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十篇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十篇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2:40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1

【关键词】名著阅读情节情景人物写作特点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名著阅读题时,大都会教导学生要审清题干,明确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力求忠于原著。这固然很重要,但文学名著考查毕竟不同于现代文阅读考查,其题目大,内容广,文学性强且无明确的得分点,这些都让学生难以下笔,即使下笔也难得高分甚至满分。究其原因是答题技巧缺失。因为无论是熟读原著还是浏览“快餐书”,要做到由繁入简迅速提取答题所需信息,都不是件易事。笔者现就目前高考文学名著考查出现的四种题型,谈谈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简述情节

简述情节可分为简述一般情节和特定情节。

(一)一般情节。此类题目涉及面广,有很大的自由度。如:

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最让人难忘的情节。

3.请简述江湖骗子金克尔的结局。

针对这种题目,回答时可用粗线条勾勒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起因、结果力求简略,事件经过可适当详述。答案中的人物是扁平的,速写式的,事件是高度概括的,无需浓墨重彩。如第1题可这样回答: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起因)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经过)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结果)

(二)特定情节。特定情节即情节中已附限制,与原著中的某人某事某人物特点紧密关联。如:

1.简述伽西莫多从刑场救走爱斯梅拉达的故事。

2.古代战争中常用“火攻”,在三国之间的征战中也不例外,请简述其中一个关于“火攻”的故事。

3.简述一个能表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针对这类题目,回答时应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刑场”“火攻”“长厚似伪”),明确特定情节,在表述时适度出现简单的人物对话、情态、动作、心理,让情景再现。如第1题,应针对“刑场救人”的特定情节,抓住伽西莫多救人时表现出来的“冲”、“挥拳”、“高举”“跳进”“用嘶裂的声音叫喊‘圣地’”等特征,以表现他的勇猛。答案可表述为:

爱斯梅拉达被押到广场行刑,而弗比斯不敢站出来证明爱斯梅拉达的无罪。(起因)伽西莫多在危急关头,从教堂里冲出来,挥拳打倒刽子手,把爱斯梅拉达高举肩头,跳进教堂,用嘶裂的声音喊道:圣地!圣地!经过)最终,加西莫多搭救了爱斯梅拉达并将她安排在钟楼塔顶。(结果)

二、描述情景或场面

描述,顾名思义即描绘叙述,与第一种题型相比,难度加大。当然,有时题目也设为“简述情景”,作为考生应明白情节与情景在表述上的区别:情节重故事,情景则故事与景象兼而有之,回答时还需描绘,不可忽略。如:

1.《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描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2.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

3.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战斗场面。

针对这类题目,回答时应描、述兼用。如果简述情节是全用“白描”,那么描述情景、场面则需用到“工笔”,给事件中的人物、环境着色,让人物立体化,环境形象化。如第2题,回答时如选“刮骨疗毒”的情景,就不能不涉及到关羽视病若疾、镇定自若的神态,甚至利用华佗磨刀霍霍和旁人的大惊失色来烘托关羽的神勇。这样要求并非苛刻,实在是出于对关键词“难忘”的考虑:如果一个考生连这些细节描写都记不得,又岂能称得上“难忘”?所以答案应表述为: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三、分析、点评人物及事件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或析原因,明看法;或辨真伪,思古今。其题目难度大,要求高,属“作品鉴赏”层面的问题,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如:

1.简析《三国演义》“群英会”中曹操为何会中周瑜的反间计。

2.请选择你阅读《围城》时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加以评析。

3.“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出自《三国演义》刘备在长坂坡一役中痛摔襁褓中的独子刘禅的情节。你认为作为三国中的蜀国之主,小说中的刘备究竟是真仁还是假义呢?或者你还有其它看法?请再结合小说中的其它情节谈谈你的观点,并加以分析。

针对这类题目,回答时应由事及理,重阐述;由面到点,重归纳;由主到次,重条理,做到叙述点到为止,论理鞭辟入里,抒情置之不理。如第1题的解答,实则是问曹操中计的原因。凡事由果溯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曹操中计,自身多疑是内因,属主,周瑜善谋是外因,居次。回答时适宜先主后次,用议论性的文字简述原因。参考答案如下:

首先,曹操生性多疑,用人而不信,在蔡瑁、张允等人久练不战时,恰好收到蒋干从周瑜处盗取的书信,书信内容与曹操对荆州降将的担心正相吻合,因此曹操一时受了蒙蔽。(内因)其次,因为周瑜的这次反间计策划得也真是天衣无缝,曹操一时难以识别,于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外因)

四、分析、鉴赏作品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

分析、鉴赏名著的特点和手法,在常人意识里是“专家行为”,至少不认为是中学生力所能及之事。即使中学生能说上一二,恐怕大都应归功于诸如“百家讲坛”“名著导读”及其它干瘪的提纲式文字等快餐文化。试问一个还未读懂读透原著的中学生,能写出符合标准答案的鉴赏性文字吗?考生点评人物、事件,还能以“言之成理即可”问鼎参考答案,而鉴赏作品特点、手法却受作品束缚让人几乎不敢臆想。其结果是:下笔不知所云,得分惨不忍睹。

鉴于此,我在指导学生备考这一类题型时,也只能任由他们吃快餐,啃鸡肋,若指望他们读透原著再来答题,心里总会顿生“一万年太久”的惊悚与恐慌,无助与无望。如以下题目,如能得高分,不能不说是快餐之功劳。

1.有人曾评价狄更斯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家中最杰出的一个”。《匹克威克外传》固然不是儿童文学,却有着童话的特色,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2.《三国演义》曾被誉为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出色的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具有永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国演义》写了大小四十多场战争,其中有扭转乾坤的重大战役,有事关全局的中小战役,还有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请你简要概述其中的一次战争,并指出其战争描写的鲜明特点。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2

在微写作中,有一类题型会涉及到名著阅读,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考生要根据考纲要求,认真全面有序地读“原著”,做到粗细结合,读练同步。

1.了解名著作者以及作品的作背景和现实意义。

2.梳理出名著中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列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典型情节。重点选择充分展现人物特征的精彩章节精读鉴赏。如《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智慧”特性的主要情节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

3.注意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形成的环境与背景等因素。如《高老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的蜕变是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产物,同时“得益”于导师伏脱冷的被捕,包赛昂夫人的离开和朋友高老头的惨死。生动的“人生三课”促成了拉斯蒂涅的迅速成熟,直到被“权钱”吞噬。

4.读名著鉴赏,可以结合一些评论性的文字,提升自身的理解与辨析能力,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要进行探究反思。如有人这样评论《红楼梦》中的人物:“无论黛玉多么标致,湘云多么娇憨,探春多么有才,迎春多么老实,妙玉多么高洁,尤三组多么贞烈,《红楼梦》中,最适合做妻子的,还是薛宝钗。”读这样的评论,我们便能从大的方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及结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在具体答题时,可能还会遇到词句阐释、情节概述、形象概括、手法表现、内涵主题理解、评析等方面的题型。

1.词句阐释:一要理解语句的本意,二要理解词句在句子中的含意,三要理解语句在段中或文中的作用,四要指出其运用的手法。如《家》中描写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时写道,她觉得“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人”。其中对“一堵墙”可有哪些理解?该题中的“一堵墙”喻指割断鸣凤和觉慧间的东西。从句中看,这堵墙比喻生与死的间隔;从文中看,这堵墙既可比喻鸣凤和觉慧间的地位差异,也可比喻割断相爱的人的封建家长制。

2.情节概述:一般用简洁文字将情节的时、地、人、事、因、果表述清楚即可。如“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过”。回答这类题,一要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二要明晰事件的来龙去脉,突出重要情节。

3.形象概括:要先指出人物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然后紧扣关联的典型情节或事例说明,回答时要有赋分意识,注意全面而不纠缠一点渲染,顾此失彼。

4.手法表现。手法重在刻画人物,可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名著中有多种表现手法,答题时应明确用了何种手法,概括指出此手法在具体篇章中的运用,有时要答出手法体现的效果。

5.内涵、主题理解。要对名著有总体的把握和理性思考,分析时语言要简洁、精练,有理有据。如《高老头》着重揭露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试举例说明这一主旨。(1)高老头尽心尽力培养着两个女儿,让她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两个女儿在榨干父亲的血汗之后,毫不留情地将他赶出了家门,最后甚至连高老头的葬礼都不来参加。(2)纽沁根为了鲸吞妻子的财产,大耍无赖手段。

6.评析。这种题型主要要求点评人物、分析技法、评述思想等,主要是探因问果,属开放题型,对考生的鉴赏评价、探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点评人物时要表达对人物的看法或认识,有理有据,引述与评述结合,概述有条理,评价言简意赅,不妄加发挥。分析技法,一要分析技法在篇章中的运用,二要分析技法所收到的效果。评述主题、思想可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时代本质、作家的思想情怀、流派风格等方面作答。

此处的分析人物和技法与简答题不同,不仅要回答出什么性格和技法特征,更要分析出形成性格的原因和使用此技法所收到的效果。

【同步突击】

1.《三国演义》设计谋达400多处,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智谋的作品,周瑜就实施过“反间计”“苦肉计”“美人计”。请从周瑜的这三个计谋中选择一个作简要概述。(不超过150字)

答:

2.《哈姆莱特》中有三重复仇,请写出其具体内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超过150字)

答:

3.《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金锁铭文是什么?请结合她的人生遭遇,谈谈你对金锁铭文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答:

4.“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胆量魁西蜀,文章贯太虚。百家并诸子,一览更无余。”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个人物?请简要叙述“目视十行书”所写的事件。(不超过150字)

答:

5.沈从文先生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谈谈你对《边城》思想主题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答: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3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养成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基本能力;试题难易适当,符合学业基础会考的实际要求。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相应的答案准确、简明。

4.时代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考试目标要求

历史学科学业基础会考要求测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上测试目标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力求三者兼顾,综合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中养成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

历史学科学业基础会考能力测试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考试大纲中“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测试目标,属于识记层次要求;“概述、理解、说明、认识”等测试目标,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分析、探讨”等测试目标,属于应用层次要求。

四、考试内容

(一)考试范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必修(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3)了解汉代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历史作用;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知道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知道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知道雅典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的地位。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2)知道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的主要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必修(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列举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史实,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居室建筑等物质生活和婚姻等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社会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史实;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经验教训。

(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2)知道欧共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过程,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必修(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知道朱熹的理学以及地位。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文学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概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概述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3)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影响。

(2)知道凡·高和毕加索及他们的代表作。

(3)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60℅,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其中,历史(Ⅰ)12题,历史(Ⅱ)7题,历史(Ⅲ)11题。非选择题40℅,共5小题。其中,历史(Ⅰ)2题、历史(Ⅱ)2题、历史(Ⅲ)1题。(模块占分比例不变,各题型题量可相应调整变化)

2.内容比例:历史(Ⅰ)约40℅,历史(Ⅱ)约30℅,历史(Ⅲ)约30℅。

3.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

容易题,难度值0.80以上,约占80℅。

中等难度题,难度值0.60~0.80,约占10℅。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4

   摘要:勃朗特三姐妹小说叙事视角的主要形式是第一人称限制叙事。本人认为作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代表一个时代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的“情感结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关注女作家小说中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观念的反叛意识与超越意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由作家自身的文化身份所决定的对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维护意识。

   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认为:“某一文化的成员对其生活方式必然有一种独特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不可取代的。……这种为同一种文化中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经验,称之为‘感觉结构’。”①赵国新在《情感结构》(structureoffeelings,即“感觉结构”)中介绍雷蒙·威廉斯发明的这一术语时指出:“最初被用来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这种感受饱含着人们对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并能明显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因此,一个时期的情感结构,就是这个时期的文化。”②这里特别要提出威廉斯对19世纪中叶英国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概括:人的社会地位由金钱、而不是门第决定;穷人受穷是因为奋斗不力;出色的人终将脱颖而出;忍受苦难使人的精神升华,让人懂得谦虚和勇气;节俭、节制和虔诚乃是主要美德;家庭是发扬这些美德的主要场所;婚姻具有绝对神圣性……并言明这种理想价值观在现实面前必然遭遇的尴尬,“情感结构”则起到“维护”这些价值观念的作用。{3}

   那么,在勃朗特三姐妹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选择及其观照中,我们会发现怎样的“情感结构”呢?

   俄国批评家乌斯宾斯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的立足点,他指出叙事视角涵盖立场观点、措辞用语、时空安排和对事件的观察等诸方面。英国文体学家福勒在此基础上提出视角或眼光的三重涵义:1.心理眼光;2.意识形态眼光;3.时间与空间眼光。{4}尽管福勒以作者的眼光取代了叙述者的眼光,也混淆了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界限,但无疑他的区分维度还是非常有效的,便于我们从各个层面考察叙事立场、措辞和读者的接受。以此观照勃朗特三姐妹的小说创作,挖掘其叙事视角确立的内在心理机制、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以及时空叙事的“情感结构”,会获得一些令人欣喜的发现。

   一、叙事视角的确立:内在心理机制

   不同的叙事者构成对事件的不同的观照与表达方式。显然,是采用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可以任意转换叙述眼光的全知叙事呢,还是仅以单一或几个人物自身的眼光来观察事物,或者在使用了全知叙事后,又在文中不时换用限制叙事,以增强作品的悬念感和新奇感,的确与作家的表达习惯与理性调整密切相关。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勃朗特三姐妹的小说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又不乏自传体和日记体。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以下简称《房客》)、《维莱特》、《教师》等。三姐妹中只有夏洛蒂的作品《谢利》采用全知叙述视角。

   虽然使用的大都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的双重视角

   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中,包括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和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两种视角(pointofview)。在第一人称主人公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述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的眼光,造成过去与现在的“幼稚”与“成熟”、蒙在鼓里或洞明一切的差异。{5}在《简·爱》中存在明显的成人化叙述;在《艾格尼斯·格雷》里则是从情感的焦灼到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释然;而《教师》无疑以男主人公回忆视角虚拟了英国老师与英瑞混血女子弗兰西斯的恋情,也喻指了现实中的法国教师与英国女学生之间的跨国恋情——尽管这只是夏洛蒂的一厢情愿,却也热烈、持久,显示出心灵激情的强度和力度。

   由于回忆视角的运用,《简·爱》在叙述幼年的简·爱的思想、行为和宗教意识时,显示了幼年的简与成人的简的思想情感的合一,使得幼年叙述者的“我”成人化因素极为明显。虽然成年的带有作者强烈个性色彩的简才是这种心理眼光、意识形态眼光的聚焦人物,但是小主人公已经“是”接近定型的“叛逆者”了:自尊、倔强、奋发图强,反抗意识与意志强劲。自我与经验的抒写与凸现使得这一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女性形象具有无法忽视的感染力和道德、伦理力量。

   另一方面,经历事件的叙事者眼光的投入,又使得人物的立场观点与情感态度具有明晰的真实感和陌生化的喜剧效果。小简·爱有关“换心”的幼稚思考和以“保持健康,不要死掉”来与地狱进行抗争的勇气让人忍俊不禁。

   作品中这两种叙述眼光交替出现,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眼光的交叉处理,使得叙述既避免平铺直叙,便于叙述者的思想意识的随时流露和表达,又贴近的事实层面,尽可能保持了客观性。正好将简的叛逆与刚毅的性格塑造得完整统一,不足之处就是“真相”的揭示往往带有诸多先入之见的印记。

   其二,第一人称主人公“复合式”双重视角

   《房客》的两个主人公的交叉叙事——马克希姆的书信及海伦的日记构成了对同一故事的互相补充和印证。叙述者聚焦的中心人物其实只有一个——马克希姆眼中的海伦和海伦眼中的自身。将充满神秘色彩的女主人公遭遇误解的“现在”与为了爱情迷失自我的女主人公的“过去”统一于新的美好爱情婚姻的大团圆结局。作者的视角定位一来便于女主人公从私密的角度抒写自己情感的投入、盲目、后悔、决绝的逻辑历程,展现一个热情任性、为爱情丧失理性判断力的女子如何在发现所托非人之后,痛苦地劝说、挣扎、挽救终至放弃的全过程;另一方面从男主人公的视角出发观察审视海伦的外在形象特质并感悟体察其内在精神品性,经历一个好奇、误解、发现、还原的形象认知过程,形成一个不可或缺的参照和互补,完成对女主人公立体的形象塑造。

   其三,第一人称见证人“交叠式”多重视角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交叠式”多重视角的《呼啸山庄》,情况则大不一样。艾米莉的叙事技巧早已开创了叙事方式的先河,应该是多角度多层面聚焦于中心人物的圆心聚焦模式了。这也正是艾米莉超越她的姐妹的地方。据夏洛蒂的《呼啸山庄》再版序中对妹妹的评价:“她的想象力原是比较沉郁而不大开朗,比较强烈而不大欢快,她从这些民俗传说中找到材料,用来塑造了像希思刺利夫、恩肖、凯瑟琳这样一些人物。”{6}而《勃朗特一家的故事》的作者玛格丽特·莱恩则断言:“艾米莉提供了一个特殊例证。当一个人赋有天才,并且具有像她那样的激情,心灵就必须在一种安全的、隐私的范围内,寻求自我满足。”{7}她们似乎都在试图阐释、求证艾米莉独特叙事方式背后的社会因素、个人性格及心理原因。

   以一个家庭的传奇闻名于世的“勃朗特三姐妹”较多地选择了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而同时期的奥斯丁、乔治·艾略特以及盖斯凯尔夫人则顺应时代的大潮,以全知叙事视角观照社会人生。个种缘由,在本人看来,与其各自的生活境遇关联甚深。就三姐妹而言,其一,如果从深度心的角度来考察,她们越是敏感于环境的压抑,就越是存在一个渴望自我倾诉的心理原动力。人生的困厄与不自由,荒原的广漠无情与内在心灵激情的冲突让三姐妹更得心应手于以“我”的视角看世界,表达内心孕育的难以排遣的情愫和诗性精神;其二,她们的生存境遇如此悲苦,饥饿、疾病、死亡的阴影一直如影随形,但她们良好的早期环境——作为剑桥大学毕业生的牧师父亲爱好文学又有一些藏书,使得孩子们幼年练笔时就显示了过人的艺术悟性与文学才华,以日记和诗歌的形式(多为第一人称)记载与贫苦生活成反比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三,她们所从事的职业———家庭教师,对其心理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简·爱》、《艾格尼斯·格雷》、《教师》、《谢利》中都写到了家庭教师或寄宿学校的教师。可以说,小说中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的视角无疑最明显、最直接地呈现了这个自我表达的迫切欲望,所有的思想、情感都在文学文本中以直观、鲜明、强烈的姿态加以呈现。

   二、意识形态的“社会特征”:中产阶级价值观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5

马克思指出,真理的本身力量是可以战胜谬误的,但它需要采取更加吸引人的方式来表达,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大众化效果。在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大众化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明了大众化的话语观。[1]467-468斯大林对此领会更加深刻,并进行了实践。1938年由其主持编写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下称“《党史》”),可谓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经典和大众化的范本。高超的大众化话语艺术,不仅使该文本获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的‘百科全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域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的称誉,更一度成为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典文本之一。概括地说,其简洁明了、通俗形象的话语建构,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以及俄国经验的传播,为推动俄国革命和建设、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的背后,同时也重复着苏联哲学“为政治而哲学”的逻辑理路。也就是说,它还隐含着简化、神化、僵化、丑化等形式的话语“陷阱”,使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充满了某种悖论,并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拟通过考察斯大林、联共(布)对党史教科书的大众化话语期待,概括《党史》文本大众化话语建构的形式与特点,总结其话语功能,明晰其话语“陷阱”,以期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提供有益思考。

一、话语建构:《党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艺术及特点

国内外史学界充分肯定《党史》具有简明流畅、叙事生动、史论结合的话语特点[2]。这主要归功于《党史》自身“积极修辞”的力度,使其既能增添历史文本的逻辑自洽,也能奠定以《党史》为“范本”大众化普及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基础,同时还造成了联共(布)充满“神性”色彩的党史话语。就《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来说,主要通过如下四种方式:

一是通过简明性、平民性、阶级性的话语方式,增添《党史》的渗透力,将俄国革命政策、主张和理论简洁明了而又泾渭分明地推介出去。一方面,《党史》以平民化的手法解释联共(布)的各项政策、理论和主张。如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党史》形象地称之为完成了党成立的“正式手续”[3]23,起到较好的革命宣传作用,以此强调该事件在联共(布)党史上的意义。在讲述革命斗争的策略原则时,《党史》以“不善于正确地进攻,就不能战胜敌人。不善于正确地退却,毫不慌张、毫不慌乱地退却,就不能在遭受失败时避免覆灭”[3]104的通俗而又辩证的话语,明确战略进攻与退却的逻辑关系。当社会主义建设遇到困难时,“为粮食而斗争,就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3]246成为组织工人下乡运动时耳熟能详的口号。另一方面,大量军事语言和阶级斗争语言的运用,不仅使《党史》在立场、观点上“泾渭分明”,也使其本身变成了战斗檄文,对于特殊时期的政治宣传和理论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如在论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指明它“是用冲击、用正面进攻来夺取城乡资本主义分子的堡垒的尝试。在这个进攻中,党向前跑得太远,有脱离自己根据地的危险。列宁这时主张稍许后退一点,暂时退到较接近于自己后方的地方去,由冲击堡垒转到较为长期地包围堡垒,待积蓄起力量后,重新开始进攻。”[3]246“冲击”、“正面进攻”、“夺取……堡垒”、“根据地”是军事斗争的重要话语,在史学话语体系中是鲜用的。再则,《党史》的“阶级斗争”话语更为显著,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也都被赋予“敌对斗争”色彩。如在论及革命时期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孟什维克路线时,《党史》认定其“滚进了妥协主义的泥潭”[3]105。在论及对待沙皇军队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态度时,布尔什维克反对孟什维克想使工人服从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影响的企图,称之为“孟什维克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玩弄的这种冒牌爱国主义勾当。”[3]190在论及“基洛夫案件”的审判时,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称之为“白卫虫子”、“人类渣滓”、“人民公敌”[3]381。这种话语的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但在革命与战争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它极易造成一种独特的话语气质,既有利于增添政治传播和社会动员的大众化效果,也面临着深陷“阶级斗争”话语囹圄的历史风险。

二是通过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和高超的文字水平,采用完成时语态各种政治性指示或结论性话语,赋予联共(布)历史、理论和经验以“不容置疑”的话语权力。一方面,《党史》不仅每章结尾都有“简短的结论”以概括本章要点,而且全书结尾还有概括性极强的“结束语”,将联共(布)历史经验浓缩凝聚为基本的“六条”内容,成为联共(布)及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学习的中心材料之一。而且,在对每条历史经验的概括中,都以“党的历史教导说,……如果(不),……那么(就)”的话语形成完成式论调,赋予俄国革命和建设经验以“无可争辩”的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党史》提纲挈领地归纳了联共(布)的重要史实和俄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归纳了辩证法的三个基本特征、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反对派”集团发展的四个阶段、苏联红军的三个特点、机会主义的三个基本来源等,虽有简单化的嫌疑,但有利于联共(布)干部群众的大众化学习与掌握。再一方面,《党史》习惯性地将经典论著概括为几个理论层面或要点,以帮助人们认知与理解。仅以《党史》引述列宁的论著为例,《怎么办?》一书,从六个方面批判了“经济派”的机会主义哲学,具有四条历史意义[3]38-41;《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基础的基本组织原理[3]50-54;《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列宁的策略思想[3]71-84;《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从六个方面对“哲学上理论上的修正主义”做出了批判性结论[3]113-115。最后,《教程》在论证上述经验和理论时,习惯于采用排比性的话语结构并最后形成结语,造成极其强烈的语势。如为说明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人的思维方式,《教程》连用七组“这就是说,……”的排比段落;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调和之矛盾时,同样的排比段落连续使用三次[3]135-140。此种编撰技法的重复运用,不可避免地带有教条的色彩,也可能使《教程》披上“神性”的外衣,但对于迫切需要总结和学习联共(布)历史经验的联共(布)和各国共产主义政党来说,无疑将会满足其“久违”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期待。[4]

三是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增添《党史》的艺术感染力,使“历史语言”、“政治语言”展现生活语言的话语艺术魅力。众所周知,“生动、鲜明、幽默的修辞话语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兴趣。就书面语而言,丰富的词汇、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精彩的堆叠等调整适应得好,就容易激起受话兴趣”[5]108-109。反映在《党史》中,则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如在描述1884至1894年社会民主党的不成熟时,援引列宁的“胚胎发育的过程中”[3]16表述,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党组织的现实状态;在描述从思想上彻底粉碎“经济主义”时,把“机会主义”形象地界定为“尾巴主义、自流主义”[3]41,用形象化的描述揭示其本质;在反对“经济派”斗争时期,将党的组织上不统一现象称为“手工业方式”[3]57,使党在组织上的零散及思想上的涣散问题一目了然;在记述沙皇政府解散第一届国家杜马后,将摧毁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残害革命者的绞架蔑称为“斯托雷平的领带”①,显示了对落后势力的反讽;在论述放弃“已被机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叛徒们玷污、糟蹋”的社会民主党称谓时,援引列宁在《四月提纲》中的话语,要求抛弃这件“肌脏的对衫”②,更是形象而具体地演绎了党的政策。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以后,在叙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组织召开预备议会(共和国临时议会)时,《党史》转述工人的话语,挖苦其为“澡堂预备间”,斯大林更称之为“科尔尼洛夫叛乱的流产儿”③。《党史》还把与联共(布)中央政策相左、与资产阶级或富农意见相近的人,形象地蔑称为“同路人”、“应声虫”等等。在论述暴力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是,同样援引马克思和列宁的话语,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3]145,而“战争是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伴侣”[3]178。《党史》通过广泛使用各种修辞格,以俄罗斯民众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活事物解释联共(布)的各种实践、政策和理论,是大众化普及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手段,彰显了日常生活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

四是引用诗歌、神话、典故以及文学作品,把对革命实践的理性分析同文艺作品及俄罗斯民族的相关生活意象相结合,增添《党史》的艺术说服力。在《党史》的文本书写中,大众化、民族化的话语内容比比皆是。如在记叙列宁强调要将工人、群众、“每个罢工者”提高到党的水平这一任务时,《党史》借用果戈里《死魂灵》中具有多愁善感、痴心妄想性格的地主形象,指出“如果以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论在什么时候,几乎整个阶级或者整个阶级都能提高到自己的先进部队即自己的社会民主党的觉悟程度和积极程度,那就是马尼洛夫精神和‘尾巴主义’”[3]51,也即是想入非非和不切实际的。在叙述沙皇政府为了应对十月总罢工而颁布虚伪的“10月17日宣言”时,《党史》援引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歌谣,以此评论沙皇宣言是“沙皇心发颤,颁布一宣言;死者得自由,活人进牢监”[3]86。在叙述托洛茨基支持孟什维克取消派主张时,《党史》援引列宁引述犹大出卖耶稣的宗教故事,甚至不惜用宗教中的“卑称”――“犹大什克?托洛茨基”[3]151,表达对这一时期托洛茨基“叛变”的态度。1917年,当资产阶级想把政权转交给尼古拉?罗曼诺夫的弟弟米哈伊尔以保留君主制时,《党史》借用了俄罗斯俗语“洋姜不比萝卜甜”④,表达了工人们要求结束战争、结束君主专制的呼声。为叙述1919年底高尔察克军队溃败,《党史》借用了西伯利亚民间流传的歌谣来嘲讽高尔察克是“英国的军装,法国的肩章,日本的烟叶,鄂木斯克的执政王。军装穿破了,肩章脱落了,烟叶吸完了,执政王不见了。”[3]262而其中最为经典,也是被马克思主义者援引最多的,即是在《党史》“结束语”中借用了古代希腊著名神话英雄人物安泰,旨在阐明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同自己的“母亲”,即同生育、抚养和教导其成人的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借以强调保持和巩固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关系的重要性。[3]399上述艺术人物及形象、民间歌谣、典故俚俗,或来自欧洲传统文化,或来自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革命斗争,以此来表达联共(布)的意见、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宣传俄国革命经验,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党史》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普适性。

不难发现,简明性、阶级性、艺术性、民族性是《教程》在修辞上的显著特色,它是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根本特质。此举既有助于广大党员群众认知和理解联共(布)历史经验,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其独特的话语体系,比较适合革命和战争主题下的理论动员和政治动员的需要,对于共产国际各支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教程》大众化话语建构也隐含了一个尴尬的悖论,当脱离实际、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尤其是当读者无法科学辨析话语建构主体的话语目的之时,大众化的话语建构就成为一把“双刃剑”,极易造成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语“陷阱”,这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时必须警惕的。

二、话语功能:《党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价值

自1938年《党史》出版发行以来,其独具风格的话语建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深远。在对其诸多评论中,最为政治家、史学家强调的是其“有史有论、以论为主、文字简明、利于普及”的大众化话语艺术。就其话语建构功能而言,主要体现为四个层面:

首先,《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在共产国际、联共(布)等的决议、文件、领导人及理论家的相关话语表述中,《教程》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基础”或“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是“集中了并以一般化了的形式表述了布尔塞维克党全部伟大的历史经验”[6],是适用于“宣传干部,而且苏维埃干部、经济干部、合作社干部都要掌握”的教科书[7]。究其缘由,主要是“以扼要的、集中的方式所写的革命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先进思想底如此丰富材料”[8],并且在教科书的写作方法论上、主题上和技巧上提供了“模范”。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斯基就曾指出,《党史》中斯大林所撰写的《关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节,是给予千百万群众和社会运动以“简明而扼要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典范[9]。米丁也肯定《党史》中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通俗,而又系统的阐释”和对党的“理论的和实践的经验”的哲学概括[10],对于普及俄国经验意义重大。可见,“基础的”、“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是《党史》之所以能够造就出大批“精通”马克思主义干部的根本原因,这就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普及俄国革命经验创造了重要的文本条件。

其次,《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建设情感的调动。《党史》作为党史教科书,强调其政治功用以调动政治情感、培养革命和建设热情,是其应有之义。《党史》出版之际,联共(布)就认定其是“解决掌握布尔塞维主义,以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即关于社会及政治斗争发展规律的知识)来武装党员这种任务上是最重要的工具,是增强党的和非党的布尔塞维克底政治警觉性的工具,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底宣传提高到适当的理论高度的工具”[11]。《党史》出版一年,雅罗斯拉夫斯基高度评价它在“党和全体苏维埃人民底生活里引起一个新的强大的思想上的高潮”,因为它“以极紧密的形式在一本书内提出党史内的一切最重要的事实,在深刻掘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照耀下阐明他们,把布尔塞维克底巨大经验普遍化”[12]。加克也认为,《党史》是“在行动中,在三个革命的经验中,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的斗争的经验中说明了布尔什维克的政策”。这种经历无数次革命斗争锤炼的经验,“不仅对于俄国工人运动底范围内,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对于)反对国际机会主义、国际社会叛徒,……,有全世界意义,是对于各国工人的政策和策略的模范,是全世界劳动者为着跟随的模范”。[13]英国共产党领袖哈里?波立脱高度评价《党史》是“一柄新的有力的武器”,是每一个党员必须研究的,因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我们反对资本主义与改良主义的革命的工兵厂的一个贡献”[14]。可见,阶级的、斗争的、革命的话语建构,彰显了《党史》大众化话语艺术的政治动员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和“动”人,此举对于引导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

再次,《党史》大众化话语建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激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旨归是掌握群众和指导实践,而《党史》的编撰并非仅仅基于理论导向、政策引领的考量,更是为了发挥实践层面的示范和激发功能。正如共产国际所评价的,《党史》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底一个模范的榜样,……将成为全世界上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底一个新高潮底起点”。它所叙述的革命建设经验,对于一切国家的劳动者具有“决定意义”,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者更具有“特殊意义”,尤其体现在建设巩固新型政党、开辟社会主义革命崭新道路以及制定布尔什维克党在行动中的策略等方面的卓越贡献。[15]329若具体考察各共产主义政党对《党史》的态度,其实践激发特质则更为明晰。如在中国共产党内,《党史》被认定为“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完全的典型”[16]803,通过学习它“就可以知道我们在中国是应该如何地工作”[16]803。在美国共产党看来,《党史》可以“产生出为人类最优秀思想所熏陶的整个一代”[17]。而意大利共产党认为,联共(布)所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意大利党具有“特别类似的地方”,正是这种“类似性”使得《党史》对于“一切意大利的反法西斯战士特别有价值”。特别是对消除法西斯主义影响,克服意大利工人阶级“政治与思想的分歧”,纠正庸俗化、歪曲马克思主义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18]。荷兰共产党认为,《党史》“把一把极端重要的武器放在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员手里”。不仅给予其联共(布)的经验,而且“帮他们了解他们本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斗争的前途”,为荷兰革命提供了“直接证据”和“明确态度”[19]。可以说,《党史》以高超的大众化话语传递与各共产主义政党相契合的理论主张,并给予其实践示范和现实参照,成为激发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力量。

最后,《党史》大众化话语的建构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的升华。《党史》的编撰和推介,内含了斯大林和联共(布)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彰显了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可以说,通过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话语建构与总结,《党史》提升了联共(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一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原则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史》认为如若“蔑视”这一点,尤其是“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和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必将使“党蔑视其认识现在和预见将来的武器”而陷入机会主义泥潭。[3]39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党史》认为,既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当时俄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又要通过理论创新,尤其是通过“制定党在国内经济生活一切问题上的新方针,以适应新的情况”[3]276,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诉求。三是强调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主体。《党史》认为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人,不仅“发挥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3]16,而且还“向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必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前景”,在改变人们的“过时思想”的同时,用“新的理论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3]189。四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党史》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3]391。它要求必须将学会马克思主义的“字句”和精通马克思主义实质区别开来,将马克思主义切实应用在无产阶级斗争的各种条件下。[3]391可见,《党史》的大众化话语建构,意在规范、总结和提升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同时也为各国共产主义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镜鉴。

通过上述考察不难发现,在革命和战争时代主题下,《党史》独具风格的话语建构不仅满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期待,而且与俄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互契合,同时还为其他国家共产主义政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话语建构资源和示范。

三、话语反思:《党史》的大众化话语“陷阱”及现实关照

纵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于一定风格的语言、语言艺术以及话语(体系)建构,只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书写和理论传播的符号载体与方法手段,多体现为工具层面的价值,若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指针,可能会过度强调“话语为政治服务”,而陷入苏联哲学过度“政治化”的历史泥潭,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陷入一种“话语陷阱”。这并非是大众化话语本身之过,而主要是话语建构主体之因。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要充分研判《党史》的大众化话语“陷阱”。这一点已为人们普遍认知,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一是“简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典型地表现为《党史》简单地以联共(布)的路线斗争为纲,以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为线索,以列宁和斯大林的革命活动为主体,将丰富多彩的联共(布)党史简单归结为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历史;二是“僵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它既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又将俄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模式化;在禁锢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同时,又推动苏联模式的神圣化;三是“神化”领袖个人及其权威。它通过选择性的话语传播,甚至不惜篡改史实,既“漠视”斯大林的错误,又“前置”斯大林的话语,还竭力援引斯大林的观点来诠释和评价历史,以凸显斯大林的历史“在场”与权威;四是“丑化”党的其他领导人和理论家。无论是作为“红军之父”的托洛茨基,还是被列宁称为“党的最可贵的理论家”的布哈林,都被扣以“反党反社会主义”、“富农路线的代表”、“反对派”等之类大帽子。上述四种非理性的话语建构,并非话语本身的错误,而是隐藏在话语文本背后的特定话语建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构陷”,它使得一部分缺乏分辨能力的政党和读者深陷其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理论迷茫和实践冲突,这一点已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所证明,但教训仍需时刻谨记。

第二,要客观评析《党史》的大众化话语“陷阱”。话语是表述和直接实现思想的工具,话语建构艺术是创造性应用语言以达到良好表达和接受效果的方法和技巧。但思想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就成为相对独立的存在。鉴于社会历史条件、个人立场、阅读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具体的话语建构艺术往往被有意或无意置于一定的话语目的之中。因而话语及话语艺术作为书写和形成意识形态的工具和技巧,极易为政党政治和政治领袖所利用,以此来影响人们对理论的阅读、理解和实践。可见,若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科学性和批判性原则,则必将带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的话语阻碍,也势必导致认识模糊、思想僵化、理论禁锢,乃至造成个人崇拜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党史》文本的大众化话语建构,既带来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也记叙和传递了斯大林等对联共(布)历史史实的篡改、政策口号的曲解、理论观点的误读、人物评价的偏误。但后者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旨归,由此造成的话语戕害,必须依据客观事实加以分析和鉴戒。因为,简洁、通俗、生动、概括的话语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而简化的思想观点、僵化的理论体系、错误的逻辑思维和充满神性的历史叙述,则是政治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和联共(布)党史的一种“另类”的政治期待,是为了寻求一种绝对的政治话语权力而有意为之的。

第三,要厘清《党史》“中国化”带来的话语“陷阱”。从抗日战争及至社会主义建设,从党内及至全国,从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及至普通群众,从理论教育的“中心材料”及至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课程内容,20世纪的中国掀起了热烈的学习《党史》运动。但是,《党史》的大众化话语建构及其话语体系是把“双刃剑”,它在满足“以俄为师”的政治期待,推进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理论进程之时,却也产生了无法规避的负面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它所创设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范本”,使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把它当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完整的典型,对它抱着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乃至错误地把苏联一国、一党甚至是一时的经验,当成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从而照搬苏联的经验。其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我们对无产阶级斗争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党的建设模式等方面的误读,带来了绵延不绝的路线斗争、阶级斗争、个人崇拜等诸多问题。可以说,《党史》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创设了一个悖论:我们既得到一个“范本”,也因袭了一种教条,在给予它崇高荣誉的同时,也使双方都背负上了侮辱。究其缘由,《党史》文本的话语“陷阱”是难辞其咎的。鉴于特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我们缺乏一种“挑战”《党史》文本话语权力的勇气之时,再加上中国的话语接受者们或自觉或不自觉的政治意识,使得《党史》的话语痼疾影响至今。

第四,要镜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战略工程。而完成该任务,离不开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党史》文本本身的大众化话语建构特质及其内在逻辑,以及历史上联共(布)和中共以《党史》为“中心材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在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过程中,至少应做到如下四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理论上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严肃性,避免大众化话语建构中“以讹传讹”,真正做到“正”本而“清”源;二是要秉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方式的灵活性、艺术性和针对性,丰富大众化话语建构的话语风格、气派和艺术;三是要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内容的真实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以利于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四是要恪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普遍性、实践性和真理性,保证切实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建构的功能与旨归。唯有如此,才能为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话语建构创造先决条件。

注释:

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8页。意指沙皇政府在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后,在内务大臣和大臣会议主席斯托雷平的主导下,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大肆屠杀革命者,绞索遍及全国,故称为“斯托雷平的领带”。

②《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意指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要求放弃“社会民主党”这一名称,而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6

论文关键词实义切分理论;主位;述位;纯理功能

论文摘要实义切分理论是基于交际功能分析的句子的实义切分,其应用常见于语篇分析。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在实义切分理论基础之上发展了主位/述位理论,并使之趋于成熟完善。功能语法学派普遍认为,主位可分为简单主位、多重主位和句式主位,同时主位具有语篇纯理功能、人际纯理功能和经验纯理功能三大纯理功能。

一、实义切分理论的由来和发展

丹尼斯(F.Danes)进而把实义切分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提出了“主位推进程序”(thematicprogression),研究连贯话语中的组织模式,和句子以何种方式与上下文的具体情境发生联系。他认为,每个语篇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主位的序列,即在结构形式上呈现为主位的连接和衔接,体现着它们语义上的相互关系和领属层次,以及跟段落、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复杂关系。丹尼斯提出了5种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1)线性推进模式;(2)连接主位推进模式;(3)派生主位推进模式;(4)分裂述位推进模式;(5)跳跃主位推进模式。

二、韩礼德对主位/述位理论的贡献

后来众多的研究者们对实义切分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实义切分理论的具体方法,如怎样切分不同类型句子的主题和述题、实义切分理论和词序的关系、实义切分理论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的体现等等。实义切分法是从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交际功能出发,把句子切分为两个意义部分:叙述的出发点和叙述的核心。德国语言学家布斯特(K.Boost)首先提出了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这对术语。后来,以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接受了这一提法。韩礼德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将传统中的心理主语(psychologicalsubject)称为主位,认为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thepointofdepartureofthemessage)和“小句所关心的成分”(theelementwithwhichtheclauseiscon-cemed),而述位则是除了主位之外剩下的那些成分。韩礼德的观点是,主位/述位是以发话人为中心(speaker-oriented),而已知/未知信息则以受话人为中心(listener-oriented)。

韩礼德指出,主位/述位理论描述的是在句子和语段中作者意欲突出不同的信息或赋予重要性时的一种信息安排。主位是一个形式范畴,是句子或小句最靠前的成分,句子就是围绕这个成分组织起来的,它同时也是作者所要突出的成分。任何一个句子都有其信息的组织结构,即主位/述位结构。主位是一则信息的出发点,是句子信息内容所论及的主题,其标志是位于句首。如在HisnalneisJohn中Hisname是该句的主位,是作者关心的重点,是句子的出发点。而Johnishisname的主位则是John,作者关心的重点是John。

主位不同于主语,它可以是词、词组或从句,也可以是主语、状语、宾语或其他成分,但始终不变的是,它是已知信息,是信息的出发点,而述位则是信息的推展。所谓已知信息是指已引入篇章或假定篇章接受者知道的信息,所谓未知信息或新信息是指第一次引入篇章或假定篇章接受者未知的信息。正是由于主位和述位根据其内在逻辑联系不断调整话语背景,不断将新知信息向前扩展和推进,话语的推动和展开才得以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才得以完成。

韩礼德把主位/述位理论与信息结构脱钩,认为主位/述位理论是属于句法层次的问题,而信息结构属于语音层次。对于主5/述位研究来说,句首的成分表达的是已知信息还是未知信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什么用在句首,在句首起了哪些功能。可以看出,韩礼德强调的是语言结构的功能意义,把实义切分理论主要用于语篇分析,研究主位/述位的语篇衔接能力。

三、主位类型

功能语法的文献普遍认为,主位可分为简单主位(simpletheme)、多重主位(multipletheme)和句式主位(clausetheme)。简单主位“包含一个结构成分,这个成分由名词词组、副词词组或介词词组充当”。黄国文指出,只由一个成分充当的主位是简单主位,这个成分是及物性系统中的一个成分,如参与者、过程或环境成分。例如:

(1)YouwillenjoyairLanka'swide-bodiedcomfortandlegendaryhospitalityandservicealltheway.

多重主位可划分为语篇主位(textualtheme)、人际主位(interpersonaltheme)和概念主位(ide-ationaltheme),后者也称主题主位(topicaltheme)。当3种主位并存时,顺序通常为“语篇主位^人际主位∧概念/主题主位”。而eggins也指出,“每一个小句必须含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主题主位”。根据这个原则,当划分主位成分时,只要主题主位一出现,那么主位和述位的界限也就可以由此确定了。例如:

(2)Buteventhisremarkablefeaturepalesincomparisontohowfarourservicegoes.

关于句式主位,胡壮麟指出,当一个句子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呈并列关系或主从关系)时,首先出现的小句构成句式主位。而韩礼德却认为句式主位只考虑从属型(Hypotaxis)的小句“…forpresentpurposesweneedreartoon-lyonetypeofcomplexstructure,that0fHead(dominant)clauseplusmodifying(dependent)clauses(hypotaxis)…”。eggins同意韩礼德的说法,她在讨论小句复合体中的主位时指出,对于并列型的小句复合体,可对每一个进行主位分析“inindependentclauses,i.e.paratacticcausecomplexes,eachclauseisgivenanindividualthe-maticanalysis”;对于从属型的小句复合体,则可以进行双层主位分析,即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在进行整体分析时,前置的依赖句充当整个复合体的主位(atasecondlevel,theentiredependentcausecanbeseentobeactingasthemetothesen-tence)。"

另外,关于句式主位,朱永生对其能否与简单主位和多重主位并列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简单主位和多重主位的区分是根据主位的内在功能结构而得出的,而句式主位是根据主位的体现形式来确定的,因此不能与前两者并列。从功能角度看,主位只有简单与多重两种。从其体现形式看,则包含小句和词组两类。而且,大量的语言事实表明,句式主位都能表达概念意义,所以都是主题主位。笔者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小句作为一种结构成分充当主位,在一般的情况下,都是扮演了状语(adjunct)这一功能空位的填充物(slotfiller)的角色。传统语法中的条件、方式、时间、让步状语从句都可以在功能语法中充当主位。基于此,可以把句式主位纳入经验主位的范畴讨论。例如:

(3)ifyou'relookingforatravelexperienCethat'soutofthisworld,takeofftoaustraliaonan-sett'snew747Spaceship.

四、主位的三大纯理功能

韩礼德,Lock和thompson均认为成人语言有3种表意功能,即经验意义(experientialmeaning)、人际意义(interpersonalmeaning)和语篇意义(textualmeaning)。经验意义以参与者、环境和过程等资源为代表;人际意义影响其他人和他们的思想行为,从而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态度和理解;语篇意义的实现在于有效组织这两项意义来构成合适的、上下文连贯的小句和句子,使语言本身前后连贯,从而达到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这对应了多重主位中的概念/主题主位,人际主位和语篇主位的多种功能成分。当然,日常交际中,语序自然、各类成分俱全的多重主位并不十分普遍,许多多重主位都缺少某些成分。然而,不管缺少什么成分,主题成分总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仅有一个表示经验意义的主题成分。如果语篇成分和(或)人际成分与经验成分同时出现在一个主位中,他们的顺序通常是语篇成分先于人际成分,人际成分先于经验成分,经验成分总是居于多重主位结构的最后。

而这三种表意功能也正是主位的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所在,即语篇纯理功能(textualmetafuncfion)、人际纯理功能(interpersonalmeta-function)和经验纯理功能(experientialmetafunc-tion)。

表述语篇纯理功能的语篇成分包括持续成分(continuafive)、结构成分(structural)和连接成分(conjunctive)的任意一种。持续成分指的是在会话、应答或说话人继续转入下一个话步(move)时标志着一个新话步开始的一组语篇标示,如yes,no,well,oh,now等。结构成分包括一些起并列和从属作用的连词以及表示限定性关系和非限定性关系的关系词(即wH一关系词),如and,if,who,whichever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含有关系词的短语或词组同时也是主题主位,黄国文称这一类的wh-关系成分为重合主位(语篇主位/经验主位)。连接成分是指把一个分句和前文联系起来的连接附加语(conjunctiveadjuncts)或话语附加语(discourseadjuncts),如inotherwords,forinstance,however,therefore,inthisrespect等。

表述人际纯理功能的人际成分包括称呼成分(vocative)、情态成分(modal)和语气标记成分(moodmarking)。称呼成分是指用来称呼某人的词或短语,如Brown,mr,Brown,sir,LadiesandGentleman等。称呼成分在句子中的位子比较灵活,有时可以放在句子的任何位置。如果放在主题主位之前,它就是主位结构的一部分。情态成分指的是用来表达说话者根据有关信息而做出的主观判断的情态附加语(modaladjuncts),如prob-ably,sometimes,inmyopinion,broadlyspeaking,tomysurprise等。语气标记成分包括位于主题成分之前的限定操作词(finiteverbaloperator)和之前未置其他经验成分时的特殊疑问词(wH-inter-rogative)以及表示祈使的“let’s”。

表述经验纯理功能的经验成分指的就是主题成分(topical),即概念/主题主位。

简单主位表述的都是经验纯理功能,是句子中的第一个成分,起到传递性的作用。它可以表明参与者,如:

michelangelowasanotheroutstandingmanoftheRenaissance.

或者是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环境因素,如:

in1501hebegantocarveafigureofDavidfromahugeblockofmarble,

又或者是过程,如:

Saysthemanager:“it’stooeadytodrawanyconclusionyet,”

多重主位中的概念/主题主位同样表述经验纯理功能,只不过通常主题主位是多重主位结构中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在下面的这个典型例子里,多重主位中含有上文提到的各种成分:

(4)wellbutthenannsurelywouldn’tthebestideabetojointhegroup?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7

关键词《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简评

由赵炎秋主编,詹志和、简德彬等担任副主编的《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以时间顺序为轴向读者详尽、客观地介绍了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它不仅详实介绍了各文学批评流派的基本原理和批评方法,还用该文学批评流派的理论实践分析了具体的文学作品。最后,该书还附上了一些名家、名篇运用该批评流派理论解读文学作品的范例,为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研究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一条简洁、明晰的途径。

20世纪西方批评理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种流派,相互对立,各种观点,互相交锋,但同时又相互吸收,相互补充,呈一派蓬勃发展之势。《文学批评实践教程》选取了23个批评流派向读者作详细介绍,这23个批评流派并不是随意抽出的,都基本是西方20世纪批评理论中重要突出的,对后世有深刻影响,至今我们仍在应用的,被文学批评实践所检验过的真理论。纵向看,该书基本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串起了这23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横向看,该书在介绍各批评流派时追溯了它的起源,详述了它的发生、发展、高潮,直至衰落,还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来阐述。如20世纪60年代形成气候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就与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抑,西方妇女追求解放运动的发展分不开,也与欧洲工业革命、美国废奴运动以及后来的一系列社会革命运动息息相关。而在介绍意识流、结构主义等批评流派时则阐述了它们对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的借鉴。这样一来,就使读者不仅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框架、先后承继有一个大体清晰的脉络,还对各批评流派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有了一个全面、详尽地认识和了解。

我们再来看看《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阐述结构和叙述语言。我们可知该书所介绍的文学理论都是由西方传入中国,西方学者的思维模式、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都与我们有一定差异,看西方学者的著作便可深刻体会到这一点。而《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在介绍各批评流派时基本是用阐述基本原理和批评方法,然后再接上作品解读和解读范例介绍这样一个阐述模式。开头阐述基本理论,以便读者简明扼要地掌握该批评理论典型的、重要的流派特征,抓住实质的东西。同时列出该批评流派的概念术语,让读者把握其核心,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概念术语进行阐释,而且这种阐释是不夹杂个人主观意图的,这样便让读者相对客观和容易地对其作了理解消化。如该书对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陌生化”理论的阐述,不仅从作家、接收者和文学自身的发展三方面论述“陌生化”,还从怎样营造“陌生化”效果中带领读者由因到果、由果到因地对“陌生化”进行了透彻理解。其次,《文学批评实践教程》对批评方法的介绍是充分结合其基本理论的,运用的批评方法与基本理论相吻合。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性格和心理批评及审美形式批评等方法都与其所探讨的关于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艺术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和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基本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主义精神。

其实,《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还有一大亮点在其花了近一半篇幅叙述的作品解读部分,这也是编撰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编者认为文学理论的意义在它的使用之中,文学理论只有在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批评中才能真正彰显它的意义与作用。这一想法和编者们的实际作为——《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出版,都充分显示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科学主义精神,体现了他们作为学者端正务实的科研态度。我们对一文学理论的理解、领悟不应局限在纯理论上,对批评方法的掌握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而应把它们放到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中去,用理论解读作品,把批评理论转化为批评实践,从而挖掘文学作品内容上的新意和形式结构上的特色。

在作品解读部分,该书把批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作品解读中,不仅能让读者更细致、透彻地理解作品,也能让读者更加熟练、灵活地掌握该批评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其运用之中。如《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中王实甫《西厢记》的结构主义解读。它一反我们从社会背景、思想意义的角度分析《西厢记》的常态,而是从文学作品的结构模式、从作品中的人物,也即结构主义所说的结构性元素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西厢记》,这不仅赋予了作品一种新意,《西厢记》还可以如此解读,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让读者生动、形象地理解了什么是结构主义的“结构”,什么是普罗普的结构主义叙事学。

在解读范例部分,《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主要介绍的是各文学流派的知名作家所写的比较重要的批评作品,特别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批评。编者的意图清晰可见,选择这一流派知名作家的重要批评作品来阐述该流派的批评理论显然更具权威性和典型性,能更加精准、到位地向读者展示这一流派的特征。而特别选择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就更是为了其主要读者群——高校学生而考虑的。选择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批评范例,一是不会像纯理论那样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二是学生如果阅读过其中的文学作品,那么便有可能增强其了解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批评理论的兴致。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实践教程》的解读范例部分不仅有了知性的深度,也不乏生动性和形象性。

《文学批评实践教程》从基本理论、批评方法、作品解读、解读范例介绍等四部分向读者介绍了西方20世纪23个文学批评流派。不仅让读者了解了各批评流派的基本理论和批评方法,还具体到了批评过程和操作过程,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去进行具体的文学解读。同时,它清晰的脉络,全面、详尽地介绍和阐述,加上简约、精炼、通俗的语言使读者对这23个流派的批评理论有一个简练、集中、易于理解的接受过程,不会再陷入西方文学理论繁杂、晦涩、不知所云的苦学煎熬之中。这对意愿成为文学研究者的学生们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为他们的文学研究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8

选择题与其它题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考生只用较少的时间作答,因而可将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思考。另外,由于选择题可以省去语言的斟酌和书写占用的时间,从而使整个考试时间最充分最有效地用来测试政治学科所涵盖的知识和所要求的能力。

(2)可以使试卷容量加大,测量知识的覆盖面更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主观题数量少,抽样不足的局限性;可以降低考核中偶然性的影响,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并防止猜题押题的投机行为。

(3)有利于培养和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

(4)评分统一、客观,减少甚至避免评分误差。

解答选择题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凡是题干与选择项有联系就选,没有联系的则舍。问题是联系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直接的间接的,显露的隐蔽的,客观的臆断的,等等。并且哪种联系应当选,哪种联系不应当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甚至在有些情况下,间接联系可以选,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选,以致造成混乱。因此,关于题干与选项的联系问题,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以便有所遵循。就高考政治命题而言,题干与选项的联系应当是客观的、内在的。这是从性质上的界定。从程度上如何界定呢?有相当一部分选择题,特别是师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不定项选择题,题干和选项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引申。这种引申不能简单地归属为直接联系或是间接联系。为了保证试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规范性的统一,一般规定,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凡是一级引申的就选,凡是二级或多级引申的则舍。当然,选择与否的首要前提还是看联系是否是客观的、内在的。所谓一级引申,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条件就能成立,所谓二级或多级引申,简单地说就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需要一些中介条件(例如以其他选项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

[例题]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它体现在()a.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平等的C.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此题的a、C项作为应选项是显而易见的,B、D项则需要思考分析。B项说的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题干说的是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两者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是决定B项取舍的关键。在阶级社会里,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剥削者国家“几乎把一切权利给予一个阶级,另一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给另一个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公民依法享受他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他应尽的义务,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平等性,自然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因此,B项是应选的。D项在表述中出现了权利而没有出现义务的字样,在理解这句话时也往往侧重在自由和权利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而是相对的,有限制的,现有人主张D项不能眩实际上,限制就意味着一种义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要受到一个总的限制,承担一个总的义务,这就是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目的是为了保证公民权利的正确行使。在这里充分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所以D项也应当眩[例题]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表明,在大力加强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削弱国家的专政职能。因为()a.我国的经济文化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B.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C.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D.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亡我之心不死这是199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29题,正确答案是B、D项。对规定的应选项没有分歧,对C项是否应选有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剥削阶级思想长期存在”是我国“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而“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的长期存在”又是我国坚持和加强国家专政职能的直接依据,因而“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与“决不能削弱国家的专政职能”之间有一种客观的联系,既然B项选了,C项也应当眩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专政是对敌人的,受剥削阶级思想影响不构成专政对象,也就是说,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尽管C项通过B项也能同题干联系起来,但C项不能选,否则,在认识上就可能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我们是赞成后一种分析的,仅从命题规范性要求来看,后一种观点符合“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凡是一级引申就选,凡是二级或多级引申就不驯的要求。

二、简答题简答题是高考政治命题长期坚持使用的一种介于选择题和论述题之间的试题类型。简答题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它较适合于测量考生记忆、理解、比较等能力,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进一步分析简答题又有简释题、问答题、列举题、简述题、简析题等几种。

(1)简释题。这种题要求考生用简单、清晰的词语将名词或概念解释清楚。

例如,1978年试题。解释下列名词:生产力、阶级、实践、矛盾的普遍性。等等。

(2)问答题。这种题一般要求考生“知其然”,是一种最普遍的问答题形式。这种考核几乎贯穿简答题始终。例如,1978年试题: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1989年试题: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是什么?等等。

(3)列举题。这种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范围列举出事或物,并略作说明。

例如,1979年试题:举出1978年7月以来我国国内政治生活和对外关系中最有影响的三件大事。

(4)简述题。这种题一般是对一段句子进行判断或进行说明。例如,1978年试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批判“四人帮”宣扬形而上学的一个谬论;1982年试题:“否定就是全盘抛弃,一笔勾销。”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1987年试题:资本家开设工厂,需作如下投资:兴建厂房,购买机器,购买原料和材料,还需支付电费、水费和工人工资,等等。在这些投资中,哪些属于不变资本,哪些属于可变资本?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这种题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简答题形式。它侧重于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应用等能力。

例如,1982年试题:《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引用了列宁的一段话:“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1990年试题:下面的几段话,是美国前任总统和现任总统的言论。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特别是联系1989年我国发生的政治风波事实,谈谈你的看法。

“美国之音是巨大的非军事力量,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黑暗中点火的力量。”

(里根,1987年)

“对于苏联制度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人、社会同我们……接触。因为这种接触会播下不满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有朝一日会结出和平演变之果。”(尼克松,198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根据‘遏制’政策试图把共产主义逼入困境,我则希望超越这一政策。我们所谋求的世界是一个行动一致的自由国家的联邦----在这个新世界,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不断扩大的自由圈子。”(布什,1989年)(注:布什讲的“新世界”或“自由圈子”,就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1995年试题: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要放开价格;放开价格,就得提高价格,政府不应干预”。为什么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简答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所谓基础性,主要是以简答题的考核要求来界定的。从知识考查来看,主要涉及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太追求大跨度的内容;从能力考查来看,主要涉及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等能力要求,一般不涉及综合、评价等较高能力。

近几年共考查过十几道简答题,都是课本中最基本的知识。当然对这些知识的考查,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变换不同的角度,要求能理解、比较、分析。这就使简答题又具有“变通性”的特点。

所谓综合性,是指试题特别是答案不是出在课本的某一个地方,而是跨框、跨节、跨课的出题。所谓递进性,是指答案要求递进提高,使高水平的学生得高分,提高试题的区分能力。简答题的综合性和递进性,要求考生在学习中注意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和体系,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提高答题的质量。

简答题虽然以基础性为显著特点,但在设计题目时,仍十分注意渗透时代气息和形式的活泼新颖。

[例题]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与民主是不可分割的?

这是1990年高考政治试卷第50题。这道简答题看起来只是纯知识性的考查,实际上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989年“6.4”事件之后有人误解为,社会主义是不讲民主的,民主只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这道简答题起了澄清误解的作用。

凡编制得较好的简答题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活”。近几年,与侧重考查能力要求相适应,“活”的特点更为突出。

[例题]前苏联1977年宪法第6条:“苏联共产党是社会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核心……”1989年3月修改后的前苏联宪法第六条:“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群众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①这两个条文的本质区别何在?

②修改后的条文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为什么?

这是1991年“三南”试题第41题。苏联解体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此题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观察分析这一事件,使试题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灵活性。为控制这一灵活性试题的难度和评分误差,采取了两问形式,使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孝巧、活”历来被誉为简答题的特点。近年来有许多简答题设计得既活又巧,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

[例题]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是反驳。

[例题]“政党是为了达到共同政治目标而共同行动的志同道合的集团。”

这是1991年“三南”试题,此题的特点是,观点有根本缺陷,但其中有合理因素。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来看,政党是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娶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这说明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而题中的观点没有指出政党的本质属性----阶级性,这在根本上就没有揭示政党的本质,但它指出了政党有共同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三、论述题在政治科高考中,论述题是主观性试题的最主要代表。这种题型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组织、归纳和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运用他所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探讨问题的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论述题细分为几种类型,较为常见的是以命题规定的作答形式进行划分的。通常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并且对答案长度作了限制的论述题为限制性论述题。限制性论述题与其它论述题相比较具有评分较容易和客观的特点,但是由于它对考生作答的范围和方式作了限制,因此,在考查能力方面,它较适合于考查理解、分析等能力,而不适合于考查综合、评价等能力。

[例题]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商品价值,资本家为什么还要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又会给资本家带来什么好处?

[例题]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怎样的?请根据这一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扩展性论述题对考生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论述题那样限制较多,它给考生以很大的自由,允许考生自己决定答题的形式,这类论述题给考生提供了综合、评价的可能。

[例题]驳“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也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谬论。

[例题]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的追求:怎样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进而又是怎样决定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这道题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考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即使知道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等知识,也很难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调动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组织材料,从纵横两个方面把问题叙说清楚。很多考生仅回答了第一层面的问题,即“日益尖锐化”,而答不出或答不好第二层面的问题,即“必然灭亡”,说明这部分考生分析能力尚可,而综合能力欠缺。

[例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变化。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9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克制情感零度叙述重复狂欢

余华,是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丛林中穿行,而被人们贴上十分丰富标签的一位作家。“先锋文学”“冷酷的叙事内容和腔调”又或者“转型起伏”――作为一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在叙事内容层面上,他的小说创作从始至今的历程的确呈现出了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但他的叙事性写作仍然散发出某些十分独特、无法掩盖的恒久的光芒,这种光芒一直照耀着他的创作。

从语言特色和叙事技巧两方面来讲,余华都以不经意的克制感来保持着对语言和叙事节奏的高度控制。笼罩在这种被作家高度控制的叙述之下的故事,乍看似乎呈现出冷峻而拒人千里之外的极简态势,文字无论与读者还是作者间都保持了高度客观独立的间隙;然而稍加仔细阅读,就可以体会到极简之下涌动着宏大却精准的叙事节奏和情感波流。不是不在意,装作不在意。这种刚挺干燥却又奇妙动人的笔法,我们不妨称之为:佯装的冷峻。

一、间隙――情感上的零度叙述

余华曾在访谈中明确表示过:“叙述者不是人而是物好比一块铁。只有完全是在用一种非常冷的叙述语调进行写作了,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叙述语调,非常冷酷。”

正如他所宣示追求的一样,他的小说语言一向极具控制力,描写深刻,入木三分,却从不拖沓繁琐,紧紧抓住人物和情节最紧要的特点,用最少的语言进行最深层次的描述。没有过度的描写,甚至很多时候没有状语,没有偏正结构的修饰性短语。语言本身作为艺术,繁杂往往意味着多余;精炼却时常凸显风骨。余华正是在行文上讲求用语的精当,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寥廓的蕴义。

除了语句的极简之外,他的叙述还渗透着犀利而独特的冷漠。在余华小说里,作者不会现身,长期保持着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情感被抽离出来,我们感到的是作为小说创作主体的隐退,叙述这一行为本身主导着整个创作的逻辑。

这种冷漠在他的创作早期曾经显示为在叙述内容上对人性恶的淡然揭露和客观书写;而经历过人们所常言的“创作转折”之后,却演变成情感及观点的刻意隐藏――深厚的情感及全部犀利的观点都被掩藏在余华特有的、看似枯零的笔调背后。冷漠叙述,不带情感,余华小说从一开始就被人们体味为“无情”。余华一度被人称为“零度叙述”,他曾经令文字保持淡漠的神情,从容冷静地叙述人类的彼此戕害和杀戮。他的冷漠,震撼人心,然而这种冷漠的态度在他作品之中却经历着悄然的变化。从前期最令人惊叹的以极度展露人性恶的冷面刻画(典型如《现实一种》),逐渐变为戴着冷酷面具的温情抒写。他用语简洁,冰冷地交代、勾画。然而越是平静的语言,越让人强烈地感觉到小说中所有情节和人物全部发生和呈现在近处。这种强烈的压迫感伴随着阅读过程,叙述效果逼真得令人压抑。

例如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和许玉兰在“抄家”场景中,面对很是凄凉的境况,作者行文却仍然保持冷静,甚至带着几丝揶揄;

再比如,卖血给一乐治病,许三观面对好心的村民时,对话背后的情节实际上涌动着充裕的温情,但作者的叙述仍然一丝不苟地把持着“干燥的客观”;

无论是凄冷,还是温情,乃至愤怒、爆发式感情涌动,在行文中都化作精准有序而不带任何修饰的客观叙述。丰沛的情感只需读者从间隙中自己去体味,没有任何出离于“零度”的倾诉。

极为简单的叙述被刻板限制在客观语调下,无论是于读者,还是于作者,都显示出一种近乎陌生感的隔离效果。作者在叙述中似乎是抽身而出的,没有任何情感指向的;然而仔细观之,人的同情乃至悲悯在极简的文字间涌动。这种阅读和创作之间刻意为之而造成的干燥裂痕,成就了富有张力的行文效果。

二、重复――压抑的狂欢

余华小说创作中,存在着比人们经常提到的“零度叙述”还要明显的特色:平调的重复。

他往往在人物的对话当中进行大量的机械式的重复;骨干情节的走势也被安排为不断的循环往复,甚至创造出富有命运感的轮回。这种具有刻意痕迹的、极为形式化的情节安排,令读者哭笑不得地感到切合自己的生活认知:古往今来,多少事实正是以“近乎刻意的重复”这一方式存在于历史长河中。重复中的变化和变化中的重复,以简单的结构昭示着余华对宇宙奥秘的思考,是他构筑作品框架的主要手段、描摹细节的主要手法。这份重复造就了作品独特的深邃感和真实感。

大量的重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复、意象的重复。通过大量的重复,以及在重复主体出现的语境间微妙的变化,使意象和情节逐渐获得独特的象征意味,或曰寓言感。重复和变化使余华作品天籁般具有自然的旋律和节奏,重复是一种有变化的重复,变化和重复是融为一体的,文本的抒情性旋律和情感节奏在重复中被凸现出来。

这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有着极为典型的表达。

前部分,为表现许三观同叔叔间极为质朴却夯实的情感,小说只对各种“瓜”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开展对话,反复书写,不厌其烦,平淡温情的生活感却正是从这简单的重复中显现出来的。

又比如结尾动人的“吃炒猪肝”,一盘猪肝,二两黄酒,夫妻二人神经质般念念叨叨,反复要了三次。但这却是刻画人物心理深厚情感、人生经历的大盘点,也是暗合全篇故事循环的偈语。

余华小说中的重复具有不止于“重复”的地位,他用重复的对话驱动情节,又以重复的情节推动文气的变化和情感的宣泄。结构上,全篇小说以许三观十二次卖血经历的不断轮回、重复,统构了普通人一生的悲欢。

正是这种绵绵呓语般的反复、回旋,造成了叙事语言实质意义上的狂欢――这与余华干燥客观、极为克制的语言及叙事风格相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使其小说具有着鲜明的特色和鲜活的美感。压抑之中的狂欢,佯装出的冷峻,令他的故事显现出摄人心魄的叙述魅力。

参考文献:

[1]林舟.叙事,掘进自我的存在[J].东海,1996(8)

[2]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J].文学评论,1996,(6)

简述人文主义的特点篇10

摘要:作家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赋予殖民地人民及殖民地女性以平等视角,刻画了英国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的冲突及殖民地中女性群体和殖民社会父权制的冲突,集中体现了作者在讽刺并颠覆以父权为中心的殖民主义话语方面所做的尝试。本文试论证《藻海无边》是一部以挑战和颠覆父权话语与殖民主义威风为创作意图的文本。

文学评论家海伦·蒂芬(Hellentiffin)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采用“英国经典文本的一个或若干人物,以及它的基本前提,并揭穿这些前提,颠覆这些文本使其为后殖民所用”①,是那些后殖民作家重写的目的,即颠覆殖民话语。在这些颠覆经典的重写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简·里斯(JeanRhys,1890-1979)改写自经典名著《简·爱》(1847)的《藻海无边》(1966)。

生于多米尼加的克里奥尔(Creole)作家简·里斯一生漂泊于殖民地,对西印度群岛地区克里奥尔妇女在殖民主义父权制社会中的悲惨从属地位有着清楚的认识。在《藻海无边》中,作者通过安的声音,控诉了父权制的罪恶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的虚伪,剖析了殖民政策给广大黑人及白人殖民者后裔带来的痛苦、仇恨和人格扭曲,也揭示出安托瓦内特即伯莎·梅森的不幸是买卖婚姻和残暴的英国殖民者的罪恶所造成的这一本质。由于简·里斯在该小说中借助安讲述其悲惨命运,用一个“他者”殖民地克里奥尔妇女的话语颠覆父权制和殖民主义,从而同时受到后殖民评论家和女性主义者的关注。

女性长期以来都背着沉重的性别歧视的包袱,直到19世纪妇女才注意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开始奋力抗争。勃朗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被奉为“女性主义狂热崇拜文本”的作品《简·爱》的。自然,小说中那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主人公简·爱则成了“英国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英雄”②。其实,被读者忽视的疯女人伯莎·梅森也是反抗父权的一名女斗士。简·里斯在重写《简·爱》时就把她的反抗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把《简·爱》中的女权主义精神推向了高潮。

在小说形式上,小说的第一和第三部分,都是从安自己的视角(pointofview)来叙述的,泰勒(R.taylor)认为第一人称叙述通常标志着个性化的视角。③这样安才真正具有自己的声音,使读者能直接从安的特定眼光来看事物。但是,简·里斯并非为了突出安的形象而在《藻海无边》里刻意忽略罗切斯特的说话权。在小说的第二部分,大半篇幅用交叉进行的手法,以罗切斯特的口吻讲述,并穿插了一节安的叙述,使得事物在两者视角的切换中得以全面展现。

除形式上对父权中心话语的挑战,在小说情节上,简·里斯多次描写了安和罗切斯特的冲突来揭示父权社会的虚伪和卑劣本质。从小说一开始,读者就会发现安自幼就渴望安宁而幸福的生活,但安母的不幸命运又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母亲的悲惨结局反映了在殖民主义父权社会里,克里奥尔妇女所处的从属地位和所受到的重重压迫。她们扮演着男人所期望的家庭的、被动的角色,一切都得听从男人的安排和指挥。为此,安想摆脱男人的控制,能够独立决定自己的未来。当她被理查许配给罗切斯特时,她说的“不愿奉陪”让习惯于支配女人的罗切斯特和理查颇为惊慌和诧异。罗切斯特怕失去一个摇钱树;理查则怕甩不掉拖累。为此,罗切斯特违心地讨好安。让我们看看安和罗切斯特婚前的一次对话:

我(罗切斯特)轻声说:“安托瓦内特,怎么回事啊?我哪儿不对了?”

她一言不发。

“你不愿意嫁给我了?”

“对。”她嗓门很低。

“可为什么啊?”

“我怕会出事。”

“可你难道不记得昨晚我跟你说过了,一旦你成为我妻子,就再也没什么缘故好害怕的了?”

“是啊,”她说。“那时理查进来,你笑了。我不喜欢你笑的那副样子。”

“你对我一点也不了解,”她说。

“你要是信任我,我也信任你。就这么讲定了?你要是不跟我讲明我哪儿得罪了你就打发我走,那就会害得我很痛苦。我会怀着一颗忧伤的心离开你。”

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像罗切斯特这种标榜自己为“纯正的英国男人”的人在安面前也只得低下他那一直高昂的头,卑躬屈膝地乞求安下嫁于他。尽管由于安的单纯和他的老练,他最终靠欺骗达成所愿,但在同安相处的短暂蜜月中,他就明白了靠自己的这些伎俩根本无法控制安,于是他只好绝望地“咒骂自己发了这场高烧,咒骂自己处处小心,才弄得自己如此有眼无珠,如此软弱无能,如此优柔寡断。我总不由想起她力图摆脱我……还是听了我那番真真假假的甜言蜜语和信誓旦旦才让步呢?不管怎样,她总是让了步,只是态度冷淡,不情不愿,一边还想以缄默不语,脸无表情来保护自己。不堪一击的武器,既对她起不了多大作用,又对她起不了多长作用”。可见,安显然具有居高临下的控制权,而罗切斯特则显得如此无奈,使他那白人男性形象开始动摇。

在这种被动而尴尬的情况下,罗切斯特为了巩固男人的权力地位,千方百计地想彻底击败安。当他发现安想用奥比巫术来挽回他们根本不存在的爱情,他再也无法容忍了,因为在父权社会中,只允许男人有激情和性爱的自由表达,而妇女只是生育繁殖的工具,应当服从男性的这种生理要求,如果妇女表现出需要性爱,就会被视为堕落,只有疯女人才会这么做。随着仇恨的日益升级,罗切斯特干了最为恶劣的事情,和女佣在与安的卧室仅一墙之隔的房间做爱:“我根本没有悔恨过,我也不急于想知道同我们仅仅一室之隔的妻子的卧室里发生了什么事。”除此之外,他还想用安母亲的名字(伯莎)来称呼安,目的是想让安也走上其母亲的绝路。虽然这两件事情的确给安造成了致命伤害,但安看透了罗切斯特的企图,把罗切斯特“浑身上下骂遍了”,并坚强地向他宣称,“伯莎不是我的名字。你用别的名字叫我是想法把我变成另一个人。在父权社会里,歇斯底里症被看作是女性病⑤,但女权主义认为,歇斯底里是女性对父权社会的一种特殊抵抗方式。在这个社会,当她们被当作性欲的对象而她们的愿望又受到压制的时候,她们唯有用自己的身体来抵抗压制。⑥也就是说,安像《黄墙纸》中的女作家以及众多其他小说中受压迫的女性人物一样,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给万恶的父权制最后一击。可以看出,貌似强大的父权社会的忠实代表罗切斯特在看似弱小的安面前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安堪称“女权主义的英雄”。

父权制度是造成安和罗切斯特婚姻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残酷的殖民主义则是给安带来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罗切斯特对安的控制和占有实质上是英国殖民者对西印度群岛进行殖民统治的一个象征⑦。斯皮瓦克曾说过,《简·爱》中的伯莎·梅森是“用帝国主义塑造出来的人物”⑧,而简·里斯却恰恰以这位来自英国前殖民地的克里奥尔妇女为女主人公,以自述的笔法来描述她在殖民地的生活和遭遇,这本身就可以看作对殖民帝国主义的反抗,难怪很多评论家都把《藻海无边》称作“一个颠覆文学经典的后殖民文本”。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将殖民帝国置于殖民地人民的直接视线和话语中,从而在形式和内容上否定了前者的优越地位,并揭示了两者之间不可消除的矛盾和斗争。小说中黑人女仆和克里斯托芬谈话反映出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认识。当黑人女仆给罗切斯特端来咖啡时说道:“不是英国太太们喝得的那种马尿,我熟悉她们。径自喝啊喝的,喝她们的马尿,扯啊扯的,扯她们的鬼话。”她的话虽然粗俗,却非常坦诚、直率,洋溢着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对宗主国的蔑视和嘲讽。当克里斯托芬被问及英国时,她回答道:“我亲眼看到的东西才知道,我从来没见过这地方。”在她眼里,只有亲眼见过的东西是可信的,这个结论就充分质疑、讽刺了殖民者精心营造的宗主国权威,而她对英国“贼窝”的定义,正是对殖民本质的一针见血的批判。

在罗切斯特的眼里,安就像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能给他带来巨大财富,他对安的占有就像所有的殖民者对殖民地的统治和占有一样。虽然她一方面不断询问关于英国的情况,试图了解更多,但另一方面又坚持自己对英国已形成的观念。在她眼里,英国就“像个梦”,她必须醒来,并且从白人丈夫身上,她清晰地意识到英国的虚伪和她与英国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因此罗切斯特虽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安对英国的态度,以至于他只有把安囚禁在英国的土地上,以完成他的征服。但安在桑菲尔德庄园做的最后的一次梦中,在黑人蒂亚(tia)向她挥手和“那个男人”叫她“伯莎”的喊声中,她毅然朝蒂亚那儿跳下去,这一举动就充分表明她最终背离了罗切斯特而认同于黑人文化。⑨因此安不仅找回自己的身份,而且还从岛上黑人那学到了传统的反抗手段。⑩安最后像当初岛上的黑人烧毁她家的庄园那样,用一把大火烧毁了象征殖民统治和父权中心文化的桑菲尔德庄园,也说明罗切斯特对于安的控制以失败告终,而罗切斯特的失败也象征着大英帝国最终没能征服西印度群岛。在这块土地上,殖民者威风扫地,颜面荡然无存,大英帝国和白人男性的骄傲和权威在文本中彻底崩溃。

综上所述,简·里斯在这部小说里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给《简·爱》中同样是克里奥尔女人的伯莎·梅森重塑历史,通过她和殖民地人民的声音和视角来重新审视以父权制为中心的殖民主义话语,从而解构了中心话语所建构的权威,打破了中心话语对殖民地人民和女性的垄断。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作不是对《简·爱》的简单重写,也不只是如有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对一个已有文本的颠覆,而是一个与《简·爱》既有互补性,又具独特性的独立文本。正因为《藻海无边》不仅仅颠覆了《简·爱》中的殖民语境,而且在对于像伯莎这样的女性的解读上,跃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更接近边缘女性的客观话语,从而在宣扬女权主义精神上比《简·爱》更胜一筹。正如评论家thomasF.Staley所说:“《藻海无边》不仅增强了我们对《简·爱》中人物形成的考虑,而且还扩大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并且在读了《藻海无边》后重读《简·爱》时我们对于罗切斯特和伯莎的认识就会更深入。”这也许就是简·里斯创作该文本的伟大之处吧。

①海伦·蒂芬:《后殖民文学与反话语》,罗钢、刘象愚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⑧GayatriChakravortySpivak,“threewomen’stextsandaCritiqueofimperialism”,1985,pp209-225.

③申丹:《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④简·里斯:《藻海无边》,陈良廷,刘文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以下凡出自该小说的引语均不再加注。

⑤Loistyson,Criticaltheorytoday:aUser-FriendlyGuide,Gerlandpublishing,inc.1999,pp.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