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十篇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十篇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41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1

2012年3月22—24日,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与耕作研究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山东省园艺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2年“全国西瓜甜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观摩与研讨会”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山东、北京、河南、新疆、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宁夏、内蒙古、浙江、海南、广西、福建、上海、陕西、安徽、甘肃、河北、重庆等2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国家大宗蔬菜体系岗位科学家代表、集约化育苗场负责人、示范县代表及大专院校相关科研人员等共170余人,会议还特邀了2011年国际蔬菜嫁接会议主席、意大利图西亚大学GiuseppeColla博士到会做专题报告,《中国瓜菜》等媒体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3月23日上午8:30大会开幕。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西瓜甜瓜种传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赵廷昌先生主持。他首先对各位代表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接着介绍了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书波,意大利图西亚大学教授、2011年国际蔬菜嫁接会议主席GiuseppeColla,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兆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刘开昌,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何启伟,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鸿平,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与企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吴敬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万书波副院长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主任分别致词。随后进行了专题报告,上午的报告仍由赵廷昌研究员主持。意大利图西亚大学教授、2011年国际蔬菜嫁接会议主席GiuseppeColla先生做了“欧洲的蔬菜嫁接与栽培”的专题报告,他的报告从不同欧洲国家蔬菜嫁接的重要性、嫁接植物生产技术、遗传材料、嫁接苗移栽后的效应、嫁接苗对土传病害的抗性、耐盐性、对过量微量元素的忍耐能力、耐碱性、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欧洲各国的蔬菜嫁接栽培情况。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研究员做了题为“全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报告,内容包括2011年全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2012年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未来5年10大关键技术。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名誉所长何启伟研究员做了对山东省蔬菜科技工作的回顾与建议的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山东省蔬菜产业和科技工作的回顾、对山东省2011-2020年蔬菜科技工作的建议、建议采取的相关措施。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秀峰教授做了题为“山东蔬菜育苗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报告,内容包括山东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山东蔬菜育苗产业发展的现状、山东蔬菜育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山东蔬菜育苗业的建议对策。下午的报告会分2个专题,一是“西瓜甜瓜嫁接苗生产病虫害防控专题”,由伊鸿平研究员主持。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主任赵廷昌研究做了“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识别与防控技术”的报告;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细菌病害防控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古勤生研究员做了“西瓜甜瓜种传病毒病的种类和防控技术”的报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长松研究员做了题为“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常见真菌性病害的防治”的报告;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赵文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植物检疫性种传细菌检测技术”的报告。二是“育苗产业化发展专题”,由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孙小武教授主持。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做了题为“我国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若干问题探讨”的报告;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张伟丽总经理做了题为“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安徽省宿州市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副主任王朋成做了题为“安徽省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现状”的报告;海南林优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尤胜做了题为“海南省西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经验与教训”的报告;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海波做了题为“新疆西瓜甜瓜嫁接苗集约化生产的现状”的报告;湖南省西瓜甜瓜研究所所长梁志怀研究员做了题为“湖南西瓜早春育苗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的报告。报告会后代表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24日上午,专题报告继续举行。共分2个主题,分别为“西瓜甜瓜种子处理技术”和“西瓜甜瓜嫁接栽培”。先进行了“西瓜甜瓜种子处理技术”的专题报告,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吴敬学主持,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孙小武教授做了题为“无籽西瓜种子生产与免破壳研究”的报告;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马新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新疆西瓜甜瓜健康种子生产关键技术——采收与处理”的报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吴萍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无籽西瓜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报告;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王贺经理做了题为“工厂化育苗与人工光”的报告。随后进行了“西瓜甜瓜嫁接栽培”专题报告,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耕作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杨锦华副教授做了题为“浙江省嫁接西瓜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邓云助理研究员代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露地栽培岗位做了题为“西瓜抗根结线虫砧木研究进展”的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黄远博士做了题为“南瓜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的报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广做了题为“西瓜甜瓜嫁接砧木新品种引进筛选初报”的报告。最后,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他首先代表组委会对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在百忙之中参会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说,参加大会发言的代表详细总结和介绍了我国各地西瓜甜瓜乃至蔬菜嫁接育苗产业的发展现状,而且对嫁接育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及针对相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研讨,如抗性砧木的筛选问题,砧木与接穗的嫁接亲和性问题和集约化育苗问题等。同时也使各位参会代表了解了欧洲各国瓜菜嫁接育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会对我国瓜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及其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4日下午,会议代表现场观摩了会议承办单位之一——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章丘的育苗基地,代表们了解到,伟丽种苗有限公司是集蔬菜育苗与育种科研、种苗生产与营销、技术服务与市场开拓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该公司2012年生产种苗6000万株,供应优质种苗3000多万株,嫁接苗2000万株,供苗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

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与会代表们全面了解了我国瓜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我们相信,有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支持,有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业内专家的加入,大家在生产实践中相互交流好的经验,探讨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我国西瓜甜瓜乃至蔬菜嫁接育苗约化生产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同时,会议希望下次的全国西、甜瓜嫁接育苗集约化生产观摩与研讨会有更多的科研、基层及个人和农业装备企业踊跃参会,以更好推动我国西瓜甜瓜嫁接育苗产业发展。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2

2017年5月15―16日,由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莘县人民政府、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在“中国蔬菜第一县”山东省莘县召开。来自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全国各地西甜瓜之乡产业主管部门、农业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从事西瓜甜瓜研究与推广的技术人员,从事西瓜甜瓜良种与产品研发、生产与营销公司及种植大户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等共计33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5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韩伟主持,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研究员代表体系致词,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处调研员李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立明、山东聊城市副市长任晓旺、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褚丁印等领导也分别致辞。开幕式后专题报告会正式开始,第一阶段的报告由新疆农业科学院伊鸿平研究员主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处王娟娟高级农艺师作了“我国瓜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报告,介绍了我国瓜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展望了瓜菜产业“十三五”发展方向;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中强作了“山东瓜菜产业发展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报告;中国蔬菜协会机械化分会副会长陈永生研究员作了“瓜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报告,分析了国外蔬菜生产机械化的特点,提出了蔬菜农机和农艺融合的六要素;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研究员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西甜瓜产业竞争力提升”为题,全面介绍了全国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布局,指出了产业结构性矛盾与问题,提出了我国西甜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和提高竞争力的路径。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吴敬学研究员作了“中美西甜瓜产业比较”的报告。第二阶段的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赵廷昌研究员主持,莘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张建怀副主任、新疆农业科学院伊鸿平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显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古勤生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别之教授等就莘县西瓜甜瓜产业、产业体系优良西瓜甜瓜品种、简约化栽培技术、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蜜蜂授粉技术等进行了交流。第三、第四阶段的报告分别由吴敬学研究员和别之龙教授主持,济南兆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丁兆龙总经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少丽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耿新丽研究员、江苏省盐城市蔬菜研究所孙兴祥研究员、江苏省东台市诺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鹏董事长、海南胜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郭宠、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国忠站长、济南伟丽种苗有限公司张伟丽总经理、和县蔬菜局刘卫兵局长、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马新力研究员、陕西康田惠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代崇化总经理、甘肃省瓜州农技中心王乐光主任、湖南省祁阳县农业局经作站刘菲站长等围绕工厂化育苗、土壤消毒、采后贮运、生产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开展了研讨与交流,使代表们了解了全国西瓜甜瓜发展的形势,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有了明确的认识,使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

5月16日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莘县董杜庄镇西瓜品种示范点、生产基地及莘县燕店镇的甜瓜品种示范点、生产基地,并出席了第六届冀鲁豫・莘县(董杜庄)西瓜节开幕式,参观了莘县西瓜博物馆。与会代表们还参观考察了莘县现代农业科技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聊城市农科院西甜瓜生产基地、旭日种业生产基地等。

第4届全国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的盛大召开,让与会代表看到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凝聚专家智慧成果的新优西瓜甜瓜良种、先进的育苗与栽培技术、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先进的产品营销理念,为我国西瓜甜瓜的科技创新、生产水平提升和产业化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3

(1.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24;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尝试将2013年、2014年两年江苏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报告以及公共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报告中相关数据进行了交叉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再结合宏观经济形势,从而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在数量、待遇以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情况分析和趋势预测。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据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222-04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简介:王华(1982-),男,江苏海安人,招聘服务部主管,经济师,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冷开振(1977-),男,江苏徐州人,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跟踪调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评估促进就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完善已成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从2010年起,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精神指示,每年持续开展了多项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其中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调查,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以及用人单位调查等,多角度反馈了毕业生就创业情况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

然而这些调查数据之间目前还是相对孤立,缺乏交流、比较和再利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认为:“当我们将多个数据集的总和重组在一起时,重组总和本身的价值也比单个总和更大。”受此启发,本人现将2013至2014年度的江苏高校毕业生(本专科、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以及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等多份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相关数据进行交叉比较分析,以期展现更为丰富的就业情况和趋势。

二、用于交叉比较分析的各调查报告规模简介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报告。

1.201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4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4年9月16日开始,截止2015年1月6日,共回收问卷13482份,有效问卷为10036份,有效回收率为74.4%。

2.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13用人单位报告”)

调查时间从2013年11月12日开始,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共回收问卷3769份,有效问卷为2492份,有效回收率为66.3%。

2.江苏省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本专科生报告”,针对毕业半年后的2013届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开展调查,共回收问卷214478份,总答题率为49.9%。

3.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4年度),以下简称“2014研究生报告”,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598份,答题率为31.2%。

4.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以下简称“2014第3季度市场供求报告”。该报告为江苏省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对全省13个市、100个县(市、区)及部分开发区(园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监测。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分析

1.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岗位年度比较。

将2014与2013年度招聘毕业生最大数量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比较,虽然两个年度使用的岗位分类不同,但初步可以将这些招聘数量比较多的岗位分为经济类和技术类两大岗位。将2014年度中的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经济业务人员归为市场类,共占比13.9%,将工程技术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归为技术类,共占比46.6%。而将2013年度的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归为市场类,占比18.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业服务类、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机械制造类、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归为技术类,共占比29.7%。由此可见市场和技术两大类岗位在毕业生占比较高。

2.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量与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分学历层次比较。

2014本专科生报告中显示,2013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4.7%,分别为计算机程序员(2.1%),建筑技术员(1.5%),化学技术员(1.1%);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十位职位中技术类岗位共占比3.7%,分别为施工技术人员(2.0%),建筑技术员(1.7%)。这个调查结论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技术类就业岗位数量的较大比重形成了供求结果的矛盾,有待地区分布比较分析后,进一步对相关情况进行推测。

3.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岗位数量与社会公共就业市场供给岗位数量分地区比较。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数量最大的前三个岗位为工程技术人员(31.7%),商业/服务业人员(8.6%),其他专业技术人员(8.5%)。与之相吻合的是,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第3季度)中,需求比重排前三的岗位分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41.48%),专业技术人员(25.17%),商业/服务业人员(20.35%)。

4.基于就业岗位数量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各报告的交叉数据分析,我们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情况可以做这样的推断:江苏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供给量和整个社会的招聘需求趋势总体一致,技术类、市场类岗位比重较大。但是受目前高校培养规模的限制,江苏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技术类岗位的需求,江苏的用人单位可能招聘大量的外省技术类高校毕业生。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总体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数据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金融/保险类(5.9万)、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8万)、仓储/物流/运输类(4.7万)、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4.6万),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4.6万)。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显示,定岗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类为科学研究人员(5万)、金融业务人员(4.7万)、法律专业人员(4.6万)、体育工作人员(4.5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5万)。从两年报告的数据比较中,不难发现,技术类岗位收入稳定而领先,金融类有所降低,法律类提升较大(2013年为4.1元)。

2.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分类比较。

(1)不同性质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2014年集体企业的定岗年薪超越国有企业,成为第一,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水平继续坚挺,稳居第二、第三。各不同性质用人单位提供给毕业生的定岗年薪较2013年都普遍提升,平均增加了1.17万元。其中增幅较大的为集体企业1.8万元、非盈利组织1.6万元、个体工商户1.3万元,增幅较小为港澳台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0.8万元。外资企业并非传言中的高薪的提供者,两年都处于平均水平,且增幅一般。

(2)不同行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金融和房地产业两年都名列前茅,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第4位)和住宿餐饮/旅游业(第17位)两年也都保持不变。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由第7名上升到第3名,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由第15位上升到第5位,农/林/牧/渔业由第16位上升到第10位。各行业普遍涨薪的同时,增幅却各有不同。增幅较大的是农/林/牧/渔业1.8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7万元、金融业1.4万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1.2万元,而增幅较小的是交通运输/仓储/物流/邮政业0.7万元、房地产业0.6万元、建筑业0.6万元、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国际组织0.6万元。

(3)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岗位待遇年度比较。

两年中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和学历层次密切相关,学历层次越高,收入越高,且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差距远大于本科生与专科生之间的差距。2014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定岗年薪都较2013年有所提升,研究生增幅最大为1.2万元,其次为专科生0.8万元,最后为本科生0.7万元。

3.用人单位提供薪酬与毕业生实际获得薪酬分岗位比较。

由于调查选项的设置和统计收入的口径不同,本文将2014本专科、研究生报告中涉及的主要职业类与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年薪最高的前五个岗位进行了相近归类,并将月收入乘以12个月,换算成了年薪。具体详见表1。

由于涉及岗位众多,且分类不同,只选取以上岗位进行比较。由表1不难看出,研究生收入普遍拉高整体评价收入水平,这些收入较高的岗位都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岗位和高端服务业。

4.基于就业岗位收入交叉比较的情况推测。

(1)行业及岗位类别因素分析。收入是就业吸引力的风向标,金融行业持续被毕业生热捧,首要因素就是收入高,且增幅大,但保险业的收入貌似拉低了金融业的整体水平。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的提档升级,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科研技术服务、能源(电、水、气等)和农林牧渔业的从业毕业生收入增加明显。同时伴随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信息产业及互联网、计算机相关岗位收入稳中有升。但传统零售业正在遭遇减员降薪的过渡期。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收入水平也将随着国家经济整体调控和结构转型增速放缓。法律类、体育类毕业生可能因为“法治国家”和“全民健身”的推行,将迎来职业发展的春天。

(2)单位性质因素分析。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目前存于调整期,总体上呈现“高控低补”的态势。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正经历薪酬体系的重大改革,过去体制造成的“高福利”会被调整到整个社会能接受的合理水平。集体企业、非盈利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正在努力提升工资水平来吸引毕业生应聘。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受国际经济影响工资增幅放缓。

(3)学历层次因素分析。研究生的同类岗位收入高出本专科收入约40%—80%不等,收入水平的明显差距,是激励大学生考研热情不退的主要动力。此外,科学研究人员、法律专业人员等岗位不招收本科以下学历毕业生,立志从事这些工作的专科生必须将升学作为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交叉比较分析

1.毕业生就业岗位学历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1.2%,本科23%,专科生74.6%。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医疗/卫生/制药/生物类(5.9%)、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3.8%)、能源/化工/环保类(3.2%)、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1%)、建筑/交通/房地产/装修/物流服务类(2.2%);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编辑/文案/翻译/传媒类(59.4%)、金融/保险类(44.7%)、教育/科研/咨询/法律类(42.9%)、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类(41.7%)、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38.8%);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97.6%)、技工类(97.4%)、农/林/牧/渔业类(94.4%)、仓储/物流/运输类(93.2%)、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89.4%)。

2014用人单位报告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学历要求的比例分别为研究生3.3%,本科42.9%,专科生53.7%。其中招聘研究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科学研究人员(18.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2%)、公务员(4.9%)、体育工作人员(4.4%)、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3.8%);招聘本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体育工作人员(71.1%)、公务员(68.9%)、科学研究人员(62%)法律专业人员(60.7%)、教学人员(60.1%);招聘专科生比例最大的前五个岗位类分别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87.1%)、商业/服务业人员(74.9%)、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72.6%)、其他人员(63.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63.2%)。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在提高。在招聘要求学历提升的趋势里,公务员、体育工作人员、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三个岗位比较突出。

2.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要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6.4%,限学科的占43.6%。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销售/零售/客户服务类(78.8%)、金融/保险类(73.7%)、市场/公共类(70.3%)、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66.9%)、美术设计创意类(66.7%);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能源/化工/环保类(83.9%)、仓储/物流/运输类(60.8%)、农/林/牧/渔业类(59.5%)、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58.5%)、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58.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不限学科的占51.5%,限学科的占48.5%。不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其他人员(73.7%)、商业/服务业人员(71.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69.1%)、金融业务人员(67.7%)、新闻出版和文化工作人员(67.1%);限学科的前五个岗位分别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4%)、科学研究人员(61.4%)、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60.3%)、工程技术人员(59.6%)、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59%)。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市场、服务、创意类岗位对于学科的要求不高,而技术类岗位则对学科要求较高。

3.毕业生就业岗位学科人才需求年度比较。

2013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8.8%)、理学(17.8%)、管理学(12.7%)、医学(4.8%)、教育学(4.8%)、经济学(4.2%)、农学(2.7%)、艺术学(2.1%)、文学(1.7%)、法学(0.3%)。

2014用人单位报告中心数据显示,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对各学科大类需求人数的排序依次是工学(47.2%)、管理学(21.3%)、医学(7.1%)、理学(5.7%)、教育学(5.0%)、文学(4.2%)、经济学(4.1%)、艺术学(3.3%)、农学(1.6%)、法学(0.5%)。

通过两年数据比较,可以发现管理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四类学科需求上升,而理学和农学需求下降。

4.基于就业岗位学历、学科年度比较的情况推测。

通过就业岗位对学历要求和学科限制的交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013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金融/保险类(本科)、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能源/化工/环保类(研究生)、电气/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类(研究生)、农/林/牧/渔业类(专科)、仓储/物流/运输类(专科)、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类(专科)。

2014年不限学科但对学历有较高要求的岗位是商业/服务业人员(专科)、其他人员(专科)。对学科和学历都有较高要求的是科学研究人员(研究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专科)、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专科)。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推测:一方面,市场类、服务类岗位对学历、学科的要求普遍不高,而更注重个人能力。但是其中金融/保险类和酒店/餐饮/旅游/社会服务类岗位还是需要从业人员接受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此外,对本科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普遍存在对学科限制不高的现象,如公务员、编辑等岗位。如果本科毕业生想选择这些岗位,须利用在校期间扩张知识面,增加社会经历,培养专项职能能力。

另一方面,研究生、专科学历要求的岗位大多对学科有较高的要求,着重体现在技术类岗位。当然这样的学科要求是不一样的,对未来从事各种技术研发和医学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对专业前沿理论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而对未来从事基层生产、操作的专科生来说,充分利用实习平台,努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增长专业技能则是关键所在。

以上数据比较分析所进行的情况推测皆为本人个人观点,通过上述的交叉比较分析,本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已开始逐步享受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红利,用人单位对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供给充足,岗位层次和收入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学科间不平衡依然存在,相关高校可根据社会需求适度调整学科培养规模,并引导学生理性选择职业方向,有的放矢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和人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2014-11-28].http://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12/xxgk_180810.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33-34.

[3][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0.

[4]潘漫.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2014年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38.

[5]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第3季度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http://lm.jshrss.gov.cn/sy2010/main/scgqfx/201412/p020141212548748570839.doc.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科技查新;文献检索;检索策略;新颖性评价;查新报告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6-0000-02

近年来我国生物化学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物化学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与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查新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物化学科研工作者研究水平的评定及该类科研工作的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讨论了生物化学领域科技查新工作的相关问题。

1科技查新工作的定义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进行操作,并做出结论(查新报告)。

2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主要的几个方面

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用以证明其是否具有新颖性。

(2)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并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3)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资源。

3科技查新工作的主要步骤:

科技查新流程如下图所示:

4查新报告的撰写及对查新项目新颖性的评价:

4.1科技查新工作的结果是为被查新项目出具一份报告,称为“科技查新报告”,该报告包括封面、正文及签字盖章等内容,正文为报告的核心,包括以下内容:

4.1.1课题的科学技术要点

根据用户提供的研究报告及其它技术资料写出的课题的概要,重点表述主要技术特征、参数、指标、创新点等。

4.1.2检索过程与检索结果

包括对应于查新课题选用的检索策略、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关键词)、检索式及检索命中的结果。

4.1.3查新结果

对查新课题与以上命中的结果进行新颖性及先进性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查新结论。

4.2对项目新颖性的评价

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4.2.1相同排斥原则

查新项目的技术领域和目的相同,技术手段实质相同,预期效果均与现有技术相同,那么该项目缺乏新颖性。反之,则新颖性成立。

4.2.2单独对比原则

进行查新工作时,应当将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与每一份对比文献中公开的与该查新项目相关的科学技术内容单独地进行比较,不得将其与几份对比文献内容的组合进行比较。

4.2.3具体(下位)概念否定一般(上位)概念原则

在同一科学技术主题中,具体(下位)概念的公开即可使一般(上位)概念的查新项目失去新颖性。例如,对比文献公开某产品是“酪蛋白制品”,就使“利用蛋白质制成的同一产品”的查新项目失去新颖性。

反之,一般(上位)概念的公开并不影响具体(下位)概念的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例如,对比文献公开的某产品是“利用蛋白质制成的”,并不能使“酪蛋白制品”的查新项目丧失新颖性。

4.2.4突破传统原则

该原则通常用于数值范围的判断,主要是指:若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某个数值范围是为了告诫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应当选用该数值范围,而查新项目却正是突破这种传统而确立该数值范围,那么该项目具有新颖性。

针对特定的生物化学领域的查新项目,进行新颖性评价时出现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1)同一类生物提取物,由于来源不同,导致提取手段、纯化方式等出现差异,可认定其新颖性,多见于生物制药领域项目。(2)生产工艺、技术手段等存在的差异。这种情况常见于大规模的化工生产、有机合成等工业项目。例如:虽然最终产物都是某化工产品,但是由于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同或反应条件与步骤不同,同样可认定该项目的新颖性。(3)生物或化工产物相同,其来源、生产手段及工艺也相同,但最终应用于不同产品或领域,产生不同效果,应认定其新颖性,常见于生物医药及化工领域。

科技查新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科技性和技术性,在生物化学领域科技查新工作中,查新人员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查新咨询实践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自觉地更新知识,充实提高自己,最终使生物化学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云,曹建勇.浅谈对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认识与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4):93-94.

[2]辜明铭.医学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65-1566.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5

关键字: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建设规模

项目的建设规模就是拟建或建成项目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者使用效益。建设规模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而“量体裁衣”,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对于一个企业,如果一味的扩大企业规模,增加项目投资而忽略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的运转情况,将导致企业的额外支出增大,降低企业的利润。反之,则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也将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在解决企业“生产多少”的时候就相应确定生产规模,使企业达到经济合理规模,使项目的投入产出处于最优状态,有效利用资源,节约投资,提高效益,才可获得最优经济规模和发展空间。

2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

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达到必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因此,对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我们在选择地点是需考虑环保节能,尽量利用周边现有资源,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靠近原材料地或是销售地,同时不造成社会污染和浪费,实行可持续发展。

3技术方案

“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是选择技术方案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案的选择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十分大。因为这不仅影响项目前期建设成本的投入,对后期投产使用维护等成本的控制影响程度也是很大的。例如,某工程项目的屋面防水,在做技术方案的时候,由于没有选择合适的防水方案,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未能达到技术要求,在投产使用后,给业主造成很大的影响,后期维护成本剧增。

4设备方案

设备方案的选择对项目成本的影响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因此,设备方案的选择应使主要设备方案应与确定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相适应,并满足项目投产后生产或使用的要求;并且主要设备之间、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之间能力要相互匹配;再者,设备质量要可靠、性能成熟,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稳定,力求经济合理。符合政府部门或专门机构的技术标准要求。

5工程方案

工程方案构成项目的实体。工程方案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对已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所进行的一个组合实施过程,在符合建筑标准的条件下,制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建造方案。工程方案的合理确定能使建筑空间、设备充分的发挥其效益,也可节约建造安装工程成本。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1在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中,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考虑不周全、不详细

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均由建设单位委托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机构进行编制。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来说,其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与单位没有直接的经济责任,以致其马虎了事,甚至直接套用报告范本,根本不进行严格细致的可行性研究,最终导致可行性研究成为形式。

2政府对项目的审批要求不严格

对于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相关审批部门没有严格的经济效益要求,在审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标要求,或对指标的把关不严格,导致项目立项过程中未能做到选择最优方案。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1对项目审批标准进行严格控制

在审批过程中,认真贯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由政府或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每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研究。对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未编制的,不予审批;对已经通过审批拟建项目但证明现没必要建设的,取消该项目。

2对投资决策阶段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相关工作要考虑全面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充分考虑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对项目造价的影响,严格控制投资资金,提高项目决策的深度,使在决策阶段形成的投资估算与最终的投资决算的差额尽量缩小,避免因对造价控制影响因素考虑不周全而造成的投资浪费。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为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的依据。

3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案报告的招标比选

积极推行可行性研究的招标机制,在该领域内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使得受委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能全力完成各环节的细节工作,得到真正有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使之为业主的整个项目决策服务。

4建设单位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实行经济合同制

在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后,建设方应与受委托单位签订明确责权利的有效合同。在合同中,需有明了的经济、法律条文,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进行约束,尤其需明确可行性研究方案对整个建设项目应起到的指导作用,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负责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要经过资格审定,要对工作成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承担责任。

5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实行等级评比制度

对可行性研究单位,实行资质等级制度,并建立对该类单位的信誉度、专业技能等的综合考评系统,定期进行公开。同时,对每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科学论证,提出专业意见,评选优劣报告,予以奖惩,以此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

6加强建设单位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对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这四点委托可行性研究单位进行专项的细节考察,最终使得:建设规模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地域选择能做到环保节能、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就地资源;技术方案的确定须“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备方案力求经济适用、完整配套、后期维护便利。

7落实好项目法人制

项目法人应对建设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经营、还贷、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对盲目上项目、违反决策程序、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要依法追究主要决策者的责任。真正实行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十分重要,我们应正视目前我国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对应,完善工程造价前期阶段的控制。

参考文献

[1]谢晖.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m].项目管理技术.2011

[2]喻武.关于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方法的探讨[m].项目管理技术.2011

[3]占梅芳.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前期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9

[4]朱华英.论工程建设管理与控制之我见[D].城市建设.2011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6

:中国科学院

《2013高技术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面向公众、面向决策人员的系列年度报告――《高技术发展报告》的第十四本。全书在综述2012年高技术发展动态的同时,以生物技术为主题,着重介绍了生物技术发展新进展、生物技术产业化情况与方向、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创新能力、高技术与社会等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国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2013高技术发展报告》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高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动态与思路。

生物是什么?生物是技术,是产业,也是伦理。当然他首先是技术,而且是如此快速演进出种种逆天功能的技术,以灵敏为特点的产业也跟不上它的步伐,人们甚至也没来得及对它带来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因为你还不知道它又逆天到哪了。请看下面以月为计的生物技术的步伐。

人工智能

2012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研制出一个“脑机接口”系统,可将脑电波转换成繁体中文字,让全身瘫痪并且无法说话的患者有机会打开心窗。

2012年7月,乌克兰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先进的手套,可将手势转换为声音。使用者可设计让应用程序识别的手势,有望大大提高聋哑人的生活质量。

2012年10月,丹麦eyetribe公司开发出一款新软件。该软件能让用户通过眼睛来控制设备。该技术有望运用到手机和平板电脑中。

2012年12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利用电脑建模来获取个人独特、可识别的步态信息,开发出一种新型步态识别技术,将在反恐、打击家庭犯罪、机场安保和边境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012年12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研制出用思维操控的机械臂。该技术为瘫痪病人带来了希望。

2012年12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制出迄今世界上最复杂、最大规模的人类大脑模型――Spaun。它由250万个模拟神经元组成,有一个数码眼睛可以进行视觉输入,机械臂能绘制出其对输入的反应,并能执行8种不同类型的任务。

人造器官

2012年5月,澳大利亚皇家维多利亚眼耳医院为一名失明患者植入了仿生眼。术后一个月,医生接通仿生眼,患者恢复了部分视力。

2012年8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把单个皮肤细胞放入凝胶状的薄片材料里,把不同生物材料混合在一起,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一种“马赛克凝胶”。人造皮肤为烧伤患者和其他皮肤病患者治疗带来福音。

2012年9月,日本神户大学医院开发出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细胞实现膝关节软骨再生的新疗法,减少手术给患者身体造成的负担。

2012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开发出了高弹性和高韧性的水凝胶,有望用于制作人造软骨等医疗材料。

基因治疗

2012年2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用锌指核酸酶技术敲除来自患者的ipS细胞中的CCR5基因,并将其成功地诱导成造血干细胞。有望为艾滋病治疗带来全新方法。

2012年4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Xna的物质,对研究生命起源乃至“人造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2012年7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基于抗尼古丁抗体的基因疗法,可以阻止尼古丁进入脑部。若能用于人类,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尼古丁成瘾。

2012年12月,美国费城儿童医院通过修改HiV基因,成功治愈白血病患者。该治疗方法有望最终取代昂贵的骨髓移植治疗。

三维(3D)打印

2012年2月,比利时Layerwise公司和比利时哈色尔特大学联合公布了用三维(3D)打印技术制作人工下颌骨移植手术的细节。利用该技术制作出的人工下颌骨在2011年6月被用于患者的移植手术,该患者已经可以正常地对话和吞咽。

2012年4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开发出一种可“打印”药品的新型3D打印机。该技术将大大降低药品制作成本,能够革新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健方法,能够使病情诊断和治疗更为高效和经济实用。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7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模具作为基础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市场活跃。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为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模具行业应对新需求、多变化的能力,一方面积极推动模具企业参与材料成型工艺、成形机床和模具的一体化集成技术的研发,联合材料成形工艺研发单位和成形机床研发生产企业与模具及用户企业,实行资源共享和优化,为产品制造业提供先进、高效的成套装备和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在不断提升模具行业设计制造技术水平基础上,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引导模具行业实现精益制造,把企业关注点从产能增加迅速转移到质量和效益提升上来。

“精益制造?成形技术与模具”报告会首先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兵书先生为大会致辞,会议邀请了材料加工领域部级技术创新机构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学院、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专家、教授就增强型(复合)塑料成型技术进展与模具、高强钢板成形技术发展与应用、精密复杂汽车零部件冷温成形技术发展作专题报告;同时邀请海尔模具(家电模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瑞士GF加工方案、eman模具管理技术公司、瑞士BRUDeReR公司、SiemensnX产品研发部分别就互联网时代模具企业的转型、自动化生产线助力德尔福模具高效精密生产、eact自动加工精密模具制造解析、携手国际模具制造一体化成形制造技术及促进模具企业实现创新计划做报告。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增强(复合)塑料成型技术进展报告从塑料增强改性的目标和意义、主要方法,增强塑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热塑性增强材料的常用成型工艺及其他成型工艺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增强塑料最重要的应用市场是汽车、航空航天和建筑业,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增强塑料本身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增强塑料除了在传统应用领域的运用变得更为广泛,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之中。

?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就高强钢板冷热成形生产线、热成形冷却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及热成形虚拟样机仿真优化平台的设计理念、实现方法和平台应用做了详细介绍。北京机电研究所研发中心主要从工艺技术、开发手段和模具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精密汽车零件冷温锻工艺与模具技术的发展。

?如何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型模具企业?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以模具企业十年间的变化开题,介绍了平台型模具企业在设计、采购、加工、组装、试制和售后六个方面的模式创新。

?瑞士BRUDeReR公司主要介绍了冲压模具的设计特点趋势,以及客户如何从BRUDeReR公司的冲压产品上获得高效益。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8

首先感谢贵刊为本人搭建一个使我能够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平台。我愿意将个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贡献给大家分享,达到使新人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尽快走上科研管理及创新工作的快车道。

同时我也想将本人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提出来供大家做靶子,让大家“横挑鼻子竖挑眼”,提高新人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总之,总结失败的教训比总结成功的经验更重要。通过这个平台,大家交流信息,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目的,共同提高决策水平。

今后本人要陆续介绍的内容有:《宏观决策的失误,靠微观很难纠偏――学习“十二五”规划的几点体会》、《国家资助科技项目的政策介绍――国家各部门支持科技项目的计划》、《人不自立天难助――如何搞好科技项目的创新》、《物质与智力资源开发的有限无限论――科技工作对于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不唯上、不唯下、不唯书、只唯实――如何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部门和单位。我希望把这个平台变成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课堂,一个友谊交往的桥梁。

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科研院所,不管是开发新项目、新产品,还是技术改造、改建扩建,其中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编制一份可行性报告,或者商业策划书。

过去本人曾审阅过许多的可行性报告及商业策划书,两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

一、审阅报告的对象不同,所以报告的编写方向及目的不同。

可行性报告,主要是说明项目可行,说服上级部门支持并批准实施,报告经过批准,上级部门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商业策划书,目的是说服自己及投资人、合伙人,使部门之间达成共识,对机会,挑战、困难和风险有详细了解及比较分析。看到市场的前景及盈利点,要抓住市场、抓住效益最大化的合理规模,合理生产数量进行投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投资人盈利。

二、论述的内容及高度不同。

1.可行性报告

a.可行性报告呈送对象多是行政部门;部门不同、项目指南及标准要求,可行性报告提纲都不同。所以报告强调,以为什么要上此项目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必要性,可行性。因受理部门不同,阶段不同,所以不同项目可比性就差,由于取舍标准不同,科学性,公正性就不易判断,而项目如何实施,似乎次之,似乎要等项目批准后再去进行实质性论证。

b.可行性报告,论述方式上,虚多实少,宏观的政策及概念多,逻辑推理多,模糊的数字多,而涉及项目自身的数据和怎么干的信息少。

c.可行性报告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及目标责任摸糊,这为以后出现问题及偏差埋下伏笔,很难考核和追究责任。

d.可行性报告对市场预测通常都很乐观,通常静态的多,动态的少。对风险预测总是认识不足,这为以后出现问题时,留足了集体负责,强调客观原因的借口。

2.商业策划书

a.统一格式,标准、统一分析方法,便于整理数据让业内人士容易比较判析。

b.报告的结论都有客观及微观数据为依据,预测有理论及实际量化指标,风险分析有好、中、差三种几率,并指出回避的方式,让人觉得踏实。

c.有实施的方案,从人员、资金、设备组织方面,全面规划和分段实施,以保证任务完成。并有具体考核指标和责任人。这样各部门就要强调各自责任,而不是强调客观原因,担子分解到各个部门,上级责任就会轻,达到千斤担子众人挑的目的。

三、执行方式和方法不同。

(1)可行性报告,对流程和步骤涉及少,“报告”只是客观目标管理的具体体现,不能真正体现企业内部,企业与上级间真正的相互理解和达成共同语言的地步。

(2)商业报告对流程和步骤明确描述,便于上级和部门之间评价、分析市场、用户,竞争优劣情况,便于部门之间更全面协调,对风险有足够认识,“报告”是达成部门之间共识、统一思想沟通认识的基础,是企业内部、企业与上级部门协调的共同语言。

最近,国家陆续了《“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863、973、支撑计划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单从可行性报告的编写提纲及要求方面,我体会和过去进了一大步,报告紧紧密结合客观需求,纵观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客观地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创新,集成社会资源,少交学费,多出成果。

下面我谈谈申报国家项目时,编写可行性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阅读国家法规文件及申报指南

要仔细阅读国家有关文件,把握好方向定好位,国家支持什么就要发展什么,使自己产品紧靠国家指南,国家不支持的就不要报,不能情况不明决心大。国家明令禁止或逐渐淘汰的高能耗或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即使产品已研发出来,但不符合国家政策,也是白忙一场。因此要了解项目指南,掌握其对项目的具体要求,如目标、工艺方法、费用、市场、技术成熟度等,并对其作出具体阐明。

2.构思材料

写好可行性报告,要注意研究和掌握其编写的基本要求。

首先,准备素材。选取的素材应具有独特性、创新性以及区别于其他项目的差异性,也就是要告诉国家和投资人项目的亮点是什么,因此应精心筛选素材。同样的产品功能,不同的人,视角不同,反映的材料不同,最后效果就会不一样。例如,不少企业只会干,不会说,也不会写,产品研制出来了,性能指标也不错,但就是不会组织材料,把复杂的研制过程简单化了,不能在可行性报告中体现其价值。而同样的产品在大学和研究所的笔下,就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从产品的科学原理、设计思想,到逻辑层、物理层,再到如何实现性能指标,引用的数据准确,描述的过程详细,专家们看了之后,认为此项目是可信可行的,这样就容易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以达到产学研优势互补的目的。

其次,项目的创新点、独占性的功能要经过众多实践和反复比较,从繁杂的事物中精心挑选出来,它要具有比同类产品“精”“优”“稳”“新”等特点。这才是该项目(产品)的特色,是其亮点所在。这个最闪光的“亮点”,可以是项目中的关键材料,也可以是关键工艺或产品设备,即项目在研发过程中的难点,或事物矛盾的集结点都可作为报告的重点。写报告时,抓住这个点,写深写透,以小见大,反映出该项目(产品)具有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评议在风力发电轴承的难点问题”这篇报告主要突出两个兆瓦以上同机轴承的难点:尺寸大,要求加工精度要高,总体部件要求抗冲击耐高温耐磨磨损等问题。企业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这些看似小的问题,但在风力发电中就是大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要身临其境,将攻关中的艰辛以及攻克难点过程中技术的相关性、干扰性,写得深写得透,这才会让外行人看的懂,内行人看了有水平、有高度。只有确确实实在攻克中定难点,才是同行业中最先进、最可靠的方案。

再次,找好切入点。在科技进步的今天,所有创新研发都有严格的时空与地域的概念,因此可行性报告受篇幅和字数的限制应表现为“一时一地一事”的特征。有时产品生命期很短,因而很难系统工程化、立体化、全范围、深层次地反映项目的某个侧面,这是难以和其他报告方式比的。然而运用巧妙的切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类报告的这种缺陷。可从下面几项切入:产品、工艺、消费人群、地域变化、销售方式(直销、代销)等。“创新点”的描述是可行性报告的重中之重,是这类报告的核心,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写“新”难,写短难,写好工艺过程更难。

3.确定标题

符合指南的要求,重点突出差异性,针对用户是谁,要把用户最关心的内容作为主标题。项目申报名称要主题鲜明,使人一目了然,能概括出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举几个例子:《a型环保高效水煤浆管道缓蚀剂中试》,此题目基本反映了申报项目的特征和内容。包含了产品型号、环保高效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产品形态、项目阶段等基本信息。而《轮胎废料生产多种纤维复合材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则给评审人员比较蒙胧的概念,产品、技术、开发设备、工程应用等均不清楚,不明确。

4.报告的概述

通常要把全文写完之后再写这部分。这部分是整个文章的精华总结。根据具体计划要求的文字限制,精炼语言。要写明以下几点:①这个产品是什么、干什么用;②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开发背景与热点难点是什么;③技术先进程度及创新点是什么;④有什么知识产权(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⑤应用前景怎么样;⑥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报告要有主线,总体目标、分段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计划、产品产量、成本、利润等要协调匹配;全方位描述:让专家全面客观了解情况,单纯研发不易获得支持,中试项目要有检测报告、用户报告;取得的关键性成果。

5.国内外研究情况

首先要列出有关论文和实际案例,从理论上阐述,这个项目是具有前沿性的。其次分写国内外研究状况,通过国外的研究情况来说明企业可借鉴的内容,如何少走弯路,衬托出项目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国内的情况,同行业同专业对此项目的研究成熟度,可借鉴的是什么,哪些是合作伙伴和哪些竞争对手。再次,阐述出优势互补所具备的条件,所花费的精力和调用的资源最少,成功的几率最大。

6.项目提出的依据

应表明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这样的问题。理论相对成熟,有继承性。明确分析项目的技术风险,关键技术和工艺是否掌握,是否已经有产品和样机,提供性能水平、产品质量和用户意见,论述是否具备规模化生产软硬件条件。

7.项目的创新点

创新的描述要以企业为主体,把技术思想、研发、生产、商品阶段过程中的创新内涵表现出来。要具有差异性、不可替代性和一致性。包括:①原理性的创新;②应用性的创新;③管理方面的创新;④检测方法的创新;⑤营销市场的创新;⑥材料、结构、工艺、设备上的创新;⑦体制机制的创新。

要注意在查新报告的基础上具体讲创新点,查新的目的不仅仅为鉴定,更是为了定位,定位其先进性、不可替代性和创造性。如将配方上、材质上有什么特点。根据专利申请的几个要点来说创新点;创新点不能比原来专利还简单。

在写创新点时,不能既写项目理论创新,又写材料、结构的创新,一个项目有百分之三十的创新就不得了了,否则该项目就会被认为是不成熟、不稳定的。有些人对把项目(产品)表现得完美无缺情有独钟,但这是不现实的。叙述创新时要客观、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以数据为依据,有了数据的可靠性,才会有分析的有效性;切勿平铺直叙,要善于描写人物的活动,叙述攻关的风险性,及代表的无数成功案例,善于把“创新”的静物与研发人员的动作结合起来,使过程静中有动。

8.单位的所具备的条件

阐述企业的技术贮备和技术实力、包括具体的仪器设备、人员和资金投入等实施该项目的基础条件。并写明企业财务状况,财务指标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特别是企业具备必要的资金贮备来完成项目投资必备的自筹资金来源。

9.申报单位的管理能力

要反映出申报单位是否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申报单位体制、管理机制、申报单位规章制度是否明晰,尽量体现申报单位的特色。管理层的组成是否合理,应反映出申报单位有良好的人才结构和良好的素质,论述管理取得的业绩和申报单位资信状况。

10.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应在分析市场空间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产品是否是市场急需,性能价格是否可以被用户接受,尽量避免笼统的分析和按比例放大等。分析方面,如果能够通过用户使用情况和产品订单来说明更好。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拥有比较完善的市场空间和销售渠道,可以提出或者策划一个适合自己的销售模式来说明你的推广力度,比如产品开发初期的制、网络推广,借助其他大企业的渠道等,如果不能够拿出比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即使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也会由于无法说服专家,使其可能对你的项目提出市场风险,造成申报的失败。

重点论述项目技术对行业和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替代进口等方面是否有积极的作用。社会经济效益要避免空洞的论述,要针对项目表述真正属于该项目的意义,国家层面的申报,一定要反映出该项目对行业、地区的带动,对环境保护、就业机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11.可行性报告的注意几个问题

可行报告要让人可信,要实事求是,预测要有证据,不能言过其实。项目是知识和实践的体现,有些是用感知和探索来完成的,这种悟性(艺术)用文字表达很困难,不仅要求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而且还要抓住读者人心,吸引眼球。这就更增加了难度。

可行性报告要言中有物,推理合乎逻辑,论证可查可信,使专家认为“报告”具有可读性和吸引力。所以我们强调“报告”最好是科研人员亲自编写,只有亲身感知的现场,体验创新性点的真实所在,见识过了活素材,活的细节及感彩,才会使报告描述鲜活起来,内涵丰润起来,入木三分。

要想使报告让专家觉得真实:首先,检测报告、查新报告要可信可靠,数据、量纲准确;其次,撰稿人要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巧妙地利用材料、文献,用户的原始数据;再次,整个报告逻辑性强,不能让人感觉是几个人写的,一看就是个吹个的号,个唱各的调。

报告概述中的“创新点”、“团队结构”、“单位的基础条件”、“规章制度”、“经费管理”、“项目进度安排”等等都要彼此协调,要和“主题目标”、“研发方向”、“考验的指标”相一致。一定要重视这些细节,否则就可能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不能想起什么写什么,自己对什么内容最感兴趣就写什么,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选择那些有价值的“创新工艺”的过程和内涵来写,不求“报告”的冗长和繁杂。可以从整个研发过程中截取几个场合或阶段,达到以点带面的功效。

举个例子,“运用现代高科技繁育优良种猪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报告,这个项目的主题是现代育种技术,关键是种猪产业化示范工程。首先,“报告”就现代育种技术的必要性切入:中国是猪肉生产大国,但由于育种结构不合理,育种技术落后,在养猪效益和猪肉品质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例如:出栏率偏低,我国为140%,而发达国家约为150%~160%;年初存栏一头猪当年可收回猪肉重量偏低,发达国家为155公斤,而我国只有100公斤;屠宰猪的平均瘦肉率偏低,平均为55%,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育种技术落后,具体原因是:①育种结构不合理;②落后的育种技术制约优良品种的发展,延长了育种周期。

“报告”具体阐述了该项目所报告现代育种技术的先进技术:①繁育体系建设。如基因定位技术,基因评测技术等等;②养猪标准化的方式;③磁疗五福体系;④防疫体系等。

关于示范工程,主要突出带动性和示范性。首先所有技术和工艺应标准化,所有的硬件可复制,并且要具备一定的人、财、物等条件,这才能构建示范工程。

通过对“技术”和“示范”的描述,衬托出规模化养殖与小农经济的差异性,突出了在养殖管理的体制机制下,运作方式必须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强调了“十二五”用高新技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新技术必然会带动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小见大,为当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组织相关“报告”素材时,一定要紧密围绕申报的主题及研发目标,选择“亮点”、“创新点”、“独占性”、“不可替代性”等最佳角度去审视描述。不能干巴巴的讲道理,要用过程的图片来表现实际的运转场景,这样才能引人入胜。所有这些都需要“撰稿人”具备良好的科技新闻捕捉眼光,需要长期积累和观察,多看多想多写,才能写出优秀的、令人信服的报告。

报告要写的鲜活,打动人心,抓住人眼,这就要求语言精练生动,否则就会把许多本来很“活”的创新报告,写得得死气沉沉,呆板乏味。当然科技报告首先是科学严谨,但这和文字表达生动不矛盾。科技报告严肃,决不能胡编乱造,夸大事实,应该一切以事实、测试报告为依据,决不能毫无科学根据的去推想,去文学想象。总之,必须以德为本,以诚信为本,这就需要撰稿人有对文字有立体化结合能力。

在科技开发的过程中,撰稿人要深入现场,不能听口述报告,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写好所见所闻所感。写报告的人既是目击者、见证人,又是直接“参与者”,这样写的报告才能入情入理,十分真实。我看到的一些报告,往往都是在写本项目在材料上、结构上都有明显创新,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样的报告就显得俗套,把生动的创新过程写得冷冰冰,没有写好创新点及关键性的创新组合内涵,给人以苍白无力的感觉。这就要求撰稿人应勤观摩,勤记录,勤思考,勤总结。每次实验要抓细节抓规律。细节决定成败,决不能想当然,主观要服从遵守客观事实,决不能让事实按自己的思维取向去取舍。在观察中探索规律,尊重规律,不唯上,不唯下,不唯书,只唯实。袁隆平院士深入田头,最终在茫茫的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光敏核不育的野稻,就是靠着这株野稻子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五官的作用。眼像摄像机、扫描仪,拍摄事件中的主要客观现象、过程,观察实验在不同地域、阶段、温度、压力、地磁等条件下的变化,而后分析比较,找出差异、规律性的变化或发展趋势,把可能创新、智力劳动,主观与客观相协调的主题记下来;耳像录音机,记录事物发展的动态,把各种人在方案论证及攻关中的话原汁原味地录下来;用鼻子嗅出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气味,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的。简而言之,仔细观察研发过程的现场并采集有用的数据和材料是非常辛苦的,但倘若是没有这个过程,“报告”也不可能写的好。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9

关键词:医院药学科技档案管理

1科技档案的概念

科技档案是记述和反映本单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等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并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集中保管起来的原始科技信息资料,科技档案有多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数字、图纸、胶片、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缩徽等。

科技档案是本单位在科技活动形成的,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述。它具有永久或一定时期保存价值,是经过整理、加工,按照的格式和制度归档的信息资料。

科技档案具有科学性、专业性、成套性和服务性的特征。

2药学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药学科技档案是进行药学科研、技术开发和药品生产的重要依据;是成果鉴定、新药审批、申请专利、技术转让的依据;是药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处理药物方面案件的法律凭证,是处理科技工作的和成果所有权纠纷的促裁凭证;是进行药学科技交汉;发报咨询、技术服务的重要工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科学体改革的开展以及《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药学科技工作进入了新工发展阶段,新药开发和其他科技成果必然逐年增多,对药学科技管理的要求也更高。要求科研部门与科技档案部门合作,照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及时将本单位本系统在科技活动全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文件信息归档保存。

3药学科技档案的内容

药学科技研究活动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复杂,作为科技档案不可能过于繁杂琐碎。一般来说其内容包括:选题报告,课题研究计划书,工作方案论证,预研报告,同行评议意见,批准文件,科技合作协议书或合同;研究工作报告,年终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实验、分析、试制、测试、观察的各种原即记录、数据、图纸;经过整理的数据、配方等;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图表、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电影片等;原料标准,工艺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标准;技术说明;毒理;药理试验报告,临床试验报告;阶段性工作报告;最后部报告;科研论文,专著原稿及讨论记录;各种稀有实物、标本、样品等目录照片;成果鉴定书,推广使用报告,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证明;成果奖励文件,包括申请书、评议书、证书等;研究项目或课题的修定或撤销等文件;经预算;有关来往文书。要写明每种材料的编号、名称、页数。

4药学科技档案管理

4.1机构和人员为了搞好档案管理工作,各级都设有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馆、室;各部委、各厅局也都建立有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馆。室。各企业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档案室或配备专人负责。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馆。室票据其任务和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档案机构。科技档案管理是档案和要组成部分,药学科技档案工作在药物研究单位、药品生产企业和高等院校,属于科研管理和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按照规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归档保存,例如研制新药的文件资料,在通过批准,取得新药证书后,其档案由卫生部药政局收集、整理、交卫生档案馆保存。

4.2药学科技管理工作的内容药学科技档案的具体业务工作,包括了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五项工作。

科技档案的收集,就是把分散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科技档案接收过来。集中保存在档案馆(室)或专业档案室,以利于有关人员利用。这是建立科技档案基础和起点。收集工作要严格科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要求和手续进行。

档案的整理,这是把分散收集起来的科技档案分门别类,系统排列和科学编目,便于保管和利用。

档案的鉴定,是指鉴别科学、历史和现实价值。通过临床以确定不同的保管期限,对那些无须保存的科技档案,经过一定的批准手续,可以剔除和销毁。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篇10

一、总则

1、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研发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企业明确研发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和承担研发任务的部门,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加强研发投入的专项审核,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3、项目承担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加强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4、科学安排,合理配置。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预算,杜绝随意性。项目核算应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重点在于项目组可控的人、财、物投入,使企业财务部能获得项目财务管理所需的项目核算数据。

5、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纳入企业财务部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追踪问效机制。

6、为正确评价科技投入水平、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造条件,将研发投入评价结果同考核承担部门绩效内容挂钩,增强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真正建立起追求技术进步的体制和机制,从长远出发,克服短期行为,有效地增加研发投入。

7、企业的研发项目分为国家、盛市计划项目、横向委托与合作项目、企业科研开发项目和其他项目与课题等四大类。

二、研发经费开支范围

开支范围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1、开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三、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1、项目申报部门和个人在申请立项、编制项目申报材料的同时,应当编制项目概算。

2、多个部门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应当同时编列各部门承担的主要任务、经费预算等。

3、财务部、研发中心及科技管理部审核项目预算,报企业总经理审批后,将项目年度预算下达到项目承担单位。

四、研发经费分配和使用管理

1、国家、盛市政府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申报成功后,上级下拨的科研经费由研发中心协同企业财务部统一管理,按照项目过程的阶段和需要分配经费。

2、横向委托与合作项目,外来经费由研究开发中心代管,由所在单位负责分配,企业配套经费由研发中心按照项目过程的阶段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3、企业级科研开发项目,经批准后,经费同时确定,全部经费由企业承担。科研经费下达方式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项目按三个阶段分配下达:第一阶段,立项批准后下达总经费50%;第二阶段,中期考核合格后下达总经费40%;第三阶段,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提交完整的材料(包括:试验过程记录、计算书、性能测试报告、应用试验报告、用户协议、查新检索报告、项目研究工作报告和项目研究成果报告等),再下达10%。一些特殊项目,根据项目的计划进度和进展情况分批下达。

4、年末,研发中心对研究开发项目进行总结、考评;组织承担部门按照规定编制经费使用年度报告,报财务部审核。

5、在研课题的年度结存经费,结转下一年度按规定继续使用。课题因故终止,财务部门应当及时清理帐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组织清查处理。

6、对于将经费挪作他用或报销金额与实际不符等不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的;对于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项目承担部门和个人,企业财务部予以停拨经费或通报批评。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7、为规范企业研发项目管理,项目组与企业签署项目合同书,合同书中明确项目的研发目标任务、提交成果形式、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进度和项目的人、财、物投入。合同书一方面作为项目组按时按质实现项目的产出的承诺,另一方面也作为企业管理层及各部门对项目人、财、物按时足额投入的承诺。在项目完工验收时,按项目的合同书对项目组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进入年度绩效考核,并和项目组的奖惩挂钩。

五、研究开发经费的测算方式

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以计入的间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测算。研究开发费用核算要求如下:

1、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财务部应设置研发费用核算账目,对费用结构进行明细,接受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

2、各费用科目的核算范围

(1)人员人工

直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基本社会保险费用和公积金补助费(含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为研发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费)以及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为研究开发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如安全和维护人员,中心图书馆、计算机部门等的人员)的劳务成本应按其在研究开发活动和非研究开发活动的工时比例分摊计入。

(2)直接投入

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购买非资产性的材料、物资、设备所支出的费用,实验室的材料(化学品、动物等)购置费等,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国家财政、税收部门规定可一次性税前抵扣的资产额(也可以将其摊销额计入下述“研究开发设施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之中,应选择两种计算方法之一,不得重复计算)。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为研究开发项目建造或购买的建筑物,也包括一些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4)设计费用

针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绘图。

(5)装备调试费

主要包括工装准备过程引发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活动(其判断标准与一般研究开发活动判断标准相同),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6)无形资产摊销

因研发活动的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许可证、专有技术披露、设计和计算方法等)。

(7)其他费用

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发总费用的10%。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图书期刊参考资料费、图书馆借阅费、技术研讨会议会费;其他技术资料费。为研发活动而发生的办公室、通讯费、保险费等。为研究开发活动而发生的差旅费。未纳入以上项目的其他小额费用。

(8)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所谓委托外部研究开发,是指委托企业外部机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研发机构)进行开发的项目,而且成果为企业所用,与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且委托外部开发费的发生金额合乎独立交易原则。

(9)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是指企业内部执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或委托境内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所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但不包括委托境外机构完成的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六、项目的结题与经费决算

1、科技项目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按时结题。各类项目结题时按照有关计划要求和合同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完成工作报告和研究开发报告。项目完成后,首先由研发中心按照《企业科研开发项目立项申请书》和《科研开发项目合同》组织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最后提交科技管理部组织科技成果鉴定。

2、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出经费验收申请,企业财务部负责组织对经费进行验收。

七、附则

1、本办法由企业财务部门、研发中心负责解释。

2、本办法为试行办法,如有不妥之处,商榷解决。

3、本办法自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