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30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1

一是来源于亲身体验(经验);二是理论和逻辑推论,如西方人有了某种认识(公理)再按阿里斯多德的“逻辑学”推论出“定理”;三是“大师”的论述:如东方人被告知“人之初、性本善、性像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孔孟之道。是孔孟大师的论述,然后再按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去解说。

对东方来说,无论天文、地理、军事、中医、土建、未来学、预测等等,都是阴阳五行八卦那一套。

说来说去似乎也有一些道理。时间一长,什么理论你都会信。如天文学的可视星球称之为:金、木、水、火、土,它们互相相生相克。地理学也讲方位:风水。甚至人们的出行也要看皇历,是否宜或不宜出行,至于婚、丧、嫁、娶要按“易经”看皇历。军事学更是如此,摆个“八卦阵“、“长蛇阵”、“乌龙阵”、“天门阵”等等。出征、班师也要选日子。总之,东方的推理不能脱离“易经”。因此,《大学》、《论语》、《中庸》是经典著作,不可丢掉。

二、对如何进行推理即发展认识

西方人按“逻辑学”推理。如欧几里德几何学一开始就给出五大公式、五大公理(不证自明的道理。)根据公理推出定理,但19世纪后就没有公理了。凡是没有理论证明的公理,就称之为“猜想”,有了证明的,才叫定理。越简单的事物越难证明,例如三大猜想,费马猜想经几百年,是德国安德鲁怀尔斯解决了此难题。另一个是庞加莱猜想,经过近200年才由俄国青年比瑞尔曼证明了。他是个怪人,出乎所有人意料拒绝作报告、拒绝受奖。至于哥德巴赫猜想,至于如何证明的此猜想的思路都没有。我国陈景润院士得到最接近的成果(1+2),到最终解决(1+1)还不知有多远。总之,前两个猜想都用了几百年。越基本的越难。天才的爱因斯坦说明了时间的相对性,确实不易。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只能理论证明。所以当时爱因斯坦说:相对论,全世界只有12个人能懂。可见之难。我的三维力素也不是所有人能懂,也需要逐步推广。落实在应用上,如建筑结构的垮塌、火车事故、汽车车事故、轮船航行、飞机飞行的不灵活等等,军事上战机、战舰的现代化,保卫南海岛礁等问题,均需落实。

举例说明:牛顿是一位集大成的科学家,他对前人的成果不但进行了总结还进行了发展,对人类贡献很大。数学上总结了以前数学家的成果并加以发展,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共同提出了较完善的“微积分学”。物理上总结了以前所有物理学家的成果,如笛卡儿的天体运行规律,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接着代替了胡克,成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见图表1)

由于传统力学没有这一项,故传统力学系统: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都是在原传统力学体系下研发的。为此,原体系必须重新评估,包括各门“结构学”也都是在原力学基础上研发的。许多原则需要改变,如“欧拉压杆失稳”、“原苏联”薄壁杆件理论“等多需要重新评估。此工作量很大,目前正由北京北交建筑研究所和附属工厂及海丰昌有限责任公司再进行理论和实验工作。

我的另一项专利是“平灾两用安全装置”,这是一种平时可安全睡在此装置中,当地震发生时可安然无恙地在此装置中,即使大楼倒塌此装置仍然很牢靠,而其中的人也不会被压死、压伤,并能供给3~4天的空气、食品、存贮排泄物。还有保障与外界的通讯(手机)通知外界你被困在废墟中,赶快来救人。此装置由海丰昌公司生产,价格不贵,人人负担得起。

1976年7月唐山地震后,我于1977至1978年写信给国务院,建议我国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约30万公里/秒,比地震波速度快(约8公里/秒)的效能,这样,距离震中100~200公里的大中城市,比地震波早收到预警信号约10~20秒,人们利用这10多秒时间,居民可跑出一部分(起码1/3居民,其他居民可购买“平灾两用安全装置”)办公服务员立即打开屋门(地震时屋门难开)。乘汽车、火车、校车中的行驶的乘客、学生,都可立即下车。地震预报是全世界难题,但预警系统是地震发生后才发出预警信号,绝对不会错。我也收到国务院回信说信已转中国地震局。我也收到中国地震局的回信,说收到国务院转来得信,以后再无下文。2011年,我看到日本从2003年开始研制地震预警系统,并在2011年取得成果:日本高速铁路立即制动,避免乘客因地震出交通事故而伤亡。我国在上世纪1978年就建议地震预警系统。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2

关键词:创新教育;技术史;机械专业

作者简介:刘元朋(1976-),男,河南邓州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郑州航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zhjy12-01)“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5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也就是说,创新是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1]但当前人们批评工程教育在培养“三有三无”人才:“有知识,无文化;有专业,无常识;有技能,无思想”。[2]这显然与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是极不相称的。那么怎样提高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宽广的知识,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以及所学工程学科在内的各类学科的基本原理、核心理论以及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寻求答案的思路和方法构筑而成。[1]因此,科技史教育是创新教育非常重要的实现途径。法国科学家朗之万也认为:[3]科技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在于发现,同时却也在于能够达到这种发现的努力,这两个方面就如等式的两项一样是不可分离的。本文结合机械专业创新教育改革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机械专业实施技术史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一、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笔者组织的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问卷调查”中,共回收问卷300份,涉及大一至大四350名学生,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总样本的10%、20%、40%、30%。在调查问卷中,针对“在本科教育中,您觉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方法哪个最重要”的问题,66.7%的学生认为思维方法最重要,33.30%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最重要。这说明学生比较认可思维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机械专业课对学生思维启迪性太差。针对“课程学习过程中,您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的问题,20%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础知识,46.70%的学生选择了知识的应用方法,33.30%的学生选择了创新意识教育,这说明学生比较重视知识的应用而不在乎知识的多少。针对“您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些产品不满意时,是否有改造的冲动”的问题,66.70%的学生表示有,20%的学生表示没有,13.3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创新冲动,但也有不少同学没有创新愿望。针对“您想对某个事物进行改造时,知道改造工作如何进行吗?”的问题,33.3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6.7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差,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针对“专业课程学习后,您是否清楚具体问题的解决步骤”的问题,20%的学生表示知道,13.3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66.7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这说明专业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面还有待加强。针对“你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什么有最大关系”的问题,26.70%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性格,40%的学生认为是学生的兴趣,33.30%的学生认为是老师和学校的引导,这说明不少学生对学校创新教育的期待很大。通过上述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创新和工程能力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专业知识本身;现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很差,创新知识还很缺乏,但比较认可创新教育的作用,而现有专业教育尚不能满足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期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教育及实践机会。

二、技术史在机械专业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当前,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是把经过200多年发展历史的机械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知识过程中不清楚机械专业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不了解机械知识应用的条件和局限性,不明白知识有待完善的地方,囫囵吞枣地将知识全盘接受,形成书本型思维定势。虽然,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师都必须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但是一般来说学科发展史不作为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对此比较轻视,很少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技术史记载了人类技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技术发明,是对现代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和重要变革的创新成果。它内涵了重大技术发明的思想、社会条件、社会影响等创新必须的基础知识,是现代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发明的最佳参考资料。技术史涵盖了自然科学、人类思想、社会历史等方方面面,这种大跨度、高集成、全方位和纵横方向的极大延伸等特性注定了技术史所特有的桥梁作用。通过技术史这座桥梁,学生能够高效率地获得诸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看到,这绝不单纯是知识在量上的简单堆积,而是不同学科、事件、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启迪与借鉴,是思维开阔的飞跃。有了开阔的思维,解决问题时则左右逢源。[4]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发展功能是指通过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智力、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探究能力,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技术史能很好地实现这个功能,因为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的认识成果,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火花、求知态度、探究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重演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镌刻在教材知识之中的智力因素充分展开,暴露发明家思维发生发展的轨迹。这种再现和重演不仅使学生了解技术成果的由来,而且使学习主体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得到复制与积淀,以至发展和提升。通过技术史的教学,让学生可以不仅学到具体的、现成的工程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洞察力。通过技术发展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技术动态的发展,在对技术演变的了解中更准确地理解技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并学会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只学到一些作为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段。

三、技术史在机械专业创新教育中的实施

技术史对工程创新教育非常重要,但如何在工程专业中开展技术史教育却并不乐观。这是因为,目前高校工程专业整体课时空间比较紧张,在有限时间内原有专业知识尚不能保障得到完全讲解,更何况专业跨度比较大的技术史内容。此外,大多数高校也缺乏具有技术史造诣的教师,致使教师对技术史教育缺乏必要的热情。

当前,高校开展技术史教育有以下途径可以尝试:选拔一批教师进行科技史教育培训,以此为依托面向全校开展科技史教育公开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术史素养,加强技术史教育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面向具体专业组织院系部开展相关研究,提炼专业的技术史教学内容,将技术史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融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去。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面向具体技术,以图版、电子稿等多种形式将具体技术发展史展示给同学,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体验技术发展过程。

四、技术史在机械专业创新教育中的实践

根据机械专业创新教育对技术史的需求,我们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将技术史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门“技术史”公共选修课,对技术史教育进行了尝试。

“技术史”公共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结合重大机械、计算机、日用品的技术发展历史,了解重大技术的演化历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能力;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具有进行创新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技术的演化进程和创新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知识学习方法的科学性,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技术史”公共选修课程着重讲授人类发明创造机械产品、计算机产品、日用品的过程,以相关产品的典型装置的进化史为主。机械产品主要讲解了机床、汽车等产品的发展史,计算机产品主要讲解了计算机、鼠标、键盘、软件等产品的发展史,中间也穿插讲解了计算机技术对机械技术发展的影响,而日用品主要讲解拉链、易拉罐、膨胀螺钉等产品的发展史。在授课过程中,以技术的设计、发明、应用、替代为主线,把重大技术发明、重要发明家、重要的技术思想串联起来,既讲清产品本身的进化选择过程,也讲清科学、技术、文化、经济、军事等其他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具体影响。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也注意把微观的案例分析与宏观的规律概括结合起来,着重突出技术认识论的内容,即技术问题的提出、设计方案的制定、技术的检验与评价、方案的实施与改进、技术发明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等技术认识程序。在宏观上,着重讲清技术创新的动力与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程式,技术与多种社会因素之间耦合相干、互动演变的总体规律,从而突现技术的本体论与价值论内容。[5]

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对技术史有了全面认识,改变了大多数同学对技术的片面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创新不需要有什么渊博的知识,什么机智的头脑,只需要一颗留意的心,多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认真思考,一个个创新就会诞生;通过学习可以对专业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所学的知识好像被一根根线串起来,形成网络,所有的知识都贯通起来了。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1-17.

[2]杨小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东华大学科技史教学经验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3]李建珊,贾向桐.当代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史向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2):15-18.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3

论文摘要:由于区域创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因而近年来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尚缺乏统一的认识。鉴于此,本文在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该问题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1溯源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

早期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认识,多来源于对西方国家创新系统的借鉴,典型的当数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创新系统模式的套用。

套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模式的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在结构上一般分为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区际(国际)互动5大部分:①创新执行机构——指企业、大学、国立科研机构、中介机构;②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③创新资源——指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源和资金;(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⑤区际(国际)互动——是指区域创新系统应参与区域之间及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包括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区际和对外贸易。

套用经合组织(oeCD)国家创新系统模式的学者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此外,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则是创新系统中的主体。他们把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对待,其四大要素包括:①创新动力——指企业以及影响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因素:②转移因素——是指影响企业了解和传递创新信息的人文、社会、文化因素;③科学和工程基础——是指已积累的知识和科技机构,包括大学、基础研究、公共R&D机构和技术培训系统等:④环境条件——是指为创新提供规则和机会的体制和结构因素,包括国民基础教育、通信基础设施、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

还有一些学者套用国家知识创新系统的模式,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四个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新的科学知识的创造、扩散和转移: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新的技术知识的创造、扩散和转移:知识传播系统是由教育与培训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和信息,培训创新人才:知识应用系统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系统,而是吸收知识、储存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社会机制,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新知识的应用、储存和扩散。

2我国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主要认识

国内最早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学者王稼琼等认为: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区域的创新体系在结构上主要都是由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组成。创新执行机构指企业、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咨询与中介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创新资源指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自然资源和资金。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王稼琼等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理解实质上还是套用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模式,并且没有考虑系统的开放性。

冯之浚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及环境要素等,其中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控制、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一种误解。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外在表现。所以,将功能要素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部分是不符合系统科学原理的。

顾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层次性或等级性.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可分成多个层次或等级。就不同等级的区域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而言,不同的系统等级排成由低级到高级的等级序列。顾新以西部地区为例,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企业分系统、科研机构分系统、高等院校分系统、政府分系统,且每个分系统下面又有若干子系统。顾新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对区域创新主体结构的认识上,并且对创新主体把握不全面。

丁焕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前提;区域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区域制度创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区域形象及区域营销创新——区域创新系统的新内容。并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把区域创新系统的各主体要素和对象要素有机结合的主要形式和有效载体。丁焕峰所说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实质上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对象或功能。

刘友金、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了科技研究、业技术创新、创新中介服务和地方政府调控四个子系统。(科技研究子系统。以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院所为依托,通过优势学科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知识创新,形成区域创新的源头。(企业技术创新子系统。它是以业为核心,便于企业更有效地创造、引进、吸收和推广新的知识和技术而形成的内部技术开发创新体系。③创新中介服务子系统。紧密嗣绕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中介暇务.以直接帮助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得成功为目的而形成的网络化、社会化服务体系④地方政府调控子系统。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制度安排、宏观导向、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等方式,推动区域创新进程,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刘友金、黄鲁成的区域创新体系结构.实质上还是区域创新主体结构.因为科技研究子系统的主体主要是大学和研究机构。

黄鲁成在总结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过程创新系统和基础条件创新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具有特定的功能。黄鲁成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涉及区域创新主体结辛勾、创新对象结构、创新过程结构和刨新功能结构等.趋向于比较合理,只是其系统结构显得太庞杂,不利于创新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者把握。

龚荒、聂锐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六个子系统两个层次即创新主体层次和创新支撑层次。六个子系统包括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三个主体系统:科技研究系统、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成果扩散系统:三个支撑系统:教育培育系统、区域宏观凋控系统、社会服务支撑系统。龚荒、聂锐的区域创新系统实质上只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区域创新主体系统,二是区域创新环境。并且由于其在子系统的划分上标准不统一,一是导致了子系统相互交叉,二是人为扩大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三是产生了系统结构过于庞杂的现象。

刘斌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的基本构成因素有:①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企业、科研院所和学校、政府等。②行为主体之问的联系和运行机制。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其次是主体之间联系合理,运行高效③创新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④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企业、大学和研究所、政府作为创新系统的四个执行主体,四者之问有着双向联系,知识库、创新政策等创新资源都是外部环境。刘斌的区域创新系统实际上也是由创新主体系统和创新环境两部分组成徐冠华认为,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包括: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显然徐冠华所指的区域创新系统仅包括创新主体系统和创新资源两部分。

3全面认识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综合各位学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认识,结合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从两种角度来表述: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是指经市政府有关部门确认的能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从事一种或多种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生产、研发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研发机构,是指被确认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本办法所称高新技术产品,是指按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和《*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产品)认定办法》确认的产品。

本办法所称技术性收入,是指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工程设计和承包、技术出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及中试产品的收入。

第四条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科技资源向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对被确定的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并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市政府成立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解决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市科技局、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人事局、统计局、劳动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搞好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各县级市(区)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申报材料的初步审查和把关工作。

第六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我市辖区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二)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机构和队伍;

(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员的数量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5%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的数量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四)拥有本企业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的自有知识产权,其中,拥有的发明专利达到1件以上;

(五)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

(六)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0%以上,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和技术性收入达到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

(七)连续3年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占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

(八)符合拥有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条件之一;

(九)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年以上,并且年人均实现税收1万元以上;

(十)具有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外商独资企业和中方拥有股权未超过50%的中外合资企业或中外合作企业不予以组织认定,但出国留学人员在我市创办的企业除外。

第七条申报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市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认定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

(四)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五)研发经费投入证明材料;

(六)企业人员构成和研发机构证明材料;

(七)企业上年度和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

(八)拥有的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证明材料;

(九)有关促进科技创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第八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按下列程序认定:

(一)各县级市(区)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和把关,按要求汇总后统一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属企业的申报材料径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名单,报领导小组研究。

(三)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颁发“*市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证书。

第九条对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本办法规定,对全市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进行复审。对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取消其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资格,收回“*市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证书。

(一)连续2年没有申请发明专利的;

(二)有当年无省级以上新产品、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省级以上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未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情形之一的;

(三)依法被确定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或提供虚假认定材料的;

(四)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

第十条市级科技自主创新型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的,应重新办理有关认定手续。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5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6

20*年*县科技工作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及推进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以*省区域创新体系(嘉兴)副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推进“四大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为我县加快实现“临港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加强宣传造氛围。一是抓好科技政策的宣传工作。年初把近几年新颁发的27项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整理编印成册下发各有关单位及企业,受到了各级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的热烈欢迎。同时赴各镇、开发区、城镇企业办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和科技业务培训交流。多次上门或集中组织科技骨干企业的老总解析国家新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通过科技政策的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科技政策的知晓率。二是运用新闻媒体抓好自主创新的宣传。今年以来,已在《今日科技》杂志刊登了两篇科技创新专题文章,在嘉兴日报*新闻上以“四大科技创新工作助推*富民强县”为主题刊出专版,在4月29日嘉兴日报跨越*湾*特辑以“*制造走向*创造”为主题刊登专版,同时重视利用县级以上党政内部刊物宣传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提高了*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召开大型会议加强政策培训。4月1日召开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传达了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了20*年度优秀科技助理及企业科技联络员,三维冷挤压公司和友邦公司就如何运用科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了典型发言,会上还重点就《*县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两项科技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讲解。四是继续努力办好《*科技动态》。今年以来已出刊12期,刊用各类科技动态120多篇;五是借助知识产权日、科普活动周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科技政策的宣传工作。

(二)突出重点抓创新。一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工程。通过认定并享受国家所得税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6家,列入部级火炬计划1项、部级星火计划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省级以上新产品95项(包括经贸局13项)、省级研发中心1家、认定和组建市级研发中心各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参与单位),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个人贡献奖1项。申报部级重点新产品5项、部级创新基金项目3项;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项;已登记科技成果15项;组织验收部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各2项。通过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工程,我县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20*年1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15.5%。二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抓好*创新科技园的调研规划工作。为加快集聚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今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科技园的决定,整个园区占地1.18平方公里,并明确由县科技局负责建设和管理。为做好园区的规划定位,我局组织人员赴嘉兴科技城等地开展调研,并形成建设方案报县委县政府通过,10月份邀请南京先锐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为创新科技园作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12月8日通过了专家评审。二是抓好科创园的招商引资、引智工作。目前,园区内共有企业31家,全年园区实现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1300万元,其中孵化器入驻在孵企业20家,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税630万元,毕业企业11家,县科技创业园成功升级为市乙级创业中心,并被省乡镇企业局、省中小企业局确认为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三是抓好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发展我县核电关联产业,经过前期洽谈,今年11月我县与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正式签约共同组建“核电在役检修和装备制造”创新载体,项目计划总投资8千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0万元;抓好*省标准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对照省级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要求,规范完善标准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功能,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海泰克标准件研发有限公司被省人事厅列为博士后试点工作单位;推进*县智能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实施智能仪器仪表公共测试服务平台项目,有关的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三是全力推进科技资源集聚工程。全年已组织参加各类产学研活动23次,其中我局组织开展的活动13次。4月12日,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人事局、科技局承办的“20***(南昌)人才招聘大会暨科技合作洽谈会”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我局组织10家企业带着14项技术难题参加。会上我县企业与江西南昌大学等4所高校的7个科研院所进行了科技合作洽谈,共有5项技术难题达成科技合作意向。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机械行业——浙工大机电学院技术对接洽谈”、“*-东华大学技术对接洽谈”、“*-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认真做好中国*网上技术市场*分市场的各项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在网上寻求技术合作对象,全年征集技术难题38项,全县有正在实施的产学研项目61项,合同金额3725万元。四是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工程。今年以来,我局以“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把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局中心工作,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认真开展党的十七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计划,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切实提高做好科技工作的理论水平。二是结合“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组织开展“访百家企业、推创业创新”专项行动。5月份制订并印发了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了局领导联系重点科技型企业和重点科研项目制度、局机关工作人员联系科技型企业和联系镇制度,我局分镇区对主要科技型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座谈,宣传科技政策、了解企业科技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好服务工作。三是认真抓好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普法、双拥等各项工作。根据年初制订的市级文明单位工作计划,积极与有关企业开展联谊会等各类创建活动。同时根据县普法办和县双拥办的有关要求,做好普法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的有关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服务承诺活动。根据县委统一安排,我局下发文件向社会郑重承诺提供全面政策服务、抓好即时技术服务、推进科技项目服务、提供优质创业服务等四大服务,并积极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全方位践行服务承诺。五是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科技助理及企业科技联络员的业务技能,扩大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的覆盖面,目前全县共有145家企业设立了企业科技联络员。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7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8

一、当前影响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

1.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能力不高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如对商标权人的平等保护,对假冒专利权的保护,对采用盗窃、利诱、胁迫等非法手段侵犯科技创新主体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互联网文学、音乐、影视、游戏、动漫、软件等领域网络侵权盗版的保护,对于涉及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网络侵权、跨地区跨国境有组织侵权等的保护,等等。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多数基层院对科技创新接触不多,认识水平不高,缺乏对科技创新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意识。

2.融资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来源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三条渠道,还有一部分依靠内部集资和供货商赊账等。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贷款手续繁琐,需要准备的资料相当复杂,审批时间长,部分企业即使贷到款,资金也难以及时到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银行方面按风险管理要求,不敢轻易向企业规模小资金数量少、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的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发放贷款,这使得中小科技创新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资本,其年利息在20%-30%,甚至更高,从而加重了企业负担。

3.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

科技创新企业制度是最根本的问题。企业制度造就企业的活力,企业制度造就企业的繁荣。目前我县科技创新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企业人格化等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我县境内很多企业仍为家族化管理模式,部分企业虽然实行股份制,但是在产权、利益分配等方面不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影响了股东参与的积极性。

二、检察机关服务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

1.检企互动不足,服务效果仍需提高

检察机关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在服务的形式、手段、内容等方面分析探索的还不够,服务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找的还不准。由于检察机关职权有限,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中的更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还有部分科技创新企业总部不在本地,作为分支机构自主权缺乏。另外,检察机关的单向式服务较突出,部分科技创新企业对检企合作的兴趣不大、配合不够,总体服务效果欠佳。

2.服务工作重点突出,示范带动效果欠佳

能注重抓重点、重点抓,选择当地科技创新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努力确保它们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的影响推动作用。可以说,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工作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示范带动欠佳。

3.短期取向仍然存在,深入持久力度较弱

开展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活动,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延续。但是短期价值取向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利于深入持久地推进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工作。比如说,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内容和方式缺乏有效的创新服务的措施手段滞后等。

三、综合发挥检察职能,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水平

1.拓展法律服务渠道,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

充分运用检察机关视频接访系统、12309举报网络平台等诉求表达渠道,为科技创新企业寻求法律咨询、司法救济等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及时审查相关的控告、申诉和举报,嚴格依法办理,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畅通科技创新企业对检察工作提出批评和意见建议的渠道,对于有关单位和人员反映的突出问题,要高度关注、认真督办,及时反馈情况。

2.落实普法责任制,主动开展普法活动

坚持预防为主,积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认真落实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结合司法办案,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和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确法律红线和法律风险,提高其依法开展科技创新、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法律服务能力水平

办理涉及科技创新犯罪案件政策性、专业性较强,检察人员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对有关犯罪的研究。探索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办案机构或者办案小组,培养、选拔专家型人才和业务骨干从事涉及科技创新案件的办理工作。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互联网条件下电子证据的收集、固定和综合运用能力。利用有专门知识的人咨询、鉴定、出庭作证制度,为办案提供智力支持。

四、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改进司法办案方式方法

1.强化对涉及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律监督

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侵权假冒犯罪的监督,着力纠正有案不移、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的问题。加强对公安机关办理侵权假冒犯罪案件立案和侦查活动的监督,着力纠正有案不立、立而不侦、久侦不决以及适用强制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款物不当等问题。加强对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对于认定罪与非罪错误或者量刑畸轻畸重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依法提出抗诉。加强对涉及科技创新资金和收益分配纠纷、创新创业人才劳动争议、科技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纠纷、军民技术纠纷等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和执行活动的监督。依法严肃查处涉及科技创新的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案件。对于履职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依法督促纠正,确保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正确及时有效执行。

2.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

积极利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侵权假冒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推动实现涉嫌侵权假冒犯罪案件“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加强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司法协作与联动机制建设,完善线索通报、信息共享、证据移交、案件协调等协作机制,着力打击链条式、产业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9

一、加强科技项目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筛选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科技项目,分别申报了国家、省、市科技攻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火炬、新产品等计划项目。为使各类科技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积极做好科技项目实施的跟踪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如期通过各级科技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验收和获奖。今年以来,已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其中部级5项,省级2项,市级2项。组织六合微粉、大元实业等5家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组织雷奇节能、六合微粉等6家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组织大元实业等2家企业申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省大元的“普通水泥配置高抗硫侵蚀混凝土研究”项目列入了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列入了市科技发展计划。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结构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9月份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为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好务,提高全区科技创新水平,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本地特色产业,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出发,以培育技术研发中心为抓手,在新材料、节能环保、制造业等产业中,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精神,对照《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确定了在新材料产业、新医药及生物产业、高速列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6个高新技术领域的12个项目,与省重大科技专项进行对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有省雷奇、市六合、绿特空调、伟士昕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自年底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潍柴重机、鲁中拖拉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正在认定中。

三、围绕强化创新基础,着重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今年共组织爱普环保、鲁中拖拉机申报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爱普环保组建的市除尘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被市科技局认定,并邀请省大学、南开大学的专家教授和市、区领导以及县(市)区有关人员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较好地发挥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本行业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区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0家,创新中心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为我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在科技成果管理方面,加大对各类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及时组织专家对完成的科技项目进行成果鉴定。目前,共组织专家对7个科技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今年有4项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四、宣传引导,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采取激励措施,促进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为了更好地激发企业、科技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积极向专利申请人宣传专利申请补助资金的政策,并帮助专利权人向省、市争取专利专项补助资金,鼓励促进专利事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已发放专利申请补助资金7万元。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提高了我区社会各界人士申请专利的积极性。二是加强专利宣传培训。针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认真组织了“3.15”“4.26“宣传活动,共建立宣传版面10块,在风筝广场开展宣传活动,解答问题100余个。同时积极开展咨询与服务,年内共接受咨询服务122次,截止10月底申报专利205件,授权138件。我们在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自身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了知识产权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参加了全省专利局长行政执法培训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专业素质,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观念,为以后做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做好了“中国省专利明星企业”的申报和复查工作。组织雷奇电器等3家企业申报“中国省专利明星企业”,并通过了认定,对大元实业等6家企业进行了复查。今年11月,组织雷奇电器等企业参加了中国省专利明星企业在市的授牌仪式。

六、加强科技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

深入开展了一年一度科技活动周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宣传工作计划。我区共组织20余家单位参加,共制作知识产权宣传和科技知识宣传版面18块,发放科技资料10000多份。认真开展民营科技工作。今年组织申报市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申报市民营科技企业13家。大力开展全省科技奖励暨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大会会议精神的贯彻宣传。召开全区科技企业座谈会,对《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进行了详细研究,《计划》中涉及的重点产业共包括10大项、52个方面。通过对我区现有重点产业进行筛选、分析、论证,确定了我区应在重点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园区建设方面实施突破的主攻方向。

七、抓好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机关干部服务年和创先争优,强堡垒、做先锋活动。严格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做出了服务承诺,并将承诺践诺情况进行了公开。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包靠企业,及时了解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搞好服务。结合开展的“争先创优,强堡垒、做先锋”活动,坚持“围绕科技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制度,建立学习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局机关坚持每周一天集中学习制度,促使党员干部树立勤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发展观和现代管理知识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服务的能力和意识。认真做好所包扶贫村工作,建立了党员与所包村困难群众包扶联系表,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结合部门职能,为所包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学习纪检监察有关会议、讲话、政策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增强全体同志防腐倡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抓好了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招商引资文件的要求,目前,我局引进的总投资8000万元的市银燕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安科机械开发项目已完成土地购买,已引进资金1300万元;总投资1亿元的市益康宝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工程项目完成土地手续,完成投资1400万元。

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我区的科技工作要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活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科技支撑。

工作思路是:强化三种意识,突出四项工作重点,强化五项措施,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

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科技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二是强化科技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努力践行承诺服务制和首问责任制,对基层群众来咨询科技信息、技术支持等事项做到热情接待,使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是强化科技服务于大局的意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妥善安排工作。

突出四项工作重点: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民营科技型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科技型企业高效发展。争取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0家。二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和产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争取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申请专利达到260件以上,专利授权率达到30%以上。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三是加速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部级、省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2项。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四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深入开展科技引智和招商。

强化五项措施: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转变观念,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帮助和引导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面前,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促进和实现企业真正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完善创新制度建设,以制度推进企业创新。把技术进步和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结合起来,重点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制度,确立技术创新在企业的核心地位。三是鼓励引导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通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使企业不断加强对科研和人才投入,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二)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通过组织参加各级科技洽谈会等活动,为全区企业搭建与高校院所合作桥梁,为技术咨询、难题会诊、项目合作畅通渠道。二是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研发机构,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多方联动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一是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最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逐步建立起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金融支持的新型科技投入机制,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投入,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二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让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力军。企业要按规定比例提取研发经费,并用足用好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抵扣当年应税所及额的政策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支持企业结合生产和市场需要,自选项目、自出资金,与院校、研究机构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大金融介入支持力度。建立银企联系制度,利用各类科技交流会,推介我区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吸引金融资金向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倾斜。

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10

一、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及其表征形式从电力科技创新主体来看,其伦理困境主要表现

在电力科技创新的社会政治认同、公众认同和市场认同问题。社会政治认同是在社会接受水平中“最一般的”社会接受水平,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可再生能源(即非传统的煤电)逐步为各国政府所认同并达成共识。公众认同,作为社会认同水平的第二个阶段,是指电力科技创新的“利益攸关者”的共识程度与层次。比如电力生产的地址选择方面,在公众认同方面有一个“时间递减效应”,即新能源发电厂在选址建立到真正决定启动的过程中,其社会的认同度往往从相对高的认同度到低的认同度,这常常导致一些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遭到社会的“建构”,由于对电力新科技产生的负面价值的过度担忧,创新成果遭到利益攸关者的抵制与排斥。最后,就是市场认同,即市场对于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采纳。从市场认同角度来看,主要包括电力科技创新的投资者和电力科技创新产品的消费者,只有这两者均达到各自的共识,新电力科技才能得到真正的采纳。即便于此,电力科技的采纳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制于公众认同,因为即使创新的产品有了很大的市场潜力与消费需求,但是由于公众的反对,无法投人实际生产,创新过程也就中止了。同时,某些突发性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舆论危机,也会影响到电力科技创新本身的社会认同与否。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核电项目中停止了审批,而国家这一新政策的实施,公众及舆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一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同,但是,由于电力科技创新伦理表现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利益攸关者”科技素养不断提高而导致“科技黑箱”的日益外化,“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已经从单向性转为双向性,电力科技创新“被建构”的成分越来越多,某些电力科技,从发明到创新到扩散,要真正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公众认同已经成为创新实施的外在性却是关键的因素。

从电力科技创新客体来看,其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电力科技创新成果本身或应用过程确实带来了社会的、生态的或人文的伦理难题。当前电力科技创新成果主要是电力系统科技的“轨道跃迁”。电力系统即为生产电能、变换和输送电能、分配电能、消费电能这一连续过程中各种设备连接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可简单分为发电系统和输电网络。在发电系统方面,随着传统能源的短缺,新能源将逐步成为发电系统的主要供给,而发电系统科技创新的客体也逐步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上。新能源主要有核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等。而在输电网络科技创新的客体主要表现在输电能力和输电质量的提高方面。虽然人们普遍先人为主地认为这些电力科技创新客体比之于传统客体在“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但随着科技创新过程展开,被“遮蔽”的电力科技创新伦理问题开始显现。太阳能(solarenergy)发电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热发电技术。虽然在整体上在环境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没有废弃物排放的清洁安全的能源;在社会方面,太阳能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危机,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路径依赖。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持续性的土地占用(直到退役为止);退役期间产生大量的诸如玻璃纤维、玻璃、冷冻剂和隔热材料等“非回收物质”。在光伏发电技术系统中,还存在镉、砷等重金属污染及难以处理的问题;反射体对视力的危害,冷冻剂中的有毒物质;土壤的侵蚀和板结;风向的转移;可能减少土壤蒸发率等问题。w太阳能作为电力科技创新的新客体,生态平衡的伦理问题依然清晰可见。风能(windenergy)发电技术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由于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所以风力发电成为电力科技创新的又一新趋势。但目前的风力发电实践中,人文向度的伦理问题已经暴露无遗。它首先表现在风力发电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已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葡萄牙一研究组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高级别的低频震动声和次声中会导致全身各系统病(震动声学疾病),这个研究小组还推测居住在附近暴露在低频声的家庭可能会产生震动声学疾病。虽然这些还未被完全证实,但是这已经敲响了警钟,已经告诫了大家风能的利用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其他的危害,如前面提到的电磁场的影响、影子闪烁、建筑危险、投掷危险等另外大量风力发电站的建立,也会对全球或区域的气候产生影响,如在内蒙古建立的风力发电站,造成了当地降雨减少从而导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的问题。核能(nuclearenergy)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由于核电的低成本、高能量、安全清洁以及核燃料的高储量,日渐为各国所提倡,并且在核能方面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但是由于一系列核事故的出现,如1979年美国的三厘岛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最近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得人们“谈核色变”。美国近20年来一直对核电科技持谨慎态度,直到最近能源危机才重新开始核电站的建立。

在输电网络科技方面,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和高压直流(HCDC)输电系统。所谓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即装有电力电子或其他静止型控制器加强可控性和增大电力输送能力的交流输电系统。髙压直流是相对于高压交流而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直流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大区非同步互联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而大功率电子电力技术又为高压直流输电提供了物质保证,使之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二者作为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中应用的两个分支,其技术是互补的w,并且相比于常规的电力系统,更加经济环保,输送容量高,并且更加稳定。但是由于我国能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70%以上的煤炭资源和大部分非水可再生能源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北部地区,80%以上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而三分之二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中部[1°],这使得我国仍然不能改变电网的覆盖面仍然在逐步增加局面。从历史上来看,自法国物理学家德波里在德国工厂主的资助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开始,到现在电网已经架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整体上虽然实现了从一到多到网的过程,但是与此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其危害随着电网的密度的提高而日益加深。在《wHo关于电磁场风险沟通的建议--建立有关电磁场风险的对话》报告中指出,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的一个专业的科研工作小组,复核了关于静态和极低频(电力线属于低频范围)、磁场致癌性的相关研究。使用了iaRC标准的权衡人类、动物和实验室证据的分类法,根据儿童期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极低频被归类为人类可疑的致癌物。尽管将其归类为可疑的致癌物,但是,这已经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安全敲响了警钟,而对于生态伦理方面,电磁辐射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二、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产生的机理分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潘森斯在描述社会行动结构时创新性地构造了四个不同的系统层次:文化系统(复杂的价值观、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等),社会系统(各种倾向的行动形成的互动模式),人格系统(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等),行为系统(有机体生物化学过程)。他认为,四个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基于信息控制主义的等级特性的次序结构。在信息控制方面,文化系统通过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制约社会系统,社会系统通过制度与规范体系限制人格系统,而人格系统又通过动机和决策过程制约有机体系统的生物化学过程,达到上一级系统对下一级系统进行层层信息控制的目的。与此同时,下一级系统又一次为上一级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条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可以认为,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的偏离。

从价值方面进行把握始终先于完全的把握而存在。当下的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主要聚焦于创新的经济价值的实现,而对创新过程与结果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往往置之不理。这种价值取向的偏离,进一步导致了电力科技创新制度、政策与文化上的偏离。在电力科技创新制度方面,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导致各个国家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克服能源危机,从而加剧了对能源电力方面科技创新的要求,这直接使得国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将经济价值取向作为主要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忽视了生态和人文价值取向,使得国家放松了电力科技创新的制度规约,不仅缺少了法律上的刚性规制,而且也缺少了伦理上的柔性规制,从而在制度设计上导致了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偏离了正常的经济、生态和人文的相互支持、相互规制的价值取向,而是直指经济价值至上主义,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伦理困境。在电力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缺乏伦理维度的电力科技创新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政策层面诱使创新主体在研发过程中没有嵌人伦理因子。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国家电力信息网中的电力环保专栏,虽然可以看到很多电力科技创新成果对环境危害的一些描述,但是具体每一个电力项目的环境论证与评估大多数是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弱化了公众对电力科技的理解,使电力科技“黑箱化”,产生了人为的信息不对称。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每一项创新成果中都阐述地十分详细,比如在电磁场的危害中,欧盟曾专门出版一本小册子来告诫大家弱电磁场可能存在的危害:“虽然在弱电磁场方面对人的危害方面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我们有责任告知大家,也好让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在这方面的使用方面作出自己的决定”。这之后就是对电磁场知识的普及和相关危害和潜在的危害的介绍。由此可见,正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偏离,导致了相关政策方面的失误。在电力科技创新文化方面。一直以来,由于科技乐观主义的盛行,使人们过分重视科技文化,而忽视了人文文化。而在电力行业,这两种文化的分离更为严重。正如斯诺所说的现在年轻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新兴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种文化则在衰退。无情的事实是:年轻科学家知道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舒适的工作,而他们同时代的英语或历史专业的对手们却只能有幸挣到他们收人的60%”。[16]几十年前的英国如此,现今的我国也是如此,由于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偏离,电力科技创新主体和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不了解、相互不认同的关系,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种种批判,往往以“这些人不懂自然科学,没资格对我们的工作指手划脚”为由一概拒之,从而导致电力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是基于“纯科学”与“纯技术”角度来考量的,缺少伦理层面的关怀。

从电力科技创新内容本身来看,它导致出现一系列伦理问题还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从过程论的观点看,电力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活动过程。按照“科林格里奇困境”理论,试图控制一项技术是很艰难的,因为在技术的研制阶段,当它能够被控制的时候,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它有害的社会后果而确定控制它,但当这些负面效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控制又变得昂贵而滞后。这是因为在技术的研制阶段,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时候是控制技术的最好时期,而在技术应用阶段改变它已经不可行了。因此,从两个方面看,控制技术都是不可能的或是不可行的。虽然科林格里奇秉持的科技控制悲观主义,但也间接地告诉我们要想使某项电力科技技术创新活动不产生任何负价值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今电力科技创新周期日益缩短,人们难以一一预测创新成果应用所产生的各种消极后果,这样在应用科技成果时就难免会产生失误。杰罗姆.R.拉维茨在他的《科学知识和它的社会问题》一书中也指出,“在当代,在关于对科学的理解方面最深层的问题是社会的,而不是认识论的。那些到达真理之类的较老的问题已经让位于对科学的健康发展的关注和对其应用的控制的关注。”[18Kp9)尽管电力科技创新伦理问题基于上述理由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但调整好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伦理观与价值取向,弱化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异化”问题,避免电力科技创新活动出现“伦理撕裂”,使其伦理负效应最小化、正效应最大化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的解构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与伦理是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人们的价值选择与伦理选择,因而用伦理原则来规范和指导科技创新实践,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生态友好、人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而不是破坏这些和谐的消极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电力科技创新制度的重建、文化的形塑和公关政策的调整等方面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并实现电力技术创新伦理观的重构。

要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电力科技创新伦理观。创新主体要认识到电力科技创新并不是“纯科技”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社会与生态问题。因此,创新主体要树立多重价值取向的电力科技创新观。电力科技创新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仅仅是倾向于经济价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予以某种伦理规范来规范电力科技工作者的活动。这种规范应该包括人与电力科技、电力科技与社会、电力科技与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以增强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道德责任感。科技创新主体要把责任看作更为重要的伦理精神,需要确立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意识。这就要求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从经济至上转向经济.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取向的“三位一体”,并且三者之间应该是相互支持、相互规约的关系,人文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是整个价值取向的基石,人文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取向非但没有阻碍创新经济价值的实现,还在更高的层次上使三者相得益彰。

其次,要通过制度的重建来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伦理以价值判断、道德风尚、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等表现出来,因而对当事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伦理的约定是俗成的,没有通过法定程序来制定,因此伦理规范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法律的方式从制度上予以支撑。首先在电力科技规范的强制性上面,这要求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规范确立下来,强制性地要求电力科技创新主体在科研活动中达到某种规范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成果是本着生态、人文和经济的多维向度来完成的,才能从某种程度上将伦理困境控制到最小。其次就是在电力科技规范之外还应当有着单独的法律予以支撑,比如强制性的要求电力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实践后果相挂钩,在严格按照科技工作者的规划下建立的某种电力系统所产生的负效应应当由电力科技创新主体承担一部分责任,并且这部分责任应该是比较大的那部分,这样才能强制性地保证科技创新主体全面地考虑自己的创新成果。同时为了减少国家和社会的损失,有必要建立电力科技创新成果评估制度,由独立而专业的评估机构对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可行性进行伦理评估,并且评估机构也应该承担因“评估不当”而导致的那一部分责任。电力科技创新评估,甚至参与创新的设计、预测等。“所有的社会建构论者都认为技术发展是一个偶然过程,包含诸多异质因素,因此技术变迁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单向发展过程,更不是单纯经济规律或技术内在‘逻辑’决定的开发过程,技术变迁只有依据大量的技术争论才能得到最佳的解释。”m这样,“建构性”的电力科技创新保证了其伦理性的实现。

再次,要通过文化形塑来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建构”,就是文化对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渗透与影响。加拿大学者p.L.朱蒂(p.L.Josty)将现代的科技创新看作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必然要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的作用。文化还渗透到科技创新过程的评价上。评价本身就具有塑造和规范科技创新的作用,它引导着科技创新的价值尺度和方向。从电力科技创新主体与公众的文化冲突来看,公众一般说来是仅仅保持着社会文化的人,会对电力科技创新成果认识不足,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而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缺乏更浓厚的人文文化,创新成果中往往忽略人文、社会和环境的问题。所以电力科技文化的形塑是十分必要的。改变这种局面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由于当前推行的教育过于“专门化”,直接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对立。目前能做的就是让电力科技创新主体学习更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公众和专业的社会学家来说,普及他们电力科技知识,从而弥补双方因知识欠缺造成的对立。从实践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通过媒体、舆论宣传增强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意识和人本意识,引导和动员他们都来关心电力技术创新的种种伦理表现,构建出有利于实现电力科技创新“伦理转向”的良好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