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教学反思十篇电工教学反思十篇

电工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0:03

电工教学反思篇1

论文摘要:《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教师教学应采取积极对策。

《电工基础》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类各专业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在学习时也普遍感到难,厌学情绪严重。笔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寻,分析了《电工基础》难教又难学多种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相关策略。

一、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

1.教学目的不十分明确,教学内容攀高求难。

有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各专业《电工基础》教学大纲没有进行认真彻底地学习与研究,对《电工基础》各章节应该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技能,应该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是十分清楚明了,这样必然会造成教学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实施,大纲要求的内容一个不漏。一切以教学大纲及对口高考考纲为中心的原则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多给学生讲授那些复杂、高深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多数学生,忽视对《电工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授和理解,必然导致那些理解能力跟不上,分析思维能力不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教学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当前多数教师仍然采取一支粉笔一本书,“以教师讲授为重心”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根本缺陷在于不利于学生习热情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挖掘;在于不重视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在于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于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黑板上安装日光灯电路,叫学生想象电感线圈端电压与电流相位关系等等,原本直观,具体的问题变得很抽象,很难理解。

3.教学进度过快,存在“应差式”教学。

目前,多数学校《电工基础》一般安排一个学期授完,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授课时间,现加上《电工基础》知识本身也确实较难接受,而学生所应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必然会使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囫囵吞枣,更谈不上理解、消化和吸收,应用就更不要提了!在就业型班级上课,“应差式”教学也普遍存在,不管学生掌握如何,有时自讲自听,效率低。

二、教师教学采取的对策

1.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分类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要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制定授课内容,要侧重基础性、实用性、够用性。如直流电路部分重点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磁场、电磁感应部分重点讲解自感、互感、左右手定则等。

对于综合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弄清考试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古语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口单招考试大纲》是对口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试的重要依据。它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达到什么样的层次,以及试题的题型和题量等。

2.教学内容一定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构建好整个职业高中《电工基础》的知识网络

对于就业型班级学生,教学内容在根据专业特点及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好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基本元器件特性、常见应用电路原理的知识网络。

对于综合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吃透的基础上,根据其要求制定一个周密的教学计划,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排查,对每一个电工概念、电工规律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彻底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在复习中尽可能做到“温故知新”“知新温故”。

3.教学进度要视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必须创新。

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故教学进度一定要根据学生基础的好坏、反应的快慢、能力的强弱,灵活把握,当原有的教案、学案不能适应当时的学生实际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原则,该快则快,需慢则慢。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以及抑扬顿挫等多种方式的讲解,努力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惊奇与惊喜。

在教学手段、方法方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教学,提高直观性,能在实验、实习室上课的就不在教室上,能用实物展示就不用符号、模型。学过电工的同学连一个电容器认不识值得我们反思。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即要重视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还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总之每讲一个问题,每做一个题目都力求达到四个一。即巩固一类知识,掌握一种方法,训练一项思维,提高一种能力。

4.教学要求上要“分槽喂养”,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实行“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做到使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到极至,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力争尖子更尖,差的变好。

电工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途径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吸取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看了这篇文章,不禁让我想到:我们教师不注重反思,虽然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教不研,我们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如果只研不教,我们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家。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这些中外学者的观点都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而不擅于反思则窒息教师的创造,阻碍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反思,课改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科研结合型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通过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电工基础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想谈一谈对此的粗浅认识。

1.对教学反思的理解

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教师做出新计划的依据。

2.反思对专业发展的帮助

2.1有助于教师加快成长速度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不断地反思并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自己的认知缺陷,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

2.2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管是听取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还是自己上课,我们都可以在课后反思每节课的成功或不足之处,针对某个知识点用什么方法讲授学生最容易接受,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教学经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2.3有助于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通过对各种教学现象和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学目标的对比,通过学生和同行的反映,努力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可使教师从冲动的或随意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慎重的态度和行动,不断解决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4有助于形成优良师德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上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延、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师本人教学经验的丰富,我们在反思后不可避免地要否定自己原有的看法、教学方法甚至是对知识的认知,这时,教师本着对事业、对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原则,要马上更新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坦然检讨自己的不足。这有助于教师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的优良品质。

3.电工基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途径

3.1学会反思技术,养成反思习惯

学会反思是指教师在自我进修、自我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要学会反思应做到:一学,学习教育理论文章,以及别人的先进经验;二读,坚持读有关电工基础方面的文章,读与校本课题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特别是课改方面的信息;三写,写读书笔记、写评课记录、写读书体会等。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培训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教师既是培训对象,又是培训者。

我们要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学习反思,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通过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让自己学会反思技术,进行反思性教学,并养成反思的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

3.2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如有一次课上,我在讲到磁场和电磁感应部分的综合题时,发现原来上课一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个别学生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表现出茫然不知所云的神态。上完课后我向学生了解上课不想听的原因,原来由于我在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上课时没有把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适用场合讲清楚,使得学生很混淆,只看见我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地换来换去比划着,他们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学生的提醒和本人的反复思考总结,在下一节课时,我通过适当的例题,讲清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并要求学生从物理本质上区分左、右手的选用,即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使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应用右手定则;属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问题,使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应用左手定则。

我还跟学生介绍了一种很形象的记忆方法:“电”字的竖弯钩朝右,判断感应电流用右手;“力”的横折钩朝左,判断电磁力用左手。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听课也津津有味起来。我尝着反思的良方,心里感到无比快乐。

3.3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电工基础的概念及规律有的是在大量的电学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的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所以,电工基础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从而使学生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

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教学重点、难点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因此,电工基础教师重点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

它应包含每节课的新授内容如何引入、教学内容怎样处理、教学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怎样利用、课堂结构怎样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学法指导如何加强、怎样让学生形成电学概念、怎样让学生掌握电学规律、学生根据实验应得出什么结论、如何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课堂教学氛围怎样、学生的常见错误在哪里、哪个知识点讲得含糊不清、教师课上能否因“班”施教、课后能否因人施教、教师有没有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教师如何弥补已有的教学缺陷等。

3.4通过听课及评课反思教学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作为一名电工基础教师,经常听听其他老师、特别是同行中优秀电工基础教师的课,有利于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作风、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评课是以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为对象,对其成败得失及形成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

教师之间经常互相听课和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评课的过程是深入思考的过程,是认真总结的过程,是由现象升华到理论的过程。如果只重视听课而不重视评课,甚至听而不评,那就失去了听课的真正意义。所以说,评课比听课“更为重要”。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听课教师一起评课,并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它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专业发展的气氛。

由于同行对课堂教学活动、教材与教师的要求比较熟悉,他们能对教师改进他们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的与实用的建议。通过听、评,营造出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让教师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针对问题,大家谈感悟、讲困惑、议策略、找办法,从而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气氛浓,更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结语

总之,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教学反思是成功实现课改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2日.

[2]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电工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电子线路》实例教学法proteus仿真软件应用

1.引言

《电子线路》是高等院校中很多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的特点是基本概念抽象、知识点分散、分析方法多样,以及器件类型复杂,并且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该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因此,学生普遍感到难学[1]―[2]。课堂是理论教学中最重要的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思维的逻辑性,逻辑思维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衡量师生教与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创造性思维必须是复合性思维,实例教学法以优秀的发明为发散源,让学生在理解实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和思维的扩散。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直接学习实例的思维特征,充分发挥其直觉、灵感、想象等非逻辑性思维的作用。这样的结果不仅对传统教育在思维培养过程中的缺陷进行了针对性补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逐步使学生培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并重的复合型思维。本文利用功能强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proteus对《电子线路》课程进行仿真教学,通过教学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消除对理论知识的抽象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proteus仿真软件简介

proteus软件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来自英国的Labcenter公司[3],由JohnJameson在英国1988年创立。它是目前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proteus独一无二的仿真功能,在众多高校中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设计和研发。proteus提供了:(1)万种以上的元器件及多达30多个元件库;(2)多种现实存在的虚拟仪器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虚拟终端,等等,这些虚拟仪器仪表具有理想的参数指标,例如极高的输入阻抗、极低的输出阻抗,可尽可能减少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丰富的测试信号源用于电路的测试,这些测试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4)先进的混合仿真系统(SpiCe电路仿真器+数字仿真器+mCU仿真器),这是一个组合了SpiCe3F5模拟仿真器核、基于快速事件驱动的数字仿真器及mCU仿真器的混合仿真系统,SpiCe的使用使得能够采用数目众多的制造商提供的SpiCe模型,目前该软件包含了6000多个模型。

3.基于proteus仿真的实例教学

以《电子线路》课程中负反馈放大电路学习为例,来说明实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演示电路构建的过程明确电路所需要的元器件及如何使用这些元器件组成功能电路,利用proteus软件搭建实例电路。选取晶体三极管两级放大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在反馈之路上加上开关Sw1,用于在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之间进行切换,如图1所示。

图1

其次,对进行电路仿真,利用proteus的仪表功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仿真结果。电路中开关Sw1断开时不存在反馈,当Sw1闭合时电路存在负反馈。在图1电路上的输出端放置探针C3(一),分别利用模拟信号分析图表、频率分析图表,以及失真分析图表观察没有反馈即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两种情况下的输出信号波形、频率特性,以及失真情况,结果分别如图2、3、4所示。从图1中可以直观看出引入负反馈后的输出正弦波幅值明显小于基本放大器的幅值,但图3显示负反馈放大器的通频带却被展宽了,并且图4中的非线性失真情况也明显好于基本放大器。因此,从仿真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负反馈降低了电路的增益;(2)负反馈扩展了通频带;(3)负反馈降低了非线性失真。

(a)基本放大器?摇?摇?摇(b)负反馈放大器

图4失真分析

最后,讲解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仿真结果。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反馈网络回送到电路的输入端,并对输入信号进行调整,所形成的闭合回路称为反馈放大器;若反馈回来的信号使得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则为负反馈。为基本放大器的上限频率。

由此可见,单极点系统引入负反馈后,反馈越深,上限角频率越大,增益越小,但其增益带宽积维持不变,通频带的扩展是以降低增益为代价的。

(3)负反馈改善非线性失真,例如一基本放大器,输入正弦波信号时,输出产生非线性失真,引入负反馈后,输出失真将减小,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但负反馈只能减小反馈环内的失真,若输入信号本身产生失真,反馈电路无能为力。

图5减小非线性失真原理框图

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经过上述实例教学过程,学生总体能知道该负反馈放大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以及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的影响,然后再进行原理上的讲解,从理论上分析仿真的结果。与传统的利用推导原理的教学方式,实例教学方法更加直观和形象,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语

我们通过采用基于proteus电路仿真的实例教学方法可以强化《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一步理解基本电路并掌握基本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甘光明.《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1(4):155-156.

[2]沈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201-202.

[3]丁大为,朱军,许先,黄林生.proteus在电子线路教学和实验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39):148-149.

[4]谢嘉奎,宣月清,冯军.电子线路(线性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电工教学反思篇4

在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工作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十分重要。怎样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手段,使教育模式趋于多样化,是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除了常用的讲授、分组讨论、互动教育、视频教育等模式外,重点可采取以下教育模式。

1.1教育会诊模式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参加专业化教育时,培训者要按学科把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摆出来,由教育专家根据基层电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包括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集体会诊,找出基层电大教师的需求,提出教育策略。

1.2案例教学模式

它是一种以教师教育具体实例为中心的、通过展示案例,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讨论、归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当前前沿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培养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

1.3个案诊断式模式

所谓个案诊断式模式是指由教育专家、有经验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等组成评价队伍,针对具体的教育操作,通过诊断进行形成性评价,发现教育、管理的优长和问题,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建议,是促进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活动能进一步掌握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现状,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1.4体念一反思模式

体念一反思模式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内容、重点与本质的感悟理解,是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判断评价,是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特点、规律与经验的寻觅发现。体念一反思,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功和重要的素质能力,它既是理念,又是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把反思的理念与方式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方法、过程和类型,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科学决策,对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基于主题探究模式

基于主题探究模式是一种以发现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自主探索发展创新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过程为“主题浅释一问题引导一组合探究一成果分享一感悟深化”。从而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1.6研修一体化模式

它是指接受过一定理论教育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时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从教师教育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教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问题研究中向更高的理论层次提升。促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管理素养,使他们成为教育改革的带头人。

1.7网络培训模式

网络教育通常是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构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网络教育方法,它的特点是突出网络教育特色:一方面是坚持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交流、案例教学、示范模仿、情境教学等基本的教学方法模式。另一方面是开辟视频课堂、博客等,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参加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感体验、案例分析、互动交流、成果分享等丰富多彩的网上学习活动,可极大地拓展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学习方式,增强网络教育的人文性、创新性、针对性和开放性。以上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模式,它们不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不可分割,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综合运用,才能达到预期限效果。

2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根据上述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模式的探究,要提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成长,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教育可从以下途径着手。

2.1理念领先,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引领力教育

现代开放教育呼唤着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它要求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具有开阔的视野,能积极主动吸取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与被教育者共同的目标,贯彻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方面。现代教师的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育。因为现代教育给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与要求也是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依据。基层电大要努力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创造环境。一是请教育专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育,促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树立正确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二是分小组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讨论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认识;三是督促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撰写有关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的论文,确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真正发挥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开放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2.2愿景设计,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力教育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机构要组织专家组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教育会诊模式和问题研究模式,帮助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设计专业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使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理念及专业发展是什么?专业发展的思路与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什么?自己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落实计划如何确立?进一步深入思考:①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突破瓶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②未来三年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③现在周边地区同行最先进的理念和专业发展的策略是什么?④我的“高招”是什么?我的策略在哪里?自己要描图寻路,努力提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2.3改革推进,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创新力教育

随着开放大学的创立,发展是基层电大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求生存、谋发展的必备精神品质,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突出体现。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需要宏观的、整体的、重点的创新,也需要微观的、局部的、配合性的创新。一个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抓好创新性学习、创新性研究、创新性反思、创新性教育。只有这样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才能创新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证明:先进理念+不断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勇于创新=专业化持续发展。因此,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机构要通过基于主题讲座模式、研修一体化模式、实地考察模式、案例分析模式、体念一反思模式等加强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创新能力的教育,强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改革创新能力的提升。

2.4分层教育,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向度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人职适应期阶段。这一阶段是关键发展期,教师需经三年左右的教育实践,才能把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基本形成自己的实践技能和技巧,实现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转变。二是成熟胜任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3o__40岁,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我们应抓紧引导和具体指导。三是高原平台期阶段。这个阶段是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期,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40—45岁,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高原平台现象”,对突破期的教育重在“突破自我”,要强化和改变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职业理想,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突破原有的教育教学水平,抓住薄弱点,把握关键,突破高原,实现第二次质的飞跃。四是成功创造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年龄约在45—55岁。如果教师专业发展得好,他们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因此,省级教师教育机构要抓住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实施分层教育,以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专业发展为向度,根据不同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专业化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电工教学反思篇5

关键字:CDio;机械工程;控制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20-02

一、引言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动力学的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而不是静态观点;从整体的而不是分离的角度,通过系统中信息之间的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反映系统的动态行为;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题,再应用经典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和经验等[1-4]。同时,也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的深入的学习进行不断的尝试、反思、总结,进一步促进教学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二、CDio教学案例描述与分析

运用CDio思想,对日常生活中使用家用电器等进行启发式教育。比如日常家电电冰箱,启动学生思维想象,如何使电冰箱进行工作,如何构思它的这个结构,如何设计好各个部件,如何使各部件协调实现及运作等[5-7]。我们来分析一台电冰箱的结构和制冷原理。

1.构思。这台冰箱它要完成什么功能,进而可以设计出其结构组成,比如该台冰箱要有冷却等功能,因此它可以由冷却器、压缩机、散热器,并且它们之间要用一根装有一种沸点很低的制冷剂管道相连。为了能使制冷剂不断地在管道里循环,压缩机要安装在管道的底部。此时,当制冷剂流动到狭窄的毛细管时,这时散热器就要开始对外放出热量,由于制冷剂在细管里受到强大压力,由气态变成液态。当制冷剂通过由较粗的管道组成的冷却器时,制冷剂由液态立即变为气态,由于压力突然降低,从而吸收电冰箱内的热量,这样便使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效果。

2.设计。通过构思出冰箱整体结构,那么就可以根据整个冰箱组成特点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家用电冰箱)。

3.实现。通过电冰箱的结构和制冷原理分析,运用控制理论分析和给出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再进行分析各个模块意涵。

该系统结构由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处理模块、检测与反馈模块、以及工作电路所组成。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与合作,通过各自功能不同,完成不同任务,并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模块。最终达到冷却的控制效果。

4.运作。电冰箱工作原理如下,(1)当接通电源后,控制电路发出指令执行接通压缩机工作电路,随着制冷剂不断地在管道中循环,电冰箱内热量被吸收,使电冰箱内的温度下降。同时,箱内温度不断地被冷藏室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控制(处理)部分接收到温度变化反馈的电信号,然后对预置的温度和反馈的温度进行比较、分析、处理。当电冰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电磁继电器会接收到控制部分发出指令,继电器便立即切断压缩机工作电路,制冷工作停止。(2)当电冰箱内温度回升并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部分又发出指令,使电磁继电器接通压缩机工作电路,压缩机重新工作并进行制冷。

三、CDio教学方法反思

对于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传授书上的理论知识就行了。必须随时留意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通过引导与启发,让学生讲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遇到问题相结合,利用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做到实践与理论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这样能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通过了解实践的应用而且更加深刻领会课本的知识。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本身也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必须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应用中,通过观察周边事物的工作本质,结合控制理论分析,分析模型,建立控制模型输入、输出等信息。作为学习者,应该不断进行探索控制系统的应用。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应用控制理论的本质内容。

通过,家庭常用电器电冰箱工作原理,建立控制模型。把各个部分的参数设定好,并阐述电冰箱如何控制好的贮藏食物过程,加深对控制理论的学习和印象。

四、结论

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进行初步的实现,通过学生的反应及信息回馈,能很好对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的深入的学习进行不断的尝试、反思、总结,进一步促进教学成长,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1).

[2]张秋月,佘元冠.关于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3]武丽艳,李琰,程鹏.科研促进教学的实践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9,(04).

[4]廖亮.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1,(29).

[6]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3).

[7]任坤,刘红,杨旭东.CDio指导下的创新性电工电子实验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4).

电工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师引导复习效率

高考命题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三维目标”的转变,使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一致,努力增强试题的基础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使试题的解答过程能够反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对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显然,高三年化学复习时只是将原来的知识做简单、机械的重复,谈不上使学生有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丧失学习兴趣;或是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做题,搞题海战术,而不对学生加以引导,造成对教材的忽视,使教材各部分的知识间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无法适应新高考的命题形势。所以高三化学复习时,在确定学生为“主体”前提下,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提高高三化学的复习效率。

一、引导学生研读课本从而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近几年新高考试题频繁出现这一类试题: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基本技能,因此学生必须学会研读课本。而在实际的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却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本没有什么看头,只是一味地做题,不花时间钻研课本,如果以看书作为课外作业,学生就会认为没有作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教师强调学生要去研读课本,但没有让学生意识到研读课本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研读课本时不做任何的指导,学生根本不知道看课本时要怎么看、重点看什么,因为学生不能够吃透教材。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考纲、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础上,确定知识的重难点,同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一些问题引领学生读课本。如布置学生研读苏教版选修四第16页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可设计下列问题:(1)铅蓄电池放电时是?摇?摇能转化为?摇?摇能,是?摇?摇(填“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那么充电时呢?(2)放电时,负极材料是?摇?摇其电极反应式是?摇?摇正极材料是?摇?摇其电极反应式是?摇?摇,电解质溶液为?摇?摇,氢离子移向?摇?摇,硫酸根离子移向?摇?摇,溶解1mol铅需转移?摇?摇mol电子,这些电子从?摇?摇极移向?摇?摇极。(3)充电时铅蓄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摇?摇,它与充电时的正极反应式有何联系?(4)蓄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需与外界电源的?摇?摇极相连。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觉到课本上看似简单的知识原来还需更准确把握,还需更深层次地理解。当学生把以上的问题搞懂时,再呈现给学生2010年福建高考题第11题(略)。学生对上述问题弄清楚地基础上,得出C答案就十分地容易。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研读课本的重要性,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苦难时就逐步地学会主动翻看课本,并能从课本的研读中,学生的自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避免只是老师一味地输灌,从而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再加工。

复习课不能对原有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对相关的接近的、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对比,对零碎的、看似无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总结,即对基础知识要进行整合与加工。学习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事,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加工不能由教师替代学生完成,而应由复习课的主体――学生来完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不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与加工毫无头绪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知道应朝哪些方面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加工。

如,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从:符合a■B■C■D(酸或碱)的a物质有哪些?把中学阶段学过的置换反应按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金属总结;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中学阶段学过的九大工业反应是什么?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按“色、态、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方面掌握;中学阶段学过的化学反应条件要高温的、要通电的、要催化剂的分别有哪些?等等,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所学的知识用点、线、面、体建立起知识的网络图,并从中引出新知。再如对“乙醇的催化氧化”的复习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乙醇催化氧化的实质是羟基上和与羟基所在的碳原子上都脱去一个氢原子,碳氧之间形成双键。教师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样醇可以氧化生成醛,什么样的醇可以氧化生成酮,什么样的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最终延伸到多元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醇的消去反应与催化氧化做对比。这样总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再加工,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整合与加工中,把基础知识激活,使基础知识成为学生可以随时调用、分析、迁移、转换、重组的活的知识,从而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

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提高。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掌握好基础知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学习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这些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先阅读题目,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本题的知识结合点,进而通过类比、联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原电池时,学生对课本的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基本原理很熟悉,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常常觉得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已知条件进行加工、分析、转化,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如以学生书写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负极反应式为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燃料电池设计的理论依据是燃料燃烧的化学反应,只不过这个反应是在原电池反应来实现,请根据提示写出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并结合原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思考氢气通入负极还是正极,且尝试写出氢气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提示:结合总反应的双线桥及考虑环境及电解质情况)。学生通过我一步一步的引导去思考、分析,领悟到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基本原来还是原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我等学生如梦初醒的时候又引导:如果把氢气换成甲醇、甲烷等可燃性物质那电极反应式又应怎样书写?把氢气与氯气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呢?你能尝试总结出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规律与方法吗?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能依据原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内化出适合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特有的规律与方法,燃料通入负极,氧气、氯气等通入正极,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应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且要考虑电解质溶液。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引导学生对每次考试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反思。

高三复习中有一部分的时间是用来考试的,很多学生考试后不会分析评判自己解题方法的优劣,不善于找出与纠正自己的差错,导致学生每次考试都在重复很多错误,复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分析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反思,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经过引导与强调,认识到了考试后自我分析与反思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分析与反思时,感觉茫然而无从下手,这时就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每次考试后我都制作失分统计表,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同时把每题按知识点分割,引导学生自己统计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归纳自己出错的原因,是审题粗心大意呀还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等;在讲评试卷时,引导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每隔一次考试后,看看自己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未除,哪些“毛病”是新犯的。通过引导,学生考试后进行的自我分析与反思,变成有方向、有目标的积极的思维活动与探索行为,从而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

总之,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不能简单地拼时间、拼精力,而是应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复习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新课标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电工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机床电气控制》启发式教学直观演示类比启发设疑启发

《机床电气控制》是我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机床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21世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并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经营管理、高新技术设备运作的高级职业技术应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既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呢?实践证明,正确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呢?《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把启发式教学的含义概括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适时而巧妙地启迪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外延非常宽的教学手段,其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启发式教学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直观演示启发教学

直观演示启发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实物教具,或者向学生作出示范性操作,或者播放音像资料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要了解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时,以接触器为例,运用实物讲解,通过对接触器进行拆装,并利用摄像投影图片,再要求学生把拆下的零件与图片进行对照,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这样就可以快速记住接触器,根本不用死记硬背。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把接触器的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此时立刻听到“啪”的一声,接触器衔铁被吸合,带动触点动作;一断开电源,又“啪”的一声,接触器触点很快复位,关键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刚才接触器的动作顺序,然后用贴切的话描述出接触器的动作过程,工作原理就很自然地写出来了。通过直观演示启发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启迪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更加深刻,收到极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演示启发教学

《机床电气控制》教学中有一个最大的难题是学校资源有限,在教室中无法实际模拟电动机运行控制、Ca6140车床、X62w万能铣床等运动方式,讲解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如讲X62w万能铣床时,就可在课件中通过鼠标操作对这些模型进行电气接线,模拟实际电路,并将电路实现的控制过程动态地演示出来。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之前,通过对实物模型和电气仿真模拟电路的观察,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节省了教学成本,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也为后续的实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类比启发教学

孔子曰:“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学必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举一反三既可通过同类对比法,也可通过正反对比法达到。教学中对相互联系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中积极思考,获取知识。如在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生完成接触器控制单向运转电路的设计,当学生设计好后,这时候采用类比启发教学,启发学生,完成电动机正转方向电路的设计,那么电动机反转方向控制电路是否也是一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在主电路上改变电源相序,在控制电路上是相同的,这样,学生学会了在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正、反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因此,单相照明电路、双联开关照明电路等线路的教学都可采用类比启发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电路后,采用类比启发教学法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设计较复杂的控制电路的目的。

四、设疑启发教学

教学中,由教师创设问题和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启发思维的开端。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怀疑是思考的结果、创新的前提。启发学生发现疑问、发现矛盾、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提出难题更为可贵。如分析具有自锁正转控制线路。先引入点动控制线路,然后由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连续的原因学生思考后回答:没有给接触器线圈以持续通电的机会。再问: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在按钮两端并联辅助触点克服了点动控制。但这时有些学生已经发现控制线路又出现了不能停车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加入停止按钮。控制功能满足了要求,再让学生去思考电路是否已经好了,稍后提示从加强保护功能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失压保护是否齐全了,连续运转的电动机需要过载保护,所以控制线路还要加入热继电器,问题到此解决好了。这样的设疑启发教学,一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启发学生如何去开发设计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潜能,把“设计”这个学生认为不可能做到的难题融入了平时的教学之中,并且教师还可以采用压缩的方法,把基本的控制线路进行归纳,使得学生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记忆各个独立的控制线路。

启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由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而原来沉闷的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在老师的指导下,连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个个动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在人格、意志、身心、体魄等方面健康发展,为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克诚.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

电工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e-mail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11亿。从网民的职业来看,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5.1%。从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看,收发邮件的比例为64.7%。可见电子邮件(e-mail)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利用e-mail的特点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通过e-mail开展互动的交流沟通,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e-mail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沟通,大学生的主体心态会得到凸现,责任意识也会进一步增强。

1、大学生愿意使用电子邮件。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接受和尝试新生事物。通过e-mail,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可以及时指出教学的不足,可以畅谈感想与收获,可以鼓励、肯定与支持教师的工作,可以把自己心灵深处的想法和困惑发送给自己信任的教师。e-mail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等诸多优点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2、大学生高兴使用电子邮件。e-mail手续相对简便,而且邮件发送者可以设置发送阅读收条,这是传统信件所无法比拟的。在邮件的内容上,可以是具体的通知,可以是学习资料,也可以是问题的回答;在邮件的方式上,可以是直接的发送,也可以是相关内容的转发;在邮件的风格上,可以是古典型,也可以是浪漫型,符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3、大学生满意使用电子邮件。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大学生通过撰写电子邮件,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而造成的紧张、戒备和尴尬,思想、情绪甚至表情等都可以处于放松的状态,双方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更容易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沟通无极限”。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来看,通过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1、传递迅捷,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流条件。通过e-mail,可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沟通,提高交流速度。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意图、要求和建议等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受教育者。收到电子邮件后,受教育者可以迅速反应,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反馈环节更加灵活和主动。电子邮件还可以群发,使反馈人群的范围、层次更广,通过点面结合,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交流速度的提高还意味着信息传递不容易失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在具体的操作中,邮件的样式可以“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提高了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2、价格低廉,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本。在网上申请电子邮箱相当一部分是免费的,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发送电子邮件的成本非常低廉,这是传统邮件所无法比拟的。通过e-mail的沟通,还可降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

3、整合资源,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它所涉及的社会范围和社会途径来划分,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综合系统,成为思想教育合力的主体因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补和支持,但有时由于资源的分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家庭双方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使得教育成效不显著。通过e-mail,家长可随时查询子女在学校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学校也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就使狭隘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扩大了自身的内涵和外延。通过e-mail,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实现三者目标一体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最大化。

二、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如何增强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体现在办实事,办好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上,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此,有必要为学生设立统一的电子信箱,使大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e-mail的信息服务功能,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学习信息进邮箱。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甚至雇佣网络,对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新闻进行炒作,欺骗网民,误导舆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4年3月对全国15所高校进行“大学生信息渠道来源”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被动接收的电子邮件中,有9.8%属于反党反政府的信息,有3.4%属于色情内容,有74.0%属于商业广告;大学生对网上批评政府的言论态度模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主动意识,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发表正面引导信息和批驳错误言论双管齐下的网络舆论建设方针,营造正确高效的网络舆论氛围。

2、学生生活信息进邮箱。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吃、住、行等方面,可以设立专用的电子信箱,建立网上信访制度,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扩大反馈的范围。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学生敢于通过电子邮件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参与学校的建设与改革。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加以采纳和解决,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育人的功能。如天津大学2005年3月9日开设的“校长信箱”在半年内就收到来信1200多份,反映的问题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已有近400个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如今,“给校长信箱写信”成了该校学子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第一选择。这些专用信箱已经成为学校领导与师生之间一座“网上桥梁”,成为师生思想情绪的“晴雨表”,成为维护学校稳定的“减压阀”,达到了“育人于无声”的教育目的。

3、学生工作信息进邮箱。这包括有关学生工作方面的奖励、处罚的政策规定,校内重大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安排,学生工作动态和情况分析,校园内的热门话题,遵章守纪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学生工作性质来划分,可以在电子信箱的通讯簿中建立班长组、团支部书记组、团委学生会干部组、党支部支委组、党员组等。根据实际情况发送不同的电子邮件。比如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学习“八荣八耻”的学习内容,就可以把《人民网》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专题内容发送给党员组,学生通过e-mail把学习体会发送到辅导员的信箱,节省学习的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4、心理咨询信息进邮箱。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咨询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咨询者对保密性的怀疑,而通过e-mail进行心理咨询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上网时你可以隐瞒真实姓名、外表形象以及声音等个人隐私,这样很容易消除顾虑,敞开心扉,尽可能详细地陈述心理的困惑和问题的关键,有利于心理咨询师更全面地了解咨询者的真实心理状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咨询者提供咨询服务。5、就业服务信息进邮箱。目前,高校一方面要贯彻国家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还要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充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桥梁,提供良好的双向服务,并依据就业市场机制的基本原则,对双向选择实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排除不正当的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良好运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就业市场上的作用,实现指导有效、服务快捷,就必须适时、适当地应用信息工具。电子邮件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的目的。由于毕业生忙于就业和学业的压力,有时通过电话、书面通知的方式很难奏效,通过e-mail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把相应的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发到毕业生的电子信箱中,增加了就业信息公布的渠道,提高了信息的公开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应聘、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机会,便于学生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摆正自己择业的坐标。

三、网上网下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意味着单纯使用这一方式,必须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主动出击,强化效果。除了利用电子邮件开展工作外,关键是树立系统的观点,网上网下互动,整合资源,发挥作用。网上网下互动主要包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设立专用电子信箱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箱,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信箱的知名度,增强承诺信度,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信赖。二是提高解决速度。利用e-mail开展工作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核实,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详尽地给予答复。三是挖掘问题的深度。通过邮件要仔细分析,善于发现问题,保护学生的热情,鼓励他们多反映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利用e-mail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沟通渠道,使大学生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交流,逐步建立良性循环的渠道,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通过e-mail的交流,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交流空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作用,主动吸纳学生的反馈。要建立e-mail联系的长期制度,保持良性的、互动的、有效的沟通渠道,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电工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启发思维激发兴趣

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及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以电工基础课为例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紧密结合实践,培养学习兴趣

电的应用非常广泛,不管是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科技等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电。因此,在电工课程的教学中,有许多实际中的实例可以列举出来,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电工基础绪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讲到电能“便于转换”这一优点时,可举出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风力发电等等实例,说明其他形式的能易于转变为电能。反过来还可以举出电能转换为其他能的实例,如电灯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电炉将电能转成热能,扬声器将电能转换成声能等等,即电能通过不同的用电器,就可以转换成不同形式的能,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易如反掌。这样举例,使“电能易于转换”这一抽象理论变成了随处可见的现象,便于学生理解。再如,在讲到电能“便于分配”这一优点时,可例举:100w和40w的白炽灯接在相同的电路中为什么100w的白炽灯更亮呢?那是因为100w的白炽灯分配到的电能更多,电能的分配是根据负载的大小来确定的,负载大,分配到的电能多;负载小,分配到的电能就少,而人们是根据需要来设计制造、选用负载的,负载做好了,只要按规定的要求使用,那么就能获得需要的电能,这样“电能便于分配”这一难以理解的理论也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常识。这样多举实例,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学会、学懂、愿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力求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难,渴望解答,从而达到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学生的思维规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在电工基础课电能和电功率教学中,我们通过推导,得出电功率p=U2/R和p=i2R,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由公式p=U2/R可知,电功率与负载的电阻值成反比,而由公式p=i2R可知,电功率与负载的电阻值成正比,这能否说明这两个公式矛盾呢?教师这样提出问题,势必会引起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千方百计寻找依据来维护自己的主张,这样,就会自然地引发学生强烈的思维动机,进行积极主张的思考,所以提出一定深度、富有辩论色彩的设问,无疑是启发思维的动力。

三、提供生活中的直观材料作为启发思维的基础

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从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把科学性强而又较抽象的问题变化成触手可及,触目可见的实际例子,使学生加深对这些抽象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用同种材料做成的导体,长度相等而横截面积不等,其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时,教师可拿一个100w的白炽灯和一个40w的白炽灯给学生们看,结果就会发现两个白炽灯的灯丝长短几乎一样,但灯丝是100w的粗,接在相同的电压下100w的灯肯定更亮,为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后,给予适当、必要的提示,再请学生们讨论思考,让学生们在争论和思考中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以适当的比喻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形象、具体的东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而对于抽象的东西却难以理解,电工基础课中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比喻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必定可以从中启发学生思维,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电工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工实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2)07-0179-02

中等职业学校工科专业的学生在进校学习一年文化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后,都有一段时间的电工实训。根据教学目标,工科类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应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完成。由于诸多困素,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良莠不齐,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工课程,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对学习电工课程的中职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训训练的效果。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既复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呢?笔者在长期的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示范演练教学

教师对所教的主要课题应进行演示,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为学生演示应规范、标准,如果教师做得不规范,则很难要求学生做出高质量的实习作业,但示范演示并不一定要教师将一个实习作业从头到尾完整地做一遍,因为这样一是没必要,二是时间不允许,三是容易使学生厌烦。

示范演示应着重向学生演示各个关键部分如何实现,讲解在实际安装中怎样才是合理,示范应有选择性,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其控制电路有许多种,教师应只以最基本的接触器连锁控制电路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电路怎样布置才合理,掌握“自锁”、“连锁”的实现方式,在学生掌握这一电路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分析该电路及其它电路的优缺点,有时可对某一电路提出一些“额外”的功能要求。

二表情动作教学

电工实训教学,最大的隐患是学生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实训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总是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把安全生产实训放在第一位,笔者在讲授安全用电和安全操作的实训教学中采用“触电”表情动作启发,让学生尝试一下“触电”的滋味(当然有绝对的安全保障),用自己或他人的切身感受和表情动作来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是用一个500伏的兆欧表,教师用双手捏住两个接线端,让学生由慢到快摇动手柄,一直到自己触电,发出触电的动作表情,然后让学生自己用双手捏住接线端,教师轻轻摇动手柄,让学生“触电”,让其他学生观察触电学生的表情动作,如此“触电”几位同学,并让触电部位各不相同,“触电”同学的表情动作丰富多彩,然后让“触电”的同学谈谈触电的感受,启发教育其他同学在电工实训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然后再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生产中发生触电案例,使学生知道“电击”和“电伤”的危害,脑袋瓜里时刻绷紧“触电”这根弦。

三多媒体教学

电工生产实习教学中有一个最大的难题是学校的电气实习场地没有教材上给出的各种机床电气设备,而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往往是和机械的、液压的系统一起配合运动的。由于没有实物,讲解时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各种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如讲X62w万能铣床就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其原理图讲解两个操作手柄,如何实现工作台六个方向的讲给运动,讲解工作台的单程自动控制和半自动循环控制,这样,尽管没有接触到实际机床,但对机床电气控制与机械部分的配合运动,有了相当了解,所以在机床电气维修的实习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加上机床电气模拟板的实物教学,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类比式教学

在电力拖动线路安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生安装接触器控制单向运转电路,当该电路安装完毕通电试车后,再进行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线路安装,这时候采用类比式教学,启发学生,能完成电动机正转方向电路的安装,那么电动机反转方向控制电路是否也是一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在主电路上改变电源相序,在控制电路上是相同的,这样,学生学会了在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正、反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再用类比启发:如果要实现电动机正、反转自动往复运动电路的安装能否行?让学生比较一下限位开关和按钮开关的结构原理,学生即明白,限位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动作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个安装在板内,一个安装在板外,因此原电动机正、反转电路不动,增加两只限位开关,在控制电路上采用常闭触点串联,常开触点并联的接线方式,即可达到电路的要求,因此,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等线路的教学都可采用类比式教学。学生通过装接一个简单电路后,采用类比式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安装较复杂的控制电路。

五分阶段教学法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实习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在教学中,我根据所确定的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教案的准备,示范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到教后小结等环节,都坚持严格要求。

最后是实习报告制度,一周一张实习报告,温故而知新,是对每一周的实习内容的总结、概括。实习报告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验证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训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反馈。

每次实训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回过来反思:今天我学会了什么?元器件识读、器材性能的检测有没有过关?装接工艺有没有问题?短路问题如何避免?开路问题如何检测?一些基本电参量是否会测?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否对具体的实训对象进行一些优化、改进?能否将此实训对象整体或部分转接到其他的应用电路中?每完成一个电路都让学生作些思考,使学生由实践到理论、边实践边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校的一些实训设备和器件出现了故障,我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修理,不仅为学校节省了许多开支,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教师努力地把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时,会发现原来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在教师的指导下,连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个个动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他们在人格、意志、身心、体魄等方面健康发展,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