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创新的问题十篇关于创新的问题十篇

关于创新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42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1

摘要: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转变,我们知道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不断地创新社会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阐述了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实施社会管理创新是迎接挑战的需要,是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然后论述了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等等。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在现有的社会管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社会管理方法和管理知识等,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完善,逐步构建起来新的社会观方法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目标。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更为理想的社会效益,就应该采取措施,不断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转变,我们知道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不断地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不断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和谐建设,认真解决好民生问题等,要从影响民生问题的源头和根本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着力搞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创新工作。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实施社会管理创新是迎接新挑战的客观需要。

随着社会变革的出现,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由可控变得复杂,社会管理由易控制变得难操作。新阶段包含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态,产生了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这就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给社会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要求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出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造成结构性失业等等。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使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正在由乡村社会变为城镇社会。城市人口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公民社会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公民社会已初具雏形,党和政府如何去培育、引导、管理公民社会组织,让其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其积极作用,需在实践中解决和完善。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信息传播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信息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网络社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存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产生了许多的社会管理问题,这都不是传统管理方式所能解决的,信息社会亟须创新社会管理。

2.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管理主体,社会管理从单一管理到多元管理,这是由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的,并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格局有新变化。适应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格局,就应该由过去的单一管理模式转向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党作为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者,要求其必须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的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正是带来各种社会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市场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趋利性等特点,会导致市场的失灵,这就需要政府的行政性管理。政府是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代政府在观念和管理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这种行政性管理同样有局限性社会管理就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

3.时代要求新的社会管理理念。

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做起,“社会治理”的理念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领导条件。在当代中国,从观念上来看,社会被认为是需要管理和可以管理的;所以社会管理只被认为是国家的事,这种管理的理念强调由上而下的指令与服从,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和等级观念。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民众的权利意识、民主要求、日渐强烈起来,整个世界范围内治理理念发生了变迁,传统的采取单向度的命令已经失去其正当性。因此,党在领导社会管理过程中,应体现出主体参与、共同管理的一种动态性、多层次过程。不断推荐社会管理创新,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

要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首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正确的管理理念才是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运行的基础。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政府转变社会管理理念的根本。传统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管理理念,重视一个城市的市民幸福指数,因为市民的幸福指数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所谓幸福指数就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所以应该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加强社会保障,积极改革现代社会的管理方法。

政府应该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保障。所以必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办法,以适应新的形势。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在政策上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协调劳资关系,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把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户籍制度方面,深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身份界限,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同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争取尽早将每位新生代农民工都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对于蚁族群体,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社会管理措施,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3.采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

在社会管理体制上,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完善现代社会的管理体制,因为单一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政府要积极培育社会自我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鼓励公众、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广泛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政府也要在社会管理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改善社会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在社会管理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可将一些业务,如环卫清扫等通过招标的方式承包给企业,形成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过这种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社会发展。采取积极措施,着力搞好社会各个方面的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东南学术,2005,(4).

[2]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5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2

一、在教材的“模糊语言”中发现问题

中学数学教材十分重视知识叙述的严谨性,强调逻辑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但稍加留意,我们便可以发现书本中一些“非严谨之处”,这些“非严谨之处”常有一些“标志性语言”特征,如“不难发现”、“容易得出”、“同理可证”、“用类似的方法”等,用这些“模糊语言”表述的地方有的内容本身比较简单,无须多言,有的是教材为了回避某些知识点而轻描淡写,一笔过渡,这种地方往往就是数学问题的栖身之地。

例如教材有这样一段话:“用类似的方法,可以作出余切函数的图象——余切曲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类似的方法怎样作呢?其实书本的原意是利用余切线来作余切函数的图象,但在《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一节中并没有介绍余切线,学生接着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不利用余切线能否作出余切函数的图象呢?用什么方法作呢?围绕学生这些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教师讲解采用图象变换的方法,根据正切函数的图象来作出余切函数的图象,这样一方面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图象变换的知识也得到了复习巩固。

二、在教师的“百密一疏”中发现问题

由于受数学严谨性的长期“熏陶”,许多教师备课细致,讲课认真,一丝不苟,从不犯错,有时甚至达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

这当然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但这种做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其实在课堂上有时要故意留点疑问,布设陷井,让学生发现矛盾,反而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长此以往,学生对既有的学说和权威的、流行的解释,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批判和怀疑态度,由质疑进而求异,才能另辟蹊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立新说。三、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学实验已日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生动地投入课堂,“在做中学”,在数学体验中寻求发现,在数学活动中实现创新,可以让学生尝到发现的乐趣,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

我与学生探讨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aBC的顶点a在定圆m上运动,B、C固定,求aBC的外心o的轨迹。大家进行了各种猜测,猜圆的多。用《几何画板》一做,发现是线段。再仔细想一想,应在“意料之中”(BC的中垂线上)。当拖动点C,使C在圆内时,是直线。同学们谨慎起来,不再说话。有一个胆大的学生说,三种情况都有:当B、C在圆外时,轨迹是线段;当B、C中有一个在圆外、一个在圆内时,轨迹是直线;当B、C都在圆内时,轨迹是射线。这就对了吗?把点B、C都放在圆外,但线段BC与圆相交,这时轨迹成为两条射线,……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是关键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3

【正文】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文化产业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的发展很快。据2004年年底统计,已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66个,电视频道2300多个,其中卫星频道60个。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已批准94套,其中36套已开播。全国拥有电视机3.7亿台,vcd、dvd机4亿多台,手机4亿多部。电视节目呈多样化传播:地面电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还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都在发展。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已发105家,互联网用户达1.3亿户。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量1101万小时。全国电视剧年播出量462万多小时,占播出节目总量的42%。

电视节目制作量不断增加。各级电视台和电视制作企业年制作节目212万小时。全国已注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1304家,其中有甲级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的144家,有经营许可证的1160家。

全国电视台广告收入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电视广告309亿,增幅15.3%。中央台80亿,31个省级电视台156亿,增幅18.6%。省会市台和计划单列市台50亿,增幅43%。其他城市电视台广告收入也有所增加。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电视广告增幅不小,省会市台和计划单列市台增幅最大。从这些数据还可以看出,由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广电事业的政策,大大推动了中国电视的迅速发展,我国电视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的机遇期,形势很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

1.频道多,但节目数量不足,造成反复重播的节目多,引进的节目增加。

2.由于一些公司的参与制作,节目制作总量增加,但真正优秀的节目数量少。去年光春同志提出,希望一年有1000集的优秀电视剧。按全国年产12000多集剧计算,优秀电视剧还不到十分之一。现在电视节目多样化做得比较好,但精品少。

3.资金来源渠道增加,有1300多个公司投资电视制作,但社会资金的投入数额比较小,而且分散,所以在节目制作上基本是小本经营,很难做大制作。现在能实现大制作的有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以及部分省级电视台,还有个别制作经验丰富的城市电视台。如吉林市电视台,每年都有一部能打响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或八套黄金时间播出。今年获“飞天奖”一等奖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就是以他们为主制作的。现在一些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资金不足,导演、演员水平较低,内容有媚俗的倾向。所谓的纯娱乐片,他们的节目质量不高,在电视台就不可能卖出好价钱,有的还收不回成本。众多的民营公司小本经营难制作大制作。这样,虽然电视剧的总量增加了,但是缺少精品,缺少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作品。这是电视剧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

最近李长春同志说,电视台主要是抓好新闻,新闻节目必须自己做,其他节目可制播分离,如文艺节目、知识性节目、服务类节目等。电视制作公司做的节目由电视台把关收购,节目好就买,节目不好就不买,通过这种机制把握导向。但现在各台收购节目价格偏低,使相当一部分制作单位亏本。现在有种说法:10%左右的制作单位能赚钱,30%左右的能持平,60%左右的亏本。多数民营制作业亏本是电视产业进一步发展中的大问题。大量民营企业介入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件好事。但民营企业不可能不追求利润,这就导致低成本制作,迎合少数观众的低俗趣味,使节目媚俗倾向明显,搞笑的节目没有边,节目的社会效益不好,使主旋律的作品、主导的节目受到干扰。这都是电视在大发展的过程中的新问题。

同上个世纪90年代比较,现在中央关于发展电视事业和产业的政策要宽松得多。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电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机遇,用足用好政策,把握好发展方向。解放思想、创新理论、推动发展。没有创新的理论去指导电视的繁荣和发展是不行的。实践证明,每个正确的电视理论的新观点、新理念的提出,都可以推动电视业的大发展。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电视业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因为提出了新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后实现的。

1.1983年,广电部吴冷西部长提出:广播电视是以新闻为骨干的多功能工具,以新闻为突破口进行改革。这个观点,批评了电视是娱乐工具的认识,加强了整个电视系统的新闻传播功能,中国电视逐步从新闻媒介的从属地位变为第一媒体。如果电视不能成为新闻总汇的话,要成为主要的媒体是不可能的。加强新闻,奠定了中国电视成为第一媒体的地位。播出时间不一定占主要的黄金时间,但一定要是在观众了解新闻的最佳时间。

2.1983年吴冷西部长还提出:四级办广播、办电视的方针。在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指引下,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台、省级台、市级台等各级电视机构建立起来,对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起了巨大作用。没有这一新的理论观点的提出,可能我们的电视不是现在的发展状况。

3.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提出要按照电视的特点、优势办好电视,要摆脱广播、报纸、新闻电影的影响,走自己的路。这个理论观点的提出大大推动了电视发展,使电视业走出了按报纸、按新闻简报办电视的路,创办了电视报道中的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主要人物自己出镜述说,发挥了电视有声音、有图像、有颜色和记录新闻事件持续发展的优势。这样,电视优势的发挥,使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李岚清同志和朱镕基同志都说,你们的新闻比较真实,因为现场观众都看得到。这也是《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创办并能长期办下去的一个原因。后来,《人民日报》也办了一个新闻热点栏目,但是引来了打不完的官司,否认存在被批评的事实,因为他们没有我们的新闻图像真实、鲜明的特点。上个世纪90年代,电视摆脱了新闻电影和广播的影响,走自己的路,这也是中国电视成为第一媒体的重要原因。

4.中央电视台提出树立新的新闻时效观的理念,使电视一举成为时效性最强的媒体。我们在大学里学的是报纸新闻,报纸新闻的时效观是发今天消息,晚报可以是今天的消息,日报实际是昨天消息。广播电视的新闻时效观应是播报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消息。这个观点提出后,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很自觉地播报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消息。上个世纪90年代电视改革新闻时效超过广播,报纸几乎成了旧闻。这些现在看来是很自然的事,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了不起的。中央电视台真正实现重大新闻直播是在1997年,当时买了卫星车,哪里有新闻事件卫星车就开到哪里,车上有发电机,有摄制设备,有卫星地面站。这个观点的提出大大加快了电视新闻时效,那时《新闻联播》的尾巴里常常播出刚刚收到的消息,这个情况连中央领导都知道。所以说,一个符合新闻规律的理论观点提出后加以实践,就可以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提高新闻在电视中的地位,使中国电视迅速上升为第一重要媒体。

5.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提出每个栏目都要设立主持人,实行栏目主持人化。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节目基本上没有主持人,解说词是据文件编的,说教味太浓,而且空洞。1993后创办《东方时空》时设主持人,电视节目就显得亲切得多了。主持人的魅力对观众有极大的吸引力。过去媒体的名人主要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电台的记者,现在媒体的名人主要是电视台的主持人。这个理论观点的提出,推动了整个电视报道形式的多样化,使新闻人物上荧屏,实践了三贴近,提高了可视性。

6.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收视要求,1995年中央电视台提出要开设专业频道。第一套节目为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第二套节目为经济频道,第三套节目为文艺频道,第四套节目为国际频道,第五套节目为体育频道,第六套节目为电影频道,第七套节目为农业、军事频道,第八套节目为电视剧频道,第九套节目为英语频道。近几年又增加了科技、法制、戏曲、新闻、少儿、音乐频道。现在,各级电视台都有专业频道,满足了观众的不同需求。

7.实施精品战略,提高电视节目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995年,在山东开电视剧题材规划会时有两种观点:一是要提高电视剧质量,实施精品战略;二是要发展电视剧的数量。当时丁关根同志、孙家正同志都赞成应把提高电视剧质量放在第一位。中央电视台为提高电视剧的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原来中央电视台收购一集电视剧付2万元稿费,后来中央电视台提出,购买电视剧要让制作单位收回成本,还要略有盈余,使电视剧制作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收购价由2万元增到8万元,当时8万元就可制作一集电视剧。而且在“飞天奖”获奖的电视剧,中央电视台还给予重奖,最高的一部剧奖36万元,中央台每年为此拿出600万元作奖励基金。这一措施推动了电视剧制作走向良性循环。

8.开办低收费有线电视,为中国电视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大家知道,1995年以前观众看电视是不交钱的,致使电视台的发展受到很大的资金制约。1994年,香港的statv卫星电视有电影、体育、文艺等频道,内地收看的观众很多。后来,国务院发了文件,我国天空不开放,内地观众不许收看。中央电视台认真研究了这种情况后认为,我们自己没有这些节目,又不让看香港的,恐怕难做到,而且会造成矛盾。我们认为,现在自己办电影、体育、文艺频道在节目源上没有问题,就是没有资金,如果允许我们办低收费电视节目,发达地区的一个家庭一个月交两块钱,中部地区的交一块五毛钱,其他地区的交一块钱,我们很快就可以办起来。艾知生部长听了我们的建议,很支持,把我们的方案报到国家计委。计委的意见是我们可再提高一点收费标准,但我们还是充分考虑了群众的接受能力,没有提高。当时我们还有些担心地方转播站没钱买解扰设备,只引进了1500套解扰设备,决定先给地方台无偿使用,待收了钱,再交给中央台。没想到各地方台都要,而且现金支付,1500套设备被一抢而光,只好赶快再进设备。应该说,这个措施大大推动了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为我们一些电视台开辟了重要的财源。原来,县级台一年只有20万元人头费,现在增加了有线台的收入,一年能有几百万元进款。现在收费电视一年为整个电视系统增收100多亿。这一措施使电视无偿收看变为低收费收看,极大地推动了有线电视的发展。由此可见,提出一个重要的电视理论观点,措施正确,就能推动整个电视事业的发展。

中央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电视有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之分。我们原来把电视看作意识形态、党的喉舌,现在除了新闻节目电视台自己做以外,其他节目都可买卖。根据这些情况,长春同志在2005年的宣传部长会上提出:要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这是新时期电视理论的最重要的创新。我们要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从本台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现在实践中有很多例子,如中央电视台把宋丹丹、赵本山的小品节目做成动画节目,收视率超过2%,这就是创新。小品原来是戏剧学院考学生表演才能的方式,现在成为了节目形式,观众喜闻乐见。机制创新也很重要,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程度。如,原来《东方时空》创办时缺人,我们决定招聘,但没有国家的人头份工资,按规定只能发280元。我们招聘的人最低学历是本科的,这点工资太少,于是我们决定把广告费首先给他们制作节目、发工资,剩余的钱交台里,实行后他们自己也赞成。《东方时空》当时是早晨7点播出,收看的人不多,因为这以前的电视节目是8点开播。这样,开始的广告费是15秒2500元,半年后是15秒1万2千元。当时对《东方时空》的同志,我们不用管他们的上下班时间,他们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因为他们的收入真正能跟节目挂钩。台里保证他们8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他的就凭制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每季度评一次奖,两三个季度没获奖,他们自己就呆不住了。没有铁饭碗,只看节目质量。这种用人制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中央电视台引进优秀人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靠制度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机制改革大有潜力。

根据当前电视发展的情况,我觉得在理论创新上、理念创新上要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实行精品战略,着重抓好节目质量。关于电视节目现状有三个说法:第一个叫做眼球为王;第二个叫做节目为王;第三个叫做优秀节目为王。眼球为王这个提法我不太同意,这个提法不科学。我们的电视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对人们进行思想、作风、道德进行教育的任务,电视工作者要对党、对人民、对民族负责。电视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人们的情绪、追求,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受到重视。美国的探索频道公开宣布,这个频道是没有黄色、暴力和恐怖的,全世界有上百个国家使用他们的节目。说节目为王也对,但不全面,因为节目有优劣之分。我是赞成优秀节目为王的。作为电视台的领导,对这一点态度应该很鲜明。优秀节目指的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节目。只是好看,而导向有问题不是优秀节目。反过来,思想性强,但是不好看,也不能说是优秀节目。所以,我们要抓优秀节目为王,抓住这一点就可吸引大量观众。

第二,要加强品牌建设。物质产品有品牌,电视节目也有品牌。现在有的观点说:频道的概念在弱化,品牌的概念在成长,我赞成。观众看电视不是为了看哪一个频道,而是为了看好节目。中央电视台有许多品牌栏目,湖南电视台及一些地方台都有几个打得响的品牌栏目。各个台都要办好自己的品牌,把最优秀的人才和资金集中起来,办好自己的品牌。

第三,要实行优质优价,播出台和制作单位应实现双赢。如优质不优价,优秀节目就会越来越少。实际上,优秀的大作品是能赚钱的。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投资最大的电视剧是《三国演义》,当时是花100万元拍一集,共84集,花了8400万元。这在当时是空前的。播出时,片前加3分钟广告,一秒钟一万元,一晚上收广告费180万元,除去费,净收150万元左右。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广告收入,因为《三国演义》是精品。当时收视率是45%左右。第一轮播出后还有第二轮、第三轮播出,而且还能在地方台播出,卖给海外播出。当时卖给台湾是12万美元一集。台湾艺员协会对晚8点播出《三国演义》提出抗议,因为《三国演义》播出的收视率太高,影响了他们的节目收视。台湾的中视开始不听他们的意见,还是照样播,导致艺员上街游行。后来通过谈判把播出时间改在晚10点。当时台湾《中央日报》发了一条消息,写评论说这是由于少数人的利益影响大多数人利益的典型例子。《三国演义》电视剧陆续卖到了香港地区和日本、东南亚各国。所以说,大制作的优秀电视剧是能有双效益的。我国必需有电视剧制作基地制作能代表中国水平的大制作。我到香港去拜会邵逸夫先生。他对我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片子我们做不了,只有中央电视台能做。”播出单位买到了好节目,有了好广告,应该按双赢原则付款给制作单位,使播出单位和制作单位都能赢利,否则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也难以推动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

第四,应该实行用股份制办法把一些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做精品。这可以是电视台做,也可以是有实力的公司来制作,汇集小本经营的资金做精品节目。吉林市电视台的经验很好,他们不多做,一年做一两部精品,在中央台一套、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还获了不少奖,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我们各台除做新闻节目外,还要考虑电视制作的节目不仅为播出,也要能进入市场流通,仅给自己台里用很难赚钱,应制作自己要用别人也能用的好节目。新闻不可能由制作公司做,要电视台自己做,其他节目可实行制播分离。如能几个台联合起来分头作,整体栏目水平提高了,影响也就扩大了。所以,电视台的观念要有新突破,和社会上制作公司合作制作优秀节目。

我主张要有固定的公开的电视节目市场。关根同志专门跟我谈过。他说:“上海广告搞了一个交易市场,你去了解一下,提个方案,建立一个固定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经过调查,我提了个方案,总局很重视,研究之后决定,在中国电视节目公司挂一块牌子,但实际没把这项工作搞起来。

发展电视产业,不能是只有电视产品,没有公开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现在,基本上是暗箱操作。一些制作单位拍了电视剧,一个台一个台地跑。好作品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这已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各台为了把关,采取了措施,由台审片组审查。但大量电视节目进入不了审片组,很难把握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个问题如解决得好,对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在,中国电视正处于最佳发展的机遇期,但怎样把握好这个机遇,使中国电视健康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最近,领导比较关心文艺方面的问题,即文艺节目中内容庸俗化的问题。中国的电视业发展快,但发展要文明健康,符合中央的方针政策。电视要对人民群众起到启迪和鼓舞的作用,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中国的电视事业大有希望。在2020年前中国电视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强。我认为,我们现在是做大了,但还没有做强。我们要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使中国电视在世界上有地位,让世人刮目相看。现在,中央给了很好的政策,为我们创造新的辉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4

论文摘要: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多学科的交叉。文章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与产品创新有关的功能、客户需求和实现创新的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企业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都对产品创新的最终成功有着促进作用。

一、引言

本文对产品创新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析.并讨论了实现产品创新的几个维度和产品创新的悖论.希望纠正过于重视设计技巧.而忽视方法论研究的误区,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思考.共同探索实行产品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创新与产品创新

1.创新。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比较权威的“创新”定义有两个:

(1)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2)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从创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只有实现经济价值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所以,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企业经营则应该一切围绕产品创新展开.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保持企业竞争力和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2.产品创新。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是否为创新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判别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改进创新两大类。自主创新是指提出全新的产品工作原理或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自主创新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尤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自主创新的风险也成倍增加。

所以.很少有企业有这样的实力进行自主创新的设计开发。改进创新则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相应结构、参数进行改良设计,这是产品创新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类另外.即使对本企业而言是自主创新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别的企业已经不是原创产品.也有模型可以参考.所有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已经很少.99%以上的产品创新都属于改进创新。文献也指出很多结构性创新只是对原有技术进行适当性改进。就可以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对消费者而言,并不在乎产品是自主还是改进创新消费者关心的是产品是否价廉物美.是否很好地实现了所需功能,是否带来了新的情感冲击。是否赋予了生活新的意义,尤其是买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给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无论是从企业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分析.产品创新的目标都是实现功能创新对企业而言分为完善已有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则分为实用功能创新和情感功能创新。另外.因为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质量、全成本、环境相容性和交货期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产品创新很多时候指的是产品的设计创新。

三、产品功能

产品功能是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在早期.产品功能主要指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其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通过对设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产品功能的相关理念主要来源于价值工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功能是产品的核心和本质,是产品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具体产品结构只是功能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卖方市场形态下.产品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

然而,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市场形态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形态下,仅仅依赖产品使用功能方面的创新已经不足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基本品质方面已经差别不大.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明显。另外,现代社会亦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日益显得重要。因此,产品功能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仅要包含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包含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情感功能.即形式不但要追随功能.而且要追随情感。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实用功能和情感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如工业产品的多数用户是企业,更强调的是可靠地完成某项使用功能或具有某种特有属性。情感功能的诉求降为其次:而日用消费品的选购则与消费者的情感息息相关。

四、客户需求

开发何种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为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创新才是成功的产品创新。客户需求促进产品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革命促进客户需求的不断演化。同时也改变其消费方式,两者互为表里,共同促进产品的不断创新。

1.客户分类。对企业而言。产品的客户可以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外部客户主要指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即一般我们常说的消费者、顾客或客户,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使用功能要求和情感需求,如审美、价格、环境等:内部客户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人员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产品采购商等,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技术、结构和设计开发周期等需求。

内外部客户的需求都需要引起产品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相较而言,内部客户需求较易获取,需求信息的表达也比较清晰,而外部客户需求的获取难度则大的多。且外部客户一般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其产品需求.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因此其需求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对外部客户需求信息的研究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也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如不特别指明,客户即指外部客户。

2.需求获取模式和方法。确定产品客户需求的方式主要有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种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通过对技术发展规律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从已有产品内部分析人手。以技术推动的方式获取客户需求,进而确定产品的开发规划和技术路线。sony公司的奠基人akiamorita认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要引导用户,而不是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而企业知道”。即产品设计的原始需求和构思来自于企业自身,企业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或者更好地满足已有客户需求。一般而言。对于自主创新的产品设计而言,更多的是依赖技术推动模式来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如数码相机、复印机等创新产品就是典型的代表。

市场拉动模式是指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确定用户需求,之后启动产品设计,设计的原始构思来自于市场调研的结果。现在主要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算法等技术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不同信息的重要性,给出量化的权重值。最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等工具完成转换。对于产品的改进创新。更多的是依赖于市场拉动式的客户需求获取。因为这时消费者已经对产品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可以提出自己新的需求。

3.客户需求的进化日本kano博士提出了kano模型来表示产品客户需求的进化性。如图1所示。客户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规范需求和潜在需求三类.基本需求是对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基本要求.如果产品未实现基本需求则会引起客户强烈不满。规范需求与产品的质量呈线性关系.产品的技术水平高。则规范需求的满意度提高。潜在需求是指用户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但确实需要,对潜在需求的满足是产品创新的关键。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需求会逐渐转换为规范需求,进而转变为基本需求。如轿车的空调开始阶段属于潜在需求。但随着客户对轿车的逐渐熟悉。现在空调已经成为轿车的基本配置.即成为客户的基本需求。再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还属于多数轿车客户的潜在需求,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gps系统也会变为规范需求。

五 创新的维度

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就可以确定产品需要开发的相应功能,着手进行后续的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工具和理论与方法四个维度来讨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成功的途径(如图2所示)。

1.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制度创新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尤其是设计团队之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其目标是实现对设计团队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提高设计团队的工作激情和开发效率。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团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设计团队的机构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产品设计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随着产品设计获得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比如产品设计的流程从传统的串行方式变换为并行方式就需要在管理和组织制度方面进行重大创新.才能适应并行设计的需要。面对复杂性程度高的产品创新开发。有时还要进行组织流程再造以适应各种变化。对于临时性的开发工作.可以组建自我管理团队.跨职能团队等业务小组等。

另外.企业文化对于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也具有重要性。顶尖的人才,可以精诚合作设计出世上最好的产品,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争斗企业如果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文化,不过是“一盘散沙”,就算人才再多,也必将沦于内耗.产生不了强大的合力所以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必须着眼于建设合作与诚信的文化,因为文化也是生产力。

2.技术创新。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企业常规的技术储备创新.二是产品设计和制造时的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新的科学原理,工程算法、材料、制造工艺和发明专利不断涌现,通过选择新的产品工作原理、工程材料和工程算法,设计师能够得到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概念.新的制造工艺也可以提高产品制造的效率、缩短上市时间。例如,是否可以用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传动和支承.是否可以用一种新的陶瓷或聚合物替换正在使用的材料等.都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有了产品创新概念后,是否能率先引入最新技术,在最短时间中开发成功.同时做到最小成本也是影响产品能否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工具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为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手段和设计工具方面的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基于网络化的设计、虚拟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工具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另外.像autocad、project等设计工具软件包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也越来越方便,都大大节省了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亦成为跨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新兴产品设计方式.其目的是使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产品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网络.采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协同地进行产品设计活动。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设计方案的讨论、设计结果的检查与修改,使产品设计工作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如基于web的多智能体异地协同设计等等,网络化的设计既是一种新的设计技术,也是新的设计工具.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以适应设计团队和客户的网络化互动。

4.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科学的设计方法学的支持.是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发达国家设计界。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公理化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泛设计理论和约束理论等现代设计理论都是研究的热点。对设计过程、设计本质和设计思维的探讨都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领域.设计理论的突破性进展将对设计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如triz理论极大改变了设计人员对创新的传统认识.增强了创新的自信心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研究,尤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设计知识获取和重复利用策略的研究都是未来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

当今.我国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仅仅热衷于技术的引进,而没有把技术和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仅仅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替代图板的绘图工具.没有与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说,没有方法论的指导,产品创新难以取得真正突破。

六、结论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5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部分,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内容。文章对区域创新体系涵义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分析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原则,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动力的重要源泉,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在认识和实践都不够成熟,有许多内容尚在积极的探索之中,本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如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新的思维和路径。

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和构成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参与城市、区域开发与管理及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过程中,开始关注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密切关系,由此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被提出来。

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将区域创新体系定义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英国的库克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因而可定义为“地理上确定的、行政上支持的创新网络和机构的安排,这种安排以有规则的强力相互作用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创新产出”。

瑞典的阿希姆和伊沙卡森(1997、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其中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这个概念突出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区域邻近性。一是区域创新体系是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现象。由于地理邻近,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成本,使得技术外溢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二是主体多元性。区域创新体系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各种主体组成的系统;三是文化根植性。根植性代表一组适合于系统创新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社区按照共同的合作规范、互信的相互作用以及非贸易的相互依赖进行运作的程度;四是系统集成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范围内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政府部门等子系统构成,其互动关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五是网络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是特定区域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之间流动的网络。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域内要素,并尽量吸引域外可利用的要素,以增强创新能力和保持竞争力;六是创新集群性。产业集群带来了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某种角度讲,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库克等人(2000)指出,任何起作用的区域创新体系都有两个子系统:一是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主要由具有垂直供应链网络的公司组成;二是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主要由公共组织组成。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在5个构成元素之上:一是区域,一个行政政治单位,具有某种文化和历史的同质性,并享有某种法定权力;二是创新;三是网络,可理解为基于信任、规范和契约的互惠且可靠的关系;四是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制度学习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五是相互作用,由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联系和关系所推动。

从构成要素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以下要素构成:

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五大主体。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

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第一层次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是激励机制;第二层次是在主体之间构建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的“管道”机制,关键是解决好信息、知识存量的高效流动、创新合作和技术外溢等问题,形成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合理分配、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环境要素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环境要素一般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

除少数较好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够,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一些有相当发展规模的企业,对研究开发还不够重视,缺少真正的自主创新。虽有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创新主体体系,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还不明显。

(二)技术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且各主体对创新的认识不够

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从企业方面看,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企业经营者的创新意识和对创新利弊的把握是企业能否真正开展技术创新的至关重要的前提。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创新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必然使企业创新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削弱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而当前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企业经营决策中非经济因素干预过多等种种因素,使得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多数科研机构、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没有真正实现转轨转制。鼓励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没有大的突破,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研究手段、工作待遇不尽人意。从政府和有关部门来看,存在着支持和服务不够的问题。现行体制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和制约了技术创新。

(三)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中介机构的联系少

在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稳定长效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且集聚效率不高

虽然每年培养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在外国公司的高收入吸引下,这些高科技人才纷纷外流。企业技术中心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很难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公共科技服务能力不强,公众科学素养不高。

(五)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且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

中介机构是联合创新与经济的纽带。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发育不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引进外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及科技管理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制约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实际转化为生产力的情况不容乐观,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技术市场发展缓慢,技术交易基本项目数逐年下降,经登记的重大成果中付诸实施的项目数比例连续下降;技术市场发育不平衡,大中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小城市,城市技术市场发育好于农村;政府办的技术市场多,民间、社团创建的技术市场少;技术市场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都亟待提高和转换。

(六)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且缺乏核心技术

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屈指可数。

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创新过程本身是开放性的,开放是创新的重要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创新必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要实现与国家及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的连接。创新体系的构建,应强化知识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形成和互补,强调与国内、国外创新源地的联系,融区域创新体系于全国和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多边合作,大胆利用全球互补性资源,在合作竞争中培育提高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强化开放型的创新活动。

(二)系统性原则

区域创新体系是开放系统,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子系统。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从更高的层次、更完整的系统观来看待区域的发展,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整体发展融为一体,将区域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和跨区创新体系的整体框架之下。区域创新体系一般来说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过程创新系统和基础条件创新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又具有特定的功能,不同子系统应当实现有机组合。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要以推动创新为中心,在强化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创新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创新活动的网络化和社会化。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组织和管理环境,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在加快改革中建立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增强创新系统的活力,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的有机系统。

(三)特色性原则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仅要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还要着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体系,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一个区域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区域的经济会出现诸多不同,如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专业化产业和分工的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等,这些就构成了区域的特色。尽管大系统的总体目标会是趋同的,但是区域的特色仍然不会被完全遮掩。所以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也就是以个性化的原则来设计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个性化会造就多样化,而多样化正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应坚持科技创新与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

(四)激励性原则

利益激励是驱动创新的根本动力。要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市场对创新的激励。市场是形成创新动力的外部条件,对创新产生重要的刺激作用。因为市场具有自由选择组织的功能,可以从创新可能性、消除不确定性、利益刺激、创新标准以及创新主体优化等五个方面激励创新。

政府对创新的激励。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加强科技投入,增加技术供给,扩大创新对技术的选择性、降低科技产品价格等方面都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通过建立规则、利益诱导两个方面来体现。政府激励创新有不同的利益诱导方式:直接的方式包括各种政策优惠、税收减免、提供服务等;间接的方式包括暗示、预期利益等。这些方式可以为创新者节约成本,也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利益,是政府激励创新的重要措施。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功能,又要体现政府引导的作用,使两者在激励创新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新是实现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要适应在未来区域竞争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在延长产业链,开展绿色生产、集约生产的基础上,重视具有市场前景的先导产业的培育,为未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替代升级奠定基础。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6

 

关键词:创新 创新教育 出路 

创新既是人类个体发展的最高体现,又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国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如何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创新教育,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正面临着由强调知识灌输的传统型教育模式向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型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已开始重视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还未进入规范化阶段,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观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影响了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 

应试教育下,分数为本,教师和家长形成了挑错教育的思想观念,仿佛把孩子的错误“挑”没了,孩子就完美了。由于教师、家长热衷于挑错,很少允许学生精神发散。灵感的火花,大胆的想象力,都被扼杀了。大学生也为此形成了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和信息饱和等心理状态,成为严重束缚他们创新意识的主要障碍。 

1.思维定势。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大量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以前的经验越有效,思维定势也越强烈。这种习惯性精神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常常使人表现出精神的惰性、呆板性,这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则往往会成一种障碍,从而限制人的创造性思考。 

2.从众心理。应试教育下,追求统一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加重了学生的从众心理。 

3.信息饱和。信息饱和的最突出表现是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考什么学什么,即便是考试科目也只是围绕“考试说明”转,一切为了争取高分。 

4.大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因此尚需要进一步激发其自主创新教育的意识。 

(二)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 

大量文献和国内的有关调查结果均显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师资力量匮乏。每个教师都是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及创新人格不健全。缺乏具有产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非常有限,毕业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在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 

(三)保障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缺乏 

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等。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基本环节的实际情况看,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现象严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的钝化,思想活跃度的窒息,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没有相匹配的制度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

(四)教科研设备不足且利用率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

[1] [2] 

科研实验设备不足,尤其是比较高层次的科研实验设备更是缺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学校现有的设备利用率非常低,学校的实验室没有对学生开放,而且没有把为学生开设的实验放在重要位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创造技法训练。 

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出路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是指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高指导原则。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人才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的根本标志;质量观:当前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创新性”质量观,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思想观念基础;教学观:教学工作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等学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通过自己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前沿,养成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缩短创新周期,更要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够体验创新情感,养成创新人格,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熟练应用创新思维和技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建立保障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 

.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需要,调减部分远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增加反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教师可以把多种观点和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留给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高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更要考查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教育体系 

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具体地说应该做到: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这就要求教育者注重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良好人格。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7

一、创新型体育教师概念的内涵

1.创新型体育教师概念的内涵

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应该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具有宽口径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知识与技能,以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并为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创新型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构建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素质构建应包括下列内容:1)崇高的职业精神。崇高的职业精神是指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真挚的教育情感。2)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3)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型教师之所以能担负起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启发的重任,就在于其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4)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型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自信、喜欢挑战性工作、富有幽默感且兴趣广泛等方面,对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并始终怀有钻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

二、创新型高校体育教师培养的途径

1.营造创新环境,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营造一种激发教师创新欲望的环境,通过外部环境的反复刺激,激发教师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要建设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开展教师之间的探讨和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要以大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么教要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适应老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加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

(1)增加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研究现代学校教育和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使我们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创新型的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读书学习,扩大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

(2)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高校应建立与科研工作相配套的激励机制。

3.以教材教法的创新研究推动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的选编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依据《纲要》精神,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体系,构建适合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体系。而新教材体系的构建必然会促使教师加强对教法进行创新研究,不断提高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

4.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学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塑造自我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发展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红.大学素质教育要求大学创新能力的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8

专业性

我国570多家出版社中,有520多家涉足少儿出版,其中130家出版社还专门设有少儿读物编辑室。之所以一拥而上热衷于少儿出版,一是因为这几年少儿出版市场发展快,二是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所有的出版中少儿出版专业化程度低、门槛低。

实际上,少儿出版是针对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读者,内容形式制作等特别强调创新和技巧,而且与其他出版板块相比,它的产业链环节建设更加重要。在国外少儿图书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板块,像美国阿尔波特·惠特曼(albertwhitman)、美国学乐(Scholastic)等出版公司都是专业化极强的少儿出版公司。阿尔波特·惠特曼有95年专营童书出版的历史,美国学乐以其专业化的理念致力于少儿教育产品的开发,被称为全球“教育界最值得信赖的品牌”。专业化一直以来是出版社常规经营战略之一,专业化的战略定位将出版机构的资源集中,优势发挥最大效率,并不断积累新的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专业化竞争的核心在于以专业化构筑竞争壁垒、不断提高市场的扩张力。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出版企业就是以专业性作为战略定位取得长足的发展的,如荷兰的爱思维尔(elsevier)坚持专业化精神,100多年来在科技医学领域扎实经营,以其对科技领域全局的把握、专业化的服务,拥有大量的专业编辑、全球知名的科技作者群,赢得科技界极好的口碑,获得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在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与成年读者不同。他们处于心智、感官的成长发育期、知识文化的积累期,对周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尝试,爱模仿。少儿出版应针对少儿心理和行为的特点,掌握少儿阅读的特殊需求,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的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细分,聚集一批专业素养极高的、能把握市场动态的编辑、少儿读物作家和创意设计师,在选题策划、内容创意、风格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也意味着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和决策能力,专业化的少儿出版应有能力迅速把握少儿出版领域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趋势,并能及时调动所拥有的资源,把握市场带来的机遇。能及时有效的集中资源投入,对少儿出版领域、选题、创意等进行深层次的调研、挖掘和开发,具备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市场的适应性、营销的有效性,提高经营管理的绩效,并为出版社的进一步拓展不断地提供资源和资本的后盾。

与当代媒介技术发展和产品概念发展相适应,专业化还体现在业态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的建构能力上。当代世界少儿出版新模式突出的特点,一是出版形式涵盖图书、影视、网络、电子阅读等全媒体产品形式;二是出版产业延伸覆盖游戏、动漫、培训、相关衍生产品等产业链。这两大板块的成功运营将使少儿出版获得无限生机。但目前在国内无论是全媒体产品还是产业链的建设都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形成规模和格局,靠热情、靠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还需融合多种力量,多方借智、多元开拓,逐步形成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和专业化的运营手段。

除以上的专业化要求外,专业少儿出版还要有针对市场的专业化的营销手段,专业化的与读者、作者的关系等等。总之,专业化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概念,建构起这样的体系,才能面对将来少儿出版业的激烈竞争。见利而上、一窝蜂地抢滩,只能是短期行为,只有走专业化的道路,才能稳健、高效、可持续发展。

原创性

原创性是少儿出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原创的实力是衡量出版业是否发达的一项重要指标。与5年前相比,国内市场少儿图书的引进版和国产版的比例由以前的7∶3提升为5∶5,原创的份额有所增加。新闻出版总署对原创少儿出版极为重视,举办了两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表彰活动,一批专业少儿社在培育本土原创文学图书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出现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畅销常销的品牌书,如《冒险小虎队》《鸡皮疙瘩》《皮皮鲁全传》《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其中有些还延伸到动漫及衍生产品。虽然涌现了一批原创的好书,但总体来看,国内少儿出版新作少、选本多,一些图书是旧内容、新包装、新组合,缺少新意,很多作品创新不够,内容风格雷同,缺少对少儿阅读倾向的深入研究,跟风现象、模仿现象、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从少儿出版新趋向和少儿阅读的新取向看,少儿出版呈现出多样化、功能化、工艺化、玩具化、精品化的特点,而我们的原创作品在这方面的开掘上还远远不够,在面对国外引进版产品竞争和我们的原创版“走出去”开拓时,往往显得我们的原创缺乏竞争力。

在面对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状况,少儿出版在保持出版规模的同时,要重点推出原创性重点品种,实现有效规模。接力出版社前些年推出的以当代中国男孩“马小跳”为主人公的原创少儿读物,在国内创下发行量逾2000万册、销售码洋过亿元的销售奇迹,由此延伸的动漫及相关产业收入也不菲。不仅如此,《淘气包马小跳》在法国、德国、韩国等国也有相当的市场潜力,接力出版社借此开始它的“走出去”的海外市场的开掘。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曾指出:“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只有出原创作品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才能实现一个可持续的发展。”[2]这种原创性重点品种的特点是:具有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市场性,产品的系列性、延续性,产业链的可延伸性,品牌价值的可塑造性、可拓展性。比如学习型漫画是一种少儿出版新概念品种,它将故事情节和漫画画面结合起来,通过互动体验学习知识信息,把枯燥的科学知识图像化、趣味化,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以前这类产品都是引进版的,2

010年8月安徽少儿出版社首推《魔术笔记》是国内首创。这类出版物在国外很有市场前景,可生成系列产品,容易形成品牌优势,可开发互动体验版电子书格式,涵盖游戏、动漫等产业链,相信会有持久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阅读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阅读不再只是功能型阅读,还可以是知识型阅读和愉悦型阅读,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概念下,少儿教育强调全面培育少儿观察、想象、认知、操作、思考、判断、表达、交流、协作等各方面能力。基于这种变化和市场需要,现代少儿出版从内容到形式有以下发展趋向:

一是更注重人文化、个性化的设计。现代少儿出版更注重对少儿情感需求的关注,更强调少儿年龄阶段心理、生理的特点,通过与少儿精神需求空间相一致的内容设计、和谐柔美的色彩搭配、形态可爱亲切的造型、娱乐化体验化游戏式场景的设计等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情绪、持久的阅读兴趣,优化知识传递效率,多方位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英国图画书作家约翰·伯宁罕的绘本具有纯熟的绘图技巧与设计概念,通过在画面上制造许多对比或惊喜等视觉效果,和文字一搭一唱,使故事显得丰富而生动。他的《宝儿》《莎莉,离水远一点》《和甘伯伯去游河》《外公》等带给中国小读者无限的惊喜。法国插画家安德烈·德昂被称为“打造梦幻世界的魔术师”,《亲爱的小鱼》《月亮,你好吗》等作品中运用了安德烈经典的静谧而清凉的粉蓝色,用温馨别致的故事和画面来诠释爱与被爱,展现明亮而温暖的和谐。

二是更多的趣味性、参与性的设计。少儿在认知方式上以感性为主,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有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勇气。“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少儿教育方式。通过感官、情感激发兴趣、通过场景设计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等方法,都成为到当代少儿出版的触发点。如苏·威廉姆的《我走路》(iwentwalkingmachin)是叙述性的绘本书,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乡下小路遇见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故事,它通过一些可能会遇到的小动物的小线索、故事的多场景趣味性设计来引发小读者的好奇性和想象力,调动他们日常生活的认知积累参与其中,获得无穷的乐趣。“第一次发现·透视眼系列”(100种)、“第一次发现·手电筒系列”(20种)被称为法国伽利玛出版社的“镇社之宝”。“透视眼系列”用透明胶片双面绘画印刷展现平常用眼睛所看不见的表象下的事物演变过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手电筒系列”是一套可以拿来互动游戏的科普读物,通过黑色胶片和手电筒灯光状白纸板的完美结合,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验探索世界的兴奋。三是更关注创造性、自我实现式的设计。现代教育理念更强调素质和能力的挖掘,更注重对个人的自信意识、自我效能实现意识的培养。现代少儿出版顺应这种理念的变化,从传统模式中突围,关注内容过程设计、尝试设计、亲历设计等概念和环节的设计,调动感官、情感、场景等因素的交互性作用的力量,贯穿激发创造力、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实现等内容的设计。西蒙及舒斯特童书出版部(Simon&SchusterChildren'spublishing)根据小说《选择你自己的冒险路线》开发名为“U-Ventures”软件系列,第一款名为“回到岩洞时代”(ReturntotheCaveoftime),使读者可以重新体验当初阅读图书的体验,根据各人的选择不同,故事也会有各种不同结局,从中体验参与的快乐、探险的历程,亲自感受主体参与尝试带来的成就感。

推动少儿阅读活动

阅读和出版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出版大国必然是一个阅读大国,推动和引导少儿阅读是一个社会的成熟、理性、有责任感的标志。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的基础阅读推广,规定美国学生必读的20种图书;日本把过去的2010年作为日本的“国民阅读年”,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日本出版产业的支持,推动民族文化的振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全民阅读”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课题。少儿阅读活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着手深入:

(一)政府应建立长效机制,国家推动“全民阅读”,设立中国少儿必读的基础书目。建立“全民阅读,少儿优先”的理念,以此为推动力,不仅可以加大文化建设,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体现国家价值观,而且还能大力推进少儿传播产业的飞速发展。

(二)少儿出版单位可以联合有关行业和政府部门举办书展,开展公益阅读活动、设立有影响力的阅读奖,走进校园举办“阅读行”活动,建立“推广阅读推广作品推广品牌”的良性循环体系。国外知名少儿出版都积极参与阅读推广,如美国最大童书出版社学乐(Scholastic)推出一套“阅读指导计划书系”,由阅读专家按照分级标准选定书目并写作导读,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基本读物。国内也有一些先行的出版社在推广阅读中收到了成效,像浙江少儿出版每年进驻校园开展200余场校园人文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推广阅读”活动,直接面向终端少儿读者建立图书营销链条,不仅大大提升了浙少社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三)推广科学的分级阅读概念。阅读需要有人生的阅历、经验、体识去补充和完善作品的意义,而人生的阅历、思维水平等与它的年龄是成正比的,所以,阅读从来都是分级的。少年儿童尤其如此,分级阅读就是根据年龄段为不同的孩子有计划地提供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读物,引导少年儿童从依赖性阅读发展为自主性阅读,使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充分感受到读书之美。通过科学阅读培养读者,从而培育出版产业的原动力、保持产业的勃勃生机。推广少儿分级阅读活动在欧美研究已经有60多年了,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国的少儿阅读活动不仅要借鉴欧美的理念和操作办法,和国际接轨,达到欧美国家分级阅读的先进水平,而且还要结合中国少年儿童心智发展的水平特征,提供出版界、教育界、创作界、图书馆界以及家长和孩子的普遍认同的,符合中国少年儿童需要的分级阅读标准和推荐书目。

国际化传播

要建设少儿出版强国,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与国际少儿出版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一些比较有战略眼光的少儿出版单位在版权输出上有了一系列的举动,如接力出版社的《黑焰》是蒙古族作家黑鹤创作的动物小说,它的宗旨是探讨动物、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特色。出版问世以来,受到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关注,这种民族性特色也是国际化的特色,法国比基耶出版公司引进了此书的版权。《龙图腾》是首届“霍尔拜恩幻想文学奖”获奖作品,从373部投稿中脱颖而出,版权也输出到德国。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早在2002年就将版权输出到了欧盟国家。海豚出版社向英国小鸟出版社及印度尼西亚输出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国民俗故事》等共15个品种的电子图书版权。还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的“皮皮鲁总动员”系列30本的版权、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虎娃儿童文学精品”丛书等等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市场。虽然我国的少儿出版已经开启了“走出去”的国际传播之路,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如输出引进比例悬殊、海外传播的途径和机制还不完善、对海外营销的推广和运作不够熟悉等等。

从目前的状况看,在国际化传播上当务之急要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一)增多对外传播版权输出的品种。现在签约版权输出的多是一些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知识读物,幼儿启蒙、科普读物、卡通动漫图书、经典名著等板块的潜力没有很好挖掘。在产品形态上以图书为主,其他媒介形式的产品很少。这和我们在产品开发的概念上没有与国际接轨有关,现在我们的原创图书以文集、文字为主,这与欧美的儿童图书的基本面貌是有区别的。国外的短故事一般以图文配合的形式来展现,图画的比例甚至大大超过文字,这更加符合少儿的阅读和审美习惯。英国著名艺术史大师肯尼斯·克拉克说过:“一件伟大的作品,即使坐在时速30英里的巴士中,惊鸿一瞥,也能立即感受到它带来的震撼力。”好的图画可以用来弥补文字的不足,达到画中有话的效果,使整本书更具有可读性。我们要着眼于读者对象的阅读趋向和未来少儿出版的趋势,提升对外传播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海外营销平台,形北京成长期推广的长效机制。目前对原创图书的版权输出工作还只是在几次国际展会上进行简单宣传,而没有形成一个长期推广的长效机制。像接力社还是主要利用各大国际书展的平台,向国际版权机构和出版机构推介该社优秀原创作品的方式获得版权输出的机会。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9

 

通过学习“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会议的讲话精神,我认为应该坚持把我们自身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思想和工作摆进去,不断的整改完善思想和工作上的不足。

一是破除僵化保守,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围绕此点,对于工作,开拓思路,解放思想,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尤其是提升工作质量紧迫性的认识。

二是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以创新思路为坚实保障,结合基层的实际,有效助力城乡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展与规范高效运作。

三是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以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为主要路径,加快促进工作发展。

四是破除资源依赖,着力解决市场理念不浓问题,坚持以市场打开发展新通途。积极开拓内外各种资源,结合专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大培训力度。

五是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对标一流,以健全工作的管理机制为动力,通过优化健全队伍结构、探索建立工作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投身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六是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坚持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强职业道德,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关于创新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创新对策

1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使思想政治工作“难”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多元化,经济多元化带来思想文化多元化。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相互激烈碰撞,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由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空前加快,职工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职工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加,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就使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2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部分人感觉思想政治工作“空”

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企业里的很多工作也都是与物质利益挂钩,导致一些人重物质、重实惠,淡化政治意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讲大道理,做空泛文章,没有实际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缺少物质载体,造成企业思想工作与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脱节,又加深了部分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空”的片面认识。有的职工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应体现人性化、深入基层,了解实际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

1.3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特点,被一些领导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慢”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本身也有其发展规律。思想转化递进规律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积累性等特点。也正因为如此,有一些领导干部就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来的慢,不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来的快,因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1.4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缺乏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软”

一些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仅靠空洞的说教,单一的思想教育有局限性,思想工作形式不宜只局限于开会传达等单一形式,需引进多种方式;避免出现教条、统一不变的工作思路,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还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的问题,没有系统性,应有典型事例,加强引导干部党员起表率作用,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创新的思想工作。在理论学习方面,学习资料呆板、理论性太强,辅导性差,电教片太少,不是面向广大职工。这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

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对策的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就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和改进,而加强和改进的主要方式就是创新。

2.1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先要进行思维创新

这就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地认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探索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新思路。要坚持系统地看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把握这一系统的整体性和各组成部分的关联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限于职工思想交流,还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配合;不但要关注职工的工作问题,还要关注职工的生活困难;不但要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还要致力于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要坚持辩证地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工作难度加大固然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但社会发展也为之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譬如,社会化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同时也为之提供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国企思想政治工作。

2.2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内容上创新

要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经营生产是企业的中心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中心工作进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跟随改革的步伐,注入时代的内容,拓宽服务的领域,关键要选准“结合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与企业各个方面工作整体配合,形成综合效应。尤其要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把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管理制度之中,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同时,要拓展教育内容,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企业和职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技术等教育,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2.3积极运用新知识、新手段,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创新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系统论、信息论、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基本专业知识,应用其基本原理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研究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关注职工兴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作用,讲究思想工作的艺术性,从而创造更多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应当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都是有感情、有性格的,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需求。从这个角度讲,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入心入脑,就必须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有教育者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有职工自觉接受思想教育的内在动力。只有把两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实现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相互交融、相互贯通,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鉴相关科学的成果,使思想政治工作从育向层次教育转变,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从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从单纯说理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

2.4总结经验,借鉴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创新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就是要求凡是能够准确、有效地表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内容的有效手段、形式都可以使用。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借助各种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新的形式和载体。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手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量,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宣传教育的层次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