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十篇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十篇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19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分析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对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小学德育工作概述。

1.小学德育工作的内涵。

小学德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按照国家、地方、学校的相关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其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思想教育主要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政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学生的德育水平,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切切实实的影响着每个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小学是人们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此时开展德育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若忽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会对其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1.社会环境方面。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新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这一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网络等大众传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传播了黄、赌、毒,以及暴力等负面信息,对小学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又如,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混乱、贫富悬殊、违法犯罪等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农村小学,特别是乡镇学校的周边环境对学校的德育非常不利。例如,一些黑网吧、黑游戏厅等违法对小学生开放,对学生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

2.家庭环境方面。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在的家庭环境令人担忧。一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降低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思想。二是隔代抚养,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很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这些“留守儿童”失去了父母的教养和约束,容易产生不良习气。

3.德育内容方面。

新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传统德育教育中非常纯真、单一的思想道德观念,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4.德育模式方面。

首先,传统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育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僵硬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次,长期以来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品德这门课程,缺少同其他教育环节的结合,教育效果不理想。

评价制度方面。

长期以来,包括品德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分数成绩上面,缺少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评价。另外,在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中,主要考查成绩和升学率,德育部分占的比例较小,并且比较随意。

三、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1.社会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措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加以抵制,对网络、电视等进行合理有度的使用。另一方面,学校应配合相关部门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减少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

2.家庭环境方面。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学校要有计划、有系统的向家长传播德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德育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德育体系,改善家庭德育环境,提高德育效果。

3.德育内容方面。

学校要适时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德育教学中,在尊重现代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应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主线,倡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责任、合作、关心、关爱、尊重、宽容、公平、公正、平等等价值观念。

4.德育模式方面。

学校应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方式,以适应德育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按照思想品质的形成规律,以正面疏导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全校、全员教育模式。另外,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德育效率和德育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做成课件,或播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等;也可以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等形式进行实地教学。

5.评价制度方面。

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应舍弃单纯的“分数主义”,增加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中,应增加德育部分的比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2

一、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困境

1.德育环境缺失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中,德育环境的缺失是影响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这使得学生迫切需要德育工作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家庭德育缺失使得学校德育变得孤木难支,虽然教师百般努力的进行德育工作,但在离开学校后学生成为了无人约束的“自由人”,学校当中的德育也被他们抛在了脑后,这使得德育工作缺乏环境支持,导致德育工作难以发挥出实际作用,影响了农村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

2.德育观念偏低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事业中,德育观念偏低也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学模式来看,学生和家长都存在德育观念偏低的情况,这使得德育工作缺乏基础支持。在学生方面,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来出人头地,来走出农村进入到城市,这使得学生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知识学习上,对于其它教育内容一概不认。在家长方面,农村家长在德育认识方面本身就较差,再加上留守家庭当中的老人较多,这使得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缺失了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支持,德育效果因此而不够理想。

3.德育方法单一

教师德育方法较为单一也是影响农村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德育的执行者,其需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德育设计,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接受德育,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水平。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将德育以一种学科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使得学生根本无法了解德育的作用,也体会不到德育带给他们的改变,进而出现了学生的德育兴趣缺失,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1.营造良好德育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是确保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拥有客观支持的基础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想要建立起良好的德育环境,就必须要加强对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从而调动起家长配合德育工作的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对于学生的品的素质影响作用,提高家长的自我约束力,尽量营造出一个优质的家庭德育环境,以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要让家长实时掌握学校的德育?热莺偷掠?进度,为家庭德育提供基础支持,保证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步调一致,为农村小学德育进步带来支持。

2.树立正确德育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也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到学校当中参加班级范围内的德育工作重要性讲座,以此来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树立起家长的德育意识,保证他们能够与教师的德育思想保持一致,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打下基础。在学生德育观念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起德育观念,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德育的认知水平,为调动他们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带来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认识到德才兼备才是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调动起他们对自己品德方面的提升意识,为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主观动力支持。

3.积极丰富德育教育模式

积极丰富德育教育模式是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德育内容的分析,来采取不同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模式下,实现自己道德素质水平、意志品质精神的提升。例如,教师让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爱国主义电影,以此来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比如让学生参与校内的一些实践活动,培养起他们的道德品质,例如开展“学雷锋活动”,来培养起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或者开展“讲文明、懂礼貌”风貌评比活动,来让学生在评比中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品德素质。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36-01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我们农村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全新的教育思想,树立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现代教育观,总结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规律,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创新德育工作方法,使德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1建立适应农村环境的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

我校是一个偏远农村小学,这里教室简陋,设备陈旧,但是却有一群天真聪明可佳的孩子。为了学生,为了适应新环境新时期的需要、保证德育工作内容的落实,我校重新组建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的督导指挥系统,以德育校长为核心的具体实施落实系统。以全校教师为核心的评议反馈系统。从而构建了严密科学的管理系统。

2探索适应农村环境的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1树立老师良好的师德风范影响学生

单独的德育工作不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不只是说服教育,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老师尤其是每一位班主任的仪表形象,更应是德育工作者,古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亲其师,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古代教育名言,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正如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我们应用这种完美的偶像力量启开学生的那向往美好的心灵。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种习惯,以自己的良好的师德风范,循序渐进地影响学生,反过来再让孩子去影响家长,这样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有利于德育工作的进行,更有利于改变同代素质。

2.2抓住班级这块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以班级的德育工作推进全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不是学校某个人的工作,而是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从校长到教师每一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应是一个好的德育工作人员。在学校里班主任和学生走得最近,学生的每一个缺点,最先知晓者那就是班主任,每一位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品德的差生。那么就看班主任的工作,只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做好每一位同学的工作,善于把握他们向好的方向上引路,才能以班级的德育工作推动全校的德育工作。

2.3发挥课堂教学这块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小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是投入在教学活动中的,所以无论哪个学科都应理所当然地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所有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渠道,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语文课《桂林山水》、《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小音乐家杨科》、《凡卡》则能培养学生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人和同情心。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国。

3摸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规律

3.1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渗透不同的德育教育

近几年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进行各项活动的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小学一年级进行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一系列活动,向小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教育。二、三年级进行社会调查活动,观察乡村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五年级为毕业班,进行“我为学校添光彩。”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校园的思想感情,这样在不同的层次上受到不同的教育。

3.2根据不同的月份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系列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如三月份“我为妈妈唱首歌”的孝心献给父母的教育;四月份“消防知多少”的防炎安全教育;五月份“勤劳小帮手”的热爱劳动教育;六月份“做一名合格的少年队员”的组织观念教育;七月份“党的光辉传万化”的爱党教育;八月份“写给叔叔的一封信”的热爱叔叔的教育;九月份“献上一份祝福”的尊师教育;十月份“祖国好儿女”的爱国主义教育,每月都以演讲、征文、文艺汇演等形式开展不同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以有声的说服教育转化成一种轻松活的无声教育,这种教育更容易在学生心中激起波澜,更容易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不断的争取进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3.3德育工作要善于观察,根据学校的情况而改变德育教育的内容

我们的德育教育不能关门造车,那样只能把脚下的教育之路越走越窄,要脚踏实地的去细心观察,观察学校学生的问题,多年来,我很少坐在办公室里,我要么和教师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想法,要么在走廊、楼梯、班级间行走,去发现德育教育的问题,记得在上学期,我在走廊行走时,有几次听到学生说脏话,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好习惯,我连续一年在班级“文明在我心中”系列主题队会活动。一年后,学生讲脏话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学校的德育活动不是想搞什么就搞什么,为检查而设计,而是要细心的观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德育工作做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观察。

4德育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如果把德育教育和别的教育相割断,德育教育就不可能尽善尽美,例如:有的家庭因父母离婚,孩子无人管教,或家庭成员的唆使,熏染孩子犯错误,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有偷偷摸摸、打架、耍流氓等行为,这些问题都不是谈一两次话能解决的,这些病因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那么就需要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要经过长期教育、反复培养和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形成。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

参考文献

[1]郭顺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探讨[J].才智,2010(16).

[2]王济幼.校本课程――农村小学创办科技园的探索[J].湖南农机,2009(3).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思考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对德育工作做到正确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入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融德育工作于平常的教学中

“教书育人”一词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德育工作融于平时的授课中,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一定要相当的了解,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定要好,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较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赞扬与批判的进行思考,并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德育的目的。英语亦然。而数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事情,了解数学家们的美好品德,并鼓励他们学习。当教师将德育工作融于自身的授课中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效。

四、应开展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德育工作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仅仅通过学校是不够的,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家中的,因此做好家庭中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很重要。学校应及时与小学生的父母沟通,并为他们普及德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父母在小学生的德育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父母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不自主地向父母学习。因此父母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很重要。

总之,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是对孩子做得最负责任的事情之一。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在此期间树立良好的个性和性格是很重要的。当然,做好德育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与改进。当然,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儿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

[2]刘德义.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2).

[3]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4]王雅芝.运用学生思想矛盾斗争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S1).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5

一、农村孩子思想情感形成环境的特殊性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二、学校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德智失衡

(一)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我国早已确立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有“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也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同时,农村中小学德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变得高不可攀,失去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应试教育也导致学校重智育而忽视德育。一个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一个学校领导的政绩如何,一个教师的水平怎么样,都要由“升学率”来衡量,来体现。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把读书看成是将来有出息的唯一出路,从而使教育的内容片面化,导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二)德育教育方法不当,学生逆反严重

学校在具体教育中缺乏联系实际,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还逃学;同时教师歧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公开进行人格侮辱,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教育方法缺乏,特别是采取变相体罚,会导致一些学生弃学、辍学,过早地混迹于社会。

三、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议

(一) 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尽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农村小学应将学生的德育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二)改变用成绩来衡量孩子唯一标准的错误做法

多数家长望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分重视孩子考试后的成绩和教师的操行评语。成绩好、评语好沾沾自喜,容易使孩子养成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评语差就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甚至棍棒加身,轻视孩子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教育。家长要管理和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善于和孩子沟通,了解学校对孩子的目标要求,且不断督促落实;其次,适当设计家教目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良好习惯,适时适度给孩子以帮助,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三)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强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响亮的文化口号。比如:重庆谢家湾小学以“六年影响一生”作为办学理念,以“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作为校园文化,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文化氛围。学校良好的文化理念,对师生也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容易产生以此为荣,团结奋发的激情。

(四)要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我们很多师生都把德育教育作为一门课堂学科来看待,对学生的教育也仅是按照文化课程的教育方式来开展,说教式教育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很难接受。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注重农村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学生概况:

本班共有54位学生,其中男生29人,女生25人,学生在纪律、劳动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个别方面如团结协助、展现自己的勇气、敢于创新方面仍有待锻炼和培养。

三、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文明的集体。

四、工作重点:

1、继续抓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

3.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五、具体工作:

(一)、常规教育方面: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比较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他们正处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化的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和晨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如: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午间纪律

中午学生来校有的比较早,为了安全,我让学生轮流值日管理班级,每人带一本课外书或字帖。学生有的看书,有的练字,有的讨论问题。轮流值日既让全体学生得到了锻炼,又可让调皮的学生感受到管理的不容易,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整理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洞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黑板报,专栏美化班级环境。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继续开展各种活动。如:文明小标兵评选、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小诗人、数学小博士和爱书人等各种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级板报中的德育阵地,加强管理。

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这学期,我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

(六)、具体安排:

第一周:始业教育,提出新学期要求,做好新学期打算

第二周:抓好学生常规,早日进入正常秩序。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尊师好学及民族传统的教育活动。出黑板报。

第三周:班容班貌布置,选举班干部。

第四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周: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

第六周:召开班干部及不同层次学生会议,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第七周:继续抓好纪律和学习目的教育。

第八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九周:主题班会:特长展示(手工制作、表演、绘画、书法等)。

第十周: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第十一周:做好中测的学习动员和复习工作,考风考纪教育。

第十二周:总结期中考试,吸取经验教训。

第十三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团结协作、增长集体荣誉感的教育活动。

第十四周:对学生进召开中下生会议,深入了解情况,鼓励及指导学习。

第十五周: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第十六周:再次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安全教育。

第十七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

第十八周:加强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准备工作。

第十九周:学习三好学生评选条件,准备评比。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新区教育局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我校办学理念为方向。以落实我校2012——2013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和家校工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我校德育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二、基本思路

贯穿“一条主线,两个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养成教育这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班级管理,二是养成教育。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提升德育质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总体目标

1.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落实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德育管理能力的德育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2.以创建“最美教室”为突破口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3.推进养成教育

4.加强“立德树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主题班队会,加强法制、安全、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认真完成新区德育办、关工委、少年宫分配的工作,做好社会综合实践教育。

6.发挥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作用,开好家长会。

7.促进班会、思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8.认真细化档案整理工作和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努力做到不扣分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如何,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整体提高德育干部综合素质,引领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要静下心来,沉下心身去,深入到课堂、深入到学生活动的角角落落,同时要善于学习,通过熟悉德育大纲内容、每学期坚持共读一本德育著作、记录点滴思考,谈一条新思路等办法,来提高认识,更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注学校德育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发展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2.班主任队伍建设

积极搭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班主任专题培训(刘校长培训)、每月一次例会、主题课展示、班主任技能大赛、书写最可爱孩子故事分享会、主题班队会观摩等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3.师德师风建设

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学习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1)强调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结合起来,各学科(语文除外)书写德育渗透计划(附在教学计划后面,由德育处负责),备教案时有德育目标,教学时要适时德育渗透,每位老师要明确掌握知识与德育的关系。

(2)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观念,强化“我的课堂我负责”的育人意识,不能不闻不问,遇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本学期老师做到主动问好、随手关灯、随手捡起废纸等细节,真正做到示范引领。

二、以创建最美教室为突破口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本学期德育处开始实施最美教室创建评比活动,每月一评比、每月一展示、每月一表彰。根据班级干净整洁、读书氛围浓厚、书写姿势规范、按时完成活动任务并创造性开展工作、礼仪礼节(会用对不起,没关系礼貌用语)、文化墙建设(美观、实用)、工作落实等方面推进最美教室创建活动。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总任务,围绕“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总目标,以“丰富学生心灵,强大学生心智,激发学生自我成长意识”为重点开展工作。

1.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班必须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红领巾等国家标识的相关知识;本学期至少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比如邓世昌、丁汝昌);了解两位文化名人(孔子、李白等),通过学习,树立爱国思想,各班学习过程以专栏形式呈现。

2.通过主题班队会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诚信教育。

3.各班设立“我的梦想,我做主”专栏,让孩子不断放飞梦想,成就梦想,健康快乐成长。

4.继续开展“小星探”活动,巩固养成教育。

5.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三八节、清明节、植树节、端午节、五一节、六一节等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体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育人的实效并留存好档案资料。

6.做好“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7.进行“日行一善”活动,每天做一件家务(给长辈倒一杯水或其他)

8.中华经典诵读。本学期以班背诵《弟子规》,德育处做好背诵内容和质量检查。把诵读中华经典作为引导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提高道德素养的途径。

9.发挥好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作用,利用好全校的督察员,落实我校分段养成教育细则,努力培养“知书达理,优雅自信、阳光诚信”的好少年。同时大力宣传“三小好少年”,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同学。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团体辅导和活动各一次。

11.爱心募捐活动,适时捐助贫困学生,通过捐助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1.家长开放周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上课.课间活动,通过参观学校,与老师交流,使家长对老师.学校.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形成合力。

2.一学期两次(初期、中期)的家长会。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座谈.展示.商讨.家长主持.学生主持等形式,使家长会成为家长与老师、孩子进行充分交流的一个平台。

3.组建并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开展家长意见建议征集活动,为学校、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

4.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首先班级召开,班主任推荐优秀者参加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优秀经验将推荐到学校。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校信通,家校联系册,家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子女的情况和教子方法。

6.与党支部、工会一起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进行登记、援助、帮扶活动。

(五)关注特殊群体

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外出务工家庭等特殊群体孩子给予最大关注,让这些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大队部建立特殊学生登记表,详细记载特殊学生的姓名、性别以及家庭状况等。建立特殊学生帮扶专档,让特殊学生也能受到良师益友的帮助和照顾。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德育建设;工作探讨

StrengthenstheLuongsonstatemulti-nationalareacountrysideelementarystudentmoraleducationconstructionworkthediscussion

ZhaoXiaoping

【abstract】theso-calledmoraleducation,istoperson’sthoughtthatthepersonalcharacter,thewordsanddeeds,thecustomcarriesonthemold,theraise,therestraint,correctionaseriesofstandardsexeducations,sheundertakesislettingtheelementarystudent“theacademicsocietypersonhoods,theacademicsocietystudies,theacademicsocietyhealthybody,thestudentlife”theraisegoal.thechildwillbethemotherlandflowers,themotherlandfuture,whetherwilltheybecomefuturepillarofthestateandthesocialdevelopmentconstructionmainforce,themoraleducationworktheinestimablefunction.

【Keywords】Countrysideelementarystudent;moraleducationconstruction;workdiscussion

所谓德育,就是对人的思想、品德、言行、习惯进行塑造、培养、约束、矫正的一系列规范性教育,她承担着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生生活”的培养目标。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她们能否成为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建设的

主力,德育工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民族地区小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但其效果始终不够理想,教育工作者对此项工作有着一些共同的困惑:

形态之一:卫生习惯较差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的卫生习惯是养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养和锻炼,但由于许多小学生都租房或者寄宿读书,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头、手、脸随时不洗和洗不干净,衣服也难以保持清洁,衣服、鞋一周也难换洗,在校园内到处乱丢纸屑、乱吐口痰、尽管学校天天讲,月月抓,但个别学生卫生习惯始终较差。

形态之二:个别男生打群架,缺课现象时而发生

许多农村小学生为了追求优质教育都背井离乡到县城里就读,一部分寄宿在亲戚家里,一部分学生三五个结伴租房读书,一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在外面租房的小学生和寄宿在亲戚家里的这些小学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家庭教育都成为了薄弱的环节,又由于小学生分辨能力差,自制力差,个别男生之间一旦出现任何小矛盾,他们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就请人帮他们打架出气,自己又参与其中。校内之间,校外之间,这些男生常常将一些小事激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形态之三:个别小学生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

有些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片面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讲学习成绩,片面认为零分也能上好中学。因此,上课不专心,经常抄作业,考试弄虚作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差,破罐破摔。在课堂上还干扰别的同学认真听讲,或者出现嫉妒学习优等生等不良现象出现。

形态之四:农村小学女童生的自信心不够,胆小怕事

农村小学校的女童生她们多数家处农村,居住单家独院,除了家里人而外,很少接触陌生人,接触面狭窄。在班集体中,这些女童生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敢大声唱歌,见到老师或回答问题声音偏低,头也埋得很低,也不敢上台表演,也不敢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久而久之,这些部分女童生好静不好动,在班集体中多数的表现是“默默无闻”。

形态之五:汉语关严重制约着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

农村小学生从偏僻的山区学校来到县城里读书,最大的障碍是听不懂汉语,或部分不懂,由于汉语关的障碍他们在接触知识、处理问题、处理事情上都常常出现大相径庭的误区。“加法”说成“兼法”,“上船”说成“上床”,“同学们,加油干”个别同学理解成“炒饭时多多加点油”等等。以上这些现象虽然不是德育工作的主流文化,或者说是亚文化或个别少数现象。但它带来的负面因素始终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凉山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探索德育工作的策略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策略如下:

策略之一: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失败之母”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个格言,然而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小学生来说,失败往往会把他们推向更大的失败。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愿意看到的,但现实恰恰是如此,对小学生来说,信奉“成功是成功之母”要显得更加切实。不能让学生一直处在“失败者的心念”中。不能单纯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勉励他们。老师需有自己的“心”――经受失败挫折并尝试失败体验的心-去跟学生的心相比,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失败的陷坑。例如: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耐心的搀扶着他们过各个小知识的坎、沟、桥。大手牵着小手让他们由颤栗行走到大步迈进。请他们讲清楚他们的困惑在哪里,帮助学生分析出现困惑的原因,更主要是老师的一些献身说法和激励语言。用鼓励的眼神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或者给他说些鼓励的“悄悄话”。孩子有了自信心,德育工作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就事半功倍了。

策略之二:目标细实而具体

在班集体中,任何一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需待改进的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全面准确的了解。针对这些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德育工作中制定出引导目标和培养目标。但这些目标需要具体、细实,切忌大和空。例如:李红这孩子有不爱洗脸的坏习惯,王刚有迟到的现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努力方向。首先让孩子自己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帮助他们找一些需待改进的不良习惯。但在找这些不足之处之前一定要先给予肯定和真诚的表扬,然后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的不足。一定要让他们这些孩子心悦诚服。除了找到不足之处,更主要的是老师学生共同定一个目标。例如:上课不专心这个坏毛病三个星期改掉。又例如:李红不爱洗脸的坏毛病一个月改掉等等。给他们制定出改掉坏习惯的时间、方法。让他们自己监督自己,老师加强过程管理。让目标完成后在制定出更高的目标,这样小学生既容易做到又具体实在。小孩子改掉不良习惯以后很有成就感。

策略之三:学会等待,学会期待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8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99-02

农村中小学教学创新对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创新领域的重点内容,在实践环节能够有效健全学生的人格,促使中小学人才培养在创新与优化过程中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的实际要求,更好的实现基础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

一、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现状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重要的教育模式。针对我国传统农村中小学课堂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情况,例如教学工作者在授课环节采取“照本宣科”及“灌输教育”的模式,这些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极大的降低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严重者还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创新的发展,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长时间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随着德育教育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被新形势的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所替代,农村中小学教育在德育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国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普遍能够感受到德育教育在农村环境中应用与开展的实际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对我国农村整体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德育教育环境在农村中小学当中的应用与普及,逐步促使农村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变化,越来越多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得以应用,并且有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1.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

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善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确保不同系统工程协调有序运行的同时,还要加强各个教学系统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化的目标管理体系,以此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施质量,逐步在农村中小学教学环境当中培养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例如,教学工作者在建立德育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时,应当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确切掌握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实践工作环节由学校、班级或者学生组织积极发挥团体作用,将个人或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对突出的班级或个人予以优秀奖励,对扰乱德育教育实施的班级或个人予以通报批评,突出预防为主的目标管理核心,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环境。

2.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主要媒体工具。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情况,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积极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将网络文化作为与传统教育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学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针对性的联系院校网站维护单位建立德育网站,增设适当的德育教育栏目,例如,心理咨询、电子邮箱、热线服务等形式,在对院校青少年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青少年利用互联网环境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情感宣泄,促使互联网环境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的重要场所。

3.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

农村中小学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留守儿童问题,这些留守儿童因家长外出打工,在家中长期缺乏关爱、帮助与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效果,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理应积极构建师生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家长和教师进行联系与交流,通过一起沟通、一起倾诉,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在农村校园环境当中培养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并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农村院校应尽可能的加强德育教育基地的建设,创建优质化的育人环境,定期定时带领班级学生在当地敬老院、老干部之家、工厂等环境中体验生活,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相关部门及院校管理单位理应重点关注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与开展情况,通过有效途径充分提升农村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力度,促使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炜.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4.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9

关键词:农村德育工作学生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农村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现从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的切身体会中、从农村孩子所处的环境特点与当前农村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轻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良好品德、思想素养的形成。首先,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社会主义信仰,对升国旗、观看爱国影片、缅怀革命烈士等一些教育活动无动于衷。其次,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从小就有金钱至上的思想,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受现实的诱惑,从小就不求学向上,逃学、辍学,很早就走向社会、无所作为。

二、农村孩子思想情感形成环境的特殊性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三、当前农村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些不良表现

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足,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性格。

1.厌学情绪。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愿意进教室,不愿意听课,不能完成日常学习任务。

2.缺乏礼貌礼仪。不懂礼貌,爱说脏话,不尊重老师,甚至给老师取绰号。

3.贪图享受的思想较重。喜欢穿着,爱吃零食,宁可不吃午饭,也要买小吃,一些住校学生一周的生活费在前半周就已经花光了。学校不时有发生掉钱掉东西等事情,而且很难查找,有的学生捡到钱物不主动交老师。评先进、选贫困主动要,分劳动任务相互推。

4.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不管父母、同学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的想法,自私、任性。一切活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5.缺乏自信。自卑意识较重,不能主动承担任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敢承接。

四、应对措施及建议

首先,深化德育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学生德育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1.要高度重视农村学生的德育工作。着重加强学校这个德育主阵地,切实把德育列入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仅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农村应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2.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强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响亮的文化口号。

3.要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只有在多样的活动、多样的情境之中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教式教育缺乏直观性,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很难接受。因而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抓典型,树榜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育,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比如,可通过评选学生读书之星、文明礼仪之星、遵纪守法之星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学生成长。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探索求知、寓教于乐。要变课堂为主的教育为课堂内外结合的教育,把德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从而产生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现在很多农村学生,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儿童,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集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归属感。比如,开展一些活动、比赛,使学生能够主动去结交朋友,主动与他人交流。还可以组建“爱心社”、“留守儿童之家”,去帮助和教育学生。

4.增强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严肃性,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认识,多角度有针对性地抓好德育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思想高度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责任,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5.以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中心,真正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上一点一滴学起,充分利用爱国影视、图书、英雄故事进行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6.因地制宜,耐心教育。全面开展传统美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教育,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同时,要把准农村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的为学生服务。结合实际,多渠道、多角度组织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学校、爱家乡的“三爱教育”和“红色革命教育、黑色警示教育、绿色网络教育”,即三色教育,坚持开展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其次,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净化社会环境、树立道德风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在农村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周边治安,树立重教乐学的小气候,清除黑网吧,预防青少年沉迷于网络。

再次,要重视家庭教育。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培训和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和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篇10

[关键词]高校德育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205-02

高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新的领导集体提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进取精神在不断增强,对学生产生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消极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观念,败坏了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校园,表现为诚信滑坡、价值取向混乱,以及缺乏献身基层的职业理想,缺乏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积极服务“三农”,努力探索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正确认识基础上新的理论突破。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性、群众性、科学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点。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积极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线,紧密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却的历史责任,有着其他部门所没有的人才、技术和文化优势,对学校发展和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去做思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享有和遵守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依托一定的载体来反映高校师生员工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维系高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因此,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紧密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把德育大课堂扩展到新农村建设领域。根据德育工作需要,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辟一些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广大师生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从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国情,进一步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接受教育,从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在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模式,为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二、立足农村,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通过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还可以从中引证、理解、消化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迫切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对我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近年来一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经常性、创新性”的原则,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学校首先结合素质教育,结合专业教学,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和服务能力,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到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渗透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做法:一是农科类学生分组到学院附近农村生产单位或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逢“双休日”骑自行车到那里开展生产技术实地交流;二是成立大学生科协组织,并设立了“大学生科协基金”资助优秀大学生开展课外(农村)小型科学研究;三是每年暑期由教师带队,高年级学生参加,大规模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四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勤工助学形式参加学院科技企业的生产劳动和产品推销活动;五是举办“挑战杯”科技发明大赛和学生创新成果展示。这些活动的持续开展与学校良好学风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更大程度地摆脱了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发展个性、开阔视野、认识社会、树立劳动观点等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师德建设,鼓励教师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推广活动中

师德建设的核心是育人,也就是要求教师要用优良的师德师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学生树立成才榜样。投身新农村建设,做到知行统一,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之一。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和教育教学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的师德建设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在育人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推动师德建设。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反映出的矛盾和问题,提炼出了五个方面的师德要求:一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二是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确保教师精力对教学工作投入的基础上,保证对科研精力的投入;三是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主动利用服务新农村的要求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四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甘为人梯,从思想上关心爱护学生,热情参与和支持学生从事服务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五是言传身教,潜心学术,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在服务新农村等项工作中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五个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核心,围绕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将师德规范的要求具体化,使师德建设和社会实践育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升华。

(三)结合榜样教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

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加强榜样教育,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榜样教育,可以从榜样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催人奋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人生价值、知识价值、时间价值”大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时代楷模的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学习身边的典型,邀请学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的典型――全国优秀教师柴全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同义等来母校做报告,与学生座谈,在全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推动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社”“新风干事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并在校园内外积极开展助残扶贫、义务服务等活动。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为贫困生捐款、为灾区捐款共计40万8千余元,并资助1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校生共、科普文章6000余篇,每年为果农修剪果树3万多棵,解答技术问题500余条,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并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达百余项,获经济效益600余万元,学生自己的科研收入累计达55万余元。

三、完善机制,巩固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成果

完善的运行机制是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在寓德育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打造品牌,不断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实力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制定完善德育建设的目标和规章制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全校师生以项目、技术、文化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德育档案,每年进行定期测评,在评职、评优、入党、晋级中出台相应激励措施。三是建立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制定相关制度,为高校德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和制度保障。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高校要主动开展各种横向联系,根据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教育、合作技术开发,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学校+政府+地方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政府搭台,积极主动地当好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一是向所辖范围积极宣传高校,及时将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的实际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二是要经常举办各种科技成果交易会,展出和宣传高校科技成果,促成高校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确立高校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应遵循的原则是:教学工作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研项目服务于经济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德育工作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的原则;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2]吴晓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朱小蔓.教育热点话题[J].中国青年报,2004(5).

[4]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