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学基础研究十篇生物学基础研究十篇

生物学基础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56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21世纪生物科学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运动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系数,显示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生物课程比较于“语、数、外”的开设,明显处于“等级文化”中的低等级,生物课在一些学校可有可无,生物课所占教学计划中的课时较少。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内容与课时的矛盾十分突出,生物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特别在课程实施上,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竞独立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外,成为没有生命的模型,成为如同嚼醋的课程,学生们在教育里抽象而艰难地认识生命、感受自然界、理解”新陈代谢、背诵着生命的基本特征、死记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鉴于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课改势在必行,本次课改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将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相比,首先在课程具体目标要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

1.知识方面: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表态结构等知识”,还要求获得“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不仅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得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提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2.能力方面: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不仅首次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明确、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3.情感方面:和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将“思想情感”改变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对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况,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

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2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生物制品基础与技术;六步教学法;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院结合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生物制剂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生物制品的典型产品生产工艺与课程内容融合,重新组合,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学习技能知识,由原来的被动模仿到现在的自主设计、自主生产,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生物制品基础与技术”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我院以五个典型产品生产为代表,每个产品生产设置多个岗位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均由四个模块组成,即第一步:必备知识;第二步:做计划;第三步:实施;第四步:评价反馈。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强调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针与它提倡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的实训室,师生双方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五个特点:①教师一体化;②教材一体化;③教室和实验室一体化;④学习主客体一体化;⑤教学手段一体化。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基础与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标准

(1)通过校企合作,设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者在对多家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设定课程内容的主要方向,聘请有经验的专家,根据药厂实际生产情况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

(2)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基于校企合作进行课程目标设定,根据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按学生的理解情况分为自学、讲解和练习三部分,然后将讲解部分依据药厂工作流程进行细分,分为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3)根据药厂生产工作流程,设计学习情境。对掌握和熟练掌握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按药厂生产工作流程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融合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原则是从简单的基础技能到较复杂的综合技能。在此过程中应有聘请的专家参与。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大纲设置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进行,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2)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正确指导学生的技能操作。

(3)采用小组拼图法、卡片询问法及引导提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学生能相互纠正错误,给出意见,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采用模拟演习法,学生通过模拟实际工作中的一个情境,自我设计工作方案,认识和解决工作问题,反思实验方法的优缺点,组成小组实施工作方案,并学会总结不足。

3.强化能力考核,重视技能培养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设计了过程性考核来约束学生,学生的成绩通过平时表现、技能操作能力、理论掌握能力等方面来体现,并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估等多种评价方式,保证成绩的真实性。

虽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动手主动创造,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以达到更高的标准。

参考文献: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3

1.1转化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转化医学提倡以患者个体为中心,强调多学科交叉合作。转化医学作为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走向成熟,需要多专业的交流与协作。在国外转化医学起步较早。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了发展生物医学的长期计划,主要是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能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间互相协作研究的团队。在niH的推动下,2011年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在内的38个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2005年苏格兰政府与惠氏制药公司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2007年,欧盟实施的第7个框架研究计划,将预算中的60亿欧元用于转化医学研究方面。同时世界著名医学类核心期刊都为转化医学开辟了专栏,相继组建了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和translationalResearch等国际性专业杂志。相比较而言,中国在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日趋高涨。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专门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med-X研究院”;2008年上海复旦大学依托其附属医院,率先成立了“出生缺陷研究中心”;2009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组建了“湘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恶性肿瘤;2011年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神经科学转化医学中心”等。

2010年陈竺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直接药物作用靶点为pmL-RaRa。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该类型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砷剂成功治疗apL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典范之一。

1.2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发展的时代产物,其中心思想是以解决临床和健康问题为目标的实验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是转化医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①分子靶向治疗;②寻找适当生物分子标志物,提高临床辅助技术对临床工作的辅助效力;③药物二期临床实验。此外,还有基因诊断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基因组药理学与个体化医学。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1.2.1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大多数慢性病是多病因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因此,对这些疾病不能采用单一方法来进行诊治。着眼于患者的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疾病基本特征进行分子分型,以此为基础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现代医学的目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可以对治疗方法、药物、剂量进行优化,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2.2生物分子标志物的鉴定与运用基于各种组学方法筛选出早期诊断疾病、预测疾病、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如Dna、miRna、蛋白质及多肽、炎性因子及其通路等,有利于针对性地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缩短药物研究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阶段的时间。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开发应用,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1.2.3药物临床实验及研发美国曾有报告称,研制一种新药,从选题到临床应用,平均要用14年的时间。近40年来,美国在恶性肿瘤的研究方面投入2000多亿美元,收获了156万篇研究论文,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得到显著改变。转化医学通过收集和分析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海量数据,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有效地降低在临床二期实验中药物靶点验证性研究的失败率,提高了基础研究的转化率和速度,为新药的临床应用和个体化治疗研究开辟出一条革命性的道路。

2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一致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中医学先进的理念与落后的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限制了中医理论的广泛传播及其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然而转化医学的出现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医药学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历程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思想不谋而合。

2.1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运行模式相同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学产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中抽提理论,再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过程是中医药发展的经典模式。基于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出现严重脱节而产生的转化医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可以指导基础研究方向。虽然传统中医学不进行实验室研究,但其“临床-理论-临床”这个螺旋上升的模式与转化医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

2.2转化医学与中医学的理念统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存在着方法论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医学以系统论为导向,基础医学则以简化论为基础。转化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健康除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外,还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决定了转化医学必然是一种复杂性研究系统。以转化医学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应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定量分析生物系统若干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通过反复计算和/或数学建模及试验来研究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医学是借助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科学,其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等思想,与系统生物学的理念相统一。

2.3转化医学与中医学所倡导的治疗方式相同现代疾病谱逐渐向慢性病方向转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且机制复杂,以往的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奏效。转化医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患者遗传、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学治病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其本质就是个体化医学,体现了现代个体化医学的特征。

3中医药转化医学的特点

3.1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精髓,如果中医药的研究忽视中医学的特色,一味地追求细胞乃至分子层面的机制,或盲目地模仿化学药物研发模式,必然导致临床与科研的脱节,最后中医临床只能依据古代经典,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因此,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3.2以患者个体为中心中医学的整体观既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密切相关,并建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体系,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医学研究模式。

3.3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促进的连续过程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具有“实验室-临床-实验室-临床”不断循环的运作特色。中医学也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基础与临床之间不断地循环转化,才能促进中医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4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实施

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如何开展,如何顺应世界医学发展潮流,是当前中医药界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中医药语言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药转化医学实施的关键。

4.1建立中医学转化研究机构有条件的研究型或教研型中医药大学、研究型医院或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可采用加盟或联合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以临床和基础及药物研发为主体,结合中医古籍研究的跨学科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并吸引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平台管理方式进行统一部署和联合攻关,构建起一条高效率的转化链。此外,也可以通过内部选拔或对外招聘的方式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室。此外,生物医学信息学为解决转化医学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学,其研究者应该成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4.2加强转化医学推广教育和转化型人才培养长久以来,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提拔和奖励主要依据研究者的论文,而不是其带来了多大的临床效果。而临床医生则缺少时间去阅读相关文献,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也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相对欠缺,对世界医学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对既懂中医又具有现代西医科学实验技能,并有转化医学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内中医药大学与开设的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4.3加大扶持力度与政策引导长期以来,高昂的经费支出是造成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十分缓慢的核心问题,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转化过程成本高,前期的巨大投入使许多企业和医疗机构失去投资的动力。其次,中医药转化研究的过程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利益协调,很容易在关键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因此,政府除了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引导大型企业赞助中医药转化研究外,还应制定有效的体制、规定,将各学科、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团结高效的研究团队。

4.4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展开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医药转化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和加快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水平迈进。中医药转化研究的开展应紧密结合中医特色和优势。主要包括:①重视中医经典的指导作用:2006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强调在“继承”基础上加以丰富发展、充实完善,才会有中医的创新。②推动经典复方的方剂组学研究:方剂组学以中医方剂作为研究内容,以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然后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③协作进行病证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陈可冀院士认为,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④注重结合中医临床:进行中医药转化研究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色,针对证候的分类、治则治法、方药选用、证候转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应用各种组学技术,筛选出不同层面的与证候发生发展、辨证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并给予其在脏腑及四诊信息中的定位。

5结语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4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关键科学问题

SubstancebasisresearchonChinesemateriamedicaisoneofkeyscientific

problemsofinheriting,developmentandinnovationofChinesemateriamedica

YanGXiu-wei

(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thecompoundChinesemateriamedicaisthemedicationpatternof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thediseasepreventionandtreatment.thesingleChinesemateriamedica(mostlyindecoctionpieces)istheprescriptioncompositionofthecompoundChinesemateriamedica.thestudyoftheeffectivesubstancebasisofChinesemateriamedicashouldbebasedonthechemicalcompositionsofthecompoundChinesemateriamedicaasanentrypointconsideringthedifferentstatusof″monarch,minister,assistant,andGuide″foracertainsingleChinesemateriamedicainthedifferentcompoundChinesemateriamedicawhilesubstancebasisresearchofacertainsingleChinesemateriamedicashouldbeafullcomponentanalysisaswellasbothstableandcontrollablequality.SubstancebasisresearchonChinesemateriamedicaisoneofkeyscientificproblemsofinheriting,developmentandinnovationofChinesemateriamedica.

[Keywords]compoundChinesemateriamedica;effectivesubstancebasis;keyscientificproblem

doi:10.4268/cjcmm20151719

中药是以人种药理学(ethnopharmacology)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意义上的筛选开始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为各种应用目的的临床试验/总结。由于这种临床试验/总结是以人种为对象,总结出的结果是科学的。中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汉《神农本草经》最初记载中药365种,唐朝《新修本草》增加了中药114种,明朝《本草纲目》记载中药1892种。初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的《本草纲目拾遗》,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增录了药物716种,吸收了不少民间药物和外来药物,加附篇收载中药,总计921种。这些是传统中药,经历了人种药理学的考验。其后不泛发展了一些中药,但大多只能归属为“药用植物”或“草药”,很少经历人种药理学的严格考验。本文以传统中药为对象,阐述其物质基础研究是其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策略之一是中药材、饮片突出全成分分析和稳定性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复方突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生药和饮片物质基础研究

1.1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

生药是指纯天然未经过加工或者简单加工后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类中药材,少数为人工制成品。因此,生药是中药的原料药。依据药品国际通行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要素原则,生药首先要具备此三要素,它们都与生药的物质基础相关。如安全性上,附子中的乌头类生物碱,马钱子中的士的宁类生物碱,鸦片中的吗啡碱。有效性上,麻黄中镇咳、平喘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类生物碱。质量可控上,前述这些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寡。由此推论生药的物质基础是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先决条件。由于中药应用很少像“独参汤”那样一味药应用,基本为复方,每个生药所含某一个和/或某一类化学成分在复方中的权重由该味药在复方中的君、臣、佐、使的地位所决定,“药有限,方无穷”,“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在某个中药复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某些分子或“分子群”,在另一个中药复方中可能是次要的分子或“分子群”了。因此,生药物质基础研究科学、现实的做法必定是全成分分析。这种全成分分析是中药领域的公益性事业,决定了要采取“举国体制”式的由国家相关部门统筹计划安排,稳步推进其进展。

1.1.1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物种中药基原植物具有多样性,有其历史原因。①不同科来源的中药材。1963年版《中国药典》同时收录了木通科木通、毛茛科川木通(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Franch.或绣球藤C.montanaBuch.-Ham.的干燥藤茎)和马兜铃科关木通(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干燥藤茎),作为木通应用,由于产量的原因应用最广泛的是川木通和关木通。直至“马兜铃酸性肾病”提出后,引发了对木通、川木通和关木通物质基础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等,毒性大;木通不含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安全无毒[1]。2000年版和2015年版《中国药典》木通项下收载木通科植物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三叶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或白木通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干燥藤茎为木通的法定药材。②同科不同属来源的中药材。如《中国药典》土鳖虫项下收载为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性干燥体,物质基础不详。③同属不同物种来源的中药材。如人参(panaxgingsengC.a.mey.的根和根茎)和三七[p.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和根茎]同为人参属(panaxL.)植物,前者人参三醇型皂苷与人参二醇型皂苷的含量比为1∶2.75,含微量齐墩果酸型皂苷;后者人参三醇型皂苷与人参二醇型皂苷的含量比为3∶1,以20S-原人参三醇型皂苷为主,不含齐墩果酸型皂苷[2-3],它们为不同的中药材。④同一物种不同的药用部位。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功效为发汗解表等;麻黄根来源于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功效为止汗固表。同物种不同部位,临床运用各异。麻黄草质茎中主要生物碱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代表,而麻黄根中主要生物碱以大环精胺类生物碱为代表,物质基础不同,作用截然相反。枸杞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传统滋补药,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等作用;地骨皮是枸杞的地下根皮,清热凉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喘咳、吐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生药物质基础的研究有助于判断物种的差异和同一物种不同部位药用价值的取向。

1.1.2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药材的道地性与非道地性由于中药材的优质性没有客观和法定的依据,人们习惯将道地药材称为优质药材。道地药材的化学组成除受该物种的遗传因素控制外,还受该物种所处环境的胁迫。因此,根据标准道地药材物质基础化学组成的可视化图谱,不是某个或某几个,而是化学物质的指纹性,能够甄别道地性与非道地性药材。同时,研究道地药材物质基础与谱效学是否相关联,有助于判断道地药材的优质性。物质基础是“因”,优质性是“果”。

1.1.3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由于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决定了其种植/养殖是实现可持续性利用、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中药产业链的形成和不断延伸,加剧了天然资源的不断减少和枯竭,资源问题面临挑战。“九五”末期开始,国家采取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养殖(Gap)基地来缓解资源问题的压力和提高中药现代研究水平,对常用或急需、濒危的120余种中药材开展了引导性Gap工作,面积不断扩大,也极大地调动了中药制药企业和跨国集团参与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工作,经过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常用中药材生产体系基本建立。尽管出现了发展中的连作障碍、病虫害等方面的问题,总体趋势形势喜人。但是,面临用什么指标评价其质量优劣、如何指导其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制定的科学问题挑战。由于生药的物质基础系统性研究薄弱,科研积累不够,不能从体现药物属性的物质基础方面进行科学评价,严重制约了中药材Gap工作的有序推进。生药物质基础存在是客观事实,因而现实的技术策略之一是明晰生药的物质基础,进行全成分分析及其含量科学标准制定,指导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1.1.4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药材的定向优选、培育中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产量高不是衡量其质量优劣的指标,物质基础存在、内含成分比例和含量适当才是“金”指标。因此,只有在质量标准科学确定的前提下,以其为指导,才能多、快、好、省地定向优选、培育良种或新品系。

1.1.5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中药材濒危物种可持续性发展美国《濒危物种法》指出,导致物种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有:①野生动植物的生境或活动范围已被毁灭、更改、缩小或有被毁灭、更改、缩小的危险;②因商业、娱乐、科研或教育活动而过度利用;③疾病或捕食行为;④现有的管理机制不充分;⑤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了它们的持续生存。这些因素在中药材濒危物种中都存在。我国政府除立法保护外,还鼓励科研工作者寻找代用品。那么能否代用?物质基础是决定因素。应该在这些中药材濒危物种还存在的情况下,尽早明晰其物质基础,建立数据库,以便对照比较,寻找到或研制出切实可行的代用品。

1.1.6生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与其体内过程研究中药的体内过程研究,已成为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4-7],涉及到药代标示物、靶标示物和非靶标示物分析,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等方面的研究,能够为现代科学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方法。鉴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可变性因素较多,中药的体内过程研究应以单味中药为切入点。因为中药所产生的整体疗效是建立在单味中药基础之上的,“药有限,方无穷”,将单味药的基础研究做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辐射促进复方的研究。尤其是复方配伍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是以单味药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的前提条件都要求生药的物质基础应尽量清楚。

1.2饮片的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旧称修治)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等),原形药材饮片(适应于易用性的炮制)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制的饮片(适应于临床特殊应用的炮制)。中药切片和原形药材饮片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制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严格意义上的中药饮片是处方药。炮制是中药的特色之一,包含了许多“绝技”,在某些人为因素的干预下,生药的物质基础无论在组成上、比例上都可能发生变化,尤其是物质基础化学结构上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其毒性和疗效。如附子的炮制减毒;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大黄炭药性的改变;水参加工成红参化学结构上的改变[2]等等。总之,按标准操作规程炮制而成的饮片,有其自身的物质基础。明晰炮制品的物质基础,对于揭示炮制机理、制定标准炮制规范和质量标准、保证中成药质量等都有重要科学意义。饮片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亦随它在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所决定,因此,饮片物质基础的研究亦应是全成分分析。

1.3生药与饮片物质基础稳定性研究

无论是生药还是饮片,每个生药、每个饮片,在不同的处方组成中,都对应不同的作用。追求它们物质基础的平衡、稳定,控制其制备程序和质量,是保证中成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最现实的方法,具有普遍和重要科学意义。

2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物质载体,其对疾病具有治疗作用是客观事实,那么就有物质基础存在。这种物质基础不同于生药或饮片,因为中医师设计的某一处方针对的是“证候”或疾病,遵循“相须、相使、相恶”的作用规律,同一味中药在不同配伍环境下在体内表达不同的效应物质,从而实现药效的配伍取向。所以,这种物质基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基础,而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复方才是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良好切入点。一般来说,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指中药中含有的能够表达药物临床疗效的化学成分的总称,显效的化学物质来源和状态复杂。一方面,那些尽管在中药材中含量较高,但由于生物利用度低,或代谢消除迅速等原因难以在体内达到有效浓度的成分,很难成为重要的药效物质基础;反之,中药中有些微量成分可能在生物体内通过代谢转化生成强活性代谢产物,或众多微量成分产生明显的累积作用而发挥药效。另一方面,药物药效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那些能够吸收进入体循环的成分,并具有一定的适宜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能够到达靶组织进而与靶点相结合或相互作用,发挥药效。可吸收成分可能是中药原型化学成分,亦可能是原型化学成分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和/或代谢产物[4-5]

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关系到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的关键因素,其研究和确认的技术与方法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医在已形成的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理、法、方、药”,“君、臣、佐、使”组方遣药对证治疗,是中药有效成分对经络脏腑病证多层次、多靶点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分子层面上来说,实际上就是中药中多种分子“组合物”的作用结果。由于绝大多数中药来源于动植物,动植物按照其生活史和抵御外在因素侵饶,精细地合成不同结构类型的相应化学物质,决定了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是一个复杂体系。对于疾病来讲,并不一定前述的“组合物”中的每个分子都有直接的作用,而是各施“君、臣、佐、使(药物相互作用)”的功能职责。因此,中药对某种证候或疾病的有效与无效,直接取决于有效成分的存在与否和量的多寡。中药中的有些化学物质对于机体来说直接发挥生物学作用,称之为有效效应物质,而另一些是间接发挥生物学作用,如大多数原生苷是前药(pro-drug),其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产物和/或代谢产物发挥生物学作用;其他类型的化学物质亦可能存在类似的转化形式,等等,这类天然的化学物质称之为有效成分。既不产生直接作用,亦无间接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之为无效成分。一般来说,按照中医传统水煎的处理方法,对有效成分、有效效应物质和无效成分是没有选择性的,是一个遵循热动力学的混合体。中药对于人体来说是外来异物(xenotics),其对人体的作用称之为药效(有些是毒效);人体对外来异物本能的处置过程,称之为代谢。代谢包含了有毒物质的无毒化、无毒物质的有毒化、无效物质的有效化、弱效物质的强效化以及有效物质的“灭活”等等。药效(毒效)反映了药物的属性,代谢体现了机体的本能,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另一方面,并不是使用的中药剂量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剂量范围,方剂中药物配伍合乎法度,不但体现在药物之间性味、归经、功用等的协调呼应,而且体现在用量上各组成药味也应当符合一定比例,各味药的剂量调整往往会使方剂的功能发生较大变化。绝对量和比例的确定,要求物质基础的明晰化。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以分离出吗啡为标志,已有200余年的研究历史。国内外研究者借助于植物化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手段,在阐明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的多样性上做出了贡献,如人参[2]、三七[3]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发展了诸如生物活性导向分离[8-9]、成分敲出方法[10]、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11-12]、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13]和分子生物色谱技术[14]等等,在解决中药活性成分(尚不能称为药效物质基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思路、方法及应用技术的局限,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的弊端。从药物的角度来讲,始终没有克服寻找有效成分的盲目性,不仅发现率低,而且无谓付出巨大,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存在将化学成分视同于有效成分和/或效应成分的错位认识,出现越纯化分离活性越弱甚至无效的现象,漠视化合物之间药效的叠加作用或相互作用。由于过去在植物化学思维模式下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和在西医解剖学概念指导下的药效学实验在一般的实验室即可完成,出现对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相对比较深入而对其有效成分和/或效应成分研究远远滞后的现象,多学科交叉研究不够。近年来出现了高通量筛选理论和技术、体外细胞水平的生物活性筛选等,在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的表征分析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resonance)[15]、亲和磁珠(affinitymagneticbeads)[16]、生物素亲和标签(biotin-affinitytag)[17-18]、化学蛋白质组学(chemicalproteomics)[19]、靶分子亲和-质谱分析技术(targetmoleculeaffinity-massspectrometry)[20]等等,但多注重中药原形单体化合物的研究,虽阳性率较高,但成药性差,原因是忽视了中药复方的多靶点作用,缺少能系统表征中药特性的“多组分-多靶标”的分析方法,难以解决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标的问题;同时亦忽视了中药化学成分在体内过程中的变化或相互作用。面对多成分,作用必定是多靶点。Hopkins于2007年提出了网络药理学(networkpharmacology)理念[21],随后有学者响应[22-24],尝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构建了一个中草药整合数据库[25],通过文本挖掘方法得到了46914个复方,8159种中草药,25210个化合物,6826种药物,3791种疾病以及17521种相关的靶标,嵌入了网络可视化平台,对已知成分-靶标-疾病网络数据进行可视化,解释中草药的分子作用机制。但该平台不能对没有靶标数据的化合物进行预测,也不能将靶标与疾病关联起来。其他的研究组[26]亦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网络药理学采用网络与系统的方法建立复方化学物质组与机体靶标群相互作用的评价体系,确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方法,但对于物质基础都不清的中药复方来说,目前只能是“阳春白雪”、“纸上谈兵”。因此,只有有效物质基础明确了,利用大数据的处理手段和技术,才能构建准确度高、特异性强的适合于中药的预测模型。时代赋予我们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要明晰化的巨大挑战。否则难以进行科学传承。

应对挑战,提出如下步骤的现实策略。

①选择名方、经方进行研究。名方、经方具有人种药理学的长期临床实践和沉淀,疗效确切。其中,药对,又称对药是良好的切入点。药对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味药物的配伍组合;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用药组方形式;药对研究一直是复方配伍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切入点。集历代临床药对实践之大成、现代研究之成果,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对800余个药对或配伍,从中医理论,药学、药理和毒理研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诸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另从组方和作用机制及应用特色的角度亦加以辨析。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常用中药药对分析与应用》,收载了临床常用的近400对药对,较系统地介绍了临床常用中药药对配伍理论形成、发展过程和药对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合理应用。两书充分反映了中药药对研究和应用的全貌,但从现代“循证”的角度研究其相互作用的成果甚少。正确的药对应用,可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可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不恰当的应用,亦可能使疗效降低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等等。近代,西医亦在学习中医的思维,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药对配伍精当,是解析中药多味药复方组方和作用机制的基础和分析策略,因而已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关注。以对药为示范,总结普遍规律和特性,可指导复杂中药复方的研究。

②在生药或饮片全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复方标准汤剂共有成分和个性化成分研究,关注新产生的化合物,量变和比例变化等。如左金方的研究[27-28]

③在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肠内的稳定性,包括肠内菌丛和内源性酶对其的生物转化,规模化制备其肠内菌生物转化产物。如通脉方的研究[29]

④肠吸收研究。除了作用于消化系统外,口服药物能否稳定地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是衡量其是否能成为有效成分和/或效应成分的指标之一。研究药物肠吸收的模型较多,晚近开发的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30]能预测可吸收成分和不被吸收成分,以及吸收过程中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谢稳定性、外排和吸收动力学等,尤其是不被吸收成分的排除,使中药化学成分复杂性简化。最近几年开发的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Caco-2细胞胶原包被6孔转运板体系[31]更适合复方中药成分肠吸收研究。

⑤以复方可吸收成分研究结果为基础,体外研究这些成分在肝脏的代谢稳定性,并规模化制备代谢产物。

⑥可吸收成分(包括复方的肠内菌转化产物)及其肝脏代谢产物的体内过程和动力学研究,评判药代动力学参数。

⑦可吸收成分(包括复方的肠内菌转化产物)及其肝脏代谢产物生物活性,包括药物转运体、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亦包括毒性研究、病理学研究等,以发现效应成分为主要目的。由于是体内实际作用成分,可采用各种高通量筛选技术、体外细胞模型等进行筛选。

⑧总结以上成果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表征中药复方的活性成分(组)-靶标(群),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制,形成系统的方法学或共性关键科学技术。

⑨根据中药复方作用的机制,确定相关生物标记物,进行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从整体出发研究疾病与中药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揭示遣药组方基本原则的科学内涵。

⑩分析中药复方临床药效与现代生物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对应性,并进行现代表述,为尽快使中医药得到国际理解和认可提供现论支持。

此外,中药通过改善肠内微生态平衡来达到纠“证”或治疗疾病,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从“宏基因组学”角度研究人肠内微生态,寻找与“证”或疾病相关联的微生物、疾病诊断的生物靶标等亦陆续展开,如中国学者的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32]等,以及随后的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等[33]

3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与其创新发展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与同时代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处于同步化状态才能得到健康发展。面对现代生物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中药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必须具有现代科学化特点。中药是一个复杂成分组成的复杂给药系统,一方面,中药复方传统水煎的处理方法,对有效成分、有效效应物质和无效成分基本上是没有选择性的;另一方面,药味配伍将对单味药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和药效(aDmet/act.)的动力学过程施以相互作用。明晰这些药味的物质基础,才能科学地创制出分子组分水平的“有效组分”现代中药。

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是适应疾病发生、发展的典型的个体化治疗,具有生物顺应性的特点。近年来,西方现代医学亦在学习中医的整体观理论和思想,发展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可能各不相同,中医临床上辨证施治,中药复方对应证候或疾病,根据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以中药复方物质基础为分子“探针”,有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阐明上有所突破。尤其是近年来代谢组学思想和技术方法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许多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将对新医药学的诞生产生巨大贡献。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亲睐中药的人种药理学的辉煌成绩,认为从这些临床治疗总结出的中药中极有可能发现现代意义上的创新药物或先导化合物,因为受试群体为人,没有种属差异。另外,药物与天然产物、组合化学库相比,天然产物明显占据了更多的化学空间,具有更多的化学多样性。因此,传统药物已成为新药或先导化合物筛选的重要资源。实际上,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麻黄碱、青蒿素、靛玉红、三氧化二砷、加兰他敏、人参皂苷-Rg3等,源于中药,创新于中药。相信随着中药现代研究的不断推进,中药将会在这条途径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4结语

目前全球使用天然药物(包括中药)的人数约为40亿,德国是西欧国家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占了德国和欧盟70%的市场份额,德国人超过58%服用中草药,在德国大部分药店都可以买到中草药。澳大利亚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次看中医,中草药逐渐成为澳洲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中医药亦逐步取得合法地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其纳入医疗保险的范畴,2002年美国政府批准将中医列为医学保健系统之一。美国FDa不再要求中草药是所谓纯而又纯的“单体纯品”,可以是“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为中药走进美国主流市场清除了法律障碍。补充与替代医学的提出,世界各国正在不断放宽对中医药的限制,其销量亦呈逐年攀升态势,中医药产业在全球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应该快速顺应而上,把握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揭示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层面上,宣告中药防治疾病比合成药物更优越。

[参考文献]

[1]马红梅,张伯礼.不同科属木通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6):412.

[2]杨鑫宝,杨秀伟,刘建勋.人参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5):349.

[3]王莹,褚扬,李伟,等.三七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9):1381.

[4]杨秀伟.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5):365.

[5]杨秀伟.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2):67.

[6]张爱华,孙晖,闫广利,等.“血清药物化学-药代(效)动力学-系统生物学”三维整合体系研究中药复方的构建及其在茵陈蒿汤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1):3786.

[7]王喜军.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3.

[8]nickavarB,abolhasaniL.Bioactivity-guidedseparationofanα-amylaseinhibitorflavonoidfromSalviavirgata[J].iranJpharmRes,2013,12(1):57.

[9]deSousaLR,RamalhoSD,BurgermC,etal.isolationofarginaseinhibitorsfromthebioactivity-guidedfractionationofByrsonimacoccolobifolialeavesandstems[J].Jnatprod,2014,77(2):392.

[10]KongwJ,wangJB,ZangQC,etal.anovel"targetconstituentknock-out"strategycoupledwithtLC,UpLC-eLSDandmicrocalorimetryforpreliminaryscreeningofantibacterialconstituentsinCalculusbovis[J].JChromatogrB,2011,879(30):3565.

[11]王喜军.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2):1.

[12]王喜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及发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33.

[13]郝海平,郑超浦,王广基.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药学学报,2009,44(3):270.

[14]ChenXF,CaoY,ZhangH,etal,Comparativenormal/failingratmyocardiumcellmembranechromatographicanalysissystemforscreeningspecificcomponentsthatcounteractdoxorubicin-inducedheartfailurefromacontiumcarmichaeli[J].analChem,2014,86(10):4748.

[15]Locatelli-HoopsS,Yeliseevaa,GawrischK,etal.SurfaceplasmonresonanceappliedtoGprotein-coupledreceptors[J].BiomedSpectrosimag,2013,2(3):155.

[16]itot,andoH,Suzukit,etal.identificationofaprimarytargetofthalidomideteratogenicity[J].Science,2010,327(5971):1345.

[17]novickD,Rubinsteinm.Ligandaffinitychromatography,anindispensablemethodforthepurificationofsolublecytokinereceptorsandbindingproteins[J].methodsmolBiol,2012,820:195.

[18]YueQX,CaoZw,GuanSH,etal.proteomicscharacterizationofthecytotoxicitymechanismofganodericacidDandcomputer-automatedestimationofthepossibledrugtargetnetwork[J].molCellproteomics,2008,7(5):949.

[19]Raidam.Drugtargetdeconvolutionbychemicalproteomics[J].CurropinChemBiol,2011,15(4):570.

[20]ZhouJL,anJJ,Lip,etal.two-dimensionalturbulentflowchromatographycoupledon-lineto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forsolution-basedligandscreeningagainstmultipleproteins[J].JChromatogra,2009,1216(12):2394.

[21]HopkinsaL.networkpharmacology[J].natBiotechnol,2007,25(10):1110.

[22]ZhaoJ,Jiangp,Zhangw.molecularnetworksforthestudyoftCmpharmacology[J].BriefBioinform,2010,11(4):417.

[23]LiS,ZhangB.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etworkpharmacology:theory,methodologyandapplication[J].ChinJnatmed,2013,11(2):110.

[24]LiS,Fantp,Jiaw,etal.networkpharmacolog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014,2014:138460.

[25]XueRC,FangZ,ZhangmX,etal.tCmi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egrativedatabaseforherbmolecularmechanismanalysis[J].nuclacidsRes,2013,41(Databaseissue):D1089.

[26]GuJ,GuiY,ChenL,etal.CVDHD:acardiovasculardiseaseherbaldatabasefordrugdiscoveryandnetworkpharmacology[J].JCheminform,2013,5(1):51.

[27]Qianp,YangXw.newlimonoidsfromCoptidisRhizoma-euodiaeFructuscouple[J].JasiannatprodRes,2014,16(4):333.

[28]Qianp,YangXw.FivenewalkaloidsfromCoptidisRhizoma-euodiaeFructuscoupleandtheircytotoxicactivitiesagainstgastrointestinalcancercells[J].Fitoterapia,2014,93:74.

[29]吴帅,徐嵬,杨秀伟.人源肠内菌转化通脉方的化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10.

[30]杨秀伟,杨晓达,王莹,等.中药化学成分肠吸收研究中Caco-2细胞模型和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6):634.

[31]杨雁芳,吴妮,杨秀伟.用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Caco-2细胞胶原包被6孔转运板体系的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3):515.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5

1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现状

1.1血清药物化学在单味中药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国内提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之前,就已有学者对远志、越桔、白术、东北红豆杉、地黄等单味中药展开过研究。近年来,有更多的人将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应用于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1.1.1茵陈蒿口服给药发现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ylesculetin,Dme)为茵陈蒿汤的主要血中移行成分,药效研究证明其具有利胆、抗炎、利尿、降血脂等一系列茵陈蒿生药的药效,因而认为6,7-Dme为该方的主要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1.1.2当归给药血清中,藁本内酯二聚物、藁本内酯、z-Butylidenephthalide、z-6,7epoxyligustilide和falcarindiol等5个物质的相对含量比原药中高,分析这些成分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它们有可能是当归的药效活性物质。

1.1.3土茯苓唐氏等对单味中药土茯苓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表明,大鼠含药血清中的特征峰代表的物质很可能为原型成分,即药效成分。

1.1.4补骨脂王氏等对补骨脂的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分析得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吸收入血,是补骨脂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与药理研究结果相符。

1.1.5大黄给药后大黄药材共检出22个成分入血,其中大黄酸含量最高,其他蒽醌类成分含量较低。无论给大鼠的灌胃样品是大黄游离蒽醌提取物还是大黄结合蒽醌提取物,存在于大鼠血清中化学成分是相似的,以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为主,提示这些成分可能是大黄抗内毒素的主要药效物质,但是大黄入血成分可能并不全是其抗内毒素的有效成分。

1.1.6大青叶大青叶水煎液灌服大鼠含药血清中的特征峰代表物质主要有3个,且通过比较色谱和光谱图,在相同的保留时间下,含药血清与灌胃药液没有相同的物质,表明以上3种物质均为大青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它们有可能是大青叶的药效物质。

1.2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

1.2.1复方安替威胶囊研究表明,给药血清中产生19个药源性成分,通过体外抗SaRS病毒实验证实,以这19个血中移行成分为主的有效部位群是复方安替威胶囊抗SaRS病毒的药效物质基础;并发现绿原酸、黄芩苷既是入血的主要成分,也是众多代谢产物的前体化合物,因而推测它们最有可能成为药效物质。

1.2.2六味地黄丸研究表明给药后从血中发现了11个入血成分,对这11个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成功地分离鉴定了六味地黄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1.2.3复方五仁醇胶囊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全部来自君药五味子,其中8个为制剂原型成分,包括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其余5个为代谢产物,这13个药源性成分很可能是复方五仁醇胶囊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1.2.4黄连解毒汤经黄连解毒汤样品及其含药血清对比,初步确定了10个来源于复方的原型成分,尚有几个代谢产物,但一些原方剂中的主要成分并未在血清中检测到。说明中药复方在体内的物质基础,并不只是原方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代谢产物或者其他成分才是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

1.2.5醒脑滴丸给药后,血清指纹图谱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d含量较高,同时在血中也分析出醒脑滴丸天然冰片中的右旋龙脑,与文献报道的药效作用相关,说明上述成分应为醒脑滴丸入血的主要有效成分。

1.2.6双参宁心方给药后,在血药指纹图谱检测到的15个血中成分中,确定了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延胡索乙素、脱氢紫堇碱4个成分,通过心肌细胞抗缺氧/复氧损伤实验发现这些成分能降低LDH漏出率,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它们可能是血清中主要药效物质。

1.2.7归苓片给药后出现了12个入血成分。当归中的内酯化合物Levistolida,白术中的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茯苓中的茯苓酸,都被检测为主要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为归苓片体内直接作用的药效成分。

1.2.8枳术丸口服给药后,大鼠血清中检测到13个化合物,其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为主要入血成分,相关研究表明枳术丸中橙皮苷、柚皮苷为枳术丸治疗腹胀、心下痞、胃脘痛等的药效物质基础。

1.2.9复方茵陈蒿汤应用血清药物化学,对茵陈蒿汤进行了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找到并鉴定了21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苦藏花苷酸、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和色原酮类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均为栀子中固有的成分;绿原酸类物质和色原酮类6-Dementhoxycapillarisin是茵陈蒿中固有的成分;化合物Capillaridina有烯炔结构,由茵陈和大黄共同产生。

此外,还分别有学者对克感利咽口服液、甘草附子汤、降脂宁、银翘散、生化汤、生姜泻心汤、冠心ii号煎剂等复方中药展开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复方的药效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2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血清药物化学的优点:①能防止中药粗制剂本身理化性质(各种电解质、鞣质、不同的pH值、渗透压等)对实验干扰,能模拟药物体内过程,实现体外实验的有效性。②可避免直接体外实验可能得出的错误结论。有些直接体外药理实验有效的成分,存在不能被吸收或代谢后失活的可能;而有些成分在体外试验中无效,而经吸收代谢后可转化为活性成分,或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而发挥药效,因而体外研究并不能完全反映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

但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还是有其不足之处:①从胃肠吸收的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是进入血浆,而非血清;②凝血过程有一系列酶生成,同时刺激白细胞释放溶酶,这些酶可能降解某些中药成分;③制备与灭活血清过程会导致中药成分与中药介导体内释放物质损失,因此,血清药物化学在血栓与止血领域研究中受到限制[21]。④血清药物化学主要适用于研究通过血液而起治疗作用的中药,而对于一些有效成分不通过血液起作用的药物,如一些外用药、靶向制剂和直接刺激胃肠道药物则不太适合用此方法。

3展望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6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基本概念

中图分类号:o469文献标识码:a

一、凝聚态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1.凝聚态物理学的起源

凝聚态物理学的前身是固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包括它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各种内部运动以及彼此之g的关系。固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石为建立在单电子近似的基础上的能带理论,于1928年由布洛赫研究提出,周期结构中波的传播是能带理论的核心概念,基本建立了固体物理学的理论范式。

2.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

凝聚态物理学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在19世纪80至90年代之间逐步发展,最终取代固体物理学这个概念。凝聚态物理学的诞生弥补了当时固体物理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凝聚态物理学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结构和各种运动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相互作用多粒子理论,与固体物理学相比,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除了扩大研究对象范围,还有一些概念的迁移和发展。

二、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凝聚态物理学以固体物理学研究为基础,L・朗道和p・安德森这两位科学家对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L・朗道提出了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的理论范式即对称性破缺,并引入序参量和元激发,使之普遍化。p・安德森在研究著作中强调了对称破缺和元激发的重要性,并补充提出了广义刚度、重正化群等理论。

三、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内容

凝聚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与物理性质的相互关系,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1.固体电子论

电子在固体中的行为是固体物理学长期研究的对象,也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电子在固体中的运动相互作用大小不同,主要包括三个区域:弱关联区,形成半导体物理学的研究理论基础;中等关联区,形成铁磁学的研究理论基础;强关联区,主要涵盖对象是电子浓度非常低的不良金属,其研究尚未得出圆满结论。

2.宏观量子态

低温物理学的研究也是凝聚态物理学产生的基础,金属和合金中存在超导现象这一成果对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超导现象是规范对称性破缺的结果,宏观量子态的概念、超导微观理论等的出现填补了超导研究的空白,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现将极低温下的稀薄气体也纳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范围,但是仍有一些学科问题需要研究佐证,比如非常规超导体的机制仍未得到确定的解释。

3.纳米结构与介观物理

纳米技术研究的是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特性和运动规律。纳米科技将人类的研究视角转向微观世界,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类社会生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现在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4.软物质物理学

软物质是介于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物质状态,被称为复杂液体。软物质是凝聚态物理学的延伸研究学科,软物质只要受到极小的外界刺激就会产生明显反应,从而具有显著的实用效果。

四、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量子力学作为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已基本成熟,但是由于凝聚态物理学的实际研究中涵盖较多的微观粒子体系,使研究具有复杂性,新的物质结构、物理现象的产生也对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挑战。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中不断与生物、化学等学科在实验技术和理论概念上发生交叉渗透,将会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7

进展突出表现在:(1)一大批生物基因组测序,2003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其他4000多种生物的基因组作图和测序也陆续完成。形成了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表型组学和代谢组学、Rna组学等新兴领域。(2)生物信息学迅速发展。(3)发育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发育生物学一直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4)干细胞研究的快速发展。干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增殖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目前干细胞的定向分化、自我更新的可塑性等是重要的基础研究。(5)小分子Rna的发现和对其功能研究是近10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最突出的热点之一。(6)从研究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神经信息处理机制入手。(7)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宏观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8)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动植物育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9)生物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更加广泛与深入。

高校生命科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一)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

1.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

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的现代化。我们要根据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前沿、热点,实现生命科学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更新和现代化,不断容纳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兴领域,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基础,尤其是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领域。新的前沿领域或新的学科生长点,要坚持反映现代、融入前沿的原则,课程内容更新、更现代化主要是通过教材更新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把编制新教材(或外文原版)放在核心位置,创新现代化的课程、教材新内容和新体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完成编写了高水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等教材,其中《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当时被列入国家教委生物学科重点教材,另编写有部级生物学教材3种,规划编写45本教材。清华大学将培养学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课程纳入精品课建设计划,2005年就已立项建设精品课共105项。

2.课程内容国际化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新兴领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学与国际组织开展农业科学合作研究[1]。清华大学为使教学内容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教学内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早在2000年以前,生物化学课程选定a.L.Leeehnig的principle-ofBiochemistry作为基本教材,这门课程的教材与课堂板书全部采用英文。其他的几门必修骨干课和部分选修课也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并随时更新。清华大学大四开设高水平的选修课10门:生物工程导论、基因分子生物学、膜生物学、分子酶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等。以下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大四现在开设的课程,体现了课程的专业性和现代化。

大三:生物化学(下),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大四: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学综合实验。还开设选修课为:生理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二)基础科学知识居重要地位

基础科学的知识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863”计划的八个领域,大都是从基础科学实验室里发展起来的,上世纪50年代初的遗传密码研究出来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出来了,遗传工程研究出来了,这些都是在原子、分子的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的基础上,掌握了规律。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素质教育。使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北京大学始终把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把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重要专业必修课定为主干基础课。课程改革要加强增大基础课的比例和教育。各高校主要采取大一、大二加强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专业必修基础课。

(1)早在九五期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了8门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并确立了15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用两年时间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2)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则是在低段开设专业基础必修骨干课程7门: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开设基地班重点建设课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3)经十多年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课程在大一、大二更加强化了课程的基础性。大一开设:高等数学(一、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物理学(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大二开设:物理学(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概论及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普通物理实验,生物化学(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

(三)课程、教材综合交叉

科学发展一方面不断分化和更加专门化,分支学科层出不穷,又高度交叉综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许多高科技的研究开发,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突破而出成果。

1.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和渗透

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导致新学科诞生。生命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的交叉、边缘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这些科学往往代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2.多种方法、思维研究

自然科学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的现象与规律是多维的、复杂的,仅靠现有的生命科学的知识与方法来开展研究,很难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揭示真正的生命本质。因此,未来生命科学要将手段、技术和方法的创新纳入重要的领域,予以优先发展,大力提倡学科交叉,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思考生命活动的规律,鼓励发展原创性方法和技术。主要涉及的学科如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等。要注意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的碰撞与融合。

3.课程和教材交叉融合和渗透

我们必须根据生命科学综合交叉化趋势,创新交叉综合的科学知识、课程和教材,不仅在学科内、还要在学科间构建相互交叉融合、相互联系渗透、综合的课程。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来设置的植物学,由植物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重新编制改为植物生物学;同样动物学也改动物生物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地班”将生物化学中信息及调控部分放入分子生物学,将内容扩展后开设了基础分子生物学。

(四)课程、教材、教学计划多元化

各高校生命科学院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科学的、灵活的设置课程。1.必修计划大一、大二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专业必修基础课。例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现在本科四年开设的课程:(1)基础课大一、大二开设公共必修基础课,理科必修基础课和专业必修基础课。

大一:高等数学(一、二),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实验,物理学(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

大二:物理学(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概论及上机,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普通物理实验,生物化学(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物统计学。(2)专业课大三、大四开设必修专业课。

大三:生物化学(下),生物化学实验,基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遗传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大四: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学综合实验。2.选修计划低段开设通识选修课。

北京大学对必修课作了一定的压缩。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许多高校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课程。大三普遍增大专业任选修课的比例。大四还开设选修课:生理学实验,免疫学,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生物技术制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导论。3.特色优势计划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等。

(五)课程、教材知识应用性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尤其是选修课中我们要渗入高科技的教育和研究。

(六)课程、教材个性化

北京大学实行灵活的自由选课制度和转系、转专业制度。谋求学力水准、速度的个别化,尤其电脑、网络的运用,学分制及教学计划的多样化,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大了课程的灵活化、弹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个性。还有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趋势,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趋势。

确立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编制原则、教学培养模式

理科本科学制四年,要着力加强素质教育。许多大学本科教育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要坚持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专业口径要进一步拓宽,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种数要进一步精简。

(1)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并重。要按科学性原则、高校生命科学课程发展趋势及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改革,科学创新高校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即要按专业基础和通识教育并重;课程、教材要融入、体现先进的内容和结构,现代教学方法、教材的可读性,即反应现代,融入前沿的课程现代化原则;“综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即综合化原则;课程多样化原则;应用化原则;增加选修课比例,增大课程的灵活性、弹性化原则;“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即个性化原则;还要求课程设置在价值体系上的整体融合;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重视思想性;实践性,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的能力培养原则。我们本科阶段的课程、教材、教师要注意在系统和重点的基础上划分授课范围,减少重叠内容,特别就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和衔接问题。

(2)教学模式多样化。本科教育,要确立“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为一体,把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教学模式多样化:有条件的学校,学生进校就定向,确定直读硕士、直读博士人选;实行联合培养,跨学校、中国科学院、外国大学交流培养等办学制度

。北京大学全面推行双学位和辅修制度,还设立“暑期学校”(小学期)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8

在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学科,均与转化医学直接相关。作为转化医学重要支撑的基础医学各学科,将在其教学及科研中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将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立足自身,立足本校,对基于转化医学模式下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为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有关学科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因此,医学微生物学本质上就是具有转化特性的学科。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转化医学理念,注重教学内容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把真正用于临床的理论和技术引入教学当中,让转化医学理念在教学和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转化医学理念与理论课教学相结合

医学生的基础课阶段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及临床课程阶段,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主动性不高。病例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理解,联系临床应用,接触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例如,讲逆转录病毒一章时,先给学生看一个关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病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通过HiV感染后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轻松地让同学们掌握了HiV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及传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通过开展病例式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了相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病例讨论教学中,应当时刻融入转化医学理念,使学生意识到当前学习理论知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联系和重要性,避免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的脱节,让学生在实验中能体会到临床的思维方式。

二、转化医学理念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主要采用了两种与转化医学理念相关的教学模式:(1)将学生分组,每小组4~5人,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查找文献,准备实验用具、准备讲稿和ppt,通过自主的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2)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的课题研究,让部分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肠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经过从标本取材、培养基制备、标本的划线分离、革兰染色、形态学检查、生化反应直至血清学鉴定等一系列的步骤,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而且还使他们对整个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程序有了系统的认识。学生通过对综合性实验的学习,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为培养临床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生转化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制约转化医学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人才的匮乏,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撑。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本教研室从2006年起就开始设立了科研兴趣小组,让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作为教师的科研助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实验,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学习基本实验技术,了解科研的各个环节等,在本科阶段即进行早期的科研训练。在此基础上,有科研潜力的学生,还支持其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参加全国性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目前,本教研室已获得5项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其中有两个项目还被推荐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的好成绩。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9

根据申报学会的工作积极性和项目可行性,经过评审,上海市科协于2010年确定了首批10个资助项目,内容涵盖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人才成长、成果转化、跨学科合作、期刊建设等五个方面。这也是“促进市级基础研究类学会发展工作”在上海市科协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实施阶段。目前,10个项目已基本完成,经评估,这些项目促进了基础研究类学会的能力提升和学科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为学会发展探索运行模式

“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基础研究类学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社会力量,科协有责任促进基础研究类学会的发展。”早在2008年,上海市科协就针对“促进市级基础研究类学会发展”开展了专题性的工作。调研发现,上海市科协的基础研究类学会有30个,多为理科类学会。虽然以往基础学会在搭建学术交流服务平台、编辑和出版科技刊物、科普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但学会在生存和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制约了业务的拓展,制约着学会开展高层次、大规模、影响广泛的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普活动。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基础研究领域高端人才流失、结构不够稳定等状况相应地影响了基础研究类学会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基础研究类学会秘书长拥有博士学历的占到了50%,远高于其他学会7.9%的平均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基础研究类学会学术交流层次普遍较高,这也为学会开展高层次科技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为学科交叉提供交流平台

无论是专以跨学科合作为目的的项目,还是产学研、转化医学、学术交流、学科与社会方面的计划,都实现了跨学科交流,积累了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

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的“非线性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究平台建设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建立在数学与医学的跨学科合作基础上产生的。学会总结出一条理科和实证科学的合作模式,即“提高理性认识――建立数学模式――再进入实证科学验证”。上海市激光学会“激光医学产学研平台建设”中,开展了跨学科合作,建立在跨学科合作基础上的激光医学产学研中心也得到不断完善,不断酝酿和产生了新的成果。

为人才成长搭建学术平台

以实践为主、以学会学术工作为切入点,上海市科协努力提高学会的学术影响力、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意识到科技档案管理的质量有可能影响学科的发展与学科建设,但是学会的会员档案建设又没有地方可以申请经费资助,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将人才评选机制建设和科技档案管理、学术活动有机结合,提高了学术活动层次。学会从评选机制建设到科技档案管理、优秀论文奖、墙报奖等的设置,再到注重学科后继人才的培育,让他们参与过程,为热衷于生物物理学研究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参与活动的年轻人感概地说:“这些资料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些资料让我们看到老一辈科学家是如何做学问的、是如何做科学人的。”“要学习的科学家原来就在自己的身旁。”

同样,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联合了一些企业开辟了以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主体的研究结果墙报展示,在鼓励研究生再接再厉取得更好成绩的同时,让年轻研究人员了解企业,让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研发部门,从而有效地结合基础、临床与企业的共同需求,促进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培养。

为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市科协严格按项目管理程序进行平时跟踪、中期交流和终期评估。由于资助项目注重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很有价值的研究思想或工作的支持,同时在管理上不过于强调等硬性指标,给了学会一定的自由度,有利于学会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选择了具有社会价值的工作主题――“微生物与社会”,积极思考如何在食品制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发挥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控制有害微生物、耐药基因通过食物传播。为此,学会整合了本市食物微生物与食品安全领域的力量,为解决涉及百姓生活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议。在“微生物学与社会”促进学科发展系列计划中,就上海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达成共识,完成了《社会对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的认知》调查报告,完善和推广了快速检测、鉴定食品(包括蔬菜水果)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04:H4的标准

方法。

生物学基础研究篇10

1中药四性研究概况

四性是古代中医医家在长期临床过程中凭直觉或直观的判断进行研究得到的朴素如现象描述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本质是临床经验的总结。20世纪中药现代化得到长足发展,学者们已从生物学领域研究中药四性。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与日本。我国学者曾对72味中药进行实验发现寒、凉性药物具有不同的生理机制功效,寒凉、温热药物分别具有退热、抗菌、抑制或兴奋、刺激作用,从而得出认为偏寒性药适合于人体热量过剩的疾病状态,偏热性药适合于人体热量不足的疾病状态,随后有学者们陆续提出寒凉药物可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人体功能活动有抑制与兴奋的相反作用。四性物质基础的研究以元素为主,黎晓敏等发现寒凉药、温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锰、钾、铁等),元素的酸碱强弱决定了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关于中药寒温属性描述与评价,杨波通过测定中药对大肠埃希菌生长热谱曲线的影响,认为寒凉药与温热药之于人体分别通过对热量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与兴奋。通过给予动物典型的寒、热方剂发现药物可影响大鼠代谢、消化、行为特征及生长发育状态,进而发现温热药可影响大鼠代谢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已有学者研究中药物对人体宏基因组的影响,发现中药对人体微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

2中药四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药四性的传统判定方法是多元的,不同方式确定的四性与其功能及功能承担者(患者)存在不同的关联方式,故基于四性来源的一元性现代研究不可能得到对中药四性理论的全面、正确认识。目前关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存在四性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分离,忽视复方寒温属性研究,局限于寒热两性的研究,重视单类药性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同时忽略四性比较,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脱离等。如把中药四性简化为寒、热两大基本属性与临床不符,因疾病属性尚有实热、虚热、寒实、虚寒之分,故《神农本草经》把四性分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名医别录》又补充了大寒与大热两类,药物四性的精细划分是古代医家基于疾病寒热属性程度对药物做出的对应划分,现代研究将微寒归为寒性、微温归为温性、平性药物与也纳入寒温性药物,这样的简单绝对化方法是不会得出客观结论的。迄今为止,对寒、热属药物的研究均为动物实验,以镇痛、抗炎、花生四烯酸等为通用指标观察大部分实验动物,均从寒热两类药物分别进行,未对两类药物见生物效应的比较,故难以得出令人折服的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关于四性的研究应将目标转移到客观科学的轨道上来,明确传统四性判定的多元性,将重点放在药物四性临床有效性的研究上。从比较典型的寒、热疾病入手,把具有确定寒热属性的单味中药与复方干预效应结合起来,兼顾临床、药效学、药动学,动态、综合评价寒热性药物与热寒性疾病相互作用的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揭示四性的科学内涵将是四性研究的主流。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是关于四性一切研究的基础前提,如此方能保持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特色优势,才能使关于四性研究的结果即可实现现代科学语言的阐述,具有时代特征,又不失自我,为现代中医药学理论提供新的理论思想与认知系统。进行四性物质基础研究时应重视宏观整体性研究与微观分析性研究,在器官、细胞、分子等水平开展研究,并将不同层面的结果进行整合。在研究物质基础、实验药理作用之后,还须研究二者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关系。探索出物质成分、实验药理作用与中药药性及其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中药基础物质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也十分重要,根据药物有效物质成分对机体的影响,有望对其属性进行更为精确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中药基础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如血清药物化学、肠道菌群与肝脏代谢对药代学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因真正发挥药物疗效、体现四性本质的并不一定是药物中的原型成分。单一化学成分的作用于复方作用机理不同,仅根据已知的化学结构筛选与寻找药物有效/无效成分的方式相当孤立,可想而知,对于中药药性的研究也不能走一元论的途径,对中药药性的研究不能简单等同于生药学的筛选与提取方法。现有研究如元素等的量化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应是中药研究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