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程分析十篇体育课程分析十篇

体育课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5:17

体育课程分析篇1

***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整体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或第二类是活动性德育课程,也称实践性德育课程。在其中,又有正规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与非正规的、隐性的德育“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这里要讨论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性质或主体部分是认识性的还是活动性的?是理论性的还是实践性的?还是两者并重?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既是一个从未得到解决的理论问题,是一个需要予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从欧美的情况看,在德育课程问题上,人们所做的与所想到的一直是一些看得见、可操作的知识性的、理论性的或认识性的课程。这类课程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是没有多大效果的。退一步说,即使此类课程的某些部分的确对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发展起了作用(如道德推理课的效果一样),但是,在这种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习惯之间还有很多中间因素与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

其实,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及其教育问题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吗?”的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就是道德,对道德的认识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因此,美德是可以被教会的;从现代角度看,苏格拉底的观点只有在前述道德讨论课等严格意义上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的正确教学中才能成立。而对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许多人来说,“美德可以被教吗?”这一命题是否成立要取决于“美德”意味着什么与“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在前一种情况下,美德是一种事实,可以象历史学、社会学或政治学之类的任何其他事实材料那样用理智的方法来教。在后一种情况下,美德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2]。在这一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有非常明白的看法。他指出,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来。我们首先是通过练习道德的美德才能获得他们;由于实行公正的行为我们才变得公正,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我们才变得节制和勇敢”[3]。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因此否定智慧或理智美德的作用,而是要求年青人不仅要具有清晰地认识与思考伦理问题的能力,也要将他们的选择付诸实践。

在现代学校德育中,如同古希腊一样,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道德认识与推理的教学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看,即从一切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符合一定道德要求、标准的道德行为及习惯的角度看,道德教育的重心是,在具有道德认识的同时或在此基础上从事实际的道德活动或道德实践。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前提条件或基础,但是,真正学会游泳最终要通过亲身的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理,在学校德育的课程问题上,我们认为并强调,要采取适当删除、合并、精简等方法,适量削减学校的各种知识性德育课程中不科学的、效果不好的门类与内容,并根据哲学伦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社会学等理论与社会实践发展的规律与需要,研究、探索并逐步建设几门真正意义上的认识性德育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并强调,在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活动性德育课程也是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或“主课”之一。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也应有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标准。

有关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它的外延的界定与内涵的确立问题。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内外与校内外的班组、团队会活动与最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原型”。但是,与此同时,在这两者之间,无论在课程的外延或范围(数量)上还是在内涵或本质属性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从外延或范围、数量上看,我们所说的活动性德育课程既包括前面提到的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活动,又包括各种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的、甚至从未被看作教育活动的、但却具有育德性、德育意义或德育作用的,即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发展有客观必然的实际影响的其它一切校内与校外的正规与非正规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应该被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设计者与执行者加以认真的考虑与吸纳。

其次,从内涵与本质属性上看,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或实践,是在教师、学校、家长与社会的“要求”下,由整体对学生个人的、从上而下的、自外向内地单向地“组织”或“发起”、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与此相反,在我们提出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是主人或主体,是真正的“参与者”与“当事人”,不是“客体”、“旁观者”。在其中,学生是他们的“人生舞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演员”、“主角”,也是他们自己的“管理者”或“领导者”;学生参加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主体参与”活动、一种对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介入创造”活动。在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中,教育者认识到并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的主体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是有权利并有责任或义务参加或参与校内外一切活动的积极主体,引导启发学生作为活动的积极主体意识到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有权利也有责任并真正自愿地主动地、直接地、民主地参与到校内外各种事务、活动及其决策与管理工作中去,从而主动地选择、吸取(“接受”)各种活动的教育影响,以发展自身的参与意识、参与责任感、参与能力与其它各方面的品性、能力与素质。这是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的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活动。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主体“自己塑造自己”的活动或“自己构成自己”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被人塑造”或“被人模造”的活动。人具有主体性与创造性,他需要的是将其作为主体的真正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只有这种主体参与式的自我教育活动才会为德育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与机械训练和学生言行不一(知行脱节)与缺乏自觉纪律和责任感(及使命感)等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与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主体参与式活动是真正的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是真正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这种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

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真正的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外延或范围与内涵或本质是什么?在中外德育理论界,从总体上看,从理论角度对这些问题作系统探讨与阐述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学校德育的实践发展已经先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在当代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中已有了不少有意与无意地、自觉或被迫地出现的各种可以被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领域的新措施、新方法与新尝试,尽管它们在外延或范围、尤其在内涵或本质上并不完全、也并不严格地符合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要求。

用传统的经典的德育课程理论看,现代欧美大多数学校不仅没有过去那些如公民课、道德哲学等知识性德育课程,而且也没有过去那种通过宗教活动、学校仪式与通过榜样、学校规则控制学生生活,形成特定道德品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这一意义上看,人们可以说,现代欧美学校无德育。但是,从现代的课程论观点与现代德育课程发展的实际看,在欧美大多数学校,除了通过各育、各科的学科教育与教学中的“潜在德育课程”或“隐性德育课程”以及我们论及的道德推理课等“显性德育课程”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外,更有通过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学习、生活、闲暇活动与劳动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或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学生们正是在这些日常的活动中,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成长的。在传统教育观与传统课程论中,看起来是“无德育”的不少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泛德育”,而且其效果还是不错的。这一现象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批判借鉴的。

在我国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历来是受到普遍重视的,而且积累了不少好的传统与经验。从形式上看,可以归入我们所称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范围(尽管从内涵上看还值得研究)的有: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社会考察与社会调查、公益劳动与社会服务(包括咨询服务、课外学术活动等)、军事训练与勤工助学。此外,如实验、练习、作业、音体文娱活动等等也对学生品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中,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发展与研究。它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一种特定的德育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各个方面,不少学校作了系统的、制度化的探索。这些社实践活动不仅对专业学习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方面的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前述种种历史传统与新的探索对于建立活动性德育课程是一个宝贵的经验;但是,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建立需要一个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的、反复的、漫长的科学探索与实验的过程。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是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又译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潜藏课程或潜课程)或自发课程(UnstudiedCurriculum)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它的研究。

隐性课程或自发课程的概念是由菲利普·w·杰克逊(phillip.w.J-ackson)在他的《课堂生活》(LifeinClassroom,1968)一书中首先提出的[4]。此后,德里本、弗里丹柏格、罗森塔尔与柯尔柏格等人都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在不少人看来,隐性课程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涂尔干及以后的一些功能社会学家、存在主义现象学家以及杜威和皮亚杰那里。

从目前的情形看,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看法。按照罗兰恩特·梅根的看法,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或者是指“能导致学习的(无论是否有目的)、与学校教育相联系的一切东西”;或者可以更具体地定义为,“隐性课程是既非学校、又非教师所教的东西。无论教师如何开明、课程如何进步、以及学校的社会方向如何,总会有某些东西传递给学生。这些东西无需在英语课中讲授,也无需在集会中灌输,但学生总会从中学习到他们的生活观与态度”[5]。

基于现代课程论新发展的上述观点,我们可尝试建设由正规德育课程、显性德育课程与非正规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组成的完整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其中,首先是正规的认识性德育课程与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这两类正规的或显性的德育课程,然后是潜藏或隐蔽在这两类正规或显性课程之中或之后的隐性的或潜在的德育“课程”,最后是教育环境中体制性与气氛性的德育“课程”。这样,在两类正规的或显性的德育课程之外,还需要研究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或潜在的德育课程。

(一)与认识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这一类隐性德育课程实际上又可分成两个部分来讨论。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一部分实际上可指学校中专门的、旨在德育的知识性、认识性或理论性的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课、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因素。专门的认识性德育课程有其预定的目的、内容与作用,但是,学生从这些课程中“学会”或“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

第一类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二部分指的是学校中除专门旨在德育的认识性课程之外的其他一切认识性课程中的育德因素与育德作用。这种育德因素或育德作用隐含在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并以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发生着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当然,应该注意的还有其消极作用。教育社会学家们曾讨论过隐藏在历史、宗教、语言、文学等课程中的“教材作者的幽灵”问题,即教材作者、教学材料或内容的设计者与提供者以及教师在价值观、道德观上的偏见、曲解与错误的问题。这些因素中有些是被有意地放入课程内容之中的,有些是无意地隐含在正规的课程内容之中的,有的连作者与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与作用。如历史课本中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因素,宗教、语言文学中的性别歧视与社会阶层偏见。

(二)与活动性德育课程并存的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在这种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前半部分是显性的、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后半部分是隐性的、非正规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从整个隐性德育课程体系看,这是第二类隐性德育课程。当然,即使在前半部分正规的、显性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有隐性的育德因素包含其中。

(三)隐性德育课程的第三类与第四类是教育、德育环境中体制与气氛的育德因素、育德作用或育德意义。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中,所谓体制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组织与管理体制;所谓气氛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与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班级、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特定的风气和氛围。在特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体制是环境中固定、形式化了的气氛,是“硬”的气氛,而气氛是环境中“软化了的”体制,这两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而难以截然分开的。在很多课程社会学者与道德教育研究者那里,体制与气氛两个因素通常与校园内外的文化这个概念相通用。

从特定角度看,这方面的隐性课程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分析。当然,这三个层次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截然区别开来的。

1.第一层次是物质——空间方面的隐性课程,它指的是学校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班级教室设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方面的“体制”(布局)对于学生发生的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曾指出:“课堂是一个幽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在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有时候,学校的建筑本身就象征着历史传统、校园文化与校园气氛,这一点可以在欧美与中国大学中某些古老建筑物中看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认为,学校如同一个“舞台”,教育、教学这场“戏”就在其中演出,而影响这场“戏”的效果的因素不光有导演、演员、台词与动作等,“舞台”本身的设计安排及其性质、特点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房间以其物理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在干什么”。的确,传统的学校教室布置中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讲台下,象征了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与知识传播中的权威主义。而当课堂桌椅被安排成圆圈形,让学生围成一个圈坐,而教师成为其中的“平等”一员,一些激动人心的现象与结果可能会因此发生。再就办公室中的桌椅布置而言,不仅反映了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念,也对进入其中的学生们发生一定的作用,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校长与教师的为人风格及其处理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的态度与方式。在这些事例中,学校的物质——空间环境起了一种“无声的语言”的隐性教育作用。最后,我们前面论及的学校围墙也是学校物质——空间环境中对学生、甚至教师与公众发生很大的隐性作用的“体制”因素之一。

2.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二层次是指学校组织——制度方面的隐性因素。具体有学校的组织与领导方式,教学、生活与其他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等因素。在这一方面值得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大学是教授治校还是官吏治校?教师与学校对大学管理的参与程度如何?学生自治的程度如何?在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学校内部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纪律守则?所有这些“制度”或“体制”方面的因素都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与行为方式。例如,作为德国大学学术自由传统之一的学生自由选课制度不仅没有使大教室的座位日趋空闹,相反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富有自觉性、积极性,并锻炼了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觉检查的习惯、能力与自主负责的素质。在这一点上,我们再看加拿大散文家兼文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文中对牛津大学教学状况的描述与评论。他写道,在牛津,“方法是陈旧的,它轻视科学。它的讲课很糟。它有从不教课的教授和从不听课的学生。它没有秩序,没有安排,没有制度。它的课程表令人看不懂。它没有校长,它没有国家立法来告诉它怎样教书……”“然而,它成功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秘诀何在?我了解到,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但是,导师是怎么教学的?“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系统地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利考克评论说,牛津并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眼见得到的“效率”。只要是好学生,导师“就会对他喷烟,直到在他心里点燃火苗”。说牛津教授只对学生喷烟,当然指的是教授叼着烟斗检查学生的论文与报告,与学生讨论聊天。他重视的是那么一种自由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方式,一种教育气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中,教授的指导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发生教育作用的。大学考评制度中对学生作弊采取罚款等处罚措施,其本意是为了教育学生、严肃考场纪律与公正原则的要求。但是,根据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学生作弊处罚制度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有意义的作用。原因何在?我们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这种处罚措施合不合理?有没有作用?这种措施的制订有否经过学生们的民主参与的讨论与同意?的确,从宿舍生活与上课点名等管理制度与规则等等,都需要考虑究竟是单方面地制定一些男女学生隔离制度与上课点名、缺课处罚制度呢?还是让学生作为主体民主地参与讨论制订与执行合适的制度,从而让学生从他们的选择、行动中吸取教训、承担责任、学会自律呢?学校与社会环境中的其它体制与措施是否与此相配合?

3.学校隐性课程的第三层次是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因素,它指的主要是各门学科的隐性因素、师生关系、教师人格与心理影响、班级心理环境的气氛等等。其中的某些因素如各门学科中的隐性因素前文已经论及,再如教师的心理影响与期望对于学生的作用大家都比较熟悉(如皮格·玛利翁效应),此处不再展开。这里只就教师人格与师生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问题作些讨论。

关于教师人格榜样的作用从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韩愈的“以身立教”,中国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在外国,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现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好:“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的确,教师人格的教育力量是很大的,“用追求理智统一性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接近一个将自己无私地投入与专注于探索真理之中的教师”[6]。

综而言之,从影响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发展的因素角度看,在学校内外,凡是人们能够想到与看到的一切现象、事物、活动与观念都是广义的隐性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学校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要考虑的有教育中的各种因素(各育因素、各科教学)、各个途径(活动教学、学科教学与环境中的体制与气氛)、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与社会)以及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各成系统的德育“课程”以及它们以一定方式构成的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挥的综合性教育作用。学生们无论是否在接受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课程的教育与影响,他们始终在接受着前述各类隐性的或潜在的或自发的“课程”的影响,这种隐性德育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必然的和巨大的,同时,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又是潜移默化的与无形的,犹如电学中不可见力场的运动和无线电波的不可见传播。学校要引导学生去适应、选择这些隐性因素并主动吸取其中的积极影响,这样,在整体大德育课程中,配合正规的、显性的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才会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方面发挥出最佳作用,收到出奇效果。

注:

[1]Kohlberg&turiel,RecentResearchofmoralDevelopment,Holt,Rinehart&winston,1973,p.50.

[2]布鲁巴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8~80页。

[3]S.G.Lesser,psychologyandeducationalpractice,Scott,F-oresman,1971,p.421—423.

[4]p.w.Jackxon,LifeinClassroom,Holt,Rinehart&winston,1968.

体育课程分析篇2

关键词:全科型;小学教育;体育;教学模式

一、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一)体育教学模式定义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共识。毛振明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程的设计上。”肖焕禹在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许剑则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学系统内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

(二)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现状

从文献调研结果看,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大一、大二两学年在自然班上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基”,每学期学习内容和要求逐步提高;第二,“并列型”体育教学模式,在大一、大二年级同时开展基础课和选项课,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第三,“三段型”体育教学模式,大一开设基础课,大二选项分班,大三、大四开设选修课,注重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第四,“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学生以学期、学年为单位选择某一体育俱乐部接受体育专项教学,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体育兴趣;第五,“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二、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分析

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只要开设144学时就可以达到《纲要》规定。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胜任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具备合格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用3-4年时间,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如果仅仅是《纲要》规定的144学时,不可能具备合格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毕业后也不可能胜任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

三、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一)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选择

如前所述,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要胜任小学体育教师角色,应具备一般小学体育教师的能力。而仅仅是《纲要》规定的144学时,不可能使学生达到小学体育教师应具有的体育能力。所以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选择上,首要考虑的是有更多的学时,只有在学时够多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我国现有的五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别为“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俱乐部型”“一体化型”,其中,较适合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体化型”。原因有三:其一,“一体化型”由于是课内144学时和课外活动等都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所以学时最多,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其二,“一体化型”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学生无论是上学还是当教师,都能及时自学自练,使自己的体育素养与时俱进;其三,“一体化型”是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公认的、较为先进的体育教学模式。

(二)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一体化型”教学模式思考

1.课程目标——公共体育专业化

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属于公共体育课,但课程目标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体育课。由于学生毕业后要胜任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要成为专业的体育教师,所以,课程目标确定的理念是公共体育专业化,其主要目标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还要使其成为合格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者”。

2.课程内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确定普通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确定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出发点,不能仅仅是“健康第一”,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职业需求,紧密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内容不仅仅是相关实践、理论,还包括体育竞赛的组织与规则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地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亳州的五禽戏就是当地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之一,所以,亳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中就有五禽戏。

3.课程教学方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有:讲解法与示范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预防和纠正动作错误法等。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常规的技术动作、基本理论、竞赛规则等,还要求学生掌握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其教学方法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除常规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考虑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等。

4.课程评价——课内外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仅仅是评价课内情况,也有部分高校把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一体化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需要与课程模式相适应,把课外锻炼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整个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课堂体育教学,包括课堂表现、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理论掌握情况等;第二是课外体育锻炼,包括课外锻炼出勤情况、参加各级运动队情况、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情况等;第三是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一体化型”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与教学模式相适应。

四、结束语

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仅要承担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工作,也要承担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要具备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才能在体育课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普通的体育教学模式,由于课内课时少,课外没有纳入教学体系,很难满足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需要。我国现有的常见体育教学模式中,“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较为适合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41-47.

[2]肖焕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2,(3):1-4.

[3]许剑.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兼论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三元运行机制[J].体育与科学,2006,(3):75-78.

[4]管庆富.吉林省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2-103.

体育课程分析篇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特点;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为增强学生体质,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发展,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一个教育过程。小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信息的起点,也是进行体育教育的一个基础,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小学体育教育内容陈旧、教育资源贫乏、教育设施落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要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根据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制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小学体育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根据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赋予了小学体育教育新的内涵,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1.儿童化

小学体育教育针对的人群是小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地进行理性思维,体育教学要尽量采用形象思维或者是机械记忆的方法,用形象、直观的手段进行体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挖掘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教学,要使体育教育充满童趣,避免“成人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要避免纯技术的传授,纯技术较为枯燥,很难理解,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现在一些体育教师也把竞技体育引入到了小学体育中,这充实了小学教学的内容,对小学体育来说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是,在引入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特点和身体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要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以技术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好坏。

2.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游戏化,这是由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小学生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趣味性较强,而且内容较为丰富,要把游戏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开始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个“快快集合”的游戏,教师喊一声“快快集合”,学生迅速站好队伍,并且立正,报数。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纪律性以及组织能力,而且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有助于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再者,教师教学中要可以开展多种游戏,如“迎面接力”“支援前线”等活动,使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充分乐趣,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中锻炼身体。在教学快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的活动,让学生放松放松肌肉,舒展舒展筋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之后能够感到舒服,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结束课程。

3.兴趣化

兴趣化也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小学体育教学也要进行兴趣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由于小学生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对一些经常重复的训练会出现厌烦的心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时时充满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某个动作的时候,如果让学生长时间练习一个动作,学生就会感到特别的枯燥,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比赛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生跳高技巧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一会,然后全班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跳得最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不仅掌握了跳高的技巧,而且还让课堂充满乐趣。此外,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对动作进行生动、准确的讲解,语言充满幽默,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分析

1.巧妙设置体育游戏项目

新课程改革倡导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以及教学内容,制订出有效的教学计划,把教学内容和游戏充分的结合起来。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布置好场地,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器材,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做好裁判工作。对教师所选择的游戏要难易适中,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的设置要简单、有趣,并把游戏贯穿到教学始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健康为本,终身教育”的理念。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戏设置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可行的游戏,比如,丢手绢、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跳绳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把竞技类的游戏引入教学中,比如,射门游戏、传球游戏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使体育课堂变得多样化、灵活化,充满乐趣。比如,可以运用竞赛法,游戏法、激励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使体育运动充满乐趣,使小学生在玩中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传统的教学项目,如:踢毽子、丢沙包、跳格子等,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拿踢毽子来说,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踢毽子比赛,最后看哪一组获胜的人数多,那么这组就获胜。在这个竞赛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集体意识,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首先,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些进修的机会,也可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其次,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建立奖惩制度,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要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根据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对小学体育教育的运行分析进行研究,制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动小学体育改革,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英.小学体育教育方法探讨[J].学生之友,2011(1).

[2]王勇.中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2011(2).

[3]郑静芳.我国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魅力中国,2011(6).

体育课程分析篇4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1前言

本文主要研究幼儿时期的“体”,从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着手,幼儿时期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当代社会对新时期新人才培养发展的要求。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就是通过对3-6岁幼儿身体的养育和教育,塑造幼儿体育精神,让幼儿从小学会至少一门赖以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或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1]从1952年至今,国家对幼儿体育的关注与日俱增,颁布了众多有关幼儿体育的政策;并且强调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必须从幼儿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很多学者对幼儿体育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研究,部分学者研究显示幼儿园重智力轻体育,体育师资力量缺乏,场地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2]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日后大同市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是大同市城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以大同市城区的北京红缨幼儿园、新天地幼儿园、市级机关幼儿园、地球村幼儿园、城区实验幼儿园为调查对象,并对150名在校教师和200名家长进行调查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中国知网)分别以“幼儿体育”“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为关键词搜集相关文献30余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依据。2.2.2问卷调查法2.2.2.1问卷设计根据课题需要,将幼儿体育课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针对两类幼儿体育课程分别设计了《大同市城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和《大同市城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家长调查问卷》,并且进行信、效度的检测。2.2.2.2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了确保问卷调查所得信息的可信度,本文根据信息检验的基本要求,在第一次回收“教师”“家长”问卷后,间隔两周,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重测(相关系数r=0.8),来说明该调查结果的有效的可信度。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了确定问卷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专家问卷、访谈的形式的对问卷的设计、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审核,通过检验结果证明本问卷有效度较高且符合本研究的要求。2.2.2.3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50份,回收了112份,回收率为74.7%,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84.8%。共发放家长问卷200份,回收了144份,回收率为72%,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为81.9%,有效回收率符合本课题研究设计的标准和要求。2.2.3访谈法依据研究需要,对大同市城区的五所幼儿园部分在校教师进行访谈。2.2.4数理统计法根据本研究需要,将回收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和建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显性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进行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3]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了解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编排,对五所幼儿园部分在校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五所幼儿园体育课程编排几乎都是一周两到三次,部分幼儿园甚至一周只编排一次体育课程。为进一步了解显性体育课程设置,进一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编排一周一次占总体的54.5%;一周两次占总体的34.6%;其它占10.9%。调查结果显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编排欠佳,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尤为明显。很多学者对幼儿体育课程编排研究结果也呈现出重智育轻体育现象。[4]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调查,见下表:表1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分析表(n=126)(单位:%)跑步早午操基本体操体育游戏其他北京红缨幼儿园34.89.819.725.610.1新天地幼儿园35.215.210.325.214.1市级机关幼儿园27.922.818.524.66.2地球村幼儿园30.014.320.826.68.3城区实验幼儿园27.315.921.627.18.1该表显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内容涉及有跑步、早午操、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等。但仍然以跑步和体育游戏为主,为达到幼儿智体的全面发展。[5]跑步是幼儿园日常体育活动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跑步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增进幼儿健康。体育游戏既可以开发幼儿智力,也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3.2大同市城区幼儿园隐性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隐性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隐性,是无形的。[6]幼儿园隐性体育课程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及诸如情感、认知、态度等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3.2.1幼儿园场地及器材设施幼儿园场地器材设施是进行幼儿体育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6]场地器材设施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通过实地走访五所幼儿园,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情况显示如下(见表2、表3):表2显示:体育场地中幼儿园塑胶场地占总数的35.6%,水泥场地占44.3%,泥土场地占11.9%,草坪场地占8.2%。场地设施不合理,不完善,多以水泥厂地为主。政府及学校对幼儿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场地设施是否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场地器材合理设置,有助于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的安排,合理开设体育课程有益于促进儿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智体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表3显示:体育器材设施中塑料品占总数的54.6%,铁质品占20.8%,水泥质地占21.3%,其他占3.3%。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器材设施相对完善,但是缺乏合理的体育场地设施,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受极大的影响。3.2.2幼儿园师资力量影响幼儿园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师资力量的好坏。[7]通过访谈法对五所幼儿园师资力量进行分析:第一,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幼教专业毕业,专门对幼儿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师几乎没有,大部分幼儿园体育课程由班主任进行教学,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教学很熟悉,经验很丰富,但是非体育专业毕业对于任教体育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科学合理的引导幼儿进行正常的、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体育活动。第二,在所调查的五所幼儿园中,女性教师居多,从教育角度来讲,教师结构呈现出男女性别失衡的是不科学的。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幼儿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倡导幼儿体育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占主导进行教学。定期对幼儿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指导,专门化培训。3.2.3幼儿园家长态度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以及发放问卷时的访谈得出60%的家长支持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有22.4%的家长反对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有17.6%的家长持中立的态度。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超过一半的家长很乐意使自己的孩子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不断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可以全面发展;这些家长认识到了体育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家长不支持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担心孩子受累;也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家长持中立的态度,认为是否开设体育课程对幼儿无显著影响。可以看出现如今家长很重视幼儿体育,重视幼儿身体健康。3.2.4家园合作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五所幼儿园部分在校教师和家长家园合作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家长对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十分配合。幼儿园与家长经常沟通;幼儿园经常开展以幼儿园为主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同时,幼儿园定期开设亲子活动,来促进幼儿和家园之间的感情;幼儿园也会定期家访,定期和家长进行沟通。幼儿的进步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双方在配合的情况下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8]

4小结

体育课程合理设置对幼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身体方面,开设体育课程可以使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幼儿体能体质;心理方面,体育课程的内容很丰富,与智、德、美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在课程中通过简单地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洞察力和反映速度,教育幼儿诚实勇敢,培养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品质,通过体育课程可以让幼儿获取体育相关知识,提高幼儿的涵养;[9]社会适应方面,幼儿通过参与体育课程,身体和情绪都比较活跃,可以使幼儿与他人进行肢体和语言的交流,培养其活波开朗的性格。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设置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10]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克服恐惧,勇敢面对困难;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性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可以使其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使其注意力集中,培养其对事物的洞察力,有助于幼儿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设置编排现状不理想,很多学校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却忽视幼儿体质的发展。体育课程设置内容比较丰富,课的内容主要内容以跑步和体育游戏为主。5.1.2大同市城区幼儿园隐性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场地及器材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家长持支持态度、家园合作良好。

5.2建议

在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幼儿体育课程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基础。因此,在设置幼儿体育课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5.2.1从政府方面而言,大同市城区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对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的重视,加大对幼儿园的投资和建设,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完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5.2.2从办园方面而言,在幼儿园中,园长是最具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作为一名领导者,他的教育观念、学历程度、文化素养及管理教学等方面直接影响着能否开设更全面的体育课程,园长对幼儿园课程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园长可以进行引导和帮助。园长对课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园长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5.2.3从师资方面而言,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大同市城区幼儿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途径对在职的幼儿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使师资队伍壮大起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5.2.4幼儿园的教师应当多与家长沟通,不断提高家长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家长全面了解到开设体育课程对幼儿的益处。通过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内容,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幼儿在体育课程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郝晓岑.幼儿体育概念辨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1):26-30.

[2]童森森.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5):111-113.

[3]张清江.对学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3,18(1):61-62.

[4]肖素霞.幼儿现代体育课程模式探索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276-278.

[5]黄贵.蒙台梭利幼儿健身思想与方法[J].体育文化导刊,2006:76-78.

[6]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7,25(4):509-511.

[7]张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3):161-164.

[8]孔露.近十年国内家园合作研究述评———基于CnKi(2005年-2014年)期刊论文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1(5):63-66.

[9]黄贵.陈鹤琴的幼儿游戏观[J].体育学刊,2008,15(1):85-87.

体育课程分析篇5

关键词:简析观摩创新能力课堂语言练习密度

前言

2002年12月1日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研究课展示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有幸能参加这样的观摩活动,收获巨大。省优秀体育教师展示的新《课程标准》研究课,教材新颖,内容丰富,教法先进,课堂气氛活跃。音乐普遍走进课堂,强烈的动感刺激加上搏击健美操等优美动作,能快速激发出学生的练习热情,尽快进入角色。结束部分的抒情曲与放松练习的舞蹈,又能使学生彻底放松,效果非常好。指导教师赋有渲染性的语言,配合足球比赛胜利后的欢呼动作模仿练习,使学生激情高涨,(足球课)一下把学生的情绪提到了极点,为接下来的足球练习奠定了基础。专业化的示范动作,极赋渲染性的行体语言,使学生及听课教师赞不决口。精彩的练习内容,(击标课、篮球课、足球课)幽默而简练的语言,鼓励性的评价,精细的技术讲解,使学生激情投入练习之中。尝试性的创新练习富有刺激性,配合彩图展示又使体育课赋有艺术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健康第一,欢乐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观后令人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在学习中笔者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部分指导教师课堂语言过多,语言幼儿化,对运动技术的讲解与要求太少,练习密度不够,完整动作练习严重不足。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差,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对这次观摩活动课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

1课堂教学练习不够扎实

笔者观摩了健美操课、武术课,课中没能很好突出“练”的主导地位。在健美操课中创新练习部分,笔者认为从课的设计时就是败笔,作者的原意可以理解为在本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练习,让学生编创健美操。但笔者认为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受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条件所限,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普及,(从海宁中学的学生身上也可看出)学生的健美操基础极低,甚至是一片空白。各校对健美操课、舞蹈课体育教学的开展并不正常,很多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在走过场,像展示课一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年中能有几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编创健美操新动作吗?总体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没有体现出健美操课的本质—练习。学生的练习次数太少;教师的集体指导太少;教师的集体领练太少;学生学会的动作太少;对健美操的理解太少,这也是听课教师议论最多的问题。笔者认为这节课应是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多做练习,多做动作,让学生多学会一些健美操动作为中心指导思想,让学生看到健美操的健与美,只有在学生有了一些健美操基础后,再让学生尝试编排简单健美操动作才有可能,才能达到创新练习的效果。不能一味为了迎合新《课程标准》、只为体现创新练习,不管学生的基础能力,不管什么运动项目,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转贴于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武术课中,连武术运动最基础动作都没有掌握的学生,让他(她)们看图自练,甚至让学生编创武术动作,能取得什么效果。武术运动还是应用最直观方法教学好,有了一些基础,再去尝试一下,锻炼一下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才是合适的。

2课堂教学有流于形式之嫌

在武术展示上,教师与学生一出场,听课教师都在议论,师生都在腰间扎了一条沙巾,都在猜想这条沙巾在课中将起什么作用,直到课快结束时才发现,这条在腰间扎了一节课的沙巾,只是做放松练习时的道具。这不禁使笔者发问?用这条沙巾只为做放松练习,就在腰间扎了一节课的时间,有这个必要,这对课上的武术练习有什么帮助吗?在笔者看来至少有点不伦不类。

笔者在观摩中发现另一个问题,这节课既然是武术课,就应体现武术动作的力与美,而纵观这节课学生的练习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了几下分解慢动作之后,再也体现不出武术运动的精、气、神。尽管指导教师在课中也提到做练习要有精、气、神,但这体现在那里?指导练习是分解慢动作;分组练习是分解慢动作;表演练习是分解慢动作;单组表演是分解慢动作;合成练习是分解慢动作,体现武术运动力与美的完整动作练习,在这节课中没有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且,在这节课中指导教师从没提到过动作要求,既然武术动作已分解练习,更应强调动作质量,手、眼、步、力、美体现在那?手型不到位,步型不明显,身型不要求,眼神不随拳,出手不发力,精、气、神难体现。没有动作质量要求,武术课教学活动永远不能体现武术运动的精、气、神,也就失去了武术课的实质意义。这节课的练习密度也明显不足,整节课充斥着分解慢动作练习,学生等待的时间多于练习时间,达不到武术课练习效果,从教学过程中看出这节课在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武术运动只有通过多练习,完整动作连贯演练,才能形成动作定型,在脑中形成印象,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在神、形、兼备的动作演练,一味的分解、一味的慢动作,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在这种慢耗中荡然无存。创新练习应体现在让学生尝试、体验;新、难、动作,体验武术运动的力与美,不能只是为了迎合欢乐教学,而减少或放弃专项练习,放弃专项技术要求,如能做到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某种专项技术,终身受益才是新《课程标准》的真谛。

3指导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课程分析篇6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使劳累的体力劳动逐渐被坐在办公室中的脑力劳动所取代,长时间的不运动导致目前很多人出现了身体方面的问题。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口号。所谓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为此高校的体育课程自然就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然而从目前体育的现状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适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本文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试图阐述高校体育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大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出贡献。

一、大学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对大学体育改革也在不断的进步,高校体育的教学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带来了很大的改善,活跃了学生热爱运动的氛围,教师也在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力求从多个角度来发展体育课程,使高校体育工作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其中存在的不足,这些方面严重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潜力,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例如,(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体现出大学的特色,一些课程安排上沿用老的教学方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要。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2)教学模式单一,在最终的成绩测评阶段不太科学,只是当作了一门课程来进行,缺乏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思想动机;(3)另外,在体育课程的重视方面还有待提高,有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去操场上放松一圈,对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了解很少,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观;(4)在体育课上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出现学生散漫和无视纪律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体育锻炼切实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脑力劳动者的增加导致现在人们热衷于体育健身。因此,出现了许多健身娱乐场所以及各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它们的出现不仅仅瞄准的是社会上的上班一族,也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学生这个群体上。目前很多学生也参与校外的健身活动,这些给学校的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把大众化的体育授课模式转变为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全新教育理念是当务之急。现在一些高校也建立了健身俱乐部,以另一种模式来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

1.新型体育观的树立

(1)明确大学体育课程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用终身体育观念代替体育锻炼随意性的观念,把体育的精神传递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运用学到的体育知识。

(3)高等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要与社会实际现状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

2.课程的实用化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是课程的灵魂所在。所以对于教材的编写要注重让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实效性强,可以很好地和社会上正在盛行的健身项目相结合。对于教学方法也需要积极探索,改掉过去乏味、枯燥的学习模式,避免将体育课变成自习课或者活动课,要用新的角度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又要积极调动学生想要运动的渴望,以利于满足社会对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学生个体对体育的需要。

3.体育设施的完善化

体育场馆设施是否健全是高校体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基础。有些高校对体育设备的维护和购买不予重视,导致学生一上体育课根本没有像样的器材,让教师无法顺利进行授课。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所以,增加经费投入和改善场馆设施是搞好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还有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当前知识的发展很快,很多学科之间进行交叉融合,如果不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当前,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针对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培养。而其中的关键是要锻炼好强健的体魄,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此,我们必须总结经验,解决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深化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彻底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下体育课的授课模式,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尽快建立起科学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为国家新一代的接班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力生.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深化大学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体育课程分析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课成;健康;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教育部在认真总结近十年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和2004年连续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以及《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配备目录》,几个文件的颁布与实施,预示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育工作揭开了新的篇章。但是,如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部新颁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制健康标准》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确立新的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构建新的适应课程目标实现的体育课程系,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评价等改革,都是摆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每一位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严峻而艰巨的课题。为了使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实施得力、效果明显,本着从比较中找根源、从根源中找问题、从问题中找对策的基本想法和操作步骤,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开展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工作。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存在以下诸多现实问题:

1.1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长期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的单一功能。认真分析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由体质的增强到活跃体育气氛培养学生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等等,这一系列的变化是突出强调了学生体质的增强,更多地关注了运动技术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真正发挥其“育体”的功能?怎样实现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如何解决再培养健康人体支柱的“身体”同时,又能通过体育教育影响其个性发展和平的健全?等等。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定位不全,势必影响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制定不完善,并由此引发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一系列操作偏颇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学校体育“育体”功能的欠缺发挥。

1.2体育课成结构过于单一。从调查和专家访谈中同时发现,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成结构单一化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体育课被传统地理解为教学计划规定周2学时地必修课,而将课外活动。社会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机械地理解为学校课外群体工作。由此,自然地将该部分时间任意的放弃给学生自己掌握与安排,并非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的由组织、有计划、有要求地进行体育锻炼;第二,体育知识结构地单一,主要表现在体育课教学一味地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的教与学,突出在运动科学的环节上,而未能把支撑体育教育学科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知识、保健学知识、人体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知识的讲授中,尤其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仅仅将体育教育停留在竞技技术和身体素质教学这种简单的知识结构中,那么,体育教学的地位只能日益下降,更谈不上质量。

1.3体育教学过于传统,缺乏层次性。调查结果显示,98%以上的同学喜欢体育活动,但68%的同学不喜欢上体育课。当调查问道已接受大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学习的大三、大四学生“体育课学习对提高身体健康的作用”时,竟然有63%的同学回答无作用和基本没有作用,并出现了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调查报告》中学生身体素质全面下降的状况。如此严峻的问题呈现在我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们不能扪心自问,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出了什么问题?通过对调查文卷有关内容的进一步问答,我们研究发现,体育教学内容过于传统的竞技项目色彩和大、中、小学一贯制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及男性化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都是产生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化倾向已旷日持久,尤其根植于众多体育教师的脑海,突出表现在教学要求上的动作技术规范性、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基础,压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即使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增加了民族传统项目和健身健美内容,也机械地强调套路的动作技术和连贯性,硬是让学生从需要记忆理论课堂上下来,再次接受死记硬背的套路动作学习;教学内容的一贯制和女生项目男性化的问题,比比皆是,大中小学无外乎对几个运动项目重复学习,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性别特征和年龄阶段体育活动喜好;即使在竞技项目安排上,也很少考虑运动项目的难易性个项目本身的递进性,常常出现基本技术的简单重复。

2研究对象

陕西省高职院校。

3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4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认真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以教育部2002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构建适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并从一下不同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4.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观念和指导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的成败;学校体育教育挂念和指导思想能否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的发挥和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学校体育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然而,制约和影响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根本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体育教师头脑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和传统观念以及直接接收这些思想观念影响的思维方式。所以,要使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实质性跨越,首先必须从转变思想和挂念做起,从时代特征和国情出发,从苏制教育的大环境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并严格遵守学校体育教育规律。

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探索体育教育内涵的重要标志和体现,它以人为本,强调情感挂念,注重采取综合措施和手段,养成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和能力;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一基本思想源于哲学思想以及人本主义思想并将对科学与科学思想以及人本主义思想起到丰富与发展作用。

体育课程分析篇8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及武汉体育学院等全国10所高校体育院系的34名排球专职教师,以及6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男408名,女192名)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专家访谈、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排球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排球课程培养目标现状及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排球课程的培养目标也从专业型人才培养转化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因此,高校体育院系应将排球课程体育改革的重点放在设计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上。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2007-2010年间,进入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约为10%,,进入国家机关的约为23%,进入中小学的有26%左右,进入社会其他行业占41%。这也说明通过实施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逐步拓宽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经研究发现,就业渠道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就业率的同时,也对课程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教学方法现状及分析

排球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支持,教师为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应当对先进教学方法展开科学合理的应用[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认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的仅有1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依据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创新。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条件不足,缺乏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自身未能深刻认识到先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各大高校应在教学设备的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并对体育专业教师展开相应的培训,在促进现代化教学方法利用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排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3]。

(三)排球课程教学质量及效果现状与评价

1.对学生重视排球课程度展开调查。经调查得知,对于排球课程,大部分学生均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持有端正、认真的态度,但还有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重视,少部分学生甚至对排球课程抱有无所谓,不想学的态度(具体情况见表1)。

2.学生对学习排球课程的自我评价。本文从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日常表现以及能力培养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学生排球学习的自我评价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在知识掌握方面,70%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的较好或一般;在技能掌握方面,多数同学(36.5%)同学认为自己掌握程度一般,只有13.2%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得较好;在日常表现方面,85%以上的学生有着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自己表现良好;在能力培养方面,6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培养一般,仅有12%左右的学生认为排球课程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自身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与建议

(一)分析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现状可知,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相关单位实际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排球课程体系,加大对课程定位、课程设置重构、教材的科学性等的调整和完善力度,从而形成能力与综合素质并进的排球教学体系格局。

体育课程分析篇9

一、研究结果

(一)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发现,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速度滑冰课一般都是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开设,每周一节课,共34学时,其中平均实践课占30学时、理论课占4学时。理论课中主要的学习内容为速度滑冰运动的发展趋势、比赛规则和裁判法、滑冰保护安全措施等。由于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速度滑冰课教学中理论课的设置比重较大,而实践课中基本都是由准备工作、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导致了基本部分过分突出,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时间紧促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不平衡的情况,使得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对成绩考核的现状调查分析。体育成绩是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教学成果的直接反馈,同时也是反映学生是否真正提高了体育素质和掌握能力的标准。因此,对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课速度滑冰课的成绩考核现状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平时成绩、理论成绩的考核较少,而对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考核占有很大比重,这种成绩考核现状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和更改错误的技术动作、最终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学习此项运动期间应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通过平时成绩的考核,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技术动作和身体反应等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及时将平时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学习速度滑冰运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不断改进错误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学生对此项运动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对授课方式的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发现,以上的黑龙江省高校在公共体育课中速度滑冰课程有11.67%开展理论课教学比例,对于理论、技术、战术的讲解都使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只是用数值、文字、静态图像表达速度滑冰运动的相关知识,限制了学生对此项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把握。所有调查院校中,有88.33%的课程比例开展实践课。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速度滑冰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直接、更生灵活现、更认真地学习和掌握速度滑冰运动参与到其中去。终上所述,理论授课比例小,实践课程比例偏大。

二、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程分析篇10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师对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公共体育课堂情况及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民俗体育项目的极少,但领导、教师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情况较好,也非常愿意将民俗体育项目纳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民俗体育开展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我国民族众多,民俗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受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明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民俗体育一直沿袭着无意识、自然延续的方式,并得以代代相传。但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我国民俗体育以往无意识传承发展方式不仅难以使民俗体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且更难以抵挡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强烈冲击,民俗体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民俗体育迫切需要实现由无意识传承向有意识自觉传承的发展转型。

当前,实现民俗体育“转型”的方式不只是一种,但民俗体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却是民俗体育传承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民俗体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既是民俗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民俗体育课程开展现状怎样?引进哪些民俗体育项目?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调查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民俗体育、学校体育等方面的论文,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利用。

(二)访谈法

对相关专家、体育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民俗体育高校发展情况。

(三)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对象是各校体育教师和学生,问题涵盖了各高校的民俗体育现状。

二、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情况的基本现状

自教育部颁发了《纲要》以来,湖北省高校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模式也经过多轮改革,现课程模式一般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采用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的“二段型”教学模式;第二,采用一二年级都开设专项选修课“分层次型”的教学模式;第三,采用“俱乐部”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素质下降而导制很多学校还是进行二段型的教育模式,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分层次型和俱乐部型的课程设置模式较为满意,而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由于受学校场地设施限制而无法开设。从调查情况分析看,大部分高等学校一二年级都已开设体育课程,极少数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场地限制等原因只有大一学生开设体育课程。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民俗体育的基本现状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民俗体育项目的采用情况

通过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民俗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其个别的学校在体育活动中开展的项目有跳绳、毽子、拔河、围棋象棋、花样跳绳等民俗体育项目。从总体上来看,湖北省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还是非常薄弱的,得天独厚的民俗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希望能引起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2.民俗体育项目进入体育教学内容的情况

(1)学校领导对本校开展民俗体育教学的态度情况。据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领导还是愿意公共体育课开设民俗体育项目,但也有少数领导觉得无所谓或者不需要。说明大多数领导认为学校开展民俗体育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还可以打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但也有少数领导对大学体育纳入民俗体育项目的观点上还存在认识不足。

(2)体育教师对开展民俗体育的需求情况。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大学体育课中有需要加入民俗体育项目。说明大多数教师还是认同民俗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课堂,但也有其个别的老师对民俗体育进入大学体育课堂可有可无或无所谓,其原因对新的事物的认识不足或对民俗体育的内涵了解不深造成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采用二段型和分层次型的教学模式,在内容设置方面主要以篮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只有少数学校开设民俗体育项目。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情况较好,都愿意将民俗体育项目纳入高校大学体育课堂,高校开发民俗体育项目有利于全民健身,弘扬民俗体育文化,丰富课堂内容。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民俗体育项目在高校可以开发。

(二)建议

首先,完善中央和地方体育课程政策,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加强民俗体育项目的专门研究,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坚实的学术保障;第三,加强民俗体育项目师资队伍建设,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第四探索民俗体育项目的活动形式,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提供生动丰富的样本;最后,规范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赛事体系,为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的效果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牵引。

基金项目:2014年校级课题,课题编号a201401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