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验室管理建议十篇实验室管理建议十篇

实验室管理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06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1

[关键词]纤维管理检验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56-01

1、前言

纤维检验、检测实验室是纤维检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企业、社会提供科学公正的数据,同时也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的有效性和纤维检系统的社会形象。下面,结合具体的实验室工作,谈几点“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认识。

2、服务理念

实验室对于政府来说是可以进行执法的机构,所以有强制性的产品和认证,以及我们对于产品质量的仲裁判断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根据监督检测的一个计划和目的还有任务来进行处理,针对于编制出来的可以实现的方案来说,可以针对于主观的部门来审核,对于抽样方案中的一个检验依据,和检验的项目已经判定的规则的内容可以进行科学的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最后才能满足于客户的要求。且对于一些客户的委托,我们可以根据检验出来的准确实验结果和可靠的方法来进行公正公平的研究服务,同时可以关注检验结果过程中的衍生服务,对于检测的方法和培训的项目来说,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进行高程度的设备利用。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的就是要在客户的技术方面和我们保持良好的合理沟通,所以针对于建议的检验结果来说,我们可以用相应的办法和措施来进行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应该尽可能的满足我们对于相关方的一个需求和满意度的调查。

3、日常行为

对于实验室来说,我们只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就可以了,但是还是需要对于在检测过程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进行全面的控制。所以对于监测工作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就应该进行相应的总结,首先就是不符合标准,要对于客户的行为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审查,要针对于客户的投诉和实验的对比,最后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检测,同时要对实验室内部的一个管理进行评审和核准。

如果最后违规行为的发生,我们要秉承着谁错误谁承担的原则,根据工作的错误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暂停工作进行待查,及时纠正错误,最后对于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验证,根据恢复的工作问题当中进行人力资源的分析,在进行纠正的过程中会造成相应的成本,所以要调用大量的数据来进行控制。

在结果出来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找寻出一些违规的相关原因,通过这样的处理就能够进行有效的预防,所以可以判定的是要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训日常的工作人员,进行对检测工作的严肃认真的检测,要注意信息的归纳和总结,要把一个实验室的数据和态度问题摆在第一位,要进行预防和措施的研究。

4、设立专职人员从事质量控制

实验室的全部管理工作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来实现,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的质量水平。在机构和人员方面,应该加强:1.设立专职机构或指定专职人员从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质量体系得到有效运行。首先由专职人员制定质量控制、不确定度分析、期间核查以及评审等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应当按照计划开展。其次按照工作分工,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工作范围内的质量控制方法。最后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实施,特别注意做好记录。2.应当提高授权签字人的能力。授权签字人就是领导授权可以签发报告的人,目前在事业机构实验室中每个不同的领域都有相应的授权签字人,但能力参差不齐。授权签字人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标准进行确认、测量不确定度、制定量值溯源计划等,所以授权签字人的能力应当符合要求。3.领导应当建立平台,加强沟通交流。使每名职工了解自身职责权限、程序要求,知道自己对下一步工作的贡献和影响,工作中根据分解到本岗位的质量目标评价其业绩。同时主动寻找增强职工能力、素质的机会,建立平台让职工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5、实验数据记录

对于一个实验来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实验检验工作,做好平时的日常工作记录,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准确的表示,实验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客观的数据调查,要提高实验数据管理的效率,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任何违规的工作问题和所存在的隐患,对于相应的问题进行纠正,还有违规工作的发生,使实验体系中要得到准确的数据做最有力的保障。

内部审核的时候和检测工作当中的数据记录,对于多次的调查和审核评审,在工作当中可以进行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实验室的不同来进行规划和开展活动,针对于管理体系当中的不足,可以把实验室的工作强有力的进行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实验检测出来的报告对于实验室进行最终的产品检测,而且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技术积累的质量和工作,需要专家和学员同时进行研究,这样我们才可以知道最后的技术积累的质量是我们最后能够得出来的数据检测。相关小组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汇报,让我们随时了解到实验室检测数据,最终根据数据来进行报告的完成。

只有使用量值准确的设备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检测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应当制定系统,包含检测设备的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以及标准物质。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是我们首当其冲的一个目标,期间核查只是考核设备示值的误差,在进行误差检验的时候要看设备是否有数据上的误差。选择一个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这样就可以减少误差的出现,而且要制定关键数据和参数,选择基本参数进行期间核查。

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与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必须要参加实验室比对,最为重要的就是有关机构开展的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试验,所以针对于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实验室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的难易程度,这就是我们要测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完每一次比对试验后,都应对试验结果进行书面评价并记录在册,通过评价结果对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检测人员技能进行改进和完善。

6、结束语

对于如何加强纤维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的几点建议我们已经在上面讨论出来了,最为重要的还是实验室本身比对的数据要具有充分可靠的数据来源,特别是针对于实验管理的办法,要同时进行数据的检验,专家学者要一把抓,要严格控制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障实验室的数据不能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崔庆培.浅谈纤维含量检测过程中的取样和预处理[J].中国纤维检,2016(3):60-62.

[2]李纯婷,等.GB/t10629-2009.纺织品用于化学试验的实验室样品和试样的准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3]陈思香,等.GB/t16988-2013.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4]闫春红.GB/t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实验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2

药品实验室管理建议

目前,我国各级药品检验所不仅执行国家局颁布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还积极进行着计量认证和向世界水平看齐的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大步推进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一、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计量认证的实质是对实验室的一种法定认可活动,也是检测机构进入检测服务市场的强制性核准制度,通过计量认证是各级药检所开展法定检验业务的基本门槛。实验室认可是对实验室从事特定检测或校准能力进行评价和承认,认可意味着认可机构承认实验室有从事特定的校准或检验活动的能力。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29日,我国已有50个药品检验所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其中有23个省级药检所。

实践证明,药品检验所实施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层级和个人;明确和细化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促进了检验和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确保了实验室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配置与所开展的检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等;有利于检验机构全体人员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质量意识,自觉执行文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检验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使质量管理活动进入良性循环,有效的规范管理。

二、我国药企检验实验室现状

药品Gmp实施20年间,尽管药企检验实验室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管理水平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管理水平仍不容乐观。在Gmp认证时,药企检验实验室普遍存在缺陷。据广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对近两年258家广东药品生产企业药品Gmp认证过程中的2532条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其中有215个企业的药品检验室存在缺陷,涉及厂家占调查厂家总数的83.3%。而且,药企检验实验室存在的缺陷集中体现在对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普遍性。如:人员素质不高,职责不清;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到位;未执行某些重要程序,如分析方法未验证,未建立和遵守实验室操作变更控制系统,检验仪器未验证和未进行偏差调查等;对检验设施、设备、试剂、标准物质、滴定液等要素的管理不规范等等。在近年发生的一些药害事件中,也暴露出药企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漏洞,如齐二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企业对原辅料的检验管理不规范所致。

1、缺乏药企检验实验室管理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的缺乏直接导致企业在对药品检验室实行规范管理时“无据可依”,药品监管人员检查时也颇感“无章可循”。

2、药品Gmp对实验室管理的规定不系统、不具体

药品Gmp尚未纳入部分对规范实验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如实验室管理、分析方法的验证、取样程序、留样要求、稳定性实验的应用范围、稳定性实验的留样要求等。

3、药品Gmp现场检查对检验实验室的检查深度不够

药品Gmp现场检查对实验室的检查缺乏针对性。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的检查要求,对实验室的检查包含在对质量管理部门的检查之中,导致实际分配至实验室检查过程中的检查员资源和检查时间显著不足。作为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室,其运行是否合理、提供的报告是否真实可靠难以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得到准确的判定。

此外,药品Gmp中实验室部分的检查条款可操作性不够强,在实际操作中较难掌握尺度。

三、规范药企检验实验室管理建议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3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实践职称考核

一、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室队伍现状

1.实验室人员实践经验不多

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室实践能力普通不高有着必然性,受传统思维和传统教学体制影响,高校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培训。同时,由于高校培养形式基本是理论型,所以,高校培养的高级人才也是理型,高校进人机制(学历、学位要求)决定着高校所进人才只能是理论型人才。

2.实验室人员积极性不高

实验室人员人员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职称体系不公平。现在实验室职称不是教师岗位,而是纳入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总是有抵人一等感觉。二,讲师岗位有三个岗位,实验室中级岗位只有一个岗位,实验师岗位是讲师最抵岗位。实验室没有正教授编制只有副教授编制。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实验室流动性过高,形成高校实验室人员不能安心于实验室工作,总是把实验室工作作为跳板,一个机会就跳入教师岗位或管理岗位。

3.实验室人员素质

实验室人员素质总体比较抵。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历史因素,以前部分老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不思进取,没有创新意识。二是体制不重视,对实验室要求抵,所以,所进人才标准也自然抵。三是实验室人员成为解决高知的家属场所,而这些家属文化素质基本上达不到实验室要求,所以,对实验室工作起不到推进作用。四是实验室待遇远低于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实验室老师有抵触情绪,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室队伍建设措施

1.改革实验室职称体系

改革思路有三:一是将与教学联系密切的实验室纳入教学体系,纳入教师岗位。实验岗变成教学岗,对于其考核也采用教学考核办法。只不过,由于实验室日常工作量比较大,对教学要求可以限制在实验教学上。同时,相对于专职教师工作量标准,实验教学工作量可以适当减少。二是实验室岗位不纳入教师岗位,但认定标准或岗位层次也和讲师岗位一样。如教学设置多少级别,实验室也设置相应级别,这样一样,即便没有教师职称,但待遇一样,也同样可以发挥实验室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设置正教授级别的实验师岗位。现在全国大部分高校实验室岗位没有正教授岗位,可以考虑设置正教授岗位,这样一样,可以让实验岗位老师有追求、有目标。不然,在实验室工作人员评上副教授之后,就是混时间,就等着退休,不能发挥工作积极性。

2.加强实验室人员的进修深造

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着过于重视专职教师岗位的进修及深造,对实验室进修及深造则进行压缩。而这些做法于市场需要人才相违背,因为目前整个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动手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专职教师基本上所授内容都理论型的,而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是实验室利用程度,而决定实验室设备利用程度和发挥作用的就是实验室老师,所以,压缩实验室进修和深造成与市场需要相违背。实验室人员进修标准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要还是到放在企业,因为这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有关,经济与管理类专着就要求亲自动体验。可能在寒假、暑假送老师到市场去调研、去实践。如,会计学老师就到企业去做账,市场营销老师就到企业跑业务,国际贸易老师就到贸易型企业去挂职。一般企业还是欢迎高校老师去调研,去挂职。

3.制定实验室教学考核标准

实验室教学决定着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所以,应加强对实验室老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教学质量考核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实验室教师的考核。二是对学生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关键还是在于实验室老师的实践水平和教学水平,所以可以规定实验室老师在进行实验室之前,必须由学校对该老师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上岗。在实验室老师实践水平提高的同时,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积极性,督促实验室所购设备能发挥用处,实验室老师能尽责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成。对于在实验室所授实验课,学校考核主要是动手能力考核,而不是书面考试。考核合格标准就是学生对设备利用准确程度、设备利用熟悉操作程度,学校在考核之前,可以制度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和职称评定、进修深造、年终业绩考核挂钩。

4.加强实验室外购软件的培训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4

关键词:实验室认可记录

“干工作必须有程序,有程序必须执行,执行过的工作必须有记录”,这三句话是质技监认函[2000]046号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和CnaCL201-2001《实验室认可准则》的总的要求,没有一项工作是不需要记录的。检验原始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检验原始记录的管理在所有记录管理中又显得尤为重要。

1发现的问题

原始记录必须做到真正原始,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客观,原始记录一要能反映现场状态的的全部信息,二要能够再现,具备重现性。

总结这几年实验室评审经验,原始记录方面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记录更改不规范。

在前些年实验室行业资质审查中,发现一些实验室原始记录的更改五花八门,有涂改的,有刀片刮的,有纸片贴的,还有剪刀剪的,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记录更改方式。记录更改执行杠改加盖章的原则:即在改动数据上划一横杠,然后在横杠上方填写更改数据,并加盖本人印章。

(2)记录信息量太少,表格设计过于简单,不能真正体现原始。

记得对某单位进行实验室认可时,现场做钢筋拉伸试验,钢筋原始标距记为80mm,断后标距记为26.5mm,现场问试验员26.5mm是怎么来的,回答说:尺上显示的是106.5mm,在脑子里减去80mm,就得出26.5mm。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原始记录必须真正原始,原始记录记录的是从仪器、仪表上直接读取的数值,不经过任何加工。现场试验员之所以如此记录,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原始记录表格设计有缺陷,没有把所有应该记录的检测项目参数都设计成表格。

(3)数值修约不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验室评审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数值修约归纳如下: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精确至5mm。

做外加剂检测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精确至1mm。

混凝土、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a。

砂浆流动性(稠度)精确至1mm。

水泥强度值全都精确至0.1mpa。

砂子筛分试验分计筛余精确至0.1%,累积筛余精确至1%。

砂子细度模数单次值修约至0.01,两次平均值修约至0.1。

砂、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精确至0.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精确至10kg/m3。

钢筋拉伸按照新标准GB/t228-2002的要求:

原始横截面积:精确至4位有效数字;

原始标距l0:修约至5mm,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

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1%——小于100mm,精确到0.1mm;大于等于100mm,精确至1mm;

断后标距l1:准确到±0.25mm(对于断后伸长率小于5%的材料,如CRB650,断后标距测量精确至0.02mm);

断后伸长率δ:修约至0.5%;

钢筋强度σ:σ≤200n/mm2,修约至1n/mm2;

200n/mm2≤σ<1000n/mm2,修约至5n/mm2;

σ>1000n/mm2,修约至10n/mm2。

(4)记录未注明依据标准,或者依据标准年号只写2位。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检验原始记录必须注明检验依据标准。同时为了避免千年虫问题,要求在记录引用标准时,无论原标准年号是两位年号,还是四位年号,从2000年开始,一律都改成四位年号,例如:GBJ82-85应写成GBJ82-1985。

(5)原始记录试验日期未注明或不明确。

对于综合试验的原始记录,可能涉及的试验项目很多,而每个试验不可能都在同一天进行,这时,每个单项试验应分别有试验日期。

(6)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试验环境条件(包括温湿度要求)应在原始记录中给予记录。比如,水泥成型室和混凝土标养室均应有温湿度监控记录,并且,对于像水泥养护箱和混凝土标养室这一类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温湿度控制的环境尤其要重视其记录。在一次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发现该实验室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温度自动记录纸上记录有多处超标,但没有专人对其观察、记录和处置,导致大量的混凝土试块未按标准进行养护。因此,对于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温湿度控制的环境要安排专人定时检查。

对于建工建材实验室一些常规环境要求归纳如下:

室温:10~35℃;

新型防水材料:23±2℃,RH在45%~55%;

混凝土成型室:20±5℃;

水泥成型室:20±2℃,RH>50%;

水泥养护水:20±1℃;

混凝土标养室:20±2℃,RH>95%;

砂浆标养室:20±3℃,RH在60%~80%;

混凝土收缩徐变室:20±2℃,RH在60%±5%;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和泌水试验:20±2℃;

回弹检测环境:-4℃~40℃。

(7)材料冻融循环记录信息不全。根据笔者经验,设计如下冻融循环记录表格(见表1),共参考。

表1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任务单号:

抗冻标号:

样品状态:

样品规格:

成型日期:

执行标准:

次数

进箱时刻

放后冰箱温度(℃)

到达规定

温度时刻

实际到达温度(℃)

出箱时刻

水温度(℃)

外观

检查

记录人

检测设备及编号

检测环境

检测人

校核人

(8)原始记录中法定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如Kn,mpa,mpa等。1984年0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中对单位和词头符号的书写有着严格的规定:

(ⅰ)单位和词头的符号所用字母一律为正体。

例如:毫米mm,不应为mm;微米μm,不应为μm。

(ⅱ)单位符号字母一般为小写体,但如单位名称来源于人名者,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体。

例如:秒s;[小]时h;赫[兹]Hz;瓦[特]w;帕[斯卡]pa。

(ⅲ)词头的符号字母,当所表示的因数小于106时为小写体,大于103时为大写体。

例如:千103k;兆106m。

(9)钢筋焊接断裂情况描述在原始记录中记录不完整。

应记录断裂位置(是在焊缝上还是焊缝外),断裂性质(是延性断裂还是脆性断裂)。

(10)有的试验室原始记录没有审核人签字。《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和《实验室认可准则》中都明确规定:未经校核的数据是无效数据。原始记录必须有人审核并签字。

上述这十方面都是在实验室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通病,实验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原始记录的管理规定

实验室若想减少或避免上述质量通病,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又符合现行规章制度的记录(档案)制度。应对记录的格式、标识、填写、校核、更改、归档以及收集、检索、选取、储存、维护和处置等做出具体规定。

⑴原始记录是技术档案的一部分,格式要规范化。

⑵原始记录是抽样、检测过程和结果的记实,是评定检测项目质量的原始依据,检测人员必须客观、如实、规范、准确、及时记录,填写时要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准用铅笔,所有项目都应填写完整,有测试人和校核人签字或盖章。

⑶校核人应真正起到校核的作用,应明确校核工作的范围。

⑷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删减或用纸剪贴;确需更改,必须由检验人员本人更正,在改动数据上划一横杠,然后在横杠上方填写更改数据,并加盖本人印章。

⑸原始记录中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相应的标准、规程规定的精度相适应,并按GB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中的规定进行数值取舍。

⑹测试过程中,如发生停电、停水或其它故障,以致影响测试时,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其影响和处理情况。

⑺原始记录每年或每季度或每月按类别整理归档,统一保管,保存期一般为三年。

⑻原始记录应安全贮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

⑼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原始记录填写和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转贴于3原始记录的审核制度

实验室为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尤其是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一般对原始记录执行“三级审核”制度,经验证明,它是一个十分成功而有效的方法。“三级审核”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级:重点是原始记录的真实性。

①原始记录纸是否是正式表格,栏目填写是否齐全、有无差错;

②数据是否现场真实记载;

③计算公式的应用是否正确,有无计算差错,导出数据是否合理;

④有效数值表达、进舍规则、异常值处理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⑤环境条件记载是否出自测试现场、是否失真、是否失控;

⑥平行双份是否超差、有没有粗大误差;

⑦书写清晰、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⑧其他相关内容。

第二级:重点是原始记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①第一级审核的主要内容;

②执行标准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恰当;

③原始记录与任务通知单的要求是否相符;

④误差计算,超差样品(项目)的处理;

⑤有关人员如检验人、审核人的签字是否齐全。

第三级:重点是原始记录的规范化和合理性。

①原始记录是否完整,应有的标识是否齐全;

②是否完全按照任务通知单的要求完成了任务,有无漏项(目)、漏报、签署日期是否准确;

③环境条件是否受控,执行标准有无差错;

④疑点值的判定、检查;

⑤检查计算分析数据的误差,决定复测(验)与否;

⑥是否符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有关规定。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管理评审;标准要求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评定做出了明确要求,实验室要想正常的运行下去,其所得出的数据务必真实、精确。并设置专人定期对实验室工作的质量进行管理检测。该管理检测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实验室里的工作任务进行的,以便于监督其工作文件以及质检试验是否能满足目前的建筑企业发展要求,是否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资质评定的要求,该检测结果将是实验室内的工程质检工作的优化的一份理论指导。

1实验室内工程质检的凭证和范围以及原则

工程质检实验室在检测工程质量时,可将资质评定依据、质检目标、管理体系结构、质检合同书、投标合同、国家规范评测准则、原则等作为质检评判标准。质检实验室日常工作流程有:1.做好资质认证;2.实际检测地点;3.成立组织结构。质检实验室的工作准则有:客观对待采集的检测凭证,检测机构要保持公正的作风,质检员不能参与和自己有关的质检项目;质检工作必须要系统有序的完成。

2质检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2.1工作计划与准备工作

质检实验室做好在年初完成年度检测管理规划,该规划应具有管理目标、工作性质、检测凭证、管理范围以及参与管理人员;质检实验室在实行监测计划时要设置一个评审团,专人负责质检规划的实施,主要工作有:管理参与者、合理分工、分配职业以及确定具体的检测时间等;这些工作都是为评审活动顺利进行打基础。

2.2开始评审

质检实验室工作评审的环节应包括首场会议、现场评测、现场碰头、做评测结果报告以及最后会议等。首场会议的主持人员是评审团团长,会议主要内容是简介此次评审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以及评审项目等主要因素,首场会议应把控好时间,最好在30分钟左右;在评审开始后,评审工作者要通过观察、听取、检测、询问等方式,来与受审项目负责人交流,并抽阅文件、当场检测、归纳项目施工凭证,做好检测记录,若发现建筑项目施工中存在违反标准的情况要做出不合格报告,最后以此做出检测结论,将检测结论在最后一次会议上由评审负责人现场宣读,并将检测评估以及结论做好,对施工中不达标的部分要向有关部门以及施工人员提出改进建议。质检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现场评审,将现场评审所需的技巧以及控制手段运用得当将促进评审工作的完善。

2.3编制建筑工程质检报告

建筑工程质检报告是质检实验室在完成评审管理工作后的必需文件。该报告主要对评审管理活动的内容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建筑不符评审规定的部分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以及评测,编制建筑工程质检报告务必要秉承规范和定量以及具体的原则。

2.4进行跟踪性实施

建筑工程质检报告中指出的工程建设违规部分,施工单位应据此改进在该部分的施工工艺,以便对违规部分进行纠正,此时质检实验室评审团应派遣专人对施工单位纠正违规部分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在纠正工作完善后做好跟踪报告。

2.5结论

当完成建筑工程质检实验室制定的年度评审管理目标后,质检部门或部门主管全面评测该年的质检工作完成情况,评测内容有:评审计划制定合理程度、结构组织、以及评审管理成员的尽责程度、工作经验和教训总结、今后改进计划。

3管理评审工作流程

1)制定流程与目标实施。建筑工程质检实验室制定管理评审流程并以此要展开评审工作。该流程主要有:目标、评审范围、规范引用、工作结构组织、评审成员确定、编制评审规划、确定评审基本目标、以及评审内容分析和记录、编制评审报告、跟进工程改进等。设定评审程序是完善建筑工程质检实验室管理评审工作的要求。

2)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建筑工程质检实验室组织的管理评审活动,应按照资质评审规则以及管理规则,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完成。因此需在年初编制完善的计划,并报由最高主管签字同意。施工时一旦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在最高主管的同意下进行临时质量管理评审。质检实验室参照制定的年度评审规划中制定的日期以及流程,按期对实际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并查看实验室的工作是否与质量评审工作相对应。质检实验室的管理评审工作应包含,质量管理的全部方面和全部的实验场地以及实验中涉及的技术以及管理程序。评审管理最佳时间是一周年。

3)确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标准。建筑施工质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拥有管理评审员证件。质检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编制成一个小组,并配备一名组长,数名组员。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组员才能上岗。质检评审组长应完成下面工作:编制具体的评审规划;组织成员完成具体评审工作;将评审报告上报上级部门并与其进行沟通;主持第一次会议以及最后会议;向质监部门上报质检评审中发现的重大质量故障;编制评审报告;签发不符合项通知书;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对管理评审员的要求:编制管理评审检查表;将评审要求知会受审方;制定实施计划;评审过程做好记录;上报评审报告;将不达标的工程项目跟踪改进;将评审报告存档。

4)施工中参照管理评审记录。将建筑管理评审的过程记录完善,并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做出报告,把报告作为质检实验室的的工作理论依据。

5)归纳评审过程中的文件。将评审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进行综合归纳,如程序和标准以及记录等,归纳时要保持文档的齐全,以及形式规范、保存的完善。

6)质量问题纠正。质检实验室在管理评审中发现的质量管理问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纠正,同时要跟进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避免再次出现相似问题。

4完善管理评审活动的建议

1)质检实验室的管理评审活动应做到全体参加,上至领导下到普通员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管理评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想办法提升质检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参与意识,树立管理评审活动全员参加观念。同时,质检实验室管理评审组长要与受检方做好沟通,使其明确质检工作的重要性。首先管理评审小组要注意对评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使其有能力按照评审要求完成工作;其次受审施工单位要对管理评审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将其与外部审核放在同样的位置。

2)加强管理评审力度,保障其质量。质检实验室组织管理评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应参照评审要求,在评审范围内,负责的完成评审工作,尽早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管理评审小组成员要秉承公正以及客观的原则来完成评审过程,评审中将看、听、问、以及查综合起来运用,力争早日找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以及一些问题项目。建筑工程管理评审小组成员必须具备评审能力这样才能在工程审核中发现质量隐患,为受审单位提供质量改进建议,确保管理审核工作高质完成,并为工程质量评审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3)经管理评审报告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并加强评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提升质检实验室评审水平。

4)质检实验室质量评审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求。第一要做好评审报告的宣贯要求,建筑工程实行管理评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质管体系以及建筑质检实验室评定资质原则的宣贯作用。管理评审小组的工作人员按照实验室评审原则以及质量规范编制管理评审检测表格,并在编制过程中检测各类文件是否符合质检要求以及是否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可以提升评审人员的对管理体系的认识程度,以及对评审要素的认知程度。;第二要注意提升评审工作的技巧以及效率。将评审记录、质管要求、管理不达标项目以及工程错误纠正等工作要素安排在其他工作要素接受评审时进行,避免评审重复。建筑单位质检实验室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工作磨合,人员和装置以及环境设施、管理评审等将变得协调,

小结

在管理评审中,不能仅按照年度规划的要求进行,也要具备一定亮点。运用动态的管理评审模式,保障管理评审活动的健康,促使建筑工程管理评审实验室的工作水准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建辉.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资质认定[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191-211.

[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6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管理评审

检测实验室管理评审是对实现预定的质量管理目标的评价和审定,是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应对实验室内外各种要素变化的重要措施。通过管理评审,能进一步理清实验室的管理思路,明确实验室的管理重点和要求,使实验室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改进,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使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更能满足广大客户服务的需要,从而不断增强实验室的综合竟争力。目前,一些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检测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紧张,业务任务较重,加上对管理评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评审工作只作为应付检查的表面文章,管理评审输入材料千遍一律,管理评审会议是众口一词,管理评审报告是满篇套话,纠正措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能切实地改进质量体系,实现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成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花架子。本文对实验室如何开展管理评审工作进行一些描述。

1、明确目标,制定全员参与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评审,一般来讲,为了方便工作,进行定期评审(按照评审准则规定要附加审核的例外)。定期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周期是一年一次,一般在年末各项重要质量活动结束之后开展。这项工作不是临时动员,仓促上阵,而是按照程序、有计划、有准备的重要质量活动。因此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年初的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检测实验室来讲,有些部门的管理不纳入质量体系的管理,平时的工作质量没有进行质量控制,做好管理评审工作显得更是关键。

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可以结合本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或质量管理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展开,应该包含评审目的、评审内容及重点关注、评审输入材料责任人员、编写要求及完成期限、初定评审日期等。计划的制定可以使在管理评审的准备过程中,能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目标和要求,强化事先调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管理评审输入材料的质量,切实解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难点和问题。

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需要全员参与,同样管理评审工作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支持,只有层层动员,发挥每一个人的主动性,让大家积极参与到质量体系的管理中来,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质量体系的缺陷。因此在制定年度管理评审计划时尽量明确每一位成员应负的工作与责任,将管理评审工作分解到每一个人。只有实验室成员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中的重要位置,从内心地积极参与质量管理,这样才更能提高管理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突出重点,编写清晰、简明的管理评审输入材料

管理评审的输入材料一般分为以下十个方面(不限于):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客户的反馈;投诉;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及员工培训(含日常管理会议中有关议题的研究)。这十个方面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进行分析和评价,不要面面俱到,流于形式。输入材料不是总结报告,而是对质量体系运行的实实在在的分析和评价,是改进质量体系的重要提议,所以只要说清质量体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改进要求就可以了。编写输入材料时语言应当简洁明了,层次清晰,不要拘泥于固定格式,也不追求篇幅长短,有多少内容就写多少内容。

3、细化会议程序,简洁、高效地开好管理评审会议

管理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参加会议。管理评审议程通常为:(1)最高管理者宣布管理评审会议开始;(2)质量负责人汇报本评审周期内质量体系运行情况;(3)各相关责任人汇报专题核查报告;(4)与会人员讨论、研究、分析各项报告内容,并提出相关处理建议;(5)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适用性和有效性作出结论,确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管理评审会议前质量负责人应该对输入材料进行梳理,对公文议题进行提炼和筛选,制定恰当的管理评审会议议程,尽可能将会议评审要点或内容印发给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从而节省会议的时间,提高评审效率,千万不能搞成座谈会、茶话的形式,变成形式上的评审活动。

4、确定整改要求,编制充分、有效的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会议后,质量负责人应根据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是浓缩本次管理评审活动的重要文件,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由最高管理者签署后依照执行。管理评审报告一般包括实验室管理评审概况,对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的综合评价,实验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针对实验室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质量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整改措施完成的要求和时限等。

5、强化检查验证。确保管理评审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管理评审报告经最高管理者审批后,由质量负责人分发妻各部门,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按相应程序进行整改。质量管理部门应强化对整改措施的检查和控制,对整改的效果进行验证,是否达到改进的目的。质量管理部门对整改措施应制定检查计划,加强督促,对于未能按要求完成的整改措施,要分析原因,严肃查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完成的整改措施要尽快按排效果验证,对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验证,应排出验证计划或时间表,分阶段分析和总结。整改措施完成及效果验证均形成材料,并作为下一次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材料。

6、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要做好管理评审工作还要重点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6.1领导的重视,要开发最高管理者,让最高管理者用质量管理的理念来管理单位的务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2管理评审输入材料的深度,管理评审输入的材料不能顾及面子泛泛而谈,避重就轻,停留在表面,这样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要涉及到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点,要让管理评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6.3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大力度进行整改和验证,单位要形成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有措施,不能浮在表面,这样只会形成重复的管理评审工作,而不能对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

开展管理评审工作是解决质量体系运行中的重要问题,使整个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应性持续有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能够充分实现。在管理评审中一定要注重实效,不苟求形式,把握住管理评审的各个环节,以达到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促进实验室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7

案例一:对实地会诊再认识

a幼儿园是我带领工作室成员第一个开展实地把脉的园所。这所园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区内一所老字号的市一级园,位于老城镇中心的旧居民区内,与新建的幼儿园相比显得有些拥挤。a园园長是一名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园長,为人很谦和,把我和工作室成员誉为本园一级园复验的先遣专家团队,恳请大家“挑问题、出主意”。工作室成员们深入到保教现场。全面观摩教师的半日活动组织实施、幼儿园的后勤保障、教研管理工作等,并记下当时的所思所想。直至中午,大家才从幼儿园的各个地方集中到会议室,开始了一一的反馈。很多学员都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了一遍,反馈的时间大大超过了预期。

在反馈后,我提出“你觉得今天的研修活动怎么样”的问题,引导大家就本次研修本身进行反思。学员焦园長认为我们虽然有良好的愿望,希望能凭借大家的力量来为a园教育教学与管理出谋划策,可是仅凭半天时间,我们无法真正抓住a园的“病症”,更不要说开出什么“药方”。学员夏园長认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会诊点,否则大家要么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做蜻蜓点水式评论,要么随意就某一方面谈感想,这样的反馈事实上是一对一就事论事,很难形成一些共鸣或是值得碰撞的东西……我一边听学员们谈论,一边把大家的意见归纳成以下几点:

1.观摩活动时没有重点,没有聚焦。

2.实地诊断的目的性不强。

3.反馈时缺少梳理归纳。

4.交流没有引起实质性的碰撞。

当我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时,大家顿时明白,我们遭遇首次会诊失败是源于我们对实地会诊和教育管理反思认识不足。找到问题的原点。我们随即探讨实地会诊,提升教育管理反思能力的要素。

1.会诊对象——从园所整个管理到一项一项具体的管理。

工作室不统一安排实地诊断的幼儿园,由幼儿园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要集体会诊。明确会诊的对象后,再将会诊的内容聚焦到园長教育管理的具体方面。例如:幼儿一日活动的整体安排(作息安排),园長课程质量监控行为等。

2.会诊方式——自我反思和集体协作反思结合。

会诊时,被会诊的幼儿园园長首先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然后。学员们围绕诊断内容、目标实地收集数据资料进行问题的查找,并分析原因。最后是集体会诊,被会诊的园長也参与到集体会诊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会诊过程——研究与实践行动相结合。

会诊不是仅仅为了形成案头上的建议方案。更为关键的是把这些建议方案付诸实施,在实施中进一步反思方案的可行性,并及时修正,真正达到解决幼儿园管理问题的目的。

达成这样的认识后,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对a园进行集体会诊。a园园長首先进行自我诊断,提出对照市一级园建设标准,幼儿园在硬件建设方面稍有欠缺,特别是园所空间比较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学员们分成两组。分别从“室外活动空间、室内活动空间”两个方面对a园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现场的考察。每个学员从“存在的问题、我的建议”两个角度对考察的现场进行个人反思诊断。在此基础上同组(室外组或室内组)学员聚焦共同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汇总,提出综合性建议。室外考察小组认为,幼儿园在户外运动的时间安排上有些过于集中,例如上午8点20分大班与中班同时外出运动,导致这一时间段幼儿运动空间少,而在上午10点之后户外运动场地却闲置。幼儿园可以在幼儿活动作息安排上作调整,分时分段安排幼儿户外运动时间,充分利用已有户外运动场地。另外,连接幼儿园两栋楼的半封闭長廊没有很好利用,可以根据幼儿园课程的需要开发成幼儿民间游戏的运动场地,如跳房子、踢毽子、玩铁环等,拓展幼儿活动空间。室内考察小组则认为a园把教室的一隅分隔成幼儿的午睡室,影响了教室的通风和采光,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幼儿室内游戏的空间很小。幼儿园可以建设活动午睡室,购置能移动和叠放的小床,中午在教室设置午睡室,其他时间把整个教室还原成幼儿学习、游戏的空间。

由于有了共同聚焦的问题,诊断明显有效了。a园接受了学员的建议,在实践中逐一落实,并把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如“活动午睡室带来保育员工作量增加”带到工作室的研究活动中进行讨论。“基于问题一集体诊断一形成方案一落实方案一实践反思一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循环实地会诊,提升了学员的教育管理反思能力。

案例二:实地会诊解难题

在夜深人静之时,我习惯性打开工作室的QQ群,一封来自D园园長的加急贴马上跳出:家長要求换教师,我到哪里找“有经验的教师”?!加急贴上已有两个学员的回帖:我们也有同样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实地会诊的地点放在了D园,试图引导大家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如约来到D园。园長向我们反映具体情况:幼儿园是新开办园,一线教师基本上都是三年内的职初教师,而且非师范类教师占的比例较高。家長,特别是小年龄段幼儿的家長对年轻教师的保教能力表示怀疑,强烈要求园方调入有经验的成熟教师。我们以“如何应对家長对优质师资的诉求与新建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为题开展了研讨。建议集中在:一是迎合家長的需求,调入有经验的教师(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二是幼儿园在园本培训方面,重点就年轻教师的保育养护能力和家园沟通能力进行培训,以专业的快速成長来获得家長的接纳与认同。学员们对这样的建议进行了可行性辩论。提出第一项建议的园長对自己的提议首先加以否定:“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在幼儿园不断扩充与扩容时,必然导致教师结构比例的变化,幼儿园(特别是地处边远城郊的幼儿园)基本上没有有经验的教师可供调入。”第二条建议虽获得了一些肯定,但也有质疑:“教师的成長是有自身规律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要依赖实践来积累经验的。在教师职后成長中同伴间的相互学习(特别是师徒带教式的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完全由新教师组成的班级,教师失去了这样的有效成長方式。…‘提出建议一否定建议”,在不断的质疑中问题似乎到了无解的境地,可是大家都没有放弃。“把两条建议统整起来。也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认真聆听大家讨论后我提出:“作为示范园、一级园,师资队伍较之新建幼儿园来说好得多,我们可以形成结对帮扶联盟,派出骨干教师在新幼儿园进行一定时期的支教,平衡该园内的教师结构,并对青年教师进行带教。”“对呀,同时新幼儿园也派出年轻教师到示范园、一级园跟岗学习。”“这是教师在区域间柔性流动,在解决新园当前困境的基础上也为新园的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整整一个上午的碰撞,终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答案。

随后,工作室把这样的建议上报到教育局,获得了试点的批准。7名优质园的骨干教师与D园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换岗。D园园長把“发挥支教骨干教师的作用,提升新建幼儿园整体师资水平”作为研究课题,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教育管理反思能力。看到反映的情况获得了解决,D园家長对幼儿园充满了信任感。支教的骨干教师在D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了D园保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新的岗位和挑战也促进了她们自身突破性的发展。在试点成功后,区域内把这一经验进行推广,形成对口支援的制度,并建立了片区幼儿园之间的园际联动体,让幼儿园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共同发展。

在实地会诊把脉过程中,我始终主张合作研究、平等对话、自主建构、和谐发展的原则。活动前,说清本次研讨的重点,分析观摩要点,让学员带着问题去观摩,有目的地寻找问题所在。活动中,先让观摩对象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员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活动后,学员们齐坐一起进行整体反馈、评价、反思、调整……这样,工作室的每一位学员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如何提出整改方案。

在这样的研修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实地会诊本身对园長自身的要求很高,集中表现在园長管理经验和理性思考能力上,否则未必能诊断出病因,更不要说是提出治病的药方。因此,除了实实在在开展实地诊断的研修活动,我们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员的反思能力。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8

关键词:SpiCe协议;云计算;KVm;桌面虚拟化;云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tn915?34;tp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6)01?0013?03

0引言

随着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云计算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管理和授课方式。桌面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1],作为一种在云计算下的资源交付手段,将用户桌面环境和计算环境分离,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桌面办公环境和较好的用户体验,还能通过统一的数据中心将用户的虚拟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降低高校的信息管理和运维成本,提高教育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集中管理教育资源[2]。

本文基于openStack平台的基础架构,采用KVm虚拟化技术搭建远程服务器集群,实现服务器资源的灵活分配和海量计算能力,设计云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对云实验室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设计和实现基于SpiCe协议的云实验室客户端,通过地址和端口对虚拟服务器资源的访问和请求,保证了整个云实验室的安全性,同时用户可以通过云实验室客户端随时随地访问远程服务器虚拟资源,灵活管理和操作云实验室的虚拟服务器资源。

1系统设计框架

在openStack云平台上构建云桌面系统的服务端,采用openStack作为虚拟桌面的基础服务,在openStack中采用KVm虚拟化技术,实现本地用户对物理服务器的远程访问,使用户能够共享相同的物理服务设备[3]。

虚拟化技术能够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上运行自己独立的应用软件,可以对这些系统进行有效隔离,对资源进行按需分配,从而保证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对处理器进行了扩展,从而实现了处理器的虚拟化[4]。

来自瘦客户端、台式机、笔记本的用户发出连接请求,通过对应的SpiCe服务连接云实验室的客户端,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建立一个主要接口的连接请求,创建工作线程并等待远程服务端的消息,云实验室服务端完成初始化后,客户端继续进行后面的初始化工作。图1为云实验室整体设计框架。

1.1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的客户端基于SpiCe协议进行开发和设计,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和部署,制作成针对windows用户的安装文件,用户安装产生Qidian?for?window.exe应用程序后,产生Qidian?remote?viewer.exe客户端,操作简单便捷。

用户在登陆界面中输入在远程服务器中分配的虚拟资源的相应地址和端口,进入到远程服务器进行云实验室的操作管理。用户若没有通过认证则返回到登录界面继续登录,只有认证成功的用户可以访问远程服务器的虚拟资源,这样保证了整个云实验室的登录安全性。在云实验室客户端有文件、查看、组合键、帮助信息四个选项,用户操作界面选项实现对远程服务器集群资源的访问和操作。云实验室客户端框架如图2所示。

1.2服务器虚拟化设计框架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资源,从而提高云实验室物理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改善资源分配[5],简化系统管理,降低单点故障,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采用openStack作为整个云实验室的基础服务平台,在虚拟桌面的服务端实现对用户虚拟桌面的交付流程,同时可以实现对云实验室虚拟资源的管理[6]。使用ceph统一存储集群构建虚拟桌面资源池,通过KVm虚拟化技术实现远程服务器资源的虚拟化,组成庞大的服务器集群,能够提供海量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资源调配机制,提高整个云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7]。

在整个云实验室的服务端,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资源申请需求,管理员能够统一管理和分配整个云实验室资源。管理员根据用户的请求分配虚拟机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也附带了云实验室客户端需要的地址和端口,在云实验室客户端使用对应的地址和端口访问远程服务器资源[8]。图3为服务器资源虚拟化框架。

2应用与测试

2.1客户端

SpiCe认证系统是整个云实验室的认证中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远程的服务器资源,通过输入远端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实现本地客户端随时随地访问云实验室,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请求,同时也保证了整个云实验室资源的安全性。图4为客户端登陆界面。

客户端登陆界面直接连接远程服务器的虚拟资源,合法用户通过云实验室的客户端进行相应操作,只有管理员可以对合法用户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回收,提高了整个云实验室的灵活性。

2.2服务端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实现云实验室远程器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工作。管理员登陆后才能够对远程虚拟资源进行操作,包括对虚拟资源集群的分配、回收、资源监控等。图5为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管理员进入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后,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合理分配服务器虚拟资源,在分配虚拟资源的过程中将云实验室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分配好,用户通过客户端对新起点云实验室虚拟资源进行访问[9]。图6为新起点云虚拟桌面。

2.3云实验室虚拟资源管理

用户进入云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后,可以对整个云实验室的虚拟资源进行操作和管理。图7为虚拟机管理界面[10]。

3结语

用户通过云实验室客户端的统一认证后,才能访问远程虚拟服务器资源,实现随时随地访问云实验室资源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将虚拟桌面推送给不同用户,有效解决了云实验室客户端设备的局限性,将云实验室的虚拟资源放在云端,实现了服务器虚拟资源的统一管理。本系统能够实现云实验室的基础功能,也是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可江,吴朝晖,姜晓红,等.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J].计算机学报,2012,35(6):1262?1265.

[2]许捍卫,冯学智.空间数据存储机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2):39?40.

[3]张毅.基于openStack的虚拟桌面云系统服务端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黄秋兰,李莎,程耀东,等.高能物理计算环境中KVm虚拟机的性能优化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5,42(1):67?70.

[5]师雪霖,徐恪.云虚拟机资源分配的效用最大化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3,36(2):252?262.

[6]张乃千,杨海,周丽涛.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云平台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5(1):39?44.

[7]庞辽军,王力,李慧贤.基于集群技术的Linux虚拟服务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4):161?163.

[8]李博.基于SpiCe协议的桌面虚拟化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9

从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Ce17025:2005)及CnaS-GL12:2007《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内部审核指南》中有关实验室内部审核活动的要求出发,结合本实验室工作内容,介绍了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的目的、范围、职责、工作程序、实施、验证和报告。

关键词:实验室;内部审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30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实验室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职责分配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科学的重要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对检测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使检测结果准确、公正、真实、可靠。实验室内部审核是由实验室有资格的内审员进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是实验室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保证,是加强和改进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管理手段。现根据中燃大连公司检测中心实验室具体情况介绍其内部审核的实施。

1审核目的

内审是实验室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主管部门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管理要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4.14.1规定“实验室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

实验室开展内部审核是验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适宜性是否得到保持,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帮助。通过内审,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2审核范围

适用于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所有要素、岗位及检测类别的活动。

3职责

质量负责人负责内审工作,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年度内审计划和内审实施计划及报告。内审组长负责主持内审会议,组织内审员实施审核,与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各岗位人员配合内审组实施内审。

4主要工作流程

定期由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根据拟审核活动、区域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质量负责人策划检测室的全年审核方案,该方案至少包括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涉及的岗位、要素、检测活动的类别)、频次和方式、审核人员,报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批准。

内审每年至少一次,并覆盖实验室管理体系所有要素、岗位及检测类别的活动。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内部管理体系附加(临时)审核:

(1)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组织机构的重大变化);

(2)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3)管理体系的要求、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4)需要时,在接受第三方评审之前。

根据需要,审核可实施完整性审核,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个要素或某些岗位进行滚动性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内容和所有岗位及检测类别的活动。

内审前由质量负责人委派内审组长、内审员。内审组长策划审核,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再交质量负责人审核,通过后质量负责人可将内审计划表一同下发给受审核部门,内审员应按照《审核实施计划》中的工作日程安排,编写《内审检查记录表》。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内容、依照的方法。必要时,内审组长应检查实施审核的项目是否满足实施计划。

内审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和能力(如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熟悉被审核部门工作流程等),同时内审员还应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但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内部审核的实施主要包括内审首次会议、现场审核、末次会议、跟踪验证、报告编制、输入管理评审、归档。

内审组长主持内审首次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内审组成员及受审核部门负责人。首先由内审组长介绍内审的目的、审核的范围、参照的依据、采用的方式、内审时间的安排、讲解不太明确的事项、确定内审计划和末次会议的时间、说明审核有关要求。可行时,首次会议可通过质量负责人下发审核实施计划和征询反馈的意见来取代。

现场审核时,审核组成员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应用说明、管理体系文件、合同、相关的法规,按审核计划的安排和检查表的内容,通过询问、聆听、观察现场、查证记录,必要时采用跟踪方法,收集和记录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证据应可追溯,在检查记录中简单描述。当发现不符合不确定的情况,其描述要具体明了,经内审组内部沟通、确认后,由内审员编制不符合报告,并由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各岗位人员应积极配合内审组,认真接受检查,提供相应的信息和资料,不得隐瞒事实真相。内审组应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审核任务。

内审结束后,由内审组长组织末次会议,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内审组全体成员及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同时参加。末次会议前内审组应完成不符合报告的编制,并确保其事实清晰,判定准确。内审组长介绍内审的整体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会议上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整改工作提出要求。内审组长完成内审报告,报告内容要简明、清楚、准确的描述内审情况,明确不符合项,重要问题明确观点,最终形成总结性文字,并提出整改正措施的要求和时间。该报告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后下发给受审核部门。

末次会议结束后,内审组长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报告的编写,交质量负责人,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进行审核。内容包括:目的和范围、受审核人员或岗位名称、审核日期及内审员、审核所依据的文件、审核过程的描述、审核结果、观察到的不符合项、根据审核情况做出的结论或建议等。

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纠正措施是保证实验室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工作。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开专门会议安排和部署整改工作,负责受审核区域的负责人接到不符合报告后应组织现场人员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整改方案经内审组成员及质量负责人同意后落实整改工作,并形成整改记录存档备查。内审组长应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效果,并予记录。纠正措施的实施应在规定的期间完成。实验室应查找并整改内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问题存在的其他类似问题,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所以跟踪验证是审核工作的一部分,是内审的延伸。通过跟踪验证,能够建立防止不符合项工作再度发生的机制,推动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内审工作全部结束后,质量负责人应将内审情况及其结果输入管理评审。通过内审中发现的不足和缺陷,能够更好的发现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进而及早改进,使实验室在外审中顺利通过。

当内审工作结束后,与内审相关的全部记录、资料均由资料管理员负责统一保存、归档,以备查阅。

实验室管理建议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研究

网络技术实验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开展网络技术实验教学,必须有结构合理、功能完整的软硬件网络教学实验室支持。正确地组建网络教学实验室是根据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任务、目标要求,以及社会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定。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研究,因地制宜地开设各种实验课,使学生得到较强的网络课程实训,是网络技术课程与实验教学目标体系的根本要求。

1.目前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用传统的计算机机房代替网络教学实验室,但多数计算机机房,不能实施网络实验,很少有专门的网络教学实验室。

1.2网络教学实验没有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整的实验模块,学生感觉“理论一大堆,却无从下手”,虽然接受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但由于实践没有系统性,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

1.3网络教学实验室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有些学校虽然具备了实验室,但由于存在管理上的松懈,设备维护不及时,领导者重视不够,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因素而名存实亡。

1.4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现有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要求。社会人才市场需要大量具有实践能力的网络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人才,但用人单位宁愿高薪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不愿使用刚毕业的学生。

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要想早日跨入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验室的建设已势在必行。

2.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2.1建设目标

网络教学实验室主要用来开展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实验,实验室的总体设计应当满足各方面网络技术实验的需求,因此完备性是网络技术实验室建设的基本目标。①实验类别的完备。在完成网络教学实验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网络科研实验和网络认证培训实验等。②实验模拟情境的完备。网络建设有线路的复杂性及协议的多样性。为了能够给师生提供最好的实验效果,要求网络技术实验室尽可能多地模拟这些复杂环境。③实验功能的完备。一系列的验证型、测试型和自创型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技能,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把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整合在一起。④实验布局的完备性。建成一个高水平的综合性网络技术实验室,在其平台上运行多种实验系统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包括面向学生开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2.2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研究的意义

2.2.1建设网络实验室可以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水平。建设网络实验室、开设网络实验课,可以提高网络教学效果,极大地改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网络理论及应用方面的技术水平。

2.2.2建设网络实验室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门的网络实验室可以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全方位地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

2.2.3建设网络实验室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要能够在网络技术方面出科研成果,首要的前提就是具备网络实验室这一物质基础。通过在专业的网络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前沿的研究和实验,教师可以跟踪先进的网络和通信技术,系统地研究当前网络前沿技术的动态和发展方向,从而开阔思路和眼界,提高科研水平。

3.网络教学实验室设计建设方案及其研究方法

3.1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应完成的主要课程实验

网络教学课程实验主要包括:

通信原理实验

Lan(局域网)技术实验

wan(广域网)技术实验

网络协议研究实验

网络互连实验

internet接入与共享实验

无线Lan与无线接入技术实验

网络软件开发与综合应用实验

3.2建设方案及其研究方法

在完整的目标体系下,在充分考虑网络体系的兼容性、扩展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前提下,我们将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分为五个模块:

3.2.1综合布线系统实验模块。该实验模块主要任务是进行实际的综合布线工程的规划、设计、网线制作和交换机连接的具体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模块,包括对网络介质、线路和设备的基础了解。

3.2.2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模块。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配置等实验项目。同时应掌握网络操作系统中tCp/ip协议的设置、网络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管理和网络操作系统的引导及配置文件实验。

3.2.3交换技术与路由技术实验模块。交换技术与路由技术实验模块是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基础。交换技术,包括组建交换网络的基本操作技术、VLan的基础操作技术、生成树、端口聚合和冗余备份链路等几个基本操作技术模块;路由技术,包括组建路由网络的基础网络操作技术、静态路由、Rip路由协议、oSpF单区域路由和ip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技术。

3.2.4网络互连技术实验模块。网络互连实验室主要检验多个Lan互连或Lan与wan互连时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无线局域网互相技术和internet接入与共享实验。在不同层次上实现网络互连需要不同的网络互连设备,主要包括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关、交换机等。

3.2.5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模块。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对学生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共同讨论防范对策。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模块可分为四个方面:①非法权限类。如对特洛伊木马程序,系统功能欺骗,攻击拒绝服务逻辑炸弹等。②侵占资源类。如攻击tCp/ip、Ftp服务器,兑变攻击式侵占资源等。③传染类主要考虑的是计算机病毒。④网络管理监控程序和网络安全软件应用,学习身份认证、防火墙、服务认证、系统认证术和数字签名等技术。

4.结语

总之,网络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网络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其建设必须坚持实用的方针,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网络人才,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堂益.网络技术实验模块构建与实践[J].四川: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2]宋阳,张志勇.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长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