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十篇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十篇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39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1

法治乃国之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民知法、尊法、守法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而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栋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所有高校的义务与责任。高校在科普法制教育,建设校园法治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从茶学思想入手来进行,茶学思想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其不仅具有喝茶之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精神文化。将茶学中以和为贵的思想与高校的法制教育合二为一让传统与现代互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茶学思想;高校法制教育;校园法治文化

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支柱,同样是社会最需要提升法律意识的群体。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在每一个校园都应该树立良好的法制教育风气,只有在学生时期就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将来在走上社会之后才能够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因此,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法制教育思路与健全的法治文化体系。茶学思想是一种集以和为贵、互帮互助、成熟稳重为一体的传统理念,在这样的茶学思想下进行法制教育,能够减少高校学生冲动的个性,让学生变得更加成熟,具有责任心,对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茶学思想融入到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意义

1.1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必然性

高校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培养其法律素养中一方面可以锻炼自身能力、增长社会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对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社会上许多有着难处的人群。高校在法制教育中融入茶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茶学思想中平和、沉稳的理念以此来更加深入地对法律知识、法制教育进行钻研,深刻认识法律的重要性。高校学生的年龄段十分适合茶文化与法制教育互相融合,因为高校学生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与专业素养,一方面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多个角度看待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也有着成年人的执行力,有钻研、刻苦的精神,因此,在高校中推广茶学思想下的法制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1.2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储备力量,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国家、社会应该尽到的义务。近年来,校园学生的犯罪数量有着逐渐增长的趋势,犯罪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如何保证这些祖国未来的花朵健康成长,减少高校学生犯罪事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茶学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处于非常独特的地位,其凝聚了中国数千年的道德品性传承,其中平和淡然的思想对于抑制犯罪几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茶学思想下的法制平台是一个十分方便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能够将茶学、与学校、社会、司法这些领域结合起来,高校学生在通过茶学思想来提升法律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茶学法制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机遇,高校学生则将更多地回报社会,依靠这样的关系,高校学生就可以凭借准法律人的身份在学校、社区宣传法制活动,帮助青年学生争取合法权利,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司法保护工作,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出一条能够切实有效的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途径。

1.3茶学思想下的高校法制教育的可行性

从目前国内对于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来讲,无论是法律服务还是志愿服务都有了许多的媒介,有着各式各样的活动帮助高校学生参与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活动中,其中通过茶学思想法制平台来开展实践是一种崭新的手段,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我国的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法制教育,建立完善的校园法治文化,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公益心、责任感培养的一部分,同时也有着法律的支持,我国现在的《刑法》中对于青年学生犯罪缺乏有效的保护,对有特殊情况的案件,应当拟定特定的法律法规来保护青年学生。正是因为法律方面的遗缺,让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并不完善,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进展缓慢,难以实现突破,高校学生以茶学思想为辅助,积极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当中,深入研究高校法制教育途径,探索青年学生权益维护方式,在提高法律意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社会责任心。

2以茶学思想为视角的高校法制教育途径研究

2.1走入校园进行法治宣传

传统的法律教学过于死板,学生只能够死记硬背相关的法律条文却不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件中,这样的教育效率十分低下。而茶学思想的法律教育通过让高校学生走入社会实践去学习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考意识。教学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茶学思想下的法制教育特点是“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借助茶学以和为贵为理念,以法律援助为手段,影响范围能延伸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社区、校园等地。茶学思想进入高校学生中,帮助在校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茶学思想讲究心平气和,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才能更客观地去看待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高校教师通过生动的授课方式向学生宣传基本的茶学思想与法律知识,让茶学思想走入校园法制中并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例如开展法律相关的游戏、模拟法庭、模拟事件等方式能够让未成年人更好地吸收茶学法律知识,在茶文化实践活动之后及时的收集评估意见,找出不足、不当之处,对活动整体或者高校学生自身进行改进,记录下活动的体会、心得,争取在下一次的宣传活动中做得更好。茶学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应该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而不是单方面的传输,是一种知识的交流,互动性的茶学法律宣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也让其父母、老师明白高校学生茶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茶学法制教育活动并不仅仅依靠现场宣传,在网络发达的现在,高校不仅可以通过茶学法制平台对茶学思想与法制教育进行宣传,还可以让学生在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之后,通过互相添加QQ、微信、微博等方式持续的保持沟通交流,将这样的茶学法制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事实证明通过网络信息、邮件等方式来帮助高校学生十分有效,长期的沟通交流比现场偶尔一次的活动对于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具更有意义,是一个崭新的法制教育途径。

2.2高校司法保护实践

高校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主要是以成年学生犯罪防控为核心进行法治宣传,当成年学生涉案之后保护成年学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也具有极高的法制教育意义。借助青年法律诊所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茶学法制教育,通过各种类型的涉案成年学生犯罪事件作为案例,以茶学思想来引导,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法律。此外,依靠团队的力量,保护犯罪学生权益是一种对高校学生与犯罪学生都具有好处的援助方式。高校可以组织成立法律咨询援助社团,对犯罪学生进行羁押措施风险评估,对其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茶学思想是一种服务大众的思想,茶学思想下的法律援助是一种独特的司法救济制度与青年法制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援助模式。

2.3问卷调查实践活动

在每次高校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结束之后都应当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一方面的详细的了解法治宣传起到的具体作用与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研究茶学知识的学生更好地准备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因此,这些问卷调查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一般的问卷调查内容都会涉及到高校学生成长环境或者与父母沟通之间的问题,在法制宣传后的问卷调查还应当加入一些法律宣传知识,让高校学生更好的记住这些法律知识,在即使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法律来武装自己、保护自己。对于家长的问卷调查主要是询问孩子教育、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以及家长的一些建议,以茶学思想下淡然、平和、无斗争的理念来寻找更好的法制教育途径。

3结束语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有着许多的难点、疑点,我们可以借助茶学思想来引导学生解决,通过实践来对这些难点、疑点进行解答,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犯罪都是被冲动的情绪所控制,因此,运用茶学思想让冲动的情绪得到淡化,减少高校学生犯罪几率具有极高可行性。高校学生在深入的研究茶学思想与法律知识同时也能够将这些知识带给社会群众,增强社会整体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心、公益心,也使得法律知识更加普及。现在我国的高校学生涉案频率越来越高,通过学习茶学思想让高校学生的心态得到转变,在成熟、平和的传统思维下让高校法制教育具备更高的社会意义。

作者:布音克西克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正关.推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效[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7):119-120+122.

[2]李希聪,吴文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法治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2015(1):48-51.

[3]苗会.独立学院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64+163.

[4]陈毓.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新思路[J].法制与社会,2009(7):299-300.

[5]刘霖.关于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14-115.

[6]丁建芬.和谐校园建设中高校管理法治化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3):308-311.

[7]李万斌.高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方略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61-68.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2

关键词:茶文化视域;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发展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从广义层面讲,中国茶文化是一种从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中国茶文化有机结合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类科学,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内涵。正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所讲:“中国茶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同时也是古老的传统历史文化,它所囊括的内容多方多面”。仅就国家政治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的是崇德忠民;仅就伦理道德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礼敬诚信;仅就人文素养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琴棋书画;仅就社会民生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远神近人;仅就知识道理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格物致和;仅就哲学思想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仅就个人德育而言,中国茶讲究廉洁奉公;仅就个人心境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去浮消躁……等等。因此,中国茶文化可作为传统道德的守护者,可作为思想智慧的传播人,也可作为健康生活的指导者。

1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笔者认为,中国茶文化具备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于如下几点:

1.1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茶文化拥有长达4700年的发展史,自始至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在整个亚洲文化占据绝对精彩的地位。中国茶文化整合儒释道三家哲学理念,并不缺少应有的中华美德。中国茶文化结合传统哲学思想、美学理论与伦理学,涵盖学科门类繁多,不乏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代师生势必成为继承与发扬的集大成者,因而在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研究是必要的。

1.2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

中国是茶之故乡,产茶最初始于神农氏,然后兴盛于唐宋,至今被推崇为“国饮”。而全世界饮茶的国家几乎覆盖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英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将中国“茶”列为对人类拥有重大贡献的发明,与“四大发明”并列齐名。中国茶树种类非常多,且资源极为丰富,茶叶制作工艺一应俱全,所产茶叶的品质可谓风味绝佳,中国茶叶覆盖全球160个国家或地区,俨然跻身世界三大饮料行列。有人也大胆预测,中国茶在未来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饮料之王”。另外,从各国语言对中国茶的翻译来看,很多如俄语、日语与汉语“茶”的读音极为相近,英语“tea”则与中国闽南语读音一致。因而,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让这一代年轻人更为深入地去掌握中国茶的发展历史和重要贡献,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3培养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中国茶文化自身蕴含教导新一代年轻人如何立身处世的道理。比如,白族“三道茶”意喻“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此警示新一代年轻人在立身处世方面要多吃苦、要努力勤奋、要常思人生价值。一道清茶喻示人生苦尽甘来的道理,自由一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韵味,好似庄晚芳老教授曾倡导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德。前国家主席同志也曾以“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倡导“以茶代酒、廉洁奉公和勤俭节约”的大众风气。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中国茶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代年轻人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1.4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中国茶道讲究“和、敬、融、理、伦、性”,非常注重于社会人际关系的打理,以中国茶道精神要求国民和谐处世和团结敬人。中国茶文化活动可将一些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的人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与人交际、与人活动。组织中国茶文化活动或茶艺实践,通过认识茶文化、感受茶文化,在同学之间产生共同爱好,无疑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对如何在社会交际中打理好各方关系,实际就是一种增长社会交际能力的过程,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中国茶文化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1.5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

文明知礼是个人高尚品德的最高礼仪。孔老夫子有曰:“人无礼,无以立。”中国茶文化是一种东方化的教化礼仪,中国自古至今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乃基本待人接物的礼仪形式,正如:“客人来了先问好,净手烫杯把茶泡。泡茶之礼有门道,水满七成最为妙。凤凰点头三鞠躬,动作连贯手灵巧。双手捧茶敬客人,微笑致意有礼貌。”茶礼还涉及如何选用茶具还是要遵从客人意愿的。中国茶礼暗喻人情、教养和礼遇。庄晚芳又言:“茶道是通过一种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茶礼教化,从新一代年轻人品茶中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继续传承中华美德。

1.6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喝茶有益身心。中国茶圣陆羽也认为茶具有缓解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和百节不舒等功效。明朝顾元庆在其著作《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易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以一日无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收录涉及茶草的药方多达17个,而民间偏方引用茶草更为广泛。据多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与分析表明,茶叶还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开国元帅总司令也曾作诗赞美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当代师生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2弘扬校园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

从上一节内容可知,中国茶文化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可谓良好资源,然而仅作为潜隐式的道德的教育形式,如欲短时间内得到好的效果显然是不够现实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师生自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品质塑造都会在此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将基于茶文化的教育理念完全融入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战略,且作为高校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方能实现真正的道德教育功能。那么,弘扬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有哪些方面呢?

2.1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

中国茶文化精髓至深且内容包罗万象,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高校应在每个学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该课程可利用多媒体介质面向师生详细介绍茶叶的生产、历史渊源和相关文化的发展等等,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另外,因课时有限,可分课时为师生介绍有关茶历史的十位明杰人士、十本书籍文献、十首诗歌曲艺、十种名画墨宝和十大中国名茶等,充分让师生了解与掌握茶历史和茶知识。

2.2建设茶文化研究实践中心

由专业老师引导,高校师生通过学习茶道和茶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领会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倘若高校有建设茶文化研究实践中心的条件,可由师生自主经营,俨然一道亮丽的校园景观,这也是弘扬校园茶文化的可行途径之一,同时也能为部分师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可谓“双赢”。

2.3激励师生结合专业理论研究茶文化

经管专业的师生可从茶文化推广的角度来思考品牌营销;历史专业的师生则可从不同地域的茶来思量茶文化与茶艺术之间的联系;外语专业的师生则可从外国茶文化来比对中国茶文化的差异性。

2.4建立有关“茶”的社团或茶艺表演团队

高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类社团活动活跃于课间业余,是为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精彩的一个方面。涉及茶文化,建立有关“茶”的社团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瑰丽的一朵奇葩。通过“茶”社团可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个静心研习文化、积极开展活动和主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除此以外,借助于“茶”社团成立相关的茶艺表演团队,非定期地组织茶艺表演活动,利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吸引更多师生关注中国茶文化,并为高校师生传递中国茶文化。

2.5每一学期定期举办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

每一学期定期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类同于校园运动会的形式。比如,高校可邀请国内外知名茶学专家莅临专讲,为广大高校师生了解中国茶文化、茶知识进行专题讲座,极大地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再如,组织形式各异有关“茶与健康”的广告宣传活动,倡导师生摒弃不良生活嗜好(如吸烟、嗜酒和熬夜等),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内涵丰富多元,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对普通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笔者在弘扬校园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方面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旨在通过强化中国茶文化教育陶冶师生情操、增强道德修养,并希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于公于私可谓相得益彰。

作者:徐秀娟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舒曼,胡智学,陈一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J].农业考古,2015(4):19-21.

[2]邬梦兆.弘扬中华茶文化大力发展茶文化事业[J].农业考古,2012(2):44-45.

[3]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3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思考

茶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校园茶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校普及茶知识,开展茶文化活动,弘扬茶文化,俨然成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为学生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特色,也是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益补充。

小小的一片茶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它们是人体必需并具有一定营养及功能的物质。茶是一种健康的天然饮料,喝茶有益健康是很多人越来越认同的事情,随着茶文化知识的普及,许多同学越来越认识到喝茶的好处,认识到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振奋精神,兴奋中枢;强化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强心活血,帮助消化等;茶多酚物质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解毒、抗辐射及防癌抗癌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绿茶中含有的维生素C,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茶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饮品,具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养生价值,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作用。[1]喝茶是一件优雅的事情,经常喝茶之人身上都有一种恬静泰然的气质。可见,茶人受到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很大。另外,茶文化还涉及到一些戏曲、小说、诗词等等,其中可以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潜移默化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茶文化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内涵

茶道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发扬传统美德等方面。茶道“五谛”的内涵:廉-清廉自律;美-崇尚美德;和-和睦相处;敬-敬人爱民;勤-勤劳朴实。[2]通过学习茶道文化,达到弘扬廉洁自律、勤劳朴实、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相处等传统美德。中国的茶道,为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茶文化中蕴含的知识和精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品位,让大学生在茶文化的熏染下,感悟到茶的清静之美,理解了今后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时都要泰然处之,才能正确的解决。同时通过学习茶文化,大学生会渐渐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地远离低俗和暴力,综合素质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茶的礼仪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温、良、恭、俭、让、孝、悌”。[3]通过对茶礼仪的学习,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礼仪,引导学生知礼、习礼、重礼,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和道德观来辐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茶味人生”,茶味入口时先苦涩而后甘甜,启示人生像茶一样,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经历风雨,人生如茶,有甘甜亦有苦涩,茶味不管有过怎样的甘甜与苦涩,终将归于平淡,正如人生,无论有过怎样的辉煌,终不失质朴与平凡。

二、茶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进一步探索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大学生完善品德,提高内心素养,学习茶道、茶艺,能够让大学生更为系统地领略到祖国茶文化的内涵。茶德所倡导的“廉、美、和、敬”精神,[4]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启示大学生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急功近利”,才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茶,犹如君子,君子性情高洁,重情重义。品茶,就像和君子对话,学习君子的性情。我国从古至今十分崇尚君子的风骨,因此茶文化也推崇君子的高尚品德。大学生在接受茶文化的教育时,自然就会领悟到茶文化中所蕴涵的高尚品德,所以说,茶文化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修养。

三、弘扬校园茶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不同形式的“茶文化”活动,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可对大学生起着多方位的教育作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茶与健康”宣传活动,可引导学生科学饮食,喝健康饮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定期邀请茶学专家开展“茶科学、茶文化”的专题讲座,可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茶文化、茶历史,以及茶叶对人类的贡献等,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是开展系列的茶艺、茶道表演及“以茶会友”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友谊,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以茶艺社为载体,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茶艺活动以及开展茶艺技能大赛等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加强同学间交流、协作,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密切相连,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和茶事活动,大学生感到提升很大、受益匪浅,同时学校文化氛围也日益浓厚,育人环境也不断得到优化。

普及茶文化知识,增强大学生对茶的了解。茶文化包含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添加,其中包含的内容,总是某个时代最推崇的、可以传承的文化。茶文化主要包含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精髓。尤其是儒家思想,所包含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人应该学习的。茶在被赋予了这些文化知识以外,还保存着自身的文化,即茶本身的知识。比如茶的原产地,茶的种类,以及每种茶本身带有的故事等。因此,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普及茶文化,开展茶文化课程,可以加强大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同时对提高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文化素养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素质体现。茶文化所包含的知识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很多的领域。茶作为传播祖国文明的载体,在高校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可达到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示礼,以茶联谊,增强同学之间友谊,增强团队和协作精神,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通过茶文化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把茶文化渗入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中,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

[2]陈海菊.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

[3]王化.中华茶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5.

[4]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4

关键词:乡土文化;赣南采茶戏;民族精神;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55-02

我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泥塑、古乐、地方戏曲、民俗、山水人文、民间武术、农民画、民间杂耍、民间奇人、剪纸、古建筑、雕刻、民歌、地方节会、民族风情等等。

赣州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从历史渊源出发,既有古代南方百越族的文化足迹,又有中原儒家思想的不息命脉;有辛弃疾、文天祥、杨廷麟等爱国志士蜿蜒而来的爱国图强思想,有在近代演绎为影响现代中国的红色文化摇篮;有富有移民色彩的客家文化在赣州孕育生成,内化为当今赣州907万民众的心灵依托和生存支点。这些散布于赣州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寄予了赣州乡土文化色调,使得赣州文化绚丽多姿,并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个性。

赣州95%以上的人是客家人,大多保留了浓郁的客家习俗,客家民居、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生产习俗等乡土文化,在赣州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而在赣州这块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中还孕育出了一朵乡土文化奇葩: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内容多是反映赣南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她不仅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对于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传承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乡土文化的民众基础――以赣南采茶戏为例

作为赣南乡土文化的代表,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戏曲,主要由安远、于都、赣县、信丰、石城等地的茶歌、马灯、龙灯、摆字灯等民间歌舞与粤东采茶灯结合发展而成,并在客家人居住地区广为流行。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是赣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奇三绝”。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全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歌舞戏相随相伴,以至有人认为是地方歌舞剧,此为三奇。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曲调清新、朗朗上口、雅俗共赏,表演形式亦庄亦谐、载歌载舞、火爆热烈,乡土气息特别浓厚,深得客家“老表”的喜爱。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众多的“采茶迷”们热切盼望更多地看到自己喜爱的乡土艺术,近年来,赣州市文化部门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采茶戏剧目制成音像制品,挖掘整理出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近150余部(个),已拍摄发行120余部(个),光盘300万张。这些产品不仅销往本市的18个县(市、区)和江西省的吉安、抚州等市,还远销粤、闽两省的客家聚居地区以及海外客属乡亲,使得一大批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重新焕发光彩,也使得赣南采茶戏的传承重现生机。为使赣南采茶戏进一步由专业走向大众,由表演走向健身,赣州市文化部门还把传统的赣南采茶戏创编成“赣南采茶健身舞”,制作成光碟在广大群众中进行推广。赣南采茶健身舞的普及和推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已成为赣州市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健身娱乐的内容之一,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舞上几下。如今,赣南采茶戏已经成为赣州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赣南乡土文化对赣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赣南采茶戏作为在赣州这块肥沃的乡土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一朵乡土文化奇葩,无论是用在文学教材建设,还是思想品德教材建设,都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价值。

2011年,为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赣州市倾力打造了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八子参军》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讲述了赣南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苏区妇女杨大妈毅然将8个儿子送上战场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当年中央苏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极大牺牲和巨大贡献。该剧创作班底汇聚了全国一流的艺术家。剧中大量赣南采茶戏曲牌和客家经典民歌的运用为该剧打上了赣南采茶戏的独特烙印。

著名剧作家、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郑振环在观看了《八子参军》后说:“尽管我没有经历过苏区时期那段光荣的历史,尽管我没有参加过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但是看了这部戏,我想流泪。这是一部令人震撼、很有思想内涵的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苏区精神去复原那段历史,艺术地把那段历史搬上舞台,让人们解读它、认识它,让观众去思考,应该怎样活着、怎样做人、怎样生活、怎样工作,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八子参军》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为祖国放歌”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中荣获“五个一工程”奖。

三、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何将民族精神教育注入课堂教学中,注入于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中,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传承和弘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采茶戏曲调优美、语言生动、真挚淳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因此,让幼儿接触、熟悉和学习采茶戏音乐很有普遍推广意义。

近年来,赣州市委宣传部在章贡区和安远县的中小学校试点,开始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将普及赣南采茶戏列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深化内涵、提升活力、教学相长、重在普及”的基本工作要求。

赣州市章贡区坚持“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全区各中小、幼儿园广泛开展“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一是章贡区把“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列入宣传文化工作规划,并建立起人员培训机制,每学期派出骨干教师、文艺特长生到赣州艺术剧院、区文化馆跟班学习和专业培训。二是切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找准结合点。章贡区把“采茶文化”的因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把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内容与采茶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采茶戏魅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将赣南采茶戏的曲调和舞蹈改编成采茶韵律操,既愉悦身心,又强身健体。三是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兴奋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求知特点,由专家及专业教师组建的活动指导员队伍编印了十几种简易的赣南采茶戏少儿普及教材,开发了一批反映时代、充满少儿童趣、贴近现代群众生活的新节目。

通过实践证明,开展“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是充分利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一大创新;是传承乡土文化与学校素质教育相得益彰的生动体现,在采茶戏进校园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传统艺术,去领略神圣的民族尊严和坚强不屈的人格精神,从小就树立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钟华奇.赣州选准连接点盘活优质文化资源.中国文化报.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5

“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只有提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才抓住了中心和关键,才能立得起来、站得住脚。

什么是办学理念呢?办学理念是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是统领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纲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践行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个人认为一所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念的学校是一所没有目标的学校,同样一个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没有价值的校园文化。

怎样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不成熟的思考后认为:一是从学校积淀中提炼,具有学校特色。学校通过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估,梳理学校优势或问题,剖析反思,提炼学校持续发展和领先发展的价值和因素,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二是从学生需求中提炼,符合学生的立场和成长需求。三是从现代教育理念中提炼,符合时代呼唤,具有现代精神。

个人十分喜欢邓村中心小学的新芽文化提炼出“芽芽儿都出彩”的办学理念。一是因为符合学校特点。学校地处茶乡,多年来润浴在茶文化中,大部分师生都是种茶、采茶、制茶人,具有茶的气质和品性。二是因为展现了学校基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表述符合学生习惯,不生涩、不尖深,亲切、朴素,小学生一眼就能看懂。其次是符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渴望。它总能让人在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幅画面:邓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就像生机盎然的新芽儿,稚嫩、纯朴、向上、生机盎然,在阳光、雨露中吸收养分、吐露新芽、昂扬成长。三是因为“都出彩”的提出,符合“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自立自强的时代需求。

当把校园文化建设变成一个剖析自我、挑战自我、重塑提升的历程,会不断丰富学校内涵,产生强大的教育功能,促进学校持续性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从观念到行动特别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来推进。怎样才能让校园文化建设行之有效,生得了根基,具有生命力呢?

首先,管理要富有效能。去年开始,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各“创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片区更是把2015年定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年”,总干事朱义洲亲自抓,聘请专家、组建专班,五月举行了片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会,七月各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基本定形,年底将进行片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及评比。在这种形式下,各校校长把文化建设工作抓在手里,成立了引领团队,确立了阶段性的目标。正因为富有效能的管理,截止现在,片区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比去年进了一大步,各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起了氛围,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次,研究要助推实效。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问题研究的意识与用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重要。用研究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能凝聚合力,调动起师生参与的主体意识和建设热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校长、校委会单一推进,老师、学生被动接受的尴尬状态。二是能优化过程,把学校里发生的一切事件看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资源来研究和开发,相应的,由校园文化建设到内化为学校文化的实施过程变得更贴近需求、富有实效。三是能激发潜能,当把校园文化建设变成一个剖析自我、研究问题的过程,学校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自我审视,自我激励,蜕变提升。如:多年以来,鄢家河小学的善文化的建设不就是在研究中自我审视、不断激发潜能,不断改进提升,直到现在全国享有盛誉吗?

第三,“儿童立场”要站稳。因为有了“儿童立场”,校园文化建设才贴近学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才接地气,有真价值。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社团活动因没有老师和家长参与助力,仅坚持了不到60天就解散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个失败的活动,个别老师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活动,因为对学生而言,失败也是一种体验,是一笔难得的财富。这个案例中,同一事件因为站在不同的视角,所以有了不同的看法与评论。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6

面对潮州工夫茶现在的传承危机,笔者意识到潮州工夫茶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这一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传承文化教育、文化传播工作。

从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文化内涵中我们应该传承什么呢?笔者认为,潮州工夫茶的文化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礼人、忘我、养生。这三方面集中国茶道文化于一体,蕴含了潮州工夫茶文化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存在形态。潮州工夫茶之所以能存在,能为潮州人所传承,就在于它能发挥其文化功能。随着潮州以外的地区对工夫茶产生需求。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本文认为,可从两大方面入手,来更好地传承潮州工夫茶文化。

一、在校园开展茶文化教育培训

各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把茶艺引进校园,为校园文化增加了新鲜内容,为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普及茶文化拓展了新的空间,这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潮州工夫茶艺可以与德育结合。潮州工夫茶艺集中体现了工夫茶道的核心思想“和”上。其突出功能是让茶人与茶客融为一体,且有“茶德”、“茶理”之道德导向。一杯好的潮州工夫茶的产生需要集体合作,从布置场地、准备器具、材料,到传杯递盏、分赠客人,收拾场地道具等一系列活动要集体的力量和有效的配合,这是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好途径。茶艺表演则以小组和班级、学校为单位组成,通过组际、班际、校际比赛,激发集体荣誉感,培育团队意识。同时,老师辅以解说潮州工夫茶制作工艺和历史,介绍古今著名茶人,介绍名茶产地和典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感情。

(二)潮州工夫茶艺活动与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结合起来,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学茶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现象。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茶园、茶厂,参加种茶、采茶、制茶劳动,访问茶馆、茶店,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

(三)潮州工夫茶艺是对日常生活技巧的提炼,是生活的艺术化。开展茶艺活动,是美的创造。如茶室环境的布置,伴之音乐、花道等艺术形式的配合,茶具茶叶的选配,茶艺员的形象设计,身体动作的韵律,茶叶的变化,品饮的感受等等,每一个参与者都能从不同角度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水平。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可以由浅入深进行美学欣赏和创造。茶艺还可以兼容其它艺术类别,例如歌舞、音乐、朗诵、讲解、对联、谜语、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茶艺表演配合进行,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文化内涵,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展示才艺的舞台。

(四)潮州工夫茶艺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是训练劳动技能的有效手段。如针对不同品饮对象、不同茶叶品种的沏泡方式、茶水比例、烧水方式和浸泡时间,都需要根据经验掌握分寸;茶席设计、茶器放置差距、如何移动茶具、冲水投茶的动作幅度与力度也要从实用与艺术的角度准确把握。当一杯好茶从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时候,学生会由此而获得创造性劳动的成功喜悦,也体会到泡好一杯茶的不易,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乐于动手,认真严谨,规范踏实,敢于创新,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

传承潮州工夫茶文化精髓,寻回教育之本和文化之根,从校园的教育培训中,帮助他们确立好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熏陶下,将优秀的潮州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利用茶艺馆做为茶文化传承的渠道

(一)开发工夫茶艺馆

茶馆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不断变迁,茶艺馆便是现代意义上的茶馆,它将饮茶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发展成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饮艺术,对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茶叶消费,提高社会休闲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顾客。现今都市生活的节奏高压紧张,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心灵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于是,一股飘溢着茶香的清新之风又在各大城市的休闲餐饮业中吹拂,在街市上的茶馆、茶室,也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悠然清香。茶不再是闲人雅士的寄情之物,茶馆、茶室成了凡人俗士的归心之所。光顾茶馆、茶室,不单纯是消费,更是为了消闲、怡情、修身。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道的集大成者,代表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借助工夫茶艺馆的经营模式,开发工夫茶艺馆的市场,不管对工夫茶文化本身,还是对中国茶文化事业都有重大的意义。工夫茶艺馆秉承了工夫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市场开发中突显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工夫茶艺馆不同于一般的茶馆。工夫茶艺馆是工夫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现代工夫茶艺馆的经营目标是向群众传授品茶技艺和传播茶文化知识。因此,工夫茶艺馆可以说是工夫茶文化事业的前哨阵地,对工夫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工夫茶艺馆开发传播的策略

工夫茶艺馆作为工夫茶文化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载体之一,能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传播作用,所以工夫茶艺馆想要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就要深度挖掘和运用工夫茶文化。

1.茶馆选址与设计

茶馆经营的成败主要很大程度取决于室内外经营环境能否给人留下良好印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老经商哲学已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现代风水学更重视对茶馆所在地理位置的研究,包括附近商业环境、交通状况、顾客消费圈、竞争店情况、采购环节等综合考虑和理性分析。因此我们要从环境、格调等方面注重茶馆的审美。

2.工夫茶艺馆的市场定位

工夫茶艺馆立足传播工夫茶文化,提供舒适高雅的饮茶环境。一般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因为口渴而去茶艺馆饮茶,他们去茶艺馆往往是为了休闲放松和突出自己的文化品位。工夫茶只是一种载体,通过这种载体,工夫茶艺馆需要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递给顾客。小巧玲珑的茶具,严格考究的冲泡技艺,谦让融洽的氛围等,构成了高品位的工夫茶文化。因此工夫茶艺馆的目标市场适宜选择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如对工夫茶文化有兴趣的学者、商人或白领阶层等。目标群体确定为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是由于这一部分顾客不仅有一定经济基础,承担得起在工夫茶艺馆的消费水平,而且他们的社交或商务活动都追求环境的高品位,工夫茶艺馆正好能够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3.工夫茶艺馆的品牌塑造

工夫茶艺馆的主旨就是传播工夫茶文化,其品牌核心就应该把工夫茶文化的内涵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服务和营销方式上充分体现出“和、敬、精、乐”的文化内涵,突出工夫茶艺馆的品牌核心。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充裕,消费者在多样化选择中认同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更注重文化价值。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潮流中,每一个市场品牌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工夫茶本身就已经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工夫茶艺馆具备形成自己文化品牌的基础。

4.工夫茶艺馆的绿色营销

茶本身就是一种绿色食品,工夫茶是用乌龙茶叶冲泡的,乌龙茶本身有预防蛀牙、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的工效,饮用乌龙茶还能瘦身,抗肿瘤、预防老化等作用。但由于工夫茶冲泡程序过于讲究,对水资源造成的浪费较多,因此,工夫茶艺馆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形成节约用水的绿色营销观念。比如,可以把洗杯的清水储存起来,用于浇花或清洁卫生;倒掉的茶水经过过滤可以用来洗手,有很好杀菌去污能力。冲泡过的茶叶可以晒干,制作成精美的“茶包”或小巧的“茶枕头”,再把这些当成小礼品赠送给喝茶的顾客,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夫茶艺馆秉承了工夫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弘扬工夫茶文化的窗口和前沿阵地。潮州工夫茶馆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工程。所以,需要多方努力进行持续开发,这样,潮州工夫茶将会在持续地展现其魅力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文化和财富。

结语

潮州工夫茶文化,历经岁月洗历而留陈,纵千百年而流传。“让潮州文化进校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提高个人文化素质。而茶艺馆作为文化产业,更能助推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潮州工夫茶文化的传承之路在继承其文化内涵之上借助创新文化品牌产业的支持定能蓬勃地发展弘扬。

参考文献:

[1]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1995(4):p29;

[2]陈向军.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p155;

[3]陈香白.潮州工夫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4]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7

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以设立农林学堂为主要标志;建国后,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建立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60年的高等农林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一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源艺术修养不高。由于受到一些世俗偏见和国民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重点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都在重点批的最低线,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令人满意,高等农林院校录取的生源都处在同类招生层次的最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生源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提高。但是,市场化的取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配置高等农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强烈取向,使高等农林教育处于不利地位,高等农林院校招收的学生,农村及边远山区生源比例较高,多数学生从小缺乏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基础较弱。二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教育革命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这一时期较多地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设置单科性专门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高等农林教育一直白成体系,与理、工、商、医类高等学校相比,由于学科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大多院校远离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这些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单一,仅有农林类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少见,不可能形成学科交叉渗透和对学生多种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也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样形成的那种无形的、相对单调的校园环境,严重影响着学校的人文艺术氛用。高等农林院校经过l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新上了人文社科及艺术类专业,但学科专业水平不高。学校人文艺术氛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积累有其自身的规律,更何况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有其发展惯性;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难以与其他高校同日而语。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2《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建校于1958年,是浙江省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在校生23000余人的省属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实践的典型成果。作品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她如实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艺。2008年5月,撰写《茶人j部曲》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携200余名师生创作了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具有典型的“农林”学科特色,是一种带有民族性的舞台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民歌、舞蹈、茶艺、器乐演奏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共分为十个部分,即喊茶、采茶、禅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祝茶,分别向观众呈现了茶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茶有关的文化故事。学校艺术团学生参演了采茶、下茶、施茶、会茶,讲茶。其中,采茶和会茶由校艺术团舞蹈队和礼仪模特队的同学出演,下茶、施茶与讲茶由梵风剧社的同学出演。采茶中愉悦轻快的采茶舞和会茶中清新独特的盖碗舞,体现了茶的民俗唯美。下茶、施茶与讲茶中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茶的民族精髓,使得整台演出淋漓尽致。2008年5月15日,《中国茶谣》在杭州大剧院进行了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这具东方魅力的的演出。2008年5月28日,《中国茶谣》舞动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的舞台上。2009年12月27日,《中国茶谣》(正式版),在浙江农林大学影剧院进行首次校内公开演出。80分钟的时间里,我校茶文化学院和艺术团梵风剧社的200多名师生演绎了舞台魅力非凡的《中国茶谣》,表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在座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听觉享受。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茶谣》的舞台呈现,从创作到排练,200多名师生都伞身心投入其中,点点滴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和悠扬的歌声似乎仍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不仅唱出了大学生明朗、清新和欢快的青年时代,也表达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学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一次高水准的展示。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8

爱国是自觉行为

韩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爱国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仿佛是每个韩国家长和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幼儿园里除了有完善的设施外,环境创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爱国主义氛围。幼儿活动室都很大,民族特色突出,每间教室、幼儿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园长室、接待室以及幼儿生活的各个场所,都端端正正地挂有韩国国旗――太极旗。

幼儿园里韩式家具、民族服装、传统茶道、民俗文化、民族礼仪、民族艺术、民族节日教育的环境创设随处可见。由于幼儿园活动区较多,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可以到美术区去装饰国旗,到建构区拼摆民族建筑积木,到音乐区表演民族乐器,到活动区参观民俗文化和制作民间饮食。这些完全从爱国主义需要出发的民族文化教育,让幼儿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包含传统教育

韩国的幼儿园十分注重对幼儿从小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培养民族精神。许多校园内高高矗立着韩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铜像。在我们参观的一所偏僻的有附设幼儿园的乡村小学,还设立了一个十分规范的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韩国人自古到今的衣服、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从草鞋、布鞋到皮鞋的变化,从石器、陶器到精美的劳动工具的发展,可以让孩子理解韩国社会进步的历程。

在许多幼儿园,也摆放着很多从古到今的鞋子、帽子、生活用品及古老的农舍模型,幼儿从这些可见可触的实实在在的物品中,了解许多韩国的过去和现在,增加了幼儿爱国主义的感性知识,增进了对祖国、民族的崇敬之情。

爱国需要尊重与礼仪

在韩国,崇尚尊老爱幼、尊师敬长,对客人彬彬有礼。无论是学校、幼儿园还是家庭,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尊重教育。这使得韩国的儿童很讲究礼貌。如果你有机会到韩国人家中做客,就会发现很小的孩子,就懂得为客人和长辈递东西时双手捧着,恭敬地奉上。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9

城市规划发展思路清晰。“十三五”期间,都匀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实施好“1356”工程(“1”为一张名片,即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3”为三个园区,即洛邦工业园区、大坪工业园区、坝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为五个城市板块,即洛邦商贸城、东部新城、科教城、高铁城、湿地生态城;“6”为六个公园,即东湖公园、杉木湖中央公园、洛邦水上公园、幸福文化主题公园、部级生态足球公园、茶博园),努力将洛邦工业园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新型装备制造园基地、将梦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影视文化产业城、将茶博园建成最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交流基地、将绕人谷建成最富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全力将开发区打造成黔南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东部沿海地区的休闲康体度假胜地、西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加快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九纵六横”路网骨架,全面推进都凯大道、红牛快道、滨江景观大道、黔南二道及区内1号路、2号路、19号路等20余条在建路网项目,全方位实现与都匀老城区的互联互通。

目前,开发区内的黔南大道、大龙大道、贵广高铁都匀东站、都匀东站综合客运枢纽、茶博园、杉木湖中央公园、幸福文化主题公园、黔南州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10余家星级宾馆、30余家医疗单位、10余所学校陆续建成投入使用;金田阳光义乌小商品城、文化旅游创意园、湖南湘才实验学校、华宸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正在加紧建设;2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建,路网、通信、供电、供气、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

园区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洛邦工业园区以装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生机勃勃:贵州洪茂实业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线一期已全部建成投产;贵州永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已开始投产;梓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第三条生产线技改项目已投入使用;贵州都匀泵业设备有限公司年产10000台(套)水泵及设备项目、贵州添润发电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水轮发电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并已初步形成新型建材、智能制造、汽车装备制造、玻璃制品等产业。同时,借力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黔南服务窗口在开发区成立,促进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投产达产。

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开发区71个单位下派干部1278人参与结对帮扶工作,投资1120万元大力开展项目扶贫,种植桃树800亩、中药材大通草322亩,养殖肉牛249头,修建村级公路13条。

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篇10

摘要:中华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部分,其所具有的教化育人的功能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文章阐述了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及其丰富的哲理,论述了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素质应用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2014年4月2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倡导将茶文化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茶文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个人道德品质所起的重要作用;众多高校开设了《中华茶文化》、《茶艺》等相关课程,普遍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在对茶文化认识、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和弘扬传统茶文化的精华,把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的探索,也是高校茶文化热潮发展的需要。

一、中华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历朝历代伴随着茶的物质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形式。它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精华,其中儒家思想是主体,它在为茶文化注入中庸仁礼思想的同时,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清新、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了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佛教思想体现在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茶中体味苦寂,在茶中融入佛理禅机。道家的学说讲究对生命的热爱,对永恒的追求,其崇尚朴素、自然、真美的理念赋予了茶道精神。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家主席已在世界瞩目的外交场合“四论中国茶”。

茶文化中蕴涵了丰富的哲理。它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特别是中庸之道,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中国茶道创始人陆羽说到“茶德”,是指茶人将“中庸”反映在茶事上,即茶可以以德行道。儒家追求和谐,“和”在古今茶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茶事活动的环境和使用的器物应当“朴实古雅去虚华”,从事茶事活动的心态应当“宁静致远隐沉寂”。道家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赋予了茶道灵魂。茶人在品茶时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佛家认为茶是一种修养身心的饮品,品茶时需将一切凡俗事务放在脑后,这样才能放松紧绷的神经,释放被束缚的心灵,才能感受那淡淡的茶香,领悟到与禅机一味的茶道真谛。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十分平凡,然而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中国人民难以离开茶。

二、中华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中华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部分,以及茶文化所散发出来的教化育人的独特魅力,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中华茶文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1.中华茶文化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中国茶道不重形式,不拘一格,雅俗共赏,最能使人在茶事活动中得到身心愉悦的美的享受。如各具神态的茶具造型之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茶馆的环境美;醉人的茶香、甘爽的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茶文化之美,是一种淡雅之美,不用心去感受是不能接触得到的。它的美能启真扬善,能启发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在青茶茶艺表演时,你不用心去体会是不能感受到那“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乌龙入宫,细闻幽香”等在茶艺中所营造的意境。只有把自己真真切切的放到茶艺中,才能够去与茶有个心与心的交流。在心灵的碰撞中感受茶之美。茶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茶艺活动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悟及创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2.中华茶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礼仪规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一般在客人左边用左手端茶奉上,而客人则用右手伸掌姿势进行对答礼仪,或从客人正面双手奉上,用手势表示请用,客人同样用手势进行对答(宾主都用右手伸掌作请的姿势)。奉茶时还有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斟茶时也应注意不宜太满,七分满的茶杯非常好端,不易烫手。同时,在奉有柄茶杯时,要注意茶杯柄的方向是客人的顺手面,即有利于客人右手拿茶杯的柄。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在茶艺表演和茶事活动中会用到各种礼仪以及与茶有关的各种习俗,这些都能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礼仪,尊礼仪。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

3.中华茶文化有利于丰富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茶文化所涉猎的领域深广,诗词、小说、茶文、绘画、戏曲、歌舞等皆在其内。学习茶文化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饮茶从口腹之需升华到精神层面,形成了以茶道为内在精神核心,以茶艺为外在载体的涵盖人文和审美的文化整体;包含了茶道、茶艺、茶礼、以及衍生出的茶诗、茶曲、茶寮建筑、茶的艺术品等文化系列。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中华茶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

1.普及茶文化课程,增强大学生对茶知识的了解。在高校,应普及茶文化课程教学,无论是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应对这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了解中国用茶的渊源;茶叶的分类、功效和科学饮用;茶艺的基本要素、表演与服务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识茶、品茶,感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爱茶、喜茶,启迪思想。从茶中领悟当代大学生要先吃苦,多拼搏,不要养成好逸恶劳、爱享受的思想。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丰富的茶文化活动。在大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高校中校园文化就是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茶文化活动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之一,我们可通过专家讲座、茶艺大赛等形式,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通过学生茶协会社团组织,定期举行茶会、茶事活动。通过泡茶、品茶,相互交流、沟通,可以促进学生们的人际交往,促进人们的互敬和团结。茶文化能给学生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

3.扩宽学生就业渠道,培训茶艺。目前,全国新成立的茶楼、茶馆及茶文化服务行业越来越多,对于传承茶文化的专业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茶楼、茶艺馆等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也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成为现代人休闲、商务洽谈、朋友聚会的好地方。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高校可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培训茶艺,增强大学生的从业技能。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解茶艺和茶艺服务,增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为学生们的成功就业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晓红.中华一壶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田真.古今茶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3]沈佐民,陈念.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