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意乡村旅游规划十篇创意乡村旅游规划十篇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3:20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1

今天,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与创建旅游强县(区)工作现场会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十七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是一次全面贯彻十七大及中省有关会议精神,服务大局,坚持以旅促农,推动我省旅游业全面发展的会议。因此,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两大主题,总结交流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强全省乡村旅游管理和“创建”工作,加快培育和壮大县域旅游经济,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会,景省长还要就我省的乡村旅游工作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先根据今年全省旅游工作的安排部署,就全省乡村旅游及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乡村旅游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在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倡导与高度重视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积极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各级旅游、农业及相关部门努力加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响应,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和丰富的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民生活及农业生态等资源,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大力开展旅游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旅游经济,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做强做大全省旅游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有22个县(区)开展了创建旅游强县(区)活动,其中,宝鸡市扶风县于20__年11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创强”达标验收并被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跻身于全国首批17个“中国旅游强县”行列。西安市临潼区、长安区、户县,宝鸡市眉县、咸阳市乾县、淳化县,铜川市耀州区,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县、勉县、留坝县,延安市黄陵县,安康市汉滨区、岚皋县,商洛市柞水县、商南县等16个县(区)通过了省级旅游强县(区)达标验收,并于今年1月被命名为“陕西省旅游强县(区)”。

自20__年以来,全省一大批乡村旅游点和工矿企业踊跃参与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其中,有52个单位通过了国家旅游局达标验收并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11个单位通过国家旅游局达标验收并被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户县农民画庄、金台西府天地、枣园村文化旅游演艺厅、城固桔园、柞水东甘沟、礼泉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汉滨毛坝田园等一大批重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为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全省广大农民群众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积极创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了一支乡村旅游的生力军,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加快农民致富增收奔小康发挥了良好地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家乐旅游经营点已发展至10000多个,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3万元的农户超过4000家。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的高度认识乡村旅游,定政策、出措施、促发展;各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任重道远

近10年,我省乡村旅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引下,旅游行业增强服务大局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省乡村旅游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省的乡村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重点是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素质。要通过量的积累提升乡村旅游的地位;通过改善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通过市场宣传促销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一是要上规模。我省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省份,发展乡村旅游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我省又是一个多山的省份,陕北的黄土高原、陕南的秦巴山地、关中的渭河平原地貌特征各异,有山有水,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理想的旅游资源。我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上,我省长时间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灿烂的历史文化有许多以民俗文化的形式传承至今,形成了我省特有的民间风俗,它们是我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石。我省发展乡村旅游是大有可为的。但我省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与我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不匹配,与全国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达到我省建设旅游强省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因此,下一步要加快扩大我省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从扩大规模入手,进一步加快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

二是要创精品。什么是旅游精品?旅游精品的基本条件有四

条:第一是要有一定的规模,法门寺文件的价值非常高,但旅游价值要远弱于兵马俑,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法门寺文物的规模太小;第二是要有品位,它是打造旅游精品的核心。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影响力。只有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第三是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标准推动发展。一个旅游精品应该是有标准的,是注重细节的,是经过精心打造的;第四是有市场。打造旅游精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为市场接受了的旅游产品才能成为旅游精品,而只有旅游精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旅游精品是客源的保证,旅游精品是产业发展的发酵剂,旅游精品代表了一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形象,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对进一步推动我省乡村旅游有重要的意义。我省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中很薄弱的一点是缺乏旅游精品,特别是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直接影响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下大气力打造几个具有全国影响的乡村旅游精品是我们下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工作的重点。

三是要打基础。总体而言,我省还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这个大环境决定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一些县、乡、村还部分存在着通电、通路、通水、通讯、通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资源丰富,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要进行政策倾斜,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积极改善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四是提高认识。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三农”问题,以旅促农,旅游业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旅游工作者的共识。我在这里要谈的是如何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经营模式问题。旅游的本质是追求文化差异,人们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异质文化。作为旅游经营者,要有意识地保留异质文化,通俗地讲,就是旅游经营要有特色。你的特色就是旅游者追寻的目标,就是你的吸引力,无论是食、住、行、游、购、娱,都要保持特色,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我们发现一些经营户有城市化倾向,住宿设施、饭菜口味、一些基础设施都向城市靠拢,迎合城里人的日常习惯,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集团化经营模式,失去了乡村旅游的质朴和天然,失去了特色,也就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最后失去了客源。因此,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从经营的项目都要有乡村气息,特别是用餐上体现当地风味,要有自己经营的特色,要教育乡村旅游经营者牢固树立没有特色就没有客人的意识;要积极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在提供乡村旅游产品时,一定要突出特色,保持特色,以特色取胜。同时,各级乡村旅游管理部门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标准时,一定要考虑乡村旅游的特色问题,标准要为特色服务,切忌一个标准管到底,有了标准,丢了特色。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点多面广,个体为主,这既是乡村旅游经营的特点,又是行业管理的难点。在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时,要充分考虑乡村旅游的特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

1、完善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

重点要抓好县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旅游业较发达并已经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县,可通过重新修编总体规划,将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目前尚未编制旅游规划的县,应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已经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工作尽快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加以引导和规范。

各市,要在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规划,要把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纳入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统一考虑。有条件的市,也可以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但必须与《旅游总体规划》相互衔接。

全省各市、县(区)乡村旅游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精神,与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要相吻合。做到依法规划,按规划指导与管理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发展条件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偏远山区、农村要进行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做到通路、通电、通水、通讯、通邮,为这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基本条件。

要努力解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问题,广开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要在小额信贷上制定政策,向乡村旅游倾斜,优先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3、实施精品战略,打造乡村旅游龙头

要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战略,各地在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规模的同时,都要把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做为今年乡村旅游工作的重点,力争每市都打造出一、二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县、乡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把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作为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给予有潜力成为乡村旅游精品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扶持,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4、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省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省各旅游强县(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旅游经营点要全面加强行业管理,乡村旅游的重点就是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围绕旅游经营单位增收提效、围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做工作,送服务下乡,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用行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经营与服务行为。在交通、住宿、餐饮、卫生、安全等方面,各市(区)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统一贯彻执行。在各市(区)基本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的基础上,省旅游局再总结提高,统一出台全省乡村旅游管理工作标准。目前要重点抓好市、县(区)两级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贯彻落实工作。二是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餐饮和服务管理人要切实采取措施,搞好教育培训。三是要全面提高安全、卫生管理水平。针对乡村旅游环境、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县(区)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特别是晚上住宿的客人及保证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物品不被盗窃,食物不中毒等。相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强化管理,切实维护好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维护好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5、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经营效益

当前我省乡村旅游经营普遍存在着等客上门,被动经营的情况。一些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基础较好的乡村旅游经营点,目前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没有在市场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要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促销工作。要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油菜花节、桃花节、采摘节等有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各级旅游、农业、文化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结合各地开展的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各乡村旅游点要积极主动联系省内外旅行社和其他旅行商,通过邀请考察、体验乡风、品尝饮食文化等形式,加大组团力度,培育客源市场,搞好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四、关于“创建”工作

在全省广泛开展的创“中国旅游强县”、创“陕西旅游强县(区)”、创“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各种“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今后要继续大力抓好各项“创建”工作。

一是要继续实施政府主导的各类“创建”工作。实践证明,“创建”活动是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抓“创建”就是抓县域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县、乡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抓“创建”工作,把“创建”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方案,调配人员,落实责任,严格奖惩,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2

海峡旅游×罗振青

海峡旅游:三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是什么?相较于福建其他地区,三明在乡村旅游资源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

罗振青:三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利好,国家政策鼓励乡村旅游,包括鼓励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再就是三明区位提升的机遇。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浙闽赣皖、粤闽台港澳等重点旅游经济圈,作为闽中区域中心城市,三明旅游大有可为。大金湖摄影/雷雨亭

三明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有泰宁丹霞地貌、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建宁金饶山、宁化天鹅洞、联合梯田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是多元,一学大师朱熹、闽学鼻祖杨时、罗从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等古代先贤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三元的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泰宁古城、宁化的客家祖地、尤溪桂峰历史文化名村等人文景观,大量的古民居,土堡建筑更是特色鲜明。只是目前三明乡村旅游部分有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的村规划缺位,创新不足,加之产品单一,层次不高,一切还刚起步。现阶段主打“绿野乡居”民宿游,各地创出许多品牌,如:泰宁耕读李家、鹭嬉南会,尤溪蔬活汤川、联合梯田、桂峰古民居,建宁的清新花乡、诗意修竹,大田灵动济阳、巫婆婆的家、雾海茶人家等品牌。

海峡旅游:目前三明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方向是什么?

罗振青:目前主打“一龙头、一核心、双环、四带”的乡村旅游格局:围绕做强泰宁旅游龙头,建设三明旅游集散中心,做好北部的旅游观光环和南部的旅游养生环,串联人文建筑旅游带、客家文创旅游带、生态发掘旅游带和都会人文产业旅游带。编制了一个五年计划――《三明市乡村旅游业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再就是抓资金。近年来,我们各级各有关部门投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资金达3亿多元,仅各级旅游部门的专项资金就达到2千多万元,市旅游局积极对接政策,利用三明2015至2017年作为全国创新创业试点城市的契机,从“双创”资金上再次予以重点扶持补助。目前全市有22个乡镇,100个村参加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重点结合打造泰宁部级全域化旅游示范区,建宁、永安、尤溪全域化旅游试点县。同时,我们还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上旅游扶贫政策,大力扶持有资源人文禀赋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走脱贫致富的路子。第一批全省52个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三明有13个村列入。目前全市建档办卡的380个贫困村,已有120个村申报部级乡村旅游扶贫村。

海峡旅游:您认为交通是制约三明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吗?

罗振青:近年来,三明交通基础设施较大改善,特别是向莆铁路开通后,将尤溪、沙县、梅列、三元、将乐、泰宁、建宁共7个县市区串连起来,极大方便了旅游出行,坐动车到三明旅游成了首选。下一步,将开通动车三明北站到大田、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的旅游专线,解决旅游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3个小时内,三明区内各景区点可直接通达。而沙县机场通航,南三龙铁路、浦梅铁路、长泉铁路、漳永高速、莆炎高速、厦沙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自助自驾游客和远程游客的吸引力大幅提升。交通已经不是制约三明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了。

海峡旅游:有观点认为三明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您怎么看?桃源洞摄影/林琦墅

罗振青:三明市域面积达22929平方公里,人口270多万,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分散。我们除了加紧建设“双环四带”的乡村旅游网外,也由市旅游局牵头成立“品牌营销中心”,整合三明旅游资源,串联线路并整体营销,接下来会有很多动作。如:今年我们携手新浪开展的清新福建・悠然三明四季行活动,春季“万紫千红看花海”、夏季“碧蓝苍穹深呼吸”、秋季“绿野乡居亲子游”、冬季“小吃大餐醉风情”。刚刚举办的“万紫千红看花海”活动,中央电视台二套和新闻直播间作了报道。

海峡旅游:您觉得三明的乡村旅游除了上述问题,还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罗振青:一是缺资金。我们有非常丰富的景区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缺乏大的投资商来开发;二是缺人才。尤其是景区开发、经营、管理人才,期待有识之士、知识青年来三明创新创业,发展乡村旅游事业。

海峡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的资源,如何协调相关部门?

罗振青:为了有效协调相关部门,依托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市里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市里分管旅游领导担任,成员由涉及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办公室挂靠市旅游局,由市旅游局具体协调推进,统筹研究乡村旅游有效推进问题。我们积极整合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采取资源共享、政策互惠、品牌共创,协调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海峡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基层干部的理念和执行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此三明市旅游局有什么促进制度和工作方法?

罗振青:重点在人。我们每年组织六七十名乡村干部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参加省局安排的赴台培训;联合市农业局等部门组织多批乡村干部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到浙江、四川等地学习培训。联合三明学院旅游学院成立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不定期举办乡村旅游专题免费培训班。同时聘请国内乡村旅游方面的知名专家,建立乡村旅游业“决策咨询”“技术辅导”协作机制。

海峡旅游:乡村旅游产业见效成果相对缓慢,有什么机制可以保障它继续推进的活力?有没有固定持续的资金、团队扶持?

罗振青:市政府每年旅游专项资金划出百分二十的比例作为乡村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市里旅游产业这部分的“双创”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同时成立三明市乡村旅游民宿协会,村级组建相应的协会、合作社抱团发展,指导协调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海峡旅游:乡村的空心化是普遍问题,在活化乡村过程中,需要的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以及乡村创客,在鼓励返乡、吸引创客上有没有什么有利政策?

罗振青:三明目前全面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支持返乡人员创业。鼓励设立各类返乡创业园,以土地租赁方式进行返乡创业园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建设方所有。再是支持乡村旅游投资,鼓励大众参与旅游要素产业创业,对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产业,特别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古民居及闲置厂房进行乡村旅游及民宿开发经营的项目,符合条件的,市旅游产业“双创”资金按不高于当年投资总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联合梯田摄影/叶香玉

海峡旅游:目前活跃在三明的乡村旅游规划团队,很多是台湾团队,在选择乡村旅游的规划团队上,有什么原则和条件吗?

罗振青:台湾团队在乡村旅游规划上擅长独特的创意和卖点,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台湾“上趣智业”团队在泰宁设计实施建设的“耕读李家”,在尤溪规划建设的“蔬活汤川”等。所以我们在选择规划团队时,重点是看团队规划的创意和卖点,创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卖点是旅游业发展生存的根本。

海峡旅游:三明的古民居存量很大,土堡建筑更是特色鲜明,在保护、活化古民居和土堡方面,日常的维护机制如何?怎么活化?

罗振青:已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我们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没有列入文物保护的各类土堡建筑和古民居,可操作性比较大。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文保部门,对全市古民居、土堡建筑进行资源的详细调查、摸索,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模式。目前我们最关键的是做好保护工作,并鼓励一些有实力有创意的团队和企业来三明,利用古民居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并将按照市双创办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标准给予补助。

海峡旅游:三明的民俗资源丰富,如何传承并盘活这些资源?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3

关键词:政府干预;乡村旅游;蓬莱;跨越发展。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它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造乡村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有积极作用。蓬莱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虽早却严重滞后。2012年蓬莱市委市政府启动“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创建“蓬莱美丽乡村”40个左右,促进蓬莱乡村旅游跨越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本文重点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政府干预的若干措施,以期对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干预的成熟经验。

乡村旅游产业涉及农户、旅游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发展主体,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历史,政府介入发挥主导推动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道路。

(一)政府主动谋划,政策鼓励促进。

发达国家大都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主动谋划,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积极发挥政府旅游和农业等职能部门的组织、规划、协调、宣传、推动的作用。

比喻西班牙,每个地区政府都有相关乡村旅游的立法,从立法上确定乡村旅游的地位。美国从县、州一直到联邦的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都制定了一些列扶持政府。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相继成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协会和农村政策委员会,协调农村发展尺度,推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政府主持制定了发展规划并提供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并给予严格管理。

(二)积极搭建平台,强力推动发展。

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各国政府积极搭建企业投融资平台、跨区域合作平台、网络商务服务平台、市场营销平台等等。

比喻1992年,美国土地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中心、森林委员会、国防部、美国旅行与旅游管理局的“理解备忘录”(moU),形成了地方、区域、州政府在推进联邦土地发展旅游业中共同合作的框架。法国于1953年成立法国农会常设委员会,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作为推广农业旅游的中央机构;建立“欢迎莅临农场”网络,完善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推销农业旅游,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坚持农业主体,规范行业运作。

西方发达国家在坚持宏观管理的同时,大都走出了一条行业管理、市场规范、行业自律的发展道路。为了保障乡村旅游的农业属性,英国从法律上规定了农业的地位,全面推行农村事务管理方案;德国农业协会于1972年制定了乡村旅游品质认证制度,凡经检验合格者,颁发度假农场认证标章,并由经济部、财政部等负责后续认证工作的推行,该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德国乡村旅游服务的总体质量。法国于1974年颁发了《质量宪章》,根据“农家乐”的周边环境、软硬件设施、房间舒适度及各项服务,以麦穗为标志,将它们分为5个等级,最低等级1个麦穗,最高级别5个麦穗,要想获得5个麦穗的“农家乐”要求十分严格,要有私家花园、停车库,还要有包括网球场、游泳池、桑拿及音乐设备在内的休闲设施,引导企业规范运作、加强行业自律。

(四)优化农村环境,注重品牌特色。

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乡村旅游是多事业系统推进的结果,是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是发展区域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的一条重要措施,因此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开发利用。芬兰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在:经济增长与调整、创造就业、增加投资、人口稳定、基础设施和设备供给及保障等。意大利将乡村旅游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资源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对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改善城乡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德国乡村旅游推出“森林轻舟计划”,那里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岛屿、游人轻舟泛行期间,其乐无穷。转贴于

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市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蓬莱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从2012年起,蓬莱市委市政府在对现有村庄实施整治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人文美、村稳民安和谐美”要求,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对于蓬莱的乡村旅游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一定要在政府首责的原则指导下,走出一条多元化推动、产业化发展、特色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乡村发展旅游之路。

(一)构建多元化推动机制,促进乡村旅游的跨越发展。

在今年的旅游产业大会上,我市确定了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以城市为依托,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构筑大旅游概念,首要的是加强领导,构建多元化推动机制,

形成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镇村互动、农户参与、多级扶贫发展乡村旅游的强大合力和全民办旅游的良好局面。要建立专门机构,贯彻落实组织领导,负责全市创建活动的协调指导和调研;各镇街办事处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最美乡村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规划部门要按照生态优先、宜居优先要求,逐村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蓬莱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增强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确保规划落地、项目顺利;旅游部门要结合我市当地实际和世界乡村旅游发展大势规划乡村旅游产品,加大了网络推广和营销宣传力度;财政部门要把农村休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休闲设施网络并建立绩效管理和财政激励机制,对创建省级、市级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对旅游商品开发,对获得部级、省级名牌旅游商品称号,对引进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等方面均制定出台一系列的奖励办法,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健康跨越发展。

(二)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走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

2009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乡村旅游带来了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旅游产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的新业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繁荣城乡经济。要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联动发展模式,引导乡村旅游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民生为根本实现城乡共建共享,促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以艾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依托和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出温泉保健、森林氧吧、休闲度假、特色采摘、农家小院等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加快生态农业和康体生态游。二是利用我市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以建设中国葡萄酒名城为重点,推出生态种植、果品采摘、加工体验、美酒品尝等旅游产品组合,打造中部葡萄与葡萄酒风情体验游。三是以滨海旅游为基础,促进渔家乐的升级换代,开发海上旅游项目,打造北部渔家乐滨海度假游。四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为重点,推出大秧歌、大鼓戏、大杆号等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打造乡村民俗游。

(三)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乡村旅游要想跨越发展,还必须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二要普及推广《好客山东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和《蓬莱市渔(农)家乐旅游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对已经从事经营接待的家庭要依据服务质量标准进行评审;对刚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和家庭,要有序地引导和指导,使农户家庭接待的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逐步完成乡村旅游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是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村旅游人才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四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功能化改造和景观化提升,切实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蓬莱市委蓬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

[2]《蓬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蓬莱市渔(农)家乐旅游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石林县;发展

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作为一个旅游大县和农业大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著名综合旅游区。享有“山石冠天下,风情醉国人”的美誉。石林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

一、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石林不仅有闻名世界的自然遗产资源、也有璀璨夺目的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石林辖区居住着21种民族,乡村民俗风情资源丰实厚重。近几年,部级农业园区――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在石林的良好运营使石林的乡村旅游发展更有特色。在石林,以庄园经济、休闲旅游、高新科技为主导的高原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依托石林气候资源宜居、交通区位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使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与石林景区旅游优势互补。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在这样的平台上,石林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可喜的变化,石林乡村旅游已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以云南印象、景苑花卉,万家欢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运转良好,为石林地方人员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及促进石林旅游业与农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尽管条件优越,但由于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石林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整体规划还有所欠缺

石林县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境内的5a级石林风景区早已闻名世界,还有近几年来,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良好运转也让石林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这些都是石林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优势。但同时,由于境内的许多地方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范围,有些乡村旅游必须的设施由于受到自然遗产保护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建设。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所以,石林的乡村旅游规划还有所欠缺。

(二)旅游产品单一

石林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还只是处于几个企业自主经营阶段,目前经营的好的也只有万家欢、阿着底等少数几个,其它好多乡村旅游资源很好的景点还未对外开放。比如香气四溢的云南印象烟庄、四季花开的景苑花卉等。还有乃古石林、长湖、大叠水景区开发滞后,乡村旅游点长湖阿着底、圭山糯黑单打独斗,开发进程缓慢,开发模式单一,各景点串联度不高,整体开发水平较低。可以说当前石林乡村旅游发展产业要素不配套,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没有形成应有的经济带动作用。

(三)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石林县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尚处在起步阶段,部分旅游服务单位品牌意识淡薄,宣传方式陈旧,缺乏新意;多数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还处在坐等游客上门的阶段,主动宣传和建立品牌的意识还欠缺,同时宣传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品牌的宣传还主要依靠旅游过顾客的私人信息传递。总体而言,除了万家欢,其它石林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尚未真正建立。宣传促销力度不强等原因也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人才缺乏

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专业型旅游人才稀缺,尤其缺乏旅游资源策划、规划及开发等高素质管理人才;本土人才合理使用和外来人才引进机制不够顺畅,加上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地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经营者,真正懂得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的人才极其缺乏,这些因素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石林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石林的乡村旅游已经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石林县既有迷人的世界自然遗产风光,又有新颖的台创园现代观光农业气息;还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土文化。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开发好资源优势,必能使石林乡村旅游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做好发展的长远规划

做好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的长远规划,一要科学前瞻性地编制和完善全县乡村旅游规划、示范区规划和核心区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石林高原特色农业,、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按照总体规划及示范片区规划要求,不断完善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功能规划,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二)用好资源优势

石林有5a级石林名胜风景区,有部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有常年出口花卉的景苑花卉,还有21个民族给我们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石林的这些地域文化是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只有开发好,应用好这些独特的资源,就能增强石林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三)做好宣传工作

相对于目前石林旅游风景区的宣传促销,石林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还做得很少,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一要突出石林乡村旅游特色注重产品宣传,完善营销网络。二要鼓励旅行社等企业推介乡村旅游,以专业的市场促销吸引更多的乡村旅游者。

(四)加强石林县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

石林乡村旅游要有突破性的发展,必须有专业人才,政府及企业可以通采取多种措施聘请旅游专业人才。同时要加强对当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进而带动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总之,在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热潮中,石林要抓住有利时机,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用好石林神奇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多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高原特色观光农业产品。让乡村旅游成为石林的又一个亮点,使石林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5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创意农业服务

abstract:withChina'srapideconomicdevelopment,China'sagriculturehasenteredanewstageofdevelopment,theconditionsofruralareashaveundergoneprofoundchanges.anewtypeoftourismisbooming,"nongjiale"tourism.thisisakindofagriculturalproduction,rurallandscape,productofthelocalcultureandthemoderntourism,leisureandentertainmentcombinationmodelbetweenagricultureandtourism,isauniqueformofruraltourisminchina.thispaperhasemergedthroughtheinvestigationandstudyof"nongjiale"tourismandrelateddiscussion,analysisofruraltourism,"nongjiale"andrurallandscapeplanning,whichbroadlydefines"thedefinitionandconnotationofnongjiale",namelythegeneralized"nongjiale"tourismreferstoalltheruraltourismactivityoccurredintheruralthelandscapeenvironmentofthevariousformsof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rurallifehappensor.thispaperanaly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ruraltourism,leisureagricultureandruraltourism"nongjiale";analysisthereasonofnongjialerise,andputsforwardsome"nongjiale"tourismissues.

Keywords:leisureagriculture;ruraltourism;scientificplanning;CreativeagricultureService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业态类型也在不断的多元化,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便蓬勃发展起来---“农家乐”乡村旅游。这是一种将农业生产,农村自然景观,乡土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产物,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形式。已从农民自发发展逐步向规划引导转变,经济规模已从原来的零星分布,分散式经营转变为集群分布,集约式经营。目前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了170万家,从也人员2600万人。而其中农家乐约150万家。根据调查统计,我国约有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而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依托西安市已有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都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面对日益增多的农家乐等小型田园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中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而这些正是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农村最重要的特色也即是他的本色就是绿色生态的乡土文化魅力,所以在对农家乐的规划上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旨。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地形因地制宜,依山就势。

当今的农家乐具有鲜明的特点:1投资较少规模设施简易;2成本低廉价格适中;3客源不稳随着节日季节有明显的波动提供的服务相对简单;4发展较为迅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无论是城市开发,还是旅游串连,都要做到统一规划,整体营销,所带动的,并不仅是一个行业的经济收益,还能带动一个产业链、甚至一个城市综合经济体的升华。

以西安灞桥区“黄邓村”农家乐为例

旅游市场定位:核心市场是西安市及周边专项市场是白领市场,家庭自驾游市场

旅游产品定位:主要以休闲度假为主

总体创意思路:突破旅游空间,创新多元化休闲体系

黄邓村的规划思路:主要从空间的突破为基础,从新的视角理解农家乐,开发多种休闲娱乐方式,农产与休闲并存的生产区,同时拥有渊源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

规划理念:立足宏观全局,以文化为先导,激活乡村旅游资源,综合发展产业链,实现从‘传统农业乡镇’到‘主题旅游小镇’的转型

黄邓村“农家乐”位于灞河右岸的灞桥镇西北、分布在白鹿塬北坡,灞河之畔。景色十分优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观。春天果树开花繁茂,夏天秋天果树成熟结果,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尤其进入夏天以来,每个月都有新鲜的水果成熟。黄邓村围绕果蔬产业,通过多种主题活动,不断激活并深挖人文、生态为主题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在展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也树立了黄邓村特有的品牌,更有力带动了周边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借助樱桃产业不断拉动区域农家乐休闲游市场持续向好发展。

目前,西安市休闲方式呈现出这样几个发展趋势:其一,中高端休闲方式更为大众接受。其二,休闲方式更加时尚化多元化,注重精神休闲方式的影响力增加。其三,休闲时间更加的广泛化和日常化,不局限于周末和假期。

存在的问题:大范围内,粗放式开发多,高层次精品少;区域范围内,品种单一,趋同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科学规划。农家乐只是满足市民对农村的好奇,还不能充分满足休闲的需求。低层次开发的实际效益不足以激发供给主体——农民及企业的积极性1)农家乐的特色越来越淡,农家乐的味道越来越大众化,搞的有点像餐馆或招待所,缺乏创新意识;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经营者的眼光有待放长远,卫生状况比较差,没有品牌意识;3)缺乏有力的统一管理,本地区形成恶性竞争,没有差异化经营;4)片区农家乐还没真正形成气候,缺乏整体包装和推广,象酒店式管理那样能有农家乐专业管理公司对其进行品牌包装和宣传;5)缺乏对客户体验的调查,总体来说客户满意度一般,没有持续性营销方法和长远吸引回头客;

然而注重对乡村资源的深刻了解,民俗文化及生态科技的探索研究,以及国家农村与城乡统筹政策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以现代服务业理念打造最具开发价值与市场竞争力的休闲农业产品,充分发挥休闲旅游的引擎与产业整合作用,提升产业价值,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城市化大发展。

形成关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生态科技、民居建筑、创意农业景观等诸多方面导向下发展新农村建设、古镇古村、郊野生态休闲、农业生态园、农庄度假村等。

发展创意农业服务要在规划设计上打破单一的规划模式,在规划设计上可以采用按照区域生态区规划、生态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修改性详细规划,同时多元化的开发景观资源,例如农业景观、景区景观、休闲农庄景观、乡村旅游景观、广场景观高尔夫球场景观、园林景观等。

农家乐的景观规划要从细节着手,作到画龙点睛,重点突出体现地域性特着的文化符号,具体到实践当中,应该针对具体的区域,先刻画出地域文化的主脉络,通过进一步的概念化,归纳出成系统性的文化符号再将这些符号演绎到具体建筑与景观改造的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卢小琴.荆州桃花村农家乐旅游开发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

[2]刘晓华.陕西省延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J].JournalofLandscapeResearch.2009(07)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6

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创设、加大公共服务,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呈现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成效越来越明显的良好态势。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

2017年,农业部将以贯彻落实农业部等14部门《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传统村落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推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加大规划引导、丰富产品业态、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扶贫、弘扬农耕文化、培育知名品牌,指导各地在创新用地政策、加大财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努力把休闲农业打造成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问: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农业+”的作用,推进业态功能的多样化?

答: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速很快。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规模的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0多万个,比上年增加了4万多个,增长15%以上。但同时,功能单一、主题不明、特色不突出等问题较为普遍。有的盲目复古、简单照搬,缺少历史厚重感和文化乡土味;有的功能拓展乏力,无法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采摘园数不胜数,能细看可回味的并不多见。

同质同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必须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拓展功能、满足需求入手,通过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草原游、森林康养等多样化模式,做足“农业+”文章,推动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旅游”。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创办农业嘉年华、建设休闲农庄等新模式,让市民在农村住下来、游起来,更好地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愉悦。大力推进“农业+教育”。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农业游学等活动,满足市民近距离参与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知识的需求。大力推进“农业+文化”。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按照保护与传承同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方式,展现农耕文明的魅力,塑造乡村文化的特色,满足游客对文化的需求。大力推进“农业+康养”。拓展养生养老、健身运动的功能,让城市退休老人到乡村居住,感受田园生活,享受返璞归真的喜悦。“农业+”要科学地+、健康地+、巧妙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

问:产业布局相对集中,能够产生发展规模效应,如何推动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集聚化?

答: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虽然体量大,但布局分散,造成点与点无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摊,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发展休闲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一盘棋”思想,处理好点线面关系。只有在抓好点上创建的基础上,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才能促进线面工作;同样,也只有形成“串珠成线、串线成面”的规模效应,点的发展才有根基。

这些年,农业部一直着力打造“3+1+X”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我们要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思路,大力打造“综合体”。以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等为载体,多层次开发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多维度策划创意创新创造形态,形成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业融合体。大力打造“聚集区”。通过统一管理、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团发展,鼓励农民利用自家农房、院落,连片打造有规模、有特色的农家乐聚集村,形成规模效应,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聚集区和产业带。大力打造“金品牌”。继续培育示范县(市、区),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镇),推介一批精品景点线路。鼓励地方创造特色品牌。有重点、多渠道、跨平台构建宣传推介体系,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问:目前社会各界非常看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参与发展的积极性非常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应该怎么看?

答: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坚持以农为本,以农民主体的原则,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一个开放的产业,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渠道。但目前农民自身发展能力弱,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也需要工商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其中,拓宽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引导更多的现代要素流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其更快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富裕农民。因此,我们要注入“新元素”。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允许返乡下乡的创业创新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鼓励其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鼓励“互助合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等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提高农民的资产性收益。要支持“自主创业”。探索农民自组织、自激励、自就业的创业模式,积极培育创办领办休闲农业致富带头人,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强化“利益共享”。积极探索建立多方⒂搿⒒セ莨灿的机制,既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又让农民利益最大化,不能排挤农民、损害农民,不能让“农家乐”只是“老板乐”。

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虽然非常火爆,但消费者休闲度假体验不好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利用各方资金,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现代化?

答: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大众化、经常性的消费方式,市民节假日蜂拥而至已成为农村的一大景观。2016年湖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58亿人次,同比增长11%以上,重庆接待人数达1.52亿人次,同比增长近20%。河北馆陶村今年春节从初一到十五,涌进90万游客,是全县总人口数量的3倍。短时间大批量客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能力带来压力。有的进村道路等级低,车多路窄进不了村;有的缺少垃圾处理设施,游客走了,垃圾遍地。路难走、网难上、事难问,导致游客留不住、难再来。

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社会资本关注,创业创新资金接踵而至。可以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始进入了投资合作、兼并重组、连锁运营的新阶段。面对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引导资金更好地用在补短板上,用在产业提档升级上。要整合财政资金。去年农业部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实施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和项目,支持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今年这个项目继续实施,而且增加规模,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同时鼓励各地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要撬动金融资金。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服务力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多种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对休闲农业的信贷支持。要带动社会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利用ppp、众筹、“互联网+”、发行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投资休闲农业。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形成全方位投融资体系,让农村的基础公共和配套服务设施有人投、管得好、能常用。

问:如何加强引导管理,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更加规范化?

答: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规划引导不够、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优等问题。从开发层面看,不少业主对休闲农业发展仅凭一腔热情,缺少专业成熟的想法,导致建设立项不科学,造成投资浪费,影响日后发展;从经营层面看,缺乏专门的管理策划团队,有眼光、懂经营、会设计的人才不足,产品开发缺乏创意,营销策划单一低效;从服务层面看,住宿、餐饮、导游等一线人员,大多缺少培训直接上岗,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今天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同于过去农民分散搞“农家乐”,一定要加强管理服务,促进其有序规范持续地发展。要从规划引导入手,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将休闲农业开发纳入城乡发展大系统中,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明确发展方向、构筑产业特色,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要从完善标准入手,加大休闲农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宣传力度,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加强统计监测运行分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构建完善的监测统计制度。要从人才培育入手,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规划设计、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专门人才。加强从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服务接待、教育解说实用人才,提升服务质量。要从示范带动入手,加大对已认定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星级企业等的动态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行业自律,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做到诚信守法经营。

问: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过程中,如何平衡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绿色化?

答:现在仍有个别地方存在开发过度,导致山被挖、湖被填、树被砍、田被占、房被拆等现象。生态环境破坏、特色资源浪费、传统文化遗失,严重背离发展初衷。绿色生态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根本特质,也是吸引消费者前来最重要的元素。乡村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很大程度得益于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健康的食品,得益于休闲农业让人们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如果环境受到破坏,乡村休闲将失去生命。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7

[关键词]国外;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75陂献标识码]B

一、引言

乡村旅游被认为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新的尝试,是一种新型产业,借助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资源整合,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和谐统一,乡村旅游对维护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国是最早开展乡村旅游的国家,现在乡村旅游在美国以及英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都发展的已具规模。我国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在发展水平、农业资源、农村环境以及市场成长阶段等各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总体上已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并引起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总结

(一)法国乡村旅游

法国作为欧洲第一农业大国,乡村旅游起源较早,利用农业资源与旅游业的有效结合吸引游客,以此带动了乡村家庭旅馆的发展。法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是得力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政府出资成立乡村旅游协会,例如“农家长租房”、“欢迎来农庄”等,并为当地居民修葺和维护民居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其次法国政府重视保持乡村的原始性,加强对古老村舍等传统建筑文化的复原与保护,鼓励当地居民围绕本地特色开展乡村旅游。再者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与政府之间巧妙的配合更是乡村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行业协会在政府指定的标准制度和行业规范内自行制定质量评定标准及相关规范,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多元化、全方位指导,是农民与政府之间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最后法国注重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常常多种营销并用,根据当地乡村旅游特色及地域因素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一些中小型企业不仅向政府、行业协会积极寻求帮助,还会与竞争对手相互联合,加大与媒体的合作力度,扩大宣传的规模和影响力。

(二)西班牙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西班牙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90年代以后不断的发展壮大,目前乡村旅游收入高于其海滨旅游的收入,占据了西班牙旅游业的重要地位。西班牙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注重立法和组织管理。立法上力求做到每个地方政府都拥有本地区关于乡村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明确其地位。组织管理上,组建乡村旅游协会,为政府、村民之间搭桥引线,西班牙一半以上的乡村旅游产业都加入了旅游协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来规范成员行为,以提高乡村旅游体验的质量。西班牙在乡村旅游发展上还有一个亮点――将乡村旅游纳入国家旅游业统筹考虑。最为代表的属1992年推出的“激活和优先计划”以及2000年实行的“全面质量管理计划”,高效激活了乡村旅游,促进产品多元化,并从旅游目的地建设到旅游管理、环境保护、旅游安全等十个方面着手全方位的提升了产业素质。

(三)美国乡村旅游

美国乡村旅游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形式较为多样化,利用森林、渔村、牧场、农业等资源开展观光或者度假型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美国经历了从一小块公共游憩地到大肆开发破坏生态自然环境的过渡,所以吸取教训后的美国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紧紧围绕乡村的自然景观、农业资源以及本土的风俗文化等为宗旨,回归自然,实现良性循环。美国乡村旅游强调其社会意义的重要性,客源主要针对国内居民,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征收税款等在宏观上给予支持和调控。尤其各州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重视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不仅通过税收提供资金支持,还专门设立服务机构为当地提供相关服务和旅游营销。另外,美国鼓励各州政府简化申报程序,对申请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户或村庄在手续上给予一定的简化并在一定政策范围内适当降低申请门槛。再者,美国乡村旅游善于借助节庆、事件、项目等营造氛围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打造品牌节会、展会,极大丰富游客体验,吸引游客,拉动游客消费。

(四)日本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日本一般被称作绿色旅游,是在绿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渔村、山村或是农庄等地区进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享受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战后日本快速的城市化使农村面临衰落,为了促进城乡之间的平衡,激发农村新的活力与激情,日本政府全力促进绿色旅游的发展,可以说,绿色旅游是在日本农业政策和地域开发政策的背景下得到成长的即。在规划开局上,倾向自然地、乡村意向,采取得当的措施去激发乡村居民的工作热情和干劲,使绿色旅游产业与开发政策、农业政策、城镇居民的旅游愿望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辨明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基础上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政策。另外,日本在发展绿色旅游的同时,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交流的对等与互动,不可将其分开进行对待和研究,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对绿色旅游发展进行动态跟踪,及时解决城乡之间交流的障碍。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建议

(一)政府主导,促进资金到位

在上述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经验中可总结出其共通点,就是政府主导,乡村旅游首先要引起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都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国家及各级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不仅从宏观层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制定政策法规,进行规划营销,还应帮助村民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电力、排水等纳入政府职责范围。充分利用村民原有的道路、果园、院落、林地、鱼塘等盘活资产,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二)重视旅游资源评价,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工作

要想使乡村旅游得以顺利开展必须事先做好对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及科学规划工作。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要想从源头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必须高度重视对旅游资源的评价,适时调整策略,秉着其规划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乡规划相协调的原则,深入调查其乡村旅游资源并进行归类整体,抓住主题与重点,重视对生态环境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分步骤有节奏的按照规划实施,规划不能一蹴而就,要分清主次、缓急、远近、轻重,梯度推进。

(三)规范行业标准,完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阶段,关于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健全,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前提下,应结合我国当下实际发展情况,稳步完善行业标准及行为规范,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合理组建行业协会,规范经营主体的行为,维护游客切身权益。认真归纳整理我国关于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旅游方面的文件及政策,围绕乡村旅游规划、游憩地土地利用、乡村旅游管理条例、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经营主体上岗规范、质量安全投诉等方面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推动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创建乡村旅游规模化、独特化

国外乡村旅游能够得以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在政府、协会及农户的努力下使乡村旅游形成规模,打造本地特色品牌。而我国目前由于资金、技术、制度等多方面原因,乡村旅游的目的地较为分散,规模较小,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处于较低层次,在这方面,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综合考查整合乡村资源,健全产业经济结构,为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独特化发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与体验。

(五)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水平

我国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对乡村旅游发展认识不足,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存在私心或争抢即得利益等现象。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应该让政府牵头组建以乡村旅游为主要工作的组织及协会,帮扶当地村民,有效指导村民科学合理的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产业,梳理清楚社区、政府、协会、村民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强化对村民的教育及培训,提高村民对乡村旅游的深入认知,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为农民带来收益,增加就业途径,鼓励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决策中去,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六)重视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

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欧美国家对产品的营销非常重视,有效的营销方式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与推介,更好的吸引游客前来消费。我国应该根据各地地区差异性推出不同的营销手段,创新营销策略,不仅可以根据当地的民风民俗创办节日营销、民俗营销、假日营销等,随着互联网的兴盛,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营销,将本地区打造的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广泛推介宣传。加强同质或异质旅游产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联合宣传共谋发展取代恶性竞争。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8

乡村旅游的开发,类型多样,其中关联到的因素很多,涉及到主要依托资源及开发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开发主体、不同的资源类型,其开发模式也不尽相同,远见主要从资源利用角度将乡村旅游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传统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乡村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满足舒缓现代人的精神。

2)休闲农庄模式

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休闲农庄作为经营单位的发展一种乡村旅游的模式。

休闲农庄是指占地有一定的规模,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主体。

3)景区依托模式

景区依托模式是指依托旅游景区(点)开展乡村旅游,把附近旅游景区(点)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4)民俗风情模式

民族风情模式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

5)品牌餐饮模式

品牌餐饮模式是指某一特定乡村旅游地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饮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从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游客对旅游地的深层体验,“从味蕾开始”。特色餐饮,是乡村基于饮食传统文化,投入最少,最易于经营的旅游服务。比如:生态渔村。

6)乡村酒店模式

乡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住宿单位,是将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够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的经营主体。乡村酒店的档次介乎于城市酒店和农家住宿之间,让游客能在农村享受到酒店级的服务。

乡村酒店模式是以乡村酒店作为主要旅游接待设施,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模式。

7)古村聚落模式

古村聚落主要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历经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古村聚落模式是指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8)创意产业模式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创意产业模式是指依托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所形成的氛围,开发艺术家社区等具有鲜明创意产业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并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村旅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科学性、规范化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大都基于业主自己的想法,没有按照科学的规范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致使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布局不合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导向指示牌也没有。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后,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和措施。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开发者没有对科学规划足够的重视引起的。

2)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有不少的景区是村集体或私营业主自行开发的,由于没有经过对资源条件、市场诉求、周边竞合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致使开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开发主导者只是基于自己眼前利益,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甚至都没有思考开发与周边资源的协调与竞合,重复建设也在所难免。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服务的提供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服务水平偏低,并且观念比较落后,没有统筹安排,提高服务质量的意识,致使管理比较混乱。

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乡村旅游形式逐渐成为游客日常休闲的选择,以往较为混乱的服务不在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服务“短腿现象”日渐凸现。

4)缺乏商品意识,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仍然处在“吃农家、住农家”这样一个基础的接待服务阶段,真正农村的本地文化没有得到挖掘,有的已经在开发乡村文化,但也没有上升到商品的层次,使乡村提供给旅游者的服务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真正实现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

5)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不少旅游者比较在进行乡村旅游时,比较热衷于现场宰杀、烹饪还在饲养的羊、鸡、鸭等畜禽。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少问题,现场宰杀的畜禽几乎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和经营者是无法分辨出来的。而乡村的厨房、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城镇餐馆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和卫生标准。有的经营点甚至还出售明令禁止销售的保护野生动物,如野猪、蛇类、青蛙等动物。

3、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1)乡村旅游分布的变化与新格局的形成

随着旅游消费意识的成熟,乡村旅游的格局也由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向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转变。

观光、餐饮为主的旅游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5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5公里范围区域。

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250公里,中型城市15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80公里范围区域。

2)乡村旅游从依托城市向依托景区发展

乡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再以出游距离作为第一选择,而更多考虑的是旅游过程中的得到的服务和体验。

乡村发展旅游要么依托自身资源的吸引力,自身没有资源的只有依靠附近的景区进行联合品牌,打造特有的服务接待。借助景区的客源。

3)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采摘农业型向休闲、度假、体验乡村型发展

乡村旅游有待产业的升级,随着大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和旅游者消费心理的成熟,单一的观光采摘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旅游者到乡村希望得到乡村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安宁,那么乡村旅游必定也应该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型。

4)乡村旅游从自发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发展

乡村旅游的自发发展是初期市场主导下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被动反映,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自发的旅游状态将不再适应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必须以规范化的姿态主动出击,找到与市场的契合点,这是市场化的必然。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9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此背景之下,不少地方政府为实现乡村脱贫,将乡村旅游做为推动乡村脱贫的重要抓手,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推动了很多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在基础设施、景区建设、原住民搬迁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在景区建成之后,后续景区运营方面遇到不少问题,不少景区运营难以为继,甚至还有部分景区已经停止运营,逐渐荒废。

一、我以最近两次出差考察的云南盐津县和四川岳池县的乡村旅游项目为例,尝试分析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部分乡村旅游项目不顾实际情况,在远离客源市场、资源条件一般、区位条件一般、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盲目开发。

以云南盐津花香酒谷景区和落雁乡农业主题公园为例,主要问题表现在:1、两个乡村旅游景区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花香酒谷景区和农业主题公园距离盐津县城交通距离约1小时,距离高速公路超过两小时,通景交通为乡道,交通可进入性低。2、区域内资源条件一般,没有深入挖掘地方乡村资源,模仿开发,缺乏创新。如开发目前城市周边景区较多的花海、摩天轮、科技馆、小木屋酒店、苗木培育研究中心等项目,缺乏旅游引爆点,难以对游客形成吸引力。由于交通区位差,项目本身又缺乏吸引力,在2017年短暂营业半年后,花香酒谷就不再运营,和农业主题公园一样,缺乏管理,景区逐渐荒芜。

(二)经营项目单调,服务质量不高,部分乡村旅游点旅游项目单一,只有简单的吃、住和观光,乡村旅游的其他要素发挥得不够。

以岳池县岳池农家景区为例,岳池农家项目是岳池县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在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建设标准很高,距离岳池县城与高速公路只有不到半小时车程,区位较好,在春天花季期间,日游客接待量约五千人,但是目前景区仍然运营艰难,主要原因一是景区缺乏经营项目单调,以观光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主,缺乏体验性项目和留客项目,游客来游览一圈后就会离开。二是景区没有文化内涵的挖掘,景区内感受不到陆游岳池农家的意境,也感受不到地方千年历史的积淀和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方式。只有网红项目的堆砌,比如稻田集装箱酒店、充满现代城市风格装修的咖啡馆和餐厅等。三是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景区的稻田酒店出租给不懂运营的私人老板,造成资源浪费。

(三)景区独立发展,缺乏与周边乡村产业的连接,对周边乡村的发展带动有限。

以盐津的乡村旅游项目和岳池的岳池农家项目为例,这些项目主要功能是旅游,主要的盈利点也在旅游上,没有做到与周边的产业联动发展,周边没有围绕景区形成产业集群,景区也没有农产品的展示销售点,也没有为周边对产业发展带来客流。景区是独立发展的,即使盈利也只是景区盈利,对乡村的带动作用不大,因此也难以吸引人才回乡。

二、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先策划,后规划”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先策划,后规划”的科学规划理念。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也是搞好各项后续工作的基础。在开发前,先对项目进行策划,明确自身优势,把握市场需求,确定项目发展方向,研究项目可行的运营模式。策划定先明确项目发展方向和目标,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二)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地方资源,打造精品

如盐津和岳池项目,乡村旅游经营项目特色不突出、全是配套产品,缺乏吸引力,精品较少。应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乡村旅游亮点,打造乡村特有的文化意蕴和生活方式,打造出与城市景区完全不同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首先要深入挖掘区域独特的乡村文化,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只有蕴含丰厚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才具有持久的活力和永恒的生命力。我国乡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农耕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工艺文化。只要用心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就能打造出彰显乡村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

创意乡村旅游规划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农村经济;影响;研究

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居民更加重视不同的精神文化体验,尤其是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农村的特色文化,进而促使我国乡村旅游行业得到发展机遇。乡村旅游能够让人们亲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提升。需要在乡村旅游业发展基础上,深刻探究更科学合理的改进策略,发挥乡村旅游经济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我国旅游行业整体格局的创新,提升了乡村旅游经济。同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存在积极和消极层面的影响,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究。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进而对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旅游,尤其是乡村自身就具有其特色文化,更多城市居民被乡村民俗秀丽风光所吸引,这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有效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接待超过了30亿人/次,营业收入较2017年增长45%。乡村环境和文化背景优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活力。

(二)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1.积极影响乡村旅游虽然与传统农业都是提升农村经济的方法,却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传统农业主要依赖劳动力的付出来获取利润,而乡村旅游则是以服务游客获利的。以往农村居民改善经济的方式,大多都是迁移至城市,去城市工作会得到更高的经济收入,往往农村居民都会向城市迁移,甚至有的地区农村人口都迁至城市。随着农村旅游业的兴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添加了新的动力,农村人民不必要向外迁移,就可以在本地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促进农村旅游经济的增长,并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助于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带来更高的经济力量,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比如,福州市发挥了当地农村的农业风景区优势来发展旅游业,开启了“旅游季”模式,其中网红稻草部落创意十足,吸引了很多游客的驻足欣赏,游客也能参与到农耕体验中获得新的乐趣。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传统农业的发展,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农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能够有效推广农产品进行销售,进而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乡村旅游可以更好地对农村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改善了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使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2.消极影响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增长,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问题上面。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乡村旅游,随之而来的就是垃圾数量的增加,为农村本地带来较大的环境压力,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日俱增的垃圾会对农村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乡村旅游的开发使得道路更加便捷,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出入,因此会产生更多的汽车尾气,使得原本良好的空气受到污染。此外,乡村旅游会导致当地的消费提高,为了提升销售额,农村的物价会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农民带来经济压力,这一消极方面的影响,无法起到改善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的作用。因此,目前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经济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在长期发展中总结经验,不断平衡乡村旅游的有效发展,尽可能地避免负面因素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乡村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中却存在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经济的有效增长,也会对农村整体经济情况带来影响。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乡村旅游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农村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会导致游客的体验感降低,由于乡村旅游景点整体的服务质量不高,大大削弱了游客的积极性。比如,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洗手间、工具室、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十分简陋,卫生状况也不够理想,就很难留住游客,进而限制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政府引导政府对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指导、规划,这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乡村旅游需要投入较大成本,且得到成效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反映政府的工作业绩,因此部分政府部门通常不愿意去投资乡村旅游项目,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缺乏专业人才人才进入是乡村旅游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目前乡村旅游业缺乏高素质人才,使得乡村旅游服务工作效率无法效提升。在实际的乡村旅游过程中,游客往往无法解决食宿问题,暴露出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大部分乡村旅游企业中的员工都是农村本地居民,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工作的培训,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使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三、乡村旅游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村旅游有效提升对农村长期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需要积极面对乡村旅游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而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境保护,丰富旅游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充分保护是乡村旅游的重点工作,只有突出地方特色维护当地的基本环境,才能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围绕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保证乡村生态环境的健康、不受污染,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比如,河南省中牟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主要的生态建设农业种植示范区就成为游客旅游的首选,其中还有优质的水养殖区。另外,还有莫干山的农舍非常注重自然环境的宣传和保护,借助当地自然、人文浑然一体的优势景观,对旧物进行利用和空间设计,满足高端人群休闲度假的需求。乡村旅游项目的拓展需要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严格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大力宣传传统乡村优秀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二)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合理规划对其长久发展有重要意义,需要根据不同乡村本土文化、历史等背景构建合理、科学的旅游发展计划和策略。比如,陕西袁家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就充分地体现了当地的人文、景观特色,袁家村构筑了小吃街、艺术街、油坊、布坊等,十分贴合当地文化,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生活。陕西袁家村虽缺山少水却越做越大,主要原因就是它具有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村民为主体协调发展;发挥“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注重乡村旅游投资,使得外出打工者重回袁家村;经典的市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