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循环经济产业分析十篇循环经济产业分析十篇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4:37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1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基于技术、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监督的系统工程。

我国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是基于压力――响应模型,随着外在压力的减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也就减小了。在实际中表现为:企业缺少创新,资源利用率低下,主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不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自觉走上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二)生产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生产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我国生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条件是生产规模化。根据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如果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大于外部交易费用,企业会选择外部交易方式进行生产。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为生产业提供发展的土壤和平台。

二、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与生产业耦合分析

(一)理论耦合

目前,我们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还不够。从整个产业链条上看,由于生产是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资源和能源能得到综合利用,总的来说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就会减少。从这个角度看,生产业能从各个角度促进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从中可以系统地,整体地分析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生产业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扩展了生产业的内涵。第二,对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相关理论建设不够,表现为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局限于对循环经济理论本身的研究。循环经济会涉及很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生产业角度研究循环经济将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一个重要补充,而生产业也会因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扩展其内涵与外延。

(二)主体耦合

从单个个体来看,生产业是为企业服务的,但是从整个产业链条上看,生产业和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主体是统一的,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更确切地说,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趋势。随着大规模生产日渐普遍,纯制造业过程已不能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只有更多的服务渗透的生产过程才能获得竞争上的优势,二三产业的融合顺应了这样的形式。由于专业化分工日益清晰,原先依附于制造业中的生产开始壮大,并逐渐脱离制造企业独立出来,形成了融合二三产业特性的生产业企业。但是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朝着一个共同目标:即实现效率和效益,在这之中,生产业推动了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生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耦合

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生命力,但是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也不是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当前而言,推进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普遍形成。由于生产业的存在,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时,市场机制还是起作用的,只不过转移到生产业。但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主体耦合,就可知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市场机制也耦合。

(四)技术耦合

技术是制约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个瓶颈。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但是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都不高,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必须加快建立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企业在选用循环经济技术时,也会按照期望投资与期望收益最大化的准则,对采用这类技术的可行性加以评价。而大多数这类技术与一些效益型或资源消耗型的技术相比,其期望收益较低而期望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宁愿交排污费甚至罚款,也不愿意采用此类循环技术。生产业能够为生产企业或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知识的服务。企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缺失可以由生产业来补充,这主要是由于生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可以使其规模报酬递增。另一方面,生产业比生活业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生产业就有创新动力。总的来说,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和生产业技术是耦合的。

三、耦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从认识上看

人们认为生产过程创造价值,而服务过程不创造价值。因此在实际中的表现为重生产、轻服务,重视工业发展,忽视生产业发展。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了生产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应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它包含了大量的服务性内容,在现代企业生产网络和营销网络形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服务需求,而生产业的发展又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二)从体制上看

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生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基本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不分,行业垄断问题还比较严重,以及服务行业标准不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等。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与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先后出台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广州被选定为广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这为广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要求广州必须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高度,基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1.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和方法论原则。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首先,循环经济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经济,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其次,循环经济是清洁节约型经济,强调节约使用资源,注重废弃物的减量化。第三,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最佳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物质循环过程。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产品再利用原则(Reuse)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

2.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循环经济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应符合“3R”原则。按照减量化原则,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按照再利用原则,要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力发展维修、维护、翻新等售后服务行业。按照再循环原则,要推动不同行业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三、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及存在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了6.5番。尽管存在通货膨胀,但实际增长还是非常显着。按照不变价计算,30年来GDp保持了14.1%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增长尤为迅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世纪90年代是增长最快的十年,1991年~2000年,GDp年均增长22.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6.6%。“十五”以来,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1年~2009年GDp实际年均增长13.6%。自1990年以来,广州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6至7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调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时期,广州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率先实行对外开放,通过“三来一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成衣、家电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轻型外向性工业体系,同时,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第二次调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时期,广州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4%,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顺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第三次调整开始于本世纪初,广州在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促使信息技术向各个产业渗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外延转向内涵。这次调整的成效是明显的,2008年汽车、石化、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8.8%。

3.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时期,随着周边地区产业的崛起、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广州现有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产业整体效益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广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问题。广州产业结构与不断提高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要求不协调,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总体上发展得还不够充分,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545.6亿元,占GDp比重虽然超过了60%,但与经济发达国家(地区)70%以上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广州传统服务业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明显,所占比重呈扩大之势。金融、物流、研发等生产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与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配套,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不相协调。同时,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行业比重下降,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2)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能源、冶金、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2000年广州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1吨标准煤,按照ipat公式,到2010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必须降低到0.39吨标准煤,2020年进一步降低到0.18吨标准煤。按照广州的技术进步速度,在未来5年~15年内把能耗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除非广州在能源结构上有大的改变,更清洁的能源能够容易地获得,否则,现有能源利用方式将会导致环境上的巨大冲击,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将会是广州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的风险。

(3)产业结构调整的节约性问题。严峻的环境问题意味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而污染物排放的居高不下又意味着资源效率不高和浪费现象的存在,2008年广州工业增加值占GDp的36%,而能耗却占全市产业能耗总量的54.7%,单位能耗产生的增加值仅相当于第三产业的36.1%,这说明广州工业还是延续着“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4)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联度问题。目前,广州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差异很大,规模效应不明显,这与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内部的产业关联度整体偏低不无关系,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上企业分工和协作不足。与此同时,广州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二、三产业之间融合程度偏低,服务业不能给予工业强大的支持,制约了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5)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融合性问题。在广州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体系的整体建设与运行信息化程度偏低,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步伐较慢,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循环经济下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

1.建立生态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四大产业体系:一是以资源能源节约、产品对人和生态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工业;二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生态农业;三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绿色服务业;四是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的静脉产业。

2.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提升产业素质上下功夫,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农业方面,逐步建立都市循环型现代农业综合体系,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制造业方面,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环境服务业,通过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先进水平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服务业自身发展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改造完善重点行业产业链。围绕汽车、石化和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使支柱产业成为工业链条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衔接,组成生态化的工业网络体系。汽车方面,构建和完善生态供应链,优先选择环保型材料,采用净化技术控制排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和规范产品回收再用。石化方面,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石化基地。电子方面,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加强对废旧电子元器件的回收再利用。

4.促进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化集聚。以产业生态集聚为核心,以“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为目标,引导产业园区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调、竞争有序的产业空间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一核三极”,形成以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为核心,由南部海港、北部空港和城市中心建成区三个增长极,多个扩散点组成的格局。工业形成“两轴三区”,建设“东进、南拓”两条拓展轴和“东部、南部、北部”三个集聚区。服务业凸显“一区集聚、三圈协同、四极带动”,打造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培育南沙港、白云国际机场、新客站和地铁线网四大增长极。农业推动形成北部山地丘陵农业、南部滨海湿地农业、中部城乡镶嵌区农业、东部和西部平原灌区农业等“五大组团”。

五、循环经济下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措施

1.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制度。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广州实际进行制度创新,打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减量化方面,改进提高资源效率的税收和补贴制度,重构反映资源环境价值的市场体系,建立节水节能的分级收费制度,提出合理的技术标准。再利用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税收优惠、价格优惠和奖励补贴制度,完善促进旧物品再利用的捐赠制度和产品售后服务制度,提高一次性产品的价格。为推动“3R”原则的实施,要建立系统的工业废物、副产品交易许可制度,以完善环保管制制度。同时,还需要在制度上激励(或者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建立绿色预算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核算体系和决策后评价制度。

2.制定发展循环经济与现代产业体(下转第100页)系的产业政策。广州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对现有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首先,基于循环经济的层次性,从产品、企业、区域和社会四个层面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的政策措施。其次,建立循环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价机制,及时评价检验政策实施的效果。第三,建立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政策。完善项目筛选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率和水耗、能耗、环境要求等指标作为审核项目和提供土地的重要依据。第四,启动产业约束和淘汰机制,建立严格的生态标准,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限制高耗能产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

3.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建立产业结构优化的技术支持。鼓励发展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技术。首先,发展绿色设计技术。重点支持具有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资源和能源效率、减少过度化包装、减少有害物质投入和产生等特征的技术创新。其次,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重点支持固体废物、液体废物、气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三,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运用税收、奖励、补贴等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第四,建立循环经济理念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促进体系。第五,加强循环经济系统基础建设和质能循环项目的推广。

4.营造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社会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二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循环经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技术推广,组织社区群众和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回收等活动。三是将循环经济纳入普及培训和教育计划。四是依靠法律、舆论、文化等手段,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取向。

5.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目前,广州已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但是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缺乏统筹安排。要切实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还必须在规划上有更加周详的安排。要结合每个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制定相应的计划,包括时间、任务和阶段性目标等,促进规划实施。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下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规划,使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既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相适应,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冯之俊.循环经济与上海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高梁,杨春平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宏观经济研究,2005,(4).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5.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2005〕83号.

6.吉小燕,郑垂勇.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判别.商场现代化,2006,(9).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3

循环经济规划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11]。从规划范围来看,可分为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区县层面(园区层面)三级体系。《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国家编制全国循环经济规划,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如在国家层面,2013年1月,国务院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从规划载体和功能看,可分为2类:1)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2)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一些专项规划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要求,增设部分章节和内容。循环经济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2循环经济规划的发展阶段

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规划可分为3个阶段:(1)模式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2005年)如前所述,循环经济最初是作为污染预防和源头控制的重要抓手发展起来的。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理论探索和试点基础上,了《循环经济规划示范区编制指南》。2003年,贵阳成为我国首个完成循环经济规划的城市,而辽宁、江苏、上海等省市,以及苏州高新区、天津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率先完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规划。截至2005年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建设的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市有8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7个[5]。(2)全面试点阶段(2006—2012年)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2005年和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启动了2批循环经济试点,共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及省市层面的178家单位参加了试点工作。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1月,《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将循环经济规划作为基本管理制度之一。2009—2010年,国务院先后批复甘肃省和青海省柴达木的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用以指导各试点单位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3)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2013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化和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和具体内涵将进一步深化,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深化发展阶段[12]。

3循环经济规划方法综述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其他各类规划一样,其内容涉及现状及问题分析、目标和指标确定、总体设计、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识别、投资效益分析、保障措施分析等方面。其规划方法也遵循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所采用的通用方法,如模型预测、空间规划、数学规划、情景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这里仅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对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分析和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3.1物质流分析

物质流分析(mFa)是一种以质量单位追踪物质从自然界开采进入人类经济系统,后流经经济系统各环节,最终回到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mFa可以分为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ew-mFa)和特定物质的物质流分析(SFa)。ew-mFa方法可追踪进入国家或者区域经济系统的全部物质流状况,而SFa则是主要追踪特定的某种或者特定的大宗物质流,如针对重金属、碳等特定某种物质或者木材、能源等大宗物质。20世纪90年代初,奥地利、日本和德国首先应用mFa方法进行经济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流动状况分析,此后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国家层面的ew-mFa。通过ew-mFa,可得到输入指标、输出指标、消耗指标、平衡指标、强度和效率指标、综合指数六大类共10多个物质流分析指标,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指标设定提供量化依据。迄今,国内多位研究者对物质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13]。鉴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mFa必然成为循环经济规划的重要工具。日本循环型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就是基于物质流分析。国内东北大学、清华大学、中日环境友好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较早利用mFa,开展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14-17]。此外,也有一些聚焦某行业的物质流分析,如分析钢铁生产流程的铁流对铁资源效率的影响[18]。

3.2工业代谢分析

工业代谢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ayres等提出的,它通过研究物质、元素和能量代谢关系,分析经济运行中物流、能流和环境影响,有助于把握工业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识别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先解决的目标;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环境污染[19]。要针对不同的研究范围(工业系统、区域、流域或整个国家)以及不同的研究对象(如污染物、污染元素、资源、产品等)研究工业代谢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途径和政策途径来减少环境影响。段宁等[20]进一步将工业代谢深化为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其中,产品代谢以产品流为主线,即上一个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初级产品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辅材料,随着产品链延伸产品的经济价值也随之增加。产品链采用生态设计方法,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提高资源效率,降低环境排放。废物代谢以废物流为主线,通过废物流动,将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作为原材料输入到下一个生产过程,再次形成产品和废物。随着废物链不断延伸,初始输入的原材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废物代谢阶段,即在废物产生之后才考虑再用和循环,而应主动研究和优化产品代谢过程,通过革新现有的产品链,补充和完善产品代谢链网,使废物在产生以前就被减少或消除,或者在产生以后有利于再生利用,这也是强调产品代谢的意义所在[3]。

3.3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Ca)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美国开展的针对包装品的分析和评价。1998年,我国开始全面引进LCa国际标准———iSo14040系列标准,将其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广大学者的推介,LCa成为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领域新的研究亮点之一,并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应用[21-22],包括:1)绿色产品的评价,主要应用LCa进行产品环境性能比较和改善评价,如绿色建筑材料评估、产品节能减排绩效评价、面向回收的汽车产品设计[23]等;2)工艺、技术的环境评价,应用于工艺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同工艺之间的比较、工艺优化及再循环工艺设计等;3)农业及服务业中的应用,如运用LCa方法,进行沼气生态农业模式、酒店服务业的优化评价;4)废物资源化技术路线评价,如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LCa,识别污染特性和判断末端处置工艺的优劣,从源头上消除污染[24]。LCa所需数据种类繁多且处理量大,需要相关软件及数据库系统的支持。国外已形成多种较为成熟的评价软件和数据库。我国在引进国外软件和数据库的同时,也开发了自己的LCa数据库,如四川大学、亿科环境科技公司开发的CLCD,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发的RCeSS,同济大学开发的中国汽车替代燃料生命周期数据库,宝钢开发的baosteelLCa等[22]。

3.4生态足迹分析

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计算人类的消费、衡量生态可持续性的工具,将生态足迹的现实需求与自然能够提高的生态服务的实际供给两方面进行定量比较,可以反映人类是否生存于自然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1992年,Rees等首次提出生态足迹概念,此后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如欧洲委员会将生态足迹概念纳入区域可持续性评价的共同指标集[25]。国内研究者开展了相关案例研究。如龙爱华等[25]对上海市的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上海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生态“黑洞”越来越大。当前的城市化必须摒弃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杜绝奢侈消费,发展循环经济,从而降低城市人均生态足迹和支撑区域的生态压力。岳强[26]对辽宁省1995—2002年生态足迹的研究表明,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达到最大,化石燃料用地在生态足迹构成中比例很大,生态足迹构成的分布严重不均,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较低。

3.5生态效率分析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定义,生态效率是“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并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生态效率可以表示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与环境影响之比。生态效率越高,表示能以较少的环境代价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这与循环经济的宗旨一致。周国梅等[27]根据生态效率指标,初步提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诸大建等认为,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指标来度量,最直接和科学的是2类指标:1)基于GDp与资源投入的资源效率指标,如直接物质投入生产率(GDpDmi)、能源生产率、水生产率、建设用地生产率等;2)基于国内过程输出(Dpo)的环境效率指标(GDpDpo),如固体废物产生产出率、废气排放产出率、废水排放产出率等。据案例研究,上海市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其生态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多数生态效率指标还低于国内先进水平,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不高[28-29]。

3.6系统动力学模型

系统动力学(SD)由Forrester于1956年创立,目前已成为研究复杂性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针对实际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充分估计和研究其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特别注重研究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协同以及延迟效应。循环经济系统是涵盖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子系统的复杂系统,特别适合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江卫[30]从煤炭行业、生态矿区、煤炭企业等3个层面分析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企业生态系统主要变量的反馈控制关系,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秦钟等[31]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广东省循环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发展的3种不同情景进行了模拟和比较,指明了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7循环经济规划方法对比

几种循环经济规划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有些还可以在规划实践中同时使用。不同方法在分类上也有些交叉,例如,尽管LCa是一种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工具,但其他各类方法均应遵循生命周期的理念;物质流分析可以看作是工业代谢分析的一种方法;生态足迹是一种广义的物流分析;生态效率方法中的输入、输出的物质量,需要通过物质流分析来获得。相关方法的对比见表1。

3.8循环经济规划指标体系

国际上,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指标体系最为完善,该指标体系乃基于mFa分析而获得。2008年,日本制定了新的《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新计划中使用了2类指标:1)物质流指标,反映循环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物质输入、循环和输出状况,包括3个核心指标(资源生产率、循环利用率、最终处理量)和2个辅助指标(金属矿物生产率和Co2减排),其中辅助指标为新计划新增;2)措施指数(effortindices),包括表述定量目标的目标指数(废物减量化、公众的意识和行动变化、推进循环型社会商务、具体循环法律和计划的实施)和监控近期变化的监控指数(包括出租业的市场规模和重装商品的出货率、制定循环基本计划的地区数等9个指数)[32]。在国内,不少学者基于mFa、生态效率等方法开展了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反映到了政策层面,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1)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十二五”期间的18项指标,可分为3类,即资源产出指标(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等),资源消耗指标(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占有色金属总产量比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10]。此外,《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基本上是输入、循环端的指标。(2)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编制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宏观层面和工业园区层面两部分,分别有22和14项指标,用于指导全社会、各地以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该指标体系包括4类指标,分别是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33]。与上述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相比,明确包括了废物排放指标,即输出端指标。(3)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环境保护部等三部门为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建设,颁布了综合类、行业类和静脉产业类3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分别包括24、19和20项指标,这些指标分属于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资源循环与利用)、污染控制以及园区管理4类指标[34]。该指标体系包括了输入、循环、输出端指标和管理指标,突出了环保要求。

4循环经济规划展望

4.1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规划还存在不少问题:1)指导循环经济规划的理论体系尚待完善,特别是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界定循环经济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容易出现“泛化”现象,一些地区脱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甚至违背经济规律,借发展循环经济的名义,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2)规划体系不完善,循环经济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缺乏协调性,国家、区域、地方规划衔接不够,可操作性有待提高;规划指标虽多,但规划指标约束性缺失,导致规划难以考核。3)规划方法不健全,传统的预测、模拟和规划方法与循环经济特色的规划、评估方法脱节,规划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4)规划的基础数据缺乏,缺少物质流分析的统一、规范的数据平台。5)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循环经济制度建立刚刚起步,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机制尚未形成。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4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740-0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中国农业一直经历着大量投入、大量产出的线性经济发展历程。农业生产中过量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现象屡见不鲜。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指出,中国农药及化肥用量已高达1750万t和5600万t,分别比2009年增长2.40%和2.90%;农膜覆盖面达1600万hm2,残留量达65万t;废水中的CDD和氨氮有47.40%和31.70%来自农业;《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焚烧及废弃的秸秆量达2.15亿万t,达秸秆总量的31.30%。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对农村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以农业科技进步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为基础,提倡按照物质利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赢[1]。

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有效评估是其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幅原辽阔,各地由于自然地理、人文、风俗的差异,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产生了针对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2-6]。根据区域特点,姜法竹等[7]从投入、利用、产出、效应4个方面设计了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多层次定量指标体系。

1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

1.1指标体系的构建

1.1.1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①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能体现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即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②具备实用性原则:指标数据计算应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在国家规范性数据库中检索到;③具有可比较性原则:指标数据在其他地区和国家间易查到,可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和国家间进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④符合整体性原则:指标应反映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单项指标应涵盖农业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⑤客观性原则:尽量采用可定量指标,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1.1.2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特点,提出了由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及18个单项指标组成的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8]。同时,根据指标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其分为正向和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表明循环经济发展越好的指标即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表明循环经济发展越好的指标即负向指标。表1中,X代表目标层,Xi代表指标层,ai代表指标权重值,Xij代表单项指标,aij代表单项指标权重值。

1.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能够避免由于指标间量纲、评价标准、数量级等的差别造成的可比性差的现象,本研究采用极差正规化法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分别采用公式(1)和(2)对正相关指标和负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公式(1)和(2)中,Sij+和Sij-分别表示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指标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值,Xij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原始值,Xijmax和Xijmin分别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3综合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加权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如公式(3)和(4)所示。在公式(3)和(4)中,p为循环经济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数,Yi为各指标层的评价指数,ai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权重值,aij代表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值,Sij为第i个指标层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p和Yi值越大,表明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分类的发展水平越高。

2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2.1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为例,根据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从《黑龙江统计年鉴》等资料中搜集了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少数没有找到的数据根据变化率进行推算得出。采用公式(1)至(4)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趋势图(图1),同时对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图2)。

2.2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分析

2.2.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图1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01-2010年黑龙江省的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10年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31。其中,2001-2005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14,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6-2010年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了0.17,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图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指标层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再利用和社会效益发展指数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且发展指数均上升了1.00,只有减量化发展指数呈下降趋势,且在10年间下降了0.41。指标层发展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再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减量化。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是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2.2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分析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符合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十五”规划(2001-2005年)期间,提出了通过选育优良作物品种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优质化的政策,并重点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链,充分发展乡镇企业。到2005年实现绿色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万hm2,乡镇企业增加值达500亿元。这些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黑龙江省提倡以科技进步带动农业的发展,健全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农产品的绿色化和有机化为目标,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2008年提出的《黑龙江省农村循环经济示范村建设标准》中强调了循环经济比率、循环经济规章制度完善率等指标,完善了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到2010年实现绿色农作物种植面积333.33万hm2、科技进步贡献率60%、农业机械总动力2500万kw、人均居住面积21m2。可见,农业发展已不局限于经济的进步,而是推广到了社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此阶段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

3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补偿力度,如通过建立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从而提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效率;对实施农业循环经济以及购置农业机械化产品的农户给予补偿,促进农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动性,使农民成为农业经济体制转变的主体。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和环保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公众对绿色农副产品的关注程度。

3.2推进农业技术发展

推进“产、学、研、销”一体化进程,建立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黑龙江省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温度在0℃以下,传统的农业废弃物沼气发酵技术运行时间短,若在冬季运行则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因此,应重点开发低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途径,以适应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通过菌种驯化或筛选,开发低温下的农业有机废弃物降解菌相关产品。

3.3提升农副产品价值

由于气候限制,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率较南方低。因此,农产品价值提升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推进特色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加工项目建设,发展绿色及有机农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畜牧业和水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应加强落实生产与后期加工并重的方针,发展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企业,大力提升农产品价值,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结论

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和社会效益4个指标层及18个单项指标。指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反映了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程度,即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

对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程度,找出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是限制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最后,根据黑龙江省2001-2010年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技术发展、提升农副产品价值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良强,郑雨苹.农业循环经济[J].福建农业科技,2008(3):98-101.

[2]赵波,李根荣.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8-12.

[3]杨文,李世平.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08(6):101-105.

[4]那伟,祝延立,庞凤仙,等.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9-212.

[5]刘晓敏,李志宏,范凤翠,等.基于密切值法的河北省市域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145-149.

[6]李娅婷,张妍.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09-112.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城市经济;循环经济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成为日渐严重的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会愈加严重。我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到“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不管是实践还是理论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构建某个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工作,这个指标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数据拼凑,而是复杂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指标结合。

一、城市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内涵

传统的生产方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缺点,自工业发展以来,这种缺点带来的危害愈加严重,例如出现了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等,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旨在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以此来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缓解愈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能源短缺的问题,实现经济、能源、环境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循环经济是生态学规律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核心思想是资源和能源的再循环及高效利用。发展城市循环经济,需要遵循“Resuing、Reducing、Recycling”的“3R”原则,也就是产品使用再循环、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和资源、能源的减量化,通过3R原则指导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运用最少的资源以及最大化的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城市循环经济的构成因素

城市循环经济是自然生态系统在经济活动中运用的体现,而城市循环经济体现了区域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体系的构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服务:城市的基础服务设施,为城市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保证,承载着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一定条件。城市循环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发展要协调,这种协调主要表现在时间、空间以及质量上;将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在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上,提高技术水平,尽量保证这些基础设施的低消耗和低污染。

2.绿色产业:绿色产业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生产中对生态环境几乎没有负面影响,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是绿色产业的两大组成部分,下面针对绿色产业展开分析。首先是生态农业,传统的农业生产品种单一,占地面积大并且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生产中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而生态农业摒弃了传统农业的弊端,通过和生态环境协调、农产品轮种和多种产品互补等方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收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第二是生态工业,我国的工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但是通过改变工业生产模式、闭合物质流程、控制源头等方式,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第三是生态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人们对服务需求逐渐提高,促进了生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现今的服务业更加健康和生态化;第四是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包含了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和环保产品的生产等方面。

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等领域,是城市人和自身活动产生的非物质生产组合。政府应该转变自身职能,完善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向人们普及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观念,鼓励人们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每个人的责任,引领人们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4.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同样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帮助,现今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了再利用、系统化、资源化、替代和轻量化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利用,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例如轻量化技术是用尽可能的资源达到最大化的生产目的,而再利用技术是反复使用材料,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下面将分阶段分析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为:选择评价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功能,建立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方法,实施评价,制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1.筛选指标体系:建立一般指标体系后,应结合指标数据可用性、城市生态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能够用于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选择特点鲜明、相互独立的指标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权重:循环经济评价是否科学、正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标权重的影响,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专家评定法”、“统计实验法”和“德尔菲法”等,由于评价体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每个层次的权重。aHp(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建立矩阵,得到权向量,层次单排序,总排序,检验一致性,最后根据结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3.标准化和量化指标: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一般通过计算、分析统计数据能够得到定量指标,但是定性指标的量化存在一定困难,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定义一个定性指标,然后再给这个定性指标打分。但是由于定性指标具有不同的含义,即使量化也无法直接计算,必须进行标准化处理。

4.体系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下面举例分析一些主要指标:首先是万元GDp的用水量降低率,工业、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势必会给水资源供给带来巨大负担,可以看到,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淡水缺乏的问题。要衡量城市的节水潜力和用水效率,需要依据万元GDp用水降低率;第二是万元GDp能耗降低率,我国很多省市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这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所以,评价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它的含义是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降低比例;

综上,城市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会有问题出现,通过量化指标、构建全面的、多层次的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完善的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胡成龙.煤炭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商界,2012(11):124.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资源价值流转核算

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依据于“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把低消耗、低排放以及高效率作为其基本特征,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吻合的。循坏经济的开展不仅需要有政策和经济体系的支持,还需要有资金流动的良好基础,并把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等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资金的角度来看,它是伴随着企业内部物质的循环流动,其最后的结果是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效益业绩带来重大影响的。在当前的企业发展形势下,在对物质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建立资源价值流转的核算体系,发现循环经济价值和物质流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规律,从而达到内部物质和价值信息之间的一致,具有内在的必要性。

一、企业循环经济价值的本质内容及其特征阐述

循环经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绿色经济,它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价值链来做支撑。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循环经济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采取清洁化生产、绿色消费以及回收利用废弃物等的方式来创造出投入小、产出大的优良效应,而且这也是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形式,它的本质是一种价值诉求。

循环经济是利用各种相关的手段和方法,吧传统的线性经济系统资源流动方向组织为一个新型的反馈式流程和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除了实现经济效益之外,它还重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简单来说就是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可持续价值,这就是循环经济的价值本质所在。

在循环经济的模式中,它的价值载体是物质,随着物质的不断循环流动,就会相应的产生价值的循环流转,这一流动价值势必会对经济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它的资源流转方式已不再是传统的工业经济的机械式的流转,而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后确定的最佳的选择。企业的资源流有两种构成形态,即物质和价值形态;有两种的转化,即合格品和废弃物;有两种流向,即正向流和逆向流,这几个量化关系问题是循环经济资源流分析领域的关键性问题,同时这也是其具有的特征所在。

二、循环经济下的资源价值分析

循环经济下的资源定义可以概述为是输入企业的原材料、能源等的构成物质,具有资源的物质特性和价值特征。所谓的“资源价值流转”就是资源在时空流动中所发生的价值转移,它是以资源流动的分析为基础的,按照循环经济的“资源价值”标准,对资源在链、环、网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形态变化进行合理的描述分析,它是属于动态价值的范畴。上述提到的“资源价值”属于是一种“社会――经济――环境”这个大系统的价值概念,它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不仅仅包括现有会计系统中的价格、成本以及收入等的尺度,而且还包含物质流对环境系统的损害价值,对这种环境损害价值的分析评估,可以对循环经济的实际效益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开展要求所进行的成本划分,和现有的会计制度所计算的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的会计学是从产品的定价要求为基础的,它把物质流中的废弃物损失直接的包含在产品的制造成本中,这样很明显是难以满足循环经济对物质循环优化决策以及控制评价的信息需求的。然而,在以循环经济为基础进行划分的成本构成中,会有一部分形成转移价值进入到半成品形成有效价值,一部分进入废弃物形成资源的损失价值,这个损失价值同时还包括企业内部资源的消耗所承担的损害价值,基于此,企业采取循环经济的相关有力措施,不仅可以把废弃物损失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损害转化为增加合格产品的价值,还可以大大的减少废弃物的损失价值,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满足循环经济业绩的计算和评价的要求。

三、资源流转价值的变化规律

企业资源的流转过程不单单是资源物质的流转变化过程,更是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物质流转是以主要元素为典型来进行物质流的分析工作,常见的典型元素有钢铁厂的铁元素、铝工业的铝元素等。不同阶段的元素会发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并且每一阶段的输出端会形成有效的利用价值和废弃物损失的价值。因为不同的生产阶段都会有新的价值投入增加,这样就会直接的导致元素的价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内部含有这种元素的物质经过多次反复的磨损,它的价值会逐渐的减少,从而形成一个较低的价值。

四、企业资源价值流转核算的模型

我们把资源流成本概念作为基础,构建一个资源价值流转核算的公式,即:

RVi=RUVi+wLVi+weiVi

RVi表示的是第i流程的资源价值;RUVi表示的是第i流程的资源有效价值利用;wLVi表示的是第i流程的废弃物损失价值;weiVi表示的是第i流程的废弃物外部环境的损害价值,那么把元素流分析作为分配的标准,又可以把后三类的价值作进一步的变化:

上述式中,Cmj是第i流程的原材料输入成本;Cei是第i流程的能源输入成本;Cli是第i流程的人工成本;Cpi是第i流程的折旧等制造的费用;Qpi是第i流程特定元素的含量;Qwi是第i流程废弃物特定元素的含量;weiij是第i流程第j种物质的环境影响废弃物数量;UeiVij是第i流程第j种废弃物的单位环境损害价值。

五、总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实行循环经济下的资源价值流转核算的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是有重要作用的,保证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可以满足循环经济的需要,进而推动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主成分分析法;定西市

中图分类号F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9-04-02

1研究区概况

定西市地处甘肃省中部,n34°26′~35°35′,e103°52′~105°13′,位于陇西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的交汇区,山、川、梁、峁、沟谷等多种地形相间分布。北部为黄土丘陵山地,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南部为秦岭山地,寒冷阴湿;耕地大部分是坡地,土壤肥力不高,林草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内容

依据农业循环经济的循环化、再利用、减量化、可控化的“4R”原则,借鉴相关研究成果[1-2],筛选出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单位面积GDp产值、单位畜禽产品率)、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单位农机动力GDp产值、化肥使用强度、农村用电强度、农药使用强度)、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农膜使用水平、化肥有效利用水平)、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复种指数、有效灌溉系数)4类13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2.1主成分分析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4.2%,取前4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1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4.2%,前4个主成分作为综合因子损失只有5.8%。用SpSS求出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见表1)。

3.3根据演化过程,将定西市农业循环经济演化分为两个阶段1990-2005年为缓慢波动上升阶段。这一阶段各年份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数均较低。该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粮食产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获得高产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忽视农业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005-2011年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下,提高了循环利用意识,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废弃物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那伟,祝延立,庞凤仙,等.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9-210.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资源消耗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21世纪全新经济发展观,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2]。循环经济遵循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实现资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广东省作为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沿海地区,在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资源瓶颈和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升级,导致广东省经济很难保持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广东省能源消费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加强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创造和谐社会生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保持逐年回落的良好趋势,能源消费变动率如图1所示[3][4],5年来广东单位GDp能源消费变动率均为下降趋势,累计下降20.98%,完成了“十二五”计划的18%的总目标。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如图2所示,2011-2015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由增加变为减少,对完成广东单位GDp能源消费下降18%的总目标贡献非常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用能增速过快、粤西北地区节能难度加大等问题造成部分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仍处于增长状况。

总体来看,2011-2015年期间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为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6]。但部分产业的能源消费仍然保持增长,需通创新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式进行降低来能源消费总量,促进广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7]。

三、V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循环经济发展认识不足

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及其重要性贯彻落实不到位,社会各界对其认识不足。一是部分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深入认识和贯彻落实,尤其是在能源消费上没有合理规划和控制。二是多数企业对循环经济知识了解不多,甚至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生产仍是以消费大量能源为代价。认识不足导致了多数企业的能源消费利用率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忽略了循环经济是基于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而形成的系统,狭隘地认为循环经济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并没有将节约能源消费落实到生活各方面中。

(2)技术水平落后,对外能源依存度高

目前广东省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很多技术在应用和推广方面还存在很多瓶颈。有些企业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同时也缺少独立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能力,生产模式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导致不能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造成能源消费量大、利用率低,因而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广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资源如,铝、铜、煤、钢、成品油等主要靠省外调入和进口满足需求,对外进能源依赖性高。

(3)地方法规不完善,能源消费控制力度不够

广东省尚未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缺乏节能、倡导绿色消费、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地方性法规[8]。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落实不全面,缺乏能源消费控制管理办法,对能源消费控制力度不够。因此,在没有制度法规的约束条件下,粗放型发展方式无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现绿色采购和引导社会能源绿色消费,也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

四、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引导

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加强思维引导是克服认识不足的根本手段。相关部门应当担好引领者角色,通过现代媒体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普及循环经济和环保知识。合理规划能源消费结构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把降低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发展广东省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9]。企业应加强内部宣传和学习,以循环经济作为长远的发展目标,逐步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社会公众应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学习和向他人宣传环保常识,用生活行动节约能源,共创和谐社会生态环境。

(2)鼓励技术创新,建立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

技术创新依据于科学理论,是产业之源,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鼓励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创新能源利用技术,全面加强企业技术研究,从而提升企业、产业的核心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费和生产成本。政府部门应多角度、多层次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企业也应鼓励员工技术创新,激发技术创新活力,降低在能源消费上的生产成本。建立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生态产业链和产业圈,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对外资源的依赖度。

(3)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实行各种激励政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适用广东省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尤其是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能源可再生利用、强制性能源消费限额标准、重点耗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通过各种规范法规体系,严格把控能源消费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化。建立和实行各种激励政策,对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进行激励。如设立广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环保投资基金等,用于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研究、市场化、产业化[10]。对自主研发提高能源消费循环利用技术的企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给予积扶持和补等。实现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政策法规,激励各行各业、社会公众积极投入循环经济发展中。

参考文献:

[1]边晶.广东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D].广东:暨南大学,2013.

[2]尹兵.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7.

[3]陈文婷.循环经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广州环境科学,2015,30(1).

[4]曾雪兰,徐伟嘉等.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碳下降潜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36(3).

[5]王丽,蔡春霞等.我国能源结构及电力供需简析[J].能源环境保护,2014,28(2).

[6]张艳.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线设计[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7]尹嘉慧.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安全影响力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8]“能源领域咨询研究”综合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9).

[9]安静.广东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5,2.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9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将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反馈式流程,也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作为促进人类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已经被财经学家认为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循环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和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理财观念的更新和财务管理的新课题,引发无限的思考。

一、财务管理目标选择思考

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既是最优选择也是一种趋势。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其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社会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献能力,这不仅仅指企业依法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收,更重要的是用发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环境的目的。科学理智地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可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二、财务预测体系思考

狭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计划;广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企业在经营决策前对项目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可行性报告,它主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对项目未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现金流量以及估计需要的资产与所需融资等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作为支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循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家们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提高社会有限的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列入财务预测和经济考察与评价体系,结合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分析作出企业决策。

三、增收节支财务管理思考

循环经济含开源节流之意,与财务管理的增收节支有同工异曲之实。

(一)开源与增加收入来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需要把一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企业成本,在企业未来收益中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承担产品研制、开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投资风险与报酬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财政补贴,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制作、示范试点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不仅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还要运用资金周转原理,科学、合理地整合现有资金,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通过政策性银行优先贷款、低息或无息贷款、延长信用周期、税前还贷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动力和信贷政策支持。

(二)节流与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垃圾回收和垃圾处理,而是对废弃物的产生通过预防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遏止,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和过程防控。这与财务控制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原理相同。循环经济从企业的产品设计环节的节约原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到企业的产品制作环节的节水、节电、节能源,以降低废品率到企业的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使用寿命尽可能长,应用范畴尽可能广到企业的产品废弃环节的回收再利用,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减量化——环保型(无害化)——资源化”,这就是循环经济企业产品的生产理念,这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资源)的生态会计哲理。纵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日本在物资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成本运作等方面成绩尤为突出。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成本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新成本革命”绝招有三:一是从汽车零部件采购入手,只要产品符合设计需要,对降低生产成本有利就可被采购;二是统一汽车底盘,对其种类进行大幅度的合并、削减和共享;三是开发出世界上尚未发明的先进技术,并使其成为现实的标准技术。“新成本革命”为丰田汽车公司带来了成本下降3%的巨大经济效益。我国的“邯钢经验”也曾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楷模。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驱,将成为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我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而“加强成本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和《财政部关于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出炉,顺应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本质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徘徊在粗放型线性模式,资源投入率高,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效率低,我国应制定和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如给予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的产品、对选择绿色外贸导向型、投资环保产业、经营环境公用设施的企业和国内不能生产的治污、环境监测仪器及技术等进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设法降低企业成本和税费开支。

四、财务分析方法思考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成本—效益分析”、实行全成本核算,作为企业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渠道。“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它主要指“3e”分析,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ss)分析。经济性是指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程度,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资产安全和增值。“成本—效益”分析的理念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和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成本—效益”分析将成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经济分析方法。超级秘书网

五、财务监督机制的思考

循环经济时代,财务监督更注重对影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评价指标进行监督,把循环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根据《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通过对企业效益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否以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和谐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监督管理机制。循环经济“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和过程防控”,也体现了财务监督“事前监督”的本质。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篇10

[关键词]水资源循环经济再利用意义

1前言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危机”日益显现,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也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起初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运动规律,即着重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逐步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过渡到水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研究,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广泛开展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这些研究领域包括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水环境安全的研究、水权水价的研究、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研究等。

2水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1水循环经济的概念

水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会水循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按照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的原则,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污染,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可持续性。

2.2水循环经济的特征

根据水循环经济的定义,通过传统水资源利用模式和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2.2.1发展目标上追求效率、效益和可持续的统一性

水循环经济模式在发展目标上追求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三者的统一,要求水资源利用模式必须按这三大目标进行重新构建。

(1)效率特征要求水资源利用注重节水,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高效利用水资源。

(2)效益特征表现在中观上水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要构建节水型经济系统和节水型社会系统。

(3)可持续性是指水资源利用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水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最高目标。

2.2.2管理环节上追求供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健康循环

发展水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水资源生存环境,水循环经济要求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和途径都应追求健康循环,且贯穿于整个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水循环经济需要贯彻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输入端的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在供水环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水资源量,即用较少的水资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

过程控制的再利用原则(Reuse)。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从上一工序或过程排出的水资源能够直接为下一工序或过程所用,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多次重复利用。

输出端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水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废水。

2.2.3利用手段上追求科学技术、经济与行政手段的一体化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水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

有效的经济政策是水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价格、税收和财政等各种经济手段,实现符合水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3R原则。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水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是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管理手段上的重要特点。

3水资源再利用模式

水资源再利用模式的选择体现在水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供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等。其目的很清楚,一是节水,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索取;二是减少排放,减少对自然水生态的扰动。水资源再利用模式在人类实践中早有应用,如节水器具,节水的绿色建筑,还有各种中水的回用等。总体来看,对这些模式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没有更好地提炼总结,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加强。

3.1节约用水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用大漫灌的灌溉方式,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可见,我国农业节水潜力相当可观,应大力研究和分析农业节水模式,通过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农业节水。要加强对工业行业节水的经济学研究,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目的。在城镇,要加强水的循环利用研究,控城镇生活的用水浪费,减少城市给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水损失,充分发挥节水的潜力。要研究和分析各种节水模式的成本和效益,通过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选择最优的节约用水模式。

3.2清洁生产模式。近年来,世界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采用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采取这一措施,20年来,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用水的数量没有增加。美国钢铁业在每吨钢需要的280t水中,只有14t是注入的新水,其余用的都是循环水。至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90%~95%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工业用水效率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的年用水量将由现在的1100亿m3增加到2000亿m3,增加用水量约1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工业用水过程的研究,多角度地选择清洁生产模式,改进工艺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多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

3.3污水资源化模式。工业废水资源化的观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努力方向;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是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处理过的回用中水,主要可用于冲厕、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t以上。因此,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的着眼点,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污水资源化应用的方向。

3.4雨水资源化模式。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极度缺水。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当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用量只有110m3,是全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m3)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m3)的3.7%。目前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近1000万人的饮用水极度困难。数百年来,西部地区居民积累了丰富的雨水汇集和利用的经验,使他们得以在这里生存。面对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的集水方式受到了资金短缺的制约。为此,今后需要大力开展对西北地区雨水利用方式、雨水利用投融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3.5海水淡化模式。我国拥有1万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海水利用和淡化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据测算,中国城市的用水中约80%是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中约80%是工业冷却用水。如果能够用海水替代现有工业冷却用淡水总用量的30%,就可以使沿海城市节约近20%的淡水资源,同时减少冷却水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海水淡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今后,需要加强对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对工业设备的腐蚀、海水淡化成本与效益、海水淡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使海水淡化利用成为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4水资源再利用技术的创新

“节流”与“开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两个主要途径,在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的今天,其核心在于水的循环利用,即通过污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等措施,增加水资源的间接供应,尽量减少水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无效需求,减轻供水压力,还可以相应减少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负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循环用水可以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循环用水需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特别需要不断更新的污水处理技术、节水技术与设备的支持。

技术创新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系统目标,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比较,不断研究和寻找新的最佳方案。对水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要将水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水的供应、输送、使用、排放、处理和回用等过程中,通过对循环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水循环利用、污水处理、水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

例如,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用水部门与行业都存在节水技术与相关设备;在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必须不断更新处理设施和技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水平;同样,要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需要对饮用水、循环水的管道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需要考虑不同技术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还要对比分析采取水循环技术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水循环技术的可行性。这些工作,需要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各类循环水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识别评价指标,为水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5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水资源分部门管理的体制,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等分割管理,水资源的分割管理导致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推萎扯皮、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随着社会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少地区的水短缺和水污染等水问题日显严重,传统的水资源分割管理模式越来越成为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加强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问题的研究是实践水循环经济工作的突破口,更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的研究包括循环水权制度的研究、循环水权交易市场的研究、循环水价的研究、水循环经济政府财政和税收的研究、有关循环水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研究等。

6结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迫切需要在包括工业、农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引入水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技术。通过水循环与资源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水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依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保护环境。因此,建立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再利用体系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晓昌,张荔,袁宠林,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