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保基金盈利情况十篇社保基金盈利情况十篇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7:29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1

【关键词】非盈利组织;社区养老;优化

一、相关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亚洲国家正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政府、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一般情况下,65岁以上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比例的7%,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201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2714万,占到了总人口的9.5%,已经远远超过了7%的红线。四川省作为人口大省,也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截止2013年年底四川省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了1653.3万,占四川省人口比例的18%,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社会事务,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开展养老服务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

二、核心概念

(一)非盈利组织

非盈利组织也被称作“非政府组织”也即nGo,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在我国兴起,是区别于政府、市场的第三方社会组织。世界银行将非盈利组织概念界定为“以非政府的方式参与的本应由政府关注的公益事业的组织”。在我国,非盈利组织主要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三类组织都有非盈利性、出资人不参与资金分配等特点。非盈利组织在具体服务形式上有直接提供服务、志愿者组织、基金会等形式,本文重点关注的是服务提供类非盈利组织。

(二)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的相关研究在我国主要从70年代开始,当前成都社区养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在家居住,社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第二种是由社区提供居住场所,进行全方位照料,两种方式都将养老对象的活动范围限定在社区范围内。也正是由于社区养老这种形式的出现,给非盈利组织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参与空间,社区可以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非盈利组织志愿者等来进行更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三、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现状

(一)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现状

成都市在社区居家养老和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方面开始较早,早在2006年成都市就提出了“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助”的新型养老服务思路,在成都市的大力倡导下,社区居家养老形式在成都市各区县得到了快速落实。为了更大范围的利用社会资本,扩宽社区养老的服务宽度,成都市提出了“公建民营”的社区养建思路,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成都市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区、龙泉驿区等十个区县都纷纷开展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试点工作。在这些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过程中,非盈利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建立起了近百个微型养老服务站点,并且全部都由非盈利机构在组织和实施管理。

(二)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面临的困境

虽然成都市的非盈利组织在社区养老方面作用巨大,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展,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运作良好的非盈利组织,但是目前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仍然面临着几大困境。

1.政策支持不到位引发的场地限制

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非盈利机构要开展活动,首先需要的就是满足场地需求,但是城区的土地是稀缺资源,社区本身所拥有的场地也十分有限,因此非盈利组织想要开展活动就只能另择场地,这样的结果就是养老服务供给方和受众分离,难以发挥良好的效果。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社区规划用地不科学,社区活动用地不充分,需要社区街道等组织机构从现有社区用地进行综合协调规划,满足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

2.资金短缺严重

当前我国非盈利机构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财力上对政府资金的依赖程度更高,有研究显示非盈利组织的收入成分中,有50%是来自公共财政的支持,在成都这种情况也同样存在。在成都市的养老服务中,政府对非盈利组织的政策激励主要是通过初期建设的资金补贴,并没有长效机制保障的资金支持。同时当前成都大量存在的非盈利机构在组织架构以及经营方式上的落后使得基金会、企业等重要资金来源不愿意投入和捐赠,即使获得少量捐赠也往往是物资形式,不能解决非盈利机构的现实问题。

3.专业人员短缺

国际上优秀的非盈利组织大都由优秀的专业人士构成,无论在相关专业领域还是在其他社会资源方面都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而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发展较晚,因此无论从团队建设还是专业培训上看都缺乏专业高度,很难吸引和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资金的匮乏使得社区养老服务成为一种准纯粹的义务劳动,直接限制了服务人员的薪资水平,因此也影响服务效果和持续性。

四、成都市非盈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优化对策

(一)实现政府与非盈利组织的高效合作

我国政府正在尝试将一部分社会工作真正的下方给社会,实现社会的自治,责任的下放需要投入机制的跟进,因此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渠道作用,为非盈利组织提供充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非盈利组织进入到社区养老过程中来。政府的支持除了前期支持外,还需要提供持续的物质支持和保障,可以通过长期的床位补助、房屋租赁补贴、水电气费用减免等方式实现。

(二)丰富资金来源

非盈利组织的资金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除资金问题,就需要多渠道寻求解决方案。除了政府之外最现实的对象就是基金会,成熟的非盈利组织可以通过与基金会的合作实现个案和项目合作,以个案和项目的方式获取基金会的支持。个案也就是一对一帮扶,基金会为需要服务的个体老人提供资金,由社区非盈利机构来提供照料服务;项目合作则是通过基金会资助社区养老项目,支持基地建设,员工培训等。

(三)加快自身专业化建设

非盈利组织的专业化问题是造成组织发展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专业化建设。专业化建设首先是组织架构、组织管理上的专业化建设,必须在机构、人员、财务方面实现专业和透明;其次是人员素质的专业化培训,积极切实的提高非盈利组织成员的职业素养,为更好的社区养老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宏伟,严晏,时媛媛.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政策思考[J].天府新论,2011,09

[2]杨维琴.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分析[J].北方经贸,2008,11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2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的提取以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为依据,以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为上限,保险保障基金采取事前筹集而非事后分摊方式进行提取,计入当期损益,起到税盾作用。保险保障基金在尚未使用之前,作为一项负债,由保险公司集中统一核算,由单个保险公司(而不是整个行业)集中使用、统一管理。然而当前我国保险保障基金会计处理存在严重的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符合会计理论的逻辑框架。在会计理论上,作为一项负债,必须有确定的债权人和到期日,或者债权人和到期日可以合理地估计确定。而保险保障基金的债权人和到期日既非特定,也不能够合理地估计确定。

首先,保险保障基金没有特定债权人,也不能合理估计确定。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其他负债项目均具有确定的债权人或可以合理估计。如银行借款、应交税金、应付工资等。保险保障基金却没有明确的债权人。既然保险保障基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国家是否能充当债权人的角色呢?如果国家能够充当债权人的角色,那么保险保障基金作为国家的一项资产,其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将会流入国家,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从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上看,国家只能通过税收、行政收费和国有资产权益分红等三种方式进行,保险保障基金显然也不属于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那么被保险人和其他债权人是否可以作为保险保障基金的债权人呢?保险保障基金只有当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濒临破产确需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时,需报经保险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支用,但这时已经不符合“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被保险人和其他债权人只有在清算假设基础之上才可以从保险保障基金中求偿。可见,保险保障基金不符合负债的第一个特性。

其次,保险保障基金“到期日”不确定,也无法合理估计。从保险保障基金的使用条件上看,当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濒临破产时经国家有关机关批准方可动用。但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濒临破产的日期不能合理确定,也就是说,在正常经营条件下,预测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或濒临破产的日期几乎不可能。因为此时的情况已不符合会计核算中的持续经营假设,而是建立在清算基础之上。当保险公司濒临破产时,保险公司同样要运用资本金、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权益性项目对债权人进行清偿,这时运用保险保障基金和运用其他权益项目对债权人进行清偿在性质上并无差异,只是从保障程度上而言,由于保险保障基金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专户存储,并在投资方向上进行严格限制,所以对债权人进行清偿时更有保障。因此说,保险保障基金不符合负债的第二个特性。

第二,不利于准确反映保险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根据我国《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保险保障基金从保费收入中提取,计入当期损益。保险保障基金作为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在会计处理上设置“保险保障基金”和“提取保险保障基金”两个科目,分别属于负债类科目和利润分配类科目。期末,按规定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借记“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科目,贷记“保险保障基金”科目。这种处理办法不利于反映保险公司真实的财产状况和盈利水平。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快,由于市场竞争因素和规模效益的存在,净利润并不随同保费收入同比例增加,而计入当期损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却按保费收入同比例提取(假设保险保障基金尚未提足至总资产6%),这样将会歪曲我国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水平。保险保障基金列作权益还是列作负债对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很大,尤其是对经营状况指标中的负债经营率、资产负债率和经营成果指标中的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率、社会贡献率等指标的计算产生影响,不利于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总结、评价和考核。

二、对我国保险保障基金会计处理的建议

笔者以为,应将保险保障基金作为权益处理,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应作为有指定用途的盈余公积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这样才能对保险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对当前的保险公司监管指标体系才更具有相关性,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处于适度水平之上,防止偿付能力监管预警体系过度敏感化。

第一,明确保险保障基金的所有者权益属性。保险保障基金与其他权益项目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一般所有者权益项目不与特定的资产项目对应,而保险保障基金则与特定的资产项目对应。保险公司提取的保险保障基金,作为保险公司保护被保人利益的专项资金,按规定需要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专户存储。保险保障基金的运用,仅限于存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购买政府债券。而根据相关规定,其他保险资金除了存入商业银行和购买政府债券外,还可以购买金融债券、中央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券、国债回购和一定比例的证券投资基金。其二,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项目都是在完成所得税义务之后形成的,而保险保障基金的提取则是在税前进行的,由此起到了税盾作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保险企业的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可按当年自留保险费收入,提取不超过1%的保险保障基金,并在税前扣除。保险保障基金达到总资产的6%时,不再提取扣除);其三,动用保险保障基金需经保险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批准,而动用盈余公积项目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由董事会提出,股东大会批准即可。

但是,保险保障基金与其他权益项目的上述差别并非本质性的:

首先,与资产项目对应只是保险保障基金集中管理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97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提存保险保障基金。“提存”是一项法律用语,意味着对保险保障基金在行使所有权上的限制。然而,提存并不表明保险公司不能从保险保障基金中获取经济利益,在法定事项出现时(即保险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濒临破产情况),该项基金人仍能用以对债权人清偿。因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对提取保险保障基金应分析其经济实质,而不必拘泥于其法律形式。

其次,保险保障基金的税盾作用源起将保险保障基金作为负债、提取保险保障基金作为成本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并非保险保障基金与其他权益项目的性质差异所致。同时,保险保障基金也并非完全形成于税前,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并非完全形成于税后。根据有关规定,保险保障基金的存款利息收入和购买政府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依法交纳所得税后,全额转入保险保障基金,从这一点看,保险保障基金的税盾作用是不完全的。

最后,保险保障基金需经保险监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批准反映了运用时的限制程度,这与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的目的有关。与其他盈余公积项目一样,保险保障基金同样反映了保险公司在股利分配上的限制,只是在提取目的上有所差异。如总准备金由保险公司经主管财政机关或公司董事会批准提取,用于巨灾风险的补偿,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金,其最终目的仍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保障基金同样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因此,从提取目的和使用方向上看应将保险保障基金界定为所有者权益项目。

第二,改进会计处理方法。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明细科目,并在“利润分配”科目下设置“利润分配——提取保险保障基金”明细科目。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提取。保险保障基金从保费收入中提取,计入利润分配。期末,保险保障基金由各保险公司总公司于每年末决算日按当年全系统保费收入统一提取。按规定提取保险保障基金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科目。保险保障基金专户存储实现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科目。

2、投资运用。保险保障基金的存款利息收入和购买政府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依法交纳所得税后,全额转入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专户存储实现的利息,根据银行的计息通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科目;用保险保障基金购买政府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借记“长期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科目;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按本息合计,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债券本金部分,贷记“长期债券投资——面值”科目,按已计未收利息部分,贷记“长期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或“应收利息”科目,按未计利息部分,贷记“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科目。

3、批准动用。公司经批准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时,借记“盈余公积——保险保障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保险保障基金作为盈余公积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提取保险保障基金作为利润分配项目在利润分配表中单独列示。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3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运行环境财务会计体系

论文摘要:2002年财政部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活动。这样,连同1998年开始执行的对国有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我国初步完成了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建设。今年2005年,离2002年已经过去了3年,但我们到底最终要建立怎样的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怎样去建立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的运行环境、现状,然后先与企业进行比较,用企业会计原理和技术建立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再与事业单位比较,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两大体系,是现代会计的一大特征。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政府及非盈利组织称为预算单位,并按其职能不同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其内容和性质可称为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我国采用的这种财政供给型管理方式和报账制会计管理模式是与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原有意义上的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都是对国拨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报告,因而具有相似性,但与企业会计却有明显的差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事业单位采用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向)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后,绝大部分国有非盈利单位一改过去纯国拨经费收支的局面,收支项目和内容呈多元化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从只注重现金收付走上了现金收付与资金使用效率并重的轨道。这一变化使得国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差别增大,而与企业会计的差别缩小,甚至在很多方面趋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民间非盈利组织及企业兴办的非盈利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并发挥重要作用,另方面非盈利组织也利用其可支配的资金结余和技术优势兴办盈利性单位或进行投资。这就使得原来能够划分得非常明确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公告》第四号《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讲到:本文的对象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业务以非营利性质为特征,并居统治地位。我们的理解:只有那些具有明显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才适用于其的这一概念公告,言外之意:必然存在一些非盈利性不是特别明显的非盈利组织,因此他们建立了适合他们自己的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体系。

可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方式上的交融与渗透,使得各自适用的会计准则界限变得模糊了。世界在变,我们也不应该落后;构建我国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的的任务迫在眉睫。

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组织,其运行环境与私人组织的运行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组织目标、财务来源、监督与控制、激励机制以及决策受外界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由于会计和环境的血缘关系,即会计具有反映性,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明显的特征。

一、非营利组织的的运行环境

通常,非营利组织与盈利组织的主要区别在非营利组织有以下特征:1、非营利组织从提供者那里以捐赠形式收到大量资金,而这些提供者并不期望收到相应的货币收益。2、非营利组织运行不以盈利为目的。3、非营利组织没有明确的能被出售、转让和赎回的产权利益。其运行环境主要表现为:

(一)组织目标的模糊性和多样性

私人企业以获取利润或收益为组织目标,而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则不同,是每年在财务和其他资源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非营利的财务管理,通常关注更多的是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即关注营运资本的来源和使用、预算情况及现金流量,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与私人企业相比,非营利的目标更多样化且较模糊,难以清晰的确定。在非营利组织中,不仅不同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冲突,而且经常出现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

(二)财务资源的来源

与私人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来源渠道和方式有所不同。企业主要是依靠投资者的投资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来筹集财务资源的,非营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捐赠和政府拨款取得财务资源。由于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他们通常不区分投入资本和收入。

此外,有些非盈利组织也会和私人组织一样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来获取财务资源,但是与私人组织类似的行为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1)非盈利组织提品或服务一般是垄断的,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不存在竞争市场来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2)非盈利提品或服务时,虽然也像私人组织一样对使用者进行收费,但收费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弥补部分成本。因此收费标准的制定通常不考虑产品的或服务的供求关系,并只是以成本为基础。(3)由于非盈利组织产品市场不具备竞争性,所以可提供决策的信息(如价格、利润、市场份额等)较少,造成资源分配的效率低下。

(三)非盈利组织的监管

不像私人企业,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是否购买产品或服务,投资者根据私人企业的获利情况进行投资活动,这些对企业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在非盈利组织中常常缺乏竞争,资源的提供与产品和服务的受惠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或关联程度较小。非盈利组织的业绩和经营成果计量通常较为困难,非盈利组织不存在盈利动机和盈利指标构成的分配和规范机制,很难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优胜劣汰。而且,公众对非盈利机构的监督权力往往间接的通过自己的名意代表来反映公众的意愿,或者是通过新闻媒体等其他间接途径来表达意见。这种间接的监督行为要转化为促使非盈利组织的产生的有效压力,往往很难和不准确。

(四)非盈利组织的规则导向

为保证公共资源的被恰当的使用,避免出现不经济、无效地使用公共财务资源的情况,通常采取更严格的法律、法规个其他控制机制进行约束。立法部门、监督部门及法庭的监督形成非常繁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限制,较多的外部权威的存在约束和影响了非盈利组织的运作和程序,导致非盈利组织形成“规则优先”的运作模式。规则导向使得非盈利组织对效率的判断不是基于结果,而是以遵守规则的程度为判断依据。同时,僵化而繁杂的规则体系限制了雇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非盈利组织结构、决策过程和激励机制

非盈利组织也是官僚制组织,具有以下的特征:森严的等级制度;升迁取决于功绩和技能;长期供职与官僚制度;照规章制度办事;信息的横向沟通较少、信息的获得较复杂和困难;高层领导的人事变动较快。由于非盈利组织外部存在众多的政治势力,内部有繁多的规则和制度限制,承受着较多的外部影响和压力,使得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拥有较少的自。同时,非盈利组织管理人员对下属和下层机构的权威也相对较小。另外,非盈利组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的人,不存在“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机制、规则和制度上的限制约束着工资、提升等外在激励的作用,激励机制明显不足。

二、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现状及构建的意义

(一)非盈利组织的财务会计现状

目前我国非盈利组织正面临各种财务困境,普遍存在着资金匮乏、支出规模较小、收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更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

1、资金匮乏,收入结构不合理

资金的短缺使得非盈利组织没有足够的财力实现为公益服务的社会使命,一些非盈利组织甚至由于资金太少而难以为继。根据调查,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仅政府提供的财政的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入就占了非营利收入来源的70%以上,其中又以财政拨款和补贴居多。营业性收入仅占收入的6%左右,募捐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更是微不足道,仅有百分之二点多。

2、支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将近90%的非盈利组织每年支出额在50万元以下,甚至有些组织的年支出额不足1000元。在总支出中,真正用于活动或项目的经费相对较低,不到总支出的一半,远低于日本等国的水平。支出结构不合理还体现在非盈利组织往往把绝大部分支出用于短期项目而忽视自身组织能力的建设。

3、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水平落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缺乏系统而完整的非盈利组织财务制度。各种财务制度散布于各部门、各行业非盈利组织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相关范是中。由于财务制度不尽完善,相当多的非盈利组织一般不做年度报告,或者随做年度财务报告但无严格审计。非盈利组织中的财务管理同样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水平远远滞后于组织自身的发展,组织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和财务评价机制。

(二)在我国建立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1、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会计体系是非盈利组织健康发展的保证。

2、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分配的均衡性与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3、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是组织机器更加良好地运行,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

4、对我国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体系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充实财务理论,丰富财务管理科学的内容。

三、非盈利组织会计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比较

由于会计具有反映性,非盈利组织的环境和企业存在巨大的差异,使非盈利组织会计具备特有而鲜明的的特征。但会计也具有技术属性,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在实务中,企业会计常被作为基准用来评价非盈利组织会计、那么如何利用企业会计有关原理和技术来构建非盈利组织管理体系呢?

(一)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非盈利组织会计有三级目标,即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是保持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和揭露贪污。中级目标是促进合理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对象包括购买货物或服务付款、借款和偿付债务等。运行良好的非盈利组织对各项业务活动都进行精确地预算或适当地计划,财务会计制度对经适当授权的交易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为此,非盈利组织必须建立成本会计制度进行成本核算,使其能促进经济高速、高效的运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的高级目标是帮助自己或政府解除受托责任。受托责任存在于官僚机构对首席执行官的受托责任,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通过增加人披露信息的激励和减少委托人的信息成本来更好的实现。

与企业会计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相比,受托责任是其报告的基石。财务报告是提供给资源提供人易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的报告。非盈利组织受托的责任主要强调了对项目受托责任和业绩受托责任进行计量和报告,但也必须对政策受托责任、合法受托责任进行适当地报告。业绩计量不应受利益关系集团的操纵,不含糊且明确的计量是履行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非盈利组织会计特别强调客观性。

(二)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控制

非盈利组织的特征是“没有最终委托人的人”,不存在所有者的权益,一般不受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约束。非盈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法律(规)及合同条款、基金会计和预算控制来替代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并对组织进行约束和控制。非盈利组织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责=净资产(基金余额);收入—支出=节余。

1、主体和基金

非盈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存在竞争性的市场以及没有剩余索取权的情况下,很难明确地制定管理者业绩评价标准。结果,与非盈利组织进行协作而发生交易的主体,只能通过在理事机构中寻求代表和对管理决策实施加适当限制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非盈利组织会计广泛使用基金和基金会计。

基金是拥有自我平衡帐户体系的一个财政和会计主体,用于记录现金和其他财务资源、相关负债、剩余权益或余额及其变动,基金帐户的设置应便于遵守特定的法规要求、限定条件和约束条件来开展活动并实现一定目标。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显著特征是将会计科目划分成多种基金主体,每一种基金主体都与该组织的委托契约所规定的某一种特定产品或服务有关,但理事会通常会限定基金的使用和基金间的转移。非盈利组织会计通过基金主体来控制时间限制和用途限定的资源,防止管理当局将各种基金混合在一起使用,确保证明非盈利组织遵守了法律和管理要求。

由于基金会计的使用,非盈利组织存在会计主体和报告主体之分,一个报告主体包括多个会计主体。

2、预算、拨款和经费保留款

非盈利组织用预算规则替代了其所缺乏的市场规则,预算在非盈利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算控制组织的理事会机构负责批准,它是非盈利组织的工作计划中对管理当局在各个方面的活动作出了详细专门指导。预算执行情况的比较信息提供了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的基准。

与政府有联系的非盈利组织要有详细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它的预算将纳入政府会计系统,确保政府的行为能力能够符合契约主题的期望。经批准的逐项拨款作为可用于该年度每一项目的款项,都记录会计帐簿中。由于政府基金的用途是有限制的,为了避免任一帐目的支出超过拨款,设置了经费保留款科目进行控制。会计与控制的这一特征确保组织的理事机构意愿不会由于执行差错或执行意图而收到阻挠。然而,预算抑制了管理者的创造和革新的动力。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在非盈利组织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不能象企业会计中那样简单的区分。在非盈利组织会计中,管理会计指预算和控制,它不只为管理当局服务。预算用来表达公共政策和政治偏好,预算是取得宏观经济目标的收入和支出政策工具,预算信息为业绩计量提供标杆。预算和会计是很难进行区分的,它们在说明和解除其和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方面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

(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非盈利组织的资产和负债很难进行定义。非盈利组织资产包括自然资产、继承资产、基础资产、国防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等资产。对于某些非盈利组织的资产来说,成本记录、计价方法、会计准则和市价可能并不存在,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并不存在的,资产的可靠计量可能是困难的,实务中许固定产品是不计折旧的。当由于缺乏可靠计量而使这类资产不能被确认,为了反映这类资产往往以附注的形式来披露。

非盈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按资产的用途是否限制可分为限制性资产、非限制性资产,和抵押资产。非盈利组织资产的计量,区分交换性或非交换易获得的资产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交换性获得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或修正的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对于以非交换易获得的资产,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四)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非盈利组织在提供其公共物品的垄断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的不付费者照样可以消费,因此需要通过非交换易对其进行融资。这些特征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和收入的确认失去了联系,使公共组织的收入和费用进行匹配不可能。同时,由于非盈利组织和公众间的许多交易和事项的非自愿性加剧了收入和费用的非匹配性。另外,非盈利组织的运营报表按资源流动进行计量和确认,不注重计量它的服务和成就。

公共组织的收入分为非交换易收入,交换易收入。其他利得三类。税收、拨款和补助等在内的非交换易使公共组织主要的财务来源。其中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来源主要是拨款和补助,但拨款和补助的资源提供者经常提出合格性标准或对提供资源的用途进行限制,只有满足合格性标准才能对拨款和补助进行确认。

非盈利组织的的成本计量重点是“支出”,而非“费用”,即会计期间内为(1)日常运营;(2)资本支出;(3)长期借款本金的偿还和支付利息;(4)拨款或补助支出等目的而支出的财务资源的金额。

(五)非盈利组织会计的研究方法

与企业会计的实证研究快速发展相比,由于受数据获取途径等因素限制,非盈利组织会计研究基本还停留在规范研究阶段。非盈利组织的职能就是确保社会所有的契约能够被有效履行,确保各契约方的合作。非盈利组织本身又是一组契约的组合,当局的任务就是通过协商签订各利益方都满意的契约,并确保契约的有效履行。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证研究就是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会计政策变更对各利益方的影响。桑德运用契约理论来解释和判断非盈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的差异。目前,我国除了侧重进行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研究外,还大力提倡非盈利组织会计实证研究,以便于对会计准则制订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

四、我国的非盈利组织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比较

(一)非盈利组织和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一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而事业单位却是我国所独有的名词。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就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事业单位。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不妥之处。

在我国,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界定:一是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比较,将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否从事生产职能作为划分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标准,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备社会生产职能;二是将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比较,将是否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职能、是否具有行政权力作为区分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标准,事业单位不具备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具有行政权力。因此,总结起来:事业单位是不具有社会生产职能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其资金供给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其他来源,直接或间接为社会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社会组织或机构。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为:(1)大部分资财来源于资财的供应者,他们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2)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利润等价物而提品或劳务;(3)没有明确界定的所有者权益及其出售、转让或赎回,以及凭借所有权在组织解散时分享一定份额的剩余资财。

通过对两者内涵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异同:

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不以营利为目的,都不是国家行政单位,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目的或宗旨。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投资兴办,政府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或者控制是很严格的,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统收统支、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由国家投资兴办,基本上属于全民所有制;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可以由政府兴办,可以由私人资助兴办,也可以由社会慈善机构资助兴办,资金来源是多样化的。(2)我国的事业单位覆盖面很广,包括科研、文化、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以及其他几个类别,有些事业单位虽不是行政部门,但也作为行政部门的补充,有时也行使行政单位的权力,且单位负责人大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因此受制于主管部门。而西方的非营利组织主要集中在一些社会公益性、社会福利性的机构。即使是由政府出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也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我们认为,可以把我国目前的国有事业单位和非国有事业单位统称为非营利组织,以此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唯一核算主体。

(二)我国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

因为当今非盈利组织存在国有和非国有,且还存在部门利益、会计制度条块分割信息零散和披露不充分的原因。为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的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

1、主张按照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做法来制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美国主要有两大类会计规范,即政府会计规范与私立部门会计规范。其中,政府会计规范是由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来实施,用以核算与政府相关的各种活动,其适用范围是州和地方政府及其单位,其中包括政府举办的诸如学校、医院等公立非营利组织,但不包括非政府举办的诸如学校、医院等私立非营利组织。而私立部门会计规范主要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来制定实施,主要用于各种私立组织如企业,私立非营利组织如同私立企业,由FaSB为其制定会计规范。也就是说在美国,把非营利组织区分为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和私立非营利组织两种,这二者的会计规范是不同的,即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属于政府会计规范,而私立非营利组织属于企业会计规范。

2、可以借鉴但不完全按照美国的做法,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在借鉴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思路。他们认为:在我国,国有事业单位类似于美国的公立非营利组织,非国有事业单位类似于美国的私立非营利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在目前的会计实务中,非国有事业单位执行国有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由于国有事业单位与非国有事业单位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开展的业务活动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实务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的做法,区分情况分别制定。对于己全面走向市场并与财政脱钩的事业单位,经过改制后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于继续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并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事业单位,其会计规范仍执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将其纳入政府会计的范畴;对于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会计核算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单位,应单独制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财政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明确指出:“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下同),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此可见,这个制度草案主要是用于规范非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因此,它基本是遵循了第二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都是借鉴美国的做法,借鉴先进的做法没有错,问题是该如何借鉴。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一个国家的会计规范与其国情是分不开的,我们制定会计制度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应该能很好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国有事业单位逐渐的进行改制,与原主管的行政部门脱钩,有自己的经费来源,因此不能简单的把他们并入政府会计体系;而我们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尽管有盈利的目的,如私立学校、私立医院等,因为如果没有利润,民间资本是不会投入到这些本应由政府兴办的社会公共部门的,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具有非盈利性和公共性特征,譬如以打工一族的子女为对象的“打工子弟”学校,因此,也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纳入企业会计规范。

对于第二种观点,它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他人的做法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可行性。但制定一项准则或制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国有事业单位与非国有事业单位都要有盈利,但又都不是单纯的向企业那样追求利润,都要提供一定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因此,如果将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纳入政府会计体系,就与行政单位的单纯性质不相符,同时也与单独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不相符,这就使具有同一性质的会计活动发生了人为的割裂。

结束语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4

摘要: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在阐述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充分发挥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作用,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及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是指独立的第三方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对债券发行企业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进行的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和损失的严重程度。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不仅是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依据,也是保证信用评级结果客观公正的基础。

一、我国现行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主要是从发债主体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企业的债券进行信用评级的。经营情况包括发债主体宏观层面和公司层面两个方面;财务状况主要是分析发债主体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以及偿债能力等。

(一)经营状况

1.宏观层面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动而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本成本。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主要是从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所处的经济周期以及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等政策因素对发债主体所处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的。

(2)行业分析

发债主体面临的经营风险与其所处的行业整体状况存在着必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所处的行业优势是企业环境支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其所处的行业整体状况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对行业的分析,评价发债主体所处的行业景气度、稳定性、国际竞争力、国家的产业政策。当前,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关注企业所处行业的基本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行业的竞争状况等。

(3)国家行业政策和监管环境

行业整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整体的支持和良好的监管环境,国家行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监管环境必然会极大的影响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必然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2.公司层面

(1)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目前通过分析企业的股权结构、决策机制是否健全、组织结构是否合理、部门设置是否合理等来衡量企业的管理架构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定量给分。

(2)经营战略与竞争能力分析

发债主体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对公司如何获得以及使用各种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盈利状况等。因此,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战略是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与风险程度的重要依据。而企业的竞争能力分析有利于评级机构了解企业的行业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的优劣势。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竞争能力分析是准确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状况和行业地位及盈利状况的基础。

(3)经营管理水平

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员工素质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基础,评级机构主要关注管理层和员工的人员构成、经验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

(二)财务分析

1.资产质量及其流动性

资产质量及其流动性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进而决定着企业能否按期偿还到期的债务。对资产质量的分析主要是从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固定资产中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比重等来分析的。通过将存货的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固定资产周转速度以及总资产周转速度等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历史记录分析比较来揭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情况。

2.资本结构及财务安全性

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发债主体未来的经营业绩及其长远发展。资本结构的分析主要关注于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有息债务规模的大小、长期资产适合度、债务偿还时间的集中度等。将上述指标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以分析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发债主体的财务安全性,进而评价发债主体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

3.盈利能力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未来偿还债务现金流的最终来源,因此,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判断企业能否按期偿还债务的基础。现行的评级机构主要从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的变动趋势、期间费用率、营业利润率、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报酬率等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将盈利能力指标与评价标准相比较,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及其对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

4.现金流

发债主体的现金流是偿还债务的基础,因此,现金流分析是债券评级分析的基础。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可支配的现金与企业应偿还的债务进行比较,能够揭示企业偿还债务的实际能力。主要关注的指标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的绝对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比率、盈利现金比等。

5.偿债能力

在分析发债主体资产质量及流动性、盈利能力、现金流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级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适合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eBit/eBitDa利息保证倍数、经营性净现金流利息保证倍数、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动负债、经营性净现金流/总负债等。

二、现行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定性指标应与时俱进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动而变动。然而由于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时间短,信用评级指标多为封闭的。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近年来,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一方面能增强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刺激消费;另一方面能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提高自身的行业地位,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但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对这方面的考虑比较少,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强对这方面定性指标的建设。

(二)没有考虑发债主体的偿还意愿

发债主体能否按期足额还本付息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取决于企业的偿债意愿,二者缺一不可。

但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发债主体的偿债能力角度进行信用评级,而忽视了对发债主体偿债意愿的分析。因此,信用评级机构以后应注意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发债主体的偿债意愿进行分析。

在定性分析中,评级机构可以通过发债主体的信用状况分析企业的偿债意愿,主要有:1)发债主体在银行的信用记录;2)发债主体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的信用记录;3)发债主体的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与客户相关联的企业对发债主体的信用评价等。

在定量分析方面,评级机构可以从企业银行贷款的偿还情况和货款的支付情况对发债主体的信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使用贷款偿还率和货款的支付率两个定量指标评价企业的偿债意愿。

其中:贷款偿还率=(1-期末逾期贷款金额/期末贷款总额)*100%

货款支付率=(期初应付货款+本期购货款-期末应付货款)(/期初应付货款+本期购货款)*100%。

(三)缺乏对筹集资金用途的跟踪

发债主体投资项目的盈利状况是企业未来还本付息的基础,但现行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主要是分析发债主体整体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缺乏对资金投资项目的跟踪评价。评级机构应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和评价,在分析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对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未来的获利状况和可能面临的风险等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包括对建设条件、资金落实情况等的定性了解;同时,通过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定量指标对投资项目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发债主体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并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水平对债务本息的保证程度。

(四)缺乏对发债主体未来发展潜力的分析

债券信用评级是在收集企业过去与现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预测发债主体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而评价发债主体未来的还本付息能力。企业的未来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其偿还债务本息的基础,而现行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发债主体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现金流以及偿债能力的角度进行信用评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的分析比较少,评级机构应建立企业未来发展能力指标体系。评级机构可以从企业在产业经济区域中的地位、作用、竞争能力等对发债主体未来的发展潜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未来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定性分析。另外,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分析可以从盈利能力增长率、科研投入平均增长率、固定资产投入的平均增长率及增长趋势等衡量发债主体未来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刘丽杰.中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研究与创新.中国证券期货,2010.9:23-23.

[2]帅式君.试探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及方法.征信,2009.4:44-47.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公积金提取比例

一、相关研究文献

财政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中规定,合作社的本年盈余是由本年盈余收益加上其他收入之后扣除其他支出所构成。虽然说合作社盈余分配应该以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但是,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实践中,合作社盈余分配并非那么简单或意见完全一致。

早在1844年成立的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就提出了著名的罗虚代尔合作原则,即在产权结构方面,可以用集股的办法筹集资金,股数不限,股金不参与分红,股息不高于银行利息。而Stiglitzz与Josephe.(1996)运用博弈论、交易费用理论等经济理论,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内外部是怎样实现效用与利润双赢这一结果,得出:合作社实行按比例分担责任和分享盈余的原则,可以达到博弈论中稳定合作解,进而使合作社能得到健康发展。Barton从控制和分配角度,指出合作社是由使用者所有和使用者管理的商业组织,并按照交易额或交易量将收益分配给所有社员。Staatz(1989)指出合作社的剩余决策权和收益权由所有社员共同所有,而并非仅由核心成员代为决策。张菊(2012)指出,主管部门应该督促并帮助合作社建账,并按照《合作社法》进行盈余分配的核算,针对有些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混乱的情况,主管部门应该定期进行检查走访。宋言东、蒋秀莲、张雪峰(2008)指出,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机制,必须首先健全产权机制和完善治理结构,另外还要重视组织成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环境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喻国良(2008)认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分配有过于向大户集中、财务监管不利等问题。孙亚范(2008,2009)认为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不健全,难以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合作社应建立健全以“惠顾返还”为主的盈余机制,创新、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国外合作社理论和实践经验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对盈余分配也有着较多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情的差异,直接以国外盈余分配方式在国内运作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就国内而言,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问题研究尚处于较肤浅的阶段,在研究上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研究地域方面,我国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研究主要偏重于浙江、江苏、山东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落后地区研究较少,如西部盆地地区。所以本文对四川仁嘉禾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进行了实地调研,拟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该合作社盈余分配的现状,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嘉禾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现状分析

(一)资产状况和收益情况良好,发展稳定

从2012年仁寿县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历史数据来看,其资产总额153.8万元,固定资产103.8万元,流动资产50万元,净资产总额113.35万元,负债为40.45万元,销售收入435.53万元,净利润38.73万元,资产负债率18.67%。2012年仁寿县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可分配盈余37.8万元,提取公积金1.89万元。

(二)合作社成员持股情况

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实行会员费和股份制并存的参会方式,其中农民会员占52%的股份,合作社共有57个农民会员,平均每个农民会员的持股比例0.91%;眉山市宏鹰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占20%的股份,植保员、栽培技术人员和专业大户各占8.33%、8.33%、11.33%。

(三)合作社成员对于分配的了解

在对关于合作社的盈余理解、对合作社决策的程序、权限以及自身的权利了解的调查当中,有近90%的成员表示不理解、不以为意,认为只要参加合作社,得到技术服务、农资服务,并解决好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使自己的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就已经非常满足了,至于盈余分配是不是符合规范、符不符合制度,自己的决策权、参与权是否得到落实并不重要。仅有不到10%的人表示了解或部分了解,其中这10%的人群中九成都是管理层人员,而在这部分所谓的“理解者”中,普遍认为合作社盈余就是合作社当年赚的钱(即收入减去支出)。

(四)公积金提取比例

通过对10位管理层进行走访调查显示: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虽按照一定比例(大约5%)对盈余提取了盈余公积金,但没有提取风险金,没有把盈余公积量化为普通社员的公积金份额。对于普通成员走访时,几乎所有成员都反映在涉及退社时,存在着不可以要求分割公共积累,不能够退还成员的个人账户公积金份额等情况,而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都没有明确规定。

(五)对大股东的回报方式

通过对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发现57名普通成员占有出资额的52%,而眉山市宏鹰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占20%的股份,植保员、栽培技术人员和专业大户各占8.33%、8.33%、11.33%,总共占据了48%的资产份额。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对大股东投资的回报方式,采用按股分红的方式。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利润被排名在前的大股东所享有,而大多数的普通成员只能享受合作社的优惠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及很少的二次返利。

(六)二次返利形式

调查发现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在二次返利的具体方式方面,最高为56.8%,为现金形式返还的次数占据比例;其次42.3%为年末二次返还优惠的形式;最后0.9%为采用节日礼品的赠送或旅游等形式。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不仅承诺“三包”服务(包培训栽培技术、包免费提供优质品种、包收购),还做出“两承诺”(承诺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承诺水果随到随收),并且采取自己购置钢架大棚,育苗统一培植,随后用培植好的育苗赠送给成员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减轻成员的种植风险。

三、嘉禾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问题

1.普通成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比较弱。在合作社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的条件下,受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制约,形成领办主体和普通社员之间利益的分割,目前形成了有利于领办主体的格局。在访谈中发现普通社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比较弱,他们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参与决策”往往是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并不能更有效地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督,改善他们的收益格局。

2.公积金提取比例的随意性强且混乱。通过对13位管理层进行走访调查,调查显示: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虽按照一定比例(大约5%)对盈余提取了盈余公积金,但没有提取风险金,没有把盈余公积量化为普通社员的公积金份额,这与合作社“章程”中明确提出的盈余公积金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10%相去甚远,在对持股比例较高的成员调查时,不少成员认为,正是由于自己经营有方,才使得合作社的盈余颇丰,而这点与普通成员无关,因此,普通成员不应该享有分享的权利。对于普通成员走访时,几乎所有成员都反映在涉及退社时,是否可以要求分割公共积累,是否可以要求退还成员的个人账户公积金份额,《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都没有明确规定。

3.合作社盈余返还不公。通过对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发现合作社虽有57名成员的出资,但由于出资金额的大小不等,该社采用了不同的回报方式。针对出资较多的大股东投资所采用的是按股分红的方式。由此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利润为排名在前的大股东所享有,而作为普通成员只能享受优惠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及很少的二次返利。

4.政策缺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合作社利益分配的基本方向,合作社在利益分配时应当遵照执行,但由于目前没有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的会计制度,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核算比较混乱,农民从合作社中得到的利益不能准确核算。

(二)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

1.普通成员对盈余分配不了解,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淡薄。合作社普通成员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来说就不能站到一定高度来参与制定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颁布以来,政府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宣传,但从调查情况来看,有的合作社社员,尤其是普通社员对这两部法律、制度还不甚了解,至于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很多人则更是闻所未闻。

2.合作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在合作社中,由于核心成员持股占有绝对优势,加上普通成员自身能力有限,合作社日常的经营管理、财务决策等大多都由理事会说了算,普通成员根本参与不进去。在制定盈余的分配办法时,核心成员组成的理事会自然会维护出资多、交易量(额)少的核心成员的利益。而一部分普通成员可能不知道应如何分配盈余,另一部分即使知道利益被损害也因维权成本太高,一般都选择了沉默或退出合作社等方式来消极对待。

3.政府部门对合作社财务监督不力。合作社作为法人,其自身虽然有监事会进行内部监督,但内部监督职能难以落实,这是因为合作社被内部人严重控制、普通社员条件和认识有限和监督成本过高等原因。这时,合作社就需要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督,并且政府需要落实做好外部监督的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扶持政策来促进合作社的成长,但由于农业方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不力,虽然合作社目前迅猛发展,数量也在日益增多,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财务监督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落实。

四、嘉禾水果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对策建议

(一)盈余分配机制应坚持以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盈余为主,股利分配为辅

农村专业合作社需要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利润分配方式,在实行股份合作的合作社内部,要坚持按股分红和按交易量(额)返还相结合,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形式。对此,我国法律已有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由于法律出台滞后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因此,应对法律出台之前成立的合作社根据法律予以规范和调整,对法律出台之后新成立的合作社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章程,确定利润分配方式。

(二)重视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合作社应该利用媒体、网络、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展板、挂横幅、画漫画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到实处。其次,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东部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身处西部、产业结构等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社盈余分配办法,并保证该“办法”符合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合作社的规范与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培训

合作社成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合作社发展水平,管理层的素质更是影响着合作社发展方向。合作社可以采用远程培训、外地考察实习、出国培训等模式,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包括理事长)的培训工作纳入预算中,并将此项工作制度化、长效化,成为一项有要求、有经费、有考核的日常工作。同时,在合作社内设置培训班,向普通社员讲解与合作社相关的程序、盈余分配的流程、审查以及监督机制。

(四)应健全合作社评估和监督机制

首先,合作社应建立财务公开制度,便于社员通过成员大会等方式对合作社的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等进行监督。其次,完善盈余分配基础工作,设立每个成员的成员账户,把该成员出资本社的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和捐赠财产量化成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以及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并且要实时详细地记载在该成员账户中,这样就可作为成员参与本社分配盈余时和成员退出合作社时退还资金的依据。再次,合作社在主管部门的督促以及帮助下建立账户,并且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盈余分配的核算。主管部门应该定期针对某些盈余分配制度混乱的合作社进行检查走访。同时,要把盈余分配作为一个评选示范合作社的重要参考指标,要深入普通成员中进行调查,而不是只参考合作社自身的汇报资料。最后,鼓励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要完善合作社内外部监督机制,对财政扶持的资金进行必须条件的审计与稽查,增强财政支农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专业审计和群众监督,避免地方和基层财政部门挤占、截留、挪用扶持资金,杜绝违法乱纪现象,使财政扶持发挥出自己相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taatzJ.m.FarmerCooperativetheory:recentDevelopments[R].aCSResearchReportsno84,1989:1-1washington,DC:USDa.

2.BartonD.G.whatisaCooperative?[m].inCobiaD.w.(ed).Cooperativesinagriculture,prentice-hall,inc.newJersey,1989,1-1.

3.张菊,邓军容.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24家专业合作社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5):68-72.

4.宋言东,蒋秀莲,张雪峰.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机制的建构――基于江苏省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营管理,2012,(10):89-93.

5.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盈余机制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孙晓红,张慧娟.中国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5):33-37.

7.黄胜忠,林坚,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24-28.

作者简介: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6

关键词:中国平安;股利;股利政策;现金股利

中图分类号:F8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理论介绍

1.股利政策概念解释与界定。(1)股利。股利是指企业的股东从企业所取得的利润,以股东投资额为分配标准。股利的形式有实际收益式股利、股权式股利和负债式股利三种。实际收益式股利主要包括现金股利和财产股利两种形式。股权式股利指以企业的股权份额作为股东投资的报酬,基本形式是股票股利。(2)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以公司发展为目标,以股价稳定为核心,在平衡企业内外部相关集团利益的基础上,对于净利润在提取了各种公积金后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政策。

2.股利政策的基本类型。(1)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公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盈余首先应满足公司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的需要,如果还有剩余,则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剩余,则不派发股利。(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3)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是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不论公司的盈利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派发的股利额均保持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利的增加能够使其将派发的股利额维持在一个更高水平时,才会提高每股股利额。(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经常性股利额。

二、中国平安股利分配情况及建议

1.中国平安简介。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中国平安的企业使命是: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当然也同时对客户、员工、社会负责。

2.中国平安上市股利分配及建议。中国平安上市股利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总结出,中国平安自上市以来,股利政策有以下两个特点:(1)股利支付形式单一,只表现为现金分红;(2)每股分红占盈利比例不够稳定而且偏低。

对上述两个特点,我作如下分析,对平安公司的股利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自中国平安上市后,现金股利成为唯一的股利发放方式,而据我国学者研究表明,与纯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相比,现金股利受市场接受的程度低。在证券市场中,股利分配中那种方式能更好地促使投资者实现利益最大化,投资人就更偏好这种方式。转股、送股和配股可以成为中国平安的新选择。

其次,针对中国平安公司上市以来每股分红占盈利比例不够稳定且偏低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平安应该随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股利政策,一方面实现对股东的回报,另一方面向股东传达信息以利于进一步融资。四种基本类型的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中国平安应以其“对股东负责、资产增值、稳定回报”的愿景为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每股收益、负债权益比率、净资产收益率、非流通股比率、每股货币资金等因素,制定最适合其情况的股利政策。一般来说,由于初创阶段的公司经营风险高,融资能力差,同时该阶段是一个纯粹的现金净流出阶段,因此,为降低风险,剩余股利政策为最佳选择。而在高速增长阶段,应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红利型股利政策,在支付方式上应尽可能采用股利的方式而避免现金支付。在稳定增长阶段的股利政策应是稳定增长型股利政策。成熟和衰退阶段分别适宜的股利政策是固定型股利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

由上图可看出,从10年中期到11年中期,中国平安的每股收益(epS)并没有呈上升趋势,这可以反映中国平安目前并没有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另外,从其立足亚洲,打造全球品牌的愿景也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尚处在高速的增长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建议中国平安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红利型的股利政策,在支付方式上应尽可能采用股票股利方式而避免现金支付。

参考文献:

[1]李长青.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韩良智,主编.财务管理学教程(第二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

[3]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财经研究,2001(3).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7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中的主要问题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属于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主要靠转移支付。对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存款来源少,支农资金主要靠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投放的贷款本息难以收回,隐藏着较高的金融风险,也给增资扩股带来不少的困难。就云南昭通市来看,2009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有11个县联社、基层法人社144个。各项存款余额31.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3亿元,增长48.94%;各项贷款余额22.6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亿元,增长30.71%。由此可见,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存贷规模不及发达地区一个县级联社。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扩股的认识片面。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重、资本充足率低、增资扩股的任务较重,特别是对长期亏损社来说,其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对此的认识也不明确。有的农村信用社认为,中央银行设计的资金支持方案与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挂钩是条件苛刻,多此一举,不如比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那样,直接把“真金白银”送给农村信用社,实实在在体现国家的支持。还有的农村信用社不是把增资扩股作为自身改革、促其长久发展的措施,而是纯粹把它作为在短期内达到认购和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手段,精力放在如何谋划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上。这样的认识必然带来不规范的实际操作,很难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达到“花钱买机制”目标。因此,业内有关人士指出,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中央银行向全国农村信用社发行的1600亿元专项票据资金直接用于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发挥这部分资金在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应有的作用。

(二)股权的结构不合理。由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不活跃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长期未对股东分红,导致各方入股积极性不高。加之,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偏少、经济效益不高,增资扩股的对象主要依靠农民和农村信用社职工。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结构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资格股多、投资股少;股民多、股额少。2009年末,昭通市农村信用社股本金余额为1.28亿元,较上年增加4119万元,增长47.33%,其中:自然人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0.1%,法人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9%;资格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3.8%,投资股占股本金总额的6.2%;农户入股额的起点仅100元,职工入股额的起点也仅1000元,目前全市户均股额也不足200元。由于农民入股份额小,持股分散,农民民主参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不可能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最终还得由内部人控制。

(三)股金的分红无保障。农村信用社取消股金的保息分红后,只能靠改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增加盈利来回报股民。但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仍然较差,即使个别经营较好的,也只是微利,只能象征性分红。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盈余额还不足以弥补历年亏损挂帐,更无从为股民分红。不仅影响股东的投资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自然人股和投资股的股份稳定。2009年,昭通市农村信用社盈亏扎差后净利润177万元,而历年亏损挂帐高达11110万元,按这样的发展速度,还要几十年才能弥补完历年亏损。

(四)扩股的透明度缺乏。由于担心农民了解股金的真实作用后不愿入股,一些农村信用社不愿意宣传入股的意义、股民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向股民定期公布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有意无意地回避入股有风险等重要问题。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只宣传“入股社员贷款优先”,你要贷款就必须先入股。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扩充的股金中,主要是农户为取得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的资格或为享受到农村信用贷款的优惠利率,而按照申请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向农村信用社被动入的股,至于入股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或承担什么风险,大多数是不知道的。入股社员并不关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更无法参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而农村信用社也无须向社员负责。这样下去的增资扩股难以起到推动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也难以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几点建议

增资扩股是历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不能逾过的一道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想靠自身的积累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增资扩股,才是实现农村信用社长足发展的唯一途径。

(一)提高增资扩股的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国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有条件给予支持,目的是通过“花钱买机制”,促进农村信用社长效稳定的发展。因此,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仅是快速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认购和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条件、获得中央银行资金支持、消化历史包袱、改善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增资扩股工作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二)不断改善股权的结构。要针对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单一的情况,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调整股权结构,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广泛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入股。要按照银监会有关农村信用社入股的的规定,规范股金管理。要根据经营状况合理确定扩股计划,本着“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增资扩股的长效机制,使扩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循序渐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发挥好增资扩股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的应有作用。同时,人民银行要会同银监部门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对“以存化股、以贷求股、以贷入股、花钱买股”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的合法合规,提高股本金的真实性。

(三)落实股金分红措施。农村信用社当年如有盈利,要按照财务制度和信用社章程的规定,用利润的一定比例对股东及时分红,增强股东的积极性和入股热情。如果当年盈利社还有历年亏损,要将盈利的绝大部分用于弥补历年亏损挂帐,少部分用于分红。地方政府应帮助农村信用社落实股金分红措施。农村信用社当年如出现亏损,不能给入股者分红时,必然给增资扩股工作带来困难。建议地方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或从信用社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亏损社股民分红补贴,以增强股东的积极性和入股热情,以此吸引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向信用社入股。同时,要制定扭亏增盈的计划,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限期扭亏为盈。

(四)增强扩股透明度。农村信用社在募股时,要力戒误导股东,在向股东客观宣传股本金性质、盈利分红前景和可以得到优惠服务的同时,必须如实披露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对股东做出必要的风险提示,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夸大其宣传,必然使股东心理预期产生巨大的落差,这将对今后信用社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广泛宣传增资扩股的政策基础上,要如实向社会公开近几年来的财务状况、入股社员分红情况。不能简单地向股东承诺分红多少,不能有意无意地用高分红“承诺”,更不能使入股又变为了“存款”。要让股东自己根据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趋势,来预测风险和预期收益,增加对信用社投资的信心,从而决定自己入多少股。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时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调动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附件: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增资扩股的特定含义

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的增资扩股的特定含义

1980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讨论银行工作时提出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目的是变官办为民办,把农村信用社办得灵活一些,不受银行约束,要起民间借贷作用。这是国家第一次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当时负责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中国农业银行,随后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试点,并向国务院上报了改革信用社的报告。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从此在全国拉开了20多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序幕,这期间的改革都把增资扩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但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和含义。

──1985年至199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体现合作金融组织的群众性。这期间,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109号)的精神,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恢复和加强“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这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强调要把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推动这项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增资扩股”。这时的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息分红”的办法,无论盈亏都按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付息,如有盈余,还可照章分红。可见,这时的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吸收的股金,实际上是存款化股金,其目的是用优惠的政策来吸收股金,把信用社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群众基础,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力量。

──1994年至1995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表明合作金融组织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从1993年7月1日起,《企业财务通则》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又制定了包括金融保险等行业在内的企业财务制度。当时,作为农村信用社主管部门的中国农业银行随后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对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的筹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有关规定,农村信用社对吸收的股金进行了清理和规范,今后增资扩股时不再吸收存款化股金,也不对股金实行“保息分红”,只能在年终决算后按盈余分红。这之前,由于国家曾两度开办保值储蓄,农村信用社财务支出因此大增,加之农业银行已向商业银行经营大步迈进,不再给予农村信用社亏损补贴,这后的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不断,没有盈利也就无从为股民分红。但为了适应当时试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一些信用社仍然吸收存款化股金,以此完成增资扩股任务。

──1996年至1997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是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的重要标志。随着农业银行从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行社之间的利益不断冲突,鉴于“一个经济实体不能领导另一个经济实体”的实际,国务院在1996年8月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作出了农村

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决定(简称“脱钩”),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了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职能,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199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清理规范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适当提高股金起点,在扩大吸收农民(尤其是专业户)个人股的同时,适当吸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股;取消股金保息分红政策,实行按股分红。这时的增资扩股主要是体现农村信用社坚持合作制办社方向和为农民服务的标志。

──1998年至2002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在于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的措施。随着东南亚金融风波出现,为了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央在1997年底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防范和化解风险。199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意见的通知》(〔1998〕145号),要求农村信用社要清产核资,核实损失。同时,继续实行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股金盈利分红。这时的增资扩股不再是坚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标志,而主要的作用是以此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8

尽管外界一直在说资本寒冬、融资不易,但是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却能获大量资本的青睐。

2016年年初至今,至少有水滴互助、人人互助、保保集、17互助、同心互助、斑马社6家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对外宣布获得了百万级到千万级不等的融资,融资总金额达上亿元。

最新的一则融资,来自今年5月份上线的水滴互助,在成立之初就获得了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投资机构中最大牌的要属腾讯。

相互保障本身并非新鲜事物,但由于政策空缺等原因,近年来发展缓慢。不过随着水滴互助等互联网化的公司出现,让网络互助保障平台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诸如红杉资本、腾讯等巨头资本会青睐这个新型模式?上述公司目前在国内运转情况如何?对于社会上担忧平台是否能够解决所有赔付而不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又有何看法?

为此《投资者报》记者,向水滴互助、17互助、保保集等公司发出采访提纲,并得到部分答复。

互助保险遇上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助保险发生了新的变化,其经营模式也变的互联网化。

以水滴互助为例,每位会员只需缴纳9元基础入会费即可获得30万元的保额,这一保障能够持续生效的前提是,会员群体的账户资金足以覆盖赔付额,否则随后采取碎片化的追缴模式,也就是说,会员缴款额度是不确定的,上不封顶。只要用户账户余额剩余1元以上,才可列入被保障范围。

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互助平台均采取上述的先交会费,然后追缴分摊的模式来对用户加入进行门槛管理。

以抗癌公社为代表的互联网互保平台则标榜“0门槛入会”模式,入会会员无需缴纳任何费用,而是直接在事故发生后追缴,也可获得保障资格。

各互联网互保平台在资金托管方面也有所不同,17互助、同心互助等主要将会员缴纳的费用托管给商业银行,由银行定期出具监管报告并公示账户情况。而如水滴互助等则与公募基金合作,将资金托管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由双方共同管理。

在理赔方面,大多数互助平台为了吸引用户,将追缴金额的上限设置在3元,会员数量越多,则各个会员分摊的金额就越少。一些平台如同心互助还引入了年龄系数,这使得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分摊的互助金额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分摊金额较少。

据了解,目前已有e互助、保保集、抗癌公社等多家互联网互保平台发生了赔付,赔付总金额从百万级到千万级不等,据e互助方面介绍,截止今年8月18日,e互助完成互助事件137例,互助总额2636万元。

市场质疑多未解决

网络互助保障平台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也受到了众多质疑。

其一,为了平台正常运作,会员缴费后期有可能增加。

有测算数据显示,类似水滴互助下这样一个超60万人的社群,倘若一年的发病人群数量为1200人,那么一人一年的交费额度最高或将达到600元。这与商业保险相比,并没有太多价格优势。并且,互质引起的心理反应也与商业保险不一致,作为理性经济人,很可能在多次“被扣费”以后,有可能选择中途退出。

其二,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来说,互联网互保平台本身并没有严谨的核保、理赔机制,那么应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问题呢?

17互助Ceo高竞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称,目前公司聘请了两家第三方保险公估机构,在会员出事故的时候,进行专业的核实。水滴互助、抗癌公社等也均采用上述方式进行核保。

目前,抗癌公社的核保体系相对较为完善。申请受助的社员需提前缴纳3000元保证金,如情况属实,则保证金全部返还,如情况虚假,则没收保证金,这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欺诈行为的发生。

第三,网络互助保障平台并非保险公司,平台资金究竟要受到怎样的监管?毕竟目前,只有水滴互助等少数公司,拥有互联网大佬背书。

记者注意到,在“相互保险”破冰前,已出现多个类似水滴互助的平台,保监会曾专门作出回应称,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

业内人士也表示,尽管没有监管,公司方面还是应主动合规,做到公开透明,谨慎经营。

尚未找到盈利方式

目前,互联网互保行业尚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甚至平台本身也宣称运营将更偏向公益性。据了解,抗癌公社2011年成立至今,用户近51万,但仍未实现盈利,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也暂不考虑盈利,还是以完善用户体验和流程为主”。水滴互助方面也表示,现阶段公司更注重平台的公益性,对盈利模式未作明确规划。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9

关键词: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随着我国新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同行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间跨国经营日趋增加,企业结构日益复杂。因此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通过财务分析,有效地利用财务三数据信息实现正确经营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财务分析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财务数据和指标的多少来判定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一个过程,它遵循着一定的理论方法。通常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以报表数据为基础的有效财务分析,不但使企业经营者可以了解到企业实现能力的高低,而且可以发现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和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使经营者在企业运营的诸多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用最小的风险、最健康的财务状况来实现最大的利润。

一、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概况及盈利能力理论

(一)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有机硅单体及高温硅橡胶系列产品。公司前身镇江宏达成立于1992年4月24日,是由扬中县有机氟集团公司和香港拱基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993年10月20日,镇江宏达召开董事会,决定将注册资本由57.8万美元增至97.8万美元;2000年3月28日,镇江宏达召开董事会,决定将注册资本由97.8万美元增至150万美元;2002年由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注册资本由150万美元变更为1,096万元人民币。2004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将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于2008年2月1日在深圳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硅橡胶行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宏达新材料高温硅橡胶产能仍在扩大之中,并有望于年内达到5万t/a。已投产的3万t/a单体装置正逐步实现高负荷稳定开车,将为公司计划2009年投产的4.5万t/a单体装置稳定开车提供有力保障。公司同时计划在单体项目完成后,继续建设单体生产的副产物深加工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将在2010年前后陆续建成,届时公司将真正成为国内有机硅深加工领域的龙头。

(二)盈利能力分析简论

盈利能力是企业利用资产创造收益、获取利润的一种能力,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盈利能力评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创利水平,它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的效果和利润以及为投资者提供资本收益等,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以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因此,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它在获取贷款、增资扩容等方面就有优势;获利能力小,发行的股票、债券难得有市场,或者由于净资产收益率没有连续三年达到10%以上而失去配股资格,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对于公司的经营者而言,通过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和评价该公司某一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提高公司的整体获利水平,是衡量相关人员工作业绩的有效途径。

二、财务分析

(一)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盈利能力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增值能力,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主营业务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股股数;

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总股本;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l00%

通过从上表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12.67%,呈上升趋势,但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却同期下降。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同时增加多个百分比。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原材料物价上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司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财务分析

1.资产负债表

企业的偿债能力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趋势下在企业当前发展和长期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在当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负债经营很显然已经占据了企业经营的首要地位,企业为了维持当下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很多企业都会采用这种负债经营的方式来进行经济活动,于是会形成企业的多种负债。偿债能力是保证一个企业长期的发展的必要因素。所以分析财务报表时应特别注重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2.利润表

利润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关心的中心问题、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现将江苏宏达公司2011年上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的利润变化情况列表说明如下: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现金的流动性强说明了企业资产满足短期现金需要的能力强,一旦有良好的投资机会,企业可可以利用短期闲置资金,进行投资,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收益。江苏宏达公司现金流量表通过以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可直观的反映出盈利及财务能力。宏达公司的盈利能够继续维持或是增长,其盈利能力是比较强的。说明该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运营模式,并且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

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利润作为收入与费用之差,凡是影响收入和费用的因素都会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从另一个角度讲,企业的全部过程就是发生耗费和取得收入的过程,因此获利能力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如营销能力、收现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回避风险的能力等)的综合体。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营销能力、收现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财务状况和风险程度等。营销能力用销售收入及其增长率来反映,它是获利能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商业信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收现能力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未收现的销售额只是观念上的收益来源。了解企业的收现能力可以从了解信用条件、加速账款回收的制度和方法、催款程序等方面

进行。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可以增加收益。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取决于技术水平、产品设计、生产规模的大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获利能力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一,合理的资金结构会使企业有较稳定的获利能力。第二,偿债能力过高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创造利润的潜力;偿债能力过低,会使企业在盈利的情况下破产。第三,资产负债率高于债务成本时,负债经营可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第四,营业资本增加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增加获利机会。第五,资金周转速度快,在同等条件下可节约资金,节约的资金可用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创利水平的提高。另外,风险程度也与企业真实的获利能力相关。风险很高的获利能力往往是短期的,不稳定的,不能代表企业真正的收益性。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和前景

1、项目效益分析

根据经济效益测算和风险分析,本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43.75%,高于基准收益率,表明具有较强的还贷能力;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在建设投资、销售收入和可变成本不变时,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仍高于基准收益率12%,表明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本项目可行性很高。

本公司原本就是有机硅材料的较大用户,每年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有机硅材料,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可以将本项目的产品逐步转化为自用,市场销售的潜在威胁较小。本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高温硅橡胶材料生产企业,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具有性能优异、品种繁多的特点,在国内市场占有稳定的销售份额;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信誉。

本项目生产的有机硅材料计划近年内全部用作本公司硅橡胶、107胶产品的原料,目标市场明确。因此本项目具有可靠的市场优势。本项目的工艺技术基本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专有技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技术比较先进、可行,生产装置规模达到经济规模,产品替代进口主要为企业自用,市场销售潜在威胁较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进口,增加创汇能力。有机硅材料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建设该项目有助于发展中国的有机硅产业,提高该行业的技术水平。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

21世纪以来,我国高温硅橡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消费量由2002的6万吨大幅提高到2008年约18万吨,六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4%。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温硅橡胶市场需求增速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在10%以上。硅橡胶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其原材料需求的大幅增加。从2000年至2007年间,有机硅初级聚合物进口量以年均20.2%增长,2004年达到188,680吨。预计未来10年我国有机硅材料的消费量将会保持二位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13年我国有机硅初级聚硅氧烷消费量将超过7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有机硅原材料市场广阔。

未来几年,公司产品将向中、高档高温硅橡胶及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有机硅产品转型,并努力开拓国外市场,确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顺利投产,使高温硅橡胶等有机硅产品原料实现完全自给,并以高温硅橡胶系列产品为核心,实现有机硅产品的多品种发展,提高有机硅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在市场的领先地位。

五、对策建议

尽管宏达在新材料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但是通过分析,宏达的利润质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里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原因。下面从内部环境因素方面对宏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品牌规模效应的宣传和销售力度,借市场调整之际,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创新,以便在市场回暖之后体现这一优势。

(2)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股权融资,减小行业资金整体紧张的局面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变自身的现金流结构,而不能依靠大量筹资来满足经营现金的需求。

(3)实施收缩策略,必要时实行降价促销,减少开支回笼资金,调整期内不应追求短期效益,应确保经营稳健性,适时调整新项目的开发节奏。

(4)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项目的实行进行有利的创新,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5)进一步提高费用控制水平,加强内部控制,降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比例,促进营业利润的提高。

结论

通过以上对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不难发现相对于仅从利润额绝对值分析来说,结合相关指标、报表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作为硅橡胶材料产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资产规模要不断扩大,不断的投资好的项目增加公司效益,不断改善公司财务状况,使财务结构更趋合理,积极的学习,从而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先治.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何韧.财务报表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社保基金盈利情况篇10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持续盈利,如果收不抵支,扭亏无期将会资不抵债遭到清算;二是足够的现金持有量,如果现金存量过低,将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以至被动破产。企业就必然要针对性地提出其财务管理目标和治理对策,以解决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一、盈利与现金的内涵

(一)盈利的内涵

盈利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盈利就是以收抵支后的剩余。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从事产品的生产、销售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获取利润。尽管企业的资本结构有所不同,行业不一,管理模式有差异,规模也有大小,但是获取利润却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的,是其自身存在价值的必然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既是一个成果产出过程,也是一个投入耗费过程,衡量企业经济效益高低的基本方法,就是比较其产出成果与投入耗费的多少。产出成果大于投入耗费,说明企业有剩余,实现了盈利,此时不仅企业的投资人可以从企业的利润分配中受益,而且企业也能够从利润的提留中获得增量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产出成果等于投入耗费,不盈不亏,说明企业的产出成果恰好弥补投入耗费,回笼的资金仅能够维持企业在原有规模上循环周转即简单再生产;产出成果小于投入耗费,出现了亏损,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入耗费不能得到正常弥补,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由此可见,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盈利,不断地实现价值增值,企业才能够实现稳健发展。因此,实现盈利,既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归宿点。

(二)现金的内涵

现金有二种理解:一是指资产的流动性,即现金在企业资产中的流动性最强,能即期支付和即期偿债;二是指信息的可靠性,即现金流量信息比其他会计信息的具真程度要高。(1)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缴纳税费等经营活动需要现金,偿还债务、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等筹资活动需要现金,投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投资活动需要现金。这些现金从哪里来?除企业投资人的初始和追加投入外,就需要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过程获取现金,然后,再次投放出去,以循环周转的形式满足上述现金需要。所以,“现金的流出——流入——再流出——再流入”就如同人的血液。血液流动保障了人的生命特征,现金周而复始的流动保障了企业的存续。因此,现金是企业的血液。(2)现金流量信息是质量较高的会计信息。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将一家企业比作一个人,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便是人的骨骼和肌肉。与此相对应,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果信息就好比人的轮廓面貌特征信息,现金流量表所揭示的现金流量信息就好比人的内部血液循环信息。一个人生病了,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从其精神状态上看出来,但假若刻意隐瞒病情且善于掩饰,那么不借助于检查手段,仅凭肉眼观察就很难知,而被蒙蔽也就不足为奇。同样的道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基本上可以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生产经营成果,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常常由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实施着或多或少的会计造假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失去了应有的信任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现金流量表就好比添加了一份“验血报告”,通过激活收付实现制,转换观察视角,从而提高其可信度。此外,利用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以现金流量表揭示的现金流量信息驾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披露的信息,来强化验证功能,也可以达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3)现金是企业困境中的呐喊。维持一定的现金持有量,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保证。现金持有量充足,企业就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正常现金需要,该付的可以按期付,该支的可以及时支,不违约,不误事。反之,如果企业现金持有量过低,不能满足资金周转的最低需求,就极可能致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在此情况下,急用材料没有现金购买,支付工资没有现金发放,债务到期没有现金偿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将被迫中断,企业的生存就将受到威胁。值此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有现金流入,企业就能转危为安,绝处逢生;无现金流入,企业就逃不脱破产的厄运。

二、盈利与现金的关系

(1)盈利是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是“编制”出来的。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利润表作为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成果的报表,其利润额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核算的结果。而现金流量表则是揭示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它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凡是款项在当期收付的,不论其是否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都作为当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调整处理;反之,凡是款项不在当期收付的,即使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也不作为当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调整处理。所以,现金流量表揭示现金在会计期间内的流向、流量和衔接状况,即企业的现金链。

(2)足够的现金是企业的临危治理对策。对于企业而言,应科学地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并通过充分发挥现金替代品(有价证券)的转换功能,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只有当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企业的运作转入了战时状态,我们才能够奉现金,以寻求渡过难关。

(3)盈利左右现金流,现金流依托盈利盈利既是企业现金流的补给源,也是隐瞒企业现金缺乏的罪魁祸首。企业盈利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就有底气大于现金流出量,其现金净流入量或可用于扩大再生产,或可用于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反之,企业亏损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就将不抵现金流出量,连维持简单再生产也要依赖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补充。所以,企业盈利与否,不仅从实质上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正负,而且还直接关乎筹资活动或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向。因此,盈利左右企业现金流,企业盈利应当力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持续稳定增加。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随时都可能要支用现金。现金持有量充足,支用有保障,现金流畅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了保证,盈利也就有了基础;现金持有量过少,支用现金没有保障,现金流间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就将苟延残喘,甚至无以为继,盈利也就不可能。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现金,企业必须保持合适的现金持有量,现金流是企业“活”的指数,现金流依托盈利。

(4)企业的健康程度取决于盈利与现金的调和程度。现金持有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现金的流动性最强,所以现金是最好的支付手段。现金持有量过少,就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另一方面,现金的盈利性最差,所以持有现金是最奢侈的行为。现金持有量过多,就是让有限的现金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会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盈利是企业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所以企业一定要盈利。只有企业盈利,企业才能够强盛;另一方面,盈利要消耗专用性资源,所以盈利也有限制,如果企业盲目追求盈利,以至于用生产经营流动资金搞投资、上项目、扩大规模,则企业的现金流也可能断流。所以,盈利和现金持有量之间有矛盾。处理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度”。一个健康的企业,盈利和现金持有量之间不是没有矛盾,而是矛盾经常处于调和状态。因此,企业盈利和现金相辅相成,只有统筹兼顾,才能相得益彰。

(5)企业绩效评价必须把盈利和现金等融会在一起。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如果你不能评价,你就无法管理”。评价既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管理水平的集中表现。评价离不开评价工具,评价工具是评价的灵魂。在企业的效绩评价中,由于评价工具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管理行为,决定着企业效绩评价的效用和最终的得失成败,所以,恰当选择企业效绩评价工具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盈利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的效绩评价工具长期是以利润为中心设置的财务考核指标。毋庸置疑,以利润为中心的评价工具,对于特定历史时期迅速扭转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加强经济核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过重要作用。但是,以利润为中心的评价工具,随之而至的负效应,如片面无限夸大盈利等短期行为,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立足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评价工具的科学性问题成为企业效绩评价研究的热点课题。综观国内外评价工具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评价工具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除盈利、现金、创新能力等必须考虑因素外,设计评价工具,不能靠主观给定的权数将它们串联起来,而是要依据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将它们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做不到这一点,盈利和现金就是两张皮,考虑的因素越多,评价结果的分歧越大,企业效绩评价的效用也就越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