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设计起源十篇环境设计起源十篇

环境设计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52

环境设计起源篇1

首先是具有高效性特征,其指的是在发展中放弃粗放模式和拒绝浪费,最大程度的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是对非再生资源的利用,达到以最少成本取得最高资源效益的目标。其次是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环境设计的结构、设施设置和设计构思上,强调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其三具有多样性,这一特点的关键在于对环境艺术产品的设计,倡导设计的多样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以减轻消费过大给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后具有循环性,循环包括人工环境中生活生产所消耗的能量、原料进行可循环利用,并且能够自动分解,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成一个闭合的资源循环利用网络。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坚持以人为本

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也就是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人的多样化的需求,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果可以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环境不仅要具有观赏价值,充分赋予环境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最重要的还要健康安全,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美感、经济、构造、技术和功能等多个方面。经过设计之后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应符合自然、环保的生态理念。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标准要在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应充分体贴、关注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2、使用天然材料

使用天然材料是完全符合生态理念的一个措施,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者充分了解天然材料,清晰准确的认识材料的用途、结构构造和材料特性。例如,许多具有清香气味和天然纹路的木质材料,可以创造安静、舒适、美观的环境,同时还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像鹅卵石这种材料和形状特殊的石材,可以用来铺路,供人行走,能够有效的起到活穴健身的作用。特殊的天然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中,仅了解其特点和特性是不够的,还要了解材料的合理加工和制作,寻求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

3、开发利用新能源

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能源在提供能量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果环境污染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那么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就难以顾及。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以减轻传统能源造成的高污染、高消耗的问题,实现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融合。

4、强调环保设计

强调环保设计符合社会和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上的需求,环保设计作为组成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对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环保设计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降低能源消耗和低碳生活等问题,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作为环保设计的重要标准。

5、注重天然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

环境设计起源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

引言: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月变得越来越快,城市化的进程也随着加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开始渴望从都市的繁华回归乡村的、回归自然,希望可以和大自然有一个更好的接触。于是,城市建筑开始向生态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今天说到的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等的因素,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一种有机的结合体。生态建筑的出现,符合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今天,我们就从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以及设计原则的角度,分别从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分析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以及特点

生态建筑,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是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人们可以从生态建筑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乡土的人情。所以,生态建筑就是建筑和生态学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体。生态建筑的出现充分的协调了人与自然以及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将自然和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了一体。关于生态建筑所具备的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生态建筑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这是因为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使用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一些可再生资源。比起传统的建筑,大大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使用可再生资源建造生态建筑,大大降低了工程的造价,为节约成本、发展经济提供了更好的契约。

(二)、生态建筑在设计时采用了废气、废物无害化的措施。由于生态建筑在建造时不可避免的会排放一些废气,但是在设计的环节中,人们利用新兴科技对废弃物进行了无害处理的环节。使得排放出的废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生态建筑将建筑设计和环境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生态建筑,是建筑物本身的绿化和对周围环境的绿化。也就是说建筑的设计要和周围的环境紧密联合,这样一来,就可以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由于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环境污染与破坏相当严重的现象。于是又很多学者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建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生态建筑作为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筑系统,从环境保护、降低能耗、改善生活等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生态建筑的开发也不是随意而为的,生态建筑在建设时也需要注意一定的原则和理论。

(一)、生态建筑一定要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和环境保护和减少能源消耗联系在一起。之所以称之为生态建筑主要是因为,生态建筑与其他的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仅满足了人们住宿的需求,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需求。因此,生态建筑在建造时需要满足以下的几点要求:其一、最大化的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其二、将建筑建造时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的程度。其三、生态建筑要和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四、要为人民群众构造一个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五、生态建筑要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是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建筑周围的环境。比如:水源、绿化带、地形、气候等等。要将这一系列的因素和生态建筑结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生态建筑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个体的单一性和整体性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要将生态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本区域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要考虑到生态建筑周围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充分利用起这些因素,打造一个具有更高效益的生态环境。

(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建筑材料,而这些建筑材料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使用高质量、无污染的材料。在选取材料时优先选取无污染的材料,并且要注意材料的可再生利用,尽可能降低材料的损耗。总之,我们要清楚一点,不管是传统建筑还是生态建筑最终的目的是为人们服务的,要严格做到以人为本、按照人的需求对建筑进行设计。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而不是微观的设计。因此,在设计生态建筑时要考虑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周围的环境、可再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等等。所以,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当中,我们也要考虑的周全一些,比如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可再生资源、如何将周围的环境与生态建筑结合在一起、如何最大化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将建筑设计和以人为本结合在一起。

(一)、建筑方案的设计

在设计生态建筑的方案时,我们需要注意生态建筑要最大程度的尊重自然环境,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物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之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包括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气候、地形、风力、生态环境等等。(2)、考虑到建筑物的朝向问题,需要考察周围的地貌特征、地势起伏特征、以及光照的强度问题。(3)、更多的使用自然能源,也就是可再生资源。比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等等,从而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二)、毕竟,生态建筑的设计是为人民群众打造的,所以要将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建筑物只是人们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一架桥梁。因此,我们在设计生态建筑时更要注意周围环境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1)、将建筑物定位到阳光较强的一面,增加建筑物的采光系数。(2)、建筑物的构造要尽可能的宽敞一些,设计一个开阔的平台,使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和自然接触。(3)、箭镞无内部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自然的气息可以顺利进入建筑物内部。

(三)、要考虑到节约空间、节约成本,建筑物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利用起来。同时也要在建筑物内部留有一定的空地,以备科技不断发展之后的不时之需。另外还需要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建筑物废弃物的排放。(1)、对可再生资源做到最大化的利用,比如利用沼气发电、改善水循环系统、生活垃圾的二次利用等等。(2)、传统建筑的二次利用。如果我们要建造一些生态建筑,以往的传统建筑肯定就要下岗了。但是如果大量的使用拆迁的手段的话,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所以,对于传统的建筑我们可以进行二次利用。(3)、对土地和植被要严格的保护起来。建设生态建筑土地和植被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大量的土地来进行生态建筑的建造,也需要大量的植被来改善周围的环境。用来确保一定数量的森林覆盖率。

(四)、建筑结构的选择

如何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除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之外,还需要满足人们对于生态建筑美观的需求。要对人的视觉进行适当的冲击。因此,就需要在生态建筑的结构方面多下文章。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但可以提高生态建筑的美观程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生态建筑的能源消耗,为建筑工程节省一大笔经费,延长生态建筑的使用年限。

由于生态建筑需要具备使用空间和使用功能的限制。因此,在结构选择时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一般常见的结构有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等等。而每一种结构都具有自身的优点。

目前,在国内常见的结构是悬挂式的结构,悬挂式结构的好处就在于在节省材料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节省出了大量的空间。这些好处全部满足了生态建筑的所有特点。

从节省能源、资源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选取一些轻质低耗能的结构,这些结构主要具备以下的两个优点:其一、材料的密度高,质量好同时可以节省材料的使用。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能耗的排放。其二、结构轻便,便已施工,并且结构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样的结构类型主要是木结构和钢结构。但是由于木结构的承重能力不是很好,目前普遍不会使用。

结语:生态建筑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是如此的迅速。人们也不会考虑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因此,生态建筑的发展要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高新技术和新兴科技的进步也为生态建筑的发展带来的契机。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脚步月越来越快,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也随着加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开始渴望从都市的繁华回归乡村的、回归自然,希望可以和大自然有一个更好的接触。于是,城市建筑开始向生态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们今天说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从中我们了解到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等等的因素,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一种有机的结合体。生态建筑的出现,符合了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

参考文献:

[1]李金桥,石润泽,卢政光.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5(22)

[2]周晓艳,程磊.原生态建筑的现代化设计探寻--以胶东海草房为例[J].生态经济.2013(06)

[3]刘强.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现代园艺.2012(10)

[4]陈波,杨卫丽,苏原."3G-Box"复合型生态建筑设计--以"都市农业纳入到建筑系综合楼"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1(07)

[5]周朝晖.低碳生态建筑设计策略与实证分析--以某低碳展馆为例[J].建筑.2011(09)

环境设计起源篇3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激烈地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人们在享受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由此而产生的潜在意识上的精神压力。现代人们紧绷地神经时刻都有崩溃的可能,因此精神压力的短暂释放变得异常重要。在压力缓解方面,众所周知室内空间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今大多数室内空间环境不仅没有完全发挥缓解精神压力的功效,反而在甲醛的毒害、能源耗损、噪声侵袭、电磁辐射等等问题上,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造成身心疲惫。通过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这些问题,人们必然会联系到日益恶化的生态现象,进而引发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关注,从而逐渐走上创造宜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之路。

一、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定位

1.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等全部环境内容,而室内空间环境是由人创造的人工环境系统,同时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利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协调人与人工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种环境关系,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创造符合人类理想生存环境的空间。我国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在自身“工业社会”资源经济的发展现状上形成的,相对于西方“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着明显差距。针对这一差距,应当借鉴和学习西方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当前我国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普遍急功近利,出现了盲目照搬照抄现代西方各种风格形式的现象,结果导致一种病态的时尚,迷失了自我方向。针对西方的借鉴和学习绝对不能盲目随从,应当探究根本,理清发展脉络,进而从中找出适宜我国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未来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2.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又被称为绿色设计,是二十世纪90年代左右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出的设计理念,其主要探讨和研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怎样兼顾环境保护、最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节约有限的资源。生态设计基于生态学的普遍原理,结合产品的生态过程与消费过程的环境影响效应进行合理的生产、环境设计与工艺措施安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在设计时尽量采用无污染的材料和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克服工业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

3.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发展趋势

室内空间环境本身是由人创造的人工环境,它的设计理念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影响。当今世界,人类在以往无节制的浪费和掠夺自然资源之后,不得不自食其果。面对资源消耗待尽,污染、噪声、辐射、自然灾害等严重的惩罚,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这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展现状,引起了现代人们的关注和反思,进而促使了生态设计思想的诞生。生态设计思想影响到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理念,人们普遍关注建立一个有益健康的、良性生态循环的室内空间环境,进而生态设计引入室内空间环境。通过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创造一种崭新的人工环境,符合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未来发展,必将是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新的发展趋势。

二、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思考

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时,在资源和能源上的节约、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新材料、工艺、科技的应用等方面加以重点关注,以保障人与人工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最终塑造更加理想的人工生存环境。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思考着重于环境的改造,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结构布局

现代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在结构布局上不再局限于墙体,空间划分上基于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需求,尊重人的情感。设计布局依据休息、展示、学习、交流、饮食等等不同的情感活动需要,体现情感区域划分,充分考虑私密性、半私密性、开放性等设计的不同心理体验。另外,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本性,尽量消除人与自然的隔绝,将绿色引入室内,让天光和微风融入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如采光面积的加大,减少人工照明;绿色植物的介入,强调生态效应等(注意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用于室内,常见有益植物为:龙舌兰、虎皮兰吸收甲醛;山茶、凤仙吸收二氧化硫;文竹、仙人掌吸收甲醛和二甲苯;杜鹃吸收放射性物质等等)。

2.远离污染源

室内空间环境的生态设计对于周边环境应有充分的考虑,避免周围环境的有害干扰。外环境应当提供洁净的空气、绿色的视野、便捷服务、顺畅的交通、文化地域的氛围等等,使家居远离喧嚣的噪音(人声、车声等)和汽车尾气,避免电磁的辐射(发射塔、高压电线等),还有光污染以及工厂的空气污染等。进而创造一个宜人的外环境,使人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之中。

3.材料选取

有害材料对人的伤害触目惊心,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视。当前材料中公认的主要有害污染物:①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它是木工板、密度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所使用的胶黏剂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甲醛超标的环境下,将引起各种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并可导致癌变。②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是油漆不可缺少的溶剂,主要从油漆和稀释剂中挥发出来。苯是强致癌物,可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③氡:放射性气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天然石材(花岗岩、砖沙、水泥等),长期吸入氡将造成肺癌。④其它:氨气污染、电器的电磁辐射和噪声污染等等,都不同程度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2]。目前解决材料危害方面几点思考:①选择通过国家环境标志论证的绿色产品;②合理安排工序,强化施工工艺要求,避免污染隐患;③采用无害材料替代有害材料,开发新型绿色材料;④合理的处理危害,保证污染发散时间、通风,植物吸收等。

环境设计起源篇4

【关键词】绿色政府政府治理绿色崛起绿色发展

从国内来看,我国的国情和黑色发展模式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已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性等污染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承担起治理污染,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履行绿色政府的职能。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必须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人类社会和人类代际之间更加公平,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发展更加协调。从国际来看,环境保护在全球的兴起,使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生态政治运动已触及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人权等各领域,成为各国政府治理变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推出绿色政府计划,我国的绿色政府建设正是适应这种全球化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

一、绿色政府的内涵

在上述国内国际背景下,我国的绿色政府建设刻不容缓。尽管有些城市,如福州、深圳等地,近几年纷纷提出建立绿色政府的计划。但绿色政府在我国的开展只是停留在点上,未形成面,系统建设绿色政府的工作尚未开展。一方面由于绿色政府还是个模糊的概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还未根本扭转。所以本文在系统构建绿色政府模型之前先来探讨绿色政府的内涵,这是绿色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先来看看两个极其相关的概念,即绿色发展与绿色行政。所谓“绿色发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体系,保证社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社会体系,不断创新,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实用技术体系,促进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资源环境体系。绿色发展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与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被视为第三展战略的核心。绿色行政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控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保证城市环境质量、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总称。它规定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诸要素,适合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绿色行政的核心是通过制定科学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发展方针、发展战略、发展对策和发展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行政是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目标,对政府等所有组织改善行为具有统一标准的功能。环境管理标准是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绿色行政的载体和依托,绿色行政是符合环境管理标准和符合现代行政法治要求的全新的依法行政理念。所以综合考虑绿色发展与绿色行政的内涵和绿色政府提出的背景,绿色政府是通过履行绿色行政职能,即通过规范的运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机制、有效的环境战略使政府机构在运行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给相关方施加良好的影响,从而根本上促进绿色发展和崛起的政府运作模式、政府形态和战略意识。绿色政府是对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在环境与资源管理领域的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机构落实的体现。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二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三是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四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这为我国绿色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基本框架。

二、绿色政府建设的宏观模型

从绿色政府的内涵来看,绿色政府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技术的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以绿色崛起为目标的治理模式(见图1)。

1、以绿色崛起为目标

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或发展过程,但绿色崛起是一种姿态,是绿色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定位。绿色政府治理需要以绿色崛起为目标导向,这样为政府、为全社会提供一种美好愿景激励。有了绿色崛起作为方向和目标,绿色发展的道路会更明确,绿色政府治理更能凝聚人心。

2、以科学发展为中心

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进一步要依靠人,因此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因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科学发展的最终归宿。

3、以绿色政府为主体和发动机

绿色政府不仅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而且政府作为全社会最大的资源、信息拥有者和影响最广的决策制定者,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建设绿色社会与文化、发展绿色技术的发动机,担负起推动科学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崛起的重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推动甚至是参与。所以绿色政府的宏观治理应该把建设绿色政府作为切入点,以绿色政府为主体,以此推动各方面的绿色建设。

4、以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硬道理

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崛起的最主要实力保障,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其他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绿化”要落实到绿色经济的发展上来,加快建设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节能型或非能源密集型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以发展绿色经济,这才是硬道理。

5、以绿色技术作为支撑

在资源稀缺的约束下,一方面要有效利用各类节能技术、环保技术、it技术、生物技术、新式交通运输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开发新的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同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

6、以绿色社会与文化作为社会基础

绿色政府建设、绿色发展都需要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需要广大公众的支持和参与,需要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供人的素质作为绿色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还需要做到:环境和资源信息公开透明,加强包括公众和媒体在内的社会监督力量;培育绿色环保团体等非盈利性机构参与治理和监督能力;在全社会提倡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培养节俭的消费观;通过公益广告、社区、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进行公众环保意识、危机意识和国情教育;确保公民环境参与与知情权,鼓励公民参与环保。

三、绿色政府建设的微观模型

微观层面的绿色政府建设,既涉及到绿色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政府绿色文化和绿色审计体系的建设;也涉及到绿色政府的职能运作,包括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内部运营及管理、对企业和公众行使的绿色职能。绿色基础设施是政府绿色职能运作的平台,是绿色政府的辅助流程,政府的绿色职能运作是绿色政府的主要流程,如同波特的价值链一样,共同推动绿色政府的建设(见图2)。

1、绿色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

(1)环保法律与政策。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政策、资源利用的长远规划是政府绿色职能运作的基本依据。但是当前的环保法律政策与资源利用规划多数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原则性或指导性意见,不够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尤其是不够量化、弹性大,使得本来执法和监管力度不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更是难以操作和落实。因此需要大力健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监管三位一体的体制。

(2)政府绿色文化建设。政府文化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物中价值观、行为观、工作效率与作风的综合体现,政府行为受政府行政文化的支配和制约。政府绿色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塑造适应政府自身发展需要、为大部分政府官员认同的“绿色”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官员的价值取向,规范政府官员行为,使政府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及公开化。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必将要求政府文化建设绿色化,从理念上指导政府行为绿色化。对政府绿色文化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政府服务意识、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及民主意识。

(3)政府绿色审计体系建设。第一,环境管理体系审计。环境管理体系审计就是对设施、过程或现场的评估,以确定它们是否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相符合。审计标准包括:iSo14001与政府部门根据iSo14001的要求编制的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政府部门的内部环境管理法规),以及适用于政府部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考核政府对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环境管理体系审计包括内审和外审。内审由政府部门内部的审计小组执行,外审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计师执行。外审分为三个阶段(见图3)。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文件预审、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小组的组建、检查表的编写等工作;现场审计是审计员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写不符合报告;在现场审核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审计报告,并且对不符合项目进行跟踪。第二,绿色职责、政策与职能的审计。政府环境职责审计是审查政府部门环境职责的履行情况,目的主要是了解自身环境职责的识别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没有被识别的环境职责;对自身的环境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了解,消除自身环境职责的薄弱环节。绿色政府政策审计是由专业人员审查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审查。也就是要考虑政府政策给环境造成的后果,包括:政府政策是否消耗自然资源、是否产生废弃物或者污染、是否导致气候的改变,等等。绿色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就是确保环境政策、项目和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经济有效、富有成果。主要包括:保证运用与环境相关的指标,合理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绩效情况;保证环境项目得到了经济有效的实施并符合政府的有关政策;保证政府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其承担的环境义务中都是经济有效的。政府环境绩效分为政府活动的环境绩效和政府政策间接的环境绩效两方面。购买审计是对所有与购买商品和服务相关的组织、政策和行为的环境影响进行审查,以确定政府在采购过程中是否遵循了绿色采购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针对政府部门购买产品的生产商的环境管理状况进行的审计,二是针对购买的产品的环境特性进行的审计。

2、政府的绿色职能的内化

(1)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与实施过程。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见图4。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遵循pDCa(即plan,Do,Check,action四个单词首字母合写)循环,即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步骤构成的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对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审计通常采用外审的方式,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计师执行,一般分三个阶段,见图3左部分。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文件预审、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小组的组建、检查表的编写等工作;现场审计是审计员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写不符合报告;在现场审核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审计报告,并且对不符合项目进行跟踪。

(2)政府内部运营及管理。首先,切实调整发展战略,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发展;从组织结构上确保环境与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其次,转变政府职能:淡化经济增长指标,做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推进环保问责制度法制化,做有错必纠的责任政府。再次,从政府自身“绿化”做起,改善内部运营及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绿色投资与招商;政策体系与规划的绿色化;日常工作消费的绿色化;强化政府的环境业绩指标等(见图4)。

3、政府绿色职能的社会化

绿色职能的社会化指政府通过加强对企业和公众这两大社会主体的绿色行为的引导和监管,从而实现政府绿色职能的外部化,奠定绿色职能的社会基础。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公众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两者都是资源的最大消耗者,也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源,因此政府行使对企业和公众的绿色职能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变得尤为关键。

(1)对企业行使的绿色职能。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立法、执法和监管,另一方面要为企业的绿色行为做好信息支持、项目扶持和物质激励等多种鼓励措施(见图5)。

(2)对公众行使的绿色职能。政府要尊重公民环境信息知情权,做公开透明的信用政府和责任型政府,包括:鼓励公众和媒体广泛参与环保和披露各类环保信息;提倡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通过社区、学校和公共媒体的教育和宣传增加公民的环保意识与监督力度(见图6)。

四、总结

综合全文,绿色政府是通过履行绿色行政职能,最终促进绿色发展和崛起的政府运作模式、政府形态和战略意识,是对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在环境与资源管理领域的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政府机构落实的体现。因此绿色政府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技术的系统工程,绿色政府建设需要全面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绿色崛起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中心,以绿色政府为主体和发动机,以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硬道理,以绿色技术作为支撑,以绿色社会与文化作为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走向21世纪[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2]刘铮、雷志松:绿色行政的定位、价值及其实施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刘家明:绿色崛起模式下的绿色政府宏观治理框架[J].嘉应学院学报,2008(5).

环境设计起源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筑设计;可持续

1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受到广泛的关注。各行各业都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这表明,生态环境和物质生活水平的统一即将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建筑行业里,本文推出生态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希望探究出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以后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做出规划。

2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概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较大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人们也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并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关系。生态环境下如何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要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实现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相处。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又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为人们带来更加长远的利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循环。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比较复杂,节水、节能、减少污染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另外,建筑设计还要体现出技术性、社会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3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环境下,建筑设计要坚持对自然的尊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资源的合理使用,坚持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坚持弹性设计。建筑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设计的时候要将建筑与时空的变换相结合,从长远考虑,给建筑设计保持足够的弹性,以适应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4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

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如果离开了环境就失去了生命力,而一个环境的美感如果有了恰当的建筑,其美感和深度也会大大增加。建筑的美能够通过环境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尤其是随着四季的变换,建筑与环境仿佛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互相烘托。我们也发现了往往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绝不仅仅是靠建筑本身,而是依靠周围的复杂环境以及小的构筑物。一个地方建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统一的环境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这种趋同的审美丰富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内涵。在一座城市里,在一种特定的环境里,建筑的轮廓、虚实、色调等都是和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感受综合作用推动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5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

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追求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始终坚持对环境和大自然的尊重,在做设计时注重对建筑的全面调查。建筑周围的地形地貌以及空气流动等都对具体设计产生影响,在做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调查,搜集好充分的资源。其次,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对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的保护也很到位,设计人员要利用现代科技最大程度的保护建筑地域生态环境,灵活运用周围的自然资源,例如阳光、空气水等等,在开放的设计思想领导下为建筑使用者创造舒适空间。在建筑设计的每个细节上都要注意生态与实用的结合,每个细节都要符合使用者的需求,通过生态建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健康可持续的同时还增加了温馨感。

6生态环境下建筑设计要点

在生态环境下,建筑设计过程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材料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将一幅设计图转变为实体建筑的时候,建筑设计者一定要将材料选择放到首要位置。选择的墙体材料不同将会产生不一样的热工效果以及空间效果,设计人员要坚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实际的材料。选取材料的时候除了考虑实用功能之外,还要注重建筑材料对建筑性格的塑造,要尽可能将建筑材料赋予一定的精神内涵,这样的材料也更加能够产生多元化的价值。

7空间布局

城市化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土地在逐渐减少,高楼大厦林立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城市绿化变差,生态效益大大降低,局部环境带动了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劣变化。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十分注重垂直绿化,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做好这部分的工作,在建筑空间设置金属网以种植攀爬植物。在室内和室外的过渡空间内适当种植绿化植物可以有效保护建筑使用性能,还能美化空间、降低室温,调节局部的小气候。巧妙地利用生态建筑的过渡空间可以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要学会利用好坡台、场地高差,通过架空手法营造更加流畅多元的空间,增强室内通风。架空的地下空间要加以合理利用,尽可能自然采光,从而推动建筑的节能环保。

8景观

植物的配置是生态环境下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植物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审美效益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植物的配置。为了更好地将植物与建筑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互补,设计是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类型植物,注意植物的品种选择以及视觉审美效果,要确保各类型植物之间能够和谐共生发展。另外,水景是塑造景观的重要元素,通过水景的设计,一个景观场所能够瞬间起死回生,变得充满了灵性与活力。在建筑设计中,做好雨水收集工作以及水的循环利用对于建筑来说意义深远,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时期,设计者应当通过建筑设计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下,能源的合理使用是每一位设计师都要考虑的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将低碳、节能、环保考虑到建筑设计中。生态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注重基础社会的建设以及强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设计人员要有环保意识,将能源的合理使用与建筑相结合,为人们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美观的生活环境。

9结束语

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收获。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要不懈努力,探索如何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工作、生活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姜征,中外传统建筑艺术对现代网络游戏场景设计的影响[D].淮北师范大学2014.

[2]郝静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在寒冷地区的实施方法探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4.

环境设计起源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国家。它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开展的会计核算,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的目的。它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而在环境管理方面却未能同步赶上,致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是企业忽视环境管理所造成的。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加强环境会计核算,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消除严峻环境形势的必然要求。 

 

一、加快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从环境会计实务方面来看,我国政府、企业和会计实务界对环境会计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只是在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一招股说明书》中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一是在规定应说明的政策性风险时提到“环保政策的限制或变化等可能引致的风险”;二是在规定“募股资金运用”时,对属于直接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要求发行人可视实际情况并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投资项目可能存在的环保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但是对于上市公司的年报却没有关于环境问题的具体披露要求。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定要求,企业在环境问题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方面的做法不一,存在很大差异,以致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另外,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也没有关于环境问题的专门准则或具体规定。  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国家已经颁布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一再强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尽快加强环境会计建设。 

我国人均资源短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资源耗费,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面l临着非常紧迫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现状,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认真治理环境污染已经刻不容缓。环境会计作为现代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从资源、环境的整体出发,对企业各相关的环境资源进行反映和核算,这将促使企业认真履行自身相应的环境责任,改变过去对环境资源“无偿使用”的错误观念。因此,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现状也要求尽快建立环境会计。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的兴起,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认真履行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中国加入wto后,许多企业为参与国际竞争,到国外投资或出口产品都积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的认证,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并对环境成本与负债进行核算。因此,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和国际化趋势也要求我国环境会计的建立。 

 

二、制约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承载着诸多社会责任。然而,我国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不强,“重经济轻环境”思想和“先污染后治理”等行为较为普遍,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环境保护观念淡薄,对环境会计建设重视不够。 

 

(二)企业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仍不成熟  在环境会计理论方面,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环境会计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特别是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从会计实务方面看,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三)还未形成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相关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在会计实务中,还没有系统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者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要求还不是很强烈,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也刚刚起步,缺乏规范。 

 

(四)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尚未建立 

在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是难点和重点之一,可以说,解决环境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是深化环境会计研究与推广应用环境会计的关键。但是,在我国目前尚无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也尚未建立与环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大部分企业只是将排污费列作管理费用。这样作操作虽然简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企业很少单独核算环境成本,不能获得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会模糊环境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也不利于环境成本控制。第二,环境成本费用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混合在一起,缺乏合理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上述问题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第一,应列入产品制造成本的环境成本未列入,使得成本补偿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合理确定产品价格。第二,投资人不能获得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的成本信息,难以对经营者的环保绩效和企业的环保风险进行评价。第三,经营者不能获得环境成本信息,不利于环境管理和环境控制。 

 

三、加快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的主要措施 

 

环境设计起源篇7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edpaceofeconomicdevelopmentinthe21stcentury,sustainabledevelopmenthasbecomethecommongoalpursuedbypeopleineconomicdevelopment.therapiddevelopmentofindustryandthecontinuousexcavationofnewenergyhascausedglobalwarmingtosomedegree,makingtheincreasinglyprominentenvironmentpressurebecomeanurgentproblem.Howtoimplement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andvigorouslycarryou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hasbecomeacommontopic.Basedonthegreendesignasaprerequisite,thisarticle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thatissmalloutput,highenergyconsumption,inthefaceofthe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industry,andputsforwardsome"greendesign"programstosolvetheproblem.theconstructionmodewhichcanrealizelowcarboncircula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sanalyzed.

关键词: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低碳;应用

Keywords:greendesign;sustainabledevelopment;lowcarbon;application

中D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171-02

0引言

从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建筑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对能源使用的同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都成为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再不改善这一局面,将必然带来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今,绿色建筑伴随着低碳节能应运而生,这必然成为将来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的建筑产业是能源使用的主要部分,相对应的,能源需求和释放也成正比,在大量使用能源的同时,所释放出的碳也大部分来自建筑业。绿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加大低碳研发技术的支持和投入[1]。依靠技术的力量改变这种经济方式并推动低碳在产业中的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实现这一构想,绿色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成为推行低碳产业的领头军。

1绿色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1.1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以节约能源资源为目的,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源,比如太阳能。根据建筑的内部结构,尽可能的减少空调采暖的使用。采取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使建筑的主导方向有效的利用夏季的风向。根据当地的气候等有利条件进行总体布局。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的合理化应用,贯彻可再生利用的循环理念,节省能源的消耗。达到绿化设计原则[2]。在建筑设计中,多方面考虑外部环境,使得建筑和外部周围环境相适应,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建筑内部在选材时要尽量避免带有有害物质和气体的人工合成材料,尽量采用一些纯天然的原料和有机合成的天然建材,并进行专业的材料检测。在设计构造上为达到舒适的水准,可根据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来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节省能源的消耗。以此来保证人们在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能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健康的环境中。

1.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它充分考虑到了整体的各种因素,关乎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适性、人体内心的舒适程度等因素形成的整体需求,力求能创造出一个最佳的、绿色的、生态的建筑。他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是一个在充分考虑人的内心感受的同时,及时把人们内心对于环境设计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通过重点体现出来,结合外部周边的环境条件多方面的考虑设计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有选择的使用建筑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投放[3]。绿色设计理念其核心价值就是通过节能环保来体现的,所以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情况下重点就是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充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规划目标,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

2绿色设计的应用

2.1整体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整体的环境时,是以城市总体的发展规划为起步点,综合考虑最基本的环境问题、气候问题、自然生态问题等进行的建筑设计。要以保护自然生态坏境为前提,多方面考虑文化背景、资源条件等,最大限度地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在设计中注意保护已有的宝贵资源,注重绿色环境建设,增大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吸收外界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热量,建设公园凉亭等外界坏境辅助景观,点缀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用户营造了一个愉悦的空间。

2.2建筑本身

绿色建筑设计从建筑本身出发,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在朝向设计上的应用,全面分析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尽量让建筑合理化的采光,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控制楼宇之间的距离,最大程度的朝阳也是现在居民在选择居住格局所考虑的重要条件[4]。在温度设计上的应用,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选择合适的外墙保暖技术进行建筑的设计,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风向设计上的应用,在建筑的设计上考虑到人们对冬暖夏凉的舒适度的需求,考虑到风向的因素,采用合理的布局设计,减少可能阻挡夏季自然风的因素,也避免到冬季自然风对建筑的直吹,减少自然天气气候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和损伤。通过利用自然风来代替机械达到节能减排,减少能源的消耗。在水资源的设计上的应用,因地制宜的根据建筑的地理位置,设计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使得各种再生水循环利用,达到生态和资源的可平衡发展的目标。在绿化设计上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少不了绿色景观植物技术的支持,绿色景观植物可以吸收建筑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可以充分调节碳氧的平衡,对于降低噪音,改善热环境也有很好的作用。感官上也能打造一个令人心情舒适的生活氛围。如果绿化设计范围应用在房屋顶层,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热量,可以让建筑达到减低温度改善热岛效应的情况。对于墙体阳台也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隔热遮阳的绿化设计,不仅美观对环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5]。

3绿色设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绿色设计”理念得到了人们的强烈肯定和大力支持,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依旧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人们对绿色设计的理解。有些人仅从字面上理解绿色设计,认为“绿色设计”只是景观上的绿化,却忽略了建筑在构造方面的一些因素。这种观点对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入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仅仅是把着眼点放在绿化上,那么绿化就很难起到绿色设计的作用。还有部分原因是过于理想化而忽略了实际情况。绿色建筑设计是整体的设计,它是环境和建筑相结合的o计。如果只一味地追求建筑的理想化,忽略周边的整体环境,那再好的建筑理念也显示不出它本身的价值。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存在于现阶段绿色设计中的问题,绿色设计是以环境、人文、能源为整体的设计,要整体的考虑设计才能让绿色建筑更好地发展起来。

4绿色设计需要注意的方面

虽然“绿色设计”的本质是节能环保,但是我们在实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不能一味地厉行节约,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节能减排上,要更多的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对外要尊重当地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人文和历史习俗以及人口和经济结构等情况,做到因地制宜,不能一味的模仿某些优秀的建筑设计。对内要在保证人的健康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有效空间和资源,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根本,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在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上不能盲目的追求绿色科技,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为基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绿色设计理念做到为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绿化环境,使自然和社会能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

5绿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对能源的索取不断加大,建筑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和所产生的垃圾使我们的环境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人均资源拥有量与消耗总量比严重失衡。

如今,“绿色设计”理念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通过不断地改善,已经逐渐达到了以适应气候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基本和谐共生状态。“绿色设计”成为构建绿色健康舒适环境的基本趋势。比如我们悉知的北京奥运村,是奥运会期间运动员参赛居住的地方。为了满足运动员们的日常起居和洗漱需求,在建筑设计上就采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充分的利用了可再生资源,为一万六千多名运动员提供热水,洗浴,预热等,不仅节省了对能源的消耗,而且在设计上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素,利用清河处理厂的再生水提取温度为奥运村提供能源供给,分区给水。在奥运会后,还为两千多全区的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奥运村的部分建筑是为举办奥运会所临时搭建,考虑到这个特殊的外界因素,在选材上多采用拆迁后可回收利用无害的建筑材料,既有效地节省了资源,又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

6结论

绿色设计运用在建筑设计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而它作为时代的新型产物,对于环保、节能来说都值得去研究探索。随着与时俱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绿色设计不仅仅是大家在倡导低碳发展的一个口号,是需要我们真正的去实施,去行动。因为这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绿色设计这条路将是漫长且坚辛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更多与环境相适宜的设计,并选择低消耗,高效率的方式去改进[8]。从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多方面考虑的去选择使用建筑材料,减少电气能源设备的消耗,综合考虑建筑的地理位置和外界环境进行合理布局等这几个方面作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进行实施。才能让建筑设计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谐共生中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6,01(19):51.

[2]杨浩,冯杰.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24):82.

[3]李野.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6,03(14):40,44.

[4]何智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21):72.

[5]林晓晖.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马杭州排涝站的建筑景观及环境设计[J].福建建筑,2016,05(04):36-39.

[6]孙立彬.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探索[J].建筑知识,2016,08(02):27.

环境设计起源篇8

关键词:设计室内设计绿色理念

1.室内设计正走向绿色设计

室内设计是连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近年以来,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经济发达和社会繁荣,同时导致了世界范围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环。人满为患、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沙化、环境污染、一些生物濒临灭绝等等,人与生存空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人类环境意’觉醒,环境设计概念崛起,由此人类提出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住在城市水泥方盒子中的人们向往自然,提倡绿色食品,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大自然绿色环境中。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趋势,反映在室内设计活动中可称为室内“绿色设计”。它与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样,其总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与地球可持续发展,设计具有高科技加情感的特征。

我国的室内设计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一些设计者在设计中搞了一大堆华丽而毫无意义的“过度装饰”,一旦装修拆下来没办法回收利用,弄出一大堆垃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目前,我国室内装修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室内设计所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如每年室内装修消耗的长期成材木材占我国木材总消耗量的一半左右(不包括进口木材):传统的室内外墙体材料、实心粘土砖,造成了对资源与能源的耗费、土地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室内设计是建立在对地球生态与人类生存环境高度关怀的认识的基础上,有利于减轻地球负载,有利于人类生活环境更加健康和纯净地发展的设计。室内环境无污染、无公害是消费者健康的绿色精神家园。

2.绿色设计理念

2.1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提倡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把自己作为自然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无疑为因人口密集度迅猛提高而变得越来越小且资源、能源短缺的地球带来了希望。它作为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策略之一,为扼制环境恶化、保持生态平衡提供了宏观的理论导向,同时也为当代及未来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室内设计不仅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耗能大户,它消耗着全球总能耗的50%以及大量的钢材、木材和金属。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就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第18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号召全世界的设计师要“把环境与社会的持久性列为我们职业实践及责任的核心”。维护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当代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当代室内设计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立科学、实用、节约的设计原则。从节约资源,能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方面考虑。

2.2整体系统设计理念

整体环境亲和性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察环境效益。要求放弃以表面标新立异为宗旨的传统习惯,创造更科学更合理的室内空间环境,在不牺牲功能舒适与完美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使用周期,减少对自然的掠夺而与之和睦相处。设计立意、构思、风格、氛围的创造,要从整体观念上理解,用系统的方法来诠释。着手‘室内’,着眼‘室外。’使室内空间与建筑、公园、城镇等环境协作互动。如贝幸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就是在与室内设计师凯勒一起对周围地势、景色、邻近的建筑等进行仔细考察后完成的杰作。使室内环境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环境亲和性程度加深,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反映出设计大师强烈的整体环境观。整体环境亲和性同时要求我们把室内环境以动态的发展过程对待,实现‘与时变化,就地权宜’,‘幽斋陈设,妙在日新月异’的‘贵活变’。室内功能、装饰材料、设施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氛围,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如现代日本东京男子西服店面的更新周期仅为一年半。上海不少餐馆、艺术写真馆的更新周期也只有2—3年。

3.绿色材料的应用

3.1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绿色装饰材料与构造技术的引用绿色建材又称生态材料,健康材料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设材料。它与传统的建材相比,具有“无污染性、可再生性和节能性”三大优点。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绿色等住宅环境的物理特性产生深远影响,最终将导致室内设计的一场革命性变革。

环境亲和的建筑装饰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仔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可以将建筑装饰材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3.2绿色家具的应用

绿色家具是指基本上不散发有害物质的家具。主要类型有:原木系列家具,不上漆,仅以天然蜡抛光,既保留了天然纹理又不污染环境:科技木家具、高纤板家具、纸家具系列,不含损害人体的有毒成分:未经漂染的牛、羊、猪等皮张制作的家具;以藤、竹等天然材料制作的椅、沙发、茶几等家具:以不锈钢、玻璃、钦金属板等材料制作的家具。

家具是室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人最关心的是价格、款式、做工,而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材质却未能考虑。选用“绿色家具”可减少室内甲醛等有害溶剂的释放量。首先要选择用自然材质制作的家具,如原木家具、藤家具、竹家具等。目前作为符合环保要求、体现人们珍惜自然资源意识的纸家具均已面世,它既有木质家具所具备的承载力,又具有防火、防霉、防水功效,且价格便宜,也可回收再利用,并可常换常新,不给室内环境带来污染。

3.3自然要素的应用

通过引入或再现自然景观来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赋予室内空间以勃勃生机,更好地满足入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通常,设计师可以采用:引入自然景观、内外空间流通、利用仿生原理、使用地方材料等方法来进行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景观的引入,即把自然要素如瀑布、山石、花草、树木等自然物,经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直接陈设于室内,这在当代许多公共空间应用较为普遍。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增强,居住空间室内的绿色陈设将会越来越多。

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要素与人有一种内在的和谐感。人不仅仅具有进行个人、家庭、社会活动的社会属性,更具有亲近阳光、空气、水、绿色植物等自然要素的自然属性。因此,室内设计中自然要素的引用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4.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趋势

环境意识在不同历史时期既具相同的意识成份,又有各异的需求理想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客观地研究、关注、把握人类环境意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当代室内设计真正体现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生理与心理需要服务宗旨所妇需的,也是2l世纪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

4.1转变审美判断标准,提倡适度消费

室内绿色设计把“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目标,它倡导的是适度消费思想和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设计中的豪华奢侈和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切不能以牺牲环境、过渡开发和使用资源来换取暂时的经济繁荣,而更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地使用资源,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长期持久的利用。这从某种程度上在肯定了入的价值和权力的同时,也承认了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力,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秩序。

提倡适度消费在商品经济中,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且是人类居住消费中的重要内容。尽管绿色室内设计把“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室内绿色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奢侈铺张。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大范围之内,保证发展的持续性,这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

4.2树立人文设计观,注重生态美学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通觉醒,人们认识到过去以为自然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用高消耗、高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的错误做法。现在,为减轻地球环境负荷而出现了重视环保的新观念,说明人们正在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有着深刻的反省,开始对将我们,带入工业技术文明的“人类中心说”充满了质疑,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如果脱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那将是主观而空虚的。生态美学反对二元论,认为世界是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传统美学观与现代美学相融合、注入生态学要素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点,同时它又是现代科学与哲学生态化在审美领域中的集中表现。

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凿。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它欣赏人工创造出的室内绿色景观和与自然的融合,它所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因此,生态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4.3强调资源意识,倡导节约

绿色室内设计的科技含量重点体现在节能化方面。倡导节约和循环和用室内绿色设计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室内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把绿色理念引人室内设计,扩展室内设计内涵,将把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也必然会推动建筑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从消费型向可循环使用型的转化。生态环保技术和工艺的发展,为实现绿色室内设计的基本思想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

4.4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随着21世纪构筑的“消费与废弃”观念的产生,人们对“设计以人为本”,这句体现西方人文精神的字眼简单搬用甚至滥用、曲解,逐渐使其成了危害人类自身的祸首。从字面上看,这一口号提倡“一切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原则似乎没有错,尤其是当人们在概念上将个体的“人”与整体的“人类”混为一谈时,似乎就更具说服力,每个人都可以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将“以人为本”读作“以我为本”,于是在这面大书着为“人”,而实为“我”的大旗下,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展开为打造自己的安乐窝而疯狂地进行角逐,它着实成了“消费运动的助推器”,使我们消耗了过多的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今天不得不反思:设计以人为本不光要以当代人为本,还要以自己的子孙后代和人类以后的发展为本,它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满足人们当代的需求:二是要有利于人类以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体现西方入文精神的“设计以入为本”,是站在“以人为中心”立场上的,它突出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从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入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以对自然的征服、破坏和攫取为主要特征的,而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对“设计以人为本”为理念进行弥补甚至重新建构。例儒家的“天人合一”观点,道家的“人与万物为一”观点,佛家的“众生平等”、兼善、戒贪欲等观点,都是值得现代室内生态设计汲取和借鉴的宝贵精神遗。

5.结束语

绿色室内设计从保护环境出发,通过设计,营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在绿色室内设计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整体环境的设计理念,遵循室内设计的“5R”原则,即Revalue(再认识),Renew(更新),Reuse(再利用),Reduce(减少),Recycle(再生)。这需要设计师树立起生态意识,重视现场调查分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赋予室内空间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建立综合的设计观念。室内绿色设计的技术手段主要集中在能源策略、通风设计、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技术、植物和水的使用,以及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目前室内设计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如过度追求“奢华”、“气派”,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滥用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不乏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分强调装饰材料的运用,缺乏对室内设计内涵的研究。

关注健康、回归自然,是室内设计师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时下,人们倾心追求的绿色理念和行为,已逐渐深入人心。就室内设计而言,绿色设计更是大行其道,影响深广。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室内“绿色设计”在我国还是一个正在研究探索中的新课题,它不成熟,也不完善。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把绿色理念引入室内设计,扩展室内设计内涵,将把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也将推动建筑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从消费型向可循环使用型转化。因此,对室内“绿色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G伍德,周志敏,陈书华.绿色住宅设计方法与实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9

[2]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

环境设计起源篇9

关键字: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发展

目前在国际上通常将能体现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节约资源并能与周围环境协调与融合的住宅称为生态住宅。绿色生态住宅设计是指在住宅设计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学、环境学生态学及其他的科学技术成果,使住宅对环境无害且有利于人们居住生活。

一、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的技术策略

生态住宅建造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体系包括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物处理与再利用系统等。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要特别注意节能、节水、节约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1.建筑主体的节能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能源系统设计不仅要求要对常规能源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还要注重对绿色能源的利用,达到建筑艺术与能源利用的完美结合。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在住宅的北面设置与厨房相连的封闭凹阳台,减少热损失;合理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减低建筑耗能;对住宅平面设计进行优化,使其有良好的通风性,加强空气对流,创造出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如利用天然热能来供暖。同时建筑的材料最好选用一些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2.声环境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声环境设计主要是要进行噪音控制。噪音根据所处的空间有内、外之分。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室内的噪音超过60分贝时,人们就会有烦躁之感。因而在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时,应该保证室内噪音在白天小于35分贝,晚上小于30分贝。在具体的设计时,尽量将卧室设计在与噪声源相背的方向,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采用隔音帘也可以显著的阻隔室外噪音,同时在住宅区种植一些植物也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3.光环境设计。光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光和人工照明光。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提倡尽量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满足人们的照明需要。在住宅内部的采光也应该优先考虑自然光,鼓励人们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源。同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各种玻璃和灯饰,在住宅设计时也要注意避免附近建筑物的玻璃折射或是其他的光污染。

4.水环境设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水环境系统设计主要是节水,并且还要注意水质和水量。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大约占全球的6%,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生态住宅设计中,可以采用节水型供水设施,配备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景观用水可以采用中水。并且根据水的用途差别分别设计两套用水系统,一套是饮用水,要求水质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另一套是生活用水,利用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中水即可,并且中水还可以循环利用。

5.热环境设计。绿色生态住宅的热系统要求在供热中要能人们的舒适度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节能和环保。通常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夏季保持在22℃~27℃会让人们感到比较舒适。在设计时可以采用供暖、制冷和生活热水相结合或是安装散热器温控阀等热环境技术来保持室内环境并减少浪费。并且住宅的采暖、制冷中应该因地制宜的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

二、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前景

1.设计规范的出台,推动了绿色生态住宅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建筑住宅设计规范中,要求采取高效节能措施,节约50%的空调能耗并强调住宅的遮阳。在设计规范的指导下,居民的住宅将会更加科学、舒适、节能。并且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开放商、建筑设计人员都会越来越重视住宅的绿色生态设计。在住宅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追求住宅舒适的基础上节约能源、并与周围环境协调是今后住宅设计工作的重点。有专家预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住宅的竣工验收中可能会增加对节能设计的检验这一项内容。

2.绿色生态住宅设计逐渐市场化。早期的绿色生态往往只是简单的技术设计,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推进和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住宅设计也快速向市场化推进,其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并且住宅设计逐渐由粗放型向精密设计转化。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竞争力,就必须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设计观念,打造精品化住宅。精品化住宅设计不断能够提高住宅本身的价值,同时还能活跃住宅设计市场,促进中国住宅设计水平的提高。

3.绿色生态住宅辅助设计向专业化发展。在绿色生态住宅设计中,如果只是在建筑结构、水、暖、电等方面进行细化,显然是不能满足人们关于健康住宅、舒适住宅的要求的。因此,住宅设计中的辅助设计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并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住宅设计的辅助设计主要包括太阳能系统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目前太阳能设计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都开展了大量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4.住宅生态环保设计走向系统化。生态环保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住宅设计中,虽然生态环保概念被提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已经成为了设计的一个重要工作。住宅生态环保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化种植系统;节能系统,使用节能材料、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源二次利用如利用中水;产品材料系统,主要是一些绿色材料、环保材料和接能材料;污染防治系统,防止水污染、声污染、光污染、电污染、垃圾污染等。住宅生态环保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住宅设计的主要方向。

传统的住宅设计对自然资源消耗多、对生态环境污染大,同时也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绿色生态住宅能够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更能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我国绿色生态住宅起步相对较晚,就更需要设计人员不断的学习、使用和创新相关方面的知识,设计出高品质的住宅,确保住宅建筑与环境相适应,与社会相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姝.我国绿色住宅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05)

[2]赵婕,张鹏.设计与发展―――绿色生态住宅[J].价值工程,2004(11)

环境设计起源篇10

论文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制度经济核算制度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经济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入手,借鉴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提供参考。

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经济向新型循环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同进化,才能推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还存在诸多与循环经济理念不相适应的制度规定,对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设置了障碍。

一、体制障碍

1.税收制度上存在的障碍。我国现行税制不仅缺少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针对环境污染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而且还存在某些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种。

(1)增值税。企业增值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收来源,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增值的比例。虽然现行增值税法规定,对利用三废产品生产的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也实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但是我国涉及环境保护的增值税税种过少,征收范围也过小,很多企业均享受不到国家的这些优惠政策。

(2)资源税。现行资源税是针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我国资源税规定对开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生产盐的7种矿藏品征税,并按资源自身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差异设置了不同的税率。就目前而言:一是资源税征收范围过小,仅限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大量非征税资源价格偏低;二是已开征的资源税税率太低,导致资源的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这些不但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加大了初次资源和经过循环生产的再生利用资源之间的价格差,使得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的经济效益难以实现,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3)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流转税。目前,我国消费税包括的11个税目所涉产品的消费大多直接影响环境状况,消费税的征收起到了限制污染的作用。其中,对汽油、柴油和小汽车、摩托车征收的消费税对环境污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总的来说,消费税对环境保护的程度非常有限,许多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尚未被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一次性用品、煤炭、化肥、农药等。我国的消费税还没有起到引导公众绿色消费的作用,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对消费环节的绿色要求。

(4)排污费。排污收费制度建立十多年来,为污染控制筹集了大量资金,对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该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收费标准偏低,使得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也不愿积极治理污染;二是收费方法不合理,总体上实行的是单项超标排污收费制度,即只对超过浓度标准的排污者征收,且当排放的污染物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有害物质时按最高一种计算排污费,导致排污者仅注重被收费的污染物的治理;三是排污费的使用不合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用排污费补偿治污资金的不足,因此排污费的80%要返还排污者治理污染,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返还的资金只有少数被用于污染治理。可见,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不利于企业自觉采纳循环生产模式,不利于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核算制度上存在的障碍。以往的预算、统计、会计和审计等经济法律制度在进行国民经济资本与成本评估时都未将环境的价值因素纳入社会成本中,这就在无形之中助长了人们以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去谋求暂时的、局部的经济利益。

(1)会计制度。我国传统会计只反映了企业主体与企业主体内部的经济关系,只承认那些能以货币计量的并且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东西,未将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计入成本,仅计算了微观的经济成本,而没有计算宏观的社会成本,变相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短期利益的做法。

(2)审计制度。传统审计制度重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情况、轻企业的经济绩效审计,对于环境绩效审计更是一片空白。根据环境审计具体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将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细分为以下四类分项目标:①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法规、政策与制度;②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③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有关部门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④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当前我国的审计制度设计上,无论是国家审计还是独立审计或者内部审计,这一方面都很欠缺。

(3)GDp核算。传统GDp核算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社会成本和效益并不清晰,既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也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及社会公众的福利状况,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完善对策

1.税收制度上。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生态税收,这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起到环保作用。

以德国为例,为了更好地贯彻循环经济法,德国于1998年制定了“绿色规划”,在国内工业经济界和进入投资中将生态税引进产品税制改革中。德国生产排除或减少环境危害产品的企业只需缴纳所得税即可。此外,企业还可享受折旧优惠,环保设施可在购置或建造的财政年度内折1360%,以后每年按成本的10%折旧。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日本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制定了各种资金投入和税金制度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税收上,日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②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处理玻璃碎片用的夹杂物剔除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获得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③对公害防治设施可减免固定资产税,根据设施的差异,减免税率分别为原税金的40%~70%。④对各类环保设施,加大设备折旧率,在其原有折旧率的基础上再增n14%~20%的特别折旧率。

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减税(销售税)10%。美国康奈狄克州对前来落户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可提供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美国对公共事业建设和公共投资项目,包括城市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市政污水处理厂等,给予免税的优惠待遇;而企业单一的污染控制设施难以享受这一优惠待遇。

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①增值税。扩大涉及环境保护的增值税税种,让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也可以参照日本采取退税政策。②消费税。树立绿色消费税的立法理念,将有关措施进一步改进和细化。特别是在实行差别税率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差别税率的差距。③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对某些虽可再生但速度缓慢及对国计民生有较大影响的资源也征收资源税;完善计税依据,只要自然资源被开采,无论资源是否销售或自用,开采企业都要纳税。④排污费。可以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开征污染税。污染税的课征对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

2.经济核算制度上。

(1)会计制度设计。应逐步构建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绿色会计把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上,来计算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它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增加,产生“社会利益”,或表现为社会资源的减少,形成“社会成本”,并将社会利益与社会成本加以比较来评价企业的社会贡献。

绿色会计应克服传统会计的缺陷,其基本目标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信息帮助。

(2)审计制度设计。对应于绿色会计,我国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发展绿色审计。绿色会计提供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方面的会计信息,此信息是否真实有待于绿色审计的监督、评价与鉴证。绿色审计是一种控制活动,通过检查企业的环境报告,对其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实现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的是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积极有效运行,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环保法规,这为绿色审计工作的执行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