力发展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在加大基层文化创新投入的基础上,也要为新时期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发展建议:

1、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基层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因此,基层文化建设也是承载着发扬时代精神的时代使命,在开展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时,要重视对基层文化中民族性的、传统文化精粹的保护和进一步挖掘,使得他们在新时代绽放出新活力。同时对于过往精神文化中的一些不适应时展需求的文化糟粕,要敢于正视对待,要立足于进步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理应成为人类文化建设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也应该成为人们表达观念、阐述观点的一个重要的展示舞台,要发扬文化的自由性和原创性。

2、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要注重贴近群众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在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活动中,首先要做到贴近群众,从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感悟、去提炼、去升华,挖掘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东西。在实际创新活动中要开拓视野,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去,做到百花齐放、各有所得。对于后面这一句则是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们要基于文化创新的理论基础,去挖掘去总结文化创新的基本规律,总结经验的同时,要深入提高整个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队伍素质,完善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管理机制,保护和发扬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理论成果。

三、总结

基层文化的自觉创新反应了在新时期的发展前景下,广大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热烈追求,本文在分析了基层文化自觉创新的主要特点之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基层文化自觉创新效果的几点建议,为进一步发展基层文化自觉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2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新基础

abstract:thenewcurriculumputsforwardtheinnovation-orientedcultivationgoals,butthisdoesn'tmeanweshouldneglectthebasis.infact,thenewcurriculumlaysemphasisonthecultivationofstudents'basicquality.theproblemiswhatthebasisoftheinnovativespiritandcompetenceisinthenewcurriculum.thenewbasisshouldbere-definedandcultivated,whichinvolvesthreelevels:spirit,knowledgeandcompetence,learninghabitandmethod.

Keyword:newcurriculum;innovation;newbasis

创新不足历来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通病之一,指向于应试教育的繁琐的分析、讲解、训练充斥于各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受到严重损害。针对这一弊端,新课程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1]。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科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不过,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人们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有偏差,“忽视基础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已经出现;尽管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成为重要的主题,但是,全面理解“基础与创新”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加以明确。

一、一个亟待纠正的长期存在的误解

在关于“基础与创新”问题的认识上一直存在一种误解: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及能力不足;美国学生基础不牢,但创新精神和能力很强。如果我们泛泛而谈倒也无所谓,但如果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某种“理论”的出发点则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严格的“专业训练”,可持续的、规模性创新是不可能的(偶尔的“创新”倒有可能)。没有基础的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才可能有高度的创新。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科学上的重大创新、发现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文理,都是“创新”的楷模(创新是根本,无创新就不能获此殊荣),但他们几乎都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记述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事迹的书《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2],其中的“厚积薄发”恰恰说明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以所谓“基础知识扎实”著称的中国学生却鲜有创新的表现,而“基础不牢”的美国学生却多有创新?问题出在哪里呢?对这一现象,我们的认识有两点: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扎实的基础只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它只提供了创新的潜在性与可能性,并不必然导致创新的产生。没有扎实的基础,不可能有创新;但有了扎实的基础,不一定就必然有创新。因为,制约人们创新的因素十分复杂,如从社会学角度看,外在的社会环境及特定的社会场域是创新能否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同一品种,环境不同,结果也迥异,正所谓“橘生淮南为桔,生淮北为枳”。因此,鲜有创新的中国学生必然缺失了某些“基础”和特定的社会条件,而多有创新的美国学生必有我们所缺乏的“基础”乃至社会条件。

第二,不是所有基础都能导向于创新,有些基础虽然很扎实,但与创新无关,只有那些“创新取向(导向于创新)”的基础才有可能孕育出创新。美国学生的所谓“基础不牢”的“基础”恰是我们过去引以自豪的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死的知识”,这些基础与创新毫无关系;而他们赖以创新的重要“基础”,诸如反思和怀疑批判、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搜寻信息、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则是从小得以培养,并且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而这些导向于创新的基础,又恰恰是我们所缺少的。可见,那种关于美国学生基础不牢却多有创新的想法,那种以为不要基础也能有创新(特别是某些“少年作家”的“成长经历”给人的“误解”)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基础的问题,而是:什么才是新课程倡导的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基础,即基础的构成问题。

当前,指导中小学各科教学实践的课程标准中,都十分强调学生基础的培养,也都注意到了基础的构成问题。例如,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十分强调“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而且强化了它的“构成因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等等。

二、创新取向的基础的构成

我们认为,当前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那种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毫无价值的基础,重新设定和培育新的基础。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二是知识与技能层面,三是学习习惯和方式方法层面。

一是精神层面: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自由及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热爱探索、热爱学习的情感。

毫无疑问,科学精神,特别是与人文相融相通、不相对立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是创新的首要基础。关于科学精神的实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伟大理性精神,是崇尚怀疑和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不以任何权威为标准,是反思的、批判的、变革的、怀疑的精神。①简而言之,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其实质是一种理性精神。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建立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哲学反思基础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精神。在古希腊,科学本身作为一种人文,是自由的学问;而自由历来是古希腊(包括西方)的人文理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而只有理性才能够保证这样的自由,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因此,对自由的追求就是希腊(包括现代西方)伟大的科学理性传统。[3]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人文是内在统一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的科学精神,实质上是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即自由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自由、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以及不计功利、热爱学习的情感。

自古以来,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就是激励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而那些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仁人志士身上最为突出的就是科学精神。正是科学精神在18世纪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的革命性作用,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普及和运用,从而既推动了科学本身的发展,又最终带动了工业时代的到来,成为近现代西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价值取向,才使得人类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历史与社会的发展,使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人类的进步正是凭借着科学精神挑战神学权威、求真、创新的结果。否则,故步自封,人云亦云,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也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可以说,科学精神实现了文明的根本转换。

科学精神对于创新尤为重要。科学精神内在地包含着创新的冲动和特质,因此创新的前提就是对真理不断追求的冲动,是自由的思索、自主与独立思考以及对定论的怀疑和对权威的挑战。没有这样的精神和表现,就不会有丝毫的创新。当然,这种对真理进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应当是“非功利”的,即不能把科学变成牟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而应作为造福民族与人类的崇高准则。否则,创新极易可能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可持续的创新的发展。作为创新典范的爱因斯坦一生具备了这样的科学精神,科学事业是他的生命,造福人类是他毕生的追求。1931年,爱因斯坦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4](73)而牛顿晚年由于追逐名利,鲜有创新的悲剧也警示后人,②“功利本位”的创新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行笔至此,笔者不禁心情沉痛起来,因为中国传统中的伦理型文化,是用来求善,用来处理“关系”的,其主流层面鲜有求真的因子,更是难以理解“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实质。这种文化强调稳定,封闭保守,贬抑变化,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其学习方式中的教师权威化、专制化,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经典等取向与这种文化如出一辙。更为遗憾的是,在现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一批大师,后来因各种原因而逐渐丧失了科学精神,特别是其中的自由、自主、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而在创作上几无创新和新的突破,成为今人研究的独特的“人文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创新而言,科学精神比知识更为重要、更为根本,因为这些大师们无一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化巨匠,从来不缺“知识”,缺的仅仅是实事求是、不计利害得失的科学精神。

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影响很大的时代,我们亟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应当是非功利的科学精神,它“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由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精神”,[3]它还包含着培养学生非功利的、从心底里生出的热爱学习、热爱探究的情感。

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已充分意识到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科学精神,尤其是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同时选取的居里夫人女儿小玛丽亚“不盲从权威、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知识与技能层面: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有价值的基础知识和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一点也不过时。知识,特别是系统知识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知识是文化的载体,其中镌刻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情感模式,特定民族、国家的知识还是这个民族、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而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人本质上是“文化存在”,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5](5)因此,每个个体首先必须通过掌握一定的知识而长入到这种文化中去,必须通过学习知识而与这种文化同化,才能最终成长为人,也才能最终有所生成、有所创新,在不断的创新中完成人的自我塑造。德国哲学家洪堡认为,只有用知识之网抓住了世界,人才发展他自己的生产力和内在形式的丰富性。[6]

更何况,学校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是经过教育者的精心筛选、加工、组织,其结构、体系更趋合理与完善,是具有典范性、规范性、稳定性特征的文化,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没有对丰富知识的掌握,人的发展将受到极大限制。那种轻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力),以为只要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技法就能获得很好发展的观点是极其错误和极其有害的,它将误导一代人,误导整个国家与民族。

“知识就是力量”毋庸置疑,关键是什么样的知识才有力量、才有价值。新课程理念下最有价值和力量的知识应当是能导向于创新的知识,而不是那些用来装饰门面的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可以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7]

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这项研究为新课程的“知识观”消解了知识与技能(能力)的二元对立,将知识与技能(能力)融为一体。因为,知识要发挥应有的力量,尤其是要导向于创新,光有陈述性知识还远远不够,知识必须在人的智慧操作使用中,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技能与能力才能实现;而程序性知识则关乎动作技能、智慧技能,策略性知识则涉及这些技能与能力的运用问题。因此,新课程要求的“知识”内在地与技能(能力)融为一体。在当前“创新本位”价值取向影响下,新课程更重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尤其要充分发挥策略性知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具体讲,就是要突出“思考与思维的技能”这类知识的教学,尤其是思考与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多元性”应当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思考与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多元性”能够祛除“功能固着”,这恰恰是创新的前提。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动物是“宿命的、被决定的”,它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从而永远不能超越“现实性”的规定;而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5](4)但是,现代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由于“文化”的强大的塑造力量也有把人“动物化”的危险,即让学生思考与思维“固化的危险”,因为学生从一生下来,尤其是进入学龄期,就被迫为所有领域中的先已存在的规范所引导,逐步会丧失“探究的天性与冲动”。事实上,这种危险早已成了新课程力求消解的弊端。

当然,强调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丝毫不意味着淡化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因为,许多陈述性知识也承载着认知性功能(即发展学生的认知素质),更承载着价值性功能(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审美等素质)。价值性知识犹如“文化之船”上的舵,它引领着创新的方向,更引领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是学习习惯和方式方法层面: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种内化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良好学习品质,它往往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也为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课前预习与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做作业等。尽管这些学习习惯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它们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创新行为。因为,这些习惯通常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好学生”的品质,而且通常以“接受”现成的东西为主,实践证明鲜有创新之表现。因此,导向于创新的学习习惯,除了这些必备的外显行为以外,当前更应当强调内隐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对于创新,“思维习惯”尤为重要,创新首先意味着“思维”的突破与超越,即首先应具有不同寻常的思维,才有可能有创新。创新为本“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是要创设各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各种现成的传统观念,不拘常规,经常作超功利的追问,作自由的思索、自主与独立的思考,作大胆的推论与猜测,不懈地探求真理。实际上,这些“思维习惯”也是众多科学家共同的思维品质,是他们赖以创新的基础,也是许多科学家特别强调的重要品质,正如爱因斯坦在一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中呼吁:“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4](147)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本的新课程就十分强调这种“思维习惯”,数理学科自不待言,就连语文这样的学科也以此为重,如在谈到“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时,强调“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除了上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外,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它们是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工具,甚至就是学生创新素质的组成要素。基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新课程十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此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方式。

关于上述学习方式的具体培养,已有许多文章加以阐述,但多半是仅仅局限在“方法论”的视域,把学习方式看成是“致知之法”,也就是获取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的“方法”;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只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规程,关注运用中的技术和技巧。这与上述学习方式的内在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超越技术,从“本体论意义”上充分认识上述学习方式的意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本体论意义”而言,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个性的呈现,即学生以一个“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合自己“个性”的方式,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决定,并且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主学习对于“人”的意义,对于学生成长为“人”的塑造作用,把学生培育成为独特的“他自己”具有“本体”价值。

合作学习表面上看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体现,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层面。人是“社会性存在”,而社会性的基本层面是“合作”,人类正是通过合作,才建立了只属于人类的社会。因此,合作是人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要求,合作的重要性就像空气与水对于人一样。合作学习则为学生在学校与课堂的生活提供了这种基本需要。这样看来,合作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还是学生的一种基本需要和天赋的人权,只不过这种天生的权利被长期的接受式学习所剥夺罢了。当前,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很少有深刻的本体论层面上的理解,仅仅从“技术”“方法”层面上看待合作学习,因此有了在课堂教学中随意插入一段合作“表演”,却不问合作的意义如何的做法,它只能导致“有形”而“无神”的结果。

探究性学习同样具有本体论意义。从本质上讲,探究首先是人类基本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体现。探究、学习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与“冲动”,只有在不断地探究中,人类才能持续探索、积累新的知识经验,不断提升人的境界。人类在探究中存在、发展,一旦停止了探究,人类将不复存在。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探究、学习的历史,人类正是在探究、学习中,不断摆脱动物性和物的束缚,主体性得到不断发展,理性得以不断提升,其存在和生存方式不断进化,直至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学习是人的本真状态,是人的基本存在和生存方式,更是学生的天性。何谓“天性”?就是内生的、本源的冲动,本真的生存形式及状态。当前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为“研究性学习”而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展示某种课程及教学改革成果而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及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尤其表现在某些活动数据的“捏造”上)等一些问题,无疑都是违背科学精神,与探究性学习背道而驰的。这样做,也许一部分学生能获得一些探究的“技能”或“技法”,甚至还能取得一些成果,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精神”将会丧失,学生将会受到根本损害。因此,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应成为当下探究性学习的首要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我们应当把探究性学习视为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及生存方式,充分尊重及满足他们对于“探究”的欲望,努力创设条件去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欲望。在开展探究性学习中,以“真实”作为首要的、根本的活动及评价标准,探索“真理”,实事求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有什么结论,就发表什么结论。总之,只要探究性学习能成为学生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和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就达到了该学习的目的。

①参见吕前昌《科学精神的多重含义》一文,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第199页。笔者引用时作了一定的概括。

②据称:牛顿晚年曾与胡克争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权;与莱布尼兹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并在幕后操纵一个国际调查委员会,企图证明莱布尼兹是一个剽窃者。参见朱亚宗《伟大的探索者──爱因斯坦》一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301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李剑君,陈子丰.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3]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4—15.

[4]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C].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3

论文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大庆精神,石油企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立足石油企业院校特点,不断吸纳以大庆精神为内核的优秀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石油企业院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当前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1]中第七项专门论述“积极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主张“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辨析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有广义的理解,有狭义的理解,这里我们把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2]按照这个概念,我们也可把校园文化理解为学校文化。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也有很多种,像校园文化的概念一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我们倾向于把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为“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3]。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因此两种文化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1.相同点:一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着眼点,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二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大致相同的结构.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论文网站,学校精神和企业精神分别是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三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学校和企业内部分别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集作用等。

2.不同点:一是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学校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学校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校园文化包含着既有明显差异又有机统一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教风是教师文化的内核,学风则是学生文化的核心,教风和学风的有机统一构成校风。企业文化则没有这样明显的区分。三是校园文化对社会有很强的辐射作用,但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要弱得多。

二、以大庆精神为内核的石油企业文化之把握

我国石油企业文化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根脉。这个文化根脉,既包含它所体现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固有和传承下来的、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又包含它所体现的近现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实践中所缔造、所形成、所发展了的优秀革命传统文化根脉。“大庆精神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具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和爱国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而上述这两个“包含”,也可叫两个文化根脉,又是不可分割地紧密地融为一体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正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所产生、所发展起来的。这同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脉相传的。

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企业精神,它成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追求、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文化。大庆精神代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作风,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她是石油的,又是民族的。2008年,李长春同志指出,“铁人精神”充分体现了创业、创新、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是大庆石油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大力弘扬“铁人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4]“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是其精神内核,“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作风的是其内涵实质。

三、以大庆精神为内核的石油企业院校校园文化之实践

(一)川庆公司培训中心(学校)的定位及奋斗历程

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川庆公司培训中心(学校)正是这样一所直接服务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论文网站,隶属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的石油企业培训及石油企业院校。学校占地193亩,建筑面积52720平方米,建有设施现代、环境优越、同期能容纳400名学员吃、住、教的职工培训区和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同期能容纳2000名在校学生的学历教育区。

近年来,中心(学校)重点抓了下列几项工作:

一是准确定位,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确定了“两足鼎立,有所侧重;依托石油,服务川渝”的工作思路。二是紧贴企业,大力发展培训事业。大力树立培训品牌,积极搭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三是保证质量,平稳发展职业教育。按照“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要求,狠抓学生职业技能的增强,平稳推进招生和就业推荐工作。三是落实责任,全力保证安全环保。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

五是固本强基,持续强化基础管理。深入推进“五型”班组创建活动。六是提升实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基础建设走在了集团公司教培基地的前列。七是以人为本,发展成果惠及员工。深入推进师生关爱工程,环境更加和谐。

当前,中心(学校)清醒地认识到,若想贴近企业发展,乘势而为,就必须对公司发展战略深刻解读。制定出学校紧贴公司战略的学校发展之策。

(二)川庆公司及公司“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

川庆公司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2008年2月25日由原四川石油管理局与长庆石油勘探局的钻探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整合组建而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地质研究、地震勘探、钻井工程、井下作业、测井射孔、录井、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土建工程、油气田开发等,具有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完整的业务链,可为国内外油气田提供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在国内主要服务于西南油气田、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施工队伍分布于川、渝、陕、甘、宁、蒙、新等7个省市区。国际市场集中在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和厄瓜多尔。

川庆公司“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保障油气为使命,以提升竞争力为根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论文网站,大力实施持续、安全、国际化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文化优势,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一流的综合性油气工程公司。

(三)中心(学校)因应而生的“十二五”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川庆公司发展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紧贴企业发展需要,打造教育培训品牌,大力实施“3521”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教育培训机制创新,更加注重教育培训实效,着力推进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文化优势,不断增强培训中心石油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行业一流的教培基地,实现川庆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四)中心(学校)以大庆精神为内核的“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文化为精神之物,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需要积累,需要积淀。文化的发展有继承、有创新,构建石油企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必须继承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现校园文化底蕴。

1.旗帜鲜明地树立石油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石油企业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心(学校)按照《川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及时制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2.将人才培养目标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石油精神蕴含端正的人生态度,在思想上拼搏进取,在生活上艰苦奋斗,不贪图享乐,在心理态度上永远保持乐观。奉献的工作态度、高尚的道德追求、高洁的人生操守、高雅的生活情趣,这些恰恰都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必选项。

3.建立有利于石油企业文化特色的学校管理领导体制。规划、指导全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网站,由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精神文明办公室统一实施创建工作,协调各部门,力争做到齐抓共管。

4.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凸显石油行业标识。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载体,我们将“传承石油文化,发扬大庆精神、培养当代铁人”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树立“三老四严”等企业文化宣贯内容展示牌。在学历教学区建设石油企业文化长廊,通过图片,数字以及讲解员培训上岗解说,物质上支撑精神文明的推进。

5.有效利用多种载体,组织好石油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利用四川石油学校网站,持续有效地宣传石油企业文化。

6.积极主动融入石油企业文化生活中。2007年组织师生积极参与西南油气田的川西片区“青春川油、激情川油”歌咏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举办“气田之花飘油香”大型文艺晚会。

7.积极进行石油HSe管理体系宣贯。将中国石油安全文化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坚持校园文化的石油特色,弘扬和传承大庆精神,是石油企业院校校园文化恪守不渝的光荣传统。石油企业院校校贴近现实,贴近生产一线,数十年如一日地唱响大庆精神和石油工业优良传统的主旋律,通过对石油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科学技术难题的攻关,不断为中国石油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92616.html.

[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魏杰.企业与文化塑造[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李长春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7/24/content_8765160.htm.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4

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作支撑,难以生生不息、历久不衰;一个地区没有自己的人文精神作支撑,同样难以携手同心,团结奋进。特别是在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利益格局复杂化、价值观多元化深入发展,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旗帜,作为一个区域人群的共同性格,对于社会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我们要重视制度,但也要重视文化,因为制度的土壤是文化,制度的根基是文化。制度的特性是强制性,不考虑人的主观感受和思维习惯。但人偏偏是有思想、有意识、有习惯的,追求快乐、做感兴趣的事情是人的天性。因此,制度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在依赖制度的同时,我们应当利用文化的渗透内功,以人为本,顺应人的天性,使其从被动地服从变为主动地接受和享用,从而达到制度要求与个人观念、习惯和修养的契合,这样,才能取得根本的、长效的结果。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只有将建设和谐文化上升到巩固社会和谐思想道德基础的层面上来认识,将河北人文精神作为今天构建和谐河北的强大文化和精神力量来弘扬,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才能指导每个人投身到和谐河北的建设中,努力成为和谐河北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建设者,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追求。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我们要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在理论、新闻、文艺、出版、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中,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不断推进。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向上、共同前进。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就是要深入进行和谐精神、和谐理念教育,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推动形成和谐创建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要充分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对体现和谐思想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我们应通过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积极营造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思想道德力量。我们应通过发现培养、宣传表彰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向李家庚、林秀贞、陈印田、范振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心意识、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宣传舆论单位应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要把和谐文化建设落实到共产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实践中,落实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落实到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进程中。

报告提出,要着力弘扬以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使其成为构建和谐河北的重要支撑。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5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精神活动的结果,是因为人的生存需要而产生,也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断更新与发展。武术也是如此,它跟随着人的需要而不断更新与发展。如太极拳,它从乡村走进城市,从田埂走向宫廷,从技击走向健身,正是人类的需求,太极拳不断突破来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社会的主体是群众,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武术要在社会上发展,人民群众永远是武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武术经过几千年发展,其流派众多,风格多样,技术简单,汇聚健身、技击、娱乐于一体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无疑是人们的需求发展的结果,为了人的健身、为了人的自卫、为了人的精神愉悦等等。人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而文化的原创力藏匿在人的各种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之中。人的需要为武术文化创新奠定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基,只有那些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而进行的武术文化活动才能达到武术文化创新的境界,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简单的文化模仿和文化复制的表层。只有从群众需要出发,才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潮流中真正做到顺势而为,激发出武术文化创新在社会变革中的推动力。从群众出发,就是不能脱离群众,关注群众的现实生活,了解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深入与群众亲密接触,探索出文化创新的路径。否则只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不能使所创新的文化符合群众需求。文化往往是与人们的精神如影相随的,人的精神世界复杂多变,关注群众实际生活,了解群众精神需求,就是深邃群众精神需求上差异性与复杂性,文化创新更是追求和谐精神文化生态的文化消费者的事情。武术文化创新从群众出发,并不是一味地迎合群众,只给群众视觉上的震撼。现实中的影视文化更多的是注重娱乐,它偏重于感性文化,强调身体的,声色犬马的成分、感官的成分比较重。在某种程度上,武术影视是无深度的、拼贴的、缺少文化内涵。当然,影视文化的确是从群众精神需要来对武术文化的一种创新。但有些武术资源适合影视的开发,有些武术资源适合公益性文化的建设,有些武术资源只能进行部分或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有些武术资源不具备开发条件,只能严格的保存起来。从群众需求来创新武术文化要抓住武术文化根基,提升群众的审美情趣,让群众在快乐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武术所带来的文化魅力和伦理教化。当一种新型的武术文化被群众接受,与之相对应的人们需求就会得到满足,一旦人的另一种需求又开始产生时,其他更新的武术文化就又会适时地被创造出来。因此,从群众需求出发,使“以武载道”的中国武术,不仅满足群众精神过程的需求,也是激发人民群众向“求善、求真、求美”的目标挺进。

2中国武术创新的原则

2.1创造性原则

中国武术创新是一种创造行为,因为文化的创新首先要对原有的文化模式和文化成果的继承和突破,对创造新型的文化发展路径及方向的摸索和构建,以此展开的文化活动当然是创造。在创造性原则中,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武术文化的创新贵在稳定、重在积累,在稳定中求继承,在积累中求突破。传统武术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造和更新,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因此对武术文化创新要有新思维,在当下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不断更新和改变的前提下,如果我们还用落后的思想,固步自封必然会落后与时代。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更新思想紧随时代需求,以立足当代,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才能使中国武术文化走进现代化,才能使中国武术文化永葆生机,川流不息。在传统武术中有许多沉浮流弊,例如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流派分立、门户之见、传男不传女等等,这些为武术的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必须破除这些陈旧陋习,加强武术科学化进程。对于落后的、伪科学的都要采取摈弃的态度。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一种新形势,加大培养武术社会指导员,使武术走进社区,这无疑是对中国武术生存空间的另一种路径。最后,要有新的举措。根据群众不同的需求,对传统武术进行分化、提炼、创新,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有人需要技击技术,我们就注重技击的传授,有人需要健身,我们就突出健身的价值。总之,群众对武术的需求各有不同,通过“投其所好”,激发练习者的兴趣,从而扩大群众基础。

2.2个性化原则

众所周知,“一种文化的创新必然会牵制到文化的继承,因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3]。中国武术有129种拳种,每个拳种都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产生。这个特定的区域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风俗、宗族意识、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或多多少的对这个区域内的拳种特点和传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拳种是该地域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是代表着该地区的特色,他的生存土壤与该地域息息相关,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生命延续的土壤和条件,武术创新也将会失去本土地域文化的支撑。继承是武术文化创新基础,只有将这些拳种资源中所蕴含的风俗习惯、等“文化内核”保留下了,体现其本土性、群众性等特质,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认可。传统武术中很多内容都是来自于民间原生态,这些存在于民俗活动或仪式之中。随着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些原生态文明可能被冷落,因此,坚持以本土性为基本准绳,减少西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核的亵渎。传统武术创新要真正体现出当地历史、地域、人文等特色,以维持和增强它的生命力,这样的武术文化创新才符合群众需求的特异性。

2.3艺术性原则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下,文化创造活动必然会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大量的文化产品难免会成为以赚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商品。文化产品的根本属性是文化,是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这就意味着文化产品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结果,其中必然包含了美的规律,由此展开的文化活动才是一种文化创新。在消费社会中,文化产品是被人们消费的,对美的追求已经生活的一部分。传统武术追求美的规律,“其一招一式、一张一弛,优雅而和谐;拳起如流星闪电,脚落似扑地旋风”[4],正是符合群众对美的需求。再通过武术美的肢体运动和美的场景布置,配上美的音律,这无疑使人们获得武术求审美的精神感化,更能激发人们群众内心美的情操,从而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到逐渐升华的作用。

3结论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6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价值目标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价值的基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摄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坚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一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一般来说,“精髓”是指事物的精华内容,这个内容具有事物的本质规定性,是事物存在、发展根本意义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因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价值目标,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精神旗帜的作用,具有凝聚人心和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全民族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

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这种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时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所在。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内容的关系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其他内容是有机统一、相互贯通的。

第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价值诉求方面相契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发展大势,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但是,任何旨在推动或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氛围和民族土壤。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就是因为它同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诉求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及社会心理基础,忽视或离开这一基本国情,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包括传统文化精华在内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氛围中形成的。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目标上是一致的。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愿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创造了历史前提。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历经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所在。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个体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上的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合了价值理想、文化素养、公共行为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是非判断标准,适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正是针对当前一些社会成员爱国主义精神缺失适时提出的。它把是否热爱祖国、增进祖国的利益作为社会对个人道德评价的首要标准,并以荣辱观的形式唤醒人们对这一道德标准的心理体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深刻体现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中,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其目的就在于以荣辱观的形式进一步激励人们树立尊重劳动、艰苦奋斗等道德意识。其他诸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也都体现了改革创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深深扎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又符合时代潮流,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一,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国民教育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学校教育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当中去,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和增强国家意识、团结意识、自强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现代思想观念。社会教育也是对全体国民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支持。社会舆论和传媒要积极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营造浓郁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应该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渗透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相互关系,既要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又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前沿,汲取世界各民族有益的精神成果,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任何文化都是在各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变革中,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我们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决不意味着闭关自守、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当今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每个民族只有根据这种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丰富发展,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我们主张弘扬时代精神,也决不是搞。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历史提供的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总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这既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也符合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内在规律。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7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构建;人文精神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24.056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4-0094-02

图书馆是人文精华汇聚之地,自诞生以来,就以人文传统为基本特征,承载着数千年积累的人类智慧,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精神。图书馆事业与人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其中所贯穿的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时下,图书馆事业处于空前发展的时期,能否适应新世纪对图书馆事业的各种要求,能否在日常工作中创造和保持某种独特的服务风格,打出服务品牌,抵消网络环境对图书馆服务带来不利因素,构建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则是关键之一。因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同时,种种文化现象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一种文化现象一经产生,必会从深层次支配着整个事业的运作方式和其间人们的行为方式。先进的图书馆文化会给图书馆人带来奋进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增强图书馆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1图书馆文化的构成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各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由精神到物质,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它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它的构成不是单一的,它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它的表现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有其客观必然性、历史继承性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图书馆文化也不例外。如果将图书馆文化分为几个层面,那么各层之间的关系可表现为一个同心圆,其核心是观念层,即图书馆事业的服务理念、行业精神、共同愿景。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各种制度、机制、行为规范。外部层是物质层,包括阅读环境、读者服务、信息知识产品等。3个层面共同构成客观存在的图书馆文化现象,它是图书馆事业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价值观念、群众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其精髓是服务理念,其灵魂是行业精神,其品牌是服务形象,其基石是良好的人文环境。3个层面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构建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

由于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那么建设先进的图书馆文化就必须以先进的观念为基础,以具有可执行性的目标为前提,以激活机制为动力,以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保证。

2.1更新观念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基础

观念通常指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形成与每个人的年龄、知识、文化程度、所处环境等有关。换言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而由来已久的观念又会形成一定的模式,亦称“心智模式”。哲学家谈论心智模式起码已经有两千多年,它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为方式。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及其对行为的影响。隐藏的心智模式影响既深且广,尤其是当它成为共有的心智模式时。心智模式影响我们所“看见”的事物。两个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观察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因为他们看到的重点不同。心智模式影响我们认知的方式,所有新的管理理念或方法都会踢到“心智模式”这块隐在暗处的顽石。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想法决定做法”、“思路决定出路”。所以,改变心智模式、加强心智模式的修炼,建立共同的、积极健康的心智模式是构建新时期图书馆文化的基础。目前,图书馆的设置、运行、目标要求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图书馆人的思维方式也大多是“宁静勿动”、“宁贫勿争”、“宁守勿变”,换言之,是一种较为被动和惰性的心态。图书馆人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实现从管理知识载体到管理知识的转变,缓解网络环境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在价值观念中导入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自主意识,激发创造性、积极性,睁开眼睛看世界并重新设置自己在新时期的位置、价值,不动、不争、不变是不行的。更新观念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基石,是推动图书事业发展的基础。

2.2紧贴目标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前提

目标是指激发人们行为的、预期要求达到的目的或结果。通常具有预测性、可计量性、有形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按层次分可分为组织目标(团体)和个人目标;按时期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目前,在企业文化中有一个提法叫“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也就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会将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但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标,这种更高的目标,亦能深植于组织的文化或行事作风之中。一个积极健康而又具体可行的愿景不仅只是加强产品生产,还包括提升它的人员和企业文化的层次,以及追求富有创造力和艺术气息的工作环境。同样,紧贴目标,建立共同愿景,在构建图书馆文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工作与企业生产有所不同,整项工作被分成不同的块,相互关联又无法比照,亦很难进行量化考核。用一句俗语来说,图书馆工作是“良心工作”,要通过新时期图书文化的构建来推动图书馆人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让全体人员认同的目标及共同愿景则是必须的,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使职工处于奉献和投入的精神状态中,使职工对自己的工作衷心向往,愿意在“精神的法则”内做任何事情。

2.3激活机制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动力

构建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应当以激活机制为动力,没有一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机制,就不能激活现有人力资本,就不能创造人才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激活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人的创造力,才能合理配置各类人才,才能达到最佳的组合效益。激活机制不是走过场式的改变,而是要从岗位设置、人力资源规划、薪资福利、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等多方面进行开发和管理。当前图书馆的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方法,做和不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没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从根本上做到“奖勤罚懒”,不能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就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在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上,图书馆系列也没有一套科学而可行的方案,图书馆工作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是杂家。既需要进馆时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更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磨炼。没有相关的机制来促动、来制约,人才的培养就很难见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将不能实现。这个层面其实就是图书馆文化的中间层,是保证核心价值观化为具体行为的桥梁与纽带。

2.4强调以人为本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保证

在新时期图书馆文化的构建中,以人为本是一个关键理念。人类文化自产生以来便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科学文明”和“文学文明”,相应的人类精神也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人文指人性中的美好成分,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理想体系,换句话说,“人文”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精神”就是对“人文”的向往与追求,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或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核心和实质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把人看作是一切价值的中心和创造者。这里的以人为本有三个层面的内涵:①理念层内涵,包含公益性质理念,服务功能理念,读者目标理念;②行为层内涵,包含开放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助人原则;③视觉层内涵,包含建筑:便利与意蕴,设施:秩序与整洁,色彩:典雅与柔和,人气:微笑与礼节。处于最高层的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尊重与信仰信息公平的基本理念,致力于保障公民自由获取信息权利的精神。它构建了图书馆与社会的桥梁,是图书馆事业得以存在的基础。虽然现代图书馆并不排斥产业化的信息服务,但现代图书馆的核心服务无疑是公益性的一旦脱离了信息公平的理念,所从事的信息服务就变成了图书馆以外的另一种信息服务。所以,这种精神处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最高层,中间层次的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对图书馆人的职业行为的规范。为保证图书馆能够在保障公民信息自由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按照图书馆科学的原理管理图书馆,即坚持开放原则、自由平等原则和助人原则。最基层的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对图书馆整个环境的规范。

2.5坚持领导垂范是构建图书馆文化的关键

如前文所言,种种文化现象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营者根据需要创造、贯彻或引导的一种举措,那么在文化的构建中,领导垂范尤为重要。从显性的角度讲,领导垂范可以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共同愿景的建立、可行性目标的实施、人文环境的构建;从隐性角度来讲,领导垂范也可对属下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带动群众进入“奉献”与“投入”的精神层面。新时期的图书馆文化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敬业、奉献、正直、诚信、进取等基本素质,具备进行系统思考、形成团队精神、建立共同愿景的诸项能力,更要学会“聆听”来自下属、来自读者的声音。唯此,才能推动图书馆文化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并推动图书馆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向前发展。要使现代图书馆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关键的因素要充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建立。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精神是文化的提纯。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总结概括,是图书馆人思想意识的提炼升华。图书馆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充满着人文因素。特别是在人文精神理论影响下的近代图书馆的形成、公共图书馆运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开放形象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中,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愫,闪耀着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灿烂光辉。倡导人文理论,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已经在我国图书馆界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确理解和处理图书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科学精神、图书馆权利、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关系,是继承和发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关键。在实践中,应立足人文精神,同时高扬科学精神、保障图书馆权利、树立正确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最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大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国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

[2]吴娱.关于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键和根本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总是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又是我们党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决定行动。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得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决定着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

所谓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保障,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1)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紧紧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就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是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要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普遍的社会公德即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就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这一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从而保证了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高度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之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牢牢的掌握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夯实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社会道德基础,有利于增强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年修订版.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9

在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谱写水利发展与改革新篇章的重要时刻,部党组召开这次全国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水利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分析研究当前水利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把水利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为实现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邵旭军同志、中央文明办协调组副组长涂更新同志专程莅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党组对多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辛勤工作在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水利部党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统筹水利业务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把深化理论武装与创新治水理论和治水实践结合起来,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转变机关作风结合起来,取得了水利业务工作新成绩,开拓了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涌现出以谢会贵、崔政权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文明单位。刚才,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对近年来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做好新形势下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描绘了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水利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多处涉及水利工作,特别是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水资源和水利工作摆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突出位置,强调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国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水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和探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第一,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的思想武器,作为谋划水利建设、促进水利发展的指导方针,作为衡量利弊、检验得失的价值尺度,作为干部职工修身立德、建功立业的行为准则。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的基本水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水利工作的着力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推进水利协调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与时俱进,把水利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现代化方向,把以水利的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转化为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全过程,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新发展,努力开创水利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勾画了到2020年的宏伟蓝图,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水利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在解决民生需求中的服务作用更加彰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更加重要。我们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与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谋划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新举措: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逐步建成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利血防、边远山区用电、城乡水环境整治等问题,不断提升水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实行更加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水利发展与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三,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明确的任务。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紧密结合水利实际,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洪流之中,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向广度拓展、向纵深推进。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水利事业的整体布局中来认识、来研究、来部署、来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提高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为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进一步明确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重点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贯穿于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加强理论武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先进水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机关五项主要任务来展开,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大力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水利工作全局。抓紧、抓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全国水利系统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关键是要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坚定不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大问题上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勇担重任、走在前列。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功能,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在水利系统深入人心,把广大水利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转化为推动水利工作的智慧和能力,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水利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第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水利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水利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水利职工教育和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水利工作各个方面,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凝聚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为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水利事业的繁荣昌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第三,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水利系统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坚持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水利观念,创新水利发展模式,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认真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大力宣传水利发展与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动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要在广大水利干部职工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和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为弘扬新风正气、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做出表率。要注重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难和所愿所盼,关注水利职工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导广大水利干部职工培育乐观豁达、宽厚包容、和谐友善的精神品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要加强领导与群众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协调、不和谐因素。

第四,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丰富发展水文化的传统内涵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对江河湖泊的不懈治理与开发保护,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以水利实践为载体,大力加强先进水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水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传统水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全面概括,使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二要从波澜壮阔的水利实践中汲取时代精神。现代水利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活动,是水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和活水源头。要在人民群众的水利实践中进行水文化创造,在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实现水文化进步,满足现代水利人对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展现我国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水文化更好地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要把培育和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作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水利行业的生动体现,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精神动力。要积极倡导献身事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胸怀、情操和精神,在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在风口浪尖敢于生死搏击,在平凡岗位甘于默默奉献。要积极倡导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戒慎恐惧、如履薄冰、严谨扎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干好每一件事情,履行好每一份职责,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大自然考验的业绩。要积极倡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关注下情,熟悉水情,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坦陈直言,善于纠正错误。

第五,大力加强文明和谐机关创建,坚持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行风。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良好的政风行风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转变机关职能上下功夫,在坚持依法行政上下功夫,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在加强廉政建设上下功夫,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进机关文化建设上下功夫。一要建设充满活力的文明和谐机关。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机关干部的创造活力得到全面激发,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精神状态得到充分体现,一切有利于事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建设诚信友爱的文明和谐机关。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在机关中做诚信干部,在社会上做诚信公民,树立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机关干部形象。要大力提倡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要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困难的基层水利干部职工,着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机关真正形成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融洽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环境。三要建设健康向上的文明和谐机关。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展现机关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情趣健康、工作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切实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使之在内容、形式、方法上更加贴近水利干部职工愿望和时代要求,在运行操作上更能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不断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关系水利发展和改革全局。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水利行业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要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职责分工,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单位共同抓,构筑坚守职责、相互配合、协调运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考评体系,把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具体任务的情况纳入各级干部和各个单位的政绩考评指标之中。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要改进领导方式,完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领导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统筹安排,抓好结合。多年来,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要积极运用好这些形式和载体,把现有的创建资源、手段充分调动整合起来,既要保证重点任务的完成,又要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推进。要把水利精神文明建设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火热的水利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批符合水利实际、具有行业特色的活动项目和品牌,增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树立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第三,把握规律,务求实效。精神文明建设有自身的规律,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化拓展,不断创新,增强效果。要把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动向和新需求,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住政风行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办影响大、效果好、水利干部职工受益多的实事和好事。要充分发挥水利干部职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和形式,在入脑入心、凝神聚力上下功夫,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上下功夫。要注重政策的完善和制度的创新,深入研究和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激励机制、价值导向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高水利精神文明建设效果。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篇10

20__年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总的要求是: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争创省示范文明城市;努力实现两个突破,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上有新的突破,在提高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上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两大建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有新的举措,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有新的拓展;突出四个重点,文明社区创建重点突出城郊型和亮点性社区,文明行业创建重点在“窗口”行业,“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重点向面上延伸,创建活动参与面重点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一、突出重点,着力抓好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县城)》和《省示范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县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争创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好基础。

(一)抓广泛发动。组织召开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对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扎实的工作,举全市之力、聚众人之心,兴起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高潮。

(二)抓整改提高。按照[20__]18号文件《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实施方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在对20__年度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市20__年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活动的实施意见》。围绕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目标,把握创建节奏,各牵头部门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督促各个责任单位做好创建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创建任务和要求,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各自的创建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到位。要按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逐条逐项地进行对照检查,深入查问题,找准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未达标的项目,要制定时间表,切实完成整改工作任务,既要使已经达标的项目巩固提高,又要使未达标或基本达标的项目提档升格,努力使所查项目尽可能达到省示范文明城市测评体系a级标准。

(三)抓检查督促。由市联创办统一部署,组织各牵头部门按照省示范文明城市考评办法,采取材料审核、实地查看、问卷调查、专项检查等方式,重点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全面达标,并及时向市联创领导小组汇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四)抓宣传引导。利用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新闻宣传。新闻单位要以“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为主题,加强正面宣传,深入报道创建工作的动态和成效,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新的做法和经验,树立创建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强大的宣传舆论声势,进一步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掀起创建热潮,扎扎实实地推动创建工作。同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曝光。二是社会宣传。发挥各种阵地的作用,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公益广告、文明短信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进行教育引导。

(五)抓创建。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继续开展“文明样板路”、“畅通工程”、“平安大道”、“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行风建设示范窗口”等评选活动,多层面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良好的效应。

(六)抓文明素质工程。根据文明城市创建中关于软件建设的要求,结合全省开展的文明素质工程,以倡导“文明言行”为主题,继续深入地开展“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主题活动,突出“讲普通话、讲文明话;办规范事、办文明事;做守法公民、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建和谐社会”等活动重点,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系列活动。结合全省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礼仪知识,推进文明礼仪宣传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努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二、抓住“两头”,整体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目标要求,继续把文明社区创建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载体来抓,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民心工程来抓,深入有效地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在扩大创建面和提高建成率的基础上,抓“两头”,即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社区和亮点性的社区,争取创建在数量上达标,质量上提高。

(一)加大中心城区文明社区创建力度。文明社区创建要在前几年创建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创建力度。要加强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从硬件上,加强环境的净化与美化,加强社区图书馆、文体活动室、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上,从优化社区物业管理、强化社区民主建设、丰富社区居民

文化生活入手,改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居民的美好家园,努力达到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关于文明社区建设的要求。

(二)抓好重点社区的整治。根据省示范文明城市标准要求现场查看的区域,列出重点整改社区的名单,开展专项指导和整治,促进城郊结合部、老社区环境的改善。

(三)深化社区共建活动。根据《关于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做好同创共建、资源共享工作的意见》,发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做到思想教育同组织、社区服务同创办、社区环境同营造、文化活动同开展、社会治安同维护。积极发挥社区共建理事会的作用,共同研究和做好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同时,要协调有关部门深入有效地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着力扩大“四进”社区活动覆盖面。

(四)提高创建档次。要以省级文明社区、市级文明社区为榜样,提升文明社区创建水平。引导社区根据各自特点,努力形成工作特色,不断丰富创建内涵,使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向“整体推进特色化,创新机制市场化,以人为本人性化,资源共享信息化,科学管理民主化”的目标迈进。争创宁波市级文明社区3~4个,市级示范文明社区1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

三、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文明镇村创建、城乡共建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来抓,不断完善城乡联动、文明共建的机制,逐步促进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一)深化文明镇村创建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使文明镇村的创建覆盖面达到60。加强平时的指导和管理,着力培植亮点,使更多的镇村成为宁波市级、省级文明镇村,提升文明镇村创建档次。要加强对文明镇村先进典型的监督检查,使它们的先进性、示范性转化为辐射力和影响力,保持旺盛的创建生命力。

(二)全面推进“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根据《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的意见》和《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慈党办[20__]5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的意见》,全面推开这项活动。全面发动、积极指导更多的文明单位、村、社区,广泛深入地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并形成文明单位与村、文明单位与社区、文明村与村、文明社区与社区结对的共建模式,实现数量上的扩展和形式上的创新,不仅要注重共建覆盖面,更要注重共建实效。要重视发现和树立共建活动的先进典型,促进共建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活动。进一步深化“双建设、双整治”(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整治文化市场、整治社会风气)活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环境整治活动,巩固农村文化阵地,着力整治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农村的社会风气有新的好转,农村的生活环境有新的改善,农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气象,农村的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

四、加强探索,注重拓展文明单位(行业)创建领域

文明单位(行业)创建要遵循“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原则,注意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创建内涵,拓展创建领域,加强平时的指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努力提高创建水平。

(一)积极探索文明单位创建规律。要注意总结历年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找准文明单位创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完善体制,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加大力度。加强对文明单位的动态管理,对全市文明单位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发挥文明单位的先进示范作用。在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管理的过程化指导,使文明单位创建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积极培植文明单位的先进典型,使更多的单位提档升格,成为宁波市级、省级文明单位。

(二)切实加大旅游、宾馆业的文明创建力度。根据文明单位创建的实际情况,要向风景旅游景区、宾馆、餐饮业拓展,引导这些单位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坚持文明开发、文明经营、文明管理、文明服务,加强条块之间的配合,搞好景区的环境、秩序,提高宾馆、餐饮业的管理、服务水平,使这些单位成为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

(三)着力拓展非公有制企业创建领域。根据市文明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深入调查研究,总结非公有制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确定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联系点,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围绕“合法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诚实守信”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切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四)努力扩大文明行业创建覆盖面。要以“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为主题,以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为重点,特别是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中要求的公交、出租、环卫、卫生等20个窗口行业为重点,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以规范服务为突破口,深入扎实地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和行业的文明程度。

五、丰富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精心设计载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到教育群众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广泛开展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快大桥经济建设”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结合我国历史上体现民族精神的人和事、我市现代化建设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和事,生动、具体地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教育。在全市城乡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普法教育和科普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崇尚科学的意识。

(二)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根据《市公民道德建设五年规划》实施“”工程的要求内容,协调有关部门启动实施“环保行动”工程和“敬老助困”工程。继续开展“信用”工程建设,抓好诚信企业、诚信经营户的评选活动;继续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强他们的劳动就业、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利用“3.5”志愿者活动日开展“与春天同行,做文明市民”活动;利用“9.20”第四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开展“十佳”道德标兵等系列评选活动,使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80字深入人心,提高市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