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十篇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十篇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16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1

牙防工作汇报

我区于1997年相继成立了牙病防治中心、牙病防治领导小组和牙病防治指导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口腔医院。1997年口腔医院组织专业技术队伍进入学校、农村和社区为学生和居民免费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同时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大课堂,创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牙防新模式,于1998年创建了第三批全国牙防先进县。2011年区委区政府将“实施儿童健康成长工程,免费为全区6—12岁儿童预防龋齿”列入为民所办十件实事;2012年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的意见》(兖发【2012】27号)中将该项工作列入民生保障体系。

区口腔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给全区适龄儿童提供舒适优雅的就诊环境,投入43万元建立了集口腔健康教育和牙病防治于一体的儿童牙病防治中心,将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以防促治,以治促防”的工作方针,以儿童口腔健康健康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的,实施儿童口腔健康保健和疾病综合干预措施,专门设置了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特色鲜明,别具一格,通过宣教、演示、讲解、录像和现代口腔健康知识相结合、教育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儿童及家长得到丰富多彩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使口腔保健知识进入学校,带入社区,融入到家庭,使口腔保健知识得到有效普及,使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确保窝沟封闭质量,新购置了15台儿童专用牙科治疗椅和高档的封闭器械和材料,科学设置各职能科室,多次举办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培训班,对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范。按照要求统一印制了工作资料和宣传资料,发放了《致家长的公开信》和《***市6—12岁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材料32万余份,并在全市小学相继开展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主题的校园系列宣传活动,设置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栏200余块,发放口腔健康教育光盘200套,口腔保健知识答卷33000余份,口腔健康教育处方4万余份,安排流动影像宣传车在学校周边循环播放窝沟封闭光盘,充分调动儿童及其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市口腔医院为保证做好这项工作,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手册和多套应急方案,安置了安全实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扎实做好“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医疗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充分考虑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又便于儿童就诊,窝沟封闭工作时间延长到晚9:30分,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完全保证了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这一举措得到老师和儿童家长的一致好评。

在窝沟封闭工作中,口腔医院的全体职工在院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工作,密切配合,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为按时完成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加班加点,毫无怨言,窝沟封闭工作涉及到17所市直学校和7个乡镇,共82所小学,共计45053人,检查人数33123人,实际封闭人数32751人,共接待学生及家长61573人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大课堂1000余次,使家长和学生得到了系统、正规的口腔健康教育,使口腔保健知识得到有效普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95%,建档率达100%,有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牙模型为儿童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步骤,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儿童达95%以上;市口腔医院在全年工作中做到了稳中求妥,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未出现一例纠纷、差错和事故,实现了“0”投诉的目标,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认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的各项指标达到市政府的要求,给区政府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2

【关键词】乳牙;龋病;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临床资料显示,儿童乳牙患龋率高、发病早,多数集中在3~6岁。石四箴等报告,上海市1991年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是:3岁59.53%,4岁77.25%,5岁83.39%,6岁88.7%。冯军等1994年报告,西安市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97.2%,受检者的龋均数位2.65~5.87[1]。根据1995至199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是76.55%,龋均为4.48;北京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56%,龋均为4.18。

乳牙龋病高发病率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积极预防儿童牙病已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爱牙意识,做好预防保健,降低患龋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乳牙易患龋的原因

由于儿童乳牙的生理结构特点和饮食结构特点,以及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等原因,儿童乳牙较恒牙更易患龋。(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一旦发生龋病则迅速达深龋。(2)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邻牙之间为面接触,牙列中的生理间隙易致食物滞留,且易成为不洁区。(3)小儿的饮食细软,对牙齿的粘着性强,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可使牙釉质脱钙,产生龋病。(4)口腔卫生差,不良生活习惯,喜食零食,含着奶瓶或含糖饮料睡觉,没有刷牙的习惯。

2乳牙龋病的危害

乳牙龋病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都有不良的影响。一是影响咀嚼功能。龋坏早期牙齿酸痛,儿童不敢咀嚼,影响进食;龋坏后期会导致牙体缺损或缺失,不能咀嚼,会直接影响儿童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身体的发育。二是影响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乳牙早失或者不敢咀嚼,造成颌骨的发育不足,或偏侧咀嚼引起面部不对称。乳牙早失会致咬合关系紊乱,从而导致恒牙的排列不齐,影响面容。三是影响恒牙的健康。如果乳牙龋缺损或龋早失,就会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牙列不齐又会导致口腔自洁作用差,使口腔卫生恶化。在龋齿细菌不断增长的环境下生长,恒牙就会形成新的龋齿。四是由龋病转成的口腔病灶牙与机体的其他感染有关,影响全身的健康。五是影响儿童学习发音。六是龋蚀的牙齿也影响美观,还会给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对身心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虽然乳牙终将被恒牙替换,但是不能忽视乳牙龋病。

3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3.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1)宣传乳牙龋病的病因及其危害,提高家长的爱牙意识。(2)指导家长对幼儿的口腔正确护理,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3)宣传窝沟封闭技术,纠正不良习惯等。

3.2口腔健康教育的对象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准妈妈及其他愿意学习口腔保健者。

4开展口腔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习惯是根基,从小做起2岁以前,婴幼儿自己不能清洁口腔,要求家长在每次饮食之后用棉签蘸清水,最好是淡盐水,给小儿轻轻擦洗牙面、牙龈和口腔各部位软组织。3岁以后,要教会儿童自己刷牙。4岁以后,可以开始用含氟牙膏。让幼儿从小养成爱牙护齿的良好习惯。家庭是幼儿的第一生活场所,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儿童建立良好口腔习惯的重要指导者和督促者,家长本身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儿童效仿的榜样[2]。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正确辅导;家长以身示范,让每位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爱牙护齿的方法。做好幼儿龋齿预防工作,对幼儿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4.2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参与,共同预防龋齿的发生。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乳牙反正是要被替换掉的,有龋齿也无所谓,对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淡漠,不重视对乳牙的保护。幼儿园通过指导和干预,提高家长对幼儿龋齿危害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家长保护幼儿口腔健康的意识,以达到家园同步,共同对幼儿采取各种科学的干预措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4.3定期检查、防治结合。定期请口腔科医师到幼儿园检查幼儿的口腔健康情况,或者家长定期带儿童到医院检查或做窝沟封闭,及早发现或预防龋齿。

4.4结合全国爱牙日,将每年的9月份定为爱牙护齿月。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页、宣传图片、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手册等,开展爱牙护齿的系列活动,提出保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爱牙护齿目标。每年的爱牙日,邀请牙防医生到幼儿园为全体幼儿家长、教师进行爱牙护齿的健康教育讲座,发放爱牙健齿资料,共同了解和掌握龋齿对幼儿的危害,以及刷牙小常识,正确选购牙刷、牙膏。掌握刷牙的基本要领、牙刷正确握法及刷牙的正确方法,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爱牙护齿的意识,使家长意识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重要性。

4.5营养膳食、科学安排。龋齿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卫生习惯等密切相关[3]。因此,在安排幼儿饮食的时候,严格控制食糖用量,注重甜咸搭配、粗细搭配、干湿搭配、荤素搭配;在菜肴的安排上,尽量让幼儿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新鲜水果、粗粮,如玉米、高粱、小米、荞麦、燕麦、薯类及各种豆类,让幼儿有规律地咀嚼硬度适当、弹性纤维素的食物。这样既可以除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软垢,还可以防止幼儿牙齿生长排列不整齐,有利于牙齿和牙龈组织的健康。

5小结

乳牙龋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渐进的过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家长应加强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使儿童逐步树立正确的爱牙护齿的意识,养成口腔保健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使儿童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3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有哪些?经过这次活动的宣传,同学们清楚了自己的口腔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丰富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共同阅读9.20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最新精选【5篇】,请您阅读!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120__年9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我院以"爱牙日"为契机,结合宣传主题,进行了精心准备,给各村及学校下发宣传通知,让他们面向当地居民开展了宣传,在提高他们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保健问题。另一方面,针对适龄学生,联合中、小学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起了我乡中、小学生极大的`兴趣。

宣传日当天集中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活动,通过健康讲座、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免费咨询、借助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乡广大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帮助我们养成了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健康行为能力,有力保护了广大师生的牙齿健康,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2在9月20日全国第__个"爱牙日"到来之际,为增强幼儿的护牙意识,丰富幼儿的爱牙知识,幼儿园开展了"爱牙护牙"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向大班的小朋友们介绍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被蛀牙等,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口腔健康的孩子。

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家长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和小小科学博士娃们,还邀请了牙防所的牙医们共同参与本次的"爱牙日"宣传活动。牙医们认真为孩子检查牙齿健康状况,给予专业指导。幼儿科学博士蛙为家长及幼儿发放爱牙宣传资料。志愿者教师与志愿者家长教幼儿朗朗上口的.刷牙歌,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引导幼儿早晚正确刷牙,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口腔健康的孩子。科学博士蛙项目组还利用版面,介绍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被蛀牙等好方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本次活动受到家长及幼儿的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希望孩子们人人都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绽放健康和美丽的笑容。

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喜爱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儿歌《我爱刷牙》、健康活动《小熊拔牙》、综合活动《我的牙齿》、律动《刷牙歌》等等。这些操作性,互动性较强的主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使孩子们懂得了更多关于口腔和牙齿的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护牙方法。

此次"爱牙日"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受到了小朋友和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同时也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3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__幼儿园大班级于9月20日在本园保健医生的组织下开展一节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我爱我的牙齿》。

首先,在大班级组长LaLa老师、中班组BoBo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边唱边跳地以一首《刷牙歌》拉开序幕。保健医生通过讲解老虎拔牙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认识牙齿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认识蛀牙,了解产生龋齿的原因及危害;通过视频学习保护牙齿的常识,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在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这个环节时,小朋友的互动性很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整个活动充满了生活化和生动,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口腔保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每个人都希望自已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而关健在于从小打好良好的基础。通过此次课程,相信凤凰幼儿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已的牙齿,并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4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特别准备了龋齿防治的知识宣传展板、广播宣传材料,以及有关龋齿防治知识的'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患有龋病以及牙列不齐,这其中许多都是由于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所引起的,由此可见本次活动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通过我们的讲解使学生们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通过本次活动使许多学生走出了对龋齿的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的误区,使大家了解到龋齿的防治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总之,本学期宣传力度大大增加,学校领导也对本项工作给予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学生本人及老师也很配合,这为龋齿的防治工作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59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为了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树立口腔保健的正确意识,养成口腔清洁的好习惯,争做“无龋好儿童”,连日来,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先后走进多家幼儿园开展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义诊活动。

近年来,区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通过每年到幼儿园查体调查发现,文登幼儿龋齿发病率在67.4%左右。在本次义务活动中,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工作人员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讲解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同时医务人员还给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免费口腔氟化泡沫防龋治疗,普及科学正确刷牙方法。此次活动,提高了家长和老师重视幼儿的牙齿保护的意识,并让他们了解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让幼儿学会正确刷牙,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区妇幼保健院将继续关注文登儿童口腔健康情况,积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4

关于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的报告

市卫健委:

为了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降低儿童牙齿患龋齿,探索建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机制,根据省卫健委甘卫疾控发《关于印发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10个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2020年中央补助地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省、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在省疾病预防控中心的指导下,市、县(区)病预防控中心和项目执行医疗机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了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述

**市2020年5月正式启动实施了2020年度中央转移支付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我市秦州区、麦积区、武山县、秦安县为项目执行县区,窝沟封闭任务221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7900人。其中秦州区窝沟封闭任务60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2500人;武山县窝沟封闭任务70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1450人;秦安县窝沟封闭任务70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1450人;麦积区窝沟封闭任务,2100颗牙,局部用氟任务2500人。至2021年5月,四项目县(区)共完成健康教育16897人,口腔健康检查7134人,窝沟封闭5552人19372颗牙,窝沟封闭国家任务牙数完成率88%,二次用氟完成6360人,两次用氟完成率81%。(各县区详细情况见表1)。

二、项目组织领导

(一)为保障中央转移支付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在我市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由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协调、督导等工作,并对项目进度做了具体安排。

(二)项目执行县区结合本县区实际,协调教育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和督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项目启动及培训会议。

(三)精心选点,明确工作职责,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我们根据医疗机构设备齐全,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学校积极配合的原则,精心选择项目实施医疗机构和学校,并对其他备选学校进行项目宣传。在项目实施阶段定期开展督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三、健康教育情况

项目启动前,我市各县区项目办在学校的配合下,组织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各县区疾控中心结合9.20全国爱牙日活动,广泛地进行了宣传。一是组织口腔医师进入项目学校进行了窝沟封闭前的问卷调查,并对被调查的学生进行面对面宣传;二是在所有项目学校开展了师生口腔知识健康教育讲座;三是给各学校下发了张贴宣传画全市累计8000余张,宣传折页25000余份,督促校方向学生发放;四是项目学校创办了黑板报,组织学生自己创办了教室宣传专栏,宣传窝沟封闭;五是各县区项目办与学校相配合,召开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儿童窝沟封闭的对象、方法、好处等内容,提高了家长的主动配合意识;六是通过广播电视局,在电视台、电台的新闻频道中宣传了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窝沟封闭的对象、地点等信息,并加大对相关活动的新闻报道。七是给承担窝沟封闭的医疗卫生单位统一制作了“儿童窝沟封闭点”标志牌。八是在9月20全国爱牙日,开展的宣传活动中,散发宣传册20000册,张贴宣传画150余张,悬挂标语横幅8条。九是在相关项目学校开展了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在全社会营造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呵护孩子,预防龋齿”的社会氛围。十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宣传口腔健康知识,用现在民众最易接受的方式扩大口腔知识知晓率。

四、人员培训情况

我市各项目县区在卫健委和教体局的牵头下,组织项目各成员和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员召开了启动会,参加会议的有相关学区校长和相关学校负责人,承担项目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和口腔专业人员,县区项目办公室管理人员。卫健委安排了项目工作计划。教体局分管领导强调了学区和学校在实施该项目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学生安全等事项;县区疾控中心对承担项目的口腔专业人员培训了窝沟封闭技术,并组织观看了窝沟封闭的教学片,开发了各相关单位对项目工作的认识。启动会议后,学校开始了适龄学生的摸底登记工作。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各定点医院为提高技术水平、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多次组织培训,反复学习,掌握操作要点,确保了项目实施的质量。

五、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情况

经过培训、宣传、协调、告知等工作,全市窝沟封闭工作顺利实施。四个项目县区于2020年5月底全部启动窝沟封闭项目。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和任务的如期完成,项目县区各定点医院按照各自的职责区域,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配合,由学校负责将每天应接受窝沟封闭的对象落实到人,由家长带学生到各定点医院,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口腔检查和窝沟封闭。为了不占用孩子的正常上课时间,各县区项目办利用周末为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截止2021年5月四个项目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共完成口腔健康检查7134人。

六、质量控制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市项目办各督导2次。项目执行中选择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或口腔助理医师资格证的医师开展口腔检查操作,并对其资质进行备案;所有儿童坚持自愿参与原则,认真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填写率达100%;窝沟封闭表的填写严格按照填表说明进行填写,对填写不合适的表格现场进行指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窝沟封闭点是否设立导医标志(“免费窝沟封闭点”为内容的横幅);在窝沟封闭过程中医师操作是否严格遵照《窝沟封闭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窝沟封闭;针对在省级领导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改正,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七、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居民口腔保健意识差,缺乏主动积极性;县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开展较迟,力量相对薄弱,群众缺乏口腔保健知识,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和意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个别学校对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工作认识不够,害怕耽误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对学生宣传组织工作有待加强。

作为我省人口大市,窝沟封闭项目数完全满足不了我市适龄儿童数,希望给予增加。

(二)项目工作中的体会

1.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强劲的工作合力

免费为适龄儿童进行口腔窝沟封闭是造福于儿童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卫生、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和密切配合。所以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强劲的工作合力是做好项目工作的基本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方力量进行宣传

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探索更加有效的宣传模式,使口腔保健知识深入每一个儿童和家长心中,提高全民口腔保健意识。

3.加强培训和督导,保障项目工作质量

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将培训工作搞扎实;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工作的落实。

4.建立健全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的长效机制是切实提高儿童口腔健康、降低口腔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八、建议

1.加强培训和督导,保障项目工作质量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5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农村;相关因素;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20―01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最高。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继发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心肌炎、关节炎、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我所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盐城市亭湖区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自从2008年以来每年从临床抽出5名临床医务工作者参加儿童口腔健康检查。

1.2调查对象:为我区(城镇和农村)托幼机构在园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1.3调查时间:2008年~2013年采用入园方式进行口腔健康。

2结果

2.1表一:4-6岁儿童患龋病率数据分析表

2.1表2:城镇儿童与农村儿童龋病率分析表

3讨论

从结果显示:1、儿童总龋齿率逐年增加;2、城镇儿童患龋病率逐年下降而农村儿童患龋病率逐年增高。城镇儿童家长在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育儿过程中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方面明显高于农村儿童的家长。分析相关因素:随着城市广泛开展口腔卫生的宣传,和自我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龋齿的流行趋势,城市逐步患龋率下降,农村逐步上升,值得引起重视。故儿童口腔保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农村。

我们认为健康教育核心在于以下四点:第一、加强托幼机构及家长的重视;第二、广泛使用氟化牙膏、氟化泡沫法及电离法进行龋齿防治;第三、大力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的辐度和深度;第四、要广泛开展家长、幼儿教师进行传播和普及口腔知识和技能,关键是提高孩子们的防治口腔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6

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北京1023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区7~9岁儿童集中开展的适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探索提高窝沟封闭率和口腔健康教育效果的方法。方法抽取门头沟区3所学校422名7~9岁学生,比较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三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对窝沟封闭率的影响,以及口腔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医生入校提供服务的窝沟封闭率最高,为97.40%;在诊室进行一对一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在知识知晓率和每天至少一次刷牙率这两个方面效果最好,分别为91.67%和90.86%,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组织的进行口腔保健措施效果最好。

[

关键词]窝沟封闭;口腔保健;预防

[中图分类号]R7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7(b)-0030-03

近二十年来,口腔医学开始重视预防,从治疗转向强调预防,能够有效的提高一代人的口腔健康水平。故市政府拨款开展了北京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的综合干预项目,6~9岁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就是其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可见政府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视。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牙防工作的主体,设定本研究,目的是探索何种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措施的优势,探索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提高窝沟封闭保留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门头沟区3所小学抽取422名符合窝沟封闭适应症的7~9岁儿童,实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干预项目。其中男198名,女224名。负责项目实施的医生均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经过市级项目技术指导组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干预项目操作技术规范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参与项目工作。

1.2研究方法

1.2.1材料光固化灯,37%的磷酸凝胶,注射式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1.2.2窝沟封闭的适应证筛查适应症:窝沟深,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其他牙,特别是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非适应证:牙合面无深的裂沟点隙、自洁作用好;患较多邻面龋损者;不能配合操作;牙齿尚未完全萌出,被牙龈覆盖[1]。

1.2.3窝沟封闭操作流程清洁牙面-酸蚀-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1.2.4窝沟封闭的组织方式为了确保结果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笔者所选择的都是离医院距离相近的学校。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子女参与项目后,分为3种方式分别进行操作。

方式1:先到学校进行筛查,对于符合适应症的学生由医生打电话联系,约定具体时间,由家长带着学生到口腔科门诊接受服务。

方式2:先到学校进行筛查,对于符合适应症的学生由学校组织,约定具体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带领学生到门诊接受服务。

方式3:由医生携带便携式口腔综合治疗设备、窝沟封闭材料等到学校进行现场服务。先到班级筛选出符合窝沟封闭适应症的学生,然后顺序到学校医务室进行窝沟封闭操作。

窝沟封闭6个月后到各学校进行复查,统计窝沟封闭率和窝沟封闭保留率。

1.2.5口腔健康教育3所小学分别用两种方式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口腔生理知识,龋病相关病理知识,刷牙方法等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方式:学校组:医生到学校进行筛查的时候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课堂式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门诊组:医生为到诊室接受服务的学生和陪同的家长一起进行一对一的口腔健康知识培训。两组在培训后立即对学生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内容为:一般情况、龋齿相关知识、对口腔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对口腔检查的态度、刷牙次数和饮食习惯等。6个月后到学校复查时再次对学生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对比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学生每天一次的刷牙率。完成窝沟封闭操作和两次调查的学生问卷为有效问卷。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并采用χ2和方差检验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0.05≥p>0.01,差别有显著性;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2结果

2.1三种组织方式的接受差异

由家长带学生到门诊接受窝沟封闭率明显低于医生入校提供服务的学生比率。方式1和方式2比较,χ2=4.17,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方式1和方式3比较,χ2=3.76,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方式2和方式3比较,χ2=0.09,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由学校组织的两种方式与由医疗机构组织的方式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由学校组织的两种方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三种组织方式的窝沟封闭完好率比较

到门诊接受服务的学生窝沟封闭完好率高于在校接受服务的学生。方式1和方式2比较,χ2=0.01,p>0.05,无统计学差异。方式1和方式3比较,χ2=3.94,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方式2和方式3比较,χ2=3.93,0.05>p>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2.3两种宣传方式差异

由家长带领在诊室进行一对一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在知识知晓率和每天至少一次刷牙率这两个方面效果都高于在学校进行课堂式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知识知晓率比较χ2=17.73,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每天至少一次刷牙率比较χ2=21.90,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见表3。

3讨论

笔者在本研究中首先对窝沟封闭三种组织方式的接受差异进行了比较。发现在三种不同的窝沟封闭服务组织方式中,医生下校的服务方式窝沟封闭率最高。在学校接受服务的学生,符合适应症而没有进行窝沟封闭的学生都是因为恶心等原因不能配合操作而放弃的。在门诊接受服务的很多是学生家长主动放弃的。很多家长觉得亲自带孩子到医院去做窝沟封闭很耽误时间,所以由家长带领到医院接受服务的人数最少。如果不耽误家长的时间,很多人还是愿意让孩子接受窝沟封闭的,所以接受医生入校进行服务的人数最多。在此次项目开展过程中,还有少数家长不同意孩子参加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笔者认为造成此结果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医疗机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家长对预防龋齿的知识了解不够,对孩子牙齿龋坏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学生口腔保健与孩子全身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不了解窝沟封闭对预防恒牙龋的作用。张志昱也提到家长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和对口腔保健的态度均会影响到子女的口腔保健行为,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欠缺、保健知识不足、获取保健知识的途径局限等是儿童患龋率高的原因之一[2]。余红兵也认为不配合儿童窝沟封闭的家长在学历、家庭收入、检查孩子刷牙效果、是否听过口腔健康教育课等方面与配合窝沟封闭的家长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3]。要想提高窝沟封闭率就必须使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国内外很多学者等都证实了窝沟封闭可以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生,是预防恒磨牙龋的一种无创伤、无痛的有效措施这个结论[4-6]。作为口腔医疗的工作者,都应该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把口腔预防的理念和口腔预防专业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灌输到患者和家属中,使其相信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才能使牙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辉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达到45%[7]。由于本研究主要针对服务方式的探索,所以取材范围较局限,只选取了3所人数较多学校,且专门进行了项目宣传后才开展的,故本研究结果明显高于北京市的结果。如果要研究门头沟区全区的情况还需要扩大统计范围。

在三种不同的窝沟封闭服务组织方式中,在门诊进行的窝沟封闭保留率都比较高。有学者报道标准化设备、四手操作的条件下,确实较容易能获得理想的封闭效果,钟慕华等报道可达到100%的保留率[8]。曾红雨等曾证实在学校开展窝沟封闭,隔湿、干燥、牙面清洁都不能达到较好的要求,其防龋效果会受到影响[9]。[本研究中医生下校的服务方式窝沟封闭保留率最低也证实了这一点。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便携式口腔治疗设备相对简陋,如设备的油气分离不全、灯光照明不足,椅位不能调节等各种原因使医生操作不便造成的。但是该方式对于偏远山区学校有很大优势。张辉的调查显示城市学生人均窝沟封闭牙数和窝沟封闭率高于农村[7]。原因可能与城乡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和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偏远山区和医疗资源较少的农村地区可以大力推广利用便携式牙科治疗设备为学生服务,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提高窝沟封闭率。

有研究显示老师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校口腔健康项目的开展实施[10]。但本研究显示家长的监管作用不容忽视。在本研究中在诊室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效果明显高于在学校以授课方式单独给学生讲解的效果。家长同时接受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的学生基本上都能保证每天早晚刷牙。众多研究表明,父母对口腔健康的知信行直接影响儿童口腔保健措施的执行[11-13],白玥等研究表示接受过综合性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学生在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口腔卫生行为形成率、正确就医行为以及就医机构的选择等方面都较未接受过干预的学生好[14]。笔者通过培训和调查问卷使学生充分了解建立正确刷牙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了对家长的培训,对于宣传方式的比较结果可以说明针对家长的教育决定了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的实施效果。这个结论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口腔健康教育中,应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开展多层次的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与讲解;有效地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当家长了解了龋齿的危害以后,能够重视学生的患龋状况,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龋齿充填,还能有效提高龋齿充填率。但很少有学者单独研究对家长的干预效果,本研究也未对单独对家长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量化的统计,要想得到准确的的统计数据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服务组织方式可以明显提高窝沟封闭项目开展效果和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效果,使窝沟封闭项目成为一个高效的口腔保健措施,从而使窝沟封闭项目真正起到预防恒牙龋病,促进人群口腔健康的作用。健康教育和宣传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疾病预防措施,最终达到促进人群口腔健康的效果。但是不能依靠一两次的健康教育课程就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加强教委对学生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将口腔保健课程纳入到学生日常的生理卫生课程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应该建立学生-学生家长-教师-保健医-口腔医生联合模式的口腔保健网,将医生的专业知识,学校的组织能力,家长的监管作用结合起来,全方位多途径的开展口腔健康行为的促进。

[

参考文献]

[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0-313.

[2]张志昱.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38(2):148.

[3]学龄儿童家长不配合窝沟封闭原因问卷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11):586.

[4]Subramaniamp,KondeS,mandannaDK.Retentionofaresin-basedsealantandaglassionomerusedasafissuresealant:acomparativeclinicalstudy[J].JindianSocpedodprevDent,2008,26(3):114-120.

[5]宋光磊.窝沟封闭术预防六龄齿龋坏的临床观察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582-584.

[6]张鹏.北京市2011—2012年12岁儿童口腔健康调查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13,21(4):230-233.

[7]张辉.北京市6~18岁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及窝沟封闭现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38.

[8]钟慕华.12例窝沟封闭护理配合的实践[J].当代医学,2011,17(16):118-119.

[9]曾红雨.儿童应用窝沟封闭和流动性树脂充填的防龋实验[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35):251-252.

[10]FlandersRa.effectivenessofdentalhealtheducationalprogrammeinschools[J].JamDentassoc,1987,114(2):239-242.

[11]余红兵.学龄儿童家长不配合窝沟封闭原因问卷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11):586.

[12]陈陵.母亲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98-560.

[13]刘敏.加强健康教育对儿童龋病的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411-412.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7

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龋病的调查,找出龋病的易患因素,预防和减少儿童龋病的发生。方法调查1880名儿童吃零食和平时刷牙的习惯。结果不爱吃零食和爱吃零食的儿童患龋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05),刷牙和不爱刷牙的儿童患龋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5)。结论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不爱保持口腔清洁的习惯是儿童患龋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及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有责任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指教,及早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龋病易患因素预防

theResearchandanalysisoftheeasyCausingFactorofCariesofChildren.JiaQing.thepeople’shospitalofxichongcounty,xichong6372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theresearchofchildreniscaries,tofindtheeasycausingfactor,perventandreducetheoccurrenceofcaries.methodsinvestigatingsnackingandbrushinghabitsof1800children.Resultsherearenotabledifferencesbetweenchildrenlikingsnacksanddislikingsnacks(p<0.005).therearealsogreatdifferencesbetweenchildrenbrushingandnotbrushing(p<0.005).Conclusionitisoneofimportantfactorsforchildrentohavebadhabitsandnottokeepcleanoralcavity.medicalstaff,parentsandkindergartenteachershavetheresponsibilifytoeducateoralcavityhealthandtotellchildrentopreventcaries。

【Keywords】Childrencaries;theeasycausingfactor;prevention

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位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致成或加重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它是儿童常见的多发病。对儿童营养的摄取和健康的成长都极为不利。本文通过对我县县城儿童饮食习惯及口腔保健与龋病的关系进行调查,以探讨儿童龋病的易患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预防和治疗。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来自我县幼儿园及小学校3~8岁的学生,共计1880例,其中男982例,女898例。

1.2方法安排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使用自制调查表,对上述儿童进行调查;3~4岁小儿由家长如实填写饮食及口腔保健项目,龋齿按龋病的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2结果

2.1一般情况检查人数1880例,患龋人数1182例,患病率为62.87%;男653例,女529例;男性患病率为66.50%,女性为58.9%。

2.2龋病与吃零食习惯的关系吃零食的儿童患龋率73.38%,不吃零食的儿童患龋率为24%,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χ2=328.8,p<0.005),见表1。

2.3龋病与口腔卫生的关系刷牙的儿童患龋率为49.44%,不刷牙的儿童患龋率为77.5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58.6,p<0.005=,见表2。

3讨论

3.1儿童龋病的易患因素小儿因牙齿的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2]特点,易致食物滞留,且易成为不洁区。儿童牙齿的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以及儿童的食物多为软质食物,含糖量高,粘性强,易发酵产酸,形成菌斑[3]。加之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4]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以及平时不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不能很好的刷牙,各种原因造成龋病的发生。

3.2儿童患龋的危害儿童龋病严重降低小儿的咀嚼功能,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降低抵抗力。有的因龋病还发展成全身慢性疾病,再者小儿牙齿的崩坏影响正确发音及美观,也给小儿造成心理压抑。

3.3儿童龋病的预防措施从该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儿童龋病与其平时吃零食习惯和口腔清洁习惯有密切关系。因此,及时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对预防儿童龋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1医务人员、幼儿园老师及家长要增强孩子的口腔保健意识。

3.3.2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宣传指教,及时培养儿童口腔健康的行为,切实做好口腔保健。

3.3.3老师和家长要指导儿童养成漱口刷牙的习惯,并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为提高刷牙的效果,可用菌斑显示剂[5]指导刷牙。

3.3.4限制食糖,可采用糖的代用品,少吃糖和吃糖后漱口,使糖不附于牙面,以免供给菌斑内细菌生长代谢的条件。

3.3.5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可运用含氟牙膏刷牙,每隔2周使用一次,每次4min。

3.3.6各级预防保健机构应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诊室,定期给幼儿、小学生作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防龋检查,以便对龋病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86.

[2]石四箴.儿童口腔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6.

[3]樊明文译.龋病学.疾病及其临床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39.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8

中图分类号:R173;R78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妇肩负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下一代的口腔健康[1]。为了解我市孕期妇女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态度、行为和诊治情况,提高孕妇口腔保健意识,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笔者于2009年1~5月对在我院妇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妇幼中心进行围产期检查妊娠妇女459人。年龄26~40岁,其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51%。

1.2方法

设计结构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口腔保健的知识及来源、口腔卫生习惯、观念、诊查情况及对婴幼儿口腔知识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统一问卷,当场发卷,自行填写,当场收卷,监督整个答卷过程,并尽可能减少诱导性误差。共发放问卷500张,收回459张,回收率91.8%。

2结果

2.1孕妇的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观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妇为100%,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者占11.76%,有牙龈出血者占74.51%,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健康检查者仅为3.92%,有49.02%的孕妇认为怀孕期间不能看牙,能忍则忍。

2.2孕妇的口腔卫生习惯情况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妇刷牙方法不正确,而刷牙时间达到3min以上者为31.37%,有74.51%的孕妇知道定期更换牙刷。

2.3孕妇的孕期及儿童口腔保健知晓率

86.27%的孕妇不知道牙齿开始发育的时间,47.06%的孕妇认为乳牙2岁以后才需要清洁与卫生,有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能防龋,对于奶瓶龋发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的孕妇不知道如何才能预防龋齿,有49.02%的孕妇认为乳牙不需要治疗。

3讨论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龋齿[2]。母亲的口腔保健习惯对幼儿的口腔护理十分重要,对儿童牙齿的干预性治疗来说,母亲有成功治疗经验的儿童较其他儿童更易获得成功[3]。从妊娠期间开始并由母亲延续下来的口腔保健习惯,对孩子龋齿的预防会起到非常好的长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全身起着一系列的变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保健,会使正常的生理过程发生病理变化,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及健康。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妇对孕期的口腔卫生预防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所有的孕妇均有接受专业口腔健康指导的需要,但孕前接受过专业指导的人数为仅为11.76%;有74.51%的孕妇有牙龈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妇不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孕前进行过口腔检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妇有了牙病是能忍则忍,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无法早发现、早治疗。54.9%的孕妇担心口腔治疗对胎儿产生副作用,拒绝接受治疗。因此必须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对胎儿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疗特点、时机及局部治疗的安全性,消除孕妇口腔治疗的误区及恐惧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诊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风险,为确保母子平安提供保证。

对不同学历的孕妇分类统计结果来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无差别,但只有29.41%的孕妇刷牙方法正确,70.59%采取混刷法;68.63%的孕妇刷牙时间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妇刷牙时间大于3min;及时更换牙刷的孕妇达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国“爱牙日”活动的开展使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的刷牙态度还有待加强。

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卫生习惯。牙齿发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婴幼儿的乳牙胚从母亲孕6周开始发育,在5~6月时钙化,婴儿出生时,20颗乳牙冠已全部形成。牙齿在发育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孕妇的健康、营养、情绪、生活环境、疾病等,所以孕妇在孕期应尽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发生,保持愉悦的心情,饮食要营养丰富合理。乳牙相对于恒牙有机成分较多,无机质少,抗酸能力弱,一旦发生龋病,病变进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长必须及时清洁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调查表明,有86.27%的孕妇不知道人的牙齿从母亲怀孕第六周即开始发育,有47.06%的孕妇认为2岁以后才需要注意乳牙的清洁和卫生,乳牙萌出后家长没有及时清洁牙面,含、奶瓶睡觉,这些都是引起儿童龋病早发、高发的因素。78.43%的孕妇不知道氟化物对牙齿的影响,有49.02%的孕妇认为乳牙龋齿不需要治疗。因此,广泛、细致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是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关键,宣教内容应直观化、具体化、多样化、基层化,使广大的准妈妈了解口腔疾病的种类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国是多发病,想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保护牙齿应从零岁做起,将工作重点放在孕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加大口腔预防保健宣传力度,开设孕前口腔卫生课堂,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小册子或播放录像带,提高孕期妇女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减少孕期口腔疾病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郝淑青,张军桥,刘学聪.孕妇口腔卫生知识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07,29(7):748-749.

[2]鲁丽珍,郭晓琳,徐涛.健康教育对孕期口腔疾病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9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23-02

龋齿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儿童龋齿俗称虫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疾病,近年调查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儿童龋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发达国家龋齿发病率高达70%~90%。

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龋病更以患龋率高、发病早、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乳牙承担着咀嚼发育等许多重要功能,而且是恒牙排列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龋齿可使牙齿缺损,出现疼痛,从而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继发性齿槽脓肿、牙髓炎、颌骨骨髓炎,或引起局部口腔粘膜组织等,如果不及时防治龋齿,会直接影响儿童恒牙的萌出,甚至会导致儿童恒牙的排列紊乱,引起口腔牙颌畸形,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还会给儿童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儿童龋齿的防治刻不容缓。

1儿童龋齿发生原因分析

儿童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目前认为,龋齿的发生主要是由细菌繁殖、食物残留、唾液改变、儿童乳牙钙化程度低、抗酸性差、饮食含糖量高、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引起。

1.1口腔内细菌的作用

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及放线菌属乳杆菌等。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形成粘合物叫作牙菌斑,细菌借助牙菌斑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进而形成龋齿。

1.2饮食中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

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食物既供给菌斑中细菌生命活动的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可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形成龋洞。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

1.3牙齿抗龋性低

龋病的发生与牙齿本身的抗龋力有关。牙齿发育过程中,营养决定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当营养缺乏如食物中含有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钙化不良,组织结构存在裂隙而又疏松,其抗菌、抗酸的能力降低,牙齿的抗龋性就低。同时牙列不齐可使食物嵌塞或滞留于牙齿的缝隙处,并在此发酵、繁殖细菌,引成牙菌斑而导致龋齿发生。

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龋齿。

1.4唾液的自净作用减弱

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在一般情况下唾液能自我清洗,减少细菌在口腔中的积聚,阻止牙菌斑在牙面的附着,还可以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量多而稀的唾液可以洗涤牙齿表面,减少细菌和食物残屑堆积,量少而稠的唾液易于滞留,助长牙菌斑形成和粘附在牙齿表面上,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齿。

1.5遗传因素

有学者认为龋病也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即父母易患龋病的体质,有可能传给其子女,使其也易患龋病,但龋病的遗传与其他遗传相比,机率相对要低一些。

2儿童龋齿的预防

2.1加强卫生宣教,开展积极有效的防龋健康教育

医疗保健部门应向托幼机构和家长积极宣传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共同承担儿童口腔保健的宣传、教育、督促、指导任务。首先让家长明白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指导家长学会各种预防的方式方法。通过电视、网络、图书报刊等形式,让儿童认识龋齿的危害,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2.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占致龋因素的第一位。刷牙是防龋的一个重要举措,家长要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牙刷,幼儿使用的牙刷毛束不超过2排,每排8~6束,毛质要软。注意培养儿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刷牙年龄早,每天刷牙次数多,就可以减少龋齿形成的机率。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要上下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可清除口腔中的大部分细菌,减少菌斑形成。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龈,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母亲应在每次喂养后,家长应及时用纱布将食物残渣除干净,将食指用清洁的纱布包好,蘸温开水擦洗孩子的牙面,一到两岁时,家长可以用指套式牙刷或幼儿牙刷帮助刷牙。从两岁半开始可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3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会引起儿童牙釉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牙齿容易被酸腐蚀发生龋齿。小儿营养状况不好,如小儿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各种慢性病,特别是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小儿,由于牙齿缺乏钙质,牙齿结构疏松,更容易被乳酸侵蚀,形成龋齿。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恒牙胚的生长发育阶段,家长应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平衡膳食,教育孩子不偏食,多吃五谷杂粮和豆类,多吃鱼、肉、蛋类,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奶及奶制品,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增强抗龋齿能力。鼓励儿童适当进食富含纤维的韧性大的食物如粗粮,有助于发挥咀嚼功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唾液量,利于清洁牙面,减少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

2.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首先要求家长能了解食物营养的有关知识,注意随时指导及纠正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食物中蔗糖的含量,少吃甜度高的食品,尤其是黏性甜食,限制吃零食的习惯。当前口腔医学公认蔗糖是引起龋病的罪魁祸首。蔗糖有助于菌斑的形成,菌斑中的细菌可利用蔗糖发酵产酸腐蚀牙面。黏性甜食不容易被唾液和唇舌运动清除,在口腔停留的时间更长,更易发生龋齿病。避免两餐之间吃甜食(餐间吃糖致龋率更高),睡前不吃甜食,吃糖或甜食后应漱口。

2.5通过氟化法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因此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含氟牙膏,可使口腔内保持较高的氟化水平,有利于预防龋病。但过量摄入氟元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氟中毒,因此儿童选取含氟牙膏时要谨慎。

2.6窝沟封闭

窝沟是后牙表面不规则的凹陷,对窄而深的窝沟,使用窝沟封闭剂,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乳磨牙的封闭时机,以3-4岁为宜。第一恒磨牙封闭时机,以6-9岁为宜。医学研究表明,窝沟封闭剂是预防龋齿的有效用具。当孩子牙齿萌出后,可去医院用窝沟封闭剂涂于牙面上面保护牙齿,材料固化后可长期保留在窝沟裂隙中,阻挡了细菌的侵蚀,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2.7定期做好口腔健康检查

儿童龋齿的预防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及时发现。由于儿童乳牙龋病发展很快,家长要经常查看孩子的牙齿。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应从儿童入托体检开始,建立儿童健康卡片或口腔检查档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及时发现龋齿,尽早治疗,儿童口腔专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同时接受口腔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

口腔健康不仅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而是一个人及全社会文明的标志。儿童口腔保健是整个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时期是牙齿与口腔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口腔卫生习惯必须从儿童抓起。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科学的方法预防龋齿的发生。龋齿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从每一个儿童做起,教师、家长共同配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正确掌握刷牙的技巧,加强儿童保健和营养卫生,定期做口腔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病率。让儿童们都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身心健康、快乐的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德,马辉.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相关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29(2):82.

[2]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4-2985.

[3]黄继芳.儿童龋齿病因综合分析及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2):173-174.

儿童口腔保健健康宣教篇10

【关键词】第一恒磨牙龋齿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418-02

新疆北屯兵团农十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了解本地区儿童六龄牙患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口腔爱牙防治工作,笔者于2010年9月13-20日对新疆北屯兵团农十师直属北屯中学一到六年级的7-12岁的2184名儿童进行了口腔磨牙调查记录分析,现将调查情况与观察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抽样调查新疆北屯兵团农十师直属北屯中学一到六年级2184名儿童,其中男生1094人,女生1090人。

1.2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自然光线下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对受检儿童进行口内视诊和控诊检查,记录每名儿童4个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

1.3诊断标准参照wHo龋齿调查方法的诊断标准。

2结果

2.1第一恒磨牙患龋与性别关系(表1)。

表1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

2.2第一磨牙龋与年龄的关系(表2)。

表2各年龄组第一恒磨牙患龋率

2.3第一磨牙龋好发牙位及牙面。

从牙位看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明显高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从牙面看,牙合面患龋率高达90%,峡面10%,邻面5%,舌面3%,与教科书记载的基本一致[1]。

3讨论

本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7-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的发病规律与其它地区基本一致,2184名儿童中患龋人数650人,患龋率28.95%。本组资料中,女生患龋率30.03%,男生23.61%,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1),女生高于男生,这个结果可能与女孩替牙较男孩早,且女孩爱吃零食、甜食相关[2]。

调查结果显示,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9岁达到高峰,以后缓慢增长。提示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早期健康宣传与指导,让儿童在7岁以前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卫生习惯。

第一磨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早,行使功能时间最长,对牙合系统影响最大的牙齿,它易患龋,且患龋率明显高于其它恒牙。因此开展定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进行窝沟封闭很有必要。

在调查记录的同时,我们对儿童进行口腔护理的保健教育,指导儿童使用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督促孩子早晚刷牙,减少食糖量以及学校展开口腔疾病预防保健教育宣传,对于预防龋病发生,降低儿童患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