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十篇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十篇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32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1

一、绿颜色在英语中所独有的文化内涵意义

大自然的绿叶和新生的嫩芽,很稚嫩,因此绿颜色在英语中便有了不成熟、没有经验的意义。greentomato表示没有成熟的西红柿,greenhand表示没有经验的人,greenhorn表示没有经验的人或是初来乍到对当地风俗不了解的新人,asgreenasgrass表示对生活一无所知的人,benotasgreenasoneiscabbage-looking表示并不是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天真。文学典故、民间传说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一些名言佳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成为各民族群体内广为流传、约定俗成的带有浓厚民俗文化的语言,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以此表达思想感情。例如,莎士比亚的剧本“奥塞罗”(othello)第三幕第三场Shakespeare’sothello(actiii,sc.3)“iago:o!beware,mylord,ofjealousy;itisthegreen-eyedmonsterwhichdothmock.themeatitfeedson…”(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因此,英语“green”便有了“嫉妒”的内涵意义。在英语中,“绿”因其有不成熟的文化内涵意义,所以一般还会让人联想到身体不健康,比如:what’swrongwithyou?Youarelookinggreen.怎么啦!您看上去脸色苍白!thepassengersturnedquitegreenwithsea-sickness.旅客们因为晕船而脸色铁青。

mr.whiteisaverywhiteman,and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怀特先生是位诚实可靠的人,前几天,他脸色看上去非常不好。因美元是绿颜色,所以绿颜色便象征着金钱、地位、财产。比如:greenpower指金钱的力量或财团,greenback指美元、美钞,因其背面是绿色而得其名,greenpound指绿镑,共同体内部计算农产品价格而规定的高汇率英镑;green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greensheet指政府预算明细比较表。在英语中,除去绿颜色本义之外,green在与其他词混合时,几乎脱离了本来的概念意义。greenroom表示演员休息室,greenwound表示未愈合的伤口,greenChristmas表示风和日丽的圣诞节,greenfingers表示有园艺才华的人,greenhouse表示温室,greenwinter表示暖冬,greenkeeper表示高尔夫球场管理员,inthegreentree表示处于优势,在greenisalwaysgreenerontheothersideofthehill中表示这山望着那山高,one’smemoryisgreen表示记忆犹新。

二、绿颜色在汉语中所独有的文化内涵意义

在汉语文化里“,绿”体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这种特性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从古时候起,人们常以绿来表示年轻美丽的女性“。绿云、绿鬟”指代女性乌黑漂亮的头发“,绿媛”表示年轻美貌的女子“,绿黛,绿娥”用来表示女性的眉毛,而“翠楼”用来描绘女孩的闺房。在中国古时代,绿被看做是不纯不正之色,因此“绿”被赋予了不光彩、羞辱等意义。如果某个男人的妻子有了外遇,那么就叫妻子给丈夫戴绿帽子。而在英语文化中,用acuckoldhusband来表达相同的含义。在汉语中,青楼女子指代,而青楼指代妓院。绿头巾象征着不光彩、羞辱等。

古人认为正色是自然产生之色,是尊贵的象征,而间色是混合产生之色,是贱色,身份卑微的暗示。因绿色是间色,即贱色,象征着身份卑微,所以在汉语中绿衣表示下级小官员的衣服。在《宋史•舆服志》中,“宋因唐制……七品以上服绿。”《明史•舆服志》中“八品九品,绿袍”。绿服、绿袍皆暗含了身份卑微的社会地位。在白居易的《忆微之》诗中,他借“折腰俱老绿衫中”来暗示到了老年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所以古代人用绿色衣服指代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在古代历史文化中,清朝入关后规定地位低贱的汉族兵举绿旗,以区别于满族由黄、白、篮、红等颜色组成的八旗子弟兵。元明两代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来称某人妻子有外遇为戴绿帽子。因此,绿便有了“地位卑微,不光彩,羞辱”的内涵意义。

三、总结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2

19世纪末,美国学校教育面临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的突出问题,实用主义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强调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实用技能的人才[3]。实用主义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尊重学生,实现师生民主平等的友好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喜好、意向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并指导学生学习。实用主义反对以学科课堂教学为课程实施的唯一途径,重视开展活动课程。实用主义教育学重视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强调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即“在做中学”。

二、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主要特点

实用主义绿色创业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绿色创业观、创业思维和创业意识,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激发学生识别机遇、直面挑战的潜力而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

(一)以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与绿色创业基本素质为主要目标

创业者是否具备较高的生态道德和基本的绿色创业素质,直接影响绿色创业的发展前景和最终成败。完成绿色基因的植入,须突破传统做法,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考试考核,而要高度重视动手实践,在考核形式方面既有笔试环节,同时也结合面试(汇报),多通道刺激学生对绿色创业的理解和认可。

(二)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与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教学为基本特征

在创业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习得,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逐步进行自动学习行为、自觉学习行为和自主学习行为三种不同层级的主体学习状态,格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特性,有效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性学习,指导学生的创业过程和绿色体验,启发对绿色创业的思考,形成绿色创业想法,实现绿色创业实践。

(三)以绿色创业活动课教学为中心环节

“双向互动”的创业活动课是绿色创业教育课程的中心环节,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再现特定的创业活动情境,突出绿色特色,为学生提供体验与思考的机会,学到能应用于商业项目与实际生活的经营技巧、技能和态度。

三、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内容体系

本文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教育的思想理念,以“创业者”为中心,培养创业者绿色创业意识,激发生态道德,植入绿色基因,提升创业能力,初步探索构建绿色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绿色创业教育以“让经济人道德起来,让道德人经济起来”为目标,倡导培养学生绿色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绿色创业能力。教育目标决定了课程模式的基本内容,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课程可考虑主要由创业理论课、绿色生态与专业知识课及绿色创业活动课三个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一)创业理论课

创业理论知识是创业主体必须掌握的准备用于创业的基本理论储备,借鉴芬兰高校创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创业专业基础理论,团队创业,创业环境与创业管理知识,创业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产生企业想法,创业计划与开办新企业的知识,中外文化差异及特点[4]等。

(二)绿色生态与专业知识课

绿色创业必须掌握通识生态学知识,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认识人与地球的关系,运用生态原理指导创业活动,促进创业活动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课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创业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生态道德观。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课中有意识地渗透绿色创业教育。渗透式创业教育依照“有用、实用”的原则,进行综合教育,强调实践,专业知识有用且能用,并与创业活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三)绿色创业活动课

绿色创业活动课强调“在做中学”,体现绿色创业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是创业教育的中心课程。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关键知识点和技能设计情境,让学生从活动实训中学习;参加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体验创业,培养创业态度和技能;根据学生兴趣、专业、职业意向自主选择创业学习模块,例如财务管理模块;在创业学园和孵化基地进行真实项目运作,学生通过真实的项目运作学习创业,应用并检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运用真实的创业竞争和案例数据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并从中收集创业教育数据资料,实现教学相长。

四、探索与实践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途径

(一)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和绿色创业观,教师树立全新教学观、社会树立新的教育观

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强调学生脱离传统灌输式、被动式学习,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积极、能动、自主地学习,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能通过分析、思考、判断形成自身观点思想,在绿色生态的大理念下开拓事业自主创业[5]。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习生态知识、创业知识、专业知识,还要注重提升自身文化、道德、修养,同时也要获取学习的方法,生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注重自我实践,提倡朋辈学习。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授绿色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植入绿色基因和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教学过程中着重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引导、点拨、启发、激励、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通过精心设计课程环节,真实再现实际创业情景,带领学生体验,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绿色创业教育中,教师是新型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体现在:书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的教学知识观;课堂教学与创业活动课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活动组织观;重引导启发而非教导灌输的教学方法观;重创新而非模仿的教学成果观。绿色创业教育发展与社会教育观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依托绿色科技、创业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绿色创业教育的驱动发展。营造绿色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绿色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只有社会普遍认同创业特别是绿色创业,支持绿色创业教育,形成良好的氛围,整合各类资源,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绿色创业的大潮流中,才能真正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扶持绿色创业及绿色创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绿色创业及教育、社会支持绿色创业及教育、人民大众认可绿色创业及教育的新形势。运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绿色投资引导,优惠金融服务,小额货款担保等手段,为绿色创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绿色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绿色创业发展壮大。按照统一规划,实行激励绿色创业教育的政策,在试点高校开展绿色创业教育,实施高校毕业生绿色创业促进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接受绿色创业教育,合理引导创业方向,进行绿色创业。

(三)教学组织、条件保障与评价监管

试点高校应将绿色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及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中,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提供有力的教学条件保障,确保绿色创业教育取得实效。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开设有专业特色的绿色创业教育课程,将绿色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有机衔接起来。研究制定绿色创业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加大绿色创业教育工作经费投入,确保绿色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加强绿色创业教育教学基地、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活动课室、教学软件、信息资源库等基本建设。将绿色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加强自我评估和检查,运用丰富的监督评估工具对课程质量进行跟踪控制,包括学生登记表、学生需求问卷、每日课程意见反馈表、课程结束评估表、创业活动课报告、后续指导活动报告。工具、目的、填表人及填表时间如表1所示。

(四)创建良好的绿色创业学习氛围和实践活动平台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绿色创业文化和绿色创业平台建设,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绿色知识竞赛、绿色论坛、绿色创业模拟、绿色创业大赛、绿色创业项目成果对接会、绿色资本相亲会等活动[6]。支持学生创办并参加绿色创业协会、社团、俱乐部等各类活动。依托校企合作、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创业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等,让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去感受学习,参与市场调研、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创办绿色企业等实践活动。

五、实用主义绿色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展望

(一)形成富有特色的绿色创业教育课程结构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结合实用主义的绿色创业教育课程,必须突出实用特色,培养能适应社会,具有绿色基因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该结合各自院校特色、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学生特色,不盲目照搬教学课程模式,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成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式。

(二)形成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

明确职能部门,形成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建设,宏观确定课程目标、原则、标准,从而有利于绿色创业课程的发展。

(三)形成以生态商业实例分析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增速迅猛,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遭受极大威胁。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之下,国内外学者开始纷纷转向绿色创业的研究,并将绿色创业融入于经济领域之外的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因此绿色创业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时展的需要,高校学生作为推动生态文明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绿色创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创业企业发展是个复杂的动态运作过程,不仅取决于创业者本身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决策的制约,还受高校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支持、政府创业政策保障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高校学生绿色创业中绿色创业的政策保障机制,对推动大学生绿色创业活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绿色创业的基本范畴

(一)绿色创业的内涵

绿色创业是创业领域中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在理论界,对绿色创业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在中外文文献中,大多数学者采用“绿色创业”(Greenentrepreneurship),还有部分研究者也使用“生态创业”(ecopreneurship),“环境创业”(environmententrepreneurship)概念。但对绿色创业名词的定义并不影响研究者对绿色创业基本内涵达成共识,本文认为绿色创业是指自主创业主体以发现和识别环境机会为起点,依靠生态管理和技术革新,并在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基础上创造出创新型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的过程。其内涵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绿色创业,从狭义上讲是短期的、局部的,是指既存企业出于追求营销或者成本方面的优势而实行绿色化,或是另外创立一个提供环保类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创新型企业;从广义上来讲,绿色创业是长期的、全面的,是出于绿色化的目的而创建新的企业,或者是建立在环境创新基础上的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由个体推动的一种价值创造形式,并且这类绿色化的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高校学生绿色创业的特点

高校学生绿色创业具有以下特点:创业的主体主要是高校的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的创业活动具有环境保护性,是有关生态、低碳产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具有可持续性,关注新型的技术、市场、供应商、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具有双重价值性,创业者在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高校绿色创业的意义

高校学生是未来生态文明、绿色生活的首要参与者与受益者,倡导并保障高校学生绿色创业,对于倡导低碳生活、发展生态文明起着催化作用;高校学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团体,而绿色创业的核心是技术革新、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其绿色创业会逐步推动绿色产业成为战略支柱产业,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创业要求高校培养目标中应具有绿色办学意识和行为,创业教育模式中融入“绿色”理念,促进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向绿色创业教育模式转变。

二、高校绿色创业政策保障机制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性的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绿色创业的政策,使得高校大学生绿色创业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现有的创业教育政策、创业实训政策、创业财税政策和创业配套服务政策也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促进绿色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绿色创业事业的发展。

(一)绿色创业教育政策缺失,高校学生绿色创业意识不强

1.缺乏有关绿色创业教育的专门政策

国家绿色创业教育政策不到位,绿色创业概念在政府文件中尚未正式提出,未将“绿色”教育和“创业”教育政策有机结合,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对绿色创业概念还比较陌生;其次,现有的创业教育政策不完善,数量少且分布零散。

2.创业教育政策亟待完善

我国的创业教育政策的初步框架由教办[2010]3号、人社部发[2010]20号、人社部发[2010]31号三文件确立;教高厅[2012]4号对创业教育进行了全面规范;人社部发[2014]38号则系统的从创业的教育、培训、财税支持、服务等多方面落实政策。虽然上述文件都在理论上给与创业以支持,但创业教育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方法传统单一、师资力量不充分等问题。

(二)绿色创业培训政策在实施上执行力差

创业实训(实践)政策是创业的驱动力,但我国的创业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教办、人社部等多次发文强调“创业培训”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绿色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绿色创业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政策;其次,创业培训在项目遴选、师资队伍组成、实务训练创新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制度和标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使得创业实训课程往往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绿色创业财税政策尚不完善

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关于扶持高校学生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但政策本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财政投入不足、税收优惠政策零星分散、形式单一、政府采购力度不够、财政补贴幅度不够等等,很难真正发挥对绿色创业的支持作用;在实践中创业财税政策的实行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例如,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难以落实,贷款手续繁杂、门槛高、银行消极应付;税费优惠力度不够,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在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上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优惠,但减免的总额过低;甚至很大比例的自主创业企业从未享受过政府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四)绿色创业配套服务政策不完善,绿色创业不能持续稳定开展

人社部发[2014]38号文件系统化了高校学生创业配套服务政策,初步形成创业配套服务政策体系,覆盖面相对较广。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1)配套服务政策可操作性差。创业政策一般仅阐述纲领性的原则和方向,地方单位通常简单细化某些重点条款,没有制定实际办法。(2)服务政策定位较低,创业服务政策主要引导高校学生从事小规模微利个体经营活动,没有重视绿色创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没有专门针对绿色创业的服务措施的政策规定。(3)缺乏高校学生绿色创业的专门管理机构,各部门的工作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办事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绿色创业得不到妥善的服务。(4)创业园和孵化基地总量不足,绿色创业园和孵化基地更是匮乏。虽然我国相关基地的建设不少,但与高校学生的创业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且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更谈不上专门的绿色创业园和孵化基地的设置。

三、完善绿色创业政策保障机制的探讨

创业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国民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降低创业风险,改善创业环境。绿色创业作为新兴名词,尚未被人所熟知,更难说被广泛接受,且起步阶段风险大,比传统创业更加艰难,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驱动,以激发高校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激情。

(一)加强政府主导地位,优化绿色创业政策法制环境

从某种角度讲,政府对高校绿色创业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高度。政府应通过多渠道提高绿色创业的地位,在创业教育的各类文件中将“绿色创业”的概念和精神正式加入其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创业教育目标;政府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大学生生态创业过程中主要承担政策扶持、创业园区开发、实践训练拓展、创业大赛举办、导师库遴选、服务方式创新等功能。政府在高校绿色创业活动中的服务意识是大学生绿色创业的软环境,政府可以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就业服务网等服务机构及网络的作用,探索设立高校学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分类细化,为高校绿色创业者提供专门化、专业化的指导。

(二)强化高校主体地位,优化绿色创业教育培训环境

高校首先应强化绿色创业教育理念和目标,应重视绿色创业教育内容,在创业教育中加入“低碳”“绿色”的元素;同时高校应不断完善绿色创业课程体系和创新绿色创业教育手段,组建绿色创业教育师资,营造绿色创业文化氛围,使学生掌握绿色创业的知识和技巧,理解绿色创业的内在意义,将课堂教育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强化绿色创业法律实践活动;高校通过运行“课程教育+实训锻炼+孵化窗口”的模式,促进高校学生绿色创业项目顺利进入市场。

(三)发挥企业引领作用,优化绿色创业实训实践平台

企业拥有相对雄厚的资金和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高校绿色创业过程中,企业可以带头建立绿色创业实训基地、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绿色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真正成为高校学生绿色创业的益友。企业积极配合政府和学校,提供绿色创业实训的资源,完善各种保障措施,鼓励、支持大学生到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绿色企业”去实践。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4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绿色人才培养制药工程专业

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正迅速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1-2]。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使其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呢?绿色人才概念应运而生,它是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替代词。本文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从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地方工科院校绿色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思路。

一、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21世纪,国际和国内在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其中地方工科院校对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影响巨大[3]。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关系到国家、地方的发展。如制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复合型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学校肩负着重大责任。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于200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到现在已经历了10多年的风雨,这个年轻的生命正赶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在高速前进的轨道中保持自我清醒的过程意识,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值得专业教师乃至全校师生继续思考的问题。另外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在失去了小学到高中那种每天有班主任、有固定的班级、升学的压力情况下,进入大学的学生突然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当今日益膨胀和浮躁的社会现象也熏染了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是安心地坐在教室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是旷课,考驾照,忙推销?或是即将毕业仍是一脸渺茫?这一系列问题不由得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替代词为绿色人才。因此,构建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对当今社会大学生的人格和技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我国设立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分布于全国各地,办学背景和所处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如何根据自身办学背景和办学条件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特色人才,是地方工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4]。本文提出了绿色人才培养的构建模式,以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使他们成为社会良性循环的导航标。

二、绿色人才构建模式

目前绿色人才大多是基于环保教育的狭义概念,即专门从事绿色产业、绿化工作的专业人才[5-7]。广义的绿色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应具备绿色能力的人才[8],本文在此概念基础上将其诠释为三方面:身心健康、具有良好自我定位并能积极奋斗的绿色人格人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满足企业需求的绿色技能人才;具有环保意识的绿色理念人才。

1.培养绿色人格人才:人才本位培养要体现在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具有良好自我定位并能积极奋斗的学生。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功利化教育忽视了学生健康创新人格的形成,导致学生创新人格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应具有主人翁意识,他们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他们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主题为“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此演讲给当代思想浮躁的大学生注射了强有力的镇定剂,使学生不再盲目,有了目标有了信仰就有努力的方向。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绿色人格人才的培养是学生适应社会、认清自我、发展壮大的前提。

2.培养绿色技能人才:提高学生能力发展的多元化如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以行业为需求的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需求,此方面对工科院校学生培养尤为突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及Gmp等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我国医药工业将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走集团化、现代化生产经营之路;要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及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老产品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因此,对于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要考虑企业的需求,培养在医药产品工艺技术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注重理论和工程实践并重的专业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因为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然而工作后像在大学那样有老师陪伴的课堂学习机会几乎很少,这时利用大学期间形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文献的查阅和分析等手段不断地充实自我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有益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

3.培养绿色环保创新意识人才: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具有环保意识人才,用大学生的良好行为带动社会公众的绿色意识等。引导大学生选择与环境承受能力、恢复能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改造自然、美化自然的行动,促进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很多从事有机合成研发工作,在有机合成中减少“三废”、节能减排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绿色人才培养模式能保持学生获取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更能获得一种立足竞争、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与信念。

三、主要实施途径

1.营造绿色教育理念的校园氛围。现代大学教育不仅需要继承和发扬专业教育的传统模式,还需要不断以国际化的开放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加强“绿色教育”。所谓“绿色教育”,不仅仅指狭义上的环境教育,而是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基础实施的现代大学教育。我校以化学及化学工程为中心的制药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中会涉及“三废”问题。对确实无法避免的实验项目若排放出废气、废渣和废液,对其不进行处理而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空气和水源,甚至会导致意外爆炸或中毒事件。因此制药工程专业的药物合成实验中废物的销毁是重要而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学校及学院应大力倡导并出台具有实效性质的环保政策和措施,每次实验完毕后,应当立即清洗废液缸。不要将其倾人下水道内,以免污染环境。由于药物合成实验反应种类多,因此废物组成经常变化而显得复杂,按照经济、环保、健康、安全原则,在集中处理前尽量回收、分离、精制和再利用。此外,对制药工程工科专业学生来说人文知识相对缺乏,可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人文知识、当代社会现象剖析等有影响力的讲座,使学生在“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的社会阶段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辩证看待社会发展,在学生的心灵上进行绿色教育不失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基础途径。另外通过全校行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如在2014年6月7日首个低碳日,我校采取了“低楼层电梯停止使用”的措施,有效传达了环保信息,使学生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2.构筑“绿色”课程平台。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首先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建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平台,如制药工程专业的四大化《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是深入学习专业课程的坚实铺垫;其次巩固辅助课程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英语》;最后拓宽知识教育口径,在目前的公选课基础上设立绿色课程平台[10],以全校为范围的共享课程的设置。在绿色课程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所选课程均作为学分计算范围内。另外,绿色课程平台可与精品课程联系起来。目前精品课程多是专业基础和专业骨干课,因此在精品课程基础上搭建绿色课程平台,增强网络共享功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3.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当前社会环境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急功近利、权利意识浓厚、金钱主义为上等思想也侵蚀到某些教师意识,偏离人生正轨,这样的教师势必也在教学科研中潜移默化地熏染到学生。因此,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国家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在高校中教师应具备绿色伦理道德,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4.继续推进绿色教学科研,增强绿色环保意识。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室应尽可能选择对环境无毒害的实验项目。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教研室开展“探索性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教学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指定课题,或通过文献检索自定题目并设计绿色有机合成实验方案,进行课外有机合成实验课题研究。该项设计方案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参与发表的各级科研论文达到102篇,由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另外,在制药工程专业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领域中,还应积极探索仿真模拟实验,可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在未有良好环保措施的情况下,给学生呈现企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增长见识。

综上,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的制药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绿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诠释了基于绿色人格、绿色技能及绿色环保意识的绿色人才新模式,探讨了绿色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大学生则是青年人中的榜样。因此,对高校人才培养关乎着国家的发展,代表着社会的轨迹。为顺应社会的发展,融合时代的气息,本文进行了绿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构建研究,以此与同行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生对绿色人才培养的共鸣,保证高校人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亮,马增强.知识经济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77-80.

[2]赵国霞,李山东.高校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16-17.

[3]胡恩明,陈威,潘邦金等.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研究.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15(3):63-80.

[4]燕方龙,赵琳静,任新锋.地方工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9,5:29-32.

[5]哈乐群.绿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05,55.

[6]李方园.“绿色人才”需求背景下的“变频器应用”课程改革.中国电力教育,2011,7:108-109.

[7]徐景华,金阳.创建绿色大学,培养绿色人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4):91-93.

[8]王学东.利用分层教学培养绿色人才.考试(教研),2011,7:10.

[9]李华,胡国勤,梁政勇.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11,4:24-26.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5

在关注全球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问题之中,无论是西方主流的“西方发展中心论”、“生态环境中心论”,还是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中国引领论”,都不可以简单地在中国绿色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直接运用。中国的绿色发展,应是一种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西方关注生态与发展问题相关理论的超越,尤其是对于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上,仍需明确其在中国当展之中如何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在推行绿色发展实践中的有效作用。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元素

早在1950年西方环境伦理学创立者施韦泽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时,就发现了东方思想的生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施韦泽发现中国哲学善待一切生命的道德行为的哲学基础,后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在现代生态危机的意义上探讨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补益[1](p153)。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社会发展制度必须有机地植根于自身的传统经济文化土壤,不可以简单地将一些固定的发展政策与模式从外部强加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是要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出发,努力做到让“当事人自己做出正确决定”[2](p3),赞成文化嵌入型的马克思主义,格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并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内在契合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最终指向应该是谋求共同福祉,在发展方式上必须有长远的整体视野和有机思维,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待发展问题上始终反对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模式,强调选择需要置于发展历史的流变中并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异曲同工。因此,从对以往文化的研究来吸取未来发展的资源,追踪中国的传统文化信仰、文化规范与文化实践在不同阶段社会发展中的嵌入方式与表现方式,成为未来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要实现的目标之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当下发展问题上的一大重要中国元素的表现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约束性条件,这关系到中国自身永续发展的未来[3](p62)。

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试图构建一种完全不受任何文化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想法已经失灵了。“历史已经表明,马克思主义本身能够适应于每一种新环境中的文化形式,当下全球化背景还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有一种更复杂更根本的文化适应”[2](p88)。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发展原则与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一些契合之处: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主张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有机环境共同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绿色发展必须立足社会现实和人民大众;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主张文化嵌入型马克思主义和整体视野,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是提倡绿色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重视实践的哲学形态,同时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整??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去[4](p102)。在一定程度上,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绿色发展的合理性与实践方法问题上提供了一种西方话语式的解释与参考,这不仅表现在强调文化嵌入需要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对当下中国现实问题的考量,从两个方面的关注点可以体现出来:一个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另一个是中国正在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是巧妙地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耦合在一起,而中国正在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同样是一项新的尝试,它可以把发展的目的和社会主义的原则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结合在一起。这两个方面的关注点可以超越传统资本主义发展指向,同样对传统苏联式社会主义进行了扬弃,是一种全新的“第三条道路”,即中国式强调社会和谐与绿色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式发展道路[5]。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与历史发展规律,强调不同国家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应该是具体的、历史的,而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把文化嵌入性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可能性尝试,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演变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看作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智慧并接纳,让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并融入其中。如此看来,中国正在推动的绿色发展实践,本身就是一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新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激发中国历史文化内在已有生态要素的延续。

对于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融入中国元素的双重作用的理解,不单单是对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实践起到启发和促进作用,以及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更是为了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外转变成一种更为“普世”的形式,从而促使中国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能够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容易理解和认同的形式。

二、绿色发展引领论: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的中国优势

中国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上还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与发展思想为基础和蓝本。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样认为,要想解决当前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有机化地创新,其核心思想与中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异曲同工。早期资本主义崇尚的“黑色发展”方式是反绿色反生态的,归根到底是反人性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他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6](p225)这种传统发展方式造成了发展的极为不均衡,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进而演变为当代的环境危机,其本质仍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因为对资本主义而言,扩张是这一制度自身生存的需要。正如美国社会生态学家默里?布克金所言,“说服”资本主义限制增长,和“说服”一个人停止呼吸一样困难,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无休止地增长的制度,由于这种本质,使资本主义“变绿”、使其“生态化”的尝试注定会失败[7](p41),而未来实现绿色发展与引领生态文明的最有可能的还是在社会主义中国[8]。

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与当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不同,中国始终是具有“天人合一”哲学传统和崇尚“以民为本”发展的国家。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对遏制资本的“野蛮”一面,更多发挥资本的“文明”一面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同时又是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中国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后发优势与经验借鉴优势等助力中国开拓绿色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迅速崛起并取得巨大发展成就,这种发展成就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其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价值目标与社会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二是中华民族的特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也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出并特别强调的一点:“中国人的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闻名于世”,“中国文化一直是有机整体主义的。中国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根基的儒、道、释所倡导的天地人和、阴阳互动的价值观念,不仅是生态运动的哲学基础,也应成为未来后现代世界的支柱性价值观念”[9],这些思想也提供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思考方向。三是中国政府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强有力的调控能力,包括已取得的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的成就,以及勇于承担的生态责任感,同样是能够实现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想的动力之一。

三、绿色发展实践论: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批判

虽然有机马克思主义相比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观上崇尚更加多维度的思考,但在对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绿色发展的历史认识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研究视角分析上仍有很多不足和尚需批判之处,这是在中国的绿色发展理论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也是在中国的绿色发展实践中需要改善与超越的。

无论人类的发展思想进化到何种地步,始终不能忽略的是,绿色发展的核心仍在于“发展”本身。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倡多维度的思考发展,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把关注点过分聚焦在并非核心的维度上容易产生偏离,“马克思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社会是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假设,而人们忽略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维度”[2](p69)。如果仅仅以“生态维度”作为一种焦点来对其中各种因素进行有机分析,同时又不把任何一个维度视为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这种有机分析虽然可以清楚解释一些领域中的相互联系,却难以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事实上,不同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所产生的意识结构,使得每个时期促进发展的显性因素各不相同,但生产力的生态良性发展始终可以作为现存社会发展动力的基础与核心。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发展对于实现人类需要的满足是必须的[10](p227)。生产力是否有可能以一种同时满足所有条件的方式发展,例如,降低生态影响的技术能否比现在的技术更少地异化,这些先决条件都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中国的绿色发展不能被有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中国引领论”冲昏了头脑,绿色发展的核心始终不能偏离。

同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绿色发展都应该是一个历史过程,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把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理解为与自然相疏离,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与自然的疏离史,这种疏离发展到工业文明导致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续,生态文明社会将是继工业文明社会后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又一选择。这种对未来的期许并没有问题,但必须明确的是,工业文明并非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绿色发展并不是?σ酝?任何一种发展方式的消灭和替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工业大发展是在农业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绿色发展同样是基于传统发展方式的基本追求,是在生态层面超越传统发展方式的新型理念和一种价值追求的升华,已经完成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发展的过程就是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把保护环境当作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更不能理解为发展就只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和解决生态危机。因此,对当下中国社会来说,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重要途径,而这种途径应建立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近代以来对现代化道路进行的无数探索的基础之上。

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实现绿色发展要开展以共同体为基础的有机教育,认为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建立在类似传统自给自足发展的所谓“农庄共同体”之上。这样的绿色发展仿佛成了一种倒退回原有没有任何全球联系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这同样可能导致在生态维度上的理想乌托邦主义[11]。马克思在1853年致恩格斯的信中谈到自给自足的村社问题时认为,要想破坏“自给自足的性质,必须消灭古老的工业”[12](p272)。显然,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采用的文化嵌入视角拥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仍然不能脱离具体的发展规律,也不能把发展目标定位为简单回到历史中某一具体阶段,而是要把生物当作在自身特定生态系统中活动的主体去理解,对一个国家或社会而言就包括其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语言、信仰、地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研究仍然需要回到经典马克思主义,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纳入进来[13],以期真正成为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式的一种探索,成为探索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建设性规划。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应该是双向的、系统的、过程的,而不是机械的、单向的、个体的、决定论的,是需要具体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实践的。

四、中国绿色发展实践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

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与发展理论为基础,参考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特征,又融汇中国古代文明的新发展理念。相比于传统发展,绿色发展不再仅仅在发展方式上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它是更为成熟的、不只为简单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法,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涵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囊括进来,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实践来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全新看待发展的理念,是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融入具体文化和历史的、建设性后现代的、基于过程思想的、根本性地本土化的、共同体取向的”[2](p261)发展思想的超越。

(一)共同福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在绿色发展中的回归

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认为社会共同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对于中国社会当下发展的影响力大小,关系中国未来绿色发展的前途命运。当前中国社会还未真正形成实现绿色发展所需要的强大社会精神动力和国民素质支持,提出了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价值与目标高度凝练后纳入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实现“共同福祉”的过程。福祉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要考虑心理感受,同时也要考虑经济、社会及其环境因素。近年来“福祉”一词频频出现在中国官方语言中,中国共产党也把“福祉”一词写进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其作为中国人民实现自己幸福生活的未来目标与承诺[14](p109)。这是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对有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价值追求上的融合与超越,是对西方发展理念的东方阐释,也可以说是东方传统发展思想的西方回溯。总之,人类东西方文明依靠生态环境问题的“契机”重新交织在一起,是一种开启人类新文明形态的预示,走绿色发展道路既提升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自信,又可以提升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这些方面将是今后中国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生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与发展问题上可以聚焦的重要突破口。

(二)整体视野:中国绿色发展的继承性与世界发展方式的多样性

中国对绿色发展内涵的拓展所包含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这种发展理念是将各种影响发展的因素纳入进来并考虑相互间的联系,包括马克思所称的作为“类存在”的我们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社会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回应环境危机时代对新的政治理论和政府作用所提出的新要求。由于中国的文化文明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哲学解释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哲学。研究绿色发展的“文化嵌入”不能单纯关注中国文化的力量,而忽视背后孕育这些文化的中国历史,尤其是需要联系和继承中国文明史、中国环境史等相关性研究。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绿色发展同样需要尊重这个国家的生态历史发展继承性,同时有面对世界发展方式多样性的自信。其一,承认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进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二,认识到绿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认识需要经历一定的从低到高的阶段,不能把当下的发展认识看作是终极真理;其三,认识到中国的绿色发展自身内部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抽象的发展理论原则,而是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的具体化。

(三)关注平等:人民的绿色权利成为中国绿色发展归宿点

绿色发展的主体是人自身,如何在发展中维护人的权利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有机马克思主义认为绿色权利将成为一种新的人权,在阿里耶?奈尔的三种人权历史演进模型中,蓝色权利主要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即个人自由权,是一种摆脱人身束缚与限制的自由;红色权利主要指经济和社会权利,更侧重生活质量;绿色权利是集体人权,诸如和平权、后代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环境权。这三种人权相辅相成,其历史演进为我们理解权利话语提供了一种理想方式。发展绿色权利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一步,其不仅关注所有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考虑到人之外的其他生物的生存。正像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不能完全以不受限制的放任自由为基础一样,发展绿色权利就是要超越蓝色权利观和红色权利观的局限。目前,随着绿色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发展理论逐渐向全面的思维模式转变。中国需要将健康环境权与和平权等核心有机价值观融入经济和社会权利中,在类似“绿色发展指数”等绿色发展科学评价体系之中将其考虑进去,使增加和维护人民的绿色权利成为中国绿色发展归宿点,这就是“当人们用绿色权利框架去思考问题时,就超越了现代个人主义,走向以共同体为基础的建设性后现代思维”[2](p125)。

(四)共同体建设:推动地球绿色共同体建设的中国力量

绿色发展融入有机哲学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了“共同福祉”是对个人主义视角的微小修正,正如绿色权利可以比红色权利更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使其超越个人私利,达到社会和地球相互关联的境界。“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的生活将影响到包括人类和非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的生活质量,作为生态文明之基础的‘绿色思维’是人类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它代表人类社会思想演进的未来走向”[2](p127)。这种“绿色思维”可以使对绿色发展的传统认识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把其看成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绿色发展也需要建设这样一种绿色共同体,并对未来这种共同体设计美好蓝图: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他或她向一个特定的家庭共同体负责时,每一个世界公民也都会对共同体的其他人负责,“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对生命的地球共同体负责”[2](p149)。绿色发展最终就是把注意力从个人主义转移到共同体主义上,其基本精神既是一种类似于马克思主义预言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未来“大同”社会、“平天下”的理想设计相符合。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6

【关键词】绿色储粮;意义;思路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87-01

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前列。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wto,我们的粮食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机遇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增多了,挑战是有些国家凭借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设立“绿色壁垒”抬高我国粮食出口的“门槛”。因此,在粮食储藏中通过使用无公害防治方法来防治储粮害虫,是我们安全储粮的重中之重,仅仅做到储粮安全已经远远不够了,在新时期,绿色储粮是科学保粮的发展要求。

一、我国储粮工作的现状

我国储粮工作在仓库设施建设、储粮技术手段、管理队伍的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在满足社会对粮食消费的需求,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当前储粮工作的现状,无论是在储粮观念、储粮技术、粮食陈化状况、储粮安全卫生等方面都与绿色储粮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绿色储粮意识不够强

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和改造,我国粮库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国家粮库已基本具备使用绿色储粮技术的条件,有些条件并不比发达国家差,一部分粮库经过适当的改造和建设,就可以达到绿色储粮技术标准,可以说在我国用绿色储粮技术进行粮食储备已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条件。但是,由于观念和体制等问题,粮食储备主要是国有粮食企业部门,粮食储备体制单一,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储粮基本是满足国内需要,极少进入国际市场。储粮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习惯用老标准、老技术,不愿进行新的技术改造和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再加之国家对粮食储备,更注重的是总量的供求平衡和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对储粮安全,尤其是质的要求,缺乏必要的绿色储粮的规范。因此,我国储粮虽然具备了绿色储粮的条件和比较成熟的技术,但绿色储粮推广应用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二)储粮害虫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

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储粮水平。粮食是活的有机体,其生命活动可引起水分增加,害虫和微生物繁衍导致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降低,因此对粮食的保管要求很高。目前,粮食企业中防治储粮害虫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杀虫剂防治储粮中害虫和虫螨的方法。最大优点是杀虫效果迅速,彻底,杀虫谱广,处理费用低廉,可以在不移动粮食的情况下进行杀虫处理。缺点是杀虫剂对人和动物都有毒性。它会给粮食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害虫会对它产生抗药性。现在使用最广的储粮熏蒸药剂是磷化铝,磷化铝和粮食中或空气中的水分作用,会生成一种剧毒气体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高效熏蒸杀虫剂,被称为当代熏蒸剂的“王牌”,我国从1963年开始用磷化铝熏蒸杀灭储粮害虫,在熏蒸过程中,粮食对磷化氢的物理吸咐虽然在散气时能很快被解吸,但熏蒸后的粮食磷化氢仍有一定的残留。利用磷化氢熏蒸杀虫,还会使储粮害虫产生抗药性,常常发生磷化氢杀虫失败的现象。化学防治具有高效、简便的特点,但是由于广泛、大量地使用化学药剂造成了粮食中农药残留的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增加和再度猖獗。

(三)储粮化学药剂防治难保粮食安全卫生

目前我国比较普遍使用的氯化苦、溴化烷、磷化氢等化学药剂熏蒸杀虫,虽然成本低,效果好,但造成了环境污染、残毒量高,与确保粮食安全、食用卫生有较大差距。

二、绿色储粮的含义及意义

(一)绿色储粮的含义

绿色储粮是指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避免化学药剂的污染,延缓粮食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常受虫、霉、鼠等有害生物侵害,造成量和质的损失以外,还受到熏蒸药剂的影响,使粮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量的药剂残留,造成化学污染。中国已加入wto,这给粮食的国际贸易开通了顺畅渠道,也对粮食安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继续而频繁使用化学药剂熏蒸储粮害虫,必将形成绿色壁垒。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减少粮食及其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粮食储藏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绿色储粮技术,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粮食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

(二)绿色储粮的意义

21世纪初,党中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如此形势之下,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人类食物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和优化人类生存质量,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义。

三、绿色储粮的思路

绿色储粮技术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技术,它是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得以更新、发展和完善的。目前采用的绿色储粮技术主要有低温储粮、气调储粮、非化学药剂防虫治虫等技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粮食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保持其品质新鲜,控制和减缓粮食品质劣变,不用或少用化学熏蒸药剂,为消费者提供新鲜、无公害、安全可靠的绿色放心食品,是粮食仓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积极进行区域绿色储粮创新

在温控储粮技术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冷源的优势,开展“三低”储粮技术、自动化排风控温技术,以及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和粮情电子测控与储粮品质监控技术。

(二)加强调研,优化安全储粮技术应用

在构筑科学储粮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出安全储粮技术优化方案,区别不同仓型,运用不同的储粮技术,使储粮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绿色储粮的前提是科学储粮。科学储粮是指以先进的、科学的储粮方法对粮食进行储存保管,确保粮食不受鼠雀危害、外界污染,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减少储粮损失损耗,确保储粮安全。粮食安全是21世纪粮食消费者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国粮食打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科技投入,认真学习,广泛吸取国内外最新储粮科技成果,重视研究和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储粮工程,开辟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郑振堂,陈明峰,张颜平.高大平房仓低温密闭储粮试验[J].粮食储藏,2006,(06).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7

【摘要】本文回溯当代西方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演变轨迹,探析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借鉴意义:中国的绿色发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的绿色发展需要马克思绿色发展观指导;中国的绿色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中国的绿色发展具有阶段性。

【关键词】当代西方;绿色发展;思想演变;借鉴意义

绿色,象征生命、希望、健康、舒适,它是自然的原色,象征无污染、无公害。在现代社会,绿色发展代表人类向往可持续、可循环、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绿色发展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平衡与环境之间和谐的理性发展过程。

人类两大基本关系无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内部关系。科技迅猛发展和工业文明膨胀的同时,人类对自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绿色发展源于人类对生态危机的反思。

一、当代西方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

1、大自然保护和挑战人类生存

(1)环境问题集中式爆发。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为西方创造了灿烂的物质财富,但也成为一些后进国家效仿的“榜样”。“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模式,建立在“发展就是进步的”的基础之上,坚持经济增长至上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缺乏对发展的哲学思考。

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更大危机。环境问题直接破坏地球和人类本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争夺原料和自然资源导致矛盾;二是生态环境退化导致冲突;三是战争及核战争的威胁。[1]

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是生态危机的直接表现。在我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沿袭西方“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冲击。资源方面,过度消耗导致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方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和人民安全问题的重大隐患,它决定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2)人类健康生存面临严峻挑战。20世纪50、60年生的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2]引起了发达国家人民对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20世纪后,人口增长迅速,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迅猛增加,尤其是二战后的和平时期,人们迫切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条件,促成50年代战后许多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繁荣期。

然而,由于工业化国家以掠夺为手段,率先完成了资本积累,并通过高新技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完全不顾环境的承载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生存影响加重,从而引发了环境题的高潮。

2、绿色运动的勃兴

(1)环境权利的呐喊。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人民发起绿色运动,千百万群众抗议某些企业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公众利益,要求政府采取有力举措控制生态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家、公众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相互推动,掀起公民环境权利呐喊的热浪。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爆发了有两千万人参与的公民环境保护运动,后来这一天即被名为“世界地球日”。它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推进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此组织不仅以实际行动投入环境保护,而且通过舆论宣传全新的环境价值理念。1976年,它在《相互依赖宣言》中指出:“地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像尊重我们自己一样尊重它;正像爱我们自己一样,我们也必须爱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生命。”

(2)黑人环境正义运动的崛起。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开端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沃伦抗议”。1982年,当地非裔居民和民权组织卧倒在地,用身体抵制政府填埋pSBs废料。然而此次抗议以失败告终,但将“环境正义”推向美国八十年代环保运动的高潮,引起了人们对种族歧视的广泛关注,人们认识到,有色人种、少数民族和低收入阶层遭受各种现代物质文明的废弃物毒害的机会要比白人和富人大得多,[3]他们承受着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和不合理的环境负担。他们对此表示不满:“不要建在我的后院”。

环境正义运动促进了环境伦理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变,进一步完善其实践性,环境保护和社会正义也应纳入到理论论证中综合分析和解决。

(3)绿党政治运动的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绿色意识逐渐形成,绿色运动逐步深入政治和经济领域等。六十年代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二战后的恢复和繁荣,进入了一场新危机。首先,福利经济持续性衰退,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第二,两大军事集团的武装对峙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第三,过度经济发展导致全球环境迅速恶化。这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缘由的意识形态、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的模式和观念,以及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进行反思。

3、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的绿色觉醒

(1)《人类环境宣言》的。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史上第一次研讨保护环境的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绿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次会议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对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制定对策和措施。经过了12天的激烈讨论后,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号召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环境、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2)世界环境日的制定。1972年10月,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要求世界各国人民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活动。制定世界环境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绿色家园的追求与向往。

(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1973年,联合国大会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要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协调联合国内外环保工作。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把环境问题摆上了世界议程,说明了人们已认识到发展不但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因素,还必须考虑环境因素。

二、当代西方绿色发展思想的演变轨迹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批判

(1)《人类环境宣言》的。20世纪60至70年代,拉开了绿色思想的序幕。一些科学家从实验室转向社会,通过调查和撰写著作,揭露环境污染内幕。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她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使用杀虫剂造成的严重污染危害,不仅危及许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在危害人类自己。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又在毁灭自己。卡森的这部书,拉响环保的警报,拉开了“绿色时代”的序幕,在世界绿色发展史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增长的极限》预测未来发展。1968年,以研究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的罗马俱乐部诞生,标志着世界绿色运动新发展。四年后,丹尼斯・米都斯等人《增长的极限》报告,在书中用“放任自流”模式下世界未来发展预测的人口、经济、环境数据表明,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经济增长,从而引起灾难性的冲击。罗马俱乐部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重要流派,也是世界绿色生态运动的重要力量。

(3)《封闭的循环》探索生态法则。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绿色运动主要从现实层面探讨人类摆脱困境的途径。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出版《封闭的循环》一书,探索人、自然和技术的矛盾。书中提到的“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这一生态学法则和现状技术普遍预想“改造世界”的观点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4]人类需要有效调整经济、社会和技术之间的关系,遵循环境规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绿色发展观由浅绿到深绿

20世纪80至90年代,绿色发展思想蓬勃发展,绿色发展思想由西方发达国家向全世界发展,逐步扩展成为全球普遍意识。

(1)绿色运动新趋势――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1987年东京会议正式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同时发表了“东京宣言”,呼吁全球各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其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正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全球发展战略。1992年,里约地球高峰会议发表《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第一原则中以“自然-人-社会”作为辩证发展的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自然权利”与人的环境权利是一致的。而《21世纪议程》也象征着一百多个国家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方针。此后,中国也制订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与行动中。

(2)思想上从“浅绿”到“深绿”的深化。从“浅绿”到“深绿”是一种思想观念和哲学理念,绿色环境运动的主流指导思想――深生态学。它主张,人类面对生态危机时需要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不仅能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能够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改变。另外,“生物圈平等主义”强调人们要把自然存在物看作实体,把个体当作整体的一部分来尊重。深生态学为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确立合理的生态价值观也是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键。

3、21世纪绿色发展思想的深化与完善

21世纪,全球绿色发展思想不断走向深化和完善,“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定义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理论在于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生态哲学,体现在对人与自然、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统一性,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的自然化过程,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说明了人类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但人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反作用于自然界。人对自然界的“统治”,不应站在自然之外,而要置身于自然之中正确认识并把握自然规律。

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需要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职责。必须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三、当代西方绿色发展思想借鉴下中国的绿色发展观

1、中国的绿色发展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视野的一种新潮流。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模式创新,建立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发展进程需要“绿色”主导,绿色发展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既体现了人类文明生态化转型,又顺应全球生态现代化绿色浪潮。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顺应当今时代要求。

2、中国的绿色发展需要马克思绿色发展观指导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近几十年,由于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桎梏,甚至人类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我们迫切需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十以来,“绿色”成为中国一切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拓展。绿色发展以“绿色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提倡保护环境,降低能耗,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途径。因此,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呼吁和谐的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中,应该注意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循环能源,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消费。

3、中国的绿色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

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深刻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之中。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近五年来,在的领导下,提出了一系列的绿色发展理论。从“美丽中国”、“两山论”、“生命共同体”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倡走“绿色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绿色发展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绿色”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名词,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效益整合。

4、中国的绿色发展具有阶段性

绿色发展生态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目前,中国绿色发展主要以马恩的生态自然观为哲学基础,历经我国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深入发掘与科学总结,在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中国的绿色事业道阻且跻,对绿色意识的弘扬、绿色观念的倡导、绿色伦理的确立,是我们在走向新世纪途中所面临的一个个迫切又艰巨的生态文明工程。

【参考文献】

[1]郝栋.绿色发展的思想轨迹[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指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3]张斌.环境正义:缘由、目标与实质[J].广东社会科学,2013.4.69.

[4]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候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8

关键词:色彩词汇;色彩文化;文化对比

一、“青”在中国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青”在中国有着多样复杂的意义,它主要代表了三种颜色:绿色、蓝色、黑色。《释名・释采帛》云:“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这里的“青”是指刚发芽的小草和植物嫩芽的颜色,也就是绿色。象征着事物的新生以及勃勃向上的生命力。由此语义派生出来的“青春”代表着人年轻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时光。“青”在古代还代表着蓝色,如荀子在劝学篇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是指一种染料,又叫靛青。而“蓝”,则是一种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以做染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说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古诗中也经常用“青空”“青天”来代指蓝天,这里的“青”有着清澈广袤,高原坦荡的象征意义,后来又由此意派生出了高风亮节,清廉等义,如“包青天”,除此之外,还延伸出了“高官高位”的意义,如“平步青云”等。“青”除了代表绿色、蓝色之外还代表着黑色。如李白诗云:“朝如青丝暮如雪”青丝用来形容黑发。唐人韩琮诗云:“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常青古无有。”在京剧中,举止端庄稳重的正派中年女性,由于穿着黑色的衣衫,也被称作“青衣”。在古代,“青”即黑色还代表着地位低微,如“青衿”。

二、“青”在日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青”在日语中可以指蓝色,并多与天空、大海有关,如:“青い空(蓝天)”。“青”在日语中也可以指绿色,如“青信号(绿色信号灯)”“青いものをもっと食べる必要がある”。这里的“青いもの”泛指绿色蔬菜。“青”也指青绿中带些苍白,灰白的颜色,多给人一种不健康的感觉,如“色が青白くなる(脸色苍白)”等。“青”还有未成熟的、修炼知识不够等意义,如“まだまだ、考えが青い”,形容人的想法过于天真,“青梅”形容未成熟的梅子。除此之外,“青”有时还用来指黑色,但这种用法不常见,如“青鹿毛”指马黑色的毛。福田邦夫在《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的意义和文化――》曾说道,“青”带给人的感觉有很多,如:温和、安定、生命力、冷静、寂寞、深远等。日本人对“青”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认为“青”是自然的代表色之一,能够给人一种温和、安定的感觉。日语主要把“青”作为一种镇静色,并由此派生出来不同的语义特征。内向、安静的日本人对“青”十分喜爱,“青”和“白”一样,有着巨大的魅力吸引着日本人,它们被认为是“日本的代表色”。再加上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能让安静下来的冷色调“青”色就更获日本人的喜爱。

三、中日“青”色彩词汇差异

“青”不管是在汉语里还是日语里,都可以指“蓝”、“绿”、“黑”三种颜色,并且都可以用来形容脸色不好。“青”在日语中,形容大自然的事物时多为褒义,而在形容人时多带贬义。例如“青いB”指幸福的鸟,而“青二才”则是指责年轻且经验不足的人的詈词,而汉语中“青”的象征意义相对要更多,其中既有贬义的,也有一些转义用法。如,青楼,原指豪华精致的雅舍,但是现代专指烟花之地。人们对同一种颜色的生理感知是一样的,但是从该颜色所派生出来的词汇象征意义却是不同的。日本气候温暖,四季的变换相对温和。与西洋人克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不同,日本人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希望与自然共存。这中观念从日本的文学中也能看出来,无论是中古的《源氏物语》,还是近世的俳谐,都把自然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融入作品当中。而“青”包含了大自然中最常见的“蓝”“绿”等意义,对日本人来说就是自然的代表色之一,给人一种安定、温和的感觉。在中国,“青”还与儒释道有密切关系,此三教都很崇尚青色。如道家中的老子的坐骑为“青牛”,道士着“青衣”等等,青色所传达的色彩感知为“清净”,清净无论在参禅悟道,还是君子修生养性,都是被极为推崇的。由此可见,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形成一种青色文化了。色彩词的象征意义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色彩词汇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民族心理,避免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增进相互理解。

参考文献:

[1]福田邦夫.赤橙黄绿青蓝紫――颜色的意义和文化[m].株式会社:青娥书房,2006.

[2]李庆祥.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J].外语研究,2002.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9

关键词: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策略;启示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关于绿色消费的内涵,迄今为止学术界和业界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学者从各自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易必武(2003)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效率、消费者权利的消费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消费与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与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最小,实现资源利用与生存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消费的本质特征直接体现在5R上,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万物共存(Rescue)五个方面。井绍平(2004)认为,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为了满足生态和环境需要而消费对环境无害或少害的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方式。罗永泰(2004)认为绿色消费必须符合“三e”和“三R”原则:究实惠(economics);讲求生态效益(ecological);符合平等、人道原则(equitable);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修理旧物(Reuse);提倡使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Recycle)。

消费者协会认为,所谓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这包括有三层涵义:是倡导消费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方面转变。

国外学者将避免使用下面六大类商品的消费者视为绿色消费者。这六大类商品是:1)危害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2)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3)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有效期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4)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5)含有对动物残害或剥夺而生产的商品;(6)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等。

综合上述界定,我们认为,绿色消费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行为上的体现,绿色消费承认资源的稀缺性,强调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其次,绿色消费力求实现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协调与优化,绿色消费充分考虑消费者自身的权利,同时也考虑他人和“下一代”的生存权利的公平性;第三,实现绿色消费的途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绿色流通体系,从生产、采购、配送、销售、消费、回收等所有环节的绿色化。绿色消费要求提供绿色产品,选择绿色生产模式,建立绿色流通体系予以支撑。

二、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的互动发展

任何一个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的,反之营销观念又能引导和促进消费需求。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市场导向首先是顾客导向,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必须以消费者为核心,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识别顾客认知价值,最终满足消费需求;其次是竞争导向,即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要考虑竞争者态势;第三是协同,即企业需要协同其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提高企业营销活动应对环境变化的整体灵活性。可见,企业营销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是企业能动适应环境变化的一个有机过程。其中,消费需求始终是推动企业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活动调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从营销实践来看,绿色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与绿色消费的兴起休戚相关。从研究来看,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引导和促进了绿色消费。

(一)绿色消费是推动绿色营销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

全球绿色消费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绿色消费细分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为企业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顺应这一要求,绿色营销首先在企业营销实践中逐渐传播开来。绿色营销是伴随全球绿色消费兴起的一种市场营销新思维,要求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寓环保意识于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消费为企业提供了新的细分市场,绿色消费者是推动绿色营销的原动力,消费者是否采取绿色消费行为是绿色细分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并直接决定着绿色营销的发展。

(二)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重要的视角之一

关于绿色营销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以了解绿色消费者为基础的研究,重点研究绿色消费行为;二是以提高绿色营销绩效为基础的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绿色营销的有效性。国外有关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出于两个目的,第一,绿色营销的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从营销实践来看,长期以来普遍感觉绿色营销不易操作,原因之一在于对绿色消费行为把握得不够,因而绿色营销策略就很难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因此推动了绿色消费行为的研究;第二,有效的细分市场应该同时具备可衡量性、规模性、可接近性、差异性和行动可能性,为此,必须努力识别刻画绿色消费市场的有效细分变量。因此绿色消费行为研究能帮助识别绿色消费市场的有效细分变量,成为绿色营销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绿色消费行为研究是深入开展绿色营销研究的基础,同时,深刻理解绿色消费行为是实施有效营销策略的先决条件。

(三)绿色营销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

意义上完整的营销过程包括对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企业通过对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破坏的严重性、绿色消费的伦理价值与价值等方面诉求点的挖掘、展示和宣传,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使消费者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念。同时,企业通过营造绿色消费,成立绿色消费组织,促进绿色产品的推广和绿色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敬的行为,培育人们的绿色消费倾向,引导和促进人们的绿色消费行为,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

高中绿色化学的定义篇10

关键词:绿色化学;发展现状;高中化学

一、什么是“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又称清洁化学(Clean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mentallyFriendlyChemistry)、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BenignChemistry)。绿色化学的先驱、原美国绿色化学研究所所长、耶鲁大学p.t.anastas教授在1992年给出的“绿色化学”的定义是:“thedesignofchemicalproductsandprocessesthatreduceoreliminatetheuseandgenerationofhazardoussubstances”翻译成中文即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使用和产生的化学产品和过程的设计。我们可以把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理解为在化学工艺和反应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并力求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不再产生废物,实现“零排放”。从而从源头上根除污染,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实现化学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绿色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绿色化学最初起源于美国。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倡导减少产生废物和回收利用废物,从而达到废物排放最少的目的。绿色化学的思想萌芽。

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指出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包括减少使用有害物质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以此保护自然资源。绿色化学的思想初步形成。

1990年,美国颁布了“污染防治”法案,将污染的防治确立为国策。该法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绿色化学”一词,并定义“绿色化学”为采用最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生最低排放的工艺过程。

1991年,美国环保局污染预防和毒物办公室启动“为防止污染变更合成路线”的研究基金计划,用以资助化学品设计与合成中污染预防的研究项目。1993年研究的项目扩展到安全化学品、绿色溶剂等方面,该计划更名为“绿色化学计划”。

同一时期,日本等其他很多国家的政府、学术界和企业也开始关注“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开发。

1995年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澳大利亚皇家化学研究所(RaCi)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此外英国设立了“英国绿色化学奖”“绿色化工水晶奖”,并创办了世界第一本名为《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的杂志。日本也设立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这些政府行为都极大地促进了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

三、我国“绿色化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很重视在绿色化学方面的研究。

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开展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活动,分析了国内外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1996年,国家召开了“工业生产中绿色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并出版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研讨会学术报告汇编》。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立项启动了“九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与化学反应工程”。中国科技大学绿色科技与开发中心在该校举行了专题讨论会,并出版了《当前绿色科技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论文集。同年,香山科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72次学术研讨会,闵恩泽院士、陈家墉院士等都做了有关绿色化学的重要报告。

1998年,合肥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这些都加快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步伐。

四、“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中的渗透

1.“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新课标和教材中的体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很多重要知识、理论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并总结的。所以,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化学学科是必然趋势。《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比如,“实验化学”模块中提出“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也有很多地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比如,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里第二大点就是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用一张图可以简单明了地介绍绿色化学的特点。在紧接着的思考交流部分通过比较环氧乙醚制备的新旧工艺,介绍了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是体现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再如,选修1“生活与化学”第四章第三节垃圾资源化中治理白色污染的3R原则就源自绿色化学提出的“5R”原则:减量(reduction)、重复使用(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和拒用(reject)。

高中化学教材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实验内容,对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做了简单统计:

对上述实验中涉及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也做了简单统计:

由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多、涉及的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也不少,因此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是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现

(1)推广微型化实验

微型化实验仪器的体积小,药品的用量可以减至常规所需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少。与常规实验相比,微型化实验的突出特点是实验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反应速度快、安全系数高、实验效果好。尤其是药品用量少、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与绿色化学的理念完全一致,且十分适合中学实验教学。

(2)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里有一些危险系数大或污染严重的实验并不适合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比如,电解饱和食盐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我们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实验视频,或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实验。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实验过程,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实现了化学实验的“零投入和零污染”,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绿色化学。

3.“绿色化学”在高中化学试卷中的体现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都有浓厚的绿色化学色彩。例如,2013、2015年江苏卷第一题选择题就是直接考查保护环境的几种做法;实验流程题更是大多体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等绿色化学的思想。高考是有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的,高考试题对绿色化学的关注,势必引导高中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从而引起全社会对绿色化学的关注。

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让绿色化学的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形成良好的社会环保氛围,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朱清时.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6):415-420.

[3]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李进军,吴峰.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