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媒体的特征十篇网络媒体的特征十篇

网络媒体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47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1

[关键词]新媒体;群体;暴力

[中图分类号]F203;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2-0028-05

伴随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新媒介平台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交活动体系,构建出了一个与现实生活世界相匹配的群体活动空间。网络新媒介平台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系列矛盾问题也在这一空间不断凸显,最近几年,网络空间的暴力事件呈现出高发、易发的态势。可以说,每一起网络公共事件的背后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情境因素,其发生的过程、指向的对象以及利益的诉求均存在不同,但是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个基本的趋势开始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事件本身的影响越来越超出一个阶层的范围,事件所造成的扩散效果越来越重大。很多产生于网络的公共事件对互联网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有些甚至造成破环性影响,面对不断增多的新媒介,有必要探讨的是,在当前网络平台暴力事件触发因素日渐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作为一种情绪化的表达,群体暴力行为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什么,以及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加以应对。

一、互联网群体行为的新特征

在互联网空间进行社会活动的各个群体,一方面,基本遵循网络平台运行的一般规范,另一方面,现实社会情境的个体经历和生活经验也同时作用于网络世界。一般来说,网络社会中活动的主体是每一个单独的个体,人们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生活需求、个人兴趣进行相应的网络社交活动,同一类型的主题可以吸引大量的群体参与,但是这一参与的集群活动不一定能形成群体行动。事实上,个体参与的网络活动,只有在特定公共事件的主题影响下,借助特定因素才有可能形成相对一致的群体性行动。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网络平台的群体活动往往呈现出松散无序的状态,但是,最近几年,伴随新媒体移动终端在社会各个群体中间的广泛普及,新媒介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平台,开始迅速凝聚大量群体的关注与聚焦,而特定公共话题在网络新媒介平台往往容易触发群体行为。在这一背景下,网络群体行为表现出三个新特征,“即时性”、“面具型”和“暴力化”。这三个特征从基本共性来看,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一,从对象上来讲,网络群体行为具有较为明确的针对目标,或者是具体人物、或者是具体组织机构,诉求目标一致,大多数引起网络群体行为的公共话题源自于现实社会的问题,新媒介起到极大的信息扩散效应;其二,从方式上来讲,网络群体行为主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扩散、组织、行动,有特定的组织者或者团体,表达的手段主要在网络平台,也包括部分转化到现实社会;其三,从过程上来讲,网络群体行为大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群体情绪的酝酿阶段,特定话题引发社会各方参与讨论,其次是主题聚焦阶段,针对社会话题的争论、探讨与协商开始形成各种博弈集团,参与的网络个体开始分化不同的阵营,再次是行动爆发阶段,随着事件话题的发展,网络群体的行动开始形成相对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并不都是建立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实际上是每一个个体情感迸发的显现,群体行为容易进而演变成暴力行为。

“即时性”、“面具型”和“暴力化”三个特征也具有各自特点。“即时性”特征充分反映出互联网社会社交活动的基本特性,大量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的传播到社会各个群体中去,信息的这种即时传播性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参与社会话题的行动方式。一方面,社会不同群体关注的话题本身存在不同,但是新媒体凭借“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技术优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特定话题推送进所有人的信息关注视线里,这样,某些社会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就得以超越现实地域、时间、阶层的局限,引起社会各个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新鲜话题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关注兴趣也变得越来越即时性,这意味着,所有社会公共话题都没有办法在网络新媒介空间里得到长久的关注,即使某些话题一度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讨论。

“面具型”特征则与网络空间的基本属性密切相关。网络空间的个体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可以具有更大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性是现实社会人际交往所不具备的。首先,网络社交打破了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限制,借助移动终端,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多个人进行交流,而不必亲身经历,这使得交往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社会规范的依赖与顾及;其次,虚拟空间的个体尽管可以通过视频展现面容,尽管存在网络实名制的规范制度,但是,个体在心理层面上仍然感受到比现实世界强大很多的无拘束感,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个体的情绪性表达更容易得到尽情的展现;另外,特定话题一旦形成大量个体关注之后,人们在“面具化”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形成情绪共振效果,即每一个个体都在互相鼓励表达感情,同时又较少的受到现实规范的约束。

“暴力化”特征则是在前两种特征的影响下呈现出来的,在当前阶段,网络公共话题往往引发,而则更多的借助暴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第一,群体行为的暴力表达往往具有随机性。事实上,许多话题的公众参与并不必然引发暴力情绪与暴力行为的产生,然而,在当前中国网络平台,公众参与话题讨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共识,这就使得很多社会议题很容易变成社会不满情绪的宣泄口,进而引发非理性的暴力行为。第二,网络平台的暴力行为危害逐渐增强。以往的网络暴力主要以语言攻击为主,现在则演变成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并在网络组织人员参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身体攻击,暴力手段表现为线上、线下交织进行。第三,网络暴力行为发生突然、过程快速、结果震撼。从2016年发生的数起网络暴力事件来看,所有暴力事件发生时具有突然性,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与事件的发起者为虚拟化的单独个体密切相关,公共治安管理不可能对每个个体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事件的发生过程不具有持续性,过程简单快速,但是其产生的结果却影响巨大。

二、互联网群体暴力行为的演变轨迹

网络群体行为的新特征与现实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群体暴力的演变轨迹也与该群体的生活现实与个体经历交织在一起。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的发生,往往伴随大量的暴力情绪与暴力行为,这种公共事件的暴力化表达主要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交织影响。

(一)网络社会主流群体新变

但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社会时,最早参与网络活动的群体还主要局限与技术精英,随后是社会中间阶层,而新媒介的应用,这使得社会大众几乎全部纳入进新媒体平台。在这其中,网络社会的群体划分受到社会现实变化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变化衍生于社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社会中低收入群体的内部构成与传统社会相比表现出更多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低收入”有其特定的时空指向意义,具体说来,弱势、下层和边缘突出的是社会各部分同在一个结构之中,只不过地位或位置有强弱、上下、中心与边缘之分。[1]而在网络社会中,主流的参与群体在虚拟世界中是积极的中坚力量,而在现实社会中可能就是收入偏低群体,学界一般认为是指占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较少的群体,将具有上述特征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划入“低收入群体”的范畴之中,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中无固定工作或住所的群体(甚至大学生“蚁族”)等也应当包含在内。[2]

“新失业群体”以及“蚁族”现象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大学普及化在推动中国教育提升的同时,由于就业的地区差异以及个体因素,也产生了大量未能充分就业的年轻大学生劳动力,这一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或者农村,他们家庭条件一般较差,通过个体勤奋努力考上大学,在承担着家庭期望的同时,却往往在毕业后,因为缺少相应的职业培训而在求职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近年来校园内就业竞争激烈,未就业大学生本身承受着心理与生活上的多重压力,这些很容易在特定情境中导致大学生行为的失控。

“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社会流动的另外一种代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农民工的主体,高达1.6亿的群体广泛分布于城市社会建筑、制造、与服务行业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城市成长经历远远超过农村,也是城市“土生土长”,对城市的适应度与认同度超过了他们的父辈。但是,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面临收入低、技能低、缺乏住房和难以落户等一系列障碍,城市社会“本外”文化的偏见使得他们难以交往城市同龄人,同时从事职业的低端分布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流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自愿性隔离”和“自我封闭”的过程、一种社会道德隔离和一种道德基调确认的过程、一种底层生存秩序建构的过程和城市秩序建构的过程[3],城市与农村的两种生活现实张力造成他们自我认同的模糊与未来预期的迷茫。

(二)网络暴力行为的多重触发

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的差异使得网络社会中的主要参与群体经常处在一种个体情感的焦虑状态中,这为暴力行为的触发增添了更多的潜在诱发性与不确定性。

其一,公众的理解偏差。对普通大众来说,“社会边缘群体”具有双重性认知,也即是说,在公众的脑海中,存在“想象的边缘群体”与“现实的边缘群体”这样一种差异。以往在提到“边缘群体”时,人们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衣衫褴褛、穷困潦倒个体形象。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一些以往人们认为不属于边缘群体的社会群体却正在成为边缘群体,诸如未充分就业的大学生等等。当普通公众没有完全了解到当前中国社会低收入群体的新变化时,对于一些个体暴力事件就产生了不能理解与不能接受的认知差异问题。同时,这种认知差异所造成直接效果就是心理与行为上的无防备性,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暴力事件的突发性与扩散性。

其二,虚拟生活的隔阂。大部分网络空间的积极活动者在日常生活处于一种相对封闭化与单一化的环境中,简单的工作――宿舍“线性”生活方式,实际上隔绝了大量的现实人际交往,这不仅与他们个体职业属性有关,也与网络虚拟社会空间形成的模式化生活方式相关。无论是大学生、打工者还是失业者,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极为简单固定化,社会交往的关系圈也非常狭窄,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进行日常的人际交往与娱乐消遣,网络世界往往提供给他们更为强大的心理支撑和情感满足,尽管这种慰藉与现实反差极大。

其三,社会极端思潮的推动。网络空间的非常容易与三种极端社会思潮相结合,即民粹主义、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公民运动。这三种社会思潮本身在现实社会中就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网络事件特定因素的刺激下,进一步的扩大影响,放大了社会破坏力。这其中,民粹主义在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破环性和煽动性,“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特定背景下开始的,转型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腐败、分配不公、道德沦丧等弊端。所以,中国的民粹主义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较少积极意义。”[4]民粹主义善于利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借助扭曲的传统文化、革命理想等历史遗产,宣扬所谓的“完全公平”,鼓动底层群体仇富、仇官,增强阶层之间的敌意与对抗,希望引发大规模的社会骚乱从而实现其特殊目的,民粹主义与暴力行为紧密相连,这是最应该引起警惕的社会思潮。

(三)暴力事件产生的社会效应

首先,公共舆论对于每个事件倾注有广泛的讨论与关注,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情绪,从每一个网络造成的结果来看,社会效应的产生表现为三个阶段:态度、情绪、反思。事件爆发的最开始,其传播速度通常超越了时间、地域、阶层的范围,也即是无论社会任何阶层、无论是否是事件的直接受众,普通群众最开始的反应是“态度性”的,多表现为震惊、恐慌、疑惑等等;其后,随着事件具体细节的不断呈现,普通群众对事件的反应开始转换为“情绪性”,多数是愤怒的、谴责的,针对具体事件的不同,也有表现为冷漠、同情、心痛等等;最终,暴力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并反思其产生的内在根源。

其次,媒体播报的负面效应。一些媒体在特定事件发生之后,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而以新媒体为平台的网络公共空间内更是经常出现与主流媒体不同的观点,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有时观点与主流媒体强烈对抗;同时一些媒体针对暴力性本身具体细节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传播了暴力事件的效果,报道立场的模糊以及对应急安全防范的过度解读,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与疑惑。

第三,传播模仿与类型化。借助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应用,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容易形成示范效应,进一步催生新的暴力事件出现,这在现实社会的暴力犯罪中表现明显,比如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公交车纵火事件、针对幼儿园、中小学学生的砍杀等,都已经成为一种类型化犯罪,不断有人在现实生活模仿与复制。

在这样的社会效应影响下,网络空间参与群体矛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念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挑战,而普通群众社会信心的塑造主要依托于政府的信息的权威性与社会治理的公信力,因此,短期内发生的多起、密集的网络不断的挑战的政府的权威性,同时又因为其造成的巨大社会伤亡,严重的影响了群众日常生活安全并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长此以往势必造成网络空间秩序的混乱,加重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

三、互联网群体行为的社会治理

每一起网络的发生都有清晰的诱发因素与明确的个体诉求,这些诱因看似仅仅与参与者的个人生活遭遇相连,实则反映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判断以及对公共利益价值的理解,同时,在一定时期内多发的同质化暴力事件也反映出了某些社会政策的缺陷。更进一步说,暴力事件的发生是群体社会情绪的体现,而事件本身的影响又改变着整体社会阶层的心态与情绪。

事实上,如果网络社会中的不同群体能够借助合适的渠道来规范性的表达利益诉求,那么就会减少其走向群体暴力行动的可能性。我们应当看到,在当前中国的网络社会中,真正重要的是社会信任与共同价值的重建,基本的底线是人们应当达成认识暴力和反对暴力的共识,而以及暴力情绪的化解不仅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上予以考虑,同时也要通过分析个体以及群体社会行动的逻辑,在过程中调整政策设置,缓解社会矛盾、弥合阶层差距,构建法治化的网络社会。

(一)突发事件与个体行动

网络公共事件向群体性和暴力性方向的转化后,事件首先影响的是网络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一方面,暴力行为的产生往往有个体主导因素存在,“暴力的爆发可能成了个人或群体释放不堪忍受之紧张并获得意义感的唯一方式,我们经常会说,暴力倾向是在个体内部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也是对外部情境的反应,它是在其他反应方式都被阻断的情境下所做出的一种反应。”[5]另一方面,在一个互联网公共场所中,信息流动快速、网民身份复杂、关系陌生,遭遇突发的暴力行为时,个体如何采取行动方式十分关键。我国公民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个体能力明显落后于欧美国家,提升个体有效行动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以往对安全常识的忽视。通过相应的宣传引导,使人们注意网络场所的各类安全提示,熟悉各种网络暴力的应急办法,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网络安全培训、信息知识讲座,在闲暇时间适度演练并实践操作基本的个体防护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突发暴力行为时,保持个体的冷静判断,并能理解并遵从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降低群体暴力行为的破坏效果。

(二)应急预警与治安防范

针对网络的有效治理更为重要的还是在日常工作的充分准备上,应急预警是避免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并进一步恶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针对事件进一步发展状态的高度警示,合理有效的应急预警方案的编制应当是政治科层体系与社会结构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并且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反复演练补充。一般而言,预警不可能对社会生活面面俱到,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介平台,群体行为在特定事件的影响具有情绪脆弱性、民意敏感性、暴力易发性等特点,“新媒体对于社会和政府的双向赋权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网络形成的虚拟关系在社会抗争中的作用还有待研究;媒体表面的多元化和信息自由表达,有可能导致言论和观点的极端化,这并不利于理性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6]因此,合适的做法是结合风险指数进行评级分类,对风险高发与暴力易发的公共话题进行重点预警。围绕“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的建设,以群众满意度与参与度为标准,以网格化为中心枢纽,有规划、有重点、有质量的推进新媒体平台治安网络全覆盖,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从而实现多部门内部联动,警情、舆情平动。

网络的现场处置与应急管理涉及党和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实施方法与协调调度能力,在暴力行为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时候,要立即有效控制事件的发起组织者,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在正在进行的时候,首先是将网络现场控制好,开辟新的信息空间,隔离疏散参与的网络群众,其次调动好各种力量,公安、网监、信息、宣传等各个部门责任到位、部门联动,布置有效并果断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在事件已经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要注意将网络中各类群体的情绪安抚好,相关政府部门要第一时间做好舆情引导工作,信息要准确及时,适时召开权威部门新闻会,统一口径,及时辟谣;最后将后续工作安排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依法处置,同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总结反思事件的经验教训。

(三)法治建设与公正维护

网络空间内转化为暴力行为的根源在于,部分群体对当前社会法治与公正存在不满与失望,这突出反映在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上面对的两组矛盾,群众维权意识强与法治观念弱的矛盾――利益诉求强烈却对法律规范了解不够;政府法规精细化不足与干部法治化水平不足――一些领域法规尚有空白,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不强,习惯人治。而在互联网空间,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共振加剧了社会戾气与暴力情绪的生长,“透过对社会其他成员的态度、情绪状态的感知、比较、自我归类、社会认同等心理过程,人们将自身与他人、群体以及社会关联起来,不断强化、修正自己的感受,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群体或类别成员感之后,也会连带形成群际关系,包括相互冲突的社会关系。”[7]

面对现实矛盾在网络空间造成的影响,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核心是充分保证社会各类群体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与规则公平,尤其关怀与保障底层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情况,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社会并不是绝对公平的社会,而是人们能够在其中正常生活的社会,是基本保持底线公平的社会。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教育与法规培训,使社会治理者群体认识到,依法维权是前提,严格依法办事是矛盾源头治理的关键,依法处置是必要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标准化体系,以覆盖全面、简明管用为准则;进一步提升执法管理精细化水平,对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更加强调在源头上化解;进一步增强执法主体专业化能力,加大专业培训与考核力度。

(四)价值培育与文化融合

从长远来看,网络新媒介平台中群体暴力行为的化解需要更深层次的社会建设与情绪疏导,需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宣传与有效实践,需要以城市生活共同体为基础塑造文化融合的力量。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群体社会焦虑情绪将会长时间的存在,会在不同时段、不同事件中得以表现是释放,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各类社会安全阀机制调节与减少社会焦虑与不满情绪。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平台同样也可以成为有效释放与规范引导底层群体的重要载体,如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上网的特点,可开设相关论坛,扩大政府和社会其他阶层与他们的交往联系面;可开展网络调查,及时掌握他们的政治态度、利益诉求和思想动向;也可通过网络宣传,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舆论引导,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维权、咨询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多种更为便捷的服务。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2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信息社会;新闻观念???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即众多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服务的方式上趋于一致。这为我们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实践基础,因为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形成,也就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本质特征得到了凸显。?

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分析,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

根据新浪网搜索引擎的资料,中国网络新闻媒体总量为5959家,其中包括一家新闻网站不同频道的单独登录,但是根据一家新闻单位出版多种媒体出版物的做法,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一家新闻网站的不同频道是不同的媒体(见表1)。?

虽然目前中国网络新闻媒体门类庞杂、数量众多,并且良莠不齐,还有很多登录的新闻网站处于“死亡”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对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基本模式的研究——我们将选择真正有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进行分类,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媒体模式进行研究。?

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地方性、全国性分类,还可以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分类。但是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所以本文采用将网络新闻媒体分为传统新闻媒体举办、商业实体举办两类。本来产权并不能决定新闻媒体的本质差别,但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商业网站无新闻采访权,只能够全文采用传统新闻单位的新闻,并不得进行编辑(删改)①,所以网络新闻媒体的产权差别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差别:新闻采访编辑权,即所谓的原创新闻权利。而这样的差别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极有意义。?

“专题/热点新闻”包括: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3)中美撞机事件(11)反腐倡廉/大案要案(10)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41)揭批“”(24)申办2008年奥运会(24)?

“出版”包括:出版信息(14)出版社(654)?

资料来源:新浪首页〉探索首页〉新闻媒体search?sina?com?cn/search_dir/nm/2001/6/11??

依据这样的思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细分为如下类别:(见表2)?

在这些种类的网络新闻媒体中间,真正有影响力的是有独立新闻系统的由传统新闻媒体举办的网络新闻媒体和大型商业网络新闻媒体。它们信息量大,新闻持续稳定快速,在网民中已经建立一定的信任度,因而访问数量大。依据传统新闻媒体本质研究中往往采用有巨大影响的媒体为实践基础的惯例,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媒体中亦将以这些有巨大影响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实践起点。鉴于网络新闻媒体众多,本文具体以表2所列出的网络新闻媒体为研究的蓝本。?

①这类网络新闻媒体仅仅只是传统媒体版本的电子化版本,对于研究网络新闻媒体没有什么意义,故不列为本文研究对象。?

②③这类网络新闻媒体影响小,新闻量小、更新缓慢,并且大多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所以本文不列为研究对象。??

这些网络新闻媒体的详细情况如下:?

中国主要网络新闻媒体详情一览表

频道:以网站首页设置的频道、栏目名称为准?

新闻搜索:指新闻搜索引擎?

滚动新闻:指以滚动的方式更新新闻的板块?

相关新闻列表:指每一条新闻的详细内容页相关新闻的列表?

新闻排行:指依据网页点击数排列的访问最多的新闻?

新闻专题集纳:指对重要题材设立专题,将众多的新闻信息汇集到一起?

新闻调查讨论:指点击答案或简单回答的新闻调查、每条新闻在页末设有入口的讨论区?

新闻图片:图片新闻报道?

多媒体:视频、音频及动画新闻报道方式?

直播:指对重大题材进行的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的即时直播??

通过表3(见下页)相关项目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9家网络新闻媒体的相互比较的一个详细情况。关于“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的设置,笔者是在充分浏览9家网络新闻媒体内容的基础上,并在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中设立的。当然,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设置本身是值得探讨的,这种探讨与对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其探讨的过程就是认识网络新闻媒体本质的过程。?

10项变量中,趋同率最高的依次是图片新闻、新闻搜索、相关新闻列表、滚动新闻、新闻调查和新闻讨论,趋同率较低的是新闻排行、直播和多媒体。其中多媒体和直播虽然不是网络新闻媒体常规性的新闻方式,但是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播放过多媒体新闻、直播过新闻。比如新浪网播放过2002年中美撞机事件的视频节目,人民网在2000年两会报道中采用了即时连续的文字和图片报道方式进行直播。由于视频节目技术的特殊性限制、直播节目本身的选择性,使该两项的常规趋同率较低,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具有代表性。?

9家网络新闻媒体在10项主要网络媒体特征变量上的趋同勾勒出了网络新闻媒体现阶段发展的基本模式,从此我们也可以探讨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①a代指audio音频。?

②R代指Realplay视频播放。?

③F代指Flas。?

④⑤多媒体和直播基本上所有的网站都曾经有过,此处只列出每天都有的多媒体播放、常规性的直播。?

⑥⑦该两项在新华网上只有项目名称,没有实际内容。??

二、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

本质特征是涉及到社会性的根本转变、新闻观念的转变并决定网络外在特征的核心特征。从上文讨论的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模式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模式背后的核心特征:1.新闻搜索是为了受众快速准确地获得新闻,这与对传统新闻媒体的阅读方式是天壤之别。传统媒体是依据传者有什么新闻就什么新闻,受众及时阅读或收看,表现为新闻的及时消费。而建立在搜索引擎基础上的网络新闻媒体是受众需要什么新闻就依据搜索命令提供新闻,受众的新闻消费则是根据自身需要的时间来进行,不是及时消费;2.网络新闻媒体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基础是大量(不仅数量巨大,还形态多样)新闻的汇集,这必须是远远大于传统新闻媒体信息量的极度丰富性,并且它是以网络数据库这样的技术为基础的;3.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同样是为“依据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的思路服务的,通过列出相关新闻、汇聚专题使受众的需要得到更多满足的可能性,并具有拓展受众需要从而扩大受众利益的可能性;4.新闻排行、新闻调查和讨论一方面使传者获知受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意义的是使受众个体通过参与调查和讨论获知社会其他个体的态度和意见,我们可以视之为一种特殊的体现在网络上的公众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了解围绕一条新闻形成的舆论比了解一条新闻本身更有价值;5.滚动新闻、直播则承续了传统媒体即时阅读新闻的方式,但在时效性上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这些特征使网络新闻媒体超出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模式,更加类似于信息咨询服务。?

信息咨询业“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的知识型产业”。②信息咨询服务与网络新闻媒体传播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信息咨询服务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即解决某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它需要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新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网络新闻媒体不仅最新的新闻,还提供过时的新闻及相关的多种信息;而所有的这些信息受众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全部获得,表现出接受的巨大灵活性。?

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而不仅仅是新闻的机构。此处“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于信息咨询的多种信息,有区别于传统新闻媒体强调“新鲜”的新闻(网络新闻媒体没有对“明日黄花”的鄙弃);“服务”既区别于信息咨询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也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仅仅最新新闻(网络新闻媒体的搜索引擎使“废旧报纸”的说法失去意义)。(见表4)?

网络新闻媒体作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出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的形成有社会的根源,也有对于新闻观念的影响,还通过一些外在特征表现出来。?

1.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基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信息社会是工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社会中,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表现为厂房、设备、原料等因素决定了生产的过程,其技术基础是蒸气化、电气化。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在生产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以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而不断增长,直到电脑、网络技术成熟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超过了物质资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工业社会也就转变为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依赖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首先是信息的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其次是信息的快速传播,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对于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应用。信息的高效率获取和利用并不是主观愿望能够达到的,特别是应用的效率必须以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力为基础。比如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工业尚未充分发展,物质资本的生产能力尚未充分释放,那么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所获取的丰富快捷的管理信息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没有效益。由此,我国很多企业的电脑网络主要成了职工进行网上娱乐的工具因而成了网络扫盲的工具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我国在总体上离信息社会尚有距离,本文对生产领域的信息网络建设也持谨慎态度,但是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文化艺术、公共领域和个人娱乐消费等)却有光明的前景。我国当前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虽然资金底子薄,但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证明。非生产领域首先步入“信息社会”,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存在与发展的根源。非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还必须为生产领域进入“信息社会”打下基础。?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是人的认知能力的延伸,而网络新闻则是人的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人的认知能力的第一次延伸是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延伸的结果是近代新闻业产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当生产、生活向人的认知能力提出进一步延伸的要求的时候(信息咨询业的发展反映了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延伸的需要),人的认知能力在信息技术革命时期开始第二次延伸,延伸的结果是网络新闻信息服务的产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使人成了信息的寄生虫,这些虫只有在丰富的信息包围中、在高效率获取有用信息并高效率利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毫无疑问,网络新闻媒体使这些虫快乐了:新闻信息极大丰富,数量巨大,多种媒体一应俱全;搜索引擎、相关新闻列表、新闻专题集纳、新闻排行使高效率获取新闻信息成为可能,而这在传统新闻媒体中是不可想象的;滚动新闻、直播满足了高效率获知最新新闻信息的需要;电脑的强大处理能力满足了高效率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目前还停留在copy和传送上,将来必然有大的发展);新闻调查和讨论、新闻排行在获知公众舆论从而为个体提供公众信息参考方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利用效率。?

2.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观念:新闻向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

由于信息社会塑造了人的新闻信息需要,受众和传者的新闻观念相应发生了变化。?

(1)新闻软化、泛化?

我国近年来先后兴起的晚报、都市报、专业报,以及电视中大量服务、娱乐节目,都说明了新闻的内涵和外延在发生着某种变化。国外的情况也是如此,一项由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medill新闻服务华盛顿局主持的对美国16家主要新闻媒体1977—1997年的6,020个新闻报道进行的研究显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主题正在逐渐转向生活方式、著名人物、娱乐和名人犯罪及丑闻,而离开政治和国际事务”。③这说明,传统新闻的精髓——以关心政治为荣耀的硬新闻正在淡化。淡化不是说减少或消亡,而是说别的类型的新闻信息在增多。显现在新闻媒体上,就是媒体的功能多样化,除了让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国际事务、制造引导舆论外,它还提供娱乐、信息、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媒体新闻报道的这种变化,当然不可能是某个人的决定,它只能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

在网络新闻媒体中,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使新闻的软化、泛化有更精彩的表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的杜骏飞对网络新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网络新闻向人民展示的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把新闻的概念提高到一种泛信息的高度。就像我们在论述泛传播的原理时所描绘的那样,今天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并通过多元化甚至达到了实在化。它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受众对世界的外观下所蕴含的各种各样的讯息都确知无疑,这正是信息化社会能够赋予这个世界非常强大的实在的动力的重要原因。从媒体运作来说,有关新闻内容的服务工作(包括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都已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所谓的硬新闻上,而要把眼光投射更远,远至社会形态的各个侧面。在网络时代,你所看到的最令人称奇的传播画面是,多元化的新闻广泛涉及我们的教育、医疗、娱乐、商务……以及一切生活。④?

新闻的软化、泛化使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在信息的种类上拓展为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信息”,新闻也就转变为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2)时效性观念的拓展?

传统新闻观念十分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今天该发而没有发的新闻,等到明天就成了所谓的“明日黄花”,而永远不能编发。过期的报纸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废旧报纸”,播出过的广播电视新闻更像逝去的清风不可追寻。但是网络新闻媒体似乎永远只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没有边际,一切过时的新闻都不擦去,新的新闻一个劲地往上添加。于是,“明日黄花”依旧在这份报纸上。由于只有一份,也就没有所谓的废旧报纸。?

但这又不意味着网络新闻媒体不讲究传统新闻媒体的时效性,恰恰相反,在绝对快速的时效性方面它有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被杜骏飞誉为“全时性”:?

(网络新闻)在时效性上一个独特的优势,被我们称之为“全时性”,今日网络新闻也往往被视之为“全时新闻报道”。⑤?

滚动新闻板块、新闻的及时更新使网络新闻媒体的全时性传播得到生动实现。?

这样,网络新闻媒体的新闻时效性观念在传统新闻观念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一方面要求新的“新闻”传递更快(即时传播);另一方面旧的“新闻”又不失去意义。?

(3)受众利用新闻的方式发生转变?

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并不特地界定自己是在看新闻、还是在使用新闻,是单纯接受信息、还是在全方位地生活。⑥总之,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是自由、轻松、随意的。在时间上,受众利用新闻信息没有时间限制,不像传统新闻媒体必须定时、持续收看,比如报纸就必须每天阅读,电视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收看才能了解一个主题的发展过程。而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可以在任何他方便、想去看的时间登录网站,都一方面可以接受当时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更有意义)可以了解到此前该主题发展的详尽过程;在利用新闻的动机上,网络新闻媒体受众具有完全的自利,可以随心所欲,看不看有完全的自由,从而形成传与受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人民网也不拒绝刊登名模内衣秀的照片,就是放下了《人民日报》高高在上的党中央机关报的架子,以平等、自由的传受关系争取受众。在传者与受众两个主体的关系上,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获取新闻信息,并且自主地形成对于新闻信息的判断,而不再是被传者“灌输”和支配。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也增强,因为既破除了对媒体的迷信和依赖,又有很多途径可以对其真实性权威性进行评估,比如通过比较其他信息源的信息、搜索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参与讨论、发送e-mail求证等。?

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方式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受众新闻观念的变化。?

(4)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传播中的重要性被削弱,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商业网络新闻媒体没有新闻原创(采访、删改)的权利,但是仍然生机蓬勃。很多人就对新浪网靠“粘”新闻而获得极高访问数表示不满和疑惑。其实,撇开原创新闻的旧框框,我们就会发现令人不满和疑惑的事实下面的规律:原创新闻对于网络新闻媒体或许并不重要,而“粘”的水平倒很可能对网络新闻媒体至关重要。?

正是这一点揭开了环绕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各种面纱,露出真实的网络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成为网络新闻媒体的生命。曾经被报纸视为生命的原创新闻、独家新闻在网络新闻媒体中失去其独特的重要性,退居次要地位(不是不重要,只是退到了第二位)。?

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直接关系到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要、受众高效率获取和利用新闻信息的需要的程度。信息社会使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在量上大大突破,大量的需求使原创新闻、独家新闻黯然失色,而大量“粘”在一起的新闻信息以其“大量”而熠熠生辉。当然,“粘”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它是极需要水平、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的一项复杂工程。从传者的角度来看,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问题也就是新闻信息的汇编、检索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新闻信息的汇编质量,网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并对很多专题信息进行集纳;为了提高检索质量,很多网络新闻媒体不惜花费巨资开发高效搜索引擎,使受众检索更加全面、快速、准确,以期为受众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受众利用新闻信息的效率,有的网络新闻媒体提供个性化的汇编和检索服务,如订阅相关新闻邮件。但是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发展尚不充分,这可能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在其他领域,比如娱乐、商务、招聘网站,登录进入个性化页面的服务方式已经比较普遍,图书馆系统的个性化检索也有一定发展。相信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会出现根据访问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新闻信息的动态网站,以及个性化的新闻信息的检索服务。?

新浪网在网络新闻媒体传播中占尽先机,正是源于它那长长的相关新闻列表、详尽的相关信息以及那准确、丰富又便于阅读的检索结果。而人民网、新华网在早期是不保留“过时”新闻的,也不提供相关新闻列表和相关信息,检索功能极弱。不过,人民网和新华网等一批网络新闻媒体很快在新闻汇编和检索方面迎头赶上。(见表5)?

3.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网络新闻媒体的外在特征是由其核心特征决定的。网络新闻媒体的核心特征在于它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信息社会是其社会性的根源,它还与新闻观念的一系列变化相联系,并受信息技术的支持得以实现。(见表6)?

1995、1996年网络新闻媒体在中国发展以来,国内关于网络新闻媒体外在特征的描述已经相当丰富,故本文不再作详尽的论述。?

注释:?

①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

②陆笑:《现代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特点与对策》,《中国信息导报》,1999年第4期。?

③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美国主要媒体20年来新闻报道的变化》,《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3

关键词:校园网络媒体文化特征双刃剑建设思路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网络媒体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作为科学技术前沿的高等学校,在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上理应走在社会的最前沿。如何正确理解当前网络媒体文化的新内涵、实现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已成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国高校网络媒体文化的深层内涵及特征

高校网络媒体文化是依附于高校这个载体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网络媒体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新生事物。与传统文化相比,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具有主体创造性特征。具有传播共享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的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是一种在教育方式转变的历程中,逐步平衡教与被教者关系、逐渐改变被教者构建自己模式的过程。这种不断更新的新理念、新信息,促使被教者不断改变着自身思维的创造力;在这种平等和开放的创造过程中,凸显了主体的个性化,形成主体极具个性、高度自主的文化特征。

具有集成的多功能性特征。不同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信息壁垒被新兴的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所打破,教学研究、资料收集、生活学习、日常交流等功能在网络媒体中成为现实。在网络盛行的时代,人们借助各种网络软件、各种媒介进行交流与沟通,网络化的思维模式与跨越空间地域的交流方式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教育与被教育者为了共同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融合到了一起,并且形成了全新的虚拟网络文化人格。

具有自由的社会性特征。信息来源开放、交流及时互动、传播跨越时间和地域是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的重要特性。虽然高校校园是教与被教者的共同融合点,但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这种信息的获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校园内部,校园内部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快速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并对社会产生影响,加之高校校园网络媒体在高校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参与度,高校问题网络媒体化、社会化日趋明显。

具有复杂的多元化特征。校园网络媒体文化不仅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高校校园内的真实事件,也反映了网络媒体文化的强大虚拟优势。开放的信息来源实现了网络内容的多元化,这不仅为精英文化提供了自身展示的舞台,而且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在主体文化获得充足的生存空间和恰当机会的同时,非主体甚至边缘文化生存空间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暴力、色情、迷信等低俗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传播途径。

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在校园建设中的双刃剑效应

校园网络媒体文化是把双刃剑,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正反两方面:

(一)校园网络媒体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它是弘扬传统校园主流文化的全新的有效的途径。校园网络媒体系统的优势在于信息传递及时、覆盖面广、访问率高,且可视性好、现代感强,能生动直观地与先进文化理论体系构成一个声形并茂、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其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得寓教于乐成为现实。原来所提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对教育者已不再重要,教育者享有的极大信息优势,能够使自己牢牢掌控校园网络媒体文化传播的主动权,使校园网络媒体能够真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有效阵地。

拓展了大学生交流、交往的空间。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已经成为青年学生们的重要交往方式,网络媒体具有的间接性、虚拟性特点,为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差、不善言辞的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他们在人际心理上的距离大大缩短,拓宽了他们的交流空间。

缓解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在我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学生们往往面临人际关系交往、就业压力等困惑,而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他们松弛神经、恢复身心健康、缓解精神压力,这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带来的冲击

容易导致价值观念偏移。由于网络媒体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价值观在网上并存,因此在复杂的网络媒体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以及对实现目标的心理预期上呈现出个体差异。

容易导致道德意识的弱化。由于网络媒体的隐蔽性,网络媒体文化可以让大学生用虚拟的身份在网上参与活动,他们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无所顾忌”。而我国现有法律对网络媒体中暗藏的大量不健康信息的监管仍存在缺失,管理乏力,技术支撑不过硬,这些情况极易导致少数大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水准的下降,道德防线不堪一击。

容易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部分大学生开始习惯在网上过“夜”生活,部分课余兴趣集中在社团活动上的大学生也逐渐开始将这种兴趣转移到网络媒体上,从而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逐渐变得“闭关自守”。

容易导致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脱节。一项调查表明,经常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往往都是敏感、性格内向、缺乏社会交往,经常因自信心的缺乏而逃离、回避现实。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他们实现了“找到自我、证明自我”的梦想,长期沉迷于网络媒体中的虚拟世界,会使他们脱离现实社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阻碍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立自主与心理成熟,最终导致其与现实社会脱节。

高校网络媒体文化构建的新思路

各种现象表明,高校网络媒体文化具有正反两面性,如何在发展过程中趋利避害、取长补短,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步入积极健康的发展轨道,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明确方向,发挥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教育功能。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建设要注重社会传统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能够提供相应的教学基础数据、传播平台和硬件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核心,在建设中不但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校园网络媒体文化建设应注重全体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师生需求的新变化,敏锐地捕捉网络媒体发展的新动向,灵活使用新技术,拓展新服务,不断增强校园网络的精神文化生活。

统一领导,加强校园网络媒体文化队伍建设。高校应根据时展要求,与时俱进,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建立一个能够统一指挥、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支持,能够实现舆论引导、媒体宣传、监管到位的工作队伍体系。另外,还要加强工作队伍素质培养,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达到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用最科学的网络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媒体文化工作。

加大投入,加快高校网络软、硬件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基础工程,网络媒体应覆盖教室、学生公寓、办公楼、图书馆等校园角落,随时随地为广大师生员工做好网上获取新知的硬件环境服务。目前,全国高校网络软件建设情况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应积极探索研制以丰富课外生活、提升学习兴趣为目的,集思想、知识、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网络软件,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媒体管理机制。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加强网络媒体信息的主动监管,不断完善各级、各类网络媒体管理机制,使网络媒体传播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活而不乱。网络管理人员要时刻加强对网络媒体信息的监控,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负面影响尽量控制在萌芽状态。

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高校要加大网络媒体道德的宣传力度,将该部分知识纳入到正常的理论学习工作中,使学生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了解并认真作为重要的知识去学习,在提倡自觉遵守道德法规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主动地参与网络媒体社会的管理和科研工作,逐步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道德主体地位,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公共秩序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唐亚阳、梁媛:《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与功能》,《光明日报》,2007-08-08。

3.周国安、穆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思考》,《现代教育研究杂志》,2003(10)。

4.胡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教育报》,2001-08-22。

5.严薇:《大学生网上问题行为心理分析》,《高校理论战线》,2002(3)。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4

关键词:国内学界;网络文学;研究状况;述评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学形态不断变革,网络文学将文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冲击着现有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焦点性话题。研究成果集中在网络文学的含义、特征、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全面梳理、概括关于网络文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关于网络文学基本内涵的研究及述评

内涵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把握。因此,对内涵的理解是全面把握网络文学问题的必要前提。网络文学基本内涵主要涉及定义、特征、价值等。对此,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析。

(一)关于网络文学定义的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主要从文化、形式和分类切入。一是文化说。一部分学者强调网络文学的功能性,即依托于网络文化性的产物。黄鸣奋认为网络文学是网民的言志文学,这种言志文学跟我国古文中文学的社会沟通功能一致,只是转移到了网民内部。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以通信技术为基础,与现实社会文化截然不同。李卓钧、陈蓉提出要用传统的物质、制度、精神的三分法进行区分。彭兰将网络文化进行“五分法”,即文化行为、产品、事件、现象、精神。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推进,网络文化占据主流文化,但这部分学者对其主流性没有详细阐释。二是形式说。有些学者认为网络只是文学所依赖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形式。网络文化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表达形态。网络从业人员将网络文化理解为一种网络社会现象,以“文化生产力”的模式出现。网络文学超越了传统媒介的文学形式。朱威廉认为,网络文学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使受众接触到新时代的大众文学。三是分类说。杨新敏认为,网络文学分为传统印刷类文学的网络化和网络原创文学。与之相似的是吴晓明,他把网络文学归为三类:一是只存在于网络的文学作品,二是传统媒体下的电子化作品,三是传统的文学创作同时在网络上首发的作品。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是新兴文学样式,一是传统媒介电子化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作品,二是原创的网络文字作品,三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作用下的作品,这类作品无法脱离网络而生存。以上关于定义的三种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种观点侧重强调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网民与社会交流的工具。第二种观点侧重于文学形式,是搬运到网络的文学。第三种观点侧重于对网络文学进行具体的分类。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专指原创性网络文学,这是目前学界所说的狭义的网络文学。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不应专指原创性网络文学,更包括通过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沟通的文学形式,这类网络文学是目前学界所说的广义的网络文学。通过目前研究不可否认的一点在于,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群体已经不断形成并壮大,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无法满足这类群体的需要。网络文学的产生改变了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甚至改变了信息社会下人际交往的模式。这也是很多学者提出的“原创性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区别。

(二)关于网络文学特征的研究

事物的特征是此事物区别与彼事物的特殊之处,间接体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探讨网络文学的特征是对其进行深刻把握的前提。学界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网络文学外在特征之说。自由性、大众性、动态性、工具性是这部分学者的观点。黄鸣奋提到网络文学依赖一定的工具而存在,网络文学需要网页这个信息载体,这就是网络文学所依赖的工具。[1]葛红兵提到自由、快捷、恣意是网络文学的特征。[2]藤常伟、桂晓东提出,网络文学的特征是异质性,表现为可以自由的发表、流通的散播、分延的文本、互动性、多媒体化的文本。欧阳友权提出网络文学的外在特征在于作家身份的网民化、创作方式的交互化、文本载体的数字化、流通方式的网络化和欣赏方式的机读化。二是网络文学的内在特征之说。欧阳友权提到“文学存在方式、创作模式和价值理念的变异,是网络之于文学的内在变异”。网络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全息开放的,将众多文本互相联结成的一个大文本系统。鲍远福提到“网络文学‘上网’的媒介转换最终变为语音、图像、动画、音视频和超链接的叙事缝合,文学的存在方式实现了跨符号、跨文体、跨媒介、跨学科和跨文化”。[3]以上关于网络文学特征的说法,分别从内外在进行阐释。第一种观点侧重从网络技术阐释网络文学特征,但这部分观点没有从文学内部角度进行解释。第二种观点侧重从文学本身阐释网络文学的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学创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因此从文学角度阐释网络文学特征是必要的。综上可见,国内学者对于网络文学外在特征的看法基本一致,虽然有表述上的不同,但是基本可以概括为自由、大众、动态、工具等。网民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相应的身份转换,摆脱了现实世界中身份的限制,网民自由进行言论发表,为作家或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在网络空间里都不受限制。网络文学的存在依赖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才得以快速发展。这是网络文学的外在特征,但是我们不可忽略网络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学特征,正如欧阳友权所言,网络文学既有外在特征又有内在特征,需要从两部分对网络文学的特征进行把握。

(三)关于网络文学价值的研究

事物的价值特指事物客体满足事物主体的效益关系。在此关系中,事物主体获得相应的满足从而反作用于事物的发展,把握事物的价值有助于更深层次的把握事物的内涵。目前学界的观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四价值说。即文化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网络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毫无疑问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因此具有文化价值。网络文学的出现,促使着网络的出现,这体现着个人价值的倾向。网络新媒体的存在,个人创作作品在网络中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和价值,各种衍生品出现如影视剧改编,这产生了商业价值。二是价值转变说。即传统文学价值理念的转变。欧阳友权提到,“在价值尺度上由社会认同向个人会心转换。网络文学的价值尺度更重视个体的自娱自足,主要用于互联网交流,既不希冀编辑或出版商认可,也无需社会权力话语的首肯”。[4]李国平提到“网络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用来反映现代人情感和现实生活状态的文学形态,网络成了倾诉、宣泄的平台”。[5]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阐释网络文学的价值。第一种观点将纸媒时代文学的价值应用到了网络文学,这种观点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的价值。第二种观点将网络和文学结合起来看问题,将网络时代迸发出的个人主义、利益至上的观点融进网络文学价值之内。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需将网络所带来的各种因素考虑在内。

二关于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评述

作为口头说唱文学、纸媒印刷文学之后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重要影响。学者从“机遇”与“挑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一是从特征来阐释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自由性保留了话语空间和人文生态环境,人们可以自由书写和表达。它破坏了传统文学的精英意识,是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的文学活动。王明亮提到在当今的文学网站,作者发表的作品虽然要经过后台审核,考虑到当今网民的热情,这种审核标准逐渐宽松化,为广大网民群体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栾爱玲提到互动是网络独特又真正的魅力,不同的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使网络文学作品生命力得以延长。欧阳友权提到“网络创作可由作者设定某一文学题材框架或类型,让众多网民共同就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进行群体性艺术构思,然后集中大家智慧进行创作”。二是从文化层面阐释网络文学面临的机遇。网络文学带来了一个美好时代,给文学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传统文学的框架不应用于网络社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网络创作。文学网站的互动机制超越了传统文学,各种网络文学推荐榜的出现,使网络文学进行有效的良性竞争。欧阳友权提到“网络文学的文化底色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它们之间形成‘图—底’关系。后现代平面化理念与网络写作无深度游戏在文化逻辑上也存在同构与并置性”。

(二)网络文学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如下:一是从文学批评角度阐释网络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学批评是即时的,有些评论只是一种寻求自我存在感的噱头。自由使网络文学评论陷入自发和无序状态。而较少有学理性的讨论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二是从网络文学的特征阐释网络文学面临的挑战。黄鸣奋提到“电脑对人类来说究竟是天使抑或是魔鬼,电脑文艺对于传统文艺来说是福星还是克星,电脑文艺学对传统文艺学来说是生力军还是终结者,都需要认真思考”。[7]欧阳友权提到网络空间的自由、开放、实时互动等特征,几乎拆除了所有的信息壁垒和地域鸿沟,以‘不确定’和‘无中心’的方式破除了话语权威,揭开了经典、高贵、宏伟、神圣等弥漫于人们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纱,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神秘性、神圣性因此被消解了。综上,学者们对网络文学的机遇与挑战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网络文学的机遇与挑战所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用网的人决定,正是广大网民群体的存在使网络文学具有这些机遇或是偏差。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黄鸣奋.网络文学之我见[J].社会科学战线,2002,(04):93-98.

[2]葛红兵.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新生的可能性[J].社会科学,2001,8.

[3]鲍远福.中文网络文学二十年:基本概念、意指特征与研究范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2):30-38.

[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1):36-40.

[5]李国平.论网络文学的价值观问题[J].琼州学院学报,2015,22(03):48-51+113.

[6]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02):38-43.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5

      (一)金融属性特征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主要表现出长尾、金融脱媒以及低交易成本特征。

长尾特征。互联网金融模式覆盖了大量不被传统金融所覆盖的人群,该群体在传统“二八定律”中体现为仅能提供少部分利润的“长尾群体”,因此具有长尾特征。网络销售模式中众多客户的异质化需求使得通常被忽略的长尾产品可以与主流产品相匹敌。通过覆盖“长尾群体”,互联网金融模式极大地拓展了金融交易的可能性边界,被认为是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  

 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指资金供给双方不通过传统的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而是借助互联网虚拟媒介直接进行资金融通。有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简化了资金流转过程,实现了脱媒,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实现的是“换媒”而非“脱媒”,多数学者持第一种观点。我国《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p2p网络借贷的信息中介定位,该定位也意味着中国情境下的互联网金融脱媒特征将日益明显。   

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决定了其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零散资金的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由于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并长期被传统金融机构忽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使这些“长尾”群体打破地域限制,以线上代替线下的方式缩短交易时间、提升融资成功率,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互联网属性特征  

 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参与,因而互联网金融也具备网络外部性、广泛链接性以及信息对称性互联网属性特征。

 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意味着网络价值取决于该网络所能连接的人数。出于降低交易成本和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多数人选择的产品提供商。受我国消费者从众心理的影响,小规模的第三方平台很难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类似的大平台进行竞争,最后形成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赢家通吃”的局面。 

  广泛链接性。互联网金融平台可广泛链接其它平台应用及网站,这种功能、信息等之间的对接与共享实现了异质、异构、异地网络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丰富了互联网金融用户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广泛链接特性由最初的第三方支付中介逐步演变为集支付、投资、融资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功能平台,全方位渗透互联网金融用户的衣食住行以及社交行为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季占性。

   信息对称性。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说,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趋向透明化。因此,金融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较传统金融来说更具对称性。然而,由于我国并没有第三方机构对借款人信用进行系统评估,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的具体评估过程也不透明,造成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仅具有相对的对称性,进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现象。因此,中国情境下的互联网金融面临更为显著的逆向选择问题。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团购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48-0210-02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竞相出现的传统报纸网络版、电子版到三大门户网站横空出世;从2003年后web2.0时代下社区、博客、播客等应用高潮方兴未艾到目前“全媒体”话题持续高涨,互联网,数字传媒的迅猛发展将我们推进了“新媒体时代”。中国消费者在熟悉了淘宝、当当、卓越等电子商务网站后,通过互联网购物的比例大幅度提高。2010年兴起并迅速发展的网络团购网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十分普遍,网友们一起消费,集体维权。团购网站的兴起开启了新媒体时代网络购物的新纪元。

1新媒体时代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最为典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1.1新媒体含义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1]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2]。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小姐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消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等等。”[3]

1.2新媒体时代特征

1)革新性

新媒体的核心特征为革新性,无论是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还是结构上革新。新媒体时念上的革新尤为关键,理念的革新表现为创新性和创造性。

2)快捷性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具有快捷传播的特点,为传播媒体打通了渠道。满足信息化大爆炸时代对信息的需求。

3)大众性

新媒体由于形式多样,使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体。随之衍生的“草根文化”日益凸显。

2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2.1媒介融合概念

“媒介融合是大众传播业的一项正常的项目或者说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整合或利用处于单一所有权或混合所有权之下的报社、广播电子媒体,以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并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下,这些融合的媒介形式以及被重新包装的媒介内容,将提供给受众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实现领先竞争对手、获得盈利、提供优质新闻的目的,并最终在数字时代的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4]

2.2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随着互联网,数字传媒的迅速发展,媒体各自为战的传统媒体时代一去不复返,迎来了媒体间合作共生的“全媒体”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发展更是推动了媒介间的合作,以及跨媒介的合作。

3团购

3.1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

2008年11月,美国第一家团购网站――Groupon在美国上线,从此引发全球团购网市场井喷式发展,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蔓延至中国。始发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网络团购,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前卫的消费方式。2010年前后,我国先后涌现出精品一购、F团、美团、24券、都来团等团购网。截至2010年6月底,国内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数量已经突破400家,年度交易金额将近10亿。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网民规模的继续壮大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均为网络团购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团购无疑成为网络购物一种消费方式,更是大众消费的新兴渠道。

3.2团购特点

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购物方式必然有其优势及不足:

1)优势

(1)网络团购作为网上购物的一种组成方式,具备了网络购物的所有优点,如方便、快捷、不受地域时间限制,购物成本低等特征;

(2)价格低于产品市场最低零售价,价格优势是其最主要的核心优势,这种优势甚至要比普通网络购物更加明显。团购实质相当于批发,团购价格相当于产品在团购数量时的批发价格;

(3)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通过参加团购更多地了解产品的规格、性能、合理价格区间,并参考团购组织者和其他购买者对产品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购买和服务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真正买到质量好、服务好、价格合理、称心如意的产品,达到省时、省心、省力、省钱的目的。

2)劣势

(1)网络团购目前存在着一些陷阱。例如:家居、摄像等行业的产品价格缺乏透明度,有的商家暗地里拉高标价再打折,这样消费者就很被动。现在有的网络团购很多是由隐藏在背后的商家发起的。网络欺诈以及暗箱操作增加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减少网络消费的频率,最终制约了网络团购市场的发展。

(2)此外,网络团购还存在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售后服务滞后主要缘于三个方面,一是人力支持不足,拖延售后问题的解决时间;二是客户意识淡薄,躲避拖延,怠于承担责任,间接地驱逐自身客户资源;三是网站负责人精力不济,耽于主要工作,无力事必躬亲,延缓服务提供时间,最终客户忠诚度难以为继。

4利用媒介力量壮大团购队伍

新媒体时代媒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渗透到生活中,人们的消费观因媒介而不断变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团购更应该借助媒介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资源的整合,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据悉,首期“新媒体四季会私密交流酒会”将于9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主题就是团购网与投资人面对面,这将拉开团购网站这支新媒体的新军团与资本和市场直接对接合作的序幕。团购网做大必然面临如何深入挖掘消费者资源的问题,与SnS等社交媒体合作,主动谋求商业模式升级必然是一条出路。一个行业的兴起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而此次活动将团购推到了风潮浪尖的位置,引起各大媒体注意,借助媒介融合的大潮,推动网络团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2]郑治.新媒体是什么.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7

【关键词】网络事件传播特性新闻编辑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在引发热烈讨论后,能激发社会反思的事件。

一、网络事件的传播特征

笔者根据2010年底由《羊城晚报》等全国22家权威报纸媒体共同推出“2010中国网络大事件年终盘点”活动以及2011年公布的《社会蓝皮书》对2010年网络媒介事件的评选结果,综合考查事件的类型、时间分布以及受关注程度等因素,选出5个事件进行传播特征分析,即兽兽门事件、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事件、李刚门事件和虐兔门事件。调查选择在新闻传播方面做得较为全面、及时的新浪网上进行,通过比较新浪新闻和新浪博客中专业媒体与民众对这5个事件的关注和报道过程,发现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与议程设置特征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性:

1、传播周期特性

首先,网络媒介事件发展的整体过程一般在1到3个月之间,且事件传播具有阶段性,一次波动大致包括初始爆发期、高峰期和衰退延续期。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各媒体迅速关注的时期,该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关注该网络媒介事件的报道或评论的篇数增长迅速,一般在一周左右,之后该事件进入高峰期。高峰期是指各媒体对该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表现在报道或评论的篇数达到该事件某一波动期的最高值。高峰期很短,一般只有1至2天时间。之后,事件的传播周期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各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在整个衰退延续期中,专业新闻媒体往往会出现对某网络媒介事件整周“零”关注的情况,而网友每周都会些自己的看法或回顾事件过程。

其次,从传播周期线的形态来看,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大致有钟形和S形两种形态。如果事件传播呈现钟形形态,则事件的关键节点多集中在一个时期内,当过了这个时期,事件的关注度随之降低,事件的相关报道和评论数量也逐步减少,兽兽门、唐骏学历门、虐兔门的传播周期都体现出典型的钟形传播特征。如果事件呈现的是S形传播形态,则事件的所有关键节点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两个波动期之间有间隙时段,事件会出现两次或多次由高潮到低谷的传播波动。呈钟形形态传播的网络媒介事件一般民众参与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而呈现S形形态传播的事件民众参与门槛高,民众无法通过自主参与挖掘所有信息,事件的某些关键信息还需依靠专业媒体记者编辑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挖掘披露。

第三,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网络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程度相关性高。从事件关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5个事件的皮尔森指数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民众在关注事件的强度上受专业媒体影响明显。

2、议程设置特征

首先,网络媒介事件在专业媒体与网络媒体上的议程设置有一定的相关度,且两者共同关注的议题主要涉及事件关键节点。

其次,网络媒介事件的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民众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诸如“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第三,民众在关注事件的强度上受专业媒体影响明显,但在议题设置上受影响有限,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唐骏学历门就体现了这点,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并了许多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的观点提出异议。显然,当某一事件引起多种意见出现并热烈讨论时,民众就不会完全按照专业媒体设置的议程对事件进行思考。

二、如何提升新闻编辑在网络媒介事件中的报道能力

通过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专业媒体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中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从事件的传播周期而言,目前,新闻编辑在报道网络媒介事件时存在着重事件初期报道、重事件节点报道、轻延续期对事件社会意义全面总结,提出解决建议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新闻编辑应做到角色的逐步转变,由事件传播初期的倾听者角色逐步转换为传播后期的谏言者角色。

根据对一些典型网络媒介事件不同阶段传播特性的观察,从事件的初始爆发期、高峰期到延续衰退期,专业记者和编辑的参与角色应该是从接收者向传播者逐渐过渡,从真实回溯事件向客观把握事件性质,向社会谏言过渡。在初始爆发期,事件相关信息多来自于不同网络媒体或专业媒体,民众对事件的评论也多种多样,甚至两极对立,有种杂乱无序之感。此时,专业记者和编辑应更多扮演接收者或者倾听者的角色,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来自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体的相关信息,把握事件的脉络和各种细节,为客观评论事件产生原因、对社会发展的启示夯实信息基础。在报道文体上,专业记者和编辑应尽量使用“一事一报式”的动态消息,着重体现事件的时效性,满足受众对“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四个新闻要素的获知需求。高峰期是其传受角色转换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事件的关键节点以及民众的主导观点已经逐渐暴露,因此,记者和编辑可以撰写一些“多事一报式”或“多事多报式”的综合消息,针对某些关注度高的节点进行局部总结,指出民众观点的积极方面和片面之处。在衰退延续期,随着事件主要发展过程趋于结束,这时是解释事件产生原因,总结其对社会发展有何意义的最佳阶段,此时,其应以传播者的角色总体把握事件的产生原因,对其中暴露的阻碍社会健康发展、引发民众不满的问题直言不讳。在报道文体上,专业记者和编辑应尽量使用事件通讯或深度报道,着重于“如何”与“为何”两个新闻要素的分析,复原事件发展的整个轨迹,揭示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在唐骏学历门事件发展后期,一些记者和编辑看到了当前我国教育在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成功观方面的缺陷,撰文强调学校应重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诚信的辩证关系,另有人看到了国人盲目崇外与国外野鸡大学现象普遍之间的关系,撰文指出拿“洋文凭”不等于“是人才”。这些报道使唐骏学历门的社会意义得到延展,为化解一些社会现实矛盾提供不少谏言。

其次,从事件议程设置情况而言,目前,新闻编辑在报道事件时存在与民众互动不充分的问题。

如唐骏学历门事件,虽然其在专业媒体与民众之间都引起了强烈关注,两者的信息量也呈现显性相关。可是,两者着重关注的内容却有明显差异,专业媒体着重关注事件的关键节点,而民众却聚焦于对事件进行深层解读,如对诚信与成功关系的解读、在国外野鸡大学对国人影响及对唐骏褒贬不一的争论上。由此可知,新闻编辑若不能做到向传播者与接收者兼有的角色转换,他就无法听到民声,甚至可能出现“我报我的、你说你的”的情况,这对挖掘事件背后的成因,提出优化解决方案等都是不利的。要避免这种不利情况,新闻编辑应采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法倾听、收集、传播民众的观点,即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编辑可以通过开通官方博客、官方微博等方式,主动引导民众在相应版块表达自己观点;通过网上问卷等调研方式,列出自己关注的问题,提示民众做出回答;通过被动收集的方式,实时关注一些主流网络论坛、博客、微博中民众的言论,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可以对民众的观点加以梳理分类,并利用博客、微博等渠道出去,等事件发展趋势明朗后,再以收集的民众观点为基础,对事件过程、成因等加以总结。

第三,由于网络媒介事件的发展往往伴有谣言散布、情绪宣泄等问题,因此,新闻编辑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应起到核实把关的作用,对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加以过滤,在挖掘一些偏娱乐性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深层意义时,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有缺失,不仅向社会谏言的目的不能实现,还可能不经意间参与到对事件的炒作,得不偿失。在2010年发生的虐兔门事件中,正是凭借新闻编辑认真核实网友提供的线索,与网友合力发掘出虐兔视频背后的黑色利益链条,才为社会摘除了一违法毒瘤,还促使民众由娱乐的心态看待该事件转向理性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动物保护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①邱林川,《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传媒透视》,2009(12):2

②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5):58

③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36-37

④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54

⑤施,《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建构和伦理分析》,《现代传播》,2001(2):7-15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8

关键词: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分类服务;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n711?34;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7)08?0025?04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featuredataclassificationsystemin

networkbigdataplatform

ZHanGKexing

(taiyuanUniversity,taiyuan030012,China)

abstract:effectiveclassificationofthecharacteristicsdataofthenetworkbigdataplatformistoimprovetheinternetqueryexperienceofnetizens,andaneffectivewaytodevelopnewapplications.therefore,acharacteristicdataclassificationsystemwithgoodstabilityandlowresourceutilizationwasdesignedforthenetworklargedataplatform.thesystem′sdisplayterminalisthedirectapplicationclientofnetizens,whichisusedtoacquirethenetworkbigdata,anddisplaythedataacquisitionresultandfeatureclassificationresult.theserverutilizesSoaarchitecturetoprovidetheclassificationserviceofthecharacteristicsdatafornetworkbigdataplatform.theclassificationstandardofcharacteristicdataisbroughtintonetworklargedata,andpassedtothelogiclayerprocessingside,whichextractsthecharacteristicsofnetworkbigdataset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dataclassificationstandard,cloudcomputingandstrategydesign.thefeatureextractionalgorithmisgiveninthethirdparagraphofthispaper.Featuredataclassificationendclassifiesthecharacteristicsdataautomaticallybyusingthefeaturevectormachine(SVm)accordingtothebigdatacharacteristicsextractedbylogiclayerprocessingside.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designedsystemhashighstability,lowresourceutilization.

Keywords:networkbigdataplatform;characteristicdataclassificationsystem;classificationservice;cloudcomputing

0引言

S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为了各国网民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大数据平台中的特征数据的有效分类,是提高网民查询体验、开发新型应用的有效途径[1?3]。以往设计出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未能合理分析大数据的固有特征趋势,稳定性不高并造成了系统运行资源的浪费。故能否设计出一种稳定性好、资源占用率低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是特征分类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4?6]。

曾设计出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文献[7]设计基于信息互动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此系统以信息互动这一学习方式,对网络大数据平台中的特征数据进行对比互动分析,并利用软件设计出迭代算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再教育”,进而将其准确分类。此系统的准确性高、资源占用率低,但稳定性欠佳。文献[8]设计基于语义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此系统根据语义方式对网络大数据进行相似搜索,并在网络大数据平台的资源库中构建语义特征向量,通过计算特征向量的角度对特征数据进行分类。整个系统利用分布式设计,拥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其资源占用率较高。文献[9]设计基于地图缩放模型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此系统将aVm算法引入网络大数据平台中,并构建地图缩放模型,将特征数据准确提取并分类。但此系统只能用于数据量较少的网络大数据平台中,数据量过多时,系统的稳定性较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稳定性好、资源占用率低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设计初衷,为特征分类领域指引了新的方向。

1w络大数据平台中的特征数据分类系统设计

所设计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是基于Soa体系结构和云计算设计的。Soa体系结构能够根据网民需求,将网络大数据进行分布式配置,其应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将云计算凌驾于Soa体系结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则大大增强了云计算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使稳定性好、资源占用率低的特征数据分类工作得以实现。

1.1显示端设计

显示端是网民的直接应用端,其主要进行网络大数据的获取、大数据获取结果的显示和特征分类结果的显示。对于不同的网络大数据平台,显示端所进行的工作流程并不相同,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显示端为网民提供了非常简单易懂的交互页面,便于网民的操作以及系统的自管理。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对网络大数据的特征数据分类结果,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并显示的,显示方法主要是文字、图形和视频。网络大数据的获取工作一部分是根据网民个性化定制的,但大部分的网络大数据还是基于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预设参数进行的。显示端所获取到大数据将传输到服务端。

1.2服务端设计

服务端是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基础,其能够接受软件的直接调用,为特征数据的准确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端利用Soa体系结构为网络大数据平台提供特征数据的分类服务,并将特征数据的分类标准纳入到网络大数据中。图1是Soa对外接口示意图。由图1可知,Soa的接口是中立的,并与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硬件设施和编程软件独立开来,使进入服务端的网络大数据均通过相同的流程进行交互,以缩减系统资源利用率、增强系统稳定性。基于Soa的服务端的大数据传输接口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显示端的输入接口,另一种是同逻辑层处理端的输出接口,如图2所示。

图2中,服务端上部是其与显示端的输入接口,下部是与逻辑层处理端的输出接口。输入接口的输入数据主要作为服务端设定标准的借鉴参数,包括接口参数和后台分类参数。服务端根据以上两种参数设定自身的处理参数,包括软件调用参数和后台运行参数,这两种参数主要进行大数据目标层后台操作和网民返还的标准制定。同时,显示端获取到的网络大数据将以集合形式无差别地传输到服务端处理并存储。

输出接口能够将服务端所制定的特征数据分类标准传输到逻辑层处理端,包括网民的个性化分类标准和系统的后台操作标准,网络大数据仍将以集合的形式无差别传输。

1.3逻辑层处理端设计

逻辑层处理端能够实现服务端所制定的特征数据分类标准,并利用云计算对网络大数据集合进行特征提取。逻辑层处理端根据特征数据分类标准,首先对网络大数据集合开始定性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管理。

为了提高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稳定性,逻辑层处理端的定性分析工作主要通过云计算和策略设计进行,云计算先将网络大数据集合从传输接口中调出,再经由大数据坐标系构建、大数据更正和限制等计算操作,给出网络大数据特征类型,为策略设计的特征提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图3是策略设计原理图。

由图3可知,策略设计由网络环境、策略和策略实施三步骤组成,这三个步骤虽然是相互封装进行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策略设计首先检测网络环境,再给出特征数据的提取策略。特征数据提取策略的实施是双向进行的,通常给出a,B两种通道同时开始实施工作。逻辑层处理端将网络大数据的特征提取出来后,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将进入最终处理流程,这项工作是经由特征数据分类端完成的。

1.4特征数据分类端设计

特征数据分类端能够实现人工操作的完全解放,其根据逻辑层处理端所提取出的大数据特征,利用分类器进行特征数据的自动分类工作。图4是特征数据分类端给出的特征数据最优分类原理图。

由图4可知,特征数据分类端所设计的特征数据最优分类原理,是基于特征向量机这一分类器实现的。特征向量机是一种将统计学应用于特征数据分类工作的设备,其运算精准,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且对网络大数据类型的分类限制较少,有效简化了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工作流程,缩减了系统的资源占用率。

特征向量机根据逻辑层处理端提取出的网络大数据特征,将网络大数据分解成向量形式,其中的支持向量将被分配到两端,一端用于接收与特征数据无关的向量,另一端则经由最优超平面进行分类。特征向量机的分类间隔由特征数据分类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2特征数据分类系统软件设计

所设计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需要对网络大数据的特征提取,才能进行特征数据的分类工作。由于网络大数据类型过多,无法一一列出,故以其中的多媒体大数据为例,给出特征提取算法。多媒体大数据的时域特征虽在特征分类中很少应用,但对于特定的多媒体大数据来讲却是不可缺少的;频域则应用较多。因此,系统对多媒体大数据的时域和频域分别进行了特征提取。

2.1时域特征提取算法

时域特征主要包括瞬时能量及其均方值、过零率以及高过零帧比。

瞬时能量的单位通常是帧,对网络大数据中的多媒体大数据来讲,一般是将每帧的参照点幅值的平方和作为时间同多媒体大数据增减的参照能量值,其表达式如下:

多媒体大数据中语音信号的不同音色往往交替出现,这将造成过零率波动趋势的增大,高过零帧比较大;而视频信号的音色波动却不明显,高过零帧比较小。根据以上原理能够准确进行多媒体大数据的特征分类。

2.2频域特征提取算法

时域特征主要进行多媒体大数据中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和线性预测系数的特征提取,其对频谱以及子带能量等的特征提取均为辅助提取。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是一种对梅尔尺度等距划分频带的特征,其拥有较高的抵抗噪音能力,且与频率具有线性关系。因此,常将梅尔频率倒谱系数作为多媒体大数据频率特征的替代特征。若想获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软件需对多媒体大数据进行语音加重、帧分类、添窗等处理,此时将获取到帧的时域信号用表示。对帧的时域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将获取到离散频谱,用表示,则离散频谱的表达式为:

3实验验证

实验对本文所设计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占用率进行了验证。实验选取两种类型不同的网络大数据平台(分别编号为平台1和平台2),验证本文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占用率。实验结果如表1~表3所示。

由表1和表2可知,召回率和F1值代表着本文系统对特征数据分类水平的预测值。本文系统在平台1和平台2中,均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且平台的分类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结果相差不大,验证了本文的稳定性较好。由表3可知,本文系统的CpU占用率实验结果范围为[48%,58%],内存占用率实验结果范围为[20%,33%]。而以往研究出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的CpU占用率和内存占用率大致在70%和40%,验证了本文系统资源占用率低。

4结论

本文设计稳定性好、资源占用率低的网络大数据平台特征数据分类系统。系y的显示端是网民的直接应用端,其主要进行网络大数据的获取、大数据获取结果的显示和特征分类结果的显示工作。服务端利用Soa体系结构为网络大数据平台提供特征数据的分类服务,其将特征数据的分类标准纳入到网络大数据中,并传递给逻辑层处理端。逻辑层处理端利用云计算对网络大数据集合进行特征提取,其特征提取算法于软件中给出。特征数据分类端根据逻辑层处理端所提取出的大数据特征,利用特征向量机进行特征数据的自动分类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稳定性好、资源占用率低。

参考文献

[1]尹晓华,胡楠,刘为,等.openFlow在电力大数据平台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15,36(3):43?48.

[2]李维乾,李莉,张晓滨,等.Hadoop平台下突发水污染应急预案并行化处置[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29(6):733?739.

[3]朴雪,张立,俞啸,等.面向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异构网络网关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5,36(9):42?44.

[4]王昌辉.云计算设备中的大数据特征高效分类挖掘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5,38(22):55?58.

[5]林海.基于So平台的4G网络大数据优化分析手段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1(9):18?19.

[6]关培源,陈志刚,王云华,等.基于移动医疗大数据平台下降低能量消耗机会网络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32(12):3790?3793.

[7]吴纯青,任沛阁,王小峰.基于语义的网络大数据组织与搜索[J].计算机学报,2015,38(1):1?17.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9

[关键词]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网络教育

[作者简介]韩梅(1964-),女,河北秦皇岛人,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聋人高等教育;贾林(1986-),女,山东滨州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袁群(1986-),女,山东滨州人,天津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天津30019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我国聋人特殊高等教育结构及聋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BSH03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5-02

大学生是社会科学文化潮流的领军人群,而网络传媒又是我国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作为当前中国网民中比例最高的一个群体,在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而这一群体中的特殊人群——聋人大学生,遇到的问题也会比较特殊,正因如此,对新媒体时代中聋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

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界定很多,目前学界引用较多的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研究强调的是受众认知信息时的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

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欧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媒介素养教育也改变了许多,变得更加适应于当前社会的需要。就目前情况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民主素养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媒介传播实质的解剖,使受众深刻认识到隐含在传播文本后的各种权利和社会因素,使他们洞悉传播实质,熟悉编码规则,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勇气挑战社会上有偏颇的意识形态。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学校的正规教育内容。可见,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二、受众——聋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聋人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教育群体,兼有残疾人和大学生的双重特征。一方面,聋人大学生经历着较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处于后青春期,对于大学环境中的学业、生活、人际等各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反应和心理冲突;另一方面,聋人大学生自身存在听觉障碍和使用手语对话等面对面交流的限制,比较容易形成特殊的心理特征,进而导致特殊的行为反应。对于我国聋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国内也曾有研究报告指出,聋人大学生较之健全大学生更具有易冲动、脆弱、自卑、焦虑等特点。

聋人大学生受其生理特点限定,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很多关注,而事实上,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和网络互动效应的增强,聋人大学生网络媒体参与接近无障碍化,网络媒体参与性也越来越强。极大的网络参与积极性能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各类群体,展现个人的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开阔视野。因此,应根据聋人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恰当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现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以及聋人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双赢。

三、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渠道,强大的交互性使个体成了信息的生产者、主动接受者和传播者。为了通过实证法来了解聋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评估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对策,笔者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308名聋人大学生的网络媒体参与性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8份,回收298份,回收率96.8%。有效问卷280份,占回收卷的94.0%,有效回收率为90.9%。调查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1.媒介消费行为状况。调查问卷显示,聋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深,平均网龄达到3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达3.1小时,大部分人的多数课余时间都在上网。聋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也具有较明确的目的性。在上网原因方面,“课业学习”“娱乐”“情感需求”和“获取必需信息”排在前面,当然,出于“无聊”的原因也占少部分比例。而对于“网络能否满足自己的期望”,占一半比例。在“网络中不愿与健全人交往”的聋人大学生只占8%的比例,约有48%的人“更倾向于参与专属论坛”,说明大部分的聋人大学生在网络中的社交范围比较宽泛。

2.媒介解读能力。在参与调查问卷的聋人大学生中,约有96%的聋人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他们对网络的总体评价是处于中上水平,大部分人认为网络信息比传统媒体更具优势。在“网络社交圈对个体的帮助和需求满足”上,聋人大学生认为,在“情感沟通”“求职就业”和“学习研究”方面认为网络有帮助或帮助很大。

3.媒介道德规范。参与调查的大部分聋人大学生认为网络与主流媒体价值观“不尽相同”,并认为通过网络媒介的影响,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加强”或有“很大改变”,对于自己的道德规范有重要影响作用。在网络形成的“拟态环境”中,聋人大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到网络传媒对自己有直接的影响,但对自身潜移默化的以及深层次的影响力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阶段。

4.媒介运用和传播能力。问卷中有95%的聋人大学生是“网络社交平台的用户”,网友总数量平均在二百人左右,这也说明,聋人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的比例大,在传播上有重要作用。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聋人大学生来说,他们对媒介的运用与制作能力也相对较强,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在这些能力上则相对较弱。

(二)网络时代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原因分析

1.媒介运用不够深入。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是适应和参与网络时代的必要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媒介素养。有近一半的聋人大学生能够熟练地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必需的信息,这说明只有半数能够充分地使网络成为自己需求的服务,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说明聋人大学生对网络的运用还只处于“蜻蜓点水”的表层,相关知识不够全面,应用也不够深入,这就必然不能使网络更好地为聋人大学生服务。

2.聋人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能力较弱。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包括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括大学生对传媒影响力的深层次领会能力。在长期接触网络媒介提供的信息过程中,聋人大学生对网络媒介逐渐产生了依赖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不具备辨别信息真实度的能力,缺乏对媒介判断评价的能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聋人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知识的匮乏、传统大众传媒过于强势以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复杂多样性。

3.聋人大学生道德规范性弱。当代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忽视了传媒素养的提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聋人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不能自觉有效地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具有较明显的实用倾向。同时,聋人大学生思想上也存在许多不清晰认识,在道德评价上容易产生偏差。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面对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聋人大学生也会较容易缺失甄别力,进而引发失范的行为反应。

四、针对聋人大学生实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基于当前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和聋人大学生较强的网络媒体参与性,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如何用好网络媒介这把“双刃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聋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对聋人大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聋人大学生实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力量都很重要。

(一)学校层面的教育是关键

高校是聋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大本营,是接受正规系统教育的平台,理应成为聋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坚力量。

首先,学校应逐步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列入聋人大学生课程教学计划,初期可通过加入选修课形式,确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次,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带动对聋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个人网页制作交流、网络文学征集等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另外,大学可与网络传媒企业合作,参与媒介实践,通过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媒介内部,了解网络媒体,生动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二)国家层面要给予支持

国家负责社会环境建设,网络媒介环境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规范媒介行为,为聋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必要保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惩罚违反法律规定、散发不良信息的企业和个人,规范公众的媒介素养。同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另外,建立媒介素养监督体系也很重要,让公众参与其中,共同监督网络媒介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三)家庭和社会层面紧密配合

家庭是教育的天然场所,可以无处不在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于聋人大学生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所以家长更应该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动态,给予关怀和帮助,激发孩子的进取心,积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之运用于网络生活中。社会各机构团体也应努力发挥作用。残联、聋人协会等要对聋人大学生给予关注,结合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吸取有益经验。相关机构可开展有关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的调查,提供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讲座、开设聋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专属论坛等。

总体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网络传媒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引起了众多的关注和重视。聋人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也是网络媒介的主要接触人群之一,他们媒介素养的提高,不仅有助于聋人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更有助于整个社会理性公民精神的培养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刘虹.关于传媒素养教育的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11).

[2]严功军.媒介素养教育:“受众中心”话语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

[3]刘勇,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郝均倩.国内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1(1).

[5]秦永芳,吴琼.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4).

网络媒体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微博;突然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特征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众以微博为载体微信息、表达微意见,通过裂变式转发评论形成爆炸式网络舆论,倒推突发公共事件真相的披露,不仅如此,微博还“引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同跟进,多管齐下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进程。本文试以“薄王事件”在新浪微博中的传播为例,论述“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以及特征。

一、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含义

所谓舆论即“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城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网络舆论即“网民对焦点事件或新闻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意见或言论。”[1]

微博中的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的一个特殊分支,其形成原因和传播特征既保持着网络舆论的一般性质,又呈现出微博时代的特殊样式。

二、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原因

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突发公共事件受关注度高、传统路径的封闭,通气口被堵死、微博自身的属性,从而为网络舆论的爆发提供另外路劲等因素相关。

1、突发公共事件受关注度高,是网络舆论形成的根本原因。突发公共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故。具有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等特性,足以使得突然公共事件成为受众的关注焦点,为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公众普遍渴望获取突发公共事情发生的原因、最新进展、处理结果乃至事件背后真相等相关信息,呈现出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饥渴的状态。同时,受众的高度关注,紧逼真相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滞后,为公众议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话题空间。

2、传统路径的封闭,使得舆论的产生只能另辟蹊径,为网络舆论形成提供了可能。突发公共事件可能牵涉到各方利益集团以及造成严重社会效果,按照传统报道思维是控制,要么不加以报道,要么严格与政府官方消息保持一致,从而导致传统传播路径的封闭,公众知晓事件的机率变小,舆论在还没有形成的过程中偃旗息鼓。微博时代,使得掩饰和淡化真相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同时使舆论的形成摆脱传统路劲的窠臼,得以另辟蹊径。

3、微博自身的属性,为网络舆论的爆发提供路径。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传播形态,在促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方面力量十足。微博的即时性特征,使得先于其他媒介成为触发舆论的先锋,微博的开放性特征,使得能够将广泛、多元的网民意见集成于舆论的广场,另外,微博的草根性特征,将平时“沉默的大多数”与舆论领袖拉到一起,微博为其共同发声提供了自主平台。[2]

“打黑英雄、休假式治疗、美领事馆、政治避难”等一连串关键字足以让“薄王事件”成为2012年国内最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因为事件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或选择观望失声,或不得不以官方消息为标准进行报道。一边万马齐喑,另一边却万马奔腾。自媒体抢占了传统媒体的舆论场,通过对“薄王事件”中一些蛛丝马迹的自发传播,几乎引爆整个微博世界。

三、微博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形成过程的特点

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众对信息的饥渴,使得信息飞速的运转,裂变式传播,加上舆论领袖的推波助澜,使得网络舆论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又呈现出五个比较典型的特征。

(一)网络舆论裂变式传播、巨变式爆炸

当一个事件和议题产生后,微博和获取信息的自主性以及客户端的便捷多样性特征,为网民自由表达言论,获取事实真相提供了技术平台。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网民意见会以裂变式的路径传播,逐渐形成群体舆论,甚至最终达成倾向一致的公共舆论,形成巨变式爆炸,如同滚雪球般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及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薄・王事件”中,网络舆论裂变式传播巨变式爆炸表现得最明显的阶段包括舆论围绕王立军是否进入美国领事馆、答记者等事件进展的关键点上。比如,事件的引爆点,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微博“王立军副市长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截至目前,其转发量达到61683次,评论达到22573条;新浪头条新闻的微博“中共中央决定,不再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由张德江兼任”,其转发次数高达100174次,评论达38423条。

(二)网络舆论碎片式、互动式博弈、拼图式构建、渐进式真相

微博的开放性、平民性和及时性特征,使得信息甚至快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夹杂着可信与不可信的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第一时间呈现。微博具有的更新、评论、转发、收藏状态四个功能,可以让微博用户根据自身对突发事件的认可程度,通过评论、转发等互动形式,与其他博友交换看法,以拼图式的方式,逐渐形成对某焦点事件表现出趋同的意见和言论。网络舆论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动态信息交流过程从而形成,并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作用,倒推着掌握信息的权威机构澄清事件真相。

早在2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证实王立军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之前,微博已经开始谣传“重庆政治地震”,一些网民通过上传类似成都驻美领事馆有大批警车等照片、以及他们从相关人士处获得的零星信息,来求证传闻的真伪。在这一求证的传播过程中,大量的网友转发评论该事件,通过互通有无、去伪存真、合理推论,微博中的网络舆论几乎直逼该事件的真相。随后《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等传统媒体不断跟进,推动事件的进一步公开化。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还原事件细节以及追根溯源上囿于各种限制时,自媒体再次体现其开放性,网友通过信息的互动再次将该事件的细节逐步剖析出来,并拼盘成合理的逻辑。

(三)网络舆论颠覆式传播与非理性情绪宣泄

网络各种舆论交锋时,常常是批评舆论压倒正面舆论,呈现出颠覆式传播特征。探究其原因,一是突发事件本身作为负面新闻、负面事件、负面话题更具有天然吸引力,引发人们探究讨论,而且一般情况下人们发表批评性意见要比发表肯定性意见的动力更强。二是参与制造网络舆论的人群大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更愿意以批评的角度来解读。三是批评舆论场一旦形成就会自行强化。由于肯定性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多数网民选择沉默,造成批评意见一边倒的态势。[3]

当“薄王事件”发展到后期,网络舆论走向纵深,逐渐拓展到评价功过、“重庆模式”等问题时,微博中网络舆论呈现出倒薄舆论居多,挺舆论偏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另外,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甚至谣言等非理性色彩的言论伴随着网络舆论的形成而产生。这一是与微博低门槛为网民提供宣泄平台有关;二是现实世界的模糊和个人成见的限制导致非理性色彩的舆论难以避免。

有网友围绕该事件将个人家庭隐私曝光,包括其儿子薄瓜瓜的情况、以及主政大连商务部时的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引来网友对个人的如潮恶评。

(四)舆论领袖摇旗呐喊集聚舆论

舆论领袖以名人、知识分子、接近信源等身份传播信息表达公意,甚至通过表达自身观念将散乱的网络意见集聚成为群体舆论。如果该群体意见本身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公共舆论也会随之而成。

随着“薄王事件”调查不断深入,网络舆论已经开始从关注事件本身转变到对政绩“重庆模式”的评价。舆论领袖各持己见自圆其说,形成一个一个舆论场,在舆论场内部获得认同形成群体舆论,在舆论场外部与其他的舆论场进行此起彼伏的观点交锋,群体舆论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或形成更有影响力的公共舆论或逐渐消失或对立。比较明显的是以《南方窗》主笔为代表的李北方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关于是否有“重庆模式”之争。

(五)网络舆论信息窄化带来视野窄化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杉斯坦(CassSunstein)在著作《网络共和国》中首次提出来信息窄化(informationnarrowing)概念,他认为“网络让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很多的网站也不和与自己立场相反的网站链接。而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的环境中,信息应是多元的并且不是我们事先选择的,在其中我们还拥有一些共同的经验。”他甚至认为,“信息窄化可能导致人们眼界窄小。”

导致信息窄化的原因包括个体认知过程的选择性、网络群体的从众心理以及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4]凯斯・杉斯坦早在2002年互联网的开始加速发展时,已经观察到网络空间的活动越来越呈现信息窄化的现象,进入web2.0时代,信息窄化的概念同样在微博的舆论传播过程中有明显的痕迹。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无法及时从权威消息源、主流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转而在微博平台,往往又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选择舆论领袖已经过滤的信息、已经形成舆论并且还在不断壮大的信息、甚至受众本身不赞同但已经成为“主流”舆论的信息,加以关注评论转发。

在“薄王事件”中,关于是否存在“重庆模式”的争论,“左派”支持“重庆模式”,则反对“重庆模式”。大多数公众在转发评论微博时,会选择能够接受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观点。这导致公众对于该事件的认识存在单一化的趋势。

四、结语

网络舆论传播开始进入微博时代,虽然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式,拥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其发展前途自然不可限量,但同时微博舆论中也夹带着谣言、网络语言暴力,因此只有清楚的了解微博中网络舆论背后的形成脉络和特征,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发挥其在转型社会、国家改革中的舆论倒推作用。

注释:

[1]陈力丹.舆论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

[2]杨维.论微博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J].现代试听,2011(1).