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十篇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十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47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从某大学中选取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共1000人,包括经济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会计专业以及工民建专业,其中研究生占125人,本科生占875人;女生有435人,男生565人,表1为学生的学科及生源地分类。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中主要包括下面几项内容:其一,心理状况,涉及的是情绪感受类的题目,评分为1到9级,例如“紧张”“轻松”等;其二,应对方法的问题设计是采用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其三,生活事件,涉及的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例如学习中的压力、人际交往等;其四,人格特征测试,采用的是因素量表的方式,包括忧虑性因素、道德因素、开放性因素、社交因素以及利他性因素;其五,支持系统包括三个问题,同其他人分享消极心理、从其他人处获得的帮助以及对其他人的关心。

(三)调查数据的处理

本次调查工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的问卷为919份,回收率为91.9%。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在情绪上多为积极乐观

总体上看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较为积极乐观,1分为状况糟糕,9分为状况良好,通过计算,全部学生的平均得分在7.02。在学生的情绪感受调查上,1分为消极,9分为积极,全部学生的平均得分在6.28,说明总体上都比较积极。

1.大学生的情绪存在差异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学生的情绪与学历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同性别有关,女生会比男生更加积极;情绪还与学生的专业有关,经济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工民建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情绪依次下降;情绪同学生的年级也有关系,三年级的学生情绪最为消极;另外学生的生源地也影响学生的情绪,农村学生更为偏激。

2.大学生消极情况的问题分析

虽然整体看来学生的情绪较为积极,但调查的学生中还是有165人偏为消极,存在紧张、焦虑、空虚等状态,男生有114人,女生有51人。从学生的专业上分析,计算机专业和工民建专业较比另两个专业的学生较为消极;从年级上看,大一学生情绪消极的人数最多。

(二)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分析

1.大学生心理困扰的来源

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扰的来源分为两种,其一为学生发展相关的来源,例如择业、就业问题;其二是同生活相关的,例如人际交往、专业兴趣等。

2.大学生心理困扰来源的差异

心理困扰的来源存在于性别中,尤其是男生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困扰;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容易受到压力和困扰,包括择业;恋爱等。在本科生中,一年级的学生会受到专业兴趣方面的困扰,二年级的学生会受到学习压力的困扰,三年级的学生会受到择业方面的困扰。

通过调查能够看出,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困惑也是不同的,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受到学业的压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受到就业的问题。另外,农村的学生会受到经济、家庭状况的心理压力。

3.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

大学生在心理存在困扰之后,面对心理压力通常采取的解决方式为自我调节,个别还有学生采取电台或书籍的方式进行解压,还有少量学生采取上网聊天、同家长、朋友进行交流等方法,表2为学生在面临心理困扰时采取的方法。总体看来,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时,学校中的课程并不是主要方法,也就说明了课程的设置存在一些漏洞,没有把课程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在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方面,有60%的学生认为是有作用的,有31.8的学生认为能够理解,但是自己不一定会去,还有3.4%的学生完全否认心理咨询,还有4.8%的学生呈现其他态度。另外还发现,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态度同自身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否认心理咨询的学生来讲,其情绪水平较低,这也就说明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同心理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女生接受心理咨询的高于男生7%,农村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程度较低,而年级、专业等同接受心理咨询的程度没有关系。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策略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高心理素质学生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帮助,这一前提是教师也具备较高的心里素质。教育的本能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课堂还原给学生。教师是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教师个人素养和精神世界的带动,学生可以从中进行无声的感受,这就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功能。教师利用自身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充分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心里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责任,只有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心理教育工作才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二)建立人文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体系是确保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以往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注重的准则与规范,通过制度化的建设为学生日常管理和学习提供了保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管理体系带有很强的禁锢性和强制性,学生在这种体系之中会带有巨大的压力,久而久之会形成压抑、恐惧、抵触等情绪,因此在保证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注入人文因素,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人文体系的管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高校管理体系更具人性化,更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在此一方面要改变以往机械僵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建立和谐民主温馨的校园环境,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温室。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学生丰富自身修养,提升精神世界的主要场所。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一直被作为重要的载体而备受重视。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精神、文化、环境等内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相反校园文化如果出现问题,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为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丰富学生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环境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另一方面校园媒体也可以对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为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四)重视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契机,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新生的特点来看,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很多新观念和新思想都容易接受,同时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非常重要。例如,培养良好的班风,团队精神,学习精神,集体主义,积极乐观的态度,都是大学生涯心理教育的开端。一旦在学生之间形成了不良风气,教师再想逆转就十分困难,因此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非常必要。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2

[关键词]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对策

[作者简介]张骞(1982-),男,四川德阳人,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庆401147)唐继红(1968-),男,重庆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40003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QnJY19)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83-02

研究表明,大学阶段(19~23岁左右)是“心理断乳期”“危机期”“矛盾期”和“狂飙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应切实加强挫折教育。对正处于走向心理成熟的大学生,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曲折、坎坷,有些学生产生了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精神失常、自虐和自杀等恶性事件。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受挫状况不容乐观,引发了生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人际适应等问题。对全体大学生而言,承受挫折是他们成长成才必不可少的经历,抗挫折心理素质是他们的基本素质。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对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的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40年代初,有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最早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培养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美国通过“合力整合”模式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英国依托证书制度体系实现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致力于将挫折教育纳入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德国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应对面临的重大挫折,并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法国采取教育界与企业界的教育合力构筑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模式;日本将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一并列入大学生教育教学体系中,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国外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根源、抗挫折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教育策略、挫折应对的保障系统等。由此可见,国外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体系已相对成熟,以制度形式规范了大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既是传统应试教育长期忽视的内容,又是当前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热点。综观我国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其研究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抗挫折心理训练模式,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传统高等教育的重点主要是知识教育(如学科教学、技能训练)、规范教育(德育、法纪、观念),对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兴趣、价值观、人格)的探究较少,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效的力度和范围。挫折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心理基础。令人欣慰的是,挫折教育已受到我国教育界高度重视,并已在各高校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国家先后出台了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若干文件,如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普通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教育者应培养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上述文件,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为培养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策探讨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引起大学生适应性困难,不是冲突、应激和挫折本身,而是当事人对它们的认知及应对策略。科学的挫折人生观并不是教育个体如何去回避困难,而是让个体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在抵抗挫折中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在实践中,教育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需要做到: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辩证的挫折观。教育者要让每位大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将挫折视为人生经历中的一大财富,视为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源和推进器,有意识地利用挫折磨砺其意志,提高抗挫折心理素质。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时可能遭遇挫折和不幸,这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挫折又可以被利用和转化,可以造就人才,即“挫折就是存折,不行就是万幸”。在挫折应对中,挫折认知影响着个体的挫折反应、情绪体验以及应对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头脑会形成不合理的挫折预期和认知,从而困扰个体心态,特别是他们对挫折情境或挫折事件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教育传授学生挫折求助的具体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大学生遭遇挫折时,应多向老师、同学、亲友和家长主动求助,也可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还可向社会权威的心理咨询师求助。具体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帮助有强烈受挫反应的学生采用恰当的应对方法,如系统脱敏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补偿法、自我暗示法等,有效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消极情绪。总之,大学生遭遇挫折,教育者应设法帮助改变对挫折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辩证的挫折应对观,科学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

2.科学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及调节机制。挫折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受挫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防御机制。构建大学生挫折防御机制主要有积极、消极与妥协三种类型。其中,积极的防御机制是对挫折的理智性对抗,是在理智指导下采取的防御行为,能对挫折反应产生建设性成效。构建挫折防御机制包括:(1)改变策略。当个体发现用原来的方法无法实现目标时,可能降低目标,或者寻找其他方法来实现目标;(2)补偿策略。补偿是指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受挫时,选择其他成功的活动来代替,借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如当人们发现困难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时,寻找另一种环境的成功事件来补偿,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升华策略。升华是改变个体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即将那些为社会所不容的本能冲动净化,改变成为某种高尚的追求,保持内心的安静与平衡。

挫折调节机制是个体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挖掘内在潜力而实现,任何挫折的自我调节,必然伴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参与其中。构建挫折调节机制包括:(1)勇于剖析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深刻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经常反省自我,敢于面对自我,做到扬长避短、知己知彼。(2)受挫归因分析。深刻剖析导致挫折困惑的原因,从主客观条件对挫折产生的缘由进行归因分析。(3)受挫水平认知。即目前自己挫折承受力水平怎样?达到了哪种水平?(4)挫折应对策略。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监督、巩固和调节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成效。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都明确要求要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可见挫折教育的开展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依托):一方面,将挫折教育课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采取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活动渗透、反思训练、宣传板报和心理剧演出等形式宣传普及挫折教育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受挫心理特点,牢固掌握正确的心理保健方法,培养健康心态。教师可通过心理咨询开展与受挫问题学生的深度访谈、沟通交流,找出内在根源,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挫折难题。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由于挫折教育本身的专业性,需要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需尽可能建立起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以满足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研究的现实需要。

4.在实践活动中夯实大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个体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效果最终需要在特定的挫折实践中检验。具体而言,教育者应做到:

首先,注意把各项实践活动统筹规划,把抗挫折心理训练渗透至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之系统化、长期化。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些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和抵抗挫折的教育活动,如军训、夏冬令营、勤工俭学、顶岗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等,培养他们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和坚忍的意志品质。

其次,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丰富经验。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大胆做事、积极进取,不能因为害怕挫折而不敢行动;另一方面,努力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客观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受挫能力的有效环节:通过实践他们明白了劳动的艰辛、挣钱的不容易,更加理解父母,懂得节约、学会感恩。有的高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他们的受挫能力。如重庆市西南大学组织的大学生“三进三同”(进农村、进农户、进基层;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式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生动课堂。

最后,引导大学生将远大志向与短期目标相结合,提高受挫能力。挫折实践是远大理想和目标层级的辩证统一,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的抱负水准和奋斗目标,克服因短期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多动手、多思考,方能对挫折有切身体验,不断提升挫折容忍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袁贵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3]郑承廷,徐建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3

摘要: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二者关系密切、互为条件。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态度、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过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而心理健康则制约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影响其思想道德表现及其心理变化,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只有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关联,促进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努力协调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切实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6-0113-05

近年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致力于“和谐校园”、“健康校园”的创建,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未充分把握思想道德素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关联。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互为条件且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就决定了二者必须统筹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随着社会生活改善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事实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层原因往往涉及到品德修养、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领域。心理健康问题在本质上具有伦理性,心理适应不可能排除伦理的因素,个体健康问题往往是人类道德生活障碍的结果〔1〕。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

1.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

思想道德素质与个体内部心理的许多方面密切相关,其中与信仰的关系尤为突出。人只有有了信仰,其人生才会有归属感和精神寄托,才不会感到孤独空虚;正是有了心灵的安抚和精神的支撑,人们才会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进而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使心理趋于平衡〔2〕。但是,当前有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缺乏高品位的志趣,信仰危机比较突出,这不仅影响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其良好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形成。笔者认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陶冶大学生的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健康的志趣,进而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则常常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低下,价值观发生偏差,远离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独立的人格品质,缺乏对良好情感的追求,很容易导致其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譬如,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因小事自杀或精神失常的事件的发生,从表面上看是其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这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看不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心胸比较狭窄〔3〕。可见,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邓泽军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统筹观2.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大学生心理活动过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不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反映出来,而心理活动过程又必然会受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譬如,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而逐渐养成的。但是,在现实中由于有些大学生的思想消极、涣散,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仰,对真善美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心理认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他们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违纪、违法犯罪等现象。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问题,会使大学生在面临多种选择时稍有不慎就误入歧途,因此,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的外显行为常会反映其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譬如,作为人格的重要成分的“认知风格”,就关系着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有关研究表明,具有忠诚、善良、正直、廉洁等心理品质的人,其思想道德素质也比较高,不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自身的身体也比较健康〔4〕。这种思想道德素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借助了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而实现的,这也反映了思想道德素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坚强的意志等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现实中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失去了强健的理性力量与清醒的使命意识,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不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以至于在多种价值选择时常常会产生矛盾与冲突,进而造成了偏执、冷漠、无助、孤独等心理状态,有些严重的还会产生自弃、逃避等行为。这也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着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影响着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控能力,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有研究者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勾勒成一个“地形图”,将冰山下的基础层面代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冰山上露出的部分代表大学生的思想层面,冰山最高部分代表大学生的政治层面〔5〕。从“地形图”上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常常与其心理问题相伴随,一般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往往只是其心理问题的外显,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是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必须以解决其心理问题为切入点。

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受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制约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其形成存在着内化与外化两方面的过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化过程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它包括感受与注意、分析与理解、选择与接受以及深化四个阶段〔6〕;这四个阶段都对应于大学生心理过程的一定阶段,这些阶段都需要心理健康的支持。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外化则是把已经形成的思想道德信念自主地转化为其思想道德行为,包括行为动机、行为选择、行为实施、行为习惯四个阶段。这一转化也是在大学生内在心理活动的参与下才能实现,也要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制约。上述特点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过程要受制于心理健康状况,其诸多思想道德问题都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例如,有的大学生由于存在人格障碍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酷等行为特征,往往会做出与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体系截然相反的一些事情。

2.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影响其思想道德的表现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心理冲突较多。他们在人际交往、情感恋爱、社会适应等方面常常会面临不少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心理偏激,加之他们大多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出现失望、焦虑、压抑、孤独、消沉等心理障碍〔5〕。这不仅使得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难以经受住各种诱惑和冲击,其思想道德信念也易发生动摇,以至于经常发生逃课、作弊、酗酒、等行为;还有的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社会公益意识淡漠,很少考虑理想、前途等问题。加之,这些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自控能力不强等特点,这就使得他们在面临诸多困境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社交恐惧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如果长期不能摆脱,就会影响其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多种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并存,势必会在大学校园里延伸和碰撞,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了迷茫困惑、无价值感、社会关系不适等问题,进而表现出理想淡化、信念动摇、社会公德意识差、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等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动摇着不少大学生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譬如他们常常仅以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把参加政治学习、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向党组织靠拢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有调查反映,有34%的学生竟然把入党动机归结为毕业后好找工作,只有14%的学生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然。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认为这会逐渐导致他们通常关注物质,鄙视精神;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理义;珍视个人,忽视社会;看重私利,缺乏诚信〔7〕。与此同时,大学生确实还面临着学习、就业、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这些困难不仅会导致他们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社交恐惧等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其思想道德素质及行为,譬如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一些同学跨越了不道德的底线。调查发现约有14%的大学生有过考试作弊、替考行为,其中仅有3%的同学在作弊时心存愧疚,而其他人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可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才能站得稳、立得牢。实践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状况好、心理素质高的大学生,才会拥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把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而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心理素质不高的大学生,其思想与行为常常有悖于社会道德规范和良好道德行为的要求。可见,心理素质的高低和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它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

三、统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提升策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不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而且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其内容和方法具有共同性和相融性,这就需要切实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的统筹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采用课程传授、举办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且在心理咨询老师充分尊重、理解前来咨询学生的基础上,使师生双方都能敞开心扉。在这种双方信任的氛围里完成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劝慰和教育,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可以弥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表面化、简单化的缺陷,夯实其心理基础,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这种教育方式比较容易进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他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知,同时也应看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虽与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化密切相关,可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作为内在的基础,没有知、情、意的协调发展,外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很难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对此,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内部知、情、意的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其内在的个性品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他们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和自己,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做到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进而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2.以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为抓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只强调社会,不太注重个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收效甚微,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指导。这也是众多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或因理论教育缺乏力度,或因联系社会现实不够紧密,或因学生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常常效果不佳。而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管传授本专业的知识,缺乏应有的育人观念,很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未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之,高校的辅导员也因其工作繁杂,难以有效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思考〔8〕。这就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对此,高校德育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关心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一方面,要进一步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出发,积极发挥主流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促使大学生不断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使其在名利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另一方面,高校德育教育不仅要注重大学生在政治、思想、行为规范,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情绪调适、人际交往、挫折对待、职业选择等,以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其养成诚实、正直、善良、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等良好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积极整合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造就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心理健康教育可为高校德育夯实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人格方面的心理基础,能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可接受性和实效性;而高校德育通过促进大学生品德心理的知、情、意、行提升过程,帮助其磨炼意志品质,锻炼其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更有效地促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高校德育教育通常是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和开会、报告、座谈、主题活动等形式来进行,一般会使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从大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可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9〕。为此,要努力在实践中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引导其健康发展〔10〕。

但也应当看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的形成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大学生自身思想修养的差异,导致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及不断变化的倾向,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各种心理压力的改变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大学生,在面临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压力时,因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不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差的大学生,在面临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压力时,就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思想道德素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互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存在着现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11〕。

4.努力协调社会诸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无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带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外部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刺激或压力情况,取决于二者之间是否融洽与和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往往要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在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下受到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经受着严峻考验,部分大学生由于思想意识低下、人格品质不够健全、道德行为失范,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意识。加之网络的普及,其信息内容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都还不够成熟,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现实的复杂以及各种社会舆论的交错,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高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有利因素的积极影响,正确面对价值多元的现实,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积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努力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通过观察和接触社会现实,不断提高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薛晓杨.道德健康的教育学刍议——兼议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J〕.教育研究,2005,(11):23-27.

〔2〕马素红,胡景娣.信仰的内涵及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212-213.

〔3〕齐平.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德育化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4,(8):32-34.

〔4〕詹姆斯·埃伦.思想健康的人,身体就会健康〔J〕.汪蘅,译.现代领导,2005,(1):44.

〔5〕佘双好,卢爱新.探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13-16,16.

〔6〕曾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及其优化〔D〕.武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4:8-10.

〔7〕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20-23.

〔8〕邓泽军.大学生道德健康: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53-55.

〔9〕王晓哲.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J〕.学理论,2011,(4):206-207.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4

【关键词】学生干部心理素质心理训练

一、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及表现

有资料显示,当今大学生在一般心理困扰的占20%~30%,有严重心理困扰的占8%~9%,大学生中因精神问题导致退学的占学生退学总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不适用,人际交往障碍或交往能力差,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心理,抗挫能力差及不能正确的对待恋爱、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上表明,大学生群体是心理问题所占比例较高、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群体。

(二)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的心理状况普遍高于普通大学生,但由于学生干部自身工作的需要,与普通同学相比需要更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把工作做好。在学生干部群体中以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与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问题的情绪调节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又与其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二、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意义

(一)提升心理素质是实现学生干部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提高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其身心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要求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因此,健康的标准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同时包含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干部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健康。同时,只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可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换句话说,身心健康是大学生从事其它一切活动的前提。因此,心理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提高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智力功能的发挥

一个人智力功能的发挥不是单纯取决于其智力因素,同时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个体能够长期保持积极、稳定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其智力功能的发挥。反之,即使智商再高的人,心理素质差,心理波动大,状态时好时坏,自然不可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提升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良好的品德与心理素质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以性格为例,良好的性格结构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具体体现。比如,坚毅勇敢,谦虚谨慎,乐观向上,豁达助人等等,这些健康的性格特征有的是构成优良品德的基础,有的则直接转化成为优良品德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对于其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提升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及就业、职场带来的种种压力,只有让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勇敢的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压力,才能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提升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是增强学生干部队伍整体工作效能的重要因素。

1.有利于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提升

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学生干部的人际交往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干部在组织和开展工作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活动的宗旨和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

2.有利于学生干部情绪的调节,从而更好的发挥效能

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感到压力过大,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干部及时调整好消极、负面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压力,以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提升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来访者自身的潜在能力,即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其生活的适应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心理咨询的范围广泛,包括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较常见的是个体的心理咨询,此方法要求学生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主动到心理咨询相关机构去寻求帮助,对个体有较强的针对性,方法的效果由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来决定,求助者本人是效果的关键。此方法在提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学生工作者可借鉴心理咨询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干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及其心理问题的解决上。

(二)团体训练

团体训练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的技术,使团体成员互助并达到自助,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发展健康的人格。团体训练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及情境性原则。团体训练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智力及完善个性。但团体训练也有着其局限性,主要包括难以顾全个体差异,可能会给一些成员带来伤害,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对于学生干部整体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调控、自我拓展、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此方法更为适用。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R179G478.2

【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7-0892-03

【关键词】生活质量;研究;学生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他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有的大学生甚至由于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就会出现极端行为[1]。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和生活状态的变化,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走向成熟[2]。大学的变迁浓缩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成长关涉着社会的未来,关注大学与社会的互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

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译为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从人的健康的完整概念出发,认为:(1)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2)生活质量是主观的评价指标(主观体验),应由被测者自己评价;(3)生活质量是有文化依赖性的,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下。基于此,生活质量就是“个体对现时生活经历的良好状态的主观感受”[4-6]。因此,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就是指“大学生对现时生活经历的客观优劣状态及其主观感受”。

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wHoQoL-100)及其简表(wHoQoL-BReF)[7]或者自制量表进行研究。争论的焦点也多集中在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上,现综述如下。

1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标准不仅指躯体的完整和没有疾病,而是在个人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均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医学模式也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8-9]。

世界卫生组织从1991年开始研制世界卫生组织QoL量表,并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QoL研究组。国际学术界于1994年成立了“国际QoL协会”[10]。目前,生活质量在医学领域的研究相当广泛,并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11]。我国有关生命质量研究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社会学界开展的工作最多,医学界开展较多的为生命质量调查及其评估指标的研究,其对象多为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癌症病人以及精神病人。中山医科大学在wHo研制的wHoQoL-100及wHoQoL-BReF基础上,成功研制了wHoQoL-100和wHoQoL-BReF的中文版,并已于1999年12月由卫生部将该中文版确认为国内的行业标准[12]。自此,国内运用wHoQoL-100和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的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开始进入探索阶段。

2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

2.1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的探索舒剑萍等[13]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总生命质量较一般正常人略低,其中6个领域除环境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5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较一般正常人低,而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较一般正常人高。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观发展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大学生生命质量观在不同年龄和年级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生命质量观趋向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当前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发展并不稳定[14]。万素英等[15]编著的《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分别从精神家园、生活世界、两大课堂研究三大方面进行调查,选择了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学习问题、恋爱问题、消费问题、择业问题、心理问题、、网络生活、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作为主要的调查内容和研究重点,揭示了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2.2大学生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舒剑萍等[16]调查显示,实际学习成绩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相关,大学生的躯体健康因素既影响其学习,又影响其生活质量。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还有年龄、身体状况[17]、家庭因素[18]、学习相关因素[19]。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自身方面的躯体健康状况、专业兴趣、对学习成绩的期望值、实际学习成绩,学校方面的在读年级、所学专业、担任学生干部、因故休学/受处分/4门课程不及格、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性别、人际关系、上网动机[20]。体育锻炼态度与生命质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体育精力投入对生命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体育情感投入与生命质量无相关性[21]。生活有意义与生命质量总分关系密切,提示应加强有关生活意义的教育[22]。大学生能通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令其在愉悦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提高生活的素质(包括生活知识、生活技能、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情趣)[23]。谢威士等[24]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比发达地区稍低,但比西部地区略高,男生生理和环境2个维度平均分均略低于女生,心理和社会2个维度平均分略高于女生。董晓梅等[25]调查显示,广州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生存质量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学生在环境领域得分相对较低,女生在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肖琼[26]认为,网络交流影响了大学生的现实交流,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生存质量。许多大学生是为缓解现实交流的压力和痛苦才投身于网络交流的,然而网络交流只解决了大学生一时的心理问题,却造成了他们更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压力。影响男生生命质量总分的因素有健康、环境、交通状况、教师、教学环境、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朋友支持、时间支配等方面的客观状况及其满意状态;影响女生生命质量总分的因素有睡眠质量、行动能力、性问题及其满意程度[27]。张静[28]调查发现,山区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在环境领域的得分相对较低,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信息、交通等感觉不理想;城镇学生在心理领域得分高于农村;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环境领域、总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方面均存在差异。孔兆伟等[29]调查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质量并非是平行关系,提高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时,应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李广宇[30]对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生理和环境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刘婷婕[31]调查结果表明,与大学生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为喜欢所学的专业、谈恋爱、获过奖励和表彰这些社会性因素。左杨[32]在对大学生的同居行为研究中表明,同居行为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杨丽等[33]对大一新生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解决问题、自责、应激量、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求助、幻想和年龄7个因素对大学新生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2.3特殊群体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有研究结果表明,7年制临床医学生的生存质量与诸多因素存在相关关系[34]。上岗前不同个性医科毕业生之间的生存质量各个维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良好的个性不仅对获得社会支持有帮助,对自身的生活领域也具有重要影响[35]。刘国琴等[36]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分不高,整体水平低于四川省城市及农村同年龄人群的平均水平,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明显。张国忠等[37]研究显示,医科大学生的wHoQoL-100平均得分为60.61,略低于有关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定性估计,因而,医学生的生活质量与普通人群存在差异,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分略高于普通人群。中医药大学生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在8个维度中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以及情感职能3个维度均低于国内一般人群,从生理、心理两大领域看,本次研究与过去一些关于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的结果一致。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领域的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中医药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得分尤低,反映出对于因情感问题引起的生活质量降低,大学生缺乏有效的处理和自我调节能力[38]。李宏革等[39]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较差,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刘淑红等[40]对新入伍大学生集训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41]。金松玲[42]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表明,不同民族大学生生活质量总评分间存在差异,认为主要来自社会关系的差异。对朝鲜族及汉族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显示,朝鲜族与汉族大学生生活质量自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马凯等[44]对新疆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不但影响其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将影响其毕业后对其学生的教育示范作用。

2.4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李向东等[45]对860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应用4种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干预手段,结果说明,试验组亚健康大学生的恢复程度非常明显。吴枫[46]对大学生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表明,进行心理干预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增加值不同。杨丽等[47]研究表明,研究使用的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是有积极作用的。舒剑萍等[48]、李力生[49]研究结果表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辅以个体咨询的方法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提高了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及其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水平。

3讨论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应开展针对不同城市、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不同影响因素的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以及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干预研究,以便制定更加适合我国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的普适性量表,更准确地评价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通过干预使我国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获得全面提高。

4参考文献

[1]谢玉亮.当代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人文审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6-79.

[2]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7,2:61-65.

[3]顾秀莲.研究大学生活世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光明日报,2006-06-04(7).

[4]王卫华,卢祖洵.生命质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医学与社会,2005,7:8-10.

[5]张云.大学生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关系的研究.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6]张国忠,毛宗福,毕勇毅.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试探.当代青年研究,2001(4):33-34.

[7]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

[8]张继海,杨土保.生命质量研究的辩证思考.医学与哲学,2003,24(3):18-19.

[9]方积乾,万崇华,郝元涛.与健康有关的生命质量的研究状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1):40-43.

[10]陈和年,胡孟璇,方积乾.有关QualityofLife一词的中文表达.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1):53.

[11]胡国清,孙振球,黄正南.生活质量研究概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84.

[12]靳艳军,赵根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在我国的应用.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33(6):333-337.

[13]舒剑萍,何宏宝,李景玉.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医学临床研究,2002,19(6):401-406.

[14]张雯.大学生生命质量观的初步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7.

[15]万素英,张秋山,李维意,等.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9.

[16]舒剑萍,何宏宝.大学生学业成就与其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098-4099.

[17]舒剑萍,何宏宝.年龄与身体状况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55.

[18]舒剑萍,何宏宝.大学生家庭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14-415.

[19]舒剑萍,何宏宝.影响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学习相关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026-1027.

[20]舒剑萍,毛宗福,尹平,等.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125-1127.

[21]王景贤,于春艳.浙江省部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调查分析.体育学刊,2007,14(6):123-128.

[22]李广宇,刘福军.华北两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77-378.

[23]李燕冰,骆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生活素质的影响:广东六所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78-82.

[24]谢威士,阮越.安徽省大学生生命质量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1123-1124.

[25]董晓梅,王声,池桂波,等.广州市大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5-226.

[26]肖琼.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8):91-92.

[27]李广宇,刘立军,孙德荣.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51-652.

[28]张静.山区医学生生命质量调查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2):67-69.

[29]孔兆伟,杨忠伟,梁洪波,等.澳门广州两地大学生生活质量比较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605-606.

[30]李广宇.宁波大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10-911.

[31]刘婷婕.高教园区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杭州:浙江大学,2005.

[32]左杨.大学生同居行为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33]杨丽,刘洪波,冯晓红.大学新生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42-643.

[34]陈芊,李飞莹,彭江滨,等.7年制临床医学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265-3269.

[35]林海程,黎锦团,刘珍妮,等.个性特征对医科毕业生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0,21(5):386-387.

[36]刘国琴,楚亚玲,杨乐,等.399名医学生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遵义医学院学报,2006,29(4):397-400.

[37]张国忠,毛宗福,毕勇毅,等.1134名医科大学生生活质量状况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48-249.

[38]林琳,朱燕波,翟双庆,等.中医药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76-78.

[39]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等.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沈阳医学院学报,2007,9(3):163-165.

[40]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新入伍大学生集训期间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41-4443.

[41]刘淑红,徐海环,赵明亮.武警部队新入伍大学生集训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945.

[42]金松玲.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2):99-101.

[43]金松玲.朝鲜族及汉族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4):281-282.

[44]马凯,吉刚.新疆师范类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昌吉学院学报,2008,4:90-93.

[45]李向东,吕刚,翟向阳,等.传统体育提高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生存质量测评和分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1):71-74.

[46]吴枫.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5.

[47]杨丽,刘盈,吴枫.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102-103.

[48]舒剑萍,吴汉荣,毛宗福.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生命质量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502-503.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6

【关键词】心因性因素;失眠;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大学生

失眠是常见的生理心理现象,主要指的是睡眠缺乏或不能入睡,表现在睡眠时间、睡眠深度和体力恢复方面的不足。morrison等报道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问题[1],国内报道青年学生的失眠症状的现患率为16.57%[2]。睡眠不足或不稳会导致记忆减退、注意力降低、情绪消沉及其它心理障碍[3]。Ford和Kamerrow调查发现失眠者中44.4%有抑郁、焦虑、酒精及药物依赖等精神卫生问题,追踪一年发现,失眠组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是正常组的2倍[4]。大学生失眠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5]、学习功能以及社会适应,并且失眠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6]。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按专业及年级分层抽取西南地区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为96.67%。从中筛选出符合标准(SRSS因子分≥3分,总分≥23分)的233份问卷,进行进一步研究。其中一年级59人,二年级65人,三年级58人,四年级51人。女生131人,男生102人。文科生110人,理科生123人。平均年龄为20±5岁。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睡眠状况量表,该量表包括48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从“没有”到“严重”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

1.2.1采用李建明编制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7],评定大学生的睡眠状况,从中筛选出有失眠状况的大学生。李建明等初步假定SRSS因子分≥3分,总分≥23分表现为高分特征[8]。

1.2.2对于大学生自评的睡眠状况结果中,SRSS因子分≥3分,总分≥23分的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所反映的失眠心因性症状进行评定。并适当增加了一些关于疑病素质、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挫败感等影响睡眠的心理因素的题项,作为SCL―90反映失眠心因性因子的附加题项,从而进一步完整反映大学生失眠的心因性症状的因子,总称为失眠心因性量表。

1.3数据统计处理由SpSS11.5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信度分析、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等各种统计处理。

2结果

2.1大学生失眠心因性量表的信效度分析以及因素类型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因素结构清晰简单,由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疑病素质、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挫败感6个因子组成。并且该量表的因子因素分析结果与开放式问卷所设想的维度基本一致,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为了进一步考察该量表的信度,进行了同质性信度及分半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各失眠心因性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基本达到0.70以上,且失眠心因性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0.936,其分半信度达到0.892,说明失眠心因性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信度。具体的信效度分析及因素类型划分详见另文。

2.2大学生失眠状况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表1的结果显示,除了“服药情况”因子低于常模外,总分和其它因子均非常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而且因子分基本上都大于3分,表现出高分特征。

2.3大学生失眠年级分布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失眠者的比例也有差异。本研究一、二、三、四年级失眠者的比例为53.03%、60.32%、39.08%、47.62%。从中可以看出,三年级、四年级与一年级、二年级的大学生相比,一年级、二年级的大学生有更多的失眠者。χ2检验表明,各年级失眠者与非失眠者的人数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χ2=12.44,p

2.4失眠心因性量表各成份与SRSS总分间的关系由表2可知,失眠心因性分量表各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除个别成分外,多数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系数。除Ⅲ、Ⅴ外(以下将不对Ⅲ、Ⅴ因子进一步分析),失眠心因性分量表各成份均与SRSS总分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5大学生失眠心因性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失眠的心因性因素对大学生失眠的影响,以SRSS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学业成绩(不及格到优秀分成5等级)、家庭经济(包括很好(人均5000元/月左右)、良好(人均2000元/月左右)、一般(人均1000元/月左右)、贫困(人均300元/月左右))、抑郁、焦虑、疑病素质、自我挫败感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抑郁、学业成绩不及格、家庭经济贫困进入回归分析。

3讨论

3.1关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由表1可见,总体上,失眠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得分高于常模水平,这与李氏[9]认为学生是睡眠保健的重点结论一致。值得关注的是失眠的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几个基本特征: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以及缺乏失眠的心理应对和调节机制是大学生失眠的主要问题;很少使用药物调节睡眠。

同时,χ2检验的结果表明失眠者与非失眠者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一年级、二年级高于三年级、四年级,且二年级失眠者所占的人数比例最高。我们认为年级差异的原因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一方面由于高考前后的紧张、焦虑的影响,在刚刚进入大学后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消除;另一方面是,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需要一段时间方能适应;加上,一些新生是独生子女,很少远离亲人、家乡,突然的环境改变,因而失眠现象较为严重。相关研究[10]也发现二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最差;二年级课程多,而且此时也是整个大学成长最为活跃的时期,尝试各种学生工作、校园活动、恋爱等应激性事件,因此失眠现象最为严重。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相对平稳,因而失眠的人数也较少。四年级学生课程少,学习压力不大,而且加之调查区域所形成的相对宽松、休闲的人文环境,但同时他们也面临毕业设计、职业选择、恋爱等问题,因而,失眠人数比例较低但高于三年级的人数比例。

3.2关于大学生失眠的心因性分析失眠症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心理因素在该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已日趋引起关注,无论失眠症的原因,还是临床表现都可以看到心理因素对失眠的影响[11]。从表2中可以看出,将SRSS总分与影响失眠的心因性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影响失眠的心因性因素基本与SRSS总分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系数,这与吴任钢[11]等人认为心因性因素与SRSS总分相关显著的结论相一致。morison等发现有睡眠问题的青少年焦虑、抑郁、注意缺陷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者[1]。从表2中可见,失眠的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疑病素质、自我挫败感等因子与SRSS总分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失眠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与morison等的研究结论[1]相符合。并且,得到Sachneider等人应用mmp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发现失眠者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正常人[12]结论的支持。固然,抑郁、焦虑是影响失眠的主要心因性因素,但是疑病素质、自我挫败感等因子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疑病素质和自我挫败感等因子产生的外部条件,我们建议学校教师在大学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教育中,都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学生创造克服不良情绪和自卑心理的平台,以及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从影响失眠的心因性因素来看,SRSS总分与抑郁、焦虑、疑病素质、自我挫败感等因子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从表3中可见,将性别、学业成绩、家庭经济和相关显著的失眠心因性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其中抑郁因子、学业成绩不及格和家庭经济贫困等因素进入逐步回归分析,说明抑郁因子、学业成绩不及格因子、家庭经济贫困对睡眠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当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生理差别、学业成绩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使其学会应对困难和失眠的心理调节机制。当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虽然失眠其它心因性因素没有进入回归分析,但是其对大学生失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许多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密切的关系[3,10]。另有,Sachneider等人的调查发现失眠者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正常人[12]。

综上所述,大学生失眠是高校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的失眠现象并非只是某一因素所致,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因素又是其最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干预治疗时,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心理方面的保健,将对预防和干预大学生失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给予特别重要的关注。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失眠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应采取多种措施,重在提高大学生失眠的心理应对、调节和改善机制。

(致谢:李万兵副教授对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4参考文献

[1]morrisonDn,mcgeeR,StantonwR,etal.Sleepproblemsinadolescence.Jamacadchildadolespsychiatry,1992:94-99

[2]刘贤臣,彭秀桂,韩传琴,等.青年学生的失眠及其相关因素.上海精神医学,1995,新7(3):l89-l93

[3]李建明,等.睡眠与睡眠障碍.医学心理学概论.石家庄:河北省出版局,1998,78

[4]FordDe,KamerrowDB.epidemiologicstudyofsleepdisturbancesandpsychiatricdisordersanopportunityforprevention?Jama,1989,262:1479-1484

[5]刘贤臣,等.青年学生失眠症状及其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

[6]李栓荣,杜好瑞.失眠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改变及应对措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14

[7]李建明,等.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5

[8]李建明,等.SRSS对13273名正常人睡眠状况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1

[9]李建明,等.不同职业、性别正常人睡眠状况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96

[10]曾琳娜.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校医,2000,14(2):98

[11]吴任钢,王铮.失眠症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6):377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除面临上述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冲击外,还要面对其自身所特有的问题,如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这些问题往往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内涵阐释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人格统一和调和;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打造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的重要因素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素质,它是学生各种素质提高的中介,是大学生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着受教育者人格塑造的关键是心理健康教育,它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受教育者正确的把握自我,准确的认识和评价自身的行为,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优化心理、健全人格。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减少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不仅表现为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增多,而且由于心理疾病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变大学生诸多不良性格,如孤僻、懦弱、害羞、不合群、敏感等,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以思想进步、朝气蓬勃、能独立思考、有参与意识、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全部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实现全过程育人。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将新生入学与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并举,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

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就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可以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的措施和方案。每年对新生采用“心理健康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有心理症状的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根据诊断结果,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充分发挥辅助育人功能。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投入,避免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专业人员,无先进设备的状况。心理咨询不但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排解学生心中的忧难,开发其身心潜能。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去适应外界环境。

4.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于兴虎.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J].都市家教,2010(2).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8

关键词:心理资本高等学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64-01

一、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

1.心理资本的概念

心理资本最初源于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于2002年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martinSeligman提出“心理资本”这一概念。2004年,又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路桑斯等一批组织行为学者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要思考框架。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具体概念。Luthans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具体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等四方面。与之相对应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对于有挑战性的工作,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自我效能感)。(2)对目前和将来成功做出积极归因(乐观)。(3)坚持目标,必要时能及时调整实现目标的方法(希望)。(4)当遇到困难困扰时,能坚持并取得成功(韧性)。自此,心理资本吸引了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与关注。

2.积极心理资本的结构

近年来,心理资本的研究日益丰富而,对于心理资本的结构不同流派也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现在主要存在特质论(trait)、状态论(state)和综合论三种观点。

特质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作为个体内在特质而存在的。Hosen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通过学习等途径进行投资后获得的一种具有耐久性和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基础架构。包括个性平直的倾向、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和有效情绪交流品质等,是人格的一部分,经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人格特质。

状态论则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特定的积极心理状态,与人格特质不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待工作和绩效的一种心理状态,与特质论不同的是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个体特定条件下对待任务、绩效和成功的积极状态。

综合论结合以上两者的观点,是同时具备特质性和状态论的心理素质。auolio在2006年使用“类状态(state-like)”的概念,阐述综合论既有状态性(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来开发),又具备特质性,相对稳定。目前,心理资本的概念研究以状态论为主,综合论则作为新的趋势对心理资本内涵研究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3.国内外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起源于国外,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要素结构、心理资本的测量、以及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都有了深入的研究。Luthans和avolio的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有促进作用;avey和patera等人证明,心理资本与希望、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等区分;经济学家Gold-smith,Veum和Darity认为心理资本由自尊和控制两因素构成。

国内心理资本理论研究方面:仲理峰、王雁飞等具体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资本概念和内涵、要素构成等;柯江林等进行心理资本本土化量表的研究编制;并将量表与西方量表进行比较分析。杨锐通过对600名工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存在正相关等。

二、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与展望

1.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基本情况

大学阶段是人生社会化,人格不断健全与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资本积累与培育的过程。高校学生面临学习、就业、交友、生活、经济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由于他们对社会认识仍不够完整,所以心理状态在积极向上与消极滞后上常不稳定,因此使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与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相关的因素则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高校学生主要出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却又不能完全归属于两个群体,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同一性延缓的现状,心理健康水平不乐观,低于全国常模且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心理资本总体情况是正面的,但有17%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偏低。李林英等人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进行问卷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年级差异较大,大一及研究生心理资本高于大四学生,大一到大四逐年下降,至研究生阶段又逐年回升。此外,以维度来看存在性别与专业差异,男生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女生,感恩水平低于女生;理工科学生自我效能与韧性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

2.影响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的群体有着其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主要面对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工作等因素。所以,大学生有着其自身的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目前,基于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要素构成的界定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这一目的,李林英等人在分析综合国内外关于心理资本的概念内涵之后,形成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义,即“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所具备的积极能力的综合,并可以通过有效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蒋苏芹认为大学生心理资本应从成就动机、自尊希望、乐观幸福、责任意识、自我效能、情绪智力、坚韧自强、包容宽恕和创新能力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国内大学生心理资本概念及要素构成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也基本借助于Luthans等人提出的概念,因此概念界定上仍不够清晰,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3.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展望及其作用意义

近年来,随着心理资本理论与应用的迅猛发展。积极心理资本也同样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将心理资本应用于高校学生,使心理资本由组织管理转变为教育管理,对高校学生各方面因素进行心理资本维度的分析,具有深远的意义。

常海的研究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在已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基础上,从心理资本审视学生管理,并提粗了改革探索意见。张阔等在深入了解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验论证,得出积极心理资本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结论。潘清泉、陈红艳等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后果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低于非贫困学生的结论。孟林等针对大学生学习压力中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学习压力对大学生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学生相关的心理资本研究逐年兴起,逐步从理论研究趋向实践研究。

从心理资本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与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在解决大学生心理资本引起的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为高校培养人才开辟了新的视角,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开辟了心理的视角。

但是,心理资本的研究引入国内才刚刚起步,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进一步的分析和调研: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构成要素需要做出更清晰的阐述,有待进一步深入。

心理资本的量表和评价量表需要精确,更加适应国内普通高校学生与独立院校学生。

进一步了解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用来更精确的评估和预测高校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

掌握和监测心理资本的有效干预措施,深层意义上应用心理资本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林英,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升学体育考试自信心

初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面对中考压力,在体育考试中要将自己的体育技能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来,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充满自信心参加升学体育考试,达到超长发挥的效果。

一、自信心影响体育考试成绩的心理机制

与其他科目的考试有所不同,体育考试除了是对于体育各项技能的检测之外,同时也是对于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承受力的考察。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学生在日常的体育课教学中表现良好,但是进入到体育考试状态,体育成绩就非常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在考试之前,无形中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而导致了升学考试上缺乏自信心而造成了体育考试发挥失常。这就意味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除了关注体育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要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到初中体育教学当中。

充满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体育考试中充满自信心,就会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此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形成对于学生在体育考试中超长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见,自信心就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其是建立在对自身能力了解的基础上的,对于自己内在能力的估计,以获得达到某种目的的评估。具有较强的自信息,就意味着在内在的动力的激励下,获得最有益的成绩。因此会有研究学者认为,体育考试的成败很大程度在于自信心的建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体育考试中击败对手,否则,就会削弱战斗力,从而使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竞技性比赛中,经常会出现因运动员在比赛前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应战心理状态,由于害怕对手而导致心发慌,结果在比赛中输给了对手。体育考试中也会出现类似现象,由于害怕或者是对于考试处于消极的状态而导致了考试失常发挥。

二、影响信心的心理因素

(一)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初中学生虽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对于体育竞赛的参与程度还不够,加之没有参与过规范的体育考试,因此而导致了体育考试中出现了各种失态。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而形成的,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出冷汗,甚至于会出现由于过度紧张而尿频。当进入到体育考试状态的时候,由于各种的不适应而导致大脑一片空白。各种症状的出现而无法集中精力参加考试,自然就不会在体育考试中发挥正常的水平。另外初中升学考试是学生所面临的第一大考,较大的升学压力,使学生很难在考试中调整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心理波动

在体育考试中表现为自信心不足,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对于体育锻炼就不是很重视,加之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很差,潜在意识中对于考试具有心理排斥感,因此进入到体育考试阶段,一些诸如身体不适等等的欠佳状态就会出现。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对学生造成消极情绪,使学生勉强地面对体育考试。比如在初中升学体考试之前,学生都要进行课前准备活动,一些学生由于在平时的体育课中,就没有认真地对待,当进入到备战状态的时候,甚至于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前练习,结果产生了消极情绪。看着其他学生信心十足的样子,自己产生了应付考试的情绪,大大地影响了体育考试成绩。

(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些体育比赛是在户外进行的,客观环境因素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具有直接的影响力。体育考试场地布置以及天气状况不佳,都会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从而造成了自信心不足而影响体育考试成绩。比如初中50米跑测试如果是在雨天进行的,就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考试成绩产生忧虑的情绪,影响了运动成绩。

三、主要提升手段

(一)安排各种模拟考试,以使学生做好迎接考试的准备

良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在考试之间如果学生已经具有充足的经验,就不会因为生疏而丧失自信心。开展体育中考考试的模拟现场,学生对于考试规则以及场地都有所了解,并根据自身的水平客观地评估考试成绩。随着学校对于中考体育考试重视程度的提高,体育考试的场地安排以及各种考试器械都会有所准备,并在模拟训练设计上也与正规的体育中考相一致,通过提高学生对于考试现场的适应力而促使学生建立起考试自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注重学生身体素质

现在的体育教学已经摒除了应试教学的弊端,但是在课程教学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改革教学体系,导致临阵磨枪的状况依然存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教学目标,通过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接受体育训练,就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体育这门科目,并以认真的态度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不但身体素质有所提高,而且还会精神饱满地迎接考试。

(三)重视体育考试场地的布置

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中,体育考试场地的布置决定了学校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体育升学考试场地布置合理,就宛如是学生创造优异成绩的体育舞台一样,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心情参加比赛。当户外体育考试中遇到雨天,会造成跑到湿滑而影响了比赛,因此在场地布置上要考虑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在进行台阶测试的时候,如果台阶有些湿滑,很容易使参与比赛的学生滑倒,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那么在现场布置上,就要采取措施对跑到进行防滑处理,以利于体育考试顺利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鼓励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观念,在初中升学考试的科目中,将体育考试列入其中,是通过检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运动技术来衡量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检测。因此呼吁全社会对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引起重视,家庭则更需要协助学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心理训练

现代体育科学及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运动潜力是身体、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运动员的动作、战术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其战术水平的发挥。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接触比较多、攻和守直接对抗、而且对抗性又比较强的集体性运动,具有激烈性、复杂性、对抗性、多边性、集体性等运动特点。[1]因此,需要篮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体力、娴熟的技术战略,在情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大学生篮球比赛比比皆是,而大学生属于年轻的一类运动员,身体素质优越,战术也可在训练中较易获得,但心理素质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因此,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培养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尤为重要。

1优势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发挥的功能

高校大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体力、精力和心理能量,如果心理素质不行,即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战术,也很难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2]因此,在实际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比赛往往都是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优势心理在比赛中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自身调控能力,包括思维、情绪、行为的调控。在比赛过程中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技术战术的良好发挥,但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导致情绪失控、思维混乱,从而引起行为的失控。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及时调整情绪心态,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在场上正常甚至超常发挥。(2)提高适应性。在训练中或比赛前对比赛进行模拟训练,在面对不同的篮球场地、器材、裁判、观众等干扰因素,或是裁判的误判、观众的哗然,可以保持平静心态,淡然面对,发挥出良好的战术水平。(3)强化与对手进行心理战术的能力。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相当,这时候就要考验双方的心理素质能力,采用心里麻痹(保持低调)和心理消耗(消耗对手心理能量)的心理战术,往往在比赛中能出奇制胜。因此,心理素质的优劣在比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是指针对在比赛中易出现的心理因素,有意识有计划的对运动员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自我战斗力,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以提高运动和比赛的效率。[3]

2.1一般心理素质训练

一般心理素质训练包括注意力、意志、放松、自我暗示、想象等五项基本的训练。一是注意力训练。通过选取一项目标物(如篮球),通过仔细观察、回忆、再观察、再回忆的过程,训练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二是意志训练。在运动训练中通过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增加训练难度、进行对抗训练和惩罚训练的方法进行意志品质的提升训练。三是放松训练。通过语言暗示、环境塑造、深呼吸等方法消除比赛中的紧张情绪。四是自我暗示训练。适当的给与自己心理暗示的肯定,如罚球运动员可暗示自己一定要放松,结果不重要。五是想象训练。在思想上完成动作的过程,如想象一次成功的篮下持球突破技术过程(上步、突破、起跳、腾空、投篮、落地)的一整套动作过程,通过反复念动训练,提高意念和行动的一致性。

2.2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是比赛前较短的时期内,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主要通过模拟训练和情绪控制训练来进行。一是模拟训练。针对对手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了解对手(特别是自己防守的对方队员)的特点、擅长的战术、进攻路线及战术特点,在比赛中坐到知己知彼。同时针对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或被动状况进行训练和适应,在比赛中不受观众各种形式的呼喊、加油声、喝倒彩等行为的干扰,在受到裁判错判误判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平静的情绪,继续完成比赛。二是情绪控制训练。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组织户外活动等各种放松形式克服运动员赛前紧张和不良情绪,保证比赛的心理能量和体能。

2.3赛中心理调节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自我调整最为重要。运动员应将心理训练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比赛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保证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教练员在比赛过程应审时度势,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有预见性的进行暂停、换人、变换打法等方式,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发挥最优水平。队友之间可以通过欢呼、拍手、拥抱等行为来进行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2.4赛后心理恢复

赛后心理恢复在整个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球队能否提高水平、打好接下去每一场球赛的关键。通过赛后总结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正确对待比赛中的失误,乃至胜负,胜不骄、败不馁,满怀信心的投入到下一场比赛中去。

3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运动员心理活动施加影响,提高运动员运动心理品质,为训练和比赛中身体、技术战术的正常乃至超长发挥奠定基础。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教育过程,应在遵循自愿的前提下,重视个体差异,根据环境的变化,有重点、有针对、有区别的进行专业化训练,使优势心理与身体、技术、战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连荣.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优势的培养与训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