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十篇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3:43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1

一、城市公共设施人性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公共设施建设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关系密切,公共设施是促进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道具,起着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作用,帮助人们相互间清新自然的交往,是丰富市民生活、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公共设施还可以协调城市内各个建筑单体存在的不和谐,使城市空间变得亲切并适宜居住。城市公共设施是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艺术性,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如:一片绿荫下的几条座椅,一个汽车站牌与电话亭,甚至是一组社区的指示牌,这些虽然不如某一标志性建筑那么引人注目,但对城市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更具有直接意义,它们能随时给人以休息、活动、观赏之满足,并为人们提供便捷的交流与互动空间。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建筑是极其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那么什么是公共设施人性化呢?即在公共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建设更好的尊重人、关怀人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施才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在建设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二、影响酒泉市公共设施人性化的因素

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已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建设,作为一名公共设施的建设者、使用者、维护者,我认为酒泉市在近几年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已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因素,尤其在新城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中,因此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方面。例如投资3500万元世纪大道开放式的城市带状公园,投资3600万元的世纪广场娱乐休闲集会的中心,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对草坪的设计规划,对人行道铺设利用石材和卵石的自然结合,充分利用喷泉和流水有节制铺衬,形成和谐而又舒适的自然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二)人文环境因素方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建造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投资360万元广场的文化柱雄伟壮观,体现着酒泉的深厚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的诠释。另一方面,公共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似乎相得益彰的,公共设施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如城市雕塑、喷泉、景观灯等,那么作为公共设施应当与城市景观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设施就是城市景观。总之,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公共设施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居民的人文精神。而在酒泉市新城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广场的围合设施、涨拉膜等公共设施,它所发挥的作用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外,还要体现其装饰性和意象性,公共设施的创意与视觉意象,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这些设施虽然体量大都不大,却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景观密不可分并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水准。

(三)地域文化因素方面,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区域的公共设施,也都受到其传统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在造型和色彩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建造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酒泉市的发展有众多的历史传说和典故,这些都在促成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载体和空间。

(四)人的因素方面,公共设施的建设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着便利,并能美化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建设应以人为本。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特征。近年来,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在诸多建筑施工中都考虑了以人为本的生活观点和经营理念,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对沿街的垃圾箱综合集成了合理化、人性化,美观化等特点,这些都是我市城市建设人性化的真实体现;再如公共汽车站牌和公厕的设立,在各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公交车站,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是一个我市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服务百姓的窗口,也是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三、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措施办法

我市公共设施建设中有令我们津津乐道的成功经验,也还有我们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所未挖掘和研究到的更具人性化、更理想化的建设方案和实施经验,但对我市的公共设施建设谈几点建议:

(一)在公共设施建设中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作为初具中等城市规模的酒泉市,要有大的发展,就要真正解放思想,集中力量筹措资金,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通过公开出售商业用地;拍卖户外大型广告经营权;实行环卫保洁有偿承包;拍卖公交线路等方式筹措资金,尽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为市民创造出更加完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在公共设施建设中要有超前的思路,全方位、战略性的思维和视觉来规划我市的公共设施建设,用更具人气和人性的理念来包装城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附加值和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的突破,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城市才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公共设施建设中要从长远来规划,着眼于长远,统筹考虑,合理布局。

(三)政府和开发商要对公共设施建设责权明晰、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尤其是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在开发修建时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和协调公共设施建设,并对开发商所开发的区域进行硬性规划和建设,所属职责要分明确。因此,建设、完善新建城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公共设施,还需制定明确的配套措施,由政府部门和房地产等建设部门通力完成。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作用机制推进路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分类号G258.9

Doi10.16810/ki.1672-514x.2016.02.016

themechanismandpathofUrbanandRuralpublicCulturalServiceFacilitiesCo-ConstructionandSharing:takingSuzhouDemonstrationareaofnationalpublicCulturalServiceSystemasanexample

RenGuizhou

abstractwiththehelpofcreatingademonstrationareaofnationalpublicculturalservicesystem,SuzhouinJiangsuprovinceinitiallyestablishedthepublicculturalservicefacilitiesco-constructionandsharingmechanismwhichcoveredurbanandruralareasandpromotedtheequalization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publicculturalundertakings.throughsummarizingtheexperienceofSuzhou,thispaperanalyzesthebasicconnotationandactionmechanismofthepublicculturalservicefacilitiesco-constructionandsharingmechanism,elaboratesthemainmeaningandtherelationshipofregionalcooperationandsubjectcollaboration.accordingtothecurrentproblemsofSuzhoupublicculturalservicefacilitiesco-constructionandsharingprocess,itputsforwardfoursolutionsincludingsocialorganizationcultivation,improvingtheoperationandmanagementmechanism,reasonablelayoutandsharingtechnologyinnovation.

Keywordspublicculturalservicefacilities.Co-constructionandsharing.actionmechanism.promotingpath.nationalpublicculturalservicesystemdemonstrationarea.

苏州市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之滨,文化底蕴丰厚,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坚实的基础与现实条件。“十二五”期间,市政府秉承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然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取得更大进展,还存在诸多与城乡一体发展、资源协同共享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而创建示范区则为苏州全面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契机。2011年苏州全面开启示范区的创建工作,2012年4月创建实践顺利通过文化部督查组的督查,2013年7月底,以优异成绩圆满通过验收。依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1]的要求,苏州市结合示范区的创建实践,客观分析现存制度困境与社会需要,将共建共享机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以城乡居民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文化资源区域协调为配置方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城乡一体的发展机制,文化资源集约化程度不断加深,设施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的民众参与度得以提升。

1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创建经验与基本内涵

1.1创建经验

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苏州市逐步积累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创建经验。

1.1.1公众导向,健全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在示范区创建前期,苏州市政府依照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实施工程项目建设,虽在设施数量与覆盖面积上达到了国家要求,但由于对城乡居民意愿及其主体性的遮蔽,民众对设施应用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离场”倾向。这种对居民需求的忽视,不仅造成设施资源的浪费,对政府公信力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改变现状,在后续设施建设中,苏州市坚持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尊重居民真实意愿,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反馈机制,利用政府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平台收集城乡居民对设施规划的态度、建议,以此作为设施布局的主要依据。同时,在全市范围内以年为单位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情况面向城乡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形成综合报告并予以公示,实现文化设施建设的透明化。增强了文化空间的认同感,推进了公共文化资源增量创新与存量创新,充分调动了城乡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1.1.2多元联合,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机制

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层面,苏州市一改往日政府单独承担的模式,鼓励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的作用,树立社会组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设施体系共建的积极性。市政府以转变文化职能为起点,在文化事业管理上简政放权,将文化设施及服务的供给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委托、补助、出售等方式外包给文化企业、文化社会组织,政府则主要负责设施供给的协调与监督,将财政资金与非政府组织的人力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多元联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平台。此外,为保障文化设施的资金供给,苏州市在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一方面加大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预算约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支出标准体系,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在融资渠道上,进一步转变公共文化设施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减免税费、表彰冠名以及项目帮扶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设施建设的财政压力。

1.1.3城乡统筹,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系统性与科学性,苏州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责任书》,突出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加强城乡文化资源的合理调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城乡共建共享。市政府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家书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体系,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得到极大补充。目前,全市共有县(区)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均为国家一级馆;10个公共文化馆中有8个是国家一级馆,2个国家二级馆;另建有市及县(区)级博物馆、纪念馆42个,美术馆11个,每个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2013年,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263.1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25平方米(见表1)。在此基础上,乡镇政府加强城乡联动,引导具备时代鲜活性的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基层,年均开展6万场次,并向农村基层送书超10万册,送戏超3500场次,送电影超2.1万余场次,每年惠及群众5000万人次。

1.1.4资源整合,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供给能力

针对公共文化设施长期存在多头建设、资源分散、缺乏统筹的现状,苏州市政府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施行公共文化机构的集约化经营。首先创立公共文化中心,由文化馆、美术馆、名人馆等8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整合而成。市政府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改变了往日“政府管、政府办”的运营模式。其次,苏州市政府通过定期开放、租赁的方式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文化服务场所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凝聚各方面设施优势,实现了人才、观众与经营方式的相互融合、资源共享。以图书馆为例,为推进设施服务效能的提升,苏州市于2005年启动总分馆体系建设工程[2],构筑覆盖全市城乡社区的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模式,组合各市区及乡镇(街道)图书馆资源,采用市辖区图书统一管理、农村图书定期更新的方法,盘活了城乡图书资源,为居民日常借阅提供便利。截至2013年底,全市图书分馆数量达到190个(见表2),图书总藏量达1895万册,书刊外借达1334万册次,全年为读者举办活动1518次(见表3),图书馆的服务供给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1.2基本内涵

苏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效合作,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以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的构建与利用机制。其主要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参与主体多元化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设施体系投入上的多元性,多元主体参与构建文化设施体系是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保障建设资金的需要[3]。维护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并不排斥市场机制与社会参与,应发挥各主体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设施体系构建。重视城乡居民在设施体系中的参与作用,培养参与意识、规范参与程序、完善参与制度,最终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及公民在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上的良性互动格局。

1.2.2共建与共享并存

共建是指在职责明晰的基础上促进各主体有效合作,共同参与文化设施体系建设投入,主要涉及资金投入、劳务投入以及技术投入等,是资源整合的方法。共享是指文化设施体系的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各社会主体分享文化设施体系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机会均等,是利益协调的手段。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共建与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两个不可或缺的运行要素。

1.2.3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相结合

共建共享的作用机制存在于区域与主体两个方面,区域共建共享以城乡文化设施资源的整合与调配为主,主体共建共享以各主体间利益协调与均衡为主,二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本质上就是实现文化设施体系构建主体的效能整合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供给,符合“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4]。

2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作用机制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是应公众与社会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是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下催化发展。充分发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功能,还应进一步明晰共建共享的作用场域,促进机制运作与体系构建的有效契合。总结苏州的创建经验可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是异质区域内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过程,其中区域共建共享以促进文化资源均衡发展为目的,通过区域调配、优化布局以及协同带动等方式缩小不同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体差距。主体共建共享以调动主体行为意向为主要方式,加强社会主体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因此,区域协同与主体协调是其作用机制运转的主要形式。

2.1区内与区际资源调配机制

区域是较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聚集的组织系统,各要素间存在着制约、依存的相互关系,文化资源以区域为载体,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以及时空差异性。因此,区域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主要分为区内需求满足和区际资源共享[5]。具体来说,苏州市辖区内的城镇与农村就是两个明显的区域划分,城镇内部、农村内部的设施共建共享与城乡之间的设施共建共享都受到国家政策、政府规划和居民意愿的影响,因此合理的政策导向、科学的规划布局以及居民的积极参与是共建共享机制在区域文化设施建设中作用发挥的保证。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承担主体、配置向导、协同效应以及资源应用四个方面(见表4)。

(1)承担主体。区域内部的文化资源整合主体具备多元化要求,并共同处于法律制度约束之中,设施资源多元供给可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区际间文化资源整合主体则注重以经验沟通与学习为重点的水平协调,主要表现为苏州市政府与各乡镇政府间设施建设经验的交流,政策信息的对接,以减少政策推行障碍。

(2)配置向导。区域内部文化资源主要以区域内公众现实需要与“发展可达性”为供给考量,可在满足城乡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设施利用率。区域之间的文化资源配置则以设施资源应用的可持续为导向,通过改善运管机制保障设施有效利用。

(3)协同效应。协同机制在区域内部是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性为表现形式,这种协调性侧重于区域政策制定、区域事务合作等层次,换言之就是在明确苏州市政府主体责任的条件下,建立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参加公共文化政策协商的制度通道。区际间的协同效应着重强调文化资源配置的标准化与均等化,形成统筹发展格局,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资源应用。随着运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共建共享机制下区域内部文化设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设施质量可得到循环提升。由此形成的城乡间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则更多表现为优质资源的输出性互补或替代性对接,增强城镇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

2.2主体内部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

主体是文化资源供给和消费的行为承担者,一般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等,主体间存在着以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影响着主体的行为取向。多元主体供给模式下,主体间利益协调是提高设施体系运转效率的关键,苏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以主体间纵向、横向关系的调整和主体本身的利益满足为作用机制,协调编制项目发展规划,联合制定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相互衔接、密切联系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以形成发展合力。共建共享机制在主体内部与主体之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利益取向、行为取向以及行为效应三个方面(见表5)。

(1)利益取向。主体本身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中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受主体间共同愿景影响,在资源共享性的驱使下主体间关系则偏重于利益均沾。因此,在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的多元供给模式中,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是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通过对话协商制定政策和规则、明确责权利关系,形成各主体自身利益满足和主体间的优势互补。

(2)行为取向。在苏州市城乡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发展政策以及配置规则的激励下,各参与主体本身会主动寻找自身优势并充分发挥,以满足自身的利益诉求。并通过各主体间的合作形成建设合力,构建规模效应,提升区域文化设施体系的整体水平。

(3)行为效应。在苏州市政府政策性调控机制与激励表彰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主体(主要是城乡居民)对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态度不断改善,共同价值与认同感不断加深,参与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自身执行力增强[6]。在此基础上,主体间的协调性也得到强化,城乡居民的文化交流增多,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

3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凭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已初步建成,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从微观层面上看,多元供给模式中的文化服务承接主体发育还不成熟,设施的后期管护还存在缺位,影响共建共享机制现有功能的发挥。从长远来看,苏州市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的技术水平较低,设施空间布局的发展性还存在漏洞,这些问题不予解决,势必给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总结下来,苏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文化设施建设承接主体的能力不足

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承接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供给效率的现实需要,承接主体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高低是职能能否有效转移的关键[7]。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苏州市政府以投入机制为突破口,将多元共建模式引入文化设施配置过程,期待弥补政府垄断包办的供给弊端。但由于承接主体承接能力不足,公共文化职能转移并不顺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承接主体的责任独立承担能力差。承接主体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文化社会组织内部权力机构、执行机构权责不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组织涣散,公共责任意识淡薄,共建能力较差。

(2)承接主体的服务供给能力弱。组织发育不良给承接主体的项目融资带来障碍,又因发展资金不足,文化社会组织的服务设施简陋、服务人员短缺、服务技术落后,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效力不足。

(3)承接主体的社会公信力不强。苏州市在册文化社会组织普遍与行政部门存在利益链条,组织对外依附性较强,独立品牌意识较弱,社会对组织的认可度不高,服务供给的公众满意度较低。

3.2多元化市场供给易出现管理缺位

共建共享模式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多元化市场供给可在项目投入上缓解旧有的供需与资金困境,但在设施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上则可能导致主体缺位问题。这一现象在苏州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也逐渐凸显,由于设施后期管护机制不健全,缺乏明确的责权规定,一些多主体共建项目出现了有建无管的现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已投入使用,但管护主体常处于缺位状态,设施应用的共享性遭减弱[8]。从资金层面上看,因设施建设前瞻性不足,绝大部分资金被投入至设施前期建设,而后期保障资金短缺。又因居民管护意识淡薄,运维资金筹措困难,大量设施成为摆设,服务效能难以发挥。从制度层面剖析,这种共建与共享的不协调和苏州市不合理的设施建设评估标准有较大关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评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漏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护效果并未纳入项目绩效考核体系,设施运营管理与使用效率常被忽视。供给主体遵循着扩大前期建设规模,适度保障后期应用的行为逻辑[9],悬浮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大量存在,居民满意度不高。

3.3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发展性不强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发展性的衡量标准在于当前设施配置是否满足区域共享需要,设施的共享受众是否得到有效扩充。从这一角度来看,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的空间布局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设施布局的指标性质较重。目前,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套指标主要依据共享区域的人口规模、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进行相应配置,依然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特色,遮蔽了居民的需求变化。指标化、分区化规制缺乏对设施服务开放性、发展性和区域协调性的考量,与实际有效需求不符[10]。

(2)设施可达性的考量不足。因苏州市同类文化设施资源在质量与服务能力上存在差异,低质量、低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其原定受众来说心理可达性大大降低,由此形成公众对高质量设施的集聚应用给设施承载力带来严峻考验。此外,设施布局过于重视空间可达,忽略了对时间可达性与人群(阶层)可达性的考量。由于设施应用群体日常活动及经济收入水平不同,活动时间处于设施开放时段之外的群体及城乡低收入者(如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有效享用文化资源,文化设施的共享性大打折扣,这对社会公平也是一种冲击。

3.4共建共享的技术水平不高

共建共享技术是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构建与利用过程中所应用的数字和网络手段,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的重要构成,主要包括信息反馈技术、文化资源共享技术、文化设施应用技术等[11]。高水平的共建共享技术可降低文化资源配置成本,扩大文化服务的受众范围,保障文化资源的公益性与共享性。总体来看,苏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技术水平还不高,文化设施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技术落后。苏州市虽然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公众交流平台,但网站与平台的应用率较低,市民对信息交流平台了解不够。尤其是乡镇基层地区,政府文化网站信息更新慢,信息采集平台常出现运行错误,文化设施应用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

(2)苏州市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技术水平较低,城乡网络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文化设施资源的共享系统存在漏洞,运转效率不高。以图书馆为例,由于基层分馆的共享技术落后,数据库容量不足,总馆与分馆信息对接速率偏低,总分馆制资源共享的实际运转步履维艰。

(3)设施应用的技术人才匮乏。这一现象更多出现在乡镇基层,许多新建项目因缺乏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设施被长期闲置,设施的文化服务功能逐渐丧失。

4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推进路径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需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苏州市政府应从现有问题出发,合理制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规划,优先配置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服务设施,并在此基础上保障设施的有效布局。激励和培育文化社会组织成长,健全设施运管机制,提升设施体系共建共享技术,统筹城乡发展,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道路。

4.1培育文化社会组织成长

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承接能力是社会力量发育程度的晴雨表,苏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要求文化社会组织具备独立的责任承担能力、稳定的服务提供能力和持续的信誉维系能力[12]。与此同时,密切与同质性行业合作,加强与异质性行业的资源互补,强化社会组织的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能力。具体来说,要将组织的内部改革与外部培育相结合,文化社会组织自身应加快内部管理机制的革新,根据组织发展目标制定组织规范,明确各级决策、执行与监督职能。不断提升组织的人力与专业化优势,健全人力资源保障制度,吸引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发挥组织优势,贴近公众文化需求,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此外,苏州市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文化社会组织的成长环境,建立社会组织良性发展机制。从转变观念出发,简政放权,改变双重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组织独立性,建立与社会组织的互信关系。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激励社会组织革新文化服务技术、增强共建共享意识,创新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形式,形成政府与文化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4.2健全文化设施运管制度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管机制侧重于设施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维护,面对共建共享模式下多元化市场供给可能产生的管理缺位问题,苏州市政府应首先从制度层面规范文化设施的后期运管,制定明确的产权制度,在保障政府支配文化设施所有权、处置权的基础上可将经营权与收益权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转移至专业社会组织,由其负责设施管理,提升服务效率[13];其次,政府应增加对设施维护的政策倾斜,将后期维护纳入文化设施共建共享体系,预留一部分体系建设资金作为后期管护基金,加强相关部门对资金应用的监督。并以制度性规范理顺各管护主体的责权关系,明确管护责任;最后,应建立科学的设施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将设施的后期运管纳入项目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改变公共部门“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观念,促进城乡居民对设施运管评估的参与,增加居民满意度在绩效评估中的权重。加强管护宣传,传播管护知识,培养居民的管护能力,增加对居民管护技术的培训及相关管理与法律知识的教育,促进公众合法、有序地参与设施运维。

4.3合理规划设施空间布局

布局规划的指标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上的均等化分布,但在规划编制和落实中对具体使用效果、服务提供效果的重视往往不够,而这恰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内涵的重要方面。共建共享背景下文化设施布局应在充分考虑设施空间可达的同时,将设施时间可达性、人群(阶层)可达性纳入设施布局的考量范围[14]。因此,要首先从制度层面平衡苏州市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体质量,为社会公众提供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施布局规划,增强城乡统筹。其次,建立决策信息收集机制,对区域内原有设施数量、居民实际需要和区域发展定位进行备案,并以之作为供给导向,减少设施规划的指标化操作。在此基础上,以提高设施利用效率为目标,重视对文化设施使用者日常需求和日常活动的信息采集与调查研究,收集城乡居民在不同时间段内对文化设施的应用频次,实现设施布局的时间可达。此外,要科学把握基于阶层和不同群体实际情况考虑的均等化供给策略,根据服务范围内居民的经济状况、消费水平合理预设空间距离,实现设施布局的人群可达,推进设施共享,保障社会公平。

4.4革新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技术

共建共享技术应从文化资源的提供环境与接受环境进行双向革新,以此形成供给环境与需求环境有效对接。原有共建共享技术的更新是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针对苏州市政府网站、共建共享交流平台出现的信息传递困境,应对市、县政府文化网站、信息交流平台进行技术检验,创新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方式,提高信息平台的实践应用性[15]。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的共享技术,应在扩充原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加强信息网络构建,增大文化信息资源传输速度,实现不同区域内海量文化资源的存储、交换与整合,提高文化设施的服务供给能力。此外,还应重视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利用,增加文化服务内容的保存期与可获得性,提高文化资源供给的速度与便利性。重视设施共建共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激发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利用先进方法开发特色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特色公共文化服务,营造互动体验空间,保证共建共享模式的持续革新[16]。与此同时,逐步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接受者层面的技术环境。加强设施应用技术培训,创新服务方式,通过设施应用宣讲会、文化服务体验等途径转变城乡居民文化设施共建共享的技术观念,扩大设施应用的受益范围。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2-02-16.

[2]邱冠华.示范区创建中深化“苏州模式”的制度设计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5):20-23.

[3]刘俊生.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及其变迁研究:从旧思维到新思维的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10(1):39-41.

[4]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4-6.

[5]李阿萌,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J].规划师,2011(11):5-10.

[6]何义珠,李露芳.公民参与视角下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3(6)17-20.

[7]张文礼.合作共强: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中国经验[J].中国行政管理,2013(6):7-10.

[8]郑晔,刘志祥,王勇术.在新农村背景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12(6):25-28.

[9]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逻辑及后果[J].江淮论坛,2011(4):143-148.

[10]素红,王欣,农周昀.“十二五”时期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供给与保障[J].规划师,2011(4):16-20.

[11]齐勇锋,李平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1):64-71.

[12]曾维和,陈岩.我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体系构建[J].社会主义研究,2014(3):113-117.

[13]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14]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39-146.

[15]张楠.纵横结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型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2(3):98-105.

[16]高福安,刘亮.基于高新信息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管理世界,2012(8):1-4.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93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58

共建共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既是改革成果的创造者,也是改革成果的享有者。以此为理论基础,中国各项改革工作与事业建设逐步增强了对公民社会的侧重,从公众现实需求出发,推动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共建共享列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期待达到“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的目标。现实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仍是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必须从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营造共建共享氛围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资源调配机制,形成协同效应。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对促进中国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内涵

虽然国内学者很少从共建共享的角度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专门研究,但在有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论述中往往涉及共建共享的内容。李少惠等[1]认为,随着农村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政府却无法为农村提供高效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样的双重困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就是适应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周和平[2]专门论述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意义,认为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填补了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丰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于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曹海林[3]也在有关文章中谈到,税费改革以来村级公益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村级组织功能弱化以及公益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构成推进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创新的社会动因。应创新议事机制,激发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激励拓宽融资渠道,开辟村级公益事业多元化投入新路径。由此可见公众需求导向、多元供给主体、区域协调统筹已然成为国内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论述上的共识,而这恰恰属于共建共享机制内在逻辑的外部表现。因此,可以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并不是单纯的制度设计,而是多种协调机制的集合。具体而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是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由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村级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村民筹资投劳,以利益协调和区域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构建与利用机制。

毋庸置疑,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需要厘清农民诉求的表达方式、建设共识的达成模式、文化资源的调配机制以及共享权益的界定规制。在大多数学者看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建设与使用的脱节”、“形式与内容的脱节”[4],在乡镇政府与农民的供需信息对接上存在民众需求“多样性、动态性、世俗性”与政府供给“有限性、迟滞性、高姿态性”的矛盾[5]。因此应“建立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6],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共建过程之中,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模式。为进一步解决供需矛盾,在农村地区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几乎成为学界共识,主张通过税费减免、项目帮扶吸引乡镇企业、村级民间组织参与到设施共建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建设合力。但仅部分学者注意到多元供给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组织都存在无法自适的内在困境: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企业社会责任淡薄与完全逐利倾向,公民的散沙状结构与集体行动困境。这些多元主体自身或交互形成的困境使得主体搭配规则成为设施共建的关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主体拓展只能为基层财政压力寻求出路,而市场、公民社会的内在困境则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解决多元协作实践中的“主次地位”、“利益分配”、“行动方案整合”等问题,形成建设共识。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与共享二者紧密结合,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共享效果的优劣往往决定着文化设施服务效能的高低,与农民文化权益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研究者将视角转向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层面,试图通过文化资源区域调配来确保设施共建效益的提升。与国家政策相关,较多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行探讨,主要涉及均等化的内涵、特征、意义、原则和具体路径等。均等化是推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的理论基础,正如陈立旭[7]所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以人为本、公正平等理念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重视农民对城市文化设施的平等应用。韩立红[8]在她的博士论文中提到,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纽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充分发挥小城镇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的带动作用,对于城乡资源共享具有促进作用。然而,相对于均等化的宏观策略,共享权益界定这一微观举措往往遭到学界忽视,共享本质上是指农民个体、群体或组织分享文化设施体系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机会均等,惟有权益得以明晰才能保障共享效果的实现。“权”是指权利,“益”是指利益,参与主体既有享用公共文化设施的权利,也要有参与设施运管的权限。具体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体系须囊括利益协调机制与设施运管机制,从而保障共享权益的持续增长。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困境与成因

作为推进区域文化资源合理调配的发展策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受到发展理念、共建规制以及共享机制的制约,而其实现梗阻也相应地表现在这3个方面。

2.1自利趋向,公共性遭消解

社会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利益取向是共建共享主体行为特质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了政府“政治锦标赛”式的运作逻辑[9]。压力型体制下,对数字化绩效的崇拜使得乡镇政府的自利倾向凸显,利益丰厚领域出现“越位”,利益纠结领域产生“错位”,利益寡淡领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缺位”,此种情形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往往被忽视,共建共享仅存在于政府文件之中;虽然经济利益激励有利于扩大乡镇企业参与设施共建的广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但由于现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明、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缺失,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淡薄,逐利倾向造成企业参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共建的深度与效度不足。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供给往往被定义为一种“文化福利”,农民视这种福利为理所当然,参与供给决策与设施规划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遭泯灭。吴理财[10]认为,无论是“权利”还是“权益”,其实质都是一种个体化的东西,这种个体化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规约、育导,往往会滑向自利的一端,成为一种公共性的消解力量。在中国农村,受建国后政治动员及经济改革阶层分割的影响,农民乡土宗族理念逐渐被打破,而新型公民意识尚未建立,价值导向的空白使得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只有依靠财政刺激(如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才能勉强演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迟缓。

2.2责权不明,职能转承遇阻

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已得到学界的重点推崇。在多数学者看来,多元化市场供给可有效缓解政府和村民间的供需矛盾,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设施供给效率。但从实践运行上看,多元主体供给的“表现”却不容乐观,甚至遭受重重困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乡镇文化企业、村级民间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承接能力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责任独立承担能力差、服务持续供给能力弱、风险应对能力不强等。“发育不良”的承接主体无法高效参与设施体系共建,政府文化职能转移遭遇梗阻。这与不良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较“压抑”的生存环境有关。由于缺乏明晰的组织管理规制,村级民间组织内部管理不科学、组织涣散,加之行政权力对农村社会的长期控制,公民组织面临严重的信任和道德危机。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的资源投入机制、分工协作机制、设施运维机制并未明晰,多元协作过程中时常出现资金短缺、责权不明、运管缺位的情况。“制度设计不科学,主体间协调性弱”成为设施共建中“搭便车”行为的生长土壤,承接主体间责任推诿、争夺利好的现象频生,多元共建的规范性不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政策不均、监管短缺加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困境,多元共建步履维艰。作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薄弱环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急需落实政策倾斜,弥补机制漏洞,提高多元共建的组织性与协调性。

2.3协调低效,农民权益受损

设施资源共享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策略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础。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虽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文化资源的区域调配与共享水平仍比较低。主要表现为:①城乡文化资源不均衡。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协调性差,城镇投入大、发展快,农村投入少、发展慢,城镇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各自为政”的局面,村民与市民文化交流偏少,农民被排除在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②村际设施资源共享性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多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布局,缺乏对农民实际需求的考察,产生大量重复建设。又因设施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足,村际文化共享缺少平台支撑,村民文化遭割裂。其实,即使城镇与乡村设施数量、覆盖面积得到协调,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上的均等,但在规划编制与落实中对设施使用效果、服务提供效果的忽视,同样会给设施共享带来梗阻[11]。时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较低,实用性与持续性不强,给农民充分享用文化资源造成障碍。深层次上看,这些都与农民共享权益尚未界定有关,何种文化设施农民急迫需要,何种文化设施农民可无偿享用,何种文化资源须区域统筹,只有进一步明晰农民共享权益的内容,了解农民真实需要才能真正实现设施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3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协同路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公民环境、协作机制、共享举措的“集体失灵”造成了设施共建共享的实现困境,必须系统地加以改善。换言之,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必须从问题源头出发,更新共建共享理念、引入协作规范体系、健全共享保障机制。

3.1共建共享理念的更新

意志理念是人行为模式选择的逻辑线索。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制度完善与机制再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完美的共建共享设计、高效的共建运作以及恰当的共享保障都源自于深层次的理念创新与塑造。只有对农村社会共建共享理念全面革新,才能实现共建共享机制与农村社会环境的精确匹配,实现共建共享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应从政府、企业、农民3个层面进行理念革新:①将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仅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一项福利,亦是承担民主教育的机构,是社会规训和文化治理运作的政治场域[12]。乡镇政府应革新文化治理的思路,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作为重构农村社会价值体系的推进举措,以建构文化认同为目标,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意义也在于此。②增强乡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外包过程中,设置企业参与农村文化设施共建的荣誉冠名,激励文化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文化企业应主动改变发展理念,将参与文化设施共建列为社会责任承担的构成要件,以促进自身持续成长。③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加强共建共享宣传,让农民了解共建共享的真正意涵与实现策略,扩大设施共建共享的认同范围。乡镇政府应健全村级文化设施共建的村民参与机制,拓展村民参与渠道,打破政府与农民的信息壁垒,在设施共建共享之中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

3.2协作规范体系的引入

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优化、社会协同、农民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机制,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及农民4个主体的积极性,可增强对农村公共需求的回应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13]。乡镇政府在借助公民社会力量的同时,应建构其力量发挥的保障机制。改善乡镇文化企业、村级民间组织的成长环境,对参与设施共建共享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可实施免税政策,减少政府对民间组织的行政控制,宽进严出,增强其独立性。鼓励文化企业、民间组织进行内部治理结构与文化服务技术革新,提升职能承接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乡镇政府文化职能的转承有赖于文化企业、村民自治组织自身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文化设施共建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则更强调各主体的优势发挥与资源互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多元共建,必须进一步明晰乡镇政府与承接主体的职责关系,引入多元协作规范:①明确政府职责。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设施共建上具备独有的地域优势与信息优势。因此,应确立乡镇政府“掌舵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政策制定、组织动员、利益协调的功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培养设施建设共识。②理清政府与其他主体的权责关系。伴随农民需求多样化与公共文化产品的分化,设施共建应根据文化产品性质规约恰当的供给组合[14],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性与市场、社会投入的回报性。同时,制定合理的共建协作规范,明确各方职能,析清责权关系,理顺共建秩序。③加强共建监督。一方面加强政府对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供给的流程监督,保障设施质量,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提高行政效率,杜绝权力寻租的产生。

3.3共享保障机制的完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享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施布局的科学性与设施服务效能的发挥程度。而农民共享权益的界定则是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的关键。曹凌等[15]从人的发展视角探讨了文化共享工程的效果问题,认为文化共享不仅是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选择、获取、利用问题,其实质是人的发展问题,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活方式对人的培育问题。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享用主体,共享权益的保障必须将农民的需求和发展作为设施共享广度与深度的拓展标准,设施布局中增加对时间可达性与人群可达性的考量[16],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增进社会公平。此外,要重视文化服务设施效能的发挥,革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将设施质量、设施应用率、农民满意度纳入供给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设施供给的流程监督,引导农民参与设施体系效用评估,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整体质量,保障设施共享的可持续性。最后,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的技术水平,在扩充原有数据库容量的同时加强信息网络构建,增大文化信息资源传输速度,实现城乡、村际文化资源的存储、交换与整合。重视对国内先进地区共享技术的引进,增加文化服务内容的保存期与可获得性,提高文化资源供给的速度与便利性。在此基础上,加强设施应用技术培训,通过设施应用宣讲会、文化服务体验等途径转变农民共建共享的技术观念,扩大农村文化服务设施的受益范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应在发展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切实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然而,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并不仅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演进模式,也应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选择。在今后的共建共享进程中,应重视城乡文化资源互补,充分发挥城镇对乡村文化服务的带动作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政府、市场、社会携手并肩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2]周和平.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J].人民论坛,2008(11):10-18.

[3]曹海林.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创新的社会动因及实践策略[J].农村经济,2011(12):20-23.

[4]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5]陈路芳.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回应机制与文化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10(4):121-124.

[6]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H省B市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8-73.

[7]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浙江社会科学,2011(12):4-6.

[8]韩立红.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9]张凤阳.政府职能转变的三重梗阻及其疏通[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3):4-10.

[10]吴理财.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J].探索与争鸣,2012(6):51-54.

[11]王见敏.基于农村居民秉赋视角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来自湖北省a市L镇的实地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7-87.

[12]夏国锋.从权利到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话语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30-33.

[13]艾医卫,屈双湖.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69-71.

[14]周晓丽,毛寿龙.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95.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工业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人文关怀;地域特色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已经不仅满足功能单一、使用性强等特点,也要在品味与品质上追求完美,这是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写实。但是也与其现状和现实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冲突,如在建设决策、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就是在其设计理念中缺乏创新和科学管理。因此,结合国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本文基于工业设计的视角,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特征、理念、方法等进行研讨,希望对于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

各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价值都有比较成熟的认可度。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包括了城市所有的设施,人们通过感知对其外形和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得到美学感受;也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可以将公共绿地、广场、道路等很好地搭配和呈现,使其具有功能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效果;还有的学者认为,不仅是公共绿地,还有巷弄、庭院等,都应包含在公共设施内。综上,首先应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涵义给予明确的定论——即包含了向社会开放的文化、交通、体育、办公、金融、商业等,涵盖在公共场所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公共设施与人们的户外活动紧密相连,随着城市活动日益丰富,就连桌椅板凳等细枝末节都已成为公共设施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公园内的设计不仅可以让人休闲,还能够用来休憩、娱乐。诸如废物箱、饮水器等的外观设计都有了明显改观,成为人们既可使用又可欣赏的服务设施[1]。新的信息技术,如触摸式多媒体、数字咨询服务及大屏幕数字电视等的演进,让街头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数字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完善了服务功能,展现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升了城市建设的品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经济水平、社会福利的综合体现。公共设施的设计水平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态等息息相关。艺术的处理、合理的规划,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利用和人们的活动方式。这是对城市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领域。优秀的公共设施建设和设计能够将原有的不和谐、不合理元素加以协调和整合,让城市公共空间变得舒适,让城市真正成为宜居城市。随着城市文化建设加快,城市的环境逐渐成为动态发展的巨大载体,内含巨量的物质、精神层面的变化,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公共设施要考虑的不仅是使用,还有精神文化的追求,以及城市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高度的体现。

2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公共设施的功能是由在人们在活动时从公共场所获得的所有需求的意念中体现的,因为功能性原则是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内容。功能性的完善设计可以让人们在享受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城市公共设施在利用工业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设计时,应从城市建设、市民需求、文化品味、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如公共设施的形态设计、施工技术等,还有材料采买、成本核算等加以考虑,并且针对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安全方面的设计,图1所示为城市公共设施环形设计层次。城市公共设施最终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任何设计思路均要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强调的是为人的需求服务,这是设计的最初目的,也是根本要求。将设计与功能性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是工业设计中融入人性的突出特征。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本着工业设计思想的设计思路,加以人的思维的创新,是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运用工业设计思维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要遵循形态美的原则,是要遵循的基本规律。用美来指导设计创作活动,运用美的法则,创造美的产品。

3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特征

3.1融合性工业设计并非等同于工程技术设计。应用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工业设计,是运用机械技术的手段实现美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工业设计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产品、视觉、环境等几大领域,加入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予以介入,将人的需要、美感等融入到其中,使其成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产物,并给人方便、舒适的感觉。3.2协调性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产品一般都是以独立的形式呈现的,相互之间具有协调关系。例如街道设施应围绕街道的商业、文化、交通等系统进行设计,相互应具备内在联系[2]。这需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杜绝各自孤立的现象。最终设计的理想效果是将公共设施与整个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烘托出城市整体风格和特征,用色彩和风格征服每个看到它们的人,让城市显得魅力无穷。3.3功能性运用工业设计的理念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要注重功能的特性,满足不同活动和不同需求。明确公共设施的功能是为了人的活动而设置的,首先要对人的活动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公共设施类型;其次,在使用功能、工学要求等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例如垃圾箱的开口设计,如何才能便于人们抛掷废物时不会由于开口太大而影响污染物的储存,同时又能够防止蚊蝇侵害,以及防雨、美观、清洁方便等。3.4强化性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将产品进行美化和功能的加强,通过造型、色彩、工艺等技术加以构思、创意和实现。对于城市公共设施中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设施发挥功能,还具有装饰效果,将城市整体空间的品质加以创新和提升。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十分注重美化,有的装饰甚至出自名家之手。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对街区、局部等进行设计和探索,将重新构建出一个集都市特征、文化、品味于一身的新型现代化都市的优美环境。3.5经济性工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性。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赋予的是产品的生产创造力,因此出于对材料的再造和制造工艺的把握,部分可以通过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是工业设计给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优势。例如将汽车站分级设计时,一类站拥有起点、终点等,二类站是客流量较小的站,三类站是不重要的站,按照等级进行相应建设,还可为广告投放留下足够空间,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3,4]。

4城市公共设施的工业设计理念

4.1注重相互协调首先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要从视觉要求出发,对公共设施的位置、尺度、造型等进行设计,务求融合于城市景观环境中,衬托城市独特风景;第二要与建筑物相协调。不要分割建筑物的造型与基调;第三要与市政设施相协调。如与候车亭、电话亭、道路指示牌等相协调,起到艺术点缀的作用;第四要与城市绿化相协调。注重视觉效果,按照公共设施的功能配备不同的绿地景观,隐喻时代精神,表现城市气质,体现市民文化。4.2融入人文关怀为公共设施注入人文关怀,也是将工业设计理念引入城市设施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形式和功能的设计,将人性化的因素注入其中,使其能够为人所用,具有个性、情趣和生命。除了实用和经济,人的特殊需要应在设施的功能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要展示城市公共设施对普遍人群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满足,帮助人与设施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使得公共设施达到布局合理、充满人文关怀的境界[5]。4.3尊重地域特色根据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等,使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是公共设施设计时需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巧妙运用地域特色和自然资源,为公共设施增添趣味。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发展历程、人文景观、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均有不同,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上述要素,深入挖掘城市的本土特点,根据地域化特征,将居住、建筑等进行有机结合。图2所示为结合某市特色,将公共设施与街道进行有机结合的示意图。综上,将公共设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加以设计,使公共设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与城市环境相呼应,充分体现城市魅力。力求整体风格统一、协调,让城市公共设施成为城市的风景线,给予城市人文、自然、文化的韵味,并迎合城市品味,在基调上做相应调整[6]。

5结语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工业区;建设管理;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

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概述

我国从建国以来,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国策之一。工业区的发展是其重要环节之一。而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是工业区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之源。所谓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包括与工业区建设相配套的交通设施、娱乐休闲设施及教育、商业、饮食等各种公共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其建设管理决定了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升级的过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公共配套设施的建成难度较高,收回投资的周期较长,使得一些工业区的公共配套设施投资相对滞后一些。从而加大了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难度。所以,提高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是势在必行的。一般情况下,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的重点是设施建设完成后,通过策划和控制手段,达到建设的初衷。更加促进工业区的发展。

二、我国目前一些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现状

从实际角度来说,我国各级政府对工业区中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越来越重视。特别

是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成为工业产业发展的主题。因此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绝对落后的产业,只有暂时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产业。一些地方政府把工业区产业配套设施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作领域来探讨。比如说上海市莘庄工业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做得很好。拥有国际网球俱乐部、国际高尔夫球场、室内滑雪场、国际保龄球中心、国际射击场等一批国际性娱乐设施。区内还有两所知名医院。环境也是相当优美,绿化覆盖率高。人均拥有公共绿地为15.4平方米。1999年首先获得部级奖励。2002年在衣袋里夺得人居环境迪拜奖;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2006,2007年又连获殊荣。还有苏州工业园区,首先把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加大力气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从而取得了辉煌成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现状自建国到现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南方一些工业区厂区与居民区混杂,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混乱。环境,治安,生活均不便利,以至于高端人才流失地很严重。所以要脚踏实地地逐步解决问题,鼓励并扶植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强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三、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发展建议

(一)完善交通配套设施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配套设施的完善是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区规模的扩建。道路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干道之间呈网格状分布,路面平整宽阔。出入方便快捷。对招商引资和本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但是有些工业区在目前在车流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道路安全情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一些人员伤亡情况。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呢?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主要还是因为后期硬件设施和管理未能及时到位。尤其是道路标志、标线的缺失等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主要就是正确认真落实各项交通管理措施,对一些商贩占用正常道路进行经营、一些车辆非法占道停放的现象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治。还有就是进一步加强夜间照明设施,及时安装好相关设备,保证良好的夜间照明与正常秩序。以便于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开通工业区特有的公共交通车辆,方便人们的出行,为工业区企业的员工们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

(二)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水平

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列宁曾经说过: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政府引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且,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必须要时刻关注其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际上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涉及到两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者,第二类人群是设施的使用者或者受益者。针对第一类人群,政府可以提高其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其基本的业务素质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建设。而对于第二类人群来说,政府要加强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动他们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爱护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并合理使用和维护好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

(三)进一步加强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

随着改革的脚步越迈越大,变化的大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由于现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飞快。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我们对于工业区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体制也要随之变化得快起来。刚才提出了要加强政府引导,在管理模式上。政府的职能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政府重点抓一些宏观调控方面的工作,掌控全局。同时做好协调管理与推动服务工作。还有要对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属性进行合理与科学划分。根据市场化程度进行分类建设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管理的法制建设,制定出一系列更加完善与健全的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以便于规范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并要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和可行的社会监督机制,使得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使得违反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程序的行为能够受到监督制约以及必要的处罚。

(四)构建合理的布局并进行科学规划

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问题关乎到工业区的未来发展以及经济效率的问题,是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因此,必须要依靠科学。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工业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还要注意讲究合法性,脚踏实地往前走,不要好高骛远。要在规划中更多地体现出合理性与科学性,综合各方面因素,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

参考文献: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配套设施

中图分类号:tU113.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绪论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当前我国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公共配套设施作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应却普遍滞后与低效,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制约了民生保障目的的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它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承上启下的一个核心层次,也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控规层面对保障房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控规中体现保障性住房公共配套设施的要求,对指导配套设施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中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类型

1、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政府提供政策对象、销售价格或租金水平,面向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等群体出售、支持和优惠,限定户型面积、供应或出租的住房[]。

2、保障性住房的类型及对应人群

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四类: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租房、廉租房。

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适用于城市低收入群体,公租房针对中等偏下收入人群,覆盖到户籍以外的外来务工和新就业人群,限价房针对的人群是定向安置居民[2]。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对配套设施的影响

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配建模式为主,即土地出让环节在商品房土地中搭配一部分保障性住房土地,最后由购买土地的开发商负责建设[2]。各地政府对配建比例的要求略有不同,北京市自2008年起,在商品房土地出让中要求配建15%的保障房,2010年提高到30%,在轨道交通沿线等周边区域的住宅用地配建比例还应适当提高[3]。

这种配建制度使得规划过程中的利益权衡问题变得复杂化,由于居住用地的开发成本引发的利益分配,使得城市规划实施中,特别是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与标准必然会形成多层次[4]。

三、控规中公共设施的一般配置方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除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意图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具体落实外,主要强调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布局和控制。

1、千人指标的配置核心

依据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公共设施按三级配置,即居住区(3-5万人)、小区(1-1.5万人)和组团(1000-3000人),各级按照千人指标的要求相应配置相应种类、数量和规模的公共设施。在此基础上,各地制定了地方标准,北京市的现行标准为《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筑设计导则》中明确指出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按《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进行建设,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和同期交付。

2、控制要求

我国现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指出:基础资料中必须收集公共设施规模、分布等资料;在文本内容要求中,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为规定性指标,必须遵照执行;在图纸的内容要求中,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中应该标绘公共设施的位置。另外,在图则中要求将设施的类别、规模和布局详细落实到具体地块。

四、控规中落实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实际问题

控规对公共配套设施进行规划控制的目的是要满足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保障性住房更要符合人群特点,充分考虑到人口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需求,力求使规划方案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公共配套设施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居民生活的现实诉求[5]。

2、相关规划统筹整合

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布局同时受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周边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甚至一些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求、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布置起着控制作用。在落实保障房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时,要对相关规划统筹考虑,避免出现漏建、重复建设或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3、规划方法具有局限性

在规划方法方面,公共配套设施主要依据“千人指标”和“服务半径”布局,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现状分析与方案反馈,单一的布局方法难以适应各类设施的布局要求,规划控制的刚性、弹性不足。

五、控规中保障房配套设施规划控制

控规中保障房公共设施配置应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应满足使用的要求,即保证公共设施的类别、数量和规模符合相关规范的最低标准。其次,与开发建设相结合,考虑投资主体不同对设施布局的影响,赋予开发建设适当的自由度,使其可以结合具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灵活布局[5]。

1、科学确定人口规模

居民是公共配套设施的直接服务对象,设施的配置必须与人口规模相对应,与人群特点相符合,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保障性住房在控规阶段的人口估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按套数计算

根据建设规模和保障房的类型,按照面积标准估算出房屋套数,进而推算人口规模(一般标准为户均2.8人)。

表5-1保障房套型面积参考标准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绘制

(2)按方案或安置人口计算

对于控规审批时要求辅助总平面方案或国有单位自建的保障房项目,则要根据建筑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户型、套数来计算人口,或者对单位安置人口进行调查统计以确定人口规模。

2、公共配套设施刚弹性控制

(1)分类配建

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针对的使用人群不同,因此在公共配套设施的设置上略有不同,限价房和经适房强调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建配套设施,可适当增加老年设施等项目。而公租和廉租房由于居住人口的数量较多,种类较单一,主要考虑生活性较强的配套设施,因地制宜配套娱乐性设施。它们的共同要求是有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方便居民就近购买生活必需品,减少出行,有利于社区的稳定,节约生活成本。

表5-2控规中保障房公共配套设施配建建议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控制方式刚柔结合

①控制标准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配套设施以引导控制为主,对项目的配置不宜过细,对公益性项目如教育、医疗、行政管理等设施应提出控制要求,而对于一般项目可灵活控制,给地块开发者的设施建设留有空间。

按照强制性控制项目和指导性控制项目两类标准,将控规中需要配置的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分类如下表:

表5-3保障房配套服务设施控制标准分类表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②公共配套设施控制方式研究

公共配套设施种类繁多,且各有特点,按用地特点划分,公共配套设施主要可划分为单独占地的设施和可结合设置的设施,应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

控制方式包括:“定点”是确定设施布局的地块;“定位”是确定设施所在地块并落实其在地块内的具置;“定界”即确定设施的用地范围界线;“定面”对不单独占地的设施控制建筑面积,单独占地的设施控制用地面积或同时控制建筑面积。

表5-4保障房配套服务设施控制方式分类表

结论

控规的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控规对公共配套设施的控制方式也一直是各方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命题,本文从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建设这一视角出发,积极探索符合现状的保障性住房公共配套设施项目类别,对保障房公共配套设施的配置提出科学估算人口和刚弹性控制的方法,对现行的控规层面公共配套设施的配置方式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但由于保障性住房涉及的问题众多,对保障房配套设施的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李成贞,荣虎成,曾福林.论保障性住房制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1(33):64-65.

[2]中国指数研究院(上海).2011保障房白皮书,2011.

[3]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规划,2012.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7

发后,市文化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指定专人负责,成立了市文化局副局长江玉琴为组长的公共文化设

施自查工作检查组,负责对全市自查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查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自查工作的通知》,

发放了公共文化设施调查表,并按省文化厅要求对县、区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保证了我市自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市

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意义的认识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布施行后,市文化局立即在县区文化局长会议上进行了布署,要求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把《条

例》的学习宣传,当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立即行动,狠抓

落实,认真学习《条例》,准确掌握《条例》,深刻认识《条例》的意义,提高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广播

、电视报道等新闻媒体广为宣传;通过橱窗、画廊、黑板报等文化阵地扩大影响;利用街头宣传和出动宣传车等营造声势,共印发宣传资料

25000份,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掀起学习、宣传《条例》的热潮,并将《条例》的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计划,深入宣传。使《条例》成

为全社会的共识。为贯彻执行《条例》,打牢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设施建设,在市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的淮北市在安徽率先崛起行动纲要上明确提出了

“文化兴市”战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2003年,按市政协的建议,市文化局组织有

关人员开展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取向、定位和布局的专题调研,并撰写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交市政府咨政会议,为政府

全面制定淮北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维修、管理资金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每年都要求文化部门将第二年的建设经费提出预算,供财政统筹安排,并逐年

有所增加。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安排。同时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投入。2003年,市财政投入2000万元,重建了市

群艺馆,新馆面积2162平方米,基本满足群艺馆开展活动的需求;2004年市财政又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淮北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

,成为淮北市城市建设的亮点;今年市政府准备加大对市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次修改计划,扩大到12000-

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功能齐全,有标识意义的现代化图书馆,全面提升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目前修改设

计方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底有望动工。

淮北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拆迁、选址、新建和设计符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要求。各级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和条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扩大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近为加强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保护、利用和建设,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实现文化

设施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并建立和向公众公布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名录,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立足长远,找出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地发展思路和开拓

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使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但

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经济的制约,观念的影响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

民的需求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市区文化建设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过缓,与经济发展的

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由于观念的滞后,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内部机制不活,社会捐助很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普

遍存在。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成了杜鹃花工程省级标准点1个,省级点5个,市级点9个,县级点5个,在基层文化事业

的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整体发展不平衡。现全市三区一县共有30个乡镇。除濉溪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外,其余三区均无独立的文化馆

和图书馆;30个乡镇都有乡镇文化站(文体广播站),但有活动场地的有26个,占总数的86.7%仍有少数乡镇一无所有,基层文化建设“四落

实”还不尽如人意,基层文化站活动经费困难,成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制肘。

四、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构建和谐淮北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是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各项文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

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振奋精神,扎实进取,找准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切入点和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努力达到文化的率先崛起。

(一)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学习宣传,采用有效的形式,多途径、大范围、强力度地开展宣传,使《条例》人人皆知,家

喻户晓,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进一步强化对公共文化设施保护、利用、管理意识。科学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精

神文化服务。

(三)加大对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执行的检查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实效性。

(四)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尊重文化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提高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公共文化设施单位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潜力,增强单位活力

,吸引外部财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

(六)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作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程来抓,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并长期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

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和阵地,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条例〉对于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8

一、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现实基础

1、湘潭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为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以交通为重点的城乡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等为主体,覆盖城乡、较为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方面,境内主要有京广线、湘黔线、武广线等。全市公路密度在全省名列第一。水运方面,通航里程为260公里,2007年实现港口吞吐量650万吨(不舍砂石)。同时,能源、信息、金融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步伐加快。清洁水源、清洁燃气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这些,都为我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共建共享积累了经验。从长株潭三市来看,部分领域已初步实现共建共享。特别是“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从湘潭市域来看,围绕破解资金、用地等难题,进行了共建共享的有益探索。

3、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的初步形成,为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一是初步形成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湘潭市在长株潭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框架内,编制了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五个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二是初步建立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1998年以来,省里相继成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长株潭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规划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初步形成城市相向的发展格局。目前三市城区间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长沙与株洲、湘潭两市通行距离仅半个多小时,株洲、湘潭两市通勤距离不到20分钟。

二、国外城市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启示

在“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中,如何实现有效治理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竞争力,是长株潭三市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这虽然不可能照抄照搬国内外现成的模式,但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关键要打破行政壁垒。国外先进城市群之所以较好地处理好了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形成跨行政区域协作机制,打破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局面。如韩国首都圈整备委员会,负责制定都市圈内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各利益相关部门;纽约大都市运输局作为州政府直接控制的区域性协调机构,促进了大都市圈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当前,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是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环节,也必须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打破行政壁垒,培育政府间和民间的沟通与协作,推进基础设施同步规划、有机衔接、有序建设。

2、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必须坚持规划先导。西方城市规划的先行者认为:

“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于各自狭隘的单一范围内,必须走联合协调互补之路”,

“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美国纽约及周围地区区域规划,日本三大都市圈规划、法国大巴黎都市圈规划、英国大伦敦区域规划等都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突破了行政区界的限制,融合周围地区进行整体规划,以此来解决大都市圈(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两种力量的作用。一方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国外在城市群发展上十分重视政府在跨行政区上的引导作用。如美国为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区域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全国成立了300多个大都市区规划组织(mpo),主要成员来自各地多个相关政府权力部门,通过立法(法案)的形式将相关的行为法律化和制度化,共同协调交通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编制,并赋予这些机构在区域交通规划和交通基金申请中一定的职权和义务。另一方面,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作用。组建于1957年的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虽然是由18个政府成员组成的,是一个没有执法权力的非政府组织,但它积极倡导区域规划和区域合作,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法律要求交通、住房和环境拨款通过区域组织予以分配,那些不参与这些组织的地方政府没有资格获得联邦拨款。这就极大地调动了都市经济圈内地方政府参加大都市政府委员会的积极性,并间接促进了都市经济圈内的区域合作。美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做法值得我们在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中学习。

5、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为保证协调的程序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国内外城市群都建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美国政府层面上的区域协调机制良好运作的重要保障来自于相关的立法。如以《陆上综合运输效率法》和《21世纪交通公平性法》等法案的形式,规定了大都市区交通规划的编制和基金申请程序,确定了大都市区规划组织(mpo)和州政府获取长期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方式,从而促使mpo发挥区域协调作用的程序法定化。

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的对策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关键是要遵循服务发展、效益优先、平等互信、市场主导、城乡统筹的原则,充分利用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先试权,大胆改革创新,健全完善有利于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内外平衡、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的格局。

1、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体制改革,加快三市相向发展和对接。

一是尽快成立长株潭城市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由省政府领导牵头,

+城市政府的代表、省政府的代表以及相关专家组成。充分发挥省政府的牵头作用,指导制定三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协调三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有序开展。二是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划评审制度。对涉及三市的重大项目规划进行评审,将评审结果以省人大常委会的形式通过,赋予其法律效力,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三是加快城际交通网络建设。按照公交化一体化的要求,共同设计城际客运方案,合理分配车隔和布局站点,切实提高运营效率。四是联合开展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建议成立湘江委员会,统筹湘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治理。五是加强产业和科研资源整合。发挥各城市的竞争优势,整合三市雷同产业,打造城市群的支柱产业、优势产

业。通过优惠税收政策、科研引导资金、科技项目评审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促进三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增强整体竞争力。

2、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发挥规划龙头作用

(1)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管理组织机构。一是逐步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在对雨湖、岳塘两个城市区规划职能实行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对其他县市的规划职能一并实行垂直管理,以便对全市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二是成立市规划委员会,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共建共享的协调。由分管市级领导牵头,发改、建设、规划等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参与的湘潭市规划委员会,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重要地段详细规划进行审查,对市及县市区有关重大基础公共设施项目选址和项目布局进行协调、确定。

(2)建立民主科学的规划修编与决策制度。一是建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机制。成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国内外专家长期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二是严格规划公开招投标制度、规划咨询制度、规划听证制度、规划审批和规划调整修订制度。三是加强规划衔接。在“两型社会”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继续深化和加快完善市域道路、交通、给排水、排污、卫生、公交、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规划,提高市域规划覆盖面。四是要确保规划修编经费。要编制出优秀的规划,必须确保规划修编经费,防止出现小打小闹、粗制滥造的现象。

(3)强化纪律严明的规划执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制定和出台相应实施办法,对未编制规划或不符合规划的项目,规划部门不予选址,发改部门不予立项,国土部门不予供地,建设部门不予批建,房产部门不予发证,确保建设项目按规划实施。

3、推进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合力

(1)理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职能。一是成立市域基础设施建设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市域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协调与国、省及长株潭城市群和县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事宜,形成区域发展合作的新机制。二是整合基础设施管理部门职能。基础设施领域相同或相近的行政管理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确需几个部门参与的,明确分工,分清职责,确定牵头部门。三是建立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年度需求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应每年向市政府提出重大基础设施改造、新建和设施功能转换的需求报告,由市政府进行综合协调,提出规划布局与建设方案,确定市域基础设施年度建设计划。

(2)按照分类改革的原则,改革公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范围、深度和应担负的责任。对私人产品特性较强的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只履行监管职能,不参与生产或提供服务。对准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领域,政府适度参与,也可以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委托私人企业经营,政府监管。确需政府投资提供的公益项目与服务,以政府有偿委托为主进行市场化运作。二是要加强对政府性投资公司的管理。通过改革改制和强化管理,促使市城建投和市经建投由“建设”公司向“投资”公司转变。三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公用企业。把公用企业改革成拥有独立生产经营决策权,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承担经营风险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

(3)适当调整市和县市区的财权及事权,建立基础设施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规范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职能。市级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安排上,应该尊重权衡县市区级政府的利益,合理划分市与县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和范围,强化县市区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参与度。二是建立“财权与事权匹配”机制,通过财税杠杆作用调动县市区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三是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考核机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调动多方积极性,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下沉。

4、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加快实现基础设施投融资多元化

(1)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对高速公路、电力等具有竞争性质、可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应在政府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逐步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对自来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大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同时吸引有实力投资者参与投资,并保证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收回投资;对园林、绿化、消防、桥梁、城市道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投资。

(2)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来源主要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市政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转让金中的一部分。可将该项基金授权专门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基金一方面承担纯财政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注入资本金以参股方式投资准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直接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步伐。

(3)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一是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新增城市用地进行征用、对属于规定范围内的城市存量土地予以收购和回收,再有计划、有步骤投入市场,以达到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和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之目的。二是编制土地年度供应计划,合理调控土地使用。将土地一级开发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三是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由政府出资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以金融运作的方式,参与土地储备和经营城市,在城市政府统一领导和规划下,逐步形成土地储备――城市经营――土地金融的良性循环机制。

(4)积极推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一是推广采用Bot、tot等融资方式。对收费公路和桥梁、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采用Bot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投资主体,收益期满后无偿移交政府。对供水、供气和垃圾处理等引入tot方式,将部分或全部资产采用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出让等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作。二是试行项目融资。对财务效益达到条件的拟建项目,组织专业人员精心包装和设计,争取通过招商引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以项目向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等方式进行建设。三是努力探索资产化融资。对历史形成的大规模财政投资形成的各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和经营租赁等金融工具,逐步盘活变现。四是尽快发行市政债券。利用“两型社会”建设等机遇,争取发行市政建设长期债券,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筹集建设资金并降低融资成本。

5、推进价费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价格体系

(1)市政公用事业价格体制改革。对政府立项的城市公用、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广泛采取灵活的价费政策,为项目融资创造条件;对投资经营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项目,通过价格政策促使投

资者获得合理的回报;对投资经营具有竞争性质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放开价格,以吸引社会投资。

(2)推进能源资源和环保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资源和环保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有利于节能资源和减少环境损害,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的价格调整机制,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资源枯竭后退出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体系。

(3)完善生态公益林地补偿机制。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按照林地潜在经济价值,建立覆盖全部生态公益林的差别补偿制度。以签订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的方式,明确政府和管理实体及农户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促进森林绿地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建、扩建、续建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中的林(绿)地,等同重点公益林进行补偿。

6、突出工作重点,实现共建共享关键项目和重点领域的率先突破

当前,湘潭市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重点领域的共建共享问题:

1、加快园区的共建共享。要按照“分建、共享、分管”模式整合园区资源,在基础设施、项目引进、科技研发、物流配送、信息咨询、配套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在确立园区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新引进工业项目进园区的要求,打破行政界限,在市域内按项目的产业归属进入园区,项目建成后建立共享机制,按比例实行税收分成。

2、加快交通道路建设的共建共享。全力打造内外畅通、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枢纽。启动湘江防洪景观道路建设。抓紧规划建设9条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建设。改造或新建重要出口、桥梁和快速干道,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实现通达快捷化。

3、加快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要按照城市设施一城郊设施一农村设施梯次配置路径,推进以路网、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设施体系,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

4、加快教科文卫体等资源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根据驻潭大中型企业多、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多的特点,推进图书馆、科学仪器、体育设施、大型设备、研发中心等资源性基础设施的共享。整合基础教育、职业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等教育单位内的大型素质教育基地、实训基地、生产实习基地等,整合分散在医院、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等医疗服务机构内的大型医疗卫生设备,建立和完善互惠互利共享机制。

5、加快城市经营管理的共建共享。供水、供气、排污等市政设施除管网部分进行统一规划和国有控股经营外,其余均可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实行特许经营。城市公交在加强行业管理的同时,改制为政府控股或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市政管养维护、园林绿化等逐步剥离经营职能,实行管、养分开,向“城市物业”方向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城市管网公司,实行特许经营,铺设各种管线的公司一律向城市管网公司租赁管网。组建城市无形资产运营公司,将街道、桥梁、公园、广场、标志性建筑物等冠名权、户外广告经营权和大型活动赞助权等实行公开竞标拍卖出让,实行特许经营。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城市;控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控规就是上承总规、下启修规的一个规划层次。同时,城市规划、镇规划直接实施管理的依据就是控规。城市、镇政府的职责就是实施控规,是实行规划的部门一项重要的日常法定工作,任何地方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控规的实施。并且,由于城市等级和规模程度的不同,城市控规编制的理论和方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同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经济的逐日发展而与时俱进。

1、当今城市控规中公共服务设施存在问题

1公共服务设施在开发建设中主要矛盾

居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制备开发是城市控规开发的一个主要部分,涉及到的要素主要包含了土地、供给、资金、城市规划、需求等这五个方面。但是,我国的城市控规中公共服务设施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从我们身边来看,公共设施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其中还存在资金投入的问题,人们既想建设好公共设施,资金投入又不够大。从建设的过程中来看,包括了社区的开发、城市规划、建设、审核、运营等这五个阶段。就涉及到的主体来说,包含了规划部门、行政部门、建造单位、开发商、运营商、社区居民等。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开发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合作成功与否,这决定了完成建设后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否能够到达一种合理的配置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各类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各类要素很长时间无法达到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其资源的优势,这使得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开发与建设中出现了各种矛盾。

1.2城市规划够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一贯的注重当地城市的经济增长、以至于忽略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其质量的提高。政府将大部分的财力投入了工业用地,因为其比较与公共服务设施可获得较大的收益,公共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所占用的金额投入的比例相对比较低;政府过于注重城市的经济形象,过于追求场面如宽敞的马路、更具现代化时代广场,由总体结构上看来,主次干道与支路的协调与比例,路网结构安排不合理,十分容易造成城市的交通拥挤。此外,由于镇村和城市各自为政这一已持续很久,土地的利用毫无章序,土地开发呈现出无秩序的经营状态,土地的利用率较低,土地资源的浪费情况比较严重。

1.3将规划落实到实处

控规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监控一般都要落实到实处,就是根据指标的要求详尽的规划服务设施的类型、布局位置和规模大小等,并最后准确的在规划图则中表达出来,例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卫生所、体育服务设施等。以土地为根本条件的决策在政府主导的有关于房地产的开发中对公共设施的控制非常有效。但是,伴随着被引入的房地产开发的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转向,被开发的时间和开发的主体的不确定性影响,这个决策视角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很容易有各种问题,如控制灵活性不足,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在城市控规的阶段已经确认将极大限制下一步修建性详尽的规划总结。除此之外,所选择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往往不能够显示出太多的理性,城市控规不容易说清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在此处而不是规划区的其他任何位置的精准依据,对于服务设施位置的调整变动也少了必要的说明与补充或是限制的条件。城市控规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应该满足其使用的需求,即应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大小和数量是符台有关规范最低要求的,这也是服务设施配置的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在满足了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应该与开发建设结合在一起,思考投资让主体不同那么对服务设施的布局会带来的影响,给予建设与开发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可以结合更加具体的修建性详尽规划设计的灵活布局。

2、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问题缺陷

2.1传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市控规编制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便是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是在城市,其所依据的配置方法是按照等级配置和规模大小相对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就一般情况下来说,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可以分成市级区、居住区、居民住区这三类级别。其中居民居住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文化、教育、体育、管理、商业、医疗服务、社区服务、绿化和其他等多类服务项目。

2.2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问题缺陷

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忽略了城乡是统一的这一概念,从而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不同的个体系统,将不同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开配置,虽然考虑到了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特征和经济情况,但是城市和乡村的配置标准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城市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差距,也就与统一城乡发展的原则相违背。同时,传统公共服务配置根据等级作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居民的实际所需作为根据。按照等级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方法认为到了一定的级别就应该配置与级别相对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以至于完全的忽略了居民真正的需求东西和需求数量,除此之外也忽略了不同设施的服务区域、服务质量的差别。除此之外,传统的服务设施配置方法极容易忽略居的真正需求,传统的设施配置方法在城市的居民及乡村的居民各自当作无区别的整体,然而实际上,无论是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或是在乡村的居民,不同属性的差别导致了居民公共服务设备需求的根本差异性。

3、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解决问题的方案

经过对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主管部门的现行规范和对标准进行梳理、调研考察,确立出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级别、不同种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根据合理的服务范围脱离地块的管束,采取相对比较宏观的视角在更大的范围里进行决策控制,并且要给予—定范围的自由度调整,加大补充及说明,确认有条件调整、可以调整的范围及内容。

3.1转换决策视角

由于转化决策的视角按控规编制思想化解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不确定性方法,在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的前提下,对于原本就有基于地块的确定性配件向相对较大的范围或者更高一层次的控制单元开始进行调控转换。这种变化不仅可以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及数量的供给方面,同时延续了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的体系,而且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更好地调动更多投资主体参与到城市开发当中来,在拥有弹性的规范内使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更经济更符台未来的城市开发趋势变化,考虑到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拥有不同的投资主体,服务范围及管理部门,所以应该根依据其自备需要区分不同规模的调控部分。以这样的考虑为基础,在如今新社会下的城市控规编制中,应加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居住社区的配置功能和内容在更具有弹性的区域范围内提供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综合全面服务,此外同时加以基层的社区服务基本功能设备。

3.2重点确保公共利益

由于如今市场经济下的公共服务设施极易受到市场的侵蚀,可将公共服务设施分成两种:一种是极易受到市场力侵蚀的公共服务设施,此类包括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等等;另一种是易被市场力推动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各类商贸。为了加强对公益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的控制,更有效的保证具有公益性的服务设施落实,在视角转换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具有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和内容的强调控制。尤其是对于政府直接投资建设配置的设施种类,可以回到传统的控制方式上去,尽量的降低控制中不的确定因子造成的干扰,对这类设施进行数量上随意调整严格监控和位置上的严格控制。然而,对于具有经营性的公共服务设施,除了政府所需求的特别规定的农贸市场以外,在标准和内容上则以迎合市场经济需求在总量和公共配置的内容为重点,以至于留有一定的余地。

参考文献

[1]李南菲;罗问;;都市卫星城的困境与破解的公共设施导向战略——以上海市松江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1期

[2]扈万泰;;创新发展追求特色提高城市规划水平[J];城市地理;2012年S1期

[3]高中岗;张兵;;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公共设施;文化;景观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160-0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等也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渴望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精神文明的滋润,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尊重需求,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

一、人性化公共设施的时代需求

在为杂乱无章的环境与紧张节奏的生活所累的今天,人们对富于人性的设计是迫切需要的。注重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更为人们所称道。人性化设计即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关怀人的产品。公共设施是当地居民的活动设施,具有人性化的设计能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心,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潮流与趋势,是人与设施、自然的完美和谐的结合。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作为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

二、影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

(一)人文环境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楼等,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地区安置公共设施时,为了不破坏当地建筑的风格,设计公共设施时就必须考虑到整体建筑风格,从中抽取出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运用到公共设施设计中去。由此看来,建筑形式对公共设施的设计影响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公共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公共设施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如城市雕塑、喷泉、景观灯等,那么作为公共设施应当与城市景观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设施就是城市景观。总之,公共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设施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

(二)地域文化因素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蕴涵在历史的发展中,融汇在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a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例如,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型大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都非常快,需要公共设施和产品为他们提供便捷而舒适的服务;而像北京这样的文化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要处处体现其文化的内涵,让人们时常受到文化的熏陶。公共设施在造型和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四)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设计师这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