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十篇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十篇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51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1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9-10页。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

一、引言

我国“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着力于“人-社会-自然”协同发展,树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

云南地处我国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环境复杂、呈现出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特点。各少数民族在认识自然规律,顺应和改造自然环境活动中,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廖国强等(2006)认为,云南少数民族、风俗、禁忌习俗等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云南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们敬畏自然,在大自然中获取生存的基本条件;他们遵循自然规律,适度索取自然资源。然而,有些人只看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强调社会生产中的经济发展,加深了他们与自然紧张的关系,使“生态”与“价值观”不断交融,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的观察视域。

二、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基本内涵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是“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这里的生态价值观体现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中所谓的人本并不是从个人主义出发的,它强调的是人类整体利益的人本,以及考虑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人本。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主张和谐和辩证统一,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总量的增长,但也不能忽略社会和人的发展,人、自然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协同推进的关系。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既不强调“自然中心主义”也不发扬“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协调发展“人-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与生态环保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原始、风俗禁忌、少数民族民间规约和民间文学等方面。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遵循着约定俗成的生态自然观,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使得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延续。

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然崇拜是对山、水、动植物、图腾等自然元素的崇拜。当地少数民族把这些元素加以神话和人格话,从而对生态环境自觉、自愿地加以保护和维护,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弊关系。云南的藏族、哈尼族、布朗等民族对神山充满敬意和崇拜。藏族人民对神山的朝拜已经成为全民的宗教活动,很多藏民围山叩拜,在高大险峻的山上会看到很多信徒进行一步一叩、五体投地的叩拜活动。位于云南哀牢山和无量山地段的壮观的哈尼梯田就是当地民族敬拜神山、顺应自然的具体表现,与哈尼族对森林、对水充满着敬意和爱意是分不开。这些行为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这些地区的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不仅维护了当地生态平衡,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云南彝族、佤族、傈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对动植物的崇拜也使这些民族地区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为生态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少数民族村寨附近都有“密枝林”、“祠堂林”,当地民族把他们视为神林,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乱砍乱伐;傣族对孔雀和大象的崇拜,佤族对牛的崇拜、彝族对狗的崇拜等等,有效地保护了云南生物多样性。图腾崇拜源于原始,是祖先对诸如动植物或其他东西有着亲缘关系而规定给予保护的标志,通常作为一个部落或族群崇拜的象征。云南少数民族图腾崇拜“在客观上具有一种以神灵的名义积极主动对崇拜物进行生态保护的行为。”(何星亮,2004)这就避免了森林里的乱砍乱伐、大肆猎捕动物的行为,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云南少数民族对山水、动植物、生活方式等存在着诸多的禁忌,这些禁忌对生态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为维系云南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傣族的“龙山林”文化;傈僳族和哈尼人的动物图腾;以及德昂族将茶叶、葫芦作为自己的图腾,普米族把草作为图腾,拉祜族的葫芦传说等都体现了人民丰衣足食的渴望。此外,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傣族的“布双郎”;苗族的“榔规”;侗族的“款约”;壮族的“都老制”等约定都涉及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这些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观,对保护山林,水源,动植物等生态资源,避免乱砍乱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四、结语

人本主义生态价值观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辩证统一。云南各少数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不仅要追求丰富的物质需求,获得自身的幸福生活,还要遵循自己的,遵守民族民间规约,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在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挖掘和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为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促进和落实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8-56.

[3]段全武,龙庆华.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环境保护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7)50-51.

[4]袁国友.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态环保意义:若干实例与分析[J].学术探索,2005(2)105-111.

[5]解鲁云.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56-160.

[6]王辉.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价值探析[D].太原:江西师范大学,2007.

[7]柳诗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视角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云南省;民族文化;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C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45-01

一、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的意义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汉文化共同组成了世界闻名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云南省是全国拥有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云南共有7个。保护与开发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云南省的和谐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是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本质要求;第二、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标志着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与落实;第三、民族文化的全面保护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四、做好云南的民族文化法律保护工作还有利于云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云南。第五,保护云南省民族文化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建设。

二、云南省民族文化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而快速的变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因此,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具有紧迫性。

2.1过度商业开发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像少数民族歌舞、服饰、民族口碑、文史资料、风俗传承机制等单一少数民族的特性正在慢慢消失。同时,一些地方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特性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如云南纳西族手工制造的东巴纸,其造纸技术已中断。云南工艺独特的乌铜走银技术真工艺已经失传。在金属工艺品中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云南会泽斑铜也面临失传危机。云南禄劝县彝族的刺绣工艺后继无人。一些传统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表演也因商业化演出而失去了原生态元素。

2.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内外频遭侵权

从国际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文化遗产资源赚取高额的利润。因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综合性法律的缺失,开发商业化使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经常遭到抢夺。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花木兰被美国好莱坞拍摄成娱乐大片,赚取了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我国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也频遭侵权。如云南省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随着社会知名度和市场效益的显现,国内有10余家单位和个人抢注了不同类商品的“映象”商标、有人抢先注册了“云南映象”通用网址,表演形式也被模仿。总之,民族文化遗产正被大量的商业化使用,而所拥有者或发源地毫不知情,也没有受益。

三、云南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现状

云南省是民族文化遗产的大省,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无论是从法律规定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0年,云南省制定并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地方立法的先河,这是继199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来,国内第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此外,云南省针对民族特殊的文化类型立法,如为了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制定了《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丽江市制定了《纳西族纳西古乐保护管理办法》,迪庆州出台了《建设迪庆香格里拉特色文化区的意见》等。这些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都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云南省民族文化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的建议

在立法方面,实现国家立法,制定适合云南省情况的法律法规。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保护立法进行积极的研究,在现有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制度创新,制定和实施专门针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法规,这样才能为云南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提供法律武器。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全面考虑本省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具体情况健全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法规。只有这样,相关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的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且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司法方面,把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障方面的诉讼列为公益诉讼,完善相关诉讼程序。在实际操作中要简化诉讼程序,对传统的诉讼程序进行改革,降低涉及到民族文化法律诉讼的难度。在行政措施方面,第一,云南省政府应对本省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给予经济扶持,增加对民族文化法律保护的财政支出。第二,通过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税收手段来促进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对民族文化的商业开发和利用征收各种税款,再将这些财税收入投入到云南省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去。第三,通过对文化市场的行政干预来达到保护民族文化权利的目的。第四,明确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促进少数民族成员、社会团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范生姣:《论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王薇.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9,(10):120

[3]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49

[4]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陆景川:《黔东南民族文化面临冲击失传的危机与抢救保护的对策》,《黔东南日报》2002年12月3日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保护;传承

前言

当前阶段,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变迁加快,尤其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威胁,已经面临着消失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适应当前的发展,从而使现代社会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概述及其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可以说是少说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不仅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每一种特色,都深刻的体现了其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直接体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与生活,其体现出的原生态性和传统性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性别、年龄与婚姻,更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间信仰。

1.民间信仰的体现

少数民族服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种类繁多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能够深刻的反应出其民间的信仰。例如,壮族的壮锦袋上,一般是龙、凤的图案,这是由于在壮族人的传统文化中,龙、凤寓意着神威和吉祥。瑶族服饰上的五彩图案纹样和男女扎绑腿、缠头巾等是由于瑶族对盘瓠图腾崇拜。服饰文化与民间信之间联系紧密,然而民间信仰不仅体现在服饰文化上,还形成了众多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从历史上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会脱下便装,换上盛装(有些是专门制作的节日服装)来庆祝节日。例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的传统文化中认为黑色是贵的体现,只有在壮族的传统节日等重要的日子中才穿戴黑色的衣服、头巾等。在节日的服饰中,其图案纹样的谐音象征着美好和吉祥。比如,图案纹样中的喜鹊和梅花表示喜讯即将来到,而万事如意的图案纹样表示是由万字格底纹和两只如意头构成。在一些传统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还有将绣球、饰物等作为爱情信物送给心上人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少数民族的服饰逐渐趋于现代化和时装化,但是在其本民族的重要节日和集会时,他们还是会穿上本民族的特色的服饰。

2.不但是婚姻、性别以及年龄的标志,还是民族的符号

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男女服饰具有明显的不同特色。一般情况下,妇女的服饰上的色彩较鲜明,种类较多,饰物丰富,图案繁多;相比较而言,男子的服饰上的图案纹样简洁,主要体现出朴实、庄重的风格。同时,对已同一个少数民族的男子,或者女子,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也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主要体现在发型、头饰和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的多少上。婚前与婚后,其服饰的穿着也有一定的不同,少数民族同胞可以通过其穿着分辨出其本族同胞是否结婚。

一个民族的符号是指能通过某些标志等能够被其他人们识别出是哪个民族的一种符号象征。其中包括民俗、礼仪、服饰等。而服饰是少数民族一个最显著的符号。例如,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本民族的一个特殊的、独有的标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根据服饰来识别他们是本民族的同胞。比如,在广西南丹县的瑶族男子都穿着到膝盖处的白色裤子,而广西那坡县的壮族男子则是普遍穿着黑色的衣服,这样常人很方便通过服饰可以识别出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同胞。

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具有的意义

1.可以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制作精湛,深受国外和国内其他民族的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漫长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服饰汇聚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广大人们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所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很好的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2.能够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还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创建

发展文化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结果,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应当以文化特色和当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相互尊重少数民族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保障,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当前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片面,导致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如果只是参照沿海地区或者汉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渐的汉化、城市化。所以,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构件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3.对民族团结及其国家统一更为有利

在少数民族服饰上,其民族的图腾标志可能就隐藏在某个细小的纹样中,弯曲的纹样可能就是他们祖先迁徙的路线的象征,他们的精神家园就隐藏在某个精致的图案中。少数民族的服饰起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少数民族服饰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维系民族情感。民族服饰就是一种可以体现少数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可以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作为本民族一员的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根基。我国还处于社会发展的触及阶段,是发展民族文化的繁荣时期,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所有同胞都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同胞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饰,才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三、如何有效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

1.个人或者博物馆收藏民族服饰能够有效保护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自治省、县都建立的本民族文化博物馆会收藏一些与本民族风俗、历史或者文化关系密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在进行收藏时,地方博物馆应当对民族文物进行整理分类,在收藏民族服饰时,必须具有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应当合理的统一协调民族服装的展览和展示设计,系可以使观众详细的了解民族服饰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让观众通过民族服饰更深刻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增加相互沟通与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互助。然而现实中,有些地方博物馆在展示民族服饰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有些收藏的民族服饰其制作材料与传统的民族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对服装上的图案纹样的制作并不是使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图案大红大绿,与传统的服饰的图案在文化传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使民族服饰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服饰的自然、朴实的特质。不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文化。博物馆收藏少数民族服饰只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服饰文化的一种静态保护。要实现动态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意识到本民族服饰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穿戴民族服饰,从而更好的把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下去。

2.大力强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也能够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产业化可以有效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并且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扩大内需和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在文化资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服饰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中的智慧的积淀,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出适应当代需求的特色的服饰,满足人们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其经济收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他们保护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积极性。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其民间的工艺品进行宣传推广,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3.积极宣传也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服饰文化保护意识的对策

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只有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行动中,才能有实现有效的保护。所以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必须强化全体民众的保护意识,全民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工作中。所以政府应当积极宣传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青年人,是保护工作的主力和后继者,只有青年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才能够使保护和继承工作具有可持续行和实际意义。所以,要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对自身民族的服饰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才能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本民族服饰,更好的继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4.积极增设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杂志,并探析文物价值、历史渊源及其艺术效果

创办更多介绍与研究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杂志,对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宣传,以此让其他群众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政策上应当引导为了保护民族服饰文化而进行的相关活动,鼓励民族服饰在市场上流通,研究如何让民族服饰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比如,实行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品牌推广的政策,研讨民族服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引导民族服饰的商业流通,提高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力。从而可以提高人们对保护和集成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丰富服饰文化。

5.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少数民族生产的生命线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存在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传承才能维持下去。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是其传承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服饰文化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需要保护的一个部分。但是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多是老人和儿童,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处于一个后继无人的状态,十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兴趣的青年回到家乡开展对本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工作。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艺人进行物质上的帮助,从而更有利于他们从事民族服饰工艺活动以及培养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总结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同化,逐渐失去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当是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当前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整在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为以后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博物院)

参考文献

[1]程志方,李安泰.云南民族服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马狲炜,孙美璎,李德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6):254—259.

[3]邓启耀,张刘编.秘境节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9.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非歧视原则反思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拥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作为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享有与多数民族平等的权利。实行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历史、为更好的保护少数民族权利而建立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在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反歧视原则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少数民族保护政策,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其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功能,从而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1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概述

1.1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内容

少数民族权利主要分为普遍享有的权利即平等权和特殊权利即保障少数民族特性的权利及有效政治参与权三个大方面:(1)少数民族的平等权。所谓“平等权”,主要指少数民族成员与国内多数民族享有同样的权利,即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其民族利益、主张和自由能够受到同等法律保护,不因族裔身份受到任何歧视。(2)少数民族的特殊权利。由于少数民族本身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在语言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在自身的独特性,这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3)政治参与的权利。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上处于少数,一个国家政权在其组织和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社会中占主体地,因此,必须保障少数民族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决策的权利,使少数民族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愿,使其权益得到认真对待和合理的关护。

1.2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政策

我国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主要体现为“公共领域的优惠政策和在分立领域的特别措施”。在这些领域中,为了避免少数民族成员处于不利地位,实现少数民族切实享有基本人权和自由,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如在生育方面的优待,升学上的加分等帮助少数民族改变劣势地位和促进发展,从而确保事实上的平等。

2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基于反歧视原则的视角

2.1在制定政策时,对少数民族在心理层面上存有歧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保护政策,从心理层面上,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特殊保护。之所以对弱者进行特殊保护,究其原因,是被保护对象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在制定政策时,被保护对象一般是没有话语权的,通常是被动接受强者的制度安排,这更有可能使主体民族群体借助国家的名义作出不利于少数民族群体的决定,在涉及自身利益如民族语言使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少数民族群体没有决定权,处于一种边缘国家管理权包括确保少数民族群体在中央一级的立法、行政、司法等机构拥有一定的席位和有效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受歧视的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再者,在制定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时,有的是出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猎奇的心态,因为不对少数民族群体给予特殊保护,那么由他们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就有濒临失传的危险,以后就有可能再也欣赏不到这样的民族文化了。总之,这种不是在心理层面给予少数民族平等权,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制定的居高临下、施舍的特殊保护政策,难免会带来负面影响。

2.2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仍存有歧视

我国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通常只通过政策规定了少数民族享有的特殊权利,在政策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并未要求少数民族履行与特殊权利相匹配的义务。过分强调对少数民族权益的特殊保护,忽视了权义对等原则,其实质还是歧视。从精神层面上,之所以只给予权利而不要求其履行义务,这从另一个层面让少数民族觉得自己还是被瞧不起的,制定这么多优惠政策,是出于安抚的心态。这种施舍、居高临下地特殊照顾方式,使获得恩惠的少数民族在心理上有受侮辱的屈辱感。而多民族国家赖以建立的基础是,所有的中国人应对中国、中国的利益和前途履行至高无上的、一致的义务。只给权利不要求义务,其实质是一种施舍、照顾,使对方在心理上处于劣势地位。“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笔者认为,违背了这一原则的少数民族政策难免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诸多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后果。

2.3在社会经济生活上,对少数民族亦存有歧视

由于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原因导致的主流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通常少数民族被认为是落后的民族,这就忽略了少数民族的对民族平等的心理诉求。比如少数民族的生活节奏慢、迷信、生病了请巫师来做法等生活方式,会受到歧视;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亦表现在:比如说“回族”,常被蔑称为“回子”或者“回回”;再比如“维族”,常被贬称为“老维族”。从这些在社会生活层面中对少数民族的称谓就可见一斑,说明内心里有种歧视,没把少数民族看成同族同胞。这就需要改变心态,摒弃在在心理上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从心理上认可接纳少数民族,承认个体、地域差异导致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尊重少数民族——切实践行反歧视原则的要求,非歧视原则主张民族在人格尊严上是平等的,并无先进与落后之分。

3对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的启示

3.1重视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是多民族国家用以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政策的一种理论原则,它强调不同的族群各有其独(下转第69页)(上接第67页)特性,在一个国家内部应该使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非歧视原则首先是一种理念。非歧视原则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为优秀,也不存在一种超然的标准可以证明这样一种正当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其他民族。非歧视原则承认文化和民族的多样性,承认民族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其次,非歧视原则是一种历史观。非歧视原则关注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强调历史经验的多元性。非歧视原则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是多民族的不同经历相互渗透的结果。再次,非歧视原则是一种教育理念。非歧视原则认为传统教育的对少数民族的排斥必须得到修正,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民族的误解和歧视以及对各民族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民族的特性。最后,非歧视原则是一种公共政策。这种政策认为所有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上机会平等,禁止任何以种族、民族或民族文化起源、肤色、宗教和其他因素为理由的歧视。因此我们既要借鉴优秀国外民族理论,又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文化政策。

3.2强调权利义务相协调

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时,照顾到少数民族的精神诉求,在精神和价值层面对少数民族给予特殊保护,这在实践层面就要求权利义务相一致,应将少数民族的权利和义务置于国家的框架下。在少数民族与汉族、其它族裔彼此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尊重的基础上互帮互助,这样制定的政策才是人性化的,能得到认可的,能起到良性作用的。而以“照顾”方式居高临下实施的多元文化政策,往往导致“被照顾者”因屈辱而不满,因弱势而对立。甚至使原本被淡化、忘却的民族或文化“特性”在得到照顾的同时重新突显,进而可能被某些少数民族极端分子利用而成为组织帮派的“武器”。国家应当对属于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给予照顾性政策,但这种政策不应以民族属性而应以地区和阶层为标准施于所有属于弱势群体的中国公民,从而将少数民族的权利和义务有机结合起来。

3.3加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首先,“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各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但各民族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中华文化有着56个民族文化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即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伦理道德、以及在教育、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在长期统一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特征。族群成员的族群认同必须要上升为一种基于国家的认同,才能真正解决族群与国家之间的两难处境,实现族群与国家之间的融合。“国家之所以能形成,是因众人具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时遗忘了许多往事。”因而,赋予少数民族特殊权利,必须以不侵害民族成员作为个体的人权和其他民群体,特别是主体民族群体的权利为前提,这是基于实质平等和结果平等的要求为满足不同状况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要所提供的持续性的特别规定。只有注重少数民族权益的有效实现,才能实现族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认同,更好地达到国家整合。

参考文献

[1]周勇著.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8.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了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其中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人口超过10万的有苗、布依、土家等10个少数民族。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行政区46个,254个民族乡,民族乡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是继广西、云南之后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全省少数民族的各种节日有1000多个,“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民谣正是民族节日繁多的真实写照。著名的有苗族的“姊妹节”、“四月八”、“龙舟节”、“芦笙节”;布依族的“六月六”;侗族的“侗年”;彝族的“赛马节”、“火把节”;土家族的“赶年”;仡佬族的“吃新节”;水族的“端节”、“卯节”等。

(二)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有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歌”和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有芦笙舞、木鼓舞等,动作潇洒,风格纯朴,感情细腻,舞姿活泼。侗族“大歌”的歌声洪亮,气势磅礴,音域宽阔,反映了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黔南、黔西南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歌有大调、小调、大歌、小歌等,且注意押韵,有“有歌都有韵,无韵不成歌”之说。水族的铜鼓舞、斗角舞等亦颇有特色。土家族有哭嫁歌、打闹歌、劳动歌、溜子乐等。民族戏曲是民族风情的精华,主要有苗族高台戏、侗戏、布依戏、傩戏等。地剧和傩剧被誉为“古代戏剧的活化石”。以芦笙音乐舞蹈为代表的“笙文化”,特别是无音乐伴奏的侗族大歌,在国际音乐舞蹈台上深受赞誉。少数民族独具风格的歌舞,是中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

(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建筑。贵州少数民族的民间建筑,式样繁多,风格迥异各具千秋。较突出的有黔东南和黔西南苗族、侗族、布依族的“干栏”式住房,尤其是侗族鼓楼、风雨桥,苗族吊脚楼最具特色,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建筑艺术的精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各民族还利用地处高原,跬步皆山,创造了“石头文化”,用石头奠基,用石块砌墙,用石板盖顶,构筑了鳞次栉比的石头建筑。平坝县天台山的伍龙寺,就是省内规模最大、工艺最精、风景绝妙的典型石头建筑。安顺文庙的透雕云纹石龙柱,大方奢香墓的园雕彝族虎头和关岭“红岩砷”古迹等,精美奇特,都是罕见的艺术杰作。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1、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艺术之乡。贵州省的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了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事业,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1994年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目前共评选出64个具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为了更好的展示和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建立了众多民族博物馆。1985年以来,贵州省分别在兴义、镇远、铜仁、台江、黄平等地建立了“贵州省民族节日文化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省傩戏博物馆”、“贵州省刺绣博物馆”等10个博物馆。1998年10月,贵州省与挪威王国政府合作,得到了挪威王国政府的无偿援助,在贵州六枝特区的梭戛社区建设了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

3、将少数民族文化及时保护,并在发展中保护,因此把有突出文化特色的村寨建成民族保护村寨。在贵州省的黔南州还建立了四处省级民族保护村寨。黔东南自治州建立了100多个民族文化保护村寨,其中有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请预备名单的《黔东南苗族村寨》重点村寨的雷山郎德、西江,台不九摆,剑河九吉、温泉,从江岜沙等,又同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黔东南侗族村寨》中的重点村寨的黎平纪堂、地扪,榕江宰荡,从江增冲、银潭、占里等。黔东南民族文化村寨既是苗侗民族古老神秘的家园,亦是黔东南古朴多姿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民族文化村寨,在建筑环境、村镇布局、房屋造型、建筑用材、营造技艺、建筑功能以及建筑习俗、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对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等方面,显示出各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它既是苗侗民族的精神家园,又是生态家园,是当代人感受淳朴文化,憩息疲惫心灵的最后净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通过这些村寨的建设,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来保护各民族的文化。

4、发展民族文化演出。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贵州也推出了《多彩贵州风》民族文化演出,贵州省委、省政府倾力打造的《多彩贵州风》,旨在通过其提升贵州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保护和开发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贵州的民族艺术融入文化产业,培养和推介优秀的民族艺术家,极大地宣传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民族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凯里国际芦笙节、台江姐妹节、雷山苗年节等,庆祝民族节日,已成为惯例。为了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定要支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弘扬和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少资金支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渗透,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将出现消亡的趋势。贵州省相对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追求经济上的高速发展,摆脱现有的经济不发达困境的同时,也必定会对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威胁,民族文化特色受到侵蚀,很多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趋与淡化。如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手工艺,歌曲等由于缺乏青少年继承者而出现无人继承的状况。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苗族银匠杨光宾也被评选为苗族银饰锻造工艺部级传承人代表。但这仍不能阻止古老技艺濒临消失的困境,他仍担心苗族真正的技艺会走向消失。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传承基地,没有资金。传承需要资金,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影响身边的少数人来学这门手艺,而不是更多的人。我们需要政府支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学生,才能保障文化的传承。

2、政策法规仍不完善。在相关的政策法规方面,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当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3、民众参与不足。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力军的民众却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其积极性并不高,从而导致开发的力量不够、效果不佳的状态。不少依然鲜活在当下的文化形式,之所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关键原因不在于没有得到保护和珍藏,而在于没有使其在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得到必要的发展。让他们主动投身到保护文化的行列中。

三、保护和发展我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议

当前,在贵州特有的情况下,调整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性的适应能力和消化能力,使民族文化在注入新的文化元素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并在现代化性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为了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下来,针对贵州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宫是少数民族文化相对集中的展示平台,但是资源和场地的限制使更多的民族文化资源无法更好地让大众了解。因此应合理博物馆等设施,保护展示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通过旅游开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基地

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所在,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而且这个文化资源同时是大多民族乡村的优势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基地,把现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景点再现出来,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风俗、民族建筑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样既为旅游业增加了文化内涵,又使民间文化资源得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三)积极培养民族文化优秀人才。

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的计划部署。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走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并且将这项工作很好的开展,产生积极的效果。不仅培养他们的技能,还可以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民族乡村及民族学校等多种渠道,组织开展民族乡土教材采编、宣传和挖掘工作,努力培养出一批民族文化的研究人才;积极引进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专业人士,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培养通晓民族民间文化专业知识和市场经济运作的经营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开拓民族文化的展演、发扬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同是也要注重文化的传承,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民间文化区内的学校开展了传统手工艺课程培训或进行双语教学,根据具体情况应在更多的地区实行这样的方式来保护民族文化。尤其对一些即将消失的民间习俗、民族节庆、戏曲、语言等采取保护措施。

(四)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贵州省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运用多渠道筹资,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使投入的资金,成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主要来源。少数民族聚居地应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切实保护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五)开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宣传工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在这个保护的过程中宣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2010年的5月,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贵州省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带到了世博会的展馆,向世界人民展示和宣传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保护传统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结论

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保护才能巩固这个基础,只有发展才可以更好地保持文化的活力,达到更有效的保护。总之,科学地、合理地把握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也蕴涵了社会的时代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得以体现的根本,对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平.中国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2]刘纯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傅迎春贵州导游基础知识[m].贵州省旅游局编写2005

[4]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5]罗康龙,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民间民歌;民族高校;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J6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15-02

民间民歌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乡土民间艺术,它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以口头方式传播的音乐艺术形式,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民间民歌是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对于拯救、挖掘、弘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具有历史性意义.民族高等院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习地,民族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利用乡土音乐,把民间民歌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服务逐步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持续发展之路。

一、民族高校声乐教育现状及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巨大成绩,先后建立了14所民族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与自身办学条件原因,同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就声乐教育来看:民族高校一开始也沿用其它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育的模式,教学中紧密地结合声乐的发声、呼吸、共鸣与演唱等进行,沿用传统的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的民族、美声教育。没考虑民族高校多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很难引进优秀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初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形成宝塔形。加之专业教师少,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学习、进修机会少,专业技术相对差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学生整体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些,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声乐教育教学体系中与其它专业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随着中央政府对民族高校的重视和扶持、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形成、原生态民歌的兴起,出现了良好的社会和人文环境,民间民歌这块民族文化宝地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白庚胜在《民间文化传承论》一文中谈到民间文化的教育传承,认为学校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场所;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会长冯光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继续传承的四项对策:(1)加强培养学校民族音乐师资的“母机”―――师范院校的责任;(2)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3)组织好课外民族音乐活动;(4)摆正中西音乐教育的位置。这些研究表明教育传承是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间民歌在高校的传承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为民族高校声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许多民族高校以“面向少数民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为办学宗旨,树立民族品牌意识,试行本土特色声乐教育,突破了原来的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如广西大学、新疆大学、吉首大学、四川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湖北民族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民间民歌在民族高校传承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地理优势

民族高校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地方常被誉为”歌舞的海洋””艺术的宝库”民族音乐储备丰富、多姿多彩,民间民歌底蕴深厚,地方戏剧韵味独特。当地政府对民族艺术的传承保护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金保护世界级、当地政府都颁布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音乐传承人相对多,民族文化保存较完整。

以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云南、贵州、新疆、内蒙古四省说明:

相关保护政策同其他省份相比是实施较早,有些地区至今还没出来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条例、部级非物质文化传统音乐名录、部级非物质文化传统音乐传承人比较多、一般传统音乐项全国省份平均是三项、传承人4-6人。

(二)民族院校的独特优势和基本功能

1.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她培养的对象是“少数民族学生”,民族院校是围绕其根本特色―民族性而延伸拓展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是民族院校的强项,民间民歌的传承发展只有在民族院校才能把民间民歌的传承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研究。

2.民族院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逐步培养了一支拥有实力雄厚专门研究民族问题的科研队伍,涌现出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知名专家,出版了较有影响的论著和刊物,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起了重要作用。民族院校普遍设立了大量同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和研究机构,研究领域覆盖面广,涉及民族理论、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习俗、民族戏剧等,担负着继承和持续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2008年成立了湖北民族研究所,下设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三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设立的湖北民族研究所。各负责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即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该研究所立足于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以土家族和苗族为重点,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土家族文化研究走在了全国先进行列。在办学形式上,充分体现民族院校本质特色,各民族院校设置民族语言专业,教材上也选用民族文字作资料,教法上采用民语教学、双语教学等。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民族性、特色性,许多民族高校开设了间音乐、民间戏曲欣赏等地方特色课程,并聘请当地有影响的专职、兼职研究员和民间艺术家,长期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3.民族院校招生工作方面,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录取“本土特色”而又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农村,一般都具备“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他们生活在本土、有当地的人文背景,热爱家乡、热爱乡土文化、能演唱原生态民歌,走进高校后,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在保留他们各自声音特色的前提下演唱民间民歌,对于民间民歌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识投身当地音乐教育,将会带动当地音乐文化的普及,有利于民间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三、民族艺术在民族高校传承发展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内涵,是民族得以形成、赖以维系的纽带,文化发扎是民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民族高等院校作为人类文化的传习地,一方面要主动承担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等非物质文化的义务,把民间的传承方式与现代学院式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应承担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专业人才的义务,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事业急需的新学科,对于拯救、挖掘、弘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具有历史意义性意义。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贯彻“双百”和“两为”方向,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通过学校教育的社会传承,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在接受现代教育同时有意识专门从事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和继承,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认知度,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打好了群众基础,使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成为体系。同时,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歌舞的繁荣发展,是适应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文化是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民族高校必须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宝贵资源。积极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培养一批具有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的教育传承人对实现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州”、以文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有重大意义。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底蕴丰厚、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被世人所称颂和赞扬。这主要基于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迷人风采以及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其发扬光大,历久弥新,这就需要把文化发展与民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民族高校是一个多元民族学习发展的“社会场”,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各民族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相互影响,文化的共性越来越多,对各民族文化包容性越来越强,各民族文化不断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无限活力和发展基点,通过高校的教育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更能让民族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闪耀的光彩。

民间民歌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传承,目前还处于初行和摸索阶段,存在着很多困难,有待音乐教育工作者担负起责任,不断完善本土特色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实践证明,民间民歌如果没有上升到教育传承层面上,它所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以及所蕴藏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就不能很好地挖掘和利用,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让民间艺术在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黄小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民康.中国民歌与民俗保护[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路瑜.从原生态民歌看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J].音乐研究,2008.

[4]陈心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017-05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我国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国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问题,千方百计保持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和谐稳定环境,以确保我国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

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要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就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个方面。

首先,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较大是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像其它地区那样持续下去,而是发展相对滞后,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已经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值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1.4%左右,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7.3%,比全国平均值高出4.2%。因此,发展应该居于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只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才能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以,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

其次,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否则,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只能是空谈。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艾滋病等等问题,都与贫困问题紧密相关。有贫困就不可能有和谐,有贫困就不可能有稳定,以上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解决,不但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还会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营造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创造活力,形成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二是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三是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一句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满足各民族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的全面发展。

(三)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总原则和总要求,全面发展就是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间断发展。要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真正构建起使少数民族地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四)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深刻领会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一是要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过程。要善于把握发展全局,处理发展关系,兼顾各方利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协调发展。二是要深刻认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上,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实践的观点把握发展。只有用辩证的、发展的和实践的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协调运转、促进良性发展。三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这里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民族之间的和谐等。只要统筹得当、协调有方,就可以在互动互补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五)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矛盾:

第一,生存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而这些地方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如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靠烧柴来做饭、取暖等,每天要烧掉很多柴薪,要砍伐掉很多树木,但由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所限,禁止这种砍伐行为是不可能的,若禁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因此,有关依可持续发展而执行的政策就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整,类似这种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甚至有时会表现得很尖锐。

第二,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发展的同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但在相当多少数民族地区,要保持可持续性,就会限制发展,要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怎样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在保证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尽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三,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就要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而开发这些资源就会对环境保护产生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削弱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矛盾在西方发达国家都难以根本解决,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解决这一矛盾就更加困难了。

第四,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全国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相对差的欠开发、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程度低,经济、技术落后。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中既要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要力求与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步调相协调。

二、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是要通过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权利,协调民族利益,实现和加强民族平等。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战略,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支持和操纵境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从事针对我国的分裂破坏活动。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敢于和善于用法律的武器来打击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强化宪法作为国家为根本大法的法律权威,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首先,要维护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任何人、任何组织或团体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民族自治地方也不能例外。其次,要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尽快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黑格尔说过:“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因此,应抓紧制定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和其它实践需要的民族法律法规,完善已有的民族法制,使民族法的内容尽量涉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应当通过国家法与少数民族宗教习惯法的良性互动,以此保护社会规范体系的完整和效力。同时,规范和完善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持国家法的前提下,适当参照民族宗教习惯法的有关内容,制定适当的变通法,既要保持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再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法制的监督,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民族法制的有效实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不能姑息手软。在新时期和风云变换的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斗争和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采取隐蔽的或公开的形式,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采取果断措施以合法手段打击非法活动。一是强化法律实施力度。要让每一个人知道,即使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谁也不能犯法,谁也不能践踏国家的法律,不管谁犯了法,都应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二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法制意识的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公民法治意识淡薄,这制约着该地区法律的实施力度和结果。因此,必须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法治意识,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三是大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防止正当民族意识向极端化发展,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必须作好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进行斗争的充分准备。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宣传往往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人常常披着各种合法的外衣,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挑拨民族关系,这极具欺骗性。其次,分裂宣传形式多样,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影响面广。再次,以分裂思想内化为个人意识为目的,由于其转变为人的行动还有一个过程,其严重性、危害性经常被忽视。特别是在教育、文艺、新闻出版、思想理论领域,一些人利用讲课、写文章、学术研究、文艺作品等方式歪曲历史,煽动分裂情绪,制造分裂舆论,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活动更具隐蔽性、广泛性、多样性和更大的危害性。所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长期、复杂和尖锐的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防范意识。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宗教政策,主要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自由、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等政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把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有机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振兴中华民族的总目标下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首先,民族平等得到充分体现。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其次,民族团结得到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民族团结要求在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应该说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为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二)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机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同时,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较发达地区而言,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更为保守,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这些思想严重阻碍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思想解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有机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同一国家的多民族内,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在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事务,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政策实践,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历史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普遍行使自治权利,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深受各族人民的拥护。当然,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还必须注意把握以下两点:每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第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