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冶金技术专业十篇冶金技术专业十篇

冶金技术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18

冶金技术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专业建设冶金

引言

当前冶金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冶金技术专业必须担负起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提升冶金技术专业的服务能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实现中国创造战略目标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1人才培养目标

冶金技术专业要坚持以冶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炼铁、炼钢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或仿真实训场所为根本,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紧紧围绕冶金行业和经济的发展,校企共同合作打造围绕烧结、炼铁、炼钢、精炼、连铸等重要岗位的冶金技术专业,建立以“职业引导,校企合作,实践育人”为方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冶金行业提供教育和技术服务,将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钢铁冶炼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2专业建设重点内容

2.1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挥学院多年与冶金企业相互依存、密切合作的关系,建立校企战略合作长效机制,搭建行业平台,实施校企合作教育,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训有机衔接,工作与学习相互交替、各类实训交叉进行,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

在独立实训方面,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阶段进行识岗实训,是指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到天钢、大无缝、天重、荣程等合作企业去,感受冶金生产的氛围、培养职业情趣,对现场设备、工艺及条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阶段生产实训,是指在每一重点核心领域课程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密集实训,从而加强对此领域的深刻认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第三阶段是顶岗实训,即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之后到岗位上去,由企业工人带领学习操作规范,掌握操作技能。

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际钢铁公司生产岗位确定课程体系,从而根据冶金生产行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学习内容。

2.2校企密切对接的办学体制

加强与地方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的互动,把握区域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及时调整专业布局,进行改革、改造。在专业建设上,要强化主动服务的意识,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增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能力。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通过建立产业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校企互动机制,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在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过程中,广泛深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与企业一线师傅进行探讨,确立冶金技术专业的核心领域和岗位。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以生产实际出发,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引入教材中,从而开发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训教材。

本着“相互需要、互惠互利、相互参与、相互依存”的原则,创新校企对接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情感”机制,建立“保障”机制。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开展在职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冶金生产的主要工种的技能鉴定。通过为企业员工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区域职工技术水平,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

2.3强调实训的育人方式

成立融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冶金技术实训中心,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工位充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校中厂、厂中校”的培养模式,在校内设立“烧结生产实训车间”“真空感应炉生产实训车间”;以营造真实生产环境或仿真实训场所为根本,建立炼铁、炼钢校内实训基地――“炼铁仿真实训室”“炼钢仿真实训室”“炼铁、炼钢模拟实训室”;与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重江天实业有限公司、天津轧三集团、天津中兴盛达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教学和实训等设施,将实训教学安排到企业进行。

学院与山东星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年进行一次“星科杯”学生技能大赛,系部负责,学院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激励体制作用。另外组织教师职工技能大赛,教师之间进行比较考评,并给予一定的荣誉及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从而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完善院系两级实训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学院负责全院实训基地整体规划、资源的调配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各系负责确定实训项目,落实项目实施的资源,并保证实训项目的实训效果。

2.4“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双师型”建设成为教师发展的趋势。学院每年都有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人员包括带头人、骨干教师、普通教师。专业带头人有计划地到国外或国内相关院校学习,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培训,提高专业带头人先进的职教理念。每年至少有一名骨干教师到国内示范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提高骨干教师学术水平。每年至少两名骨干教师到企业下厂实践,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提高骨干教师的技术服务及专业教学能力。通过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相关激励政策,建立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学校引入企业能工巧匠或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工作。

2.5协调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制度

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鲁昕副部长强调“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等,中职和高职的内涵建设又有区分。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二者虽都是技能型人才,但却有不同,高职培养的人才要体现特色、创新且灵活性更强。在这里,强调高职教育出的人才绝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机械的手动操作者,我们的人才通过手动,要将脑中的想法、思路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尽显“高端”二字。拿炼钢这门课程来说,中职生和高职生都要学习,在教学的情境上要体现层次,中职的学习情境可以设置为“转炉原料准备、转炉摇炉操作、转炉加料操作、转炉出钢操作、加合金操作等等”,而高职的学习情境可以设置为“转炉生产过程基本操作、枪位控制、事故处理”等等。这样设置教学情境就将中高职区分开来,避免拿到教材从头讲到尾,应根据课程目标教师自己设定教学情境,从而避免中高职衔接上的重复,体现协调性。

冶金技术专业在中高职衔接问题上主动与中职沟通,辅以中职确立钢铁冶炼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领域、专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冶金技术专业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中职共同发展。

2.6就业促进教学改革的第三方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的重点是通过抓就业来鞭策高校在育人方面进行改革,也就是以就业来促进学校改革。冶金技术专业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并进行分析,指导未来教学工作。优化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工作的实施和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和优化。

冶金技术专业采用以用人单位占40%,学生占30%,专业调查机构占30%的评价体系。采用问卷形式对用人单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合企业反馈信息,综合社会认可度,并与麦可思确立合作协议,分析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问卷评价指标包括工作认可度、专业对口率、工资待遇、岗位熟练度、工作调动频率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综合麦可思、用人单位、家长、本人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教学工作的实施和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和优化,出分析报告,指导未来教学工作。

3结论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冶金技术专业建立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实训力度,校企合作,突出技能培养。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去国外或国内示范院校学习先进教育理念,骨干教师定期下厂,与企业职工师傅交流探讨,不断丰富自己的技能水平。建立协调发展的中高职衔接制度,辅以钢铁冶炼专业确立专业建设方案,带动中职共同发展。与麦可思确立合作协议,对毕业生进行至少5年的跟踪调查,综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方反馈信息,分析学生培养质量,指导课程及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2011.

冶金技术专业篇2

【关键词】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81-02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办出院校及专业特色的关键。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对于提高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的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实习实训条件、实习资料、实习实训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实习时间少,实训内容过于简单,与实际情况联系不强

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受到传统及本科研究型人才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校狠抓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安排实习实训的时间较少,一般仅占教学总时数的30%。而且在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训内容的安排过于简单,与工厂实际情况联系不强,甚至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只能看工人师傅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对实际操作出现的问题难以解决。

(二)实习实训教学师资欠缺

冶金技术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足够的企业实践经历。现阶段大多数教师还是理论应试型教师,他们很少参与实践性教学,因此,教师实践性教学经验缺乏仍然是一个问题,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实现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三)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

冶金技术专业专业性质强、工作环境特殊,仅在实验室内进行简单的操作远远达不到实践教学目的。而现阶段一般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的建设意识没有转变,实训室建设还是以建设传统的可简单操作的实验室为主,又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大型的实验设备较少,覆盖面小,有局限性,设备陈旧,导致实验效果差,所以,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许多院校目前建立的一些校外实习基地的情况也差强人意:一是实习基地数量少,能开展的实习实训项目少,不能满足实训教学工作需要;二是实习基地的规范标准没有设定,没有一个固定模式,选择的实习基地参差不齐,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质量;三是一般实习实训基地都是正常生产的工厂,厂方不允许实习生亲自动手操作,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的目的。因此,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在很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习时达不到教学的要求。缺乏这种工作模式下的培养,难以让学生真正近距离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进行实地锻炼的机会减少。

(四)实习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效率较差

如何组织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特别是组织管理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是学校领导及指导老师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冶金作为一个重工产业这个问题也尤为突出。重工厂不仅危险性较高,而且又因冶金工作的特殊性,校外实习环境的复杂性,实习学生在不同岗位实习实训的分散性,给学校的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有些学校很少安排校外实习实训,有些甚至干脆不组织校外实习实训。这种做法无异于因噎废食,并非长远之计。

二、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改革的建议

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的总体改革思路是以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以及组织管理方式改革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方式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理论教学和实训过程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从根本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观念。要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灵活地开展实习实训,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习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现实的思维和实际操作的空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应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训计划,加强实习实训的组织管理,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双师型”教师,认真制定实习考核标准。

(一)编制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计划

首先,实习实训计划的制订应该确保实习实训时间占总教学学时的50%以上,而且这些时间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可以真正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对教学计划中的实习实训课程进行不断的完善,总体实习实训计划要涵盖有色金属冶金和钢铁冶金等并且按企业所需进行针对,即需要什么培养什么。计划中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学安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详细的教学办法、相对具体的实施地点以及有效的实习实训的管理模式。要针对冶金技术专业的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可行的实习实训计划。具体内容要包括认知实习实训、实验室模拟实习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实训几个阶段。在考核方面,建议摈弃传统的撰写实习报告的考核方式,参照厂方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指定某段工艺或某项操作要求学生撰写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压力去实习,学会观察学会学习,提高实习效果。

(二)改革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方式

1.合作式实习实训方式。所谓合作式实习实训方式就是把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进行有机的横向联系,把课堂教学和工厂实地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培养方式。学校和企业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发展;实习期间采取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合作式实训组织形式来培养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在人员安排上,教师是由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和企业的培训师傅组成,他们以学生为中心,扮演着咨询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是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企业学习实训。

2.仿真模拟实习实训方式。仿真模拟实习实训方式就是依照工厂的工作环境把先进的设备引进学校,建成“校内厂”或直接在生产厂家承揽工业项目,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习实训。这样将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推行产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差无几的模拟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进行仿真模拟操作,使学生在逼真的仿真模拟学习环境中学习所需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创建完善的实训基地,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

1.加强校内冶金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冶金仿真模拟实训一般可以分两种:随堂同步实训和课程结束后实训。“随堂同步实训”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课程结束后实训”是在讲授完一门课的全部教学内容后,在本课程结束前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仿真模拟实习实训。“课程结束后实训”的好处是学生能够系统的对一门课程进行理解,能培养良好的大局观。校内仿真模拟实验室是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场所,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硬件条件以满足实习实训需要是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根本。

2.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由于冶金行业的特殊性,仅仅是校内的实训基地是不够的。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直接到生产企业中工作学习,在岗位上接受实地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与企业联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学校可以给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同时解决了实习实训经费紧张和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困难,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提高机会。

(四)加强实习实训的组织管理

实习实训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最为学校、企业所重视和担心的。对于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学生所在的实习实训工厂环境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学生实训的岗位又比较分散,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时刻监控,因此学生实习的安全隐患较大,所以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通过教育、保险等手段事先预防。首先,应当教育学生建立符合目前学生价值观的、富有意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人生长远发展目标。人生长远发展目标对学生的权威性、导向性作用,能实现方便的自我管理目的。其次,对外安排进行实习实训的最好是二年级或三年级“老生”,“老生”具有一定实习实训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于大一新生较强。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再提高他们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学校要与学生、实习基地签订好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并随时与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本人保持联系,不定期地对学生实训期间的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监督考查,确保学生安全而又真正学到技能。

(五)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实践性人才的保证。高职院校应针对自身教师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对现有在职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将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教师分批派往相关企业进行足够时间足够内容的实地培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并加强鼓励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其次,加强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再次,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将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但不适宜教学的人员转聘为专职实训教师,增强冶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王柏毅.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性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周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11)

[3]吴晓云.“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及其实训组织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9(1)

[4]单风儒,赵素敏.国外实训组织形式研究与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5]李红贤.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立项课题(2011JGZ103)

冶金技术专业篇3

我国冶金工程,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那时,丰富的冶铜技术就成为了中国冶金行业的源头,并迅速把整个青铜技术推到更高阶段,建立了世界上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之后,人们在漫长的冶炼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金属冶炼所需要的高温技术和冶金处理技术。如柔化处理技术、炒钢技术、百炼钢技术、灌钢技术等。在明带中叶,我国已开始大量生产金属锌。《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密封加热冶炼“倭铅”(即锌)方法的记载,同时还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等钢铁热处理工艺等。明代钱币“永乐通宝”也具有较高的含锌量。而欧洲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冶炼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冶金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钢产量连续居于世界前列,足见国家的重视和其迅速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诚然,现代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些高科技新材料的诞生和应用。但是,冶金材料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优势和特性依然是其他材料所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什么是冶金工程专业

大楼、桥梁的骨架是什么?不锈钢用具是怎样来的?学习冶金工程你就会了解其中的奥秘,冶金工程专业是主要研究从矿石中提取钢铁与有色金属(比如铜、铅、汞等),并进行冶金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设计开发等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基于资源开发利用和钢铁材料生产过程,其研究对象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化学变化、物质的传输、凝固和相关转变过程以及相关工程技术问题。

培养目标有哪些

冶金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知识,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黑色和有色金属(包括重、轻、稀有和贵金属)冶金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冶炼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

课程是如何设置的

该专业的授课内容,是理论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要想学好冶金,不仅要掌握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各项基础,还得精通理论专业知识——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理论、金融学、冶金过程热力学与动力学、钢铁冶金学等。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通过做实验、计算机模拟和仿真以及到企业现场参观实习等手段来强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机构。

学生的主干学科是冶金工程,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物理化学、金属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实践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操作实验、课程设计等。

与其相近的专业有以下几种: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请走出理解误区

一提到冶金工程专业,可能有些人把它和数不清的烟囱高炉、扫不尽的漫天尘土和冰冷的钢板铁材等联想起来。因此,很多考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往往视其为“畏途”,鲜有人首选其为志愿专业。其实,这样的观念早已有悖于当今冶金工业的巨大变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类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此专业也变成了一个充满科技含量的“朝阳专业”。

高新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完美组合体

本专业的一大特点是高新技术和学科发展相结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通过冶金过程的优化和新技术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产业对高品质冶金材料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冶金生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是这个专业的前沿主攻方向。它不仅致力于研究流程中废弃物的“四化”(即减量化、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综合技术,而且还对复合矿冶炼技术进行环保和经济意义上的评价和指导,并在此原则下开发复合矿的综合利用技术,最终实现我国高品质冶金材料的生态化生产。

它主要有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工程和能源与环境工程三大研究方向。其中,冶金物理化学学习内容有冶金新理论与新方法、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制备物理化学、冶金和能源电化学等;冶金工程学习内容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现代冶金基础理论和冶金工程软科学、冶金资源的综合利用、优质高附加值冶金产品的制造和特殊材料的制备技术等。冶金工程环境控制、燃料的清洁燃烧与能源极限利用、工艺节能与余能回收、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与试验工作等是能源与环境工程的学习内容。上述广泛的分支领域构成了冶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进了冶金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工业建设。

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冶金工程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很低,有时超过国家重点线就可以被重点院校录取。冶金工程专业在一些学校也称为钢铁冶金,国内设置了此专业的院校约有20所。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实力较强。

北科大该专业下设的研究方向较前沿,包括高炉炼铁新工艺与新技术、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高品质钢的品种及质量研究、凝固理论与连铸技术、特殊钢冶金、新钢种冶金工艺、材料和冶金过程中反应的物理化学、冶金物理化学与反应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理论、有色冶金过程模拟控制和节能优化、冶金工业生态与环保、资源高附加值循环利用技术开发、冶金能源技术。这些研究方向大多来自学校教授目前正在从事的国家或企业急需的研究课题,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南大学此专业下设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材料冶金、电化学工程、冶金环境工程6个二级学科。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下设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和钢铁冶金3个二级学科。有色金属冶金的研究方向包括有色金属资源生态化综合利用、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等。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物理化学、电池材料与电池、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物理化学等,钢铁冶金的研究方向包括现代高炉炼铁学与非高炉炼铁、现代炼钢学与特殊钢冶金等。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冶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为机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材料产品。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及科技的发展对冶金工业不断提出新要求并推动着其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冶金工程的发展又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物质基础。由于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少,人才有限,市场需求量大,有人说该专业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宽厚、理论扎实、技能全面,同时,又具备冶金和金属材料加工等知识和技能。因而,毕业生择业面宽,适应能力强。他们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感觉现在钢铁、冶金类专业的大学生太吃香了。”东北大学某年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钢铁冶金类专业毕业生道出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好机遇。

向榜样看齐

比亚迪电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被人们熟知是因为它制造汽车,其实真正为比亚迪公司打开市场初始财富积累的是电池制造。其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主席王传福,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已合并入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现已整合入冶金工程专业)。

冶金技术专业篇4

随着日前召开的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八次会长办公会议暨常务理事会议,正式批准郝俊宇等38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术专家”、吴庆余等10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管理专家”、张纯力等10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冶金建设行业以专家队伍建设为重点的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国冶金建设行业已经组建起了一支拥有324名高级技术专家、156名高级管理专家、49名高级技能专家的行业高级专家队伍。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行业人才资源优势,逐步在全行业实现高级人才资源共享,以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增强行业技术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于2005年底制订了《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专家管理办法》,组织行业内知名专家成立了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专家评审委员会,随后正式启动了行业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高、中级职业经理人和行业项目经理队伍的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协会按归类专业将申报人员登记入库,并利用协会网站,建立起“中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数据库”和网上申报系统,会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可方便地从协会网站检索、查阅冶建行业各类技术、管理人才的个人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行业“高级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两个“评审委员会”分别评审,协会会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共评选出324名高级技术专家、156名高级管理专家和49名高级技能专家,组建起了技术、管理和技能三方面的高级专家队伍,为逐步实现行业高级人才资源共享、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冶金建设行业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自2005年至今,冶建协会先后共组织完成了6批11期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参加培训的申报职业经理人达1200余名,其中,已有549人获得“中国工程建设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608人获得“中国工程建设中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至此,全行业已经建立起了一支1000余人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对行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冶金技术专业篇5

关键词:智能技术;冶金自动化;数学模型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11

1在冶金自动化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作用

冶金工业是一项与传质、传热以及复杂化学反应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冶金产品生产控制冶炼过程很难按照一般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后配料、烧结、高炉等过程得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对于冶金产品生产的作用主要如下:一是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采用炉气连续分析动态控制系统和副枪测温系统提高终点控制命中率,这样以来将大幅度减少补吹工作,因此钢的清洁度和钢水质量都会得到明显改善;二是降低了冶金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代替了一次性副枪定氧、定碳探头的消耗,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分析数据的特点,使得煤气回收率提高;三,提高了金属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吹氧制度和加料制度的改变使得渣中氧化铁的含量得到控制,同时补吹过程的减少也降低了渣中氧化铁的含量;四是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冶金生产实现了动态化的控制,这将有效节约不必要的冶炼时间消耗,同样的生产时间内将有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2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水平分析

应用在冶金自动化生产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包含智能控制、数据挖掘以及软计算等多个关键性环节。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被用于解决依靠一般数学方法和模型很难描述清楚的复杂的、随机的、模糊的、柔性的控制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之一:一是难以明确具体的控制对象;二是控制对象的相关参数变化范围极大;三是控制对象可能具备高度的非线性特征。冶金工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学工业生产工程,非常符合智能控制技术处理对象的特点,因此智能控制技术在冶金自动化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比如实现铝电解槽模糊控制技术,以及通过控制电极升降来加强对电弧炉炼钢过程的控制。

数据挖掘是近些年来新兴的、面向商业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它通常被用于从源数据中挖掘模式或联系方法。冶金产品生产中涉及的传感器超过万件以上,数据挖掘技术就是对生产过程经过严密监控和提取知识信息,用于分你想生产实际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发现问题和做出改进。比如进行冶金设备某阶段运行状况评价或者对有色冶金过程进行故障诊断与预防。

软计算能够模拟系统的生产过程,通过对不确定、不精确及不完全真值的容错来获取低代价的实施方案,对于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以及受影响因素多,的产品生产尤其重要。

3提高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应用水平的战略思考

3.1加大在智能技术开发和利用上的投资力度

冶金行业需要同计算机控制行业一起共同开放出符合冶金工业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能够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进行复杂计算的智能算法或模型。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地学习国外的先进冶金经验,积极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专家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加大在设备购置和技术研发上的投资力度,逐步实现冶金生产智能化走向国际。

3.2做好冶金企业的人工智能化管理布局

人工智能化技术的普及意味着传统工S的工人人数将极大地减少,更多的资金投入将被投放到大型设备的购置和技术管理层次,原有的传统冶金生产管理也不再适用。为了适用人工智能冶金生产的管理布局,需要管理者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加强领导与管理,做好本企业内的信息管理系统更新换代的技术改造,针对人工智能的产品生产特点,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管理。

3.3重视起冶金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我国的冶金行业步入发展平稳期,与繁荣期不同的是,冶金工业生产的规模扩张速度放缓,尽管冶金行业在趋向精细化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其他行业相对,冶金行业增长出现颓势,这一点与我国冶金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相关,最直接的证据是全国各大高校的冶金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减少。为了推动冶金行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冶金科技和管理人才,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行业生产中应用性更强,就需要行业和政府充分重视起冶金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

4结语

冶金工业生产的总目标是“高效、高质、低成本、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也正是基于此进行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给传统的冶金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通过改造炼钢控制和优化工艺流程使得大型设备生产效率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产品的生产成本极大降低,提高了终点命中率,减少补吹次数和出钢质量。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涉及多项环节,如何做好精准的模型建立、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是进一步需要攻克的难关,也是未来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铁军,朱旺喜,吴智明.数据挖掘技术在铝电解生产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2003(01).

[2]顾学群,任吉云.电弧炼钢炉电极升降智能控制系统[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冶金技术专业篇6

[关键词]冶金机械;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F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073-01

引言

随着机械设备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冶金机械设备的生产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冶金机械设备的测试过程在不断的缩短,使得产品本身容易出现一些应用上的问题。加强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够有效的保障机械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经济产能的增长。

1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在整个机械设备产业的发展中,对冶金设备管理和维护的不够重视是机械系统中主要的问题,随着对机械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使得冶金机械设备在工作中所承受的负荷比较大,长期的使用下去,就会使得设备存在超荷、超压现象出现。在我国对于冶金机械系统的管理工作还不够到位,一些管理者没有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冶金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虽然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指派了专业的人员,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没有落实到位,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使得冶金机械设备存在一些隐患,提升了冶金机械系统受损的概率,影响着正常的工作流程。

1.2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企业的生产中,冶金机械设备构成冶金生产系统,其中主要包括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动力元件和辅助元件。对于一些设备的管理机构由于缺少相关的专业维护人员,使得不能够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针对性的修理。在实际的冶金机械设备生产中,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比较缺乏,专业水平相对较低,这就使得对于冶金生产系统检测中不能发现问题的所在,制约了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一些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很难发现机械运行中的隐患,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意识不高,这些都使得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和落实。

2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策

2.1提升管理与维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冶金机械设备系统中,根据目前冶金技术设备综合性人才缺乏的情况,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培养,以此来满足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需要。推动冶金机械设备研发创新,更应该对现有的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且能够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冶金机械设备在冶金机械系统中的重要性。管理与维护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树立工作责任意识,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因工作人员自身的行为而导致的相关的设备故障的损失。对于一些机械设备的相关企业应该要对技术维护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合理的开展,能够让相关的技术人员了解到工作中的失误出现的相关的问题以及导致的经济损失,培养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有必要的。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指导,更好的培养实践性人才,保障冶金机械设备发展稳定,满足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冶金机械设备更好的推广和实行。

2.2注重冶金机械设备的预防工作

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相关的企业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保养、维修、备件和检查工作,制定相关的维修预防机制,确保冶金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优化冶金机械设备工作流程。在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故障与功能的分析,确定冶金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收集相关的数据,制定预防性维修制度,合理科学的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安排,坚持管理与维护并重,加大对预防工作的开展。对于预防性维修制度能够定期对相关的设备进行维修,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修理,修理过程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零件和部位进行维护,确保冶金机械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做到以预防为主,提升冶金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2.3完善健全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机制

为了冶金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完善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机制,设置相关的设备备份档案是很有必要的。设备管理人员通过将所有设备资料数据进行统一的建立档案并且做好相关的备份工作,这样就可以根据档案对供应商信息、设备原始资料和使用维护情况进行了解。为了避免在日后的工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变动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变动,使得设备需要购买和维修备份时找不到相关的依据材料[1]。对于企业可以使用管理、检查、维护制,加强冶金机械设备的预防,对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并且根据相关的机械设备流程执行。根据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使用情况,对各种维修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按照不同的液压设备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相关的故障出现的规律和原因进行记录,从而确定维护的周期,确定管理的责任划分,有利于提升机械液压设备的使用效率。

2.4加强领导,注重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通过加强领导,对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领导体系。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设计上要科学、合理[2]。在维护的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设置专人对维护工作流程进行不定期或是全程的监督检查。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对于一些非正常损坏的部位综合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预防整改方案。对于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不仅包括换件记录、维修保养记录,还应该包括工作量的记录和日常使用情况,以此来分析、确定故障的原因,进行消除故障隐患。通过加强维护、管理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更好的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推广[3]。冶金机械设备的设计团队,要对最新的冶金机械设备发展动态和冶金机械设备技术信息进行了解,对相关的研发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促进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提升管理与维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冶金机械设备的预防工作、完善健全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机制、加强领导,注重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保障机械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促进经济产能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军.冶金机械设备管理初探[J].装备制造技术,2013,09(08):116-117.

冶金技术专业篇7

考号姓名录取专业毕业院校230604110001唐云云财务管理楚雄师范学院310561110007何肖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10861010004杨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50604110002李明健工商管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350604110009刘颖会计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010604110087余宏俊财务管理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604110057卜青国际经济与贸易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604110052马爽国际经济与贸易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604110017毕兴陈国际经济与贸易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604110176舒承雄国际经济与贸易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604110189朱婷婷会计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804100156王若娴会计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010204270005杨茗涵会计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270604110004彭四蓉财务管理普洱学院010104180037温家瑞财务管理云南工商学院010804100047罗林财务管理云南工商学院010804100091范春梅工商管理云南工商学院010604110063黄雪工商管理云南工商学院010804100037孟保均会计学云南工商学院010604110182陈振会计学云南工商学院010804100096付爽会计学云南工商学院010604110158姚丽琼工商管理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10104180122王海涛会计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010804100015张思渝财务管理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010104180081赵燕梅会计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010304190012黄美会计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010804100014赵旭然会计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010804100165钟安琪工商管理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10604110217汤茜金融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10804100080王遇娇金融学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10104180105王文连财务管理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804100131龚普蓓蓓财务管理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604110250戴林静工商管理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604110241滕亚静工商管理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104180127玉应波会计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304190041史芳会计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304190040麻丽蓉会计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604110309王芷薇会计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304190042张昕滢会计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604110260梁雨婷金融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604110231李璇金融学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10604110186杨惠芸会计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010304190055任玲会计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20104180003顾殷莲工商管理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20804100005黄钟晖会计学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010804100028董俊吕工商管理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查询信息汇总

冶金技术专业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冶金工程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249-01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开办冶金工程专业时间不长,办学定位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企业提供具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蓝领。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生产实习是冶金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学质量和专业素质培养的根本保证[1]。该文通过对笔者近3年带领学生产实习情况的总结和分析,提出提高应用型本科冶金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建议。

1生产实习的实践

2011年带领08级冶金工程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实习方式采用学生参观和企业技术人员陪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本次实习,学生熟悉了沪东船厂的发展、主要产品、生产和管理。4805厂的装备、生产过程和船体结构。上海宝缘钢铁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和主要产品。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装备及生产工艺。张家港永钢集团炼铁、炼钢主要设备及主要工艺流程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常州中天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炼钢厂主要流程和设备,尤其是转炉、高炉、热风炉结构和性能。

2012年带领09级冶金工程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与2011年相比,实习方式相同,但多了两家实习单位,分别为上海欧姆龙有限公司和张家港联合铜业。通过本次实习,学生还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产品,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的工艺和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

2013年带领10级冶金工程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本次实习全部在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采取分组跟班的形式实习了宏发焦化厂、原料烧结厂、宏发炼铁厂、宏发炼钢厂和钢板总厂。通过本次实习,学生熟悉了炼焦、干熄焦等工艺,烧结、球团等生产工艺,喷煤、热风炉等生产工艺,铁水预处理、RH精炼及板坯连铸工艺,除鳞、粗轧、精轧、卷取等工艺。

2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

(1)实习过程主要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实习,效果很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2)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缺乏生产现场锻炼的经历,不能体现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目标。(3)早期实习去了一些非冶金企业,对提高学生的冶金专业知识帮助不大。(4)由于实习时间和经费有限,学生不能参观更多的生产车间现场,而且学生与企业管理或技术人员交流机会少。(5)冶金生产现场噪音大,而学生人数多,大多数学生听企业技术人员现场讲解的效果不够理想。(6)部分学生实习现场不做实习记录,没有写实习日记,实习结束提交的实习报告有互相抄袭现象。

3生产实习的建议

针对指导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以下改进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建议。

3.1开展实习理论课堂教学

由于实习学生人数多,时间短、经费紧,导致学生在企业能学到的知识越来越有限,这需要通过加强课堂教学来弥补。建议指导老师通过开展生产实习前的理论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冶金生产工艺的主要设备和流程等形成初步的认识。还需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由于张家港拥有沙钢、永钢、广大钢铁等冶金企业资源,可以邀请这些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里对将要实习的学生进行技术讲座。由于不受生产情况的影响,企业技术人员讲课时间有了保证,讲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强[2]。每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企业都会安排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将企业技术人员邀请到学校讲课就避免了每批次学生下厂的多次重复教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节约了部分实习经费。

3.2完善实习方式

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包括跟班学习、现场参观及专题讲座[3]。08、09级冶金工程学生的实习采取了现场参观的方式,这种方式与认识实习如出一辙,实习效果欠佳,10级冶金工程学生采取跟班学习的方式,效果有所改善。但近3年的实习,学生都没有参与动手实践,没有掌握实际操作知识,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随着学校办学过程的深入,目前已与沙钢、永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两个企业已成为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基地。我校冶金工程办学理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议以后的实习方式为分组分批地跟班学习,同时将实习时间延长至5周,使学生能够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动手实践,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3.3建立合理成绩考核体系

近3年生产实习的成绩评定包括实习笔记、实习日记、实结、实习报告。但这种考核体系存在抄袭现象,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习态度和效果的差异。建议以后实习考核体系中增加实习答辩一项,实习结束后可以组织一定形式的答辩。例如,每个学生在沙钢实习时找出两个关于工艺、设备、技术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与指导老师探讨,查阅文献等手段,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答辩时重点陈述这些内容。最后将实习作业、实习答辩的成绩按6:4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最终成绩,从而更加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效果。

4结语

生产实习是应用型冶金工程专业学生教育的关键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实习理论课堂教学、完善实习方式、建立合理成绩考核体系,逐步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贺道中.冶金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1(1):11-14.

冶金技术专业篇9

关键词冶金工艺专业课教学改革生成相相分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冶金学科可分为冶金基础类学科与冶金技术类学科两大类。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等属于基础类学科。技术类学科是指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导向的学科,比如炼铁学、铝电解学等。本文所谈的冶金工艺专业课是指冶金技术类学科中以金属元素提取为目的的工艺设计类专业课。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学生对冶金工艺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很容易出现教师单纯讲述知识点而学生盲目背诵知识点的不良状况,不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①②本文作者认为,冶金工艺设计是围绕金属元素的生成及金属元素与杂质分离两个根本任务展开的,即冶金工艺知识体系是围绕解决“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根本任务形成的,所以专业课的教学也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

1技术类学科的“问题意识”

学科体系中有一类叫技术类学科。什么是技术?核心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一套操作程序、一些具体参数等。科学理论总是追求逻辑的严谨性,而技术不追求这个标准。技术的根本判别标准是是否能有效解决问题。以大自然普遍存在的石头为例。同样是面对一堆石头,化学家琢磨石头的化学组成与各类性质等;物理学家可从力、热、光、电等各个角度研究石头的特性;在搞技术的工程师眼中,石头具有较强的硬度可用来做房子地基。化学家研究发现了碳酸钙类石头加热分解后可得到石灰,于是工程师们开始研究石灰窑造石灰的各类技术问题。工程师看世界的视角都是从问题入手的,即有什么用?能做什么?如果把这个世界的知识不严格分为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科学家不断地在世界的各个尺度上琢磨是什么和为什么,而工程师则不断地解决怎么办或者怎么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还没有的世界”。③

2冶金工艺的两大任务――“生成相”与“相分离”

冶金技术类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将各种矿石变成有用的金属材料,这是冶金学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些问题,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各类学科提供的手段进行冶炼,形成了以冶炼方法命名的物理冶金、化学冶金、生物冶金、力学冶金、真空冶金等学科。围绕具体冶炼工艺问题,介绍工艺操作方法,形成了炼铁学、炼钢学、铁合金冶炼学等学科。

通过对冶金工艺进一步归纳,我们把冶金工艺设计的根本任务总结为“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根本任务。由于金属在自然界多以氧化物或硫化物形式存在,冶金工艺设计首先要通过化学反应实现金属相的生成,即完成“生成相”的任务。

解决“生成相”这个问题,主要是利用化学提供的理论,尤其是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进行。即通过温度、压力、气氛等因素的控制不断构造条件去形成“生成相”。解决“相分离”这个问题,主要利用物理学科提供的知识进行。好比淘米时依据米粒与石头的密度不同把两者分开。相与相要分开,也得利用相之间的某些不同性质来展开。冶金工艺中的“相分离”所依据的性质有密度(气液分离与渣金分离)、界面张力、粘度等。“相分离”体现最明显的是在矿物预处理工艺中,即常说的选矿。选矿工艺的本质就是“相分离”的过程,按照分离依据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重力选矿、浮选、磁选等。

3问题导向的冶金工艺专业课教学新模式

冶金工艺专业课教材在讲述某一种金属的冶炼工艺时,一般的思路是先宏观介绍原料及产品、冶炼工艺与设备,然后针对具体的操作环节详细介绍其操作方法。在开展专业课教学时,授课思路也是按照教材进行平铺直叙,给学生的感觉是知识量非常大,记忆性的知识点角度,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尤其是当学生没有对应的工程实践时,不管怎样背诵和记忆,都容易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状态。

结合冶金工艺中“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根本任务,我们提出了冶金工艺专业课教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主要分以下三大步骤授课。

3.1介绍金属产品冶炼的原料与产品

原料和产品好比起始点与终点,冶炼工艺好比中间的路线和过程。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和最终产品的化学组成是工艺设计的基础。本步骤教学中一定要强化“不同原料特点有不同的冶炼工艺”思想,引起学生对矿物原料的重视。比如,由于四氧化三锰具有磁性,在冶炼工艺设计时,就提出了“磁化焙烧”这个富集工艺。由于碳化铁具有磁性,对于低品位铁矿石,可以设计“气固还原生产碳化铁―磁选―电炉熔炼”的工艺路线,不同冶炼方式对原料的要求也不同。

3.2围绕“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任务进行生产工艺教学

明确了起点和终点,授课教师开始对于已有的工艺路线进行详细介绍。授课的思路是以“生成相”与“相分离”为目的展开。某种金属的冶炼工艺不是一个工序就能完成了,比如常规的钢铁冶炼工艺包括了“矿石预处理―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炼钢(含精炼)―连铸”等多个工序。该工序中矿石预处理与连铸不属于冶金工艺类技术问题,不用按照“生成相”与“相分离”展开介绍,对于高炉炼铁等其它三个工序,则均有“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任务。对于高炉冶炼工序而言,“生成相”是铁水,“相分离”主要是铁水与气相和炉渣相的分离。高炉冶炼工序首先要构造“生成相”,围绕“生成相”可详细介绍在温度,压力,配料等各方面采取的工艺措施。同样,围绕相分离也可对大量操作工艺进行展开介绍。

成熟的成体系金属冶炼工艺涉及知识点多,内容很具体,授课时容易让学生觉得杂乱无章。但不管多么复杂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冶金工艺的开发过程一般可分为“工艺设想――实验室试验――产品生产”三个阶段。“工艺设想”阶段主要考虑原理上“生成相”与“相分离”的可行。由于原料与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很难直接从理论出发设计最佳工艺参数,必须进行“实验室试验”,进一步确定该工艺的可行性并优化工艺参数。“产品生产”则要进一步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尤其要结合冶炼设备提供的边界条件进行具体传质、传热条件等对“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任务的影响。

3.3围绕“生成相”与“相分离”开展研究性新工艺设计

前两个教学阶段均以老师讲述为主,本阶段的教学则以学生为主,进行研究性教学。授课教师要熟悉成熟工艺之外的冶炼新工艺,尽管这些工艺仍停留在理论分析研究阶段。本阶段授课时不要直接介绍新工艺,而要进行引导性教学,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自行得出结论。

以上三阶段是问题导向下教学新模式的主要授课方式,在针对具体某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选择安排课堂教学,只要整个授课思路能够围绕“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根本任务展开即可。

4结语

冶金工艺专业课教学已有近100年的历史,随着冶金工艺研究的深入,其授课内容一直在完善,但是其授课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围绕冶金工艺的“生成相”与“相分离”两大根本任务,提出了专业课的授课新模式,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启发和借鉴,提高我国冶金工艺专业课的授课水平,为我国冶金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冶金技术人才。

注释

①唐道文,王海峰.深化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54-55.

冶金技术专业篇10

关键词: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14-02

一、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积累呈指数增长,新的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以知识传递为特征的传统课程体系已不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等。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的改革势不容缓。

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拓宽的专业教育

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是在当年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建国初期主要是借鉴前苏联教育模式,按行业设置专业。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在当时为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原有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随着冶金及材料工程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系统工程得到充分利用,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上个世纪80年代,将炼铁、炼钢、电冶金三个专业调整为钢铁冶金专业,专业面有所拓宽,但专业宏观结构不尽合理,严重影响着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有人主张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培养“通才”。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应是拓宽的专业教育,而不应是通才教育。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需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培养模式,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关键是从注重知识的继承与传授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转变。2000年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目录将钢铁冶金、粉末冶金、有色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四个专业合并为“冶金工程”专业。这就是要强化基础教育,注重学科交叉与渗透,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的培养

面对未来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将是掌握整个工程技术系统所涉及的有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能够在形势和任务多变的情况下,在群体的协调工作中对跨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求得最合理解决方法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显然,在高等学校有限的学制内完全达到这一要求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培养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主流。

1.强化公共基础课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是高校按照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具体设计图,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时配置、实践环节等项内容,其中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和规格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学时配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为了适应高等人才目标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学科交叉、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模式,我们对教学计划作了如下调整:①调整课内理论总学时到2300学时以内,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取课堂精讲与课下多练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启发、引导、讨论和提问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从学会什么向会学什么转变。②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增加总学时。重点是增加外语和计算机课总学时,并要求外语和计算机学习四年不间断。外语课除了240学时的公共外语课外,在三、四年级还开设48学时的专业外语。专业英语的内容由过去只讲钢铁冶金逐渐向科技英语拓宽;同时鼓励学生学习第二外语。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外文参考文献,并翻译1到2篇外文文献。计算机课内总学时由40学时增加到100学时,其内容由过去只讲Basic语言改为讲计算机原理、Fortran语言、网络技术和软件设计等内容。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要求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绘图,用计算机打印设计说明书和论文;同时在冶金数学模型课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加强专业基础课教育。冶金热力学、冶金过程传输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三门课为冶金专业的三大理论支柱,为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专业基础理论,本次课程体系改革,我们对这三门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对授课内容和学时都进行了调整。冶金炉热工基础为原钢铁冶金专业的另一门专业基础课,这次改革将本门课改为冶金过程传输原理,它侧重于冶金过程中三相间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规律,理论性较强、覆盖面宽,特别是加强了数学解析内容,增加了专业理论深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未来的钢铁工业将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品种效益型转变,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为此,在金属学基础上增加一门属于金属学范畴的选修课——金属强韧化,为学生将来进行新材料的开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