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能源信息技术十篇新能源信息技术十篇

新能源信息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22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1

[关键词]创新信息生态位 信息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

[分类号]F273.1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成为研究者探讨技术创新的基础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界定。纵观已有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是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而进行的。Debram.amido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创造新思想、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我国研究者傅家骥等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胡恩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从对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开始,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的综合。魏江、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五个方面。

随着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过程的作用价值。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创新信息的流动和作用的发挥。正如Cohenwm认为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层面上,外部知识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发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吸收有价值的新信息并用于商业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关士续等认为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正是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构成了“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物质过程的灵魂。付睿臣、毕克新从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人手,在分析了技术创新各阶段所包含的信息活动及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信息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

基于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模型,分析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

2 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2.1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特征和内涵

著名生态学家odumep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随着现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生态位理论已经被应用到诸多领域,与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产生了新的概念,如企业生态位、品牌生态位、网络媒介生态位等。我国研究者借鉴生物生态位原理,提出信息生态位概念并对概念加以界定。如娄策群将信息生态位定义为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刘志峰、李玉杰认为信息生态位指信息人通过与外部信息环境的物能流转及其他信息人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根据生态学理论对生态位的定义,可以把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界定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位置预示着该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控制的程度。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与物种生态位宽度有关。生态位宽度是指某一种群(或其他生物单位)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如果实际被利用的资源占整个环境资源的小部分,则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较窄;如果一个物种在一个连续的资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则它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参考自然界中生态位宽度概念,企业对其所处周围环境中各种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可用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通常,创新企业所拥有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表明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自身所具备的创新信息资源条件对环境的适应度就越高,在竞争中取胜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自然界,当两个物种需求同一环境资源时,将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即有一部分生态位空间为两个物种所共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出现将会导致物种间的资源竞争,其竞争强度应当与在特定环境资源梯度上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成正比。类似地,也可以认为企业之间创新信息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重叠程度越大,企业间竞争强度越高;另一方面,分离程度越大,则企业共存的机会越大。

基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在创新信息生态位上的竞争。为了赢得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其创新信息生态位的构建,特别是努力拓宽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但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并不是越宽越好,宽度的增加必须是在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增加的宽度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能力范围,不仅会在原有信息生态位上失去竞争力,而且在新的生态位上也不足以形成竞争力。同时,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位的差异化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起具有鲜明特征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利用自身的创新信息资源特色优势打造技术创新优势。

2.2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实现依赖于其独特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创新信息资源的识别、获取和整合阶段,企业在上述三个阶段的能力决定了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控程度,是形成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决定于三种生态因子: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企业的这三种信息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即企业控制和可利用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三种生态因子中,每一种生态因子对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时这三种生态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只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多变量的非线性的相互影响与协同作用,才能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进而形成区别于原有系统结构的新的有序结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内部,

由于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内各信息生态因子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和放大,进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原先各部分的新的信息生态因子组合,进而不断的推进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发展和创新信息系统的进化,提高企业的创新信息能力。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表示为p,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和f3,则p=f(f1,f2,f3)。

2.2.1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的内容和其产生、传播、接受的程度,依赖其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其性质、价值的本领和水平。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资源包括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等多种类型,同时,企业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渠道也有多种。创新信息种类和获取渠道的多样化造成企业接触到的创新信息数量浩瀚、内容繁简不一、混沌程度不同,而不同种类和来源的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是不同的。根据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可将企业所能接触到的创新信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白箱型信息、灰箱型信息和黑箱型信息。白箱型信息是指来源可靠、内容简单明了、传播透明度高的信息,这类信息在产生及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生扭曲、变质现象,很容易被受众所识别和认同;灰箱型信息是指模糊型信息,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识别出它的内容和价值;黑箱型信息是指那些不能被受众所直接感受到,而只能是通过外部观察,研究形状、外表及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关系,通过测试、模拟、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信息。为了减轻工作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要求创新企业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对相关的信息加以论证、归纳和识别。

2.2.2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手段,有意识地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取创新信息的能力。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的作用在两方面体现出来:①企业所需要的创新信息资源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技术开发过程紧密相连,其创新信息资源获取是长期性的,需要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和企业自身对创新信息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依据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来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对各种信息来源的利用和关系处理能力。②企业对外部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获取实际上是与外部信息资源所有者的交易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同时,企业所需要的外部创新信息资源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所占有,对于特定的经济主体来说,获取和占有信息资源也要付出成本。因此,获取创新信息资源需要付出的成本同样构成了对企业的能力要求。

2.2.3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指企业通过各种机制和策略的运用,将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的识别和获取只是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构建过程的基础,为了保证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将获取的和已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只有经过有效整合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企业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才能形成具有特定优势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为了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是多种方式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通过有效运转,个人信息与组织信息、隐性信息与显性信息、原有信息与新获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等不断地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放大效应和涌现效应,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为了使企业创新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以高效协调各机制的相互关系,动态调节和优化各类信息要素及相互作用。

企业的信息生态因子决定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但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优势并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优势的实现还要依赖于通过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将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这一视角看,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与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共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体现出了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控制和可利用的程度,在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作用下,创新信息资源经过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创新思想形成、产品设计阶段、问题解决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和产品销售阶段)而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该能力的发挥受到企业的人员素质、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与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是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又影响到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构建。

3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分析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主要体现在创新动机的形成、创新不确定性减少和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

3.1创新信息生态位与创新动机的形成

技术创新是从创新动机产生及创新决策开始的,迅速产生创新动机并及时的做出创新决策是企业创新成功、形成创新优势的第一步。综观对技术创新动机的研究,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因有四种:①市场需求的拉动;②技术发展的推动;⑧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规划及政策、法规上的激励;④企业家具有的创新愿望和较高的创新素质,企业家的远见卓识、风格特质以及对市场利润的渴望和追求。这四种动因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并且这些因素之间的自组织和协同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上述技术创新动因中,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敢于承担风险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是盲目的,企业家的这些创新特质的形成是以不断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为前提的,一定程度的创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的基础。另外三种技术创新的动因也构成了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而这些动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来发现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开始产生技术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可见,能够发现创新机会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这一前提是以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为基础的。

3.2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减少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试验性质,由于其中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有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呈现高风险性。世界各国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创新成功的概率往往大于失败的概率。弗里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来自于三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一般商业不确定性。从信息的角度审视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可以被看成围

绕其不确定性所开展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信息的处理需求与信息处理能力的矛盾运动。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信息处理需求和信息处理能力都要求把不确定性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对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要通过对于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来解决。创新信息作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主要相关环节,通过对创新业务环节的影响来减少整个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①创新信息能丰富创新思想;②创新信息能完善创新产品设计;③创新信息能加速创新进程;④创新信息能够提高创新产品的营销能力。可见,由于创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创新风险源于“信息的缺乏”或“所拥有的信息与所需要的信息之间的差距”,减少不确定性的途径或方法就是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构成创新成功及减少不确定性的基础。

3.3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发展路径

从企业的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着特定的发展路径,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某些技术成果而不是其他。创新是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技术基础为技术创新的底层因子。美国西北大学乔尔・莫克尔教授分析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底层因子,他说“每一个进化系统都由那些要素组成。在生物学中,底层结构是基因,在技术创新进化中,底层结构是知识和信息。可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通过其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的进化而实现的。同时,由于技术能够脱离产品实体而存在,并能在分离状态下独自进化,因此把这种独立于产品而独自进化的技术叫技术元,它是技术的组织单位。在知识的进化发展中,当某个知识点被激活时,则更适应的相关知识就会涌现出来。因此,创新的发生过程实质上是先前知识的激活,大量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和保留,并在需要时被加以利用,这就产生了新的知识或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创新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创新系统外部整合相应的创新信息资源,特别是知识类信息资源。外部信息资源中蕴含着不同于企业原有的技术元,通过创新活动,两类技术元必然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其结果是促进知识点的被激活并导致技术的演化发展。依据生物学的理论,这种技术演化和发展存在两种结果:技术遗传和技术变异。也就是说技术创新的结果既由企业原有技术因子决定,也受到外部信息中技术因子的影响,两类技术因子共同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至于创新成果中的“遗传”和“变异”哪个占有更大比例,这由内、外两类“技术元”的作用结果和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决定。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路径是其技术创新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这种路径优势决定了企业特有的技术发展方向,给其他竞争对手的模仿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2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信息管理;整合策略

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是每个单位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各项活动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使其有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采取措施推动二者整合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将探讨分析二者整合的意义和内容,并提出策略,希望能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1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内容

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是计算机使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各项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促进二者作用的发挥,应该采取措施促进二者有效整合。项目管理。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完善计算机系统设置和资源存储,构建完善的数据库,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能方便数据资料查询,及时掌握项目管理工作动态,全面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状态,实现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进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物资管理。在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支撑下,能够构建健全完善的物资管理系统,方便数据和资料查询,对各种物资进行编号和归类,方便资料查询。还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及时掌握物资管理的基本情况,有效落实项目管理措施,节约物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维护技术。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和措施,有利于方便计算机维护,及时查询和修复存在的缺陷。进而保证计算机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促进其作用有效发挥,努力提升计算机维修技术水平。系统升级。计算机系统升级过程中,离不开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措施的应用。这样既能确保系统处于良好性能,还能方便数据资源共享,有利于数据升级和管理维护。

2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意义

推动技术与管理的整合,有利于满足人们使用信息资源需要,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便利。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采取措施对二者进行整合,有利于将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有效满足人们使用计算机的需要。并且还能丰富信息存储,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水平。有利于数据资料共享。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将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丰富计算机信息资源,促进资源共享。进而更好满足人们使用计算机的需要,提高资源共享水平,方便人们查阅和使用计算机信息资料和相关资源。有利于技术水平提高。计算机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技术和管理工作。作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管理,重视新技术和新措施的应用。并将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进行有效整合,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为人们使用计算机创造条件。

3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策略

为促进二者整合,应该加强管理,注重创新,综合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措施。提高管理意识,开发新型技术。工作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工作水平,将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有效整合在一起,激发管理人员潜能。并注重新技术和新措施的应用,努力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推动信息工程系统升级,促进计算机性能的改进和完善,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完善管理体系,明确技术要求。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使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完善数据库设置,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要加强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保证系统有效运营,将信息技术和管理工作有效整合在一起,努力提升计算机综合性能。确保信息质量,满足技术需要。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系统管理工作当中,应该注重引进新技术和新措施,避免数据和信息失真。进而有效满足信息资源使用需要,提高信息质量。另外还要加强管理工作,注重病毒查杀,设置防火墙技术,避免非法访问,促进信息资源更好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丰富信息存储,确保信息可靠。及时吸收和更新信息资源,完善数据库设置,努力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信息资源丰富。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和新措施,将信息工程技术和信息管理密切结合在一起,提高计算机综合性能,让计算机更好发挥作用。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工程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有利于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与可靠,促进资源共享,满足人们使用信息资源的需要。为此,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二者的整合,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信息技术整合,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从而更好满足人们使用信息资源的需要,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创造便利。

参考文献

[1]佟文.探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28-29.

[2]黄燕.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7)上:65-66.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3

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能源和材料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与能源和材料相比,信息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因而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调用等功能的工程技术。原始信息是无序的,需要通过加工处理成为有价值的可利用资源。随着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逐步重视,信息传输、加工的技术手段快速发展起来,而技术的进步又为人们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从功能上说,信息技术主要由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组成。目前,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

从历史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古代信息技术、近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信息技术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中叶,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随着新型计算机的发展,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紧密结合,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所标示的高速电子网络的形成则促使信息技术产生了新的飞跃,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信息化正在席卷全球。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在这个动态演变过程中,信息化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实力与地位。这场由科技技术革命引发的,导致新的产业革命发生的重大变革,正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信息产业逐渐开始替代传统的工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基础是资金、原材料和能源,而信息产业则通过信息技术和其他高科技向传统生产环节的渗透,将知识和信息作为主要生产资源,代表着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低耗高效能产业。现在全球的生产总值中,有60%以上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

其次,数字化信息网络将成为人类的生产、流通、教育、科研以及各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形态。从政府企业,从学校、机关到每个家庭,人类社会的交流方式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手机、宽带网络,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发展更重视人性化和创新意识。人类的生存和进步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依赖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实现的经济增长只要是通过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而信息产业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信息以及对各种新知识和信息的应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它将人类从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劳动者的知识、经验智慧都是劳动的手段,例如互联网的发展诞生了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的缩写)一族,更多的人从工厂、办公室解放出来,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在家庭工作、学习、购物、娱乐上消除空间距离感和时间感。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以创新为特色,通过科技创新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增长,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人性化和创新意识也就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之后,人类开始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探索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于是,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和改善环境,强调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同样紧迫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人类社会开始迈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作为一个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将对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1.信息技术将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知识发展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首先,信息是知识的原料,而知识是信息的结晶,区别在于知识具有创新性,而信息不具有这种特征;其次,信息本身也是知识,是知识更新的基础,而知识就是信息的提升。所以,信息是知识发展的基础和纽带,是促进知识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区域性或国际性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拓展了每个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途径,提升了整个社会知识发展的空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也为知识经济以及知识社会的到来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基础。

2.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人文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信息化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数量不断积累、信息质量持续提高的过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社会形态本身所处阶段的高低以及社会系统结构和制度水平。具体可以体现在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不断成熟、消费行为的合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形态,也在深层次上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而这一点对于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思想上的转变使人类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从自身开始,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发展观。

3.信息技术有利于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

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表现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则使可持续发展从远景走进现实。当今社会,与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计算机、通信、金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一大批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而传统的钢铁、汽车、石油、煤炭等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则逐渐失去了光彩或为新技术不断改造。这种变化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达到更高层次的合理化。此外,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等世界性的经济合作也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信息资源网络化引发的教育变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随着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出现,信息技术发展对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是面向21世纪发展进程中人类所要进行的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社会组织中最为活跃的一份子,教育必须因应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所带来的变革。

――信息资源网络化促进了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资源网络化的进程,社会经济和文化迅猛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具有新知识、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各类的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努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学校的未成年人,社会的就业者同样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各式各样的岗位培训。教育的大众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将突破学校的围墙,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为更多的人群服务,从而形成教育社会化以及社会教育化的教育为大众服务的新格局。

――信息资源网络化推动了教育终身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向知识经济的转型。随着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形成,不仅社会知识总量在增长,而且知识发展的周期在迅速缩短。“学一阵子,用一辈子”的单一学校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因此,教育活动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在时间上从人类的青少年时期一直贯穿人的一生;同样在空间上,学习也不在仅仅是校园里,而应扩展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事实上,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已经为我们的终身教育构建了一个覆盖全社会、纵横贯通、形式多样的平台体系,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化的教育平台将为我们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网络化促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资源网络化以及互动式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功能、超大的知识容量和方便快捷的学习支持在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新的变革。伴随信息资源网络化而形成的非线性思维、开放学习观、自我教育、终身学习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教育组织、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手法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教育现代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和教学内容必须更紧密的贴近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学过程和评价必须考虑学习者的个性发展需要。从教学手段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都必须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信息资源网络化实现了个体发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无论工作和学习,社会和个体都存在多样化的选择。传统教育受教育资源的局限,只能关注学习者整体发展,是集体化教学。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资源网络化的环境下,学习者个体发展空间得到充分拓展。在充足的教育资源支持下,学习者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问题更多地呈现在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面前。网络化协作学习、讨论式学习、研究型学习以及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等等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学习者从传统教学中被动和灌输学习状态解放出来,成为的学习的主体。而网络学习、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也在教育实践中接受充分的考验。个体发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再仅是一种理想而成为现实。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4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本世纪的教育的新理念。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必然需要探索其发展轨迹开创面向素质教育的模式。本人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当前的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考虑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差距与不平衡性,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差距。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快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的配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

1.2面向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提升人的各种潜能。面向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而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是一门纯工具性的课程,将是一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1.3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觉得,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面向学生发展之外,还应该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性发展等方面。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革新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构想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2.1课程目标的架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但是相互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之间是可以交叉的。

2.2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3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如小论文、小制作、研究报告、演示文稿等等。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

2.4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从基本构成上来说包括教师培训、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他们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资源支持。

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物质平台。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基础,信息技术强调基于资源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持。教师作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导性因素,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人力资源最主要部分,教师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和一般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有效构筑,将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在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环境中实施。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创新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应用,不论是在各行各业,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面对这样崭新的教学环境,高校应把握机遇,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化教育全面改革,使之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指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引入智能设备、创新教学模式等,例如建设数字化校园、在线课堂、数字图书馆、虚拟大学、电子校务等。教育信息化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环境时空的限制,实现零距离教育,使教学直接有效地伸向社会各个角落,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无法系统学习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终身教育的首选形式。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注目的成果,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数字化图书馆、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二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课资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试题库、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技术队伍、教师队伍和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制度建设与完善;四是教育信息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参与到校园网的系统集成、教学资源或教学软件开发和服务中来。

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其通常表现出开放、灵活、好奇的个性,具有执着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以下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学习能力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乐观自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上述特征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和观念的动机,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执著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方面。真切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才能为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提供充分条件。

四、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高等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对我国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为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转变教育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培养大量的信息人才,提高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会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五、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深化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形势下,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如果对教育信息化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到位,行动就迟缓、措施就无力,就难以实现所确定的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要完善自主创新的环境,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从根本的理念和体制上进行改革,使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鼓励,进而脱颖而出。同时,要对学校管理层及教师信息化素养进行培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讲、专家讲座、网络远程学习等方式,建立起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教育信息化动态、能够有力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管理和教学团队。否则,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在失去最为重要的社会精神和心理层面支持的情况下,投入再多的技术和财力,也不大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2)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促进新技术的有力手段。要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就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如果制度上不能未雨绸缪,就有可能出现工具凌驾于目的之上的问题,变为一种形式甚至变为少数人牟利的途径。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与之适应的教育制度,诸如办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评制度等,必须与时俱进,能够容纳、支持而不是歧视、排斥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学习模式和办学方式。建立规范严格的信息化制度,尽可能地规避信息技术在与创新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科研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

3)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创新教育不是单纯地只注重最后学习成绩,它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情景交流、开放思维、实验探索、启发引导等新型教学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积极运用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技术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有热情、有胆量、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尝试自己的创新体验。为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使教学设施更具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手段,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4)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推进信息技术与师资队伍建设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既解决知识的数字化、存储和传播,又解决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跨越时间和跨地域的沟通与协作学习。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在教学中应用好信息技术,教师就得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主动接触、应用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法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实践,创新教学,提升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有互联网思维,例如尝试“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制作高水平课件资源,熟练应用电子智能白板、虚拟现实系统等。只有当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工作中的思维习惯,才能够熟练地应用于课程设计及创新教育实施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把握不再依赖于教学经验,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性。有效地进行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实现由知识培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5)促进共享共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知识资本赢得高校地位、赢得经济利益的信息时代,高校要树立开放共享的教学理念,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以网络形式其精心打造的教育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如果没有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在实现扩展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提供丰富生动的背景资料,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范围,以及大量的模拟实验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为了使更多的专业和学生受益,共享资源库建设除了推动各个高校开发本校特色资源,建设校本资源库外,还应该继续扩大范围,鼓励跨区域跨校联合完成,互相促进,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

六、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剂。展望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坚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宇刚.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9)

[2]黄成,郑志群.高校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标 信息素养

1 立足信息技术新课标

我校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新课标是从高一年级开始的,实施近三个年了。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标。在新课标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制。

新课标的课程教学理念是要把“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一种全新理念来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基础,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宗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的同时学习和吸收信息文化,使学生们在学习信息管理与交流中增强对信息意识的培养,学生们通过学习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更进一步强化了对信息理论的理解,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学习,发展和提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能力,成为具备有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高素质公民。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老师们要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来设计问题,通过情境教学活动,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与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理念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2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以下教学意义: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公民。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和素养。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学的指导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在高中阶段,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要领,学会如何获取信息文化,同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和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培养新时期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

(2)营造协作学习氛围,以技术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及社会的学习资源,为高中生的信息学习提供一个健康的信息学习环境,为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同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协作学习氛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宽阔的平台。

(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学生个体的起点水平以及个性差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大胆自主选择,对自我学习进行设计,在通过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拓展,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情境,实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要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了解情况,以前受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不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鼓励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等方式,努力从知识的海洋中吸取更多的养分。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生要掌握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发挥好这个工具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主动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主体。

3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给学生营造良好学习信息技术的环境。要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的学习资源,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创设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适应的学习情意,激发学习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教师要服务于学生,要引导学生思考,创设宽松、和谐环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有所创新。

(2)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每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3)个体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城乡差异,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可以自主快速地完成老师所给的任务;有些学生基础较差,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任务。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课前准备好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限定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当然,更要发挥网络这个巨大资源库的作用,使得学习资源扩展到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和鼓励下,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7

关键词:企业;技术扫描;技术机会识别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74-02

引言

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性资源,一方面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发展为企业在技术快速、多变、更新和集成的态势下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机会,特别是对于具有高成长高回报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所孕育和采用的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往往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企业在实现技术转型、提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识别和把握来自于外部的技术机会,才能在通识技术环境和掌握技术信息的条件下,及时获得新技术,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获取的途径,实施技术创新促进发展的战略,取得创新绩效。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就是对技术机会的认识和实现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链中包含了对某些尚未利用的技术机会的感知、识别和利用。技术机会的识别是建立在企业在强有力的技术扫描机制下,通过技术扫描活动,掌握大量技术信息、资料,然后对其进行辨识、整合和分析而实现的。企业技术扫描活动力度的增加和技术机会识别能力的提高,将使得企业能够及时把握技术机会通向商业机会的战略转折点,减少因为技术转型、变换和升级而增加的成本,从而指导企业能够在技术创新的实践中提高成功率。由于企业所面临的技术机会并不是以预先包装好的形式出现的,研究企业根据自身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在技术机会窗口、技术成熟度、技术环境、技术集成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技术机会识别的过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着重论述企业技术扫描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企业技术扫描与技术机会识别的关系,分析技术机会识别的特点,探讨企业技术扫描行为影响其识别外部技术机会的能力,进而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作用的过程。

一、技术扫描对于实施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性

企业技术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目标所做出的总体战略性技术规划,能够使得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求得主动,增强适应性。企业通过技术扫描,可以获取大量的与决策相关的重要信息,挖掘到更多的企业成长性资源和机会窗口,从而保证企业技术战略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靠性,能够对技术、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灵敏的战略反应。因此,技术扫描是实现企业技术战略的有效手段。

(一)技术扫描是企业技术战略的搜索和技术资源的组织过程。技术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拓宽了企业技术管理的资源范围,企业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甚至在全世界各个领域内组织和选择技术来源,通过外部联结作为企业研发的替代或互补来实现技术资源的获取。由于技术资源的显现有时候并不直接明了,通过技术扫描则可以进行充分有效的挖掘,并根据每一种资源在某一技术战略中的作用实施高效的整合。

(二)技术扫描是企业做出正确技术决策的先决条件。企业技术决策的过程实际是技术资源不断调整与优化配置的过程,包括了各类技术的重组、交叉、集成和融合。尤其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要在技术不确定性的约束条件下实现可确定性,往往是通过对技术环境变化信息的全面、及时和系统地把握来控制技术创新决策的过程,减少或消除技术风险,增强技术创新决策的可行性可靠性,实现技术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从而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战略。

(三)技术扫描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技术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技术扫描通过跟踪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的技术发展信息,选择技术的市场成熟度、技术市场竞争信息、同质性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商业化的可能性等关键要素,通过信息查询方法,获取和利用技术环境中的有关部门事件信息、趋势信息和关系信息,以协助企业高层管理层制定未来技术创新行动的计划,做出正确的决策。

企业技术扫描过程中涉及到与企业相关的技术信息集合,其内容非常广泛复杂,呈现出下述特点:一是技术信息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二是信息专指度较高、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导向和储备;三是信息实时性要求高,需要满足企业及时决策和动态参与竞争的需要;四是在动态多变的技术环境下,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得的技术信息,因其灵敏性及快速高效需要被引起高度重视。影响企业技术扫描的关键要素有人格特质、认知资源禀赋和组织背景等。在技术扫描的信息搜索过程中,识别、分析和服务都十分重要,选择、过滤扫描信息,去除错误信息和无效信息,完善需要补充的信息,加工过的原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有效性,生成企业决策可以加以利用的后信息。

二、企业技术扫描与技术机会识别的相关性

国内外研究者均认为技术本身具有资源特性和知识特性,技术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日趋显示其动态性、复杂性及其不确定性。技术变化可以是渐变的,也可能是突变的,对企业的影响既可能是及时的,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时滞。企业能否有效地识别由于技术变化带来的机会或者风险,以能够充分地利用技术机会实现技术跟踪、技术转型或技术跨越等技术战略,避免技术风险,是十分重要的,这取决于企业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建立在对自身技术能力把握的基础上对外部技术环境、技术信息和技术市场的感知,通过技术扫描的手段和机制来实现。

技术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企业取得递增回报的来源。最早技术机会概念是尼尔森(nelson)和温特(winter)在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技术机会越大,潜在的生产增长率就越高。在此基础上布伦思(Breschi)研究了技术机会识别对于研究开发上投入资金和实施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在当今创新理论中,也存在着很多内涵相互重叠的技术机会的概念,从产生物的角度可以是新的技术范式、新的主导设计、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技术领域。当某种技术沿着特定的路径(轨迹)发展时,就代表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机会。由于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在特定的技术发展路径上,随着某种技术发展接近极限时,技术机会将会越来越少,可能就会诞生出完全不同于原有技术特征的新技术。

如上所说,技术环境是影响企业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相对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具有未知和不可控性。技术扫描是指持续不断地分析和检查所有与技术相关的环境以获取技术信息的活动,企业开展技术扫描活动,就是为了得到全面、准确和可靠的技术信息,以便于对技术信息进行辨识、分析和整合。技术变化导致新过程新产品新市场和新的组织方式,要发现这些技术机会,任何有利的技术机会都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商业机会。机会对于每个企业来讲,其明显度和清晰度并不一样,发现技术机会的过程与企业所拥有的关于技术信息的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有关。所以企业为了利用新的技术机会,需要组建专门机构进行技术扫描活动,以便能够及时地从外部技术环境中获得相关的技术溢出信息。对于技术先行者来说,其在进行技术扫描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扫描搜索能力异质和技术信息扩散所造成的异质环境的优势。

扫描与识别是属于一类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框架性知识,企业通常所需要的是更接近实际情况的、较为具体的、可为使用的经验性前沿性知识。经过技术扫描,通过对感知、察觉、判断和认识等环节即对技术机会识别后,企业再进行技术创新的选择决策。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于能够将这两类知识统一于企业技术战略实施的实际过程,并使这一过程得到新的优化组合,通过产品与服务等进行市场认同检验,从而产生更好的创新效益。

三、基于技术扫描的技术机会识别分析

技术机会是技术系统内各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和实现提供了强大的动机,其存在的客观性也要求企业自觉、主动的运用技术机会,提高技术机会识别的能力,及时地获得和分析外部技术信息,做到潜在的有利机会不被忽视,及时发现别人忽视的机会,敏锐地跟踪主流技术的发展。通过针对特殊需求和竞争特性的技术机会与企业创新资源本身的禀赋相匹配,与企业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相适应,才能实现较高的技术创新成功率。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8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革新了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使职业教育课程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旧的知识、旧的学习观念被彻底打破。

其次,信息技术引导了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传统的结构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充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将信息技术与各门课程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其完全融入职业教育当中。

最后,信息技术提供了崭新的收集资源的渠道和方法。无论是抽象的数学,还是枯燥乏味的语文、英语,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生对许多课程都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更有利于职校学生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离不开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

首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离不开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规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必须更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整合资源,从而让整个职业教育课程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的改革,以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其次,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需要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使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以“采集―分散―完善―成型”的方式得以顺利进行,从而使职业课程资源的利用得以实现效益最大化。这种形式使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得以广泛交流和资源共享,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应用、储存以及检索等实现程序化,并进行统筹解决,突破了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整合中遇到的各种限制,更有利于职业教育统筹发展。

最后,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职校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就业实践,这就说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中,主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理解理论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信息资源和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充分结合起来,让职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门课的课程任务,从而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符合岗位需求的各项技能。

三、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单纯地将信息技术简单地应用于职业课程资源之中,它们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或工具,而是一个新的整体。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到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并用于职业教育的课堂中,可以为实现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促进职业教育完善发展、培养技术型蓝领人才、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实现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整合方面的真正价值。如果只把环境中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整合停留在单一层面,就等于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内容僵硬,生搬硬套,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们只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方法来辅助教学,就不能体现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真正价值。而深层次整合是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将信息技术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课程的内容、结构、方法之中,“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纬度都产生变革作用,进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最后,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是全方位的整合。课程开发是一个重大而长久的过程,如何实现职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创新,需要更多的资源;如何获取更多的资源,需要我们不断地整合资源。而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全方位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让职校学生更快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利用信息技术建构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傅敏.试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9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增长;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18-03

一、信息化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资源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中对信息的利用古已有之,然而将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资源则是由于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才得以实现的,“在我们的新社会里,战略资源已是信息。它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生产都是以物质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物质资源在自然界的存储量是有限的,随着开发、利用呈绝对减少的趋势,即便有些资源可以循环再生也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较长的时间周期,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生产从重物质投入转向重知识、信息投入,生产力特征从动力资源型转向智力资源型,经济活动出现非物质化的趋势,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物质和能量资源的消耗。奈斯比特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经济才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建立在一种不仅可再生而且可自生的重要资源上,再也不会发生资源枯竭问题”(奈斯比特,1984)。

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的“无限性”可帮助克服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有限性。信息化可以对物质、能量甚至人力、资金起到“替代作用”。例如,通过使用信息科学技术,以“轻、薄、短、小”型产品取代“重、厚、长、大”型的传统产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消耗;通过使用机器人,可以大大节省和替代人力资源;通过使用电子商务,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大大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果的迅速产业化,使人们以信息为中介配备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和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观决策能力,而且信息技术发展的无止境,将带来人们利用信息、优化资源配置的无止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发展信息经济有助于减少人均资源(不包括信息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使用量和降低人均废物产生量。它还有利于用信息文明来弥补工业文明之不足,特别是工业文明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同时加剧人口膨胀、粮食和能源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永续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追求代内的和代际的公平(公正和平等)为目标,而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能为上述目标的逐步实现作出贡献。”(乌家培,1998)

二、信息化带动新兴产业崛起

信息革命不仅使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群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也使传统产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兴的信息服务业迅速发展,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产业。信息产业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形成了开发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群,进而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部门。同时,信息技术带动了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已经成熟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并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

三、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

信息技术的诞生,不但孕育出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同时,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使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总体上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整个时代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且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必须对以总量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以增加投入和资源消耗为主要发展手段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变革,而代之以新的生产方式――敏捷制造。敏捷制造的目的是将柔性生产技术、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和灵活的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时机作出反应。这一生产方式其敏捷性是通过将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集合成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完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敏捷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是使竞争方式发生改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技术的快速更替、产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全新的市场机制。在这种无法预知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质将发生重大变化。比如,由主要采取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的竞争方式转向寻找和创造“正确的”产品(或服务)和市场以及创新商业模式的竞争方式;互联网的出现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的竞争范围;网络进入市场的运营体系,使企业竞争中的价格变动能及时得到反应,供求关系的价格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得到改善,等等。

三是使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在分工理论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典型的管理方式与技术主要是围绕着大批量、低成本和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进行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从传统产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产业管理的深刻变化,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以先进技术、方法为手段的集成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应用中的深化,传统产业逐步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

四是使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输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各项经营环节可通过网络完成,网络已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现场所。由于企业信息传递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与其紧密相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工业化以来,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职能部门制度和建立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的等级制度将被彻底改造,组织的基础将建立在明确完整的任务目标上,而不是专业化分工上。因为信息技术为传统组织的改造和新型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合分工和加大管理跨度的可能性,其结果是横向组织将取代纵向层级组织,动态化、虚拟化组织将成为企业主体。

五是使企业的交易方式发生变化。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企业经营提供了新的、便捷的交易平台,从而改变了企业传统的交易方式,使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国际互联网毕竟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使其可能成为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交易平台。原本由于受地理位置、信息阻隔等因素无法或难以实现的交易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快速与便捷而得以实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加入到电子商务的行列,从而不断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即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信息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因为使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发生内在联系的是信息要素及其与信息流相伴的物流等。工业化完成以后,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容量和科技进步的制约,经济增长必须转而依靠高于平均增长率的新兴产业来支持,通过结构转换来实现技术创新。

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也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长远的发展,都依赖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主要通过发展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来实现,即当技术变革引起产业结构转换时,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为新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以极强的渗透力、极高的倍增效应,体现出最活跃的现代生产力特征,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与代表。可以说,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凭借着超越传统技术的优势,极大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程度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带来了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壮大,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各领域的普遍采用,使这些传统产业得以改造与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正是信息中心化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看,信息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作用具体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的提高。信息产业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产品的生产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包括电子工业、邮电通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等。这类产业的特点与重要性在于它具有智力型信息知识密集的高投入性、受科技进步影响最大的多变动性、高渗透性、高增值性以及节省资源的无污染性和先导产业的战略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商业化以后,信息技术产业对名义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提高。1994―1998年间信息技术产业对全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1.6%,而同期,信息技术产业占经济的份额却在6.8%之间。

其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将使信息技术设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个环节中逐渐普及,这些部门增加信息设备资本存量的需求,反过来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信息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走上生产与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不仅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信息技术产品在各部门投资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仅在信息化早期的1994年,美国整个经济的53个产业部门中,有15个部门近40%或更多的资本存量是信息技术装备,13个产业中的信息技术装备占资本存量的25%~39%,20个产业中该比例为10%―24%。产业部门中与信息技术设备相关的资本比例的上升对应着其他各类资本比例的下降,可以说,这是产业结构在发生着根本变化。

其三,信息化还有利于促进就业人口向高技术领域的转移,从而带动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快速提高。信息化的直接结果是,它不仅扩充了信息产业里的就业人员,而且增加了非技术产业与信息技术职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例如,美国从1989年至1997年,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4%,高于全部民营产业1.7%的平均增长率。从1996年开始,信息技术产业增加了35万个岗位,在一年中增长了7.7%,高于平均就业约3%的增长率。在4个技术产业的分支行业中,软件及其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年增长约8.3%,而且也是目前最大的行业。

五、结论

信息技术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往往都是具有高知识含量且能实现边际效益递增的产业。信息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的变化,新兴产业、新的生产过程、新的就业、投资和增长的机会不断涌现。另外,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所带来的产业替代和结构升级的效果也非常显著。这一切都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乌家培.信息经济及其管理[J].经济学家,1998,(2):17.

新能源信息技术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教育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5.045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theteachingmethodsofgeographyenvironmenteducationinseniorhighschoolarefacedwithnew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Howtomakefulluse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promotehighschoolgeographyeducationhasbecomeahotspotofacademicresearch.theanalysis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informationtechnologyresourcesintuitive,sharingandfastthatthefieldofth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inhighschoolgeography:canwidelyusedinthedevelopmentofcurriculumresources,teachingaideddesign;thesecondistheclassroomteachingdemonstrationandvisualpresentationofknowledge;thethirdistoexpandthesecondclassroom,topromoteinquirylearning.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environmenteducation;highschoolgeography

0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学校教育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时间与空间的表达优势,丰富地理环境教育的内容,改变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拓宽学生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从而真正做到“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

1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出现,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极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能够结合所教内容,综合地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虚拟性和便捷性四大特点。①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环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设计出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感的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课程。二是有利于改变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或动态模拟环境问题典型案例的现实情景,寓教于景、于情、于乐,便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以及动手操作,形成对环境正确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价值观。②三是有利于学生拓展地理环境教育的信息与知识面,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现实环境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整理、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呈现技能。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解释能力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决策能力。③

2高中地理环境教育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要求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④同时,《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在亲身参与中增进交流与理解,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意识。⑤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去开发地理环境教育的信息资源,设计出具有一定教学价值,适合学生学习发展,面向学生的“教学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1)新目标要求信息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学习型”资源。“学习型”资源指利用信息技术选择并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型的教学资源。新目标要求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借助信息技术,突出以学生的认知、感知和体验的学习资源,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问题导向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既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使他们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目标要求信息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资源。“主题单元型”资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按主题分类法,以单元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类教学资源。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三部分,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单一呈现的方式。以“主题单元型”方式对于有关环境的知识信息进行深度发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系统地学习,真正地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3)新目标要求信息资源的形式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智能化知识管理”型资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优化资源的获得、储存和传播过程。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具有新型环境发展观的公民的使命。⑥因此,要求学生和教师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时,能够准确、有效、迅速地对其进行筛选与加工。“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基于资源管理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究问题,丰富已有的信息资源。

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3.1应用于课程资源开发,辅助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促使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⑦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将新的环境现象、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经验补充到环境教育教学中,让信息技术作为开发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新助手”。

首先,信息技术的集成性特点符合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放性原则。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在互联网各类信息资源平台上搜索图像、视频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搜集各种有关环境的新闻热点,突出环境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不同空间内的课程资源。利用网络搜集城市、农村、国内以及国外有关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比较与分析、探讨与辨析、选择与设计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其次,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符合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原则。一般来说,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效”资源。⑧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因此,在开发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时,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的广泛选择和主动控制的优势,认真搜索并分析与环境教育课程目标有关的课程资源,并且掌握其性质及特点,保证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和环境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3.2应用于课堂教学演示,直观呈现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感知地理环境,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其中信息技术是教师在课堂演示中最好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升为意识、责任和观念。基于此,下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的逼真程度和信息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直观演示应用。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逼真程度高的特点,提高环境教育的感官教学。充分利用其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的功能,将抽象、单调、刻板的文字形象,变成直观、具体、生动的以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为主的多媒体形式。例如,生活在内陆的学生对于海洋没有直观性的认识,无法了解海洋污染的严重危害。教师可以通过搜集有关石油泄漏的图片,人们打捞泄漏石油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图像的展示,认识到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巨大影响,从而对石油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有关环境方面的数据统计图表。图表对于数据的统计更为直观,也更易于学生观察与分析。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图表直观地展示统计信息的时间性、数量性等属性方面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感受环境演变的过程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危害。

3.3应用于拓展第二课堂,促进探究学习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应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走进文本,体验环境问题,并在体验中生成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中就扮演着“拓展者”的角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性的特点拓展第二课堂。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环境问题能力的场所,利信息技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模拟现实情景,打破时间、空间和经费的限制。例如,探究“城市垃圾污染和防治”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网络城市垃圾回收站”的模拟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网络城市垃圾回收站”是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和问题分散在各个虚拟的城市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同一个城市垃圾的分类、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讨论。最后集合学生对每个城市垃圾问题的分析结果,合作完成城市垃圾回收的学习任务。这种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情境的探索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行为规律。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便捷性的特点为拓展第二课堂提供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和认知特点来选择信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让学生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观点与理解渗透到环保作品的加工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现有的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知识与新信息、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认知冲突,重构正确的知识与能力。

4结语

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求突出学生在地理环境教育课堂中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内在动力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搜索整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注释

①邹冰.多媒体教学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1(7):347-348.

②尹玉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8:6.

③段玉山.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4.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S].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3.2

⑥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R].地理学报,1993.4: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