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神医学现状十篇精神医学现状十篇

精神医学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9:24

精神医学现状篇1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92-01

1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最早发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文化界的展开。我比较认同的人文精神含义大致有以下三点:即尊重个人经验、维护个体尊严、尊重个人思想。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种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尊严的维护,价值的关心;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和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是一种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养,是指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社会学,人文学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力,能与人和谐相处的沟通能力。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核心就是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就是关爱生命。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也是如此,《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家唯一之目的就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因此,“仁爱救人”、“救死扶伤”就是古今中外医学家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治疗、护理等临床活动各个环节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文明价值在尊重人,关心人。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结合医学伦理课程进行。

2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我国的医学生多数为理科生,由于我们的高考制度影响,很多高级中学几乎不开设文科课程,造成理科学生对文学的缺乏,进入医学院校后,又几乎没有人文学习的环境,学校的人文教育力度也不够,所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不明显。

医学院校重视医学教学和科研,轻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折射出医学院校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加上医学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而对文学知识不够重视,进而表现为人文功底薄弱。

社会责任感不强,作为医学生,本应具有维护医术的圣洁和为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而现在的医学生多受功利主义影响,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奉献精神,对社会,人文不关心。

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出现表达障碍,有的出现心理孤僻,对老师敬而远之,对同学也是离群索居。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下降,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医学生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交往障碍、冷漠自卑、焦虑抑郁等。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缺乏创造力,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应试教育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标准化思维障碍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

3结合医学伦理教学,塑医学生人文精神

为了更好应对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必须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位置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医学院校必须借力医学伦理课教学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1)医学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确定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学观。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院校主要领导、各部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要达成共识,这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的主导因素。

2)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应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发扬和光大。我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和理学思想家提倡的“人文”的内涵都体现了尊重生命、重义轻利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借鉴。《黄帝内经》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可见生命的珍贵。爱人就是同情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在崇尚科学精神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

3)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医学院校的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和人文修养也有待提高,大专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如在职培训、进修学习等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人文素质和进行人文教育的能力,以便他们能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自觉地做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

4)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把人文精神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医学人文精神核心价值的表现是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关爱和对生命与健康的敬畏与尊重。而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精神,提升医学专业精神。

5)树立“珍爱生命”的医学伦理学理念。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要热爱自己的生命,更要学会善待他人,特别要善待病人,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利,这是医学伦理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同时要让医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从医时能为患者和社会提供身心和精神的健康保障,使社会成员应有的生命和精神价值得到体现,发展医学人文教育就是让他们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胡俊秋,仲其军.医学伦理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伦理学,2010(8).

精神医学现状篇2

关键词:精神医学;pBL;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目前,各种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5%左右,其中得到治疗的不到10%,能够评估和处理的医生极少,这和精神医学(包括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教育的错位有关。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精神医学的教学不仅涉及到本学科医学知识的传授,还要结合其它医学课程来讲授(如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影像学等)。同时鉴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精神医学往往涉及到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司法问题等[1]。这就决定了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复杂。虽然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均有欠缺,但国内和国外医学院校的精神病学教学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学年、教学课时、教学模式以及见习实习的教学课时、教学模式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的分析,试图提出较为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

1精神医学教学课程特点

1.1精神医学具有一般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其它医学学科一样,精神医学的教学也讲求疾病的症状认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最终的目的也是治疗疾病。精神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精神活动与大脑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精神疾病需要生物学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所以精神医学的教学思路与其它临床学科有共同之处。

1.2精神医学的学科联系更加广泛精神医学除了与其它临床医学分支学科有密切联系外,还与各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精神医学上更加如此,因此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联系更加广泛。同时与司法上的联系也随着社会问题的被重视而受到关注。

1.3精神医学教学方式受限精神疾病具有抽象的特点,其症状涉及到思维、意识等抽象概念,常常难以形象表达,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手段较单一。随着患者隐私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特殊观念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案例紧缺,大部分院校使用的教学录像还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学生在课程上无法通过更多更形象的方式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1.4精神病学的不受重视(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和医院中,精神医学或精神科都被认为是"小科")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影响,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下降,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或考试及格,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困难,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较为困难。

2目前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

2.1日本九州大学医学本科六年制,在第四学年中设置精神病学课程。其中精神病学的理论大课共有16次课,90min/次,共24h。课程要在1个月内集中完成。第5年时进入临床医学实习,医学生以4人为一组,开展床边实习,以1w为限。在此期间中,主要是体验精神科医疗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第6年,开展4个月精神科实习,一般2~4人一组,学生参加到研修医师、医生、主治医生中去,成为一个小型团体,连续开展1个月的床边实习研修[2]。

2.2英国皇家精神学院精神科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远远多于我国,几乎涵盖了精神科所有专业课程。见习实习时间也多于我国,如牛津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见习实习课程共有8w,安排在第5年。一般成人精神科的4w见习,以及在老年精神病科,法医精神病科,青春期精神病科和一般医院的精神科共4w的见习[3]。

2.3中国香港地区精神病学教学延续了英国的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本科阶段精神病学理论教学达38.25学时,见习教学达89学时,共计127.25学时。精神病学教学安排在本科第四学年。课程设置比较国内增加了许多。89个学时的见习又分为7次教学查房、5次医疗查房、3次访问、13次小组讨论及1次个别辅导;在整个精神病学教学期间,学生只学习一门课程,在没有安排的其它时间,学生也要求到病房学习[4-5]。

2.4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6]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情况,其中精神病学也有差异,尤其在实习教学方面,美国有106所院校安排精神病学实习课程,平均时间约6.2w,而中国只有2所院校有精神病学实习教学,平均只有2w左右。可见至少在实习教学方面,中美有巨大的差别。

3目前国内的精神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3.1问题启发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学习与环境、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设计问题或任务,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来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课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或讲解,其必须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思考、查阅文献资料来逐步解答问题,而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的训练。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教师虽然不是学习的主体,但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技巧的要求却很高,除了设计合理的问题之外,还要求教师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等技巧。对于精神医学的学习来说,这一教学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7-8]。对于医学专业来说,各位老师均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因此对学科及相关知识掌握得较为全面,应用pBL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其不足之处在于国内的生源和师资现状,与欧美及香港的情况不同[4,9],国内医学生人数众多,相反的,师资力量却较为欠缺,配套的科室、设备也难以跟进,这就使得pBL这种需要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的进行,预计无法完全发挥这种学习方法的最高效率。

3.2案例分析教学法[10]医学是以人为本的,这就决定了案例分析必然会带来讲授法无法带来的学习效果。这一方法与上述pBL教学法的问题引导方式不同,案例分析法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案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的方法是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更加融会贯通,这一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见习、实习教学中。对于精神医学教学,这一方法尤其重要而效果显著。鉴于精神疾病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主观性、经验性诊断的特点,如果只是课堂讲授,学生永远无法掌握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而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学生形成对疾病的初步印象,积累一定的形像经验和记忆,有利于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对于精神医学来说,其缺点主要在于精神疾病多设计患者隐私,即使是教学医院,患者也往往不愿在多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

3.3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11]与上述案例分析法相似,在无法得到典型或所需要的案例时,部分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在精神医学教学中也时有被采用。这种方法是在课前由教师设计各种场景,在与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一定协商的基础上,有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患者和家属的角色,模拟临床实际就诊程序,从而使学生亲临其境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精神医学的教学中更为重要,可以在避免侵犯患者隐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这一方法较为容易设计和执行,不足之处在于角色扮演与真实案例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调整。

3.4远程网络教学这种教学往往以网络课程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这一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离开了课堂,学生与教师不需要面对面教授。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见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人际关系、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欠缺。目前国内也有少数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网络课程,但大多数形式单一、内容单一,且使用起来较为繁杂,版权的问题也影响了其共享性。因此,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3.5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混合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包括ppt、图片、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使得课堂讲授法的丰富性大大提高,也使得既往无法表达的观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地表达出来。部分教学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这些充其量只能说是教学手段的丰富,而非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是在精神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都乐于和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但并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而是各自为政。也有部分学校的教学流于表面,为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4讨论

19世纪末西医精神病学传入中国,20世纪初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置了精神病学课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卫生部对精神病学教学的内容和时数有了统一的规定(72h),1980年以后卫生部不再严格规定各门课的教学时数,目前多数院校精神病学课程仅有20~30学时,内容也仅限于绪论症状学、精神分裂症、情感、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12]。见习和实习教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实习教学医院。

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应该是建筑在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基础上,究其根本就是能够培养解决精神科常见病和多见病的医学生;目前的矛盾就在于旧的精神病学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整体医学的要求,培养的医生对精神疾病诊断的误诊率高(如大多数通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误诊),本世纪是脑科的世纪,表现在医院就是神经精神科的发展,其中的精神科是目前最有潜力、也是发展最滞后的一门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精神医学正面临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改革医学教育,让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与时俱进。

而目前国内的精神病学教学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院校对精神医学的教学采取不重视甚至忽视的态度,有的院校精神病学甚至不是必修科目,由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表现得可有可无;教学时数的设置不合理,理论时数偏少,见习教学不到位,不少学校的精神病学见习常常很多学生缺席;实习教学欠缺,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学校安排了精神病学的实习课,时间又太短,这不仅与国外的精神病学教学有很大差异,根本上也忽视了精神病学的特殊性以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由此我们建议,若要提高精神医学的教学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进:①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医学院校加强对本课程教学的重视,要清楚的认识精神疾病的特点,疾病的影响力和发病现状,要充分认识精神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恰当的教学学时分配。②提倡加强理论课学习:建议将精神医学(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推广到学校的所有临床相关专业。将精神病学作为和内科、外科、神经科等所谓的"大科"同等位置上的二级学科对待。增加理论教学时数,争取将常见病和多发病都让学生有系统的了解,教学时数的的增加也有利于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正确的深刻的理解。③加强精神病学的实践教学:目前虽然多数院校都安排精神病学的见习教学,但在时长和重视程度上与国外差异很大,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设置或增加精神病学的实习教学,由于精神病学的特殊性,很多症状和疾病必须通过实例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精神病学的特点和处理。因此需要提高实习教学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我们认为至少需要2w,每日8学时的实习时间。④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如上所述,精神病学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在实践中去学习,因此建议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种手段联合教学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教学和问题启发式教学(pBL)等,这样在由于学科特殊性而无法通过实例教学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互相的探讨、启发和学习而掌握相关的知识。

总之,精神病学的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10.

[2]王祖承.日本九州大学精神病学教学计划[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1):61-62.

[3]郭晓云,王祖承.英国精神病学教学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6):308-381.

[4]梁华君,潘集阳,马萍等.粤港医学本科教育中精神病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376-391.

[5]蒋良函,闻晖,沈瑜君,等.台湾香港地区精神医学教育简介[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3):189-190.

[6]孙宝志.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J].医学教育,2002,8(4):16-19.

[7]曹玉萍,张亚林.pBL教学在精神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47-148.

[8]王大文,戚昕.p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4):479-483.

[9]wangZucheng,GuoXiaoyun.thepresentsituationoftheteachingofpsychiatryinengland[J].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2009,21(6):380-381.

[10]SunZhenghai,YanFengwu.applicationofcaseteachingmethodinclinicalteachingofpsychiatry[J].JournalofQiqiharmedicalCollege,2006,27(4):464.

精神医学现状篇3

鄞州人民医院于1985年设置了精神卫生科,是综合性医院中较早设置精神卫生科的医院。近几年,随着医院的发展和精神科方面需要的增加,我院精神卫生科工作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主要表现为精神科病房会诊量和精神科门诊数量均有较大的增加。精神科会诊和精神科门诊工作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不同。为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次研究对临床各科请精神科会诊的195例病人,将其与同期在精神科门诊首次就诊的720例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鄞州人民医院临床各科请精神科会诊的病人195例,和同期在精神卫生科门诊首次就诊的病人720例。精神科会诊组男92例,女103例,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51.71±18.62)岁,精神卫生科门诊组男322例,女398例,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41.80±15.83)岁,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0,p

1.2 方法 比较两组病人精神障碍类别及使用的精神药物类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精神障碍类别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会诊组占前三位的病种为神经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门诊组占前三位的病种为神经症、心境障碍及心理生理障碍。

会诊组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与门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5.19、69.87、14.59,p均

2.2 两组病人使用的精神药物类别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不管是门诊病人还是会诊病人,所使用的药物占前两位的均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5-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Ri)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5-serotoninnorepinephrinereuptakeinhibitors,SnRi)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会诊组排第三位的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而门诊组排第三位的为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antidepressants,tCa)。

会诊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比率高于门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0.91、6.03,p均

转贴于3 讨论

近年来,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吴文源等[1]报道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中,精神疾病患病率为20%~70%,综合医院初诊患者分类中,略高于1/3的患者是躯体疾病,不足1/3的患者是心理疾病,即神经症,其余1/3的患者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会诊和门诊中,排第一位的病种均为神经症。在会诊组排第二、三位的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而门诊组排第二、三位的为心境障碍及心理生理障碍。在综合性医院,病人基本上是因为躯体疾病或症状而住院,而门诊,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临床各科转诊,因而,综合性医院精神科处理的病人,与躯体疾病或症状关系密切,即使是焦虑症、抑郁症等,亦常主诉有较多的躯体症状,鉴别症状主要由躯体疾病还是由心理因素所致非常重要。另外,鄞州人民医院没有精神科病房,故发病率高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并不多。

从两组病种的差异可以看出,会诊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比例大,而门诊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比例大。本次研究得出会诊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门诊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诊的比率逐渐增加。会诊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特别是谵妄的比率明显高于门诊组。这两点是由于住院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器质性疾病发病率高,而且器质性疾病总体上比门诊组要严重得多。王高华[2]和兰光华[3]分别在有关综合医院会诊联络5~10年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会诊病人存在年龄升高、内科、老年科会诊比率增加的现象。本次研究也印证了这一事实。在综合性医院开展精神科会诊,需要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扎实理论和临床基础,在对症处理精神症状的同时,要积极寻找导致精神症状的原因。在使用精神药物时,要充分估计精神药物对器质性疾病的影响及与相关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与此相关的,安全性好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会诊组使用比率高于门诊组。而且,器质性精神障碍往往只需短期用药,如病人处于谵妄状态,出现行为紊乱等,一般症状控制即可较快停药,故对价格考虑较少。但不管是会诊还是门诊的处理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均已成为主流。

SSRi和SnRi类抗抑郁药在两组的使用比例均相当高,两组无明显区别。这是因为综合性医院不管是精神科门诊还是会诊,均有相当多的病人表现为焦虑、抑郁及体检、各种辅助检查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SSRi及SnRi类抗抑郁药对这些症状均有良好的疗效,而且耐受性好。失眠为精神科门诊及会诊病人的又一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症状,故苯二氮卓类的应用比例亦相当高。但门诊更多的为失眠症及焦虑、抑郁障碍伴发的失眠,而病房的这类病人除原来睡眠不好外,很多与躯体疾病导致痛苦,对躯体疾病的担心,环境的改变等有关。因为病人常对失眠的症状非常关注,希望改善的要求很迫切,为较快缓解病人这方面症状,医师常会选择使用苯二氮卓类。除因失眠而使用该类药外,不论病房还是门诊,均有很多是因为焦虑,包括少量惊恐障碍而使用苯二氮卓类。病房还有因急性兴奋躁动及酒依赖病人为缓解戒断症状而应用苯二氮卓类。

综上所述,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会诊和门诊病人的主要病种、主要使用的精神药物是相同的,因而,相同点是主要的。但这两组病人许多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导致用药也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器质性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而,要搞好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工作,既要有专科医院医生所具有的功能性精神疾病诊治的技能,又要熟知器质性疾病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诊治。

本次研究虽总结出精神科会诊与门诊的一些异同,并对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但对原因的深入分析存在一定的欠缺,这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吴文源,季建林.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

精神医学现状篇4

关键词:精神医学;pBL;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目前,各种需要治疗的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5%左右,其中得到治疗的不到10%,能够评估和处理的医生极少,这和精神医学(包括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教育的错位有关。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精神医学的教学不仅涉及到本学科医学知识的传授,还要结合其它医学课程来讲授(如相关的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影像学等)。同时鉴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精神医学往往涉及到其它方面的问题,如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司法问题等[1]。这就决定了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复杂。虽然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均有欠缺,但国内和国外医学院校的精神病学教学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开展理论课程的教学学年、教学课时、教学模式以及见习实习的教学课时、教学模式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的分析,试图提出较为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

1精神医学教学课程特点

1.1精神医学具有一般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其它医学学科一样,精神医学的教学也讲求疾病的症状认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最终的目的也是治疗疾病。精神疾病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精神活动与大脑有着密切关系。很多精神疾病需要生物学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所以精神医学的教学思路与其它临床学科有共同之处。

1.2精神医学的学科联系更加广泛精神医学除了与其它临床医学分支学科有密切联系外,还与各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精神医学上更加如此,因此精神医学与人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联系更加广泛。同时与司法上的联系也随着社会问题的被重视而受到关注。

1.3精神医学教学方式受限精神疾病具有抽象的特点,其症状涉及到思维、意识等抽象概念,常常难以形象表达,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手段较单一。随着患者隐私意识的提高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特殊观念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案例紧缺,大部分院校使用的教学录像还是几十年前的作品。学生在课程上无法通过更多更形象的方式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1.4精神病学的不受重视(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和医院中,精神医学或精神科都被认为是"小科")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影响,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下降,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学分或考试及格,这就使得精神医学的教学更加困难,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果较为困难。

2目前国内外精神医学教学现状

2.1日本九州大学医学本科六年制,在第四学年中设置精神病学课程。其中精神病学的理论大课共有16次课,90min/次,共24h。课程要在1个月内集中完成。第5年时进入临床医学实习,医学生以4人为一组,开展床边实习,以1w为限。在此期间中,主要是体验精神科医疗加深学生对精神疾病的认识。第6年,开展4个月精神科实习,一般2~4人一组,学生参加到研修医师、医生、主治医生中去,成为一个小型团体,连续开展1个月的床边实习研修[2]。

2.2英国皇家精神学院精神科本科阶段课程设置远远多于我国,几乎涵盖了精神科所有专业课程。见习实习时间也多于我国,如牛津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见习实习课程共有8w,安排在第5年。一般成人精神科的4w见习,以及在老年精神病科,法医精神病科,青春期精神病科和一般医院的精神科共4w的见习[3]。

2.3中国香港地区精神病学教学延续了英国的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本科阶段精神病学理论教学达38.25学时,见习教学达89学时,共计127.25学时。精神病学教学安排在本科第四学年。课程设置比较国内增加了许多。89个学时的见习又分为7次教学查房、5次医疗查房、3次访问、13次小组讨论及1次个别辅导;在整个精神病学教学期间,学生只学习一门课程,在没有安排的其它时间,学生也要求到病房学习[4-5]。

2.4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6]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医学课程设置情况,其中精神病学也有差异,尤其在实习教学方面,美国有106所院校安排精神病学实习课程,平均时间约6.2w,而中国只有2所院校有精神病学实习教学,平均只有2w左右。可见至少在实习教学方面,中美有巨大的差别。

3目前国内的精神医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3.1问题启发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学习与环境、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通过设计问题或任务,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来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课前并未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或讲解,其必须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思考、查阅文献资料来逐步解答问题,而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的训练。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教师虽然不是学习的主体,但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技巧的要求却很高,除了设计合理的问题之外,还要求教师掌握全面的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且具备良好的控制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等技巧。对于精神医学的学习来说,这一教学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7-8]。对于医学专业来说,各位老师均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因此对学科及相关知识掌握得较为全面,应用pBL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其不足之处在于国内的生源和师资现状,与欧美及香港的情况不同[4,9],国内医学生人数众多,相反的,师资力量却较为欠缺,配套的科室、设备也难以跟进,这就使得pBL这种需要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的进行,预计无法完全发挥这种学习方法的最高效率。3.2案例分析教学法[10]医学是以人为本的,这就决定了案例分析必然会带来讲授法无法带来的学习效果。这一方法与上述pBL教学法的问题引导方式不同,案例分析法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案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的方法是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从而更加融会贯通,这一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见习、实习教学中。对于精神医学教学,这一方法尤其重要而效果显著。鉴于精神疾病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以及主观性、经验性诊断的特点,如果只是课堂讲授,学生永远无法掌握一种疾病的诊断、治疗,而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学生形成对疾病的初步印象,积累一定的形像经验和记忆,有利于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对于精神医学来说,其缺点主要在于精神疾病多设计患者隐私,即使是教学医院,患者也往往不愿在多人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

3.3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11]与上述案例分析法相似,在无法得到典型或所需要的案例时,部分教师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在精神医学教学中也时有被采用。这种方法是在课前由教师设计各种场景,在与参加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一定协商的基础上,有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患者和家属的角色,模拟临床实际就诊程序,从而使学生亲临其境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精神医学的教学中更为重要,可以在避免侵犯患者隐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这一方法较为容易设计和执行,不足之处在于角色扮演与真实案例仍有一定差距,需要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调整。

3.4远程网络教学这种教学往往以网络课程为基础,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这一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离开了课堂,学生与教师不需要面对面教授。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使得学习变得容易。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见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对于人际关系、相互合作能力的培养欠缺。目前国内也有少数院校建立了精神医学网络课程,但大多数形式单一、内容单一,且使用起来较为繁杂,版权的问题也影响了其共享性。因此,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3.5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混合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辅以多媒体技术,包括ppt、图片、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使得课堂讲授法的丰富性大大提高,也使得既往无法表达的观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形象地表达出来。部分教学通过网络互动的形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这些充其量只能说是教学手段的丰富,而非教学方式的改革。这是在精神医学和其它临床医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都乐于和主动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但并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而是各自为政。也有部分学校的教学流于表面,为应用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4讨论

19世纪末西医精神病学传入中国,20世纪初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的医学院校开始设置了精神病学课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卫生部对精神病学教学的内容和时数有了统一的规定(72h),1980年以后卫生部不再严格规定各门课的教学时数,目前多数院校精神病学课程仅有20~30学时,内容也仅限于绪论症状学、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12]。见习和实习教学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实习教学医院。

理想的精神医学教学模式应该是建筑在为临床医学服务的基础上,究其根本就是能够培养解决精神科常见病和多见病的医学生;目前的矛盾就在于旧的精神病学教学不能满足现代整体医学的要求,培养的医生对精神疾病诊断的误诊率高(如大多数通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误诊),本世纪是脑科的世纪,表现在医院就是神经精神科的发展,其中的精神科是目前最有潜力、也是发展最滞后的一门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精神医学正面临一个重大机遇,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改革医学教育,让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与时俱进。

精神医学现状篇5

【关键词】  精神疾病患者 急危状态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精神疾病是我国目前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且因其易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和精神刺激会产生急危状态。急危状态不仅对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及社会的安定和秩序造成影响,也对患者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对急危状态的防范和干预,成为精神疾病学专家一直都致力研究的热点问题。统观近几年精神疾病急危状态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本文分别从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噎食行为四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有关部门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的安全作出一点贡献。

        1 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或精神病状的影响下,突发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其中以攻击为最常见[1]。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和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暴力行为具有突发、多变、凶狠、残暴、后果严重等特点[2]。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一度成为社会关注并加以防范的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行为,因此,医护人员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应严厉控制,并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治疗,力求对精神病患一切可能产生暴力行为的因素提早处理,把隐患扼杀在产生的萌芽期。

        1.1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

        1.1.1受精神症状支配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与患者心理活动紊乱密切相关,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3-5]。患者由于被长期关于封闭的房间里,久而久之会产生严重的厌烦情绪,特别当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配合态度产生不耐烦的心理时,会采用强制的手段去处理问题,如强行让患者服药、打针,强行让患者吃饭、睡觉等,更会激起患者的敌对态度,当患者的心情压抑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爆发,严重者甚至会破坏公共设施,对医护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此外,当患者对医护提出要求未得到同意时,也会发生暴力行为。

        1.1.2家庭社会因素

        由于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其置之不理,或者表露出嫌弃的意味,从未悉心照顾过患者,长久以来患者会对其家属产生仇视心理,一旦其家属有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触动了患者,患者就会用极端的手段去平抚心理的不快,有可能会危及到其家属的生命安全。除了家庭,还有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也会造成患者的厌世情结,社会给予患者一定的压力,当患者无法承担来自整个社会的重负时,会面临崩溃,有可能会发生自残行为,甚至会产生自杀倾向。

        1.1.3自知力因素

        患者对自己精神病状态的认知能力越低,产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越大[6]。由于患者认知能力低,对于被迫入院会产生恐惧和严重不满,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有所怀疑,甚至会有被害妄想,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抵抗态度,言行过当可能会谩骂和攻击医护人员,从而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治疗进程。

        1.2护理对策

        对于患者的暴力行为,医护人员只有早发现、早控制才能有效的进行防范。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暴力防控能力的培训,识别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和信号,学会自身的防护方法,对于暴力袭击,首先学会自保才有可能进一步制服患者。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需提供单独的病房,让患者有充分的空间活动,二来也可避免其它患者受到其倾害。医护人员还应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施以关爱的之心,给其营造温暖和缓和的生活环境。此外,还需加强病情观察,对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变化都应及时做好应对措施,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很重要。

        2 自杀行为

        据统计,我国自杀成功及自杀未遂者中,患精神障碍的比例分别是64%和42% black (1990)等还认为90%的自杀者在自杀时都有精神障碍。美国和欧洲的数据表明,每年住院精神科患者的自杀率为50~600/10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如何识别患者自杀的征兆,采用适当的措施预防患者的自杀,帮助患者保持生命、健康与尊严。

        2.1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

        2.1.1遗传因素

        家庭的自杀行为历史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家庭成员曾经出现过自杀行为,患者受到一定的刺激就会对其进行模仿,这与家庭的压力过大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

        2.1.2病情因素

        谢斌[7]报道,住院次数是预测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有效指标,研究表明病程较长、易反复者容易发生自杀行为。有报道指出[8-9]精神病人的自杀大多数都发生在刚出院的缓解期,特别当患者初入社会的不适应性,还有家人的不理解都会引起患者自杀心理。

        2.1.3药物因素

        王进义[10]指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因药物的副作用引起患者自杀。cheng[11]也报道了精神分裂病人自杀与应用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关。

        2.2护理对策

        医院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巡逻和守卫工作,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尽管避免患者接触到能够自残的工具,例如小刀,绳子,钉子等危险物品,力求患者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心理变化,对于有异常行为的患者应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情况,平时要时常开导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对于家里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更应着重看待,这都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每个患者的背景材料,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教育,培养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承担压力的勇气和能力。

        3 出走行为

        精神疾病患者的出走行为会使得治疗中断,可能会伤害他人,扰乱到社会正常秩序,引起骚动和恐慌,如果不及时把精神病人送回医院接受治疗,不仅病人自身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也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1出走行为发生的原因

        3.1.1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一般对于自己病情不自知,以为自己与正常人无异,故不需要接受医院治疗,所以经常会选择逃避治疗的方式,出走行为在精神病医院时有发生。再有精神病人存在迫害性内容的幻觉和妄想,为了躲避迫害,患者会突然离开医院。

        3.1.2社会心理因素

        患者在医院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不得与家人和朋友时常见面,对家人的思念,迫切想与家人团聚之情长久在患者心理积聚,但由于病情未全愈又不得出院,故萌发出走的心理。再者,医院封闭式的管理环境,让患者觉得压抑,受到拘束和限制,每天面对无休止的药物和医护人员的管制让患者觉得难以忍受,特别当医护人员偶尔语言态度表现得生硬,更会让患者产生逃脱医院的想法。

        3.2护理对策

        枯燥的生活是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应多组织患者进行工娱活动,既有效地丰富了患者的业余生活,也降低了患者出走的可能。其次,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和端正服务态度,与患者多交流,多关心患者,不能粗暴对待患者,以友好诚恳的态度与患者相处,取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患者认可,患者才会积极配合,静心住院治疗。

        4 噎食行为

        噎食是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的呼吸窒息。精神病患者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患者表现为在进食过程中突然发生严重呛咳,呼吸困难,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12]。基础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者每日三餐进食情况也是精神科医护人员重中之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如果这一环节疏忽了,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后果,给家属带来痛苦,给医院带来负面的影响 和经济负担。

        4.1噎食行为发生的原因

        由于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产生副作用,引起咽喉肌功能失调,抑制咽反射,使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精神病患者服用的药物会引起患者产生饥饿感以及不知饥饱的精神症状而抢食,未经咀嚼强行吞咽也会导致噎食。再者由于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以及业务知识缺乏,对患者出现的异常行为未加防范也会引起噎食。

        4.2护理对策

        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困难,对于吞咽困难者应有专人守护进食或喂食,对于有暴饮暴食行为者,应单独进食,适当控制其进食量,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进食习惯。如果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吞咽反射迟钝,应给予软食,必要时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

        5 小结

        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认知力是极其低下的,他们没有能力判断行为的正常与否,并且他们的行为发生只会在一念之间,常常是有想法就会付出行动,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平时要认真观察,要对患者充分负责,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精神病患者的急危状态一旦发生,不仅患者自身会受到伤害,患者的家庭也会受到伤害,也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把一切可能杜绝在摇篮之中,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拿出关心,爱心,责任心来对待患者,才有可能让患者安心治疗,尽早得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李璐,宋现彩.30例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安全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116.

[2]杨颖.住院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6):370.

[3]王小平,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0,22(1):23.

[4]翟金国.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5(6):62.

[5]屠丽君,张燕红,麻丽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34-1236.

[6]a rangos c,barba ac,gonealezst,et al.v io lence in inpatient with sch izo phren ia a prospective study[j].sch izophren ia bulletin,1999,25(3):493.

[7]谢斌.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预测[j].上海精神病分册,1993,5(2):130-133.

[8]沈建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1985,(1):173-174.

[9]蔺国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1,(8):192.

[10]王进义,林义川,叶红水,等.精神分裂症服药自杀未遂者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007,19(6):362-363.

精神医学现状篇6

【关键词】氯丙嗪;精神病;不良反应;观察

现代社会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中年、老年群体中尤为常见。而氯丙嗪最为现代医学上常用的西药,其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1]。但治疗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对其带来的不良反应给予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30例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范围40-70岁,平均年龄54.4岁;其中,男20例,平均年龄54.6岁,女10例,平均年龄54.1岁。30例患者均属于精神分裂症,对病人具体分类统计后得出,16例偏执型,7例未定型,3例青春型,4例衰退型;所有病人的患病时间在6-12个月,入院治疗时间12个月,30例均服用西药氯丙嗪。

1.2方法

1.2.1口服方式:此方法主要适合成人患者,一般情况下每天的用量在250-750mg,不得一次性服用,需根据情况分次、分量口服。到了适当情况后,可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增减剂量。

1.2.2注射方式:注射使用氯丙嗪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如: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对于成年病人采取肌内注射,剂量通常在30-40mg。对于静脉注射的剂量也要控制在30-40mg。

2结果

对此次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选择氯丙嗪药物治疗,完成结束后的2个月对病人回访调查,以分类统计具体的治疗效果。经过调查回访,显效26例,占86.7%,病人的精神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3例患者疗效一般,占10.0%;仅1例治疗无效,占3.3%,由于患病过久,病情过重治疗无效,精神症状为得到改善。另一方面,30例中出现不良反应供22例,占73.3%,主要表现:低血压、过敏、口干等,这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需采取措施处理。

3讨论

氯丙嗪在医学上又称“冬眠灵”,在精神病治疗中是常用的西医药物,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都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2]。但随着西医药物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氯丙嗪的药效开始关注,发现其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这些需要引起医生的注意。

3.1氯丙嗪的治疗效果

作为一种传统的西医药物,氯丙嗪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长期都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经过一旦时间的使用治疗后,病人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此次研究的30例精神分裂的病人中,大部分患者的幻觉、暴躁、妄想、多动等症状都得到了显著的控制。在医生的指导下,病人家属按期给其服用氯丙嗪,定期定量坚持一段时间后,病人状况明显好转。

3.2氯丙嗪用于精神病中的不良反应

3.2.1口干舌燥。经过一段治疗后,医生观察发现有13例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口干、无力、失眠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且伴有腹部不适应等问题。

3.2.2功能受损。氯丙嗪运用过久会对身体组织功能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常见的功能受损组织多数指肝功能。有时免疫能力较弱的病人会伴有阻塞性黄疸、肝肿大等等。

3.2.3运动障碍。最近几年的临床研究显示,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患者会造成典型的运动障碍[3]。这种阻碍常会影响病人的正常运动能力,稍微运动一段时间则会发生体力不支的问题。

3.2.4过敏反应。临床上此种西药的过敏反应主要体现在皮肤上,通常包括了:皮疹、剥脱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有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紫癜、哮喘等症状,不利于病人健康。

4结论

总而言之,氯丙嗪在临床上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有助于病人的健康恢复。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对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异常作用给病人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邱君龙.100例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学杂志,2009,13(7):61-63.

[2]张金槽.西药氯丙嗪在临床中的治疗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2009,19(10):21-23.

[3]蒋春霞.乡镇医院中西医药物的运用调查[J].亚太传统医学,2009,10(3):15-17.

[4]江开达,罗星光,顾牛范,杨晓敏,张永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5-Ht2a受体基因的关系[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05)

[5]赵琪,彭均,李成建.氯丙嗪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02,(S1)

[6]吴杏容,吴腊容.特大量氯丙嗪中毒的抢救[J].护士进修杂志,1987,(05)

[7]宋立升,高哲石,朱丽萍,陆光华.安坦对氯丙嗪血药浓度的影响―─短期和长期服药病人的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03)

精神医学现状篇7

关键词:临床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医患关系

人文精神顾名思义核心是人,基础是文,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既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也是人类的一种思考。在全社会追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前被认为绝症的病也逐渐能够被治愈,然而人们在享受发达的医学技术带来的益处的同时,医疗实施过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尤其是近几年屡见不鲜的医患事件,更是引起人们对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深思。因此现代的医学教育要将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融入到一起,使现代的医学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真诚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很有必要。

1临床医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历史和现状

1.1研究历史

自古以来,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医学的传统,医者是具有人文内涵的人,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人文关怀和人文行为在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同时给予病人以心灵的关怀和开导。在古代中国,医术常被称作“仁术”[1],而医生则被称作“仁爱之士”,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大量的医书医典中也都曾记载过,医是以“仁”为重,一个合格的医者应兼具仁人之术与仁人之心。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带来了经济市场化,新科技的冲击和价值观的扭曲,这些对医疗行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长期重视以生物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导致临床医学教育缺乏人文素养的教育。

1.2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中存在着表面化、书面化、片面化等现象。表面化是指对临床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虽然在教育体系中突出人文精神,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一再忽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致使临床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更深入地了解与探究人文精神,也就无法在医疗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书面化是指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只是通过书本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大部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知识灌输式的书本会产生消极情绪,拒绝接受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少数医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习到部分医学人文精神,但能够反映到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却微乎其微。片面化是指大众对人文精神的片面化误解,与医理医技等实用性知识相比,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对人文精神持有无所谓态度,不能正确认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并无实际作用或作用甚微,因此可有可无。

2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中面临的问题

2.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我国大大小小的医院越来越多。以前大多的医院是一种公益机构,是一种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而今天的大多数医院却演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从医院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政府对医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才会出现医院越来越利益化,同时可以看出因政府的不重视才会导致医院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2师资队伍不足

在我国,大学教育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体现,它肩负着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的重任,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现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虽然有社会的原因,可是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教育的不完善。[2]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的扩招,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可是教师队伍却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增多,这样往往导致了大学教育不完善。尤其是医学教育上这种状况格外严重。在我国许多医校中也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师资不足造成了医学教育不完善,进而导致医学大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2.3学生培养过程不健全

许多医学院对医学生的培养不健全。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不断的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医学知识,到最后培养出很多高技术低素质的医生[2]。这些高校往往忽略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且它们大多数人文学科的设置很不严谨,比较随意。导致大多数学生在人文学科的学习中只是为了取得完成学业要求的学分,而并未真正获得人文精神的培养[3]。

3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

3.1规范政策与加强管理

首先,国家政策要强调临床医学人文科学化的教育,通过对医学教育课程的规范,加大临床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比重,给教师和医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医学人文精神,切实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到临床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让人文精神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2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除了政策与管理的因素,教师对临床医学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将人文精神融入到临床医学中,就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3],从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师,到临床指导教师都要进行系统性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师的医德医行、学识风范、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榜样。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医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因此要强调临床医学教师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并通过举办人文精神讲座等方式培养临床医学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

3.3重视学生教育

在基础知识教育阶段,要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整合到课程中,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必修课,将医学科目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外选修科目,通过设置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科目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在临床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3],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养。一是在临床教学中教育学生除了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给予病人以心灵的关怀和开导,遵守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而融洽的医患关系;二是要让学生时刻关注身边的人文精神,并将它们融入到临床医学中,在实践过程中整合临床医学资源和人文精神。

4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的积极意义

4.1有效解决医患冲突

将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医者缺乏人文精神,对患者也缺少人文关怀,甚至出现收受红包、拿回扣等医德医风扭曲问题,势必会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和医患冲突的加剧。而现在,医学模式已经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意味着医者需要关注的是患者本身,将医疗的中心放回到为患者解除身心疾病痛苦这一重点上,积极建立基于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学,提高从医者的人文素养,就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利益为上的现状,提高医患间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有效避免医患矛盾的激化,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4.2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培养学生医术医技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使医学生更易适应社会医疗发展的要求。当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到临床医学教育中后,医学院就能够向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输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规范职业行为,改善医疗机构目前的局面与环境,而且可以为下一代医学生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临床医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华玉,朴金花,孙福川.临床医学中人文精神再激活的机制—兼论知情同意实现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困境及其突围[J].医学与哲学,2013,34(11):30-33.

[2]课题组.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J].天中学刊,2002,17(1):109-113.

精神医学现状篇8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状况。方法采用随机访谈式方法,对400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探索性调查。结果就业、经济状况、家庭监护、医疗保障是精神疾病患者突出的生活问题。结论应当尝试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精神疾病的自我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神疾病基本生活状况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自我管理模式

theessentiallifeconditionsurveyofthe400casesofmentaldiseases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lifeconditionofthepatientswithmentaldiseases.methodsitwasaadoptwayoftherandomisedblockinterview,to400casesmakeagroupinginvestigation.Resultstheemploy-ment,economiccondition,familywardshipandmedicalsafeguardareoutstandinglifeproblemofthepatients.Conclu-sionitshouldtry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ngonconstituteaself-supervisemodeofthepatientswithmentaldiseases.

【Keywords】mentaldiseasesbasiclifecondition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ceself-supervise

精神疾病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显现,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类严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终身患病的患者在不断上升[1]。本文拟从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切身状况:就业、收入来源、家庭监护、医疗保障等问题进行调查,旨在阐述:尝试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建立精神疾病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入组对象为2003年4月~200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400例患者,均符合CCmD-2及CCmD-3诊断标准。男240例,女160例;年龄6~72岁,平均(31.65±5.34)岁。精神分裂症255例,心境障碍4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1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1例,分裂样精神病11例,其他35例。

1.2方法采用随机访谈方法,对经过治疗后精神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解,能够做相关检查治疗的患者357例和有家属陪护开放治疗的患者43例,进行就业、经济来源、住院状况、家庭监护、医疗状况调查,并进行百分比统计分析。

2结果

2.1就业状况见表1。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就业困难。400例患者中就业困难人员92例(分流人员61例,无业31例),占23.00%。

表1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就业状况调查略

2.2收入及收入来源见表2。精神疾病患者收入偏低,家庭生活负担重者偏多。400例患者中个人收入低于300元/月或无业人员,家庭生活困难,低保人员共140例,占35.00%。

表2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收入和收入来源调查(略)

2.3患者收入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见表3。精神疾病患者个人收入对家庭生活具有一定影响。400例患者中分别有96例(24.00%)和253例(63.25%)患者的收入是家庭生活的唯一和主要经济来源。这无疑加大了患者的生活压力,患者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家庭生活状况。

2.4住院状况见表4。精神疾病患者再次住院率偏高。400例患者中因病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的有170例,占42.50%。

表3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经济收入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略

表440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状况略

2.5家庭人数组成状况见表5。400例患者中有61例(15.25%)是独居,这对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和监护是十分不利的,这也是一部分患者长期住院的原因。

2.6医疗状况见表6。精神疾病中自费治疗者偏多。400例患者中有186例自费,占46.50%。

表5400例精神疾病患者家庭人数组成状况略

表6400例精神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状况略

3讨论

长期以来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问题和防止疾病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精神卫生工作者,患者家庭、单位和国家医疗保障部门为精神疾病患者所支付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加。通过对本文调查不难看出精神医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业,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维持治疗,预防,监护,医疗保障每一方面的压力都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巨大影响。是否有患者同时具有上述压力本文未做分析,但防止疾病复发,降低医疗支出是改善患者生活状况不争的事实。目前许多国家已在开展和循证研究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program,CDSmp),这是一种新型的自我管理模式,它和传统的单纯的疾病治疗和病人收容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主要是由专业人员在社区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使患者通过系统地学习后能够明确其行为方向,增强对健康的信心,监控疾病症状,情感变化,提高自己对疾病状况的适应能力。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建立了一种经科学验证的适应慢性病管理的保健模式,它强调真正以患者为核心,通过医患协作来保持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的健康状态。从我国上海开展的CDSmp随机调查试验证实:这一新型的教育干预模式是一种较好的社区保健模式[2]。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非常重要,反复发病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家庭致贫,返贫的因素之一。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卫生保健,是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努力的方向。因此应当尝试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自我管理模式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形成以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的工作体系,延续巩固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承接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和康复训练,并把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传授给患者、患者家属、社区人群,通过家庭、社区的力量关心、关爱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疾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精神医学现状篇9

【关键词】异常精神心理因素;慢性结肠炎;二者间因果关系的探讨

综述: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以往医学文献报道慢性结肠炎病因主要归纳为:(1)过敏因素,过敏性病变,受个体差异影响.主要是肠道性过敏,也时有累及皮肤。(2)感染因素: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病毒或真菌。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当吃了不结或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3)自身免疫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工作紧张,压力大及工作生活环境改变往往造,成人们不同程度的发生焦虑.精神紧张,失眠,久之出现一系列无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症候群,如各种神经官能症。有位精神病学者给我们上课时举例说过一病例,此人为领导干部,慢性胃炎曾在多处诊治,花费近万疗效不佳,经人介绍找他,他没敢说他是否有精神心理方面原因,给他服用多虑平,症状改善。本人深受启发,通过3年近100例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观察及在社区跟踪随访发现大多数胃肠病变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现分析报道如下:其中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居多,最小的13岁是初中学生,大的66岁为退休教师,大多数人为有文化知识的白领阶层,有老板,教师,机关干部,律师等,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者达十余年,以上病人均经上级医院诊治及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已服中西药治疗。

这些病人到我处诊治或咨询时,根据病人具体病症分析,基本上都存在精神紧张焦虑,失眠,而久治不愈的患者更加重负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重者建议他们去咨询专科精神心理医生。大都经专科门诊诊治后,服用镇静安神及调理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等治疗后,病人自觉症状基本都有改善。

典型病例:徐某,女性,60岁,退休教师,有慢性结肠炎病史十年,曾经在多家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结肠镜多次检查均未见其他病变,均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均按其治疗,中西医药对症及调理治疗,效果不佳。还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医院专家门诊就诊治疗,效果基本同前,病人很无奈。很巧合患者来配药,谈及此事,根据病人病情及症状,发现其形体消瘦,表情比较焦虑,且睡眠质量差,常服安眠药才能入睡,我就建议她去当地精神病专科医院去咨询,病人去了配了些镇静安神药物,一月后病人告诉我说,就靠你叫我去那咨询就诊,以前从未有医生提起,现症状明显改善,精神也较以前好。病人以后坚持去复诊至无症状。

总结;据最新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导致结肠炎,长期的焦虑、愤怒、恐惧等情绪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肠胃的运动和分泌功能。精神因素虽然不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但精神刺激会导致病人的症状发作或加重。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长期的脑力劳动而缺乏适当的休息和调节是导致结肠炎疾病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报道[2]现代医学认为情志的改变是引起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情志反应作用于神经中枢-丘脑下部-脑干-植物神经系统-效应器这一途径。引发的慢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这一途径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胃肠运动,分泌及吸收功能所致。

体会;随着社区循证医学理论的发展,通过本人在全科医疗中对慢性病的诊治及跟踪随访,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慢性结肠炎中精神心理因素是否为致病因素值得探讨,但加重其病情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精神医学现状篇10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分院,云南会泽654200

[摘要]目的当前,躯体与精神共病已成为常见的医学现象。本文针对综合性医院中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情况进行探究。以供精神卫生服务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将符合要求的1854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开设精神科室。与此同时随机抽取X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选取其中符合要求的1728份作为对照组。结果综合医院已开设精神卫生科室,并督导临床医生接受精神卫生的培训。结论在综合医院的就诊患者中,符合(DSm-1V)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偏高。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识别心理障碍的水平偏低,有时会对已识别的患者处理不当,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有待改进。

[

关键词]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5(b)-0157-02

综合性医院缺乏对心理障碍处理的正确认知[1],因此对其识别水平不高,在各综合性医院均存在精神医学问题的住院患者,而精神障碍涉及各种疾病,老年患者尤为明显,为社会生活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躯体疾病时应结合心理和药物等多种疗法,加快患者全面康复的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一些有躯体主诉却未被识别的患者,医院通常会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进而给予不对症的药物,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也使得就诊费用明显增加。因此,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容人们忽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实际情况,以2012年6月1日为调查起始点,随机抽取本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以及X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岁,病程为8个月~30年。将我院符合本次试验标准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X医院设置为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疾病诊断以及首诊选择医院等来制定《精神科门诊患者调查表》。

1.2方法

1.2.1研究组以2012年6月1日为调查起始点,随机抽取本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中1854例符合要求,即有效率为92.70%,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将该927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开设精神科室。

1.2.2对照组与此同时随机抽取其他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选择与研究组相同的方式诊断,其中1728份符合研究要求,即有效率为86.40%,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将其作为对照组。

1.2.3调查方式调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相关调查人员应该进行查前培训,以便调查时调查员可以及时向患者交代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在调查过程中应做到所有的问卷必须以匿名方式进行。必须当场收回问卷进行登记处理,并进行及时的核对,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1.2.4统计方法制定eXCeL表格,将数据按分类排列,或者利用eXCeL表格的功能使其呈现一定规律性。应用spss16.0数据统计分析。对所有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完数据后要进行重新审核并及时矫正。

2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对综合医院以及专科医院治疗相关疾病的选择情况是不一样的。多数的患者会选择综合医院,其中有79.2%为心境障碍者,87.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诊选择专科医院。精神疾病首诊患者分布:在286例的首症患者中,多数的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少数的患者就诊于专科医院。神经症、心境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会选择到综合医院去就诊;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则会选择专科医院就诊。首诊患者中,症状不同也导致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详见表1。

结合综合医院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女性精神病的发病率是同龄男性的2~3倍;平均年龄低于同等专科医院2~3岁;患者的学历、综合水平以及社会地位都高于同等专科医院的患者(p<0.01)。我们发现在综合医院就症的患者有一个共性,他们人均收入高于同等的专科医院患者,而且其经济负担及家庭收入高于专科医院的患者,因此他们更能承受治疗阶段昂贵的费用。而他们的间接负担和压力与专科医院患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患上精神疾病的都是那些生活压力过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人,其实这些现象不难解释,每个人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都会难免抵制不住精神的压力,从而导致精神异常,进而引发精神病。

3讨论

根据多个资料的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医院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很大的优势[2]。简而言之,综合医院精神科室在许多方面做得优于专科医院。例如在卫生服务、治疗后社会功能恢复、精神卫生服务要求、在心境障碍、心理因素以及相关生理障碍等精神疾病和未成年人精神障碍问题上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在以上方面综合医院确实做出了相应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综合医院也担负着精神卫生服务的崇高使命,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

通过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许多弊端有待改进。很多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限定了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范围,例如医疗资源的不足、缺乏系统的会诊、识别水平低等。这些问题为综合医院走向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落实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制度迫在燃眉之急。在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措施:①首先,在综合性医院也要设立专门的精神医学科室,使研究和服务的方向专业化;②加大力度积极开展联合会诊精神病学的工作,使会诊工作深入的渗透到基层;③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向专业化,实效方向迈进;④加大对精神医学知识的宣传,将精神医学的知识植入人心,从而开拓精神卫生服务的范围,以适应当代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当前,心理卫生问题已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阶段。在经济飞跃的时代,我们在未来生活中将要面对的精神卫生问题更加严重。精神障碍的产生、加重以及解决措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引起了业内学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精神卫生工作也不应该只限于旧模式。现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做好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如何降低各类不良心理问题的萌生。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多数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室设置情况不尽人意,使得心理疾患与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问题越发的严重,大多数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据国内外众多临床案例的分析显示[3],在综合医院中开设精神医学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学科的发展需要与众多主流医学相互融合。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科患者存在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例如未经治愈的精神科患者存在海马萎缩。因此,精神科需要与其他主流学科不断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现代医疗理念应强调精神科与其他主流临床学科的紧密关系。精神因素对躯体疾病的作用是此医疗模式的核心部分,身与心的整合是未来医学发展主要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究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善其现状。

[

参考文献]

[1]卢晓娟.探究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D].吉林大学,2013:16-34.

[2]于德华,吴文源,张明园.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3):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