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十篇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十篇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17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1

(一)运用仿真实验解决现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场所、设备不足的问题

仿真技术能够实现较多的教学工作,从现有的教学来看,通过较好的运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方针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试验场所、设备不足的问题,更好的创新课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较为真实的效果。首先,学生不必经常下车间进行体验,而是在课堂中就可以很好的应用和学习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即便是在课下,也可以通过系统来反复的练习,提高了技术的熟练度。以电子工作平台ewB为例,提供了方便的操作界面,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原理图的输入。单击鼠标,可以方便地完成元件的选择;拖动鼠标,就可将元件放在原理图上。ewB具有自动排列连线的功能,同时也允许用户调整电路连线和元件的位置。第二,在实际的实习中,可以将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到的解决方法,利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仿真技术,反复的钻研和学习,配合其他的案例分析,增加技术上的经验,对于毕业后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仿真技术并不是理论上的技术,通过运用该技术,能够在很多方面完成对人才的较强培养,并且在理论学习、技能操作、个人方法建立等方面,均实现了较大的进步。本文认为,通过利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仿真技术,完全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自身的操作能力。首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仿真技术,能够更好的完成基础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促使学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人才。其次,在运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仿真技术的过程中,可实现拓展课程的全新优化。可以通过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仿真技术的帮助,学生可以对课题提出更多的猜想和假设,自己去证明和解答,与教师共同讨论,这对人才培养来讲,才是最需要的。

二、总结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2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行动学习;多元化评量

引言

在高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用“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育理论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主要从课程大纲开发、单元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评量及能力指标的建置,任务单、试题库、课业单等学习资料的建置,建设课程资源库,为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在实践研究中,采用CBe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和引导文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学习成果为学习目标,实施开放式“教学做”一体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在课程实践活动中,以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教学手段情景化为原则,按照“能力递进”的思路设计教学。以职业岗位需求,设定学习情境,以项目问题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制作作品为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化学习模式。通过发放学习任务单、资讯单、讲义、电子教材、学习ppt、评量单、课业单、作品展示、仿真电路案例等学习资料,学生先熟悉工作过程,课上以引导文、项目式、实验探究、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为主,引领学生结合学习引导文、任务单等,设计小组工作方案(学习方案),用实验操作,问题讨论,评量等环节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体验工作过程;课后通过小组反馈,及时改进与提高,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法,信息直观、形象,学生能轻松地接收信息,是学生眼中的“教材”,能指导学生有步骤的学习,其工作程序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估,围绕“六步”进行学习活动。资讯:学生查阅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的相关知识,识读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讨论整流、滤波与稳压工作原理;教师提出问题:交流电、变压器、二极管特性;引导学生设计完成任务的流程图。计划: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性价比高的操作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方案、电路图;教师指导整流、滤波与稳压方案确定的方法,提供不同方案电路图。决策:学生确定最终实验方案,画出实操电路图,确定使用的器材;教师引导学生用multisim仿真电路功能,做好实作前准备工作,强调安全用电。实施:学生分组连接制作稳压电源,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测试电参数记录波形图;验证电路的稳压性能;教师演示,巡回指导,解疑,发现问题组织讨论。检验:学生自检、小组相互检查,按评量表的要求进行自检,打分;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检查、点评并总结,按评量表的要求检验,给分。评价:各小组作品展示,相互指导,总结整个工作过程,小组自评和互评,给出成绩;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从学习、协作、操作能力等给出成绩。

3情景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仿真+实作+实验”手段情景化,将知识的传递过程生活化、内化,使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及探究能力得到发展。情景化的教学手段,以现场教学、案例、“实作”或仿真实验为载体,使教学与工作实践融为一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仿真实验为载体,运用multisim、Kelaier仿真学习软件,先照葫芦画瓢,用仿真软件画图读图,如:对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学习,画出电路图,识读电路图,先建立直观表象,先认识电路“长啥样”,各元件“叫什么名字”,再知道各元件“有什么特点”,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然后再用仿真实验测试电路参数,分析电路功能。由直观感知,认识电路特点,从中认知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电阻,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的大小,到定性记忆各元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再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能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因,最后到应用,通过仿真实验熟悉非线性失真、产生原因及调试电路参数减少失真的方法,再测试静态工作点、通过输入、输出波形估算电压增益。

4多元化的评量制定

多元化的评量方式,以过程(平时)评量为主,占40分,包括作业、出勤、口语、实操,每项评量标准都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期中评量以“实作“为主,交可视化的作品与分析报告占20分;期末评量为闭卷笔试40分。通过学生互评、组长评价与教师评价,公平、公正给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建立学生的评量档案,学生自行管理,积累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收获和喜悦。

5结语

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行动学习”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学习法,借助仿真软件、“实作”、实验,使教学手段情景化,增强动态教学效果,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2]李志义,朱鸿,,夏远景.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学研究,2014(2):29-34.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职业教育

电工电子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是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基本能力,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必备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涉及高等数学和物理等相关知识。而现在的高职生源普遍基础较差,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挺难。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我们的反思,感到问题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教材落后,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理论抽象;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学不会甚至厌学.所以很有必要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

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内容应以掌握概念为基础,强化应用为重点.教学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全面组织编排教材。按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有基础型模块,有应用型模块。基础型模块的教学内容,够用就行,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和难记而应用少的公式该减的就减,减轻学生的厌学情绪。应用型模块要尽最大可能与社会需求、企业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研究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推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式更符合高职高专的教育要求。如在讲授交流电路时,功率因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如何改善功率因数意义非常重大,但功率因数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安装一个日光灯电路,然后按要求对日光灯电路并联不同的电容器,并逐步观察记录数据,体会功率因数的意义,加深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安排的内容和实验方案,而是自主探索,寻找最佳方案,学生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大大加强,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聪明才智。研究性学习形象直观,学生们每次课都感觉新鲜,每次课都有收获,自信心增强,也增加了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轻松驾驭教材的本领,更要有电工电子专业的操作技能,熟练仪器仪表使用,快速连接实验电路,并快速分析电路故障,排除故障,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操作训练。

研究性学习构建了和谐课堂,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和时间,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因才施教,学生便于及时向教师请教。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注重实物教学

在讲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在课堂上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和pn结的形成过程,多数学生仍然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如在课堂中引入实物教学,可增加同学们的直观认识,向同学们展示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实物,直接告诉同学二极管具有只允许单方向电流通过的特性,然后讲解如何去判断二极管的管脚,接着再把含有二极管器件的实用电路(比如单向整流电路)向同学们展示,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这就是黑箱理论,“黑箱”是只知其输人和输出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或者说“黑箱”是内部结构一时无法直接观测,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系统。从外部观测那些具有某种功能而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通过输人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响应,分析系统的状态过程,推断系统的行为,这就是“黑箱方法”。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是专业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学校对实验教学环节应高度重视,并创造较好的实验条件。

在实验时,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一定要强化目标教育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评分标准与严格要求相统一。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的同学接触实验,存在着对电的惧怕而缩手缩脚,这时,作为教师应注意引导,首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强调注意事项,然后鼓励学生多动手,对每次实验表现突出的学生,将其组装的线路作为下一次同学实验的工艺样板,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对不认真实验的学生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疏导部分学生的“冒进”思想,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操作。实验室方面,要有配套改革,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熟悉实验仪器,实验内容,让学生掌握第一手实验材料。

4.加强对现代教育手段的研究与应用

采用电视录像片、电子教案、实践教学光盘、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信息量大等特点,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而产生最佳效果。我们可以将每个实验内容作为幻灯片,在理论课堂上花费少量的时间进行讲解,使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

三、改变成绩的考核方式

成绩的考核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标准,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前进方向。为了合理的应用这一杠杆,应把笔试和电子产品设计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掌握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试用来检查学生掌握教材中知识的程度;电子产品设计用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两种考核成绩都记入总成绩,具体各项所占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总之,通过综合的考试方法目的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者,必须具有‘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特点,并且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我们要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宗旨,坚持教学与教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理念,加强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书育人工作。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社会不缺乏高学历,已经不是专业知识匮乏的时代。你会开车,别人也会;你会电脑,别人也会;你会外语,别人也会。专业知识即使不会,在实践当中学起来也很快。在人才选取中,才的分量在降低,德的分量在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术”的东西已不再是大的筹码,品德越来越被人看重。品德的修炼并非易事。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时教导学生。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

参考文献

[1]周莉.论电工技术模块化教学趋势.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杨善德,王实伦,章惠中.素质教育新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王素玉,刘桦.模块化教学的应用设计与实践,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4

1.1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电工与电子电路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汽车电子控制电路、点火变压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1.2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汽车专业的学生具有数理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求知欲较强,尤其是对汽车机电相关的电工电子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与经典案例比较感兴趣,但人文社科类课程相对较少、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关注度需加强引导等特点,教学环节融入与专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重要事件、典型人物等科普或轶事更具贴切感,善于扑捉实现自身价值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契合点,从而激发出与之相关的认同感、责任感、民族自豪感[4]。

2专业基础课程融入思政要素的做法

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基本路径。要让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功能,课程的开发设计就要切实遵循教书育人规律[5]。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即首先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在教学目标制定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6],深度挖掘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高铁、大型驱逐舰、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天眼等大国重器研发成就为案例,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要素纳入融入专业课程标准,推动以课程思政融入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梳理出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1课程设计融入思政要素,实现课程思政

以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首先研究教材,深度挖掘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精选出与授课内容相匹配的经典案例。例如,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单元课中,列举高铁、风电等中国高端装备由每年需花费数亿元从国外采购iGBt产品到成功研制出了堪称“半导体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的国产耐高电压高电流的iGBt,实现高铁高速列车用上“中国芯”的梦想;在“电磁场及应用”章节中,列举中国电磁炮技术成功赶超美国技术,扬我军威等案例,通过观看震撼的视频,激发学生的认同感、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

2.2以大国工匠事迹为引领,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产品质量有着执着的追求。我国有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顾秋亮,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被人称为“顾两丝”。在实践课程中,以大国工匠事迹为引领,锤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工匠精神。再如,在“基尔霍夫定律验证”“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制作”等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认真绘制电路图、剥削线头、压接线头、仔细连接线路、万用表的测量、工具的摆放、环境卫生、工作服的穿戴,课后工位的环境卫生整理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这些元素都是职业素养的具体体现,与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有紧密内在的联系。

2.3开展第二课堂学、创活动,实现科技创新

创设了“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新能源技术应用”2个课外学生科技社团,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第二课堂,自主组织开展活动,开展了“直流集成稳压电源电路的制作”“汽车转向指示电路制作”等活动,验证了所学半导体二极管、电源集成稳压器、变压器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激发创新意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7新能源11班学生王昭元是科技社团的成员之一,在2018年唐工院举办的“新能源技术应用”“智能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2个赛项分获一等奖、二等奖;科技社团学生参加了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赛项,获团体二等奖,形成了以学促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学习范式。

2.4服务社会、引导创业、规划职业生涯

笔者依托23年的企业、研究所等创业、工作经历,将工程设计、实施、社会服务的感悟、案例纳入课堂教学、指导社团活动,发挥自身校、企工作经历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身优势,发现自我特长,引导创业、规划职业生涯。唐工院17新能源11班王昭元等学生创立了唐山君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施展创业才华搭建了舞台。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5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理实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12-02

一、原有教学模式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中授课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大篇幅的进行公式推导、计算,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课程对于学生思维方法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较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对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我院大部分毕业生到就业单位后,由于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别,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另外,在工作中毕业生会遇到一些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必需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涵义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机结合。追根溯源,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来源于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将基本知识讲解、操作技能培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2]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了[3]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学生与学徒一体、教室与车间一体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四、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举例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产品及虚拟仿真为载体的项目课程中边学边做,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及其重要作用。本课程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将课程内容设计为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装调、直流电路的分析及装调、正弦交流电路的安装与测试、晶体管电路的装调、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装调等五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划分为多个学习任务。下面以其中一个为例来阐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构建。

以往在给学生讲解时仅是大篇幅的推导应用公式、分析电路进行计算,学生对这些枯燥的符号、公式毫无兴趣,教师讲授起来也很吃力。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下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proteusiSiS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它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可以仿真、分析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通过选取所需元器件在图形编辑窗口内完成编辑和绘制电路原理图,并可以调整元器件的位置、放置方向以及改变元器件的电阻值、电压值等基本属性,从而验证相应的定理、定律,例如,在下图中验证节点B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时,可以借助proteusiSiS仿真软件绘图并在节点B的三个支路分别安装电流表a1、a2、a3,各元件参数确定运行后会在三只数字电流表上显示出该支路的电流值,学生可以直接读取i1、i2、i3的数值,从而直观、明显地来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可以选定所要验证的回路,在回路的每个元件两端并联电压表V1、V2、V3,各元件参数确定运行后会在三只数字电压表上显示出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值,从而可以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过去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感兴趣。

五、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相关教学保障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建设仿真的职业环境及相关硬件设施环境,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综合实践训练等多种要求的仿真训练要求,从而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建设也是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建设的重要教学保障,传统教材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在理论和实践结合方面涉及较少,因此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建设中教材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由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的知识点,将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确定为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相应学习情境,体现了教材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要求。

校企合作也是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进一步推动校企的深度合作,围绕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和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各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紧密合作,将实践内容和行业前沿技术及时纳入理实一体教材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校企共同设置专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从入口到出口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向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体会[J].职教通讯教材教法2009(11):45-46.

[2]何先英.略论“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3):71-73.

[3]谢文明.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34-35.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6

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教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着手的新形势的教学改革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方法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如何跟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在教学理念上如何评价教学成败,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的。现就从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标准改革等方面浅谈一些思考。

一、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1.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子技术技能。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考查衡量教学和学习效果。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显然,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子技术课对物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容易使学生有厌学情绪。现在的教学仍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教学效果。

3.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电子技术课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方式。

二、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改革总体思路

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革课程内容,同时也要改革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为:采用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教课程开发模式。此模式整合了理论与实践,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帮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此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打破学科体系,代之以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

2.改革具体措施

(1)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坚持“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结合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及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为便于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采用分阶段、层次化的渐进模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充分体验整个活动过程,突出本课的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

(2)改革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岗位要求,总结多年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深化,主要的教学方法有:

一是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的项目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

潜能。

二是案例实践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的规划,精心选用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克服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三是“学做合一”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全程实训室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课的划分,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

(3)教学手段的改革。有了好的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有好的教学手段,要善于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eDa仿真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在讲共射极放大电路、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时,虽然可以借助powerpoint、flash等进行讲解,降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方面的难度,但学生还是缺少感性的认识。但通过multisim对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后,学生能切身体验到设置适当的工作点的重要性和负反馈的作用等,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了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

(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在本课程考核中,转变传统的评价模式,积极开展科学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体现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课程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项目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作业成绩,项目成绩包括任务完成、组织、实施情况,期末成绩包括笔试和操作成绩。每部分都包含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方面,最后进行汇总。

总之,电子技术课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持久的任务,需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情灵活运作。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改革,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要素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

参考文献:

[1]臧桂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一、引言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本科生非电类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课程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广,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金城学院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三本独立学院,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通过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消除“重讲授、轻操作”、“重知识、轻实践”、“重考试成绩、轻综合能力”等倾向,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课程教学改革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根据专业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制定适合专业的教学大纲。

对于非电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内容多,学时少。要正确处理这一问题,首先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调整。

1.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1)基本内容。这部分是该课程的入门基础知识,要认真详细地讲解。

(2)专业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各专业的必须内容。如针对机械专业对强电要求相对较高的特点,可选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等内容。

(3)扩展内容。对于专业应用较少的内容,可简单介绍,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

独立学院在“本三”批次招生,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偏科现象严重,依赖性强,自学能力较差,对于理论的推导和理解相对较慢,但若采用直观形象的引导教学方式,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情况下,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授课方式,可以提高授课效率,节省板书时间,补充更多更新的内容。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相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凭借老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很难说得清楚,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诸如电机、二极管、三极管、常用电工仪表等器件的实物图片,使学生获得感官第一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在课件中引入动画制作等手段,生动地展示电动机的控制过程、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规律、pn结的形成等,从而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教学。

(2)eDa技术的合理利用。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多数是公式、数据、做题解题,抽象难懂,无法理解实际问题与习题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应考虑应用eDa技术,引入multisim电子仿真软件。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可以对晶体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等进行分析仿真――从元件库中拉出所需各元件,连接成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在静态分析时,用直流仪表测量出静态工作点的、参数,判断静态工作点的位置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可改变基极电阻的阻值,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课后做习题时,学生经过解析计算后,也可以用multisim软件来检验,立即得到准确答案,大大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实验教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后续实践环节的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基本上沿用了灌输式教学,它的弊端在于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实施启发式、研究式等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实验室,一方面把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尽量放在动手上,另一方面实验过程会更有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真正实现从“带实验”到“指导实验”。

三、考核方法改革

我院办学理念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如何贯彻这一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三本院校的办学特色,培养较好掌握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实用性人才,除了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外,对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1.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现在,绝大多数的课程的考核都采取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学生的学习前松后紧,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到考前一两周开始突击复习,也许可以通过考试甚至拿到高分,但这个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学习的好坏,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应用能力水平,也就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了。

2.课程考核的改革

(1)期末考试内容的改革。期末考试的内容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考试不再过于强调学生应用公式和计算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计算,因此,考试内容应转移到对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考核,考试题型尽量避免过于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

(2)增加课堂习题测试。《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比较抽象,若是课堂上单纯的教师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也容易走神。利用课堂练习和测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使课堂气氛更融洽,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习题的讲解和后续内容的讲授中,对掌握不牢的知识点予以重点强调。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紧张性,在平时就去认真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而不是到最后为了应付考试。

(3)增加分析设计性的大作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应将分析设计性的大作业作为考核方式之一。大作业题目如:信号发生器、抢答器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等。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去准备,如上网查相关资料,找老师讨论设计思路,同学间相互讨论,等等,最终提交设计报告和仿真结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认识到我所学的理论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本文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意见。改革和完善该课程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因而必须立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基础课。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于宝琦,于桂君.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2(2):47-48.

[3]田慕琴等.论eDa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增刊):53-54.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8

关键词电子工艺工艺文件6S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1.047

0引言

“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实训课程对培养工科类学生电子工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一定的电子工艺知识及相关技能是工科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不断更新才能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吻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①

1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课程实训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接触电子制造行业中的主流技术、先进设备,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我校电子工艺实训室增加了贴片机、自动印膏机、手动印膏机、回流焊等用于贴片元件装配的设备,以及进行pCB制板的一整套设备,实践教学内容在保留原先手工焊接训练、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产品装配的基础上,增加了pCB制板、贴片元件装配工艺训练,极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1.1基础实践训练

基础实践训练包括手工焊接训练、拆焊训练、几种小型电子产品安装、焊接及调试几部分,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掌握手工焊接技能,学会常用元器件检测方法,了解小型电子产品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及流程。

1.2表面贴装工艺训练

收音机作为经典的实践教学载体,在保留其分立元件插接装配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贴片元件、插接元件混合的装配方式,实训中学生通过动手印刷锡膏、贴片、回流焊接,掌握贴片元件手工装配过程。首先,学生利用手印台印刷锡膏,要求学生刷膏时用力均匀,锡膏厚度合适;其次,学生进行手动贴片,因为贴片元件体积小,不同型号及规格的元件外型几乎一样,为避免错贴、漏贴,采用工位装配方式,每个工位放置若干种盘状纸编带封装的贴片元件及用于取放元件的真空吸笔和镊子,工位上附有元器件安装的pCB板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完成贴片元件的装配,贴装完毕后,学生要检查元器件的贴装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特别是有极性元件,更不能装错,比如,收音机低放部分贴片二极管正负极装错,会造成电路电流的不正常。最后,将装配好的pCB板送入回流焊机中完成焊接,焊接后的还要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虚焊、连焊的地方,因为放置贴片元件时元器件移动可能会造成锡膏桥接。

1.3印制电路板制作训练

电子工艺实习所做的电子产品通常都是使用常规的配套器件和设计好的线路板,实训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只需要机械地插件、焊接、调试,缺乏对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②在印制电路板制作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原理图绘制、pCB图绘制、Geber文件输出、裁板、贴膜、曝光、显影、腐蚀、清洗等一系列制板过程,然后进行元件检测、成形、镀锡、安装、焊接、测试等,完成循环彩灯的整个制作过程。在印制板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研究、设计、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该实训环节,学生基本掌握了pCB制板的一般流程,为今后的电子科创活动打下基础。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pCB制板,所以选用的实践载体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任务,会极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选择相对简单的循环彩灯作为实训载体。

2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实训内容③

通过购置新的电子工艺实训设备,开发新的实践项目,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将对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的优化。

2.1重视课程的综述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今信息化社会,电子工艺发展迅速,在综述环节通过大量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手段介绍当今电子工艺发展状况,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教学中,为学生们打开一扇了解电子工艺发展现状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实践课程的学习目的,阐明学生通过本课程所能解的知识及应掌握的技能,以及本课程在学生工程素质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2编写电子实践工艺文件,加强学生工艺技能的训练

原来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采用的是,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后,根据教学要求完成实训内容,往往由于学生记忆不全或有误造成操作e误,甚至产生安全隐患,现在,学生进行工艺训练及电子产品装配前,首先要求学生编写工艺文件,然后学生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进行训练以及产品的安装与调试,避免了盲目性,降低了出错的几率,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提高了安全性。工艺文件作为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反映了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装配准备、装联、调试、检验、包装入库等各道工序的工艺流程及规范,在实践课程中,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制造中所需要的技术文件的种类及其作用,懂得工艺文件对指导生产的重要性,掌握实训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写方法,在实训中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保证了实训产品装配质量。

2.3引入6S管理观念,培养学生责任、安全、节约意识

6S管理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规范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整理”主要是指工作中区分出需要和不需要的事与物,再将现场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现场;“整顿”是指,将物料、器材、工具、文件的位置固定下来,明确数量并进行标识,以便在需要时能迅速找到;“清扫”主要是指将实训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并注重细微之处;“清洁”是指,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状态能维持下去,并进行标准化;“素养”是指,培养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和积极向上的工作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团队精神;“安全”主要是指,清除事故隐患,排除险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④在电子工艺实训中,根据企业广泛应用的6S管理方法,结合电子工艺训练课程的特点和实训条件,制定学生实训中的行为和评价标准,在锻炼学生的电子工艺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树立责任、安全、效率、节约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具体如下:

(1)严格要求学生不能将与实训无关的物品放在工作台上,个人生活用品要放在工作台下面的柜子里。(2)将与实训有关的工具、材料、元器件依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手工焊接烙铁要按要求摆放在右上侧,工具包放在左上侧。(3)课后清理、清扫自己的工位及周围,保持清洁,最后将剩余的材料及元件上交,培养节约意识。(4)保持、维护自己工位所有实训物品清洁、整齐、有序,实训期间要求学生统一穿工作服。(5)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6)学生要严格按照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作业,减少人身伤害,保证设备安全使用。

在实训过程中,要按照以上标准评价学生行为规范,并将学生的表现计入课程考核中。

3建立更加合理的考核标准

原课程考核为三部分:电子制作、实践报告和平时到课率。为了更加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将考核分为四部分,包括考勤及行为规范、操作技能、考核件、报告四部分。考勤及行为规范考查学生实践训练过程中是否遵守规章制度,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安全、尊章守纪、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规范;操作技能考核学生工艺文件编制及具体操作是否正确、符合要求;考核件考查学生做出产品的质量情况;报告考核学生对产品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对产品安装、调试等内容的掌握情况,改进后的考核标准更能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

4结束语

电子工艺实习课程的教学发展,不能仅满足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制作的过程,完成一些模仿式的焊接训练,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真正学到实际工作需要的关键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⑤根据企业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和调试的工艺流程,不断优化实训教学内容,通过引入新的电子工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学生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避免了工作盲目性,降低了出错的几率,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标准,更能全面地考核学生能力,反映学生实践训练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工程素|的培养。

注释

①王晓红,李欣.电子技术与工艺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进[J].高教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10):120-121.

②奕庆磊,刘宏宇.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5):125-127.

③李丽秀,张存芳等.“卓越计划”背景下电子工艺实习课程的发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4):129-132.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9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229-01

引言

中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企业不断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教学和生产实际脱节,使得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我院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制定一体化教学方案,打破传统的知识为主导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职业不断变更转移和自谋职业的能力。

一、课程内容制定

我院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建设,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的原则,参考企业实践经验及其职业要求,从中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教和难学的一门的专业基础课,学生觉得枯燥,不实用。为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将内容寓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并且选择有声音有现象的电路,形成一个个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且突破原来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对电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从2011级起,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子仪器仪表》等整合为《电子技术装接》的教学,开始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

在内容的组织上,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使学生在一个个贴近企业的具体职业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电气专业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将课程内容化分成八个课题,每个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学习活动,并将主要知识点蕴含在各个活动载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如整流模块,以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任务,以二极管电平显示电路为探究对象,使学生根据不同现象,辨别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并围绕每个任务的实现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表1学习领域、行动领域与职业能力对应表(模拟部分)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一体化教学。整个过程围绕具体的项目展开,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1.工作任务描述(以项目四为例)

我院Smt实验室需要制作若干调光台灯,要求使用晶闸管完成。现需要电工班根据电路原理图领取、核对、检测、筛选元器件,并按工艺完成电路的安装。采用模拟工作场景的任务描述,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工作流程

活动1.明确工作任务:阅读工作任务联系单,明确工时、工作内容等要求。

活动2.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分工、协作学习、组长制定工期安排、角色设定、学习讨论等。

活动3.识读电路图:认识元器件:能正确描述晶闸管、单结晶体管等元器件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功能。了解调光电路工作过程。

活动4.筛选测量元器件:列写工具及材料清单、对元器件进行检测

活动5.电路的安装与制作:能正确设计电路布局走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装接。

活动6.电路的测试和验收:能正确完成电路的通电测试,并按电工作业规程,作业完毕清理现场。填写验收和相关技术文件。

活动7.工作总结与评价:以小组形式,对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汇报总结,从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和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

四、评价体系变革

在探索改革过程中,我院更注重过程化管理,以往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做法,并不符合中职学生技能强、知识弱的特点。期末成绩评定以平时(20%)+技能(40%)+综合能力(40%)。,平时考核对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质量的评价,技能考核包括不同能力的考核,如元件识别、元器件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等。综合能力考核则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测试。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篇10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学

一、明确一体化教学工作内容与任务

教师要有效地将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落实。首先应明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确定应培养学生怎样的知识技能。对此,教师可以深入调查与分析往届毕业生在现实岗位工作中对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应用现状,并以此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明确一体化教学的内容与任务,使学生的电工电子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二、设计一体化教学内容与任务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内容同实践相结合,利用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理论讲授,又利用课程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使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内容,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合理地划分为几个阶段。这四个教学任务应以电子电工的实际操作与电工电子产品生产等实践活动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在逐步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更新教学方法,落实一体化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教育进行改革而来的,它是技工院校革新教学理念的产物,改革教学方式的有效体现。所以,贯彻落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符合社会与时展的。以下就是笔者对一体化教学落实的几点思考。

1.设计教学任务,构建学习平台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分析探究该课程的内容,并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划出课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学习的重点、难点,从而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当然,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学任务的制定与设计外,还应为学生营造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技能学习。

2.推动教学任务,组织团队协作

教师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的任务,设计学习的步骤与程序,再进行审核与指导,通过学生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相应课程知识的讲解。而学生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搜集资料与任务讨论,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如此,不但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资源共享,相互合作、竞争的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3.整理交流,反馈教学

经过教学任务的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再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对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的分析与总结,不但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加深了解,并且可以让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改进,从而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技能掌握。

四、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施的思考

1.强化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

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职业技能,能够将理论与实际有效地整合,从而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故而,教师应利用一体化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严格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实际生活中的生产问题进行解决,提升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基础。

2.增强一体化教学活力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纯理论的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而利用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利用,有效地注入活力,让教师一边进行理论的传授,一边进行实践的演示,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抽象的内容化为具体的内容,能够有效地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故而一体化教学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以上就是笔者对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的分析,一体化教学的落实,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故而,对一体化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推动技工院校的长远发展,为社会提供更有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柏向阳.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实施[J].电子制作,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