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十篇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十篇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11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1

一、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实现城乡保险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城市保险发展较为迅速,农业保险却逐年萎缩。2004年全年保费收入4318.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7.74亿元,增长11.28%;同年农业险保费收入累计只有3.7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88亿元,增长-18.86%。[1]2005年全年保费收入492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9.17亿元,增长14.11%。自2004年起,农业保险虽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各地也纷纷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2005年农业险保费收入达到7.29亿元,结束了1994年以来农业保险逐步萎缩的局面。然而,由于农业保险底子弱,基础薄,2005年我国保险全年增长总量超过600亿元,农业保险的增长只有不到4亿元,[2]农业保险增长总量远远小于城市保险,我国保险呈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保险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农业保险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的需要。为此,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缩小城乡保险差距,实现我国保险业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经济,出现了城乡经济割裂的状况。农业又属于弱质性产业,很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个体又属于分散经营,对抗自然灾害的力量非常微薄。因此,充分发挥保险的防灾减损功能和风险补偿功能,推动保险公司按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与之适应的保险产品,如提供小额贷款保险、农业设施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农村机动车辆保险、巨灾风险等,才能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确保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三)发展农业保险对于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城市商业保险也比较发达,这些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还不完善。突出的表现就是城镇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个种类,而农村社会保险仅仅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其余种类都没有,从种类的数量上存在差距;其次是城乡社会保障参保人数也存在很大差距。据2005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我国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1734万人,城镇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52万人,农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5382万人,而城镇人口为54283万人,农村人口为75705万人,城镇人口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为40%,农村人口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为7.1%,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差距约为6倍。[3]同时,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剩下老弱病残。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一些农村土地被征用,出现了很多失地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养老、生病以及遭受意外事故时严重缺乏保障。农民通过购买保险可以有效化解各种可能面临的风险。因此,发展农业保险,能够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全面健康发展。

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保险经历了上世纪20年代试办、50年代兴起和停办、80年代恢复试办等阶段,迄今为止已有大约80年的发展历史。按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1994年,保险公司由国有公司向商业公司转轨,国家减少对公司的支持力度。公司经营必须以赢利为目的,农业保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转轨后的保险公司纷纷收缩调整农险业务。农业保险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和工作人员数量过少

1994年保险公司转轨以后,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公司的地位不断下降,各公司大幅度削减农业保险业务。如当时经营农业保险最主要的公司中国人保就先后撤并了该公司原有的省、地、县三级农业保险经营部门,大量缩减农业保险工作人员。尤其是实行产险和寿险分开经营以后,更是将公司中代办农业保险的农村乡镇机构和网点划归寿险公司,进一步裁减了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和业务人员。

(二)农业险种结构不合理,险种数量减少过半

保险公司向市场化转轨后,为了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不断调整农业险种结构,放弃了一些赔付率较高的险种,保留了一些赔付率低的险种,有效地降低了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风险。然而由于保险公司不愿意为农业保险的亏损买单,容易亏损的险种几乎全被削减,农业险种结构极不合理,农业保险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的风险责任大幅度减少。如山东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就由原来的洪涝、干旱、风灾、雹灾、霜冻、疫情、火灾等多种风险缩减到仅剩火灾、雹灾两种风险。这样的农业保险显然不能为多种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供充分的补偿,不能有效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此外,农业保险的种类也不断减少,就全国范围来看,农业险种1992年达到最多,有60个,以后逐年下降,到目前为止只剩下30个,山东农业险种更是由原来的50个萎缩到只剩下6个。[4]

(三)农业保险发展速度与农业、保险业发展速度不成正比

1992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81690万元,达到我国农业保险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由于公司转轨,保费收入便大幅缩水,降到56130万元,1994年更是只有27272万元,成为历史最低水平,随后才逐年缓慢上升到1997年的71250万元,以后又逐年缓慢下降,到2001年为39800万元,2002年继续下降,达到30000万元。2003年和2004年处于徘徊状态,2005年由于三农问题引起高度关注,农业保费才迅速上升到75000万元。2006年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83000万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保险复业的23年里,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保险公司总资产年均增长率达40%以上,农业总产出也增长了10倍。[5]

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保险公司转轨后,确定了“不赔不赚,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以备大灾之年”的战略目标,大量削减农业险种的数量,尽量选择不会亏损的险种。从1996年开始,保险公司经营农险的赔付率逐年下降,如:1982―1993年,我国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高达107.88%,1996年赔付率已经降低到68.74%,1997年为70%。[6]这虽然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存活力,却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宗旨,不能有效降低农业风险,为农民提供保障,我国农业保险陷入困境。具体来讲,农业保险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灾害严重导致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

我国农村覆盖面积极为广阔,地形十分复杂,自然灾害容易发生。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频率高、种类多、涉及范围广、损失严重等特点。据统计,1982―1993年,平均每年遭受自然灾害的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27%,受灾农业面积的损失率达到40.3%。由于自然灾害严重,农业保险赔付率高达107.88%。如果把大约20%的经营成本计算在内,农业保险的实际赔付率高达125%。[6]赔付率居高不下,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保险公司被迫不断削减农险种类,保险规模越来越小。

(二)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性质限制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农业保险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具有外部经济性和非排他性。就外部经济性来说,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管理功能,如参与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建立农村灾害保障体系、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等功能。因此,农业保险能够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为受灾的农民提供赔付,迅速恢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社会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很大。同时,农业保险又具有非排他性。在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实施过程中,“搭便车”的行为往往存在。如山东德州保险公司为了预防雹灾,特意为购买保险的农民添置了防雹高射炮,如果发现会引起冰雹的乌云,就发射高射炮驱散,有效地减少了雹灾的发生。然而,该地区没有花钱买保险的农民同样因为高射炮的使用减少了雹灾,他们未曾支付费用却享受着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带来的灾害次数减少、灾害程度下降等利益。此外,全体社会成员没有支付农业保险费用也享受着农产品价格低廉和经济稳定发展等利益。但是对于购买保险的农民来说,由于农业保险具有经济外部性,购买农业保险得到的部分收益会外溢成为社会收益,个人实际收益小于购买农业保险的总收益,即“个人收益+社会收益=总收益”。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最终导致了农业保险社会需求和农民理论需求较大,农民实际购买较少的失衡状态。

(三)政府对农业保险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以前我国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部分由政府承担,如中国人保经营的农业保险亏损部分一直由国家提供政策性的补助。1996年以后,政府基本上对农业保险停止补助,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大幅度滑坡。失去了政府支持的农险保费完全由农民承担,这对于收入低的农民来说负担过于沉重,打击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失去了政府支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保险公司不愿独自承担经营农业保险带来的亏损,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对农业险种进行压缩,由最多时的60余个降到30个,削减过半,容易亏损的险种几乎全被削减。没有政府支持以后,保险公司不愿意继续经营农业保险,农民参保也不积极,农险业务一落千丈,农业保险陷入困境。

(四)农业保险缺乏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我国虽然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并于2002年重新修订了《保险法》。但迄今为止,国内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农业属于低收入行业,农业保险自然也成为保险业的弱势行业,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制定保护和扶持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我国没有制定农业保险的有关法律,只是在《农业法》里规定“农业保险必须自愿加入,任何人不得强制”,《保险法》也只简单地提到“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近年来,每年都有人大、政协委员呼吁出台农业保险法规,但未见成形。虽然近几年,有的试点地方政府制定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文件,如四川省政府2006年5月22日就发了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发展“三农”保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的文件,[7]该文件对“三农”保险包括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作了阐述,也介绍了该省试点地方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四川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然而,该文件对于政府应该给农业保险提供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经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投保农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实质性问题均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支持是不明朗的,含糊的,小范围的,没有形成法律条文,不利于农业保险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继续加强农业保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得不到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的足够重视。国内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数量较少,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也不高,政府没有提供政策和财政扶持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农业保险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制度保障。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完善。美国经过14年的充分论证才于1938年制定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以后根据时代的变化对该法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1980年该法被修改后更名为《农作物保险法》。日本农业保险法更是在农业保险开展以前就已经制定了。日本于1929年颁布了《牲畜保险法》,1938年颁布了《农业保险法》,而日本的农业保险在1939年4月才正式开展。《牲畜保险法》和《农业保险法》于1947年修改合并为《农业灾害补偿法》。[8]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国开展农业保险,必须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管理中的职能;二是明确保险费率的形成机制;三是明确政府对参保农民和保险经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四是明确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性质、构建程序、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五是明确农业再保险的经营机制。只有从政府、保险经营机构和农户三方面进行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划分,才可能有效地扭转我国农业保险从政府到公司到农民都不重视的消极局面。只有通过落实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才可能引导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保险,支持农业保险,推动农业保险的新发展。

(二)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一种是互助合作经营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两种保险运营模式的特点,笔者认为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较为可行。

实行互助合作模式最典型的是日本,在这种模式,具有共同保险需求的人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起共担风险的农业保险组织,具体组织形式有:农业保险合作社、相互保险公司、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等。这种保险模式虽然具有产权明晰,组织和管理成本较低,交易成本低,有效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利于共同采取防灾减损措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较好地协调了政府、公司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等优点。但是这种模式有很多地方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首先,我国《保险法》没有对互助合作经营模式进行法律界定,这种模式缺乏理论依据,同时,我国农业保险也缺乏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其次,我国农民缺乏农业保险专业知识和技术,互助合作保险则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实施难度较大;第三,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地理形态复杂,土地分散不集中,主要采取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的模式,农民普遍缺乏合作的传统和意识。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主要源自美国,这种模式政府只起宏观调控的作用,主要职能包括:制定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提供政府应该承担的保费及管理费用补贴,规定农业险种的费率,规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条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保险的亏损最终由政府买单,容易产生农户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双重道德风险,监管成本过高等缺点。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种模式仍然具有很强的优势。首先,能够有效利用商业保险公司既有的机构人员和营销网络等资源。中国人保、中华联合保险等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多年,不仅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还有不少农险专业人才。第二,政府提供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政府只需做好宏观调控和监管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保险的工作效率。第三,我国长期实行个体农民分散经营的模式,农民普遍缺乏相互信任和相互合作的意识,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时间较长,管理规范,信誉较好,容易取得农民的信任。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具有以上优点,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较多的采用了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2006年新成立的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等均属于商业保险公司。[9]由此可见,实行政府主导下的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在我国较为可行。

(三)发展农业保险要与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四川省的保险试点取得成效的有两个:眉山市奶牛养殖保险试点和资阳市生猪保险试点。总结这两个试点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这两个地方农业保险项目的选择适应了当地政府的发展需要,与当地政府的战略紧密结合。

四川保监局结合眉山市政府“建设西部生态奶业大市”的发展战略,和眉山市政府联合在当地开展奶牛保险试点工作。2004年5月到2006年10月底的两年多的时间,眉山市累计承保奶牛10294头,占适龄奶牛的34.4%,向奶农提供了600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在保险责任期间,死亡奶牛503头,保险公司直接赔款207.76万元,[10]减轻了农民的损失,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有力地保证了眉山市“以奶牛业带动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实现。现在,眉山市政府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奶牛保险试点工作,计划逐步扩大奶牛保险承保面。眉山市奶牛保险试点取得成效,主要是因为奶牛保险项目的选择与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相吻合,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和时代优势,得到了眉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其中眉山市政府更是参与了奶牛养殖保险的全部过程,并在制定政策、组织协调、领导机构设置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奶牛养殖保险的规模。

资阳市生猪保险试点也是在资阳市政府提出“千万山羊生猪外向型产业互动工程”战略的前提下开展起来的。由于生猪保险与政府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资阳市政府在开展生猪保险的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宣传动员、组织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资阳市政府就农业保险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成立发展农业保险的领导机构,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各项制度,实行“一把手”工程,督促各级领导落实各项保证措施。截止2006年7月,全市承保生猪13.2万头,提供风险保障5300万元。2006年9月,资阳市突发生猪传染性疫病,保险公司积极参与疫病控制,加快理赔速度,赔付死亡生猪113头,共计31640元,[11]有效地弥补了养猪农民的经济损失。正是因为保险项目的选择适应了地方政府发展的需要,眉山和资阳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才能够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发展农业保险应该考虑要与当地政府的发展战略相结合,选择重点行业的险种经营,以便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优质资源支持。这样做,既可以缓解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亏损压力,增强其经营农业保险的信心;又能够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参保投保的积极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市场2004年经营状况分析[m].北京:中国保险统计年鉴,2005.

[2]中国经济年鉴编审委员会.保险市场[m].北京:中国经济年鉴,2006.

[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1-2人口数及构成,11-31历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情况,11-41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情况[m].北京: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

[4]孙继祥,崔庆金.山东农业保险发展的问题与出路[n].中国保险报营销周刊,2007-04-11.

[5]张咏.论农业保险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保险研究,2006(4).

[6]朱蓓,张天西.农业保险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纵横,2005(5).

[7]sc.省略/htmlnew/govfiles/

[8]曾玉珍.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对构建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1).

[9]仝春建.浙江政策性农险试点正式扩面[n].中国保险报,2007-04-16.

[10]魏琳.对四川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金融,2006(5).

[12]任丁,左志强.建言四川农业保险[J].四川省情,2005(6).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费率;政府补贴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94-05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发展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省的经济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农业保险是保证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建设河南省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理解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建立河南省新农村的经济补偿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河南省保险业的促进和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截至2008年底,全省总人口99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73万人,乡村人口6345万人。河南省2009年粮食产量超过500亿公斤,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不仅解决了河南这个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要外调大约150亿公斤粮食支援外省。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河南省,甚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十分重要。但是河南自然灾害多,对农业的影响非常大。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雨涝、风雹、低温以及由气象条件引发的病虫害。以河南省2007年的洪涝灾害为例,河南省有21个县(市)遭遇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近200万人,倒塌房屋2800多间,186000多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面积28165公顷,造成粮食减产19.146万吨,直接经济损失8.78亿元。又如,2008年6月3日下午,一场罕见的大风、冰雹袭击河南,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57100公顷,绝收面积1300公顷,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1.2亿元。这一场突来的自然灾害再次暴露了农作物在天灾面前的脆弱。

从以上两个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个问题:第一,近4年来河南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及赔款情况。从它们的对比来看,河南省的农业保险无论是从保费收入还是从赔款支出来看都与农业生产总值不成比例。例如,2007年河南省的农业生产总值为2365.91亿元,而当年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6820万元,赔款支出仅为1600万元。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都非常小,这对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很不利。农业保险的这种巨大缺口如何解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如果全靠政府的财政支出,那么就会给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农业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又不能全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农业歉收,受损的也不只是农民,而会涉及全社会的每个成员,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解决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问题。第二,农业保险在整个财产保险中的比例非常小,这与河南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二、河南省曾经出现过的农业保险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保的自主经营模式。人保河南省分公司自1982年就开始办理农业保险业务,随后险种、业务规模、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继开办了小麦种植成本保险、小麦收获火灾保险、烟叶种植保险、果树保险、棉花种植保险、林木火灾保险、大牲畜保险、养猪保险、奶牛保险、养鸭保险、养鸡保险等。由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所以人保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人保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才可以保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河南新郑的保险相互模式。1990年,河南省通过在该省新郑县试点,创建了中国的保险相互会社――农村统筹保险互助会,并很快在全省推广。保险相互会社是一种被保险人自己组织,共同出资,相互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组织。河南的互助会是依靠县、乡、村力量的帮助建立起来的相互保险组织,实行“独立核算,资金留存,以丰补歉,结余留会”的经营原则。经营的险种除农作物和牲畜外,还经营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人身保险等险种。考虑到经营技术和人力方面的困难,互助会的业务由县的人保支公司代办。同时,为进一步分散风险,互助会也将30%的保险责任以再保险的方式向人保支公司分保。由于互助会是非赢利性保险组织,争取到了省财税部门的优惠政策:免除其营业税、所得税和利润调节税等全部税负。应该说这种经营模式有其理论的依据和其他经营模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但他们只坚持了五六年时间,这种曾经引起全国保险业界和学术界瞩目的经营模式连同其农业保险试验便销声匿迹了。

从分析来看,农业保险合作社的失败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农民和各个企事业单位,原以为办保险就会赚钱,而其实要办农业保险,即使管理制度很规范,保险精算很准确,管理人员很廉洁,它也会面临灾害损失巨大和基金积累有限的矛盾,入股人最终只会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绩效感到失望。

(三)政府和公司合作的经营模式。人保河南省分公司与河南省地方政府联合经营的一种模式。各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风险准备金,保险收入和业务开支按比例分摊。这种模式应当说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问题。2000年南阳、平顶山、新乡等市发生暴风、暴雨等灾害,公司对参加保险的烟叶、玉米、库存粮食都及时进行了理赔。但由于农业保险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赔付率居高不下,经营长期亏损,业务逐步萎缩。2004年保费规模继续大幅下降,保费收入仅为114.8万元,赔付率达到183%。这里面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当出现重大灾情的时候应当怎么办,这个例子说明了在遇到重大灾情的时候这种模式也是无能为力的。

三、河南省发展农业保险的现实环境分析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增加了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用工已达500万人,约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1/4,6000多万农民中人均受益近200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2.7%,成为全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居全国第二位。各类农业化组织达到11674个,龙头企业5724个,其中部级龙头企业39家,省级龙头企业32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421家,位居全国前列。农业产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经营规模相对较大,投资的成本高,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对于农户而言经营风险大大提高。他们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河南省近几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种粮大户、种植户和养殖户,他们对农业风险的需求也很强烈。

(二)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环境

2007年河南省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省内试点工作:河南省保监局与省发改委、财政厅共同起草上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并于2007年9月由省政府批转下发了《关于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洛阳市开展奶牛保险、在焦作开展肉鸡保险、在洛阳和三门峡开展烟叶保险试点工作,拉开了我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序幕。几乎与此同时,由于猪肉价格上涨的压力,国务院明确提出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制度。2007年8月15日,省政府将省级财政承担的30%保费补贴一次性全额拨付到10个试点县,顺利启动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在能繁母猪保险上,中央财政出50%,省财政出30%,农户承担20%。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险被省政府确定为能繁母猪保险承办公司。

河南省一些市、县因地制宜,主动加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探索。2007年,郑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由市财政补贴资金开展政策性奶牛保险工作。商丘、新乡等市也积极争取成为政策性保险试点地区。

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了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与其他种类的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更需要政策扶持。补贴农险保费的方式可以使中央财政投入的资金通过保险机制得到乘数倍放大,这是一种很精巧的制度安排。到2008年,河南省在信阳、南阳、周口三个试点市开展的水稻、棉花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有900多万亩水稻、棉花入保,签单保费1.7亿多元;在洛阳、三门峡、焦作修武县等试点地开展的奶牛、肉鸡、烟叶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投保奶牛4000多头、肉鸡近8万多只、烟叶50万亩左右。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再次提出明确要求。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6年在一号文件中将农业保险列为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往年相比,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保险有三个新提法。第一,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中央要求2009年的农业保险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业务,是对目前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的初步肯定和再度推进。第二,首次明确提出“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将获得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第三,首次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目前保监会和银监会的合作已经启动,下一步会有系列政策出台,通过银保互动机制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三)河南省经济实力的加强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河南2008年GDp达到18407.78亿元,连续近十年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人均GDp跃居全国第17位,成为新兴的经济大省;近年来,河南工业由弱变强,2007年工业利润超过浙江跃居全国第四,河南工业总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阵营,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因为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农业保险必须有政府的扶持,政府需要大量的补贴,因此政府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已经具备了发展农业保险的经济实力。

四、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构想

(一)农业保险合作社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各级政府帮助组织和建立以被保险农民为主体的民间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或农业保险相互会社。在这种模式下,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集中于一身,利益一致,不容易发生道德风险,被保险人会站在保险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于风险的防范有很大的帮助。农业保险合作社在欧洲一些国家,例如德国、法国并不鲜见,甚至是这些国家目前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农民对合作社并不陌生,但规范的农业保险合作社在我国还没有出现。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由各级政府帮助组织和建立以被保险农民为主体的民间农业保险合作组织或农业保险相互会社(可以叫互助会或其他名称)。以村、乡或县为基础成立的该组织,由董事会领导和决策,董事会下设精干的办事机构具体组织全县农业保险的经营。第二,农业保险合作社或农业保险相互会社主要经营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保险业务,农作物保险以一切险或多重风险为主,也可以经营农业特种风险保险,所有这些经营都是非赢利性的。第三,实行法定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法定保险的险种和保险标的不宜太多,以避免太大的保险责任。法定和自愿保险险种和标的由各省、自治区、市根据本地情况具体确定。第四,国家必须建立再保险机构,为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农业相互会社提供再保险。考虑到农民对保险和再保险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必要对再保险进行有条件的强制,而且对强制投保的作物和险种有必要实行法定再保险。第五,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合作社(或农业相互会社)应从行政上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和帮助。

(二)政府支持下的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相互制保险公司是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办理保险而成立的法人组织,也是国际上比较成熟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保险组织形式。瑞士再保险公司1999年的报告显示,全球最大50家保险公司中有2l家是相互保险公司,占这50家保险公司资产的40%;在全球5个最大的保险市场中,相互保险公司占整个保险市场份额最低的法国也达16%,市场份额最高的日本高达72%。相互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1997年占全球保费收入的40%左右。

这种模式在我国最早出现在黑龙江,黑龙江垦区年粮食生产能力超过90亿公斤,从1993年起,黑龙江农垦总局开始在垦区内试办农业风险互助业务。10多年来,累计承保种植面积2.65亿亩,支付赔偿金10.8亿元。但这样的风险互助也存在机制不灵活、保障程度低、保障面窄的问题。希望通过对垦区农业风险互助进行规范改造,成立阳光公司,增强农业保险承保能力。阳光公司采取相互制模式,在黑龙江垦区范围内经营种养两业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险种。其中种养两业险按照“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补贴、独立政策优惠”的原则,以互助模式运作。相互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资金来源、经营模式、经营目标和分配机制等方面与股份制公司有很大的区别。相互制保险公司具有经营灵活、成本低、适于道德风险较高的保险业务等优势。

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2009年粮食产量超过500亿公斤,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农业比重比较大,这一点与黑龙江很相似,可以组建类似于黑龙江阳光公司的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三)政府补贴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由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性总体框架,由商业保险公司自愿申请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省、市、县级财政部门、龙头企业出资设立一个农业风险基金,各自出资的比例可有各方协商,按照各自的比例先交给农业风险基金,在发生保

险赔付时风险基金把相应的资金支付给商业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再把赔付款支付给农户。这样就形成了由各级政府、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农户共同承担风险的体系,可以极大限度地减轻商业保险公司的负担。具体模式的结构如图2所示:

2007年河南发展改革委制定的《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规定,烟叶每亩保额500元,保险费率4.8%,保费24元每亩;肉鸡每只保额8元,保险费率3.75%,保费0.3元每只;奶牛每头保额5000元,保险费率4%,保费200元每头。保费补贴比例烟叶保费由财政补贴50%、烟草公司承担40%、农户负担10%,即财政补贴12元每亩,烟草公司承担9.6元每亩,农户负担2.4元每亩。肉鸡保费由财政补贴50%、龙头企业承担20%、农户负担30%,即财政补贴0.15元每只,龙头企业承担0.06元每只,农户承担0.09元每只。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政府明确给出了补贴的比例,也规定了龙头企业承担的比例,这对于提高保险公司承保的积极性,也可以相对降低保险公司的风险。补贴比例是这种模式的核心,因为商业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们更愿意经营那些风险小、利润大的经济作物和特种养殖业保险。也愿意经营农村的财产和人身保险,而不愿意经营亏损大、无盈利的但对农民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保险业务。所以处理好政府的补贴比例,使商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不至于出现亏损是实施这种模式的关键。

五、河南省发展农业保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应在经济上给予扶持。

河南省过去采取商业性保险方式经营农业保险在近年来遇到阻碍也说明政府扶持必不可少。具体来讲应在以下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扶持。

1.政府应出资建立初始资本和准备基金。凡政府直接和间接经营的农业保险计划,都是由政府出资建立初始资本和准备基金,但出资方式和比例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是由财政部认捐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一部分资本股份,前苏联农业保险的初始准备基金也全部由财政拨款来解决。河南省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合河南省各地区的具体政策,使政府的初始资本的投入做到符合农业保险开展的条件。

2.税收方面的优惠。农业保险本身是一种政策手段,在发达国家甚至被当作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加之这种保险(尤其是农作物保险)自身经营的特点,一般难以商业化。因此,大多数国家对农业保险都实行减免税收政策。我国目前对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除了免征营业税外,并未给予其他税收优惠待遇,这与农业保险风险高、收益低的状况极不相称,未能体现出税收的公平原则和调节功能。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税收的问题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政府应在税负政策上对农业保险公司给予扶持,尽量少征税或不征税。

(二)法律上的扶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业保险受到来自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则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急需国家的法律支持。农业保险同单纯的商业保险不同。199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薛驹在通过该法前汇报说:“在我国,农业极其重要,农业保险不可缺少,但又有其特殊性,应当另行立法解决。”对农业保险立法是当今实行市场经济的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而我国至今没有对农业保险单独立法。

2003年新修订实施的《保险法》(第115条)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一方面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可以不受《保险法》规定的自愿原则的限制,可以采取强制方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农业保险法》没有出台前农业保险缺乏法律约束及法律保障。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农业法》第46条也仅指出:“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尴尬的境地。农业保险中国家和保险人之间的关系,保险活动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等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政府支持方式、实行法定或自愿的保险确定等,尤其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因此,我国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完善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配套的法律保障。

(三)农业保险中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

虽然河南省近几年农业保险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其保险费率、赔付率等决策过程基本上是靠经验和协商,缺乏定量的科学根据,目前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继续进行探索。所以,必须根据河南省的具体情况加强农业保险的科学性研究,使农业保险制度的制定更加具有合理性。

(四)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农民保险意识。

农民保险意识直接决定着农业保险需求,是农业保险发展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总的来说还是一项新的事业。许多农民,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方法、作用等了解不多,农民保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没有真正理解保险救助灾害、扶贫济危的本质含义。根据过去河南省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农业保险之所以失败,往往与农民保险意识差分不开。他们有的认为参加农业保险是白交钱,看不到可能的风险,侥幸心理严重,只有轮到自己受灾,才自认倒霉。发展农业保险,农民是主体,为了改善农民意识薄弱的现状,当前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如海报、讲座、电视、广播等。在宣传中要让农民对农业风险危害性、投保的利弊等有清楚的认识,同时把农业保险与乱摊派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1]宋淑芳.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6,(1).

[2]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庹国柱.外国农业保险立法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3

问:请您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目前,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88.8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8.6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9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破解“结构怎么调”“地怎么种”等问题找到了途径;为优化农业要素组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找到了办法;为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找到了载体。同时,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亟须引导扶持。从调查看,一方面,由于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经营主体收入下降;由于成本刚性上涨,经营主体负担较重;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靠经营主体自身投入难以承担;特别是信贷保险、设施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农助农能力不够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自身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也还存在,需要正确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决不能忽视普通农户。李克强总理强调,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这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意见》出台,体现了中央的意图,凝聚了各方面的共识,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问:《意见》的主要政策目标和取向是什么?

答:《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政策落实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w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二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并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三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地方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鼓励农户家庭农场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生产作业标准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问: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的基本原则?

答: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正确的方向。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二要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既扶优扶强、又不“垒大户”,既积极支持、又不搞“大呼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设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四要坚持落地见效。明确政策实施主体,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发挥政府督查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促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问:《意见》从哪些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

答:《意见》立足于构建扶持政策体系,在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际,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保险、营销市场、人才培养引进等6个方面进行了配套整合和适当延伸,这样使各方面政策更集中、更系统、更具有指向性,既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扶持,又便于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综合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三是改善金融信贷服务。综合运用税收、奖补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四是扩大保险支持范围。在粮食主产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大灾保险试点,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覆盖面和理赔标准。创新“基本险+附加险”产品,实现主要粮食作物保障水平涵盖地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五是鼓励拓展营销市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销对接活动和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创建等给予适当奖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六是支持人才培养引进。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奖补等方式,引进各类职业经理人。

问:《意见》与以往政策措施相比,有哪些新的内容值得特别关注?

答:《意见》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重点在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加大政策创设力度。如在金融方面,提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系统,通过点对点对接信贷、保险和补贴等服务,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灵活确定贷款期限,简化审批流程,对正常生产经营、信用等级高的可以实行贷款优先等措施。在保险方面,提出在粮食主产省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大灾保险试点,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覆盖面和理赔标准。落实农业保险保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创新“基本险+附加险”产品,实现主要粮食作物保障水平涵盖地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研究出台对地方特色优势农林产品保险的中央财政以奖代补政策;稳步开展农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等。在用地方面,允许各县(市、区、旗)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用地指标,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等。

问:怎样处理好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的关系?

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引领力量。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普通农户仍会占大多数。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增收致富,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意见》强调要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把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重要原则;把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普通农户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加收入作为重要举措,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防止被挤出、受损害;把建立政策红利分享机制,既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又增强其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作为重要导向,正确处理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带动普通农户发展的关系。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4

一、河北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

(一)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2014年,河北省土地流转面积1879.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82926家,入社成员约8100万户,在河北省总农户中占53.3%,已经覆盖了全省94%的行政村。2014年,河北省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9个,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2014年,注册登记家庭农场已达7809家,与上年相比增长394%,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达1000万户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到2014年底龙头企业(集团)个数为1703个,同2013年比增长9.5%;销售额达到3158.4亿元,同比增长10.4%。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70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9%。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从经营模式上看,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由单一要素的合作逐步向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农户通过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走向联合经营。土地经营权获取形式多样化,采取了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通过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筹措资金,这些资金是“三农”投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3.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采取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订单生产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发展。2014年末,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经发展到688个,通过采取集约化发展,实现销售产值3218.1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5.9%。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带动农户数稳步增加。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数860.7万户,同比增长1.0%:其中订单农户数164.2万户,增长6.7%。订单农户数的增加反映了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的联接机制越来越紧密,农户参与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二)河北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情况

1.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2月,农业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8月,出台《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具体意见。2月,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2015年2月,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河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4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八项工作。12月,出台了《河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可以给已经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优先支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经营主体。政府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支持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1)加大涉农经济信贷投入。2014年,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753.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46%。各地市银行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发展。截至2014年末,衡水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8.4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7.71%。其中:支持135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其他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达到17.65亿元;支持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贷款余额达到5.34亿元;支持154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7.25亿元,这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开展“信贷百千万”行动。为了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支持,河北省联社开展了“信贷百千万”行动。即每个县级农合机构信贷支持100家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社、1000家城乡工商个体户、10000家特色农业种养户和新型家庭手工业户,推动他们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3)引领村镇银行稳健经营。截至2015年3月末,河北省已经组建村镇银行68家,其中开业62家、批准筹建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已达到199.08亿元,投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8.15%。村镇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户、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的问题。(4)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家庭农场贷”是2013年邯郸银行推出以家庭农场为承贷主体的一种新的贷款形式,即:邯郸银行给予家庭农场一定授信额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家庭农场发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特别是允许家庭农场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保险单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这种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5)加强银政合作,拓宽融资渠道。201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与省委农工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后3年中,提供2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融资给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主要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公司贷款等金融产品。近年来,该行在河北推出的小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已累计投放848.34亿元。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不规范

金融机构支持的条件是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生产经营规模较大,能获得稳定效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支持。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稳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建立了自己的章程、财务制度,但在组织结构、内部运作、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差距较大,经营管理很不规范,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不符合信贷部门的授信条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主要是家庭式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条件不具备,财务管理制度运作不完善,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实力难以准确判断、评价信贷风险。因此,只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得到金融机构支持。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

金融机构向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旨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获得应有的投资报酬。因此,为了保证投资的效果,就要选择适当的信贷对象,并要求信贷对象用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但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自由资金积累很有限,除了房产、土地就没有更多的有效的固定资产来充当抵质押品。虽然中央1号文件提出可以用土地的经营权作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但从目前来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问题,用它来抵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扩大抵质押品的范围,但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要。

(三)缺少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金融机构为了能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增加流动性并实现资金的增值,更愿意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能够带来更多效益的大企业或大项目,而对于收益小、风险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比较少。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加了许多农业优惠政策和补贴项目,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识和研究还不够,还没有将信贷的重点放在对经营主体的支持上。在服务方式、审批流程、营销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还不充分,主要是传统信贷产品,专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少。贷款利率水平比较高,贷款期限比较短,贷款额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方式,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各种需求。

(四)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影响了金融支持的力度

农业是幼稚产业,既受自然风险的影响,又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双重风险共同作用,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很高,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就存在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过程中,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此,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放贷时,首先会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确认贷款额度和设定贷款权限,同时要求经营主体要有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并要求有保险机构给予担保。但由于农业风险较高,担保机构同样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开办农业险,结果就是金融机构只愿意向信用好、偿还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按照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条件来完善自己。这就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要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规范行为,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2015年,政府加大了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家庭农场的支持。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市场主体,才能够得到金融和财政的更多支持。

(二)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

金融机构要树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意识,充分考虑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不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抵质押担保物的种类。对于农户与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已经建立社员关系、订单关系的,可以推出一些新的信贷产品。如:合作社+社员联保、龙头企业+社员联保、订单质押、社员入股收益权质押等,也可以用家庭农场等经营者相对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各项粮食补贴资金作质押。根据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设计不同的信贷品种。针对种粮食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开展用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农机具抵押、大额订单质押、存货抵押、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开展营销贷款产品创新;针对种植经济作物类的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用现金流抵押、蔬菜大棚抵押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还可以直接对资信好且资金周转量大的经营主体发放信用贷款。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三)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发挥微型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二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力度。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完善信贷产品,可以重点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量不能低于上年水平、增长速度不能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科学设计信用评价指标,提供真实的评价结果,便于金融机构选择信贷对象。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受到地方政府奖励并投保农业保险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适当给予更多的信贷额度和利率优惠。

(四)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

为了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型家庭农场公开或私募发债融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银行可以发行专项用于支持“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风险奖补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和不断规范贷款担保组织机构。政府可以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用专项额度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快构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适当降低利率,规范收费,尽可能缩短放贷周期,可以采取“贷款+保险”等融资模式,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5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一是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合作社成立门槛低,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致使大部分合作社只办照不运行,或是运行不规范。二是服务能力较弱,我市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经营周转资金困难,公积金积累不多,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缺乏带头“能人”,对合作社成员的服务仍停留在统购农资、种子等初级层面;三是合作社运作不够规范。虽然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但多流于形式,不按章程操作;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欠缺,“二次返利”比例较小,多数没有盈利。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业务控制不够严密。财务目标就不能实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理事长兼出纳、理事长直系亲属兼仓库保管等现象比较突出;缺少专门管理人员,一般成员参与管理很少;财政补助项目专款专用意识较差等问题突出;账簿记录不完善、记录不连续、财产清查不健全。四是社员素质普遍偏低。管理知识匮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和协调。市、乡两级政府应制定本区域的合作社发展规划并落实到部门和人,做到发展有规划,落实有专人。市政府还应组织工商、财政、农业、国土、税务、金融等部门相互协调,从政策上支持引导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为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建立产品交易、气象、技术、农资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商、技监、农业等管理部门应相互协调,出台相应的监督管理政策,以规范合作社的登记管理,日常运行管理,杜绝为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套取相关扶持资金,编造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大会纪要,随意填写出资清单、章程、财务报表等现象。联合工商等部门建立相应的审核制度,对三年以上不运作的合作社予以注销,以促进其健康规范发展。

三、准确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经营情况。

工商部门已经出台了信用公示制度,很快会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年度检验制度,以便于准确掌握合作社领取营业执照后是否开展经营、是否出资到位、经营情况如何、什么时候停止经营等情况,形成准确、有效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以利于政府决策和发展政策的调整。

将获得国家、省级资金扶持的合作社列入常规审计单位。随着国家对合作社补贴力度的加大,获得补贴的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多,问题也逐渐显现,有获得补贴后就注销的,有变卖国投资产的,有没按项目要求实施的,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为此农业、财政等部门将对合作社的审计列入常规审计,以加强对国投资产的管理。

五、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典型示范,发挥辐射的作用

总结各类合作社成功的经营、运作、管理模式介绍,通过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群众成立、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心,把政府的良好愿望变成农民弟兄的迫切要求,真正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

六、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合作组织运作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其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培训则是深化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对有关机关和各乡镇农业部门主管领导、合作社负责人,以及每个合作社的骨干成员,分期分批进行有计划的培训。这样既培训了一大批具有合作理念、懂得如何指导合作社发展的领导干部,又培养了一大批具体管理经验的合作社负责人和参与合作社的农户。

七、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合作制的内在特征包含以下两点:一是民主的管理制度,二是按劳分配、按交易额、按土地流转量和按股金分红的分配制度。只有以民主管理的形式来规范合作社才能保证社员的利益。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10)10―0023―03

一、美国农村金融体系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

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性信贷机构主要包括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他们利用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贷款周转资金和部分借款办理商业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的政策性贷款,如救济受灾农民、支持新创业的农民以及对农产品提供价格支持的抵押贷款等,以弥补农业资金渠道的不足。

(二)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

美国政府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包括联邦中间信贷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系统以及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放贷,扩大农业可用资金的来源,改善农民工作条件和福利,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

(三)农村银行体系

美国农村银行体系以众多的中小型社区银行为主体和特征。2000年至今,有超过1000家的新社区银行建立。社区银行形成明显的三级分布,约60%的业务在农村,大约25%的业务在城市的郊区,剩下的在大众城市。中小型社区银行把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通过吸收城市的闲置资金,主要满足农村农场主和中小企业以及个人对资金的需求。

(四)农业保险体系

美国的农业保险体系现行的美国农业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政府在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美国农作物保险的运行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局),负责全国性险种条款的制定,风险的控制,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等;第二层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他们与风险管理局签订协议,并承诺执行风险管理局的各项规定:第三层是农作物保险的人和查勘核损人,美国农作物保险主要通过人销售,负责具体业务的实施。这一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保险风险大、赔付多,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无力单独承担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保险向纵深发展。

二、法国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一)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目前,法国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银行主要有4家,即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大众银行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它们都是政府所有或受政府控制的,在法国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顶端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总行,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在扮演着农村金融系统中央银行角色的同时,也兼营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总行下面有地方分行,以及股份信贷合作社和互质的合作社,统一实行垂直式管理;并且每一个系统总部和分部实行财务独立,自负盈亏的市场运作体制。

(二)国有和民营相结合模式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施行上国营下民办的管理体制,在信贷资金营运上仍主要由总行进行统筹灵活运用。为了扩大信贷业务,信贷银行通过开办名目繁多的各种存款,吸收股金、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大量筹集资金,由总行根据国家政策统筹用于支持农业发展。各项存款主要由地区行筹集,活期存款要上交总行50%,其余部分地区行可以发放短期贷款。长期定期的储蓄存款要全部上交总行,由总行划出一部分给地区行发放长期贷款。地区行上交的各种储蓄存款,总行付给筹资额的0.75%手续费,使下级行能从组织储蓄中得到经济效益。农业信贷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系统的主轴,采取上国有下民营的方式,在监管的同时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统一实行民营式的商业化运作。(三)农业保险体系1900年7月,法国政府颁布农业互助保险法,明确了农业互助保险社的法律地位、权利和风险范围。法国农业互助保险机构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中央保险公司,主要负责制定经营方针,对地区或省级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二是地区或省级保险公司。主要针对对基层的农业保险社提供再保险:三是农业互助保险社。是法国农业保险最基层的经营单位,直接面向农民提供各类保险服务。此外,法国还建立了政府与社会共同联办的国家保险公司独立经营广义农业保险。

三、日本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

日本设立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提供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或不能提供的信贷。并成为日本农业金融中的“最后贷款人”。贷款的基本特征是长期、低息。贷款平均期限为19年,最长的强化林业经济基础贷款期限达55年。公库平均贷款利率为3.89%,有60.4%的贷款平均利率为3.5%。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管理高效、严格,保证了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为日本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日本农村金融合作体系的载体是农协,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日本农协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全国所有农民都参加的三级农村金融体系――信联(信用社)、农协(省级)、农林中央金库(全国级)。农协内聚集了信联、经济、共济等合作组织,分别对应信用社、供销社和保险社,由其对社员进行金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分类指导,并充分发挥农协的综合优势,大量吸收农民存款,这一款项占到全日本农民存款总额的50%以上,并将存款就地转化。发挥合作金融的优势,以农协为平台,对农村项目、企业或个人进行贷款,并在贷款前后均做好调查、管理以及技术指导等全方面的服务。农协还作为国家低利长工贷款的窗口利用“政策金融”导人国家资金,不断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三)民营保险相互会社模式

农业保险是日本政府常用的农业保护手段。农户加入农业保险相互会社是为了共同救济,相互帮助。这些保险相互会社不以盈利为目标,在上级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直接面向农户,负责办理农户投保业务、收取参保农户保费、评价灾害损失程度、向农户支付赔付金等经营活动,同时统一开展打药、开设畜禽诊所等防灾工作。另外,日本农业保险的分保再保体系也非常完善,其分散风险能力非常强。

四、台湾农业金融体系

(一)政策性机构

成立“农委会农业金融局”,专门负责农业金融管理与辅导工作。依据“农业金融法”赋予的裁量权,对违反规定的信用部可施予行政处罚、内部稽核及自我监督。设立全台农业金库股份有限公司,其资本额不低于200亿元,发起人仅限于“政府”及各级农、渔会。负责辅导信用部业务发展,办理农、林、渔、牧业融资,稳定农业金融,并与信用部积极推动、办理政策性农业项目贷款。

(二)危机处理机制

“农业金融法”规定对于经营不善的信用部,有两项危机处理机制:一是第24条规定,全台农业金库分派盈余时,应提列10%的相互支持基金,用于对经营不善信用部的财务支援:二是第36条与第37条规

定,信用部业务经营不善,累积亏损超过信用部上年度决算净值1/3或坏账比率超过15%,由主管机关及全台农业金库设置辅导小组进行整顿,以3年为限,若期满未达预期改善目标或辅导期间经主管机关认定无辅导效果,“主管机关可命令其合并到其它设有信用部的农、渔会。”

(三)农、渔会信用部的营业范围

信用部的业务范围由会员金融为主的“对象别”,改为农业金融为主的“产业别”,突破了组织区域为营业区域的限制,只要是以办理农、林、渔、牧业融资及消费性贷款为任务的项目,都可由信用部办理,信用部在业务的竞争上与一般银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一)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机制和体系

设计更为完整的金融政策机制和体系,设立主要职能是实现农业政策目标的管理机构对农业相关组织、农业发展项目放贷,扩大农业可用资金的来源,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对保持县(市)法人地位长期稳定、且涉农信贷投放比例较高的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并采取相对优惠的利费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

(二)完善的相关农村金融法律法规

应借鉴《联邦农业贷款法案》、《农业信用法案》等农业法案,加快农村金融相关法律的制定,强化农村金融生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三)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鼓励各地探索与先进技术结合的金融创新方式,适时推进期货期权,设立期货投资基金,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

(四)加速发展农业保险

应当由国家组建专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为农业信贷机构提供风险保障,监督和管理众多农业保险基层机构。在农业保险实施方式上应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作物保险实施强制保险,其他险种则可实行自愿保险。在险种设置上,要注意针对农民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不断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险种;要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尤其要改善理赔状况,这样才能提升保险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加快农村保险业的发展。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7

为有效推动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提标、增品、扩面,提高对农业机械所有人、驾驶人和农机事故受害人保障程度,降低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依据《农业保险条例》、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金[2019]102号),以及农业、财政、保监等部门关于涉农保险文件精神,制定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按照“低费率,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办法,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促进全县农机保险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保费补贴险种。

农民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对在XX县农业农村局注册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投保拖拉机交强险和农业机械综合险,政府给予部分保费补贴。农业机械综合险指拖拉机(含配套农具)、联合收获机械综合险(包括农业机械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操作人员责任险)。根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作业特点,农业机械综合险又分为年度、半年、季度保险。

(二)保险责任范围。

1、拖拉机交强险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2、农业机械损失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或停放等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导致的被保险农业机械的直接损失。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冰雹、台风、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暴雪、雪崩、冰凌、沙尘暴等。意外事故主要包括:碰撞、倾覆、坠落、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倒塌、受到被保险农业机械所载货物意外撞击、被保险农业机械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载运被保险农业机械的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营业性运输除外)等。

3、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4、操作人员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操作人员遭受人身伤亡。

(三)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

政策性农机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依据《XX省农业机械综合保险条款》规定的农机种类和保险金额(责任限额),由中标保险公司总公司报中国银保监会报备后执行。

(四)保费补贴比例。

按照“省级财政对财政直管县和贫困县的保费补贴比例50%,对其它县(市、区)补贴比例40%,各市、县(市、区)财政补贴比例自行确定,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农户承担部分不高于20%”的要求,市级财政和各区财政分别承担保费比例20%,投保农户承担20%;省财政直管县(市)承担保费比例不低于30%。

(五)保费补贴拨付。

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按照“年初预留、年终清算”的办法执行。年初财政局根据上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将保费补贴预留。年终财政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对本年度政策性农机保险投保情况审核无误后,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保险承办机构。清算资金申请资料包括:农业农村局清算资金申请报告,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的县财政配套资金拔付凭证。

(六)政策性农机保险经办机构的选定。

由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从全省政策性农机保险招投标中标的保险经营机构中择优选择确定。

根据2020年6月28日“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政策性农机保险项目竞争性磋商”项目(项目编号:XXX)招标结果(XXXX-X项目中标地市:XX、XX)和招标文件,确定中标保险经营机构-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支公司为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服务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协同推进落实。

成立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保险经营机构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总体推进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加强与财政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协调沟通,指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做好农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农机基础数据,协助保险经营机构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农机保险保费、县级补贴资金的筹集和拨付工作。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推进政策性农机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成功工作经验。

(二)统筹保障资金,规范补贴运行。

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落实保费补贴资金,将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对每年应由本级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足额列入年初预算。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投保积极性。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保险经营机构要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农机保险政策的宣传。农户自主自愿投保,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农户投保,有条件的可以将政策性农机保险与惠农政策综合使用,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四)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开拓保险市场。

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要督促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农机保险基层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政策性农机保险的组织与推广。保险凭证、理赔款项应落实到有机户,保险凭证要载明投保机具的所有人、号牌号码、保单号、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费、保险期间等信息,载明省、市、县财政部门和有机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等有关各方承担的保费比例和具体金额,保障参保农机户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把政策性农机保险办成阳光保险。各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以补贴资金尚未全部到位为由拖赔、拒赔。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8

abstract:afteralong-termdevelopment,agriculturalinsuranceintheUShasestablishedamaturesystemandoperationmode,whichplaysacrucialroleinagriculturalrisk-aversesystem.whiletheagriculturalinsuranceinChinastartslateanddevelopsslowly,whichisn'tcapableofprovidingthedependablesafeguardtomatch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thepaperanalyzesthedevelopingpatterns,operatingmechanismandtheperfectlawsofamericanagriculturalinsurance.meanwhile,thereexistseveralobstaclesinagriculturalinsuranceinChina,suchaslagginglawsandregulations,confusedmanagementsystemandweakservices.therefore,absorbingthesuccessfulexperienceofamericanagriculturalinsurance,we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nstructiveadvicewiththecombinationofChinesesituation.

关键词:美国农业保险;发展经验;借鉴

Keywords:USagriculturalinsurance;experience;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10-03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大力发展好现代农业一直是我国的重中之重,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同时农业也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受制于自然因素。如2016年6月份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仅农业估损金额达1.5亿元,这不仅给农民带来惨重损失,更是影响农业再生产活动,干扰整个国民经济正常的再运行。因此,亟需更完善的农业保险来保障整个农业的可持续活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很不完善。相比之下,美国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希望通过借鉴美国农业保险成功的发展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道路。

1美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美国是目前全球农业保险规模最大的国家,2008年以肀7盐持在100亿美元左右,参保率在80%以上。美国的农业保险起步早,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在1994年颁布《1994年农作物保险改革法》之后,农业保险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1.1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模式

1922年以来,美国农业保险经历了私营单轨制,国营单轨制,公私合营双轨制和私营+政府扶持式四个阶段。1938年美国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之后,据此成立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农业保险险种的不断丰富,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也逐渐退出了农业保险的直接经营,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农业保险仍然由政府主导,依托于官方的法律法规和财政补贴以及再保险支持。

1.2丰富的农业保险产品

美国农业保险发展初期,所提供的农业保险产品都属于保产量类的保险,这类保险只能保证农业的再生产,而无法对农民因风险而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在这个阶段,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保收入类的农业保险产品的推出与实施使得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得益于美国健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把价格变化对农业收入造成的不确定影响纳入到风险责任范围之中。美国还在部分地区推广了指数型保险,指数型保险不是直接测量产量的损失,而是与该地区农作物的平均产量挂钩,当该地区的平均产量低于所设定的保险产量时,该地区的农户才会得到相应的保险赔偿。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种农产品,设计出了特种农业保险。根据农民对保障水平的不同需求也提供了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产品。

1.3健全的法律

1938年美国颁布《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并成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实行自愿原则。1980年对此法案进行了修正,允许私人资本参与农业保险,引入保费补贴,激发了农业保险市场的活力。此后又颁布并不断修改了一系列的农业保险法案,1994年的《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案》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便无法获得政府其他计划的政府补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强制保险。《2008年美国农业法案》为特色农作物的研究和推广提供补贴,更好地满足了农户对农业保险多样性的需求。《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设立了价格损失保障,农业风险保障以及各种农业保险计划。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美国形成了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2美国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和模式

美国农业保险属于政府扶持下私营保险公司经营和的模式。农业保险是高赔付率的险种,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Rma)与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负责宏观调控,制定法律法规并提供财政税收补贴和政策支持。提供农业再保险,开发新的农业保险品种。

私营保险公司直接参与,激活了农业保险市场,私营保险公司经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批准后,才能经营政府推行并给予补贴的农作物保险业务,目前有十七家批准的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农业保险的销售、理赔全程服务,并负责质量管理,承担风险和向风险管理局提供统计资料。

政府给FCiC补贴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给私营保险公司补贴行政管理费,给投保农户补贴保费,FCiC为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私营保险公司也可向其他私人再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

此外还成立了为农户提供相关服务的组织,如代表农民利益的美国农场局联合会(aFBF)和为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农业服务组织。

3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法律法规严重滞后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政策性的特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质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因而对农业保险不具有适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也只是“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所依靠的是上级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执行力弱,发展十分缓慢。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让农业保险有法可依,在农业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对农业保险投保人的利益保护以及对保险公司的保护都得不到落实。法律保障的缺失和监管的不明确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3.2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不足

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慢且不完善。纵观这几年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虽然农业生产保险补贴在整个对农业财政支出的比重有上升之势,但是所占比重还是不到15%。可见农业保险还没有真正受到重视,我国的农业风险分散体系仍然以灾害救助为主,农业风险损失高,通过灾害援助是相对消极的解决措施,应该持续加大力度扶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3.3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管理部门比较分散,农业保险属于保险的一种,监管工作由中国保监会负责,同时农业保险也属于农业的相关产业,因而其推进的主体包括农业部,对农业保险进行财政补贴又涉及到财政部。我国没有像美国一样成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这样的机构来统筹协调相关各部门的工作,造成我国农业管理体制不顺畅。

3.4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不高

第一,对农作物各个生长阶段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作物观察机制,以致没能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导致农作物生长过程面临病虫灾害的风险,造成产量低下,农产品质量下降。第二,由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防灾减损工作做得不到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保险上,导致真正遭到自然灾害时农作物抗灾能力弱。第三,灾后,农业保险公估人对受损农作物进行清算工作的效率不高,且对受损农作物评估的标准也不一样,缺乏统一的农作物勘察定损标准。更重要的是,农户没有第一时间拿到保险理赔金额。对农户来说,没有了足够的生产资金投入,就会对下一农时的农业生产造成延误,耽误农业发展。

4美国农业保险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奠定了美国农业大国的地位。美国的农业保险发展十分成熟,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4.1政策性保险模式下推进式充分发]私营保险公司的作用

农业事关民生,无农不稳,无粮不富,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力度来支持农业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属于公共事业的一项,需要政府出面做领头羊带领政府机构以及号召民间的商业性资本也投入到我国的这项利于民生的发展项目中去。农业保险不仅要求中央加大投入,各个地方政府也应逐步提高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体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应按照一定比例投入支持农业保险事业,为农民谋更多的福利。另外,民营经济发展是经济转型与增长的必要推动力。应逐步发挥私营农业保险公司的积极作用,为农业保险发展的多样性注入更新鲜的活力,带动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利用优惠政策鼓励、激活农业保险市场。并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有条件地给予财政补贴。

在政府提供基本农业保险巨灾保险和维持农业生产基本救济的基础上,以购买有更高保障的私营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产品为条件提供更多的政府救济和财政补贴。以此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从而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

理顺农业保险的管理体制,使政策制定,国立与私营的配合,监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能够根据国家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特殊时期做好动态调整。只有把政府,商业保险机构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农业保险平稳快速发展。政府机构负责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与,以及财政资金的调动与拨付,宏观管控整个农业保险体系的良好运行发展;保险公司聘用专业人才来分析并制定出合适的费率,组织保险展业的开展直至保险理赔的结束并实施全部信息公开化制度;农业互助合作更多的是负责特定险种特定农作物的参保事宜。

4.2加强我国农业保险的法治建设

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关于农业保险的专门法律法规,在具体业务开展中,面临障碍。

2012年的《农业保险条例》对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内容过于笼统且多是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和支持保险机构建立适应农业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基层服务体系等缺乏力度的建议,导致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亟需强有力的农业保险法规的保障,有关学者建议其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和非商业性特征、农业保险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及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责任及国家对农险的监督管理等重要环节。让农业保险的发展有法可依。

4.3加强我国农业保险的文化建设

提高农业保险在文化上的软实力,农业保险的发展才能获得民心。只有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农业保险对于他们自身发展有益处,他们才会主动去承保,投身到农业保险的项目中去。

4.3.1提高农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专注力

体现为专业化经营管理。加强人才建设,开发好的农业保险产品,真正惠及于农民农业。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以提高相关农业保险产品的推广程度,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要在完善现有的保险产品基础上创新出真正惠农益农的产品来做到保障农民利益,让农民对中国农业保险充满信心。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理赔阶段还是根据一亩的产量而定的补偿额。借鉴美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险种-收入险,对于种植业而言,农民可以按照一亩农作物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投保,保险公司以一亩农作物的经济利益为危险单位而承保,按危险单位所造成经济损来赔偿。对于养殖业而言,可以开发成本险来保障农民的投入。在农业保险这种盈利性不大的险种可以附加另外一些商业性保险,利于增加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运营的信心,吸引众多商业性保险公司加盟到农业保险的事业发展当中。

4.3.2加强与高等学府和相关机构的合作

把科研与机构结合起来。与高等学府联合商议在学生选修的课程里设立与农业保险相关的课程,在学校里成立与农业保险相关的科研机构,社团,学校出资部分研究费用,其研究成果提供给投资机构运用到农业保险的开展中去进行试点。企业财团可以把科研成果以专利的形式转卖给保险经营机构以获取版权,而当代大学生以及科研人员又得以发挥所长有所创新,这更是促进了农业保险业务创新性的发展。

4.3.3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

第一,要做好农业保险服务的事前防范工作。具体包括灾害监控系统的建设以及监控,防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气象预测。第二,农业灾害中的施救减损工作。当灾害发生时,集结人力物力尽可能减小保险单位的损失,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第三,灾后理赔及事后经验的总结工作。理赔一定要做到及时、迅速、准确、到位。让每一参保农户都能在灾后及时拿到赔偿金额,保障农户的成本,增加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信心,不误农时,促进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5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在于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农民抗风险的需要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探索出供给方面的我国适用的农业保险a品,这不仅需要农业保险公司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走出让农业保险的发展有法可依的关键一步和通过完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农业保险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分散所有农业风险,我国农业分散化的特点使得我们需要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全面的农业抗风险体系。

参考文献:

[1]赵长保,李伟毅.美国农业保险政策新动向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4(6):103-109.

[2]袁祥州,程国强,黄琦.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J].保险研究,2016(1):76-86.

[3]周才云,赵晶晶.美国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分析[J].世界农业,2015(4):111-115.

[4]马莉.美国农业再保险法律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6(2):78-90.

[5]薛晓倩.美国农业保险产品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2015(1):74-77.

[6]张国鹏,华静,王丽明,王玉斌.美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及对中国的借鉴――从农业风险损失补偿的视角[J].世界农业,2015(3):85-95.

[7]齐皓天,彭超.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J].农林工作通讯,2015(5):62-64.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及其服务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而目前,由于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掣肘因素。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健康、完整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投入是资金投入的主渠道。而现有金融体系在为农村服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退位,服务功能弱化。由于农村经济货币程度较低,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微观经济基础脆弱,正规金融因农村的比较弱势而选择“自我纠正”,国有商业银行大量退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农村金融出现“空洞化”和边缘化。首先是政策性金融缺位。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其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农发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太窄,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农业发展急需的其他贷款业务基本没有涉足,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将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边缘化”。随着农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其“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离,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使得贷款业务逐渐离“农”。再次,农村信用社支农有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主导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农信难为农”的严重问题。

2.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很难取得贷款。为防范贷款风险,面对农村贷款规定较为苛刻的条件。大部分农民贷款因提供不出相应的质押、抵押及不动产等担保而与农贷失之交臂;另外,由于农村贷款期限、结构、金额等方面设计与农村资金需求特点不相适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渐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年,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信息不对称;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实行浮动利率制度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处于垄断地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贷款一律实行上浮,在相当程度上加重了农户的利息负担。

3.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较差,金融生态断裂。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差,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机构考察其财务状况和信贷条件较为困难,同时贷款需求总体缺少有效的担保、抵押,使农业地区需求量大、亟须支持的大额农户、个体公商户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贷款、水利建设贷款等难以形成需求。另外,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处于零散分布状况。

4.民间借贷缺乏规范,金融风险加大。民间借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良莠不齐,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由于对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和正确引导,其风险、隐患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呈上升态势,间接殃及社会稳定;另外,民间借贷不规范,无借据、合同,缺乏担保,隐蔽性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坑蒙拐骗在所难免,甚至引发刑事案件;民间借贷利率一般高于同档次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风险集中,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此外,影响金融宏观调控。民间借贷活动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易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金融机构,加大现金“体外循环”,造成金融信息失真,干扰央行对社会信贷总量的监测。民间借贷投向具有一定的趋利性、盲目性,资金流向与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不能配套,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效果不佳。

5.农业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障碍。农业保险机构运行障碍主要表现有:保险基金规模较小,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项目界定模糊,农业险种划分及其保费标准正在探索中,理赔及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滞后,贴农、为农保险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规模偏小,经营行为不规范;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关系不顺,行业自律以及监管不到位,风险及补赔机制尚不健全。

二、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适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农户、乡村企业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特点,积极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有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1.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建立起政府主导、横向联动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并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和监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考核,并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法律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外部生存环境。首先,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融资成本,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强化农户诚信教育,培育农户的信用道德和信用精神,提高农户的信用素质。政府采用补助的形式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另外,深化农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农村市场主体。尽快建设和健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系统,加快诚信立法,实现银行、政府、执法部门间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互连互通,提高社会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等诚信机构,提升其公信力。建立农村信用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和退出的公平环境,创造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诚信环境。其次,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创建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指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目标、任务以及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农村服务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支农金融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保证规章制度的完善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再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与支持力度。财政是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以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农业产业环境,投资环境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满足农村金融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农村金融生态比城市金融生态相对脆弱,因此,需要加强国家财政与政策性金融对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项目支持力度。同时,需要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与制度设计。

2.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应重点制定农业投资法、农村合作金融法和农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之有能力和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法律化,通过立法规定中央、地方、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及相应的责任。另外,农业投资法在法律上要规定对农业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农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应低于城市的商业银行,以调整其级差收益。同时,建立农业信贷国家财政补贴制,以补偿因低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走农村金融“以农养农,国家保护”的路子。此外,农业银行在完成上交存款准备金后,多存可以多贷,但必须明确年度农业信贷的结构比例和投入时期。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及配套的法规,给农村合作金融以应有的法律保护。在农村合作金融法律中,要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组织形式、融资渠道、经营机制、管理模式、运营规则、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在资金、利率、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优惠政策,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在立法中应对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经营目标、经营业务、权利义务、与政府的关系等内容做出规定。这样既可以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规范和保障,又可以规范农村合作金融市场,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再次,制定农业保险法。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从法律上明确政府、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政策和财政上予以支持,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在农业保险法中,要明确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农业保险应包括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后储藏、加工及其运输的保险,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财产的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身保险及各种手工艺和家庭产品的保险等。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保费补贴,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我国财力,规定保费补贴的参考比率;进行费用补贴,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由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进行补贴。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对农业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免税,对其经营的商业保险业务则降低税率,对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也实行免税;对农业保险的投保人提供贷款担保或对向投保者提供低息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利息补贴。另外,要逐步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等。

3.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首先,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内控制度,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树立以改革和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价值观,构建起涵盖农村信用社各部门、各岗位以及每个员工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核、真正使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增强其经营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同时要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其次,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强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强化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地转换经营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内控执行效果;强化增资扩股工作,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合规合法性,逐步优化股权结构。再次,完善治理结构。在治理结构选择上,要坚持所有者控制原则及效率管理和监督原则。要做到入股农民是农村信用社的所用者和控制者,形成信用社和入股农民的命运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安排,创造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在组织内部结构机制安排上,既要相互统一,又要相互制衡。根据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所有者的利益主体和他的风险主体是一致的,而在治理上和管理上也应由他们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最后,加强风险防范。努力扩充资本金。资本充足率提高了,农村信用社抵御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同时,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改革的机遇,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改善自身经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形象,做好服务,强化信用社与社员的联系,使入股社员得到实惠,提高人们的入股积极性。努力实施多元化战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务应该多样化,资金的投放领域和投放对象应该广泛化。提高信贷质量。农村信用社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增强其风险意识;严格信贷审查,加强信贷管理,及时催收贷款。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应构建一个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相结合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首先,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作为目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满足不能通过竞争性金融活动而获得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继续支持国家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履行为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等政策性业务。在业务拓展上,农发行在目前基础上调整充实业务范围,积极开办粮油产业化经营贷款、重新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市场定位,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使其成为支持农村发展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同时要拓宽业务覆盖面。通过增设基层网点、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或接收部分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增强服务农业的能力。另外,逐步开办扶贫开发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业务;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和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拓宽筹资渠道。此外,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业务,鉴于商业农业保险尚缺乏市场基础,建议在政策推动下争取成立地方性的,以政策为依托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议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农业保险发展基金,在财政补贴之外,支付农民的保费补贴和农业保险部门的超额赔款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或委托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为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其次,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合作金融机构因自身制度设计的特点,使得为社员服务方面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内在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如由农户自愿发起的资金互助组织,这种资金互助组织应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制组织,社员之间互相监督,社员代表参与合作社决策,建立社员大会控制下的法人治理机构,有效建立其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再次,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大、服务态度好等优点,适度、健康的发展对于活跃民间投资,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国家应尽快制定民间金融相关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之合法化、公开化。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发展以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私营、股份、合作制的小额信贷组织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条件成熟时可由监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管理,设立民营银行,提高民间金融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更好为“三农”服务。

5.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调整县级金融服务功能。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设置县域机构,取消单纯吸储的银行营业网点。商业银行可以适度调低系统内上存资金的比例和利率,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业资金流向非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个资金盈缺布局不均衡、两极分化越拉越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适度“放权”,给予或扩大对基层行的资金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其次,调整、完善农村邮政储蓄的功能,以改变邮政储蓄造成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国家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政储蓄资金管理办法,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革。将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稳定下来。另外,降低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中央银行利率。此外,按照机构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推进邮政储蓄银行网络的建立,并设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部门,面向“三农”开展业务;通过与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再次,对支农再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引导资金进入农村。不论在地方一级还是在国家一级,财政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都缺乏衔接和配合,国家和地方财政可将支农资金给予财政贴息,以引导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加大农业投入,降低农民的贷款成本。

6.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及免交涉农业保险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其次,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考虑组建政策农业保险机构,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政府可以对参加保险的农户实行保费补贴,引导农民参保意识;也可以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办业务,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业务。也可以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再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补充当年基金并牵头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评估担保机构,设立由财政、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后,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机制。消除政府承担隐性担保的责任,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钟真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改革与法制完善[J].中国金融,2007,(6).

[2]谢光华.论构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生态环境[J].特区经济,2007,(9).

[3]李俊明,李雁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滞后问题值得关注[J].河北金融,2007,(4).

[4]何卫江省.浅析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政策取向[J].上海金融,2006,(11).

[5]何伟.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障碍及政策解读[J].时代金融,2007,(3).

[6]国经文.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改革,2006,(10).

农业保险合规经营工作总结篇10

目前,在黑龙江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三农”的现实背景下,研究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异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笔者以黑龙江省金融支农政策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查阅《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金融统计年鉴》收集省内部分地区详实的数据,进行金融支农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总结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特点。

二、黑龙江省金融支农政策的现状

(一)黑龙江省金融支农政策的运行效率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金融支农效率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农村金融资源在当地的具体配置情况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目前黑龙江省新型涉农金融机构虽然成长迅猛,但仍不可避免的呈现出经营周期短、规模小、制度不健全、运行效率低下等弱点,非正规金融机构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支农效力,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资金仍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等正规金融主体。

(二)黑龙江省金融支农政策的结构特征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脚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本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黑龙江省金融支农的结构特征。

(1)政策性金融支农特征

2010年底,黑龙江省现有农业发展银行88家,工作人员2335人。各项贷款余额达1006.98亿元,比年初增加105.18亿元,增长17%。全年发放各类收购贷款289.36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225.7亿斤,其中发放贷款145.29亿元,支持市场化收购粮食135.12亿斤,同比多发放62.23亿元,且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化肥承储企业给予了重点支持,农业小企业贷款等其他贷款业务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商业性金融支农特征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中国农业银行在2010年制订了《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服务三农“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谋划推进服务三农“百千万工程”。又组织百千万客户普查工作,制订《2010年全省农行农村产业金融业务条线营销管理重点客户名录》。全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巧3.48亿元,余额75.25亿元;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45.91亿元。“三农”板块实现拨备前利润8.19亿元。

(3)合作社金融支农特征

农村信用社首先创新服务品种,先后推出了农村妇女畜牧兴家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乡村旅游贷款等一系列信贷品种。其新农保业务试点,共为17.8万人发放养老金6200余万元;发行“鹤卡”249万张,布设atm机195台;新开通现代化支付系统566家,开通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营业机构达如9家,开通面达68.81%。

(4)小额信贷组织金融支农特征

目前黑龙江省小额信贷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统计资料仍不足,但小额信贷组织开始为增加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事实毋庸置疑,已成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民间非正规融资的金融支农特征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农村非正规金融也大面积存在,这些涉农融资活动有的处在违法边缘,难以收集到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在黑龙江省这种非正规金融发展已不可阻挡,其在满足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投资,规避农业风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更是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

(6)保险发展情况

2010年阳光农业保险公司全年共承保农作物5574万亩,同比增长2.41%;保费收人12.12亿元,同比增长12.74%。公司养殖业总保费0.64亿元,其中能繁母猪承保头数12.60万头,保费756.23万元;奶牛承保头数14.27万头,保费5674.36万元。养殖业日历年度赔付金额0.57亿元,简单赔付率78.24%。黑龙江垦区获得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7.17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6.81亿元,养殖业保险补贴0.36亿元。

三、黑龙江省金融支农政策的现存问题

本章将对黑龙江省金融支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归纳总结,并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农村金融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虽然每户农民所需资金数量较少,但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基数大,显然其资金总需求量还是相当庞大的。近些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黑龙江省的种植和养殖大户越来越多,在某些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富裕的村镇,农民创办的小型工厂、乡镇企业的数量也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这些都提高了我省农民对外部资金的需要量。

(二)农村正规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事实上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几乎不可能向商业性银行申请到农业贷款,只有一少部分农民可以从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得到涉农贷款,且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才能最终获得农业贷款,正规金融机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向贫困农民发放贷款。

(三)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缺陷诸多,难当重任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一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改革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如产权不清、权责不明,风险责任难以落实,自我约束的内部审计机制不够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经营状况不理想等。

(四)民间金融活跃,且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

民间金融的存在像一把双刃剑,但当前民间金融的发展缺乏政府的监督,或由于某些客观因素使得政府无法发挥其监管的职能,使得民间融资处于几乎完全放任的状态。而且民间金融不仅要承受所有一般金融机构都面临的市场风险,还要承受多种来自隐性的、不能受法律保护的非市场性风险。

(五)农业保险体系尚不完善

黑龙江省大量农户分散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个体经营,呈现出农作物品种繁多,生长期具有阶级性,易受自然灾害的威胁等特点。现有的涉农保险种类多局限于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险种仍处于探索开发的初级阶段,与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意外伤害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更是处于空白阶段。

四、提升黑龙江省金融支农政策功效的建议

(一)规范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要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作用,继续完善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政策,并积极拓展邮政储蓄,提高服务质量。

(二)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第一,培育农业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二,构建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改善农业产业化的社会环境。第三,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三)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长效融资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并且完善担保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