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技术创新十篇能源技术创新十篇

能源技术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42

能源技术创新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平均每十年翻一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辉煌的经济奇迹背后却是能源的大量消耗,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高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中国主要以能源拉动的经济增长呈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特征[1]。当前中国提倡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的确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纵观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主题是提倡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低碳经济,是基于一国或地区的技术创新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能源利用的结构,最终达到减少温室气体(Co2等)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这是科学的经济增长观,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目前人类生存的空间状态主要表现之一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这种变暖趋势的危害后果相当严重,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的环境空间,这在相当多的经济实验和经验研究中已经得到检验。经济哲学强调逻辑的一致性与理论应用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经济增长哲学,表明生态经济符合人类生态系统循环规律。科学发展观是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态哲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2]。经济研究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实质是经济长期的稳定和理性的增长,这种理性通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增长得到体现。

从经济增长的未来道路来说必然要从以人类自我欲望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以整体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转变。只有这样的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理念,因为科学的增长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也是建立在生态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伦理学进步与经济低碳增长模式的和谐与统一之上。

2能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被喻为经济增长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类目前利用的能源分类来看,当前世界对能源的依赖主要还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那么这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经济增长快速所表现的矛盾已经相当严峻。结构问题,还是结构所造成的后果更重要?为了分析这种后果,有学者以罗默的“增长阻力”作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分析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效应,结果发现能源禀赋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4],这种不同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二是由于这种阻力的存在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造成的后果将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禀赋不同必然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种非行为性阻力,在考虑生态平衡与供需平衡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引导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同机制相当重要,这种协同机制可用相关的变量来衡量并得出相应的协同系数,作为能源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的区域能源战略的协同机制作用路径[5]。3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理性增长的框架变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性增长视角提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系统框架,创新能源经济增长的理念。构建的研究框架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应用到能源技术创新中去就是能源经济理性增长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清能源经济增长系统框架内核心变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相对应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措施以利于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

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

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研究框架的主要目的有以下方面:一是找到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二是检验它们在一定时期内相互之间是否存稳定的均衡或协整关系;三是能源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不是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变量之间是否形成优化的能源经济系统;四是通过理清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实施符合能源产业可持续增长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政策。

4能源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中国目前正处在重要经济与政治体制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资源禀赋、制度条件、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也是极大不同。总体来看,中国能源利用总效率并不高,也就是能源技术的水平有待进一步创新,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经整理得出)。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借鉴某些能源资源禀赋较好同时经济增长比较快的区域的经验做法尤为重要,东部经济增长较快和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域是可以优先作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利用区域能源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涓滴效应,完善相应的技术信息流渠道,以利于借鉴和模仿,拓展能源技术创新与新经济增长的研究领域,创新新经济增长的理念,丰富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服务人类的整体财富的增长。生态经济是时展的主流,技术创新是核心力量。同时必须立足具体国情,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改善与其他国家政府和组织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借鉴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能源利用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表明生态经济是必然趋势[6~7]。生态经济发展一方面受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政治制度、民主观念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发展需参与全球范围的国际合作和借鉴创新。中国能源消费水平高和能源效率水平低是两个主要制约经济理性增长的最大挑战。如图3所示[8],能源经济系统表现在能源经过非能源产业部门的转化成为家庭消费,产生的污染治理和废物回收和废弃物回收部门都产生5结语综合前面分析,理性经济增长系统需要兼顾能源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能源技术创新实质利于可持续增长系统,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表现为能源消费结构问题及其产生的经济行为后果。

它们之间的良好协同机制是经济增长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必须综合研究。由于前面的分析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能源利用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差别较大,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必要对经济增长和政治体制改革比较好的区域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技术和经验的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能源技术创新与筑物和构筑物的空间定位数据、属性数据、分布特征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配置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城市资源规划、配置、利用与保护,以及城市政府的资源决策和管理问题。从技术特征来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外壳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其操作对象是城市资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既包括城市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包括这些资源属性特征。从功能上看,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可以得到常规方法或普通信息系统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实现城市资源空间分布及其演化过程的模拟和预测。

能源技术创新篇2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能源;创新产出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01-02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国自1979年以来,吸引和引进的FDi大幅度增长。引进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5年的19.556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900.3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连续十八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我国本土企业从中获益匪浅,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FDi也使国内市场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生存,每个企业都必须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即创新之路。

但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FDi对东道国正溢出效应的存在。研究结果表明,正溢出效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有些区域甚至出现负的溢出效应。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多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并且发现正溢出效应是主流趋势,并且FDi对中国专利申请有明显的正溢出效应。

本文先以FDi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事实依据,随后着重分析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试图通过构建包括区域R&D投入、FDi、能源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能源对区域创新产出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

2FDi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非自愿扩散的效应,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国水平的提高,而跨国公司又无获得全部的收益,它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国内有关研究成果表明,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技术溢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示范和模仿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企业关联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东道国配套企业的带动效应。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国内市场开放,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从而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给我国经济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和体制的转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但在跨国公司与外资获得了国内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往往采取技术控制策略以防技术外溢。

3能源约束对技术创新与FDi技术溢出的影响

3.1模型设定

4结论

通过推导和实证验证,本文发现FDi仍然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外部推力,只是长期以来,在忽略能源约束作用的条件下,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被夸大了。在限制引进FDi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更要考察FDi对区域能源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在大力引外资进入的同时,必须正确引导外资企业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应杜绝单纯的追求外资数量,而不考虑环境资源成本的做法,限制外资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引导外资流向医药研发、软件开发、能源利用、仪器仪表等高科技部门,发展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蒋殿春,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8).

[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40.

[3]王军.外国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5.

[4]唐跃军,黎德福.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0(6).

能源技术创新篇3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优化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077

1完善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力度。目前,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逐渐降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新能源汽车不论是在技术、设计还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都比较高,另外还有后期更换电池而产生的费用使得很多消费者都放弃了购买新能源汽车,因为成本太高。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过程中纷纷出台了很多的政府扶持政策,覆盖了整个汽车产业链,而我国在此方面却只侧重示范运行整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相关政府扶持政策少之又少。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国家必须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1]。政府部门要给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相关政策,降低成本,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得到协同发展。

2仔细划分汽车产业市场,抓住消费者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自身技术性能、价格和相关配套设施方面的约束,导致很多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适量还是很少。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仔细划分市场,充分挖掘市场中隐藏的消费者。为了能够抓住消费者,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补贴,签收后服务合同,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分为公共服务用车市场、汽车租赁市场、公务车市场、出租车市场和集团用车市场。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积极推广汽车租赁的服务,在适合的区域范围内使用新能源汽车,将租赁汽车的消费者逐渐转变成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购买规模,有效满足市场经济中的需求[2]。

3尊重汽车产业市场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尊重汽车产业市场的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发展产业。越过混合动力汽车,对纯电动汽车进行跨越发展,这种战略导致忽视了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但是,纯电动汽车也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视力度不够,再加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驱动技术发展的不是很好,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良好发展。依据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想要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良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尊重市场的规律,优先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加强对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

4建立强制性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资金补贴,应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制度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假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只靠政府部门的资金补贴,而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可能会导致汽车企业缺乏研发的动力,很容易形成技术垄断的结果。将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的引入,能够将企业销售和生产的责任明确开来,从而促使企业加大产业的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方面的创新,进而促使企业能够生产出品质好并且成本低的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借鉴和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帮助政府部门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统的燃油汽车的销售、生产、排放和使用等方面进行强制实行限制性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汽车尾气排放方面的法律法规[4]。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促进其发展。

5加强宣传,提升消费引导的效果,吸引消费者

企业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宣传,有效提升消费引导的总体效果,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品,虽然国家和政府以及汽车企业都已经人尽皆知,同时还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支持,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普通消费者对其严重缺乏了解,因此,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和汽车企业抓住机遇,携手共同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比如广告宣传、汽车展览会、赛事在赞助活动以及乘车体验等,要注重宣传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的作用,促进广大消费者能够更多的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让消费者更相信新能源汽车的凄凉和安全性能,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与环境保护相融合,提升社会整体的环保意识,无形当中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购买新能源汽车不单单是一种环保的行为,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5]。

6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深度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纷纷制定出很多的环境专项计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产业。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相关的政府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仔细划分汽车产业市场,抓住消费者,尊重汽车产业市场规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加强产业市场的监督,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建立强制性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升消费引导的效果,吸引消费者,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建龙,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模块化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04):508-518.

能源技术创新篇4

当前我国it产业已进入一个关键的转型期,经过持续快速增长之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拓展资金日益紧张,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企业技术研发受到制约,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作用。如何实现产业技术整体突破、竞争力增强和经济效益提升,不断升级在全球信息产业链的重要位置,成为中国it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在目前乃至未来影响中国it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高端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高端应用技术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也是拉动it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并对中低端市场具有强烈的产业链拉动作用。如果本土企业不能快速提升在关键应用领域高端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将继续加大与国外品牌的差距,难以实现it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制约我国it企业高端应用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关键是“投入”,核心在“人才”,出路在“市场”。

发展面临内外困扰

中国it企业发展走的是消化、吸收、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从起步开始就直面国外公司,进入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进入产业之初在技术、市场上就处于劣势。这导致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it市场占有很大的软、硬件市场份额,特别在高端应用产品市场,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在多数发达国家,政府采购优先国内品牌,并重点向高科技产品倾斜。但目前,我国的it市场采购还没有充分体现出对国内品牌的倾斜,在pC服务器市场,政府、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采购中,国外品牌占据近一半的份额;在国家控股的重点行业,如金融、电信企业的信息化工程采购中,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更大。尽管国产高端服务器在性能上可以替代、在价格上低于国外品牌RiSC服务器,但是高端服务器市场仍然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同时计算机类产品、软件的行业利润率已经不足10%。客观现状造成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不足,使多数it企业只能以支撑当前的生产经营为主要目标,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开发活动,没有能力完全涉足战略性的超前研究开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大规模的系统性技术集成等技术创新的高端。

我国的人事制度、高等教育等问题,造成科技人才力量集中在国家的大院大所、高等院校。近些年本土的人才国际竞争又成为新的问题,致使国内企业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匮乏,创新团队力量薄弱。

持续创新是出路

在内外环境存在不足的情况下,部分it骨干企业把持续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关注高端应用市场需求,追随国际技术发展趋势,集中自身可优化的资源,在国家的支持下,进行自主创新。在市场竞争激励因素和国家资源支持的共同作用下,取得了诸如程控交换机、高端服务器、tD-CDma等关键应用技术、标准的重大突破,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形成产业化的核心技术。基于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十五”期间自主创新的实践成果,建议在构建创新型国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提升高端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

据统计分析,“十五”期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在不断递增,大中型企业获得政府科技经费由2000年的3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2.6亿元,但科技经费投入的结构,还没有充分体现出对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重点支持。近些年,与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总量相比,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经费比重在下降,占我国每年财政科技投入总量的比例也很小,财政资金主要还是投向事业性科研单位。我国it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总体上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比,在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需要政府资源的大力支持。

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将由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与之相适应,需要逐渐改善国家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大对企业的投入比重,引导、支持企业将技术创新活动向中高端扩展,要重点支持已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本土品牌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支持部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同时,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科技投入使用的引导,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高端应用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推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政府采购要向高技术产品倾斜

根据wto的有关规定,我国在加入wto有关政府采购协定之前,政府采购将是wto所能够接受的合法壁垒,也就是说,国家可以不受限制地在政府采购这个领域里设立非关税贸易壁垒,限制进口商品,保护国内商品。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最大限度地为国有企业争取尽可能大的市场竞争缓冲区。为了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政府采购法》,确定了原则上购买本国货物的规定。实际上,我国政府采购的中国品牌产品占了绝大多数,但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数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目前政府采购的“本国”或“国产”商品,多限于较为低端的日常用品,没有充分体现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倾斜。

利用政府采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这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政府要在采购中把本国企业的同类产品放在首位,政府采购要不以单纯节约资金为目的,要着重体现促进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维护国家信息安全。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预算法》及其配套法规文件。建立财政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形成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认定标准、评价体系等,保证政府采购向高技术产品倾斜。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及其他财政性资金做出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规定。通过制定有关信息安全政府采购办法,支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

支持企业头脑型人才团队培育,提升企业研究发机构的能力

头脑型创新人才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除了在政策方面支持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外,要重点支持企业高水平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的培育,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要进一步细化“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有关规定,明晰在重大科技计划、重点工程实施中企业创新人才参与实施的具体办法,同时通过具体的措施支持企业人才主导承担面向高端应用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重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和发展。要通过实施期权等激励措施使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利益共同体。国家在2003年曾经出台了《关于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期权激励机制仍然没有建立。在《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中再次提及有关政策,希望能够尽快出台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的细则,促进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国家在认定部级企业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的同时,要着眼于培育重点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创新链、创新场的形成,以系统配套的项目支持,从支持高端应用基础项目开始,到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培育其应用基础、产品化、产业化的全程的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创新型国家,本质上要建立创新型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首要因素是企业内在的动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国家资源的引导,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

孙丕恕履历

能源技术创新篇5

【关键词】体能训练;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科学探究

1、前言

在现代技术高度分化的与高度综合的今天,体育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体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作为竞技体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高度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不同的运动项目除了有自身的特点外,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创新训练理论,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技术训练,已经祸不单行。在体能训练中理论创新除了结合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外,还要结合运动训练学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有的训练理论加以否定肯定再否定。最后形成成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理论。

2、体能训练伴随竞技体育和人体运动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发展的

有关“体能”的概念来源,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国际运动医学会就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六大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试、生理学测试、体格和身体组织测试、运动能力测试等。对此拉森提出了构成运动员体能的10大因素包括: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韧性、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同时,1983年熊斗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physicalcapacity也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有关“体能”的解释为:指人体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等两部分构成。何雪德1等根据“体能”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数,推测“体能”概念可能是1983年项群理论的提出后,体能与技能相对应而存在,体能这个概念日益被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和使用,同时在对外学习交流时“体适能”的传入和中国特色化,体适能也日益融合到体能概念中,并逐渐流传开来,确定下来,特别是1994年开始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炒作,使“体能”一词家喻户晓。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学会对适能的定义是:适能是个人运作的能力,适能好的人具备下列条件:配合遗传的适度器官健康以及应用现代医学知识的能力。足够的协调、体力和活力以应付突发事件及日常生活。团体意识和适应团体生活能力。充分的知识和了解以决定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参加全面的日常活动应有的态度、价值观和技巧。有利于民主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特质。适能包括5个部分体适能、情绪适能、社会适能、精神适能、文化适能2。

3、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方式

在体能训练领域国内外现如今也是百花齐放,有很多门派对于同一训练的效果所使用的训练方式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有基本的训练理论产生,在中国的体能训练中有普遍出现大训练量,大训练强度的状况。这是因为教练员大多对于体能训练所遵循的原理有所不懂,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一节训练课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纵观所有的运动项目,除了马拉松比赛时间超过90分钟之外,大多项目都是在90分钟之内完成,这一原则的把握就要求在体能训练中时间不要过长,另外一条训练原则要求在训练当中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做的动作姿态控制,假如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运动员手持哑铃必须身体保持正直,建议坐在板凳上进行练习,为什么要坐着却不是站在呢?这是因为在直立的情况下训练的着重点不如坐着,因为站着的时候下肢在神经调配下会自愿参加到训练中帮助上肢运动,这应的训练效果就有违背训练的最终目标,另外一个就是训练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在训练中有很多训练状况是运动员自身感觉负荷很大,就会要紧牙关,屏住呼吸,这样就打破了正常的呼吸节奏,进而影响到血液的载氧能力。中国运动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力量大,但却容易受伤,这种情况不能归结到运动员的特质状况不好,这是因为人体中639块肌肉,在传统的运动训练中有很多小肌肉群得不到锻炼,进而导致人体整个运动链中力的传导流失很多,比如排球运动员的主公手,就必须有发达的上肢力量作为扣球的保障,但是对核心躯干的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因为很多球都是在跳起的状态下扣杀球,在空中运动员躯体处于失重状态,将全身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身体躯干保持直立,通过下肢的起跳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经过核心躯干,整个运动链都是处于一个运行状态,才能挥出有力的扣杀球。最后在训练中姿态的控制还有预防运动伤病困扰的作用,比如一个做深蹲的运动员,在承载很大负荷以后做蹲起,膝盖如果超过脚尖,那么躯干所承受的压力对膝盖的损伤将会最大,因为阻力臂大于力臂。这时候承受的负荷最大。再一个就是起的时候注意发力点,做蹲起要到达的的训练效果是强化膝盖周围的肌肉,进而保护膝盖。但是很多运动员的膝盖经过大力量训练之后都会膝盖有损伤。根据上述的例子可以肯定的到处训练原则的遵循,是与运动训练理论的支持有关的,这些训练原则都是根据人体在运动中生物力学,生理学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结语

原理是人们对训练认识的结果,是对规律的反映。原理是主观的反映客观规律。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依照相应的原理去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原则。训练原理的产生也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训练规律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要把握运动训练规律,掌握训练原则。3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始终都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年度,不同运动项目其身体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比重、负荷量也有所不同,就是在一个训练年度里因为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在体能训练中有很多训练原则就是遵循哲学中的原理比如说;循序渐进,在运动训练中对于一项训练内容的训练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反应是有周期性的同样一个刺激在长时间的一个刺激都身体就逐渐适应,如果不调整符合就不会有新的刺激参与到训练中,这样就失去训练效果。系统训练,为什么要系统训练,这是因为运动员是一个有机体,在做出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协调配合完成动作,另外运动员的身体也是逐渐适应训练,假如一开始就进行爆发力力量训练的时候,很容易受伤,并且不会出成绩,这是因为运动员连基本的力量训练都没有进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结合,没有力量谈何爆发呢!从实际出发,就涉及到运动的项目实际,运动员自身条件的实际,目前所处状态的实际,在训练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科学的处理好专项训练。

【参考文献】

[1]何雪德,龚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9-13.

能源技术创新篇6

关键词:能源利用,研发激励,财税措施

 

可持续发展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地大物博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下游水平的情况下,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需求量日益加大和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突出矛盾下,节能减排作为一项有战略意义政策的提出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为给我国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政府计划单位国摘要相应增加用于节能减排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增加用于先进设备的投资,增加对节能减排情况较差企业的投入;2、在投资额计划中,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环境的现实情况,相应提高对国有企业的投入额;3,投资效果的追求中,努力配置好人力、物力、财力与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之间的配比关系。积极引导与加强国有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科研技术创新风险高,投入大,政府应加大投入并对其进行指导以解决企业创新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能覆盖从资源利用到排放中所有环节的财税政策,使资源利用的所有环节都能做到节省能源和减少废物的排放。(1)从资源的开采环节来讲,在新疆试点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基础上,在全国积极扩大改革资源税的范围,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力研发激励,而且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支持资源开采企业的技术研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2)在资源利用环节方面,研究和实施环境税。在我国现有的税制中,虽然已经有针对节能减排而设置的税种,但是还没有一个整体的协调的环境税更大地促进节能减排的效果。在这一环节应该着重鼓励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支持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改进,减少最终废物的排放。扩大消费税的范围,将能耗高,污染大的产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以限制和减少这类产品的使用。(3)在能量的消费环节,积极支持用能技术的改进,推广节能产品的利用。针对节能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的现实情况,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产品的采购力度,而且对购买这类绿色产品的民众进行价格补贴,辅之以宣传引导,鼓励民众提高节能意识,采用绿色的节能产品。

参考文献:[1]韩克勇.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理论学刊,2009(2)[2]吕媛,黄国良.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3]郭平.国有资本营运与管理,199-200[R]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4]詹正茂,王裕雄,孙颖.创新性国家建设报告(2009)[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韩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能源技术创新篇7

关键词:营销资源;技术资源;资源整合;创新战略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如何根据企业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创新战略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作为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二者不同的整合模式与创新战略的关系对于企业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一、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概念界定

(一)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在资源理论中,对资源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企业资源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中,狭义的资源与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广义资源在资源分类中包含了能力,以Barney为代表的资源一维论学者将企业资源定义为企业控制的能够使企业制订和实施提高其效率和效果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

现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资源的分类。Grewal研究发现从深度和宽度两个维度来研究资源对企业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资源的深度是指企业在某一领域或行业拥有资源的强度和集中度,表现为企业拥有同一种类资源密集或专业化程度的大小;资源的宽度是指企业拥有不同领域或行业资源的种类及多样化程度,表现为企业拥有资源种类的多少。Grewal通过研究发现深度资源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使企业产生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宽度资源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多种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企业在不同领域维持创造价值的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基于此,本文认为,从深度和宽度来划分企业资源,研究企业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能够帮助企业充分认识到现有资源情况,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二)营销资源及其深度与宽度

以Hooley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营销资产和营销能力是营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借鉴Barney对资源的定义,认为营销资源就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创造价值的资源,并将营销资源分为营销资产和营销能力。Vorhies等学者把营销资源看作是企业整合利用共有知识、技能和资源,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能力集合。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从广义资源的角度来界定营销资源,认为营销资产包含狭义的营销资源,广义的营销资源主要由营销资产和营销能力构成,它是企业为了实现营销目标而控制和利用的,能够创造市场价值的资产与能力的集合,企业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产和能力,能够生产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借鉴Grewal等学者的资源划分标准,将营销资源划分为深度营销资源和宽度营销资源。从营销资源和资源的深度、资源的宽度的概念出发,深度营销资源就是为实现营销目标,企业在某一业务领域内能够控制和利用的专业化程度高、集中性强的营销资产和营销能力的集合。宽度营销资源是指企业为实现营销目标,能够控制和利用的跨不同领域且多样化程度高的营销资产和营销能力。

(三)技术资源及其宽度与深度

Stewart最早提出技术资源的概念,他认为,技术资源是一种组织独立做出技术选择、改进现有技术与产品,并最终创造新技术的资产与能力。Cooper借鉴Stewart对技术资源的定义,提出技术资源是一种组织独立做出技术选择、改进现有技术与产品,并最终内生地创造新技术的资产与能力,是企业采用新兴技术并使之与现有技术良好匹配的一组技术诀窍。从学者对技术资源概念及其构成的划分可以看出,广义的技术资源包含了技术资产和技术能力。主要借鉴Cooper对技术资源概念的界定,将技术资源理解为企业独立进行技术选择、改进现有技术并形成新技术,最终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应用的资产和能力的组合。

同营销资源一样,本文借鉴Grewal等学者的资源划分标准,将技术资源划分为深度技术资源和宽度技术资源。深度技术资源是企业控制或利用的,能够帮助组织完善现有技术或创造新技术,集中度及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资产和技术能力。宽度技术资源是企业开发特定对象所利用的技术领域范围广、技术多样性程度高的技术资产和技术能力。

二、营销资源与技术资源的整合模式

基于现有的研究发现,从深度和宽度两个维度对资源进行分类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了解资源的特性和优势,从而引导企业合理利用资源。由此将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整合模式分为4种,即营销导向型整合模式(“深度营销资源-宽度技术资源”整合模式)、集中化整合模式(“深度营销资源-深度技术资源”整合模式)、多样化整合模式(“宽度营销资源-宽度技术资源”整合模式)和技术导向型整合模式(“宽度营销资源――深度技术资源”整合模式)。见图1所示。

三、不同资源整合模式的创新战略选择

(一)创新战略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者对创新战略提出了不同的定义。Gilbert把创新战略定义为企业以创新为目的,制定、实施企业战略并改善企业绩效时决定实现程度与运用方法的过程。谭文华把创新战略视为企业整个竞争战略的核心部分,它是企业针对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的行业环境,以为实现技术创新目标而做出的总体部署和谋划,也是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谋划与策略。本文借鉴谭文华对创新战略的定义,认为创新战略是企业利用内外部资源,为实现创新目标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和策略。

关于依据不同的标准,学者对创新战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创新程度march将创新战略分为探索式创新战略和利用式创新战略;从技术来源角度创新战略可分为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及模仿创新战略;从技术竞争态势角度可分为领先战略和跟随战略;从企业战略行为角度可分为进攻战略、防御战略和游击战略;从技术变化大小角度可分为重大创新战略和渐进创新战略等。本文主要依据企业资源的特征,来研究与不同资源整合模式匹配的创新战略,因此从创新程度上,依据march的探索式创新战略和利用式创新战略的分类来界定企业创新战略的类型。把探索式创新战略理解为在全新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对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创新过程,是创新战略中的较高层次;在利用式创新理解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以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在依据企业自身的技术设备、人力等固有资源的条件下,对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创新过程,是创新战略中较基础的层次。

(二)不同资源整合模式下的创新战略选择

探索式创新战略具有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其创新成果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该技术领域中具有市场垄断地位,从而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同时,创新成果也使企业在同行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探索式创新更注重技术的突破与提升,需要企业将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资源投入到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全新产品的开发之中,从而获得来自于新产品开发的高额利润,这种创新以技术的领先和独特为前提,拥有深度的营销资源的企业对特定的技术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掌握,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企业具有自主或率先创新的实力和水平,适合采用探索式创新战略。深度营销资源和宽度营销资源均能对探索式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深度营销资源能够帮助企业准确挖掘市场机会、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开发新客户,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为创新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宽度的营销资源能够利用多种营销渠道、开拓多领域市场,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因此采用技术导向型整合模式和集中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适合选择探索式创新战略。

利用式创新战略以组织内外现有的知识或技术为基础,创新结果容易实现,创新风险相对较低。利用式创新更注重技术的拓展和完善。需要企业分析既有市场的需求特性,通过投入多样化技术资源实现工艺创新,进而提升产品功能和质量,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这种创新以技术的多样化为前提,通常通过技术模仿或追随,实现工艺的创新或应用的创新。采用营销导向型整合模式和多样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由于技术资源过于分散,在核心技术领域内企业并不一定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而宽度的技术资源能够形成多样化的技术组合,帮助企业建立较强的技术模仿能力和追随能力,这两种整合模式适合采用利用式创新战略。此外,深度营销资源能够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指导企业利用式创新方向;宽度营销资源能够帮助企业开拓多领域的市场,帮助创新产品占据市场地位,加速企业利润的实现。因此采用营销导向型整合模式和多样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适合选择利用式创新战略。

四、结论及启示

企业资源有其差异性,按照资源的特性,从深度和宽度两个维度,资源可以分为深度资源和宽度资源。从深度和宽度理解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将两两不同的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形成营销导向型、集中化、多样化、技术导向型四种不同的营销资源与技术资源整合模式。由于资源的特性及竞争优势的差异性,不同资源整合模式适合不同的创新战略。探索式创新战略强调技术的突破和变革,采用技术导向型或集中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更适合选择探索式创新战略;利用式创新强调技术的改进和完善,采用营销导向型或多样化资源整合模式的企业适合利用式创新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该在评估和识别自身资源特征的前提下,选择与这一特征相适应的创新战略,使资源整合能够得到有效利用,而不是被战略的不适应的弱化;此外,高层管理者应致力于制定长期的创新战略,以创新战略为导向,有效地聚集企业内外的资源,实现战略与资源整合模式的有效匹配。企业如果要调整创新战略的方向,就应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资源整合模式,调整企业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的获取和投入,从而形成新的整合模式,进而发挥资源整合与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BarneyJ.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01).

[2]HooleyG,GreenleyG.theresourceunderpinningsofcompetitivepositions[J].JournalofStrategicmarketing,2005(02).

[3]谭文华.福建省工业发展的特点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8).

[4]余江,方新.高技术企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技术战略视角[J].科研管理,2005(04).

能源技术创新篇8

关键词:行为理沦;技术创新策略;战略动机

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实现成本降低、提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提升企业绩效,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Barry从公司治理角度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对企业R&D策略的影响,认为股权结构集中度、董事会中内部董事比例,对企业的R&D强度具有正相关影响,David从资源观和理论角度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中Ceo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Hambrick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角度讨论了技术创新问题,认为高管团队构成的异质性有利于促进组织技术创新,Hans从R&D团队管理角度探讨了研发团队管理和研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策略进行了研究,徐金发也从治理角度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因素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了与Barry不一致的结论,认为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孙爱英等从企业文化角度讨论了不同组织文化类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龚艳萍将创新分为渐进式和激进式的创新,并通过实证方法探讨了上市公司基本组织特征与创新类别之间的关系,孙艳从战略技术联盟角度提出: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及大学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有利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R&D的能力。

虽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有关该领域微观层面的研究大都将技术创新视为一项同质活动,很少考虑不同技术创新策略之间的差异,部分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策略差异的研究也主要探讨组织特征、治理结构、文化背景等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技术创新本身的战略动机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随着技术环境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多地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动态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核心战略工具,技术与企业战略的高度整合,已经成为战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同的战略背景下,企业期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战略意图不同,其选择的技术创新策略也必然会呈现出一定差异,peggy针对所有权结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不同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研发投资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并认为是不同国家的技术创新动机和对创新的激励所构成的综合效应导致了这种差异。

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行为理论出发,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概念模型,探讨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并重点对技术创新战略动机与创新策略选择的关系进行分析。

1 概念模型的构建

1.1 技术创新策略的涵义及其分类

对于技术创新策略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出了不同的含义。Gassiman将技术创新化分为两种类型:基于技术研发(R&D)和基于技术引进(ta)的技术创新。Daft构建了二元组织创新模型,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Harhoff在研究中参照工业生命周期理论将创新策略定位于产品型、工艺型和全球型。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首先需要确定创新投入强度并进而选择技术创新方式,因此本文中技术创新策略包含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方式两个层面。投入强度是指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投资额的多少,通过技术创新支出占企业销售额的比率来反映。借鉴Gassiman的研究,本文也将技术创新方式划分为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创新两类。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最大差异是前者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蕴含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采取研发创新的企业第一阶段所需承担的风险要比技术引进大。但是相对于技术引进,研发创新成功后企业独自拥有知识产权或技术秘密,避免了企业对外部技术资源的依赖,有利于降低与技术创新合作者之间的关系风险,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一般来讲,研发创新主要用于重大的、系统的技术创新,其特点是创新性强、产业关联与影响力大、投资额大和时间周期长;而技术引进创新策略,投资周期短,不确定性风险较低,一般属于渐进型创新。同时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为了获取某些资源或者为了降低研发失败后的风险承担,企业也可以选择与其他技术机构进行合作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如图1所示。

1.2 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机

企业行为理论指出企业实际运作中存在着绩效评价、问题诊断分析、进行变革的逻辑过程。Henrich进一步指出企业绩效很差时会促使管理者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一旦他们判断更新现有技术和产品能够解决绩效问题时,就会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Cyert的研究也指出当管理者发现组织绩效低于他们的期望水平时,困境创新往往会发生。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绩效困境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战略动机来源,并将此类创新称为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

现代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都将技术创新视作一项战略性投资,当前的创新投入是为了获取未来收益。因此当企业所拥有的人员、资金超过了企业生存和短期运作所必需的水平时,企业倾向于将富余资源投资于技术创新,以获取未来竞争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投资活动,因此进行投资决策时,管理者会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当企业拥有剩余资源时,管理者创新决策所面临的资源约束比较宽松,许多投资项目,特别是那些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强支持但是却在资源稀缺情况下被否决的技术创新投资项目会得到重新启动。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随着组织资源富余的增加,组织倾向于进行组织变革和创新.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来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是技术创新的另一个战略动机来源,并将此类创新称为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

1.3 技术创新的风险

虽然技术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或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但是大量的技术创新失败案例表明,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必然会考虑创新风险是否处于其可承受范围之内。当企业面临着绩效困境或者资源松弛时,企业也可能受制于技术创新的风险超过其承受能力而采取其他非创新策略,如面临绩效困境时采取学习模仿其他企业产品策略,面临资源松弛时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等。技术创新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技术成果能否成功获取以及能否成功商业化。本文将前者界定为绩效风险(企业对创新投资失败的承担),将后者界定为关系风险(由于技术成果拥有者之间的不合作或败德行为给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同技术创新策略所蕴含的两类风险大小不同,同时不同技术创新战略动机下企业对两类创新风险的偏好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视为创新战略动机外的另一个创新策略选择分析维度。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概念模型。图2中上面的椭圆表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机,下面的椭圆表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战略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策略的选择,同时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也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产生干扰影响。

2 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

2.1 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策略

已有许多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改进的影响,认为不同的技术创新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绩效后果,而忽视了企业绩效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反向影响。前面分析已经指出绩效困境是组织变革的驱动因素之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或者推出新产品重新占领市场是企业改变绩效困境的常用方法.行为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卡伊曼从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指出较差的企业绩效会增加管理者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因为管理者往往将绩效不佳看作是对自己地位不利的一种情形,并愿意承担风险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Ramrattan也指出当市场需求下降时,组织往往会通过研发途径来提高产品质量或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以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的战略动机是改善企业绩效水平、扭转不利局面,因此往往追求投资的快速回报,要求技术创新投资效果快速在企业绩效改善上得到体现。同时当企业绩效较差时,各利益主体(股东、债权人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强度会增加,使得管理者很难获得长期投资的空间和耐心。因此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中,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技术引进的创新方式,因为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具有投资周期短、不确定风险低的特点。引进成熟的技术成果能够快速进行商业化,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或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困境。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p1a:较差的企业绩效会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增加。

p1b: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技术引进的创新方式。

2.2 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策略

组织资源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行为,必然会受到企业各项资源能力的约束。前面已经指出当企业资源松弛比较多时,企业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资源松弛是指组织资源超过维持其短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最低水平,松弛资源包括冗余员工、闲置的财务资源和未使用的能力,也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机会。松弛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置,如利用松弛资源对绩效波动做出反应、应对预算削减或环境波动等突发事件,或者利用松弛资源进行松弛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利用松弛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强度、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成为现代企业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

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能力往往需要具备一系列特点,如独自拥有、竞争对手不易复制等。研发成功后企业能够独自拥有技术产权,而技术引进的企业则往往只能获取技术使用权。显然R&D创新方式中企业对技术的控制力更强,更有利于企业通过独自掌握的技术优势谋求在行业竞争中的战略竞争地位.同时竞争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市场也日新月异,R&D创新有利于企业结合自身技术基础以及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确定技术创新项目,更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提高技术创新的战略价值。而技术引进则局限于已开发技术,降低了技术和企业战略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战略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资源松弛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管理者面临的绩效监控环境也较为宽松,短期投资回报压力较小,具有了研发创新所必需的资源条件和管理耐心。因此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研发创新方式。

对于研发创新,企业还可以选择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两种方式。企业之所以选择合作研发,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获取技术创新必需但自身却不拥有的某些资源(如资金或者技术人员等),转而与其他企业合作以达成资源共享;二是为了减少创新失败后的风险承担.一方面,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松弛的资源状态使得企业具有能力支持独立研发。另一方面,虽然合作研发有利于降低研发难度、加快研发进程,并降低研发失败后企业的绩效风险承担;但是研发合作机构之间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风险,不利于企业对研发过程的控制,也不利于研发成功后技术成果的保护,危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这些都是和企业松弛研发的战略动机相背离的。对于拥有松弛资源的企业来讲,尽管合作研发降低了研发失败后的绩效风险(企业对创新投资失败的承担),但是合作研发所蕴含的巨大的关系风险(研发成功后,由于合作伙伴的败德行为导致技术成果外泄给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造成的影响)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方式,以降低技术创新的战略关系风险。

p2a:随着企业松弛资源的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会增加。

p2b: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研发创新方式。

p2c: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的技术创新方式。

2.3 风险承担能力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一项蕴含风险的战略性投资活动,而且不同的技术创新策略所蕴含的风险类型不一样,因此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必然会对其基础创新策略选择产生影响.对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一般来讲企业规模是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反映之一。Schumpter和Gambardela均指出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积极性进行创新,因为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能力应对创新带来的风险。

企业资源和技术基础都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自身资源和技术基础都很有限,抵御技术创新绩效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很小,而且更倾向于采取绩效风险较低的技术引进方式。

相对于独立研发,采取合作研发策略的企业承担的绩效风险下降,但是所承受的关系风险却增大,因此合作研发实际上提供了两类风险的转换机制。对于处于资源松弛状态、技术创新战略意图在于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来讲,其绩效风险承担能力很强,而关系风险承担能力却很弱(因为关系风险的发生对它最根本的创新战略意图构成打击),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的技术创新方式。

p3a:风险承担能力越强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越大。

p3b:绩效风险承担能力越弱的企业,越倾向于采取技术引进的技术创新方式。

能源技术创新篇9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

一、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

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及其构成是任何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这方面的研究颇多。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的具体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所揭示的内容实质大致类似,他们几乎一致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鉴于此,我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规模、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及归宿,对其所拥有的用于创新的各种资源有效利用的能力。

我认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一定的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下能力虽然在定义中没有涉及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但在“企业用于创新的各种资源”中包涵这层含义。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并决定其水平高低的三种资源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那么,存量资源就是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人、财、物力资源;增量资源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从外部环境获得的资源。

第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对用于技术创新的各种资源有效配置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由企业所拥有的,用于技术创新的各种存量资源和流量资源的规模所决定的。如果企业的各种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有效利用,就会出现配置的瓶颈,从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对于企业而言,其用于技术创新的各种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必然是在其所拥有的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有效利用,并充分体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通过上述对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种创新活动可分为新设想产生、研究与开发、设计、试制、生产、营销、扩散几个环节,这诸多环节既有各自独立的要求和内容,又可以相互沟通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过程。这种创新能力是企业整体的系统能力,根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第一,投入能力。指整个创新活动中人、财、物的投入,包括技术开发投入比重a1,用“技术开发经费/销售收入”计算;技术开发人员比重a2,用“企业专职研发人员/职工人数”计算;技术开发装备比重a3,用“研发技术装备固定净值/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计算。

第二,产出能力。指技术创新可以物化的结果,包括专利数量B1;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数量B2;新产品先进程度B3,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数量/开发新产品数量”计算。

第三,实现能力。指企业实现的技术创新效益反映,包括新产品销售率C1,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计算;新产品利税率C2,用“新产品利税/产品利税”计算;产品利润率C3,用“利润/销售收入”计算。由此构成层次化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对自主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评价应通过企业家和员工创新欲望和意识、创新目标创新激励机制、创新预测和评估能力、与外界研究和合作能力以及实施能力等指标来测评。

(1)企业家创新欲望和意识。反映企业家思想意识的先进程度和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2)企业员工创新意识。主要反映企业员工对技术创新的态度和所起的作用。

(3)创新目标。是反映企业创新战略所形成的技术创新方向、目标,适应企业技术基础、适应社会技术发展状态,最终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前景和可能。

(4)与外界研究和合作能力。是反映企业与外界环境、机构合作、沟通、协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企业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开发技术创新的能力。

(5)创新激励机制。反映企业成员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指标的设计主要基于创新机制的不合理必然导致企业员工缺乏创造力,使创新活动大为减少。

(6)创新频率。指企业年内的产品创新数和工艺创新数,不区别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创新频率=年内产品创新数+年内工艺创新数

(7)信息采集能力。反映创新信息的获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该指标的设计是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障碍而设计的,希望以此提高企业对信息收集的重视程度,尽快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8)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能力。反映企业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技术创新过程所固有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企业应随时对创新活动进行评价,发现机会,降低风险,保证创新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目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应用的几种模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反映了评价方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解和观点.相应于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观就形成了不同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从检索的文献来看,目前存在下述几类技术创新能力观及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1.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要素观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要素观是指从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中所需的支持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角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观点。它的基本假设是如果所评价的支持要素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我国学者程涛基于要素观提出了一个由“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4个要素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观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观是指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析的角度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观点。它的基本假设是技术创新是一个包括多个环节,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这个过程的合理划分。分别评价各个环节的能力即可获知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通常来说各个环节的能力越强,其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由于对基础创新过程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基于过程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型,以下举例分析:

(1)“机会选择―技术开发―样品制造―批量生产―销售”五阶段模型。依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和在不同阶段3类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状况,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企业的技术与市场的机会选择能力、技术设计与开发能力、样品制造能力、中试能力、规模生产能力、销售与市场开拓能力、市场信息反馈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几个方面。他们没有提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可以表达该指标体系模型设计的基本思想。

(2)“决策―实施―实现”三阶段过程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集“决策―实施―实现”三阶段一体的过程模型。实施主要包括研究开发与制造两方面:而实现体现在销售能力和新产品的效益上;另外,创新活动离不开管理。因此,可以基于“决策―实施―实现”三阶段创新过程的特点设计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3)“需求分析―构思规划―研究开发―生产―价值实现”五阶段过程模型。该模型提出了一个“需求分析―构思规划―研究开发―生产―价值实现”五阶段过程模型。依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与规划、研究开发、生产、价值实现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的综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环节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串联’关系,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并列关系”。于是,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构思规划―研究开发―生产―价值实现”五阶段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3.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系统观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系统观综合了要素观和过程观的观点,同时引入了系统的概念,把环境要素考虑在内,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它的基本假设是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仅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流程,而且受系统各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尽量把系统各要素考虑在内。才能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这一类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占大多数。其核心指标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有赖于对企业技术创新本质的理解。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系统的观点为更多的学者所接受;但系统的观点也容易使指标流于表面。从而失去技术创新能力本身的特色。总的来说,现有的评价模型还是不够理想,需要在对创新本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孙细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3.31-40.

[2]杨宏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1):53-58.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21-330.

[4]马贞.陈强,张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方法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3,(1).

能源技术创新篇10

关键词:内源型;外源型;缺陷;集群模式;集群升级;长三角

1 相关研究

关于外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向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升级转型的需求。王缉慈、张晔提出,沿海外向型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底竞争”和“集群转移”将成为其面临的普遍困境和显著特征,亟需向创新型集群转变。李微微、曹允春提出,嵌人性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必要向根植性产业集群转变。

对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的内源型产业集群模式。郑文军、王战鸣、王志云提出,我国“内生式”低壁垒产业集群(iLC)创新停滞、升级乏力的问题相当突出,1LC中企业具有偏爱产能扩张、拒绝产业创新的内在行为机理。

在产业集群升级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方面。青木昌彦(1999)提出了集群升级的“硅谷模式”。内生型和外源型两种产业集群背景中企业家网络的演化路径具有明显差异,内生型集群中的企业家本地网络密集,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多样性的信息十分丰富。而外源型集群中的企业家网络是随着外部企业的迁入而整体移植的,主要承载了单一的生产性知识的传递。

针对产业集群升级能力与集群集体效率的关系。Furman和porter(2003)提出创新能力体系取决于各影响要素及其联结强度。产业集聚能力分别表现为生成发展动力、集群创新能力和集群升级能力。这要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相关联。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叠加,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及知识的积累。

2 长三角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路径

2.1 强化本土企业产业集群的主导和控制能力

长三角各城市得到广泛的实践应用的、基于FDi偏好的外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适应了低端的国际高新技术制造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外商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成为产业集群的第一企业微观基础。这在上海、苏州、南京、杭州、无锡等都有类似表现,这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直处在GVC的低端。低端高新技术产业向长三角的集聚,不仅是跨国公司成本战略因素所致,而且是因为中国潜在的市场潜力因素。但必须强调,即使技术领先的跨国公司也不可能将最先进的高新技术产品向我国集中转移。跨国公司价值链内部各增值环节的区位选择,依赖不同的决定因素。江苏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效应得到FDi集聚的强化,跨国公司在江苏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低于其在加工组装型制造业中的投资。过度依赖FDi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并不会转移到关键和核心技术,影响了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以及区域产业一体化。由于各种原因,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型集群模式受控于跨国公司,这导致长三角本土企业难以进入到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我国地方产业集群越来越受制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这会进一步加剧我国产业集群升级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难度。强化本土企业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和控制能力,是推动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重要渠道。

其一,要改变依赖FDi的相对单一的产业集群企业主体格局,提高本土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的参与度。调研表明,苏州、无锡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FDi特别是台资和韩资的依赖过于严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地方产业集群中所扮演的主导角色控制了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向,限制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能与空间。因此,只有形成了本土企业参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主导地位优势,才能最终形成本土企业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导地位,并领导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行为。

其二,提高本土化知识积累能力。波特(1998)指出,在全球经济化体制下,持续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本地化的知识、关系以及内在动力。与传统生产要素的大规模集聚形成鲜明落差,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缺口是一个日趋突出的问题,长三角区域知识储备与这些知识总需求呈现严重的不匹配状态。因此,弥补长三角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缺口,必须提高本土创新微观基础的知识积累能力。

其三,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企业集群能力。与区域经济规模扩张的优势相比,长三角尚未形成本土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的竞争优势。因此,提高本土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能力,能提高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业安全保障能力,这是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内源型集群发展的前提。

2.2 培植和放大高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中的自主创新源功能

基于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本土性、高成长性、自主创新依赖性的特殊品质。这方面以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的成功实践为典范。我国高新区除中关村之外虽然大多形成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但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中的自主创新源功能却没有形成。因此,充分发挥高新区自主创新源的功能和作用对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转型创新特别重要。

①提高科技创业人才的区域集聚能力。科技创业人才区域集聚能力是决定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及自主创新源功能的核心因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是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潜在优势,如何将这种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是长三角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由于FDi偏好的外源型集群模式的定势与惯性作用,长三角多数高新区并没有很好地定位在科技创业人才集聚条件体系和环境优化建设上,这反过来也导致了长三角利用外资的过度竞争。因此,提高科技人才的区域创业集聚能力,是长三角高新区过度依赖外国资本的外源型集群模式向依赖科技创业人才集聚创业的内源型集群模式转型的基础。

②加快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速度。解决长三角高新区产业结构同构问题,既事关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扩张,也决定着长三角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能力。

③加强长三角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能力建设。与区域经济扩张的高投入相比,长三角高新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能力建设仍处于“瓶颈”阶段。这是导致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只能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重要原因。客观上,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以加工制造切入价值链决定了其分工地位只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我国本土企业很有可能被排除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外。与在吸引外资、形成产业集群规模优势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政策操作实践不同,长三角地方政府在促进全社会研究与开发能力建设的制度供给等方面却鲜少有重要进展。

④提高本土科技型企业创业景气度。在长三

角,能形成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领先能力的地区一直没有出现。因此,目前高新区尚难以承担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源的主力军。客观上,虽然多数长三角高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但这种产业集群只是传统生产要素的高强度集聚,并没有形成高级生产要素集聚的竞争优势。这要求长三角基于以有形要素为主要动力的外源型集群模式必须过渡到以无形要素为主要动力的内源集群模式。

2.3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升级能力不是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单个决定的。因为在当代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升级能力与其所在的区域的创新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区域创新体系及区域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具有高创新倾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密切相关,它比生产具有更高的集聚程度。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之间具有互动演化的机制。这决定了必须借助区域创新体系来提高长三角高级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

①建立创新微观主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机制。oeCD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就以提高不同创新微观组织互动合作为主要目标。创新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水平对高新区高新技术内源型产业集群绩效具有决定性意义。长期以来,长三角本土企业与地方政府及银行的联系、合作密切度远高于与高校、研究机构及核心型创新企业的联系、合作密切度。客观上,高校创新创业资源是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重要优势。而目前长三角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之间处于弱相互作用状态,正在成为制约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只有形成了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自主创新的互动、协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型模式的内在缺陷。

②强化本土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学习能力建设。魏江,申军认为,从知识观角度看,集群创新的动态运行本质上是一种集群学习行为。调查发现,长三角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扩张偏好远高于研究与开发,这直接导致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间学习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起来。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效应,长三角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景气并不理想。

③优化区域创新网络和环境建设。区域创新网络体系与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都是特别重要的。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研究(adylot,1985)指出,欧洲和北美一些新产业区的竞争优势,得益于区域内的创新环境,创新主体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并建立频繁互动机制(VonHippel,1994),是集群创新主体创新收益提高的重要条件。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要充分利用创新主体与本土知识源和创新源毗邻的优势,形成集群微观基础与制度创新互动的演化机制,是未来长三角地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的战略目标。当前产业集群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尤其是市场主导型的网络化创新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影响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据相关调查,张江高新区借助引进与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区域创新网络与环境优化建设的综合优势。通用电气、摩托罗拉、杜邦、礼莱、罗氏、欧姆龙、微软net等10家国际“巨头”将其全球研发中心设在张江。中兴通讯在张江建立了上海最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④促进本土核心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主导作用。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引擎和集群的知识扩散源。长三角科技企业间、科技创业人才之间的学习机制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来,集群企业在知识吸纳、集聚、创造和应用能力不是同质的,显示出巨大的不平衡性。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要求强化核心企业培育,发挥这些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的知识吸纳、集聚、创造和运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但核心企业的创新领军功能开发又相对滞后。强化本土核心高科技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中的主导作用,是长三角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路径。

2.4加快政府相关制度创新

①以促进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涌现为目标,促进利用外资政策的转型与创新。如果外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升级竞争的控制权只能依附跨国公司,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就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外资促进国民收入增长的条件是外资与本土企业建立紧密的垂直关联。中国未来引资政策的重点应是促进FDi与本土企业建立紧密垂直关联。长三角本土企业如何提高其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高端的能力,是长三角利用外资政策的转型与创新的重要目标。

②政府制度创新是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和环境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的苏南模式是以外资为导向的工业化道路,FDi对GDp有强烈的推动作用。在没有考虑本土创新能力前提下FDi的作用被明显高估,FDi对于创新主体――本地企业又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这表明,必须对现存长三角地方政府行为惯性全面创新,以适应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

③地方政府要敢于成为长三角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制度创新的主体。长三角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转型,不是单纯的自主创新,而是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复合体。地方政府与区域创新微观组织之间的强互动作用机制的建立,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作为保障,而不能单单是个别地方政府或个别官员的偏好,必须创造条件让地方政府成为长三角内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制度创新的主要供给者。客观上,政府制度创新能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现象,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另外,在自主创新面临利益冲突时,需要政府的特殊制度安排来扶持和促进。FDi过度依赖的外源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模式,导致长三角不少地方政府的政治锁定在区域发展政策操作和制度创新上对基于FDi的外源型集群模式“乐不思蜀”。这样,由于地方政府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和定势思维,长三角由波特的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的周期会被人为拉长。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政府的公共权力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公共权力失范,主要体现为公共权力错位、公共权力缺位与公共权力越位三种形式,严重制约着集群的升级与发展。因此,要加快长三角地方政府从过去的擅长于优惠政策竞争向制度创新竞争过渡,减少地方政府在基于FDi高新技术产业外源型集群模式的干预过度及公共权力失范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