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十篇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十篇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04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1

肚脐是连接宝宝和母亲的重要桥梁。在胎儿期,脐带和胎盘作为传输途径,将母亲身上的氧气和含有养分的血液传送给胎儿,再把代谢废物经过母体排出,这称为胎儿循环。当新生儿出生时,伴随着一声啼哭,医生剪开连着母亲和胎儿的脐带,新生儿开始通过自己的呼吸和进食获取养分。一般而言,3~7天后,等脐带残端所结的痂掉了,就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肚脐。

对于娇嫩的新生儿来说,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部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和出血。细菌繁殖会造成脐部化脓,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宝宝出院时,医生一般都会用护脐贴护住脐部。一来可以避免碰触,二来也可以隔绝外界细菌,并且护脐贴是防水的,即使是洗澡,护脐贴也能牢牢保护好宝宝的肚脐。在洗澡前,家长应先用护脐贴贴住脐带残端,避免湿水。洗完澡后,要慢慢撕开护脐贴,注意先湿润,采用零角度法撕开胶布,避免皮肤损伤。消毒前,先注意观察脐部是否正常,有无渗液、渗血等,然后开始消毒。

通常来说,3~7天后脐带残端掉落是正常现象,但也有宝宝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有的到满月才掉落。脐带残端掉落时间因人而异,只要脐部没有出现红肿异常,那么即使时间稍长,也属正常现象。

但要注意的是,与脐带残端接触的衣物、尿布等都必须保持洁净、干燥,发现潮湿要及时更换。要特别注意避免大小便污染。脐带残端脱落后没有完全干枯前,仍需要每天消毒。如果宝宝出现脐周皮肤红肿,脐部有渗出物,严重时可表现为精神弱、吃奶差甚至发烧等全身症状,这可能是提示宝宝患了脐炎,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2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二次断脐;脐炎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与胎盘断离的残端处是一个对外的窗口,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过长(≥14天),其脐断端创面对外开放,残端未脱落而变干、变硬,容易划破或损伤脐部周围皮肤,痂盖下更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1]。因此脐部护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临床上普遍对新生儿脐带残端多采取二次剪脐法,它不需等待自然脱落,通过人为干预脐带坏死脱落过程从而缩短脐部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脐带在液化脱落时分泌物的刺激和细菌繁殖的机会,可有效预防新生儿脐炎及脐带出血,是产科较理想的脐带处理方法[2-3]。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如何掌握二次断脐的有利于时机,是防止新生儿脐带出血和感染的关键,因此,本科室对二次剪脐的时机再次进行研究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选取本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①脐部有畸形不能正常结扎者;②有难产史;③胎儿窒息;④早产儿;⑤需要特殊治疗的新生儿。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脐周有无发红,有无脐炎发生。

1.2研究方法

1.2.1第一次断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用无菌婴儿护脐(护脐注册号:皖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640072号)内所备气门芯,在距离脐带根部皮肤0.5cm用气门芯结扎,在用丝线靠近气门芯出结扎,两道结扎可避免气门芯移位和脐带出血。

1.2.2第二次剪脐实验组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常规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二次剪脐方法采用[3]:左手以高压灭菌的有齿镊夹紧脐残端的末端处,提直残端,绷紧脐周皮肤,右手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包括脐残端部)直径约5cm,再用高压灭菌组织剪,以脐为中心,剪刀与腹壁成15-20°。自脐残端根部上方,沿脐轮与残端的交界处为剪切起始点,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剪除脐带残端,脐残端分离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并用明胶海绵覆盖,一次性脐贴固定后再用一次性护脐加压包扎,包扎松紧适宜。

1.2.3日常脐部护理:新生儿在未断脐前,新生儿每日晨间沐浴,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直径约5cm9(脐带残端纵行),更换无菌婴儿护脐。新生儿断脐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及周围皮肤,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1.3评价指标:(1)新生儿脐炎脐部残端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脱落后伤口迁延不愈;脐部及脐周皮肤红肿、发硬深及皮下。有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新生儿脐炎。(2)出血的评价二次剪脐后观察剪脐24h内脐部出血情况。若明胶海绵未见渗血、脐窝干燥为正常,若渗血、出血浸润明胶海绵或溢出脐窝为出血。(3)观察脐窝处局部有无渗出,如渗出浸润明胶海绵≥1cm为渗出。(3)脐部干燥愈合标准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经无菌结扎、二次剪脐后,局部无渗血、无渗液、无异味、脐周皮肤无改变,脐残端闭合为愈合。两组二次剪脐后规范观察脐部并认真填写脐部护理记录单。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

3.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带二次剪脐后脐窝局部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4.1从表1结果得出,掌握二次剪脐的时间和技巧,是防止新生儿脐带出血和感染的关键。表1中可见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护士规范的观察与健康指导是二次剪脐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剪脐后一方面搂抱、哺乳,更换尿不湿等因素,使无菌婴儿护脐移位、松脱,脐窝局部失去加压止血、包扎作用,脐窝局部出现渗血;另一方面有的新生儿哭吵,腹压加大,也可引起脐部出血。因此剪脐后严格按照要求定时主动巡视新生儿,剪脐后4小时内每30min观察1次,无渗血后1小时一次,连续8次;再每2小时1次,连续4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重点交接班。二次剪脐后,认真落实告知家长义务,指导家长掌握自我观察新生儿剪脐后脐出血的方法,喂养时采取正确的抱姿,以免无菌婴儿护脐移位。尽量避免新生儿哭闹,保持脐部敷料清洁干燥,若脐部出血或无菌护脐松散、打湿、移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利用产后课堂,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家长掌握。两组中有二次剪脐后出血,护士规范的观察发现及时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

4.3据相关研究显示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有66.9%以上的存在脐部感染,给予适当的脐部护理方法,可明显预防新生儿发生脐炎[4-5]。新生儿二次剪脐可使脐带与脐带皮肤之处血液循环阻断,基底部早期暴露于空气中,利于干燥,使锯齿样表面被薄层皮肤所覆盖,瘢痕形成,缩短了脐带脱落的时间,促进脐部愈合[6]。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院内感染[7]。从表1得到结果本组新生儿没有发生脐炎,说明本研究的护理措施是完全到位的,本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导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脐部前后及时洗手,在产妇出院时,新生儿脐带已愈合或基本愈合,减少了产妇及家属对脐部护理的担忧和因护理不当引起脐部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炎和出血。新生儿出生后行规范结扎,48-72小时后脐带残端萎缩,干瘪较充分,二次剪脐后脐带残端并发症少,对于个别脐带较粗的巨大儿二次剪脐延长至脐带干燥后。实践证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歧英,崔淑敏,孙元美.新生儿脐残端修剪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787―788

[2]张翠琼,王冬梅,孙伟,等.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最佳时机探讨[J].护理学报,2009,16(6a):54―56.

[3]兰晓娥洪惠珠姚美蓉.二次剪脐四步骤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6-37.

[4]喻丹,粟红梅.早期家庭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124,135.

[5]郑瑞莺.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3-3355.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3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脐带结扎;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13-02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1]。目前临床上新生儿出生时结扎脐带的方式已复杂多样,正如Sarah[2]所指出的,对于妊娠分娩的医疗干预如此之多,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分娩的―一个大自然设计的方式来保证我们作为哺乳动物生存的方式。就这个问题,我们检索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结合临床观察,围绕目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有关知识进行综述。

1脐带生理结构及断脐结扎的意义

1.1生理结构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组织,一端连接于胎儿腹壁,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胎儿面。脐带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较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组织称为华通胶(whartonjelly),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3]。

1.2脐带结扎意义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重要纽带,胎儿从母体娩出后的断脐结扎是分娩第三产程管理的环节之一[4]。新生儿抵抗力差,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感染易发生于产后前3天,感染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14%,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杆菌,各占12.93%,感染表现为: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有异味[5],进一步发展可致腹壁蜂窝组织炎,感染还可沿脐静脉进入血流,导致门静脉炎、门静脉栓塞,甚至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助产人员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这一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2脐带结扎方法

结扎时所用用品大体可分为四类:线、气门芯、脐带夹、脐带剪断器等;断脐后残端涂20%高锰酸钾液、2.5%碘酊、75%乙醇等[6];残端消毒后有包扎与不包扎两种处理方式;这三种处理因素的组合产生了多样的脐带处理方式[7]。

2.1棉线结扎法

此法为最传统的结扎方法,第2版《妇产科护理学》和第5版《妇产科学》上均介绍此种方法。先用75%乙醇擦洗脐根周围,然后在距脐根0.5cm处用棉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离脐根部1.0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次结扎外0.5cm处剪断脐带,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用脐带卷包扎[8]。棉线结扎法需两次断脐,增加感染和出血。夏明翠[9]对100例新生儿进行粗线结扎实验,粗线使用时放入产包高压消毒,新生儿娩出后,用5%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及脐周,距脐轮0.5cm处用粗线结扎,结扎上0.5cm处剪断脐带,断面用0.5%碘伏消毒,再用75%的乙醇脱碘,以无菌纱布包扎[10]。传统粗线组则会有常见脐部相关问题,比如易发生渗血、渗液等脐部并发症,脐带基质不易干燥,残脐脱落延缓等。既容易引起家长的恐慌和经济负担,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11]。陆照娣[12]对160例新生儿采用棉线结扎和气门芯结扎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用棉线结扎时,在断脐前、断脐时、断脐后分别有8例、19例、15例新生儿脐部出血且脐部潮湿、脐部分泌物增加、脐轮红肿,提示传统棉线结扎法用力不易控制,并且当脐带水肿、脐带过粗时,在脐带组织干燥缩小的过程当中,棉线结扎变松,甚至脱落,失去了结扎的作用。基于这些特点,目前临床上已极少使用棉线结扎脐带,仅限于进行基础科研时作为对照组少数开展。

2.2气门芯结扎法

传统气门芯结扎方法为:操作者左手扶托脐带,用75%乙醇擦新生儿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0.5cm处夹上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将脐带内血液向母体方向挤压,在距离血管钳2cm处用第2把血管钳钳夹,在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上方0.5cm处用无菌剪刀剪断脐带,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松开血管钳,用脐带卷包扎[13]。有学者具体研究分析了脐带根部气门芯结扎法对照传统结扎法的优点[14],脐带根部结扎即将气门芯套扎在脐带根部紧贴脐轮皮肤处,但不能套住正常皮肤,其余的处理方法和传统方法相同。发现:传统结扎法使脐带根部与气门芯之间有脐静脉与脐动脉血液残留,易形成小血肿。血肿机化与吸收时间较长,渗液较多,易发生新生儿脐炎[15]。气门芯靠近脐轮处脐带结扎法可有效阻断残脐内的血液供应,使脐带脱落彻底,创面小,愈合快,便于新生儿出院后家属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降低脐部感染的风险。王京仙[16]等报道了双气门芯使用的研究效果,即将两个气门芯用一根棉线穿好套在止血钳上,同单气门芯法扎好脐带。优点如下:(1)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不会引起新生儿脐出血。(2)较传统的线扎法和单一气门芯结扎法要方便、省力且安全牢固。(3)对于脐带较粗大的胶质脐带容易结扎(因气门芯剪得较短,因此弹性较好,稍微用力就可将气门芯拉开。)(4)因气门芯的管径为2mm,由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脐带较细的新生儿的脐带直径在5mm以上,因此采用此种方法更易结扎,且安全有效。(5)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3-7天。因此,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气门芯套扎法有利有弊,其法较可靠实用,经得起临床验证,现临床上仍广泛使用。

2.3脐带夹结扎法

使用方法:胎儿端用75%乙醇擦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0.5-1.0cm处夹上脐带夹,在脐带夹上0.5cm处剪断脐带,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用脐带卷包扎[17]。何娅娟,唐晓英[18]随机选择了能接受产后访视的脐带夹试验组748例和气门芯为对照组748例,共1496例为观察对象,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比发现:脐带夹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脐带夹组的脐带出血和脐带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气门芯组。说明一次性脐带夹用于断脐可使脱脐时间缩短,脐带出血减少,脐带感染率大大降低。再有学者比较了脐带夹与双气门芯套扎法[9],按分娩先后顺序选取脐带夹组、双气门芯组、粗线断脐对照组各100例,观察(1)3组在处理脐带时所耗的时间。(2)3组新生儿脐部残端出血和残端炎症例数。(3)脐带正常脱落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脐带夹组使脐带基质干燥快、脐带脱落快、安全愈合时间短、有效减少残端出血率及炎症的发生。临床上采用脐带夹不仅节约时间,操作简便,而且提高了助产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脐血管血液和胶质外溅造成的不良后果,能实现持续加压,术后渗血少,残脐脱落快,大大提高了产科护理的工作质量。但从上表也可看出脐带夹相比双气门芯结扎在处理所用时间上还要稍长一些,但差距不明显。双气门芯在降低脐带残端出血率及炎症方面也很有优势,且脐带脱落时间快,安全愈合时间也短,所以,脐带夹或双气门芯结扎脐带残端都是明智的选择,这两种方法降低了新生儿脐部综合征发生率,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欢迎。

2.4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法一次性脐带剪断器采用先进的技术设计和制造,令医护人员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和方便,较传统的夹紧、切断和结扎等方法更简单,只需一步操作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切断时间,且使用安全,不易伤及新生儿。即正常新生儿娩出后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在距脐轮部o.2-0.4cm处上夹平切断脐带,留取脐带夹,用5%聚维酮碘消毒残端及脐周皮肤,注意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脐带夹以下部位,露出脐带夹,再用脐绷带包扎12-24h,在24-48h内待脐带残端枯干、颜色变黄且晦暗时取掉脐带夹即可。何红英[19]对观察组270例使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及对照组270例使用传统的气门芯套扎法的新生儿在操作时间、脱脐时间及住院期间是否渗血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270例中无一例发生脐部残端渗血、散开现象,亦无一例出现脐夹以下脐部堆积淤血现象.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了残端周围皮肤发红、脐窝潮湿及炎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大大降低了感染机会。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处理脐部残端使残端容易坏死脱落,缩短脱落时间,加快脐部愈合。本次研究显示,传统的断脐方法操作时间约需3min,遇上粗大含胶质丰富、横断面大的脐带。要将气门芯套进脐带,有时甚至要花费4-5min的时间;遇上套脐带的过程中气门芯牵断,那就更增加了操作的难度。甚至在剪断脐带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哭闹及四肢活动,更增加了损伤新生儿的危险。而使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大大改善了上述问题,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整个操作过程约需20多秒即可,甚至更快,只要将脐带夹紧后切断即完成,集传统的夹紧、切断和结扎于一步完成,操作简便而不易伤及新生儿,特别对脐带粗大、水肿者操作起来更显优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处理脐部残端弥补了原来气门芯套扎法及单纯脐带夹扎法的不足,提高了脐部护理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那么该法有什么缺点呢?从查阅的文献中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但在我科的一次性脐带剪断器使用中,有出现新生儿腹部皮肤因多次与脐带夹边缘摩擦而发生破损的现象,而发生皮肤破损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总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按时间顺序经历了棉线结扎、气门芯结扎、脐带夹结扎及新型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等,其中某两种或某几种在临床上也有重叠使用。各种结扎法都有其优缺点,但经过大量实验表明,目前使用的双气门芯套扎法及进口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值得推广,因其在缩短脱脐时间及减少期待感染率方面更有优势,但它们也并非完美无缺。那如何找到一种相对更好的结扎方法、完善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严格的护理常规来给予新生儿更优质的脐部护理,将不良反应降到最小呢?这就需要各位护理同仁不懈努力,进行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

[2]SarahBuckley.Leavingwellalone:anaturalapproachtothethirdStageoflabourr[eB/ol].[2007-05-06].http://.

[3]黄翠琴,胡三莲,冯佩华.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12):3293-3295.

[4]weckertR,HaacoekH.theimportanceofdelayedcordclampingforaboriginalbabies:alife-enhancingadvantage.womenandBirth,2008,21(4):165-170.

[5]张其方.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06,38(6):443.

[6]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6:61.

[7]张宏玉,蒙莉萍,谢春丽,聂莹,王青.临床脐带护理方式现状综述[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43(3):275-277.

[8]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2000:59.

[9]夏明翠.不同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临床效果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54-155.

[10]钟风铃.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5C):1380-1381.

[11]张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用于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03-104.

[12]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4(15):879―880.

[13]廖文敏.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130.

[14]马翠英,黄昌英.气门芯脐带根部结扎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9-31.

[15]董健园.新生儿断脐的改良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5):3243.

[16]王京仙,李娟.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76.

[17]鄢红琴.新生儿断脐方法比较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75.

[18]何娅娟,唐晓英.脐带夹和气门芯扎脐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5):487-488.

[19]何红英.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在新生儿脐残端处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56.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4

作者:谭美玲王丽燕林茵仪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及有效,及时的新生儿心肺复苏技术对婴儿的救治效果。方法251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并对窒息的新生儿按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进行复苏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51例窒息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后,除1例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孕母突发急性羊水栓塞)其余均复苏成功。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措施,及早判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并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才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心肺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窒息持续时间对婴儿预后起关键作用。所以,临床医护人员在实施新生儿复苏技术时,应熟悉其发生原因,并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将2003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本院产科出生的窒息新生儿251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本院产科分娩16166例新生儿,其中发生窒息共251例。发生率为1.55%。其中轻度窒息237例,占94.4%,重度窒息14例,占5.6%。

1.2诊断标准

apgar评分系统在1953年由麻醉科医生apgar博士提出的,是评价刚出生婴儿情况和复苏有效的可靠指标。出生1分钟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3方法

新生儿窒息抢救务必争分夺秒,出生后立即进行评估和复苏,而不应延迟至1分钟apgar评分后进行,并由产,儿科医生,助产士(师),麻醉师共同协作进行。

复苏方案[1]:采用国际公认的aBCDe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前三项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整个复苏过程。呼吸.心率,皮肤颜色是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并遵循评估决策措施程序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复苏。

1.3.1人员和物品.环境准备

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产房,手术室的温度保持在27-30℃左右,夏季,关闭空调,预热辐射保暖台。

1.3.2复苏步骤和程序

婴儿出生后立即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同时用数秒钟时间快速评估计4项指标:1)是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呼吸和哭声吗?4)肌张力好吗?如上以上任何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转贴于

1.3.2.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或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因会引发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温。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吸引: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挤出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清理分泌物,先口咽后鼻腔。过度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不应超过100mmHg(1mmHg=0.133kpa)。羊水胎粪污染时处理: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无论胎粪是稠或稀,新生儿一娩出先评估有无活力;有活力(有活力的定义:呼吸规则,肌张力好及心率大于100次/分)时,继续初步复苏;如无活力,采用胎粪吸引管进行气管内吸引。

刺激:用手拍打或用手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1.3.2.2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如新生儿仍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100%的氧施行正压通气,经30S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分,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分,则需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检查及矫正通气操作。如心率<60次/分,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用双拇指按压胸骨体下1/3处,频率为9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1.3.2.3药物经100%氧充分正压通气,同时按压30S后,心率仍<60次/分,首选脐静脉导管(或脐静脉)注入,01-0.3ml/kg的1:10000溶液;气管注入0.5-1ml/kg的1:10000溶液,必要时3-5min重复1次。有低血容量、怀疑失血或休克的新生儿对其他复苏措施无反应时,考虑扩充血容量。(扩容剂的选择:可选择等渗晶体溶液,推荐使用生理盐水。大量失血则需要输入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血或o型红细胞悬液。)复苏时一般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

1.3.2.4评价复苏后的患儿仍需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复苏成功的指标:[2]一般情况稳定,心率120次/分,心音规律,清晰,有力,规律自主呼吸恢复,末梢循环改善,肤色红润,血气分析正常或接近正常,神经反射出现。

2结果

2.1复苏治疗结果

本组251例窒息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后,除1例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孕母突发急性羊水栓塞)其余均复苏成功。

2.2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原因较复杂,既可由单一,也可由多种原因合并引起。本文对分娩方式及产科因素进行了统计(分别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如表一所示,表明分娩方式以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表二中可见脐带因素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最高。其中以脐带绕颈,脐带脱垂最多见。其他原因顺位为:胎膜早破,宫缩剂的应用,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产前,产时子痫,羊水过少。可见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最常见因素。

3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基本生理改变为缺氧,从而破坏了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脑组织水的分布改变及脑血流改变,继而发生组织缺血,多灶性脑组织缺血是脑损害的重要原因。因而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并进行及早干预,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增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减轻新生儿脑组织损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3]

本文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达6.6%。因此综合多种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在产科原因中,脐带异常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首位因素,占29.88%。脐带异常包括脐带缠绕,过短,扭转,脱垂或机械受压等,均可导致胎儿在宫内产生不同程度的急性缺氧。[4]在产前,应加强围产期保健,脐带缠绕主要靠B超检查发现,密切监护胎心,并嘱咐孕妇自数胎动。临产后主要症状多发生在产程进展较快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脐带绕颈或绕体可致相对性脐带过短,使胎头迟迟不能衔接,造成产程不同程度的延长或滞产,尤其在第二产程中可引起继发宫缩乏力,进行引起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故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尤为重要。只要严密观察产程,严密监护胎心,适时B超检查,恰当选择分娩方式,就可避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5]

另外,还应对宫缩剂的应用,胎儿宫内窘迫胎,胎膜早破,早产等可能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护和处理,尽可能避免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已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及时准确的评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可降低婴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沈小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人民出版社.2009:97—102.

[2]颜为红,陈葵喜等.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北川医学院学报第25卷第3期239.

[3]孙爱芝.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及新生几窒息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40.

[4]田巧花.羊水污染、胎心监护与新生儿窒息_的关系.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l6(9)709-710.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5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复苏抢救。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130例新生儿窒息实施规范有效的复苏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65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30例(1.20%),其中男婴88例,女婴42例。轻度窒息115例(88.46%),重度窒息15例(11.54%),其中新生儿死亡1例(0.77%)。窒息原因:胎儿窘迫85例(65.38%),早产21例(16.15%),妊娠并发症14例(占10.77%),产程异常10例(占7.69%)。死亡原因:死亡1例,是因有产科合并症母体脏器功能衰竭伴胎盘早剥,胎儿重度窒息未能纠正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

1.2窒息程度及抢救原则窒息程度:运用1minapgar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2]。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遵循aBCDe原则:a即airway,指擦干、清除气道、触觉刺激。B即Breathing,指供氧、正压通气。C即Circulation,指胸外按压、维持正常循环。D即Drug,指药物治疗,包括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多巴胺等。e即evaluation,指评价,每30s评估1次,决定下一步措施。整个抢救过程中必须保暖,擦干羊水、血迹,在30℃~32℃下进行。

1.3方法将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为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胎儿因素:多胎、早产、低体质量、巨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母体因素:如妊高征、贫血、心脏病、急性失血等;脐带胎盘因素:脐带绕颈、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羊水Ⅰ~Ⅲ度污染。对有可能发生窒息的分娩做好人员和抢救用的药品器械准备。复苏常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纳洛酮。常用器械辐射抢救台、一次性吸痰管、氧气、呼吸气囊。并保持器械性能良好。复苏方法及护理:胎头娩出时先用挤压法清理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胎儿娩出后即快速评估五项指标: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按照aBCDe复苏方案,于头部轻度伸仰位清理呼吸道,吸痰管吸净口、鼻、咽部黏液和羊水,负压0.01~0.03mpa,10s/次。刺激患儿;建立有效呼吸;初步复苏后评估呼吸,心率和肤色三项指标,当新生儿呼吸、心率和肌张力仍差,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吸净呼吸道羊水黏液和胎粪。用100%氧气呼吸气囊正压人工呼吸,放置面罩时注意面罩与面部之间密闭性、有效性,防止损伤皮肤。挤压频率40~60次/min。气管插管时,固定要牢固,防止脱出。通气30s后,如果心率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本组资料130例新生儿窒息中,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死亡1例,占0.77%,护理配合满意。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窒息或娩出过程中引起新生儿的呼吸障碍[3]。窒息的原因分析主要有胎儿因素、母体因素、脐带胎盘羊水三大因素。新生儿窒息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等严重的后遗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产科医护人员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应负起重要的责任,从产前检查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整过过程都要非常重视。应在产前针对原因及时纠正胎儿窘迫,高危妊娠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本组资料中死亡1例,占0.77%。死亡原因是因有产科合并症胎儿重度窒息未能纠正致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失败。因此,应尽量避免胎儿窘迫的延续,注重妊娠合并症的治疗。加强产程监护,发现异常提前终止妊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及畸形儿的出生。并做好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工作,首先要通知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准备,备齐复苏药品和器械,并保持在功能状态,这样才能使复苏成功率得以提高。我们的做法是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班班交接,使其一直处于功能状态。产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步骤和新生儿apgar评分法,要有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每月定期考核复苏技能,每季度进行理论考试,不断强化,使产房每一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抢救技术,随时处于应急状态。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关键是抢救及时,动作敏捷、准确。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沉着冷静,按照复苏流程全力进行对窒息的抢救。复苏整个过程须重视保暖,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呼吸,是新生儿重度窒息最有效的抢救措施,保证充分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进行一项操作的同时均要对患儿的呼吸、心率、肤色进行评估,以决定下一步的复苏措施,并做好复苏后的精心护理。遵医嘱准确用药,纳络酮可调节呼吸中枢抑制,减轻脑缺氧;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可纠正窒息引起的酸中毒,防止脑水肿。本组资料130例中,经以上步骤抢救和护理,治愈129例,治愈率99.23%,护理配合满意。

总之,新生儿窒息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从而减少窒息对新生儿的影响,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6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护理;羊水粪染;胎心电子监护

【abstract】objective87casesofgestationalageat37-42weeksofneonatalasphyxiaandtheamnioticfluid,thecomputeranalysisoffetalheartratemonitoringfetai.methodsStudyofneonatalasphyxiaand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areofneonatalasphyxia.Resultstheneonatalasphyxiaand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andneonatalasphyxiawithmild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groupⅠ-Ⅱdegreefortheproportionofhigh,andneonatalsevereasphyxiagroup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forthehighproportionofgradeⅢ(p

【Keywords】neonatalasphyxianursing;meconium-stainedamnioticfluid;electronicfetai;Guardianship

由于羊水粪染形成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而羊水粪染的临床意义也是学者们存有争议的问题[1]。本文分析本院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本院分娩的87例新生儿及其羊水状况、胎心电子监护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探讨新生儿窒息与羊水粪染的关系,并为新生儿窒息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择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分娩的孕37~42周的窒息新生儿均纳入分析。

1.2羊水状况分为清亮及羊水粪染,后者按进入羊水中胎粪量引起羊水性状改变的程度分为Ⅲ度。Ⅰ度:羊水呈黄绿色,质薄;Ⅱ度:羊水呈黄绿色,质较厚;Ⅲ度:羊水呈黄绿色或褐绿色,质厚,呈糊状。

1.3胎心电子监护凡做胎心电子监护产妇都是在胎儿娩出前12h进行。监护结果分为:①正常:胎心基线率120~160次/min,基线变异正常,胎动后有胎心加速反应,无异常一次性减缓;②异常:胎儿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中度或重度变异减缓,延长减缓,迟发减缓等;③基线变异减少或消失。

1.4统计学方法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

2结果

2.1新生儿窒息与羊水粪染见表1。

Ⅲ度羊水粪染者胎心电子监护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Ⅰ度与Ⅱ度羊水粪染者。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2.3新生儿窒息与胎心电子监护所有作过胎心电子监护的病例显示正常者占29.09%(16/55),其余70.91%的病例胎心电子监护显示正常。

2.4导致羊水粪染的缺氧因素羊水粪染70例中,导致缺氧因素及其例次数为:脐带因素35例;胎位及产程因素23例;羊水过少18例;妊高征10例;胎盘早剥2例;母亲心脏病1例。在一些病例中可同时存在几种因素,但仍有少数病例无任何原因即发生导致羊水粪染。

3讨论

3.1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2]。更多学者认为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征象[3],与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比相关[4]。因为胎儿在缺氧时,为保证生命器官的血流供应,心脏血管扩张而其他血管收缩,肠系膜血管也因收缩引起暂时性缺氧,以致肠蠕动增加和括约肌松弛,促使胎粪排入羊水中[1]。本文窒息病例中80.46%(70/87)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羊水粪染,且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缺氧因素,说明新生儿窒息与与羊水粪染程度相关。支持胎儿宫内窘迫[1]。本文有19.54%(17/87)羊水清亮的病例为产时因素而致新生儿窒息,如急产,剖宫产术取头困难等。

3.2曾有报道羊水粪染组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羊水清亮组,但与羊水粪染程度无关[4]。本文结果支持前一观点,但不同于后者,本文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发生率与羊水粪染程度相关,Ⅲ度羊水粪染组胎心电子监护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度羊水粪染者(p

3.3本文报告新生儿窒息与胎心电子监护关系中,凡做胎心电子监护的病例只有29.09%的病例提示异常。这与报道胎心电子监护异常新生儿结局不良的阳性预测率67.03%不符[3]。考虑可能与监护时间≤20min及监护时机选择有关。提示当产妇有新生儿窒息危险因素存在时胎心电子监护时间应延长。

3.4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与羊水粪染程度密切相关,一旦出现Ⅲ度羊水粪染应立即结束分娩。在出现Ⅰ度、Ⅱ度羊水粪染时必须在胎心电子监护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若出现异常尽快结束分娩,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4护理

4.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a气道通畅:①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②仰头抬颏。B建立呼吸:①给予刺激,弹足底促使呼吸出现。②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1L/min,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及有无氧中毒表现出现。C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操作者用拇指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按压深度为胸廓按下约1~2cm。D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e评价:复苏有效指征:①自主心跳恢复,可摸到心尖搏动;②自主呼吸恢复;③面色好转,紫绀消失;④颈、股动脉搏动可扪到;⑤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角膜、睫毛反射出现。每操作一步,均要评价患儿情况,以决定下一步骤操作。

4.2加强监护监护的主要内容为神志、肌张力、体温、肤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精神状态,观察用药后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与医生密切联系。

4.3保暖保暖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胎儿出生后应立即揩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中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及耗氧最低,有利于患儿的恢复。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暖箱的温湿度要适宜,需经常观察,保持相对湿度在55%~65%;用热水袋保温一定要注意勿烫伤皮肤,热水袋水温低于50℃,并用多层毛巾包裹使热不直接接触肢体。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4℃~26℃。

4.4吸氧不论窒息轻重临床都应给氧,氧浓度40%~50%;氧流量轻度窒息1~2L/min、重度窒息2~4L/min;给氧可用鼻导管、面罩,根据患儿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给氧方式,在人工呼吸数分钟后,呼吸无好转,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者,可用气囊面罩复苏器加压给氧法,并继续观察呼吸及心率,如心率仍无增加可应用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在氧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血氧饱和度指数的变化。

4.5停氧指征①患儿恢复自主呼吸且呼吸节律、频率正常;②吸氧后面色红润、紫绀减退;③po2>78mmHg。

4.6喂养重度窒息患儿常规禁食12~48h后开奶,因重度窒息可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及消化、代谢等多系统损害。过早喂养可加重胃肠道损害,诱发消化道溃疡及出血。有的吞咽反射差的患儿还可能引起呛咳、误吸等。喂养时患儿头高脚低位,少量多次,喂完后轻拍背部减轻溢乳并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及精神状态,详细记录呕吐腹胀、腹围、大便(次数、形状、颜色)尿量等,以利于诊治。病情稳定后用母乳喂养,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上的因素不能直接喂养者,用鼻饲法。

4.7预防感染①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新生儿用眼药水、扑粉、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病区用湿式法进行日常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空气消毒30min以上,并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②脐部护理:断脐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脐带结扎过紧或松脱。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沐浴用水须经沸过,浴后脐带涂以75%乙醇待干包扎。脐带脱落后,用清洁纱布包裹,以免受衣服磨擦损伤脐部新生皮肤。勤换尿布,避免浴水和尿液浸湿脐部。避免过多的啼哭,每天检查脐部;③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初步处理皮肤皱褶处的血迹,擦干皮肤给予包裹。同时检查皮肤黏膜完整性。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冲洗,轻轻擦干,涂以植物油或鱼肝油,以保护皮肤,防止臀红。衣着柔软、透气,勤更换,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4.8产妇在分娩前估计胎儿娩出后有窒息的危险,应做好复苏准备,如医生、护士、药品、器械,为抢救创造有利条件,与医生配合抢救时做到遇事不慌,稳、准、正确无误地做得挤、吸、插各步骤,及早建立静脉通道,提高有效循环血量。

4.9母亲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刺激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选择适宜的时机告知新生儿情况,抢救时避免大声喧哗,以免加重产妇思想负担。

4.10做好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和家属知情同意工作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配合,耐心解答家长关于患儿病情的询问,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使患儿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尤其是母亲,良好的心态能保证乳汁充分分泌,以助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刘维超,顾美礼.羊水粪染的危害及其检测.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7.

[2]罗凤珍,童笑梅,叶荣华.新生儿窒息192例临床分析.新生儿科杂志,1995,10:10.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7

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分娩时出现重度窒息的新生儿32例,分析32例患儿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效果。

结果:3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除2例家属放弃抢救,剩余30例新生儿均抢救成功,护理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结论:医护人员应在熟知患儿的病因的情况下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医护人员还应具有熟练抢救技术与优质的护理质量,才能更有效的达到抢救的效果。

关键词:重度窒息护理效果新生儿抢救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48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13-01

新生儿最常见的危象就是窒息,若不及时抢救或者处理不当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行为异常、智力低下等,严重的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具有关资料统计,新生儿窒息是目前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是未窒息新生儿的45倍[1]。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的首要任务,是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因此,我院针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分娩时出现重度窒息的新生儿32例。选取标准[2]:根据apgar评分标准进行评定,选取0至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临床表现为患儿皮肤苍白、脐带结扎、心率不规则、四肢及头颈无力、关节松弛及刺激没有反应等。其中男患儿为11例,女患儿为21例;胎龄范围27至44周;体重范围1千克至4.2千克;分娩方式:实施钳产术的患儿为4例,实施吸引技术的患儿为3例,实施臂位牵引的患者为2例,其余患者均属于自然分娩;脐带绕颈两周的患儿为3例,脐带绕颈一周的患儿为4例。

1.2方法。针对3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护人员实施的抢救方法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抢救与护理。回顾分析,抢救的成功离不开医护人员熟练地操作技术与医院先进的配套抢救设备。而医护人员的抢救均按照新生儿复苏技术及方案进行,方案共分为a气道、B呼吸、C循环、D药物、e评价五个步骤[3]。

a气道。a步骤为根本,主要指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保持患儿呼吸顺畅。抢救时,新生儿的躺卧角度最为重要,位置为头低脚高(15度至30度),有利于患儿的气道通畅,有效的排出分泌物。若患儿的口腔中流出大量的分泌物,需要将患儿头部立即转向侧面,以减少患儿将分泌物吸入气道内。将准备好的吸引器与吸痰器相连接,插入患儿的喉部,将患儿的羊水及粘液吸出,护理人员在进行吸痰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并且吸引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吸引管的负压力不得超过13.3kpa。如患儿仍未呼吸,2次拍打或者对足底进行弹击,然后对患儿的背部进行摩擦促进呼吸,以上过程要求医护人员在20秒钟完成。病例显示,此过程中共有7例患儿抢救成功并且哭声极为响亮。

B呼吸。主要指为患儿进行人工呼吸,对于刺激后未苏醒的患儿,则对其实施气囊面罩吸氧(浓度为80%以上),等到患儿能够自主呼吸并且面色红润后停止加压,仍给予面罩吸氧,浓度将逐渐降低。进行1小时以上的加压呼吸者的吸氧含量不得超过40%,以免产生并发症。

C循环。当患儿的心率每分钟小于60次时,对患儿实施体外心脏按压,将患儿的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每按压三次时,需要对患儿实施1次正压通气。

D药物。进行以上操作后,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对患儿实施复苏药物,如进行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剂量为每千克0.1至0.3毫升,浓度为0.01%)、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e评价。对新生儿的复苏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注意患儿的保暖情况。

2抢救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进行抢救,3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除2例家属放弃抢救,剩余30例新生儿抢救成功,并且抢救效果显著,减少了患儿发生后遗症。30例患儿在进行有效抢救后根据不同病情均实施吸氧、抗感染、纠酸等治疗。其中17例患儿在进行治疗后,均能良好进食,并且呼吸平稳,没有出现黄疸现象。3例患者治疗后呼吸平稳,进食良好,但出现了黄疸的现象。

3讨论

3.1抢救成功的条件。经调查,新生儿出现重度窒息的原因与分娩情况、产妇因素及胎儿因素紧密相连[4],在医院的妇产手术室中需要放置抢救器械及物品,不管新生儿出生时是否有窒息现象,都需要对其进行吸痰,给予氧气与气管插管等护理。同时,医护人员应对窒息的新生儿作出快速的评估,确定患儿窒息产生的原因,根据新生儿窒息的程度按照苏醒技术及方案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不可多耽误时间,抢救时间如超过标准范围内,新生儿即使存活也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3.2抢救时的护理。对于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抢救时主要护理包括:①保暖,新生儿身体各个机能还不够完善,其自身的体温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在对新生儿抢救的时候要注重保暖。②呼吸道畅通,若新生儿面色苍白、发紫,并且伴随着呼吸急促的现象,说明新生儿的呼吸道不畅通,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清理。③护理气管插管,可采用地塞米松滴入气管,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技术,避免出现反复插管的现象。④防止酸中毒,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时常出现酸中毒的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可以实施插管加压给氧,如若出现感染的现象,可以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防止颅内出血。同时保持新生儿的病房空气流通,每天进行消毒。

参考文献

[1]黄玉玲,黄秀玲,王刚.新生儿重度窒息100例抢救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8(21):1515-1516

[2]赵华,吕宏梅,王素琴.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7,19(17):182-183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8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原因分析 复苏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死亡及导致伤残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围生保健工作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和正确的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 2009年3月 2010年3月期间的920个新生儿(包括顺产和剖宫产),其中发生窒息87例。

        1.2新生儿窒息的诊断  apgar评分是一种简易的临床评价出生婴儿窒息程度的方法,0~3 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1min评分提示窒息的严重程度,5min或10min评分反映窒息抢救的效果及预后。出生后应做血气分析,测定血糖、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动态进行头颅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ct检查

        1.3治疗方法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应由产、儿科医生共同协作进行。了解孕娩史,对技术操作和器械设备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1)准备工作:备好远红外抢救辐射台、氧气、吸痰器、复苏气囊、喉镜、气管导管。

        (2)a、b、c、d、e复苏方案:a(air 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circulation)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d(drug)药物治疗;e(evaluation)评价。前2项最为重要,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

        (3)初步复苏步骤: ①保暖,防止散热,生后立即置于远红外保暖台上。②用温热干毛巾擦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③置正确体位,肩部垫高2-3cm仰卧颈部微伸。④吸净口鼻分泌物,吸引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0秒。⑤触觉刺激,即经以上处理后仍无呼吸,可拍打足底2次或摩擦背部以促进呼吸出现,以上五个步骤要求在2秒内完成。

        (4)通气复苏步骤:婴儿经触觉刺激后:①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者可予观察。②如无自主呼吸,喘息和(或)心率<100次/分,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15-30秒后,心率如>100次/分,出现自主呼吸者可予以观察,心率在80-100次/分,有增快趋势者,宜继续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如心率不快或<80次/分者,同时加胸外按压心脏30秒,无好转则

行气管插管术。

        (5)复苏技术:①复苏器加压给氧法: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尖端口鼻但不盖住眼睛,通气率为30-40次/分,手指压与放的时间比为1:1.5。②胸外按压心脏,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列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双指法:操作者一手的两个指尖压迫胸部,用另一只手或硬垫支撑患儿背部,按压速率为120次/分,压下深度为1-2cm,按压放松过程中手指不离开胸壁,每按压心脏3次间断给正压通气1次。③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指征为需气管内吸引时、面罩正压给氧无效、重度窒息需长时间人工通气或疑为膈疝者,要求20秒内完成插管及1次吸引,如超过20秒或需要再次插管,必须先行复苏气囊面罩加压通气。

复苏后的观察及处理:复苏后应密切观察监护,减少或避免继发性缺氧损伤,对减少和减轻并发症、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学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存在几个方面,孕妇因素(如妊高征等疾病)15例,占17.24%;分娩因素(如宫缩乏力、臀位)8例,占 9.19%;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8例,占 9.19%;脐带因素(如脐带压迫、绕颈)28例,占32.18%;羊水因素(如过多或过少)6例, 占6.90%;胎儿因素(如早产儿、巨大儿)20例,占23.0%。其他类2例,占2.30%。

        2.2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结果  全部患儿经过复苏措施以后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死亡病例。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发生的呼吸抑制,表现出生后1min内或数分钟后无自主呼吸。凡是影响母体与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本病发病率高,但随着复苏技术的改进,其病死率有所降低。

        宫内室息的原因有:①孕母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心脏或肺部疾病,及应用降压药、镇静剂、麻醉剂等。②胎盘功能不全、前昼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③脐带绕颈、打结、脱垂等。④胎儿严重畸形、颅内出血等。生后窒息:可以是①宫内窒息持续至出生。②母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了麻醉剂、镇静药。③产程延长、头盆不称、产钳助产、臀位产。④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畸形、肺发育不成熟等病因。

        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是分秒必争,及时而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切勿过早的随意刺激呼吸,以免将堵塞在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羊水吸入肺内,形成吸入性肺炎。

        参 考 文 献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9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快速、正确、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初步复苏、正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药物治疗。结果:经上述复苏措施抢救成活率高达99.1%。结论:采用正确有效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措施可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充分的准备、训练有素的复苏小组人员、功能良好齐全的复苏器械、药物与抢救成功率有着明显的关系,认为加强产房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培训,更新观念摒弃有伤害的复苏方法,尤其对有产前或产时危险因素有可能发生窒息、或突然发生窒息后能够迅速正确判断、良好的配合、有效正确的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的关键。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复苏;措施

新生儿窒息是目前新生儿死亡和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新生儿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产科中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的急症。全世界每年近5百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世界卫生组织1995)。在这些新生儿当中,许多未被进行正确的复苏。因此通过应用正确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措施可使新生儿改善预后[1],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我院产科自2010年1月开始进行全科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并应用到临床,从2010年1月~2010年10月共有100例新生儿通过新生儿窒息苏步骤,效果显著。现就此讨论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2986例,其中经过复苏步骤者100例,占0.33%。发生窒息的100例中重度窒息者54例,轻度窒息者46例。8例在孕32~36周,为早产儿,72例在孕37~42周,20例在孕41周以上,为过期产儿;孕母年龄在18~35岁;其中剖宫产术分娩者49例,经阴道产钳助产者10例,经阴道臀牵引术分娩者2例,经阴道自然分娩者39例。100例中82例产前或产时有高危因素,大多数同时具有2项以上高危因素;胎粪污染羊水20例,胎膜早破25例,先兆子痫8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5例。

2窒息复苏过程

2.1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措施:为婴儿的肺建立通气是新生儿复苏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1]。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复苏a、B、C方案:a(airway)摆正、通畅气道,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建立循环评价心率和肤色。

在每次分娩前,都要做好复苏准备。检查复苏的器械和物品是否在良好备用状态:新生儿辐射抢救台打开将温度调至足月儿30-31摄氏度、早产儿31-32摄氏度;打开氧源使之能提供5-10升的氧气;打开低压吸引器能够提供100mmHg的压力;备好自动充气式复苏囊、胎粪吸引管、气管导管(内径2.5、3.0、3.5、4.0)、带直镜片的喉镜(0号早产儿、1号足月儿)、吸引管(5号、8号、10号、12号或14号)、胃管、脐静脉导管、三通、剪刀、胶布、2-3公分的肩垫、带秒钟的表、温暖的毛巾、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各种型号的注射器。

出生时最初评估:(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呼吸或哭声吗?(4)肌张力好吗?只要有一条是否则进入初步复苏:保持体温、摆好(使新生儿头部适度后仰,有利于气道通畅,为此可在新生儿肩部后背垫一块2~3cm厚的肩垫,使之成鼻吸气),清理气道(羊水污染无活力的新生儿,吸痰管难以吸出气管内胎粪羊水,可立即气管插管,在直视下清理呼吸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擦干全身弃去湿毛巾,给予适当的刺激(轻弹足底和抚摸背部),重新摆正,30秒评价呼吸、心率和肤色,当呼吸低于100次/分、皮肤紫绀、呼吸不好,则进入正压人工呼吸(面罩或气管插管以40-60次/分的呼吸频率进行给氧),30秒后评价心率,当心率低于60次/分,则进行胸外按压配合正压人工呼吸(每分钟30次正压人工呼吸和90次的胸外按)以保证充足的心搏出量[2],当经过有效的人工通气及胸外按压30秒后,心率仍然小于60次/分,则则应立即使用1∶10000肾上腺素,给药途径首选脐静脉推注,脐静脉给予1∶10000的肾上腺素0.1~0.3ml/kg[1],在脐静脉未建立之前可从气管插管内给予肾上腺素0.3-1ml/kg。以上复苏措施正确但新生儿仍呈休克状态并有失血的依据,应给予扩容剂,首选生理盐水10ml/kg。

2.2复苏后的处理:复苏后的新生儿在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以后仍有可能恶化。新生儿复苏时间越久,其对复苏努力做出的反应就越慢[1]。复苏后护理分为三个等级:

常规护理:大多数新生儿是无危险因素、羊水清、有活力的足月儿。出生后,他们无需与母亲分离,接受复苏的最初步骤。把婴儿直接放在母亲的胸口,擦干,用毛巾包裹着就可以保持其体温。通过与母亲皮肤的直接接触,婴儿体内热量得到保存。必要时擦干婴儿的口和鼻以清洁上呼吸道。最初步骤的形式可以更改,但必须继续观察呼吸、活动和肤色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观察护理:有产前或产时危险因素,羊水或皮肤粪染,呼吸或活动抑制,和(或)皮肤紫绀的婴儿将需要密切的评价。这些新生儿应该在辐射热源下进行评价和初步处理,并接受恰当的最初复苏步骤。他们仍处于围产窒息所引发问题的危险中,在新生儿最初阶段应被经常评价。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转入具有心肺功能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的新生儿室。

复苏后护理:应用正压人工呼吸或更多措施复苏的新生儿需要继续给予支持,他们有再次恶化的可能,处于异常过渡而发生并发症的高度危险之中。应该在可以继续评价和监测的环境中照料这些新生儿。可能有必要转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3结果及预后

3.1结果:全部在分娩前做好复苏准备,在新生儿辐射台处理。46例为轻度窒息者,仅行初步复苏,30秒评价心率、呼吸、肤色均好,恢复好;42例中度窒息新生儿进行了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大于100次/分,1分钟评分9分,1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经过气管插管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给药后,转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进一步监护,仅1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皆成活至出院,抢救成活率为99%。

3.2预后:产后42天回访,婴儿预后良好。

4讨论

4.1充分的准备、良好的配合、训练有素的复苏技能是复苏成功的先决条件每个婴儿出生时都应该做好复苏的准备,因为新生儿对复苏的需要可能是突如其来的[2]。因此,每一个新生儿出生时都需要有至少1名熟练掌握复苏技能的医务人员到场,如预计分娩会有高度危险性,可能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新生儿复苏,则至少应该有2人在产房内主要照料新生儿――一人具备完整的复苏技能,另一人或更多人协助。要有“复苏小组”的概念:具有完整复苏技能的人作为小组的领导者,来摆正,通畅气道,必要时做气管插管。其他二人协助摆正,吸痰,擦干全身和给氧。受到领导者指示后,他们才能施行正压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第助给药或记录抢救过程。

4.2保持气道通畅:摆正新生儿:仰卧颈部轻度仰伸到鼻吸气位,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清理口腔和鼻内的分泌物。这也是做气囊面罩给氧和气管插管的最佳。必要时在喉镜直视下清理呼吸道[3]。

4.3正确的复苏手段,避免不必要的伤害。适当的触觉刺激能诱发新生儿呼吸,触觉刺激有两种安全而适宜的方法,(1)拍打或弹足底(2)轻柔摩擦新生儿背部。过度用力刺激不但毫无帮助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损伤:挤压胸廓容易导致骨折、气胸、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将大腿压向腹部容易导致肝脾破裂,热敷冷敷容易导致体温过高、过低或烫伤;摇动容易导致脑损伤;拍打背部或臀部容易导致淤伤[4]。

经过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的医务人员,分娩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良好的配合,迅速正确有效的进行复苏,可以使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达99%,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改善预后,使众多家庭幸福。

参考文献

[1]叶鸿瑁,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复苏.第5版.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45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篇10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又称为新生儿黄疽,指新生儿生后3~7d内,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累积或者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皮肤及巩膜发生黄染现象的医学临床症状[1],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疾病。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1min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84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婴43例,女婴41例,出生时间1~7d,平均出生时间(3.6±1.4)d。所有患者的出生体重在2500~4000g,新生儿apgar评分>8分,均经检查排除病理性黄疸以及溶血性黄疸,产妇均健康,均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等疾病。随机将其平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新生儿在体重、出生时间、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此次研究资料的基本要求,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一般常规新生儿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早吸吮、早接触、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以及母乳喂养等。鼓励母亲及家属将新生儿适当的接触阳光照射[2]。

给予对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新生儿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尽量使新生儿喂养充足,每次在新生儿充分吸吮母乳后,若母乳不足新生儿还不能吃饱,则可以适当的按需喂养规格的配方奶,直至母亲的母乳量能够充足为止,同时对此组新生儿增加游泳护理以及抚触护理干预:①游泳护理干预措施:新生儿进行游泳能加强胃肠蠕动,游泳时水的导热性大于空气,会消耗更多的人体能量,能有效增加肠胃蠕动,能够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早期排出,使肠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作用减少[3]。一般在新生儿出生4h后即可对其进行游泳指导护理,游泳护理首要步骤为在新生儿脐部贴好一次性的防水脐贴,并将室温调节并控制在26℃~28℃,将游泳的水温调节并控制在38℃~40℃,防止温度过低新生儿受凉。游泳最佳时间为10min/次,进行1次/d。此后可以根据新生儿的具体的身体状况变化逐渐增加游泳时间,最长可增加至30min左右。在新生儿游泳结束后,应该用手轻轻将新生儿抱出泳池,然后取下游泳圈和护脐贴,并将其放置在干净的浴巾上,并给予脐部护理,主要使用0.02%的安尔碘进行消毒脐带;②抚触护理干预措施:每日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措施,当完成新生的沐浴后,抚触前的护理人员应在手上淡抹一层婴儿专用的润肤油,对新生儿的每一寸肌肤进行轻柔,抚触的最佳时间为15~20min,特别是抚触新生儿的背部,能有效刺激背部皮肤神经,从而带动脊髓排便中枢神经的兴奋,有助于加速新生儿粪便的快速排出;③院后指导: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新生儿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初筛和复筛通过率和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的关系呈负相关。因此对于层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在初筛时未通过的患儿,应知道患儿在30~42d时间内需到院再次就诊复查,并告知患者家属患儿在6个月~1岁早期的干预对患者疾病的重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患儿家属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1.3效果评价对于两组的新生儿进行检测第一次排胎便的时间、胎便转为正常的时间以及新生儿黄疸指数评定。对于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测定是采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进行测量,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胆红素测定,一次有效测量是3次,取3次的平均值。

1.4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0软件包完成,p

2结果

2.1新生儿的第一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进行比较经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

2.2比较两组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生后l~5d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量值的变化情况,见表2,可明显观察到新生儿除第1d两组的经皮黄疸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由生后第2d开始测量进行比较后,观察组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主要是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征相关。新生儿由于肝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机体对于胆红素的转运能力较差,加之新生儿肠道内菌群较少,尿胆原不存在等特点共同为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创造了先天的条件。新生儿肠腔内胎粪一般含有80~l00mg的胆红素,基本等于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总量的5~10倍,若新生儿的胎粪排泄时间延长,导致肠肝循环负荷加重[4];对于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时可以引发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刺激机体内的胃泌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胆红素的消化吸收并能够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第一次胎便的排出。对于新生儿进行抚触和游泳不仅有助于建立肠道正常菌群而且能够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的第1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进行比较:经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以外,由生后第2d开始测量进行比较后,观察组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本组资料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新生儿早期进行游泳和抚触护理干预以及增加新生儿早期进食量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新生儿黄疸症状,加快黄疸消退时间。

参考文献:

[1]孙淑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1,1(22):55-56.

[2]杨志群,刘广丽,周军.新生儿黄疸30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5(2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