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十篇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十篇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01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1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范畴教学法;范畴内涵;范畴术语

作者简介:周长春(1964-),男,重庆云阳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与职业教育;童洪志(1978-),男,江西九江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学校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09SKS18),主持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18-03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1]。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2],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3]。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4]。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5],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6]。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7],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8],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9],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10],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11]。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12]。从范畴的角色上看,范畴教学法包括获得课程范畴的教学法和运用课程范畴进行教学的方法;范畴学习法包括高职学生学习课程范畴的方法和高职学生运用课程范畴进行学习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从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3]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为锚,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的基本属性即范畴是人类思维、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即范畴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理论体系的根本。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14]。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想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版。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15],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事物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的分析、综合、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三、讨论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与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其中的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24-26.

[3][5]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03):109-111.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5):122-123.

[6]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52.

[7]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1179-1180.

[8]张智,周长春.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146-147.

[9]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3):236-237.

[10]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109.

[11]BruceJoyce,marshawell,emillyCalhoun:教学模式(第七版)[m].荆建华,宋富刚,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6.

[12]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3):3-4.

[13]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8.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2

关键字:高中;地理;概念;有效转变

【中国分类号】G633.55

高中地理概念涵盖了高中生学习地理过程中的所有地理现象、地理过程本质以及地理事物等。高中地理概念往往具有典型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高中生在高中地理概念的学习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迷失概念。因此,地理概念的转变是高中地理概念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高中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学习高中地理概念,为高中教师进行地理概念的教学提供帮助。下文主要从高中地理概念作为切入点,研究高中地理有效转变的内容。

一、高中地理概念概括

高中地理概念是指高中生在高中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对于地理过程、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理解。高中地理概念是描述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的,与地理表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地理概念是通过对地理过程、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概括和比较而得到的。

高中地理概念的范围一般可以划分为一般地理概念、单独地理概念、具体地理概念以及抽象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对于各种地理过程的概括和精炼,描述了地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全部的内部联系。要想真正掌握并加以运用必须要采取正确的地理概念教学方式方法。

二、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形式

根据高中地理概念的概括以及地理学科教学的实践过程探析,高中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形式大致分为四个,既: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以及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一)高中地理概念关系的转变

在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概念典型的抽象性特点,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被地理概念的表象迷惑。没有注重地理观念实质关系的内容。因此,地理观念的有效转变要从学生学习状况进行。

首先,学生通常关注地理概念之间的直接关系而不是间接关系。然而现实中高中地理概念的间接关系多于直接关系。因此在地理概念关系有效转变的过程中务必要将地理概念的关系从直接关系转变为间接关系。

其次,地理概念关系要从单一的关系向多重复合关系转变。通过符合的地理概念关系挖掘地理概念中的多层关系。多注重地理概念中的时间、空间关系,矛盾关系等。教师引导学生由单一走向多重复合转变,让学生法伤思维进行地理概念间多重复合关系的学习。

最后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要实现从表层关系到深沉关系的有效转变。例如在“臭氧层”以及“地球大气层”的两个概念就可以向深沉关系进行转变探究,臭氧层保护大气层是两个概念之间的表层关系,而臭氧层保护大气层是通过减少紫外辐射进行便是二者的深沉关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习从地理概念关系的表层向深沉转变,挖掘出地理概念的深沉关系对于认知地理概念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

高中地理概念内涵有效转变是一个量变以及质变的过程。其中,高中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过程是指学生在保证以前地理概念内涵认识的情况下,通常表现为地理概念内涵的增减状况。这种量变的转变过程通常是学生在学习地理概念、认知地理概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例如在高中地理对于“气团”这一地理概念的学习过程,没有全面了解高中地理概念之前一些学生对于“气团”是有了解的。但是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气团”有关的章节之后才能使了解更为全面,使内涵中的关于“气团”的内容增加,对“气团”内涵中的物理性质等也加强认识。因此,学生而已通过地理概念学习前后的变化进而实现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量变。

而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产生的基础便是地理内涵的量变,“量变产生质变”这句至理名言不止适用于其他领域,当然也符合地理概念领域。因此,地理概念关系有效转变的实质核心是其概念的质变。高中地理中很多地理概念都是和地理概念的内涵相关联的。地理概念的学习过程恰是地理概念内涵质变的进程。通过对地理内涵的转变可以将学生迷茫的概念转为地理认知清晰的概念。

(三)高中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

高中地理概念的表达方式是言语表达与图文表达相结合的。彼此之间的转换过程为阐述地理概念起到了帮助,通过图片转换言语以及言语转换图片的表达方式转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形象了解。其次,地理概念之间言语表达也可以与数据表达相互转变。通过数据表达地理概念与言语表达地理概念相结合能够形成地理概念文科知识的理科思维理解。

(四)高中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高中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通常与高中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彼此之间相互联系,无论是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或者量变都会导致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因此,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一分为二的成为质变导致的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以及量变导致的地理概念外延转变两种情况。笔者对二者分别举例如下:

1.量变导致的概念外延:高中地理概念当中“工业区”往往是指在市场需要、科学技术水平、交通物流以及原材料多个区位组合而成的工业区域。那么此概念的外延有效转变就表现为:长三角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渤海工业区等。如若在此概念中加入“政策”因素,在进行划分原概念,划分出的成果与之前大同小异。

2.质变导致的概念外延:“城市化”往往表示人群实现“农转非”的过程。但是高中地理概念的质变导致了“城市化”内涵变化,进而引发了概念外延,具体表现为:城市数量递增,城镇居民人口增长。因此,“城市化”外延就在其概念内涵质变之下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是外延为:城市现代化进程发展、城市建设密度发展等。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1.

[2]周仁宝.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育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21).

[3]徐芳.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浅谈[J].学苑教育,2011(9).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3

关键词: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48-02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同样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性,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可谓博大精深。武术作为一个文化主体,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传播中进行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其发展早期,就融入了中国哲学、美学、兵学、伦理、养生等众多文化内容,自成一体。在其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的增深拓展。

一、武术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武术文化的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就是传统的武术,专指源流有序、风格独特、拳理明晰、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武术文化可定义为:与武术相关的各种领域中文化的总和,包括影视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领域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等。广义的武术文化包含了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是武术文化核心的一部分,没有武术也就不会有武术文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武术文化和武术,指的是广义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的概念。

(二)武术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绚丽瑰宝,传统武术无论从技击性、健身性、哲理性、艺术性、娱乐性、观赏性,还是从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从武术文化的概念角度,从不与武术相关的不同领域来概括归纳武术文化的功能特点和价值作用。

1、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体育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技击性、健身性、防身性的功能特点,这是武术文化的基本功能。武术要发展,必须靠竞技来提高,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另外武术与中医的结合,创造了独特的中医养生、武术伤科、功夫按摩、运动医药、伤科针灸、救治偏差、练功疗法、特种功夫等成果,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这就是体育武术所追求健身价值。体育武术的防身功能主要基于他的技击的延伸,攻防技巧的应用,目前社会上热门的女子防身术、军警擒拿格斗术等武术防身应用招法就是很有力的证明。

2、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影视领域中的武术文化我们简称影视武术,它具有的娱乐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功能特点,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拓展而来。随着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达到娱乐的方法也越来越新奇。通过练习武术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释放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娱乐的效果。武术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武术的表演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影视、文学、体育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精彩的印象。通过武术表演促进学习,让同学们在掌握武术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老师指导下自编套路或节目表演,传统艺术的审美知识(形、神、气、韵等)贯穿在武术教学中扩大教学的知识涵量。

3、文化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文化领域中的武术文化简称武文化,他具有哲理性的功能特点,它是武术在其历史演变和流传过程中融汇了易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兵学、医学、气功等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发展而来的。“武”字拆开就是“止”和“戈”,止戈,就是不要动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精神底蕴,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单纯的胜负,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致中和”的精神,是道家学说中“无为无不为”的精神。

4、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学校教育中的武术文化,具有教育性的功能,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在习武的过程中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武德精神,它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竞赛等工作中应遵循的伦理规范,正义、公平、公道——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习武者需要有吃苦耐劳、知难而进、忍耐克己的精神,同时也要心胸宽广,对人以诚相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责任感,保持不为名利、乐于助人的美德。武文化这种哲理性和教育性的功能特点,在武术的熏陶中得以培养、塑造、锻炼、养成,人格素质得到升华。

5、其他领域中武术文化的作用特点

武术文化的交际功能和带来的经济价值功能,借助武术文化特色向全世界推广汉语语言;凭借对外武术表演交流增进国际交流;借助武术文化桥梁搭建经济舞台;武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深入的研究,提供一种教育的思路等等,无不能体现武术文化神通广大的威力。

中华武术,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武术的种种特性涵盖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它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研究挖掘,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的价值。

二、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

从武术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看出,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教育模式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果在高校得以广泛的推广,并加以引导并规范化、常规化,相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把通过武术文化来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教育模式称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从武术广义的概念来讲也可称为武术素质教育。换句话来讲,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指的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借助武术文化的教育教学途径,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

当今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其实和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是广义意义上的武术概念,素质教育也涵盖了普通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素质教育包涵了武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武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他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管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学风校风建设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三、武术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融合,如与易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其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它的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不能仅仅局限在武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功能,它的教育意义应该与武术相关的各个领域中都能体现,充分涵盖武术文化中武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武术文化与各行各业的结合,都有其发展创新的灵感源泉,我们充分挖掘其武术文化的特色价值,寻求在高等教育中的突破口,如果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与武术文化的充分结合,并不断的研究创新,通过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软硬件建设等方面融入武术文化的因素,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武术文化、体验学习武术文化,发挥武术文化的素质教育作用,我相信他们走向社会势必会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

武术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而且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强生存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武术文化的理论教育具有培养学生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意义重大。

当今高校所开展的武术教学,其实和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提出的武术文化是广义意义上的武术概念,素质教育也涵盖了普通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是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素质教育包涵了武术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武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武术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他渗透到高校各个领域,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管理、校园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学风校风建设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构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推广武术文化,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注重了对大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道德、体育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对武术文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但事实上,常常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意义,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把它作为高考加分为杠杆,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对武术动作的演练和领悟,达到由形及神、由表及里的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生活文化境界;通过对武术的内外兼修的学习,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尤其重视运气、营气,对大学生的情感调节和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通过对武术技击动作的演练体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应变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武术文化,能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光征.学校武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思辩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2).

[2]姚红艳.论快乐体育教育在高职武术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4).

[3]史儒林.论武术在学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4]李良萍.安徽省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3).

[5]李龙.武术教育研究述评[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6,(3).

[6]王军堂,郭媛,朱少刚.浅析跆拳道对高校学生成长的作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6,(12).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4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

(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四)体育改为健康教育。概念表述为:“向学生传授健康、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生理知识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育与养成”和“心理障碍的预防、调适和矫治”三部分。这一改变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特点。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

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它要求我们在巩固提高教育普及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发展是依靠结构优化、资源共享、效能提高以及制度保障等措施以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本文就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对于高校来说,就是注重高校理念、高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建设的工作思路。

二、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归宿

(一)和谐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前提

“最好”只是一时的标志,“更好”乃是永恒的追求。作为一所高校也同样如此。高校的发展只有辉煌,但是没有顶峰。因此高校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因此追求也是无止境的。而在高校发展个过程中首先要将和谐置于首要位置。作为一所高校,要想使自己的发展有不竭动力,就需要以“和”为贵。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高校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不强加于人,不以势压人,不疏远歧视他人,不以私利封杀人。要以慈悲为怀,关心弱势群体。以德为根,不忘修身养性。高校的和谐不仅包括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也包括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和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和谐,也还包括高校与家长之间的和谐等。

(二)发展是高校内涵的永恒主题

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型人才,而发展型人才的诞生地便是高校,因此培养发展型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所高校,需要也必须将发展定为自己永恒的主题。

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硬件投入的增加、环境的改变等,更主要的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内涵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1]。现代的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多方面的人才,因此,作为高校,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均衡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书达礼、能说会道。高校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活动。

(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所谓“人文素养”,即具有人文精神,泛指在人文性的学习中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生活的素养,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理想、信念、人格、道德、生存状态、自由等。其中艺体活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艺体活动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与体育学习活动中,轻松快乐的学习艺术与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与体育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与体育的经验和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与发展。要达到此目的,不仅要实现学生观念上的转变,更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艺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愉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的愉悦。

三、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内涵式发展是教育走出外在目的困局的必然选择,对教育的本质回归有着特殊的价值。当前众多高校所践行的内涵发展存在形式化、模式化、单一化的问题,甚至将其作为“面子”的政绩工程,对教育内涵不求深解,作者在此就高等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学院精神和校园文化

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其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高校之高,不在楼宇之高,其高首先在于品位之高。在实施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重新确定了学院办学理念,提出了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有利于师生员工群体和个人发展,有利于事业长远发展的学院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从而为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和思想的保障。

(二)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构建学院发展平台

教师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资源。学院着力通过以下途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才培养需要的队伍: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定岗、评聘、考核、奖惩、激励、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并大胆选拔、培养和使用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让他们脱颖而出;三是注重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让学生的愿望能够在文理得以实现。通过以上做法,基本建立了一个公平竞争机制,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营造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生态环境。

(三)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增强学院办学实力

学科建设是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平台。学科是一所高校的核心,是组成学院的基本单元,学科的强弱代表着学院的强弱,学科的特色代表着学院的特色。因此,随着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需要预测学科发展趋势,分析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的学科进行结构调整;对于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予以限制;对于既有生命力又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加大力度促进其发展[2]。在发展规划中,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学科大平台,建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使学科平台办出特色和品牌,提升知名度,从而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四)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二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专业和课程,以及对选择教师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三是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四是充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五是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6

一、相关概念探析

1.对国防生的解析

“国防生”一词最早出现于1998年,实质是为军队输送人才。《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中对“国防生”的定义是:“军队根据生长干部补充需要,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地方大学生。”国防生成长要经历地方高校、军校培训和部队任职三个阶段。在地方高校阶段被称为“国防生”;当其进入军校培训阶段,就称为“国防生学员”;到部队岗位任职后,称为“国防生干部”。

2.对素质的解析

《辞海》中对“素质”的解释:“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2]该解释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阐释了素质的含义。军事基础素质正是从社会层面来理解的。

3.对军事素质的解析

军事素质是指在军事方面具备的素质,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人民军语》把军事素质定义为:“军队建制单位或个人在军事方面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常指军事理论、军事技术、战斗作风、组织指挥、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3]二是李秉桥所认为的:“军事素质是指军人从事业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组织军事活动的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是军人区别于其他人员的显著特征。可分为一般军事素质和特殊军事素质。”[4]三是倪永胜所认为的:“军事素质是构成军人履行职责能力诸要素的质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军事素质是政治思想、军事体能技能、文化知识、心理生理诸素质的总和。从狭义上讲,主要指军人的组织谋略、技术技能、战斗意志和作风等。”[5]笔者认为,军事素质就是指军人履行军人职责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军人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体现了军人职业本质。一般可将军事素质划分为军事基础素质和军事专业素质两类。其中,军事专业素质是指军人从事具体专业工作要具备的素质。如履行航空四站保障岗位职责的军官必须具备较强的四站保障装备管理、组训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技能。

4.对军事基础素质的解析

如上所述,军事基础素质是军事素质中有别于军事专业素质的另一部分,对后续军事素质的形成具有奠基支撑作用。相较军事素质而言,军事基础素质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小,基础性、稳定性和通用性特征明显。在军事基础素质中,素质是“属”,军事基础是“种差”。军事基础是军人军事职业发展的起点。笔者认为,可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给军事基础素质下定义,即军事基础素质是指军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军营文化环境和军事教育训练影响,通过自身认识和军事实践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军事职业发展基本品质,它是所有军人均应具备的品质。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素质、系统的军事基础知识、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娴熟的军事技能等。

二、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概念和内涵

根据对以上相关概念内涵的理解,笔者提出了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概念,明确了其基本内涵,在如何把握内涵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1.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概念

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是指依托普通高校培养、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地方大学生,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军营文化环境和军事教育训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军事实践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军事职业发展的基本品质。

2.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内涵

一是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既离不开军人个体的生理前提,又需要接受系统的军事教育。应该说,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既是在军事职业化过程中养成的基本品质,也是军事文化以国防生为对象的再生产。其军事基础素质直接受军事发展水平的制约,既要反映部队建设的需要,又要为军队建设发展服务,因此,具有鲜明的军事职业特色。

二是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在国防生履职尽责中具有根本支撑作用。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是其军事职业发展的基础和起点,是国防生作为军人必备的一种基本品质。不管是指挥类还是技术类国防生,对他们均有着共同的军事基础素质要求。概括地讲,军事基础素质主要包括军人意识、军事体能、军事基本技能、军事基础知识、军事基础职业能力5个方面,主要通^包含军事理论、军事体育和军事技能三个部分在内的军事基础课程的学习而获得。缺少这些基本素质,就会影响个人的军人职业发展,甚至被淘汰。

三是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为,国防生在军事基础素质养成的过程中,个体不仅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内外化活动的长期锻炼,还需要个体本身逐渐获得一定的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具体是由知(认识、观点、信念)、情(需要、冲动、体验、情感)、意(自制力、毅力、自觉意志)、行(技能、行为、习惯、创造性实践)等因素所组成。其稳定性如何,正好可以作为识别是否为素质及评价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需要说明的是,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的稳定性并不否定它的发展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只有具有相对稳定的素质,才有进一步获得发展及提高的可能;也只有具备继续发展的素质,才能进一步巩固自身良好的军事素质。

四是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在军事教育训练影响下引发的国防生个体内部身心发展而养成的品质,它是国防生个体通过有意识地认识军事文化并在实践中逐渐转化、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品质,这一素质虽然是在军事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但是却以品质的形式而存在,这主要指的是军事文化向个体身心发展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m].北京: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军语[m].北京: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7.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Ht5”H〗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0503

[FL(K2]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校企合作教育”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最佳途径,无论是办学的实践者还是理论界的专家学者,都将视角转向“校企合作教育”,尤其是在国家鼓励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之后,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和专著更是屡见不鲜。从势头上看,“校企合作教育”似乎已作为专题研究从“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独立出来,但由于理论上对于“校企合作教育”尚无系统化研究,对于“校企合作教育”的定义缺乏科学界定,致使人们将“校企合作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概念混为一谈,从而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始终无法摆脱“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束缚。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概念的内涵作一探讨,以推动“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一、校企合作教育的时代变迁

1“企业配合”――校企合作教育的起始阶段

就校企合作教育的萌芽来看,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技术学院(SundlandechnicalCollege)在工程和船舶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走出校门参加实际工作。由于这一安排就像一块肉夹在两片面包中的三明治一样,故被称为“三明治”教育(sandwichprogram)。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合作教育的经典范式――“学工交替”,就是由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奈德教授于1906年提出的。我国大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那时近代工业发展迅速,不少企业相继开设了“实习工场”,学校办在企业中,企业以传播西方先进工艺技术、培养工业技术人才为目的,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者[1]。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主要体现为“工学并举”、“半工半读”,形成以企业为教育主场所、技能学习与普通文化知识学习并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半工半读”教学模式便不再能够满足工业时代“标准化、规模化”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标准化劳动者。为了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开始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且自成体系,一切从学校利益出发,被动地与企业合作,而企业则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学校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常常主动寻求企业合作,但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却一直难以改变,其根源当然在于校企之间缺少互惠共赢的合作基础。

2“校企联合”――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阶段

1985年,当时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利用中国与加拿大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借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教育经验,首次在我国进行“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然而,在开展“工学结合”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工学结合”的过程简单化,对工学结合缺乏系统设计,工学结合深度不够;二是“工学结合”主体地位不对等,学校处于弱势地位[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校企合作教育”到“产学研”全面合作,逐步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成为职业教育新的追求。于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以此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合作理念上,从单纯的学校单方利益主体向校企双赢和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多赢发展;在合作范围上,既涉及实习实训、订单培养、专业建设,也涉及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和合作研究等。例如江苏太仓的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办学与太仓作为我国“德企之乡”的优势,近年来借鉴德国“双元制”,围绕“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高职教育办学要求,初步构建起“政府办校、行业主导、企业深度融合”的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办学体制。健雄“校企联合”的实践告诉我们,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是杠杆,政府是杠杆的支点,但要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路可走。

3“校企一体”――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化阶段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大学生的工程能力尤其是工程素质只能在企业真实的工程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养成。比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对应,我国高校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对应着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维护等一个很长的职业技术岗位链。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从2005年成立的那天起,就以其机制专业为试点进行了“小范围、大幅度”教学改革。该院提出,就地方一般工科院校来说,为了使其人才培养定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研究型大学培养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工作特征的产品研发人员,以及与高职院校培养以技能操作为主要工作特征的高技能型人才就都有着明显的区分度。心理学原理也一再表明,知识与技能是能力、素质的基础,能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没有知识,能力与素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知识只有转化为设计制造能力,才能成为创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根据这一教育理念,优集学院针对传统培养模式以知识为本,以知识的系统化传授为主线,对能力与素质培养既缺乏具体的目标要求,也缺乏系统的培养体系,所造成的毕业生“工程能力与工程素质”不足的问题,创建起以能力为本,实现能力与素质系统化培养的“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工程能力的系统化培养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注重与企业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西门子公司合作,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通过深层次的“校企一体化”,突出综合实训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校企合作教育的概念辨析

1“校企合作教育”与“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的所有合作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就是学生是否真正受益,是否能使他们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实现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有机结合。

“校企合作”,简单地说就是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人才,还在于合作研发,进行知识消化、知识传递、知识转移和知识再生产,创造某种未知的需求和价值,以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等多种功能的目的。从校企合作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校企合作一直到20世纪初,其主要目的是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使高校的先进研究成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而合作培养人才并不是其主要目的。直至本世纪初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才正式从“校企合作”一概念中正式引申出“校企合作教育”,开始使人们重点关注怎样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3]。从两个概念的内涵广度来看,“校企合作”要大于“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是从“校企合作”中独立出来的,可以说“校企合作教育”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功能之一。

2“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教育”与“校企合作教育”

如上所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次在我国使用了“产学合作教育”这一名称。此后,为了使“产学合作教育”概念与我国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的习惯提法相符合,经1995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会员大会讨论通过,将“产学合作教育”又改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潘懋元先生指出:“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产,即生产知识;学,即传承知识;研,指创新知识。”[4]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当该理解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就“合作教育”的内涵而论,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其界定为:把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再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教与学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无论从来源上来看,还是就涵义来讲,“合作教育”都等同于“产学研合作教育”,都是促进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而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所不同的是,“合作教育”是国外的惯用词,而“产学研合作教育”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术语[5]。

如前所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涵义可简单理解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但由于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企业、科研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合作为实现的主要途径,因此通常在理解“产学研合作教育”时,人们往往将其曲解为“产”是产业界或企业,“学”是大学和高校,“研”是指科研机构,从而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等同于“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同时,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前身――“产学教育”想当然地解释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因而许多人便将国外引进的“合作教育”概念的涵义等同于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从而将“产学合作教育”、“合作教育”与“校企合作教育”混为一谈了。显然这就使得“产学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的内涵变得狭窄了。虽然“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现不一定意味着学校要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首先,学校本身也可以在校内实现教学与科研甚至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比如现在许多高校内设有实训基地,学生可以不出校门实现产学研结合。其次,在校外的“产学研”结合也并不仅仅只通过学校与企业来实现,比如对于文科学生来讲,其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途径便不是校企合作,而是学校与社会科研机构或者整个社会的合作。如教育学专业学生开展科研,往往就是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个人、单位、团体或随机的一群人、多个单位、多个团体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由此可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对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及其所有学生而言的,而“校企合作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地是针对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那些定位于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的,它们会更多地专注于这种教育模式来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可见,从概念起源的时间上来看,1985年首次在我国使用“产学合作教育”,1995年首次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而对于“校企合作教育”在我国何时以正式术语出现,却并无明确的考证。从对“校企合作教育”涵义的理解来看,可以将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提出的“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作为“校企合作教育”在我国初次正式出现。从时间上看,“校企合作教育”的正式提出比“产学研合作教育”整整推迟了10年。也可以理解为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是从“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衍生出来的。可见,“校企合作教育”可视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子模式。从辩证法角度看,两者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产学研合作教育”包含“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但有本质区别。

通过对“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合作教育”这5个概念的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合作教育”的内涵是一致的,在国内,“产学合作教育”已被“产学研合作教育”所替代。在研究国内相关专题时,使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更为合适;而在研究国外相关专题时,则应使用“合作教育”一词。(2)“校企合作教育”是近年来应时代需要从“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两个概念中逐步脱离出来成为独立概念使用的,因此“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均可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母概念,且它们的内涵均比“校企合作教育”宽泛,相互不可替换使用。总之,将两方面概念明显区分开来,并在分别研究的基础上互相联系起来,即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上位概念,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成果指导“校企合作教育”研究,以“校企合作教育”研究充实“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使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相互促进、相得溢彰,必将使“校企合作研究”打开新视野、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杰,曹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若干思考[J].职教通讯,2007,(2):13-18,26.

[2]章雨龙.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及其弊端探析[J].内蒙古教育,2008,(5):25-26.

[3]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53-54.

[4]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2-4.

[5]尹筑嘉,黄建欢,王健康.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与创新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55-57.[Ht]3

(1.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Yanchenginstituteoftechnology,Yancheng224051,China;

2.Liberalartscolleges,Yanchenginstituteoftechnology,Yancheng224051,China;

3.UniteResearchinstitute,Chien-shiunginstituteoftechnology,Suzhou215411,China)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知识管理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知识管理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wDY-2014201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首次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那么,何谓“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独立学院,其内涵式发展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何不同,特色何在?内驱动力何在?

一、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内涵”是相对“外延”而言的,它们是一对相对概念,通常用来定义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数量范围。“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由此,“内涵式发展”是指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比如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要素优化、质量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等,是一种强调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外延式发展”是指事物外部要素的延伸,比如人力资源的增加、生产资料数量的增长、投资规模的扩大、销售渠道的拓宽等,是一种强调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就其实质而言,内涵式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是更好、更快、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当然,强调内涵式发展并不是对外延式发展的否定,相反,内涵的发展需要外延作支撑,只有在外延要素基础之上的内涵发展才是有效的。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它们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发展方式。

结合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其发展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公平的普及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益的提高。这些指标的不同结合会表现出不同的综合效益,进一步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方式,即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教育学上的外延式发展多指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源数量的提升,偏重于“大学”这一字眼的表象意义;内涵式发展则相对于外延式而言,是一种更注重教育质量的发展方式。高教外延式发展的程度可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标来衡量,即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数(18~22岁年龄段的人口数)之比。据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1988年达到3.7%,1998年升至9.76%。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数据逐年攀升,至2013年已提升至34.5%,且在校生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俨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然而,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经费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当转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重视高等教育内部潜力的发掘、结构的优化、素质的提高、效益的最大化、公平的普及这一内涵式发展的教育之路上。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历史新兴事物其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第一,办学模式方面,根据投资渠道与合作方式的不同,现有独立学院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公办高校+民营企业”模式、“公办高校+地方政府+企业”模式、“公办高校+异地政府”模式。第二,办学机制方面,独立学院基本上采用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三,办学定位方面,独立学院有别于普通本科、职业技术学院,因此其目前定位于单科或多科性、教学应用型的地方民办高校。第四,办学质量方面,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于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其所培养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应用能力,与专科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综合考虑上述独立学院发展的自身特色,本文认为其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应当界定为一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以重视并加强知识管理建设为长远目标,以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办学机制建设为保障的体现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途径

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既有相通之处,又有自身的特色性。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许多学者纷纷作了研究与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陈露茜(2014)认为,应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精品课程、试点学院、试点异地高考为着力点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总体来说,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先导、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改革是关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主旋律。安徽农业大学瞿振元(2013)认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做到如下几方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视教学文化建设。同年,吉林省教育厅卢连大在对如何推动吉林省高教内涵式发展时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二要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三要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四要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五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落实“人才强校”战略。2012年11月18日,教育部杜玉波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指出,应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立德树人、平安建校这五个方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对每一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来说,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主要集中于提高质量、深化改革、促进公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鉴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有别于其他高等学校,其内涵式发展的途径除了上述学者所述的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之外,本文认为应着重从其概念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一)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深化教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尤其是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效益、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根据前文所述独立学院所培养的是兼具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故如何使这二者有效结合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理论基础方面,由于招生生源多为各省份本科第三批次录取,考生成绩、学习自主性较差于一、二本学校,学生入校后难以继续认真学习理论课,甚至有部分学生抱着“混”毕业证的心态读完大学。当然把这种现象完全归因于学生自身是片面的,教师应着力反思如何才能使教学工作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即“老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环境,学生对自主学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据在教学中的多次实践显示,同样的一章内容,让学生分组讲解的效果要比老师纯讲授学生纯听好得多。天津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过“教学二字应当理解为教会学生学”,的确,这样的理解更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工作,教学不应当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被动地听就可以的,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故应当打破传统的老师教为主的模式,实行“教与学共同为主”甚至“学为主教为辅”的模式,这也是西方教育强国所采用的模式,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另外,在教学的形式上可以更加自由灵活,例如可以打破传统的讲台模式实行更加自由的圆形或环形授课模式,便于老师与学生更灵活地交流。

在教学实践方面,独立学院旨在培养应用型、实践力强的学生,故在理论课之余还要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所学相关的真实案例,并予以归纳总结之后讲授给全班同学。例如,在讲授完英文版《公司理财》有关投资一章的内容后,让学生分组去搜集讲解一些著名大型公司的投资案例,最好是华尔街一些投行做过的较有影响力的真实案例。第二,切实落实学生实习基地的使用,提高学生自主实习的积极性。许多企业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而且实习基地的数量也达到了有关要求。但在落实环节却做得不彻底,原因是单位不接收学生或者学生不愿意去。当然也有学生自主去寻找单位实习,但从他们的实习报告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只是盖了单位章而已,根本没有真正去实习。这些种种现象说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正面临艰巨的考验,独立学院需切实提出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靠拢。

(二)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卢连大在加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到,要推动本科院校向社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公布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实验实习和招生就业等方面情况,建立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方案,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本文认为,这些观点同样有助于独立学院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当今独立学院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具体而言,独立学院在质量报告中可以重点公布家长和社会比较关注的学生就业、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落实、教学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情况,建议在招生环节和学生就读期间向家长和社会予以公布,以便其更多地了解学校和监督学校。同时,在评价制度方面,也应建立社会各行业组织、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机制,在上级政府部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学校内部也应为教师、学生、家长更便捷地反映问题以及提出建议打开通道,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制度。

(三)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加强知识管理建设。知识管理是从1990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学术与商业应用主题,是指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总的来说,知识管理就是一个组织对知识的积累、管理与应用的过程。同样,对于独立学院这个组织而言,知识管理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科研知识的积累、管理与应用的过程,它能够将整个学术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储备起来,形成一个学校自身的知识库,避免由于人才流失或退休而导致的知识短板问题,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其内涵式发展。另外,由于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积累更新的过程,因此亦有利于推动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要完善办学机制建设。现有独立学院基本上采用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教师任用方面实行岗位聘任、绩能考核、多劳多得制,这种管理制度更灵活、更符合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制。但许多学校由于薪资待遇、发展机会不足等原因致使优秀教师大量流失的问题日益明显,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应当完善教师聘任制,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并适当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独立学院也不例外,科研水平固然重要,但教学才是教育之本,教育之基,学校应建立起相关制度以促进教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学之根本。总之,在办学机制建设中,应着重完善师生权利、决策机制、学术管理和民主管理等内容,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规章制度,探索“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为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制度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露茜.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相关政策述评[J].高教管理,2014.2.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9

一、教学论层面的语文素养研究

教学论层面语文素养的研究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厘清语文素养的概念,准确界定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基本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针对语文素养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学者充分肯定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突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①。

也有学者创设了几条关于语文素养评价的标准,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语文素养的解释方案,探讨语文素养的内涵问题。②还有学者讨论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语文知识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语文教育的追求”,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开放性概念”。③

从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明确写入课程标准之日起,语文界就为此争论不休,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内涵、培养模式和争论根源等是学者们论争的主要话题。④在教学论层面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对在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准确运用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意义。

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素养必须适应社会生活交往、对话的需要”,并且把语文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以语言运用的角度对语文素养进行了描述,进而又分析了语文素养和语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⑤

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来使用,本应该有科学的界定和解释,但是十几年的时间里却鲜有高质量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和解释,而更多的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上的模糊运用,于是造成了研究的混乱局面,各执一词,各出新解,概念迭出。正如有的一线老师所指出的“作为理想,‘语文素养’还没有具体的蓝图描绘,仅停留在语文素养概念和内涵的解释和模型的建构上”⑥。

沈学B和陆Z通过对piSa测试的数据分析,提出了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的观点。⑦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上位概念,本应该得到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诠释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得到更好的落实,而在教学论层面上对语文素养进行更加深入科学的研究还有待学者们的努力。

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主要问题,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而作为课程标准的落实者和执行者,一线教师在语文素养的研究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语文素养应该是指由语文课程活动为主导所带来的修养,其主渠道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⑧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上,一线教师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寻找有效的提高策略。有的老师提出了“借助成语,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和“品鉴诗文,提升创造力及想象力”的方法。⑨有的课题组通过具体研究提出了“以学生评价为主体”“评价的内容应以学习实践为重点”“评价以激励学习为目的”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策略”。⑩

有的教师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上,提出了“应该坚守语文教学的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动手的语文实践,真正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观点。也有的研究者侧重于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如在语感中通过吟咏诵读、潜心涵泳、言语实践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有的研究者则是着眼于语文课程本身,提出了利用选修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构想。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改进语文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勤写多练”“组织言语实践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利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研究的实践层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关注的又一焦点问题。有的教师提出通过古诗词教学“领略古诗词中的民族文化智慧”“品味古诗词中的诗情画意美”“感悟古诗词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点。有的研究者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将新学与已学课文结合起来教学、拓展相关的文章或材料、突出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立足于课堂教学和阅读教学是被广泛认可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除此之外,还有的教师是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倡导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构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的自主巩固”等自主学习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的教师则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提出了从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民主氛围的营造、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作业的精心设计等全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张。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的执行者和语文课堂的导航员,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引领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前提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语文课程的语文素养目标达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也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课程的设计和开展,语文素养目标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需要对课程标准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高中阶段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理解和研究,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的关系,讨论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实施渠道等问题。

综观近十年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可以发现相关研究更多的是来自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缺少具有理论高度的指导性研究,尤其是缺少能够从上位概念出发的具有理论高度和研究深度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需要研究者的加倍努力。

三、关于语文素养研究的讨论

综观近十年语文素养研究的已有成果,关于语文素养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着眼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和建构,进一步明确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清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寻找对语文素养进行测量与评价的专业路径,探索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等。

“语文素养的提出,正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还原,对民族精神的本能提升,对民族智慧的必然拓展。”在数量庞大、众说纷纭的语文素养研究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推动语文素养研究的进步和发展,进一步澄清语文素养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甚至价值论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王随仁:《论“语文素养”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教育评论》,2009年第6期。

②夏家顺:《“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新解及其教育含义》,《语文建设》,2008年第Z1期。

③王萍:《“语文素养”构成论》,《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④雷良启,李重:《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第5期。

⑤王尚文:《论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

⑥周玉凤:《再谈“语文素养”的研究》,《吉林教育》,2013年第23期。

⑦沈学B,陆Z:《从piSa数据看跨学科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第7期。

⑧范远波,刘世清:《论语文、语文素养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第2期。

⑨张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年第22期。

⑩武汉市五里墩小学课题组:《小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评价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吴林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多朗读、多动手”的视角》,《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第8期。

陆云峰:《在语感培养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35期。

欧阳芬,吴子兴:《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18期。

谢小惠:《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第4期。

王芳:《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周刊》,2015年第26期。

江丽:《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之鄙见》,《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S2期。

禹旭红:《“语文素养”与“三维”课程目标》,《基础教育》,2009年第5期。

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内涵篇10

成人教育概念是成人教育学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关系到整个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概念,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成人教育概念界定进行归纳整理。

(一)“对象说”

所谓“对象说”,就是强调成人教育对象的特定性,是走上工作岗位而不再进入传统学校进行系统学习的人。相关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有以下几种。其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指出,成人教育为不再参与学校系统学习的,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提供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其二,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成人教育是针对已经超过义务教育年龄,不再接受学校教育的人们,为满足其学习需要而提供的学习活动。其三,英格兰和威尔士成人教育学会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是:“为年龄大到足以工作、投票、战斗、结婚以及已经完成了连续学习的人们所提供的一切种类的教育。”其四,《成人教育辞典》指出,“成人教育是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在家庭、社会中承担责任的人进行的教育,在中国现今包括干部教育、军人教育、农民教育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指出成人教育是为“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提供的教育,它强调的成人的划分标准是生理上的成熟,同样强调生理上成熟的还有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格兰和威尔士成人教育学会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而关于生理成熟的具体年龄,各个国家的标准不尽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的生理成熟年龄规定为15周岁,美国规定为16周岁,而我国则规定为15-16周岁。另外,《成人教育辞典》明确指出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责任的人,它强调成人的划分标准是心理上的成熟,符合这个标准的成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必须基本成熟,能够为家庭和社会承担创造财富或提供劳务的职责。以上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强调成人教育的对象特定,对成人的划分标准不同决定了成人教育概念界定的不同。

(二)“内容说”

所谓“内容说”,就是强调成人教育是一种内容特定的教育活动。在发展中国家,成人教育常被认为是一种扫盲教育,是教导民众基本识字技能的活动;而在发达国家,成人教育是正规教育的补充,是利用闲暇时间扩充和增强能力的活动。相关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有以下两种。其一,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如下:成人教育所提供的学习活动满足了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其范围包括非职业的、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以及带有集体社会目的的教育。其二,张亿钧和秦元芳著的《21世纪走进每一个人的教育———当代成人教育论》一书中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根据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要求,针对在职人员所实施的、贯穿个体生命历程的、层次各异的、形式多样的、速成速效式的社会教育。”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强调成人教育为人们提供各式各样的教育内容,为公民一生中的任何阶段提供学习活动和项目。《21世纪走进每一个人的教育———当代成人教育论》一书也突出强调有关职业、岗位和未来发展需要等方面的成人教育内容。以上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都是从成人教育内容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成人教育内容的重要性。

(三)“目的说”

所谓“目的说”,就是强调成人教育的目的性。在对成人教育的理解中,将其作为一种制度纳入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以特定的内容对成人产生一种预期结果。相关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有以下几种。其一,1976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大会上通过的《成人教育发展总条例》指出,成人教育整个教育过程的目的是促进成年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或专业资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促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其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成人教育的界定为:通过任何方式,提高成年人的技术、职业素质水平,丰富知识、发展才能以此达到正规的教育水平,或在一个新的领域探求知识与技能。其三,《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认为,成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生活水平,同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其四,林德曼在《成人教育的意义》中指出,成人教育是一个生命展开,不断关照的循环过程……目的是使人们的生命具有价值,获得充满意义的生活,获得表现个人特性的机会,获得为了新的目的而学习的机会。《成人教育发展总条例》明确指出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成人提高能力、丰富知识以及促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等的改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充实或更新知识,提高职业或技术素质水平两方面强调成人教育的目的。《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认为成人教育不仅促进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而《成人教育的意义》同样突出强调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以上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体现了成人教育遵循正规教育的思想体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成人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行为说”

所谓“行为说”,就是强调成人教育是一种行为或手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相关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有以下两种。其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成人教育通过业余、脱产、半脱产的方式对成年人进行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延伸,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二,刘雍潜认为:“成人教育是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员以经济建设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以技术培训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与学的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成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继续,为离开传统学校的成人提供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的行为。刘雍潜认为成人教育是在岗人员参与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与学的行为,强调了成人教育的行为性。这两个概念界定都强调成人教育是一种教育行为,这一行为的涵义和青少年教育行为的涵义有本质区别,青少年教育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由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的教育行为,而成人教育的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由教育者促进受教育者学习的行为。

(五)“综合说”

所谓“综合说”,就是强调成人教育的多个方面而不是单纯的强调某一方面。相关有代表性的概念表述有以下几种。其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成人教育概念界定为,不管内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是连续的还是取代初等教育以及培训的,成人教育都是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帮助成人增长能力、学习新的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或帮助他们找到新的方向,或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其二,韩宗礼主编的《成人教育学》将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为,对已经超过义务教育年龄,不再参加普通教育的公民(在我国为年满16周岁的公民),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其主要教育对象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者需要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其三,叶忠海将成人教育界定为,为满足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提供非传统的、具有特色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在终身教育思想下为成人提供的一切教育,是与未成年人全日制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强调了成人教育的对象、目的和行为性。韩宗礼主编的《成人教育学》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界定突出了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已达到劳动年龄的公民,同时指出成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强调了其行为性。叶忠海从三个方面对成人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即成人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发展,是一种非传统、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而不是普通教育的补充。以上成人教育概念都是从多个角度进行界定,从而避免了成人教育概念界定的片面性。

二、对成人教育概念界定的展望

虽然有关成人教育概念界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和视角等方面不乏商榷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基于以上对成人教育概念界定的回顾,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成人教育的概念界定进行展望,以期推动成人教育学科建设。

(一)用复杂的观点看待成人教育概念

复杂的观点是指在界定成人教育概念时要充分考虑成人教育的多种内涵,多角度、多方面地对成人教育概念进行界定。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还是其他定义,都未能使成人的不同含义在成人教育概念中得以充分体现。成人教育概念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运用复杂的观点有利于成人教育概念的准确界定。成人教育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本质属性,对其本质的认识要逐步深化,使成人教育概念不断丰富、深化和更新。其一,丰富成人教育概念的内涵。从成人教育的实践入手,充分了解成人教育的实际形态,使成人教育概念的内涵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逐渐丰富。其二,不同的视角理解成人教育的概念。充分理解成人教育概念的历史阶段特征,融合终身教育的时念,从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界定成人教育概念。其三,辩证地看待成人教育概念的内涵。革除成人教育概念中不恰当的或错误的因素,以新的认识来补充其内涵。

(二)用动态的视角看待成人教育概念

动态的视角是指对成人教育概念进行修正和更新,使之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成人教育概念是一个正在不断生成、构建和完善的概念,对它的界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前成人教育发展的实践,把握成人教育概念的历史性和发展性,融合时代的教育理念,认识和把握成人教育概念的本质。成人教育发展到21世纪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要充分理解教育理念的终身化、教育目标的个性化、教育对象的开放化、教育过程的自主化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从当前成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成人教育新的时代特征,科学地界定成人教育的概念。

(三)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的成人教育概念可以看出,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单一的研究方法会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不利于全面科学地把握成人教育概念的本质。要准确界定成人教育的概念就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既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又要采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其一,文献研究法。广泛地收集整理成人教育概念研究的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对其进行认真梳理、分析,总结出成人教育概念界定中的优点与不足。其二,历史研究法。借助于相关成人教育概念发展的历史资料,对成人教育概念进行整理和分析,认识其过去,研究其现在和未来。其三,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的成人教育概念界定进行比较、归纳,提炼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索成人教育概念界定的规律。其四,调查研究法。在成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法,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现状做出科学分析,并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反馈于理论研究。

(四)用分析思维看待成人教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