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十篇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十篇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51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1

【论文摘要】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商务谈判风格差异很大。西方人往往把复杂的谈判分解为一个个较小的问题,然后再依次解决;而在许多东方文化中,谈判是采取一种通盘考虑的方法。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业伙伴,强化基于文化差异的谈判管理,正确处理文化差异,对于提高谈判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论文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商务谈判逐渐成为中国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出口贸易及国际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除了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外,文化差异也成为商业合作取得成功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全盘考虑。1.谈判前要了解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谈判准备工作包括:谈判背景;对人和形势的评估谈判过程中需要核实的事实;议事日程;最佳备选方案和让步策略。其中谈判背景又包含:谈判地点;场地布置;谈判单位;参谈人数;听众;交流渠道和谈判时限。所有这些准备必须考虑到可能的文化差异。例如,场地布置方面的文化差异对合作可能会有微妙的影响。在等级观念较重的文化中,如果房间安排不当、较随便,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安甚至恼怒。2.谈判方式也因文化而异。美国文化倾向于众人一起来“敲定一个协议”;而日本文化喜欢先与每个人单独谈,如果每个人都同意的话,再安排范围更广的会谈;俄罗斯人喜欢累计的方法,和一方先谈,达成一项协议,然后前面的两方再邀请第三方,如此进行下去。谈判时限的控制也很重要。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如北美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对美国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在他们看来,时间应当是被享用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对时间观差异应有所准备。3.谈判过程中理智控制谈判进程和选择谈判策略。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一般包含四个阶段:一是寒暄,谈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话题;二是交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三是进行说服;四是作出让步并最终达成协议。进入正式商务谈判之前,人们一般都对商务谈判的进程有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往往影响着谈判进展的控制和谈判策略的选择。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价值观和思维决策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他们所持有的预期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预期又会引起这些谈判者在谈判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差异。二、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1.寒暄。这里的寒暄意旨为建立关系或者彼此相识而进行的与谈判“正事”无关的所有活动,目的是借此了解客户的背景和兴趣,从而为选择适当的后续沟通方式提供重要线索。就美、日文化差异而言,美国文化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因此,美国商人花在与工作不相干的交谈或了解外国对手上的时间很少,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则来得很快。美国人在谈判桌上会讨论一些与生意无关的话题,如天气、家庭、体育、政治等,但他们这样做更多地是出于友好或礼貌而已,通常在五、六分钟以后就会进入下一阶段。相反在看重相互关系的日本文化中,却常常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着力于先建立舒适的私人关系,然后再谈业务。2.交流工作信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信息交流往往呈现种种不完全性特征。(1)语言差异和行为差异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错误。一般人只能理解相同文化背景的讲话者讲话内容的80%~90%——这一事实意味着有10%~20%的信息被误解或听错了。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讲第二语言时,误解或听错的百分比将会急剧上升。而且当第二语言能力有限时,甚至整个会话可能全部被误解。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往往较为隐蔽,难以被意识到。当外国谈判者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2)非语言交流技巧差异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有时为了从谈判对手那里搜集信息,会采用“单向型”谈判策略——让外国对手提供信息。由于不同文化间客观存在着交流技巧差异,如沉默时段、插话次数和凝视时间差异。特别是当这种差异较为明显时,信息不对称就自然产生了。例如,日本式的交流技巧中凝视和插话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沉默时段较长;而法国谈判者似乎不甘寂寞,往往会在对方沉默时填补这些沉默时段。(3)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信息反馈速度及内容不对称。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或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和德国人具有此特点。而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如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则具有此特点。在多种时间利用方式下,人们有宽松的时刻表,淡薄的准时和迟到概念和意料之中的信息反馈的延期。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类型的买方和卖方关系:垂直型和水平型。垂直型买方和卖方关系注重含蓄和面子,而水平型买方和卖方关系依赖于买方的信誉,注重直率和讲心里话。例如,报盘中的价格因文化而异,美国商人希望事情迅速地完结,所以他们的初次报盘往往与他们的实际要价比较接近。但是,在巴西文化中,巴西商人希望谈判时间相对长一些,他们的初次报盘往往会过分大胆。3.说服就是处理“反对意见”,去改变他人的主意。说服是谈判的要害所在。但是,人们对说服的认识、说服方式的选用往往因文化而异。在注重垂直型地位关系的文化中,人们往往趋向于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寒暄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上,说服阶段要“争论”的内容就很少。即便进行说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往往会选择含蓄或幕后的方式,而且说服的方式和结果还与地位关系有关。相反,在注重水平型地位关系的文化中,人们信奉坦率、竞争和平等价值观,认为说服是最重要的,谈判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暴露不同意见以便加以处理。例如,美国商人喜欢在谈判桌上摊牌,急于从信息交流阶段进入到说服阶段。4.让步和达成协议。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人常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然而采用通盘决策方法的东方文化则要在谈判的最后,才会在所有的问题上做出让步和承诺,达成一揽子协议。最后,因文化而异搞好后续交流。国际商务谈判后管理涉及到合同管理及后续交流行为。不同文化对合同的内容、合同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解。强调客观性,注重平等观念的文化,往往依赖界定严密的合同来保障权利和规定义务。如美国企业之间的合同常常长达百页以上,包含有关协议各个方面的措辞严密的条款,其目的是借此来保障公司不受各种争端和意外事故的伤害。此外,这种文化中管理者一般将合同签订仪式视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举动,因此合同常常是通过寄发邮件来签订的。他们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所以往往不太注重后续交流注重关系的文化,其争端的解决往往不完全依赖法律体制,常常依赖双方间的关系。在这些文化中,书面合同很短,主要用来描述商业伙伴各自的责任,有时甚至写得不严密,仅仅包含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的说明而已。此外,注重关系文化的管理者常常希望举行一个由各自执行总裁参加的正式签字仪式。而且,保持与大多数外国客户的后续交流被视作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部分。在合同签订很久以后,仍然会进行信件、图片和互访等交流。由此可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谈判技巧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关键所在。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商务谈判逐渐成为中国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进出口贸易及国际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除了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外,文化差异也成为商业合作取得成功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全盘考虑。

1.谈判前要了解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谈判准备工作包括:谈判背景;对人和形势的评估谈判过程中需要核实的事实;议事日程;最佳备选方案和让步策略。其中谈判背景又包含:谈判地点;场地布置;谈判单位;参谈人数;听众;交流渠道和谈判时限。所有这些准备必须考虑到可能的文化差异。例如,场地布置方面的文化差异对合作可能会有微妙的影响。在等级观念较重的文化中,如果房间安排不当、较随便,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安甚至恼怒。

2.谈判方式也因文化而异。美国文化倾向于众人一起来“敲定一个协议”;而日本文化喜欢先与每个人单独谈,如果每个人都同意的话,再安排范围更广的会谈;俄罗斯人喜欢累计的方法,和一方先谈,达成一项协议,然后前面的两方再邀请第三方,如此进行下去。

谈判时限的控制也很重要。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如北美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对美国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在他们看来,时间应当是被享用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对时间观差异应有所准备。

3.谈判过程中理智控制谈判进程和选择谈判策略。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一般包含四个阶段:一是寒暄,谈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话题;二是交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三是进行说服;四是作出让步并最终达成协议。进入正式商务谈判之前,人们一般都对商务谈判的进程有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往往影响着谈判进展的控制和谈判策略的选择。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价值观和思维决策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他们所持有的预期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预期又会引起这些谈判者在谈判各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差异。

二、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

1.寒暄。这里的寒暄意旨为建立关系或者彼此相识而进行的与谈判“正事”无关的所有活动,目的是借此了解客户的背景和兴趣,从而为选择适当的后续沟通方式提供重要线索。就美、日文化差异而言,美国文化强调“把人和事区分开来”,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因此,美国商人花在与工作不相干的交谈或了解外国对手上的时间很少,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则来得很快。美国人在谈判桌上会讨论一些与生意无关的话题,如天气、家庭、体育、政治等,但他们这样做更多地是出于友好或礼貌而已,通常在五、六分钟以后就会进入下一阶段。相反在看重相互关系的日本文化中,却常常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着力于先建立舒适的私人关系,然后再谈业务。

2.交流工作信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信息交流往往呈现种种不完全性特征。

(1)语言差异和行为差异所引起的信息理解错误。一般人只能理解相同文化背景的讲话者讲话内容的80%~90%――这一事实意味着有10%~20%的信息被误解或听错了。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讲第二语言时,误解或听错的百分比将会急剧上升。而且当第二语言能力有限时,甚至整个会话可能全部被误解。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往往较为隐蔽,难以被意识到。当外国谈判者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

(2)非语言交流技巧差异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有时为了从谈判对手那里搜集信息,会采用“单向型”谈判策略――让外国对手提供信息。由于不同文化间客观存在着交流技巧差异,如沉默时段、插话次数和凝视时间差异。特别是当这种差异较为明显时,信息不对称就自然产生了。例如,日本式的交流技巧中凝视和插话出现的频率较低,但沉默时段较长;而法国谈判者似乎不甘寂寞,往往会在对方沉默时填补这些沉默时段。

(3)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信息反馈速度及内容不对称。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或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和德国人具有此特点。而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如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则具有此特点。在多种时间利用方式下,人们有宽松的时刻表,淡薄的准时和迟到概念和意料之中的信息反馈的延期。另一方面,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类型的买方和卖方关系:垂直型和水平型。垂直型买方和卖方关系注重含蓄和面子,而水平型买方和卖方关系依赖于买方的信誉,注重直率和讲心里话。例如,报盘中的价格因文化而异,美国商人希望事情迅速地完结,所以他们的初次报盘往往与他们的实际要价比较接近。但是,在巴西文化中,巴西商人希望谈判时间相对长一些,他们的初次报盘往往会过分大胆。

3.说服就是处理“反对意见”,去改变他人的主意。说服是谈判的要害所在。但是,人们对说服的认识、说服方式的选用往往因文化而异。在注重垂直型地位关系的文化中,人们往往趋向于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寒暄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交流上,说服阶段要“争论”的内容就很少。即便进行说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往往会选择含蓄或幕后的方式,而且说服的方式和结果还与地位关系有关。

相反,在注重水平型地位关系的文化中,人们信奉坦率、竞争和平等价值观,认为说服是最重要的,谈判的目的就是迅速地暴露不同意见以便加以处理。例如,美国商人喜欢在谈判桌上摊牌,急于从信息交流阶段进入到说服阶段。

4.让步和达成协议。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人常常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和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从头至尾都有让步和承诺,最后的协议就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然而采用通盘决策方法的东方文化则要在谈判的最后,才会在所有的问题上做出让步和承诺,达成一揽子协议。

最后,因文化而异搞好后续交流。国际商务谈判后管理涉及到合同管理及后续交流行为。不同文化对合同的内容、合同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解。

强调客观性,注重平等观念的文化,往往依赖界定严密的合同来保障权利和规定义务。如美国企业之间的合同常常长达百页以上,包含有关协议各个方面的措辞严密的条款,其目的是借此来保障公司不受各种争端和意外事故的伤害。此外,这种文化中管理者一般将合同签订仪式视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举动,因此合同常常是通过寄发邮件来签订的。他们感兴趣的主要为实质性问题,所以往往不太注重后续交流

注重关系的文化,其争端的解决往往不完全依赖法律体制,常常依赖双方间的关系。在这些文化中,书面合同很短,主要用来描述商业伙伴各自的责任,有时甚至写得不严密,仅仅包含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的说明而已。此外,注重关系文化的管理者常常希望举行一个由各自执行总裁参加的正式签字仪式。而且,保持与大多数外国客户的后续交流被视作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部分。在合同签订很久以后,仍然会进行信件、图片和互访等交流。

由此可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商务谈判中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谈判技巧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Larrya.Samovar&Richarde.porter跨文化交流(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Kittyo.Locker,商务沟通(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全英: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3

关键词:商务谈判;礼貌原则;文化差异

一、中西传统文化差异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本体论方面,中国重人际,重伦理,以人比天,还原为心,重名轻实,由此走向玄学化,是封闭的价值体系;西方重自然,重自然本质,由自然到人,最后走向主体化、价值哲学。在认识论方面,中国重直觉、重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西方重实验、重事实、重逻辑与科学发现。

(二)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对事物的评价上,中国和西方分别偏重于社会和自然两极;在对效果(效用)的评价上,中西分别偏重于整体和个人两极;在对利益的态度上,中国重志轻功,而西方重利益、重功效。

(三)中西逻辑的差异。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的墨辩逻辑在逻辑的作用、逻辑结构、真理判定标准等基本问题上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逻辑体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对政治、伦理、人生问题的重视和对宇宙论、自然规律抱不求甚解的态度。在这样的传统中,逻辑一开始就没有被作为独立的对象予以探讨。从孔子到庄子都视思辨为无用有害之物,都反对对概念等思辨形式本身作思辨的探讨。这样,逻辑这种纯科学就没有立足之地。

(四)中西数学的差异。以抽象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西方思维方式产生出近代的微积分数学;而理性与实践相离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元代以后几乎整个地断送了我国的传统数学。

(五)中西自由观的差异。西方人多侧重于向外探求,以发展世界、改造世界为获得自由的途径;东方人多侧重于向内探求,以认识自身、完善自身为获得自由的途径。

(六)中西科学方法论的差异。东方文化是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的类型,西方是以科学文化为主体的类型。中国是整体思维方式而西方是形式思维方式。它们规定了科学发展的不同模式,造成了科学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

二、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

礼貌作为确保人类顺畅成功交际的基本手段之一,引起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纷纷提出各种理论,将礼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语言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受到这一准则的约束。礼貌原则是各种社会,各个群体广泛使用的文明交际手段,但必须承认,它的内涵,它的方略,它所可能涵盖的准则及侧重点等众多方面都会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而且有时可能相去甚远。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历来就重视使用礼貌语言。近年来,礼貌用语的语言问题也引起了国内语言学界的重视。一些学者引进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如陈融的《面子・留面子・丢面子》介绍了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模式,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介绍和评价了利奇的理论,钱厚生的《礼貌语言研究:理论与方法》介绍了西方礼貌语言研究的概况。顾日国深入研究了礼貌在中华文化中的渊源与含义。认为与中国文化相一致的礼貌准则应为:“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等与称呼原则;“彬彬有礼”与文雅原则;“有德者必有言”与得、言、行准则,同时称其中的“贬己尊人”和称呼原则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同时他还对英汉礼貌原则进行了比较。

顾日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分析了汉文化的礼貌特征,归纳了五个礼貌准则,而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语文化的特征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将顾先生与Leech的礼貌准则作比较可发现英、汉语的礼貌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科学地分析、对比这些差异是防止语用失误,促进国际商务谈判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以汉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

在中国,讲“礼”是维系“上尊下卑”等级秩序和亲疏关系之根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固定的身份。做了不符合身份的事,说了不符合身份的话,就会丢面子。顾日国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1)贬己尊人准则:指称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称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2)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仍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4)求同准则: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二)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

英国语言学家Leech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1)策略准则又称得体准则(tact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ap-probation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agreement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在英语文化中,“得体准则”(即策略准则)是人们交际时最经常采用的准则。

从礼貌原则的不同体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虽然对于礼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人们都很注重求同存异,尊重对方,赞扬对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谦虚,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若将我们的礼貌准则放人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产生文化冲突。完全遵循中国式的礼貌策略常常不能达到以示礼貌的良好愿望。比如孩子之间闹矛盾了,中国的家长往往即使错不在己方也会训斥自己的孩子,以示对对方父母的尊重。而西方家长则会对此感到很尴尬,甚至认为中国的家长不够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对待孩子之间的分歧要讲究公平,只批评犯错的一方。再如,在得到别人帮助或接受别人的好意之后,西方人会说“thankyouverymuch”(非常感谢)。中国人会说“Sorryfortheinconvenience”(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虽然都是表示感激,西方人用感谢来表示礼貌,中国人用道歉来表示礼貌。

三、商务谈判中注重中西方礼貌原则

(一)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而谈判双方的母语往往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

(二)国际商务谈判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人们之间的交往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当与外国人进行商务谈判时由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差别比较悬殊,应在衣着,谈吐,握手,招呼等方面注意礼貌。

(三)在对外活动包括涉外商务活动中,禁忌是不得不考虑的事项,特别是东亚、南亚、中亚、北非这些宗教盛行的地区。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习惯禁忌。对于与对方交流、准备把握对方的谈判思路、及时完成谈判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和来自各国的生意人交往的机会,包括社交活动。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影响;策略

1.前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也随之逐渐增大,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各个国家间商务谈判可能性得以大幅度提高。作为国际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商务谈判不但涉及到经济领域,并且还需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意义以及文化内涵加以充分了解,要熟练的掌握国家之间的文化组成和谈判技巧,熟悉各国的语言特色与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商务谈判的成功实现。由此可见,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国家商务谈判的进行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文化差异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利益,文化差异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以下从几方面分析了国家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

2.1文化伦理方面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伦理会成为谈判中的一大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均有着自身的文化伦理底线,尤为关注的是获得利益的基准线不得发生抵触与自身的文化价值存在形式。简单的来说,这些文化伦理价值主要的存在形式包括功力价值、审美、道德、科学以及宗教等、对于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地区或者国家,其在制定法律制度上必须严格的按照宗教教义,而对于行为的认可,则需要看是否与国家宗教精神相符合。

2.2语言行为方面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主要的文化差异的影响体现于谈判双方所采用的语言沟通形式上。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语言均是按照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断孕育得出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要知道国际商务谈判双方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人,他们之间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存在,这便会使得谈判语言受到明显的制约。然而,语言是各个国家之间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不同的国家均有着自身尤为特殊的语言文化。因此,只有有效的对不同文化差异加以掌握,才可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防止交流上的问题出现,才可以有效的确保顺利的完成谈判。

2.3价值观方面

从总体上来看,价值观差异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客观性。客观性具体指的是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当中,谈判主体区分事物与人的程度。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地区及国家的人们均很难区分看待人与事物,尤其是东方国家。正是因为受到传统东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感情观念的影响,因而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均是家族企业所掌控。而西方国家则有着较强的“客观性”,特别是美国人,他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会区分看待人和事物,更为重视的是实质性问题;其二,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也就是在商务谈判中要始终坚持合理、公平的基本原则,保证谈判双方均能够有利可图。在此方面,英美等西方国家做的比较好,他们的平等观念相对较强,因而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实际的谈判双方利益,不管是所提出的报价还是条件,都有着较强的合理性。

3.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商务谈判的进行,影响着国家商务谈判的效果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获取商务谈判的成功,那么就应当采取有效的谈判方法。以下提出了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3.1克服民族中心论,树立文化平等观

各个民族及国家均是在各自的客观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形成的,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应当明确的是,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互相汲取、互相了解,不仅不可以妄自菲薄,也不可以夜郎自大,这才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正确态度。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将民族中心论克服,必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

3.2掌握谈判技巧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文化下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便会有所差别,这就会出现谈判风格上的差异。一般在东西方谈判中,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心态和文化背景差异等,通常会被谈判人员所忽视,而正是因为受到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决定了谈判活动的成败。而为了将国际商务谈判的目标实现,那么就需要全面的对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加以掌握,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以便于使国家商务谈判能够逐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逐步发展。

3.3求同存异,互相尊重

在商务活动以及国际经贸过程中,要想将跨文化沟通的目标实现,那么首先就必须真诚的对待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其中,尊重他人具体体现于对别人的风俗习惯、价值观、人格以及信仰等诸多文化差异予以充分的尊重,也包括对利益关系的尊重和对别人看法的尊重。往往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持不同的看法对周边的世界,会有着自身独特的行为方式。商务谈判人员切勿以本国文化的标准来对异国文化中的行为方式进行衡量,切勿强制性的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加给别人,以便于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商务合作或者经济合作中达成共识。

3.4克服沟通障碍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有时难以避免的会有僵局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在某些问题上谈判双方未达成一致,因而便争论不休,这样不但会对双方的关系带来负面性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谈判无法继续。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回想可知,双方所争论的问题并非只是一个,导致此类后果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沟通障碍。沟通掌握也就是谈判双方在洽谈合作意向、交流观点及情况、交易条件等过程当中因遇到主客观原因所导致的理解障碍。因国际商务谈判是跨文化性质的一种谈判,因此,在谈判中极易出现沟通障碍,这便需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运用,但凡发现沟通障碍,那么就应当想方设法的克服,以确保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落后亦或是先进。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应当树立文化平等意识,要接纳对方的文化,明确彼此的利益,有效的进行沟通,想方设法的淡化文化差异,正确的接受及认识文化差异,以此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实现快文化谈判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之松.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卓瑛,郑平坪.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到的跨文化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2(6).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5

关键词:文化;国际商务;障碍;策略;风俗;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24

1国际商务谈判简介

商务谈判是指合作当事人双方通过商榷与谈判从而推进有关经济活动的进行,谈判的内容有关双方利益及权利,是确立合作关系、有关具体内容以及相关事宜的商务活动。相对的国际商务谈判,即指在国际贸易中跨国界合作当事人双方所进行的商务谈判活动。国际贸易的促成往往需要进行多次且全面的磋商谈判,以此明确合作当事人主体权益及责任。从众多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来看,跨国贸易成功与经营情况及谈判效果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诸多国际贸易合作关系因谈判破裂而付诸东流,当然初次谈判共识度较低的合作关系中途倒戈的案例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中,国际商务谈判效果至关重要,它是明确合作关系、权益、责任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调节合作当事人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

2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障碍的具体表现

2.1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方式的冲突

国际商务谈判中,当事人主体为争取各自的权益以及明确各自的责任必然需要充分的交流沟通甚至需要一定的博弈。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诚然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各种信息的载体。然而由于国际商务活动方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在文化、价值观迥异的窘境下,谈判语言极其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同样的词语含义也有所不同。譬如在西方国家13是人们较为避讳的词语,但是在中国就显得比较平常。并且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特点也有较大差异。例如:德国人语言严谨强调严密,在商务谈判中其言辞往往直接明了。相对的中国同胞受儒家中庸思想熏陶,在语言表达上往往喜好含蓄内敛,其语言特点自然要显得客套迂回一些。国际商务谈判中,语言文化障碍的冲突由此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在谈判过程中,非语言交流也是影响谈判结果以及造成文化障碍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当事人双方投足举止间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无论是手势、脸色、体态都可以承载诸多信息。但是由于国际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非语言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譬如大多数语言习惯中,点头代表同意相反摇头则是反对,然而南亚某些国家的非语言习惯恰好于之相反。不难看出,非语言形式也是制造国际商务谈判障碍的因素之一。

2.2风俗习惯冲突

于国际商务谈判之中,经常涉及到某些正式抑或非正式的磋商交际活动譬如宴会、座谈会等。在各种社交活动中,风俗习惯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拿中西餐桌文化来讲,存在的差异不可谓不大,无论是餐具使用习惯还是饮食习惯抑或餐桌礼仪等都是不有不同的。因此在风俗习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于国际商务谈判而言也就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如此文化障碍小则导致谈判沟通不顺畅,大则可能会招致谈判破裂。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如果谈判双方不甚了解对方风俗习惯,那么首先会给人一种不受尊重的感受,其次某些风俗习惯有关民族信仰不容违背,倘若谈判对方违背上述类型的风俗习惯自然会触怒对方。譬如虔诚的穆斯林不食用猪肉,如果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对方违反了这样的风俗习惯,那么很容易就会导致谈判的破裂。

2.3思维方式的冲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则是佐证这个观点。譬如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就存在较大差异,南方民族由于长期处于稳定生活的状况,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就造成了南方人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家国情怀,思维方式上也比较平和多好中庸之道;然而北方游牧民族长期迁徙,自然的他们就缺乏故乡情结,由于生存因素不稳定性,其思维方式也比较开放。中国各个民族都存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文化差异巨大的异国民族之间其思维方式必然也有所迥异。据有关研究表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偏理性,讲求逻辑推理好分析概念。然而中国人则偏好折中,对于事物好辩证统一。由此可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思维方式也是造成文化障碍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只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并基于理解并举的前提下,尊重对方求同存异,这样才能为促成贸易平添力量。

3解决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障碍的策略

国际商务谈判中为了争取各种权益最优化方案,从而达成彼此认可且原意遵守的合同是需要诸多技巧支持的。然而在谈判过程中,除了采取技巧取得博弈的相对优势外,解决跨文化谈判障碍才是国际商务谈判应首先考虑且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才能保证国际商务谈判按照预期计划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避免谈判破裂的必要措施。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当事人双方都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文化障碍实现谈判效果最佳化。

3.1准确且灵活的使用谈判语言及非语言形式

任何国家的语言都是独居魅力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的语言形式都应该被尊重。为了使对方尊重自身的语言,那么首先就需要尊重对方的语言。首先在谈判中充分了解对方语言特点是尊重对方的基本要求,其次谈判中灵活精准的使用谈判语言是尊重对方的具体形式。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因谈判双方语言不当导致的文化障碍不胜枚举。例如我国某企业在与外国合作企业谈判是自豪称其隶属企业为“Second-Classenterprise”,然而听闻此话对方却感到十分迷惑。这是因为中方代表表述的“Second-Classenterprise”含义存在歧义,中方代表所言以意为“二级企业”,而谈判对方误认为是“二流企业”这不仅让其感到合作企业水平较低。由此可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灵活且准确的使用谈判语言至关重要。要做到灵活准确的使用谈判语言,首先就是基于对谈判对方尊重前提下,深入了解对方语言特点尽可能掌握对方语言的特殊意义;其次,为了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且争取到合理的权益,谈判时还应该根据事宜选择合适的语言,譬如谈判时尽可能的使用“我们”抑或“we”这样表述,从而使对方感受到谈判的诚意。总而言之,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需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准确的语言并灵活的表达。

3.2培养文化差异的灵敏性

因地制宜是自古以来广受认可的制定策略之宗旨,然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我们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特性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这就要求谈判者要养成较高的文化差异灵敏性,能够在谈判中充分审视不同的文化差异及特性从而抓住推动谈判的策略。因为不同的谈判代表,其言行举止都受其国家的文化因素所影响。由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好相关的装备,深入透析对方所处地域的文化特性,抓住其差异性,并将其作为突破口。在制定谈判策略时也应当围绕文化差异而进行。这样一来才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谈判氛围,从而友好的进行谈判,最终达成各自权益相对最优化策略。

3.3认识并尊重思维差异

思维是组织人类活动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的思维活动便是推进谈判进行的基础。不难看出,思维是谈判的原动力是国际商务谈判运作的“引擎”。然而正如上文所阐释的那样,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文化差异决定必然性差异。为了保证国际商务谈判顺利进行,那么谈判双方都应该充分审视各自的思维特点,这是规避谈判矛盾的必要措施,也是争取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尊重对方思维差异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体现谈判的诚意,同时也能够充分理解对方的行为及要求。只有做到了解谈判对手思维方式,并理解其思维差异,才是确保国际商务谈判成功的关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也日益频繁。通过对国际商务谈判案例的仔细研究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障碍是掣肘国际合作达成共识的关键因素。具体国际商务谈判中存在的文化障碍主要有:语言形式及特点、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为了促进谈判活动进行且保证双方达成共识,首选我们就应该矫治文化障碍问题,充分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语言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特性从而实现互利双赢的谈判结果。

参考文献

[1]乔淑英,王爱晶等.商务谈判[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吕晨钟.学谈判必读的95个中外案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赵银德.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2,(10).

[4]王玉平.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

[5]窦卫霖.论价值观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

[6]刘静.软实力视域下传统文化输出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7]高玉清,孙越.论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8]张家瑞.浅议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江苏商论,2004,(4).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谈判

背景:随着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世纪,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也是方兴未艾;虽然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经贸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商务人员仍要注重这种文化差异,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了解对方的生活习俗和工作习惯,以免在协商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经贸和翻译人员应该具有的能力,因其对商务合作的成功与否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跨文化因素是必须重视的一个内容。

介绍:一、商务环境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参与的各类国际性事务也日益增多,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中国人民已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世界各国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沟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跨文化交流。其实国际商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要促成商业活动的成功,活动参与方就必须事先了解对方的文化,否则就可能因为一些局部细节的文化差异而产生分歧。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除了充当语言媒介的作用,还传递文化信息,达到在商务环境下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而翻译更是桥梁纽带。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应当结合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策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英语技能的同时,提高商务文化意识。一般来讲,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两个主要错误。对于语音、语法上的错误,大部分人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语用方面的错误导致产生文化、心理上的歧义,就会造成交流上的失败。例如,在经贸谈判中,德国人需拟定一项清晰务实的谈判议程,严格遵守谈判时间表;美国人比较直接,会迅速进入谈判主题,避免冗长的铺垫和试探;拉美和地中海国家则先社交,后工作;在阿拉伯世界,谈判被认为是社交活动,讨价还价是他们欢乐生活的一部分;日本人却很注重言辞和行为上的礼貌,往往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谈判,容易令对手迷失方向;而中国人一般表现比较内敛、隐忍,倾向于照顾对方的情绪或“面子”,谈判会从大局出发,尽量达成双方共赢的目标。

二、商务谈判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欧美文化重视实用,而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欧美人认为朋友是朋友,商业是商业,投桃报李的事对他们来说事难以理解的。而在加拿大和中国,商人通常会受到Vip贵宾般的待遇,机场接送,美食款待等热情欢迎,但在欧美中国商人则得不到类似的回报,令人失落。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受环境、气候、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交流人员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冲突。首先,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直觉思维和归纳思维,而西方人具有较强的判断思维、逻辑思维等。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不但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还会对两者之间的沟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受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而产生文化冲突,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交流人员要尽量尊重对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和尊重的良好合作气氛。在遵守基本礼仪的基础上,了解对方的文化,包容自身与对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抓住机会向对方宣传自身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确保双方有效的沟通,并且顺便宣传本国文化,对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产生极大的帮助。一般来说,欧美人认为中国的文化属于“集体型”的,而他们则属于“个人型”的。

三、跨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第一,礼仪习俗差异。例如,在英语学习中中国人习惯一些问候语“whatisyourname?”和“Howoldareyou?”等,但在商务交流中使用这类句子会被外方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姓名和年龄是个人隐私,不能随意泄露而中国人却觉得了解对方姓名年龄显得更亲近些。这些不同文化的影响,在交际过程中极易造成双方的误解,导致交流活动的失败。第二,象征意义差异。在不同国家,对于数字、颜色、动物等事物象征意义的界定也各有不同。比如在中国“9”代表着长长久久,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是褒义;而在日本,“9”与苦的发音相似,需避讳。又如,龙在中国是吉祥的图腾、权威等的象征,是无上的荣耀,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而在西方,龙是邪恶、残暴、黑暗的象征,是贬义的,正好背道而驰,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综上所述,在商务谈判中若不重视跨文化差异的存在,交流活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失败。

四、商务谈判和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对策:在经贸谈判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跨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跨文化差异对交流沟通的影响,商务翻译人员需要重视和正确对待跨文化差异。首先,在翻译传达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对谈判的语境条件有所了解,其次是交际过程中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在利益方面,中方以谦逊为美德,贬低自身、赞扬他人。然在西方文化中,当其受到赞美时会欣然接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因此,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采取谦逊的态度,避免否定方式的使用,确保彼此交流的顺畅友好。此外,汉语中的礼貌用语有些不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西方人无法理解翻译的内容,进而影响双方交流。其次,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以自身的喜好和习惯作为交流的基础,以至严重影响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商务交流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一定要对对方的文化有所了解,以对方的文化作为判断标准,进而体现出尊敬、友好的态度,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总之,跨文化因素是不可避免的,翻译人员要合理对待双方文化上的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尊重他国文化,使其他家在与中国商务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文化内涵。外贸谈判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掌握协商沟通技巧,尊重和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习俗禁忌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结语:综上所述,在商务沟通和谈判中,跨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外贸和翻译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对双方的文化有所了解,保障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06-01

商务英语主要基于国际商务贸易活动而发展起来的[1],其主要应用于国际商务中,由于适用范围的特异性导致其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内容有别于一般英语,用语和格式具有正式性以及规范性[2]。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商务活动中良好把握文化差异可提升翻译的准确性,以保证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1.商务英语翻译特征

在国际商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各类国际商务贸易活动场合,这便给商务英语赋予了一种新的内容,在用语和格式上具有明显的正式性和规范性[3]。例如在句式上商务英语更为复杂,行文往往采用更为标准和规范的格式,在商务合同中依照本合同相关规定,句式有相应的译文,其翻译方式比较固定。商务英语的翻译按照文本也有着固定的格式,通过固定的用语才能够保障商务交流的正式。当回复询盘时往往以“wearepleasedtoreceiveyourinquiryaboutour”作为开头以便体现礼貌,而结尾则常用“thankyouforyourinterest.welookforwardtoreceivingyourorder.”。

2.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基于中西方主要文化层面分析,其差异表现主要集中在社会文化、宗教文化与文化表现形式三个不同方向。唯有保证各方面差异均能良好掌握,才能准确完成商务英语翻译,保障翻译工作的合理有序开展。

2.1社会文化差异表现

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风俗习惯的不同上,民族属性、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都会影响到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风俗习惯,并赋予风俗习惯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商务英语中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在同一事物的表达上不同语言文化会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任何内涵和外延。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小鸟是快乐和自由的象征,“快乐的像只小鸟”,而在英语中表达为“ashappyasacow”(快乐的像母牛)。深入了解不同民族背后的风俗习惯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2.2宗教文化差异表现

宗教作为西方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贯穿于西方人的习惯风俗以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作为西方人精神世界的主宰,宗教对于英语语言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英语中的典故都出自宗教故事中,很多格言、习语以及派生词都源于《圣经》。如典故替罪羊“scapegoat”,习语良心的声音“thestillmallvoice”等。与此对应,在中国佛教文化也非常广泛,汉语中也有很多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基于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商务英语的翻译需要首先深入了解双方不同的宗教文化背景,避免望文生义,保证商务活动的预期效果。

2.3文化表达形式差异表现

在表达时,国人往往比较含蓄,撰写文章时善用敬辞以表谦恭。然而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自信自尊,表达方式比较直接。类似的差别在商务英语的交流中比较明显,例如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国人往往为体现公平,会在合同中加入“经友好协商”、“本着互利原则”等语句,然而在西方人的概念中,合同即是双方都一致同意的法律文件,不需要加入客套性的礼仪用语。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数字6比较吉利,“六六大顺”,而在英文中666代表魔鬼,不可以作为商标出口。

3.基于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提升分析

教育学的专家认为,培养合格的商务外贸人才,需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商务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计划中更多地使用各种互动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帮助学生学习,安排学生进入有关的外贸进出口公司进行实习学习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作为实践活动的发起和指导者,教师需要协助学生设计出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材限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还是比较新兴的专业,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很多只具备普通英语的教学经验,但没有系统正规地接受过商务英语尤其是商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即使学习过有关商务专业的知识,具有教学经验和能力,但从未参加过商务实践。提高商务英语师资力量,需要加强与国外的联合办学培养师资[5],选送优秀教师出国进修,邀请国外权威学校来举办师资培训班,鼓励年轻教师继续在职深造,攻读更高学位,聘用高素质的外籍教师等。

由于商务文本往往涉及的领域较多,语言的跨度较大,因此不能以一套单一的标准来涵盖所有商务文体。商务文本的翻译需要具备多元化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商务文体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同时注重翻译原则和技巧的灵活,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充分结合中西方文化特点,将音译、意译以及直译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双方的合作。在准确理解译文含义的基础上还要更加深入探寻隐藏的文化内涵。

4.结语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形式,商务英语意义重大,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首先需要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确保翻译的准确,完整地传达不同语言中包含的文化信息,促进商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本文着重从商务英语翻译以及特点入手,就文化差异对于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相关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在具体的商务英语工作中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翻译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英语翻译中的技巧,防止商务英语中的翻译失误。

参考文献:

[1]熊金才.外语市场价值与外语专业课程设置[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49-52.

[2]宋金芳,林勇.语言经济学的政策分析及其借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6):81-86.

[3]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3):37-40.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意识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用于国际商务环境中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阶段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商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内容包括商务环境下的各个场景。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应仅仅是教会学生某一商务情景下的英文词汇、表达方式等语言技能,而更应注重提高学生在未来职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教会他们如何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成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文化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避免文化冲突,成功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生活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在生活上讲究舒适,即便是出差也会尽量保持如在家般的生活质量,另外对住宅的安全如高层消防问题非常重视。而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出行则尽量简单,能凑合就凑合。在住宅的防盗上下功夫大,在消防安全上则重视不够。

那么在商务活动中,比如在帮客人预订酒店时,就应注意在规格相当的基础上选取环境较好,远离市区,相对安静的酒店,最好是那种酒店外还有小花园,从房间的窗户看出去有好的风景的房间。如在海边的话,面朝大海的海景房,在内陆的话,选取俯瞰公园,小树林等的房间,一定不可订俯瞰繁忙的吵闹的街道的酒店。

如有的项目外国员工会在中国当地呆相当长商务一段时间,需要租房住时,一定注意住房的安全问题。如果住高层的房子,除了要选取24小时安保的社区外,应在住所内给配置灭火毯、消防面罩、灭火器,医药包等,并在客人入住的时候将火警报警器的位置告知。

2.饮食文化的差异

商务宴请是一项重要的商务活动,宴请融洽的氛围中对双方的沟通更有利,同时也是表达热情好客礼尚往来所必需的。充分注意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对成功的宴请至关重要。

如西方人不喜欢那种啃骨头的肉类,感觉既不文雅也很残忍。因此在点菜时像凤爪、猪蹄、鸭颈之类我们国内比较喜欢的菜不可以点,鱼类也是,最好是点那种没有不用吐鱼刺的鱼片。另海鲜或很辣的川菜,应事先问明客人是否可以吃。

另外餐桌上不可给对方夹菜,劝酒,让对方随意即可。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时间的掌握。在国内很多人习惯边吃边谈事情,一顿饭经常吃上好几个小时。在西方人看来,吃饭就是吃饭,氛围应轻松享受,聊聊天,谈谈风土人情,开开玩笑,吃饱了就结束,不拖拉。

3.风俗习惯和礼仪习惯的差异

在商务活动中要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礼仪等,在交际中才不至于失礼。比如在赠送礼物时,无论礼物大小一定要包装好。收取礼物时,西方人习惯当面拆开并致谢,与我们的习惯不同。又比如在穿着方面,虽然欧美人平时讲究舒适,喜欢穿牛仔裤和t恤,但在正式的场合,都很注意穿正装,男士一般穿深色特别是黑色的西装,女士则穿根据场合不同穿套装或晚装。而在国内现在人们衣着越来越注重休闲,甚至在正式的场合也穿着休闲衣,笔者曾见一次商务接待中,外方人员全部正装,而中方大多穿休闲衣,甚至有好几个都穿的是户外运动系列的运动衣,从衣着上难免失礼。

在对待隐私方面,西方人非常注重自己的隐私,因此在商务交际中不可提及家人、工资、年龄等敏感话题,可聊一聊运动赛事、天气、娱乐、旅游度假等。打电话时,在我们国内,很多人在电话中会问对方:“在哪呀?在干什么呢?”,表示关心,或者是对话的开始,双方都理解。但在与欧美人通电话时,如果问“whereareyou?”或“whatareyoudoing?”对方会感觉非常奇怪,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

4.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思维方式比较直接,守时,工作细致,认真,制定好的规则会严格遵守,讲究工作效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下人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中才能互相理解,顺利合作。比如笔者曾听到一个外企的中国行政人员说班车问题,非常不理解,班车按规定是15分钟发一次,从办公室发往施工现场,循环发车。但有时发车时根本就没人,也就是空发一趟,因此中国员工认为没人时就应停发,避免资源浪费。但外方主管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班车每15分钟发一趟的目的就是为了员工在办公区和施工现场之间往来方便的,即使无人,也照发。要是无人就停发,那间隔的时间就不再是准的15分钟了,有可能就是半个小时,间隔时间不固定了,这样往返两地之间的人员就无法估算时间坐车,有可能会等很久才能坐上车,这样就会耽误他们的时间并随之带来一连串的延误,甚至会出现事故,因此即便是空车也要严格的每15分钟发一趟。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案例。

5.、政治立场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的宗教、政治都有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学生都能理解,在商务英语交际中,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之类的敏感话题,更不必大谈特谈国内的政策等,因为对方也不会理解也不感兴趣,对交际无益。可谈谈所在地区的近期的发展,悠久的历史,标志性的旅游景点等等。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加大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重

在每一单元的主题下,都应结合教学目标,补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比如:在商务电话单元中,应导入中西方电话礼仪的差异。如商务电话,打电话的时间,应在白天工作时间打,不可在周末或是晚上对方下班后,除非是有紧急的事,就算有紧急的事也应先为在非工作时间打扰别人而致歉。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下班的时间就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了。再比如在机场接机单元中,应介绍接机、拿行李、订酒店等细节方面的中西方差异,以便将来学生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可以正确应对。

2.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中西方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差异时采取案例的形式。来自外企的文化冲突的真实案例生动有趣,更便于学生理解,使他们在以后的职场交际中成功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但收集案例对教师来说要求很高,教师不仅应自己非常熟悉西方文化,还应到外企挂职,才能接触到鲜活的文化冲突的案例,用于教学。

3.视频的应用

现在有很多流行的美剧和电影,里面有很多片段和情节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并且语言都是最鲜活,时下最流行的,将这样的片段选取后用于课堂,视频的资料形象、直接,教师可做必要解释,指出此处文化差异的点,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也训练了听力和口语,了解了目前某个英语国家流行的词语和说法。

三、结语

明确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应注重文化差异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文化意识,使其在将来的职场中避免文化冲突,成功参与商务活动。

参考文献:

[1]梁爽.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J].经贸实务,2011,10.

[2]李培.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谈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5.

[3]段学莲.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信息,2008,03.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9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对策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实际上指的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所进行的交流。文化背景不同将会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使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商务英语是国际交际语言,教师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学生商务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明白商务文化对商务贸易的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性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每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大同小异,但是也一定会有明显的差异。中西方思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思维偏向综合,而西方人的思维较侧重分析[1]。中国追求哲学的综合思想,主张从事物的整体出发,全面分析事物,而西方人则是完全相反。西方哲学认为,征服自然是人们的根本目的,对问题的事物的分析应该以重点分析为主。正是由于中西方思维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在商务谈判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在国际商务贸易中主张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交易,更加强调交易的长远效益性,对细节问题不够重视。而西方人则更加偏向于细节,对双方签订的条款等更加重视。因此,人们在商务贸易中经常会发现西方人更加直接,对于细节更为关注。

(二)决策方式与方法不同

跨文化意识对商务谈判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西方人在谈判过程中更加看重的是将问题和细节逐个解决,所谓在商言商,他们将生意和人情严格区分,谈判中绝不谈人情。当然,偶尔也会由例外的情况[2]。西方在决策方面通常皆是个人做主,这点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讲究的是所有人共同讨论,然后由领导人做出决策。此外,西方人认为,在谈判桌上向对方妥协有时候是战略的一种,包含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中国人则认为在谈判桌上的妥协即是消极的表现。因此,中国在谈判桌上极少会愿意退让,且喜欢根据人情等进行综合考虑再做定论。

(三)礼仪风俗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礼仪风俗也不尽相同。每个国家的人都有打招呼的习惯,但是表现方式却略有差异[3]。在中国商务贸易中,人们通常会以发烟的形式来表示打招呼,但是这种文化习俗却不一定会受到西方的欢迎。因为在西方,大部分人是禁烟注意者,认为吸烟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还会对影响空气与环境。再如,西方人喜爱对别人表示称赞“You’resobeautiful!”,中国人碰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以“太夸奖了”、“不敢不敢”等词回应,但是西方人会直接说“thankyou!”商务礼仪的不同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商务谈判,但是对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给客户带来好感等有重要的意义[4]。因此,商务英语的学习者应该在商务谈判或者进行商务贸易活动前将客户的相关资料收集妥当,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礼仪习惯等,尽量做到“入乡随俗”,加强与对方的沟通与交流。

二、影响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一)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专业素质的不足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基础,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及高职院校的学生却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等原因,对学习商务英语和了解跨文化意识等热情明显不足,显然不足以培养其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5]。其次,商务英语较一般的英语学习更加偏重商务类,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及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口语、综合素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且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足,课余时间极少用于英语学习中,或者在观赏外国影片时也难以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这样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意识都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难以实现。

(二)教师方面的因素

首先,部分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也较为薄弱。商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强调教授学生基础的商务英语知识,对跨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第一,英文等西方文化课程并不是同一个教师执教,导致学生并未将跨文化知识与商务英语的学习相联系。第二,商务英语教师出国经验较少,对西方文化了解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知识[6]。因此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和培养不足;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时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在商务英语的实践能力出现严重不足。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大学教师皆是科班出身,毕业之后即投身于教学事业中,缺乏必要的商务英语实践经验。这样使得教师教授商务英语时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人们在思维、语言使用和文化理解方面存在严重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将会阻碍人们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首先,在思维方式上。中西双方受本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思维定势现象严重,这种思维方式是较难改变的,需要经过长时间、有意识的培养;其次,语言运用方面。中西方语言在语法、语序等多方面皆有不同,加大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难度。例如,英语有诸多的定语从句、表语从句、状语从句,汉语中并没有;英语习惯使用被动语态,中国习惯主动语态;中国古风文言文强调排比、意境和韵律,英语诗歌中缺少排比和相同的韵律。同时,口语表达不足是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给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带来了一大难题;最后,文化理解方面。这与中西方长期的文化传统有关,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有所不同。例如,“dragon”在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指代的是“龙”、“皇帝”等,但是在西方社会,“dragon”却带有邪恶的意思[7]。除此以外,中国历史中有名的人物如“孙悟空”、“林黛玉”,“猪八戒”、“诸葛亮”等是西方人所不熟悉的,导致双方在交流中难以相互理解。

三、国际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及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ifwedonotgrasptheculturalbackground,wewillnotbeabletoteachlanguage,andlanguageispartofculture.therefore,wedonotknowtheculturalrulesandmodesandcannotlearnalanguage.[8]”这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所说过的话,意识是,“如果无法掌握文化背景,我们将不能教授好语言知识,语言是其实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想要学习好一门语言就必须先了解文化的规则和模式。”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只有当教师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在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止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首先,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词汇是句子和文章的基础,也是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之一,教师对于这方面要尤其重视,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除了词汇本身含有的文化差异,如“龙”等,部分词汇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教师要特别指出。例如,“Dog”指的是“狗”,但是教师要特别指出,在西方俗语中,“Dog”也有孩子的意思,如“Youarealuckydog”[9].指的就是“你是个幸运儿”;其次,在商务文章教学时,教师需要取缔传统的直接讲解的教学方式。当发现文章中出现了按照中文思想无法翻译的内容,教师应该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就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展开调查,充分拓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克服本国文化的干扰,加强课外阅读

一方面,文化和环境对人们语言习惯、思维等的影响较为深远,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学生尽量克服本国文化对学习的干扰。但是这种克服能力需要教师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启发学生从西方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加强学生的西方文化思维训练力度,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按照西方文化角度学习英语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10];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所学毕竟是有限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学生除了在课堂中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在课余时间也要注重对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多阅读英语周刊、杂志、报纸、广播等都是学生课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除外,学生还可以经常参加留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与西方人的正面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中西方商务文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决策方式与方法以及礼仪风俗上,要培养和提高国际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及能力必须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使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而学生要克服本国文化的干扰,加强课外阅读。

作者:刘梦琦常亮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162-163.

[2]单琪.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4:115-116.

[3]冯敏.跨文化交际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4,01:153-156.

[4]郝瑞英.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73-76.

[5]李靓.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9:144-145.

[6]吴扬.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0:119-120.

[7]祝然.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9:396-397+399.

[8]苏丽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南农业,2015,02:18-19.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篇10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知识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本文从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具备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公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英语学习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1、跨越文化界沟

1.1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并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社会模式。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阐述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顾嘉祖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核心因素,商务活动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文化交际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理解语言差异,而应兼及文化差异。随着商业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体现了文化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要开拓国际市场者来说,必须重视合作管理工作中异文化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1.2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文化和交际两个基本概念本身内容丰富;其次是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任何希望参加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国家、民族和机构都无法回避这一时代所提出的挑战。”[3]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1.3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4]由于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超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相应的具体文化的约束,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跨文化学习与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跨越文化界沟,开拓视野,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

2.1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商务人才,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文化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2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商务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是密切相关的,是在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思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商务文化是蕴涵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商务文化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来,但商务文化并不涉及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只包含对商务交易有用的部分。[5]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基本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这样既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即可使文化的教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应用及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也可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目的--跨文化交际,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这是商务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3、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商务英语是用于商务交际的一种文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的相关工作,与外商打交道,开展商务活动的现代企业人,这就使得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按照英语语言文化的要求进行商务交际交往,也就是学会英语换位思考。经验表明,我们应结合语境,恰当地谴词造句,尽量避免因受汉语干扰而误用与当时情景不符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6]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企业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鉴于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3.2商务英语学习过程转变成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着适应全球化形势新变化的挑战,借鉴“美国21世纪的外语教育目标归纳一下即为5个以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如果把这些目标说得再具体一些,那就是:运用外语交际、体认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特性、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这5c的目标都体现了文化理解的重要性。”[7]所以,教师在做文化导入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真应对学生存在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有所欠缺;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系统的学习语言外,还必须有机会的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至上"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能力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

3.3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3.3.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这是在教学中进行随文解说,注意寓教于乐的文化导入,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3.3.2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出会用外语表达外国的事物文化的学生,也应会用外语来表达我国的事物、文化,向外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以达到在对外交流中的平衡发展的学生。所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3.3了解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理论和认识上的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可以接收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加深对于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培养积极的商务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3.4文化教学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跨越文化障碍。这是由于在与英语国家的商务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或是误解和冲突常常发生,使得人们对跨文化交际时常感到不安,在商务交际中语无伦次,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或尽可能回避,因此失去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员身临其境,有时甚至有意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谈判。这样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能够使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并增加对跨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培养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面临着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通用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课程及科目,使教学能更好的渗透文化知识,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最终实现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p66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