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神医学前景十篇精神医学前景十篇

精神医学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28

精神医学前景篇1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 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 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 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使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它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

精神医学前景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

1.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在多元化的时代,更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医学生是医学院校校园的主体,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acp-asm基金、abm基金和欧洲内科学联盟2002年共同发起和倡议《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1],提出了医师必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对患者诚实等十种职业责任。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生的已成为当前医学院校主体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正在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处于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生在校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加强他们的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缓解医患矛盾,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做好基础工作。

2.当代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医学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方面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2.1课程设置结构欠合理

许多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课程位置不清,课时少,关注和重视度均很低[2]。各类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设置目的性不强,只侧重于课程的知识属性的灌输,而疏忽了其内在价值性。同时,这些课程目前还缺乏与整个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使得它们仍然较独立于医学课程之外,不能充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3]。

2.2非医学背景教师对医学知识了解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非医学背景教师容易认为医学只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忽视了建立人文素养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将人文素养课程的内在价值影响给学生,而不是一味侧重人文素养课程的知识属性[4]。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非医学专业课程,完善学生的自我修养,并为其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支撑。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解概念和理论,而没有注重其实用性。另外,非医学背景教师对医学知识不够重视,容易导致所教知识与学生的专业脱节,学生兴趣不高,也不能实现课程的宗旨。

3.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3.1教学中融入医学元素

传统的非医学学科教学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所以医学生只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学习,并不能将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意义[5]。教师恰当地结合医学知识进行学科教学,既可以达到学科间知识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改善知识结构,改变狭隘的专业观,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帮助[6]。

3.2辅导员队伍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引导

辅导员在高校中是最为接近学生的教师群体,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动组织等大量工作,很多辅导员对学生来说亦师亦友,对学生的引导和导向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应该重视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运用辅导员的有利资源引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让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命观、价值观,进而在医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3.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是医学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弘扬医学职业

神为核心,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校园文化就会流于“通俗大众化”,没有了医学职业精神所独具的特色精彩和灵气。一是加强校园校貌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医学家塑像群、医学家事迹长廊、医学家名言画像等,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切身的医学气息氛围和深厚的医学文化积淀。二是加强人文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利用橱窗、校内刊物、广播、网络等大力宣传中外历史上医德高尚、妙手回春、治病救人的故事,让他们的崇高职业精神永远在校园中流传,达到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

3.4加强医疗实践,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来说,外部的教育影响和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被他们所理解、消化和吸收,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体现知行统一的医疗实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必须胜任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强化他们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的观念,对病人一视同仁的观念,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观念等,使学生接受生动而深刻的职业教育,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升华。

3.5加强以榜样召感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加强校园内外医学职业精神教学基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140多所医学院校,包括70多所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有校史馆的约达90%,但建有专门的以弘扬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题的医学教育场馆寥寥无几,其比例非常低[7]。因此,医学院校在扩大规模的建设规划中,应有系统地建设以弘扬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题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园等示范性教育基地。这些展室、展馆等要展出人物的生平事迹、贡献成果介绍、珍藏物品和个人塑像,要让参观者有视觉和心灵的震撼,让他们被一种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启迪。同时,要把参观这些展室、展馆建设成为新生入校、毕业生离校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干部培训、新教师培训、新医务工作者培训的必修课。医生、护理人员入行前必须在先辈们面前宣誓,为将来献身医学许下庄重的诺言,让毕业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将精神铭记心灵。

参考文献:

[1]abim基金,acp-asim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倡议.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1-2.

[2]汪滋民,李明,蔡郑东.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87-88.

[3]梁进.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科教育的全球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6(4):1.

[4]刘翠,程乐森,徐玉梅,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98-99.

[5]祝世娜.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知识学习[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1-74.

[6]杨练武.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4):43.

精神医学前景篇3

一、在学术文化建设中传承仲景文化

面对中医经典教育在中医药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学校立足于中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于2010年9月,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仲景实验班”工程,开办以继承仲景学术思想为主的中医传承型人才实验班,以中医核心课程为主线,突出传统、突出经典,加强临床实践,强化经典背诵,探索一条弘扬“仲景之光”的办学之路。这一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的中医职业信仰和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专门人才。为继承和发扬医圣张仲景的思想,传承仲景文化,营造特色鲜明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成立有仲景学术研究所,在《中医学报》开辟了《仲景文化》专栏。2010年4月至5月,学校举办了“首届大学生仲景文化节暨第九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在仲景文化节开幕式上,千名师生齐诵《〈伤寒杂病论〉序》,在大学生中掀起了诵读经典的热潮。艺术节期间,学校聘请中医中药大家和文化名人开展学术专题讲座20场,举办中医经典、歌唱比赛等竞赛活动10多项,参加人数2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大学生们对医圣张仲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在教师的学术活动方面,学校坚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大力弘扬学术民主、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摒弃学术腐败,创新和发展了学术文化。此外,学校还举办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届仲景学术文化节”,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仲景学术思想,推动和促进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工作,提升学校仲景学术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在文艺产品开发中彰显传统文化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50多年办学历史的优势,积极开发中医药文化艺术产品,宣传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途径。为宣传和弘扬首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原院长李振华教授所代表的老一辈中医专家的优良品质,学习和继承他们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德医术和视病人如亲人、精究方术博极医源的精神,启迪后人,教育后学,学校自筹资金于2010年8月与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了电影《精诚大医》,以李振华和众多中医泰斗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为底蕴,精心刻画了一代国医大师的艺术形象,被业内人士誉为影坛上极为少见的中医大片。2011年3月,《精诚大医》一举夺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启蒙电影奖”和“组委会鼓舞奖”。此外,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目前正在紧张的拍摄中。该片记录了我国中医师承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型时期,老一代河南中医学院人在建校初期极其困难、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边学习医学知识、边建设学校的艰难历程。电视片真实地记录了从学校这些奠基人当中走出的一批德艺双馨、人民爱戴、饮誉省内外的全国名老中医,他们中至今还有许多人依然默默无闻地在省内外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观看电影《精诚大医》和电视文献纪录片《河南中医1958》将成为学校新生入校教育的必修课。

三、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医文化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通过设计和建设幽雅别致的校园人文景观,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矗立在老校区的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大家的雕像、长达50米的中医药文化碑廊和历代名医名言,塑造了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通过中医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整体设计,与新校区各项建筑工程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赋予天一湖文化内涵,点缀山石、花木,建设水文化景观,以彰显校园的灵性美;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树立了张仲景、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塑像,在北大门内建设了“中药百草园”,在教学大楼走廊悬挂了历代名医的画像,在教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张贴学校退休教职工为学生书写的以中医经典和格言警句为题材的大幅字画等,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气息。在学生宿舍和食堂墙壁上悬挂了大批人物画、山水画、油墨画,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成为学生增长见识、优化人格的源头活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此外,学校还计划通过建设河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草药植物园等工作,使学校成为人们了解河南中医药文化的窗口。

四、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多年来,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努力打造诚信自强的育人品牌,坚持“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发挥国医大师、教学名师等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教育,积极建设优良的教风,以人为本,铸造了爱与责任相统一的新时代师魂。同时,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强化教育引导,增进师生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涌现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王一硕和“全国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十大自强之星标兵”白云苹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效仿,大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诚信自强、团结互助蔚然成风。继王一硕、白云苹等大学生先进群体之后,在学校学生中又涌现出到四川灾区做抗震救灾志愿者、荣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的邱永华,勇斗拦路抢劫歹徒的陈子涵,智擒拐卖儿童犯罪分子的李萍,带着弟弟上大学的张瑞娟,在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期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到隔离门诊工作的贫困县志愿者郑五洲,“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苏国磊、白丽萍、白丽娟等一批新的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2011年5月,双胞胎姐妹白亚平、白亚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并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

高等中医药院校不仅担负着中医药学术继承和发展的任务,而且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特色文化的主力军。近年来,河南中医学院通过不懈努力,在价值观念、教学研究、形象设计、环境美化等方面不断强化中医药文化特色,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初步实现了对全体师生员工精神引领、环境熏陶的大学文化功能,达到了文化育人的目的。今后,学校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以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服务。

精神医学前景篇4

【关键词】模拟医学教育;儿童重症医学;临床教学

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学研究生需要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进行实习轮转,学习对重症患儿的抢救和诊治。儿童重症医学科是培养儿科医学生重症抢救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危重患儿病情变化快,潜在医疗纠纷的风险大,医学生短期内获得动手操作和参与诊疗的机会少,往往会降低研究生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效果,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医学教育进步,模拟医学教育(simulationbasedmedicaleducation,SBme)的应用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1]。在既往重症医学科实习教学中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患者为主要操作训练对象。而SBme则打破了这一模式,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和仿真模型模拟各种危重症的临床场景,以供临床教学;SBme贴近真实,具有内容丰富规范,重复性和安全性强等特性,对于医学教育有重要作用[2-3]。本文初步探讨对儿童重症医学科轮转医学生开展SBme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1SBme是社会发展和伦理学的必然要求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医学的“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指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遭受损伤。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伦理学,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不伤害患者[4]。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医学生如果多地进行医疗操作,即使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也可能有违“不伤害原则”。SBme在培训医学生提高其医疗技术的同时规避对实际临床教学中对患者伤害的风险。因此,大力开展SBme符合伦理学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和疾病治疗越来越重视,较多人希望能在大医院进行诊治,使教学医院的医疗负荷不断上升。然而目前患方对疾病和医学认识不足,期望值和维权意识高,易造成医疗纠纷。儿科又是目前医患矛盾的高发区,儿科医闹现象和伤医案不时被报道。与以前相比,紧张的儿科医疗环境使儿科医学生无法在临床工作中获得相应的操作实践机会。在此社会环境下,SBme可以帮助医学生不断接受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减少医疗风险。

2SBme是提高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

危重症抢救分秒必争,救治过程中有时可能无法向医学生讲解和示范,重症医学临床教学工作有其困难之处。SBme能模拟休克、呼吸衰竭、室颤等各种危重症,结合急救设备,能给医学生提供相关临床场景和救治演练。SBme实践性、重复性强,不受时间限制,是提高医学生危重症抢救临床知识和技术的有效手段。受时间限制,医学生在重症医学科学习期间不一定有机会面对特定的危重症,比如室颤。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中室颤发生率低,电除颤使用也少,室颤发生的时间不定,进行相关教学时学生往往感觉空洞,教学效果差。但是采用SBme就能很好地进行室颤急救教学。通过计算机软件使与仿真人相连接的心电监护上出现室颤心电波形,同时仿真人大动脉搏动消失,医学生通过心电波形和重要体征评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进行电除颤治疗或抢救药品推注。指导老师通过SBme完整地讲授室颤识别、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并作示范。再通过考核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并通过摄像回放来纠正错误和不规范之处,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传授和讲解知识为主,医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切身体会知识要点,并核实掌握程度。而SBme能帮助受培训者完成知识到实践运用这一转变,提高其临床知识和技能,同时保障患者安全[5]。

3SBme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危重患儿的抢救既需要指挥者的决策,又必须依赖团队力量来完成。传统医学教育注重知识单向灌输,各种考试考核也仅仅关注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培养医学生在危重病情下的诊治决策和应变等方面严重缺乏。而在SBme中可设定场景,并指定某位医学生带领团队,由其负责指挥,着重培养和锻炼其治疗决策和应变能力,利于全面培养医学生。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间的沟通、协调合作非常重要。但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中指导教师无法有效地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去培养和锻炼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然而,SBme可以提供培养团队精神的良好机会。面对模拟的临床危重场景,参加培训的数名医学生需要群策群力短时间评估病情、抢救施治,整个环节都必须相互信任和协作,以达到成功救治患儿的目的。如在心跳呼吸骤停场景中,医学生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各行其是势必引起抢救的紊乱和错误。经过SBme培训的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

4SBme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

仿真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儿童重症医学科开展模拟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它们并不能模拟危重患儿全部的症状、体征和情绪变化,如果医学生仅仅满足于SBme培训成果而脱离临床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因此SBme并不能完全替代重症医学科内危重患儿诊治的床旁教学和技术指导。另外,SBme抢救的主要情节步骤来源于临床,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临床抢救工作。因此指导教师在情节设计和考核评估中均应考虑到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可能情况进行纠正和补充。医学是一门爱的科学。但是SBme在医学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医学生在面对仿真人时容易存在这是在面对“机器”,是在技术培训的思想认知,可能无法产生对待真实患儿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关爱,在培训室中也认为无需就患儿情况与患儿或家属进行相应医患沟通或病情告知,从而造成与实际临床工作的脱节,不利于医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因此,指导教师在SBme时需要进行医学职业素养、人文关怀和医患沟通教育。让医学生尊重仿真人,像对待真实患儿一样对待仿真人,牢记“不伤害原则”。综上,SBme能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培养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也必须正视SBme存在局限性,可以通过与临床工作结合、精心设计和加强人文教育等方面克服其不足。

参考文献

[1]梁菊,李瑛.模拟医学教育: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2015,24(3):266-269.

[2]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4-23.

[3]SchroedlCJ,CorbridgetC,CoheneR,etal.Useofsimulation-basededucationtoimproveresidentlearningandpatientcareinthemedicalintensivecareunit:arandomizedtrail[J].JCritCare.,2012,27(2):219.

[4]魏恒顺,李燕姿.医学伦理学教学路径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887-890.

精神医学前景篇5

【关键词】护士礼仪;情景演示;沟通技巧

护理专家王秀英说过,护理工作可以发扬女性所有的力和美。医护礼仪是医护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医护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其包括医护仪表使用语言的艺术,人际沟通技巧及护士行为规范等。而且它作为技术服务的附加服务越来越被患者所关注,成为影响医院在社会公众中总体形象的关键,成为人们选择医院的一大考虑要素。因此,护士礼仪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护士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走、坐、立等行为,可提高自身审美情趣及知识涵养。还可以带给患者一个友善、亲切、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奠定了基础。护医、护士之间互讲礼仪,使相互间更加理解、团结,加强了整个医护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效率。临床护理人员在服务流程中不仅要关心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还要关注由身体疾病引发的各种心理反映。做到换位思考,温情护理。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种文雅健康的姿态,一个自然、亲切的表情都可以促使患者得到安慰、鼓励,便于护患沟通,甚至决定护理工作的成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士礼仪培训就是利用护理活动,设计出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景。通过小品或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旨在进一步强化和检验护士的仪容、仪表、走、坐、立、待人接物、迎来送往等沟通和协调能力,实现礼仪的现场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利用真实的场景,起到示范性的教育和培训,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实施方法

1.1成立护士礼仪展示情景比赛活动组织,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自2010年5月中旬开始成立了护士礼仪展示情景比赛组委会。由长任组委会主任,成员由副院长一名,外聘专家和有才艺的各科室护理骨干5名,共由8名组成。会场1名,舞台效果2名,全面负责组织,协调护士礼仪展示情景剧的编排。

1.2制定实施分步落实

1.2.1确定展示内容审核展示情景剧的剧本,认真组织排练。医院要求8个护理单元均参加此项活动。根据专业性质划分8个演示组。8个节目须涵盖所有的护理活动。8个流程内容不能重复,并要求护理单元中所有人员必须参加,以达到培训目的。节目策划者针对护理服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根据临床护理活动中常见的沟通问题,设计不同的情景和事件,确定情景剧演示的内容为:导医问题,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术前术后,同事之间的相遇,医患之间的引见,常见的护理操作,出院的指导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其中始终贯穿护士职业礼仪的走、立、坐、蹲、拾物等元素,并进行排练。

1.2.2彩排与预演彩排是决定展示成功的重要环节。彩排共2次。节目策划组及组委会专家对8个演示节目进行逐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各个小组成员在单元策划者的督促下更加认真,利用休息时间,且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的排练。每次排练都是一次生动的礼仪展示,促使礼仪水平不断提高。于比赛前晚进行最后的预演,为护士礼仪展示比赛和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1.2.3礼仪展示比赛比赛当天,组委会邀请了上级领导,全院医护人员共200余名前来观看展示比赛和培训。通过情景演示,展示了医护人员饱满的精神,镇静、从容,给患者一个良好印象。再次反映了医护人员在社会学、伦理学、护理美学、人文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渗透。其次在品德修养方面,面对身心痛苦的患者,带着关心,爱护、体贴的情感为其服务,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在语言方面与患者交流时招呼有礼,介绍得体,思路明确,诚字当头,尊重和理解患者,始终保持耐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当然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时维持礼仪效果的最佳纽带。组委会对参与组织和情景演示的110名护士及观看节目的200护士发放了医护职业礼仪演示的认可度调查表,调查内容涉及演示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结果、参与性及关注度等,回收303份,回收率为97.7%。调查显示,96.4%的护士对演示内容表示满意,98.7%对礼仪情景演示培训认可。

2体会

2.1通过礼仪展示,医护人员体会到良好的医患关系依赖有效地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而非语言沟通在沟通中占65%[1]。医护人员的行为表情、动作等都是不间断的连续的非语言交流信息,只要医护人员与患者在一起就自然而然的传递信息[2]。

2.2医护职业礼仪培训,有利于激发医护人员的创造想象力,激活各科学习中储存的知识促进医护人员的创新思维发展,同时礼仪展示的成功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产生进取性、自信性,提高责任心,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承受力,也学会如何主动、有效、正确的与患者沟通增强了慎独得工作精神,也激发了医护学习规范服务的自觉性[3]。

3讨论

由于礼仪是能反映出人的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表达着人的一种思想感情,因此对人的认识可产生重要的影响。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工具,是心灵的声音。医护美好的心灵要通过言谈举止体现出来,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尊重及安全感。培养礼仪意识对于协调护患之间、护医之间、护士之间诸多关系,使医疗护理工作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大有益处。提高审美素质及对美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塑造的自觉性。通过在美的熏陶中,美化心灵、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使自己成为美的典范,塑造出良好审美形象,将心灵美与外在美融于一体,护士的美,既要具有端庄、朴实的整体性和规范性,又要具有护士应有的亲切、整洁美。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护士礼仪教育在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将护士礼仪教育贯穿于护理患者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护理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67.

[2]刘国荣,张秋燕,张晓辉,等.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术前的沟通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8,29(6):509.

精神医学前景篇6

关键词:抑郁症;情志疾病;古代医籍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4-0866-03

analysisofDepression-RelatedemotionalDiseases

LiUtsingxian,maXiaoling

(Departmentsofneurology,pinghu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inghu314200,Zhejiang,China)

abstract:Depressionisacomplicatedemotionalpsychosiswithvariousmentalandsomaticsymptoms.Depressionremainstheemotionaldiseas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althoughitsclinicalbehaviorsaredifferent,thereisanidenticalcause,ismotionaldisturbance.thedysfunctionofqiactivityistheessentialpathogenesis.whichleadtoadisorderoforgans'function,giverisetoaserialdepressionsymptoms.thereweremaydescriptionsofsyndromesandsymptomsrelevantofsimilartodepressionintheancientmedicalbooks.Depression-relatedillnessesintCmcanbefoundunevenly,theyaredepressedsyndrome,depressedpsychosis,globushysteritis,lilydiseaseandhysteriaetc.Fromtheaspectsofthereason,characteristicsandrecuperation,todiscussestheplentifulthoughtandcontentofpsychologyintCm.

Keywords:depression;emotionaldisease;encientmedicalbook

收稿日期:2009-12-17

基金项目:平湖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0717)

作者简介:刘庆宪(1966-),男,浙江平湖人,主任医师,学士,主要从事神经疾病临床与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情感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反复发作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反应迟钝,睡眠困难,厌世等精神症状,或伴有言行迟缓、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四肢无力、性冷淡等躯体障碍。随着人类生存及社会竞争压力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社会家庭的稳定与发展,不仅是一个疾病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抑郁症的历史也相当久远,中医相关论述分散在古代医籍中,内容丰富。中医郁证病名首见于明代医家虞抟《医学正传》,与现代抑郁症在症状与病因病机上有一定重合,又存在差异,而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在多种中医病名的症状群中出现,说明两者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本文将对与抑郁症症状关系密切的中医病证,究其异同,挖掘论述。

1郁证

郁者,烦躁郁闷心情不舒,与情志密切相关。《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素问•本病论》:“人或患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首先阐明情志致郁的发生机制。明代《医学正传•郁证》首次提出“郁证”病名,谓之病因:“或七情之抑遏,或寒热之交侵,故为九气怫郁之候。或雨湿之侵凌,或酒浆之积聚,故为留饮湿郁之痰”。归纳众家论说,郁证多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失眠等症为主要症状。

古代医家有关郁证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气血津液等瘀滞不通而生的疾病。如“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气血冲和,万病莫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六郁》);二是指精神压抑、忧郁致情志失调而生的疾病,如“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若忧郁病者则属大虚,本无邪实”(《景岳全书•郁证》),“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诸病源候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临证指南医案》)。两类“郁证”概念迥异,前者不应理解为广义的郁证,后者不能理解为狭义的郁证,若以广义与狭义而论,则变成了简单的从属关系,会将第二类“郁证”范围狭隘化,认识偏辟。

对郁证的认识是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内经》的五行之郁与情志之郁是两个概念,“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景岳全书•郁证》)。只是张景岳所描述的因郁而病的郁证比较接近现代抑郁症,但并非完全等同。

2失志

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最早对失志予以描述性地记载[1],“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意志不实,意志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恍惚而参会不一”(《鬼谷子•卷下》),失志患者除在兴趣、志向等方面低于常人外,常伴有意志消沉,对外部事物悲观失望。但最早提出失志证作为病名应归功于孙思邈,他还认为与“惊劳”有关。

鬼谷子明确阐述意志变化逐步影响情绪的过程,最终导致参会不一的精神异常症状。后世医家对失志的认识皆源于此。

3百合病

百合病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其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第三》),这些百合病的主要症状与抑郁症的精神状态、饮食睡眠、言语行为、感知觉等失调均有诸多相似之处。

吴谦认为百合病病因既可因于外感、也可因于内伤七情而诱发:“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或“平素多思不断,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伸形俱病,故有如是之现证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认识颇为全面。《张氏医通》中认为百合病是由于思虑伤脾,脾阴受困,厥阴之火尽归于心,扰及百脉而治病。这段病因描述与现代抑郁症认为性格因素及负性情感体验均为抑郁症发病现代病因学研究具相似之处。

百合病为余热伤阴,或因五志化火引起心肺阴虚,阴虚内热,致脑神失养。从病因病机及症状上均与抑郁症有较多的印合。

4癫病

《内经》称为“癫疾”,后世医家称之“呆病”、“花痴”等。多由禀赋不足、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肝脾心功能失调,气滞、痰结为患,蒙塞心窍,神明失用而成,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

癫病与狂病并称“癫狂”,癫者属阴,狂者属阳。《灵枢》有癫狂专篇:“癫疾始生,先不乐,头身重,视举目赤,其作极,己而烦心”,“喜怒,善忘,善恐者,得之忧饥”(《灵枢•癫狂》)。《难经》明确提出癫的临床表现“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难经•五十九难》),症状描述似于迟滞性抑郁。

其后对癫病的病因病机学研究不断深入。“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素问•脉解》),阴阳失调是本病基本病机。“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张仲景认为心气虚是导致癫的主要原因。

明代程充辑“癫属阴,……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丹溪心法•癫狂》),指出癫病的发病与“痰”有关理论,首先提出“痰迷心窍”的学说,养心血、镇心神、开痰结之法治癫,更有“以人事制之”,丹溪开创中国精神治疗之先河[2]。

5脏躁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类似脏躁的记载病名,“休惕思虑者则神伤,神伤则恐惧而不止。悲哀举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优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惮荡而不收”(《灵枢•本神》),还有“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五脏生成》),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因情志失调导致五脏损伤,产生恐惧、迷惑、狂妄不宁、悲伤健忘、四肢不举症状及气血郁闭不通、阴津亏耗等病理机制[2]。

脏躁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临床以精神恍惚、悲伤欲哭、喜怒无常、躁动不安、呵欠频作等精神失常为主症,甚者可见昏厥、抽搐、失音、失听、失明、肢体不遂等,可表现为单一症状或诸症并见。

脏躁缘于长期情志不舒,思虑过度,致心肝阴血不足,进而累及脾肺肾致五脏阴液俱亏,虚火妄动,脏不藏神。也有认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五脏生成》),心肝气虚是本病病因[3]。王叔和称之脏燥(《脉经》),燥有津液枯乏、干燥失荣之义,也说明脏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将本病列入郁证范围,李士材将本病列人惊证范畴,清张锡纯以“其人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更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其心肝之血,消耗日甚,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乱神经,致神经失其所司,知觉错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不至于疯狂过甚者”,则其列于癫狂门。近代陆渊雷推而广之,“然患此疾者,虽妇人为多,男人也往往而有之,不尽是子宫病明矣。今之研究病原者,尚纷无定论,通常认为遗传与精神刺激有多少关系”,妇人可患此疾,男人也可得之,拓展了本病的范围。

6梅核气

梅核气,病名首见于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患者自觉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无吞咽受阻的病证,因其症状如有梅核之塞于咽故名。有关记载始于《内经》,“脉之,大甚为喉叶”(《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丹波元简解释称:“脉经作喉介。介、芥互通,乃芥蒂之芥,喉间有物,有妨碍之谓”。张仲景描述为“妇人咽中有炙脔”(《金匾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多发于女性。本病还有喉节、梅核隔、甸气、回食单等称谓[4]。

至于梅核气发生的病因病机,历代著述颇多。赵传认为:“咽中妨闷,如有物者,乃肺胃壅滞,风热客搏,结于咽喉使然,故圣惠谓忧愁思虑,气逆痰结,皆生是疾”(《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四》),此气逆痰结,实源于“七情气郁,结成痰涎,随气积聚或塞咽喉如梅核粉絮样,咯不出,咽不下”(杨士赢《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明程充辑颇有同感“七情气郁,结聚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丹溪心法•痰门》)。龚廷贤强调“梅核为病,大抵因七情之气郁结而成,或因饮食之时触犯恼怒,遂成此症,惟妇人女子患此最多”(《万病回春》)。清吴谦更是一语中的:“梅核气,盖因内伤七情,外伤寒冷所致”(《医宗金鉴•卷四十七》)。

7奔豚

奔豚(贲豚)最早见于《内经》[1],“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灵枢•邪气藏腑病形》)。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奔豚分为惊恐奔豚与忧思奔豚两类。

张仲景具体描述其精神症状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金匮要略》),与现代抑郁症的惊恐障碍完全一致。北宋•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更进一步记载了躯体化症状:“奔豚气,攻筑心腹,膨胀疼痛,面色唇口青黑,四肢不和”。

张从正提出“皆抑郁不伸……,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气等所致”(《儒门事亲》),即七情失畅所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奔豚气给予比较完全的理、法、方、药辨证施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田旭升.浅谈抑郁症与中医学相关疾病对应关系[J].新中医,2007,39(7):97-98.

[2]黎朝瑜.论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J].天津中医药,2004,21(5):430-432.

精神医学前景篇7

关键词:文明病;生态;森林医院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切都飞速发展,人们开始由最初的解决温饱问题转向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甚至出现了精神文明高于物质文明,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滋生了“文明病”。文明病不仅仅包括身体上的疾病,也包括各种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以及对城市工作节奏不适而产生的躁动等等。身体上的疾病,可以找中医、西医进行治愈,但是心理上的疾病不是简单就能得到有效的舒解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只有在两者都达到健康的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最高的产值。中国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其实人们在吃药的同时心情也会随着病情变得飘忽不定,这不仅仅对身体没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在某种情况下会把病情弄得反反复复。针对以上问题,我提议推广生态医院的构建。虽然在日本很早的时候就建成了诸如:“森林健康医院”、“森林氧吧”,但是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中国现在建的大多的森林医院都是关于农作物的医院,具体到为人类服务的还不多。或许在日本建立森林医院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不过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出现,我想此时中国的森林医院也该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各个地方。

根据从书上和网站上的检索发现,近代建立了诸如“森林浴”、“森林健康医院”等有关生态康复的结构,同时在德国在衍出了“森林山地疗法”等类似的结构。

在中国存在有关类似的如:森林氧吧、森林网络医院等。中国现在存在的森林医院、森林氧吧大多是有关森林旅游胜地,而单纯的为缓解人类病情的类似的生态医院,很少存在。

1中国森林医院的构建及发展前景

现在中国各个大中小城市无不存在着“文明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城市人开始追求养生保健,然而药物是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疗效,所以很多的养生保健的休闲吧、养生堂等,迎合了大众心理上的需求。我认为最好的养生是追求在最自然的环境里慢慢舒展自己,使得自己能在片刻逃离城市的烦躁。所以我认为森林医院在中国各城市中还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带给城市中的人们的压力也是有增无减,虽然现在实现了科技化、智能化,但是人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巨大压力下,大多数工作人员容易患有焦虑症、狂躁症、神经衰弱等,于是滋生了一种新病“文明病”。我认为推广森林医院的构建,可以帮助很大一部分人。

2森林医院的发展历程

1930年,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教授杜金(Bp.toKnH)博士发现森林植物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能杀死细菌、病毒,他命名为“芬多精”[1]。1980年日本国立大学神山惠山教授对植物精气,在不同气象、地理条件下的保健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植物精气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萜烯化合物的生理功效有:镇痛、驱虫、抗菌、抗组胺、抗炎、抗风湿、促进胆汁分泌、利尿、祛痰、降血压、解毒、镇静、止泻等作用[1]。国外存在的例子:日本构建了诸如:森林健康医院、森林浴、森林氧吧等类似的用植物治病的机构,后来在德国也出现了“森林山地疗法”。国内存在的例子:浙江医院已经在2011年6月13号与遂昌县人民政府签定关于共同开展森林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合作研究协议,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森林环境对人类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日本相继构建了诸如:森林健康医院、森林浴、森林氧吧等类似的用植物治病的机构,后来在德国也出现了“森林山地疗法”。

3构建森林医院的目的和意义

构建森林医院主要有一下目的:1)人经常处在优美、安静的绿色环境中,有利于患有诸如: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脏病等的人恢复健康。2)在森林中行走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和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提高工作效率。3)树木的增加可以调节城市的微气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同时不同的树木可以吸收其对应的污染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4)森林医院让人们在最舒服的状态下治疗病情,不打针、不吃药不仅会对那些晕针的人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对那些天天在病房里挣扎的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治疗。

研究的意义:在中国近些年来森林旅游也变得流行起来,森林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更吸引人们的关键就是森林环境,实质是森林环境所具有的保健功能。如何充分利用森林的保健功能,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突出森林旅游的特色,发展可持续森林旅游。森林医院正是在森林旅游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植物精气,突出森林对人类的天然保健作用。

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由煤烟型污染、光化学污染进入到了室内化学污染,然而我认为此时的中国正经受这3种污染期的共同伤害。尽管人类不断战胜自然、社会不断进步,但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与其说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类一点点的战胜自然,不如说人类正用越来越高科技的手段破坏着自然。现在不仅仅在中国,在所有发展比较快的地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利用,最后都会富集到人类身上,而且通过一定的放大作用最终导致“人类污染”。当人类自己都被自己的家园当成“垃圾”,都逐渐被一点点抛弃的时候,人类就会走向自己的灭亡。森林医院不仅仅可以治愈人类的“文明病”,同时对于环境问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森林医院能“修复”人类,更能“修复”生态。所以构建森林医院已经迫在眉睫,而且在森林医院的前景也符合现在提倡的生态城市、甚至同样适用与以后的智能城市、智能地球。

参考文献:

[1]侯碧清,张正佳,易仕林.城市绿地景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俞欣.浙江医院开展森林环境对人类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DB/oL].健康报网讯,2011-06-15.

[3]吴楚材,吴章文,罗江斌.植物精气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精神医学前景篇8

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常以“关爱生命”、“健康至上”等为主题,这些内容与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内容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医学院校校园文化还有其传统上的特点,即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带有传统性的校园文化,比如,每年新生入校时,医学院校的校园里总会回荡着气势磅礴的医学生誓词;比如医学院院校的讲台上,教师的服装总是象征着职业特征的白大褂;比如,华佗、张仲景的雕像在中医学院的校园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

示范与辐射功能学校形象和优秀人物对医学生有着示范心理作用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丰富、个性鲜明,但自控能力较弱,最易受他人及环境的感染,因而也最具可塑性。在医学院校,学校常常有目的地把培养出来的名医、名师以及对社会有卓越贡献的优秀人才的治学态度、职业道德、生活方式等优秀的品质,或以名人塑像、纪念亭等人文景观的形式,或以视频、讲座等手段向在校医学生宣传,塑造学校的光辉形象,让学生感到自豪,营造一种使人振作,催人向上的强烈气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促进医学生社会化角色的转换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亚文化,和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同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积极、健康、向上的医学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的学习、工作目标,促进医学生价值取、个体角色扮演的社会化。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学会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学会主动或被动去扮演未来医生的角色,肩负起社会对医学生更高的期望,在学习中实现医学生社会化的转变。

规范医学生行为,督促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学习期间的医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感染和熏陶的同时,他们的行为、思想也受到校园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发挥这种约束功能的是学校多年来形成的制度文化、共同认同的道德规范以及具有特点的文化传统,它们共同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广泛的约束。根据医学科学特点制定的医学院校实验室规则、临床操作要求等规章制度,具有规范医学生行为的功能,使之强烈地感受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医学生置身于高雅的校园环境中,深厚的人文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逐渐内化为个人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学生成长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成长在严谨务实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在积极进取的校风中,就会逐步克服现代大学生浮噪、好高骛远的作风和与这种环境不协调、不和谐行为,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统一到学校的目标上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激励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精神的产生当前,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渐演化成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大大降低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得医务人员“白医天使”的形象严重受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校的医学生必然受到大量的负面信息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的职业崇高感丧失,并对所选择职业的认同感下降,更难以树立起从事本行业所应具有的专业精神。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学校风气、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本校特色、历史积淀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既能尊重校园人的个性特点又能给予校园人不断成长的空间,从而产生凝聚和激励作用,这种作用使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进而创造出和谐、向上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医学生耳濡目染,增强从事医务工作的光荣感,激发医学生的专业精神,确立为医学事业而奋斗的职业信念。正如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所言:“世界一流大学必然要求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3]。”总而言之,营造医学院校特有的、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丽单位:成都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精神医学前景篇9

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德、医道、生命、健康等问题的深刻看法和认识,形成了传统医学伦理观,铸就了早期的医学伦理大厦。它的精诚合一的医德观、以人为本的医道观、“三才”统一的整体观以及朴素的生命质量观为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源,并给当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颇多借鉴。

【关键词】中国传统医学;医学伦理观;医学伦理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其间随着医疗活动的延伸,历代医家的诊疗实践和辛勤著述,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卫生知识和预防、诊疗、康复、保健经验,而且形成了对医德、医道、生命、健康等问题的深刻看法和认识,形成了传统医学伦理观,铸就了早期的医学伦理大厦。

1精诚合一的医德观

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许多先进的医德思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文献当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述的《大医精诚》篇,文中“精”“诚”二字把中国传统医德原则规范概括到极致。

1.1为医要“精”,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早在《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历代名医也纷纷从“精”“博”去要求自己。东汉华佗“游学徐土,精通数经”[1]。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医术的高明源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医要“多闻博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为医医术要“精”。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言:“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明代医家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中说:“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浅。”

1.2为医要“诚”,诚对病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告戒医家:“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行医之体要“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在病人家中“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灵醁兼陈,看有若无。”宋代《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医工论》提出,医者要赤诚济世,“凡病家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为医要“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反是者,为生灵之巨寇”。元代医家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为医先去贪嗔》也说:“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

1.3为医要“诚”,还要诚对同道作为一个医生,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要求:“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宋代佚名《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医工论》中指出:“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仍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批评褒己贬人的庸医:“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已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疴,惟毁前医之过以骇患者。”陈实功在《外科正宗》提出要尊重同道:“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

2以人为本的医道观

中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天地万物,莫贵于人,把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预防疾病、追求健康长寿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核心。“医乃仁术”更是以人为本的医道观的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倡导以人为本,认为性命攸关为大,医家应潜于医道,济世救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师传》讲:“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从“爱身知己”“爱人知人”出发,指出“精究方术”是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王叔和《脉经·序》中言“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一言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皇甫谧《甲乙经·序》中说“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围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葛洪《肘后备急方·序》中言选录“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以便“贫家野居所能立办”,强调医要“愍人之苦,惆人之急,救人之穷”[2]。禇澄在《禇氏遗书》提出“用药如用兵”“当验之药未验,切勿急投”。

以孙思邈为代表的一些医家,更是把尊重人和爱护人的生命发展到极致,立“仁”为济世救人的指导思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著名论断;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要求医家心怀仁爱,不管“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华夷愚智”,要“皆如至亲之想”。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教导医家要“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施药无二”。清初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仁”还是评价医生的重要标准。南齐杨泉的《物理论·论医》指出良医应是“仁爱之士”“聪明理达”“廉洁淳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宋朝林逋在《省心录·论医》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明医鉴》中也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由此观之,中国传统医学有着以人为本的仁爱传统。

以人为本的医道观还体现在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伦理思想中。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东汉张仲景进而阐述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葛洪提出:“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2]。”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认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清代叶天士研究既病防变,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中国传统医学在阐述治未病思想的同时,对医生作出了明确要求。《黄帝内经》中医分三等,名曰上工、中工、粗工。《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灵枢·逆顺》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葛洪指出:“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载:“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治病救人并不是做医生的根本目的,医生的根本职责应该是真正以人为本,促进健康,防病比治病更为重要。正如著名法国医史学家西格里斯在《亨利·西格里斯论医学史》一书中所说:“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其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

3“三才”统一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医学历来注重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人的疾病与健康,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思维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中国传统医学就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整体观。《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举痛论》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要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考察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的规律,天、地、人三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灵枢·逆顺肥瘦论》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是着眼于个体,还要考虑到自然社会环境、精神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作用。《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本神》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此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疏五过论》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等等。到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又提出“医国-医人-医病”的整体医学模式。《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国”指的是社会因素,“医人”指的是心理因素,“医病”指的是生物因素,这种“医国-医人-医病”的医学模式就是从社会、心理、生物整体的角度来诊治疾病,非常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3]。

相应地,中国传统医学从整体上进行辨证论治。“辨证”的范畴涉及到自然、生物、社会、精神情志等多个方面。“论治”法则也多样化,张仲景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4],说早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言治病求本;治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即三因制宜;还有调理阴阳、调理脏腑、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等法则。中国传统医学这种在整体中辨证,因人、因地、因时论治,在“三才”统一整体中把握个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特色,凸现出人文主义传统和精神,较为贴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朴素的生命质量观

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生存质量或生活质量来衡量其社会存在价值和医学目的的一种伦理观[5]。但是,中国传统医学伦理中的生命质量观一般从自然素质和生理功能的角度出发,关注优生优育,思考生命质量,带有朴素的色彩。

早在隋唐时期,医家们从人的生命质量出发,重视母胎健康。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主张“妊娠之人羸瘦,或挟疾病,既不能养胎,兼害妊娠,故去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胎》中说,妊娠三月,“要居住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情,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惠,无疾”。到宋代,医家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注意人口质量问题。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言:“盖医术之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症,则又险又难”。主张婚育不宜过早,“合男女必当其年”;提倡婚前检查,“凡欲求子,当先察夫妇有无劳伤痼疾而依方调治,使内外和平”;强调房事有节,择时受孕,节欲保精;注重验胎,胎养胎教,对劣胎“宜下之”“以免其祸”。至明代,一些医家从摄生的角度谈及优生优育。万全的《广嗣纪要·寡欲篇》说:“求子之道,男子贵清心寡欲,所以养其精;女子贵平心定意,所以养其血。”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也说:“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由此看来,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生命质量观形成由来已久,有些朴素的色彩,但是仍不失其科学性。

综而观之,中国传统医学在医德理论与实践、疾病和健康的认知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医学伦理观为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源,深刻地体现了医学的人道主义特质。当今,医学发展要走向整体综合的道路,并实现全面的关怀、对人的关注,提升医道中人性的温度和人道的精神,使医学不仅仅是科学,而且是人学[6]。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学伦理观在医学这一发展进程中可供颇多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士孝注.二十六史医家传记新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56.

[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6,240,326.

[3]杨鑫辉.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科学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2):123.

[4]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3.

精神医学前景篇10

摘要:由于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差异,以及疾病诊治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被公众理解和接受,导致目前医患关系到了相当紧张。而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教育的缺失或偏离,也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之一。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如何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及其必要性就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医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

一、职业精神的定义和意义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务工作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主导思想,是其在医学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肯定和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虽然医学职业精神目前尚无准确定义,但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精湛的技术等几个方面不可或缺。2002年美国内科学会、美国医师协会和欧洲内科学联盟共同在《柳叶刀》和《内科医学年鉴》两本权威杂志上发表了“现代临床医师职业精神”,提出医师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和十条职业责任。三项基本原则分别是患者利益首位原则、患者自主原则、社会公平原则;十条职业责任分别是提高业务能力、对患者诚实、为患者保密、和患者保持适当关系、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享有医疗、有限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对科学知识负有责任、解决利益冲突维护信任、对职责负有责任。

二、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现状和原因

在当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中白衣天使被冠上了“白狼”的外号,这实际上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医疗行业的物化现象凸显,导致少数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下滑或缺失。个人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在自身价值体现的方向上会产生与卫生职业精神不相符的偏离。由于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卫生投入严重不足,补偿机制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相应影响到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使医务人员在与其他行业的比较中会有比较大的落差,这就会滋生过度医疗现象。新医改明确要求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这就要求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应补偿机制。

2.医院因素。医院的管理者对职业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忽视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职工收入主要靠医院医疗收入发放,导致医务人员的自身价值体现与科室收入挂钩现象明显,对职工业务深造、自身发展关心不够,都会使医务人员只重视工作量和业务收入,忽视自身职业精神建设。

3.个人因素。一方面,医务人员面临的诱惑不断加大,利益观产生改变,由于医院的考核也把经济指标放在重要位置,且和个人收入直接相关,这就使部分医师忽视自身职业精神建设,小病大治,收受红包回扣。如医院不对类似现象及时查处,就会导致其他人的效仿,最终在整个行业内变为一种潜规则。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日常工作量大,作息时间缺乏规律,甚至工作中需接触射线等毒害物质,同时还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伤医事件层出不穷且不能对其及时严惩的背景下,医务人员承担了空前的精神压力,也会挫伤积极性,迷失自身发展的方向,与卫生职业精神背道而驰。

三、如何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精神

1.重视医学生教育。目前,中国的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是传统模式占主导,存在重视科学技术、疾病诊治等专业教育,忽略对医学生人格的培养,对职业精神的培养停留在课堂教育,缺乏时效,与现实脱节,导致医学生缺乏对卫生行业职业精神的正确认识。因此,职业精神教育应作为医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在医学高等学校中的课程要增加医学伦理、职业精神方面的课时;其次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医学生教育的道德素质和伦理素质的综合教育,增加案例教学等,使医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就具备健康饱满的职业精神。

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医院文化产生的凝聚力可增进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使医务人员自觉弘扬职业精神、维护医院形象。因此要把医学伦理、人文关怀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亲情化服务理念,营造人性化服务氛围。医院绩效分配也不能过分物化,完全参照科室和个人的经济收入考核,而应以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衡量标准,使全体医务人员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进而提高职业精神水准。

3.加快医改步伐,增进社会认可。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尽快实现医务人员收支两条线,真正公平有效地实现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使医务人员的法定收入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平衡,保证医务人员队伍稳定,使他们专心工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公众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医学科技的发展尚未达到治疗预防所有已知和未知疾病的水平,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公众对顶尖医疗科技的知晓速度要远远快于对医务人员的培养速度,公众要理解一名医学生成长为顶级专家所需要的过程,而且要理解疾病诊治的复杂性。

4.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临床技能。医学的科学精神是职业精神的基础,求真务实、尊重医学规律,遵循医疗规范,不断探究疾病诊疗技术、提高诊疗水平是对全体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科学精神是医学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源泉,使生物医学得到不断发展,是否能及时、全面、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影响病患对医院、医师的信任,同时也影响社会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评价。这些都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务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四、展望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医疗行业投入不断加大,医疗卫生行业正面临医疗模式转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等各种新挑战,以及随之而来的人民群众和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培育的模式和方法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多所医学高等院校和医院管理人员已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不同工作模式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培育,包括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旨在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方式都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医学作为自然科学具有特殊性,需要通过人文科学来加强医务人员素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才能推动现代医学健康发展,提高服务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核心,充分体现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理念的价值诉求,使医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医患沟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

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医院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医院管理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精神教育,唤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感,使他们提高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和义务、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意识。同时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分配方案等,在保障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前提下,使医务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弘扬新时期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重树“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涧玲,郭勇.医学职业精神视域下的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