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的观点十篇人文主义的观点十篇

人文主义的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59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060-04

作者简介:桑丽(1980-),女,江西上饶人,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中共义乌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执政党意识形态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由于现有文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阐述结构复杂、内容宏大,普通群众甚至领导干部难以掌握,因此凝练出简洁、易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句表述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者们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除此之外,学者们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以上三个视角,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作一述评,以期推动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当前学术界对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已基本达成共识。从理论意义看,现有研究着重从学科建设以及意识形态建构出发,论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价值哲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的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对该课题的研究既可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使其更具体、更丰富,也可促进相关学科加深对经济转型、历史变迁、文化建设以及对价值观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1]。从现实意义看,现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有学者指出“在任何社会群体内,核心价值观都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范力量”。[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3];其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向深入。大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述尚显概念冗长、结构复杂、内容宏大”[4],“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向深入,要尽快凝练出简洁明快、通俗深刻、易记便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语”。

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它决定着凝练出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以及社会的认同。为此,学者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价值观是谁之价值观、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及其在文字表述方面的规定性。

(一)主体定位

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国家。持该种观点的研究指出,“一种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对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分清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生活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而不应该是针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规范。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反映的是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针对公民个人的要求”[6]。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既是国家也是公民。持该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韩庆祥,他认为,“我们所需建立的是‘面向所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要针对并力求解决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根本问题,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本质特征”[7]。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分别从国家和公民两个主体的维度加以概括。持该种观点的学者为数不多,代表性的人物是杨明。他认为,“基于国家这一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称之为主导价值观,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具有引领和规范意义的价值观念;基于公民这一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称之为共同价值观,能够深刻影响公民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念”[8]。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2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1-0007-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引领方向、扶正祛邪之“道”,也作为教化育人、治国理政之“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国家与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和选择密切相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传播性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的传播新格局下,以政府宣教、官方传达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已难以吸引受众。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互联网传播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成为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资源的主渠道。

“互联网+”的新技术呈现出破界性、双向性、海量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新特征,从而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空限制,建立传受一体的交互模式,发挥高效快捷的搜索功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用人类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的目的。按照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新形式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为契机,实施“融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战略,提升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接受度,完成从单向、孤立、平面的宣传报道,转向互动、多元、立体的崭新传播模式。

对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互联网+”是指“互联网思维+”,即形成的一种互联网思维:其二“互联网+”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利用互联网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其三“互联网+”是指“意识形态生态+”,即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生态和网络教育生态。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契合“互联网+”的新特征,真正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传播流行起来”?既要防止过于强调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而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又要避免因缺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亟需关注三方面的着力点。

一、形成互联网跨界创新思维理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

“互联网+”应用范式加速了当代世界的变化,造就了一个传播型社会,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方法论

“互联网+”将以互联网的规则、精神和价值,重新构建互联网与一切客观事物的关系格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官方新闻媒体发声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强化了传播效果。

其一,“互联网+”重塑传播观念。互联网思维强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设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由此可以反映一个事实: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行为规律都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变化。如何真正理解、认知由于互联网思维改变所引发的传统传播规律和方式的变革,关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们树立一种互联网思维传播观念,主动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敢于打破传统传播链条和传播形式,以创新、跨界的视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树立数据思维,从“海量”数据中精确筛选价值信息,整合优质信息资源,创新网络信息采编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科学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互联网意识形态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关键。

其二“互联网+”创新传播手段,“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好网络化传播的引擎,也成为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的关键之举。首先“互联网+”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导向的正确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所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立场观点的正确性是基本要件,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成败。其次,“互联网+”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务实是第一原则,要能够以大众口味为信息创新点,以期达到由“众口难调”转变为“众人皆捧”的目的。最后“互联网+”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传播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强化市场意识、融合意识、用户意识,精选选题,融合资源,打磨精品,做到产品有深度、有广度,形成社会各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合力。

其三“互联网+”重构传播格局。“互联网+”的时代气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式传播格局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首先,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的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我传你受”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去中心化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从政府主流媒体的单一渠道传播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从后期媒体转变为实时传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硬性传播转变为迎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内容多样化传播。其次,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全过程的重构。互联网的发展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生产的全链条,重构了资源的结构和风格,以及受众的习惯和心理。最后,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产业形态。一是传播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应用直接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资源精准投放的问题。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等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服务,强化受众黏度。二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交化。互联网基于网络新型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社群日趋明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圈层化和社交化越发突出,完全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简单宣传的传播形态。

二、关注互联网受众主体能动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价值

“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强化了开放环境中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积极意义,以互联网思维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发掘受众的主体性,而不是以传统的行政思维主导用户需求,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实际生态中以文化人的最大效度,不断增强互联网主体黏度。

(一)以人为本:明确“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传播意义

尊重人性是“互联网+”的根本精神,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源于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而互联网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方法之所需。所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逻辑是基于人的本质需求,规避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传播手段的单一生硬,彰显了互联网理念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网络德育价值。

一是互联网个体传播格局使价值观引领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打破了以机构为单位的传统传播格局,以个体为单位的社会传播格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拓展,价值观引领也随即成为网络主体的迫切所需。当前一些网络“大V”将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个人“思想发声”扰乱了网络的清新空气,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极具诱导性和干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应担当起网络价值观引领的作用,满足网络主体明辨是非、澄清真相、扶正祛邪的迫切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利用网络格局变化特点,激活个体敢于发声、勇于辩驳的主体意识,引导个体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进行资源配置和功能整合,使每一个网络主体不仅是受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分享者和传播者,促进网络主体主动正确“发声”,自觉担当起“网络清道夫”的角色,营造“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神的浓厚氛围,还给属于互联网的“碧水蓝天”。

二是互联网技术兴起使教育方法的创新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使互联网从一种传播工具演变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性力量,使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依赖转变为主动建构,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实践体验需求,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技术的创新独到之处。以虚拟体验平台为例,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体验,实现“理趣”的多样化手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主题公园、主题展览、主题游戏等虚拟空间平台,积极调动网络主体的多种感官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转化为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平台,为网络主体适配各种场景服务,让网络主体在参与互动、游戏娱乐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并感受互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这种足不出户的虚拟体验支持网络主体日常使用的移动客户端,使网络主体潜移默化地获得更多的价值观体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和传播效果。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呈现出混合式传播方式,依托新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

(二)以文化人:突显“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了资源聚合、实践体验、社交分享等“融媒体”传播特点。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形态,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要以化人和育人为根本目标,培养人们能够自觉自律地接受、认同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互联网传播主阵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知止”作用在互联网中的功能拓展和教育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哲思“化”就是要对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思想文化内涵来“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在育心、育德、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之在观念、心理、行为上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找寻到自身安身立命的价值根本,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作用。

所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抓住以文化人的根本精神,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精神的充分彰显。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以文化人”的深层次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圣人之精神和情操作为“文”,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文明的教育化”过程,塑造文明化的社会人。二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文”的教育内容,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文明化”过程,塑造教育化的社会人。前者重点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去学习,而后者更多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去参悟,二者合一说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是一个外在输送与内在生成的学思统一过程。

人既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对象和主体,也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人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核心要义就是解答“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坚守以文化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精神的问题。所以,“互联网+”不能使人成为网络的奴隶,而是要让互联网为人所用:人主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就是自觉接受和践行以文化人的过程。简言之‘‘互联网+”不是让人去逞能,而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文化涵养与文化修行。

三、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互联网+”重新构成了一个网络生态系统。如果将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圆环,网络用户的网络行为则形成了一个闭环。在互联网生态圈中,网络用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黏度将被记录下来,点击次数、搜索内容、使用群体等数据细节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貌,从而有利于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以权威信息平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性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生态系统,网络用户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各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自媒体也将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互联网中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然而,互联网积极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甚至泛滥成灾,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虽然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但传播的生命力仍旧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含金量,优质上乘的信息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打造权威信息平台。

一是汇聚一批学术界专家和党报资深评论员,加强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等不同专业专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不同板块,打造一批经得住公众评论检验的精品栏目,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内容权威真实、鲜活可信。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字、音频、视频、图片、3D动漫等多种信息资源相互结合,将生硬刻板、抽象乏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多媒体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象自然、亲切直观地表现出来,提升网络用户的使用频度和受教育效果。三是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呈现出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焦点,根据不同目标人群来“量身定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服务。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域,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为其提供有侧重性的主题信息网络宣传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四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形成网络舆论时,要及时有效地组织权威发言人第一时间权威发声,不仅要客观、真实、全面地呈现事态全貌,而且要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进行事件的分析解读,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网络意识形态舆论走向,消除人们的错误认知,解疑释惑,稳定人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为一个有公信力、值得信赖的权威网络信息品牌。

(二)以中国文化自信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不仅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思想文化。“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使网络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用者和生产者。“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将逐渐成为网络主体的新常态,这种社交化生态环境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输出”的广度和效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强音。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5-02

党的十首次概况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这是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党在价值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是当前学习贯彻十精神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提出这是我党第一次完整概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工程是当前和今后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认识不到位

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分别反映国家、社会和个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个人层面。这三个层面共同组成一个价值观覆盖网,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人在国家建设、社会关系和个人交往方面的核心价值的导向。这三个层面既有区别,有所侧重,但彼此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联结,不可割裂,即不能认为只要其中一个方面,不要其他方面。三者的导向是一致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共同推进,共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不明晰

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为什么又要提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是不是有冲突?如果不冲突,那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没有必要,或者说会不会带来思想领域的混乱?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难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也不会取得实效。可以说,它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价值选择方面的理论创新,都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和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动准则。不同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有系统性、丰富性和理论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集中概括最能体现价值体系内核的关键内容,具有简洁、易记、便于实践和考核的特点。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彼此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构成的丰富与发展。

(三)国内外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价值观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一个国家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经济融合和发展,但经济全球化依然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图谋仍在变本加厉,他们依托雄厚的物质技术支撑,在利用经济手段为我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不断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政治。这无疑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一种挑战。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念,这无疑会影响到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变化。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明显

大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特别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能够积极关注社会的变化。但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和社会经历的缺乏又使得他们容易受社会上多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和冲击,以不成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不能客观地认识社会。目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矛盾、困惑和摇摆的状态,会影响到他们价值观最终的形成。

(五)文化强国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宣传有待加强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但是相关部门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实施力度不够、着力点不准、责任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直接影响文化强国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选择,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工程需要从企业和高校这两个主要实践领域进行推进。

(一)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对策

高校是文化创新的源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地。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是赢得国家文化战略主动权的关键。当前,高校文化建设呈现多元化态势,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应在如下方面获得创新。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是党和国家是否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工程的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室、进大学生头脑、进书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自觉行动。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和文化多元化相统一的原则

大学是思想激荡和文化传播与推动的场所,也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在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汇和融合,彼此借鉴与吸收已成为文化创新的基础。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文化西方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借鉴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先进文化的同时,始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化不动摇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繁荣。

3.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平台

当代大学生是先进科技的推动者和承载者,要把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平台运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的建设过程之中。利用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发挥网络空间、微博、手机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生动性、吸引力,促进核心价值引领工程的实效。

(二)加强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的建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目前,推进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应在如下方面获得突破。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相统一的指导方针

要紧紧围绕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根据企业文化发展形成的规律,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廉洁、维稳等子系统文化建设的关系。要切实做好三个统筹兼顾: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统筹兼顾;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兼顾;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兼顾。

2.坚持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准确把握企业特点,深入挖掘企业文化资源,精心构建和完善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明确使命、规划愿景、宣传弘扬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使企业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符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形成并不断巩固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科学发展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地生根

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要从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同时要突出实践特色,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并通过价值引领工程建设,使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4.培育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注意培育和宣传企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氛围,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先进典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4

【试题回放】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

此题为什么会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热点为背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和梳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及与高考命题的关系,透视其中的命题脉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历程要闻录

【事件一】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点评: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名词,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事件二】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点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何其重要。

【事件三】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作用进一步被提升。明确了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事件四】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点评:完成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事件五】2013年12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就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点评:至此,历经七年时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开始落实到实践层面,

【事件六】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事件七】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点评: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是紧紧围绕治国理政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现实性、战略性等特点。两次集体学习联系在一起就突出了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真可谓重中之重。

一个《意见》,两次集体学习都强调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就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做出了具体部署,信息很明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治国理政的重点工作。

二、高考命题情况梳理

如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历程的时间相对应,与其有关的高考命题的变化,就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事件一至事件四所对应的2007年―2013年高考,全国卷并没有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材料背景命题。

第二阶段:事件五至事件七所对应的2014年―2015年高考,每年都进行了命题:

1.2014年政治高考全国卷Ⅰ命制了一道选择题――23题: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摇?摇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15年政治高考全国卷Ⅰ命制了一道主观题:39题(内容在该文的【试题回放】部分)

三、高考命题与时政事件关系的探究

自2006年10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明确、定位到践行,长达近八年(2006年10月―2014年2月)的时间,与之相对应的八年(2007年―2014年)高考,我们把事件发展轨迹和高考命题轨迹相对照,不仅仅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2007年―2013年,该时政是比较热的,高考为什么会没有命题?

2.2014年的高考时段内(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该时政似乎已经到了“赤手可热”的程度,为什么仅仅命制了一道选择题呢?

3.2015年的高考时段内(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该主题并没有发生大的引人注目的事件,但是高考为什么出人意料地命制了主观题?

带着这样的疑问,将两个轨迹联系在一起进行深入探究,笔者认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6年―2012年,事件一至事件四的发生过程,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逐步深化、进行理论创建的过程,在此期间,很多内容不是很明朗,这就不难理解2007年―2013年高考全国卷为何没有命题。

第二,然而,事件五、六、七这些时政大事的发生,扭转了这种状况。《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印发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创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两次集体学习,又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它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高考,必然会“出手”。2014年全国卷Ⅰ命制了第23题便是明证。

第三,高考,面对如此重大的时政热点,仅仅出一道选择题就能够很好地体现国家意志吗?2015年政治高考全国卷Ⅰ命制了第39题便是有力的回答。此题完全符合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会议精神。由此体现出了这一时政应有的“热度”。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我认为,这就决定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必然是高考命题长期的热点,所以,2015年在这一时政看似较“冷”的情况下,高考命题却很“热”。此题的命制起到了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

四、高考备考的启示

高考第二、三轮复习的过程中,“关注热点,加强应用”的要求贯穿其全过程。通过以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轨迹”关系的探究,对于这一过程的备考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根据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高考必然以问题为导向,关注生活,反映时代主题。作为引领备考的教师应时刻牢记并将其真正落实到备考工作中,切实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以社会价值为导向,选择和解析重大热点问题作为训练的载体。热点问题是否重大,就要梳理热点问题的发展轨迹,弄清来龙去脉,通过关注重要话题、热点事件、主要会议和舆论导向认清它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前文所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点事件梳理出来后,它的重要性便一目了然。

第三,在选择热点问题时不仅要关注高考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今年3月),更要关注那些正处在变化发展中的时事,辨别哪些是暂时性热点,哪些是持续性热点,哪些是正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热点,将它们归类梳理。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充分理解时事,思维就能够与社会生活对接,高屋建瓴地把握社会热点的复习工作,建立复习自信。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5

在建构主义的表述上,有的加上“理论”两字,冠以尊称,有的直接表述为“建构主义”,看上去更是一种思想的潮流,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述的问题,而且是认识上的混乱。从侧面我们也能够得知建构主义本体的含混或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缺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拉文(R.slavin,1994.同:斯拉维因)在其著作中的表述:“当前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1]。

建构主义并非一时兴起,建构主义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这种历史渊源首先源于心理学上的理论。建构主义是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行为主义的深刻反思,是对认知主义的超越。首先,行为主义强调的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合,这种观点体现出的是一种机械论,显现出客观主义的认识论。认知主义正是在完善了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惜的是认知主义在某种程度走向了另外的极端,体现出了主观主义。其次,建构主义最早的历史原型可以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强调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同化”和“顺应”的两种形式,并不断的求得平衡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最后,建构主义受到了众多理论的影响。其中,即有心理学上的继承又有哲学上的影响。如:心理学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哲学上,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另外,还受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的影响。总之,“建构”作为理论的基本概念或者称其为理论的思维原核,已经无处不在。建构主义的广泛存在,促使了建构主义不同的主张和类别的分化,但主要包括:“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2]。

借助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菲利普教授的“二阶分类”[3],上述几类建构主义又可以分为三大类,心理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教育学建构主义,笔者重在讨论教育学视野下的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二建构主义的观点

众所周知,在狭义的教育观下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交往,本文正是基于狭义的教育来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以下简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纯客观存在的,知识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必然受到环境和主观的影响。其次,知识的永恒性被打破,知识的获得是受人们主观意识制约,知识是价值负载的,知识是在与环境的交融中建构起来的,人们对于知识具有发言权。最后,建构主义对于知识的观点延伸到教育中来就构成了对于教学的本质认识,也深刻的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化了人们对于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认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立在建构主义知识观点的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重点强调主动建构、互动建构、情景建构,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首先,建构主义理论重视“人”的存在,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主体自主的能动的建构意义。个人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去编码信息、积极表征的过程。显然,建构主义是继承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写什么,学生记什么;”正是对以往学习观念的讽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学习的,而是主观的、能动的建构意义。其次,除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外,还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学习,而是在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中学习的,旨趣是一种“对话”的学习。最后,建构主义反对把知识在抽象中让学生去学习知识。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是可以被感知。

3建构主义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的方法要依据学生学习的方法,可见在我国教育史上其实早就存在着建构主义的色彩,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并不是凭空想像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先前知识背景来理解文本的意义的。其次,积极的开展多重的对话。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与自己、学生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多重的对话,知识也正是在多重的对话中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开展对话的权利和环境。最后,重视学习环境的营造。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生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习环境的营造。教师应该积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生成。

三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契合

2001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4],其中对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003年,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5]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两个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能够看到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阅读教育中的彰显。“美国宾夕法尼亚洲《阅读评价手册》中将阅读描述为是一种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活动”[6]。

显然易见,国内外都把阅读理解为是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与多方面开展的“对话”,建构主义成为了阅读的一种理念、一种方式。建构主义和语文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高度的契合。首先,建构主义改变了传统单线的阅读教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替代学生的阅读,即使有学生的阅读,也是种阅读形式的存在。学生是对文本进行了阅读,但是怎么展开阅读往往是含混不清。其次,建构主义注重了阅读中学生的意识。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或者发展到鉴赏性阅读。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成为既定答案下的阅读,阅读教学存在着一种预设的解读标准,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不是意义的阅读,阅读文本变成了对权威意识的寻求,或演变成对于考试的模拟,功利化倾向蔚然成风。最后,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展开多方面的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和文本的单线对话,建构主义变单线对话成为多重对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展开了心灵的沟通,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基本上可归纳如下:第一,文本解读的权威化和单一化;第二,语文阅读教育中,阅读内容的虚空化和阅读方式的功利化;第三,语文阅读情景的非真实化。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极其有利于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弊端,建构主义恰为改变这种弊端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尽管这是在观点上的契合,但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这一点来说具有突破性的引领,甚至对于整个教育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和建构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谋求了契合。应该用建构主义革新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教学观念,更准确的说是我们的教育观念。从观念的引领下走上实践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慢、差的局面。我国正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借此背景下开创语文阅读教育的新局面,已经成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共同期待。

四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背离

西方的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育的“契合”,是不是完全的适宜?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审视建构主义,而非一味的崇拜。传统的语文阅读教育中主要是重视浏览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对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往往是忽视甚至是漠视。理解性阅读中往往也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往往是在教师的理解上的理解,缺少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文本的解读,其中的弊端可想而知。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在这样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扎根与我们心中的,它不是“无源之本,无水之木”。阅读在本质上主动的认知活动,语文阅读更是建立在语文本质观指导下的阅读。

语文本质观的分歧更是严重的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语文阅读教学在本质上是对于语言或言语的阅读,更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片面的遵从学生的个性阅读对于语言或言语的学习是不利的,语文阅读的实施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该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的阅读,并非是基于生活经验或常识性的阅读。其次,语文阅读情景的营造是有利于学生阅读的营造,并非是对于文本所描绘环境的营造。抹杀学生和文本的直接接触,在其中增添情景这一中介,并不见得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反而增添了障碍。最后,从理论上来说,建构主义本体的发展并不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质”变。建构主义只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因,真正的原因是在理论上对语文阅读教学本体的缺失。在理论的横向来说,语文的本质是什么?阅读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逻辑起点在阐述上混乱是根源所在。从理论的纵向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怎么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怎么样?等基本技术理论或称之为应用理论得不到深化是实践的盲目。近些年来在教师理解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中,出现了机械的、照搬的倾向,让人们看上去怎么也像是“二张皮”。建构主义理论弱化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否定了讲课和考试的教育过程。同时,无限了夸大了学生的知识经验,而且出现不分年龄阶段的误用倾向。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分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以感性的认识为主,本应在教师的理性认识之下引导学生阅读,建构主义却无限的放大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单单的“建立”却不见了“构造”,实乃糟蹋主义,这是非常危险的!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其教育部门的高层主管还承认有较大程度的削弱”[7]。在西方建构主义理论也才刚刚发展起来,所以说如何促进建构主义与语文阅读教学在视域上的最佳融合,掌握好“度”的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在在内心掂量一番的。殷切期待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早日铸成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2][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中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6

【关键词】红色影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个人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基本原则。i然而,高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几年,“红色影视”作品的热映,在高校校园中,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将是高校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色影视”的含义

近几年,“红色影视”以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形式,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成为了大学生了解和追忆革命领导人及烈士们热血奋战的先进历史事迹的一个途径。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契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目前,就“红色影视”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做出统一的界定。“红色影视”中的“红色”一般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影视”就是指反映我党领导的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的革命题材的,并在我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得以发展并取得成就的,具有时代特点、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等作品。从广义上说,可以认为,凡是反映共产党人、爱国主义者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热血拼搏,以及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的影视作品,都可以视为“红色影视”。狭义上说,“红色影视”则是反映民族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和爱国主义者先进事迹的作品。如:《建国大业》,《铁道游击队》,《英雄儿女》等电影,《红娘子》《雪豹》《亮剑》等电视剧,此外还有《邓小平》、《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优秀纪录片,均属于“红色影视”。

二、“红色影视”的特点

第一,民族性与政治性。“红色影视”以中华民族的形成、独立和发展为题材,通过展示各族人民为追求独立和发展浴血奋战,与敌人抗战到底的过程,表现出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与向往,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即民族特征十分鲜明。中华民族解放的前后,各族人民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红色影视”反映了各阶段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不同时期我党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路上的政治诉求,展现了我党的历史使命、理想信念和我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影视’中的社会主义方向、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传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

第二,时代性与先进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映着那个时期人民的理想与信念,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红色影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根据时展的要求,赋予剧中人物深刻的精神内涵,展现了我党和人民坚定的信仰。因而,“红色影视”具有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一部弘扬着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红色影视”作品,反映的是它在推动社会前进中的意义和作用。它也集中展示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大团结文艺大繁荣的美好局面,以及我国近年来文艺创作出的丰硕的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第三,大众性与娱乐性。某种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在他们当中流行的程度上,而且,它必定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利益集团。近几年,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红色影视”,作为特殊文化信息的负载者,它所传达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因此,“红色影视”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并且“红色影视”往往都由许多明星大腕参演,通过他们精湛的演技,重现当年革命烈士们为了追求解放不惜牺牲生命的感人场面。观众朋友们在观赏“红色影视”的过程中,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会不自觉的被燃起,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红色影视的热播可以说对观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然,应该指出的是“红色影视”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并不排除它的娱乐功能,无论何时,观众在观赏“红色影视”作品的同时,他们的智慧、谋略、恩仇等心理诉求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

三、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共同理想,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ii“红色影视”作品的“红色”精神文化的内核——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追求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契合,因此,红色影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第一,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红色影视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及爱国主义人士的远大理想,以及他们为了理想奋力拼搏,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奉献精神,其本身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信教育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契合。因此,大学生在观赏着类影片的过程中,能从中获得切实的情感体验,获取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收获大量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自身也会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第二,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红色影视作品运用艺术观赏的手段,通过展示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塑造逼真的人物形象等艺术渲染的形式传达“红色’精神,对学生进行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和平台。这样的教育平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形象逼真,更加直观活跃,也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需求,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

(二)转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第一,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范式。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得更生动,灵活才能使大学生主动接受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转化为个体的认知。红色影视作品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剧中的人物形象成为大学生的示范榜样,从他们的行为活动中可以挖掘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热点、重点和难点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当代大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理论说教和硬性灌输的教学方法。红色影视作品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云集了很多大腕明星,气势庞大、画面立体、剧情精彩、故事感人,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种特别的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需求。

(三)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一,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提升教育的说服力。这些影视作品通过银幕,塑造典型的形象,再现当时的情节,以此来激励和引领观众,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贫困落后的旧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苦历程,通过片子,使大学生感受人民的疾苦,认识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加深对人民生活的了解,学会关注社会,提高道德素养。通过切实的情感体验,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强化,社会主义信念更加牢固,因此,强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第二,澄清是非观点,优化学习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大量的不良网络信息也随之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不良思潮和观点渐渐渗入了校园基地,使那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受到其害,他们本来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受到了侵浊,严重干扰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系教育的工作。红色影视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帮助观众理清他们的错误观念,提高他们判断好坏的能力,不仅能够改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而且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导向作用。

(四)提升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第一,提高大学生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水平。从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的逆反心理强,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是容易出现错误。然而,红色影视通过展示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塑造出伟大的历史人物,为大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传达着强大的内在力量,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同时,剧中人物所展现出的闪亮的智慧也为忠实的观众朋友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以及创新思维,以提高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水平。

第二,提高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红色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博古通今,参照现实,参照社会,参照自我,挖掘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理论根源,甚至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脚点。红色影视中所体现的内容,为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地理论依据,同时,他们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然而,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他们还会继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注释:

i朱晓阳,卢玉军.论红色影视作品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恰同学少年》为例[J].电影文学,2007(24):15.

ii罗桓,黄万获,肖庆.挖掘红色影视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谈电视剧《》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1.

【参考文献】

[1]张利.红色影视作品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J].宜宾学院学报,2012(5):99-101.

[2]王薇.红色影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6):54-55.

[3]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8(2):54.

[4]罗桓,黄万获,肖庆.挖掘红色影视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谈电视剧《》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7

关键词:人道主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关系

一、新时期我国人道主义研究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人道主义,往往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能作为科学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我们一直把人道主义一概当作修正主义批判,认为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绝对不相容。”[1]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专利。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人道主义研究热潮随之兴起,人道主义热潮在此时出现决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1.反思的需要。“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把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他们推行灭绝人性、惨无人道的封建法西斯主义制造舆论根据。”[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反思文革”成为一股热潮,而“四人帮”的所作所为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因而在思想领域清算“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包括对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的歪曲就不可避免。

2.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我国理论界活跃起来,开始探讨和争论以前不敢涉足的问题,人道主义的全国大讨论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可以说,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为人道主义的研究提供了思想条件。

3.改革开放政策的启动。改革开放政策的启动,改变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将全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关注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可以说,对人需要的重视,为人道主义的研究提供了现实条件。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以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局限于“马、恩、列、斯、毛”的发展线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国人看到了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形态,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人道主义的关注。可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为我国人道主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978年8月,《哲学研究》发表《青年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关于异化问题的探索之一》[2]一文,理论界开始关注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1980年8月,随着《人民日报》《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3]一文的发表,有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大量涌现,并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涉及面广。诸如人性、人的本质、人道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的异化观、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有无异化等问题均被涉及。二是参与面广。不仅当时(以及后来)一些有名学者,如汝信、周扬、王若水、黄楠森等都卷入讨论,而且几乎全国所有的报纸和杂志都参加了讨论,有的报刊还开辟了讨论专栏。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1984年,杂志、报刊发表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700多篇,出版和人道主义、异化有关的论文集20多种,足见当时讨论的热烈程度。随着1984年1月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4]一文的发表,全国性的大讨论基本沉寂下来。

此后,虽然理论界也兴起过几次和人道主义有关的大讨论,如价值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的讨论等,但明确以人道主义为题的大讨论再没有兴起,人道主义的研究进入一个逐渐深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也涌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人道主义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如,《人道悖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新论》[5]、《人道主义与现代化》[6]、《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7]、《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8]、《人道主义批判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9]、《试论人道主义价值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0]、《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人学》[11]等。

二、新时期人道主义研究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我国对人道主义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人道主义的层次性、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等。

(一)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持此观点的主要是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建国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受前苏联的影响极大,最典型的就是教科书仿照苏联的观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界、人类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哲学教科书一般不涉及(或回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而是笼统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981年,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12]34,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12]39;1998年,刘贤齐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样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13]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13]18;2006年,梁素铭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的科学”[14]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14]22。20多年的时间,我国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性基本上没有变化,强调科学性,基本不谈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问题。

2.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但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所言之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持此观点的主要有周扬、王若水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学者,主要通过以下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一,肯定人道主义的意义。针对我国长期对人道主义的否定,持这一观点的人首先肯定人道主义的意义。王若水认为,“人道主义所反对的有两个东西,一个是神道主义,一个是兽道主义。神道主义抬高神而贬低人,用虚幻的天堂来否定人间生活的价值。兽道主义则把人降低到动物,把人当动物一样来对待”[15],只有人道主义才将人看作人。肯定人道主义的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持肯定态度的学者研究的基础。

第二,人道主义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少人将人道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王若水是较早对此持批判态度的人之一。在他看来,“唯物主义也曾经是资产阶级的(甚至奴隶主阶级和封建阶级的)意识形态,然而这并没有妨碍唯物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15]218人道主义也是如此,资产阶级有人道主义,并不妨碍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并不是哪个阶级的专利,关键要看人道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在马克思主义中,人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周扬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是从人出发,王若水有篇文章就以“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为标题,他通过分析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正是对现实的人及其生话条件的分析,马克思才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15]216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人”不同于其他人道主义的“人”。人虽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但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不同于其他人道主义的“人”的。周扬认为,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不是那种名为现实而实则抽象的人,“马克思主义讲的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实践的人”[1]386;王若水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正是从现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出发,唯物地而又辩证地研究人,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他们看来,具体的人同抽象的人的区别,就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同其它人道主义的区别所在。

第五,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人道主义。针对“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人道主义讲的人是抽象的人”、“人道主义早已被马克思批判过和加以抛弃了”的观点,王若水“想来为一般的人道主义,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辩护”:“各种人道主义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可以有很大的区别,但只要它们都重视人的价值,那么这种区别就只是一种人道主义和另一种人道主义的区别,而不是人道主义和非人道主义、反人道主义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的确批判了以前的人道主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人道主义,而是把人道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同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周扬主张“马克思主义是包含着人道主义的。当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1]386,薛德震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人道主义”[16],“马克思、恩格斯从创立唯物史观起,到他们成熟时期以至晚年的论著中,在有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论述中,有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这便是科学的、唯物主义的人本观”,“科学的人本观是唯物史观的一根主线。”[17]

3.马克思主义中存在人道主义的成分但不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原则或价值观。持此观点的主要有胡乔木、黄楠森等人。胡乔木否认作为历史观和世界观的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但他并不完全否认人道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只不过他认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4]37黄楠森认为,当唯物史观诞生和科学社会主义出现时,马克思主义就不再需要人道主义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道主义历史观转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从此,人道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人道主义原则或人道原则。”[8]

(二)人道主义的层次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关系的过程中,出于进一步说明问题的需要,我国理论界逐渐将人道主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1.“一个层次论”。“一个层次论”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人道主义同资产阶级等同起来,认为人道主义只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一观点在改革开放前较为流行,同此观点对应的,更多地是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改革开放后,持此观点的人逐渐减少。第二种观点是在肯定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将人道主义归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原则:“人道主义是人类社会道德的重要原则之一”[18],“人道主义是重要道德原则。”[19]185第三种观点也肯定人道主义,不过是将人道主义归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人道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它不同于对世界的解释,也比伦理道德的范围广泛”[15]241,“人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10]24,人道主义总是“一种价值观体系。”[5]16

2.“两个层次论”。“两个层次论”一般将人道主义分为历史观层次的人道主义和伦理道德原则层次的人道主义。较早作这一划分的是胡乔木,在《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中,胡乔木提出人道主义的两方面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这一划分对我国人道主义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当年《红旗》杂志专门出版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的注释》,帮助理论界理解人道主义两方面的涵义,而且今天研究人道主义的学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这一划分的影响。除胡乔木外,黄楠森也是“两个层次论”的代表,他也将人道主义区分为“人道主义历史观”和“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人道主义原则或人道原则”两种。

3.“三个层次论”。“三个层次论”是在“两个层次论”的基础上,对人道主义层次的进一步细划。韩庆祥认为,“人道主义作为历史观,是应加以摒弃的,但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11]142这里实质将人道主义分为了三个层次:历史观层次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层次的人道主义和伦理观层次的人道主义。

(三)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新时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越来越走向肯定的方面,不再将人道主义视为洪水猛兽,不再避讳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存在。既然承认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不矛盾或者马克思主义包含人道主义,既然人道主义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那么,马克思主义所言人道主义属于哪个层次就成为理论界不能不关注的问题。

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理论界的看法分歧较大,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原则。这一观点由胡乔木提出,胡乔木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后,就抛弃了“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只保留了“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黄楠森也坚持这一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的、抛弃的只是人道主义历史观,而不是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人道主义原则或人道原则”。

2.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王若水较早提出人道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观点,最近几年,这一观点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和完善。针对当时流行的胡乔木式的人道主义“历史观”和“伦理原则”的划分法,王若水指出,人道主义中的“人道”,既是和“兽道”对立的,也是和“神道”对立的。兽道主义是不讲道德的,但神道主义并非不讲道德,只不过那种道德是违反人性的,是贬低人而抬高神的,但在人道主义看来,人(而不是神)是最高的价值[15]242,所以,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人的价值是不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个世界是有人的世界,不是无人的世界,人并不是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他就在世界之中,他在“观世界”的同时也在“观自己”,观察世界和人的关系。他是站在人的立场(包括阶级的立场)问这个世界好不好,对这个世界作出价值判断。王若水认为胡乔木批评人道主义“不能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科学的解释”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解释”不是它的任务,它的任务是作出评价,作出评价是“人道主义最核心最宝贵的东西。”[15]243

游兆和认为王若水把“人道主义”界定为价值观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限于当时的认识或氛围,王若水并没有对此做出更清晰、充分地梳理与阐释,相反,“辩护”的重点还停留在“怎样评价作为世界观的人道主义”、“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否没有任何可以继承的东西”等上面。游兆和认为人道主义就是一种价值观,所谓“人道主义价值观”是指以重视和发展“人的价值”为取向的根本价值观念,它是对历史上特别是近代以来各种有关提倡人的价值,重视并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利,提倡人的幸福与人的发展的一类观点、观念、信念、学说、理论、思潮等等的总结和概括。作为价值观,人道主义同历史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某种人道主义学说可以以某种历史观为理论基础,但它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因而是不能混同或等同于某种历史观的。[10]25

胡义成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模型中,人道主义总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而且“不是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处于‘价值观’这个最高层次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作为一种价值观体系,人道主义包含着一系列价值目标或依据。”[5]16

韩庆祥认为,“晚年马克思为了避免以前人道主义在历史观上的错误,严格将其限定在价值观范围之内”、“只用人道主义来对非人性的现实作价值评判,这是马克思人学对人道主义的又一发展。”[11]135

3.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原则的统一。裴德海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而人道主义则是从人的角度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发展和人的有效解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共时性的存在,是有机的“内”与“外”的统一: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在精神,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外在理论表现。[19]

游兆和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就是马克思、思格斯从唯心主义历史观转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扬弃以往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学说的“空想”、唯心成份,继承、改造和发展其合理内容的过程。马克思探索、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他继承、发展人道主义价值观,是同一个思想进程的两个方面。在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唯物主义历史观构成科学基础,人道主义价值观则提供价值取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具有人道主义的价值底蕴,而其人道主义价值理念也渗透着唯物史观的科学精神。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就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10]28

4.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交集”关系。马捷莎既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截然对立的“对立论”,也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完全纳入人道主义体系的“归结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既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归结关系,而是一种交集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道主义思想,却又不涵盖全部人道主义思想体系,而是仅仅包含人道主义思想体系的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又不能涵盖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是仅仅包含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20]

三、进一步深化我国的人道主义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对人道主义的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30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首先,研究不断深化。从最初的对要不要肯定人道主义的研究,到对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关系的研究,再到对人道主义层次的划分和人道主义同中国现实关系的研究,我国人道主义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其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人道主义研究中,理论界不再将马克思主义简单的归结于“几个规律”,而是逐渐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的相关性,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再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随时代的发展,理论界在人道主义的研究中,结合中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人权观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肯定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多。在“中国期刊网”的查询中,输入“人道主义”一词,从1979年至今的论文上万之多,但真正创新的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认真研读是一个主要原因。虽然现在人们已意识到了文本研究的重要性,但因为费时费力等原因,真正认真研读的仍然太少,这就难免导致低水平研究和难有新意,并成为制约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研究视野狭窄。研究视野的狭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更多地局限于马克思思想同人道主义的关系,对其他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发展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关系缺乏研究;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和发展关注少。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人道主义理论发展的同时,我国人道主义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从“三个代表”思想的实施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开展;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等,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行动,表明了我们对人的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表明了我国人道主义实践的不断进步,但目前理论界对此的研究和总结甚少。

因而,今后的研究,除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外,还应研究其他马克思主义创始者、发展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并关注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关系。同时结合中国新时期对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等关注不断加大的现实,对当代中国的人道主义实践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扬.周扬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汝信.青年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关于异化问题的探索之一[J].哲学研究,1978(8):44-52.

[3]汝信.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n].人民日报,1980-08-15(5).

[4]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胡义成.人道悖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新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5.

[6]靳辉明,罗文东.人道主义与现代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8.

[7]靳辉明.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J].学海,2002(2):16-20.

[8]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n].光明日报,2003-08-19(B4).

[9]郁建兴.人道主义批判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J].哲学研究,2004(3):3-11.

[10]游兆和.试论人道主义价值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6):24-28.

[11]韩庆祥.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人学[J].学习与探索,2005(6):135-142.

[12]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4.

[13]刘贤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

[14]梁素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4.

[15]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00.

[16]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7.

[17]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

[18]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3-0001-04

在2010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同时,还强调,“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既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要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显然,如何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课题。

一、立场的根本一致性

如何认识两者的一致性,关键在于界定和理清它们的本质内涵。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提出,“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1](p17)简言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立场。显然,立场问题是一个综合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利益和地位问题,涉及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体的立足点和归宿,其实质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1](p19)并明确指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p19)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立场在本质内涵上具有根本一致性,不存在任何差异。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其根本立场是不允许任何违背阶级利益以及私有制和剥削现象的存在,更不允许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与资产阶级的剥削阶级利益混合在一起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的立场与阶级立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2](p4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基于国情现状和发展阶段,在不违背根本立场和利益的前提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允许不同的立场和其他阶级利益的存在。比如,外资企业、私营经济以及雇佣劳动的存在等,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西方资产阶级和私营企业主的“利润贪心”,而另一方面利用外资搞活市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造成了不同的社会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立场是不同的,甚至有时还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等维护人民大众根本立场的基本标准。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差异是可控的,属于求大同存小异的思维模式。基于此理解,立场差异不是消解根本立场,而是巩固和强化根本立场。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灵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外延和外在运行形态。

因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致性准确把握问题,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其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二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要学会面对客观实际情况,懂得迂回维护根本立场的战略思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三要学会解释和创新根本立场的中国化和当代化的形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群众路线是我们根本立场的体现,但是“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也是当前维护根本立场的一个有效路径;四要坚持、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一方面对根本立场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根据当前客观实际,合理地保障了其他一些具体立场,并要求两者都不容侵犯。显然,马克思主义立场已经实现了中国化,并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

二、观点的一脉相承性与继承创新性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问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次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知识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中的具体观点呈现出多层次性。[2](p50)则指出:“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界规律和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之中”。[1](p20~21)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的问题,认为,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关于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的观点,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1](p2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与马克思主义观点之间具有一脉相承性和继承创新性,前者是对后者的丰富和发展,前者直接扩展后者的理论体系。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典创新。恩格斯就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p681)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直处在丰富和发展的状态,从而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视野。首先,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1](p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党和人民的主观世界的结晶。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纲领、路线、目标、战略等的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实践中开创的,是被实践检验和证明是正确的,当前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丰富和发展,有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补充,有的部分是填补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空白,甚至有的部分是纠正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不足之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观点,让马克思主义观点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观点创新和发展。两者在当前的逻辑关系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同步发展、协同创新,并形成了两个理论创新逻辑路线和途径。一是面对新的实践,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中探寻解决当展问题的指导理论。二是将已经能够正确指导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建构更加全面的科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体系。

三、方法的推陈出新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内涵,指出,“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p2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问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1](p23~24)显然,马克思主义经典方法主要包括唯物辩证法、阶级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当代形态,不是简单地照搬和原初呈现,而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新的形态和体系建构,比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形态和时代内涵。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关系,关键在于三个维度: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比如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其中处在最高层次的是思想方法,对于这些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早已证明是正确的经典方法,贵在坚持和应用。二是对部分马克思主义具体方法进行完善和修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些过去一直是正确的方法,但在当代不能直接拿来使用,必须结合时代进行创造性建构和运用。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欧洲社会主义的革命策略和建设方案、市民社会理论、雇佣劳动理论、所有制关系理论等视角维度和具体方法虽然是真确的,但都需要结合世界各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完善和运用。三是借鉴当代科学发展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构建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借鉴人类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马克思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和路径。当前,学界就有学者尝试借鉴数学模型、数据统计、词频分析、系统工程等方法建构马克思主义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借鉴之处。此外,准确把握两者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维度就是两者共同的指向都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是方法和方法论的本质追求和核心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催化剂。因而,能否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根本标准。

四、两者呈现出的整体性历史逻辑关系

指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根本要求”,[1](p17)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1](p17)因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在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和灵魂。200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评论就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带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烙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在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及全部内容中,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的有机统一。[4]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高度一致性呈现出的总的历史逻辑关系如下:第一,前者是后者的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中国的坚持、运用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客观规律的历史逻辑过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根基,没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1](p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与我们的思维范式、理论信念和实践追求实现高度融合的理论创新。第二,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形态。党的十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5](p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定发展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形态和重要发展阶段。显然,无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怎样创新和发展,其永远都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既定轨道,那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和党和人民所选择的立场观点方法。第三,后者是前者的基石、核心和灵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和灵魂,当然也是其立场观点方法形成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仍然是我们观察和解决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指出:“我们学习理论,关键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6](p286)则指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1](p17)第四,同步发展、协同创新、高度统一、契合交融是两者的共存逻辑。曾提出了“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其中一个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7](p3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规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也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构建全新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从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两者以同步共融、协调发展、服务实践的生存逻辑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中国化部分和含有结合当代中国实践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化中提炼的部分。因而,“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8](p25)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8](p25)

[参考文献]

[1].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

[2]余斌,程恩富.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统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任理轩.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鲜明体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群众观认识观动力观时代观[n].人民日报,2009-12-24.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黄书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4).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9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综述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的发展史中的文化问题乃至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就2001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作一概括,以便对研究其他的文化理论有一定的借鉴。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研究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思想资源与背景,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形成的标志,历来是学者们的焦点,笔者就2001年以来学者们的观点阐述如下:

首先,就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形成了种种观点。在各种观点中,共性的一面是,大都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思想资源是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凌厚锋在《论文化观及中国文化转型》一文中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转型。从指导思想、方法论、文化主体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给予中西之争以正确的解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1]詹永媛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基础》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观,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又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方法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运动的实践及经验和九一八事变以来文化界关于建设新文化的思想是其思想来源。”[2]王东在《中华腾飞论》一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历史铺垫”一节中指出:“在和第一次大革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3]牛君、温炳禄在《论梁漱溟、胡适的中西文化思想及其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影响》一文中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在对近代以来长期的中西文化争论做了科学回答的前提下,在理论上借鉴了梁漱溟、胡适的中西文化思想的合理内核,同时,超越了二者的局限,并提供了对待文化的批判武器,而形成的完整的文化观。”[4]郭若平在《新民主主义文艺观的形成的思想资源――以“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论争为中心》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艺观的形成既是中国革命长期实践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同时,它的形成还得益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有关“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思想论争,这两大论争为新民主主义文艺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5]范玉双在《浅谈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一文中提到:“近代中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孕育的土壤;马克思哲学世界化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大批‘文化’涌进边区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产生提供了帮助。”[6]鲍雪松、史文军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的丰厚土壤;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有益养料;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内在理论根源。”[7]另外,孙玉太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述论》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伴随着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伴随着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而形成。”[8]

其次,围绕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形成标志争论激烈。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标志说法不一,各持其据。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第一,即三阶段论;张艳国在《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酝酿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五四时期、陈独秀等的最初探索开始,中共成立后,瞿秋白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深化。直到40年代初期,以《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为标志,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并且多年来一直在学术领域占主导地位。”[9]第二,即两篇文章论;王东在《中华腾飞》一书的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历史铺垫”中指出:“于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加上1945年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10]第三,即多篇文章论;刘辉在《近二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形成的标志除了的《新民主主义论》外还应加上等人的《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等文,这样来理解‘标志’问题可以较清楚地反映该思想体系的形成特征,真正体现中共高层在文化问题上的集体智慧、思想共识和整体认识上的互补性特点。”[11]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特征的研究

史学界长期流行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特征的提法,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001年以来学者们围绕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展开了新的探讨。

首先是四特征论。刘辉、黄兴涛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再认识》一文中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提法更加流行和被大多数人认可。[12]

其次是一致论。郭建宁在《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三特征与四特征是完全一致的,即作者的一致论,其依据有两个:第一,首次论,即首次提出了四特征的说法,只不过是后来沿用的这一思路,阐发这一精神的,在后来的报告中,没有沿用四特征的说法,而是改用三特征的表达,这是令人费解的。第二,包含论;即认为大众的就包含了民主、代表了民主、意味着民主,并且用的论述,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是民主的。”[13]

最后是学术界其他的观点。侯且岸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一文中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特征是创新的文化、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民主的文化、建设中的文化。”[14]闫锋在《浅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质》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它不仅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基本特征,而且还应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二是内部呈现出各种文化思想错综复杂多元并存的特征;三是具有过渡性特征。”[15]

另外,周红在《浅析的文化观》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开放性;人民性、民主性;科学性、实践性。”[16]

三、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研究

近年来,学术界也开始注意到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研究,主要从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现代的价值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孙玉太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述论》一文中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科学概括了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内涵、特征和作用,成为近代中国人会通中西文化最为珍贵的历史结晶,既高扬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又灌注着强烈而理性的民族精神。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为未来新中国文化精神成为中共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入思考的起点,直接孕育出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代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思想。”[17]秦文志、刘静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一文中指出:“第一,关于中国文化分期的论述,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把握先进文化思想与党的方针政策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二,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论述,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制定和贯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三,关于中国先进文化的地位、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以及反对‘全盘西化’等问题的论述,对于今天我们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第四,关于文艺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论述,对于今天我们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服务方向,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18]

杜艳华在《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服务于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富强不可缺少的武器;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其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表明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19]范玉双在《浅谈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密切,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0]

另外,施碧霞、张玲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在当代中国农村的新发展》一文中指出了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当代农村的新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民族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形式成为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内容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品格成为农村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21]

总之,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全方位拓展,对构建社会主义的新价值体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而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注释:

[1]凌厚锋.论文化观及中国文化转型.[J].人大复印资料双月刊.思想研究,2007(2).

[2]詹永媛.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基础.[J].广西社会科学,2003(9).

[3][10]王东.《中华腾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牛君、温炳禄.论梁漱溟、胡适的中西文化思想及其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

[5]郭若平.新民主主义文艺观的形成的思想资源――以“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论争为中心.[J].思想研究,2003(5).

[6][20]范玉双.浅谈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J].思想研究,2005(4).

[7]鲍雪松、史文军.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8][17]孙玉太.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述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6(12).

[9][11]刘辉.近二十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1(12).

[12]刘辉、黄兴涛.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再认识.[J].党的文献,2002(3).

[13]郭建宁.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2003(5).

[14]侯且岸.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4(6).

[15]闫锋.浅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质.[J].党史文苑,2006(12).

[16]周红.浅析的文化观.[J].思想研究,2001(6).

[18]秦文志、刘静.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探索,2006(5).

人文主义的观点篇10

为了帮助青年更好学习乔木同志的文章,现把文章中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前言和结语中的主要观点

(一)争论的实质和背景。

近几年理论界围绕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发表了几百篇文章。情况虽然不一样,但确实出现了一股要用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补充”或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不是一般的学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的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的问题。争论的实质在于: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人类历史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还是用人道主义作为我们观察这些问题和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武器?

出现这股错误思潮,有国内的和国际的背景。就国内说,一些同志不同意我们党对“”所作的科学总结,企图从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中寻找对“”的更“深刻”的答案。就国际说,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西方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的一些哲学流派大量涌入,思想界有的同志接受了这类思潮的影响而加以宣传。

(二)要区别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

“人道主义”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当前讨论人道主义,首先应注意两者的区别。现在一些文章是把人道主义作为解释历史、指导现实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来理解和宣传的。

区别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决定了我们对待这两种不同含义的人道主义的不同态度。作为世界观、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就是用抽象的人性、“人的价值”等观点来看待历史,看待社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我们所要否定的;但对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则应作具体分析。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就是把人道主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一种准则。这种意义的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提倡过,其中有合理的东西我们可以继承,并发展成为崭新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分清人道主义的不同含义,可以使我们在理论上对人道主义作出科学的分析,既不全盘肯定,也不简单地否定。

一、“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中的主要观点

(三)科学地解释历史只能从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而不能从抽象的“人”出发。

人们为了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要能生活,就要有满足人们衣、食、住等生活需要的物质生产。因此人类创造历史的最基本的活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才有可能产生。马克思正是抓住了这个基本事实和它的全部意义,从这里出发,才发展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在阶级社会中表现这一矛盾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观察解决人的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等,而不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出发来说明社会。

(四)“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一个典型的混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命题。

要具体地理解“人”,只能从分析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出发;离开这一点来谈人,就只能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正是越过了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哲学,把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当作自己的出发点。主张这一命题的同志声称,这个命题中所说的“人”并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但是这种申明却包含着一个逻辑矛盾,既要说明人是“现实”的,就需要说明人在其中生活的社会关系,这就必须要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如果舍弃了具体的社会关系来谈“人”,那就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所以马克思申明:他“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

(五)“人—非人—人”是典型的唯心史观。

这一历史公式的错误在于:(1)它假定有某种抽象的、固有的、完美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到了阶级社会,这一完美的人性“异化”了,变成了“非人”;到了未来社会,这种人性又得到了复归,变成了真人。(2)用这一公式衡量历史,等于否认历史的进步。因为按这一公式,必然把原始社会看作真正的乐园,以后人类社会的各种形式都是人性的倒退。这不符合历史事实。衡量历史进步的尺度只能是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而不能是抽象的人性。

二、“依靠什么思想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前进?”中的主要观点

(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仍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只是说明阶级社会的科学,而是说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需要在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中前进。离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导,空谈“人的价值”“人是目的”,热衷于人道主义的抽象议论,并不能使我们前进一步,只能起相反的作用。

(七)怎样看待“人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阶级、同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

1.没有什么抽象的“人的价值”。不同时代、不同人们、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