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蔬菜嫁接的方法十篇蔬菜嫁接的方法十篇

蔬菜嫁接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6:33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1

【关键词】蔬菜嫁接机;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6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蔬菜嫁接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在蔬菜嫁接机的设计上虽然有所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技占主导地位的新时期,加强对蔬菜嫁接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确蔬菜嫁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嫁接的概述

嫁接就是把两种幼苗安插、结合到一起的作业。利用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育苗,可大大增强抗病性(嫁接西瓜、黄瓜可防止枯萎病,嫁接茄子可防止黄萎病、根结线虫病,嫁接番茄可防止青枯病、枯萎病,一般嫁接苗防止土传病害的效果达89.6%-100%);同时,通过嫁接换根,还可使植株的抗寒性及耐热、耐湿、耐旱、吸肥能力大大提高,还可克服连作障碍,因而可显著增产,瓜类、茄果类嫁接后一般可增产20%以上,重病区可成倍增产。

嫁接机是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机器。它根据不同嫁接方法,把蔬菜苗茎秆直径为几毫米的砧木、穗木的嫁接为一体,使嫁接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砧、穗木接合迅速,避免了切口长时间氧化和苗内液体的流失,从而又可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因此,嫁接机被称为嫁接育苗的一场革命。

三、机械化嫁接的意义

由于蔬菜的生物特性,嫁接用的砧木苗和接穗苗都很脆嫩细弱,操作过程要求精细,采用手工嫁接很耗费精力,操作者极易疲劳,作业效率低;同时,由于操作者所掌握的嫁接技术要领、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无法保证较高的嫁接质量及成活率。因此,蔬菜的手工嫁接技术远不能适应设施农业生产的要求,研制嫁接机械和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

机械化嫁接技术是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其突出优点是作业速度快、成活率高。机械化嫁接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砧木、接穗的切口准确嫁接为一体,极大提高了嫁接速度;同时,由于砧木与接穗接合迅速。避免了切口的长时间氧化和苗内液体的流失,能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四、嫁接方法

茄类蔬菜(茄子、番茄和辣椒等)嫁接用砧木一般采用抗病害能力强的同种作物(如野生品种),砧木与接穗的茎径基本相同,茎科断而都近似呈圆形,且为实心,一般采用劈接法、贴接法和平接法(图1a,b,c),三种方法均需固定物。瓜类蔬菜(黄瓜、西瓜和甜瓜等)嫁接用砧木主要使用南瓜和瓤瓜,其苹科断而呈椭圆形,且有空腔,瓜类蔬菜(接穗)草径较小嫁接时接穗不能进入砧木空腔,一般采用靠接法、贴接法和插接法(图1d,e,f),前两者需固定物,后者不需要。

图1常见嫁接方法

五、国内外嫁接机的发展现状

1、国内外蔬菜嫁接机研究现状

国外蔬菜嫁接机研究现状。在日本,西瓜、黄瓜、茄子靠嫁接栽培的分别达到100%、90%、96%,每年大约嫁接10多亿棵。从i986年起,日本开始了对嫁接机器人的研究,以日本“生物系特定产业技术研究推进机构”为主,一些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参加了研究开发,其成果已开始在一些农协的育苗中心使用。由于看到了蔬菜嫁接自动化及嫁接机器人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阔前景,日本一些实力雄厚的厂家如Yanma,mitSUBiSHi等也竞相研究开发自己的嫁接机器人,嫁接对象涉及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日本研制开发的嫁接机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但机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也开始了对自动化嫁接技术的研究,但其研究开发的技术,只是完成部分嫁接作业的机械操作,自动化水平较低,速度慢,而且对砧、穗木苗的粗细程度有较严格的要求,不适于工厂化的大规模嫁接生产。在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蔬菜的嫁接育苗相当普遍,大规模的工厂化育苗中心每年向用户提供嫁接苗。但这些国家尚无自己的嫁接机技术和产品,嫁接作业大部分停留在手工嫁接的水平上,极少地方使用日本的嫁接机器。

2、我国蔬菜嫁接机研究现状

嫁接栽培技术已在我国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瓜类蔬菜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蔬菜嫁接都是采用人工方法,瓜类蔬菜的手工嫁接,有靠接、插接等方法。蔬菜嫁接是一项时间紧迫、作业量浩大的工作。例如,栽培1亩地黄瓜需要3500~4000株苗,而幼苗适于嫁接的时间只有3~5天,一个熟练的操作者平均每分钟只能嫁接1~2株。为争取速度,加快进度,人们需要长时间地连续嫁接,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嫁接苗的砧木苗直径在3~4毫米左右,穗木苗直径只有1~2毫米,加之幼苗脆嫩细弱,所以嫁接起来很耗费精力。而且,每个人所掌握的嫁接技术要领、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难以保证高的嫁接质量和高的成活率。由于费工费时,在有些地区,又出现了放弃嫁接栽培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施用农药、杀虫剂、杀菌剂。这样不但造成了浪费,更严重的是污染了蔬菜,破坏了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蔬菜的手工嫁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嫁接苗成活率低,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主要有两种.蔬菜嫁接机。一种是由长春裕丰自动化技术责任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利用日本、韩国专利技术研制了“蔬菜半自动嫁接机”,主要用于黄瓜苗、西葫芦苗和西瓜苗嫁接,.也可用于番茄苗、茄子苗嫁接。它采用的是靠接法。先取出砧木苗,置于嫁接机左侧的压苗片中。然后从育苗穴盘中取出接穗苗,置于嫁接机右侧的压苗片中。机器启动后,自动进行夹苗、切口、结合等动作,并用嫁接夹从右侧夹住已嫁接的苗子。最后取出嫁接苗,栽植在预备好的苗床中。如果有3~4人配合,嫁接速度可大大提高,最快每小时可嫁接540株,比手工嫁接效率提高数倍,成活率达90%。另一种是由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张铁中副教授研制的一种智能全自动蔬菜嫁接机。该机由计算机控制,实现了砧木和接穗取苗(用穴盘育苗)、切割、结合、固定和摆放等嫁接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在体积、重量、嫁接速度和性能等方面的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专利。它每小时可嫁接1000株苗,克服了手工嫁接速度慢、费工费时和嫁接成活率低的缺点,可用于保护地黄瓜嫁接,也可用于茄子等其他蔬菜嫁接。

六、我国蔬菜嫁接机的推广前景

自动化嫁接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取决于以下因素首先,要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目前,我国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科技园区已达1万多个。如在北京地区,市郊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非常迅猛,近两年在顺义、大兴、房山、密云等地均新增成群连片的保护地面积达10万亩(0.67万公顷)以上,形成了种植上的规模化。我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也形成了多处大规模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呈现向南方发展的趋势,瓜菜嫁接技术在安徽、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区得到迅速推广,种植黄瓜、西瓜、甜瓜、茄子、番茄的嫁接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基础,迫切需要实现嫁接苗的自动化生产和提供商品化的嫁接苗供应。

目前,我国各地农村正在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科技投入,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意识大大加强,步伐明显加快。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城市率先建立起工厂化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山东、安徽、浙江、海南等省正在兴建嫁接育苗场。这些大规模的嫁接育苗场,只有通过高速、高质、自动化的嫁接机器人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优质的商品化嫁接生产。可以说,我国蔬菜、瓜果的生产和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自动嫁接机器人技术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发展自动化嫁接技术,形成产业化,使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国设施农业自动化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嫁接机在蔬菜嫁接中至关重要。在今后的蔬菜嫁接中,我们必须严格嫁接机设计方案,保证蔬菜嫁接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2

关键词:辣椒;剪枝二次嫁接;抗病性;品质

甘肃省地处国家规划的黄土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辣椒是当地设施反季节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和西菜东调的优质品种之一,为中国东部及南方蔬菜“伏缺”季节的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嫁接换根栽培已被证明是解决蔬菜枯萎病等病害的重要途径,并已在西瓜、黄瓜、茄子等作物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1,2],嫁接对辣椒抗病性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3-7]。笔者应用已初步筛选出亲合力较高的5个砧木品种,进行抗病性、产量、品质的对比研究,并采用抗病辣椒砧木进行辣椒嫁接换根栽培,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辣椒嫁接的砧木良种,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接穗材料为陇椒2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

砧木品种从国内外引进并已初步筛选成功[8],由“辣椒抗病、丰产砧木筛选及嫁接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组提供。5个砧木品种分别为:瑞砧707(韩国)、瑞砧708(韩国)、格拉夫特(北京)、Soo-01(山东)、Soo-02(山东)。

1.2?试验方法

1.2.1?砧木筛选

各砧木品种分别采用斜切接法和插接法各嫁接120株,于嫁接25d后统计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率(%)=(成活苗数÷嫁接苗数)×100。

将嫁接苗移栽至大田,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观察各砧木品种嫁接后的田间抗病性能及生长情况。

1.2.2?不同嫁接方式辣椒产量比较

于2006—2007年,2007—2008年进行剪枝二次嫁接和正常接穗嫁接产量、总产量比较。剪枝二次嫁接,即在6月下旬预留一些前一年嫁接过的无病辣椒,将辣椒四门斗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后,当新枝长到6~7片叶时进行嫁接。

1.2.3?嫁接辣椒果实品质分析

2006—2008年在七里河、西固、城关进行露地栽培试验,在永登、靖远进行保护地栽培试验。收获时测定产量,并计算增产率。辣椒成熟时测定其品质指标,果实维生素C含量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干物质测定采用烘干恒重法,可溶性总糖含量采用费林法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砧木对2种嫁接方法成活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斜切接法的5个砧木嫁接成活率在75%以下,而插接法的嫁接成活率均在88%以上。在5个品种中,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是瑞砧707和格拉夫特,分别为95.83%和93.33%,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见表1。

2.2?不同砧木嫁接辣椒抗病性

由表2可见,利用5种砧木进行辣椒剪枝二次嫁接后,辣椒的根腐病和疫病抗性均显著增强。特别是用瑞砧707、格拉夫特作砧木嫁接后,未发病率分别能达到98%和99%。而对照辣椒发病率比较高,未发病率仅66%。与对照陇椒2号相比,瑞砧707和格拉夫特2种砧木在田间表现优异,抗病性优于对照及其他砧木品种。从总体上看,嫁接增强了辣椒植株的抗病性。

2.3?不同砧木对辣椒坐果习性和生长势的影响

用瑞砧707、格拉夫特作砧木嫁接后,发病株很少,成活率能达到98%以上。因此,其他3个砧木的嫁接辣椒被淘汰。

从表3中可以看出,以陇椒2号为对照,瑞砧707和格拉夫特的生长势明显强于陇椒2号,坐果数少于陇椒2号,说明2个砧木的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较弱,适宜用作砧木。从总体上看,嫁接改善了植株的生长势[9]。

2.4?2种嫁接方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出,采用剪枝二次嫁接比正常接穗嫁接的辣椒667m2产量增加13.6%~15.6%。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剪枝二次嫁接的辣椒整齐度好。

2.5?不同砧木嫁接辣椒产量比较

由表5可知,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多点试验中,露地栽培总产量瑞砧707嫁接增产幅度为31.2%以上,保护地栽培总产量瑞砧707嫁接增产幅度为39.2%以上。各露地栽培点总产量格拉夫特嫁接增产幅度为33.5%以上,保护地栽培总产量格拉夫特嫁接增产幅度为40.1%以上。通过这2种砧木嫁接后与对照辣椒产量分析,格拉夫特高于瑞砧707,因此,瑞砧707作砧木的嫁接辣椒被淘汰。

2.6?嫁接苗的抗病性与品质

2008年5月,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选出的砧木格拉夫特进行了苗期(十叶期)接种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见表6。根据现行的辣椒抗疫病分级标准,在苗期室内病原菌接种条件下,格拉夫特对辣椒疫病表现为高抗,抗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品种陇椒2号,该品种可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2008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进行品质鉴定测定,接穗为陇椒2号,嫁接砧木为格拉夫特,未嫁接的对照辣椒品种为陇椒2号。由表7知,嫁接和未嫁接的辣椒在干物质、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上稍有偏差,但对辣椒的口味没有影响。

3?结论与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供试砧木的嫁接成活率高于89%,生长势明显优于陇椒2号自根苗,抗病性强。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具有更高的亲合力,可有效提高辣椒成活率,这在大田试验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

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类型的变种作为砧木,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后的生长发育、防病效果较好,且对辣椒品质没有影响[10-12]。该试验嫁接辣椒的果实干物质、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稍低于自根苗,但对辣椒口味没有影响。嫁接限制了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转化[13]。

剪枝二次嫁接培养的接穗比用种子播种育苗所需时间少12d左右,节约了成本,产量提高了10%以上,而且采用剪枝嫁接不需要再买接穗种子,遗传性稳定。

经综合性状考察:格拉夫特砧木表现最优,嫁接成活率达98%,比陇椒2号自根苗嫁接增产33.5%以上,果实品质与接穗品种基本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周宝利,姜荷.茄子嫁接栽培效果和抗病增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1(4):52-54.

[2]何莉莉,候丽霞,葛晓光,等.嫁接番茄抗叶霉病效果及其与体内几种抗性物质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2):99-101.

[3]陈振德,王佩圣,周英.不同砧木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枯萎病抗性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0(10):51-54.

[4]程子林,蒋希文.采用嫁接方法防治青椒疫病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1998,4(4):29-32.

[5]孙晓军,杨华,孙锡梁,等.应用嫁接技术增强辣椒对疫霉病的抗病性[J].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06):169-171.

[6]赵凌侠.青椒适宜砧木的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1994(2):17-18.

[7]丁海霞,王昭辉,侯雷平,等.辣(甜)椒嫁接试验[J].北方园艺,2008(7):17-19.

[8]王海鹏,井彩巧,蒲明,等.日光温室辣椒剪枝二次嫁接砧木筛选比较研究[J].蔬菜,2011(1):36-38.

[9]叶博,周宝利.辣椒嫁接效果试验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7(6):3-5.

[10]赵鑫,周宝利,林桂荣,等.辣椒嫁接效果试验研究[J].北方园艺,2000(4):8-10.

[11]郎忠礼.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再生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6(1):21.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3

什么是嫁接?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一般选用具2个~4个芽的幼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嫁接的原理

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其次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所谓亲合力,就是接穗和砧木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能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亲和力高,嫁接成活率则高。反之,则嫁接成活率低。一般来说,植物亲缘关系越近,则亲和力越高。

嫁接的作用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如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的黄瓜,可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同时还可推迟霜霉病的发生期;用CRp(即刺茄)、番茄作砧木嫁接茄子,可以有效控制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提高植株耐低温能力

选用耐低温的砧木能提高嫁接苗的耐低温能力。同时,嫁接植株根系一般都较发达,抗逆性强。如用黑籽

南瓜嫁接的黄瓜在低温下根的伸长性好,在地温12℃~15℃、气温6℃~10℃时,根系仍能正常生长。

有利于克服连作障碍

如黄瓜根系脆弱,忌连作,日光温室栽培极易受到土壤积盐和有害物质的伤害。用黑籽南瓜嫁接以后,可以大大减轻土壤积盐和有害物质对嫁接植株的危害,从而克服连作障碍。

可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和能力

嫁接植株根系较自根苗根系出现成倍增长。在相同面积上,嫁接植株可比自根苗多吸收氮钾30%左右、磷80%,且能利用土壤深层中的磷。

有利于提高产量

嫁接植株茎粗叶大,可使产量增加4成以上。如番茄用晚熟品种作砧木,早熟品种作接穗,则嫁接植株不仅保留了早熟性,而且可以大大延长结果期,提高总产量。

机械嫁接的必要性

嫁接用的砧木苗直径和接穗苗直径都较小,仅几毫米,并且幼苗脆嫩细弱,所以手工嫁接很耗费精力。而且,每个人所掌握的嫁接技术要领、手法及熟练程度不同,难以保证较高的嫁接质量和较高的成活率。,由于嫁接费工费时,有些地区出现了放弃嫁接栽培的现象,而靠大量施用农药防病治病。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和财物浪费,更严重的是污染了蔬菜,破坏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蔬菜的手工嫁接技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嫁接苗成活率难以保证,因此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要求。在我国,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

机械嫁接技术,是近年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集机械、自动控制与园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它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蔬菜苗茎秆直径为几毫米的砧木、接穗的切口嫁接为一体,使嫁接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砧、穗接合迅速,避免了切口长时间氧化和苗内液体的流失,从而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

国外嫁接机介绍

井关GR800型嫁接机

GR800型自动嫁接机为生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为井关农机会社生产,1993年10月井关将其商品推向市场。该机采用人工单株形式上苗,砧木和接穗均采用缝隙托架上苗,采用气动作为运动部件的动力,嫁接成功率达90%以上,嫁接生产能力为800株/h。

日本洋马aG1000型全自动嫁接机

日本洋马公司与生研机构协作,1993年开始研制全自动式嫁接机。1994年末,aG1000型全自动嫁接机开始上市销售。该机采用贴接法,以穴盘为单位输送砧木和接穗苗,切削后的砧木和接穗采用普通嫁接夹固定。嫁接成功率达到97%,但该机只适合于茄科蔬菜嫁接作业,生产率为1000株/h。

KGm0128型全自动嫁接机

1990年,日本tGR研究所以大规模育苗生产系统为目标开发研制全自动嫁接机,1993年,开发出商品化茄科用KGm0128型嫁接机,1995年,用于瓜科嫁接作业的嫁接机问世,目前小松公司主管销售。该嫁接机以穴盘为单位输送砧木和接穗苗,作业时砧木和接穗夹板分别一次夹持1列砧木和接穗进行整列切削整列对接,之后相继在对接处喷涂生物粘接剂和固化剂,1s左右时间粘接剂即可硬化,粘接剂起嫁接夹作用。该机采用平接法,生产率为1000株/h,嫁接成功率达97%。

日本洋马t600自动嫁接机

为降低大型嫁接机的造价,洋马公司于2003年推出了体积较小、操作方便的t600型半自动瓜科嫁接机。该机采用V型平接法,只能1人操作,操作人员分别将去土砧木和接穗以单株形式送到嫁接机的托苗架上,嫁接机自动完成砧木和接穗的切削、对接和上固定套管作业。该机生产率可达600株/h,嫁接成功率为98%。

韩国针式嫁接机

韩国idealSystemCo.LtD生产出采用针式嫁接法的全自动嫁接机。该机所用的嫁接针是陶瓷制五角形针,具有防止嫁接部位回转作用,固定性能好。主要用于嫁接茄科类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其嫁接作业能力为1200株/h,采用50孔穴盘培育砧木和嫁接苗,并直接以穴盘形式整盘上苗,一个嫁接作业循环可同时完成5株苗的嫁接作业。

国产品牌推荐

我国对蔬菜嫁接机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之蔬菜嫁接育苗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各种模式之间的育苗基质、育苗钵或盘、播种方法、催芽设施、育苗设施和嫁接苗愈合设施等都不相同,各类嫁接机独特的生产要求很难与不同的模式相吻合。因此,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丰富、农民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育苗机械化程度低和经济水平不高的实际国情,我国应在研制全自动嫁接机快速提高嫁接育苗生产率的同时,大力开发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可靠的小型半自动嫁接机,降低嫁接作业的难度,扩大嫁接育苗技术的推广使用,以适应我国当前蔬菜生产机械化进程的需要。

国外研制的嫁接机大部分以贴接法、靠接法进行嫁接,对秧苗的质量要求较高,当今还没有出现插接法的瓜类蔬菜嫁接机。在这种背景下,结合我国蔬菜嫁接生产模式,2008年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控制部门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研发出气力旋转自动嫁接机。

气力旋转自动嫁接机主要以西瓜、黄瓜、甜瓜为嫁接对象,本机采用插接法进行嫁接,对砧木苗实施断根作业,2人操作,人工上苗;在pLC系统的控制下,自动完成砧木苗的夹持、断根切削、打孔作业,接穗苗的夹持、切削作业,以及接穗与砧木的对插结合,具有嫁接速度快、嫁接质量稳定、机构调节方便、操作简单、嫁接苗愈合缓苗快等特点。

该产品特点如下:

长60cm,宽45cm,高40cm,重15kg;

适用于瓜类作物(西瓜、黄瓜、甜瓜)嫁接;

插接――砧木断根嫁接法;

嫁接生产率达450株/h以上;

嫁接成功率90%以上;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4

1 连作障碍对设施蔬菜的危害

1.1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

连作障碍引起蔬菜生长势变弱,生长发育速度减缓,病虫害猖獗,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

1.2蔬菜病虫害加重

长期连作加上蔬菜生长势减弱、抗病性降低,导致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了防病治病而盲目过量地喷洒化学农药,很容易造成蔬菜体内农残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1.3土壤环境恶化

多年连作和不合理施肥导致温室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养分失衡,产生次生盐渍化,并带来土壤酸化、板结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朝来农艺园连栋温室的这种现象就较为严重,为了维持较高的产量,盲目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素肥料,不仅使蔬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1.4经济效益降低

近年来,朝阳区连栋温室面积不断扩大。连栋温室具有光照不足、温湿度较难控制、人员流动较大等特点,再加上连作障碍的共同作用,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蔬菜,不仅产量难以维持,产品质量也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安全、营养、绿色蔬菜的要求。缺乏市场竞争力的蔬菜产品,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 缓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这一技术瓶颈问题,朝阳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在蟹岛、朝来农艺园、永顺华等基地进行试验,将单项技术研究成果在生产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集成应用,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监测设备,有效缓解了设施蔬菜栽培中连作障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2.1选择适宜蔬菜品种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基础,也是防治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同时,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还带动了朝阳区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新品种的平均产量比常规品种增产2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广选用的蔬菜品种包括:

2.1.1抗线虫番茄仙客系列

仙客1号、仙客2号、仙客5号、仙客6号系列品种抗根结线虫,抗早衰,耐储运,口感风味好,比普通番茄增产25%。

2.1.2抗寒黄瓜中农27号

该品种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丰产优势明显,比普通黄瓜增产20%。

2.1.3抗热菠菜菠杂5号

该品种耐热、抗抽薹,生长势强,深受市场欢迎。

2.1.4耐低温、耐弱光茄子京茄5号

该品种丰产、抗病、生长势强,比普通茄子增产26%。

2.1.5抗病、耐低温西葫芦京葫3号

该品种抗寒、耐弱光性强,商品性好,比普通西葫芦增产20%。

2.1.6耐抽薹、抗病春白菜京春绿

该品种抗病,品质佳,田间生长整齐一致,比普通春白菜增产15%。

2.1.7冬性强、耐未熟先抽薹春甘蓝春甘3号

该品种冬性强,比普通春甘蓝增产16%。

2.1.8耐寒、耐热叶甜菜叶甜1号、叶甜3号

两品种生长整齐,既耐热又耐寒,可作观光型蔬菜。

2.2采用嫁接技术

引进砧木新品种,采用嫁接育苗技术来克服土传病害。在茄果类和瓜类育苗生产中,利用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育苗,能够增强蔬菜抗病性,防止土传病害,提高蔬菜产量。

2.2.1茄子

采用果砧1号和茄砧1号嫁接茄子,能够克服茄子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黄萎病和重茬死秧的情况。

2.2.2西瓜

采用京欣砧系列品种嫁接西瓜,使西瓜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耐低温、抗枯萎病能力增强,促进了果实生长,提高了产量。

2.2.3番茄

采用果砧1号嫁接番茄,有效预防了番茄病毒病、叶霉病、枯萎病、根结线虫和黄萎病的发生。

2.2.4黄瓜

黄瓜专用品种京欣砧5号,能显著增强黄瓜的耐低温能力,加快植株生长速度,提早采收期,提高品质。

2.2.5辣椒

使用格拉福特嫁接辣椒苗,有效预防了辣椒根结线虫病、疫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并解决了生产中的死苗问题。

2.3无土栽培

为解决朝来农艺园土壤高度盐渍化问题,使用了优质高产的现代化蔬菜袋式无土栽培技术,避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对朝阳区都市观光采摘业和精品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4合理轮作

通过摸索得出合理的轮作倒茬模式,在茄果类、瓜类、豆类、十字花科类、葱蒜类等不同种类间进行轮作,使病菌失去寄主或改变其生活环境,达到减轻或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充分利用了土壤肥力和养分。

2.5采用病虫害驱避技术

采用遮阳网、防虫网、反光幕、地膜覆盖等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蚜虫、白粉虱、病毒病的发生,阻断病原菌和害虫的传播。

2.6配方施肥

根据蟹岛、永顺华、森禾源、都市农汇等园区不同的土壤条件实行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减轻了土壤盐分表聚的作用,达到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微生物活性,保持土壤肥力和土壤蓄肥性能,促进蔬菜生长的目的。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5

一、选择适宜的砧木和接穗品种

选择亲和力好、抗逆性强的瓜类品种作砧木,目前以黑籽南瓜和本地磨盘南瓜为宜;接穗品种一般选本地主栽品种,如农科院选育的“苦瓜一号”、大麻子苦瓜及本地大白苦瓜均可。

二、浸种处理,配制营养土,适期播种

1.浸种处理:播种前将筛选好的苦瓜种种壳磕破,注意不要伤及种仁。然后分别将苦瓜、南瓜种子温汤浸种,浸泡于55~60℃的热水中,并不停地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10~20分钟后,待水温降至30%左右继续浸泡,苦瓜种子一般浸泡8~10小时,南瓜种子浸泡8小时,再用清水洗去粘液,浸泡后捞起,平铺于瓷盘中,上面覆盖双层湿布,放入28~32℃的恒温箱中催芽。如无恒温箱可用电热毯催芽,其间每天要将种子取出清洗1~2次,以洗去沾液,促进发芽,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

2.配制营养土:南瓜播种育苗必须采用营养钵,营养土的配制是将多年未种过瓜的田土与腐熟的厩肥或堆肥,按3:1的比例混合均匀,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腐熟的人畜粪5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用40%福尔马林50倍液喷洒或100克多菌灵或200克百菌清混合,薄膜覆盖堆闷10~15天,让其充分发酵、消毒后,摊开翻晾5~7天,装入营养钵。苦瓜播种育苗须采用净土,以防止苗期感染病害。

3.适期播种:根据本地多年气候特点和农民栽培习惯,一般以清明前后播种为好,如提前播种育苗,须采用电热温床或土温床育苗,一般南瓜应比苦瓜早播3~5天。

三、适时嫁接,加强嫁接苗管理

当南瓜长出真(心)叶,苦瓜的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即可嫁接。阴天、无风和湿度较大的天气最适宜嫁接。嫁接前,苗床要适量浇水。嫁接方法采用顶插接法和针式嫁接法。顶插接法先准备两根长8厘米、宽0.5厘米、厚0.25厘米的小竹签,并将竹签一端削成长约1厘米的细小斜面,嫁接时用嫁接刀片削去南瓜真叶,然后在子叶顶部与子叶同方向将竹签斜插入,将苦瓜的胚轴削成楔形,拔出插在砧木内的竹签,将苦瓜胚轴插入南瓜的剖面内,要尽可能放好,最后用嫁接夹固定。针式嫁接法即先用嫁接刀片将南瓜真叶削去、削平,再将苦瓜的下胚轴削去,然后用一嫁接专用针一端插入苦瓜胚轴,另一端插入已削去真叶的南瓜苗子叶顶端,要求苦瓜苗胚轴平面与南瓜苗子叶顶端的平面尽可能接触吻合,最后用嫁接夹固定。

嫁接时要边嫁接边覆盖,嫁接完后,用黑色膜覆盖进行遮光处理。接后1~3天需全天覆盖遮阴及保温保湿,之后视天气情况于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遮光,其余时间透光;小拱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32℃,夜间20℃,湿度控制在90%左右。7天后全天见光,要逐步进行通风降温炼苗处理,白天温度保持在25℃,夜间保持15%。嫁接10~15天后去除嫁接夹,按一般苗床管理。嫁接苗成活后及时除去砧木发生的萌芽。

四、定植及田间管理

1.施足底肥、适当密植:结合耕翻整地,每亩施人畜粪3000~3500公斤、三元复合肥70公斤,然后整畦。采用小高畦行覆膜栽培,1.2~1.5米包沟开厢定植1行,株距33厘米。嫁接苗叶片达4~6片时即可定植,定植时要选完全成活苗,确保定植后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定植嫁接苗一定要露出嫁接口1~3厘米。

2.加强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苦瓜生长前期应薄肥勤施,初花至采收期应施足肥料,并多次追肥。高温干旱季节结合追肥,还应及时补充水分,满足苦瓜连续生长和结果的需要。

(2)引蔓上架:苦瓜抽蔓后应及时插架,一般以篱笆架或人字架为好,当蔓长30厘米左右时进行人工绑蔓,以后每隔4~5节绑蔓1次。当主蔓出现第一雌花后,每株留2~3个侧枝。苦瓜嫁接苗生长势旺,前期应适当整枝,生长中后期不再整枝,但须剪除基部细弱侧枝、衰老黄叶、病叶及徒长枝蔓,以利通风透光,提高坐果率及瓜果商品性。

(3)人工授粉:选晴暖天气上午8~10时,用剥去花冠的雄花往雌花柱头上涂抹,以利坐果。

(4)及时防治病虫害:苦瓜嫁接苗虽然病虫害发生较轻,但遇到病虫害也要及早防治。可用大生m-45混合甲霜灵或霉多克防治霜霉病,用大生m-45混合速克灵或施佳乐防治灰霉病;用农地乐乳油或灭扫利防治蚜虫等。

五、采收上市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6

1、品种选择

1.1、砧木的选择:目前常用的嫁接茄子砧木是托鲁巴姆,该品种为南美野生茄,根系发达,植株长势极强,抗多种土传病害(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茎、叶有剌,种子极小,干粒重1g,发芽出苗时间较长。

1.2、接穗的选择:砧木对接穗的要求不严格,只要是茄科植物,一般都能亲合。嫁接后接穗的种性不变,产量比自根苗高1~2倍,而且提高了品质,目前较常用的理想接穗品种有布利塔、719、765、706等。

2、育苗

2.1、播期确定:日光温室嫁接茄子砧木的理想播期为6月末,与暑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致。结合栽培耕作整地做畦教学,先实践存感观,接穗播期晚近一个月,可巩固复习。重要是砧木与接穗的适宜嫁接期相吻合一致。

2.2,砧木种子处理:托鲁巴姆出芽比较困难,一般用催芽剂进行处理后催芽,将种子袋内的催芽剂用25mi温水溶解后把5-10g托鲁巴姆种子浸泡48h,捞出后装入纱布袋中保湿变温催芽,可以在种子袋外套上一个塑料袋,但一定要透气。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每天翻动一次,用清水淘洗一次,4-5d开始出芽,50%种子露白出芽后拌上适量细沙开始播种;也可以把托鲁巴姆种子用催芽剂浸泡48h后直接播种;浸泡过程中注意投洗换水。如果没有催芽剂可用赤霉素进行处理,将赤霉素配成100-200ml/L浓度的药液,用该药液浸泡托鲁巴姆种子24h,然后用清水投洗干净进行变温催芽或直接播种。

2.3苗床准备:托鲁巴姆苗床面积5-10m2,配制营养土取大田土与腐熟有机肥按6:4混匀,过筛,拌药。同其他蔬菜育苗时药用量相同,铺到苗床上10cm厚,浇透水,播种后覆土1-1.5cm厚,然后铺地膜或覆盖编织袋或麻袋片等保湿高温促进出芽,支竹拱防雨遮荫,播种后适宜土温是20℃,至少应保证18-20℃,气温保持在28-32℃,夜间20-25℃,超过35℃时适当遮荫,托鲁巴姆播种后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是关键,绝不可出现忽干忽湿的现象,否则出苗不好,出苗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温度16-18℃,不能低于15℃,始终保持土壤半干半湿状态。出苗后喷洒72.2%的普力克400-600倍一次,隔7d再喷一次,防苗期猝倒病。

2.4接穗播种:接穗采用营养穴盘装上营养土直播的方式育苗,覆土1cm,保证无病。

2.5砧木移苗:当砧木长到二叶一心时,约播后30-40d移入9×9cm或10×10cm的营养钵内,如果天气炎热可适当遮荫。

三、嫁接

茄子为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蔬菜,方便教学学员掌握,嫁接一般采用劈接方法。

3.1、砧木处理:当砧木长到6-7片叶,茎粗0.5cm时,在3片叶处半木质化位置用刀片平切去掉头部(砧木桩高3-4cm),然后在砧木切面中间上下垂直切入1cm深切口。

3.2、接穗处理:接穗长到5-6片叶,株高10cm,在半木质化处(即茄子苗紫黑色与绿色明显相间处),留2-3片叶,用刀片平切去掉根部,削成楔状,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符(1cm长),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对齐维管束后用嫁接夹子固定好。

四、嫁接后的管理

4.1、湿度:嫁接后的苗坨(营养钵)摆在苗畦里靠紧摆放用水壶浇坨,浇透支上竹拱扣膜。前6-7d内不用通风,湿度保持在95%以上。密闭期后每天通风1-2次,每次2h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放风次数和延长通风时间,但仍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天中午喷清水1-2次,直到完全成活,才能转入正常管理。

4.2、温度:白天25-30℃,夜间20-22℃,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不利于接口愈合。

4.3、光照:嫁接后,头前3d全遮荫,第4~6d半遮荫。也可早晚不遮荫,中午遮荫,阴天不遮荫,晴天遮荫。以后随着接口渐渐愈合逐渐去掉遮荫物。10d后伤口基本愈合,转入正常管理。

4.4、去掉分枝。叶腋间的分枝随时打掉,同时将苗钵疏开,以免影响正常生长。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7

关键词:防治技术;合理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蔬菜栽培技术,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的蔬菜产品。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在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且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2高温消毒

播种前精选子粒饱满无病虫害,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在阳光下曝晒2~3天,必要时用温水、盐水等物理方法处理种子。对土壤可利用光热资源,密闭闷棚或密闭栽培槽内基质促成高温处理以杀死病菌和虫卵。另外,基质或有机肥的密闭发酵处理也是一种高温消毒形式。

3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性措施,具有长期的预防作用,而且省工、经济、安全易被农民掌握。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生长繁殖的特定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可最大限度的避免或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3.1合理施肥

合理施用有机肥,保证蔬菜植株健壮,增强植株本身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园的落叶、落蕾、落果、残株、病叶以及杂草,消除病虫害的侵染源;对害虫要及时人工捕杀,防治大面积暴发;建立科学的灌溉制度,避免大干、大湿现象发生。同时在设施栽培中,结合适时通风换气,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温、湿度环境,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也具有较好的作用。

3.2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改良土壤,而且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小气候规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采取旱地蔬菜与水生蔬菜轮作,抗病虫蔬菜与易发病易受虫害的蔬菜轮作,非同科蔬菜采取3年以上轮作,最好是与葱、蒜等辣茬作物轮作。

3.3嫁接

育苗嫁接技术能有效预防蔬菜土传病害。如大棚黄瓜用黑子南瓜嫁接,防治黄瓜枯萎病达98%以上,且能兼治疫病,并且耐低温。番茄用砧木一号嫁接能有效预防青枯病。

3.4深耕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秋冬深翻松土可以改变土壤生态条件,抑制病虫害发生和繁殖。通过深耕,可将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翻至地表,直接杀死和冻死越冬虫卵号病原菌,把地面上的枯枝落叶、病残体,越冬的病原物的休眠体,翻入土中,加速病残体分解和腐烂。

4物理防治技术

(1)一般采用20~30目孔径小于1mm的防虫网,夏秋高温季节,蔬菜播种后,立即将防虫网全面覆盖在畦面上,完全能够阻止斑潜蝇、豆荚螟。蚜虫、夜蛾等害虫飞入。关键是覆盖前田园清除害虫、杂草、基质或土壤消毒。

(2)利用黑光灯、白炽灯、高压汞灯等诱杀成虫扑灯,但效果最佳的是频振杀虫灯,诱杀范围较大;用糖、醋诱集蛾类;用杨树枝性诱剂诱杀棉铃虫、小菜蛾等害虫;利用梧桐叶诱杀小地老虎;铺挂银灰膜驱蚜虫防病害,悬挂黄色机油板或挂黄色粘虫胶纸,诱杀对黄色有趋性的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黄条跳甲等。

5生物防治技术

5.1利用天敌防治

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瓢虫和捕食螨等)来防治虫害。

5.2使用生物农药

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杀螟杆菌、灭蚜菌等真菌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用武夷菌素可防治番茄叶霉病、灰霉病、黄瓜黑星病、瓜类白粉病等多种真菌病害;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黄瓜、甜椒、辣椒、番茄、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病害。

6药物防治

有的植物体内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生长的成分和有毒物质,如鱼藤酮、苦参碱、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木醋酸等对防治病虫害有很好的效果。可使用石灰、硫磺和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性地使用含铜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杀真菌剂来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也可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肥皂、植物制剂或醋等物质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允许使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蔬菜病害。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8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在克服土传病害和土壤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的诸多措施中,无土栽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把有机农业导入无土栽培,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和产品高产优质等显著特点。栽培槽: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采用基质槽栽培的形式。栽培槽框架选用24cm×12cm×5cm的标准,内径为48cm,高20cm,长度依大棚的宽度而定,槽间距98cm。栽培槽走向选择南北向延长,延长方向坡降为0.5%。栽培基质:基质的选材广泛,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如玉米秆、茹渣、锯木屑等。有机物基质使用前必须充分发酵,以杀死基质内的病菌和虫卵。定植前的准备:栽培槽建好后,在槽内的底部铺一层0.1mm厚的聚乙烯薄膜,以防止土壤病虫传染。

在塑料薄膜上加入5cm厚,粒径1cm~2cm的粗基质,主要用作储水排水。粗基质上铺一层编织布,主要作用是将粗基质与栽培基质隔离开。定植前1周,每1m3基质加专用肥12kg、磷酸二铵2kg,将肥料均匀撒在基质表面,并将基质和肥料混匀,浇透水,盖上薄膜。定植前安装供水主管道,供水水源可采用适合压力的自来水,高15m的温室水箱,功率为1100w,出口直径为50mm的水泵。定植后的肥水管理: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每株500mL。把备好的滴灌软管放在基质槽的中间,注意滴灌孔朝上与主管出水口连接。为防止水从软管中喷射到栽培槽外,在软管上再覆一层宽约40cm、厚0.1mm与栽培槽等长的薄膜,并用一些高出槽面约10cm、弧度约60°的弧形铁丝支撑,铁丝间距离1m以下。定植后3天~5天开始浇水,每3天~5天浇1次,每次15min~20min;10月中下旬开始,晴天2天~3天浇一次,2~3月份气温回升后,供水方式可按每天1次、2次、3次逐渐增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定植后20天左右开始追肥,每1m3基质用专用肥2kg,每隔10天追肥1次(深冬季节每15天1次),均匀地撒在离根5cm以外的周围。

番茄嫁接栽培技术

嫁接栽培是当前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番茄嫁接栽培主要是利用野生茄子做砧木,来防治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为使砧木和接穗最适嫁接期相一致,砧木较接穗品种提前25天~30天播种。当砧木长到6片~7片真叶接穗长到4片~5片真叶茎粗5mm左右时开始嫁接,采用劈接法,嫁接口用圆口夹固定,放置于适宜环境管理,嫁接苗成活率达95%以上。嫁接苗定植后不宜蹲苗。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将作物秸秆发酵,产生Co2热量、有机肥料等,使大棚内Co2浓度增加2倍,平均20cm土层内地温提高5℃,气温提高4℃,使植物的光合效率、抗病性显著增强,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大棚栽培中存在的Co2亏缺、地温过低、病害严重等问题。在番茄、甜椒、黄瓜、西葫芦、菜豆等大棚蔬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40%左右,使瓜类蔬菜增产30%,茄果类、豆类增产20%,显著改善蔬菜品质。秸秆生物反应堆分内置式反应堆和外置式反应堆。内置式反应堆投资较少,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改善植株根际环境,但生长中后期Co2的供给量逐渐减少。外置式反应堆可随时揭膜添加秸秆和菌种,保证Co2的供给量,但需建造贮气池、购买交换机等,一次性投资较大。有条件的菜农可将两者结合使用。内置式反应堆:在作物种植行下挖一条宽60cm--80cm,深40cm,与棚内种植行长度相等的沟,在沟内分两次添加作物秸秆和经处理的菌种,第一次菌种用量为1/3,第二次为2/3,然后覆土4cm,浇水湿透,打孔,孔径4cm,孔距40cm,每沟2行。发酵5天后,结合使用底肥进行第二次覆土,两次覆土总厚度为25cm,覆土后大水浇灌。找平畦面,在其上打孔,定植作物。外置式反应堆:在温室山墙内侧,挖一个宽1.2cm-1.5cm、深0.8m-1m、长度略短于山墙的南北向贮气池,在池的上部放横杆,拉固定铁丝,在横杆之上分3次添加作物秸秆和经处理的菌种,秸秆第一层厚度40cm,第二层50cm,第三层50cm,三层菌种量为2:1:2,用水淋透后打孔,孔径10cm,孔距40cm,盖膜保湿发酵。

在o2-Co2交换机的驱动下,通过输送带将反应堆产生的大量Co2、热量等输送到大棚的各个部位。菌种处理:接种前要进行菌种处理,将菌种与中间料、水拌匀。如用麦麸、稻糠作中间料,其比例按1:25:20进行拌种;如用粉碎的玉米芯、花生壳作中间料,其比例按1:50:70进行拌种。拌后第二天即可使用。内置式反应堆,每667m2大棚用菌种6kg;外置式反应堆,每次用菌种3kg。

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

土壤消毒是防止根腐病、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的根本环节。在设施栽培土壤消毒的诸多方法中,石灰氦-太阳能消毒法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无任何残毒、对环境无害等优点。它组合了石灰氮土壤消毒、太阳能利用、秸秆还田、高温发酵、高温来菌、土壤改良等多种作用,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病原菌、地下害虫等,在替代溴甲烷进行土壤消毒和无公害蔬菜生产上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在夏季棚室休闲期间,每667m2棚室均匀撒施石灰氮80kg,麦秸(铡成小段)、麦壳等未腐熟的有机物1吨~2吨,旋耕2遍,使石灰氦、有机物与土壤混匀,起垄作畦,垄高约30cm,畦宽约60cm--70cm,用透明薄膜(无破损旧膜也可),将土壤表面完全封闭,从薄膜下往畦间灌满水,直至畦面充分湿润为止,但不能一直积水。将温室密闭15天左右即可。消毒完成后,翻耕土壤,晾晒5天~7天后方可定植作物。

生防疫苗利用技术

在温室大棚蔬菜定植时或生长期内,只需在定植穴或根部接种1次即可,重病区每667m2用疫苗4kg--5kg,轻病区2kg--3kg,能有效控制土壤病害的危害。菌种处理。使用前将1kg疫苗对掺20kg麦麸、40kg粉碎的玉米芯或豆秸等,加水73kg,三者混合拌匀,摊放于室内或阴暗处,厚度约8cm,冬季放置4天--5天,春秋季放置3天~4天,夏季放置1天~2天,即可使用。接种定植时,接种按每穴平均疫苗用量均匀放入穴中,并与土壤掺匀,然后定植覆土,浇水,隔3天~4天再浇一次水即可。生长期间接种,先在每棵植株的周围起土5cm--8cm,使部分根系露出并有断根或破伤,再按每株平均疫苗用量均匀撒在根区,接着覆土浇水,隔3天--4天再浇一次水,此后转入常规管理,注意接种后切忌使用化肥、农药。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9

张呈美满怀致富的梦想,经过多年的打拼,建起了占地40余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并成立了历城区首家集设施农业建设,农资供应,蔬菜育苗,技术指导、销售服务,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

今年42岁的张呈美,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二十年前她嫁到了唐王镇卢家村。结婚后,家境并不富裕,她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决心要和丈夫一起,靠勤劳和智慧奔上致富路,卢家村有传统种菜的习惯,身体单薄的她就开始种菜,按照传统的种植方式,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可换来的收获却不多,每年精打细算下来,种菜没有多少钱可以挣,家境也没有多大改变。她常常面对着自家的几亩菜地发呆:自己的致富梦想何时能实现呢?她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出去闯一闯,闯出一条致富路。

经人介绍,她去了寿光蔬菜基地打工。一走出去,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大棚,大棚里的各类蔬菜挂满枝头。她先是给一家种植大户采摘蔬菜,虚心学习别人的种菜经验,后来又给人家装盒菜。她看到一个青萝卜能卖到5块钱,就想,别人能种菜我也能种,别人能挣钱,我为什么不能呢?她下定了决心:要自己干!

回到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很支持她。资金不足,她找亲戚朋友借来了钱:人手不够,她做工作,找来了人:技术不行,她请来了寿光的蔬菜专家。她还大胆租用了别人的大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这时传来了人们的议论:一个女人家瞎折腾什么!她一笑置之,只是暗暗给自己加油,要干出个样来。

张呈美采用先进的育苗方式,育上了第一批苗子。她满怀希望,精心管理,可是由于经验不足,育一批烂一批,她育苗失败了。她没有灰心,认准的路一定要走下去。她请来技术员帮着查找原因,原来是用的土不太适应育苗,需用肥沃的东北土。于是,张呈美只身一人踏上了去东北的火车。由于走得匆忙,她没有多带衣服,一下火车,风雪扑面而来,张呈美冻得说不出话。她忍饥挨冻,当天就买好了60吨育土,急匆匆地往回赶。育土一到,在技术员的帮助下,她严格按照配方配土,并用了嫁接,插接等方法育苗。张呈美日夜守护着这些苗子,大年三十也没有回家。

这一次,育苗终于获得了成功。育苗成功后,张呈美没有急着销售,她把每一种育苗都在自己的棚里种植试验,仔细观察生长的过程,直到确保育苗的质量后才向种植户推广。由于她育的苗子成活率高,品种好且价格低廉,很快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经常被抢购一空。除在当地销售外,还远销黑龙江、河北、江苏。

张呈美种菜种出了名,一时间,十里八乡的干部群众纷纷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唐王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也亲自到大棚里参观。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能人,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姐妹们,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种菜的经验传授给她们,帮助指导她们建起温室大棚,以优惠价格提供苗子,免费为她们进行技术指导,还帮着联系客户销售。张呈美成为名副其实的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

2009年3月8日,她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被历城区妇联命名为“三八科技示范园”。与此同时,她还为自己的菜注册了商标,她联合寿光蔬菜专家,成立起了龙腾美达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达到1000多人,辐射全国各地,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蔬菜嫁接的方法篇10

关键词:茄子;嫁接栽培;影响;研究进展

现代蔬菜生产呈现设施化、基地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蔬菜连作不可避免,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已成为设施栽培的限制因素。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茄子(solanummelongenal.)是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设施条件下的茄子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同样存在连作问题。目前,在中国实施嫁接栽培仍是克服茄子生产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采用嫁接的办法,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既可以防治茄子的土传病害,又能增强茄子的抗逆性。

1茄子嫁接技术的应用

1.1砧木的筛选与利用

选择适宜的砧木是嫁接的基础,良好的茄子砧木应与接穗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和良好的共生亲和力,具有更强的耐病虫、耐寒、耐热、耐湿和较强的吸水和吸肥能力。目前,在生产上使用较多的砧木有托鲁巴姆(solariumtorvums)、crp和赤茄(solanumintegrifliump)。不同砧木品种的特性各不相同,筛选丰产、高抗的砧木是提高嫁接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基础。随着对嫁接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内部机理上为抗逆、丰产砧木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生理生化指标与田间自然鉴定筛选相结合,加速高抗砧木的筛选,是蔬菜砧木品种开发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

1.2嫁接方法

最基本的嫁接方法有插接、劈接、靠接等,并由此衍生出新的嫁接方法。目前,栽培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茄子嫁接方法主要是劈接法,其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表1),且操作简便易学。在进行茄子幼苗嫁接时,应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以使砧木与接穗品种的幼苗在茎粗和木质化程度、生理年龄等方面协调,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及嫁接苗的茁壮生长。

2嫁接对茄子的影响

2.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嫁接苗的根系强大,在土壤中有效吸收面积增加,加强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表现为茄子生长势强,植高、开展度增加,根、茎粗壮,叶面积增大,根系量比对照增加40%~60%。

2.2对茄子品质的影响

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快圆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嫁接对茄子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有研究报道,嫁接后除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外,蛋白质、vc及果实中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

2.3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以快圆茄为自根苗做对照,嫁接苗果皮黑亮,果型周正,无畸形果,果脐小,商品价值明显提高;平均单果质量400g左右(表2),小区产量明显提高,在嫁接苗与自根苗均未发病的情况下,产量能提高3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嫁接茄子果实生长优良,单株连续坐果能力增强,盛果采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可使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

2.4对茄子抗病性的影响

有报道认为,嫁接作为一种诱导因子,可通过砧穗中各种抗病途径,如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大,根系活力提高,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增大,根系和叶片中pod、pal活性提高等,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力。试验中发现嫁接苗可有效地提高茄子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

2.5对茄子抗逆性的影响

2.5.1耐低温性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嫁接苗发生冷害的时间延长,受害程度较轻。陈贵林等研究表明:在5℃低温胁迫下,钙缺乏均会降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自由钙等含量,但嫁接苗降低的幅度低于自根苗。高青海等研究证明,不同茄子砧木幼苗的抗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砧木苗的抗冷性与嫁接苗的抗冷性密切相关,砧木苗抗冷性越强,嫁接苗的抗冷性也越强。

2.5.2耐盐性刘正鲁等以从日本引进的茄子设施栽培专用耐盐品种torvum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研究了80mmol·l-1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的生长量、3种不同形态的多胺(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生长和多胺代谢受nacl胁迫的影响小于自根苗。李宁等以嫁接茄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的产生速率及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产生速率的上升幅度小于自根茄子,茄子幼苗叶片及根系中的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但嫁接苗的保护酶活

性始终高于自根苗。白丽萍等研究表明:在nacl处理下,嫁接苗株高抑制率和茎粗抑制率均低于自根苗,自根苗受nacl伤害明显重于嫁接苗,在nacl胁迫下,嫁接苗的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自根苗,但其脯氨酸含量则明显高于自根苗。

3研究展望

3.1深入开发和选育砧木

中国现有砧木大多引自日本,但其抗病砧木数量少,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较多野生茄子资源,尚需进一步开发,应加强对茄子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选育工作。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方法、嫁接苗的管理、培养基质的配制等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厂化育苗,使嫁接苗商品化,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服务生产。

3.2杂交砧木杂交一代的鉴定

在茄子抗病育种中,高抗黄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品种尚未见报道。茄子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半野生种和野生种中,目前已有利用远缘杂交方法选育出的杂交砧木品种,即用栽培种与野生种或半野生种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并适用于生产。其杂交一代的特点为:田间农业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植株高大,分枝旺盛,抗逆性强;无正常花器或有正常花器但天然及人工自交均不结果(

镜鉴试验证明f1可育花粉率为3%)。目前对杂交砧木f1的鉴定大多采用田间性状观察法,在此基础上展开通过f1与双亲的dna鉴定方法的研究,可高效、快捷地鉴定远缘杂交f1。

 3.3茄子抗病资源的创新

茄子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从苗期到坐果期均可发生。全世界每年由于根腐病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15%,发病严重的地方有时甚至绝收。随着茄子设施栽培的发展和不可避免的连作制度,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愈加严重。化学防治易造成污染,且效果不明显。嫁接防治效果好,但成本高,操作烦琐。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茄子根腐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途径。很多情况下,根腐病和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极为相似,常常混和发生。至今,对茄子根腐病人工抗性鉴定方法、抗病资源的鉴定筛选、抗病品种以及遗传规律的研究尚无报导。中国茄子抗病育种起步较晚,目前对茄子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萎病和青枯病。在茄子的野生种及近缘种中,有许多具有抗病、抗虫、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材料,利用潜力大,但它们与茄子栽培种杂交时,存在许多问题,多数野生种质资源与栽培种质资源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或虽能进行有性杂交,但杂种不育或不稔。并且,由于植物抗病基因往往和不良的农艺性状基因紧密连锁,因此,要获得抗病性和农艺性状都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作物品种难度很大。研究茄子远缘杂交不亲和机理,通过桥梁种质资源和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克服茄子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不育,加强茄子近缘野生种抗性基因的利用,研究根腐病抗病遗传规律,最终创建一批抗根腐病茄子种质资源,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吴雪霞.查丁石.茄子嫁接栽培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77-80.

[2]王恩国,亢亚峰,王春凤,等.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多年生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8(2):20-21.

[3]朱隆静,叶利勇.嫁接对茄子与番茄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温州农业科学,2008(2):11-13.

[4]高青海,徐坤,吴燕.茄子砧木品种对低温胁迫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5(9):12-15.

[5]刘正鲁,朱月林,魏国平,等.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叶片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4):1586-1592.

[6]李宁,周宝利,白丽萍,等.盐胁迫下嫁接茄子中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辽宁农业科学,2006(1):10-12.

[7]刘娜,周宝利,李轶修,等.茄子、番茄嫁接植株根系分泌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j].园艺学报,2008,35(9):1297-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