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十篇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十篇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30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1

【摘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提出以来,逐步被社会接受,但要在医疗活动中真正体现和运用这一模式解决医疗问题还需要从医人员和社会群体不懈的努力,在这一方面,精神科医生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关键词】医学模式精神科治病救人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45

医学模式可以说是人类对待疾病与健康保健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可以指导人们朝着适当的方向去思考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去研究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医学发展至今,已经先后出现了三种医学模式即: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enGeLG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尽管这一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但是在实际医疗活动中,要真正的体现这种模式,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作为一名从业二十年的精神科医生,现在从精神科专业的角度谈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治病救人。

1整体评估

在所有的医学学科门类中,精神科是最能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门学科,精神科面对的疾病,经常不能通过目前的检测与检查技术找到生物学的病理依据,无法通过患者病理生理的改变给出合适的诊断。但病人确实出现了异常,异常的评价主要是心理社会的评价指标,所以说精神科这一门学科从建立开始就一直实践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精神科的病史收集不仅仅来源于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的生化仪器测量,还来源于同事亲人朋友对病人行为言语活动的描述和感受。因此精神医生十分注重对求治者的整体评估,只有对病患给予整体评估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分析然后做出合理的诊断与治疗。

曾经在精神科门诊见到这么一个病人:莫名的全身皮肤瘙痒,在各大医院的皮肤科治疗大半年没有一丝改善,病患为此焦躁不安,几乎每天都处在看病检查服药当中,生活工作节律全被打乱。几经辗转后不得已来到精神科门诊,精神科医生根据求治者的性格特征、家庭关系、工作环境结合他的求医经历,考虑为躯体转换障碍,给予服用抗忧郁药物治疗,两周后皮肤瘙痒得到明显缓解,病患如释重负,生活从此回归正常。

精神科的门诊还会时常见到,在各大医院心内科治疗多次无效的“心肌梗塞”患者,患者主观的感觉就是难以诉说的心痛及对濒临死亡的恐惧,速效救心丸起初治疗有效,后面发作次数频繁,效果不显,且有时也可以自行缓解,但是没有发作的日子里患者非常恐惧,害怕再次发作。最后这类在普通内科的“疑难杂症”会被推荐来精神科就诊,而对精神科而言这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疾病——“惊恐发作”。其实如果普通内科医生能够把关注疾病组织的思路改变为关注患者的整体,给予患者较好的整体评估,是比较容易能判断这类疾病的。

2用心感受

精神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不同,几乎所有其他疾病患者都是主动求医,唯独精神科患者很大部分是被动求医,因此,主动诉说疾病是很难的,病史的获得一部分靠患者生活密切接触者,一部分是依靠医生与患者深入接触的交谈,医生从患者的只言片语和行为方式中去感受患者的疾病状态,从而给予合理的分析和恰当的治疗。

记得刚刚走出校门进入精神科医院工作时,对通过腹部触诊就能判断肝脏疾病程度的普外科专家钦佩不已,本专业的医生开玩笑说:“呵呵,精神科医生都不需要触诊,听患者讲几句话就能诊断疾病”。确实,精神科医生需要高超的“听诊”功夫和察言观色能力,患者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与言语或许就是我们深入了解其内心动态的突破口。

精神科经常会遇到几天不言不语不动的患者,用现代生化仪器检查未发现有哪个器官系统存在明确疾病,面对这种状态,需要精神科医生用心去整体评估,去感受患者出现这一状态的渊源,去判断患者产生木僵的可能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3学习无止境

精神科医生不仅仅需要医学基础扎实,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哲学知识,说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体,精神科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精神科的每一个患者疾病都不能与他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分开,因此要治疗好患者,就必须了解他的全部状态,不仅仅是躯体状态。

精神科的前辈曾经讲过一个让人扼腕的故事,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因为自杀未遂住进了医院,起初不配合治疗,多次企图自杀。经过治疗后,状态全面改善,积极与人交往,和家人相处极好,否认有自杀的意愿,鉴于病情评估已经痊愈,家属将患者接回家,回家第二天,患者即自杀成功了。原来患者为了能实现自杀的目标,发现在医院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那就一定要出院,出院则一定要病情得到控制,而精神科疾病的痊愈没有仪器监测的客观金标准,只有靠主管评估,这样患者就给家属和医生表演出痊愈的状态,瞒过医生和家属,当时前辈告知我们人的意志是非常强的,抑郁症病人一旦有自杀企图,是非常难改变的。精神科医生通过这一事例也提醒任何一个疾病确实都有生物学基础,只不过,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尚不能全部监测而已。

精神科时常还会遇到这种情形:所有的精神病性症状已经消失,情绪稳定,看起来一切回复正常状态了,但是出院后很快又会重新住进医院,经过深入了解发现,患者的疾病状态虽然已经消失,可是却无法回归社会,之前的朋友亲人同事对患者的接纳并没有及时回复常态。这些因素医者难以去影响和治愈,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

医学无止境,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仅仅是冰山一角。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作为治病救人的医者必须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知识,在接受患者提供言语信息的同时去体会患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整体评估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周绍辉.现代医学模式形成与疾病治疗[J].医学与哲学,2000,21(8):5-8.

[3]刘文其,康敏,覃玉桃.现代医学模式下肿瘤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410-1412.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2

人类的疾病从心身因果关系看,病变实质有两大类:躯体疾患和精神疾患。躯体疾患中又可分为心身疾病和非心身疾病。精神疾病中则分为精神病、非精神病性精衬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

心身疾病,其发“病”的过程正好与身心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于当事人对于发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价值观发生冲突,而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最终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出现了心身转换。

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改变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疾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由生理变化而导致的心理、行为的变化与当事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当事人对自身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的变化不受自我意识控制。

心身疾病不同于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例如肺炎、骨折、烧伤等,也不同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疾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20世纪以来,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表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地球生物化学性地方病的减少,而现代文明病、心身疾病、癌症的增加,实际上主要是各种心身疾病的增加。

目前哪些疾病应该列入心身疾病呢?意见不一致。心身疾病研究者十分强调,心身疾病必须具有三个必不可少的临床特征:明确的心理因素致病性,一定的性格缺陷易患性和一定要发生的情绪障碍。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的代表性经典性疾病。以高血压病为例看心身疾病的三大临床表现。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大临床表现又是紧密相连的。压抑、敌意、攻击、依赖的性格和焦虑、抑郁、强迫的素质,必然会产生心理矛盾和情绪障碍。矛盾的心理和情绪障碍又必定会加重性格缺陷。因此,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必须同时从心理因素、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个方面着手,给予心身综合治疗,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冠心病、心律不齐、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厌食症、甲亢症、糖尿病、月经不调、肥胖症等;皮炎、瘙痒症、牛皮癣、痤疮、湿疹等多种皮肤病;青光眼、白内障等及癌症。在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1/3以上患心身疾病。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3

提到“双心”,人们会感到很奇怪。其实我们这里所谓的“双心”,并非两颗心脏的意思,而是指心脏和心理。

在当今的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疾病为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达300万,即每3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达2.3亿。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因精神和心理疾病导致的自杀者逐年增多,目前全球患有各种精神一心理疾病的患者至少有5亿人,约占人口总和的10%。

由此可见,心脏病和抑郁症是增加全球疾病负担的两大主要疾病。以往由于心脏病和心理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在治疗中并没有把两者相联系。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心脏和心理这两个“心”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并能够相互伴发并加重疾病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把两者相提并论,称之“双心疾病”,同时更加重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治疗中也将两者共同予以考虑及治疗,并且发展为“双心医学”,又称之为“精神心脏病学”,是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患相关性的学科。

七情致病

在我国的传统中医学理论中,就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把心理因素归为“七情”。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相关的论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情正常的情绪反应,即称“五志”。在一般情况下,正常情绪变化不会致病,但是在突然、剧烈或长期精神刺激情况下,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加上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就会扰乱气血和脏腑功能活动,导致阴阳失调,从而产生疾病。

《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内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暑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其意思是说,人体的“七情”,若太过了就伤及人体的五脏,反之,五脏疾病又可以导致人体的异常情绪的变化。比如,大怒则可伤肝,临床可见患者大怒后,两胁胀痛、胸闷不舒、暖气腹胀、饮食无味;而肝气郁结患者也会常常出现易急、易怒的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体的情绪与疾病密切相关。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或人接触客观事物时所引起的体验,即,根据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体的需要而产生满意的情绪或不愉快的情绪;而消极情绪则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导致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对机体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比如人在恐惧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口干及出汗等,严重时可使意识范围变得狭窄,判断力和理解力降低,理智和自制力丧失。如果这些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就会造成长期的或过度的精神紧张,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及血压持续升高,最后很可能转变为某些器官或系统的躯体疾病。

“双心”不离

“心主神明”是中医提出的理论。《黄帝内经》把人的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统称之为“神”。在唯物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认识形体与神的关系,认为人之神由形而生,形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因此《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心主神明”论和五神脏学说。“心主神明”中“神明”有广义,狭义之论,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心藏神”:《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心者,神之处也”。都说明神“出”于心,神“舍”于心,神“藏”于心,心乃神之宅。神通过心与血脉活动表现出来。“神”藏于内,“明”显于外,合称“神明”。这些论述构成了“心主神明”的体系框架,确定了“心主神明”的理论。古人之所以特别强调心主神明论,就是因为在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心神的统帅下协调地进行,并各司其职,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就是说,心对精神(心理)活动有主宰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是大脑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正常成年人每分钟流经脑组织的血液达750毫升左右,占心脏每分钟血液输出量的六分之一。而大脑所需的氧和营养成分都来源于心脏所泵出的血液。心脏主宰着全身血液循环。心脏泵血正常,则体循环的血压和血流相对稳定,脑及全身组织的血液供给正常,氧和葡萄糖的供给也充分,脑的功能活动及正常的精神思维活动得以较好维持,全身的组织功能活动正常,各种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导致脑及全身组织的血液供给减少,大脑的特性决定其最先受到影响。尽管机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等机制部分代偿,但仍旧不能满足脑代谢的需要,所以脑组织受体循环影响程度较其他组织器官更为明显。实践证明,脑的供氧量减少时,临床首先表现为精神症状,如失眠、健忘、烦躁,甚至神昏、谵妄等。研究发现:体外循环特别是阻断主动脉后,多数病人意识和自主呼吸均消失,心脏复跳后即可以清醒,因而认为,心脏可以决定性地影响大脑的功能,从而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可见,心功能活动直接影响着血液循环,决定了脑功能活动和全身的状况。

此外,近来研究认为,心脏和血管的内分泌功能与心主神明的关系密切,心脏除了是血液循环的关键器官外,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心脏和血管受神经系统、激素、细胞因子的影响和调节,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如心钠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前列环素、内皮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心脏血管,影响局部和全身循环,同时也可通过血液循环在局部系统。器官发挥生物活性。这显然可对大脑活动、精神心理同样产生影响。尤其是心房分泌的心钠素,能将心的指令通过血液循环传到全身,包括大脑,使人具有整体的协调应对能力;同时它还能帮助大脑思维,一旦缺乏心钠素,人就会反应迟钝,全身精神不振。因此,心脏和血管分泌的活性物质是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中解剖、生理、病理学科的建立,认为大脑是人精神活动的中枢,是精神、意识、思维产生的主要场所,占据主导地位,但还另有很多研究显示,心血管系统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如,有人观察到国外有散在报道心脏移植后,受者的所有思维及行动都呈现为捐献者的。研究者认为,心脏可以决定性地影响大脑的功能,从而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如,心脏手术后或心脏安装起搏器之后的病人可以出现精神障碍。如此看来,意识的形成对于大脑皮层来说可能也不是唯一的。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4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08年世界精神卫生日致词

在任何文化中,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导致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也可能是这些问题的后果,往往与贫穷、边缘化和社会弱势地位相关。而且,在冲突和灾难中,精神障碍更为多见。

世界各地保健系统在提供精神保健和保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者人权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可利用的资源不足,分配不公平,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大多数患有精神障碍者得不到任何护理。

增加服务应该成为一个优先事项。世界卫生组织本月发起的消除精神保健漏洞行动纲领确认了必要战略,以便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利用成本效益高的措施,加强精神保健。该纲领吁请所有伙伴――政府、多边机构、捐助者、公共卫生组织、精神保健专业人员和消费者团体――携起手来,进行宣传,采取行动,促进加强精神保健。

更广泛地说,我们必须作出更多努力,将精神保健意识纳入保健和社会政策、保健系统规划和初级及二级普通保健工作的所有方面。精神健康对于个人福祉、家庭关系和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能力至关重要。在纪念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可言。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欠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以全国若干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成年人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6%~17%,由此推算中国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远远超过原先1600万的数字。”

――《中华精神科杂志》总编张明圆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作了上述推测

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疾病负担,全国不足两万名精神科医生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精神病患者是弱势群体,没有行为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人愿意为他们长期的医疗费“买单”。作为学会,最希望尽快开展一次全国性精神病学流行调查,摸清“家底”,提出对策。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说

数字

据资料显示:中国的精神疾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居于疾病总负担排行榜的榜首,并预计于2020年时上升到疾病总量的14%。

全国第3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更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的重性精神病病人总数高达1600万,而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人数最多,达到600万人次,这相当于每60户居民中就有一例,且这个数字还正在以每年10万名的速度激增。

国家卫生部的一项调查进一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比例则为16%~25.4%。此外,全国每年有25万人自杀身亡,100万人自杀未遂,另有150万人因为家人或亲友的自杀而产生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

河北省专家报告,近年他们在邯郸、保定、秦皇岛、承德4市抽样调查了2.4万18岁以上人群精神病患病情况,结果全省各类患病率为140.4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各种原因导致的痴呆患病率达16.8/‰。

四川专家报告,他们从西南地区5所高校中抽取2800名大学生进行集体调查,结果发现有14.6%存在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偏执、交往障碍、抑郁、情绪波动、躯体症状、过于敏感等,需要心理卫生干预的大学生高达48.5%。

一项在山东农村48个自然村开展的调查显示,农村常见精神病患病率为6.1%,较10年前有所升高。

心里咨询活动高校行

世界知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自己最薄弱的素质是心理素质。面临着来自社会化能力、就业、人际、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在校学生时有因心理问题退学、休学、自杀、凶杀等做出一些反常行为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如2002年的大学生用硫酸伤熊事件,2004年2月马加爵凶杀事件等。曾有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20.23%的人患有心理障碍。南方某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0年对全省28所全日制高校3896名学生进行SCL-90抽样,调查结果表明:40.18%的学生有强迫倾向,34.04%学生人际关系敏感,24.46%的学生存在忧郁倾向,24.5%的学生存在敌对情绪。这些数字让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城市对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显示,75%的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半数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发展感到迷茫,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同样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焦虑、自卑、保守、抑郁、浮躁等心理问题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他们周围。

10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联合,连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安定医院共同举办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咨询活动。

活动现场记者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很多,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来参加心理咨询的原因除了好奇还觉得有必要,并认为应该多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当问及是否会觉得怯懦、羞于咨询问题时,大家纷纷表示不会,认为这样很正常,甚至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应该定期举办。很多通过心理咨询的学生表示对自己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生活都会有一定帮助。在现场除了前来咨询的高校学生,还有部分老师也亲来咨询专家,解读困扰。

在休息空档,记者采访了参加咨询活动的北京安定医院主治医师刘军。刘军表示,前来咨询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一新生,而询问最多的是适应问题。他认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前很少接触社会,对社会现象知之颇少,并且过于理想化,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的矛盾,常使同学产生困惑。当今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为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父母无私的爱,进入大学后便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不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产生了情绪波动。高考成绩增加了许多自信心,然而,许多同学发现大学是人才云集的地方,自己再也不是老师同学关注的焦点,而且近年来激烈的就业压力同样给大学生带来压力。进入大学后,学生们会遇到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些会使一些同学产生心理上的戒备,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们对友情爱情追寻、渴望,却也迷惑、失落,处理不好就会受到压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而3、4年级的学生的困惑主要来自就业、情感问题和未来的职业取向。大学阶段面临着目标的选择,社会角色与个性意志,理想与现实,自我成熟感与自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加上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

烈,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应对得不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如社会层面的原因、家庭原因和自身处于生理期等原因。当记者问及前来咨询的学生们心理问题是否严重时,刘军欣慰的表示,大部分都属于困惑问题,学生们活跃、有想法只是缺乏一定的经验,所产生的问题还并未上升为障碍问题,同学们应该多加强实践,有问题多与老师、朋友沟通,毕竟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身心健康状态的反映。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针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适当的做出心理调整,以保持心理平衡,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相反,心理状况差的人,对社会环境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产生种种矛盾与冲突恶化心理问题,至此便阻碍了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也带来了痛苦,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

专家呼吁:心理健康应从儿童抓起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旨在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精神卫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和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2008年我国精神卫生宣传以儿童和青少年为重点对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估计,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五分之一有发育、情感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八分之一会出现精神疾病。应当重视和维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时发现、矫治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积极应对,不回避、不逃避。心理健康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成长、自我意识和人格飞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关心和帮助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10月10日下午,记者就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访了中华儿童精神医学学组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教授。

不得不高度关注的儿童心理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将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确实令人堪忧。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97~19.57%,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成为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对于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现状问题,郑毅教授介绍说,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进步,儿童青少年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一些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和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以及营养不良得到较有效的控制。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传统思想和西方媒体信息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竞争加剧等诸多紧张因素使人群中最敏感和最脆弱部分一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成人的精神疾病根源在儿童,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期心理健康,到了成人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心理问题,如果刘海洋、马加爵在儿童的时候心理状况很好,那之后就不会出现那些问题。据调查,马加爵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他父母吵架的时候他恨不得把父亲杀了,后来细想不合适,才没有那样做。但正是由于他从小就产生的这种畸形思维,后来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们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所谓公共卫生问题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这个问题影响面大,第二个是这个问题可以解决,而且解决好了是非常好的结果,这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精神卫生资源的匮乏不容忽视

对于我国精神卫生资源的匮乏问题,采访时郑毅表示,据全世界心理问题患病率总数字基本评估,成人在10%左右,儿童的问题要加一倍即20%。所以儿童心理问题比成人复杂得多,儿童的问题变化也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培养要在普通精神科的基础上再学3年才能做儿童精神科医生,也就是说儿童精神问题更复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精神科医师总数约为19130人,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一位精神科医师,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一万人中就有一名精神科医生。美国整个精神科医生的比例,儿童精神科医生占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四个精神科医生当中就有一个是儿童精神科医生,这就说明儿童精神的重要性,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多,但是大多数可以预防和治疗,大多数可以治好,是很有希望的,关键是投入。可是我们现在的投入远远不够,全国青少年专科的专职医生还不到200人,而美国有7000多人,美国的全国人口还不如我们国家的儿童人口多,我们儿童人口已经4亿多了。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和我们国家精神科医生的总数差不多,但是儿童精神科医生相比美国精神科医生少之不能再少。

此外,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分布还存在着地区差异,多数地区基层精神卫生防治网络缺乏、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不高,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全面开展。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也证实,中国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仅为30%~4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只有50%左右。

像感冒,发烧等躯体疾病一样平常的精神疾病

很多人都认为精神病是疯子,有着非常恐怖的过激行为。郑毅教授解释说这是人们的一种认识误区。实际上精神病种类非常多,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只占精神病的极少部分,大部分都是我们常见的病,特别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这些都是精神疾病,但我们往往回避,不敢面对这些,而且对精神病的认识也非常有限。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在任何原因都没有的情况下同样都可以发生,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客观存在的,是往往由于大脑内物质改变的一种疾病。

郑毅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世界卫生组织开会,到会专家曾经做过一次全世界的评估和调查,大概有80%的患有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没有得到合适的诊断和治疗,真正得到治疗的只有20%。在我们整个儿童、青少年当中有将近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而这些儿童大多数被当成问题儿童,当成坏孩子去处理。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问题就是多动、品行、情绪障碍、社会功能障碍等等,这些疾病80%被忽视了。20%被发现,很多人还是去儿童医院和神经科看。而不敢到精神专科医院看。如近15年来在综合医院进行的最新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学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18.55%和9.99%,而90%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意识不到而反复就诊于神经科、心血管科或消化科,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这些数字都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追其根源,郑毅教授坦言,社会歧视和病耻感是影响精神病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开会的时候得到的结论。很多病人、家属、甚至是医生本身都觉得精神病耻辱,很多人会歧视那些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认为他们是异类。事实上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躯体疾病没什么本质区别,也需要长期治疗维持。但是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很正常地去吃药,而精神病人还要藏着躲着,这就是社会上认识的不足,导致了精神疾病没有很好地得到诊断和治疗。一个非常典型的精神疾病转变的例子,就是从小患有多动症的菲尔普斯前不久获得的八块金牌,如果他的多动症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以及很好的治疗,他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们希望公众能够认识到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与躯体疾病一样,精神疾病同样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当出现精神卫生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时,应积极寻求心理咨询,这样我们的精神卫生问题和心理危机才能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

我们视而不见的儿童心理需要

郑毅教授曾做过一个调查,让一个校长问他们的新学生,喜欢不喜欢上学?60%多的孩子不喜欢上学,很多孩子会把学习和痛苦结合到一起。我们常会在网上、报纸上看到报道大量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走上了绝望,9岁的孩子跳楼自杀,12岁的孩子割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是最不平静的,最容易波动的,也是最容易冲动的,也更容易出现意外。同样,在一次2400多名儿童的抽样调查,过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有绝望感受的有67.2%,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习压力而感到绝望……孩子心灵不愉快,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如厌学、焦虑、紧张、攻击、退缩等反应。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障碍呢?郑毅解释说,有50%的儿童心理障碍来源于家庭,来源他所处的环境、生活,现在影响最大的不再是结核、肝炎问题,而是心理障碍问题,导致儿童不能很好地上学,经常辍学的主要位原因就是心理障碍,而且心理障碍多数由于父母的问题导致的。现在家庭经济状况逐步变好,孩子们生活的环境理应是更具幸福感,因为我们的经济收入、温饱都已不是问题,可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却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越严重,最痛心的是父母觉得他们是百分之百付出,结果适得其反,越做越违背自然规律,越导致不良的后果。这就说明我们的家长对健康理念的认识有疏漏,对孩子的投入、关心、帮助出了问题,我们的孩子被逼着学这个学那个,违背了孩子的心理需要。所以家庭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该科学、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心理需求。

郑毅教授建议,家长应抓好孩子学习的关键期,即由大脑代谢的规律所决定的0~6岁时期。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人格健全与否此时便打下雏形,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可塑性会越来越小。此时期正是我们的语言敏感期和社会文化、规则的敏感期,也是大脑突触联系很丰富的时期。而人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而在此期间的人格教育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国有句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时候除了抓学习、懂规矩,更应让孩子在此时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个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儿童的心理救助信号。孩子经常烦、紧张、焦虑、不高兴、厌学等,不应觉得是毛病,更多的应该考虑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应像普及感冒、发烧的知识一样,孩子出现问题,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样也可以早期发现、治疗很多问题,而不是很多家长们的视而不见和回避儿童的心理需要。

那么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如何自检呢?郑毅教授答道,只要我们有了高度的精神健康意识,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发现心理障碍问题。可以从两点来发现孩子的精神健康,第一,孩子心理、行为、情绪的表现跟他的年龄不相符;和他的受教育程度不相符;和他所处的环境不相符的时候,就要提示他已有精神问题了。第二,孩子的行为、情绪表现给他自身和周围人带来重复、持续的痛苦,那么他的心理也是有问题了。所以,我们的家长教育孩子目标应使他具有很好的自我改进、调整能力;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发泄和发挥;能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制的发挥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需要……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也就不需要发愁了,因为孩子可以很好的顺应自我。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人康复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康复工作越来越受到临床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医院内采取各种康复措施,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缓解精神症状,防止功能衰退,还可以改善病人的精神面貌和心境,使其心理与社会功能获得明显进步[1]。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选择入组标准:本文对象为随机抽取能长期接受康复护理和坚持康复训练的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50例均无躯体疾病,符合CCmD-3诊断标准。发病年龄、职业、文化、病程及发病次数情况无显著性。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0.11±10.8岁,平均总病程19.10±8.56岁。

1.2方法采用ipRoS评定量表,按量表的要求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定,等级为5级。

2措施

2.1改良对精神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对病人实行家庭化管理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伍正宜教授提出,精神病院应实施家庭化,其重要措施之一即是让男女病人同住一病区,即同一病区收住男女病人,分住男女病室,在病区公共场所可自由交往,适时互访病室,但不能单独于一病室,以免发生意外[2]。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2.2精神康复技能训练

2.2.1工疗情况针对病人不同病情及特点有计划、有措施地组织病人参加力所能及、形式各异的劳动,通过训练转移病人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病人在有报酬的劳动中享受乐趣,并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唤起和恢复病前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大脑活动平衡的建立,使病态行为得到改善,也增强了体质。

2.2.2生活能力我们协助他们合理、有计划地用钱购物,教导他们饮食量合理,随着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着,学会利用空余时间做对身体等方面有益的事情,提高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使生活趋于合理安排。

2.2.3社交能力为使病人康复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经常鼓励和培养病人在训练活动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社会活动技能,激励病人对生活、工作、学习及社交活动的信心,进而把个人和社会的要求、责任联系起来,逐渐克服孤独感、自卑感,消除焦虑,从而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2.2.4讲究卫生能力督促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采用督促、相互检查、评比、奖励等措施,从而提高了病人对卫生的料理能力。转贴于

2.2.5关心和兴趣我们在康复训练中积极发挥病人潜在的主观能动作用,活跃病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启发了病人的兴趣,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住院生活,病人关心时事,从而促进了病人的精神康复。

2.3心理康复

2.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掌握患者的个性、家庭情况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取得他们的信任,消除其防范心理。向他们讲授一些有关精神疾病的治疗、用药及康复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3.2解除患者的矛盾心理我们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庭、单位取得联系,向他们讲述患者疾病的性质、目前的心理状态,介绍复发的早期症状和维持用药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患者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精神、心理和经济上关心患者,解除患者的矛盾心理,为患者重返社会打好基础。

2.3.3集体心理治疗联系病人疾病的实际情况、现在的思想状况、治疗方法及出院后的打算,对这些有共性的问题提出讨论并加以分析,尽量尊重患者意见和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协助患者找到残留症状与心理问题之间的联系,改变和避免不利于健康的关系,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对个别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则反馈给经治医师和责任护士,由他们进行有针对的疏导。

3结果

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一定时期的康复护理,大部分病人情绪得以改善,在躯体、情感兴趣及社会交往和独立生活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最大限度地恢复和重建个人生活,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延缓衰退。

4小结

对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护理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这也将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根据病人个体需求,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防止复发,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6

为什么“神医”偏爱选择中医,且屡屡骗人得逞?究其原因,一是利用了人们重视养生保健的生活理念;二是利用医学的未解之谜;三是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的救治心切;四是放大“心理暗示”产生医疗效果。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养生,中医的通俗性很容易让人理解接受。我们从小一直被中医的术语、观念熏陶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上火”、“清火”、“开脾”、“补肾”之类的说法深得人心。说运动神经元疾病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脑干神经、运动神经核细胞,以及大脑运动皮质椎体细胞的进行性病变”,大概没有几个人听得明白;但是如果说“渐冻人”是“身体过度受寒凉”所致,“为身体升温、回暖、化冻就行了”。虽然这是对“渐冻人”俗称的望文生义,但是人人能懂,而“神医”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肝火”、“吃温热食物补充能量”似乎很顺理成章。

现代医学是科学,科学受制于自然规律,不可能出现奇迹。对许多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对已经有明确治疗方法的疾病。具体到某一个患者时,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有效。中医治疗一些疾病的特殊理论和疗效,许多还没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加以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论证。“神医”正是利用了医学一些未解之谜的神秘性,毫不心虚地高举起中医的大旗,自称没有治不好的疾病。中医书籍中没有记录的疾病。现代“神医”都有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归纳为“脾胃虚损”、“脾肾虚损”、“肝肾阴虚”、“湿热浸淫”等等,可以据此开出中药或食疗方。

现代医学不能为健康提供捷径,不能治愈许多种疾病。看病难、求医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医院看病。医生要让你做很多检查,忙碌的医生没有时间耐心地向病人解释病情,更不会做出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承诺。因此人们到正规医院求医治病的过程中,很多疑问不能得到及时解答,很多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有时花很多钱也不能治好疾病。而“神医”则声称,有最简单常见的方法。只靠自己去做,就能包治疑难杂症,就可以让奇迹在你身上出现,可以让你健康长寿,长命百岁。这些宣传和承诺的确可以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自然很具吸引力,让一些人心甘情愿地去尝试。

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体系,医学院教育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明古时当医生和当官一样,只需闭门读书,无需受特殊的专业教育。因此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相信,好的中医在民间,不是中医学院能培养出来的。相信民间有高人、神人,当然也就会有神医。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艾滋病;情志失常;不寐;从肝系论治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112-02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甚至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1]。随着高效抗病毒治疗(HaRRt)的开展,大量患者长期存活,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多方的关注的问题。

艾滋病患者由于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危机、焦虑和抑郁、社会交往能力退缩及自我封闭3个阶段,多表现为震惊、怀疑、恐惧、沮丧、逃避、愤怒、忧虑、性关系的改变、担忧生存预期、独自承担压力、内疚、耻辱感、隔离社会及自杀倾向等方面[2]。面对众多、巨大的情绪压力及疾病压力,患者情志严重失常,且持续时间较长,与普通疾病患者情志表现差别较大。

在长期诊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众多患者情绪失常,长时间郁抑、烦躁易怒、胁肋胀痛、饮食减少,生活质量低下,而且有一个共同症状:失眠。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到从肝论治不寐能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艾滋病患者不寐病机探讨

艾滋病患者病后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尤其以不寐最为常见,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症状轻重不等,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3]。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肝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畅达情志,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2];《素问・举痛论》言:“百病生于气也”,即是针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肝的疏泄功能具有调畅情志的作用,反之,在反复持久的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导致肝气郁结,或升泄太过的病理变化,肝病的发生机理:肝气、肝阳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肝阳失调导致肝阴(血)虚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2]。

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不寐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而情志严重失常是艾滋病患者睡眠障碍的首要病因,患者不寐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用药与肝密切相关,患者不寐证从肝系藏象论治能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亦可恢复肝疏泄及藏血的生理功能,进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运行有常,脏腑功能协调有序。

2从肝系论治艾滋病的治则

2.1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用于肝气郁结之不寐,症见:入睡困难、梦多易惊、胁肋胀痛、呃逆、常叹息、情绪郁抑不畅、纳食少、舌苔薄白、脉弦细[3],每有情绪刺激则病情加重,方选:柴胡疏肝散[4],加青皮、厚朴、合欢皮、夜交藤,余症适宜兼顾为治。

2.2清肝泻火,宁心安神用于肝火上炎、热扰心神之不寐,症见:不寐多梦、目赤口苦、烦躁易怒、便秘溲赤、或伴头胀痛、舌红苔黄,脉弦数[3],方选:龙胆泻肝汤[4]加减,可酌加牡丹皮、莲子心、合欢皮,余症适宜兼顾为治。

2.3养血柔肝,养阴安神用于肝之阴血不足,肝失涵养之病证,症见:虚烦不眠、头痛眩晕、面部烘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津少、脉细数,方选:归芍地黄汤合二至丸[3],可加百合、阿胶、酸枣仁、夜交藤、太子参、炒白术,余症适宜兼顾为治。

2.4平肝潜阳,补益肝肾、安神定志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神志不宁之证,症见:不寐多梦、头痛或头晕胀、易醒、记忆力减退、舌红苔黄,脉弦数,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味[3],可加百合、白芍、龟板、龙骨、夜交藤、茯神等,酌加白豆蔻醒脾健运,以防滋腻碍胃,余症适宜兼顾为治。

3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某,男,62岁,个体经商者。主诉:入睡困难、梦多、易醒7年,伴有口干、心烦。现病史:患者2008年3月确认HiV抗体阳性,时CD4:34cells/ul,于2008年3月开始抗艾滋病毒治疗,HaaRt方案:aZt+3tC+LpV/r。患者自诊断该病后,一直后悔、责怪自己的生活方式,且担心亲人朋友知道此事,继之出现入睡困难、梦多,晨起疲惫、饮食减少,随之,其妻子亦诊断为艾滋病感染,患者睡眠障碍显著加重,并发口干、心烦易怒、时有情绪低落,觉生活痛苦难耐,曾多方求医治疗,疗效甚微。遂于2015年8月20日来诊。既往史:有冶游史,余无特殊。查体:生命征平稳,焦虑貌,一般情况差,语速稍快,体型适中,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查见异常,舌质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1、不寐(肝阴不足,虚火上扰型)。2、疫病。西医诊断:1、失眠症。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病程长、病情重,予归芍地黄汤合二至丸加百合、阿胶、酸枣仁、夜交藤、太子参为方治疗,以养阴补血柔肝,宁心安神,3诊共用药30剂,疗程45d;同时给患者心理疏导,讲解艾滋病知识,治疗后预期寿命,目前医疗界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取得的成绩,并鼓励增强生活信心;经上治疗,患者睡眠情况显著好转,每夜可入睡6h,少梦,晨起无疲惫感,情绪亦平稳,能正常进食,临床治愈。2015年11月25日检测CD4:548cell/ul,HiV-1病毒载量:

4体会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不寐的危害是显著的,短期效应为直接影响工作与学习,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从长远的角度看,大多数患者长期失眠,易引发焦虑症、抑郁症,可能诱发某种潜在疾病的可能,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易患神经功能亢进等,对人的社会性也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缺乏自信,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甚至自杀,这一情况,在艾滋病患者群体表现尤为突出。

造成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躯体疾病、年龄、文化和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而艾滋病患者,由于其特殊的传播途径、需终生服药且无法根治,故患者精神情绪严重障碍,而且呈现长期性,病后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尤其以不寐最为常见,而情志严重失常是患者睡眠障碍的首要病因。肝对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肝体阴而用阳,养肝体以调肝用,从肝系藏象论治能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生活经历、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及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程度,给予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使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得益彰,利于患者不寐证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精神科

随着医学发展,医学模式简单陈腐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的心理医学模式方向转化,人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生活方式将影响人的健康,因而精神疾病就变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在健康正常的情况下,大脑能够客观地反映现实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适应社会环境,但是人在患病的情况下,不仅有躯体体征,其认识能力,情绪状态,个性心理特点等心理现象都会有所改变。因此精神科护士在护理模式由生物护理向生物心理护理大转变中,在护理体制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大改革中能适应需要,就必须学习护理学知识,由于精神专科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掌握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要掌握精神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因此要转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观念使她们在护理精神患者时看到的不仅是精神疾病而主要的是人想到的不只是理性生物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而更要思考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不仅要加强生理方面的技术操作,而且要善于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微细变化,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作为精神科护士应掌握不同情况下患者的心理活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护理工作。

1住院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

新入院患者心理反应最集中的问题是对医院的一切都陌生,表现出恐惧、焦虑、猜疑以及不安全感等心理状态,也有的患者由于受病态支配否认有病,不愿住院故整日吵闹,护士要针对病员的心理,应用适当的语言技巧去解决病员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护士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他们介绍病室环境,住院制度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并根据病情安排好合适的房间向患者介绍同室的病友以求互相帮助,护士应经常征求患者需求,对患者提出的要求能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求得谅解。使他们在院期间能得到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

2病态行为的心理护理

精神专科与其他综合科不一样,护理的患者都是推动理智受症状支配的精神患者因此应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护理,对有冲动、攻击、破坏行为的病员在他们情绪稳定时一方面给予谅解,同时要向患者宣传住院制度,必要时向他们讲解精神患者作案也要根据有无责任能力部分或完全责任能力以及赔偿经济损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控能力,从而减少行为及攻击破坏行为的发生,而对于拒食患者首先了解拒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有自杀企图严重的患者,护士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和勇气,主动配合,并且做到能够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使其缓解症状。

3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自知力恢复的患者大多数对病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忆此期往往有两种极端的心理:一种是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把未来不利因素等考虑甚少;另一种则把未来人生看得相当复杂,他们担心病情反复发作,怕回原单位后不能适应环境怕同事亲友另眼看待,甚至觉得住精神病院以后难以见人,而出现消极悲观情绪,产生自杀念头,而护士应向患者指出任何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会有曲折,教会他们有生活的信心,又有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对于后者护士应向他们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宣传,帮助他们找出容易诱发疾病的因素,提高他担心病情再次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怎样去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并帮助制定好家庭休养计划,在病员出院前通知单位有关人员送院,向他们介绍精神病的护理知识和出院的注意事项,使他们在出院后能够保持正常人的心理水平,达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而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家庭。

总之,对精神患者的护理要细心周到,常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做好心理疏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由于幻觉、妄想、支配产生的症状,并且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音乐疗法,加以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的症状得以很快恢复。掌握好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在临床护理当中应想方设法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暗示,应用综合语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9

摘   要:双心医学近几年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压力的加大,要求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关注患者心理健康,这里提到的双心医学就是要求我们实现心血管疾病与患者身体双健康,在临床我们不仅要关注心血管有没有器质性病变,也关注精神、心理状态,中医治疗在冠心病双心异常领域逐渐显示独特优势。本文从中医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特色疗法两方面,对双心医学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从中医方面进行总结探讨。关键词:双心医学 冠心病中医十九世纪初,德国精神病学家Heinroth首次提出“身心疾病”的概念[1],在此概念提出后,在医学领域对于身心疾病的认识逐步加深,同时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即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现代临床诊疗中我们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趋向日益增加,除了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常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因此,针对冠心病的“双心医学”理念越来越多受到关注。近10年胡大一教授在我国逐步开展“双心医学”服务[2],包括“双心门诊”“双心查房”等,从而从整体的角度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及早识别、及早诊断和综合治疗。中医理论证明心理、情绪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心神受损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导致五脏功能紊乱,我们要将胸痹和郁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发病规律及证候特征[3]。21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增加,长期以来,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住院的患者中,我们发现有多达2/3的存在轻度抑郁症状[4],在15%的CVD患者中通常存在严重的抑郁[5],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6],可见抑郁、焦虑症状是心血管疾病很常见的合并症,现阶段对于双心医学的研究以西医为主,中医中药治疗历史悠久且疗效可靠,本文以期为中医治疗冠心病双心医学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1双心医学的中医辨证1.1双心一体,生理相依中医学中对于“双心医学”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灵枢·邪克》中提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从中医基础理论的角度理解“双心”,即从心的两大生理功能出发包括“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后者的物质基础是前者。《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这些条文指出,血是我们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不仅藏神,也能驭气,通过调控全身血液的运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和精神活动。“心主血脉”的外在表现为“心主神志”。“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只有心主神之功能正常,才能使各脏腑机能相互协调,达到身心健康,神志活动的正常保证了心主血脉的功能。1.2病理互损,双心为病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神志的功能。《灵枢》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有云:“愁忧恐惧则伤心。”《灵枢·本神》篇也提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指我们的心是主感知过程的脏腑,病理状态下,两者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致心神失常,而见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等,心神异常,也会影响心主血脉的机能。《景岳全书·郁证》中提到:“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可导致心血的耗损,从而使血脉受阻,影响心的主血脉功能。研究显示,长期的精神疾病对心脏造成的显著的影响可与抽烟、酗酒等危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等同[7,8]。相对于正常人来说,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同时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2中医治疗2.1中药治疗人的情志活动与心主神志和肝主疏泄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关系,如心藏神,中医望诊提到望神,就是由心主宰,然后反映于外。肝主疏泄,调畅全身的气机,通过调畅精血津液的分布,舒畅人的情志,肝为心之母,子(心)的充盈、健旺,有助于母(肝)的疏泄、调畅;同时母的(肝)疏泄正常,情志舒畅,也有利于子(心)之神内守,或炼津成痰,痰瘀互结,瘀阻心脉,因郁致病,则会加重胸痹症状。研究显示对于冠心病合并焦虑,可以通过以抗焦虑的中药辅助治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9]。研究发现在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中,与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相比,联合疏肝解郁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焦虑,中药可减轻术后不适,同时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10]。研究发现柴胡疏肝散合冠心2号方加减化裁而成双心汤,可以对冠心病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明显改善[11]。有研究发现,在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抑郁、焦虑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得到显著改善[12]。研究发现采用补心气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可改善Hama评分,改善预后,此研究中的补心气汤从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考虑,值得临床推广[13]。2.2中成药治疗中成药因为现成可用,储存方便,利于随身携带,省去了传统中药的煎煮过程,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中成药也在治疗中显示特色,心可舒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Hama、HamD评分显示,心可舒片不仅可以使冠心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缓解病情,临床观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14]。有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为心血瘀阻证时,冠心舒通胶囊对于焦虑和抑郁障碍等症状,可以明显改善,发挥对双心异常的治疗作用,此中成药较为安全可靠[15]。2.3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首选调神疏肝、理气解郁。取穴以督脉、手少阴、手足厥阴经等为主,临床上根据证型的变化灵活加减。内关穴不仅通于阴维脉,也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穴与手少阳三焦经沟通,具有理气宽胸之功,内关穴为治疗心血管病的第一要穴。膻中在胸部,为八会穴之气穴,是宗气集聚之处,可反映心气的盛衰,该穴善于理气活血通络,有调节支配神经功能、扩张冠状血管等功能,对于胸痛、心悸等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心俞穴,在背部对应于心脏的等高位置,是心经经气输注之处,具有补益心气、通络止痛等功效,可治疗一切由君脏失调引发的疾病。百会穴属督脉,督为阳脉之海,该穴又位于巅顶,可谓阳中之阳,此穴可益气升阳、调理脑神。神门为心之原穴,具有养心安神之功。由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经交会而成的三阴交,具有疏肝、健脾、补肾作用。综上所述,这些穴位合用以起到宁心安神、调神疏肝、理气解郁之功。对临床上冠心病引起的双心疾病的不同病情有着一定的治疗作用[16]。2.4中医非药物特色疗法大量文献证实,冠心病双心异常的治疗中,在循证规律用药基础上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的效果十分显著。2.4.1音乐疗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指出,中医学中的五行与五音对应。我们可以通过五音防病。“百病生于气,止于音也。”这里的气不仅指的是我们的情绪,其实主要是包括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之气。根据每个人身体结构的不同,脏腑之气也存在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运用五行原理,通过五音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养心、养生、养身。有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躯体及心理症状可以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情志干预进行治疗[17]。有研究表明五音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18]。2.4.2太极拳疗法太极拳作为我国国粹之一,汲取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之所长,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刚柔相济。太极拳整体发挥作用,通过调节人体与精神的平衡,常练有利于塑造人体身心双健康[19]。太极拳是较好的身心疗法,近年来,太极拳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预防作用逐渐得到了重视。大量研究认为太极拳这样柔和且又缓慢的动作,是活动的气功,太极拳,养心又养生,可以使心脏保持平稳放松状态,配合呼吸,在现代医学中,可以加强心肌的营养,并提高心脏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和肺脏的功能,通过改善呼吸、循环等起到改善心功能与肺功能的作用,同时柔和缓慢的动作还可以稀释血液,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太极拳是非常好的选择。

3小结与展望东汉时期的华佗,在《青囊秘录》中指出的“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其次则医其病”与一百年前美国的特鲁多医生提出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不谋而合,以人为本的诊疗模式,需要深入每个医生的职业素养,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心理负担的加重,抑郁焦虑等症状都会加重,使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优势在冠心病双心医学中有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中医特色治疗对于冠心病中双心异常的治疗锦上添花,相比西医的副作用,以及对于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心理方面的排斥,中医发挥特色,患者对于中医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所以中医药会对冠心病双心异常方面提供更好的治疗,同时我们也将对于中医规范化的治疗有待提高,开阔中医治疗的方向。参考文献[1]HaLLiDaYJL.psychosomaticmedicineandthemedicalofficer[J].HealthBull(edinb),1946,4(4):43.[2]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临床医生,2006(5):2-3.[3]王超,王昀,赵海滨.从中医“双心学说”探析冠心病合并焦虑的论治思路[J].环球中医药,2016,9(12):1476-1478.[4]CayeL,Vettern,philipae,Dugardp.psychologicalstatusduringrecoveryfromanacuteheartattack.JpsychosomRes,1972,16:425-435.[5]ColquhounDm,BunkerSJ,ClarkeDm,etal.Screening,referralandtreatmentfordepression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medJaust,2013,198:483-484.[6]KesslerRC,Berglundp,Demlero,etal.theepidemiology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ResultsFromthenationalComorbiditySurveyReplication(nCS-R).Jama,2003,289(23):3095-3105.[7]Smithtw,RuizJm.psychosocialinfluencesonthedevelopmentandcourseofcoronaryheartdisease:currentstatusandimplicationsforresearchandpractice[J].JConsultClinpsychol,2002,70(3):548-568.[8]BunkerSJ,ColquhounDm,eslermD,etal."Stress"andcoronaryheartdisease:psychosocialriskfactors[J].medJaust,2003,178(6):272-276.[9]刘果果,孔维斌,林柳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pCi术后焦虑症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2015,31(12):23-24.[10]梁小华.冠心病支架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抗焦虑治疗的中西医疗效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5(5):696-698.[11]彭金祥,姚祖培.双心汤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抑郁或焦虑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11):14-16.[12]曹怡.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3):134+136.[13]王颖,王君,郭志,等.补心气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2):185-189.[14]高颖,柴爽爽,关怀敏,等.心可舒联合黛力新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28-31.[15]赵康,孟康,葛长江,吕树铮.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双心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2):184-187.[16]张晓华,汪晓堂.冠心病焦虑抑郁的中医药治疗[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45-346.[17]庄伟.情志综合干预法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影响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18]黄慈辉,蒋凯林,庄振杰,等.太极拳预防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176-178.[19]黄慈辉,蒋凯林,庄振杰,等.太极拳预防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176-178.

神经病学的心得体会篇10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 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 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 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使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它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