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十篇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十篇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05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1

关于**区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

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实施办法

为切实稳定我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完善保障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工资福利的长效机制,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山区、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根据《广东省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实施方案》(粤财教〔2013〕51号)有关规定和市关于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涉及的几个工作意见的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对象和时间

我区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除文光、城南、棉北三个街道地域(原棉城镇)所属学校以外的其他镇(街道)义务教育学校的在编在岗工作人员;2012年原由各个街道上报且已列入汕头市实施的贫困山区、边远农村小学教师月补贴范围的学校:文光王大立学校、城南凤东小学、城南凤南小学、城南凤北小学、城南凤上小学、棉北东竹小学、棉北棉田小学、棉北蝴蝶小学、棉北李德小学、棉北五三小学等学校的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按2012年市发放的有关规定执行。从2013年1月1日起纳入实施范围。

列入实施范围的具体学校见“附件1”。

二、发放标准

根据省关于在越边远、越艰苦的农村学校工作和服务年限越长的教师应给予越高档次和按照不低于人均每月500元标准的要求,分三个档次确定岗位津贴标准。一档300元,二档500元,三档800元。具体发放基本条件为:

第三档次,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之一的:

(一)在农村学校工作10年以上(不含10年)的;

(二)在农村学校工作3年以上(不含3年)且受聘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的;

(三)在距离县城25公里以上(不含25公里)的农村学校工作3年以上(不含3年)的;

第二档次的基本条件:

在距离县城10-25公里(含10公里和25公里)的农村学校工作3年以上(不含3年)的;

第一档次的基本条件:

未列入按三档、二档标准发放外的其他范围对象。

三、其他有关问题的规定

(一)在农村工作年限的计算

工作年限计至2013年1月,具体计算办法,参照2006年工改时的省人事厅、财政厅粤人发〔2007〕5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只适应这次发放岗位津贴,例如:2009年聘任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如实际在农村工作的时间不间断,截至2013年的在农村工作年限为5年)。2009-2011年原属文光、城南、棉北街道三批代转公、转岗人员按转为公职人员时分配到农村工作时起算农村工作年限,其他工作人员的农村工作年限按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经我区人社部门核定的工作年限为基准进行计算。

(二)各学校距离城区公里数计算

各学校距离城区公里数计算,统一按一九九七年一月原**市国土局发行的《广东省**市地名志》中标注的各村居距市区的公里数为依据(见“附件1”)。

(三)人员增减、职务(岗位)变动人员岗位津贴的发放

工作人员发生职务(岗位)变动的,岗位津贴随职务(岗位)变动而变动,增加或减少津贴的,从职务(岗位)变动的下月起执行;首次报送省确认后,每年于暑假教师招考、调配等完成后作变动调整,并及时上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作为省补助经费核拨依据。

(四)工作人员请病事假岗位津贴的发放

工作人员一年中病假超过半年的,其超过的时间岗位津贴按标准的60%发给;工作人员一个月中,事假累计超过7天不足10天的,当月岗位津贴按标准的50%发给;事假超过10天或旷工超过2天的,停发当月津贴补贴。

(五)农村完全中学从事非义务教育人员岗位津贴的发放

为确保农村完全中学的教育教学秩序,保持内部收入分配关系的合理性,不引发新的矛盾,对农村完全中学从事非义务教育在编在岗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补助标准核发。

四、审核权限及发放办法

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由各学校(教育组)填写并公示后送区教育局审核,报区人社局、财政局备案,由区财政核拨到教育财政工资统发专户,每月随工资统一发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发放我区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由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联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精心组织,统筹协调相关工作,督导检查推进落实工作。

(二)严明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各相关学校要严格按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操作行为,认真查对核实,确保发放对象真实准确,真正把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发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要防止和杜绝上报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出现,对在确认和发放工作上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对有关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作严肃处理。

附件1:**区列入发放岗位津贴范围学校情况一览表

**区财政局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

abstract:withtheenteringofChina’swell-offsocietyofaccesstoChina’sagriculturaldevelopmentisalsofacinganewdevelopmentofthecorrespondingruralareasandfarmersisalsotoaddresstheissueputontheagenda,theCpCCentralCommitteeputforwardthebuildingofnewsocialistruralareasofthehistorictaskthisisnotonlyaresponseto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butalsotothe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toguidetheuseofthepractice.

Keywords: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the"fivebalances";newsocialistcountryside;the"threerural"

前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2]宋黔晖,郁建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理论研究.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4]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3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体制转型;制度创制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4-0073-05

所谓“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任务,必然会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创制;其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体制在这些创制中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农问题”自身将失去意义。指出这个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将有助于更加正确地运用科学发展观,使学术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具有更为贴近和合理的真实关联。由此,本文先集中阐明提出这个转型的根据和真实含义,然后分别说明转型的若干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民生统筹以及乡村治理等。显然,这些阐释和分析包括许多内容,我不过是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指出它们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失去意义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整体的农村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体制转型的阶段,其基本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里的“整体”就是所谓的“三农”,“发展”则是指这三个方面问题朝着预期愿望的变化情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应该是针对今后这方面发展的性质和形态而言的。因此,如何理解“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和变化情况,是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三农问题”的提法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命题。主要理由有二。其一,人们几乎都是在简约指称的意义上使用“问题”这个词,实际意思不过是指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工作,表示这个工作很难以及这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大负担。事实上,“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这三个“农”,尤其是“农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它不是可以被对象性加以“解决”的,只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具体情况而失去意义。其二,把“三农”并列起来作为某种复合概念是不对的,因为农业和农村都是农民的对象,如果有什么对象性问题需要解决,实施解决的最终主体恰恰是农民本身,而不是农民问题被什么办法解决了[1]。由于理解的不同或歧义,就容易模糊制度在其规范性和针对性之间的联结,或者说减弱制度的实效,由此带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如果只把“三农”作为一个方便的指称,那就的确没有必要对其成立与否的合理性做细致的理论辨析,而且在实际做法中,即使不是分别对待这三个“农”,至少也是有其政策规范和工作针对的侧重区别的。比如,相对说来,中共中央2004年1号文件关注的是“农民”,旨在提高农民的收入;2005年1号文件关注的是“农业”,旨在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的主题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对体制转型的说明既是针对指称意义上的“三农问题”整体内容,也包括农村、农业、农民各自的变化,而“三农问题”的失去意义则是这种转型和变化的逻辑结果。

孙津: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4期首先,就农村来说,体制转型的性质和内容就在于新农村的“新”。不难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要求中的“农村”不可能指仅仅与农业和农民相区别的自然空间概念,而是某种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所以,文件把这个要求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是,从时间上讲,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就讲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从要求上讲,那二十个字的内容更是现代社会普遍愿望达到的文明形态。因此,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致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就必须理解并以行动赋予它区别于前次做法以及不同于普遍愿望的特定含义。简括地说,这个含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体制,而从任务目标来讲,则是在农村发展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创制。

作为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改革开放前后有着明显的政治理念延续,这就是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问题在于,政社合一的体制以及各种运动方式局限或延阻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建设者的利益增进变得极为困难。责任制的问题后面要专门讨论,这里仅限于指出,作为农村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责任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潜能已释放殆尽,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须要求,就是创制能够进一步、甚至是再一次促进生产力解放的制度体系。同样,上述二十个字所说的建设内容是要由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强的物质基础来支撑的,但是,如何实现这些建设内容,尤其是如何保证它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仍然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制。一方面,与这些内容方面的建设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仍有待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这些建设内容本身就包括或者就是制度的创制,比如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

其次,农业方面的体制转型主要是农业经济的范畴延扩以及相应的制度创制。无论什么样的文明形态,经济发展都是其最基本的能力支撑和实际内容,因此从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来讲,新农村所要求的农业必然是某种现代农业,所以中央2005年1号文件才会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为了强调这一点,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或纠正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出现的误导和偏向,中央在2007年初又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关于现代农业的制度问题后面再专门讨论,这里只是指出,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相应的体制转型,而且建立健全能够促进和保证这个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功能规范就是制度本身的创制,其核心内容是提供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和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

第三,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民本身的转型。农民本身的转型方向,就是使农民本身不再成为问题。就此而言,正确认识“农民本身就是问题”这个事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提供了农民本身转型的必然性及其作为“三农问题”体制转型关键因素和核心工作的合理性,而且直接表明了所谓“中国革命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以及“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等说法的真实含义。

无论整体的“三农”还是每一个“农”,它们本身作为“问题”的性质含义是从社会学角度讲的,即某个事物或现象自身的内在矛盾具有影响全社会现状发生根本变化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农民本身就是问题”的主要含义就在于,作为某个群体(或阶级)存在的农民的自身内在矛盾直接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的整体发展。简括地说,这个内在矛盾就体现为农民在其概念生成和真实行为中的身份转变。这个转变在时间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转为自觉的革命主体。中国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封建的土地私有制,然而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动员大多数人愿意并且实施对这个制度的。于是,同处于土地私有制这个政治和经济结构中的大部分人(即包括贫农、下中农、中农甚至上中农等在内的“农民”)就必须被剥离出来,从而作为革命主体去反对和打倒这个结构中的少部分人(即地主和富农)。其二是转为创新的建设主体。革命的实际成果、甚至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都是实现平均地权,但是,土地私有制与革命的社会主义方向相悖,而农民作为革命主体又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所以就有了合作化,从而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主体;责任制仍处于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因为责任制既不能保证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个体能够、并且以规范的形式实现对公有制(即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经济)的真实占有,也没能使这种占有能够实现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民利益持续增进的一致性。

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和基本保证都是一系列制度创制,所以说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根据转型的目标设计,农民作为这个转型的主体其“自身就是问题”的性质将随着转型的实施和实现失去意义,而农村和农业即使存在问题,也只是主体需要,并可以解决的对象性工作,所以整体的“三农问题”也就失去意义了。

2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既定的目标方向,而其内容则要由具体的建设来充实和实现。整体说来,这个建设所涉及的工作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三农问题”,所以,新农村的“新”就体现为“三农问题”正在进入一个体制转型的新阶段。换句话说,体制转型就是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也是一次总体性的体制转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下从四个方面讨论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2.1责任制与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

作为农村现行的基本制度,责任制的规范功能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政治、经济和社会。从制度的实际作用来讲,很难将这三个领域分开来,不过还是可以就其针对或侧重作区别说明。相对说来,政治上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以土地所有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上指的是土地产权与其经营权相分离的运作制度,实际上是对平均地权实施某种形式和程度的负责的机制;通过政治和经济这两方面的规范,责任制实际上成为农村社会形态在制度层面的基本维系和联结,也就是说,只有直接或间接地经由责任制允许或转换,农村社会的各种形态才能够具有其真实的空间。因此,从现行的基本制度来讲,总体性转型或者说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责任制基础上的体制创制;而从土地所有制在上述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领域的制度意义和作用来讲,这个任务的核心内容,就是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创制。

事实上,既定的集体土地所有制是由体制直接安排的,因为我国所有土地都是国家的,但是,由于农民生存、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就由体制为所有农民划出一部分土地,并规定他们只能以集体的名义来占有。这个特殊性所体现的是某种同一性关系,即土地同时是农民生存环境、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的统一体。不难看出,至少从逻辑上讲,责任制的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实际上是进一步悬置了这个集体名义,而农业税的废止则使土地成为依生产方式而变化的公共用地。因此,这方面转型的基本含义就在于,创制一种能够为政治(所有制性质)和经济(生产和经营获益)建立机制联结的土地生产关系。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延续了土地生产资料的公有性质,但是,它在以平均地权作为实施经营权的资格的基础上,改变了责任制的形式结构,即不是把产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是将平均地权的资格直接作为土地占有的形式,从而使农民成为土地利用(包括土地的增值、交易、转让、合作等)的真实主体,或者说以个体农民真实地占有他们公共所有的土地的方式落实集体所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基本制度,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的具体建构仍需要进一步探讨[2,3]。

2.2粮食经济与现代农业

在新中国近60年的建设历程中,有一半时间是粮食短缺的紧张阶段,因此农业经济实际上就是为着粮食增长的经济,“以粮为纲”也才是客观条件所允许的合理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粮食经济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从对种粮采取各种补贴政策直至完全取消了农业税。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4900亿kg以上,根据规划,2007年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种足种好粮食作物,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0亿hm2以上;同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单产增长1%以上。这再次表明,粮食经济始终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村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就,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这个成就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分。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粮食经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逐渐产生和突出了两个主要的新问题。一个是农民能否、以及怎样靠粮食经济来保证收入的持续增加;另一个就是如何对待国家的粮食安全。事实上,正是粮食经济的关键作用,农业才被看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多耕地资源又有限的大国来讲,这个基础的真实含义其实是指一个由众多吃饭人口组成的公分母,分母越大,分值就越小。即使在今天,粮食产量的取得不仅要靠一系列针对性的相关政策扶持,而且既不能等同于粮食持续增长的牢固基础,也不能替代高质量供需平衡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如果单靠粮食出售就能够赚钱,农民的生活也就没有问题了,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一方面,农业的自然经济形态以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刚性局限,使得土地的农业产出无法支撑农民的收入增加,甚至难以摆脱贫困;另一方面,随着整个经济运作的市场化转型,不仅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降低、务农成本日益加大,而且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因此,真正的出路是彻底转变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事实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任务规定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然就会要求大大延伸和扩展农业经济的含义。但是,不仅由于粮食安全的必需,更因为多数耕地仍然是用来生产粮食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要多数农民来从事这种生产,所以相对以粮食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制度来讲,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在于如何处理内涵和外延都扩大了的大农业经济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换句话说,有没有粮食吃以及是否够吃,与吃什么粮食以及怎样运作粮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就是以粮食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大农业经济的转型。

这个转型同样需要制度的创制,或者说由此逐步形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基础,其内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经济结构本身,也就是某种大农业概念,它所涉及的制度创制主要是农业的工业化问题。其二是所谓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制度层面保证农民可以享有现代农业经济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完整链环上每个环节的利润,尤其是增值利润。

2.3道义关注与民生统筹

事实上,之所以会提出所谓“三农问题”并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道义的原因。一方面,人们关注“三农问题”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体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又对农民普遍抱有同情弱势的心态。尽管从道理上讲,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民不仅成为这个发展的建设主体而且也是其利益的享有者,“三农问题”将逐步失去意义,但是,道义关切毕竟不能替代相对弱势一方本身的富强。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的、也必然会产生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对农民生存、生计和生活进行整合协调的民生统筹制度。就像上面说到的土地与中国农民的特殊关系一样,生存、生计和生活也是农民各民生要素方面的统一体,不过从转型的角度讲,这方面的制度创制至少包括三项内容,即农民与土地关系、就业形式以及社会保障。

从形态的角度讲,农民生存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他与土地的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上面讨论的生产关系,不过无论哪种所有制,中国农民生存形态的改变都是和土地利用的选择可能紧密联系的。的确,越来越多的农民劳动力或农村人口从土地耕作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然而恰恰是这个趋势表明,在土地利用的选择方面亟需创制相应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其主要问题,在于农民如何从土地中退出。看起来,退出土地不仅是断了农民的后路,更是放弃了他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用这种占有资格来实施所有权的让渡、交易、转换,甚至受益。从生计的角度讲,农民就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工资,所以长期以来农民务农不被看作是一种就业形式。这方面创制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提高务农就业的质量,另一则是如何保证农民在选择其他就业形式方面的平等权利。从生活的角度讲,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种社会保障。这方面的讨论很多,不过在我看来,问题并不在于农村和城市待遇的一致,而是如何创制适合农村特性(比如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同一性关系)的社会保障体系。

2.4城乡统筹中的乡村治理

体制转型的直接目的是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体系,因此,体制转型并不仅仅是某种发展的需要,更是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功能实施,即是说,方方面面的创制同时也就构成了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但是,农村发展不可能离开它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农村自己的城镇化,因此,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应该是农村体制转型的题中之义。就治理来讲,之所以说“乡村”而不是“农村”,主要是为了突出对于作为与城市相区别的某种社会形态进行治理的性质特征,而且也是为了尽量避免把三个“农”混在一起可能造成的误解。同样,城乡统筹本身也是一个多层面和综合性的工作,比如至少包括身份及相应权利的主体统筹、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要素统筹、以及以空间形态为载体的区域统筹等,并不仅仅指制度层面的协调。不过,就这个统筹机制对乡村治理的作用针对来讲,可以从公共产品供给、村民自治、税费改革以及生态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方面来分析其体制转型的主要内容。

首先,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乡村治理需要的物质基础或条件要由农村自己的发展来解决,然而从公正的角度讲,农村这方面最大的弱势就在于缺乏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如何在公正的前提下,帮助农村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城乡统筹在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支撑方面最需要的制度创制。其次,村民自治当然包含农村政治民主的含义,但是,这个制度本身的作用是为乡村共同体提供一个与外界打交道的经纪职能。从乡村来讲,这方面最主要的创制是如何设置并真实形成乡村共同体利益代表和经纪相同一的自治主体;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讲,则是如何使这个自治主体真正具有与城市进行谈判和合作的平等权利。第三,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目的一直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减免税费本身并不必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甚至也不必然具有公正性。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针对乡村财政严重不足以及税费职能从乡村治理中悬置起来或剥离出去的状况,从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进行新型的税费制度创制。第四,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乡村和城市共同的任务,因此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创制至少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能够与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协调一致,另一是能够预防和制止城市扩张对乡村利益的侵占。

仅从上述四个方面就不难看出,用城乡统筹的原则来进行乡村治理不仅仅指城乡的公正互助,还包括某些普遍性的因素或改革需求。比如财政体制的改革。乡村治理需要钱,但是现在的财政制度导致乡村以及地方政府的事权远远大于财权,而且中央税收的比重仍在加大。20世纪90年代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比重约为34∶66;21世纪初就变成了52∶48;2006年更是达到了55∶45。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方不仅只能维持吃饭财政,而且靠卖地支撑GDp的趋势也有增无减。又比如要求政府职能转变或成为服务型政府。如果政府职能转变只是一个整体的导向,而GDp增长仍是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那么既要挣钱又要服务的职能取向矛盾就无法解决,依法行政、监督法治、服务和调节经济以及保障公正和公平等作为也就愈加困难。事实上,地方政府即使是卖地,前期的土地整理费用大多也只能靠贷款,加上政绩考核的经济指标压力,致使每届政府都希望多借债,还债的责任感几乎被磨灭。

【编后记】“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各种关注的侧重和看法并不一样。在上面这篇文章中,作者明确指出,“三农问题”已经进入了一个体制转型的新阶段。认为,“三农问题”的真实含义在于,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的“农民”本身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而它所反映的实质,是农民由革命主体向建设主体的身份变化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适应性或一致性。由此,通过分析新型土地生产关系、现代农业制度、农村民生统筹体系、以及乡村治理等四个方面的创制,具体说明了这个转型的基本根据和主要内容,并且指出,随着这些创制的逐步实现,“三农问题”将在中国整体的现代化发展中失去意义。应该说,上述这些看法在学术界是新颖独到的,所论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为此,刊出此文,欢迎大家就文章的观点展开讨论,以期推进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SunJin.ChineseFarmersandChinesemodernization[m].Beijing:CentralCompilation&translationpress,2004.]

[2]孙津.变集体所有为公共所有的新型土地生产关系创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5):111~115.[SunJin.innovationandestablishmentofanewlandmodeoftranforingCollectivewnedlandRelationtopublicownedlandRelations[J].Comparativeeconomic&SocialSystems,2006,(5):111~115.]

[3]孙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12.[SunJin.newSocialistCountryside:aninstitutionofproductionRelationsandSociealFormation.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6,(3):12~16.]

[4]张杏梅.中部崛起的“三农”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8,(1):128~130.[ZhangXingmei.aStudyonthethreeRuralproblemsDuringtheRiseofCentralpartofChina[J].economicGeography,2008,(1):128~130.]

[5]朱显荣.完善我国农地所有权问题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6~120.[ZhuXianrong.StudyonperfectingCollectiveownershipofLand[J].wuhan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2008,(1):116~120.]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4

论文关键词:村级社区服务探析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农村村级社区服务组织发展的目标出发,在阐述了农村村级服务的含义、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一些思路。

1农村村级社区服务的含义和作用

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是政府的社会政策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福利属性,其本质是一种基本社会福利事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即使是实行有偿服务,也是为了维持开支和事业的发展;社区服务具有群众性,它是社区内的成员通过互助自己动手办起来并实行自我管理的形式;社区服务具有服务性,属于服务保障,它是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服务、相互帮助或是通过一批设施为本社区内的群众服务;社区服务具有区域性,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全社会,或不是以全社会为主,而是具有区域性,为本社区成员服务…。

农村村级社区服务是指村一级农村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的一种服务J。它仍然包括上述对社区服务界定的内容,在农村城市化et趋明显的今天,这种服务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农村社区服务组织是农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村级组织和农民自治组织(包括个体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内的民间协会组织)是社区服务组织的两大部分,前者现阶段是农村社区服务的主体。村级社区服务在满足整个农村服务需求中一直占有一定的份额,在某些区域某些项目上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其对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村级社区作为一个生产、生活共同体而存在。命名为村级社区而非村是因为村作为一个基层行政单位,过多的强调了管理职能;而村级社区在于强调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为本村村民服务。在村级社区地域范围内,包括了社区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他们的生产土地趣此较集中,并且离居住生活的社区不远,因此,生产性和生活性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农村村级社区人口的社会流动et益活跃,其中包括行业流动,特别是“离土又离乡”的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据统计目前大约有1亿农民进城务工。而农民工的流动既包含了行业流动,又体现了地域流动,对于我国农村村级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常住人口倾向老年化、妇女化、儿童化,但生产任务却落到“三八、六一、九九”人员身上,导致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把抛荒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回村农民有土地种,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生活问题引导他们合理正确的消费和生活,是农村社区服务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农村社区居民改善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社区服务的一项内容。农村社区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村级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较强。农村村级社区实际就是相同行政籍贯的农村居民组成的一个集体。受过去集体经济影响比较大,大家对属于同村的人都互相照顾帮助,邻里之间彼此很熟悉,只要一家有什么事情,基本上本村村民都知道。再者又受传统家族的影响,一个村子里同姓的村民比较的多,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比较强。社区服务组织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全社区居民,积聚集体的力量,为本村建设发展做一些实事,以巩固“互相帮助、睦邻友善”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和谐村级社区。这些方面在农村进行要比城市容易得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和谐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统筹考虑、一同谋划。因此,认真研究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努力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等,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农村村委会作为与农民直接联系的村级社区服务者,应该把它作为农村村级社区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必须对村委会的功能全面改革,使其转变到为村民服务、为本村服务的轨道上来。

2加强村级社区服务建设的建议

作为村级社区的领导者,村委会应该紧紧围绕本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开展服务。应从农产品的服务需求出发来加强村级社区的服务功能。

2.1大力开展市场信息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的经济生产活动愈来愈需要大量的市场信息作为指导。目前大部分农村由于长期封闭,居民文化素质偏低,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不强。农村“分田到户”的实质是一种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规模化是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来避免生产的无序性和流动的盲目性,从而维护社区村民的经济利益。因此,专门的信息服务能够更好的把广大的市场需求和社区需要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村社区更好的融人到市场经济运作当中去。特别是在农业种植和生产上,村委会要及时向农户反馈市场信息,告诉农户哪些是市场走俏的农产品,哪些产品市场已经饱和,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有利于村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村委会可以与在外打工的本村居民建立联系,要求他们提供外面各种农产品信息,或者单独成立一个农产品信息办公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资源,免费提供给本村村民使用,指导他们如何生产、销售各种农产品。今年,全国各地猪肉涨价,如果能事先把握猪肉供不应求的信息,并让村委会迅速把消息给村民,不仅村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保证,全国人民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

2.2提高知识技术服务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有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来加快这一进程,既可以实地指导、集体讲授,也可以采取操作示范等多种方式。而对于一些乡镇企业也需要对他们的技术提供支持,努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外,对于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也可就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如今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有理想的大学生甘愿到农村来大展宏图,政府也要大力宣传和引导制订优惠的政策。可以把他们的工作地点定在村委会,延长服务的期限。村委会也可以聘请本村有一定技术的村民做技术指导,同时村民自身也应该有为本村服务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发挥自己在生产经营上的特长,带动大家一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3注重村级社区间资源整合服务整合指社会系统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维持和协调,它既是社会系统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可以促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观念,遵从相同的社会规范,加强各阶层间相互依和功能上的互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社整合、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的有力杠杆。广大村民在社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巩固和发展农新型的、和睦的人际关系,而且通过共同的社区参与可增加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也增强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整合力。特别是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人城市打工,农村人口相对较少,老人和孩子较多,村级社区服务组织应担起照顾和联系他们的责任。各村委会可以加强联系,团结各村现有群众,在遇到农忙或其他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增加人手和力量。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农村反哺

今年的“两会”,除了医疗、教育、住房等耳熟能详的词汇属于会议的核心议题,农村问题也依然是会上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更是一大亮点。应该说,“新农村建设”是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延续,因为归根到底,“三农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实际上,林毅夫教授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这一政策建议必须到今天才能在更多的层面真正得到实现。可见,重提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一个“新”字的落实上。

“新农村建设”的“新”究竟新在何处呢?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新在城乡统筹良性互动上。若非由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使农村进入一片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这一建设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是要用城市跟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来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正如中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在“CCtV中国经济大讲堂”所说,农村问题并不仅仅是农村自己的问题。中国已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业化建设进程,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一般都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过去处在与此具有同等发展程度阶段的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小农社会国家,都会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是一个比较普遍而非孤立没有事实根据的问题。我们现在农村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发展上无法与全面小康、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符合。所以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通过两个反哺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村社会走向和谐。

这样一来,问题和争议就出现了。有学者对“反哺”提出质疑,认为现阶段中国要实现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是不可行的。因为中国并没有发展到同发达国家同时期一样的程度,公共资源还处于严重不足。形象地说就是中国仍处于一个制造蛋糕的过程,所以无法进行“分蛋糕”这一步。再加上中国广大农村存在普遍的制度缺失现象,因此对“反哺”所得根本无法落实。

对于这种反对意见,笔者认为是其误读了“反哺”之真正含义。农村与城市在中国27年改革中作了这样一番重复的对话:你背着我走一段,我再背着你走一段,客观上城市却在这一过程中远远地走在了前面。然而,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客观地确立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辩证关系——农村与城市亟待共同成长,不能再由谁背着谁来前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正因如此,“反哺”在此应当是一种城市对农村的回报,而绝非施舍的关系。这就是“反哺”的题中义:没有重谁或轻谁,两者共同发展,互相支持,而且城市在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应当给予农村相应的回报以促进其赶上城市发展的脚步。

另外,针对这些学者提出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及制度缺失,笔者认为这并非无法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数据说明一些实际情况。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当它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时候有一个特殊条件,即税收占GDp的比重,或说国家财政占GDp比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反哺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在90年代时,国家的财政占GDp的比重只有不到10%,在这种比较低的财政比例情况下,由财政承担农村公共品投入等显然不现实。但到了2004年,国家中央税收与地方税收加总已经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九点几接近20%,若把预算外财政打进来的话,整个财政规模占GDp比重已经达到约30%。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在财政占30%的时候,就开始有条件由国家财政主导来提供农村的公共品的开支。由此可见,我们不是没有反哺的能力的。

其次,公共资源的稀缺实际上影响的是资本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配置的问题。只要能做到配置合理,这一稀缺性是不会阻碍城市反哺农村的。“资本下乡”就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解决长期以来资本向城市流动,农村资本短缺,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但由于公共资源的稀缺,有限的“资本下乡”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使用这一问题的确凸显出来。然而这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分布相当分散,因此要保证资金的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可通过着重搞好新村镇建设规划,有序引导人口集中居住;对人口过少、生存发展条件较差的自然村,一般不搞“村村通路”等投入较大的工程,应以搬迁集中为主等途径来节约资本,另一方面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发展农村各方面公共事业,以增加农民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务。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涉及“分蛋糕”的行为。这个“分”的行为非常有必要,它不是农村在得到应得的东西的基础上去分薄城市的这块“蛋糕”,而是分得本来就是他们应得而没有得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分配从不公平到公平的过程。

再次,制度的缺失也不能成为反对“两个反哺”的理由。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让农村具备接受“四化”——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产品的市场化、农村人口的教育社会化、农村人口福利的公共化——之能力和条件,所以其本身就体现了一个“生产蛋糕“的过程,即非单纯地将资源和金钱投向农村就能一蹴而就,还包括了制度的建设。由于制度的进步完善本来就是渐进的,不可能预先完全靠理性设计好。既然如此,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就应该同时包含一个“制度反哺”的过程,即逐步建立并完善制度。这一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适应发展的制度,同时这些新制度也在一天天地变成旧制度,随时都可能出现我们现在不可能预料到的问题。一旦到问题出现那一天,我们依然需要对制度进行改进、完善或又再重新建立另外的制度。针对我国农村的现状,比如说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还有象社会保障,老人养老,五保户的救助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把城市中已经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农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所体现的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包括农村借鉴城市,逐步建立相关社会制度的过程。

可见,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不能单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必须借助城市的支持。在城市化理论中,有人提出“就地式城市化”的模式,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农村中心集镇的规模扩大化、功能城市化、经济工业化、服务多样化,农民集中到中心集镇进行生产与生活。二是农村一般村落,通过科学规划,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以及文化娱乐功能,农民仍在本地从事工业生产或农业产业化,享受相当于城市的现代化生活,并且可以不受限制地近距离、短时间进入城镇,进行购物、社交、教育、文化娱乐等活动。这种就地式城市化,无论从哪一种含义,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农村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农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二是农民享受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三是农民生活方式实现与城市居民相近的现代化。就地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实现村镇建设、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服务功能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提升,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农业产业化,农村设施、功能城市化,经济工业化等通过资金的投入以及制度的建设就可以实现,然而要使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还应该解决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农民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更新问题。有的人甚至把农村问题最终归结为观念的问题,虽然这种归纳似乎过于含糊,也过于片面,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观念的确是涉及到最深层次的东西。这里的观念现代化更新包括很多方面,如接受教育,通过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造农村;还有摒弃原有的对农村印象的定格,树立农村也可以通过建设提供更加舒适、和谐的环境等观念。

总之,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关系,有效利用“下乡”资本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等的建设,用工业经济的组织方式改变农村,促成农村生产方式的合理构成,即工业——农业一体化建设;是城乡社会体制一体化,对农村社会各种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打破农村原有落后、愚昧无知的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就是要关注两大问题:一是经济和制度建设问题。资金不能盲目投放,可以借助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项目上,直接用于农村公共投入。财政和国家资金这两大块用到县以下基层和农民相关的项目上,让农民直接获利,不要在不同部门间不断流动,否则会导致各个部门“分盘子”。另外,制度的建设可以对资本的利用起到监督的作用。二是新农村的社会文化观念建设问题。要让农民有平台获取足够可靠的信息,培养农民求知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免于愚昧的自由”,同时还可以通过许多社会组织的建立,给农民创造互相交流、沟通、学习的机会,在农民中树立进步、开放的观念,提高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宝康,“韩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载《决策探索》,2005年12月。

2、郑新力,“建设新农村需要制度设计”,载《中国经济周刊》p11,2005年49期,总第332期。

3、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载《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6

一、制定规划,明确目标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抓住要领,事半功倍。我在走访群众,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当地政府、各级部门以及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针对__村防洪堤、进屯路等基础设施差,尤其是防洪堤高度不够,几乎每年被水淹,农作物损失严重;农民素质低,安于现状,生产积极性不高是问题所在;发展前景广阔优势是紧靠二级路边。与村委班子讨论,6月份制定了以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的五年发展规划。规划对__村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引进农村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到20__年,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覆盖率95%,农村企业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15%以上。提出今年主要是打好基础,明年初见成效。把宣传发动、加固防洪堤、修建进屯路、树立经济作物示范点等九项工作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以此打开局面,促进__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在下派驻村工作期间,还努力学习了国家及省市有关农村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有关农村工作的政策方针,学习了农村干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学习了《广西农村工作指导员学习资料》、《新农村建设学习资料》、《农村工作指导员手册》等知识,特别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及时组织村委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并把十七大精神传到__村的千家万户。通过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思想认识。下派期间,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会议、考察等工作52次。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使自己更好的完成社会主(来源:文秘站)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千方百计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使用沼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管理,促进__村村容整洁。首先是加强了宣传教育力度,促使村民意识转变,增强良好卫生习惯,全面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二是建立村规民约约束村民,增强村民讲文明、讲卫生的自觉性;三是以片为单位设置垃圾堆放点,统一堆放、焚烧垃圾;四是禁止放养牲畜,减少动物粪便污染;五是提倡群众家居庭院化,院内植树。

三、心系驻村,办好事实事

走遍了__村千家万户,深深体会到农民太苦了,需要我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__村的农民朋友们办一点好事,实事,更需要社会各届的大力帮助,在深入农户调查过程中,发现该村的从过境公路通往__村羊角屯的道路,以前是真正的"水泥路",每到下雨天,村民几乎不能外出。我及时向派出单位贵港市交通局领导反映情况,争取后盾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局长多次亲自带队到驻点村指导工作,明确表示,要发挥交通部门的优势,立项铺设水泥路面。同时,争取外出经商的老板大力支持,并组织村民积极投资投劳,目前,该工程进展顺利,路基已经建好,路面硬化工程正在动工,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另外,我在驻村的日常生活中还发现该村电力不足,时不时停电,电力不足不但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还影响了该村经济的发展,我也把这一情况及时汇报,主动协调贵港市供电局出资在该村增装了一台120千伏安功率的变压器,解决了电力不足的问题。经多方面努力,到目前为止,在贵港市委、市政府,后盾单位等部门以及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按计划已完成为办民实事好事8件,完成投入资金28.3万元,正在办实事好事4件,还需继续投入资金35.8万元,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1、多方筹集资金18.5万元,帮助__村中心小学"两基"基础工作建设以及铺设进校水泥路。

2、得到有关部门支持,划拨5万元扶持__村办公楼建设。

3、出版宣传板报,投入20__多元制作宣传册子,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方向以及宣传农作物的种植、防病技术。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7

2006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又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积极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专门召开了常委会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是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李廷栋、县长王伟刚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王凤辰、李忠辉,政府副县长张明华,组织部长马勇,宣传部长刘剑利,政府副县长单连学、张所志、顾杰、苏钟平担任,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农委等2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委主任孙艳富担任,农委副主任李铁辉任副主任,目前已抽调4名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并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2月19日,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李廷栋作了重要讲话,政府县长王伟刚作了题为《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扎实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工作报告。重点安排部署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明确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塑造新风貌,科学规划试点,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服务功效,整体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这次会议上下发了《2006年xx县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讨论稿),明确了2006年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个试点镇(长福镇)和13个试点村。近期又增加了长福镇德发村为试点村,使全县的新农村试点村总数达到14个。

县领导把新农村建设摆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县委书记李廷栋、县长王伟刚专门到长福镇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听取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下步工作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县委副书记王凤辰、副县长单连学到长福镇、科洛镇进行了检查指导。

省、市领导也对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5年12月4日,市委书记郝会龙、市委秘书长安福清深系点前进镇繁荣村、伊拉哈镇新化村检查指导先进性教育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今年3月14日,省委第一巡回检查组组长高金芳一行到我县进行检查指导先进性教育工作和新农村建设。3月20日,黑河市副市长赵桂英来到我县进行新农村建设调研和指导。省公安厅、省交警总队、省中小企业局、省农业开发办、市国土资源局也分别于近期到我县同巨祥村、繁荣村、展新村、科洛村进行了对接。省中小企业局为科洛村提供40万元资金用于植树造林、改水工程和村容礼貌建设,并大力扶持科洛村兴办“砌块厂”,帮助立项制定可研报告。省农业开发办为展新村投资30万元用于改水及村容村貌治理。市国土资源局帮助爱国村打了一眼深水井,解决了修建1.3公里出村路及村内8条路所需的砂石,协调建立大豆购销公司和火山灰加工公司,并积极帮助争取土地复垦和低产田改造项目。

二、上下联动,县乡村各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

县直有关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大了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目前,农委已争取到33万亩,资金总额330万元的良种补贴项目,用于试点村实施整村推进;农委还争取到513万元的能源项目,准备建设2140个沼气池;农机局争取到农机合作社项目资金1120万元,将在试点村组建16个农村合作社;推广中心将在今年实施40万亩的测土配方项目;交通局争取到国家投资680万元拟建通村路(水泥路)40.1公里;水务局争取到资金759万元,将为全县14个试点村打机电井17眼;供销联社争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运作当中,连锁农家店2007年末组建122个,村级店每店投资3800元,乡级店每店投资2800元;卫生局爱卫办争取到资金25万元,将改厕500个;农业开发办为展新村争取到千亩高科技示范农田项目资金34万元。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县直各涉农部门、各乡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在工作中加大了对农民、村干部和涉农干部的科技培训力度,围绕培育新农民,着力解决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村实用技术匮乏等突出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局、畜牧局、农经总站等单位结合“科普之冬”活动和送科技下乡活动,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70期,培训人数12000余人次。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与省农院联合培训,通过院县共建,增强了培训队伍的师资力量,提高了培训的科技含量。今年省农科院专家、教授来到我县,讲解了作物栽培、病虫草害防治、平衡施肥、农业标准化等农技知识。省、县农业专家们还分别深入到各乡镇村屯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配合今年全县16个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农机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新组建的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和机务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畜牧局选择专业技术过硬、业务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畜牧兽医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了科技活动小分队,深入到乡镇村屯。

各乡镇纷纷利用农民冬闲时节,举办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把建设新农村培训和科技知识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双山镇、联兴乡等乡镇分别邀请党校讲师、农业专家为农民详细讲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知识。

各村屯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村民到种养殖大户家中参观取经,学习先进的种养殖技术,提高种养殖的科技含量。白云乡清泉村农民科技协会还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班,并为农民提供气象资料、科技信息、农业新品种、新肥料、畜牧业养殖等方面的信息资料。

三、狠抓落实,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农民收入偏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综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发达的现代农业、富裕的新型农民、繁荣的和谐农村。因此,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农村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发达的现代农业、富裕的新型农民、繁荣的和谐农村,并指出其有以下本质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要载体;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综合、和谐和科学的范畴;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阻力和困难

1.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错误理解或一知半解容易构成理论指导上的阻力。一些同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涵义不清,单纯认为新农村是村庄整治,旧村改造。

2.对新农村建设的无动于衷或急于求成容易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强大阻力。一些地方对建设新农村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3.动员不足,宣传不够。目前不少地方基层干部群众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新农村建设”的涵义、任务、目标和要求等不甚了解,理解不深,在全区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4.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落实。在农村建设中,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然而在大多的农村,重政府主导,轻农民主体,政府的主导地位与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协调。

5.对生产力发展重视不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则是近期目标,两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重点,是主要矛盾,后者居次要地位,是次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既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更要立足长远,抓住主要矛盾,而一些地方的现实状况则是本末倒置了。

6.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极其丰富,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些要求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其核心目的是“人”,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因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很难看得见、摸得着,不能用量化指标衡量,不容易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从而忽略这个问题,使得精神文明建设成了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7.资金紧缺,发展后劲不足。农村普遍不富裕的现状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阻力。这种阻力较其它阻力更加现实,引起的负面作用也更加显著。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广泛开展宣传,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意义、目标、内容等,全面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通过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干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使人人知晓,人人动手,形成村村响应,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2.落实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中国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让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把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撑。

3.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关心的就是收入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更加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乡村组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农”字做大做强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拉长农产品产业链,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业领域的就业量。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既满足农民的需求,又增加农民就业的领域。我们应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步伐,提高外出农民的劳动技术和技能,完善外出农民的维权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做好外出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土地承包、社会保障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小城镇的就业吸纳力等等。

4.发展群众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和接收文化最直接、最富有成效的载体之一。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而且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5.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只要做好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党的一切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刘燕,张荣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

[2]印红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江科技,2011,(1).

[3]张金华.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0,(24).

[4]冉江平.发展群众文化[J].新重庆,2006,(7).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9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农村村级社区服务组织发展的目标出发,在阐述了农村村级服务的含义、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促进农村社区建设一些思路。

1农村村级社区服务的含义和作用

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是政府的社会政策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福利属性,其本质是一种基本社会福利事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即使是实行有偿服务,也是为了维持开支和事业的发展;社区服务具有群众性,它是社区内的成员通过互助自己动手办起来并实行自我管理的形式;社区服务具有服务性,属于服务保障,它是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服务、相互帮助或是通过一批设施为本社区内的群众服务;社区服务具有区域性,它的服务对象不是全社会,或不是以全社会为主,而是具有区域性,为本社区成员服务…。

农村村级社区服务是指村一级农村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的一种服务J。它仍然包括上述对社区服务界定的内容,在农村城市化et趋明显的今天,这种服务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农村社区服务组织是农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村级组织和农民自治组织(包括个体服务组织以及社区内的民间协会组织)是社区服务组织的两大部分,前者现阶段是农村社区服务的主体。村级社区服务在满足整个农村服务需求中一直占有一定的份额,在某些区域某些项目上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其对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村级社区作为一个生产、生活共同体而存在。命名为村级社区而非村是因为村作为一个基层行政单位,过多的强调了管理职能;而村级社区在于强调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为本村村民服务。在村级社区地域范围内,包括了社区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他们的生产土地趣此较集中,并且离居住生活的社区不远,因此,生产性和生活性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农村村级社区人口的社会流动et益活跃,其中包括行业流动,特别是“离土又离乡”的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据统计目前大约有1亿农民进城务工。而农民工的流动既包含了行业流动,又体现了地域流动,对于我国农村村级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常住人口倾向老年化、妇女化、儿童化,但生产任务却落到“三八、六一、九九”人员身上,导致部分农村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把抛荒的土地利用起来,让回村农民有土地种,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生活问题引导他们合理正确的消费和生活,是农村社区服务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农村社区居民改善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社区服务的一项内容。农村社区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村级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较强。农村村级社区实际就是相同行政籍贯的农村居民组成的一个集体。受过去集体经济影响比较大,大家对属于同村的人都互相照顾帮助,邻里之间彼此很熟悉,只要一家有什么事情,基本上本村村民都知道。再者又受传统家族的影响,一个村子里同姓的村民比较的多,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比较强。社区服务组织要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团结全社区居民,积聚集体的力量,为本村建设发展做一些实事,以巩固“互相帮助、睦邻友善”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和谐村级社区。这些方面在农村进行要比城市容易得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和谐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统筹考虑、一同谋划。因此,认真研究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努力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等,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农村村委会作为与农民直接联系的村级社区服务者,应该把它作为农村村级社区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必须对村委会的功能全面改革,使其转变到为村民服务、为本村服务的轨道上来。

2加强村级社区服务建设的建议

作为村级社区的领导者,村委会应该紧紧围绕本村村民的生产生活开展服务。应从农产品的服务需求出发来加强村级社区的服务功能。

2.1大力开展市场信息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的经济生产活动愈来愈需要大量的市场信息作为指导。目前大部分农村由于长期封闭,居民文化素质偏低,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不强。农村“分田到户”的实质是一种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规模化是背道而驰的,这就需要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来避免生产的无序性和流动的盲目性,从而维护社区村民的经济利益。因此,专门的信息服务能够更好的把广大的市场需求和社区需要结合起来,从而使农村社区更好的融人到市场经济运作当中去。特别是在农业种植和生产上,村委会要及时向农户反馈市场信息,告诉农户哪些是市场走俏的农产品,哪些产品市场已经饱和,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有利于村里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村委会可以与在外打工的本村居民建立联系,要求他们提供外面各种农产品信息,或者单独成立一个农产品信息办公室,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资源,免费提供给本村村民使用,指导他们如何生产、销售各种农产品。今年,全国各地猪肉涨价,如果能事先把握猪肉供不应求的信息,并让村委会迅速把消息给村民,不仅村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保证,全国人民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

2.2提高知识技术服务要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有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来加快这一进程,既可以实地指导、集体讲授,也可以采取操作示范等多种方式。而对于一些乡镇企业也需要对他们的技术提供支持,努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外,对于剩余劳动力的输出,也可就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如今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有理想的大学生甘愿到农村来大展宏图,政府也要大力宣传和引导制订优惠的政策。可以把他们的工作地点定在村委会,延长服务的期限。村委会也可以聘请本村有一定技术的村民做技术指导,同时村民自身也应该有为本村服务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发挥自己在生产经营上的特长,带动大家一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3注重村级社区间资源整合服务整合指社会系统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维持和协调,它既是社会系统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可以促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观念,遵从相同的社会规范,加强各阶层间相互依和功能上的互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社整合、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的有力杠杆。广大村民在社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巩固和发展农新型的、和睦的人际关系,而且通过共同的社区参与可增加彼此之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也增强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整合力。特别是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人城市打工,农村人口相对较少,老人和孩子较多,村级社区服务组织应担起照顾和联系他们的责任。各村委会可以加强联系,团结各村现有群众,在遇到农忙或其他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增加人手和力量。

农村社会工作的含义篇10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中的主要问题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属于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主要靠转移支付。对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存款来源少,支农资金主要靠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投放的贷款本息难以收回,隐藏着较高的金融风险,也给增资扩股带来不少的困难。就云南昭通市来看,2004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有11个县联社、基层法人社144个。各项存款余额31.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3亿元,增长48.94%;各项贷款余额22.6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亿元,增长30.71%。由此可见,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存贷规模不及发达地区一个县级联社。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扩股的认识片面。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重、资本充足率低、增资扩股的任务较重,特别是对长期亏损社来说,其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对此的认识也不明确。有的农村信用社认为,中央银行设计的资金支持方案与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挂钩是条件苛刻,多此一举,不如比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那样,直接把“真金白银”送给农村信用社,实实在在体现国家的支持。还有的农村信用社不是把增资扩股作为自身改革、促其长久发展的措施,而是纯粹把它作为在短期内达到认购和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手段,精力放在如何谋划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上。这样的认识必然带来不规范的实际操作,很难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达到“花钱买机制”目标。因此,业内有关人士指出,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中央银行向全国农村信用社发行的1600亿元专项票据资金直接用于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发挥这部分资金在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应有的作用。

(二)股权的结构不合理。原创:由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不活跃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长期未对股东分红,导致各方入股积极性不高。加之,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偏少、经济效益不高,增资扩股的对象主要依靠农民和农村信用社职工。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结构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资格股多、投资股少;股民多、股额少。2004年末,昭通市农村信用社股本金余额为1.28亿元,较上年增加4119万元,增长47.33%,其中:自然人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0.1%,法人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9%;资格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3.8%,投资股占股本金总额的6.2%;农户入股额的起点仅100元,职工入股额的起点也仅1000元,目前全市户均股额也不足200元。由于农民入股份额小,持股分散,农民民主参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不可能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最终还得由内部人控制。

(三)股金的分红无保障。农村信用社取消股金的保息分红后,只能靠改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增加盈利来回报股民。但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仍然较差,即使个别经营较好的,也只是微利,只能象征性分红。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盈余额还不足以弥补历年亏损挂帐,更无从为股民分红。不仅影响股东的投资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自然人股和投资股的股份稳定。2004年,昭通市农村信用社盈亏扎差后净利润177万元,而历年亏损挂帐高达11110万元,按这样的发展速度,还要几十年才能弥补完历年亏损。

(四)扩股的透明度缺乏。由于担心农民了解股金的真实作用后不愿入股,一些农村信用社不愿意宣传入股的意义、股民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向股民定期公布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有意无意地回避入股有风险等重要问题。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只宣传“入股社员贷款优先”,你要贷款就必须先入股。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扩充的股金中,主要是农户为取得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的资格或为享受到农村信用贷款的优惠利率,而按照申请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向农村信用社被动入的股,至于入股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或承担什么风险,大多数是不知道的。入股社员并不关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更无法参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而农村信用社也无须向社员负责。这样下去的增资扩股难以起到推动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也难以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几点建议

增资扩股是历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不能逾过的一道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想靠自身的积累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增资扩股,才是实现农村信用社长足发展的唯一途径。

(一)提高增资扩股的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国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有条件给予支持,目的是通过“花钱买机制”,促进农村信用社长效稳定的发展。因此,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仅是快速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认购和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条件、获得中央银行资金支持、消化历史包袱、改善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增资扩股工作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二)不断改善股权的结构。要针对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单一的情况,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调整股权结构,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广泛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入股。要按照银监会有关农村信用社入股的的规定,规范股金管理。要根据经营状况合理确定扩股计划,本着“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增资扩股的长效机制,使扩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循序渐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发挥好增资扩股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的应有作用。同时,人民银行要会同银监部门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对“以存化股、以贷求股、以贷入股、花钱买股”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的合法合规,提高股本金的真实性。

(三)落实股金分红措施。农村信用社当年如有盈利,要按照财务制度和信用社章程的规定,用利润的一定比例对股东及时分红,增强股东的积极性和入股热情。如果当年盈利社还有历年亏损,要将盈利的绝大部分用于弥补历年亏损挂帐,少部分用于分红。地方政府应帮助农村信用社落实股金分红措施。农村信用社当年如出现亏损,不能给入股者分红时,必然给增资扩股工作带来困难。建议地方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或从信用社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亏损社股民分红补贴,以增强股东的积极性和入股热情,以此吸引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向信用社入股。同时,要制定扭亏增盈的计划,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限期扭亏为盈。

(四)增强扩股透明度。农村信用社在募股时,要力戒误导股东,在向股东客观宣传股本金性质、盈利分红前景和可以得到优惠服务的同时,必须如实披露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对股东做出必要的风险提示,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夸大其宣传,必然使股东心理预期产生巨大的落差,这将对今后信用社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广泛宣传增资扩股的政策基础上,要如实向社会公开近几年来的财务状况、入股社员分红情况。不能简单地向股东承诺分红多少,不能有意无意地用高分红“承诺”,更不能使入股又变为了“存款”。要让股东自己根据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趋势,来预测风险和预期收益,增加对信用社投资的信心,从而决定自己入多少股。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时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调动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附件: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增资扩股的特定含义

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的增资扩股的特定含义

1980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讨论银行工作时提出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目的是变官办为民办,把农村信用社办得灵活一些,不受银行约束,要起民间借贷作用。这是国家第一次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当时负责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中国农业银行,随后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试点,并向国务院上报了改革信用社的报告。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从此在全国拉开了20多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序幕,这期间的改革都把增资扩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但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和含义。

──1985年至199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体现合作金融组织的群众性。这期间,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105号)的精神,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恢复和加强“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这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强调要把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推动这项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增资扩股”。这时的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息分红”的办法,无论盈亏都按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付息,如有盈余,还可照章分红。可见,这时的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吸收的股金,实际上是存款化股金,其目的是用优惠的政策来吸收股金,把信用社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群众基础,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力量。

──1994年至1995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表明合作金融组织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从1993年7月1日起,《企业财务通则》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又制定了包括金融保险等行业在内的企业财务制度。当时,作为农村信用社主管部门的中国农业银行随后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对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的筹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有关规定,农村信用社对吸收的股金进行了清理和规范,今后增资扩股时不再吸收存款化股金,也不对股金实行“保息分红”,只能在年终决算后按盈余分红。这之前,由于国家曾两度开办保值储蓄,农村信用社财务支出因此大增,加之农业银行已向商业银行经营大步迈进,不再给予农村信用社亏损补贴,这后的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不断,没有盈利也就无从为股民分红。但为了适应当时试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一些信用社仍然吸收存款化股金,以此完成增资扩股任务。

──1996年至1997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是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的重要标志。随着农业银行从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行社之间的利益不断冲突,鉴于“一个经济实体不能领导另一个经济实体”的实际,国务院在1996年8月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作出了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决定(简称“脱钩”),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了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职能,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199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清理规范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适当提高股金起点,在扩大吸收农民(尤其是专业户)个人股的同时,适当吸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股;取消股金保息分红政策,实行按股分红。这时的增资扩股主要是体现农村信用社坚持合作制办社方向和为农民服务的标志。

──1998年至2002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在于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的措施。随着东南亚金融风波出现,为了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央在1997年底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原创: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防范和化解风险。199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意见的通知》(〔1998〕145号),要求农村信用社要清产核资,核实损失。同时,继续实行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股金盈利分红。这时的增资扩股不再是坚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标志,而主要的作用是以此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