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十篇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十篇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20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1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职工收入;纳税安排

一、职工收入的主要构成

现实中,职工收入的形式多样,一般而言,主要有三种:一是工资、薪金;二是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三是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或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因此,在职工收入总额既定的条件下,职工收入的内部构成不同,职工承担的税负是有差异的。当然,本文所说的职工收入是指职工月收入。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同时,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三条分别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也作了类似规定。并且,《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法律责任中的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可见,基本社会保险费是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的,在考虑职工收入的纳税安排时,可将其视为外生变量,即只需考虑既定职工收入如何在工资、薪金与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之间分配。鉴于此,本文下面提及的职工收入扣除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仅包括工资、薪金和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两部分。

二、收入构成与纳税安排

2002年3月24日修订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第二十条规定:“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单位……可以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一般而言,职工和企业的缴存比例是有下限的,均为5%,但职工和企业的实际缴存比例可以不同,只需大于等于下限即可。另外,《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还规定:“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由所在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因此,可以将本文的职工收入w分解为三部分:第一,企业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w1;第二,职工自己缴存的住房公积金w2;第三,职工的工资、薪金w3。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工资、薪金为代扣代缴住房公积金后的金额。

财税[2006]10号文件第二条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单位和个人超过上述规定比例和标准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根据该文件可知,在职工收入总额既定的条件下,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只要没有超过税收政策规定的限额,是能够降低职工的税负的。

但是,在降低职工税负的同时,职工的部分收入也由工资、薪金变为了住房公积金。我们知道,税后的工资、薪金是可以由职工自由支取的,属于无限制收入;而免税的住房公积金在提取时需符合一定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其属于有限制收入。因此,只有通过折合系数将有限制收入折合为无限制收入,二者才具有可比性。假定折合系数为?籽,?籽应介于0到1之间,假如?籽=0.9,可理解为,在某职工看来,100元的有限制收入相当于90元的无限制收入。现实中,可利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发现职工的折合系数?籽。笔者认为,我们寻求的纳税安排应满足数学规划(1)所示的职工收入构成。

三、纳税安排的思路与流程

为便于分析,先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住房公积金存在一个法律下限和有效上限。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为住房公积金w1、w2的法律下限。依据财税[2006]10号文件第二条的规定,站在职工税收筹划的角度,w1、w2不宜超过按文件规定比例和标准所确定的金额,因为超过规定比例和标准缴付的住房公积金不但不会减少税收,反而会将职工的部分无限制收入变为有限制收入,由于存在一个折合系数,使得超限是不划算的。因此,应将文件规定比例和标准所对应的金额作为纳税安排的有效上限。若用L表示法律下限,H表示有效上限,则:L=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5%;H=min{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12%}。

第二,假定w1=w2。在w1、w2≥L的前提下,如果w1≠w2,可能出现六种情况:(1)L≤w1<w2≤H;(2)L≤w2<w1≤H;(3)H<w1<w2;(4)H<w2<w1;(5)L≤w1≤H<w2;(6)L≤w2≤H<w1。将情况(1)至情况(4)变为企业和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均为(w1+w2)/2,既不会影响税负也不会影响公积金总额,即为同质变化;将情况(5)和情况(6)变为企业和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均为(w1+w2)/2。会使得以前超限的部分住房公积金得以税前扣除,但公积金总额不会发生变化,即改变后的方案比以前的方案更优。因此,基于税收筹划的角度,假定w1=w2是合理的。

在纳税安排中,首先应计算出法律下限L和有效上限H,然后比较L与H的大小:

1.若L≥H,住房公积金应满足w1=w2=L,余下收入全部分配给工资、薪金w3。

2.若L<H,w1=w2应介于L与H之间,此时,数学规划(1)中的目标函数就变为求{w3-[(w3-费用减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w1+w2)*?籽的最大化。该目标函数中大括号部分为税后工资、薪金,余下部分是住房公积金的折合数。为方便研究,将目标函数进一步简化为求w3×(1-t)+(w1+w2)×?籽的最大化,其中t=税额/w3,为有效税率(刘怡、聂海峰,2005)。由简化后的目标函数可知,若1-t>?籽,应将收入分配给w3;若1-t<?籽,应将收入分配给w1、w2;若1-t=?籽,分配给w3或w1、w2均可。w3大于费用减除标准时,t随w3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反之亦然。于是,笔者以2011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表以及3500元/月的费用减除标准为例,推算出表1所示的w3与t的关系。当然,若职工属于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则需要根据表1的原理对表1中的内容作相应修改,此不赘述。

对某职工来讲,由于t是变化的,?籽是固定的,因此,需以?籽为基础,令1-t=?籽,得到t的值,然后依据表1找到相应的工资、薪金,记为w3*。鉴于t随w3而递增,职工应先将收入分配给w3,直至w3=w3*,再将收入分配给w1、w2。结合前面讨论的L和H,当L<H时,总的纳税安排为:应先使职工收入w1=w2=L,余下部分分配给w3,直至w3=w3*,若有剩余则再分配给w1和w2,直至w1=w2=H,若还有剩余则全部分配给w3。为便于理解,笔者用图1所示的流程具体展示住房公积金背景下职工收入的纳税安排。

本文仅是在职工收入总额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工资、薪金和住房公积金的纳税安排。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因素,以使研究与现实更加吻合,并且,随着法律法规以及税收政策的调整,相应的纳税安排也会有所变化,本文重在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

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eB/oL].202.108.90.171:9090/guoshui/action/GetarticleView1.doid=1338&flag=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eB/oL].npc.省略/npc/xinwen/2010-10/28/content_1602435.htm.

[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02年修订)[eB/oL].省略/zwgk/2005-06/03/content_3982.htm.

[4]刘怡,聂海峰.中国工薪所得税有效税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6):58-66.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2

(一)基金支付压力增大

一是人口老龄化加快,退休人员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加。以广西为例,截至2012年末,广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为349.07万人,离退休人员为163.58万人,供养比例为2.13∶1;截至2013年末,广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为365.77万人,离退休人员为172.6万人,供养比例为2.12∶1;截至2014年末,广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为377.31万人,离退休人员为180.28万人,供养比例为2.09∶1。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意味着供养比例逐年提高,即以更少的缴费人员来供养更多的退休人员,从而增加基金支付的压力。2013年广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64.16亿元,比2012年支出增加63.07亿元,增长20.95%;2014年广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12.38亿元,比2013年支出增加48.22亿元,增长13.24%。每年基金支出增幅都超过两位数。按照目前的现收现付的体制,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大。二是失业人数增加,从而增加基金支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产业和行业不断转型、优化升级,对传统劳动力需求降低,不少企业还解雇部分员工,造成失业人员增多,势必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二)基金贬值风险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渠道单一,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家债券,靠存款或债券利息保值增值。我国银行存款利率长期略低于当年通货膨胀率,若银行存款以单利计息,而通货膨胀对货币的影响以复利计算,加大了通货膨胀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贬值力度,削弱了银行存款的保值能力,无法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增加基金积累。

(三)管理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保险服务的便携性、可靠性、公平性以及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面临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立把公共服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有更高的期盼。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险服务,更是人们期望的焦点。在全民参保的情况下,参保群众的多样性不仅要求服务更加多样化,而且更加分散化,更具流动性。社保集中式的大厅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参保群众更期待能有在家门口的“一门式”“一站式”综合服务。新一代参保人群更期待无时空限制的更便捷的网上、手机等智能服务。流动性人口更期待个性化服务,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保险服务的规范化、公平性、透明度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需求,从而导致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对策

(一)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险遵循“大数法则”,社会保险覆盖面越广,参保人群越多,缴费人数越多,基金收入和基金积累就会增加,抵御风险能力也就越强。因此,要以全民参保登记作为重要基础和手段,摸清各项社会保险应覆盖人群的底数,按照不同险种规定,促进应保未保的人群纳入参保范围。重点把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引导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巩固和提高参保率;积极探索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保政策,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先保后征,应保尽保。

(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

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确保社会保险各种待遇的发放,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而社会保险基金是确保待遇发放的基础和保证。社会保险费征缴是基金来源的主渠道,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一是加大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稽查力度,确保基金应收尽收。社会保险费是依据职工的工资收入作为基数计算收缴的,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保险费的收入。由于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达到降低成本、少缴社保费的目的,存在少报、漏报、瞒报工资基数问题。因此,要加大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稽查力度,要把缴费工资基数稽查作为增加基金收入和维护职工利益的一项措施,通过稽查,纠正、杜绝企业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的行为,对瞒报工资基数的企业,除按规定进行补缴本金外,加收滞纳金,依法对责任人予以处罚和通报曝光。同时,推行缴费工资基数申报个人签名和公示制度,建立职工监督企业缴费的机制,以保证企业申报缴费基数的真实、准确,促进基金应收尽收。二是加大基金征缴执法力度。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征缴社会保险费,提高征缴率。对欠缴社会保险费企业,分析欠缴原因,针对各企业的实际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能力缴费而不缴纳或少缴的,坚决依法收缴,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保证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到位。

(三)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越高,制度覆盖范围也就越广,基金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调剂,均衡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负担水平,提高社会保险抗风险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目的是让参保人员不分区域享受统一的国民待遇,以更高层次的社会统筹来确保待遇发放,更充分地体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从国家层面安排和保障基金,增强基金的调剂、保障功能和使用效率,从而更加保障参保人员待遇享受的公平性、稳定性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实施社会保险优惠政策

一是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目前参保企业承担“五险”社会保险费的费率超过缴费基数的30%,企业普遍反映缴纳社会保险费负担重,特别是养老保险费率偏高,企业难以承受,一方面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影响企业缴费的积极性,导致故意欠费现象的发生。因此,应在扩大覆盖面、增加基金平衡能力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确定和调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促进企业参保缴费。二是实施缴费补贴。对费率较高的养老保险给予适当的缴费补贴,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较多、录用时间较长的小微企业、园区企业,实施由财政提供社会保险缴费补贴的政策。三是实施稳定就业岗位补贴。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四是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费实行缓交政策,缓交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保证发放。

(五)拓宽基金筹集渠道

一是加大财政对社保的投入。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明确政府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随着制度不断推进,这些地区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在新增扩面和基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投入,才能确保养老金发放。二是积极开辟国有资产社会保障资金新的筹资渠道,划转部分国有资本或通过证券市场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使社会保障基金更有保障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强基金保值增值。社会保险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险基金,国家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在确保当期基金支付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最大限度地用活社会保险基金,使基金保值增值,增加基金收入。

(六)加强社会保险宣传

宣传工作是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先导和前提条件,宣传工作做好了,宣传到位了,就为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手段宣传社会保险,扩大社会保险知晓率,使社会保险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的社会保险意识,变“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并自觉监督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另外,对故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让社会公众监督单位缴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共同监督社会保险的良好社会氛围。

(七)提高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3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特点不足解决方法

笔者作为国际部住房公积金专管员,肩负着审核、汇总、缴纳住房公积金及保管、发放住房公积金阳光卡的工作职责;加之国家正处在变革转型之中,住房公积金更是直接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更加深感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国际部的业务不断扩展,持续不断扩大的人才队伍,给本来就错综复杂的公积金审核、汇总、缴纳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原有的工作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和效率。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基本特点

水电八局国际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采用以各项目人事每月报住房公积金明细表和人员异动表,本部财务核对与汇总后,按片区为各项目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到各地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随着水电八局国际部的国际业务的扩展,在建国际工程项目已分布亚、非、南美三大洲,达十多个工地,需要从各个分局抽调大量人才,以及从社会上招聘一些高级或专业人才来进行项目实施,从而使得国际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管理交叉

这是国际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最大特点。十多个境外工地项目的员工的公积金缴纳地分布在长沙、常德、东江、贵阳、武汉、南托6个不同片区,从工资中扣公积金个人部分是按项目进行,而公积金缴纳到公积金管理中心是按片区进行,因而要从项目和片区两个角度来管理公积金的缴纳,公积金缴费明细表、公积金缴费异动表、年度报表等均要分别有项目和片区两个角度的形式以及交叉汇总的形式。

(二)异动频繁

这是国际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第二大特点。由于国际业务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和紧缺性原因,经常有员工调入或招聘进入或调出国际部的,也经常有员工在国际部内部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动的;还经常有公积金缴纳地从区转移到B片区的(很多从分局调入国际部的员工希望把公积金关系从原来的地市转入省会);以上各种异动的频繁发生就势必常有公积金帐户的开户、销户、启封、封存、补交等业务的发生。

(三)管理脱节

这是国际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第三大特点,也是最需人事和财务两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住房公积金的专管员设在财务部是有历史原因的,国际部1995年刚组建时是个只有10多人的小单位,人少事情多,样样工作都要正常开展,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是一专多能,一人多岗位,笔者当时在财务部门就额外担负着应由人事部门编制公积金、养老金、医保金、失业金各项报表等工作。随着国际部的不断发展,部门职能不断完善,三金缴纳的问题已由局社保和各单位人事部门妥善处理,只有管理公积金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国际部现在已发展成一千多人的大单位,显然继续以前财务包办公积金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队伍不断壮大,项目不断增加、人员异动频繁使得财务部不可能及时、动态、准确地掌握人员异动信息,造成核查耗时、效率很低,而且国际项目增长较快,资深专职人事人员少,各项目从事人事工作的大都是新手,以至于公积金专管员在收集各项目上报的的公积金表,汇总审核时发现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1)有些项目编制的公积金表本月的缴纳数和上月的缴纳数关联不上;(2)工资中扣的公积金和需要缴纳的公积金关联不上;(3)项目之间人员异动情况关联不上,比如某项目已做人员异动减少,但是接收项目没有做人员异动新增,这时财务就需要跟两个项目协调,以确定到底在原单位缴纳,还是在新单位缴纳;(4)甚至有些新增人员的缴费标准都对不上等等。公积金专管员将各项目的数据一一核对、调整后,还要和各片区的公积金专管员核对其新增人员的缴纳地是否无误、缴费时间段是否正常、缴费标准是否有误;待所有问题和数据都核对清楚后才能向各片区缴纳公积金。以上种种问题,再加上十几个项目分属不同的国家地区,有时差,少则1小时,多则8个小时,而且大多通过互联网交换信息,互联网有时候还不畅通,联系起来不方便,每个月专管员断断续续要花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来处理住房公积金这项工作。

二、采用eXCeL管理住房公积金的不足

鉴于国际部住房公积金核算管理工作的繁琐性,显然用eXCeL来管理存在下列缺陷:

(1)每个月需要有大量的eXCeL表格分别对应各项目和各片区的缴交明细表、异动表、汇总表、交叉汇总表。如果几个月下来,各种有用的、临时的文件加在一起,文件会更多;如果专管员换了,因习惯不同,又会造成文件的命名规范不一致,给后续的工作移交和查询管理带来不便。

(2)为了统计的需要,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表格中存在几次,如果要修改某个数据,数据的一致性很难保证。

(3)站在项目和片区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汇总统计、交叉统计很不方便,需要不断地从多个明细表的汇总行将汇总数拷贝到各种汇总表,容易产生差错。

(4)本月相对于上月的异动表(含人数的增减和金额的增减)全靠人工进行判断和计算处理后生成,而且异动表又要分别站在项目和片区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统计,效率很低,且容易产生差错。

(5)查询个人的公积金台帐、个人的基本信息、个人的公积金状态异动历史记录、个人的项目异动历史记录、片区转移历史记录、公积金缴交基数异动历史等信息相当不方便,eXCeL文件一大堆,但是想要的信息没有在一个完整的eXCeL表中,工作效率太低。

(6)按项目和/或片区进行年度或任意时间跨度的汇总统计相当麻烦。

(7)各项目往往将公积金的补交和本月应缴数混在一起,给汇总补交数和本月应交数带来麻烦,也给个人公积金台帐的记账和查询带来麻烦。

鉴于此,笔者设想开发一套适合国际部公积金管理特点的管理软件来提高我部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工作效率,希望能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先编制一个审核通过的国际部全体缴纳公积金人员的数据库,形成历史状态,以后每月只需各项目人事办将人事异动表交总部人事部审核,汇总输入系统,完成当月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然后由管理软件根据最新的基础信息来自动生成当月应缴公积金明细;财务部再根据管理软件自动生成的异动表来判断人事的汇总工作是否有误,有误则进行修改;通过系统打印各片区汇总明细表、异动表,再转存成eXCeL文件,跟各片区公积金专管员核对新增信息,有误则查询修改,无误则完成各片区的公积金缴纳;最后,将各项目当月公积金缴费数据转存成eXCeL文件反馈给各项目,各项目下个月就在此基础上编制明细和异动。这样就通过软件实现了财务部和人事部对公积金管理的协同,降低了两个项目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办事效率,保证了缴纳质量,从源头解决了公积金错综复杂的核算和缴纳管理工作。

三、软件解决方案的功能概述

根据以上设想,经过与某个对水电建设行业比较熟悉的软件公司多次进行软件需求的沟通,最终成功开发出来了这个适合国际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软件,下面简要描述一下该软件的各项功能。

功能描述如下:

(一)基础数据维护

(1)项目设置:对各个项目进行编号、增加、修改、设为历史状态,国际部本部当作一个项目对待。

(2)片区设置:对员工的片区(及员工来源)进行编号、增加、修改、设为历史状态。

(3)在职员工基本信息维护:将员工的基本信息(工号、姓名、身份证号、入职日期、项目、岗位、片区等)和公积金信息(公积金状态、公积金账号、阳光卡号、个人缴交基数、单位缴交基数等)存入数据库,可以方便地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当员工有公积金的缴费数据时,不能删除该员工,只能异动到离职员工里面;可以根据姓名自动生成拼音声母助记码,便于进行模糊查询。

(4)离职员工查询:与上述在职员工的查找类似。

(5)从eXCeL导入员工信息:可以将整理好的eXCeL形式的员工信息表导入到系统中。

(6)导出员工信息到eXCeL:可以将系统中的员工信息导出到eXCeL中,可以在行列筛选后导出。

(二)异动处理

(1)公积金状态、项目、片区、缴费基数异动:为了保留关键数据的修改痕迹以便审计跟踪和后续查询,更为了便于每月自动生成人数及金额的异动统计表,因而不允许直接修改公积金状态、项目、片区、缴费基数,需要设计专门的类似凭证的界面来处理公积金状态、项目、片区、缴费基数异动。

(2)公积金状态、项目、片区、缴费基数批量异动:实现同时对选择的一批员工的公积金状态、项目、片区、缴费基数的异动。

(3)公积金状态、项目、片区、缴费基数异动查询:实现同时对异动记录的批量查询。

(三)计提和补交

(1)计提公积金:每月根据员工的最新公积金个人缴费基数、单位缴费基数、当前所在项目、当前所在片区信息计提公积金形成缴交明细表,同时生成个人公积金台帐。可以一次计提所有员工,也可以逐个项目或逐个片区计提。

(2)反计提:将某月已经计提到个人公积金台帐和缴交明细表的数据删除,可以一次反计提所有人或逐个项目或逐个片区反计提。在计提后发现某些员工的基数错了,不需要先进行反计提,直接重复计提即可,将覆盖旧数据。

(3)补交公积金:补交以前某个月或者某些月份的公积金。一次可以批量补交一批人的指定的连续月份或随机的月份。

(4)删除补交的公积金:将补交数据删除,一次可以删除一批人的指定的连续月份或随机的月份。

(四)异动统计表生成

(1)当计提和补交处理完成后,就可以按项目生成异动统计表,以“沐若项目2010年5月份”为例,形如以下形式(注意:其中自动生成了很有用的“说明”信息):

(2)当计提和补交处理完成后,就可以按片区生成异动统计表,以“贵阳片2010年5月份”为例,形如以下形式(注意:其中自动生成了很有用的“说明”信息):

(五)缴交统计表生成

(1)月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项目,纵向:片区)

可以选择性地统计不含补交的缴费金额与人数、补交的缴费金额与人数、含补交的缴费金额与人数。也可以指定要统计的项目、片区条件范围,不指定条件则统计所有的项目、片区。统计表可以直接打印,也可以导出成eXCeL格式。

(2)月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片区,纵向:项目):(限于篇幅略去截图)

(3)年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项目,纵向:月份)

体现当年度的1月至最后一个月份的按项目\月份的交叉统计数据。

(4)年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月份,纵向:项目):(限于篇幅略去截图)。

(5)年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片区,纵向:月份):(限于篇幅略去截图)。

(6)年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月份,纵向:片区):(限于篇幅略去截图)。

(7)年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项目,纵向:片区):(限于篇幅略去截图)。

(8)年度缴费金额与人数的交叉统计表(横向:片区,纵向:项目):(限于篇幅略去截图)。

(六)批量数据查询

(1)基数调整清册:可以按项目和片区组合查询员工的最新基数信息。

(2)按项目查询缴交明细表:可以自动对比本项目上个月的明细表标记出哪些人是新增的,可以自动按片区分组小计,可以统计出补交的人月数和金额。

(3)按片区查询缴交明细表:可以自动对比本片区上个月的明细表标记出哪些人是新增的,可以自动按项目分组小计,可以统计出补交的人月数和金额。

(4)按项目、片区查询缴交明细表:(限于篇幅略)。

(5)按月份区间查询缴交明细表:查询指定月份区间的缴交明细表,可以同时指定项目、片区条件。

(6)按项目(或片区)查询历史状态信息:由于存在信息异动,查询历史状态信息指查询以前某个月某项目(或片区)当时的员工名单及每个员工当时的基本信息(项目、片区、岗位、身份证号)和公积金信息(公积金状态、公积金账号、阳光卡号、个人缴交基数、单位缴交基数等)。

(七)个人数据查询

(1)在职员工的基本信息、异动历史记录、公积金台帐查询:在各种表格中可以即时打开查看某员工的综合信息(基本信息、公积金基数信息、公积金状态异动痕迹、项目异动痕迹、片区异动痕迹、缴费基数异动痕迹、各个月缴费数据、补交数据)的窗口。

(2)离职员工的基本信息、异动历史记录、公积金台帐查询:与上类似。

四、软件解决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

至截稿时间,该软件系统已在我部运行了一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它帮助我们这些公积金管理工作者从烦琐的eXCeL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地降低了我们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公积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数据库和软件平台,人事部和财务部可以协同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避免了信息脱节造成的差错和工作被动性;另外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查询。

应用体会:

1、只要把基础数据和异动信息弄正确了,其他数据处理工作就相当简单轻松了,各种各样的报表都自动生成了;

2、当本部管理者或各项目、各片区的管理者以及个人需要对住房公积金情况进行动态查询或综合查询时,都很方便;

3、各种数据界面都可以导出成eXCeL表,而且报表的主副标题及汇总行都可以导出,省去了再对eXCeL进行加工的工作量,从而可以及时快速地向各片区、各项目的管理人员传送最终的数据表格。

参考文献:

[1]周芝青.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09,(23):106-107

[2]潘哲,甄鹏,等浅析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短板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9):155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4

关键词:职业年金;给付确定型计划;缴费确定型计划

中图分类号:F1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2-0045-04

目前世界各国的职业年金计划一般有两种类型,即给付确定型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

给付确定型计划,也叫固定受益额退休金计划(DefinedBenefit),其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来确定支付养老金的标准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比例,以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的需要。这种分配方式是根据所要给付的养老金水平来确定养老基金的缴费率,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在给付确定型计划中,通常由雇主单方面缴费。有些国家也要求雇员向职业年金计划缴纳其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由雇主弥补剩余的部分。雇员在退休后所能拿到的养老金数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与雇员的薪金情况和雇员在公司服务年限的长短。过去的情形是,如果雇员在获得年金前离开企业,他就将失去获得年金的权利。现在许多国家作了一些改进,只要雇员在公司工作了一定的年限(5年或10年),他就具备了转移职业年金的权利。在给付确定型计划中,雇主通常用精算技术来估计年金的负债。养老基金投资的损益也主要由雇主来承担,不过基金投资的部分损益可由养老金担保公司来担保。目前各国政府提供的公共养老保险一般都属于给付确定型。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雇主提供的养老金计划大多也是给付确定型。

缴费确定型计划,也叫固定缴费退休金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是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缴费标准,然后按照这个缴费标准(投保费率)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雇主缴纳一部分金额,雇员自己缴纳一部分,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雇员的个人账户。在雇员退休时,以其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金额(本金加上经营利息)作为他的养老金来源。这种模式通常被表述为“以收定支”。缴费确定型计划同个人账户联系紧密,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个人养老金计划。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雇主或雇员所缴纳的款额一般不需要以精算技术为基础来计算。养老基金投资的损益主要由雇员自己来承担,并且不能由养老金担保公司担保。缴费确定型计划一般是完全积累式的,基金通常由寿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管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中央公积金制,智利私营管理的基金积累制,都属于缴费确定型计划。

一、给付确定型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的比较分析

(一)从受益者的角度看,两种制度各有利弊

给付确定型计划为员工提供了完整的收入保险,收益额明确。雇员,特别是制度实行初期的几批雇员,晚年的生活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雇员只要忠实勤勉地为公司服务到老,退休后,就会得到相对稳定的退休金收入。在这种计划模式下,所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一般实现年内平衡,现收现付,留有较少积累。养老基金实行代际分配,在职人员的缴费用于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对于政府提供的公共养老金,养老金分配向低收入人员倾斜,体现社会公平。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由于给付确定型计划很少与物价挂钩,养老金基金将难以自动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一些国家在制度建立初期,由于对问题估计不足,往往给予退休人员较丰厚的待遇。随着制度的逐渐成熟,退休人员越来越多,而待遇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刚性,养老金资金需求就会迅速膨胀,使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的甚至能导致整个制度的破产。在给付确定型计划中,由于缴费积累与受益水平相脱节,容易助长逃税的行为。在实行缴费关联制的国家,人们在达到缴费要求的年限后,便开始逃避缴税。

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由于预先留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有利于相对减轻因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即赡养比下降)带来的沉重资金负担。预先积累的这一大笔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后,可以对资本市场的运作产生积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培育和成熟。而且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投资工具的选择更具多样性,从而使雇员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投资收益。由于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养老基金投资的损益主要由雇员自己来承担,他们所面临的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就很大。而雇主的资金负担能力则相对减轻很多。由于缴费确定型计划一般采用个人账户的方式积累资金,再分配的作用甚微,强调个人自我保障意识,雇员在职时多缴费、多积累,退休后就能多领取养老金,因此从年轻一代向年老一生的代际转移相当的少。个人账户的方式有利于解决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沉重资金负担,并且基金积累也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当雇员变换工作后,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可以跟雇员走,通过有效的投资工具实现积累资金的保值增值,用获取的收益来抵消未来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因此,在保护积累资金免受通货膨胀威胁方面,缴费确定型计划要比给付确定型计划做的好。

(二)从承担投资风险的对象来看,给付确定型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承担投资风险的对象有本质的不同

给付确定型计划的投资风险主要由承保人(雇主或政府)来承担,它相当于对未来的一种承诺。如果到雇员退休时出现支付困难,承保人必须想办法筹集资金支付给退休的雇员,这样就加大了承保人财政支出的负担。雇员实际上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当雇员工作所在的企业破产倒闭时,他的养老金就有可能落空。

而对于缴费确定型计划而言,其投资风险主要由雇员来承担。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采取个人账户的方式储存养老资金,雇员在职期间所缴纳费用的多少,会对其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数额的多少产生直接影响。如果雇员在职期间工资报酬的波动较大,特别是位于低工资报酬的时期较长,那雇员缴纳的费用将很可能无法保证其退休后的生活。二是养老金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如果基金的投资成绩比较差,基金出现贬值,也将对退休者的生活产生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的工会往往坚持主张实行给付确定型计划,分散雇员所承担的风险,确保其退休后有基本的养老金来源。

(三)从对雇员工作流动的限制程度上看,给付确定型计划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雇员的工作流动,而缴费确定型计划对雇员工作流动的障碍很小

在给付确定型计划中,雇员要想拿到较高的养老金,必须在公司工作满一定的年限才有可能。如果雇员提前离开,他所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就将大打折扣,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以英国为例,在英国,一般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做到在一个公司工作一辈子。雇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换过6次工作的,将损失掉总养老金数额的25%~30%。甚至那些只换过一次工作的雇员,也要损失掉总养老金额的16%。①给付确定型计划奖励的是那些忠实地为公司工作一辈子的员工。对经常变换工作的人来说,将要承担相当数额的养老金的损失。人们在变换工作前,会仔细考虑是否值得冒这个险。因此,给付确定型计划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雇员自由的工作流动。而且,在给付确定型计划中,雇员在退休前不能支取任何养老资金,只有在他退休后,才能有机会领取。

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由于实行的是个人账户积累制,账户可以随雇员个人转移,因此,雇员的工作流动障碍就很小。雇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变换工作,而不必担心因为工作的变动带来的养老金损失。因此,对那些流动性强、职业生涯变化大、高工资报酬机会比较多的雇员来讲,缴费确定型计划更有吸引力。并且在缴费确定型计划中,雇员有机会从他的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中借一部分做应急之用。

(四)从两种制度管理成本的高低来看。缴费确定型计划的管理成本更低。这也是缴费确定型计划在近几年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给付确定型计划相比,首先,缴费确定型计划主要由雇员自己缴费,这样就不需要雇主运用精算技术来估计年金的负债,而且也不需要向养老金担保公司购买相应的保险。其次,缴费确定型计划的个人账户的资金通常是由雇员自己负责管理,这样就不需要雇主再耗费财力来进行管理。最后,缴费确定型计划的个人账户资金具有可携性,雇员可以带着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一起离开公司,这样就免除了公司管理雇员养老金和有关文件的需要,从而节约了管理成本。

二、国外职业年金的运作模式选择

工业化国家的职业年金计划长期以来大多都是给付确定型计划。但从近10年来的发展情况看,给付确定型计划有向缴费确定型计划转变的趋势,职业年金计划采取缴费确定型计划的数量和基金规模都在增长。在英国过去5年中,缴费确定型计划的总资产增长了近50%,最近因为受到国家新的立法的冲击,增长速度有所放慢。根据专家的预测,缴费确定型计划的总资产占整个私营养老金资产的比重会从1999年的9%提高到2009年的27%。而且,英国为了在人口结构转型中减轻国家基本年金和国家收入关联年金计划的财政压力,政府在1985年提出建立合法性的缴费确定型计划的职业年金计划。为配合这一方案的实施,政府放宽了“退出合约”的限制条件,允许实行缴费确定型计划的企业也有权选择“退出合约”,但必须保证达到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报率。在波兰,新体制下的缴费确定型计划完全取代了旧体制中实行的给付确定型计划。新的波兰养老金制度是三支柱的缴费确定型计划。第一支柱实行强制的现收现付的缴费确定型计划,建立个人账户,进行公共管理;第二支柱实行强制的积累式的缴费确定型计划,建立个人账户,进行私营管理;第三支柱自愿参加,建立个人账户,进行私营管理。从波兰新养老金制度实施的这几年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缓解了养老金供给不足的压力。在美国给付确定型计划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01年,已在美国成功的运行了25年。但是,近年来给付确定型计划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缴费人所获的利润小于预期数额,缺少资金来继续支持;给付确定型计划投资的股票市场业绩不好,使得养老金基金的积累明显低于预期;政府债券的利率下降,使得给付确定型计划的负债高于预期等等。此外,给付确定型计划还附带一些限制,规定必须在本企业工作10年或10年以上,退休时才能领取到退休金。这对于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吸引力,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在一个公司里不管好赖地干上十几年。因此,近年来,给付确定型计划有所衰落,而缴费确定型计划发展很快,其中又以401(K)计划为最主要的部分。参加给付确定型计划的人数占雇员总人数的比重从1975年的40%下降到1998年的21%。与此相反,参加缴费确定型计划的人数比重从1975年的16%窜升至1998年的46%,其中有超过3/4的人参加的是401(K)计划。401(K)计划的迅速发展是缴费确定型计划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近几年缴费确定型计划的迅速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更简单,透明度更高、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并且管理成本相对来说更低廉。与给付确定型计划相比,雇主更倾向于选择缴费确定型计划,因为它将分散雇主单方面的风险。由于采取个人账户方式积累养老基金,而且最终的收益水平取决于基金的投资和运营,将主要由雇员承担资本市场的经营风险。雇员也欢迎这种计划,因为从理论上讲,这种计划是完全积累式的和可转移的,因此,雇员面临的雇主拖欠养老金的风险和流动风险也会较低。缴费确定型计划还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它具有保险和储蓄的双重功能,能促进资本积累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将使公共年金的筹资变的更加容易。缴费确定型计划确定了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再分配机制,对于鼓励劳动者合理安排其收入和消费是积极的,既可抑制超前消费,也可鼓励劳动者对退休储蓄提早作出安排,以减轻社会的经济压力。而且,第二支柱如果运作顺利和成功,也将减少人们对第一个支柱的依赖,减少政府在社会保障项目上的开支,减轻政府负担。

职业年金在中国一直被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0年底由国务院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更名为企业年金。由于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没有历史欠账包袱,从一开始就选择基金制的缴费确定型计划。因为,首先,当前中国还属于欠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地区间职工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较大。如果采用给付确定型计划,可能在职工退休集中给付养老金时出现资金不足的局面。而采用DC计划,建立职工个人账户,能够较好地体现根据企业经济、收入发展水平提供退休保障的原则,提高职工缴费的积极性,并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其次,有利于缓解企业举办企业年金计划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矛盾。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正由县市级向省级统筹发展,统筹的范围逐步扩大,企业提存的企业年金基金划归职工个人账户。实行DC计划,职工在离开企业时就可以将此账户同时转移,不影响职工在企业供职期间享受企业年金的权利,对人才的合理流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形成障碍。再次,实行DC计划,明确个人账户,可以在目前企业信用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减少因道德风险而可能给个人带来的损失。最后,中国目前精算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缺乏精算人员,实行给付确定型计划有一定困难,而DC计划计算简单、透明度高,企业与职工易于接受。

中国实行缴费确定型计划应是自愿的,而非强制性的。因为中国的多数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面临着资金紧张、设备老化、信息不畅、技术落后等问题,若实行“一刀切”的方式,势必激化资金紧张的矛盾,其结果是将负担转嫁给银行或国家,不能实行预期目的。DC计划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未来保障不稳定可靠,退休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账户的投资收益情况。在国内已有的DC计划普遍没有保底收益,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风险太大,所以应该在保证企业不亏损的前提下,确立一个合理的保底的投资收益水平,尽量争取高的投资回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加入到企业年金计划中来。

注释:

①DavidBlake:DoesitmatterwhattypeofpensionSchemeYouHave?[J].theeconomicJournal,2002,(2)。

参考文献: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林羿.美国的私有退休金体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朱青.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章鑫.美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透析[J].经济师,2001,(1).

[7]刘琳,辛克政.关于建立和发展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3,(8).

operationmodelSelectionofForeignoccupationalpension

Liulin

(Departmentofpolicy,ChineseSocialSciencesacademy,Beijing100102,China)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5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基本架构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日前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就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合理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作出规定,标志着2010年以来收紧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结束。

政策响应及时,但由于经济环境与调控方法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效果暂难预料

与2010年相比,本次政策调整最大的特点就是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反应及时,但由于经济环境与调控方法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效果暂难预料。

一是,政策调整的动因仍乃外部因素。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至今,住房公积金政策跟随国家宏观房地产政策,经历了一个由放开、收紧、再放开一个完整的周期。政策因应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调整是必要的,也因此当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时,如何把握住房公积金这个变量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东部地区诸多城市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已达90%以上,少数城市接近100%,放开或松绑有关政策,影响有限;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历来普遍不高,放开或松绑有关政策,刺激作用不大;为缓解2010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迅猛增长产生的流动性紧张状况,部分城市如广州等在提取、使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因政策走向反转而难以为继。“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种外部推动的调整,“知彼知己”的基础不够扎实,恐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二是,政策调整的标靶仍然不清晰。严格讲,有关政策调整指向首套自住住房与改善性第二套自住住房,属于“定向调控”“定向施策”,这与政府近几年的政策思路一致,即克服“一刀切”式调控的弊端,充分发挥政策调整的效能。问题在于自住住房概念存在模糊性以及不确定性,既表现在面积上,也表现在套数上。90平米以下的自住住房与90平米以上的自住住房差别何在,这是其一;其二,改善型自住住房为什么就是第二套,200平米的首套自住住房该当何种定性。这是有关政策应当界定但却没有界定清楚的。政策调整是需要“靶子”的,但这种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却极易导致有关政策的施放“脱靶”、“跑偏”。同时,对首套自住住房与改善性第二套自住住房这类刚需群体的规模,包括将来的增长水平,以及相应的住房资金需求,均需较为可靠的预判,因为这与住房公积金能提供什么程度的资金供给水平密切相关。定向调控、定向施策,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定向发力、发力定向,否则仍然难逃“一刀切”式调控的窠臼。

把握规律,完善机制,促进住房公积金健康持续发展

住房公积金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相应的住房消费资金需求。对此,仁智不一。但从决定事物发展变化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住房公积金只有内涵清晰、制度基本架构合理、政策齐全配套并能合力培育出强大的内生力,才能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第一,重新认识并正确理解、把握住房公积金制度内涵。一项制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制度而存在,归根结底在于自身的特质。住房公积金的特质就是互。互主要表现就是政府制定行政法规调整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与使用。首先,规定单位与个人按照1:1的比例出资筹措有关资金;其次,规定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城镇居民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消费外,不得挪作他用,而不得挪作他用就意味着部分有资金需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可以合理使用暂时没有资金需求的缴存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任何一个单位、城镇就业个人,只要缴存了住房公积金,就是对该互的认可。这一认可首先是一种合意,即单位与个人共同达成的合意。虽然政府制定行政法规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法律的强制性并不掩盖其内含的合意性。

第二,调整住房公积金账户管理方式,完善制度基本架构,规范有关资金运作。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核心是制度的规范性。为此,有必要改革现有的资金管理方式,完善制度基本架构。具体就是将目前住房公积金单一个人账户管理方式,改为单位与个人账户分设、双重管理的方式。

将现有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分设为单位账户、个人账户,前提是承认并保持有关资金的属性不变。在此之下,单位帐户的资金,除符合法定情形得以提前提取外,直至缴存人退休不得提取,这样将不会发生现行管理方式下缴存人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致使账户资金基本归零,甚或由于房价较高、贷款金额较大时个人账户资金事实上“永远”空转的现象,防止出现“寅吃卯粮”、资金可能枯竭等问题。相应的,个人账户内的资金,只要符合法定情形,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均可以提取而不受限制。

第三,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归集体使用的配套政策。首先,要明确住房公积金支持下的自住住房的概念。住房公积金互决定了应当对缴存人的住房消费资金需求予以支持,但是作为一项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渠道单一仍然是其不可逾越的障碍,资金来源不足决定这种支持不是无限度的,而是有节制的。限度,就是自住住房;节制,应当是基本的自住住房。基本的自住住房应当既有面积限制,又有套数限制。从目前的情况看,面积尚有研究的余地,但套数只能是一套。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进行住房消费,贷款的次数可以不限制,但是住房面积、套数必须有严格的限制。其次,简化、规范提取政策,丰富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简化、规范提取政策,就是与住房公积金账户分设相对应的,凡是发生与住房相关的支出,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可以个人账户内的实有金额为限,提取个人缴存的部分;丰富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就是要区别账户资金多寡、收入水平、还款能力、首次购房与首套房、首套房与非首套房等不同情况,制定并执行相应的贷款政策。前者,将有利于避免当下有关政策“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状况;后者,则有助于增强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针对性,实现差别化管理,并提高有关政策的预期性,即最大限度为缴存人在基本的自住住房消费范围内提供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支持,该种支持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仅取决于住房公积金基本住房消费的需要,进而提高住房公积金的普惠性与公平性。

(作者单位: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防控措施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从全国看,目前许多城市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现象日益突出,基金面临不同程度的支付风险。鉴于养老保险在社会发展及稳定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保证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养老基金的支付风险及防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运行现状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指出,全国31个省(区、市)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均超过60%,超4/5的省份基金支出占基金收入的比重在80%以上。报告认为,未来基金缺口增大,基金支付存在或有风险。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017年3月1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会上表示,随着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地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确实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持续走低,20多年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时候,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2.8:1,并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日益显现。

本人从事社保基金财务及管理工作多年,在工作中能充分感受到养老基金收支、赡养率和人口抚养比等相关数据的变化。我所在县1996年“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刚刚建立的时候,养老保险赡养率为22.7%,人口抚养比约为4:1;到2006年年底,养老保险赡养率已上升到80%,抚养比则下降到1.2:1。

二、社保养老基金支付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的“统账结合”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一种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它是我国养老保险由“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根本转变,制度的根本转变,不可避免带来相应的转制成本,此转制成本将由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承担。

1.改革前已退休职工的转制成本

我国在1996年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引入个人账户机制,采取“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新人新办法”的逐步过渡政策。在此之前已退休的企业职工,即所谓“老人”,他们在原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下并未缴纳任何养老保险费用,但改革后却自然获得了继续领取养老待遇的权利,新制度下已退休职工的自然进入形成现行基金支付的转制成本。

2.改革后新参保职工的转制成本

从1996年元月起,新参保职工开始缴费参保,形成个人的“实际缴费年限”,他们在1996年前未缴费的连续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在计发养老待遇时予以承认,对“视同缴费年限”的承认,同样形成制度改革的转制成本。

3.政府应承担转制成本的法定义务未落实

制度改革形成的转制成本,法理上应有各级政府承担,《社会保险法》也规定了对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转制成本由政府承担的义务,但现实中这部分政府责任都是由基金在完全“垫支”。

(二)制度原因

1.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基金积累“寅吃卯粮”

新型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对改革前已退休“老人”的养老待遇,只能由养老基金在财务上采取向“中人”和“新人”个人账户借钱的办法来“垫支”,造成“中人”和“新人”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绝不能仅仅看成是“个人账户”面临的风险,它极有可能会成为我国目前及以后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最大风险。据易读财经查阅数据显示,2007年年末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突破万亿规模,达到1.1万亿元,此后空账规模以年均18.55%的速度增长,到2016年年末已达3.6万亿元规模。这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基金要继续承担“老人”养老,“中人”也正在逐步退休领取待遇;另一方面,按我国平均退休年龄53岁计算,1996年新制度建立时进入的“新人”,在2030年左右也将陆续到龄退休,而个人账户的长期“空账”,将使基金背负的隐形债杖绻鲅┣虬阍焦鲈酱螅这一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基金支付风险将无法避免。

2.退休年龄尤其是女性退休年龄偏低,养老待遇提前支付

我国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工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特殊行业的男女还可提前5年。我国平均退休年龄53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男性低0.5岁,女性低8.6岁,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十岁)更是世界之最。

3.退休待遇的刚性调整

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责任的代际转移,养老待遇的不断调整,就是为了让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一样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分享发展成果。《社会保险法》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从规定可以看出,养老待遇调整只考虑两个因素,即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并不考虑基金承受能力。从《社会保险法》出台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出这一立法意向,社保法草案中,原规定待遇调整需考虑的因素有三个,即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和基金承受能力,但经征求社会意见,最终删除了“基金承受能力”这一因素。这是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养老待遇的调整刚性――无论基金承受能力与否,只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水平上涨,都要适时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4.现行待遇计发及调整模式的不合理

现行的养老待遇计发模式是,基本养老金=社会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社会统筹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度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此计发模式带来的影响,除了各年度公布的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上涨幅度的忽高忽低,导致不同年度退休计发的待遇忽高忽低外;最大的影响,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基本养老金结构中权重过小,“个人账户”收益率偏低,个人缴费机会成本大。特别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体参保人员,其个人缴费积累对待遇影响非常有限,导致个体参保人员一是不愿“多缴”,即不愿选择高缴费基数缴费;二是不愿“长缴”,即在达到退休所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后(现行为15年)选择中断缴费。现行养老待遇调整模式由基础定额、缴费年限挂钩和年龄倾斜三部分组成,而基础定额部分所占比重大,缴费年限挂钩部分所占比重小,此调整模式也影响保费“长缴”极积性。受待遇计发和调整模式的双重影响,退休后因待遇调整养老金的增长率大于因缴费年限延长养老金的增长率。以2016年为例,相同条件下,多缴费一年可提高养老金约70元,而早退休一年因待遇调整可提高养老金约150元,此调整模式不但未缴发“多缴”、“长缴”,反而变相鼓励了提前退休和“少缴”、“短缴”。

5.统筹层次不高

我省名为省级统筹,但统筹层次还是省级调剂金模式,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省统收统支,抗风险能力低。此模式下,省对市、市对县层层下达目标考核任务,并由此确定基金缺口分担,而因受统计数据不实等影响,目标考核任务的下达又不尽合理,导致各地承担苦乐不均。

6.基金来源渠道单一

《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但实际上受各种因素制约以及政府的短期行为和对未来风险预防的不情愿,政府对基金的补贴并不到位。

(三)社会原因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退休人数呈逐年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总数超过2.2亿人,未来还将以每年1000万的人数增加。第二,企业及其职工参保意识不强,未真正实行“应保尽保”。第三,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执法环境等绪多因素制约,扩面征缴依然困难,基金欠费严重。第四,各种原因导致的养老待遇虚报冒领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基金无谓流失。

三、养老基金支付风险防范的建议和对策

(一)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做实“个人账户”,就是实现基金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化,简单地说,就是个人账户的资金要实实在在的积累起来,而不仅仅是挂在账面上的一个数字。我国2001年在辽宁省进行了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受经济、政治因素等影响,试点并没得到很好推广。做实个人账户,除了考虑基金征缴,还要考虑财政补贴以及基金的投资增值,使基金来源渠道多元化,逐步积累做实个人账户的资金。

(二)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政策

我国的退休年龄政策还是在50年代建国初确定的,当时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9岁,而现行的镇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大大延长,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政策已成必然。

(三)完善待遇计发及调整办法

现行养老待遇计算和调整模式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养老待遇结构的不合理上面,要加大个人账户在养老保险中的权重,充分发挥“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效应。

(四)切实提高统筹层次

先实行真正意义的省缴统筹,再向全国统筹过渡,充分利用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提高抗风险能力。

(五)坚持不懈扩面征缴

扩面征缴是基金储备的主要来源,也是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征缴中应切实执行“双基数”征缴,即用人单位缴费基数通过财务上的“应付工资”科目汇总计缴,而不是职工个人缴费基数的简单加总。如能真正实行“双基数”征缴,将使得用人单位逃避参保变得没有意义,因为无论用人单位职工是否全部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都是以本单位全部工资总额计缴;而F行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仅仅是已参保职工缴费基数的简单加总,未参保职工个人不缴,单位也不缴,使得用人单位逃避了应按本单位全部工资总额缴纳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法定义务。

(六)建立财政定期补贴和风险预警报告制度

政府每年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补贴,形成养老抗风险专项基金;还要建立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报告机制,防范于未然。《社会保险法》虽规定了政府对基金支付风险的兜底责任,但不能等到风险完全显现时才来应对,要未雨绸缪、提前防控。

(七)依法打击养老待遇虚报冒领行为

应对目前人口流动大,管理分散的特点,利用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府大数据优势,形成人社、公安、民政和社区等多部门联动,强化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打击虚报冒领等欺诈行为,防止基金无谓流失。

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有历史原因,也有制度原因和社会原因,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已走过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来,养老保险制度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自身的一些矛盾如收支缺口、支付风险等问题也日益显现,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提前应对,让养老保险这一社会“稳定器”在新形势下运行得更顺畅、更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锐.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付可分散风险探析[J].财会通讯,2014(07).

[2]李松.养老金支付风险预测及延迟退休作用评估[J].财政研究,2016(07).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7

一是所有城镇用人单位(无论企业、事业和机关)都应按职工工资总额和全国统一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彻底取消按上年度职工社平工资60%或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缴费基数的做法。允许自谋职业以及有经济能力的人员(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允许按单位标准自愿缴费人员”)自愿按城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的全国统一比例纳养老保险费。用人单位缴费基数不应当限高,实际缴费年数最少不低于15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到退休时实际缴费不足15年的单位缴费部分,在办理新参保时,用人单位要按职工本人纳入参保当年的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并补缴单位和个人缴费,费用从用人单位原经费渠道支付。

二是改革国家基础养老金办法。国家基础养老金,建议按城镇用人单位和“允许按单位标准自愿缴费人员”单位缴费年数的年平均缴费基数一定比例计发。应规定用人单位为职工个人实际缴费年数达到15年的,国家基础养老金按职工个人年平均缴费基数20%计发,计发金额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的按20%计发;用人单位为职工个人实际缴费年数在15年以上的,国家基础养老金按职工个人年平均缴费基数20%+增加年数%(建议缴费在15年以上的每满1年加1%的计发比例)计发,但要规定计发的金额最高只能在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一定比例以内,例如,可限定在之前设计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58%。国家基础养老金计发采取这种方法,可使工资高的人多缴费,工资低的人少缴费;到职工退休时,工资高多缴费的人因国家基础养老金有封顶,不见得会多拿退休待遇,低缴费的人因国家基础养老金有托底,也不见得会少拿退休待遇,可以真正体现国家对贫富的调节功能。本人提到的以上有关一定比例,肯定要经过具体测算才能确定。比较之前有关专家提出的国家基础养老金计发,所有参保人员都应当一样、这种看似公平实为不公的办法,上述的国家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本人认为更具可行。主要是上述缴费和计发办法简单便捷,能够更好地体现社保制度的共济性,也便于在国家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后供参保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选择退休时间,便于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所有参保人员(包括城乡居民)个人账户的月缴费额应有限高规定,如规定个人账户的月缴费基数不得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避免在二次分配中出现群体间养老待遇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问题。参保人员在跨具体经办或就业与非就业之间的流动时,只需要办理个人账户转移接续,统筹基金部分不需办理转移手续。

四是城乡居民和无经济能力按城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统一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所有人员,其由国家单方支付的基础养老保障金(不宜叫基础养老金,因这部分费用完全由国家承担)由国家按规定的统一标准支付,总体上不应当超过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的40%比例或不超过相当于城镇职工缴费15年计发基础养老金的一定比例,且要高于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之前,法定退休年龄以上的城乡老年人领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应当取消,以避免其重复领取养老保障待遇。

城乡居民参加工作转变为单位职工且由单位按国家规定标准缴费年满15年以上的(含政策允许有实际工龄的补缴或延退缴费),转实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政策。

五是建立与物价指数挂钩的国家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保障金调增机制。国家基础养老金调增要实行普惠制,不能再与城镇在职职工工资变动关联,不再实行之前的各类特定人群(如企业干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调待倾斜政策。之前已经实行养老待遇调待倾斜政策的人员和国家应当在政策上给予退休待遇照顾的人员,建议国家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保障金调增,由国家综合考虑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物价指数变动情况确定调增金额,可与国家基础养老金调增同步进行。

所有城镇职工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计发标准,国家应当完全依其逐年缴费的基数高低和缴费年数长短来决定,以切实体现缴费与待遇挂钩原则。

六是在依法强制足额征收养老保险费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参保单位缴费比例,降低的这部分费用可转给单位作为年金,并通过出台政策强制单位建立相关年金。相关年金的最低限,要规定按目前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工资总额5%以下的一个比例(如2%)作为建立年金的起步线。这样既可减轻单位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又有利普遍建立相关年金制度。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为了确保相关人员在改革时按国家规定待遇不降低而实行的养老待遇补充办法,理应强制实施。对逃避或少缴、欠缴养老保险费和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建议授权养老保险费征收或经办机构直接对缴费单位和有关人员予以经济处罚直至依法,以避免出现因处罚程序繁琐而影响征收机构或经办机构执法积极性的问题。

七是取消现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严禁提前退休。国家要取消特殊工种,允许企业或单位自行设立的特殊工种人员待遇可由企业和单位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确实因改革所需提前退休的,单位和个人均要按提前退休的年数一次性提前缴足养老保险费,从单位经费渠道开支,而不应将这类改革成本转嫁给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8

一、一季度住房公积金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归集额较快增长。一季度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78.06亿元,同比增长27.38%,增速处于近年高位。其中,住房公积金归集61.51亿元,同比增幅为27.61%;补充公积金归集16.55亿元,同比增幅为26.53%。一季度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的归集额占全年计划的25%。

提取额平稳增长。一季度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的各类提取合计29.75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住房消费类提取19.47亿元,同比减少0.15%,占提取总量的65%;退休等销户提取10.28亿元,同比增长8.10%。一季度提取额是全年计划的17%。

截至**月底,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1873亿元,累计提取1032亿元,净归集841亿元;共计8.59万个单位360.22万职工正常缴交住房公积金。

个贷发放金额迅速增长。一季度个贷发放额64.52亿元,同比增长42.08%。发放户数2.31万户,同比增长10.91%。截至3月末,公积金个贷余额为684.87亿元,比20**年底增加32.79亿元;公积金个贷余户57.76万户,比20**年底增加0.43万户;累计向122.64万户家庭发放个人公积金贷款1528.79亿元,支持购建修房建筑面积11357.17万平方米。公积金个贷风险继续控制良好,3月底户数逾期率为1.849‰,金额逾期率为0.131‰。

业务收入和支出均减少,增值收益增加。一季度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7.98亿元,同比减少17.82%。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利息收入的减少。去年央行5次下调贷款利率共计1.35个百分点,按照贷款利率调整政策,去年末的652.08亿元的存量贷款自一季度起按新利率计息,直接导致了贷款利息收入的减少。在业务收入减少的同时,业务支出同比亦减少39.89%,为3.36亿元。业务支出大幅减少的原因是支付职工缴存利息出现大幅下降。由于季度末的缴存利率比去年同期下调了1.62个百分点,虽然季度末的缴存余额同比增长20.17%,但利息支出还是呈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业务支出的减幅大于业务收入的减幅,当季实现增值收益4.61亿元,同比增长11.89%。

截至一季度末,增值收益累计达112.92亿元。其中,累计提取风险准备金76.21亿元;累计提取补充廉租房资金34.89亿元。

二、一季度**住房公积金运行特点

1、由于缴存基数的增长和主要缴存人数基本稳定,一季度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一季度,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住房公积金的归集额依然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共归集78.06亿元,同比增长27.38%,增幅为近三年来的最高。一季度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的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前年职工工资的较快增长和当季缴存人数的波动较小。按照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确定原则,今年上半年的缴存基数是按照20**年的平均工资来确定的。根据市统计局的数据,20**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为17%,为近几年来的最高。由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每年7月调整且按照上年度平均工资确定,所以工资收入对公积金缴存水平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当期收入对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影响较小,因此虽然目前由于经济增速放缓而导致部分职工工资减少,但住房公积金缴存水平并不会马上变化,会在第二年有所反映。

一季度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快速增长的另一个主导因素是当季缴存职工数波动较小。一季度末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数360.22万,同比增长6.64%,但较20**年底微降0.15%。在所有缴存职工中,企业职工占80%。企业缴存职工数基本稳定对缴存职工总数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虽然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压力增大。但在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推出的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的“维稳”政策引导下,企业信心坚定,抱团过冬和职工共渡时艰,并没有出现大量裁员、减薪的情况。根据季度末的统计数据来看,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缴存职工数较去年底基本持平,保持稳定;集体企业缴存职工数小幅下降,较去年末减少2.44%;而私营企业缴存职工数却呈现增加趋势,较去年底增长3.22%。一季度各类企业缴存职工数基本稳定为归集额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条件。

2、在公积金个贷政策效应和自住住房需求效应的叠加下,公积金个贷发放额增长迅速。

一季度个贷发放额达64.52亿元,同比增长42.08%,环比增长54.13%,一举转变了去年三、四季度贷款发放额同比环比均负增长的状况,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一季度的月度个贷发放额走势看,呈逐月上升态势。1月由于“春节”因素,个贷发放金额最低,随后两月逐渐走高。3月个贷发放额较1月已翻了一番多,成为单月发放额历史排名的第三高。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去年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举措。其中**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适时调整成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自住住房消费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调整后,购买自住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的家庭所能申请的公积金贷款单笔最高额度从原来的60万元提高到80万元。在政策效应的作用下,自去年11月起户均贷款额度便逐月走高,从21万元一直提高到29万元,增幅达38%。户均贷款额度的大幅提高成为一季度推动个贷发放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推动公积金个贷发放额快速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自住住房刚性需求的阶段性集中释放。据市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市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看,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42.49万平方米,增长4.5%;存量住宅交易面积282.95万平方米,下降4.1%,降幅较去年四季度缩小25.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自住住房的需求效应在一季度有了阶段性的显现,住房需求效应拉动了公积金贷款的需求效应,从而推动公积金个贷户数有一定增长。一季度公积金个贷发放户数2.31万户,同比增加0.23万户,增幅10.91%;环比增加0.50万户,增幅26.21%。

三、关注在经济增长放缓阶段的公积金相关指标变化。

虽然一季度**市住房公积金各项主要业务指标表现良好,但在整个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的发展恐怕难以独善其身,其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一季度部分公积金指标的变化已经使这种影响初露端倪。

1、一季度新增缴存职工数下降,缴存职工数总数稳中略降;欠缴职工数有所增加。

一季度住房公积金新增缴存职工数5.92万,同比减少25.25%,环比减少41.38%。新增缴存职工数明显下降主要是受到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岗位减少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放缓阶段,由于外部和实际需求疲软,企业的投资前景预期不明,新开工项目减少,生产规模扩张受阻,直接导致用工需求减少。据劳动部门资料显示,自去年10月份起,**每月实际新增就业人数逐月下降。至今年2月岗位数才回升到去年10月份以前水平。新增就业人数的减少向公积金缴交指标传导,致使公积金新增缴存职工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总数也受到影响。20**年一季度末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数360.22万,比20**年底微降0.15%。在经济发展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就业、保稳定、保增长”的要求,**企业就业情况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退工的情况。但仍有不少集体企业无法抵御金融危机的寒流,出现减员、降薪的现象。

此外,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部分企业效益持续下滑,欠缴单位数和职工数有所增加。20**年一季度末欠缴单位数1万,欠缴职工数10万,分别较20**年底增长了14%、13%。剔除周期性变化因素,这一增幅依然有所上升。

由此可见,尽管本市住房公积金一季度各项主要业务指标都有良好的表现,但切不可忽视上述指标变化所发出的非稳定信号。住房公积金缴交数额变化的滞后性会不会随着经济触底回升而加以抵消,就业及缴存职工数又会如何演变,需要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并准备相应的对策。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9

社保缴费标准涉及缴费基数和缴费率两方面,两者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张璐琴,2010);由于资源的集聚使得流动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大量低技能低工资水平的劳动就业人口的生存发展遭受巨大压力,其岗位替代性较高、从事的多为单纯依靠劳动的服务型职业,收入水平低下,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更弱(韩经建,2003)。虽然国家致力于改善低收入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在逐年提高,但与工资总额关联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也日益增长。不同收入人群体缴纳社会保险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低收入群体缴费能力低于可支配收入(米红、余蒙等,2010)。

综合来讲,从社会保障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出发点,低收入的服务型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大军,但所处的弱势地位使其成为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保障对象,探究城镇低收入人员受社会保险缴费的影响是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最关键环节。

一、社??保险缴费水平与实际工资水平的关系

(一)最低工资水平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物价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上涨,北京市城镇职工的工资水平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近10年的最低工资水平来看,2005年北京市城镇职工每月最低工资仅为580元,2016年提高到1855元每月,绝对数额增长了1275元,平均约以每年11.27%的速度在增长,但是物价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上涨抵消了这种工资上涨带来的生活质量应有的提高。

(二)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占工资水平比例关系

1.缴费基数偏离工资可支付水平

社会保险的缴费水平由缴费率和缴费基数共同决定,北京市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是以本市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标准,并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化做相应调整。以2016年7月公布的最新社保缴费数据为例,去年本市社平工资为7086元/月,最低缴费基数将调整为2834.4元(社平工资的40%),而最低工资为每月1855元。不难看出,2834.4元的缴费基数远高于1855元的实际最低工资水平。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最低工资水平和以40%和60%的社平工资计算的缴费基数水平的差距是逐年扩大的,以高于实际收入水平为基数来扣除社会保险缴费,对收入较低的职工来讲,会造成严重的抵触心理和支付压力。

2.实际缴费率过高

缴费率是决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因素之一,北京市的各项社会保险名义缴费率总计高达42.8%,对于社会工资水平最后20%的职工来说,缴费负担更加沉重。实际缴费率为职工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占工资水平的比例,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实际缴费率已达到70%,最高的年份为2009年达到92.8%。对于更看重当期收入的低收入水平职工来说,“被提高”的社会平均工资决定的缴费基数被迫做了社会保险费的扣减,员工当期收入水平大大缩水,影响了原本生活负担沉重的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二、社会保险缴费水平高的原因

(一)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

我国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筹集也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在制度转换过程中,形成了由“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权益形成的转制成本。一部分是“老人”在制度建立前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全部进入国家收益,没有进行养老金积累,另一部分是在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制度建立后退休的“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的待遇支付变成了隐形债务,两部分的历史欠账高达上万亿,目前全部由统筹账户承担,国家和财政对此历史责任缺失,使缴费率必须处于较高水平以满足支付压力。

(二)人口结构的老化

人口老龄化是一国发展索要面临的必然后果,加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人口数量,更加加剧了我国“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预计到2033年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庞大的老年人口给我国社会保险资金支出带来巨大压力。退休人数的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使得医疗和养老保险金给付期限延长;养老金收入由于养老负担系数上升,会倒逼社会保险缴费率居高不下。

(三)统筹层次较低

我国的社会保险资金统筹层次不够高,大多数的保险项目资金筹集停留在地区和市级,进行资金自我平衡运营。部分地区基金结余滞留造成贬值,部分地区基金不足以支付造成挪用等违规操作,各地区不能统筹平衡资金,造成资金利用的低效。且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多部门管理,有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财政部门等,例如医疗保险就设计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卫生部门、医药机构、医院等等,且存在部门间利益争夺和责任推诿,地区间流动不便。

(四)满足人们对社会保险水平的期待

社会保险的缴费率高,随之而应的是社会保险的给付水平高。这不仅是人们对社会保险的风险补偿能力的一种期待,也是社会保险多缴多得的制度设计初衷。就养老保险缴费于给付来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已经连续11年向上调整,每月人均基本养老保险金从2004年的647元提高到2015年的2200元,养老金的替代率以每年10%左右的增速上涨,就在今年经济下行趋势下,其涨幅也达到6.5%,基金支出额度越来越大,而这种需求刚性增长在各个保险中均有体现,人们对社会保险的给付保障水平的高期待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收缴予以支持,这就使得社会保险缴费率更是难以下调。

三、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对城镇低收入员工的影响

(一)当期应得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缴费基数的虚高使得扣减的社会保险费用占应得实际工资的比重大,收入低下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最低保持在最低工资水平,从表中可以看到,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占到实际工资的70-80%左右。缴费总额对于低收入者来说,若转化为实际到手工资将会是一笔可观的实际收入,相对于更看重当期实际收入水平的低收入者来说,缴费数额严重影响了生活和收入水平,这占比过重的缴费无疑使得缴费的动力不足。

(二)弃缴现象严重

我国的社会保险弃缴现象非常严重,2014年的人社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有3亿多人,而截止2014年累计中断缴社保的人有3800万,占参保人数的一成多。弃缴现象不单纯是个人行为,更将影响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弃缴现象如此严重,首先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高,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对收入低下者的收入水平影响过大。其次,反映了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严重。最后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资金运营渠道单一,通胀和混账管理模式使得人们对未来资金收入持怀疑态度。

(三)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不断刷新历史最低记录,2000年以?恚?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之间。其中,美国一直保持在70%以上,英国超过了60%,日本和韩国也在50%-60%之间。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停留在50%以下,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消费不足已是中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问题,对于生活压力巨大的低收入群体而言,社会保险缴费挤占了大部分工资收入,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使得用于消费的资金被压缩。

四、政策建议

(一)矫正社会保险缴费标准

缴费基数是社会保险制度与劳资利益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对于低收入者来说,这种以社平工资为基准的缴费基数反而使低收入者负担更重,严重背离了制度合理性和公平性。虽然实行强制性缴费,但也应给予参与者一定的缴费选择权,应以职工本人实际工资收入作为缴费依据,取消缴费底线的设置,因为低收入者获得收入的能力更低,政府没有权利向公民征收超出承受能力的任何费用。其次应允许低收入人员对自身基本生活费用做扣减后的可支配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先保证最基本生活。

(二)完善社会保险缴费率调整机制

社会保险费率直接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费用负担,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虽然近期全国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已阶段性下调到39.25%,但对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缓解,因此,迫切需要从制度设计出发,完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统筹和个人账户分开,基于精算的基础,在保证资金偿付能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调整社会保险缴费率,缓解低收入人员的缴费压力和企业的运营活力。

公积金缴费基数变化篇10

一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养老保险扩面人数完成人,占年任务人的%;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人,占年任务人的%。

养老保险费征缴完成万元,占年任务万元的%。其中,清理企业欠费万元,占年任务万元的%。

我市应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人,实际纳入人,实现社会化管理率%,社区管理率%。

今年前个月应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万元,实际发放万元。确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

二主要工作情况和做法。

(一)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工作继续得到巩固。

严格落实两个“确保”要求,积极做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我市目前共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名,--月份应发放养老金万元,实际发放万元。由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养老金发放程序和责任机制,从而保证了发放工作做到了无少发一人,无错发一人,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和社会化发放率达到%的目标要求,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积极做好异地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共为名外地转入人员发放养老金.万元,并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无出现拖欠和不准时现象。

严格把好退休审批关,减少基金流失。一是把好资格认定关。我们在与人事劳动部门建立联合审批机制把好正常退休关口的基础上,今年以来,针对申请特种工退休的人员逐渐增多的情况,加大了对申请特种工退休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力度。今年月份,我们组织专门人员直接深入到各厂矿企业,按照人员岗位资料三对照的要求,对申报特种工退休的人员逐一进行核实和认定,并把认定结果在各单位张榜公示,有效利用内部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合力,把一些钻空子的人堵到了退休的大门以外,通过认定,共取消了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的退休资格。通过严格控制退休审批,遏制了退休人员增长过快的势头。二是把好待遇核定关。准确核定待遇,确保公平无误,是树立社会保险工作良好信誉和形象的保证。为了确保这项工作不出任何差错,我们在征集综合退管等科室之间建立了相互监督制约措施,从缴费情况帐户记录情况到待遇核定等环节做到人人签字层层把关,共同负责,并充分利用电算化手段,从而保证了没有发生一起错核错发事件。

强化两项结合,杜绝虚报冒领现象。为了堵住虚报冒领养老金这个口子,我们采取离退休证年审和平时加强对离退休人员信息的掌握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杜绝虚报冒领现象的发生。今年月--月,我们组织全市离退休人员到各自所辖退管所进行了年度面审,由于事先宣传到位,组织措施严谨,全市离退休职工全部参加了年审,参审率达到%;月--月按郑州市要求,又对所有离退休职工进行了指纹采集,为以后养老待遇领取资格实行指纹认定做好了准备。另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各村退管站在信息掌握方面快速准确的优势,建立了离退休人员死亡信息快速反馈机制。利用每月的一次例会签到制度和退管站长平时走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生存情况并及时向社保局上报。通过采取两项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杜绝了死亡冒领现象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市没有发生过一起虚报冒领事件。

(二)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基金支撑能力是社会保险的生命线。要增强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征缴是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通过采取“三抓三增”,使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前个月养老保险费征缴清欠完成万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不但提前而且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近亿元,即使分文不收,也能发两年多时间,从而使我市的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抓扩面和续保,增加缴费人数。要增加社会保险费征收额,必须扩大缴费来源。为此,我们全力实施了“拓源堵漏”工程。即一手抓扩面一手抓续保。在扩面方面,我们通过采取外压内促手段来强化扩面工作的拓展。一是积极协调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各乡镇办事处的责任目标考核力度,增加扩面工作在乡镇办事处整体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以引起他们对扩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实行科室包乡,并月月公布进度。由于我们加大了扩面工作的考核分值(占总考核分值的%),把扩面工作做为影响个人全年工作总成绩的重要因素,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激励氛围。各科室充分利用周三专门下乡时间,与劳保所的同志一起深入各企业进行宣传和动员。由于工作热情高涨,有一半的科室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扩面任务。通过采取外压内促的刚性措施,我市的扩面工作止十一月份就已完成人,占任务的%,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在续保方面。针对我市企业下岗失业职工不断增多的不利情况,我们采取发放宣传信搞动员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讲政策等方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进行劝导和鼓励。由于坚持不懈的长期宣传,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新增下岗人员不断保,原有停保人员又续保的良好局面,从而有效地遏制了停保人员不断增长的趋势。止目前,因下岗失业原因而个人进行缴费的人员已达到近人,并仍呈不断增长趋势。

抓申报和稽核,增加缴费基数。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少缴保险金,千方百计少报瞒报缴费工资,这不仅损害了职工的利益,同时给基金征缴也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在用人单位申报缴费工资时,坚持“四不接受”原则。即:资料不齐全者不接受;二是没有在本企业经过公示的不接收;三是没有职工签字的不接受;四是单位不作出承诺的不接受,从而在制度和程序上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深入用人单位对申报工资不实使用临时工不缴费和无故欠费等问题进行严查细核,督促用人单位如实申报如数补缴及时参保按时清欠,确保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今我们共稽核用人单位家,占企业总数的%;其中书面稽核家,实地稽核家;督促办理新参报人;查处少报基数万元,督促企业重新申报增加缴费工资基数万元;补缴基金.万元;结案率达到%。通过规范申报和加大稽核力度,把少报瞒报漏报现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全市缴费工资总额增加了万元,增加基金征收万元。

抓宣传和舆论,增强缴费积极性。为了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参保缴费意识,我们对宣传形式进行了精心设计,并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宣传效果。一是充分发挥“社保天地”电视栏目强有力的社会宣传效应,营造浓厚的社会保险政策氛围。为了把“社保天地”栏目真正办成贴近民生群众欢迎社会关注的精品栏目,今我们加大了“社保天地”电视栏目在人员资金内容上的安排和投入力度,先后成功制作和播出了期节目,深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喜爱。二是,利用发放个人帐户机会面对面进行宣传。今年月份,社保局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全市所有参保单位直接向职工发放个人帐户,并一起发放了致向个人帐户足额记满的职工和个人帐户未能足额记满的职工的一封信,通过个人帐户记载的强烈反差和对比向他们宣传缴与不缴缴多缴少缴早缴晚“三个不一样”等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和引导职工对单位缴费引起关注。同时,由领导带队深入到十几家重点单位,组织职工召开个人帐户发放大会,向职工通报本单位的缴费情况和个人帐户记载情况,并与其它单位进行对比。会上,还对各单位个人帐户储存额位居前三名的职工披红戴花进行了表彰。通过个人帐户发放,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强烈震动。他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查询个人帐户记载情况,关注单位缴费,关心个人帐户的热情空前高涨。通过采取方式得当内容新颖覆盖广泛的宣传手段,广大用人单位及职工的参保缴费积极性不断增强,止今年月份,各项社会保险费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

(三)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迈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我市的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过探索起步积极推进和规范管理等三个阶段的发展,止今我市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已基本建立,管理和服务水平日渐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我市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人,社会化管理率达%,社区管理率%。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村室建设。为了搞好退管站建设,方便管理和服务,为离退休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我们把加大硬件建设做为首要任务。积极协调当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落实用房和设施,通过大量艰苦的说服工作,目前,全市的退管站的用房和活动器材等硬件设施已全部到位。全市共建成个退管站,并且全部拥有专用的活动场所,根据村站建设的标准,达标率已达%,而且真正做到了场地制度设施人员活动“五到位”。

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网络作用优势。我们一是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借阅制度。离退休人事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并对全市高龄特困孤寡工伤劳模重病干部等七种特殊人员已分别建立了信息台帐;二是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各个退管站每月要组织所管辖的离退休人员召开一次例会,社保局每月组织各退管站所召开一次例会通报情况;三是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及*接待制度。在去年大排查的基础上,各站所按月将离退休人员的动态变化情况上报,以及时掌握人员情况变化,实行准确的动态管理。四是建立了工作报表制度。各站所每月要将整体工作情况以报表的形式每月上报,以全面掌握工作情况;五是建立了百分考核制度。将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计分,年终组织各站所负责人进行互查和评比。

抓住四个重点,提供优质服务。我们以乡镇(村组)退管组织为依托,紧紧围绕“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依提供服务”“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出谋划策”“为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开辟途径”“为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乐搭建舞台”等四项重点,引导他们互帮互助,发挥余热,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同时,为丰富离退休人员文化生活,在我局的参与组织和协调下,先后建立离退休人员老年门球队个,健身体操队个文艺演唱队个,娱乐活动室个。今年月份,经我局和老干部局的运作,我市又成立了老年人艺术团,为离退休人员的老有所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使我市的老年人艺术活动迈入了更高层次。

(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郑州市级统筹实现平稳过渡。

按照实行市级统筹的有关规定,为了确保与市级养老保险实现平稳接轨,我们一是积极做好养老保险费的上划工作,从月份起对征收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按时予以上划;二是顺利实现养老保险费征缴比例的调整。从月份起,对我市参保企业全部按照郑州市统一调整后的比例进行征缴,由于宣传工作细致到位,各参保单位给予了积极配合,确保了比例调整后的征缴工作没有受到影响;三是积极做好市级统筹后有关业务的处理和规范。我们首先在月日组织各参保单位劳资人员召开会议,就郑州市《关于实行市级筹统后有关养老保险业务处理问题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和落实。会上,针对养老保险业务办理上的变化对参保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并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布暑。其次,组织业务办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熟悉业务办理程序及相关事项和要求,保证了在按新规定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差错和失误。由于我们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了郑州市级统筹的政策精神,落实和完善了实行市级统筹的各种要求,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从而确保了市级统筹的平稳衔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缴费职工人数萎缩。缴费人数减少主要是受企业改制的影响。我市部分改制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不仅积极实施减员政策,大量精减老职工,而且对招录的新工人也不办用工手续,不缴纳社会保险费,造成参保职工人数萎缩。与年我市企业全面改制前相比,止今年月底,全市参保职工减少了人,从我市目前企业发展情况看,参保单位和参保人数减少的趋势正在加剧。

(二)非公有制企业参保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扩面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部分私营个体企业没有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截止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参保的仅多家,参保人数多人。仅占全市应参保人员的%左右。扩面是我市社会保险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此项工作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局面,今后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必将缺乏潜力和后劲,同时也必将严重影响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拖欠企业资产变现难。今除小汽车修理厂抵押的土地拍卖后偿还欠费以外,原化肥工业公司和轴承厂抵押的土地和厂房因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在配合上出现问题,导致所抵押的资产长期搁置,无法变现,难以及时收回欠费,使社保部门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四几点建议。

(一)要尽快理顺机构,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级统筹。自今年月日养老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以来,在郑州市统筹办的正确领导下,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但由于业务统管后,人员未能及时统管,机构名称也未能及时确定,给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建议郑州市统筹办加大协调力度,尽快理顺机构,以促使工作的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