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十篇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十篇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25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医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93-03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药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凉山、金沙江、乌蒙山、哀牢山和无量山一带,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医药。彝族医药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我国学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对彝族医药展开研究,形成了一定研究成果。

本文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线索,兼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云南省文化厅主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展开的彝族医药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

1彝族医药概念研究

彝族医药概念在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阐述下日臻完善。王敏从民间传说、古籍文献记载、考古出土文物和民间民俗流传4方面论述了中国彝族医药历史源流,认为彝族医药源远流长,其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存斗争与生产实践,发端于神话传说时代,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与成长,并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而独特的彝族医药学。钱韵旭等从地理环境的视野探究了彝族传统医药,认为“彝族医药基础理论受到地理位置临近的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彝族医药与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尤其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密切相关;彝族医药擅治生活环境的多发疾病或者采用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治疗方法;由于地理的隔绝,彝医多用单方或者简方”,说明彝族医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罗艳秋、徐士奎通过对彝汉文史资料和田野资料的系统研究,认为彝族医药是根据彝族先民所创制的先天八卦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物的首萌长遍退藏,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阴阳疗疾理论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保留着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源头,对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彝族医药概念的阐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彝族医药的历史源流、地域特色、理论基础等,明白其医疗保健作用及文化内涵。

2彝族医药“非遗”特质研究

国内学界撰文阐述彝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揭示其人员锐减等的濒危状态。秦国政认为彝族医药至今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地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要卫生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颜晓燕、童志远认为彝族医药同其他少数民族医药一样是我国传统医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国本从民族医药的医学范畴、人文因素;卫生事业、经济产业;自然文化、人文文化;民族文化瑰宝、文化交流口岸;地方、中央共同规划,全面协调保护五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赵富伟等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以第一手数据从民族医药传承人“非法行医”、女性在传承人中所占比例偏低、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潜在传承人数量锐减、传承人受教育程度低5个方面,揭示民族医药传承危机。崔箭等认为由于受到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目前民族医疗机构治疗的病种日益减少,许多知名的老民族医生由于年龄偏大相继离开了工作岗位,现存的民族医疗服务阵地越来越小,盲目的用西医和中医填补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民族医药的人才伍方面。

无论在学界还是在普通民众中,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彝族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其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开发其医疗药用价值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需要。面对彝族医药的传承危机,如不加紧采取措施给予有利帮助扶持,彝族医药的传承将面临急剧的流变和消失的风险。

3彝族医药传承人研究

面对当前彝族医者中出现的年龄断层问题和“技在人身,技随人走,人亡技亡”的特点,对彝族医药传承人的认定与培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具备的条件,这对彝族医药传承人的认定,特别是申报国家、省、地、市级别的项目传承人具有指导意义。秦阿娜等在其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论述“从广义上讲,凡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彝医知识治病并将其告知于他人的人,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彝医文化的传承。而从狭义上讲,只有掌握丰富的彝医知识,直接参与诊治活动并乐于将其传授于他人的彝医从业者,才能称得上是彝族医药的传承人。民族医药传承人培养模式,包括3方面的内容:申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鼓励民间传承;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传承。”诸国本认为对于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培养目标及教育方法上应考虑“在现有的中医药院校或专业内开设‘非遗’课程,加强‘非遗’教育;对省、地、市级非遗项目中已经确定的传承人,利用举办培训班、专题学习班的形式,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水平;对可能入选的‘非遗’项目,特别是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医药人员,通过集中办班、分散实践观察等办法,提高他们的文化、专业水平。”有学者从“活态传承”角度阐释民族医药传承人的重要性,认为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特征,区别于文物的定点保护、博物馆式的实物收藏、古籍整理等的“静态”保存,强调传承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传承人集中体现了活态传承的内容、形式与手段。胡芳梅等认为彝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彝族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应对当前彝族医药面临空前的“断档”危机。李佳川等认为需要建立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从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民族医药教育体系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等方面,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助力民族医药的发展。

对彝族医药传承人概念的阐释还不多,然而彝族医药传承人作为彝族医药传承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已有的对彝族医药传承人的培养探讨有理有据,为具体彝族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思路。

4彝族医药传承路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两种不同的思路出发探寻彝族医药的传承路径。思路一,通过寻找民族医药传承的渠道或方式,描述民族医药在传统或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的内在传承机制。王志红、向芯慰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医学医技的传承基本上都是以“口传身授”为主,强调个体经验的积累和体验型的学习方式,其“秘方”和医技大多也只有记忆相传,没有文字记录;有些专家“保密”意识较强,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倾向,传习人基本上是在子女亲属之中选择。梁正海等在对湘西苏竹村个案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地方性医药知识的传承机制和特点,认为纵向承继(祖传、师传),横向交换(自由式交换和当地政府干预下的交换)都是其内在机制。沙学忠认为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诊疗疾病的实施者。毕摩经书上有部分彝医药方面的记载,彝族医药理论基础来源于毕摩的部分理论,毕摩对彝族传统文化(包括彝族彝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吴道显等将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模式总结为文献传承、言传身教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和产业化发展传承。思路二,学者们在总结区域彝族医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保护、传承、弘扬彝族医药非物质文化献计献策。徐士奎等在总结云南省彝医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彝族医药的对策:梳理彝族传统医药基础理论、建立彝药临床研究基地、开办彝医药专科服务窗口;组建彝医药知识传承的主线型团队、彝医药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团队;集中打造“彝族医药”品牌,用品牌统摄与培育各品种品牌和各产业链;对彝族药实施分类管理,对面临枯竭的部分药材尽快开展驯养种植,提升其资源储量和质量;重视技术创新,使彝药质量工作有效促进彝族医药产业的发展。许嘉鹏等在调研楚雄州彝族医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条件开展彝医药执业资格考试。在开考之前,依据一定的办法认定部分彝医药系列专业人员、乡村彝医,解决其合法行医的身份问题。杨祝庆认为收集、整理和挖掘第一手资料建立档案,是云南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

彝族医药的传承路径是彝族医药研究的核心议题,学者们从不同思路出发,指出彝族医药的内在传承机制及就当前彝族医药发展现状指出保护、传承、弘扬彝族医药的可行性办法,已涉及传统理论梳理、医疗研究与运用、药品研发与种植、彝族医药品牌打造、合法行医身份认定、建档保护等,思路开阔、具有启发意义。

5彝族医药申遗研究

由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级名录的申报对彝族医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早在2010年秦阿娜等就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彝族医药――探索动态保护的可能》一文中指出“彝族医药尚无国家或省级名录项目,这种状况是与彝族医药丰富的内在价值和亟待保护的现状不相符合的”,并提出彝族医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具体努力方法。以云南省为代表,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彝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被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彝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有7人,其中国家1人,省级2人,州级4人;7人中除省级1人的申报地区或单位在四川外,其余6人都在云南。截止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其中的彝族医药代表性项目共有2项,分别是部级1项――彝医水膏药疗法,部级扩展项目1项―一拨云锭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都在云南省楚雄州。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工作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缺乏行业特色评审标准、申报主体模糊等问题,应从政策制度、资金保障、传承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传统医药非遗保护措施。

对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级名录的研究,有助于确有代表性的彝族医药传承项目、传承人尽早达到申报条件,尽早成功申报。同时,学者指出当前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这些研究都是围绕彝族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的。

6结语

综上所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对彝族医药展开研究,已经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与研究方向。就研究方法而言,已从早期的文献收集、整理发展到现在的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从区域、个案、专题研究切入,总结彝族医药传承现状、传承机制,探讨传承办法,使得彝族医药传承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就研究学术领域而言,已经涉及医学、药学、化学、图书情报、历史学、教育学等。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不同学术领域的关照,使当前彝族医药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反映了当前彝族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紧迫性和意义所在。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2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2.内蒙古包钢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错畸形的病因学研究是口腔正畸学的热点之一。错畸形多具有遗传倾向,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牙及颅面性状的相似性,牙齿发育作为全身发育的一部分,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影响基因的表型而使牙齿发育表现多种多样,但牙齿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更大[1]。牙冠宽度是牙齿形态测量及牙量指数的重要指标,牙弓形状、大小与牙弓间隙分析、矫治后牙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牙冠和牙弓的测量值在正畸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遗传性因素影响牙齿和牙弓正常发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期为错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遗传度;模型测量;牙冠;牙弓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3(c)-0015-03

ResearchontheHeritabilityofDentalCrownandDentalarchinteenagersandChildren

LiUJing1ZHanGJinghui2QianYichao2

1.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010059,China;

2.DepartmentofStomatology,BaogangHospital,Baotou,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014010,China

[abstract]etiologyofmalocclusionisoneoftheresearchhotspotsinorthodontics.malocclusionhasgeneticpredispositiongenerally,whichshowsthesimilarityofdentalandcraniofacialtraitsbetweenparentandoffspring.asapartofthebodydevelopment,toothdevelopmentisaffectedmorebygeneticfactorsalthoughtheenvironmentalfactorscanmaketoothdevelopmentbediverseviaaffectinggenephenotype[1].thewidthoftoothcrownisanimportantindexofmeasuringtoothmorphologyandtoothsize.theshapeandsizeofdentalarcharecloselyrelatedtodentalarchspaceanalysisandthestabilityofthedentalarchafterthetreatment.measurementvalueoftoothcrownanddentalarchhasimportantsignificanceinorthodonticdiagnosisandtreatment.thispaperoutlinesthestatusofresearchonthegeneticfactorsinfluencingthenormalgrowthofteethanddentalarch,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malocclusion.

[Keywords]Heritability;Dentalcastmeasurement;Dentalcrown;Dentalarch

[作者简介]刘静(1989-),女,内蒙古临河人,在读硕士,医师,研究方向:口腔正畸。

[通讯作者]张景慧(1966-),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正畸。

依据2000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学分会的调查,以个别正常为标准,乳牙列、替牙列及恒牙列中错畸形的患病率分别为51.84%、71.21%和72.92%。当前正畸学主要是以错畸形的病因为研究热点,大部分结论一致认为错畸形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遗传度是表示遗传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参数,在0~1之间,主要表示的是遗传因素。以往很多研究证明可以通过双生子的方法来得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牙性状发育产生的影响。双生子包括同卵双生、异卵双生,同卵双生的遗传结构一模一样,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个体差异造成一定的影响;异卵双生,是指个体相互之间拥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差别在于性状与表现型特征方面的不同,由于二者生长环境相似,所以对不同基因型的表现型效应研究可借助此条件。子女与父母之间也存在遗传性,因此在形态结构或生理特点上相似。以往有通过对子女与父母、双胞胎之间、同胞之间牙模型测量及遗传度的计算来研究遗传因素的报道,并对错畸形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为治疗青少年儿童错畸形矫治提供正确指导。本文对遗传性因素影响牙齿、牙弓发育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模型测量方法

目前,对于牙特征的研究多采用模型测量的方法,牙模型能够客观而完整地记录口腔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可用以在临床上找出错形成的原因、机制,对错畸形制定治疗方案、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模型测量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是指借助不同测量仪器直接测量模型,但接触式主要分为手工测量和针触机械测量两种。作为最传统的测量方法,手工接触测量法测量精度不高,针触机械测量(通过测量头直接与被测牙冠表面接触并记录坐标,计算机进行图形重建)有一定的测量盲区。

非接触式测量有近景立体摄影测量与激光三维扫描测量两种。在解析几何原理基础上利用高精度控制网通过照相机或摄像机获得不同角度的立体像对,并对其进行计算机技术处理并测量,该方法称为立体摄影测量法,在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方面应用广泛。当前最先进的立体陈测量方法是激光立体测量法,它精度高、功能广泛,可以测量空间任意两点之间距离和角度、牙弓弧长、曲面面积,也能够完成牙的移动、旋转、拔除、咬合等动态模拟,但设备多,价格昂贵,需专业人员操作。

陈俊等[6]对牙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与手工测量的可靠性比较显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牙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具有一些手工测量所无法达到的功能。宋又廉等[7]发现在牙模型的测量方面,对其测量精度要求在0.1mm是合理的,因为其它任何一种测量仪器都不可能超越这个精度。而且,目前的要求对医疗和研究工作的需求已经完全能满足,也能够为标准测量数据和如何选择工具、研发新型牙模型测量系统提供依据。

2遗传度的研究

2.1牙冠遗传度的研究

同卵双生子由于有相似的基因结构,他们的牙齿冠宽较异卵双生更为相似。许多研究证明牙齿冠宽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较大如外国学者Hughes等[8]通过观察同卵双生子99对和同性别异卵双生子81对、不同性别异卵双生子41对还有个体牙模型160个,得出牙齿的大小的遗传性也很强。

随着研究的深入,牙冠大小的遗传被研究得更细致。在牙冠的近远中径与唇舌径同遗传的关系方面,也有许多研究人员做出贡献,如,Dempsey等[10]计算出各个牙齿近远中径的遗传度为0.81~0.91;而Hluskode计算的近远中径遗传度平均为0.67。国内学者刘鹤[11]计算的各个牙齿近远中径的遗传度在0.73~0.91。续美如[13]采用Holzinger经典双生子法进一步计算牙齿近远中径总和的遗传度,上颌为0.69,下颌为0.75,证明牙齿在近远中径方面还是有较强的遗传因素。

aLVeSa[14]早在1974年就对芬兰一个海岛的90组全系家族进行了牙冠近远中和唇舌宽度测量,所有牙齿平均近远中遗传度为0.54,上颌所有牙齿值近远中的平均遗传度为0.60,下颌近远中为0.47。牙冠近远中宽度遗传度从高至低是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的侧切牙、第一前磨牙、磨牙。所有牙齿平均唇舌向宽度遗传度为0.67.上颌唇舌为0.78,下颌唇舌向为0.56。唇舌向宽度遗传度从高至低是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磨牙和下颌第一前磨牙、磨牙。牙冠唇舌宽度遗传力可能超过近远中宽度,上颌受遗传影响更大一些,可能与下颌活动频繁及动度大更多受环境影响有关。对称性在遗传作用中较为明显,两侧同一位置牙齿的测量指标(近远中宽度或唇舌宽度)由相同遗传因子控制;下切牙近远中及唇舌向宽度由一个遗传因子支配,而上切牙的近远中宽度和唇舌向宽度未发现有共性因子存在,受不同的遗传因子影响,上下切牙在遗传作用方面的具有独立性。近年,刘鹤[11]对82对6~12岁女性双生子,进行切牙牙冠的近远中宽度和唇舌向宽度测量,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牙齿发育虽然表现为多基因遗传,但也会因为基因表型的变化影响环境进而使牙齿发育呈现多样性。

2.2牙弓遗传度的研究

乳牙列的牙弓宽度和高度具有较强的遗传特性。Hughes[15]用硅橡胶取模得到精确的牙模型,通过测量及统计学分析后得出乳尖牙牙间弓宽度的遗传指数为0.47~0.82,乳磨牙牙间弓宽度的遗指数为0.80~0.93,而牙弓高度的遗传度为0.76~0.93。这些数据证明了乳牙列牙弓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恒牙列牙弓受遗传控制不及牙齿强,续美如[13]对48对双生子研究发现,牙弓受遗传控制最强的是高度,其次是宽度,长度最弱。遗传因素更强烈的参与促进牙弓高度变化。另上颌牙弓弧形长度的遗传度(0.71)明显高于下颌(0.31),这可能是由于下颌在咀嚼活动中更活跃,更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

Shosei等[16]采用三维测量对44对同卵双生子以及25对异卵双生子进行牙齿模型测量,获得牙弓宽度的遗传指数在0.49~0.92,牙弓长度的遗指数在0.86~0.94,得出遗传因素对牙弓形态具有决定性作用。eguchi等对双生子的研究也获得类似结果。eguchi[16]研究了澳大利亚的同卵双生、异卵双生双胞胎样本量化遗传和环境因素变化对牙弓宽度,长度和腭高度的相对贡献,结果为遗传度分别为牙弓宽度0.49~0.92,牙弓长度0.86~0.94,和牙弓高度为0.80~0.81。同时,他发现遗传因素对同卵双生双胞胎的相关性普遍高于异卵双生的双胞胎。

Cassidy等[17]研究分析了来自155对同胞关系的320名青少年上颌和下颌牙弓的大小和形状。牙弓的大小有一个适度的遗传因素,约0.50,尽管这个估计可能包含共享环境的影响,牙弓长度和宽度生长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Brown等人也发现牙弓宽度和长度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可能是受不同的发展过程影响。一个群体中牙弓宽度遗传力最高,平均约0.60。牙弓形态的家族性影响研究显示,遗传率低于平均水平,平均为0.39,牙弓大小和形状被看作是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是遗传。这些研究结果显示需要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外在因素调节发育过程中牙弓的大小和形状。

Harris[27]在对同胞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牙17个变量遗传度的估计发现,兄弟姐妹间下颌牙弓宽度的遗传度和下颌的尖牙牙弓宽度遗传度,分别为0.80和0.79。其表型相似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在对母亲与后代咬合变量遗传度估计中,上颌尖牙牙弓宽度,和上下牙弓的长度这三个性状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遗传度。

在许多已尝试单独在颅面形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的研究中,环境已被发现是重要的。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遗传变异对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等特点产生重大影响,环境之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家庭比之间的遗传变异也很重要。此外,食物结构、后牙颊舌向倾斜角度、咀嚼载荷程度和习惯性活动都可能影响牙弓的宽度,牙弓在大小以及形态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口周肌肉等微环境的影响。

牙模型的测量分析对于正畸治疗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正畸研究中的应用,更为精确的测量方法将用于牙模型的测量,为正畸临床上错畸形的诊断、分析、矫治计划设计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遗传因素对牙齿大小的决定性作用较牙弓强。牙齿大小与牙弓大小、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类型错畸形之间遗传性状的异同也应该被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为了应对环境因素对牙特征影响,在儿童阶段应尽早纠正口腔不良习惯,积极防治替牙障碍,保持乳牙列的完整,避免牙弓长度的缩短。在治疗错畸形时一定要关注与父母相关性强的牙颌面特征对发育期儿童生长趋势的影响,并注意父母影响的差异,以便制定出更为合理的临床矫治方案。

参考文献

[1]汪成林,叶玲,谭红,等.遗传性因素对牙齿发育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34(5):342-344.

[2]张景慧,王志香.安氏Ⅰ类恒牙女性与父母的牙面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26(5):318-321.

[3]马晨麟,徐文珍,田广庆,等.青海省土族中学生错颌畸形调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109-111.

[4]陈进英,何文丹,谢以岳,等.双生子在牙颌颅面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4,12(3):182-184.

[5]雷涛,马力扬.牙颌模型的测量分析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87-91,95.

[6]陈俊,吕培军,冯海兰,等.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可靠性研究及与手工测量的比较[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14(4):251-253.

[7]宋又廉,凌欣南,蔡春玉,等.牙颌模型测量精度的正确界定[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4,28(4):259-261.

[8]Hughest,Dempseyp,RichardsL.Geneticanalysisofdeciduoustoothsizeinaustraliantwins[J].archivesoforalBiology,2000,45(11):997-1044.

[9]方志欣.牙模型的测量分析与研究[J].医学文选,2003,22(1):93-96.

[10]DempseypJ,townsendGC.Geneticandenvironmentalcontributionstovariationinhumantoothsize.[J].Heredity,2001,pt6(86):685,693.

[11]刘鹤,邓辉,曹采方,等.影响切牙大小的遗传和环境因子的特点[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5):438-440.

[12]田静,高辉,刘颖,等.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2):156-159.

[13]续美如,卜令楠,陈天骄,等.恒牙列拥挤的双生子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30-31,33.

[14]alvesaloL,tigerstedtpm.Heritabilitiesofhumantoothdimensions[J].Hereditas(print),1974,77(2):311-318.

[15]Hughest,thomasC,RichardsL.astudyofocclusalvariationintheprimarydentitionofaustraliantwinsandsingletons[J].archivesoforalBiology,2001,46(9):857-864.

[16]eguchiShosei,townsendGrantC,RichardsLindsayC,etal.Geneticcontributiontodentalarchsizevariationinaustraliantwins[J].archivesoforalBiology,2004,49(12):1015-1024

[17]CassidyKm,HarriseF,tolleyea,etal.Geneticinfluenceondentalarchforminorthodonticpatients.[J].theangleorthodontist,1998,68(5):445-454.

[18]马亮.表观遗传学在牙齿形态发生中的作用[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37(4):447-450.

[19]李九军,李勤,贺永春,等.遗传因素对同卵双生子颅颌面部软硬组织形态的影响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3):70-73,88.

[20]田亚,刘新强.安氏Ⅰ类牙列拥挤错(牙合)牙弓及牙槽弓宽度测量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3):264-266.

[21]何开云,杨竹丽,武伟,等.青少年女性高低角骨面型牙弓宽度与面高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8,48(1):109-110.

[22]陈沐,李正明,刘学,等.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牙冠宽度和Bolton指数测量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3,7(1):39-42.

[23]聂琼,林久祥.错(牙合)畸形牙齿大小与牙弓宽度的关系研究[J].口腔医学,2000,20(1):4-5.

[24]陈付蓉,夏万利,陈文静,等.安氏Ⅲ类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特征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口腔生物医学,2013(4):205-208.

[25]陈允嘉,王豫蓉,邹林洪,等.安氏Ⅱ2类错(牙合)家庭聚集性与遗传度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9):838-839,842.

[26]庾英姿.咀嚼肌形态和功能与颅面形态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5):315-318.

[27]HarriseF,SmithRJ.astudyofocclusionandarchwidthsinfamilies[J].americanjournaloforthodontics,1980,78(2):155-163.

[28]金军,王林,张卫兵,等.错(牙合)畸形牙(牙合)特征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09,29(10):505-508.

[29]吴建平.儿童牙颌畸形的病因与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00-101.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3

1传统兽医学中所蕴含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现

1.1灿烂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国传统兽医学起源早,内容丰富,在畜禽疾病的防治方面有不少创造性的发明,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早在旧石器时期,从事兽医活动的工具便已出现,在河南仰韶遗址中便挖掘出该时代许多家畜的骨骼及石刀、骨针、陶器等,推测主要应用于家畜疾病的治疗。说明在四五千年前,古代的劳动人民便开始用温热疗法、针灸术及其他外治方法对患病畜禽进行治疗,这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起源。据《周礼》一书记载,约公元前11世纪,已将医分为“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4类,并将兽医列入了政府编制,负责“掌疗兽病,疗兽疡”。《列子》一书中尚有“马医”的记载,这说明当时不仅有了兽医,由于马在国家战争和交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还出现了专门医治马病的“马医”,这是世界上较早的兽医分科。同时期,在治疗家畜疾病方面灌药技术、手术等传统医学技艺已经出现并运用。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中特别提到了“牛扁治牛病”“桐叶治猪疮”等。晋人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有用“谷道入手”治疗“驴马胞转”,用黄丹治疗“马背疮”等几十种病的治疗方法。唐朝李石编著的《司牧安骥集》为现存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对中兽医理论及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明朝时期,著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亨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编著《元亨疗马集》。该书内容丰富,是国内外流传最广泛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张鑫泉等人曾对公元1949年至2013年间的中兽医古籍进行发掘整理,搜集总结民间兽医经验、查诸历代艺文和有关书录,对继承发扬中兽医遗产的主要著作等文献出版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结果显示:中国自汉代以来出现了有百余种兽医古籍,但今大多已散佚,现存可找的仅20余部,大都进行了整理校注[3]。兽医古籍是我国传统兽医学遗产的载体,记述了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以及针灸技术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兽医学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史书典籍和遗址考古发现,传统兽医学至迟产生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时间段来看,完全符合《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要求。

1.2绿色安全高效的社会价值

从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必须要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近百年来,抗生素、激素和化学制剂的传入与使用冲击了传统兽医学的发展,但兽药残留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形势严峻,若该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抗菌药使用不加以控制,人类将很快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局面[4]。为此,农业部兽医局于2017年3月22日《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文件要求50%兽用抗生素需要有处方凭证,人兽共用抗菌药物及促进动物的生长剂退出兽药市场;鼓励兽医科研机构、企业研发和推广绿色低毒、低残留的新产品,“减抗、替抗、无抗”的绿色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将逐步实现[5]。中草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畜禽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是传统兽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来源十分广泛,大多来自自然界,以植物为主。中草药作为一种绿色、无残留的生态制剂,会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就是为了从传统技艺中摄取营养,解决当前农业发展所遇到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1.3高效的医疗价值

我国传统兽医学中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当畜禽机体一旦遭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到腹脏乃至全身;内部器官的病变也可反应于体表。因此,在临症观察病情,判断预后以及疾病的处理时,不可只看局部,忽略整体。而辨证,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概括判断其为何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选择合适的方剂,确定穴位治疗的过程。张峰[6]将甘草、黄芩、麻黄、杏仁、生石膏打碎,并借助水进行煎煮;借助针灸,将尾尖、血印、肺俞、苏气、大椎等有关的穴位当作主穴,将脾俞、百会、山根、鼻梁等有关的穴位当作配穴,对于治疗猪大叶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徐文明[7]等使用银翘散治疗外感风热型犬瘟热,治愈率达75%,远远高于西药的治愈率。徐继艳[8]治疗取主穴为顺起、肷俞、滴明,加配穴脾俞治疗牛腹胀大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许多瘫痪、癫痫等常被西兽医放弃治疗的疾病,可用针灸疗法刺激动物机体的神经系统,促使动物意识和知觉的恢复。千年以来,我国传统兽医学在基本理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其丰富多彩的诊疗技术在防治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传统兽医学的发展现状

2.1理论繁多,理论抽象

西方兽医学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传统兽医学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兽医学的哲学思想源自《周易》,该书保存了中国古代若干朴素辨证的观点,中兽医、中医只有在其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才可行医用药、行针施灸。可见我国传统兽医学内容繁多、理论抽象,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与文言文理解能力,其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的认知与理解。如畜禽体有强弱,邪正有衰弱,病因又有外感、内伤之异,同一疾病其病因和症状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辨证论治原则下,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不同治法[9]。

2.2重理论,轻实践

中兽医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应试教育”的观念给中兽医课堂带来巨大的冲击。讲授过程中只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临床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许多高校不断缩减中兽医学课时,丰富独特的学科内容与较短的授课时长之间的矛盾成为学科发展的瓶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兽医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是中兽医教学面临的实际困难。

2.3社会认可度不高

纵观历史发展,清朝晚期,人、畜疾病的治疗皆采用针灸法曾受到严重排斥,清王朝下令太医院停止使用针灸治病[10],使针灸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阻碍。近代,袁世凯、汪精卫等都曾提出过“废除中医”的号令[11],在这种排斥中医思潮的影响下,对传统兽医学发展打击惨重,使其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中医、中兽医的发展寄予极大的期望。相比西兽医,中兽医学具有理论体系独特,自成一脉,治疗手段也与西兽医学有明显的不同。然而各级农业部门对传统兽医学的认识不够,中国传统兽医学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使得其发展具有局限性。传统兽医学与其他所学科,如药理学、毒理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等内涵联系不紧密,思维方式抽象,对于养殖户和宠物主来说接受难度较大,具体临床应用不易,致使兽医中药、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较为狭窄。

2.4传统兽医学技术后继缺人

传统兽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挽救传统兽医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兽医部门和农业高校亟须解决的实质性问题。高等农业院校中仅有河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开设了中兽医学本科专业,许多高等农业院校虽设有中兽医专业课,但面临内容繁多与课时量少的矛盾,而且缺乏专业的中兽医教师,且教师易忽视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许多高等院校的中兽医学研究更多的是注重中兽医药的现代药理学和中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缺乏能带领学生在动物身上实际操作的实习教师,中兽医具有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要想把传统兽医学发展起来,就要注重传统兽医学的“活态”与“原汁原味”的传承。

3探讨传统兽医学的保护对策与发展途径

3.1加快推进传统兽医学的“申遗”进程

2006年5月,文化部将传统医药纳入部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将传统医药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保护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中医针灸”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决议[12]。传统中医药文化申遗成功的十几年来,我国的传统中医药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地方到全国逐渐推广开来。传统兽医学与传统医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传统兽医学具有历史悠久性、活态继承性、持续发展性和濒危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通过各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和各类型农业文化系统的“申遗”成功,许多具有独特性的自然资源、农耕文化及原始物种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与保护。可见,如若传统兽医学能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对传统兽医学的利用和保护研究产生重大意义。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应重视传统兽医学的申遗工作,成立申遗办公室,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的传统兽医学调研工作;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应成立专门的中兽医学调研组,采用乡野调查、访谈对话等方式,结合文献研究法,对各地区传统兽医学的历史发展加以梳理,对民间流传的传统兽医学的史书典籍进行整理和汇总,认证具有一定传统兽医学技能的学者、教师和民间兽医列为传承人。传统医药申遗名录对于传统中兽医学申遗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可以参考传统医药学的申遗体系来建立中兽医学的申遗材料。

3.2产、学、研多方机制共同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需要多方机制参与配合。传统兽医学作为农业传统技能,要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便需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对传统兽医学进行支持。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建立中兽医药陈列馆,搜集国内现存的中兽医史书典籍,聘请知名中兽医教师开展系列讲座和技能培训,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实践能力。兽药企业可与相关高校、研究所等开展横向合作,研发疗效好的兽药产品应用于临床。

3.3提高社会对传统兽医学的认知程度

对传统兽医学进行保护与利用,应得到社会大众的认知。应培养社会大众对传统医学、传统兽医学的认知,提高社会大众对传统兽医学的保护意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中兽医陈列馆等途径弘扬传统兽医学文化。传统兽医学起源于中国,在国内的认知程度反而不如国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兽医针灸在美国取得合法地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享誉全球的传统兽医学教育机构美国佛罗里达中兽医学院,已为国外6000多名执业兽医师提供了包括兽医针灸、中草药、食疗等内容在内的传统兽医学认证课程,从这里走出的世界级中国传统兽医师也越来越多。加强本民族的传统兽医学的利用与保护刻不容缓。在中国,随着近年来观赏伴侣动物饲养不断增多,宠物医疗行业得到蓬勃发展。由于宠物临床治疗需求,中兽药制剂、中兽药保健产品、针灸疗法等在内的多种中兽医防治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宠物犬猫疾病诊疗过程中,提高了治愈率,得到了社会认可。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4

1.巴氏小体案例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2.下一代测序技术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及进展

3.遗传学教学中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理解等位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4.果蝇唾腺多线染色体研究进展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5.以人类血型为遗传学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6.表观遗传学药物的研究进展

7.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

8.构建优质教学体系,促进《遗传学》精品教育

9.小鼠毛色遗传的控制机制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10.肝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和表遗传学研究

11.景观遗传学原理及其在生境片断化遗传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12.以遗传信息为主线的遗传学教学架构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13.认知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4.我国高校遗传学教材的出版与使用现状的调查

15.表观遗传学:生物细胞非编码Rna调控的研究进展

16.表观遗传学视角下运动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分析

17.遗传学与基因组学整合课程探讨

18.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19.癫痫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20.不仅仅是遗传多样性:植物保护遗传学进展

21.利用文献精读教学新模式优化遗传学教学

22.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23.发展行为遗传学简介

24.光遗传学技术应用于动物行为学在神经回路中的研究进展

25.表遗传学推动新一轮遗传学的发展

26.生物教育专业《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27.糖尿病肾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28.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热点的聚类分析

29.浅谈高校《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0.2015年中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进展

31.利用经典文献优化《遗传学》双语教学

32.孟德尔豌豆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33.表观遗传学在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34.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两类取向

35.害虫遗传学控制策略与进展

36.表观遗传学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37.阿尔兹海默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

38.胃癌遗传学及表遗传学研究进展

39.遗传学在胆管细胞癌发展中的重要性

40.子痫前期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41.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

42.遗传学史在遗传学教学中的作用

43.男性不育的遗传学评估

44.表观遗传学与肿瘤干细胞

45.开放式教学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46.表观遗传学调控与妇科肿瘤发生、演进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47.规律运动干预人类衰老过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48.表观遗传学及其在同卵双生子研究中的新进展

49.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处理鲤形态学数据的适用性

50.番茄果重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 

51.遗传学教学中遗传学史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52.景观遗传学:概念与方法

53.孤独症的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进展

54.肺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55.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56.遗传学课程群的设置和思考

57.《遗传学》课程的建设与优化

58.表观遗传学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9.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进

60.肝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61.保护生物学一新分支学科——保护遗传学

62.表观遗传学在淋巴系统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

63.大肠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64.重视经典遗传学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65.植物化学遗传学:一种崭新的植物遗传学研究方法

66.关联分析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67.表观遗传学及现代表观遗传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

68.三阴性乳腺癌与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

69.构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改革

7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遗传学检测研究进展

71.钉螺遗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72.羞怯:来自行为遗传学的观点

73.遗传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及实践

74.“教学、实践、科研、临床”四位一体的医学遗传学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75.国内高校遗传学教材发展研究

76.男性生殖遗传学检查专家共识

77.肿瘤表遗传学研究的进展

78.创新性遗传学大实验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

79.白内障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80.遗传学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

81.表观遗传学在木本植物中的研究策略及应用

82.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正向遗传学手段在基因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83.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遗传学兴趣的教学途径

84.从表观遗传学开展复杂性疾病证候本质的研究

85.蓝藻分子遗传学十年研究进展

86.建设遗传学课件体系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

87.表观遗传学与肿瘤

88.原发性肝癌的表观遗传学及其治疗

89.青少年焦虑、抑郁与偏差行为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90.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91.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

92.与闭经有关的遗传学问题

93.多媒体教学在遗传学“三点测验”教学中的实践

94.一个实用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包——Genepop3.1版

95.论从“肾为先天之本”到“中医遗传学”

96.《遗传学》多媒体教材的编写与实践

97.肺癌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98.无创性产前遗传学检测研究进展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单项抑郁症;遗传效应;性别差异

1、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医疗界对精神障碍性疾病也更加关注,研究范围也越来广泛。对于单相抑郁症遗传效应的性别差异问题,有研究证明某些抑郁症,特别是经常反复发作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并且对男女间的遗传还存在差异[1]。因此,本研究对单相抑郁症患者进行家族精神障碍情况调查,针对单项抑郁症遗传效应展开探讨,研究抑郁症遗传效应的性别差异,分析其相关性。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患有单相抑郁症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均在15岁以上,所选患者经过中国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并且单相抑郁症发作的次数超过3次,所有患者亲属的一级资料齐全[2]。排除严重疾病或有其他精神障碍病史者,排除躁狂发作的患者。本次研究男性35例,年龄在17~40岁之间,女性患者65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

对照组一般是患者的朋友、邻居。一般无血缘关系,无精神障碍性疾病。对照组200名,男性87名,女性113名。

2.2研究方法

2.2.1收集资料

由符合一般资料所述的入组标准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作为先证者,由几名精神科医师查找每一个患者家庭的情况,并且将患者及家庭成员情况填写到研究所用的统一的表格内,内容包括:患者以及一级亲属的所有社会人口学资料,特别是父母的资料应该齐全,还有患者以及家属疾病发作情况[3]。对于患者或所有以及亲属中有患单相抑郁症者,医师均进行面检,对无法进行面检的患者,由1~2名亲属提供先关资料[4]。经过医院资料确认,亲属调查,面检证实符合单相抑郁症标准的面检者。

2.2.2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及其亲属中患有精神方面疾病者进行二次诊断。在调查时,符合抑郁症发作超过3次,既往无任何类型的躁狂的发作者,即可诊断为单相抑郁症。

2.3统计学处理

收集并整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和Z检验,同时计算两组患者的加权平均遗传率。

3、结果

3.1一般资料

患者组100例中一级亲属共有675人,其中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共有70名。对照组人员全部经过免检,且对照组一级亲属有899名,确定一级亲属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有5例。

3.2患者亲属患病情况

3.3一级亲属中心理障碍发生率的比较

男性患者一级亲属中患有单相抑郁症的比例为2.45%,女性患者一级亲属中患有单相抑郁症的比例为6.07%,卡方值=4.03,p

3.4男、女单相抑郁症患者遗传率比较

根据医学遗传学的数学分析法计算男女患者单相抑郁症的遗传率及标准误。结果表明,对于男性患者,单相抑郁症的遗传率及标准误是(58.54+10.76)%;女性患者,单相抑郁症的遗传率及标准误是(79.87+6.4)%,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的多发,医疗界对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也越来越关注,有些研究表明,单相抑郁症的遗传效应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并且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

本研究表明,患有单相抑郁症疾病的亲属,其家族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病率;另外,男性患者的平均遗传率在52.4%左右,女性患者的平均遗传率在83.7%左右,女性遗传率明显高于男性遗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表明男女性在遗传学上均存在遗传效应,说明遗传基础是造成单线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在男、女性遗传效应的性别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如要进一步确认,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海芬,朱春辉,郭建友.人参皂苷Rg1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氨基酸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117.

[2]郭蓉娟,欧阳帅领,崔丽凤.抑郁症中医药研究现状[J].环球中医药,2009,2(1):24.

[3]梅磊.解码脑波――Set:发现隐藏着的量子化世界[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8.

[4]毛庆秋,黄真.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877.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遗体捐献;医学教育

我校在2005年经安徽省红十字会和芜湖市红十字会批准,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正式挂牌成立,地点设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遗体捐献接受工作随之正式开展。通过本人多年来在遗体捐献和医学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现浅谈一下遗体捐献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医学教育的现状

医学教育是指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同时把医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下来。目前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安排都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一般后医学,先基础后临床。课程设置包括四部分:公共基础课、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临床课。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实验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枯燥繁杂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验室通过标本的直接观察和实践操作训练才能得以强化巩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医学后备人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很多院校提出“三早”教育,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日接触社会,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各种疾病的认识程度,从心理上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对患者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并增强对各种疾病的预防救治能力和做社会保健工作的能力[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新健康概念的形成,医学教育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这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素能,也要在医学教育理念中要不断渗入转化医学教育理念,以解决基础和临床脱节的问题,以“患者为中心”,避免教育的盲目性;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四有”新人。

2遗体捐献对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而在众多基础医学课程中,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恩格斯曾说过“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它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了基础。对于新入学的医学生来说,解剖学课程中的生僻字和专业名词较多,散在的知识点也很多,他们学习掌握有一定困难。虽然书本上配有大量图片,但这些图片大多为手工绘制,其立体感不强,和真实标本也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实验课来加以补充和强化。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招生学生数较多,而解剖实验所需的尸体标本极为紧缺也是一个共同现象。标本的反复使用使得逐年损耗较为严重,而学生对尸体的解剖操作也存在较大的浪费,这些都给实验课的顺利开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过去用来教导解剖学的遗体,大多是无人认领的尸体,数量有限。在2003年因遗体短缺,停止让学生以动手解剖的方式学习解剖学。医学院解剖工作交由专业解剖师代劳,学生从旁观察,学生接着利用已被切开分离的人体组织进行学习。由于国家的立法和宣传工作的倡导,签署遗体捐献协议书的人数逐渐增多,医学院收获的遗体也有所增加,2016年8月起重启停办13年的解剖术,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剖遗体,课程只限四年级本科生选修[2]。我校的遗体接受站每年接受的遗体仅十几具,这个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验课需要,而从其他途径调剂过来的标本无法保证其固定质量都能达到实验所需要求,这对实验教学的效果也会有很大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制度和人权制度的完善以及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无名尸源极为紧张,遗体捐献是目前最为可靠且最为廉价的解决途径。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安徽省红十字会从2013年开始,在每年春分日组织各地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受站、部分遗体捐献者家属和医学院学生代表开展祭奠缅怀活动,陵园可以对遗体捐献者免费进行生态森林葬。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在开设解剖课前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缅怀宣誓活动,祭奠这些为医学科研奉献的“无语导师”。因我校接受站设有一小型的遗体告别厅,因此除了举行每学期解剖实验课前的常规缅怀活动以外,也邀请部分学生参加一些捐献者的遗体告别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懂得遗体捐献的重要作用,同时宣传这种大爱精神,让他们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且提高其爱惜医学标本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只有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扎实学好基础医学知识,减少在标本解剖操作过程中的无谓浪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在基础医学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中都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遗体捐献不仅可以保障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不断补充和细化人体标本馆的标本,并发现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的罕见变异或病理情况,进而对病理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相关形态学科标本库的完善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些标本库的观察和学习,强化了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为其他医学学科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遗体捐献对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捐献遗体的用途除了可以作为基础医学中解剖学实验教学用之外,在临床医学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器官移植。仅以眼角膜为例,我国每年因眼角膜病变、外伤导致失明的患者约有400万人,可能够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仅有4000~5000例,尚有成千上万的盲人在焦灼而无奈的等待[3]。角膜的材料大多取自新鲜尸体(供体),以不超过死后12h、角膜上皮完整、基质透明、厚度不变者为佳,如将新鲜角膜材料经保存液或深低温特殊处理,则可保持数天或数周后待用[4]。通过与临床器官移植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遗体的利用率,使得更多患者受益。截至2016年7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显示,全国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7万余人,成功捐献7846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2.1万余名。目前我国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为0.6%,较前几年已有大幅度增长,年捐献量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但这个数据和西方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西班牙是全球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为37%,这得益于其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以及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大力参与。另有数据则显示,遗体捐献登记人数仅仅占我国人口的0.01%左右,而实际捐献的遗体仅占遗体捐献登记人数的4%~20%,而国外遗体捐献率高达30%~80%[5]。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遗体捐献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对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支持近亲属捐献遗体,具有医学背景的学生可以在冲突中起到剂的作用,提高遗体捐献的成功率[6]。当遗体捐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起来后,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比例也会随之上升,从而促进临床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遗体捐献对临床医生的诊疗和手术技能培训非常重要。扎实的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娴熟的手术操作手法和技巧及正确的手术入路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必然要素。通过加强临床医生对尸体的解剖训练,有助于解决他们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诊疗水平和手术技能,减少医患纠纷和矛盾的产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北京协和医学院[7]使用窥镜内视系统,在死后5h内的遗体不经防腐处理,直接进行模拟临床操作,清晰而又鲜活的组织器官呈现在屏幕上,既培养了学生和年轻医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不影响尸体标本的结构完整性。因腹部切口较小,不影响标本后期灌注固定,所以这样既扩大了捐献遗体的使用范围,也使得解剖教学和临床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

4遗体捐献对转化医学建设的重要性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7

结合《内经》中的相关理论,简述了先天禀赋、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对体质和疾病易感性的影响,并试图分析环境应答基因及其多态性与先天禀赋、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有望成为今后研究体质和疾病易感性的切入点。

【关键词】体质基因多态性环境应答基因疾病易感性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和缓慢的潜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定躯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综合体。它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制约[1]。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记录着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生命的密码。基因与外界的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人体的身高、体重、肤色等特征。某些基因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会产生特定的反应,这些基因称为环境应答基因。环境基因组是指基因组中环境应答基因的总和[2],包括有毒物质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dna修复基因、信号传导基因、免疫和感染应答的介质基因、参与氧化过程的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营养因素基因、细胞内药物敏感基因,等等[3]。

1 环境应答基因决定了个体体质的形成

《灵枢·寿夭刚柔论》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人在出生之时,己经初步具备了肥瘦、强弱、高矮、偏阴偏阳等不同的体质特征。先天禀赋的差异使人出生伊始就存在体质的不同。而基因的差异决定了先天禀赋的差异,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高博等[4]认为人体体质的构成主要取决于先天(源于父母的禀赋),而后天的因素如营养、环境、体育锻炼等虽然也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但其先天的遗传性在体质尤其是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性等方面的形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先天的遗传信息以基因的形式表现,环境应答基因既反映了先天禀赋,同时可以与后天因素相作用,是影响体质形成的最佳候选基因。2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影响了个体的体质及对疾病的易感性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基因组的多态性)是基因组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正是这种基因组的多态性,即基因组序列的差异构成了不同个体与群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对药物与环境因素不同反应的遗传学基础。基因多态性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5]。基因多态性决定了不同多态位点携带者的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影响体质的形成和疾病的易感性。王文宝等[6]研究结果提示人类白细胞抗原aso(hla?aso)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的阳多阴少型体质密切相关,hla?b13基因则与阴多阳少型体质密切相关。李剑松等[7]研究结果提示阴虚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

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引起环境应答基因产生特定的反应,影响体质的形成。《素问·异法方宜论》谓:“故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其民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素问·五脏生成》认为:“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指出地理气候环境、生活起居、饮食偏嗜影响人体质的形成及疾病易感性。地理气候环境、生活起居、饮食偏嗜等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可能通过影响有毒物质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免疫应答相关基因、参与氧化应激基因等环境应答基因的功能来影响人的体质。环境应答基因的等位基因不同,导致机体对这些因素的反应不同,从而影响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形成既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后天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既反映了先天遗传因素,同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是体质形成的关键。

从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探讨体质成因与疾病易感性人类的疾病和健康状态是基因、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机体的损伤反应不仅与有害环境暴露的程度有关,同时还与遗传易感性有着密切联系。个体的发病易感性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存在着遗传基因的差异,即基因多态性。环境应答基因影响环境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其多态性反映了遗传因素,同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影响较多疾病的易感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如李志婷等[8]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测定谷胱甘肽转硫酶mi(gstm1)基因多态性,研究gstm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提示gstm1基因缺失可能会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浦跃朴等[9]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cr?rflp)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采用配对病例—对照方法研究汉族人群代谢酶、受体、dna修复酶基因等代表性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提示cyp1a16235t、mpo?463a、ahr1661a、p2x71513c、xpd751gln突变基因型和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与汉族人群急性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当然,并非所有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位点都与疾病易感性相关。陈艳等[10]应用pcr?rflp方法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提示cyp2e1基因rsai和drai多态位点与苯中毒遗传易感性无关。

环境应答基因的表达与机体内外环境(地理、气候等)密切相关,不同多态位点携带者在机体受到内外界刺激及损伤后发生的反应不同,从而影响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诸多疾病的易感性、耐受性,影响体质的形成。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体质研究、疾病易感性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尤劲松,黄培新.从体质学说及遗传基因多态性研究中风病证候浅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8):1494.

[2]蒋义国,陈家望,陈学敏.环境基因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53.

[3]万俊香,任雪峰,夏昭林.美国环境基因组计划介绍[j].劳动医学,2001,18(4):253.

[4]高博,孙广仁.中医学精气理论在体质形成中的作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4):310.

[5]倪红梅,徐燎宇.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链接——基因组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896.

[6]王文宝,曹峰林,李辉,等.北方汉族健康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2,22(2):1.

[7]李剑松,俞剑虹,李博,等.阴虚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sp70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7):20.

[8]李志婷,徐力东,刘晓东.谷胱甘肽转硫酶m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12.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8

他是当今医学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当年他创立Dna产前诊断,令无数家庭拜托疾病的痛苦;他揭开基因的面纱,令无数科学家得以前仆后继追踪生命的奥秘。

对于遗传病,人类原来只能逆来顺受。但是因为他――简悦威,万千地中海贫血症家族可以重获新生,过千种遗传病的面纱被揭开,科学家得以展开庞大浩瀚的基因组研究计划,现代法医亦因此而诞生。

简悦威,出身名门,但却舍弃安逸,踏上艰辛的研究之路,70年代,他创立Dna产前诊断,通过抽羊水为胎儿诊断有否地中海贫血症,这一诊断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被誉为“基因诊断之父”。2004年简悦威获邵逸夫生命科学奖与医学奖,以表扬他对基因研究的贡献。

钟爱医学研究

在香港出生长大的简悦威,来自一个显赫家族,他的父亲简东浦是香港东亚银行的创办人之一,简东浦共有14个小孩,简悦威是排第14的老么,他的兄姊中,有的做生意,有从事银行、保险、律师,他排行第4的哥哥简悦强爵士是前香港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于是简悦威就在父亲的吩咐下选了医科。1958年简悦威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他是他的家族里第一个学医的孩子。但一生都在父亲安排下走的简悦威,这时却毅然选了不正规的一条路。“按照传统的路子,我应赴英深造,拿皇家医学院院士。”简悦威说,“然后再回香港开业,这条路既稳当,又挣钱。”但心里的求知欲,迫使他冲出常规的框框。在米克法兹恩和达安辉两位教授的影响下,他选择赴美研究血液学,在布莱姆医院加德纳研究室,开始一生孜孜不倦的医学研究。

简悦威来到美国定居、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完全是一个偶然机会。他回忆说,以前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当年他在香港大学医学院求学时的教授,几乎都来自英国,他从医学院毕业后,曾在香港玛丽医院担任医生,当时大部分医学院学生在毕业后再到英国深造。他说,原来他也计划到英国,可是,他很想先到美国学习两三年,然后再到英国。简悦威成功考过美国的医生执照考试后,1960年到了波士顿,他没想到来了美国后,就从此定居下来,至今在美已住了五十余年。

50多年来,简悦威同时看病和从事医学研究工作,他曾先后在波士顿、匹兹堡、费城医疗机构担任医生。1970年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任教。1972年,在旧金山加大医学院的邀请下来到旧金山任教,他曾主管旧金山总医院血液科。简悦威说,他喜欢医学研究工作,所以在看病之外,他从未放弃医学研究,近年他将大部分时间转移到研究工作及授课上,这是他的兴趣,旧金山加大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环境,他从没有想过离开。虽然在美生活已超过50年,但他从没有间断过推动海峡两岸三地的科学和医学发展,他常到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讲学,他曾担任“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会长,他是现任香港“裘槎基金会”主席,与数学家陈省身一起担任“求事基金会”科学顾问,这些组织都是旨在帮助中国大陆和香港在医学科技上的发展。

近年几间大学都礼聘海外的著名华人学者当校长,以简悦威的成就,自然也受到注意。港大曾先后两次考虑聘请简悦威出任校长,一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是一九九四年。不过,若今天再获邀出任港大校长,他也不会去了。“当大学校长起码要十年才能干出成绩,但十年后,天知道我的身体会怎样?”他宁可在美国加州大学主持一间实验室,手下不过十七人,但干的是老本行,一切易于掌握,而且上了轨道,成果较有保证。这也许就是一个科学家的选择吧。在选定的范围中努力,从一而终,不会好高骛远。正如简悦威在事业的初期,已选定了血液学,心无旁骛,然后愈钻愈深。

回顾奋斗过程,简悦威只轻描淡写地说,“路,就是这么走过来了,没什么特别。”当然,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世界级的学者会是“就这么走过来了”,这除了是谦虚,也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态度的反映。他的轻描淡写,正是将种种艰辛视作正常,从没想过放弃,从一而终的。除了天赋和后天努力,他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正是成功之道。

破解基因奥秘

在蒙特利尔的一次会诊中,简悦威遇到一个尚未足月婴儿,该患儿出生不久就由于严重贫血而夭折,这种疾病在当时被称为a-地中海贫血,但只是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有一些描述,而详细情况及发病机理却知之甚少,因此简悦威认为对这种病的研究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在随后成为他科研的主要内容。

地中海贫血症原名是希腊文“thalassemia”,意思是“血中的海洋”。这种病最初在地中海沿岸发现,全球八千万人带有这种病的基因。地中海贫血症的患者,骨瘦如柴,腹部隆起,重型的患者要一辈子接受输血,不输血会死亡,输血也会痛苦一生。因为铁质会大量积聚在体内,使器官永久受损。而患者的寿命平均只有45岁。地中海贫血症是先天病,但长久以来都没有简易的预测方法,也难以及早避免、控制、或治疗。既是遗传病,便在遗传密码中找答案,研究这个病的专家简悦威身任中、英、美等多国科学院的院士,是全世界第一个用Dna诊断疾病的医学家。透过剖析不同的地中海贫血症的蛋白质合成,发现这类地中海贫血症的病人都缺失α-珠蛋白,是首次发现人类某种疾病源自基因缺失。

1970年,简悦威成为哈佛医学院儿科学的助理教授,同时还加入波士顿儿童医院开始自己对地中海贫血的研究。简悦威应用当时新开发的技术研究了不同地中海贫血发生情况下蛋白质合成情况从而帮助确定了地中海贫血的类型,为进一步对该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已经基本建立,并且一系列新技术也层出不穷,如逆转录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等的发现,基因工程和Southern印记等的发明使分子生物学进入到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期,简悦威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并成功将这些新进展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当中,从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新成就。简悦威在加州大学期间,有机会跟随毕绍普(michaelBishop)和瓦姆斯(HaroldVarmus)熟悉了当时才发现不久的逆转录酶,并且将该酶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病人的基因结构研究,因此从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转向了Dna方面。

简悦威和多则及其他同事对地中海贫血的研究发现在新生儿患者血液中往往缺乏球蛋白,因此他们推测可能是基因的结构缺陷最终导致翻译过程无法完成所引起,应用逆转录酶获得了球蛋白的cDna,并使用该cDna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Dna进行杂交,发现其基因确实存在缺失并导致最终的损伤,这是第一次在人类疾病中发现的基因删除现象。

简悦威和同事还立刻将这个重大发现应用于临床测试,不久就遇到一个曾经生产过地中海贫血婴儿的孕妇,并且怀疑再次分娩出患病婴儿。简悦威等使用从孕妇羊水中获得的细胞进行了Dna测试,结果发现该孕妇这次所怀胎儿不存在球蛋白的基因缺陷,因此也不会患上严重贫血,可以放心分娩。这是人类第一次应用Dna技术实现疾病诊断,并且开创了产前诊断的新领域。

随后对另外一些镰刀型贫血的病人Dna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该特异片段,而且其他类型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也存在基因片段多态性,因此根据不同的多态性可以对不同的贫血进行诊断。尽管该方法在疾病诊断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它没有直接鉴定靶基因的突变),但这为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为疾病相关的未知功能基因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进化和药理遗传学等的研究之中。

学术人生视为归宿

平日的简悦威生活低调平静,五十年来他从未放假超过一个星期,他自认平凡,除了工作没有其他爱好,一生大部分岁月都在实验室里度过。“做研究工作比较长远,不是每日有成就,有时一年也不见得有成就,一旦有成就,就不止一个人得益,而是造福人类。”简悦威说。

1964年,简悦威与alveraLimauro在波士顿结婚,目前在旧金山居住。简悦威还在继续着自己的科学研究,除了进行Dna测试外,还研究使用不同的遗传学方法对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贫血等进行诊断,目前还在开展利用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来进行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实验,如利用基因疗法来纠正镰刀型贫血。简悦威由于在医学遗传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被大家所认识,因此被认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如饶毅教授所预测的21项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中就包含简悦威的成就(该预测部分成果已于2002年、2003年、2006年得到验证),同时也被认为是最可能弥补华人科学家未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遗憾。可以肯定的是简悦威的成就绝对值得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自1993年pCR技术和核苷酸定向突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还未获颁奖,因此这项成就在近几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率极高。无论是否获奖,简悦威教授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值得大家的了解,特别是作为华人科学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成就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简悦威是国际医学界知名的遗传学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专家。70年代初期他在地中海贫血症的研究中,有重大发现,他发明了通过“脱氧核糖核酸”遗传基因的多态性去诊断病症,他在研究上的突破,使全球医学界应用这个方法诊断多种不同的疾病。镰刀型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Dna产前诊断,为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简悦威1978年的论文代表了医学遗传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该论文已被引用几百次以上,成为该领域的奠基之作。

在医学研究之路上他走了四十年,他形容自己好像一艘船,从遥远的东方出发,几经辛苦才驶到太平洋的彼岸。“我来自中国,经过很多年,才有如此成就。”简悦威教授,没有从政从商,却醉心于医学上的研究工作,50年来得奖无数,1991年,简悦威获得医学界崇高的拉斯克奖项,他是当年全球唯一的得奖人。他在遗传学上的重大发现和贡献,为他赢得首届“邵逸夫奖”中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奖金为50万美元。

简悦威在医学界上的成就,使他先后入选全球多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包括1981年获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他是英国史上第一位入选为英国院士的华裔科学家,他也是美国科学院、中国大陆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历程评述: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高脂蛋白血症;遗传学

高脂蛋白血症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现。其大部分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缺陷,由基因缺陷所致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本调查选取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具有家族遗传性患者所占比例、脂质生化检测水平、饮食及疾病控制状况。了解该病发病情况,对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500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其中年龄21~94岁,男性286例,女性214例。

1.2调查方法采用匿名统计调查方法,随机筛选出500例高脂蛋白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高脂蛋白血症家族遗传性患者情况500例被调查者中有6例具有家族遗传性,其患病率为1.2%。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患病年龄为45~80岁。饮食控制较差。

2.2患者家族遗传情况,见表1。

2.3患者生化水平,见表2。

3讨论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症的发病机制是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缺如或异常,导致体内LDL代谢异常,造成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临床上常有多部位黄色瘤和早发冠心病。wHo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种类型[1]:i型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iia型是临床常见类型,它表现为血清LDL、tC增高,而tG水平基本处于正常水平;iib型表现为血清LDL、tC、tG均增高,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其机制尚未阐明[2];iii型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V型为内源性高甘油三脂血症,遗传缺陷尚不清楚;V型为家族性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集iV型和i型的特征。目前,高脂蛋白血症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大多原因不明。临床上高脂蛋白血症常常与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相伴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3]。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避免高脂蛋白血症发生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将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此次调查,发现具有家族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病情严重,饮食控制较差,未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对家族遗传未有清楚的认识。同时,由于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遗传倾向或者医生忽略了对家族遗传史详细的询问,笔者认为具有家族遗传性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将大大超出统计数值。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可能地开展遗传知识宣传,使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平时注意饮食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树岩,张文琪.高脂蛋白血症临床分型及遗传基因缺陷[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

[2]张蓉,刘宇,杨鲁川,等.iib型高脂蛋白血症与脂蛋白脂酶基因内含子8Hindiii多态性关联的研究[J].中华遗传性杂志,2003,20(16):539-540.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篇10

thenecessityforbiotechnologymajorofmedicalcollegeforsetuppharmacogenomics

Limeng1DUanRan2JianGXinju2GUoYanhai1LUZifan1YUanYuan3

1.Schoolofpharmacy,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anxiprovince,Xi'an710032,China;2.thebrigadeofundergraduates,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anxiprovince,Xi'an710032,China;3.DeparmentofVasculocardiology,XijingHospitalaffiliatedto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anxiprovince,Xi'an710032,China

[abstract]pharmacogenomicsisanewdisciplinewhichintendtogodeepandextendofgenomicsinthefieldofpharmacy.pharmacogenomicscannotonlyhelpspeoplebetterunderstandthecausesofdifferentindividualsdifferencesindrugreactions,butalsodirectsthedevelopmentandclinicaluseofnewdrugs.withtheintroductionoftheconceptof"precisionmedicine"andthearrivaloftheeraof"personalizedmedicine",pharmacogenomicsisbecomingmoreandmoreconcernedandisgraduallyenterclinicalapplication.ontheotherhand,biotechnologyhasbeenwidelyusedindiagnosis,pharmaceuticalandotherfieldsinrecentyears,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setupbiotechnologymajor,withaviewtotrainingpharmaceuticalprofessionalsforlaboratory,pharmacyandnewdrugdevelopment.However,mostbiotechnologymajorscurrentlyhaveveryfewpharmacogenomics,whichisverybadforcultivatingtalentsintheeraof"individualizedmedicine".Basedontheresearchcontentandpracticalapplicationofpharmacogenomics,thispaperanalyzesthenecessityofpharmacogenomicsinthespecialtyofbiotechnologyin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lleges,whichprovideinformationforimprovingthecurriculumsystemofbiotechnology.

[Keywords]pharmacogenomics;medicalbiotechnology;Curriculum;individualizedmedicine

?物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差异的原因,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和“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药物基因组学越来越引发关注,并且逐渐走入临床应用。近年来生物技术尤其是生物诊断、生物制药等相关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广泛应用,我国医学和药学院校纷纷开设生物技术专业,以期为医院检验科,药剂科及新药研发领域培养专业生物技术人才。然而,大多数医学及药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目前并未开设药物基因组学课程,这对于面向“个体化医疗”时代的人才培养是一个较大的缺憾。本文首先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然后从就业方向出发,阐述了医学和药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药物基因组学的必要性。

1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功能基因组学在药学临床实践与药物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主要通过对个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发现不同人种以及相同人种的不同个体,在药物识别靶点以及药物吸收、代谢、毒性反应等方面的差别,进而指导个体化与合理化用药[1]。药物基因组学还借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有价值的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实现对多病因复杂疾病的遗传易感预测[2-3]。此外,药物基因组学还能够结合特定疾病发现重要突变基因与蛋白,为新药研发提供有效靶点;药物基因组学也可以在药物临床实验中,根据患者的基因多态性和药物反应状况,提供有效患者分类,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4-5]。简言之,药物基因组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不同人群或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有差异?能否在基因组水平上预测这些差异,进而指导临床有效和安全用药,并为新药研发提供有效受众人群?另外,个体基因多态性的检测能否和如何实现对多种疾病风险的预测?

2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

药物基因组学的诞生归功于遗传药理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它的发展历程可分成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基于遗传学表型分析的药物遗传学或遗传药理学研究,第二阶段则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和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人们利用多种测序方法开展个体遗传多态性标志序列的检测,并通过这些标志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推进新药靶点研究。

2.1遗传药理学阶段

1898年,英国内科医生archibaldGarrod致力于尿色素成分的研究,他发现个别患者服用某种镇静催眠药后可导致卟啉病和尿黑酸症,并且发现这种异常药物反应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身上发病率明显增高。1913年,英国生物学家Batesonw证实Garrod发现的药物反应为隐性遗传,并首次对这一遗传药理学现象作出描述[6-7]。上世纪50年代,英国医生alving发现伯氨喹治疗疟疾在白人中安全有效,却有高达10%的黑人服用相同剂量的伯氨喹后出现急性溶血危象。1956年,Carson等证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全球约4亿人至少携带135个G6pD基因突变位点中的一个,面临伯氨喹药物性溶血风险。1957年,Kalow和Genest发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某些患者对于麻醉辅助药物琥珀酰胆碱反应异常,维持几分钟肌肉麻痹的药量可以在个别人中引发呼吸暂停。这些对临床药物反应事件的研究形成了遗传药理学的基本内容:查明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等相关突变对药物疗效和毒性的影响[8]。

2.2个体遗传标志物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分子生物学以及多种pCR,高通量基因芯片测序技术飞速发展,使得药物基因组学可以从基因水平寻找影响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生物遗传标记。在这个阶段,药物基因组学真正开始走向临床,并且随着精准医学(precisionmedicine)时代的到来而引发广泛关注。2004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又破译了全部基因序列,发现98%以上的非编码序列中存在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np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研究基因型与药物反应关系,成为药物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9-10]。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通过解读人类基因,认识生命奥秘与疾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从而把基因组的研究成果与发现更好地应用到人类医疗和健康服务领域。而药物基因组学是基因组计划里距离为人类健康服务目标最近的领域,也正因为如此,这门学科的研究更受到商业资本的垂青,也进一步加速了这门学科的发展步伐。

3药物基因组学对精准医学新时代的意义

精准医学是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6]。

药物基因组学恰恰是实现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基础学科。2007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个遗传分子的检测,该检测根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预测抗凝药华法林的敏感性[11-12],预示药物基因组学由实验室研究走向实际应用。迄今为止,美国FDa要求70余种药物需要进行遗传标志物检测,以确保安全用药[13]。美国FDa还颁布了《行业指南草案:药物基因组学数据报送》,要求新药申报时需提供遗传药理学数据。2012年,我国SFDa也效仿要求新药申报需提供遗传药理数据。除了药物安全性筛查之外,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有效性筛查方面也大量应用于临床。例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只有在eGFR基因19和21号外显子突?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eGFR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为二次突变,是继发性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无突变者和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者不推荐使用这两种药物,该突变的检测目前已经在各大医院逐渐开始普及[14-15]。通过以上应用实例可以看出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对于精准医学的发展必不可少,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将为推动个体化医疗提供有效的基础理论支撑。

4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应用和课程设置

现代生物技术是综合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化学、物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技术体系,可用于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当今强国都把生物技术作为战略发展重点。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把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16-17]。而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使得生物医药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目前,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于医药工业,据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药品及相关医疗服务销售额将占同期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15%以上。此外,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基因诊断等也是未来医药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18]。

为了适应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国内很多综合院校尤其是医学或者药学院校纷纷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以陕西省为例,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均开设了生物技术专业。这些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一般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开设的实践课程根据院校类型差异较大,例如医学院主要开展的是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基因工程药物制备等;农林院校主要开展的是生物分离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这些课程基本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给予生物技术的本科生一个总体概念[19]。

然而,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没有设置药物基因组学课程。以陕西省为例,目前只有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药物基因组学。如果我们反观一下生物技术专业尤其是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会发现开设药物基因组学非常必要。

5生物技术专业学习药物基因组学的必要性

一般说来,医学或药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进入医院检验科,药剂科或者生物制药研发企业工作,或者考研进入高等院校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下面我们就以上几种可能的就业方向来简单阐述一下学习或了解药物基因组学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必要性。

5.1医院检验科或药剂科

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促使多种药物的使用需要对患者进行某些特定基因的检测以确保安全性或有效性。美国FDa要求300多种药物在使用说明中明确基因检测标志。我国SFDa在2015年也颁布了《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明确要求了某些药物的使用需进行基因检测。因此,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掌握一些药物基因组学的检测方法,对于即将进入医院检验科或药剂科工作的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来说是必需的,这是适应迅速发展的个体化医疗方式的必备理论基础。

5.2药物研发企业

学习药物基因组学对于进入药企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些重要性主要来源于药物基因组学对新药研发的指导意义:①药物的代谢性质不良,或者在不同遗传背景的人群之间差异过大是导致药物毒副作用的重要原因。及早淘汰代谢性质不良的药物,避免其进入临床,是节省新药开发成本的重要手段。药物基因组学可以指导人们筛选出不被具有明显基因多态性的药物代谢酶代谢及转运体转运的药物,即所谓的“硬药”进行持续开发,可使上市后药物更加安全,亦可能避免新药上市后被撤出市场的命运。②传统的新药临床试验对受试者的遗传背景不加区分,其缺陷在于纳入了大量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受试者,这些特异亚群中产生的疗效差和毒性大的数据极大影响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结果。药物基因组学的全基因组候选基因筛选技术(GwaS)可从大样本临床研究中发现影响药物毒性的候选基因,从而区分特质人群,指导临床试验,避免药物被错误淘汰。这项技术也可实现上市后药物的安全性再评价。③2005年起,美国FDa颁布了面向药厂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呈递”指南。该指南旨在敦促药厂在提交新药申请时必需或自愿提供该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其目的是推进更有效的新型“个体化用药”进程,最终达到视“每个人的遗传学状况”而用药,使患者在获得最大药物疗效的同时,只面临最小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我国SFDa目前也已效仿,要求新药申报材料报送时增加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因此,进入药企工作对于将承担新药研发工作的毕业生学习药物基因组学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新药研发规则,加速药品研发进程[20]。

5.3高等院校生物制药相关专业

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一般会选择生物制药相关专业学习,药物基因组学是制药学中一个必须了解的?n程,而且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空间巨大,转化研究也尚处于早期阶段。因此,毕业生选择药物基因组学作为科研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即便不选择药物基因组学作为研究方向,了解GwaS、细胞毒理的候选基因筛选技术基于siRna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候选基因筛选技术对于药物研究也意义重大。

6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