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十篇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十篇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15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1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334-01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下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技能,尤其是在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是入职就业的必备技术,特别是民航相关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过分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实际技能经验的传授。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出现的这一教学弊端,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课中加强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双重结合。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问题

1、多媒体设备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信息量过大

如今的高校在教学中都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相比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课程下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教师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编写成视频课件,然后在大屏幕上进行播放,这使得高校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既能体验到有趣的教学课程,还能接受大量关于计算机实体操作的相关知识[1]。

然而,即便是多媒体这种新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例如,多媒体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一节课的内容信息量较大,而且教师的讲课速度较快。这种教学模式即便学生拥有再好的课堂记忆力,也无法将课堂内容全部的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会完全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十分有限。

2、计算机的技能操作十分匮乏

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教学丰富,技能教学匮乏的状态。这种“头重脚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全面提升。此外,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技能发展的社会,今后高校大学生毕业入职,企业看重的必然是大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理论技能,然而,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只限于理论知识,计算机的实体操作技能存在明显的缺乏和不熟练现象,如此一来,大学生很难顺利就业。简言之,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的缺少,会大大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度。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实施优势

1、案例教学有助于网络化多种教学策略的开展

在我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加入案例教学,能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计算机教学的实质,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具体讲解,让学生明白在计算机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问题的解决策略,减少学生在模拟训练中的困难程度,帮助学生将教师教授的计算机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汇贯通。其次,案例教学在网络化环境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有利于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双面提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例如将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相结合。因为产生式教学策略需要学生针对教课内容自主的安排学习,但是这种学习策略需要学习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学生个人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而且一旦学生对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会让学生产生认知错误[2]。而替代式策略则是教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替代式的教学策略,很大程度的弥补了产生式教学策略的不足,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将这两种教学策略结合在一起,能显著的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知识理解能力。

2、案例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之前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缺乏,教师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的过程中并不清楚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而学生对教师长篇大论式的讲述严重缺乏听课兴趣,甚至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偷偷的玩手机,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听课效率。然而,案例教学针对这一现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能够让教师时刻的掌控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也能让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动向,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的备课。此外,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能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对彼此之间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3]。这样不仅能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切实的提升教师的讲课效果。

3、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加强

高校计算机课程加入案例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双重提升。教师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选择,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点,并且通过经典案例的现场模拟,学生能对计算机的操作流程有一个大体的熟知,最后,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技能方面的实践掌握,所以,案例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理论知识有余,技能知识不足的现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如今高校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理论知识有余,实践技能不足的现象。教师引用案例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计算机教学的不足,能够实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提高,这也有助于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玲.探索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3,(13):172-172.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2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的适应性

1.1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特点

就各大高校实际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被安排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从高中校园踏入大学校园,各方面的理论知识都还比较缺乏,相应的知识体系也有待构建。就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其各章节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高的实操性。基于这一特点,就要求其教学过程必须结合理论与实践。不仅如此,大学计算机基础各个章节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前后知识的衔接十分紧密。如果学生对某一环知识的学习出现了脱节,就会导致其对后边知识的学习掌握难度上升。

1.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是情况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存在一些教学问题,对教学质量形成了一定影响。从课程安排上而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只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教学时段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诸如安排在晚上。在教学内容的布置上,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操作过少,教学活动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不仅如此,前后章节知识的衔接不畅,教学内容不成体系等,都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表现出的问题。就教学手段而言,由于教学活动过于偏重理论,许多教师都是单纯依靠ppt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性的操作,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强。

1.3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优势

案例教学法强调了教学活动对案例的应用,在实际案例中展开计算机基础教学。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自身所表现出的特点看,其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首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性较强,许多知识单纯依靠书本或是ppt是无法迅速理解掌握的。通过案例教学,将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之中进行讲解,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其次,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形成清晰认识,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最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比如word、excel等软件工具的应用,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方便案例教学的实施。

2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展开方法

2.1展示教学案例

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展示教学案例是首要任务。但是,展示教学案例并不是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播放即可,还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比如,在教学ppt制作的过程中,需先对教学重点进行简单梳理,然后再播放教学案例。在学生观看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暂停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案例中知识点的理解。

2.2分析教学案例

在播放完毕教学案例之后,就需要对教学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在播放完毕“我的大学”这个演示文稿之后,学生可能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大学介绍上,而对演示文稿的制作却存在忽略情况。因此,在播放完这个演示文稿之后,教师就应该针对“我的大学”这个演示文稿对其制作方式和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要制作一个演示文稿需要从五个方面的工作入手。首先,建立一个空白演示文稿,对其版式进行选择。在选择版式的过程中,应该对“我的大学”这个题目进行充分分析,选择比较合理的版式。其次,文字输入。在演示文稿中,文字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一般可以直接添加和插入文字两种方法进行。直接添加就是在需要输入文字的地方直接添加文字,插入文字就是通过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命令,完成文字输入的操作。第三,幻灯片模板的使用。演示文稿中播放幻灯片时通常具有一样的颜色和背景,风格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要实现这一步骤,可以依靠格式菜单中幻灯片设计的模板设计这一功能,对幻灯片模板进行选择。第四,超链接设置。实现超链接的手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先选中超链接地址,然后通过插入功能中的插入超链接进行。另一个手段是利用动作按钮设置超链接。最后,设置背景音乐。在演示文稿中,背景音乐可以起到显著的认知作用,一般是利用插入菜单中的声音和影片这一功能进行音乐的插入和设置。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就可以让学生对案例教学内容要点形成深刻认识,进而有效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

2.3讨论案例

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升华环节,即通过讨论案例能够实现案例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完成案例分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案例中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就以上述“我的大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而言,值得讨论的地方是比较多的。比如,如何制作出和别人具有明显区分度的演示文稿、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音乐插入、文字输入等。在讨论环节,教师应该先给学生预留5到10分钟的讨论时间,期间对学生主要提及的问题进行简单快速的分类整体。在学生自主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讨论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深入相关知识点中,加强剖析,结合案例再次进行辨析,是学生彻底掌握相关知识。

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的设计

3.1教学案例的设计原则

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得出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案例。第一,综合性原则。大学计算机基础从其自身特点上看,就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课程,各章节知识点的关联程度很高,知识的综合性很强。比如,word中的表格制作,其既可以通过自带的表格绘制功能完成,也可以通过excel活表格完成表格制作。所以,在设计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知识点的综合设计,尽可能全面的归纳教学知识。第二,实用性原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知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比如ppt的制作、word的操作等,对大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重要的实用技能。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最好选择和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具有直接关联的案例,以此增加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兴趣。比如,毕业论文模板制作、求职简历制作、成绩表的设计等,都是具有很高实用性的教学案例。第三,启发性原则。教学案例的作用不仅仅是罗列书本中的知识点用于承载教学活动,其还应该具备启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相关知识能够实现全面深入的掌握。第四,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教学案例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对相关知识点反应能够比较突出,具有很高的区分度,不会和其他教学案例出现雷同的情况。

3.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设计

第一,word教学案例设计。比如要设计“校园介绍”这样一个文档,需要使用到字体段落设置、分栏、首字沉降、项目编号、插入图片、文字方向、文字边框和底纹、艺术字等多种基本功能。所以,在设计“校园介绍”这个文档时,就应该按照实际的介绍流程,逐一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编制罗列。在比如在设计“毕业论文”模板这个案例时,首先就需要对各级标题的字体和字号进行设置,比如正文标题宋体三号居中,段落大标题宋体四号居左,段落小标题宋体小四居左,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左对齐,页眉和页脚插入,公式编制等,这些都需要在案例设计中反映出来。第二,excel教学案例设计。excel的教学案例设计可以将期末成绩表作为案例,设置好表头的人员、分数、科目、排名、总计等多个项目,然后利用excel中的排序功能,对成绩分布进行分析。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函数功能,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数据透视、图表生成等一系列操作。主要涉及的函数包括了max、min和iF等。此外,还可以以课程表设计作为教学案例,以此加强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其设计过程和成绩表的流程较为相似,但是在具体要求上则相对简单一些,比如不需要进行排序或是图像生成等,知识单纯要求进行表格制作。通过这些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的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形成全面掌握。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3

摘要:本文在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划分知识点,设计很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录制案例教学视频,供学生线上观看,在视频后再次设计各种课后练习案例,供学生线下操作练习。后期为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设计若干个不同的综合案例,每一个综合案例贴近学生专业,作为一个完整连贯的项目,涵盖《大学计算机基础》绝大多数课程知识点,这样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这个连贯的项目中,切实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本文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实践,推进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改善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SpoC;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89-03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目标不是单纯的理论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使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胜任工作岗位的有利工具。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落伍、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等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少,课程内容繁、多、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单向理论灌输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丰富有趣的案例提出具体任务,由教师录制的视频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将知识点、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具体的案例视频之中,最后得出案例中演绎的结论。

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性质,旨在研究基于SpoC模式下探讨一种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各种贴近现实的案例,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将案例的讲授融合到知识点的讲授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将实际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实践,有助于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一)主要实施内容

案例教学法在基于SpoC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老师或多或少的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课堂上还是以讲授为主,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因此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在上机操作上,老师通常讲完一个题型,就让学生模仿练习,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如题目稍加改动,就不会做。这也正反映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而是浮于表面,对于知识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教师应安排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2.分解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过程讲解以及课后练习案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概论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系列软件、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点众多且具关联性不大,需要将众多知识点进行分解,以便设计各种不同情境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和课后练习案例。同一模块的知识点设计多个案例,一部分案例用于录制教学视频,一部分案例用于编写实验指导书中的教学过程讲解,还有一部分案例作为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还有若干个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案例,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综合案例中,切实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教w案例的应用。根据分解的知识点设计一定情景下的教学案例,并将教学案例涉及到的术语、概念、命令格式和实际操作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学生在教学案例中的问题驱动下,主动性地观看教学视频,或者查看实验指导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相关知识点,还知道知识点应该如何应用。在此基础上,提供事先设计好的贴近生活的课后练习案例,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习题案例。后期设计的多个综合案例具有专业特色,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综合案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

4.教学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和课后练习中案例的学习和制作,学生掌握知识点后,可以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比如为学生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同学聚会请柬、统计分析班级成绩表,撰写分析课程论文、排版毕业论文、制作答辩ppt等。如此,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并学以致用,受用终身。

(二)取得的进展及成效

本文采用新型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SpoC教学模式,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为着力点,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在线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及实用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信息的相关知识,根据教学大纲,划分为五篇,共计16讲内容,划分后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表1所示:

十六讲内容中,每一讲都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了不同的案例,共计设计了51个视频案例录制成了教学视频、72个教学案例编写成了实验指导书和198个课后案例和综合案例作为习题。以第二篇word2010中的第五讲word2010表格处理为例,将word2010表格制作划分为5.1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创建、5.2表格的编辑、5.3表格样式设计及5.4表格内数据操作4个小节,对其中的每一节相应的知识点设计视频案例、教学案例、课后习题案例,如后面图1和图2所示,设计视频案例4个,录制视频片段4段,设计教学案例7个,课后习题案例8个。

在第五讲的四个小节中,每一节都制作了课件,在各小节中,同一知识点分别设计了视频案例和教学案例,视频案例录制成为不同长度的视频片段,教学案例用作编写实验指导书的详细操作步骤,同时在每讲的最后,设计了综合案例,供学生操作练习,加强实践。其中,设计的课后习题案例如简历、课程表、成绩表等包含了表格绘制、编辑、样式设计和简单数据计算和排序等知识点。这些习题案例都是以学生生活、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设计的,贴近学生日常活动,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word2010表格处理的知识点实际应用到生活中,切实加强实践能力。

其他15讲案例的设计采用第5讲的方法,设计了多个视频案例、教学案例、课后体系案例和综合案例。

2016年本课程顺利开展两轮教学工作,对全大学各学院五千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表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非常满意,94%学生认为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及学习形式比较新颖,可以接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从2015年的25.65%提高到2016年的51.34%,表明改革效果显著。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在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为相同的知识模块设计多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线上教学案例和线下教学案例以及具有各专业特色的综合案例,其中线上教学案例录制为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一部分线下案例用于编写实验指导书中的教学过程讲解,还有一部分线下案例作为课后实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后期设计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多个综合案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综合案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教学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并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通过率也大大提高了,本文方法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肖婧,卫张亮.大学计算机基础SpoC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

[2]李志明.基于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2.

[3]崔阳华.基于tHoeL网络教学平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鲁红英,肖思河.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94-95.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办公的无纸化、电器的智能化、消费的电子化等等,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1世纪的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在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了当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目前,许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这会给学生进入社会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有一定比例,而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全面,仍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因此,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从零开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

2.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学生未能转变中学的学习方法,上课只求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但给一个实际问题,却不能根据计算机知识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欠缺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效率低

这门课程大都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和机房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模式化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学生只能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没有形成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没有得到提高。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育应该分层次教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培养出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来组织知识体系。计算机的每个应用领域都是有其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层次上分有三个层次,即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素养,专业支撑和融合及计算机应用。首先要求对传统内容达到大学要求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注意市场需求,以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能力去设计高级应用课程,引入行业案例,以提高我们的课程水平。在保证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素质,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引导

2.构建交互式教学环境,提供共享资源

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在平台上随时进行的主动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可以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逐步创建形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对共享教学资源的需求,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免费下载的共享资源(常用的工具软件,开发工具,杀毒软件)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学必须以精选案例进行教学,并将要掌握的知识点融汇于各个案例中,先对知识点做简要介绍,然后通过精心挑选的随堂案例来演示知识点,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教学应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一个种类多样的案例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并注意突出案例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完整性。在引导学生完成每个案例的制作后,给出相关的综合练习。对于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还要对不同的案例反复使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让学生完成案例制作的同时,逐步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岗位对工作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真正需求,为就业铺平道路。

4、渐进分析,由浅入深

所谓“渐进分析”,指教师根据案例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网页模板的教学中,提出对制作好的网站进行颜色的改版设计,怎么办?难道对网站的几百张网页一张一张的进行改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提出“模板”的概念,有了模板,我们只需要将模板进行颜色改版,其他几百张网页更新后就完成了改版操作。最后我们再具体教学生怎样来创建模板、应用模板、修改模板、更新网页。这种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只要把难点分散、拆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学生就会感觉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学习很轻松,学到的知识很有用,就会喜欢老师的教学。

同时,对于不愿意自己思考的学员,采用逐步分析引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比直接教学法而言,渐进分析式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

三、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好的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牟连佳.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94-98.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heReformandpracticeofUniversityComputer

FoundationBasedonCaseteaching

LiRuifang,LiUHuaying,XieHongtao,HanYuxiang

(SchoolofComputer&informationtechnology,northeastpetroleum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163318)

abstractinviewoftheproblemsthatstudentshavelittleinterestinthecourseof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andlearningjustfortest,itisputforwardthattheapplicationofcaseteachingmethodin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itstargetismakestudentsmasteryinscatteredknowledgethroughacomprehensivestudyofthesubject.practicehasproved,thecaseteachingmethodstimulatesth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improves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andachievedgoodteachingeffectandquality.

Keywordscaseteaching;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teachingreform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核心理念为重理论轻实践,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导致讲课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仅仅为考试而学等问题,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了。因此,笔者将案例教学的理念应用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案例引出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强化实践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的理念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以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师生问答,以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①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②

传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讲授采用以知识点为主线,按部就班的讲授所需掌握的知识,这就导致每个知识点都是单独讲解,各知识点之间前后脱节,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听课,学习兴趣较低。笔者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将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microsoftoffice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和数据库基础等部分,每一部分都以案例为主线展开相关的知识点,实验课也以案例的形式将所需的知识点贯穿其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案例教学的教育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按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知识的层次、特点和重要性的不同,笔者进行了教学模式改进,对microsoftoffice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数据库基础等部分分别组织了相应的案例,按照分析讲解、现场演示、知识拓展和课后练习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1microsoftoffice2010

microsoftoffice2010部分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部分。word部分通过“学生个人简历”的制作,将word中的文档编辑、排版、表格制作以及图文混排等知识点融为一体进行讲解。excel部分将数据编辑、格式设置、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知识点通过“学生成绩表”的制作传授给学生。powerpoint部分通过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幻灯片的制作,将幻灯片的编辑、外观设计、动画效果、放映及输出通过案例进行演示讲解,同时通过对家乡发展情况的查询汇总,引出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

2.2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基础和多媒体应用技术均属于知识点较零散、内容抽象、较难理解的部分。针对这些特点,计算机网络部分一方面通过实验课上的网络配置、资源共享等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抽象的理论;另一方面,通过视频“warriorsofthenet”,形象地讲解信息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oSi模型。多媒体应用技术部分主要包括多媒体基础知识、photoshop图像处理和Flas制作三部分,其中photoshop图像处理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个人照片处理、海报制作为主题讲解photoshop中各种工具的用法、图层、蒙版、通道等知识点;Flas制作则通过倒计时牌、牛象互变、蜜蜂采蜜、探照灯③和卡通mtV的制作,将逐帧动画、补间动画、路径引导动画、遮罩动画等知识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知识。

2.3数据库基础

笔者通过excel中学生信息存放时出现的冗余、一致性差、信息分散等问题,以“学生信息管理”案例引出了数据库、数据表、表的相关操作及表之间的关系、单表查询及多表查询等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建立数据库、数据表以及进行数据查询的基本操作。

2.4配套的考核方式

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有着不同的学习过程,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为了全面和客观地反映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教学实施效果,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评价,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通过期末的无纸化考试进行评价。通过建立题量充足、题型丰富、题意准确、答案完备的机试题库,学生考试时随机抽题,现场作答,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还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自选主题的大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强化了网络搜索、word排版、powerpoint制作及项目汇报等能力,同时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3结语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目标教学任务,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保证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听得懂,跟得上,兴趣浓;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总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注释

①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3):7-11.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6

关键词:计算思维;案例教学法;教学模式;VB程序设计;思维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6-8352-03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遍及社会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以下简称VB)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特点。因此,各高校把VB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难学、难懂,另外,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跟所学专业无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推陈出新,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改善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融入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一些原理和规则。

目前,计算思维的培养成为国际和国内计算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计算思维能力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所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将计算思维融入到程序设计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本文依据计算思维的方法和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VB程序设计教学的现状,探索采用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案例教学法来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计算思维

2.1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首次提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就像阅读、写字、做算术一样,成为人们最基础、最普遍、最适用和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abstraction)和自动化(automation),即如何按照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去考虑问题的求解,以便构建出相应的算法和基本程序。

2.2计算思维培养与程序设计教学

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不仅是计算机科学家才应具有的思维,而是每个学习者都应具有思维,终有一天计算思维会像读、写能力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基本能力。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目的不应仅局限于计算机编程,而是解决各领域各类型的问题。程序设计课程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平台,计算思维则提供了重新审视程序设计教学的视角,将计算思维融入到程序设计教学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因此,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是计算思维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习编程技术。师生都应转变观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都应重视和体现出计算思维这一核心思想。

3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

在VB课程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的思想和理念,以案例教学作为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应用为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1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案例教学法长期以来一直是mBa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推广到mBa以外的许多课程中,成为现代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教学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设计,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融入具体的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

3.2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核心展开教学,因此,教学案例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教学案例设计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基本原则[4-5]。

1)案例的针对性。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所涉及计算思维的内容,从培养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重组经典案例,将问题求解提升到计算思维的高度。按照计算思维重组教学案例,让学生更能体会计算思维的本质,即抽象和自动化。

2)案例的实用性。选取的教学案例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尽量以专业来区分,围绕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授课,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程序设计的真正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案例的趣味性。设计有趣的案例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以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计时器控件时,采用了“随机抽奖”案例;讲授iF语句嵌套使用时,采用了“龟兔赛跑”案例;讲授循环语句使用时,采用了“猜数游戏”案例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案例的难度。选择案例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案例,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所以,选取的案例难度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当,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5)案例的循序渐进性。是指设计一组案例,后一个案例是在前一个案例的基础上进行,难度逐步加大,功能逐步完善。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案例设计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时采用了案例“计算三角形面积”,在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时可以继续完善该案例,加入判断输入的三边长度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判断。通过不断的对案例进行修正、改进,拓宽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案例的综合性。设计的案例既要有知识点案例,又要综合性案例。仅有知识点案例,会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运用所学的VB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案例贯穿于某章、某几章或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将知识点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对VB知识结构的整体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3基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

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1)案例演示。首先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运行效果,尤其在VB课程中还可以配有丰富多彩的可视界面和多媒体功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自主探究案例如何实现的奥秘。

2)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提出实现案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目标,问题的设置是体现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进入案例情景的关键;然后是问题的表示,即如何建立模型,以便于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接下来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方法,进而引出相关的知识点。案例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把枯燥单调的理论学习,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了计算思维能力。

3)案例设计。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体会了实现案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案例设计实现阶段,可以由师生合作完成界面的设计和代码的编写,使学生逐渐形成编写VB程序的思维方式。在这一阶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意识。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案例效果,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的热情。

4)归纳、总结、拓展。每个案例教学结束后,应就案例教学中所涉及的计算思维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巩固加深知识体系。另外,启发学生对案例进一步思考、讨论,在案例的基础上是否有拓展和创新,以及案例设计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结论

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在充分整合计算思维方法和知识点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在VB程序设计中使用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避免了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教,借助形象的案例来讲解计算思维方法,符合认知规律,切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基于计算思维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之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2]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11):83-85.

[3]贾茹,郝长胜,裴衣非.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计算思维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25):6266-6268.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7

abstract:independentcollegeisacollegeenrollingundergraduatelevelstudentsanditsoperatingmechanismisinanewway,ithasitsownorientationandaimsoftalentcultiv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llegeComputerelementary"courseisanimportantrequiredcourse.Combinedwiththeactualsituationoftheindependentcollege,teachingmethodandteachingmeansandmethodofassessmentaboutthiscoursearediscussedinthispaper.itisprovedbypracticethattheeffectofteachingreformiseffective.Students'interestonstudyhasbeenformedandtheirabilityonanalyzingandsolvingproblemsindependentlyincreased.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各个高等院校中普及计算机基本技能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尤其是现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是每个人必不可少接受的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它同数学、外语一样,是一门或一组必修的基础课,其内容是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内涵。但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新兴教育模式,比较年轻,本身和重点、一本、二本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独立学院要定位于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并服务于社会,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技能教育。

鉴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与起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不针对某一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凸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流行办公软件的操作与使用,这种结构也是各行业对员工的计算机基本要求。因此必须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目前从笔者的亲身教学经历得出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文化课学习基础差,计算机基础不平衡笔者兼职担任我校2010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据统计高考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及格率超过50%,而近90%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很差。抛开数学和英语这些课程不说,计算机基础教育就很不均衡。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比较高,最初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而现在独立学院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这样条件比较好的、来自城市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很多是以上网和打游戏为主,接受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手容易,但不屑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条件不好的学生接触计算机很少,学习计算机基础这种操作性强的课程就有很大困难。

1.2学生学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毕业设计论文排版仍成问题笔者还担任我校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系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过亲身体会和对其他担任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的教师访谈,可知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排版仍是一塌糊涂,最基本的页眉、页脚的设置、大纲级别的设置、目录的设置等都无从下手,对于图文混排、表格混排等也不符合规定。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中的所有要求都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学习过的,可是学生学习过后,仍达不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2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前述的不足之处,但是作为独立学院的一名教师来说,尤其是面对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不同的教育对象,必须更加强调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要从多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进行改革探索。

2.1明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若干意见》的规定,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学院。它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缓解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独立划出分数线,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生源与二本、一本院校的生源有很大差距。

因此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1]。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上,独立学院要要人才市场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其教学理念也有其更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2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作为独立学院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其主要内容体系是计算机概论+office操作+网络基础知识及使用,讲述计算机基础及安全与维护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多媒体技术基础,除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之外,其操作性很强。

笔者曾在2010年参加由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办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讨会知悉,清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本着重组基础、综合交叉、分类层析的原则,加强了应用专题课程力度的定位,采取了边讲边练的实践教学方法,其以多媒体形式上大课、上机实践、自由上机的总课时达到了96学时,每种形式的学时分配达到了1:1:1,其教学效果很好。

尽管清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体系较独立学院的授课体系要多一些,但是其学校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与实践学时分配也达到了1:1,也采取了板书+多媒体+演示操作+上机实践的形式,但是学生的上机实践往往和教师的授课不同步,处于滞后状态,这样的上机实践效果很不好。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条件好的独立学院可以选择教师在机房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机主控,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教师的操作学生一目了然,可以同步进行操作,这样边讲边练,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

另外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法,所谓案例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反对注入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只是获得固定的规则、原理。

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组织和设计案例,案例有很多种类型,包括信息式案例、问题式案例、决策式案例、条例式案例、陈述式案例、实录式案例等。案例的设计要求考虑现实性,要来自实际环境中或者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并且案例的设计要对今后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举一个最贴近毕业设计论文排版的问题式案例来说,每个人对书籍的目录、页眉、页脚很熟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一个事先排版好的论文给学生展示,同时展示其论文的目录、页眉、页脚。还有个更简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看手中书籍的目录、页眉、页脚,先让学生回答目录是什么形式的,目录页页眉、奇数页页眉、偶数页页眉、每章首页页眉及页脚都什么区别。学生带着问题融入到后续的文档制作情境当中,教师再分别结合这些案例讲授如何设置目录,设置目录之前如何定义并使用大纲级别,如何设置不同实际需求的页眉和页脚。这样教师起到协助引导作用,循序渐进,学生在做中学,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2.3丰富教学手段为了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2.3.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等。现代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计算机、投影仪、教师制作的电子演示文稿、动画、视频等搬入到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能达到良好的视听学效果。担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交流授课体会和经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3.2强调实践环节《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仅仅在课堂上听了教师的授课,但是若不进行上机实践练习,达不到完成操作的目的,因此要非常重视实践。学生上机时,要先依照课本或练习题中给出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地完成。完成基础的练习题后,最重要的是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文字性电子素材,针对各个知识点,提出要完成的各种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在上机课时内可以完成一些,很多学生需要在课下完成这些任务,学生要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作业。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课后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并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3.3辅导形式多样化教师除了在有限的上机课时内进行认真辅导之外,还要充分网络资源和途径进行答疑解惑,通过电子邮件或者QQ形式进行个人答疑之外,还有效地通过QQ群,进行集中地讨论交流,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以弥补课时的不足。

2.3.4其他课程协助促进其教学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部分,只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理论讲授,计算机各个硬件部件的认识和讲解、计算机的组装可以单独开设一门技能操作实践课程,最后记作技能学分。计算机拆装技能实训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拆装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在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该门任课教师可以针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或者考核方式,例如《信息检索》课程中利用计算机工具检索某个主题并生成报告,或者某些文科类的课程,要求学生做个市场调研报告,以word形式生成报告,其中嵌入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以powerpoint的形式作演示报告,进行交流讨论,并进一步进行反思和转换,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计算机应用的操作技能。

2.3.5积极组织第二课堂,举办竞赛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校可以积极开设计算机应用第二课堂,讲授word、excel、powerpoint的高级实践操作,综合使用相关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同时要求教师组织带队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竞赛活动,小到学校自己举办的计算机文化节的计算机基础应用相关竞赛,大到由教育部主办的正保杯办公自动化竞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2.4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独立学院的新型教学模式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必须制定人才强校战略,明确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尤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如果不重视它,则成为制约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学院通过多项政策,比如设任职门槛、定期培训、制定考核激励机制,采取引进、培养等方式,建立了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专职专任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学位层次。

2.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教学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对于操作类课程不太适合,因此我们要对该门课程进行考核改革。最终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是采用ata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系统,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全部是机试,理论和实践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并规定如果理论或实践其中之一不及格,则该门课程总成绩为不及格。通过加大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比重,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课程性质、掌握重点。

3结语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模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计算机应用层次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09-01

基于教师教育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怎样与时俱进、改革教学以提高学员对计算机知识的把握能力。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体会到,教好计算机相关课程,让学员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操作技术技能,关键在于运用适合课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活起来,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改革评价方式,对学员的学习进行积极引导。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呈现了差异分层化;二是教学内容统一化,重现“炒冷饭”现象,严重挫伤了学员学习积极主动性;三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仅仅丰富了教学信息量,而缺乏详细的微观教学设计,引发学习者学习的疲劳;四是用理论与实践轮流进行教学,不能及时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学习者应用能力的培养;五是实践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再版,忽略了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创新意识的培养;六是教学环节过分注重具体软件熟练使用的培养,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2.1案例教学法

从教师教育领域的视角出发,案例即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环境中、蕴涵特定的教育思想、可以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一定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并有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典型的教育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故事性和目的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形成一种崭新的“教学共同体”,必须强调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也必须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2任务驱动在案例教学法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要坚持创设问题情境,把现实学习生活中矛盾的复杂问题情境转化为现实课堂中的问题情境。同时,要坚持学员主体原则,注重学员主体学习的过程,防止单纯强调系统理论的灌输,以学员的思考发挥为主,敢于质疑、创新,使学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文字处理教学内容的微观设计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确定课程要具备的目标性;将内容确定为微机硬件/软件系统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管理、多媒体软件的使用、电子文档的加工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加工处理、搜索信息的能力。

针对学员知识技能的分层特点,为避免传授知识统一化,按着教师的人才培养规格,从微观设计整个教学内容,文章以“文字处理办公软件”教学内容设计为例,阐述工作过程导向进行教学内容的详细设计。

按照此课程强调实践能力的特点,采取实验室教学,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设计可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内容微观设计,要对学生“非零起点”的特点,满足动态发展的教师素质需求,使学员掌握知识体系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根据学员已有的经验,技术及思维特征,按认知的心理顺序,不同的智力类型和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按学员己有的经验及思维特征,为不同个体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4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4.1教师和学员角色的转变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教师实质上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通过教师的监控和引导,推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以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学员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期望,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善于表达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路、观点和建议,这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促进学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

4.2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

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把学员认知心理顺序和课程教学顺序在工作顺序中实现融合,课程不再以学科体系静态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再现为主,更多地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这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高职计算机基础案例驱动的教学改革思路

5.1向学员公开考核方式

在所授班级介绍本课程讲课方式,提出作业要求,通报考核方式,强调平时成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创意自己的作品,统一放在“教学网”上交流。使学生实现自我约束、自觉积极参与教学。

5.2模块化教学

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按模块化的方式教学,分成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e演示文稿制作软件6个模块,每个模块根据从简到深的理念设计实验内容。比如excel电子表格软件模块部分,先安排excel入门基本实验,在学员基本掌握了怎样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文字、数值、分数、日期和时间)、怎样选择单元格区域、怎样设置单元格格式、怎样插入单元格、行或列等内容后,再安排学员进入下个单元excel入门提高实验。

5.3案例驵动式教学

在教学中要设计出较好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讲解概念、原理和方法,不但可加深学员对其的理解,有效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

5.4创意竞赛的教学方式

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结束后,都要求学员按自身的兴趣选择题目参加计算机基础应用创意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学员可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员的素质,实现学员的创造和知识的运作能力,提高专业综合能力。

5.5鼓励学员自主学习

按照建构主题思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与所学内容的交互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在解题编程的实践中探索其中带规律性的认识,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高度,这样学生就可举一反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非常大的引导作用。强调自主性学习,引导鼓励学员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弥补学习中掌握不好的内容,还能掌握课程以外的有用知识,为学生提供优良的自学环境,网络也是巨大的学习资源库,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5.6改革考试方法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9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79-02

abstract:aimingattheexistingcomputerbasiccurriculuminouruniversity,wepracticedfortheintegrationreformof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weproposetheconceptof"teachingcaseorientedteaching,practiceintegratedteachingmode."Studentsstudyinthemultimedianetworkclassroomfromtheclassroom.teacherusecaseteaching,thecombinationofinternalandexternalpractice,andtheimplementationofcomputerautomatictestpaper.itimprovethepracticalabilityofstudentsandachievebetterresults.

Keywords:teachingcase;teachingmode;teachingeffect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先导课程,是该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1]。

1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的背景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各种原因,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往都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理论都在教室,以投影加黑板方式上课,而实践在机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但学生无法及时掌握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仍出现学生不知如何操作的现象[2]。考试方式也是采用卷面考试,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试成绩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即设计典型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钻研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力和思考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4]。基于对高校现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分析和研究,从2014年下半年起,学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以案例为导向,讲授、实践”一体化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即有机整合课堂内讲授、课堂外实践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层面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成多方面的理论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切实促进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2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和教学效果

2.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精神状态明显改观

从2014年起,大学计算机基础上课全部在机房上课,机房里每台机器都安装了多媒体控制软件。学生可以接收观看教师的每个操作步骤,学生也可以演示,也可以立即操作实践,便于互动。不再是单纯地在教室上课,以教师为中心,黑板加投影,而是以学生以中心,以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为中心,学生边上课,边实验,边操作,可以马上提交操作结果给教师,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课堂上睡觉的没有了,玩手机的没有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提高了教学质量。

2.2改革考试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升

以往计算机公共课考核,都是采用卷面考试,卷面考试要求老师打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复杂而容易出错的过程,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操作过程,调试过程,不能在传统的卷面考试体现出来。因此,教师专门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软件,计算机公共课全部采用机考。这样,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我们强调学生要会操作,要会用计算机。采用机考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都反映这样更能体现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不是在考前突击背下知识点,更注重实际能力。而且,正因为采用机考,很多学生课余也会到机房练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上升。采用机考模式,教师也欢迎,教师做了计算机考试题库,计算机从已建立的题库中调题组卷,考生一人一机一卷,根据显示的题目用键盘或鼠标输入答案,考试结束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等。考试内容丰富,提高了考试质量。减轻了教师考试工作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考试的公平性和严密性更有保障。

2.3抓好课堂内外,学生成绩显著提高

好的教学案例的应用,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计算机基础是一种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内,充分利用在机房上课的优势,以案例为导向,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外,课程组教师专门开发了学习训练平台,鼓励学生课外到机房学习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学生成绩显著提高。表1是近2年的平均成绩统计。

3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以应用和操作为主的一门课程,通过一年多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虽然还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但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组委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郑勇明,彭凤梅,张叶.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0-82.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案篇10

【关键词】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实践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计算机教学法是在系统分析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计算机课程中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主题和要素,有针对性地在这些主题上嵌入生动的案例,并通过系统的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将理论和现实案例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好的个案材料,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法的应用

教师作为导学者,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出建设性的学习方法。案例计算机教学法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把应用的关键放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要深刻理解所教授计算机课程的理论体系,并精准地把握计算机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二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丰富的案例有机地整合入理论体系的计算机教学,并将两者和谐搭配,做到生动有趣但不流于形式,通过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体会。

在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上,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趣”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的兴趣,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从而提高对教师授课的浓厚兴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案例计算机教学法过程中,我们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变,具体说,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步骤。

2.1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计算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需要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计算机教学材料和计算机教学活动方案。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是在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计算机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计算机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计算机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计算机教学反思、计算机教学资源链接等内容。

2.2案例的选取。案例计算机教学法中的“案例”是案例计算机教学法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些案例应该是学生感兴趣并能产生启发和共鸣的话题。案例可以有多种形态,比如:生活案例、理论案例、时尚话题案例、互动案例、博客案例、故事案例等。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案例库需要教师通过学习和生活进行大量的积累。

2.3案例与教学主题的有机结合。通过将所设定的案例有机嵌入主题,形成两者的天然整合和衔接,构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并且合理布控,设定好计算机教学时限和节奏,使课堂上能够将计算机教学主题借助嵌入式案例发挥到极致,并活跃课堂气氛,将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活泼,做到不拘泥、不枯燥。

2.4精心设计案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前必须知道,学生现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达到何种程度。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案例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案例要有典型性,所选案例要能突出教学重点,能够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二是案例要有代表性,要切合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师必须能驾驭案例。教师要分析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能一一应对。

2.5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讨论,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讨论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己或者是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进行分析和判断,开拓思路,积极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2.6学结和评价。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不必拘泥于程序化的评价结果,要从不同角度和结果来评价,作为最终评价者,教师要做到全面、准确、合理、有效。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到学生互评,通过相互交流,揭示出案例中隐藏的知识与技能点,并能够取长补短,使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加全面。

2.7拓展学习。随着学生逐步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任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然而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继续学习、拓展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对先前的案例进行加工,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留给学生做为课后作业来完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并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能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计算机教学反思

经过案例式计算机教学后,教师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获取计算机教学信息,对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不适当的案例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计算机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就是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教育反思。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计算机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通过嵌入式计算机教学反思实现对计算机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教学水平。计算机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搭建了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协作,教学相长,学生通过案例计算机教学,真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验证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