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十篇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十篇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52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1

农村高中班级建设隐形环境

班集体是一个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别林斯基也说过类似的话,“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如果略作套用,就可以是“班级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学生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这两句话明确地指出了个人与集体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说明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的班级环境。影响学生发展的班级环境根据对学生影响的不同方式,将之划分为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班级隐形环境一般除了对学生起显性影响的班级的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团队及主题班会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之外,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隐形影响的环境。隐性环境包括两部分:一是班级的物化隐性环境,如教室的布局、摆设、卫生状况和美化绿化等;二是非物化的班级心理环境,如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班风班貌等。

本文主要从班级隐形环境建设对农村高中学生发展的影响作以浅显的探索。

一、目前农村高中关于隐形环境建设的现状

隐性环境对学生形成的影响都是隐性影响。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的形成必须使显性环境形成的显性影响和隐性环境形成的隐性影响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但在现实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由于应试压力的影响,身处一线的大部分班主任都偏重于显性环境形成的显性影响,把显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而忽略了隐性环境对学生形成的隐性影响。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农村高中学校,更是看重高考升学率: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班级、班主任的评价重心都落在平时的教学成绩或者高考的成绩。可隐性环境的影响往往又是沉淀于学生深层次心理结构的因素,它对班级体中学生的影响一旦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力量,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起到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与伦比的作用,远远胜过显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按照新的教育改革理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在为学生设计班级育人环境时,必须重视和加强班级隐性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班级中隐性环境的影响作用。

二、班级隐形环境建设的解决对策

怎样才能逐步解决目前班级管理中隐形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呢,笔者根据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有以下几条对策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班集体的物化隐性环境建设

班级的物化隐形环境,主要指教室的自然环境。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班级的物化隐形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东西,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1.教室的整体布置

教室环境的整体布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学生是教室布置的主要执行者,教室的布置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其中来,教师从旁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不但能减少师生间的嫌隙,而且能融洽学生间的气氛;通过共同参与提高协作精神,更能提升班级的向心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劳动知识;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成果来之不易,自觉地形成维护卫生环境及保护公物的意识。

(2)个性化、动态化原则

学生在不断地成长,教室布置要适应学生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可以经常更换布置内容,并要体现不同年龄段班级的特色。比如,高一阶段以入学教育为主,引导学生步入正轨,融入学校、班级这个大集体中;高二阶段以强化教育教学的习惯为主,起到高一和高三承前启后的作用;高三阶段以引导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步入社会或者高一级学府的教育。一般各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主题来体现班级特色,如自己设计,设置艺术角、学习园地等,既能美化环境,造就良好气氛,又能赏心悦目,陶冶学生的情操。

(3)情感化、知识化原则

教室的布置应注重激励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室布置同样应注重激励性,内容要积极向上。如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小天地,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愿望。如在教室里可以设置一个“温馨提示”,让学生自己每周根据他们的情况写出一段温馨的话语来,天气变化不定的时候提醒同学们注意保暖;感冒流行时提醒学生们注意个人卫生,谨防感冒;考试之前提醒他们注意平心静气,强化复习,等等。另外,利用学习园地分学科布置专栏,如“语言天地”包括语文、英语,“艺体荟萃”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等,“生命健康”包括生物科学等,“奥赛竞技”包括“数理化”等学科知识,等等。每一个月组织更换一次,使学生们从中得到点滴知识。

2.墙壁的布置设计

教室的墙壁主要包括黑板的上方、黑板的两侧,靠教室窗子一侧窗子之间的地方,教室门这一侧的整个墙壁,正对黑板的教室后墙壁。讲台黑板的正上方中间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枚精致美观的班徽或者国旗,也可以悬挂一只精美的钟表;在其两侧张贴班规、班风或者名言警句等。黑板的两侧可以设计公布栏;窗帘要根据学生的情趣爱好,色调薄厚要协调搭配,墙壁张贴比较醒目的标语或者山水画等,可以分别是“因为热爱而执着,因执着而产生责任,因为责任而努力不止,直至成功”“健全的人格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体魄”“端正的态度来自于责任”“良好的习惯形成于细节”,在进门左手的一些空白的墙壁上悬挂“温馨提示”,比如,“最近的天气变化异常,请同学们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教室后面墙壁的设计是教室墙壁设计的重头戏,可以布置四个专栏:“数理天地”“艺体荟萃”“含英撷华”“生化园林”等。这样,教室墙壁的布置就侧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融为一体。总之,墙壁的设计应尽量做到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体现出一种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

3.教室空间和卫生状况的布置安排

结合学生的经济情况和教室的总体色调,可以发动学生购置恰当的花草树木或塑料插花来点缀教室的空间环境。在较为完善地布置好教室后,又把种花置草与养金鱼和教室的布置清理等劳动与卫生打扫相结合起来,通过评比等措施督促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自觉劳动习惯。

(二)搞好班集体非物化的隐性环境建设

班集体非物化的隐性环境是指班集体中的人际关系,班风班貌等看似无关紧要,可实际上又密切影响着学生的隐性因素。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有班主任和各个科任教师的人际关系,班团干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集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老师、班团干和学生怎样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能形成良性状态,也可演变为紧张的不和谐状态。

1.班主任和各个科任教师的人际关系

教育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个人行为,集体成果”的过程,在我们农村高中,一个学生如果语文成绩150分的试卷能答出130分左右,那么他的其他几科成绩一般来说不太好,因为他过分偏科了。因此,想要让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每一个科任教师一定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的各个方面自然会逐步上升。在我带班的实践中,我总是做我们六七个教师的“老大”,起到了很好的协调、服务作用,当哪一位老师家中有事,当哪一位老师和学生闹了纠纷,当哪一位老师有了病,我都要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在处理有关科任教师的每一件事情我都要在学生面前维护教师的尊严,使他们觉得在我带班的班上上课时轻松愉悦。几乎一个月一次,我利用学校奖励给班级的经费,和我的科任教师“小聚一次”,在聚会时,大家针对某一个学生,畅所欲言,群策群力,这都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与感动,觉得大家都像一个和睦的“小家庭”了。我相信,在这样的集体努力之下,这个班集体一定会朝着一个非常好的目标前行的。

2.班团干之间的人际关系

高中学生的班干部本身就比较难当,学生们犯了错误,班干部处理不当的话,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既得罪了学生,又在班主任面前无法交代。所以,在抓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把培养班干部、协调班干部之间关系的工作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随时针对班团干之间的嫉妒心理、自满心理、排他心理、权欲心理以及班委会的整体和团支部的整体能否互相协调支持等方面,在一个个具体的班级活动中对症下药,摸清根源,及时协调解决。比如,我现在的班长,干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办,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学习,还使得其他的班干部得不到锻炼,长期下去,势必使其他班干部产生了懒惰情绪或者嫉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他私下里谈心,反复提醒他,经过一两学期的努力,这个班团干基本上形成一个团结互助、协调合作、具有较威信的领导集体。

3.学生集体的人际交往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教室布置优化建设“五性”原则

教室的布置看似与学生成绩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通过教室布置和优化建设等各项活动,学生在各方面会受到熏陶、培养和锻炼,对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极具影响的效应,其潜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在教育领域多有著述和实践成果,闪烁着鲜明的环境育人思想。而作为苏霍姆林斯基伟大教育实践的结晶,帕夫雷什中学的环境深刻地反映了“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育人思想,也就是重在创设一种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帕夫雷什中学的环境是优美的,是全面规划、刻意设计、精心打造的经典,也是具体的、生动的,它揭示了理想育人环境的基本特征,值得我们思考、探究和实践。

如何在学校已有的硬件条件下实现教室布置的优化?我根据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关于教室布置理论和案例的进一步学习,认为应该遵循和体现“五性”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教室布置要以思想性强、启迪性强、激励性强为出发点,选择那些催人上进、发人深省、富有号召性、激励性的形式和内容,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其内涵,增强教室布置的实效性。例如在布置教室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在墙上简单地张贴一些名言警句,还应该结合一些现代文化的东西,比如把学生喜欢的事物添加到教室布置元素中,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效果。如在我班教室外面就有一块配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展板,展板上的内容有班主任的照片、班训、班主任寄语、班徽和班徽的介绍。我班的班训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和谐和谐再和谐。班主任寄语是: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我们要敢于在梦想中生活,在生活中梦想;我们要懂得在勇敢中追求,在追求中勇敢;燃烧你,燃烧我,让我们在和谐中共同进步。学生每天走过或看过展板,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科学性原则

教育是一门科学而富有艺术的学问,因此在优化教室布置时布置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和图片上的内容要科学,不要有错别字;在教室的不同空间位置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符合空间布置和实际效果的科学性;布置教室时要符合颜色和心理效应的科学性。科学研究证明,当颜色作用于人时,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并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对学生人数较多而教室较小的班级,宜多用冷色,这样可以使教室显得宽敞、开阔,学生在教室学习也会感到宽松、舒适。如果是学生人数较少、教室较大的班级,则宜多用暖色来缩小空间,以免使学生产生空虚感和冷落感等。

三、灵活性原则

班级布置一成不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疲惫感,如果班主任能够把握灵活布置的原则,教室环境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和发展变化的影响。如教室的优化布置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冬季可用些暖色,夏季可用些冷色;气氛沉闷的班级多用些暖色,过于活跃的班级多用些冷色,等等。教室布置优化的灵活性原则还体现在布置的主题可以灵活多变,让每一位同学都参加到教室环境布置的教育活动中来,从而表现他们的观点、理想和美感,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教育和能力锻炼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例如我们可以改变把出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会画的学生的这种常规操作,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修改,这样每位学生都有锻炼和展现的实践机会,相信黑板报的教育效果会增强,影响范围会更大。

四、艺术性原则

教室优化布置的艺术性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教室布置要有美感,甚至应经得起一定程度的鉴赏。如教室布置时整体要风格鲜明,美观大方,标语要醒目,图画要精美,装饰要得体,前后左右要对称,栏目大小要相等,字体规格要统一,色彩搭配要适宜。

可以在教室合适的位置上放一些小盆栽,这样不但可以美化教室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例如我班卫生柜上有两盆雏菊,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下课时欣赏这些事物陶冶性情,而且整间教室看起来也比较有生气,不会使同学感到单调、枯燥乏味。

五、特色性原则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3

1.1动态教育环境的核心要素

动态教育环境的要素不仅包括幼儿园的环境,而且包括社会、家庭和自然环境,其核心要素指的是幼儿园的校园和班级环境。这种动态教育环境要素拓宽了幼儿教育的视野,使幼儿园从封闭的学校中走向社会,为教育界提供了重新认识、思考和发展幼儿教育的平台。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应该以幼儿身心发展为前提,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1.2动态教育环境的意义

陈鹤琴曾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动态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就要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开拓,注重教育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动态环境的教育性不仅寓于环境之中,更包含在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在创设环境时,幼儿应该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2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特点

2.1体现出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多元性

幼儿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许多新鲜的事物都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可以通过对世界的探索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且利用这些经验思考、解释未知现象。因此,幼儿的学习需要以外界环境和直观感受为媒介,借助动态环境来丰富自身体验。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范围很大,既包括班级环境,又包括班级以外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可以推广到幼儿校园环境。例如,幼儿园的校门口是幼儿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学校可以利用墙面弧形的特点构建直通班级的多功能玩具区,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始或结束一天美好的校园生活。外界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不仅会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还能使孩子在运动中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楼道中放置多面镜子,让孩子在镜子中审视自己,发现反射和镜像原理等有趣的科学问题。此外,班级是幼儿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中心部位,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相对应的教育活动进行设置。班级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需要整合室内的各种资源和空间格局,对教育资源进行重组和集约,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有限的空间内挖掘出无限的潜在优势。班级的各个角落都可以作为动态环境创设的基点,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墙面的资源优势,还可以综合布置区角格局,为幼儿精心打造一个完美的学习乐园。班级各个方面的环境设置都独具特色,为了提高班级环境创设的质量,可以从面积最大的墙面布局着手,然后扩展到各个角落的布置。例如,可以采用悬吊的方式充分开发班级屋顶空间,使之成为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想象力,不断挖掘班级动态环境资源,不仅为幼儿量身定制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自身对教育理念的透彻理解。

2.2体现出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许多幼儿园在创设动态教育环境时,往往过度关注班级和校园环境的整体协调,忽视了幼儿的参与,影响环境教育作用的效果,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创设动态教育环境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确保内容与形式的动态融合。班级动态教育环境建设是一项任务量巨大的工程,教师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单靠闭门造车会把自身的思想观念完全展现在班级环境之中,缺少创新与变化,会影响动态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其次,幼儿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拥有独立人格和思维的个体,希望按照自身的想法来创设属于自己的动态教育空间,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活动中来。创设再好的动态环境都需要幼儿的亲身参与,否则只能成为摆设。幼儿在班级动态环境中扮演的是主角,通过直观感受来锻炼动手能力,开发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幼儿通过真实的情境体验会有大量的收获,丰富了幼儿的日常生活,还能使幼儿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班级和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3体现出动态教育环境的渗透性

动态教育环境的渗透性既可以指环境中蕴含的综合、多元教育元素,又可以指环境创设给幼儿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大多数幼儿园在进行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一味照搬照抄或模仿已有的经验,各种元素的叠加和重复给人以刻板、单调之感。即使一些环境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变换,各个板块的独立性较强,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过渡,达不到整体水融的效果。环境教育专家认为,在创设动态教育环境时,既要考虑教育环境的多领域综合,又要搭配各种元素的主题,使各种教育元素之间互相渗透。因此,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可以根据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目标来实施,充分利用国庆节、中秋节、教师节和新年等重要节日的特色,与幼儿共同创设教育活动主题,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此外,班级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丰富幼儿的真实情感体验,以此来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优势作用。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会存在唯美主义倾向,过度注重绚烂、刺激和精致的班级装饰布局,缺少与真实生活的融合,不利于引导幼儿的深入思索和实践。因此,在创设班级动态教育环境时,教师应根据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来布置班级,使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3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策略

3.1提高对于动态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视

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幼儿园对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不够重视,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创设环境的理解较为片面;思维僵化,缺少整体性和协调性;忽视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过度求新求异,忽略了环境教育功能;教师全权,未能使幼儿介入等。基于以上问题,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创设环境的认识,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及时解决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3.2充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动态教育环境的创设只有结合幼儿心理特征和兴趣,才能达到环境教育的良好效果。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充分了解幼儿兴趣和需求,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墙面布置要做到主题明确、色彩鲜明、事物生动形象,以此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3.3提高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环境是一种隐性的课程,也需要进行改革。教师在把课本知识变成幼儿的学习经验时,需要经过真正的领会和实施。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动态教育环境的功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资金、研讨环境及政策支持,促进教师掌握和深入理解动态教育环境理念。教师不仅需要获得理论的知识,更应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充分发挥动态教育环境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促进功能。

4总结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4

怎么做才能让教室成为展示学校、教师、学生个性的舞台呢?我觉得一论、二想、三做、四换很有必要。

一、论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校完全可以以年级为单位,一起商量,并确定年级主题、年级风格、年级大块面的题目等。

我们学校是小班化学校。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现就以一年级为例,来谈谈我们是怎么讨论的。

1.讨论布置主题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他们对学校一无所知,对他们来说,小学就像是个神秘花园。这神秘花园里也许会有白雪公主欢迎你,也许会有苹果树等着你去摘,也许会有各色七彩花等着让你认领……因为“神秘花园”里包含的东西可以很多,布置起来发挥的余地也会很大,所以最后我们一致决定,以“神秘花园”作为一年级的布置主题。

2.讨论年级风格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上学,他们喜欢颜色鲜艳的、模样卡通的图案,所以我们年级讨论后一致决定,年级风格定为卡通、活泼、鲜艳的。

3.讨论班级大块面

因为班级的几个大块面的主题必须是和年级主题一致,所以我们一年级最后讨论决定:左边的墙主题为“花儿朵朵开”,右边的墙主题为“丰收的果园”,左前方的窗台主题定为“奇花异草”,左后方的窗台主题定为“书香四溢”,后黑板旁的公告栏主题为“蒲公英”,后黑板布置的时候必须有体现神秘花园主题的图案出现。

二、想

这儿提到的想不再是年级一起想,而是调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的想。想什么?想本学期我到底要提高孩子什么能力?怎么样通过环境布置来实现?如一年级的孩子没有小组意识,怎样通过布置让孩子具有小组意识呢?在年级讨论时已经制定的一个大块面主题为“花儿朵朵开”。由于“花儿朵朵开”这块墙面并不大,所以我们就决定通过写组的名字的形式来达到反馈的目的。哪一组在一个月里得的分数最高,哪一组的组名就可以上“花儿朵朵开”这个版面。

三、做

教室布置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学校的支持,副班主任的支持以及学生的支持。

1.学校的支持

首先是大块面整体设计的支持。在年级讨论的时候,每个年级已经把大块面的主题、颜色确定好了。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年级特点,为每个班级设计1~2块版面(内容自己做)。这些版面正可以展现学校的个性。其次是材料的支持。制作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材料,很多老师是不清楚的,所以每个学期第一次做的时候可以由学校统一发放。其实可以选择的纸张很多,如a4彩纸、蜡光纸、彩色卡纸、海绵纸等。学校除了提供所需的纸张外,还需提供其他的制作材料,如油性笔、剪刀、小刀、双面胶、单面胶、图钉、回形针等。这样就可避免老师花费时间往返于商店、学校之间了。

2.副班主任的支持

以往教室布置往往是班主任一个人做,如果现在还是由班主任一个人来布置的话,那班主任的精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副班主任的支持就非常重要了。

3.学生的支持

随着年级的升高,班主任可以慢慢放手,和孩子一起商量版块构成,和孩子一起布置教室,逐步培养孩子代替老师布置教室,从而让教室真正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舞台。

四、换

第一次的版面布置好了以后如果不换,那是起不到教育教学效果的,所以及时地完善、更换很有必要。

1.完善

现在的教室布置许多不再是一次就能布置到位的,必须随着学生的成长、随着评价的不断深入,进行不断地完善。就像刚刚我所说的“花儿朵朵开”,每个月把分数最高的一组的名字展示出来,几个月以后,这个版面才能做到真正完善。

2.更换

虽然学校规定一个月后有些内容必须更换,但为了更及时地展现孩子的进步,提升孩子的自信,通常我们会随机更换、展示孩子的一些作品或者家长的一些寄语,有时一周就会换一次。有些班主任可能觉得这样太麻烦了,但如果班主任能清楚知道这样做能够加快本班文化建设步伐的,最终是能够解放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轻松的话,那你们一定会乐在其中的。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学校教育班级管理重要性

班级是学生接触到的最早的类社会性群体组织,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样式,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文化载体。我们关注教育,就不能忽视对班级的研究。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防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不太重视班级的管理工作。由于班主任一般是兼职的,由课程教师兼任,这样就导致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再加上没有意识到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班级管理的大部分工作放手给班干部做,监管不到位,导致班级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学者对班级管理的理解不同,各有侧重点。本文认为班级管理是在班级规范、班级环境、班级行政三方面,有计划、有效率、有创意地管理一个班级的历程,妥善而有效地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教育目标。本文将从班级管理的意义、内涵、功能等方面探讨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以期引起教师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从“成员”来看。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的互助系统,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维系成员间的沟通平台,成员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互动关系、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关系、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的沟通。

2.从“过程”来看。班级管理是一种处理班级人、事、物的过程,是班级各元素间互动时所发展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与活动,是长期互动的表现。

3.从“方法”来看。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参考教学理论与策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效果和有创意的方式管理班级,并且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调整及修正班级管理的方式。

4.从“内容”来看。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教师在班级活动中的所有行为,主要在于有效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等各类事物。

5.从“目的”来看。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协助教师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终达到班级目标及教育目标。

二、班级管理的内涵

1.班级规范层面。班级规范是指学生在教室内日常生活的一种规律,是学生应该知道且确实遵守的,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处理教室中人、物、事等的因素,使教室成为最适合学习的环境,更是易于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套规则。班级规范包括生活教育的辅导和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管理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做好自我管理。班级规范是依据学生平时应有的行为表现来制定的,并建立一套赏罚办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表现。

自我管理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规范习惯的养成需要奖惩交替运用,在鼓励多、惩罚少的原则下因势利导,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体会学生的感受,以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为重要原则。

2.班级环境层面。班级环境以班级的物质环境和教室的布置为主。班级的物质环境指教室的坐落方向,通风、采光、课桌椅的摆设等。而教室的布置指布告栏的设计、作品展示、光荣榜及教室美化等。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生活空间,是教学的真实环境,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态度的形成及学习成就的增进,都非常有益。

3.班级行政层面。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教育活动实施的基础。班级的事物可说是繁琐而多元的,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协助处理繁杂的班级事物,积极做好班干部的组织与运作,将会增强班级管理的成效。

教师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共同参与班级事物,让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并且针对学生的个别表现,给予有效的引导与管理。参与班级事物的过程,不仅鼓励学生展示各自的潜能,而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4.人际关系层面。班级管理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的缩影,所谓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间和谐的关系,有助于班级间的良性互动。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如何学习与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相处是教师的责任。在班级人际管理方面,教师和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都有一定程度的互动。

三、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

1.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良好的班级秩序,教师可以安心教学,学生可以快乐学习。在不安定及混乱的环境下,学生是很难进行有效学习的。所以,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可以说是班级管理最基本的功能。

2.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富有启发性的良好学习环境,不仅易于实现教学目标,更有陶冶情操之效。所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勤学乐学,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

3.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班级是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班级中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以及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及自治的精神。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

4.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陶冶者,所以,教师不仅是老师,更应该是人师。因此,有效的班级管理应增加师生间接触与沟通的机会,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使教师常接近学生,学生也乐于接近教师,增强学习的原动力。

5.促进学生人格成长。学生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和依赖性,需要教师从旁点拨引导,才能发展为健全而成熟的个体。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积极地应用各种指导策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进而达到身心健康、自我实现的目标。

四、班级管理策略

依据班级管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班级管理。

1.班级规范管理策略。班级规范管理策略包括班规的制定、不当行为的处理、荣誉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班级规范管理的成效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学习与人格的发展,班级规范管理的目的除了维持学习环境的秩序,使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外,更有促进学习,增进社会化,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民主精神、良好习惯、高尚理想的积极目的。

2.班级环境管理策略。班级环境可以说是无言的教育者,能让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室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一个优质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提供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更能影响到学生的人格成长。布置教室环境的基本原则有三点:(1)兼顾教育性、整体性。依据教室的空间、教学的科目、进度、教材的性质及学生的兴趣,从布置材料、色系选择、静态和动态、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整体设计规划,营造舒适、美观、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2)兼顾安全性、实用性。布置内容要配合教学单元及时更换,布置要以易于更换、易维修为主,另外也要考虑到陈列物的安全性,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3)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师生共同布置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包容接纳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

3.班级行政管理策略。教师对于班级中的事物,必须以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并积极配合学校的行政工作,制定班级目标和计划,再依计划执行与考核。因此,班级行政管理策略包括班级目标的制定、班级管理计划与行事历的制定和执行、班级事物的处理、班级档案资料的建立和应用及班干部的选拔任用等。

4.人际关系管理策略。人际关系管理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而且是从事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师生关系的优劣,除了影响教师的教学外,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助于学生进行认知、技能和情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班级和学校的向心力。

班级管理的成效除了依赖于师生的努力与合作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是成功的关键,教师与家长之间必须互相配合,及时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教师应以主动积极、包容接纳的态度面对每位学生家长,同时及时请家长了解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种种作为,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校的重要活动等事项。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先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增进学生间的和谐相处;良好的班级环境能够营造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间的良好互动;良好的班级规范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营造友善的环境,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

参考文献:

[1]武惠营.高等院校班级管理模式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69-70.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6

一、抓好显性环境建设,即班级环境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当然,布置的原则是坚持教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视觉美感,如班级文化走廊的布置。我把班级右边的那面墙拿来当文化走廊,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星的典故来感染学生积极向上。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健康角。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健康角通过相关的生理心理保健宣传,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小荷才露尖尖角”地区展示学生近期的作品。另外,在教室的前方的角落养殖金鱼,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及观察能力。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隐性文化建设,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应热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

(2)教师应倾听学生

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我平时注意和学生进行双向式的交谈,并专心倾听,从学生的言谈中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特别是对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我更是经常接触,平时有意识地拍拍他们的肩,课余跟他们玩一玩、聊一聊,甚至还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上网与学生进行“心灵之约”。多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使他们感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从交谈、交往中,我发现了他们的真实心理,有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2.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受到的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教育。

(1)家访

新生报到后我就对全班学生进行家访,然后建立相关的家长档案其中包括家长职业、性格及家庭情况并把它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这样就能更透彻地了解学生,为后续教育做更充分准备。

(2)介绍信

每一学期开始,教师写给家长一封介绍信,主要是告诉家长有关学生每一阶段的教育情况及如何参与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明确他们对孩子成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和谐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3)报喜电话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在学校有突出表现时,及时给学生家长打个私人电话,加强了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可,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4)家长角

在教室内的设立一个家长角,角内可放置一些书刊、杂志及其他资料,供学生浏览或借阅回家给家长看,让学生与家长共同了解一些科学有效的亲子交流方法,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为和谐的家庭与学校关系做了良好铺垫。

3.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关系是班集体凝聚力的力量源泉。而生生之间和谐关系,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得到培养外,往往会通过集体活动得到加强。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往往目标一致,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努力拼搏。我非常珍惜每次集体活动带来的机遇。例如,校运动会后,我把运动会上我们班同学在运动会上的各种照片制作成一本集子,让学生不仅在运动会上体会友情,感受尊重。我还每周开展“快乐周末”等栏目让展现学生的各种文艺才能以及口才、文采。既能为艺术节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而且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闪现,让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愉悦中得到和谐发展。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做到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墙环境创设有效策略

一、创设班级主题墙环境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是幼儿获得生活和学习经验的主要教育资源、是园外人员进行参观时印象最为直接、最深刻的部分,同时也是家园沟通的重要窗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她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层次的、具有选择性的、自由的、开放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从以上政策法规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和活动的首要地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幼儿、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和情感氛围,丰富幼儿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创设主题墙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共同沟通和合作,感知和掌握人际交往及技巧,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幼儿自己收集资料、制作过程、布置环境、体验沟通与合作来促使幼儿达到自我表达的目标。因此本文中基于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教育价值,分析了班级主题墙环境的内容和创设之有效策略。

二、创设班级主题墙环境的内容

(一)合作画主题墙

本文中所说的合作画教学是指根据幼儿兴趣爱好、主题活动或节日活动,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和合作,运用画、涂、剪、折、捏、贴等美术技能,以集体或小组的方式将单一的美术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并把作品以不同形式(如墙面、立体、吊饰等)呈现的一种教学活动,是班级主题墙创设和园本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画的创设过程包括以下内容:作品主题的选择、设计理念与目标的确定、材料的选择与准备、作品的组织与创作过程、展示创作作品等方面。在创作合作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育环境创设的准备者,而且也是幼儿学习的观察者与指导者,充分实现了教师从传统的教育主导角色向新角色的转变,进而促进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及职业幸福感的增强;并且在创作合作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地位,无论是制作主题的选择,还是制作材料、颜色的选择,幼儿都充分的参与其中,发挥出“小主人翁”的意识与态度,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自信心、责任感与独立意识等;运用各种工具、材料,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各自的感受和想象,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二)主题知识墙

主题知识墙是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今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隐性课程。美观、生动、多样、富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墙创设,不仅给幼儿提供愉悦的审美体验,又能激发幼儿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还能在情绪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成功感、责任感。因此,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以主题形式,如根据幼儿主题教育活动、季节、节日、突发事件及热点话题等内容来设计知识墙,创设了有效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主题知识墙,幼儿从中直接或间接地学到知识,从而培养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其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成为教育活动的延伸环节,让知识墙在教育环境中大显光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三)主题节日墙

俗话说,“传统的生命力,没有任何地方比在节庆的历史中有更明显的表现。”这就说明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因为3~6岁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可塑性比较强,对幼儿进行节日教育会对其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活动中,其中对幼儿发展最具影响力的节日主要元旦、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植树节、读书日、爱眼日、爱耳日等,还有其他国际性节日和其他国家的节日,比如国际儿童节和妇女节、母亲节和父亲节、圣诞节等,在这优秀的传统节日中体现着“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和重要礼仪教育。因此,我园结合众多传统节日,以主题教育为切入点,在每班墙面上专门设计了主题节日墙栏目。通过主题节日墙的创设和节日教育,给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其他国家的民俗、教育及文化等,培养幼儿良好的伦理道德,促进幼儿爱的情感萌发和社会化的良好发展,使幼儿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全面发展的人。

(四)幼儿作品展示墙

幼儿作品展示墙也是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通过环境布置与创设来展现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过程的重要内容。它将幼儿的绘画、学习或游戏、教育活动的作品放置于幼儿随时都能看得到的位置,除便于同伴的欣赏之外,还可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以及对美的观察能力。作品内容随主题的开展随时更换,换下的作品可直接放入幼儿的成长档案袋中,为幼儿的成长足迹保留一份珍贵的资料。

(五)家园共育墙

幼儿是连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纽带,而家园共育墙则是家长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班级开展的教育活动、幼儿日常生活状况、本周工作重点、小通知,温馨提示、育儿美文、关于幼儿保健与安全材料等都会在家园共育墙内张贴呈现,便于家长及时关注。本园每个班级的家园共育墙的创设各有不同、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有的班级根据班级主题色彩来布置家园共育墙;有的班级结合传统民族文化来布置和创设本班的家园共育栏。不管哪一种布置和创设,它是教师通过它跟家长进行“无声”地交流与分享的重要平台。

二、进一步完善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明确的设计理念和教育目标

教师不同的教育设计理念和方式,会创造出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班级主题墙环境,因此具有良好的教育设计理念是保证良好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环境创设理念,时刻关注幼儿、爱护幼儿、相信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并支持幼儿发展所需要的合理需要和想法,以最适当、科学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分享,积极地认可幼儿的言行,充分发挥和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的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计划性,是通过环境创设有目的地培养和促进幼儿的某种能力和行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华生认为,情绪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因此,幼儿具有某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墙面环境,刺激幼儿改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环境。因此,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环境的创设,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必须是全面和谐性的、是层次性的和连续性的、是静态性和动态性结合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创设内容、材料及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的内容是符合幼儿发展需要及年龄特点的,与幼儿园教育要求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手段,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幼儿的发展是全面性的,他们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方面的有益学习和生活经验是都可以通过班级主题墙环境内容来获得。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将“五大领域”的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寓于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之中。而且创设材料和方式要体现多样性和个性,例如创设材料要采用油漆、涂料、纸制品、照片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纤维材料、金属材料、竹制品、木制品,最好多采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材料或废旧材料。制作和呈现方式上要体现墙面上画、直接挂、贴,同时还可以利用墙面吊或房顶吊的形式和立体式呈现方式。而且不管在创设内容和方式上,还可以利用不同民族文化题材,突出本班级的特色及个性,达到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及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

(三)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主张,“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这就是说,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只有充分体现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才可以让环境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幼儿才能更好地对环境中的事物进行很好地认识并认知,才能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做是孩子的天性,它可以使幼儿获得更为直接的经验,通过与环境或材料的互动,要自主形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因此教师创设班级主题墙环境时做到以幼儿为本,让幼儿以环境主人的身份参加到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的整体活动中来,这样才让幼儿有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对于自己制作的材料会有一种自豪感。通过对自己对材料进行整体、制作、装饰、创意,能激发其他们的创造性,把这些自己创作的作品布置于班级主题墙环境,无形中形成了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会促使他们更加珍惜并爱护班级内的每个环境。

(四)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有力合作伙伴

首先,教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调动其积极性。教师面对家长群体的教育理念、文化水平的不同差异,在育儿的问题上,应以“专家型教师”的角色引领家长的教育理念的提升。例如请家长熟悉和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每个环节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等方面跟家长讲清楚,让家长朋友意识到幼儿园阶段是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奠基阶段,是不可忽视的。其次,教师带动家长一起参与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思想认识和理解上得到家长朋友的重视是取得家长朋友配合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的最重要的部分。认识和理解上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配合,接下来教师应带动家长跟教师一起参与班级主题墙环境创设之中,引领家长朋友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最后,请家长朋友进入班级观摩主题墙环境创设。班级的大部分环境创设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完成的,家长是属于幕后支持者和配合者。请家长朋友进入班级观摩主题墙环境创设,通过家长与环境的互动,让幼儿更自信,更乐于参与环境创设,让家长朋友看到自己孩子的发展与进步,认识到这样的环境创设是有必要的,有教育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常畅.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37-47.

[2]夏小芳.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效性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22.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8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和谐赏识科学创新

二、班级文化建设整体构想

(1)主题力求突出。紧紧围绕学校赏识教育理念,着眼于班级整体,集中体现一个中心,力避随意性,确保系统性、科学性、审美性。

(2)设计力求创新。坚持师生参与,挖掘班级内涵,突出个性,形成班级特色。

(3)内容力求丰富。班级文化氛围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营造,既重视室内文化环境建设又要重视动态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实际,结合班级的情况,全面进行文化熏陶和渗透。

三、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班级文化理念

1.从深层次提炼班风、学风。

例如:班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和谐合作学风:勤学好问精思善用

用通俗易懂,富有人情味,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校园语言代替“不准”、“不许”、“严禁”一类生硬警告,使每一个同学每时都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2.设计班徽用简洁的图画能够表现团结进取的精神

3.制订班训例如:和谐进取勤奋拼搏

4.确定班级精神例如:

勤奋努力执着追求团结自信永不言弃互帮互助师生同行

(二)室内文化建设

精心布置班级室内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赏识教育。班级在布置室内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赏识、文明、学习、和谐等方面的名人佳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班风。可以精细装饰,做足文章,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的目的。

1、教室内:①前黑板正上方张贴班风或学风,②两侧墙壁张贴具有激励性的名人名言,③教室后黑板为板报,板报两侧可为英雄榜和我的梦与目标。

2、设置文化角

(1)、位于前门后的墙上设置布告栏。内容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班规班约,时间表,日课表,值日生表,班干部一览表等等。

(2)、在后门的墙上设置其他又特色的宣传栏,展示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班级的各种学习成果,增进学生对班级的了解。

3、室内悬挂体现班级特色的名言、师生寄语,增强班级文化气息。

(三)班级文化活动

1、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读一本好书——与高尚的人交流,陶冶思想情操。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赏识故事征文比赛活动,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让班级充满友爱、向上的氛围。

3、利用班会举办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体验参加读书活动的乐趣,丰富班级学习生活。

(四)室内综合环境

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1、桌凳摆放整齐

2、地面整洁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9

一般来说。班级文化是指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为主体的全体班级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所共同创造、积淀、提炼形成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班级建设中,班级文化影响和制约着班级成员的活动。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建良好的氛围。因此,许多班主任都会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其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仅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一、做好物质文化建设

所谓的物质文化建设。简而言之就是班级的环境建设。

它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长时期的校园生活中,班级的面貌是这个班级内部文化底蕴的一种外在体现。心理学也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因此,班主任应注重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环境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在班级环境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到环境建设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使其主题鲜明。富有挑战性和个性。同时,要激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还要注意要经常更新以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我在班级环境建设中教室必须窗明几净,物品有序班级布置力求恬静、美观、有特色,学生置身其间,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产生愉悦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时期,在精心设计富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标语口号,来熏陶教育学生。也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随时调整口号和标语的内容已达到鞭策和鼓励的作用。用这样的方式从文化舆论导向上影响学生,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意识提高了,满足了表现的欲望。即使是那些平时不被老师同学关注的学生,也会在这里找到展现自己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小小的空间里,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和充实。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绿色教室更能增加生气,令人赏心悦目。我也不会忘记在窗台和角落用花来点缀,绿化教室;让教室花香和书香四溢,小小的图书角,让学生在书籍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文明和优雅也在不觉举在眉间。

班级物质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两者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因此,整洁、干净、健康、阳光的仪表是对班级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共同要求。

二、健全制度文化

作为班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所以,一个班集体必须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制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和健全制度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这样才能够使班纪班规被真正落实,为广大学生所认可和信服,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动。否则背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班级班规形同虚设。甚至会造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为隔膜。不利于班级的组织和管理:另一方面。民主下的班规班级才能唤醒他们的班级主人翁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他们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的公共事务及政治活动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班主任要在班干部和学生代表集中讨沦后,对班级班规加以修订和完善。在此尤其要注意班级班规的可操作性,切忌不着边际的空话和套话。制定后,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的实施。制度设置要奖惩分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

三、优化班级活动文化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形式。它可以使学生的素质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不仅可以显示个人的才华。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需要注意的是。班级活动的主体应该是班级里的全体成员,班主任起指导作用,但不能包办代替。因此班主任的任务是最大可能地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让他们感觉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一定要想办法搞好。因此,设计活动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内容上要有不断创新,要把每一个学生都考虑进去。绝不是几个学生的表演。避免少数人在动在忙,大多数人成为“看客”、置身其外的被动局面。主题要多样性,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种内容,从而丰富班级的文化生活。

四、共创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状态,它是班级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它反映了班级价值的取向并被全体同学认同,因此,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焦点内容,它是一个班级最具特色和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风貌。班级精神常渗透在班级风格、班级目标追求、班级道德规范以及学风、班主任工作作风等各方面。良好的班级精神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班级目标和准则的认同,形成强大的内聚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一定要创建良好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总之,创建班级精神可以营造班级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的内心信念,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浓厚的学风和认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打造和谐的人际文化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班级文化教室环境班规精神力量

   冯思洪说:“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学生不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是我还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叫学生勤奋学习,我还应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觉得愧对于老师,愧对于学业。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而班级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物质文化层面,一个激发人向上的物质文化环境:其次是制度文化层面,各种班级规约,构成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第三是精神文化层面,是关于班、学校、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班主任是为班集体的专门管理而设的角色,是对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是该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协调者,是学生生命活动的推动者。班级是学习与成长的人生场所,是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做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该如何利用班级文化打造幸福班级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润物细无声——打造和谐、自由、灵动的教室环境

   杜威曾说:“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改变其环境,环境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代墨子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们都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到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在班级文化中,对学生产生较为直接影响的首先是物质文化环境。在学校里,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路授业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对学进行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的重要舞台。但是一些小学班级教室中的黑板报、墙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不齐全,或是没有形成定期出版、更新和专人负责,有的甚至教室里只有黑板、课旧椅和发黄的墙壁。试问这样的环境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愉快的成长呢?因此,打造和谐、自由、灵动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主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要以思想性强、启迪性强、激励性强为出发点,要减少传统性的号召,教条性的标语,而选择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富有号召性、激励性的内容,通过对美观大方、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性的教室环境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如我班的黑板报上设置了“智慧之光”板块,该板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提问”,另一部分是“回答”。由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在“提问”中,其它同学把问题的解决在“回答”中,在同学们的一问一答中,学生们掌握了不少知识,还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每周之最”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最大的,把本周各方面表现最好的同学公布在本板块中,如“本周**是小雷锋,拾金不昧。”“本周**劳动最主动”“本周**在课堂上表现最出色”等等,这样的激励中,学生们都争当“每周之最”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2、在布置教室环境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如让学生自主负责黑板报上图案的设计和绘画;主题和内容的编排;自主管理卫生一角、循环教科书库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班主任只起到“引”和“导”的作用。

   3、布置教室时要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教室布置的内容形式要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知识层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式上要活泼一些,色彩上要鲜艳夺目一些,格调应充满趣味,文字内容要浅显易懂。如一些卡通形像、趣味纸艺、涂鸦作品,包含教育寓意的儿歌等等,这些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对高年级来说教室的形式要庄重一些,色彩要素洁一些,格调要高雅一些,文字、内容上可以富有哲理,寓意深刻。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科学、合理的班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靠班级制度来保障的。班级制度是指在班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班级制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行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使之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以激励机制为主,讲实效、重落实、奖惩分明、依班规办事、诚信立班、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其中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等多个方面。

   班规的制定,是全班师生的共同事情,不能由班主任说了算,可由学生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的的实际情况自行拟定,再由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决定,不搞特殊化、极端化。陶行知说过: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从始至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因此,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他们就会自觉的认真执行,把班规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如某校某班的师生共同制定的班规是这样的:(1)早睡早起身体好,准时到校不迟到。(2)打扫卫生要主动,教室清洁环境好。(3)团结同学关心人,尊敬师长有礼貌。(4)课前准备要充分,学习用品摆放好。(5)课堂纪律要遵守,踊跃发言勤动脑。(6)上课专心认真听,功课作业按时交。(7)集合带队准时到,迅速安静不吵闹。(8)个人卫生要讲究,环境整洁要记牢。(9)坚持锻炼重要,自觉认真做三操。(10)爱护公物要做到,集体荣誉保护好。这样的班规让学生们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

   在班级制度中还要明确奖惩条例,有合理的监督机制,执行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如:不认真做操的罚跑步;不讲卫生的罚洗侧所;迟到的同学罚唱歌等等。班里要设有值日生日志,及时记录情况,以有效的保证学生们每天如实遵守班规。并每月评选了最佳表现奖。

   三、亲其师,信其道——打造无形的精神力量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生活经验等意识形态。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班级的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1、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的“名片”,它反映了班级的“性格”和“气息”,代表着班集体的形象。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具有极大的同化作用,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使他们必须约束自己,以适应班集体的良好氛围。如我刚接的这个班的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后总喜欢在教室外玩或是聊天,没有一个在教室里晨读书。面对这样不良的习惯,我不动声色,而是走到教室里读起课文来,这时,学生们看到老师已经在读书了,也不好意思在外面玩,一个个也跑回教室里读起书来。往后的几天,我仍然是早早就到教室里读书,在外面玩的学生少了,但在教室里的学生也是等我来了才开始读。于是,我告诉学生们:“老师喜欢早上读书。早上读书会让人心情舒畅,记得快也记得牢,这几天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很多同学原来和老师一样爱早上读书啊。”还邀请一些学生和我一起读。渐渐的,一些学生不用等我来就开始读书了,后来的同学看到别人都在读书,也不好意思呆在教室外玩了,一来学校就拿出书来读,慢慢的,习惯了早上一到学样就读,教室里书声朗朗,还受到了校导的表扬。直到现在,我依然每天早晨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晨读。任何优良的风气形成,都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把握时机,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