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体育活动方案十篇初中体育活动方案十篇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4:40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1

【关键词】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方法

在我国实行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原有的教学方式早已无法使用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应该转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的指导,使得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能够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尤其对于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当中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转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师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对英语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有利于实现初中英语课堂高质量教学,是促进教育进步的有效方式。

一、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英语词汇、句型的讲授以及学生听、说、读、写、练能力的培养,初中英语为日后英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差、反感背诵英文词汇、英语成绩较差等等。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问题。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出现,使得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利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辅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是我国初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启发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促进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成绩进步的有效手段。

二、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优点

1.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当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初中体育特长生对英语的学习情趣。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主动的去思考,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英语知识的局面,显著提高了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2.提高教学效果。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掌握英语技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学案导学教学方法需要进行课前预习,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在课堂上,要修学生记录学习的所有英语教学内容。在课后需要对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行为,可以逐渐加深初中体育特长生对英语技法的认知,加深记忆。

3.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案导学教学方法非常重视对于教案自己学案的设计工作,所以英语教师应该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转变。因此英语教师的备课内容有过去的知识点准备,转变为不仅仅备知识点,还需要对方法、过程等相关方面备好课,这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要求。另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具有一些未成年人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更好的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学案导学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独立学习的空间,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正面影响。但是对于那些自学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虽然教师会做出具体的讲解,但是他们由于缺少自学能力,也不见得会掌握知识点。这就造成学生成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朝着极端化的两个方向发展。

2.发言过于集中。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能够使语言表_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发言和表现的机会,而其他学生则更多的是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即使是总结发言,也依然是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那些学生。因此得到锻炼的总是那些少数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仅仅是听众,无法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3.课堂秩序混乱。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使用小组合作模式,会造成课堂秩序比较混乱,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四、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现本校化发展。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作用的充分发挥,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依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学案和教案的编写,包括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身心特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年龄特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专业特点等等,注重对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有效解决,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与其他优秀教学方式相结合,综合使用。

2.引导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第一,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内容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自学能力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自学能力就比较薄弱,尤其是初中体育特长生更加活泼好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主导非常重要。初中英语教师可以使用学案中的自学提供,利用指引、设置疑问、启发以及评价等诸多方法,帮助初中体育特长生翻阅教材以及思考提供方向。

3.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要分层教学。我国初中体育特长生的知识水平具有差异、身体素质具有不同,对于英语学习的能力具有差异,所以想要良好的发挥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作用,就必须要对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层次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案当中的问题,应该设计的具有梯度性,使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初中体育特长生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对英语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不断引导初中体育特长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此外,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够充分启发初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得英语成绩普通的学生具有学习的动力,使得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受到挑战的压力,帮助那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初中体育特长生也能够获得鼓励。

4.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关系。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施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鼓励每个人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使得人人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但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成绩优异学生和成绩落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适得其反,获得相反的效果,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成绩更好,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更差。所以,第一,初中英语教师应该鼓励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去,勇敢的去尝试,即使是失败了也是没有关系的。第二,在小组内部,初中英语教师安排成绩优异的学生做示范,同时帮助后进生学习,在英语教师的鼓励下,和优等生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英语的学习。第三,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学习指导的过程当中,应该将学习成绩差的初中体育特长生作为重点指导对象,对他们的身体情况和思想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帮助初中体育特长生找到容易出现的错误,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辅助初中体育特长生解决学习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最后,使用异质分组的方式,保证小组和小组之间最大程度的实现均衡。

5.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构建一套规则,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会使得课堂教学氛围空前的活跃,在激发初中体育特长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给英语教师维持课堂的教学秩序带来了难题,这非常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氛围看起来非常活跃,其实非常混乱的情况。因此需要初中英语教师构建一个既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又能够使得英语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教学常规,同时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变成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一种课堂习惯。

6.合理控制英语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就当前的初中英语教育情况而言,一节英语课的时间是45分钟,想要在这45分钟里,实现初中体育特长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以及探索学习的时间,再加上英语练习的时间,可以说时间是非常的紧迫的。此外,由于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预习内容比较多,也占用了初中w育特长生大量的课下时间,这也就在所难免的会减少初中体育特长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增加了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课余负担。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英语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五、结语

将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当中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体现了初中英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核心地位,也将初中体育特长生的主体地位呈现了出来。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下,应该实现初中英语教师、教材以及初中体育特长生三者之间的交互,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初中体育特长生对于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背景下,可以启发初中体育特长生的英语思维模式,提升英语素质,实现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标。本文对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对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介绍,阐释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优点,分析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当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提高初中体育特长生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保强,肖夏.我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8:47-49.

[2]祝弘平.导学案+:初中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实践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7,01:37-38+31.

[3]张燕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英语教师,2015,21:59-60+92.

[4]李红.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6,12:68-69.

[5]都慧慧.高校排球普修课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以阿坝师范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6:37-38+74.

[6]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30.

[7]乔乐.初中数学课堂“微视频”与“导学案教学”的结合[J].学周刊,2017,04:159-160.

[8]樊忠军.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07:69-70.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2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提高对信息的收集、整合以及活学活用的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的全方面发展是初中政治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是教育界又一次进步,它可以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起到课堂主体作用,对所学知识做出更深刻透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望为政治教育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运用及研究

一、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在新课改趋势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更被广大教师所使用,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育太过死板,没有什么课堂互动以及活跃的课堂气氛,失去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靠的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即使学到的知识也不会被很好的运用,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根本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目标。

2.教学效果不达标

政治课程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加之枯燥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对政治学习有较深的理解,对事物的判断及分析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1.化抽象为具体

案例教学法早已被各个领域广泛推广被应用,同样应用于教学领域,它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也是搞好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法的情境性可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降低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使学生学习时看待问题更加清晰明了,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入课堂共同探讨,从而更深入的了解政治知识。

2.渲染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法通过把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剖析讲解,在这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性,促进学生潜能发挥。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各抒己见,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政治教学变得不再那么枯燥无味,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政治教学,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标。

3.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将现实案例剖析研究是启发式教学思想最佳演绎,把案例事件作为理论学习的基础,把实践问题与课堂理论学习完美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多方面分析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学生对抽象事物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分析

1.案例选择

案例教学法实际运用中对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所选案例必须要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这样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才不会跑题,既不能脱离实际,还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最为适宜。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案例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实践性。

2.创新教学模式

在案例教学法教学中,要把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把主导权交给学生,利用丰富趣味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几人组成小组,针对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阐述本小组观点。其次,还可以组织研讨辩论赛,让学生针对某一案例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演讲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应了现阶段新课标理念。

3.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教育教学的又一次革命,为了在初中政治案例教学中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也要为我所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教师要陈述的案例呈现在荧屏上,使学生一目了然,提高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效率,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列举一些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表见解,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4.教学内容时效性在初中政治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多采用与学生生活相关案例,结合社会热点,联系课堂理论知识展开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在讨论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了解自己对自己、家人以及社会要担负的责任,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四、结束语

总之,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课改要求,要通过案例对比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立足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望可以为案例教育教学提供教学经验。

作者:杨丽琴单位:临沧市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向东.案例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研版),2014(4)

[2]徐嘉高.立足成才重视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3(29)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3

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基地根据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特点,坚持以现代培训理念为指导,突出先进性、实践性与实效性,着眼于科技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教师设计分层递进的培训方案:有的着眼于高端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培养和打造基础教育的领军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有的旨在培养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有效促进基层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为科技教育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依托天津师大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室与中小学、青少年宫、科技场馆等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强调问题情景下的深入学习,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师生研讨、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培训环境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坐落在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依托天津师范大学教学资源,环境优越、功能现代,有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培训案例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培训

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科普实践活动。

基于实验与实践基地的培训。

培训主要课程

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概述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模式、类型和方法,使科普志愿者(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后备力量)具有从理论高度把握科学普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

优秀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案例评析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我国科学普及教育改革中优秀的活动实例为案例,以“解读”的形式回答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什么是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一般格式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优秀案例成功的经验,达到使学生初步了解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基本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本课程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师生研讨等方式。

利用科技场馆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科技场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培训学员通过参观、研讨,学习如何利用科技场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方法。

教学方法:听取天津科技馆专家讲座,小组到天津科技馆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研讨如何利用科技场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天津中学科技教育理念、活动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是实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主阵地,本讲座对天津中学的科普教育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从中汲取营养,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

讲座主要内容:

四个基本理念:“向生活学习”、“自主学习和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成长”。

目标系统:建立了以有责任感、会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会交往等12个基本目标为核心的目标系统。

内容体系:设计了“主题―专题―问题―课题”四题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

学习策略:形成了情境中学、体验中学、探索中学、交往中学、反思中学,五个学习策略。

基本做法:形成了“深度交谈、个别化指导”、“成果交流展示”、“出版研究成果集”、“高年级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小导师”等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六种基本做法。

评价方式:建立了“即时评价”、“成果作品评价”、“综合表现评价”课程学习的三种基本评价方式。

科技活动指导方案设计

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教育环境中选取活动主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分小组研究制订科技教育方案。

实践教学

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收获

本次科普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也要深深地思考对于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我们有过争论、有过困惑……活动结束我依然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是否太过强势,是否应该让组员们发挥更多?是否限制了组内同学个性、优势的发挥?我们认识到在活动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必要的。如果有下一次活动,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制作的乐趣,遇到一个个小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一起收获辛劳的成果。之前紧张的情绪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消失,尤其是当他们亲切地叫我们“老师”时,心里更是觉得暖暖的。

我们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应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并且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小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新一代的青年。

2012年培训计划

“天文科学课程”培训班时间:2012年4月18-20日

培训对象:中小学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00人(其中全国各地区科技辅导员50名、天津市科技辅导员50名)。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班

时间:2012年10月下旬,计划5天。

培训对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50人。

培训团队

杨宝忠: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

石增: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原教学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水彩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书远: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原科学教育系主任。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工程”基地实践领衔专家;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学科学课题指导专家。

张兆瑞: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宫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校外教育书画名师,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会特聘专家,天津市和平区首席美术教师。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4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可行性研究

以往的体育教学对学习竞技运动的方法和技能比较注重,更加关注学科间的系统性和完善性,但是却忽略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拓展训练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使学生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心灵受到启发。因此,把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意义重大,特别是对学生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拓展训练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的好处

《义务教育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即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尽可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行为、情感。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力,使其树立起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所以,初中体育教育中实施拓展训练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与改革教育体制的需求相符,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二、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现状与不足

1.体育拓展训练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安全

在体育拓展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也是目前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课程中进度比较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拓展训练中不乏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这样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学生的心智不成熟,由于体育老师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在拓展训练中实施指导方面缺少科学性,所以,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对体育拓展训练不够重视

如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的素质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符。然而,从中国学校目前的教学形势看,素质教育在实际中执行得并不是很好。不管是社会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给予其很大的压力,这样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他们对学生素质不够重视,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就比较困难。

三、促进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更好开展的方案

1.强化拓展训练中所需的体育设备与资源

学校方面要关注体育设备项目的投资,在校园中多建造一些体育设备,合理使用体育资源。在完善体育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活动的具体需要,适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长期训练,这样可有效地提升体育的实战训练性。经过对有关体育设施的介绍与练习,可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促进其主体思维能力的提升。

2.要做好安全问题的专业培训工作

学校对学生安全防护知识方面的培训一般都比较缺乏,所以学校要进行一系列安全培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育拓展运动方面的培训。同时,体育老师自身的素质也要提高,责任感要强。要想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老师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把拓展内容的相关技能掌握好,学校可开展一些实际训练,这样可使老师的整体安全意识得到提升。

3.对拓展训练科目进行科学的设置与优化

在体育课程的安排上,学校一定要把握好,要使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的比例达到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很多体育科目的内容和形式目前存在单一的问题,老师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实施综合性探究,丰富体育科目内容和开展形式。我们要把握好在体育拓展项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研讨,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参与到拓展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在制订拓展训练实施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个性及特点为基础,制订的方案要多元化,把这些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选出最优决策方案,最后选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如此才会使教学质量得到真正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体育拓展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体育老师培训工作,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更好地实施,以实现素质教育的

要求。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5

一、工作思路

完善推行《年级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建立班级考核内容及指标体系,促进班级管理工作;以习惯养成教育为落脚点和突破口,指导各年级组分年级段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在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中实行“绝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承诺。

(2)在班主任队伍中开展“我尽我责”的教育活动,倡导每位班主任都要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时坐班,深入了解班情,采取妥善办法解决处理班级问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班主任培训工作

有针对性对班主任进行管班培训,尤其是对小学部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从管班方法和工作态度两方面入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跟踪、监督、引导、评估,促使小学部班主任工作效力有所提高。

3、班级管班工作,规范完善三个考核方案,并认真实施。

(1)《年级组长工作考评方案》

(2)《班主任工作考评方案》

(3)《精神文明班考评方案》

4、习惯养成教育

(1)小低年级组以《入学宝典》学习习惯为重点,逐条训练。

(2)小中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课堂纪律、课间秩序、专心听讲、在家自学为重点,长期坚持训练。

(3)小高年级以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学习、勤奋学习为重点。

(4)初一年级以行为规范、学生常规、听讲、复习、预习等习惯为重点。

(5)初二年级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课外阅读、行为规范为重点。

(6)初三年级以行为规范、勤奋好学,主动学习为重点。

5、学年末开展“优秀年级组长”、“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期末开展“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活动,进行奖励。

6、家长学校工作

(2)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

7、结集印制有关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要求,组织全体班主任学习,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8、安全工作

(1)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每周一),开展禁毒防毒、水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事故防范管理制度、安全事故问责制度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组织法制教育活动。

(4)严格执行保安值勤制度,加强学校保卫工作。

三、具体活动安排

8月份:组织初一新生军训。

9月份:(1—4周)

1、开学教育、稳定秩序

2、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看电影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检查各班级学生仪表着装。

10月份:(5—9周)

1、组织新分配老师、新调入老师学习

2、启动初二年级的课题研究

3、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5、家长学校开课

11月份:(10—13周)

1、中段考迎考工作

2、组织召开家长会

3、法制教育

4、组织学生看电影

5、“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2月份:(14—17周)

1、家长学校活动

2、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3、交通安全教育

4、精神文明班月评小结

1、期末迎考

2、评优奖励

3、安全教育

4、课题研究学期总结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应用

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近年来化学中考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学生对于学好化学知识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文化课程教育的整体水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互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教师应紧随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互动教学法为指导完善当前的课程教育工作。

一、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并且提供学纲供学生参考,这样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化学教育流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初中科学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拟定了新时期课程准则规范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参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

(1)认知问题。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整个知识框架偏向于实践性的研究,而书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难掌握,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知容易出现偏离。例如,气体性质介绍中,教材上提供了几种常见气体的类别,并说明了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特点。学生对于可燃性这一性质仅能从字面上理解,缺少必要的实验分析,往往使化学概念变得抽象化[1]。

(2)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是决定初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传统化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依旧局限于书本教材的应用,课堂上多数时间由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例如,化学品实验操作教学过程里,教师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未能向学生提供上台操作的机会。教学方法应用不当,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鉴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教学工作给予了科学的指导,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推广于化学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主张把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融合起来,制定师生的互动教学体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初中化学课堂采取互动教学方案,常有案例法、探讨法、思维法等方式。

(1)案例法。初中化学教育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当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应引导其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2]。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2)探讨法。化学是初中课程的主要学科,初中学校应从中学生学习情况展开分析,以化学新课标为基础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育模式。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思维法。“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教师仅从书本教材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没有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化学理论解决问题,这显然不利于中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思维法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初中学校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拟定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辅助教育。初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也是影响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各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调整,其主要是依据教育政策变动提出科学的教育方案,而引入互动教学法是化学课程教学的必然决策。

参考文献:

[1]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近年来化学中考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学生对于学好化学知识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文化课程教育的整体水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互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教师应紧随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互动教学法为指导完善当前的课程教育工作。

一、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并且提供学纲供学生参考,这样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化学教育流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初中科学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拟定了新时期课程准则规范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参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

(1)认知问题。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整个知识框架偏向于实践性的研究,而书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难掌握,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知容易出现偏离。例如,气体性质介绍中,教材上提供了几种常见气体的类别,并说明了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特点。学生对于可燃性这一性质仅能从字面上理解,缺少必要的实验分析,往往使化学概念变得抽象化[1]。

(2)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是决定初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传统化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依旧局限于书本教材的应用,课堂上多数时间由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例如,化学品实验操作教学过程里,教师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未能向学生提供上台操作的机会。教学方法应用不当,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鉴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教学工作给予了科学的指导,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推广于化学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主张把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融合起来,制定师生的互动教学体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初中化学课堂采取互动教学方案,常有案例法、探讨法、思维法等方式。

(1)案例法。初中化学教育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当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应引导其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2]。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2)探讨法。化学是初中课程的主要学科,初中学校应从中学生学习情况展开分析,以化学新课标为基础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育模式。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思维法。“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教师仅从书本教材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没有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化学理论解决问题,这显然不利于中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思维法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初中学校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拟定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辅助教育。初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也是影响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各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调整,其主要是依据教育政策变动提出科学的教育方案,而引入互动教学法是化学课程教学的必然决策。

参考文献:

[1]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近年来化学中考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学生对于学好化学知识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文化课程教育的整体水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互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教师应紧随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互动教学法为指导完善当前的课程教育工作。

一、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并且提供学纲供学生参考,这样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化学教育流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初中科学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拟定了新时期课程准则规范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参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

(1)认知问题。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整个知识框架偏向于实践性的研究,而书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难掌握,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知容易出现偏离。例如,气体性质介绍中,教材上提供了几种常见气体的类别,并说明了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特点。学生对于可燃性这一性质仅能从字面上理解,缺少必要的实验分析,往往使化学概念变得抽象化[1]。

(2)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是决定初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传统化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依旧局限于书本教材的应用,课堂上多数时间由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例如,化学品实验操作教学过程里,教师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未能向学生提供上台操作的机会。教学方法应用不当,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鉴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教学工作给予了科学的指导,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推广于化学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主张把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融合起来,制定师生的互动教学体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初中化学课堂采取互动教学方案,常有案例法、探讨法、思维法等方式。

(1)案例法。初中化学教育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当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应引导其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2]。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2)探讨法。化学是初中课程的主要学科,初中学校应从中学生学习情况展开分析,以化学新课标为基础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育模式。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思维法。“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教师仅从书本教材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没有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化学理论解决问题,这显然不利于中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思维法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初中学校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拟定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辅助教育。初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也是影响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各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调整,其主要是依据教育政策变动提出科学的教育方案,而引入互动教学法是化学课程教学的必然决策。

参考文献:

[1]

[2]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近年来化学中考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学生对于学好化学知识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文化课程教育的整体水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互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教师应紧随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互动教学法为指导完善当前的课程教育工作。

一、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的知识,并且提供学纲供学生参考,这样就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化学教育流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初中科学教学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拟定了新时期课程准则规范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参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

(1)认知问题。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整个知识框架偏向于实践性的研究,而书本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难掌握,学生对化学课程的认知容易出现偏离。例如,气体性质介绍中,教材上提供了几种常见气体的类别,并说明了氧气、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特点。学生对于可燃性这一性质仅能从字面上理解,缺少必要的实验分析,往往使化学概念变得抽象化[1]。

(2)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是决定初中生化学知识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传统化学教育模式中,教师依旧局限于书本教材的应用,课堂上多数时间由教师向学生讲解知识,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例如,化学品实验操作教学过程里,教师独自完成整个实验流程,未能向学生提供上台操作的机会。教学方法应用不当,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化学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

鉴于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不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教学工作给予了科学的指导,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推广于化学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法是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主张把教师、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融合起来,制定师生的互动教学体系,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初中化学课堂采取互动教学方案,常有案例法、探讨法、思维法等方式。

(1)案例法。初中化学教育需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当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应引导其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员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2]。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2)探讨法。化学是初中课程的主要学科,初中学校应从中学生学习情况展开分析,以化学新课标为基础而调整现有的课程教育模式。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思维法。“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存在,教师仅从书本教材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没有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应用化学理论解决问题,这显然不利于中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思维法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员必须充分掌握学员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初中学校要及时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拟定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案辅助教育。初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也是影响中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基本要素。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日趋完善,各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调整,其主要是依据教育政策变动提出科学的教育方案,而引入互动教学法是化学课程教学的必然决策。

参考文献:

[1]张新洋.初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初中教学研究,2011,29(13):17—19.

[2]陈维斌.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9,27(10):18—20.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2]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7

高中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应该是一致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印证: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并没有区分高中、初中、小学,这说明各学段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分析其它学科高中、初中课程标准有关课程基本理念部分的描述,其核心思想也是相同的。因此,评价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我们以《课标》的五条基本理念为指导,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看教学目标是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是否精心创设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环境,是否实施了有效的分层教学,是否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是否开展了真实的合作与交流。清晰明确的标准,成为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努力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手中既有了“本”(教材),又有了“纲”。

二、《课标》对当前初中教学中一些热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突出的、对教学活动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有些是课程目标和要求方面的问题,是国家对该门课程的要求。《课标》对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如何进行教学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方法的指导,一些教师总怀疑分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总是习惯于按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结果教学效果和预设相差甚远。《课标》对此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建议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学生,都能够作出符合自己学习的选择。”《课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没有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发展到某种程度”,关注的是相对的提高,这就为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性建议,为教学目标分层提供了方向。

三、《课标》“实施建议”对初中教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具体途径

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根本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新课程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背景因素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师生组成的共同体中,通过师生交往为主的活动过程,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总目标的教学活动。《课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具体途径。譬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否在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等,是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课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借鉴其它学科中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借鉴已有的经验,最容易取得教学成功;二是强调了适合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两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首选的教学模式;三是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需要加强探索和积累,信息技术学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源泉。

转贴于四、《课标》提供了丰富的活动主题和标准案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贯穿于各个实践活动之中。《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针对每一个内容主题,都给予了具体的活动建议。譬如,在“多媒体信息表达与加工部分”,活动建议“设计并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例如‘可爱的家乡’‘保护水资源’等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确定主题、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完成作品。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相互交流,共同欣赏。”在初中“用pow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借鉴和运用,同时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活动主题开阔了思路。《课标》在“案例”部分提供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充分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比较容易地进行教学设计,并付诸教学实践中。

五、《课标》“评价建议”可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依据

《课标》“评价建议”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评价的组织实施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给出了系统、具体、明晰的建议,是迄今为止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最权威的论述。“评价建议”中大部分描述是关于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高中学段。因此“评价建议”也可以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其精神,结合初中学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量表,进行有效的评价、合理地应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

在培训活动中,我们和教师一起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有关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论述,结合新课程通识培训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专题教学案例研究,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转变教学方式,有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思路和体会。在秋季开展的优质课和说课评比活动中,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培训效果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学案教学;应用

所谓的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主要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学案为主要依据完成的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学案教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一种最大程度上实现师生互动和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学案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的应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应用学案教学,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制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也就是制定学案。教师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时,要考虑到其是否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融合,以及其是否确实可行。教师应将以下两方面因素纳入制定学案的过程中:第一,制定的学案内容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能仅仅注重理论或实践,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化。第二,制定的学案内容应具有分层特性,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例如,在进行“昨天与明天”的学习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意义,设计如下教学目标:首先,学生通读全文,认识到如何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和学习,如何实现中小学学习的过度。其次,对文章中的案例进行针对性的仔细阅读,并从案例中总结出初中生应具备何种素质,并了解面对新的校规校纪,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遵守。最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并对如何更好的承担新的角色进行思考,并以实际行动证明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总结出,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融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更有利于学生逐步接受新知。在学案设计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证明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这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深学生对本节课以及初中生活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与分组教学相结合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应用学案教学,待教师制定好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后,需对教学目标进行实践。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分组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案教学的教学精髓就是注重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和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或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例如,教师在布置好上述教学目标后,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6名学生组成,并在由学生自荐或组内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的职责是为组员分配学习任务。以某小组长为例,其为组员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首先,组织组员共同阅读课文,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其次,选择做题能力强的学生做课后题,选择实践能力强及学校生活经历较为丰富的同学指导其他组员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最后,待所有组员完成其各自的任务后,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并对初中生应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进行总结。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解答学生的疑问,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具作为学习辅助工具。教师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学习模式,学生可实现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模式,从而更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成果相结合

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应用学案教学,待学生完成小组学习和讨论后,需要向教师和全班同学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组织两堂课的时间听取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在第一堂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为初中生的感受,以及对初中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在课堂上可将自己作为初中生在学习、生活及与人相处等方面的困难或认知大胆说出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主体价值观,避免学生出现消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做课后习题,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内推荐1到2名同学回答课后习题。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答案,顺利完成课后习题。

在第二堂课上,每个小组需将其学习成果向教师和全班同学展示。由于教师所布置的最后一项任务具有长期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更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每个小组进行教学成果展示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小组选择用视频记录的方式对学长的初中生活及其对初中生活的感触进行采访,有的小组选择用访谈的方式采访同年级同学,有的小组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0名初中生的初中生活状况以及其对初中生应具备的素质进行调查,并进行总结,有的小组用小组成员的亲身经历作为讲故事的故事主体。待学生完成学习成果展示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并给予相关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学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初中政治教学更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更好的体会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并在学案教学的各环节中真正的掌握初中政治学习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方旭.“巧用导学案,提高有效性”――导学案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路解析[J].亚太教育,2015(2):49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愈来愈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及教育教学的标准也越发严格。随着教育领域中新课程的改革及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黑板教学已经延伸到新兴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填式的教学方式也逐步改变为案例式教学。利用讲解案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改善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氛围,增添了数学教师的课堂魅力等。本文就案例式教学的特点,对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的应用提出具体的方法与策略。

一、增强师生之间交流,创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方式

相关研究表明,案例式教学不仅是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而且是构成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的主要因素。数学教师应充分掌握初中数学课程的编制特点及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创建师生进行数学知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并开设互动式的教学环节及互动模式下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中的主人,以此将双方的个性与特性在双向的交流、探讨、谈话与分析中充分展示出来。所以在实施案例式教学策略时,数学教师要以双向互动为基础,有效结合课程中的知识重难点、内在外在联系、回答问题的思考思路和解决策略等,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交流、讨论和互帮,并引导与组织学生创建合作小组、学习队伍及讨论分队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或者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性探究与摸索。如在苏教版九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到“确定圆的条件”时,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两两一队,每人拿出圆规等数学工具画一个圆。通过两人画图之间的对比,数学教师再抛出几个数学问题,“这个图形是不是圆”或“在图形中我们了解到圆的什么特征”等[1],再让其进行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出圆确定的条件有哪些。这样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思考,也能促进数学教师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与交流。

二、指导与评价相结合,创设指评式案例教学方式

学生是教学与学习中的主人翁,教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及推动者[2],故数学教师要充分掌握好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认知及实践技巧等情况,并进行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与及时性的科学指导和评价。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及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与数学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严重不符,致使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数学思维和思考逻辑方面都有一定的落后,所以就严格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指导与评价的工作。在案例式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做好案例分析活动的前期准备与指导工作,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外在条件分析不够、解题思路不够全面及总结方法不统一等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指导与评价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方式。如苏教版七年级的数学课程目录中,当学习到“定义与命题”这一案例过程时,会出现学生无法正确判断“真命题与逆命题之间存在关系”的情况[3],数学教师便可利用指评式案例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与评价作用,运用多种案例准确区分真命题与逆命题之间的概念,再组织好学生开展思考与讨论的学习活动,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步的指导与评价。这样的指导与评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而且掌握了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与中学考试相联系,实施重点式案例教学策略

中学考试政策的提出,给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要求,所以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与开设主要是为学生的中学考试而服务的[4]。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中学考试为立足点,有重点地实施案例式教学。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考试的真题,并把往年的考试题目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对于中学考试的题型与难度有大概的掌握。中学考试题目着重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要求数学教师在讲课中适当增加综合性因素,并引入到要讲解的案例中,使学生温故而知新[5],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以此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疑难点,为中学考试累积丰富的案例知识与解题技巧。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策略,本文提出了几种策略:增强师生之间交流、创建互动式案例教学方式;指导与评价相结合,创设指评式案例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与中学考试相联系,实施重点式案例教学策略等。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与实际的学习情况,准确掌握好数学的教学目标及定义,有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出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数学教学案例,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志刚.探讨初中数学案例教学有效策略应用[J].华夏教师,2015,12:26.

[2]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1―12期总目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12:146-154.

[3]于江华,叶立军.基于视频案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2:189-192.

初中体育活动方案篇10

关键词:活动课;应用;素质教育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

对于数学教育,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的报告、方针和方案,其改革的目标都瞄准了21世纪人的数学素质的教育。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教委在1992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活动类课程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计划之中,这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第一次将活动类课程与文化课程并列,纳入课程计划之中,使活动类课程的实施在法律上得到了保证。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国内外教育观念的变化,特别是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逐步地认识到了原有的课程教育只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进入青年初期的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发展成熟时期,精力充沛,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期间,学生的思想活跃,视野拓宽,个人的爱好、兴趣、好奇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课堂内外。在这个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程,正适应了学生心理需求,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兴趣,使旺盛的求知欲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实施以来的现状

自从国家教委在1992年将活动类课程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计划之中以来,虽然在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的最后都安排有数学活动课,但并没有引起数学教师足够的重视。据我了解,其中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对老师的考核以升学率为标准。

2.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从教师这方面来说,有的教师受本身能力的限制,不能把活动课上的非常有意义,使学生受益并感兴趣,因而尝试上了几节课后就放弃了。

3.数学教师本身不够重视。有的数学教师没有充分研究透彻活动课程,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还拿老思想、老眼光看问题。

四、数学活动课程的类型、实施方案和效果

通过本课题组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共分以下几种类型:1.动手操作型;2.实践探究性;3.数学应用型;4.创意设计型。下面,我对这几种类型的活动课做一一的分析,给出每种类型的活动课的特征以及实施方案和实践效果。

1.动手操作型

特征:学生通过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思中来感悟数学,教、学、做、思合一,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考。

实施方案:在给学生上这些活动课时,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不但动手,还要动脑,要让学生清楚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道理,深刻体会数学的价值。

实践效果:动手操作类的实践课要求人人动手,人人参与,这种类型的实践课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每个学生都能够乐在其中,并通过实践课能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实践探究型

特征:在初中数学活动课中,这种类型的活动课较多,学生需要先实践,再探究,在实践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实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实践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在这类活动课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这类活动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有帮助。

实施方案:上这类活动课时,分小组来进行比较,组员之间分工合作,根据实践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探究、总结。

实践效果:对于这类活动课,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因为这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去尝试和探索,这类课给了学生尝试和探索的机会。所以上这类课的效果都非常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收获很多。

3.数学应用型

特征:这类活动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事实,使学生直接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施方案:这种类型的活动课,有的需要学生先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有的需要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应该把活动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彻底掌握,然后再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把问题解决出来,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并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实践效果:通过这类活动课,能够使学生对书中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把知识学活,对学生来讲,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而是和其生活紧密联系的点点滴滴。

4.创意设计型

特征:这种类型的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是要求学生来创意性地设计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

实施方案:分小组来进行,组内充分讨论,互帮互助。通过讨论,各个小组拿出最优设计方案,然后各小组来比一比,评出最佳设计方案,并且每个小组需给出理由。

实践效果:这样来上创意设计型的活动课,所有同学都参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