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形成家校合作十篇如何形成家校合作十篇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02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1

摘要:合作的课程文化含义是课程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要求建立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参与课程改革。目前,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建立存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不够;师生合作不够;家长和学校合作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学校内部的合作课程文化与学校组织外部合作课程文化的建构之对策。主张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建立要靠许多人参与,才能赋予课程生机与活力,才能将实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学校合作课程文化;重建;问题;对策

一、学校合作课程文化的现状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不够

教师是推进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很少能形成多层次的教师合作机制。如教师在备课遇到困难时,有时找别的教师,实在不能解决的,就放在一边,这说明,学校的合作文化不健全,学校还没能打破原有孤立封闭的体系,即使有合作,也只是本组教师的合作。这与新课程所要求的合作文化的理念相差较远。

(二)师生合作不够

新课程的理念要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课程,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题性,然而,这样的理念在学校中落实的也不是很理想。我们发现,学校也做了一些工作,如有的学校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涉及到你喜不喜欢的课程,教师是否采用讨论等方法等问题,希望从中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一些看法,但还是比较肤浅,没有深入事物的实质,从讲课过程中就能反映这样的一种状况,课堂教学改变的少,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较少,师生的合作没有实质的进展。

(三)家长和学校合作不够

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合作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中作为学校领导人的校长也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也开展一些活动,如开家长会等,以获取家长的支持。然而,实际上,校长和家长对于课程变革的说法是不一致的,校长认为家长理解课程改革,支持课程改革,而家长的观点是学校不向家长告知课程改革,家长也不了解课程改革。从两种矛盾的说法中,我们至少能得出这样的认识,排除个人的因素,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还不够深入。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以促进新课程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从以上问题,我们得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课程文化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至少没有形成稳固的合作机制。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一)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对课程文化的理念理解不深入

课程文化的概念比较复杂,合作性的课程文化知识只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文化的一部分。学校的领导人,特别是校长对合作课程文化的理解方面有偏差。广大的教师对合作课程文化的了解又少,在实践中即使理解了,学校如何运作也是一个大问题。打破孤立封闭的学校文化,实行新的课程文化,建立起一定的合作机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宣传力度不够

这次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合作课程文化的理念,也进行了宣传,如在实验区发放家长问卷等方式,但总的说来,宣传的效果有限。一是时间比较短,因为课程改革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要在极端的时间内,让社会各界和家长转变延续已久的观念是不现实的,因此课程改革这种理念的宣传,要有长期性,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二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模式。作为新课程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操作的层面。让学生参与课程,学生参与到什么程度?家长如何参与?拥有哪些权利,如何参与?这些都涉及实际的层面,但是这种指导性的东西几乎没有。因此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只好少做或者根本不做。

(三)学校原有传统的制约

长期以来,学校中教师形成的职业文化的特点就是个人孤立主义。教师之间是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的,形成教育教学中各自独立的状态,这种封闭的职业文化对课程改革来起阻碍作用。教师长期形成的职业习惯,在短期内很难打破,要形成合作的课程文化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在学校长期的发展中,随着制度化学校的形成,学校逐渐的走向封闭。学校俨然乘客社会中的小社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运转,形成自我封闭的一个系统。因此,人们心目中形成这样的定势: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教育改革,那是学校的专利,与自己无关。因此家长参与课程的意识也不强,这样使课程所倡导的课程文化很难形成。

三、解决对策

(一)建立学校内部的合作课程文化

富兰认为教师是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合作随课程实施的影响会更加深远。变革需要教师的参加,但不是脱离合作,教师孤立的加入。在日益复杂的变革中,任何单个教师绝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学校组织之内的合作是分层次的,单个教师的合作,教师小组的合作,全校教师的合作。单个教师的合作,可以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小组合作,是解决单个教师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而较大的问题,有全校教师共同协商解决。教师合作对课程改革的影响是极大的,只有利用集体的力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课程改革,才能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是课程实践非常重要的因素。要形成这种合作的机制,就要求改变以往形成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者、是被动的接收器的状况。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状况,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

学校内部的合作主要是教师的合作,另外教师与学者之间的合作也不容忽视。这种合作文化的建立,需要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共同协调,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与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应的学校组织内部的合作性课程文化。

(二)学校组织外部合作课程文化的建构。

学校组织外部的合作有家长、专家和社会人士的合作,这里主要谈论学校与家长合作的问题。学校与家长合作是新课程所倡导到理念之一,通过这种合作家长本身的角色地位发生转变,通过参与学校的课程,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实现家长角色转变,家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认识,由外人变成局内人,自己是课程改革和学校共同体中一员,是学校的决策人之一。这需要大力宣传,使家长有所认识,自己的决策也会对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新课程要求家长享有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建议权和评价权。通过合作,学校应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让家长更了解学习的内容,让家长知道对学习如何评价,从家长自己的想法出发对课程有一个真实的评价,同时为课程改革提出建议,以便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

第三,家长的职责。与学校合作主要是通过家长观察和了解子女的学习需要,对学校或学习态度以及素质报告等评价学校的质量,与小教师取得联系,采取适当的教育行动,弥补学校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家长既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有要承担学校课程所不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内容。

另外,学校与专家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专家的对话,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2

     著名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所以说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不关心;家长认为教育学校的事,不想参与学校共育;很多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错误,认为孩子以后能够赚钱就行,学习并不重要。本文针对这些主要问题,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为目的,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

一、唤醒家校共育意识

所谓的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朝着健康、积极方向发展。家校共育怎样发挥呢?(1)专家引领。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应该聘请专家为教师、家长灌输家校共育的意识,知道家校共育的作用。(2)学校引导。当然,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班主任老师应该引导家长参与家校共育。要以家长会为核心、以家访为补充,引导家长参与到我们学校管理中共育孩子。(3)社会需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频率日渐提升。如轰动中国的"马加爵"事件,用家校共育来说,家长、老师要是能够及早发现他的问题:情绪压抑,以自我为中心。双方及时制定对策,让他的情绪释放,让他扭曲的人生观得以纠正。那么马加爵的犯罪是否会避免呢?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场家庭教育讲座。讲座采用“三加一”互动新模式,即由三名家长与一名专家主讲。每位家长利用10-15分钟时间,和听众一起分享自己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和典型案例,最后由专家就其中涉及的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5分钟的点评和分析。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等。组织“三加一”互动模式讲座,为家长们创造碰撞科学教子思维、交流家庭教育技能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提高科学教子的能力和水平。

二、“体验式家长活动”,学校与家庭双赢

“体验式家长活动”是让家长用自身的行为、语言、思想,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各种因素,经过感知、理解、领悟、操作、交流进而生成反思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达到提高家长对自身角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自身用正确的观念、行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促进家校合作、和谐共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依学生发展需要确定主题活动,帮助家长在参与中感悟、提高教育方法。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性,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不同。但是,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共同之处。于是,学校依据孩子的年龄段特点,按班级选择不同的活动课程,把家长活动课程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但相互间又密切关联。一年级:家庭教育的前提亲子沟通。二年级:家庭教育的基石家庭系统。三年级:家庭教育的难点情绪管理。四年级:家庭教育的核心责任传承。五年级:家庭教育的目标学习成长。六年级:家庭教育的基础珍爱生命。

(二)从家长行为中寻找基点,促进家长在游戏中领悟身教重于言教的必要。

有学者说:孩子不是在教育中长大的,而是看着家长长大的。可见家长的行为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镜子。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自己却屡屡闯红灯;在自己家保持清洁卫生,在学校、公共场所却随手丢掉垃圾,那么家长和教师的说教将是苍白无力的。据此,我们在一次家长体验活动中,开展了“撕纸”活动。为了避免家长的思想负担,活动前教师没有做任何暗示,只强调:“这是一个游戏,规则很简单,按我说的去做就可。‘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撕掉右下角,再对折撕掉右下角……’”在展示作品时,家长们看到了个性差异与创新性,体验到了专心倾听的重要,独立操作的重要。有部分家长每次将撕下的纸屑丢在地板上,当教师用照相机拍照他们丢弃在地上的纸屑时,家长们立刻觉察并羞愧万分。有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身教重于言教啊!谢谢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还有的说:“教师无声的教育改变了我几十年的陋习。”发自肺腑的领悟,成为家长以身作则的新起点。

(三)创设平等、共识的体验氛围,营造积极、生动的体验环境。

教师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如果一方有居高临下的意识就会产生交流的尴尬。在体验式活动中,老师既是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共同的感悟者,与家长是平等、和谐、互相沟通和融合的关系。如在游戏“击鼓传花”中,大家围圈而坐,首先在形式上形成了平等。游戏中,教师与家长随机的自我介绍,营造了相互学习的氛围。参与游戏的几位教师活动前结合家长的表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设计不同的案例,在活动中悄然引导,很快就将大家心灵的距离拉近,在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中让家长有所感受和体悟。

(四)平等的感悟交流,是活动升华的平台。

每次活动,家长都有很多感触,畅谈交流是分享,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轻松的氛围给大家带来畅所欲言的机会。家长、老师通过实践与反思,形成了更多的共识,凝聚力在增强,家校合作更融洽。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3

【关键词】家访家校合作高校学生

家访不是一个新鲜词,尤其是大学之前的教育,近些年高校也逐渐兴起家访,但是高校家访倾向于针对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从培养学生和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校家访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访的原则、目的和意义

学校教育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高校家访正是体现这一原则的载体。家访是为了让学校和老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寻求家庭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此外,家访还能够帮助老师建立起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更有效地沟通和对话,从而确保学生工作和家校合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二、家访的形式

家访包括上门走访、电访和函访三种形式。高校家访应该将“普及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如今大学基本都是开放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之前所受到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差异很大,我们很难把握学生,也就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工作,培养好人才。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新生入学前)开展家访工作。在基本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今后的家访工作就应该是有重点的进行了。

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共同教育学生”的理念指导下,一直将家访工作尤其是新生家访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个别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家访项目组,将家访工作作为学院的专项工作。每年新生入学不久,学校就开始组织新生家访工作,各学院也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开展有学院特色的家访工作,当然现在上门走访还主要是针对上海本地学生,外地学生主要是函访和电访。

三、家访对象与家访实施

3.1家访的对象与措施

第一次新生家访应该针对所有新生进行普及性的家访,在这个阶段时间要尽可能的短,并且将上门走访、函访与电访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进一步回访的学生,如家庭发生变故、单亲或者离异的家庭等。除此之外,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了解,确定需要跟踪访问的学生,对于之前通过函访和电访的学生,要进一步进行上门走访。

3.2实施过程

这里以新生的第一次家访为例。第一次家访可以参照如下程序进行:

(1)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的家访预案,这是家访实施的保证。

组织并动员各部门共同参与家访。家访不只是辅导员的事情,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动员其他部门参与家访,这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

家访老师在家访前应该对被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等相关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学院甚至有必要进行家访培训。在培训会上,包括对家访的原则、意义和学院的教学计划等内容,以及被访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阐释。

对于需要上门走访的学生,家访老师要提前与家长约好时间。

上门走访的老师自备好鞋套。现在很多家庭进门都需要换鞋,如果家访老师能够自备鞋套,无疑会给家长留下好印象,看似一个很小的细节,也能够促进家访工作的开展。

(2)家访实施过程

如果是电访,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并且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并做好记录。如果是函访,函访的材料应该有需要家长反馈的内容,并且对所反馈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关注,确保家访的有效性。

上门走访要在事先与家长约定好时间的前提下,家访老师要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家访,并注意交谈的时间。第一次家访主要任务:一是介绍,介绍所在大学的基本特色和学院、专业的特点,提醒家长要对孩子特别关照的方面;二是倾听,听家长说,必要时给予解释并回答家长的疑问;三是纠正,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入学前都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功了,大学不需要像高中那样辛苦,大学应该是很轻松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家访老师在家访过程中需要对这种认识进行纠正。

(3)家访总结

家访结束后,家访老师需要对家访反馈进行认真分析,并撰写家访小结,必要时召开座谈会。在小结和座谈会上家访老师要反馈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并告知学生辅导员和学生导师。与此同时,学院和学校都需要召开家访总结会议,根据家访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需要的话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修改。

新生家访工作只是构建家校育人合力的开幕,在接下来的学生培养与教育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生家访的基础上,辅导员和学生导师必要时需要进行回访和跟踪家访。90后的大学生的确有着他们这一代人的特点,虽然他们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他们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作为独生子女,对他人的依赖性也较强,这又可能导致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如今仅仅依靠学校很难做到把每个学生都培养好、教育好。因此,寻求家庭的帮助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

四、家访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即便像上海大学这样重视家访并一直坚持家访的高校,在实施家访的过程中也还是存在一些困难。总结起来,家访存在的困难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基本到了成年的年龄,加上如今高校都走开放性、综合性的发展道路的形势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明显少于中小学。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召开日常的家长会显然是不现实的,上门家访就更加不可能。即便像上海大学这样的高校每年组织新生家访,但也集中在对本地学生入学初的上门家访。“发挥学生家庭的作用,共同教育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是一个阶段的理念,应该贯穿学生教育始终。然而在现在的体制下,在高校进行经常性的家校沟通是有很大的挑战,但对学生的成长却是至关重要的。就学校和老师而言,现阶段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做到家校沟通经常化,并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寻求家校育人的合力,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

从以往经验来看,家长对大学进行家访在惊讶的同时都表示欢迎,但是更多的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待来访的老师,家长缺乏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即便有这种热情,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其中。学校缺乏较为完善的机制和相关的制度。因此,要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要成立家长委员会或者类似的组织,建立和完善家访制度,从而调动起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老师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加强家校沟通,给家长一些理性的指导和帮助,毕竟一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家庭几代人的幸福。

(2)学校如何更好地引导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

曾经我的一个大一学生,入学后不久,他的家长每周来宿舍帮他打扫卫生,走前还削好苹果,并留字条“苹果已经削好,放在……”。虽然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老师也会对家长进行适当的提醒,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认为有时候不是学生能力不行,也不是学生不愿意去做,而是学生家长不愿意放手,他们包办各种事情,他们的行为超越了职责,变成了剥夺孩子的权利。如何让家长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有时也许只需要家长退后一小步,学生就能够前进一大步,但是家长很多时候却拉住学生前进的脚,害怕他们出错,担心他们受挫。因此,要教育、培养学生,首先要“教育”家长。

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差异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毫无疑问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以及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所有期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尤其在今天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封建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还影响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普遍偏高,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家庭教育。从胎教到婴儿的启蒙教育再到入学后的跟踪教育,如今到了大学父母依然不肯放手,很多家庭还是用以往的教育方式教育着大学孩子,甚至一些家庭溺爱、迁就、放纵,不知道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而且现代家庭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教育方式等方面参差不齐,孩子的差异也很大,到了大学这种差异性就更加明显。因此,孩子进入大学,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成才、成人观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家庭教育应该科学化。

(3)面对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家访?

上海大学现在外地学生也已经占到40%左右(其他学校外地学生比例更高),并且还会逐步扩大,面对这么一个大群体,如何进行家访?目前是以函访为主、电访为辅以及部分上门走访。对于外地学生,可以采取外地老师利用回家、探亲的时间(如节假日、寒暑假)对同地区或者临近地区的学生进行家访,并且打通各学院的关系,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最终形成全校资源共享。

(4)如何保证足够的经费支持?

家访尤其是上门走访一般是利用假期开展工作,那么对假日工作的老师来说,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助;与此同时,老师家访的路费、通讯费等费用由谁来支付?仅仅依靠学院或者学校支付,远远不够,那么就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才能够解决家访工作的后顾之忧。

虽然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家访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相信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随着家访工作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家访的日益重视,一定会突破家访工作的瓶颈,从而更好的发挥家访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4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家长会;怎么开

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拓宽。一年级作为学生学校学习生涯的正式开端,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班主任开好家长会对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长会参与的对象

家长会,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家长参加。但许多家长甚至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孩子的家长,不管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姑姑、叔叔等,到学校来一个就行了。但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理念总是落实不了,有些行为习惯总是培养不起来。这是为什么?一个原因就在这里。来学校参加家长会的家长没有起到桥梁作用,他们可能只把家长会当成了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获得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个途径。他们甚至有可能连家长会的一些要求,理念都没有传达到每个家庭成员。因此,我认为家长会参与的对象,特别是一年级孩子在形成习惯、需要陪伴督促的阶段,参与家长会的,应该是能够长期陪伴、管理、并在孩子学习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那一位。其首选,应该是孩子的父母。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将学校的学习要求、教育理念同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召开家长会,需要做哪些准备

召开家长会,有的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机会,实施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但也有一些老师面对众多的家长不知所言,致使交流失败,失去良好的教育契机。因此,要开好家长会,必须胸有成竹,作好充分的准备。

(一)交流前期准备

1.家长会的议题可通过短信、电话、QQ等多种方式相互沟通并提前(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这样可以让家长和学生提前知道家长会的议题并有所沟通,班主任在家长会组织上也更有目的性和条理性,家长会的开展才更加有的放矢。2.认真布置会场,写好欢迎词,安排好座次,发放有关资料。家教参考资料等。3.周密设计座谈会的程序。班主任是会议的组织者,座谈会的程序要认真研究、周密设计,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达到预定目的,设计程序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开场白如何说得自然、有启发性?如何切入正题?如何使主要议题由浅及深?如何使大家积极参与?怎样营造出一种民主气氛?怎样让家长领会班主任的意图?是否兼顾到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类别的与会人员?是否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如何应激?等等。

(二)教师个人准备

1.教师要注重仪表仪态。穿着服装端庄得体,大方整齐,体现教育者的文明风度。遇到有权有钱的“大人物”时,教师要做到不卑不亢,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家长。2.隆重介绍自己。一年级班主任,教师、家长双方都互不了解,此时,教师要在家长会上隆重介绍自己,使家长了解、信任自己,在家长面前树立班主任的权威感。这样,家长才放心将孩子交给你,才有利于在后面的家校沟通中占主导位置。

(三)交流内容准备

1.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管理风格。作为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不了解。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和家庭宣传学校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只有家庭学校的教育理念协调一致,才能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我们才能避免5+2=0的情况发生。

2.教育的关注点。由于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家庭比较传统,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有的家庭是对学生行为习惯、品德修养的关注,而有的家庭受一些西方教育思想影响,更多的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等等。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行为习惯养成。而作为班主任,就需要利用家长会等途径,将各个家庭的关注点统一到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来。这样,让家长意识到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坚持落实,才能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讲,也更有利于后期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和学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

3.重点行为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孩子主要需要养成哪些行为习惯呢?这里向大家提供一些参考。①专注力的培养。②如何进行“时间管理”。③自理能力的培养。④表达能力的培养。⑤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书写习惯、保护视力。⑥阅读习惯的培养等等。⑦生活习惯的培养。如按时睡觉、吃饭、喝水、上厕所等。⑧卫生习惯的培养。⑨如何与人相处。⑩如何处理自己负面情绪等等。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如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家庭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突显,因此,教师应当在一年级时,引起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了解学生及家庭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适当的指导,尽量避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激化与恶意发展。以此,来更好的呈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实现家校的育人目标。

三、开好家长会的注意要点

1.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召开家长会。现在社会,家校联系方式增多,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如短信、电话、QQ、便条等等形式。

2.班主任利用所担任学科为突破口,跟家长沟通。可以以学科学习为切入点进行沟通。

3.双方互相激励并适量进行个别访谈。

4.求同存异的思想。前面提到家长与学校要育思想,但并不是说家长不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是大家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有适合自己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方式。

四、做好会后的工作是家长会成功的保证

家长会不能开完就了事,而应该及时收集家长开完会之后反馈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与家长沟通、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

1.收集“家长意见单”“学习心得”或者针对某些现象而设计让家长答的问卷资料,并进行归类推理,装订成册。

2.对反馈回来的信息采取整改措施:涉及到学校的意见及时向学校反映;涉及到班级和老师方面的意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采纳;对有关赞扬肯定老师的话,则应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对家长提出学生哪些方面需要改正的,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3.对因故未到会的家长,则要利用其他时间分别与其取得联系――或邀请家长抽空到校谈;或电话联系;或登门拜访,将有关情况及时沟通。

入学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起点,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的里程。家长会是一座桥梁,又是一方阵地,是良好的教育契机。一年级班主任要把握好这一重要时期,开好家长会,踏好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网络的第一步,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较好的落实和开展。

【参考文献】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5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6

近年来,综合性艺术院校得到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艺术学升至学科门类以后又迎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关于在全会精神指引下未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跨越发展、艺术大学的创建、学科引领战略的实施、学科自身的发展建设、综合性艺术院校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等问题一时间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领域,综合性艺术教育的形态主要存在于下列几类院校中,即历史上形成的综合性艺术类院校,如吉林艺术学院;分布于一些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的二级艺术类院系;单科性的专业艺术院校——经过近年学科、专业的增设和办学规模调整,逐渐形成了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办学功能和特色,如四川音乐学院等。这些院校的艺术教育在模式、手段、规律等方面大都相近,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也大都相似,因而,我们要着力分析的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除具有较为现实的紧迫性,也具有较为广泛的指向性。

一、新形势下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决定》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此,将着力于两个队伍的建设,即“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和“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综合性艺术院校培养的各类文化艺术人才主要有以下特征:广泛分布于社会各级文化艺术组织中,与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对应性;人才分布规律呈现出“上疏下密”的特点,其中的高端艺术人才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和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等等。基于此,并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战略部署,新时期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坚持两个方面长抓不懈。

(一)为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培养质量优良的后备力量

新时期,国家对文化领域未来的发展给予了空前的关注和厚望,如“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并将为此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等。希望通过“加强专业文化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等措施,使政策和措施形成一种联动和接续效应。为此,未来的文化发展繁荣急需的是“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等。很显然,这些人才需求都与综合性艺术院校的高端人才培养产生了直接的关联。

鉴于综合性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金字塔式”结构,对高端艺术人才的培养应遵循优中选优、全面培养、特殊施教的原则,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多学科教学优势,灵活运用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法,采用因人而异的特殊教学模式,通过各种专业比赛、展演不断发掘此类人才的艺术潜质和发展后劲,持续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强化他们的专业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中的光荣一员。

(二)为基层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决定》针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员、宣传干事和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等等。

综合性艺术院校一直都是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的主体,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举足轻重。根据《决定》精神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综合性艺术院校应在对高端艺术人才进行特殊培养的同时,集中力量研究和审视如何更好地培养基层文化艺术人才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在培养该类艺术人才方面的传统优势,使综合性艺术院校继续成为孵化优质基层文化艺术人才的重要母体,最终使基层文化艺术工作在母体源源不断输出的新鲜血液的滋养下,保持健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

二、新形势下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

随着文化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国家对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要求将逐步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对高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质量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标准。简而言之,就是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做到思想育人标准和专业育人标准协调统一的问题。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综合性艺术院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与发展服务的。所以,《决定》别指出:“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按照这一要求,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首先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7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成长,途径,建议

1我国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全国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总数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学历较高,基本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相当一部分有博士学位。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国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占总教师数的三分之二多。高校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和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青年教师的顺利成长也是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1,2]。

2国内外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概况

针对高校教师成长路径的研究始源于美国。美国学者通过揭示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提出了一些教师专业成长分阶段理论。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斯.富勒(FrancesFuller)提出了教师发展的"四关注阶段理论",即职前关注阶段、入职初期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该理论的提出拉开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的序幕。之后又有很多的教育专家提出了其他的青年教师成长理论。

国内学者借鉴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一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教师成长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中的关注的问题,我国专家学者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专业发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比较典型的研究包括:叶澜教授等将教师成长、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和"自我更新关注"等五个阶段,探讨了不同阶段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各阶段对于教师的管理方法。总结国内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研究成果,基本上都同意在教师管理中,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带头进行相关研究,在绩效考核中应充分引入激励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和相应的激励措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激发教师工作责任感。通过将压力变为动力,调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性。针对教师难于进行当面控制和高知识水平的特点,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手段,以考核指标与教师利益挂钩为基本制度措施,运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实现对教师的目标责任制管理。

近几年,国内外高校都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要考虑以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为中心,安排科学合理的培养教育内容,选择有效的培养方式,达到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明显提高。我国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外一些高校的培养模式,但近几年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相当的改善,总体而言,现在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在实施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仍有很大改进的空间。

3高校教学改革中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讨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支柱,也是w校发展的未来,高校应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进行高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青年教师的现实情况,设身处地从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给青年教师创造成长空间。青年教师新入职的前三年时间非常宝贵,这期间如果青年教师得到有效的培养,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游刃有余。如果没有好好利用这三年,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乃至师德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其日后的教师生涯不免充满曲折,以下是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路径方面的建议。

3.1建立合理完整的入职培养体制

高校教师入职培养在青年教师成长路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入职培养很多的培训和时间,这其中包括岗前培训、导师制培养和校本培养。现在很多高校的入职培养更多体现在形式上,对青年教师工作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缺乏有力的监管,第二点是培养机制和培训内容需改进。因此,建议首先政府应出台有关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的法规制度,明确岗前培训的内容、周期、考核方式,以便于有制度可以遵守。其次由政府和高校联合建立针对该培训的监管机构,监督管理各高校入职培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入职培训不流于形式。

3.2在教学方面应逐渐让青年教师学会独立教学

关于本科教学方面,应首先明确教学的意义、大学的课程体系结构,然后系统的讲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同时应讲授较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应通过培训告知青年教师大学实践教学的体系结构,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等如何开展、如何指导、如何考核等。

青年教师除了教育他们要热爱本职工作以外,还应该在思想上对即将从事的大学教师这份职业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入职后的导师制培训即是实践锻炼,青年教师至少应承担一年的助教工作。在担任助教期间,青年教师需逐步完成导师规定的各项任务,从基本的备课、撰写教案开始,包括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分配课堂时间,如何开设计实验,如何设计考试试卷,如何批阅如何录入成绩,如何备案各项材料等等。这样青年教师一定会对所属专业的教学工作有了深刻理解[3]。

3.3在高校教学改革中,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关于科研方面,因为青年教师基本都有两年以上从事科研的经历,所以无需过多培训,与硕士或博士生导师的科研工作一脉相承,高校在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工作方面的重点是让大家明白如何以高校教师的身份申请科研立项,以及科研项目如何报奖评奖等流程性的内容,可以举办项目申请培训班或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带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3.4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

关于师德修养方面,首先应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团队协作等。应使青年教师意识到这些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还是行业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就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质。

4结论

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并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在这些目标的实现中主要依靠正在成长的青年教师,他们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中应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多更好地让青年教师充分参与,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家访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家访,就是高校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法教育的延伸,因此高校辅导员可以结合以往走访工作经验,力求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将家访落在实处,促成高校与家庭在大学生教育上的良性互动。

一、家访形式:四维一体,点面结合

高校辅导员要带的学生少几十,多则数百,如何选择何种家访,即能突出重点,又关照大多数同学,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关怀。我认为可以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四位一体,点面结合。

1、集体家访

如何让学生家长感受到学校、学院对学生关心关怀?如何把家长对孩子培养的意见最真实反馈给学院领导?如何激发贫寒学生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为此,我邀请学院领导走进学生家庭里,与学生家长交流。比如:我邀请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同事共同走访家境贫寒的学生李某。在李某家,我向李母介绍了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对学校在李某学业上的帮助多次表示感谢,李母声音哽咽,眼里噙满了泪花。事后,李涛发来短信说:“老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天这件事。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个人家访

除了邀请学院领导、同事集体家访外,针对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我还自己专门登门家访,和家长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帮扶问题。翟某是平时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一般,部分学科出现挂科的现象,在宿舍时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出现轻度的交际困难,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交际困难生。为此在走访翟某家时,初见翟父,我不没有把翟辉挂科、不太交往的事合盘托出,而是与其父母谈起翟某在家生活状况,谈起翟某的高中时的事。当发现翟某以前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只是高中没有考好的情况时,我不失时机地侧面表扬了他,说班干部反映他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近期学习有所进步。坐在一旁的翟某眼睛显得更加明亮,父母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开学回来的第一天,翟辉找到我说:“老师,最初你到我家时我还很担心,怕你告我状。没有想到您把我说得那样好。以后,我一定努力学习。”

3、视频家访

我所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那么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能否与家长见面呢?借助于互联网视频技术,就打破了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放假前,通过调查我整理出一些具有视频连线的条件的学生名单。假期,利用家长空闲时间,春节拜年时间等,与7位家长进行视频家访。在视频家访过程中,就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交流:(1)学生在校表现;(2)学生寒假期间在家表现(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4)介绍学院情况和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对于视频家访,许多家长表示这种形式非常好,直观、快捷,希望能经常交流。我也向家长承诺将这种家访坚持下去,不仅要寒假家访,而且平时也可以进行交流,共同把学生培养好。通过这次尝试,我想把这种视频家访常态化。

4、电话家访

如果说集体走访、个人家访、视频家访有一定局限性,受到时间、空间、经济条件的限制,那么电话家访则是以上三种家访的最有效的补充。为了更好地把家访铺开,假期我更多地进行了电话家访。打一百多个电话,与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有两点启示:第一、电话家访,不是电话告状,要多多表扬学生的长处,多多肯定学生,同时策略性地告之学生努力方向。第二、电话家访,工作非常大,不应局限于假期,应当在平时也可以进行交流。

通过集体走访、个人家访对重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视频家访、电话家访涵盖更多学生,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形成“四维一体”的与家长沟通交流方式。

二、家访反思:学生为本,注重反馈

在家访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围绕学生或以生为中心来制订与实施家访计划,真正把学生发展置于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在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时,要做“许三点”:要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批评;要多报点好事,多报点不足;要多说点赞美,少说点指责。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9

2014年8月,在本文作者直接参与的某中部地区一所小学的研究实践中,针对是否将班额从46名扩大为50名,学校组织家长讨论。有家长明确反对学校的倾向性意见,坚持认为学校应该信守46名学生的班额承诺,并以积极的思维应对后续挑战。而该校有教师认为,家长并不懂教育,这就是家长在干涉学校的专业办学——绝不能再纵容这样的家长了!

这样的事例,在家校合作领域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家长进课堂听课、参与学校活动,还是依照教育部要求参与家委会建设、介入学校管理工作;而当前家校合作的极大障碍就来自教师对家长的“傲慢与偏见”。教师最大的“自信”,则源自对自己和学校的“专业性”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所讨论的是如何重新认识、理解这一专业性,并认为家校合作将促成教师和学校专业性的重建,进而融入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一、认识家长:教育专业性的视角

教师是有专业性的教育工作者,这可谓一个常识;而家长对于“教育”真的毫无专业性吗?

本文认为:只是专业性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是没有专业性的问题。“……因为家长是曾经的受教育者,是正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家长,更具有学习的潜能。上述三方面原因,促成了家长之教育专业性的自然生长。尽管他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或师范大学的专业教育,但是,他们同样具有教育的专业性,只不过是专业水平有差异而已。”更何况,随着现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的学历水平、综合素质一点都不比教师低。家长这一或强或弱的专业性,既体现在学校管理、学校与社会关系等领域,也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与活动开展领域。

如果我们尊重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就会进一步反思对家长教育专业性的否认。重视家庭教育的基本逻辑起点就在于:相信家长能够成为有“专业性”的家长。而且,有的家长确实是很出色,有很多家庭教育专家就是源于做家长这一人生经历;有些家长的专业性甚至会比有的教师还高,乃至于在当代中国也出现了“家庭学校”这一极度彰显家长教育专业性的事物。在直接参与的东部、中部地区学校改革研究中,在直接和家长的交往中,本文作者也认为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确实是合理的,甚至是超越普通教师水平的。

而且,在港澳台和西方国家,存在着不同于中国大陆的家长参与状态。《香港校园别样的精致》一文中谈到,“在香港校园里,常常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她们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学生测量体温,观摩学校早会,协助管理图书,课余为学生讲故事,中午帮学生盛饭,甚至为学校编辑刊物,放学为低年级学生辅导作业,俨然是学校的正式教师,其实是家长义工。”这只是香港家长参与教育的一个点,通过它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家长参与的规范、有序,更是蕴含其中的家校合作文化、社会文化;在美国,家长参与已经由游离在学校教学、后勤等事务性活动的边缘,进入到学校管理、决策的中心,尽管存在地区差异,但其中的民主、开放令人深思。

实际上,正是甘于幕后的家长群体的存在,才凸显了教师专业性的领衔角色,成就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反之,角色互换,学校“退后一步”能否为家长教育的专业性正名?不可否认,家长具有教育潜能,家长群体的教育影响力也不应止于家庭场域。

更进一步来思考,中国文化高度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投入,是欧美国家的父母难以比拟的。这一传统重视家长的言传身教,鼓励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能够保留至今,除了家长确有的教育影响力外,还有蕴含其中的、尊重家长教育专业性的文化遗产。

如果上述思考是合理的,如果我们认可普遍意义上家长的教育专业性,乃至于承认有的家长的专业性会高于有的教师的专业性,那么,二者可以互通有无,甚至相互促进吗?家长专业性的参与会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吗?

二、无可回避教师与家长的必然关系

1.教育教学是专业领域,家长参与是干涉吗?

家长的教育参与一定是一个新力量介入教师工作之中。家长群体具有多样性,不同特性的主体参与所带来的必然是多种“可能”,包括“干涉”的可能;但同样,更有发展的可能、共生的可能。将家长群体的教育参与所产生的复杂反应简单地定性为干涉,是思维方式的简单化。

家长全面参与学校是有其政策依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同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指导下履行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职责。”掩藏在文字背后的是政府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认可、支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行使正常的权力。

在实践领域,家长凭借其学习自觉亲自谱写着家校合作的新局面。例如在本文作者直接参与研究的上海学校中,家长不仅在校门口为孩子保驾护航,也参与到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家长进入最具专业性的教研活动中,在办学基础最为薄弱的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里.也创生了新的精彩。实践改革启示我们:家长参与不是洪水猛兽的到来,而是教师与学校发展资源的汇聚。

不可否认,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家长干预、干涉学校事务的事件,如部分家长从自身诉求出发要求变动学校的放学时间;为宣泄对教师的不满到校长办公室、教育局去告状,更有甚者在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大肆妄加评论教师对事件的处理等。然而,此类现象即便让教师很不满,教师也不能以拒绝的方式和简单化的思维来面对,而需要以自己的专业性,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机制去化解危机,乃至于通过和家长沟通而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同样存在需要超越,乃至于杜绝的丑恶现象;而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迫切需要家长参与来捍卫学生的权利,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实上,家校合作的意义不应止于“专业性”的讨论,而更应源于对生命的敬畏——这是超越专业性的视角,尽管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2.教师可以不和家长交往、合作吗?学校可以不和家庭沟通、合作吗?

为了避免家长粗暴的,甚至是明显错误的“干涉”,是否可以通过不合作而规避风险?

根本不可能,因为教师所教育的学生,就是家长的孩子——这是理解家校合作的最直接的前提。从影响孩子的关键人出发,没有谁能超越家长对孩子的爱;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会促使家长进入学校场域去关注、参与、追踪、推动孩子的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审度,学校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现在,这种分工已被人们批判,学校脱离社会也为人们所诟病,《学会生存》中指出:“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杜威也曾说:“我们的学校不再是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群体。”“学校本身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形式,一个雏形的社会。”所以,以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基础,学校需要囊括构成社会的一切主体因素,家长当然是最关键的主体之一。这为家校合作提供了社会和理论根基。

从现实状态来看,教师是从事教育的职业工作者,通过家长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形成班级孩子的信息库,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微观的教育教学实践最重要的大数据库;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家访等,也是其专业性的体现;教师和家长交往、合作是工作所需,也是学校工作、学校生活得以进行的基础。

还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参与同样是家长所拥有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父母、或视具体情况而定的法定监护人对儿童的养育和发展负有首要责任。儿童的最大利益将是他们主要关心的事。”我国《教育法》要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这些文件虽没有对家长参与实践做出具体要求、指示,但为家长参与教育、进入复杂微观的学校系统提供了法律保障;也要求学校为接受、甚至鼓励家长参与做好相应准备。美国的开端教育计划、家长教师联谊会、永远起航计划、阿旺斯计划等家校合作计划、项目,在无形中为家长参与提供了实践中介,更启示我们:家长参与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

三、重建专业性:学校与教师的再发展

1.引领家长发展,是教育使命的构成吗?

既然无法规避风险,为什么不能以教育的立场、以积极发展的思维来面对家校合作呢?更何况,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中,促成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可以通过教育学生而实现,更可以通过家校合作而直接实现。这个使命,不应该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践行的吗?

而且,从促进儿童发展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域,家长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状态;家长自身的发展,也是在为孩子发展打好底色。家长发展的关键助手之一必然是学校,因为他们二者在无形中已经是最直接的利益关联体。

2.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的专业品质,在家校合作中是得到增强,还是被降低?

在具体的合作中,教师和家长都是丰富的个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交往资源。而正是在这一交往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校的专业品质始终遇到挑战,得到锻炼。

家校合作客观上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场景;在这一场景中,蕴含着无限的教育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投入、开发,而教师定会在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得到发展。从复杂系统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具有伟大的创生力的,是应该主动迎接的挑战和把握的发展机遇。

具体到教师的专业能力,这是一个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品质、专业发展意识等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相对于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学校领导者的介入而言,通过与家长群体思想的碰撞、实践的合作,将直接地更新、完善教师的学生观、家长观、合作观、教学观、实践观以及教育观,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稳固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定位。

没有家长参与,教师就会失去很多精彩的教育瞬间、错过无限的可能性;学校也将失去促进自身发展的新力量。

3.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建设背景下,学校、教师的专业性该如何重新定义?

上述所有讨论,都还是在将学校视为拥有教育专业性的核心机构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下,所有的主体都在学习、都需要终身发展;而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成为学习与发展的资源。

在此背景下,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告诉另一个人:你别干涉我的工作——我是专业的,你是非专业的!“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学会生存》)重新回归每个人的“学习者”角色,家校合作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基础与情境。以家校合作为路径之一,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基于此,主体的开放性品质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关门办学的状态已被打破。毫无疑问,学校应打开大门,家长应再次进入学校,双方以尊重、信任为根基,通过互动、生成而实现双赢。同时教育发挥功能的场域会超越学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将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系统。家校合作会是这一新型教育形态的重要一环,学校的专业性也将在新的系统中获得新生。

4.谁来推动这一新内涵的再定义、新实践与新思维的具体实现?

无疑,家长、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推动者。在其中,教师、学校理应以自己的高度发育的专业性,成为其中最积极、最自觉的推动者。

在本文作者所参与的一所学校召开的有关家校联合调研的一次沙龙会议上,家长们针对微观的教学细节展开了讨论:

“老师上课时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具有亲和力,老师也经常俯身、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我觉得像这种细节应该制度化,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观摩课和日常课堂一致,不太存在表演的成分;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希望学校多招些男教师,都是女教师,总觉得缺少点阳刚之气。”

“我觉得对不积极发言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值得老师思考并重视的问题;这节课只是讲的字,我觉得或许可以把组词考虑进来;应该注重沟通、交流。有些字、词不能省略,如果省略了,小孩子有可能听不懂。”

这就是2014年9月5日上午,家长们的发言内容。这种家长、教师面对面的交往、互动是有价值的。一个个这样的教育事件,正在实现着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性重建。

如何形成家校合作篇10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职业学校在与企业、社区互动共融中形成的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它具有规范性与创造性共存、教育性与生利性并重、多样性与主导性统一等特征。它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摇篮,是社会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舞台,又是培育职业学校特色的成功门径。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生利性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论及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先必须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目前,我国学界有一种以“学校文化”概念取代早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校园文化”概念的研究倾向。体现这一倾向的研究者认为:“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相对;“校园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突出了其中的空间维度,是反映不同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不过,已有研究所示的区别给人的感觉大多依然模糊,让人不得要领,而且,具体的研究框架(或层面)常常也是“风采依旧”。诚如英国学者迈克·克朗所说的那样,“不论‘文化’如何被定义,我们都应该把它放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去进行研究”,“我们必须同时看到一个特定的场所如何获得文化意义,以及文化又是如何利用这些场所实现其意义。”因此,本文对“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不作区分,同等使用。

由于文化定义繁杂,不同的文化观必然影响着人们对什么是校园文化这一问题的理解。据王邦虎主编《校园文化论》中的概括,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氛围或传统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具有学生特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或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二是意识形态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是校园的意识形态的总和;三是物质与精神总和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所逐步营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四是文化要素复合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由全体人员创造的,具有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以不同形态存在,由最小独立单位所组成的复合整体;五是指令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六是启蒙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旨在对校园亚文化群体进行精神性现代启蒙的文化形态;七是精英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超前于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八是活动说。该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学生校园生活存在方式的总貌,是一种寓教育于活动的文化形态。此外,还有精神体系说、文化潮流说、艺术教育及艺术活动说等。

上述多种校园文化观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拓宽了人们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从中可以发现,人们往往从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活动范围等几方面各有侧重地来理解或把握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主体来说,一般可包括学生、教师及管理者,但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学生文化,如其中的“意识形态说”和“活动说”;从校园文化内容来说,一般可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人们更多强调的是精神方面,如其中的“氛围或传统说”、“启蒙说”及“精英说”;从校园文化涉及的范围来说,一般有教学生活、科研生活之类的组织性活动及闲暇生活之类的非组织性活动之分,有人强调闲暇生活中进行的社团活动,如“活动说”,有人强调整体,如“文化要素复合说”。综合上述,我们认为,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质的规定性并不仅仅在于其所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其中包括学校范围内的物质性文化、制度性文化和精神性文化,以及在其基础上所生发出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组织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建筑文化等,更是在于校园文化所赖以存在的时空——学校所占有的时空及校园文化主体——学生、教师及管理者。正是由于后一种的独特性,使得校园文化有别于其他诸如家庭文化、企业文化、军队文化等种类的亚文化。

理解了“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所谓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在凸显职业学校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才供应基地基础上形成的,学校与企业、社区互动共融的一种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它是职业学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与技术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有研究者在论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特征时指出,由于在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定位、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应用性(这是由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职业选定性(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特色性(职业院校要想立足就要办出特色,要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专业知识的渗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行业指向性(职业院校要依托行业办学,其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是其校园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文化地域性(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招生,生源地相对集中,学生大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这也使得他们在文化交流上较为畅通,地域性文化风格明显)。另有研究者在论及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时认为,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校园文化的区别就在于它融入了企业文化,因而必须通过校企互动才能使得企业文化深深地植入于校园文化。这些研究确实看到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一些特殊性,对我们研究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有一定的启发。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前项研究用“特色性”来概括校园文化的“个性特征”,显得同语重复,而“职业选定性”与“行业指向性”两项所指大致相同,亦可并列;而后项研究则有将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等同之嫌。

我们认为,与社会主文化相比,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概括成如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规范性与创造性共存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场所,它必须根据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来培养和教育学生,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的规范性和教育性。校园文化的规范性就是,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必须始终围绕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达成学校所主张的教育目的。具体针对职业学校而言,其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方面,应当合乎企业或行业发展的要求(如行业标准或行业规范等),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学好基本理论,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就必须通过建构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及职业价值观。

规范性较多体现了社会主文化对学校组织的文化预期或设计。同时,包括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文化和校园亚文化的双重载体,即使校园文化在影响的广度、深度和能量上占不了优势,他们也不会甘于完全认同和归依社会主文化,而是总想“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教师和管理者也会有如此同样的倾向性。可见,“校园文化既是历史文化的‘储蓄所’、‘中转站’,又是现实文化的‘市场’、‘制造厂’”。这种文化张力的存在,使校园文化在具有规范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任何一所学校,只要其成员开始进行各自的活动,它的一切文化要素就会开始依靠自身的张力进行各种整合运动。而随着学校成员的不断更新,带有这所学校特有风格的校园文化也将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校园文化规范性与创造性的并存体现了社会主文化与校园亚文化之间的互动,既是社会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动力之源,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赢得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一所具体的学校来说,这种相对独立的空间不仅保障了某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区别于社会主文化,又为其与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相区别提供了无限(或巨大)的可能性。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教育性与生利性并重

任何文化都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具有教育性。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在教育性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是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在其论著《再论教育目的》中提出:“学校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一是通过校园文化,二是通过课程学习”。职业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它的校园文化应当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言语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中,不只是精神(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性,其物质文化也应当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是学校校园文化普遍具有的特性,不独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如此,普通学校亦然。但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有别于普通学校校园文化之处,在于它具有鲜明的生利性。“生利”一词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创。他在1918年写作《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说,“衣食主义既多弊窦,生活主义又太宽泛,二者皆不适用于职业教育,然则果应以何者为正当之主义乎?曰,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是。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在这里,生利的意思就是强调生产或工作技能(技术)能带来较好的实际效果、效率、利益、利润等。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先生的这篇文章在1918年1月15日《教育与职业》第1卷第3期发表时,有“编者按”语云:“作者所为‘生利’,当作‘生产’。”这一说法似乎值得推敲。我们知道,作为“主义”的“生利”是包涵有鲜明价值追求(取向)的词汇,而“生产”一词则是中性的。陶行知所言的“生利”与其说是中性之义的“生产”,不如说是褒义的“创造财富”。另外,根据德国著名的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斯普朗格的思想,生利性亦应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所张扬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斯普朗格认为,人性陶冶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六种价值趋向的和谐发展,即真、利、美、爱、权、圣,其对应的“生活型式”分别为理论的、技能的、审美的、社会的、权力的、宗教的,而其相应的“个性型”则是学者、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家、政治家、宗教家。正如斯普朗格强调的那样,个性形成乃是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价值行为的结果,是每个人的价值热点的表现。因此,从职业教育的本义来看,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在价值追求上保持“多元共生”(即不排斥斯普朗格所言的六种价值趋向中的任何一种)的同时,突出生“利”,实不为过。

可见,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必须是教育性与生利性共存的文化,两者都不可偏废。如果只重教育性,忽视生利性,则职业学校同普通学校难以区分,会失去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如果只强调生利性,而忽视教育性,则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没什么分别,也会失去自身存在的独有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义利之辩。中国古代诸多思想中,有的重义轻利,有的则偏重利轻义,有的主张义利双行,以义导利,先义后利。但正如有学者研究指出的那样,作为封建国家长期统治意识形态的儒家(或“儒术”)是主张重义轻利的,这对后来中国工商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消极作用,甚至也影响到今天我国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多样性与主导性统一

文化只有丰富多样才会有真正的活力、魅力。我们言及任何文化,几乎都会发现文化是多样而统一的生态,是多样而统一的整体,校园文化也不例外。良好的校园文化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具有多样性。从纵向来看,校园文化汇集着人类历史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的精华;从横向来看,校园文化融合着中与外、校园与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如有宣传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文化,有组织经验事实进行探究、质疑而以真理为最终追求的学术文化,有通过文学、电影、舞蹈、绘画等欣赏与创作进行的艺术文化,有通过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竞技形成的体育文化,有由种种严密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所形成的制度文化,有特有物质设施、校园布局和校园绿化、美化等方面形成的设施文化等。可以设想,没有如此多种多样文化的共生共荣,校园文化将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

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多样性,它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内容和形式都会得到学校校园文化主体“一视同仁”的对待。正如斯普朗格指出的那样,虽然人性陶冶的最终目标(或理想目标)是达到六种价值的和谐发展,而且也难将这些交织在一起的价值追求截然分开,但事实上,每一种价值趋向在某个类型的人的精神中占据主导地位则是作为文化成长过程的教育的“常态”。这也说明,校园文化在追求多样性时也要强调或“发现”有助于主体所偏向的文化主导价值实现的那些文化内容或形式,这就是要突出校园文化的主导性。就拿学校的课程文化来说,普通学校的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更多的是“学术性”文化,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更多的是“技术性”文化。前者偏向于关心“know-why”,后者偏向于关心“know-how”。

可以说,没有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校园文化的主导性也就无从谈起;缺少校园文化的主导性,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也因缺少整合而难以发挥优势。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必然保持其多样性与主导性的统一。英国综合中学的勃兴就是一个较好的说明。二战后,许多国家纷纷对中等教育进行了调整改革,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中等教育体系,试图通过职业技术教育这条途径向社会提供具有熟练技术的劳动力。英国也积极顺应了这一潮流,并于1944年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巴特勒法案,以法律形式规定:中等教育包括三类中学,即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后两类中学主要承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务,为社会培养熟练工人。然而,随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存在某些严重弊端,因此,再次要求改革中等教育,推行综合中学。当时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存在的致命伤是其课程内容过于狭隘,即职业技术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严重脱离,结果造成人才素质下降。另一方面,文法中学偏于文雅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充分的就业知识与技能。这样,基于“文化整合”的理念,能协调两者的综合中学便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当然,值得指出的是,英国综合中学中的“综合”主要是以必修课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普通文化知识,而以选修课的方式来对打算就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术训练。这种选修课程在许多综合中学多达几十门。可以说,选修课的充分提供体现了校园课程文化方面的多样性;而其主导性则表现为学生可以在这种多样性的课程文化中作出自己的选择,以服务于自己升学或就业的目的。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校园所固有的特殊文化氛围既是由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又为师生员工“共同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人们生活其中会经常受到熏陶感染,唤起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进而激发起创造更加美好环境的热情和行动。也就是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也不管你是否有意识地建构,它都在发展与变化着,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摇篮

北大学者陈平原认为,“之所以强调校园文化,就因为那是养成气质的地方。……对于学生趣味、精神、气质的形成,校园文化起了很大作用。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日后怀念母校的聚集点。几十年后追忆,能想起的,不是严苛的复习考试,而是名师的音容笑貌,以及有趣的校园文化生活。”文化赋予人生存的意义。被称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的怀特在其所著《文化科学》中曾反复申明,人的所思、所感、所做无一不取决于他的文化,不是我们控制着文化,而是文化控制着我们。在这里,所谓的文化控制着人,就是指人的生存意义由文化赋予或决定。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教育也是文化,是社会赋予人一种社会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的过程。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教育总是会自觉地利用示范作用来实现文化控制。示范,即示以文化规范。有知识、学问的教师或长辈,大都是受过社会文化规范的教育,并按照这种规范教育影响着青年一代,使他们按照这种规范去行事,从而起到文化控制的作用。所谓为人师表,说的就是这种示范作用。师表的示范作用是广泛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楷模。当然,有一定的学校教育经验的人都不难认识到,教师们的示范作用越是能诉诸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取得的效果就越佳。此时,作为示范者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景仰、信任和爱戴,学生积极的互动反应也会得到教师及时的激励与肯定。如此学校生活会给生活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以心灵上的亲切感或“家园感”,成为生存的“意义之所”。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要舞台

继承、整理、传播、创造文化是学校的职责和使命。无论文化被赋予多少种含义,文化中内含有文明、智慧、美、高尚、通情达理等美德则是人们的共识。由此,我们也可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象征和代表,是人类美德和智慧的集中表现。学校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可以说,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横亘着一道“墙”。这道“墙”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的墙”使职业学校和社会的隔离只具有地域划分的意义,而“无形的墙”则使职业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具有了文化内涵。这道“无形的墙”使两种文化相对分离开来,这两种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于是“校园文化”熏陶出了“校园人”,而“社会文化”哺育出了“社会人”。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其校园文化就表现出与社会文化积极互动的特点。“开门办学”(“产学结合”)成了职业学校一个特别普遍的办学思想,而“请进来,走出去”则是职业学校一条非常有效的人力资源提升与利用机制。从文化层面来看,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